笑谈民国一百零八将

第二十二将 风流少帅张学良
这又是一个很有争议和看头的人物,27岁就从其父张作霖手中接管东北军政大权,可3年之后就不放一枪一弹让日本人侵占了整个东北。此人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与原配夫人于凤至、赵四小姐赵一荻的爱情让人称道,可他与宋美龄、墨索里尼的女儿又有过暧昧,还和不少名媛、风尘女子都传出过绯闻,他自己称有十一个女朋友。1936年12月12日,他带兵胁迫元首,威逼把兄弟蒋介石停止剿共,全面抗战,有人称他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可是他后来又对此忏悔过,自称是民族罪人,还说他如果是蒋,早就把自己枪毙了,他的部下如果敢这样犯上也早就枪毙了。张学良说他的一生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他的生命,在这之后,他就被蒋介石幽禁。

【“东北王太子”的成长之路】
八九十岁的张学良回忆前程旧事,让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撰写口述史时曾说过,他们家的祖籍是河北大城,而且他们家本来姓李的,他们李家娶了张家的媳妇,可是张家没有孩子便把他们李家的孩子抱过去养了,于是原本姓李的孩子随了张家姓,也就是李冠张戴了。张学良在后来虽然继承其父张大帅张作霖执掌东北大权,有“少帅”之称,可他并不是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他出生那会儿他爸还是个“胡子”,也就是绿林好汉,前不久还被地方另一股土匪恶霸势力在除夕夜偷袭过,张学良在娘胎里就跟着其父逃窜,差点被人捉到了,流亡日子很不好过,幸好他爸的心腹汤玉麟和孙福山分别背着怀有张学良的张妈妈和他姐姐张冠英开逃,才得以突围而出。

到1901年夏,张作霖的日子才好过了一些,一方面有辽西商会头子张子云看好他,一方面又有保险队队长张景惠退位让贤,他的势力才开始发展壮大起来。6月4日那一天,元配夫人赵春桂给张作霖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好小子,那会儿,张作霖刚打完一场胜仗,高兴得不得了,立马摆酒席庆贺,认为双喜临门的他给儿子取乳名叫双喜。等到双喜3岁的时候,张作霖认为一直当土匪不会很有前途,还是得跟着政府混啊,这样好升官发财,于是他主动受抚,在清政府设立的西式军队中担任大队长一职,这人有胆有魄,善于钻营,很快就升为丰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率步兵和骑兵7个大队。后来张作霖被清政府派出去追剿蒙古匪帮,有功的他被清廷看好而扶摇直上。民国成立,张作霖又被任为陆军第27师师长……当然,这些都在前面章节中都提到过。

还是继续讲讲这个东北王太子吧。在张学良很小的时候,他爸就请路过门前的算命先生给他算了一命,说这孩子是大富大贵之命,不过命太硬了,克父克母克克兄弟。听到前半句让人非常高兴,可是后半句让人冷汗都能流一背,张作霖立即问先生怎么才能破这个不好的方面。算命的说先到寺庙去拜佛跳墙,然后改个名字就行了,怎么个改法呢?就是拜佛跳墙后,听到别人叫的第一个人名就可当作双喜的名字。张作霖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人,还是比较迷信,便照做了。在一个黄道吉日里拜佛出庙后,张作霖带着双喜回家,快进村就听到有人喊“小六子,小六子”,那就小六子了,于是张学良双喜的乳名改为小六子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14 00:08:02 +0800 CST  
乳名叫小六子了,大名张学良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是张作霖的恩师、奉天老将军冯麟阁取的,显然是给予了很大期望,不只是让他学习优良的,而且还希望他能够学习汉朝开国丞相张良。后来,还没撕破脸的吴佩孚拜访张作霖,见到聪明伶俐的小六子很高兴,听说他叫张学良,便提议这大名取得好啊,很有志向,可字号也不能缺啊!张作霖听听也觉得有理,便让素有儒将之称的吴佩孚取个字号。吴出口便说张良既是汉朝大臣,现在不称臣了,称卿好些,那就字汉卿吧。张作霖十分满意这个字,便答应了。

虽然按照算命先生的话去做了,可张学良的父母的命运还是没有变得很好,他妈妈在1911年带着他的胞弟张学铭去看望张作霖。在夜晚,5岁的学铭一直哭啼,心烦意乱的张作霖一气之下将学铭狠狠揍了一顿。就为这事,赵春桂与张作霖吵了一架便气鼓鼓地跑回新民去了,没多久气病交加去世了。得知夫人去世的消息后,悔恨万分的张作霖赶到新民痛哭一场。张作霖胡子出身,脾气暴躁,经常向部下发火,就是赵春桂去劝和的,他的部下经常夸赞说前嫂子非常贤惠,给大帅帮了很多忙。张作霖呢,在后来也没有好的下场,当然这是后话了,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算命先生也只是提供一种安慰和心理暗示。

张作霖没读什么书,但却非常重视教育,他12岁没钱上学,还是私塾老师杨景镇见他在窗外旁听,免费收了这个学生。后来,张作霖还是让杨老师教张学良这辈人,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算是国语启蒙。不过,张学良小时候也是吊儿郎当,相当调皮。杨老师还有遗老心态,都民国了还留个辫子,让学生们也不要剪,还称这是皇上的旨意。张学良就叛逆啊,说皇帝已经完蛋了,政府有明令让剪,而且他自己回老家过年时剪掉了。杨老师见他不听话,气得吹胡子瞪眼的,还说我要看看这个没有皇帝的朝廷,还能有多长久。后来,杨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论民主国之害甚于君主,还要求用古文写。张学良偏偏就不按照题意写,还大肆反对帝制,拥护共和,还说民主之害甚于君主是坐井观天之见。杨老师看到这篇文章,气得直接走人,说他教不了这样的学生。

张作霖见儿子把恩师气走了,怒火中烧,拿着鞭子一阵毒打:“妈拉个巴子,你个小兔崽子,天地国亲师,岂可忤逆?居然把师爷气走了,看我不好好教训你。”恰逢张的秘书长袁金凯路过,便一把夺过张的鞭子,说:“好好的,生这么大的气。”张答道:“妈拉个巴子,我怎么能不生气?我这儿子不争气,学问做不好还写文章骂老师。”袁金凯觉得有意思,便把张学良的文章拿起来看了看说:“小六子是个有思想的人,这个先生教不了这个学生,这个学生也不是这个先生可教的。”张作霖一听就消气了,后来还让白永贞去当张学良的老师。这位白老师给张学良打下很好的古文功底,可是整天的之乎者也也非张学良的爱好,后来把这个白老师也气走了。张作霖索性让儿子到奉天城内去接受西式教育,这才使得张学良认识了阎宝航、张国栋等新派人物和一些国际友人,当然他也开始喜欢上了西装、西餐、西医以及西方传来的一些体育运动。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16 00:02:03 +0800 CST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东北王张作霖长子,曾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人称“少帅”,兼列民国四大美男子和民国四公子之中。主要经历两次直奉战争、郭松龄倒戈、中原大战、东北易帜、西安兵谏等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张宣传抗日的图片,看过这段视频,东北口音很重的英语,有网友称很像刘能,O(∩_∩)O哈哈~。谢谢各位好友的顶贴,谢谢你们,欢迎常来!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16 00:11:38 +0800 CST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个小六子爱国情操还是有些的,他说了一句很爱国的话,虽然有点吹牛的成分,但还是为一些易被煽动的人津津乐道——“我是个爱国狂,国家要我的命,我立刻就给;要我脑袋,拿去就可以。”当北洋政府将要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时,14岁的张学良气得连呼:“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然后加入到反对这一条约的集会游行示威队伍中去,参与了他的第一次爱国行动。后来,张学良还与友人共同发起“奉天储蓄接济会”,用以接济穷人,让他们免受高利贷盘剥。就在这一年,张学良结婚了,结婚对象是比他还要大三岁的“村姑”。当然,这村姑不是一般的村姑,此人名叫于凤至,是梨树县商会会长于文斗的千金。于文斗有钱,而且还与张作霖关系很好,二人一个有钱一个有兵,相互仰仗,互利共赢,搞得张作霖很早就想着亲上加亲,现在长子15岁了,是时候把想法付诸行动了。

张学良一听父亲的提议,当下就气鼓鼓地不服:“偌大个奉天,名门闺秀有的是,干嘛偏到那个不毛之地的荒村僻壤去找个村姑,还比我大三岁?”张作霖决定的还有人能改变,他继续发挥家长制的作风说:“这闺女模样好,生辰八字好,文笔书画好,名字更好,吉祥如意。你听于凤至,凤至的至,难道不是当皇后的料吗?你小六子别不识抬举,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了。”张作霖脾气暴躁倔强,张学良对这点遗传得好,便在那里气鼓鼓的头一甩,不置可否。父子真是一个德性,张作霖总该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用鞭子抽打他嘛,于是就笑着用商量的口吻对他说:“你的正室元配,非听我一回不可。如果你不同意旧式婚礼,你和于凤至成亲后,可让她跟你妈(继母卢氏)好了,你要是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话都说这份上,张学良还能咋滴,只有统一订婚了。

张学良这边说好了,于凤至却不干了,她原本就不肯高攀大帅之子,又听闻那张家小子不愿意过来提亲,便毫不客气地提出悔婚。张作霖得知此事后,肺都快气炸了,双方父母都说好了的婚约,岂能说改就改,于是逼着张学良去。张学良没辙,便化妆成为画店掌柜,漫不经心地去会会那村姑。谁知一见到于小姐,张学良惊呆了,原来是一位风姿绰约、落落大方、温文尔雅的妙龄女郎。张学良用笑容掩盖起自己的色心,先是拿出一副郑板桥的《竹兰图》去考考她。于姑娘看了一会儿便问:“老板,这个多少钱?”“三千块不算多吧?”于姑娘抿嘴一笑说:“如果是真的,三千块也不多,可是你这个嘛,三十都不值。”

听到这里,张学良心里在打鼓,冷汗差点冒出来了:“姑娘,这可是真品啊,你不能随意贬低。”那姑娘还是一笑,有些不以为然,然后正声道:“郑板桥画竹,挥挥洒洒,意蕴无穷,暗藏风骨。可是这幅画空有架子,哪来神韵,分明是后人伪造的赝品。”张学良哑口无言,心里在想:这村姑绝不是等闲之辈啊。接着,这不轻易服输的小六子又拿出一副苏轼的草书给于姑娘看。于凤至慧眼识珠,早就看出这绝对是真品,但表面风轻云淡,只是看看,不置可否。张学良以为这下她不识货了,顺口开价说:“姑娘,这幅画800元,你看怎样?”于姑娘二话没说,拿出1000元就给买下来了。张学良这下可有点后悔了,因为这姑娘眼力真是好,而且这幅画在当时的市价至少上万元。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18 23:21:04 +0800 CST  
姑娘微微一笑,也盘算着这肯定是拒婚者请来的,想看看本姑娘品性修养如何,便把自己的一副画拿出来让对方订个价。张学良打开一看,是一副《钟馗捉鬼图》,心里一惊觉得此女子竟收藏此画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便不觉赞道:“好画,好画,此乃吴道子的真迹!”于姑娘看张学良的样子,忍不住扑哧一笑,说:“你说错了,掌柜,这可是吴道子门生黄荃所作啊。哎呀,你这画店掌柜是怎么做的,真的假的都分不清,怎么做买卖啊?”小六子这回尴尬得快不行了,只好望着于姑娘的背影怅然若失。张作霖知道这事后,乐呵呵地说:“你看,还是你爹的主意不错吧,这下你可愿意了。”张学良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答应带媒婆去求亲。于姑娘只是回了“劝君休孟浪,三思定秦晋”的诗句给小六子,劝他想好了再去求亲。张学良当然喜不自胜,当下就过去结亲。那一年,张学良16岁,于凤至19岁。

【军旅生涯十八年】
张学良同于凤至琴瑟和鸣,日子倒也过得优哉游哉。于凤至作为长媳,为人通情达理,很受张作霖和几房姨太太的喜爱。张作霖不只是戏剧看多了,还是听书听多了,为了防止女人干政、后院失火,竟然明令不许几房太太交往。于凤至则顾不了这么多,认为这一条规过于苛刻,这样使得张家也太冷清了,于是给许夫人过生日,几房太太都请来了,其乐融融,好不开心。张作霖问询就气急败坏找许夫人发火,说此举令他颜面尽失,简直就是胆大妄为。可面对兴师问罪的张作霖,于凤至和和气气地给公公好好讲了一通道理,寿夫人又在一旁打圆场,后来张作霖被说得感动了,便更改了这一规则。

再后来,于凤至也跟着张学良参加基督青年会,妇唱夫随,用女儿张闾瑛的满月贺礼捐建一所贫民孤儿学校。后来,张伯苓到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演讲,大谈《中国之希望》,说中国不亡有我,底下有人不服,张伯苓便称要是每个人都能这么想,每个人都有这份责任,团结起来,中国一定会有希望。张学良听了之后大受感动和启迪,后来还说:“予有今日,张伯苓先生一言之力也。”之后,张学良想着如何救国,先是想着救人,想去学医,还到几个朋友所在的南满医学堂的实验室、解剖室去参观,就算触碰尸体也不害怕。当他把自己学医的想法告诉张作霖时,张作霖哪里肯同意,但为了不让他失望扫兴,也不置可否。

后来不久,张学良变乖了,他知道他爸想让他子承父业,便说:“父亲,我想去美国报考西点军校。”知子莫若父啊,张作霖还不知道小六子是怎么想的,便立即回绝:“就你还去美国,你的身体又不好,美国的东西你又不懂,别给老子丢脸啦。再说了,父母在不远游,去美国这事你就给我拉倒。”没办法啦,美国是没去成了,张学良只好老老实实报考当时国内最著名的保定军校,但很快就被其父召回到东北当卫队旅营长,所以小六子与将星辈出的保定军校擦肩而过,而是到1919年上了东三省讲武堂,成了郭鬼子郭松龄的学生。张学良在口述历史中讲道:“我这个人根本是想学救人,没学成救人,结果后来变成杀人”。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18 23:28:03 +0800 CST  


于凤至(1897——1990年),出生于吉林公主岭,富家千金,张学良的结发元培妻子,后来被迫与其离婚,但仍然苦等了张学良50年,直至去世也没等到他的回心转意。“救汉卿,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这是于凤至解救被幽禁的张学良的一个信念。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21 22:09:53 +0800 CST  
各位亲,最近天气超冷,又是春运期间,大伙多注意防寒保暖,路上车多也多注意。我不是因为冷没更新,电脑出故障了,我会尽早补上。谢谢你们,祝大伙春节期间平安吉利愉快!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25 12:44:35 +0800 CST  

【风流少帅的东北三年】
就在张作霖奉军与吴佩孚直军联合起来将冯玉祥部打得落花流水,打得他本人流走苏联时,南方的那股新兴势力已经打过来了。北伐军从珠江打到长江,雷霆风动,声势震天,还有工农商学各界轰轰烈烈地支持,一路上势如破竹,虽说内部有宁汉之争之类的内斗,最后还是团结起来继续第二期北伐了。对于当下的局势,张学良认为东北军唯一的出路就是撤军,撤到关外去再作观望。可是,张大帅非常恋栈,听了儿子的建议后勃然大怒:“你这简直就是胡说八道!我当了快一年的陆海空军大元帅,中国都还没统一,你就想撤兵不打了,你这小子分明就是想拆你老爸的台!”

如果张学良很想要干一件事,一次干不成,他就会再想办法,直截了当不行就迂回曲折,反正就是要办成。次日,他又去恳请他爸爸下令撤军,不过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开口就问:“爸爸,蒋介石是哪国人啊?”
张作霖就不耐烦了,便呵斥道:“废话,当然是中国人啊。你小子到底几个意思。”
“那冯玉祥和阎锡山呢,他们又是哪国人?”
“当然也是中国人啊。”张作霖这会儿知道小六子肯定话里有话,又要“请君入瓮”,搞不清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语气缓和了很多。

张少帅讲道理的时候到了:“爸爸,你想想看,既然都是中国人,地盘也都是中国的,那么谁占的多,谁占的少,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争来争去不都是中国人占的中国人的地盘嘛。要是东三省丢了,就不会是让中国人给占了(此处应有掌声,有言外之意),咱就要当亡国奴了,就连立锥之地都很难有了啊。现在东北军主力都在关内,咱东北都是用空城计了,正此关头,不撤不行啊!”

“妈拉个巴子,不愧是讲武堂毕业的,还是有点眼光的。对,咱们撤。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东北的高粱米子儿,我还没吃够呢,北京的大米饭我早就吃够了,现在请我在北京当大总统我都不当了,我什么都不当了,咱们直接回东北去!”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26 17:29:23 +0800 CST  

正当老张要回去,日本鬼子地干活早就设计出了几种要干掉他的阴谋,就如布下天罗地网般要收拾死不肯与日本人合作的霸道张大帅。地点是皇姑屯,就是因为这件事让这个地点闻名了好几十年了,时间是1928年6月3日,也就是小六子生日前一天,张作霖所乘坐的列车被日本人炸毁,威风赫赫的张大帅重伤。一息尚存之际,张作霖对身边的卢夫人说:“我受伤太重,恐怕不行了,告诉小六子,以国家为重,好好干吧!我这个臭皮囊不算什么,叫小六子快回奉天。”此时的张学良还在前线抵抗北伐军,得闻消息后,心神不宁,顿感浑身无力,他还记得父亲离开的当晚请人占卜,得到的是“大帅归矣”的卦语,可父亲想都没想就大笑道:“哈哈,真灵,谁不知道大帅要回去了。”可现在的张学良觉得冥冥之中似有天定,陡然间悲伤不已。

但是,现在还是要控制好情绪,镇定自若才能稳定军心,他刻意剪了头发,乔装成炊事员,与士兵们挤在一列闷罐车里,躲过日本兵的盘查偷偷溜回奉天(还忘记说了,奉天就是沈阳)。到父亲灵前,他不顾一切放声大哭,可痛哭之后,还是有一大摊子的事等着他去做,山大的担子还得让他去扛,他又只好收回悲恸的情绪,打起精神去与日本人和奉军各路大将周旋沟通。后来,他在回忆这段最难熬的日子时,就说过:“我们家上辈子的人,没有一个师正经在床上死的,我父亲一提到这事儿就掉眼泪。”这是对家人祖上的哀惜,也有对他们父子二人的哀婉:“我们父子,如果不是为了爱国,哪会有这样的下场。”

直到6月21日,张学良才公开其父逝世的消息,奉天全城降半旗致哀。就是这时候,令人讨厌万分的日本人出来防止张学良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吴俊升的儿子吴少帅吴泰勋跑过来吊唁,扬言替张大帅和他爸报仇雪恨,狠狠揍他狗日的日本鬼子。见吴少帅言情激切,张少帅一再劝他冷静,说现在关外就有几万日本关东军,他们谋害老帅们就是为了制造混乱和恐慌,趁机侵吞东三省;而且蒋、冯、阎、李四大集团军隔着滦河与咱东北军对峙,弄不好随时杀进山海关我们就完了。所以说心字头上一把刀,要忍。我们一方面要与日本人打太极,一方面要设法与蒋介石他们联合起来,到时候一起打日本人报这国耻家仇。

把吴大哥劝服了,张学良又陷入深思,现在父亲走了,东北军政大权该由谁掌握呢?自己too young too simple ,而且资历和经验都难以服众,还是从父亲亲信大将中选吧。当时杨宇霆和张作相(与张作霖是拜把子兄弟不是亲兄弟)的名字从他脑海闪过,可权衡再三,还是决定召开大会让大家商议讨论。在第三天的东三省议会联合会上,张作相被推举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吉林省保安司令,张学良和万福麟分别任奉天和黑龙江两省保安司令。不料张作相认为东北是张家的天下,理应子承父业,何况少帅年轻有为,可堪重任,因而自己坚辞不就。紧接着,张作相还补充道,我一切都服从你,你要好好干,否则到房子里我会拧你耳朵打耳光子。张学良听了连连点头,说以后自己一定会好好干,有不懂的地方多多指教便是。后来,在昌黎主持军务的杨宇霆也发电支持张学良。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26 17:45:37 +0800 CST  
@再造文明 2015-01-15 23:41:31

武昌起义油画。黎元洪就是在这次起义之后渐渐为世人熟知。
-----------------------------
@ma370792 2016-01-28 11:15:16
这好像是雕塑哎
-----------------------------
嗯嗯,对,后面好像是油画,前面就是雕塑吧,哈哈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31 20:38:29 +0800 CST  

28岁就成为一方“诸侯”,张学良算是顺利接掌大权。可是,偌大的东三省何去何从呢,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不仅日本人咄咄逼人地想着吞并东北,而且南京方面扣关入内也是大势所趋。于是,东北的高级将领中,出现了三种立场:一是以远近开为代表的亲日派希望巩固东北政权必须与日本合作,不能为南京做嫁衣;但张学良在其父灵前发誓要报仇,不可能再与日本有所谓的亲密合作了。第二种则是以杨宇霆为代表的保守派,希望保持东北的高度自治权,不受制于蒋介石;蒋介石一心想要完成中国统一的大业,是众所期待的“中国拿破仑”,很显然不会有高度自治权。那就只好采取第三种方法了,那就是张学良与张作相都同意的办法,归顺南京国民政府,东北易帜,共同对抗强敌日本,不然被日本豆剖瓜分的局面在所难免。

意见最终统一了,张学良决定改易旗帜,服从南京方面,他还在用毛笔在纸上草拟一份电报表明立场:
东三省通电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换旗帜。东三省成立政治分会,实行委员制,张学良任政治分会主席,杨宇霆、张作相、万福麟分任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政府主席,所有兵权,暂由原任统率。

此后,东北方面与南京方面洽谈好几次,才决定在7月22日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悬挂青天白日国旗,服从南京中央政府。可是,由于日本人一直威逼利诱,阻碍掣肘,搅得张学良亚历山大,迫于形势,拖至1928年12月29日才将东北各处的旗帜全都换成青天白日旗,并向中外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改易旗帜不仅令日本大为震动,就连东北内部也引起了不小波动,特别是总参议杨宇霆和黑龙江省长兼交通部长的常荫槐,都是张作霖时期的元老重臣,一个掌握着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一个操纵着铁路交通,专权恣肆。由于此二人手握重权,主张东北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因此强烈反对易帜。即便于此也就罢了,他们很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改易旗帜那晚在庆祝宴会上借故中途退出,而且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公然悬挂五色旗。尤其是杨宇霆,经常在公共场合知乎张学良大名,连小名小六子也经常直呼;还常常自比辅政周公,当众训斥小六子,说什么你不知道就不要管;在宴席上也将他置于次席……这样一来,就连于凤至也看不惯了,她说:“你哪里像是东北的主帅,看看杨宇霆那德性,他眼里还有你吗?”

张学良心里也窝火,可是杨宇霆毕竟是重臣,是有些才干,也为东北立过不少功劳,不过,作为东北当家的也不能被人当儿子一样还要装孙子吧,这样怎么那些威孚文士武将。正当张学良一时之间真不知如何是好之际,能够相夫教子、消忧解愁的于凤至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去大帅灵前占卜算命,再决定是否采取一些手段。张学良占了六次卜,一次是“杀”,二次是“杀”,一直到第六次全是“杀”,那就没办法了,天意裁决,只好如此。当晚9点,张学良叫杨宇霆过来老虎厅有要事相商,谁知常荫槐也正好有事来了。突然之间,两名副官率六名(小六子蛮喜欢六的)武士,宣布他们的罪状,然后直接“砰砰”几声,将他二人头部开了几枪。杨、常毕竟都是东北大功臣,张学良心里也有些难过,只是说他们有罪,并不连累家人,还每家发了1万元抚恤金。当时社会上一则民谣逐渐传开:“杂乱无章(炸烂吴俊升、张作霖),扬(杨)长(常)而去。”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31 21:10:37 +0800 CST  

此后张学良成了东北真正的王,他先从政务方面着手整顿,调整奉军原来的领导班底,提拔阎宝航、刘鸣九、高纪毅等人,当然也让老一辈参与机要决策(入东北政务委员会),然后就是各种奖惩条例。再则,张学良凭借东北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军垦)、金融、交通、教育。特别是创办东北大学方面,张学良真是大手笔,他父亲重视教育,他也如此,捐出父亲180万遗产和自己私人的200万捐建校区,那时北大、清华给教授开的月薪是300元,南开是240元,而东北大学则是360元往上走,最高有800元的,那时不少国内著名的学者如梁漱溟、梁思成、章士钊、黄侃、刘先州纷纷出关到东北大学执教。因为张学良深刻体会到:“中国唯一希望在青年,青年之根本在教育。”从1928年到1931年,东北形势一片大好,广大民众远离战乱,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沃土上安居乐业,也难怪那个时候闯关东的人也很多。当然,张作霖在世时,对当地老百姓也很不错,这些都是东北民众到现在都感念大帅和少帅的一个因素吧。

主政东北的那三年,关外基本风调雨顺、欣欣向荣,可是关内并不太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领衔的地方诸侯正在酝酿合力倒蒋,东北政要深知此事关重大,立即召开军政会议,讨论时局问题。与会诸人反复讨论,武力不足以使国家统一,再起干戈只会徒增百姓痛苦,生灵涂炭,此次务必使东北不再参与内战。可是,东北军在关外观望,却举足轻重,大战双方都积极拉拢。不过,张学良对双方派来的代表闪烁其词,他既担心枭雄、野心家老蒋会剥夺自己在东北的最高权力,也不愿意同父亲的老对手冯玉祥一方结盟,而且他还忧虑着苏联会再次趁机侵入东北,眼皮底下的日本更是有处心积虑的狼子野心,所以他内心非常渴望罢兵息争。

1930年3月1日,张学良发表劝蒋、阎息争的通电,公开其中立和平的立场。可是,小六子的苦口婆心并没有说服谁打动谁。老蒋给他的回复是:“我兄负党国重任,视民如伤,见义勇为,必有维护统一、维护和平之道。谅不志视此为中正与百川兄私人意见之争,实乃党国存亡之所关,甚望我兄更有以明教也。”阎锡山的回复更是简短:“和平息争,弟之素志,同来与介公迭电商承,戡乱不如止乱。”一个自诩肩负党国存亡,一个则说自己也是主张和平的,这调停根本进行不下去了嘛。另外,鹿钟麟、商震、黄绍竑等57名将领分别代表冯系、晋系、桂系发表反蒋通电,拥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而且老阎还承诺军政府中部长的职位都给东北军将领虚位以待。

可能张学良更喜欢实在一点的吧,接下来,阎锡山的代表带着500元活动经费去了东北,而蒋介石的代表则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支票,张学良心中的天平本来是纹丝不动、不偏不倚的,但经过老蒋方面的软磨硬泡和巨大利诱,还是倾向老蒋的南京中央政府,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中央军已经在内战中掌握住主动权。实惠虽然到手了,不过,张学良和东北军主要将领心中对和平的渴望并没有消减。民国十九年也就是1930年9月9日9点,阎锡山选择这个时机在北平怀仁堂就任国民政府主席,可是被人嘲笑为四九小朝廷,四九三十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阎老西是要跑了。过了9天,也就是9月18日,张少帅正式发电拥护南京中央,呼吁和平。随后,少帅便令于学忠、王树常分别率东北边防军第1军、第2军入关。

在入关前,少帅特意找于学忠商量:“我们这次入关,乃是为的倡导和平,促成统一。东北军以往三次入关(两次直奉战争和讨冯战争),名声均很不好,尤其是以张景惠率领入关那次军纪最坏,这次是第四次入关,一切事我都交给你啦,你要往漂亮处去做。我就要先问问你了,你准备怎么做?”于学忠(1890年——1964年,参加过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陆军二级上将)其父是旧淮军将领,他本人先是投军上过军事学堂,本来在直系吴佩孚麾下很吃香,可是吴玉帅被北伐军打败后,他不愿意同去军阀林立的四川,便在吴的认可下率部回到山东蓬莱老家。后来,于学忠部被冯玉祥部收编,但很快就被张作霖看中,派人去说项,让他们随奉军入关,加入东北军阵营。张学良同于学忠一见如故,于也渐渐成为张的左右手。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31 21:21:38 +0800 CST  


于学忠(1890年——1964年)山东蓬莱人,先是吴佩孚部下,后被冯玉祥收编,但再后来加入东北军阵营,深受张学良器重与信任。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1-31 21:26:28 +0800 CST  
在这除夕之夜,春节之际,祝所有的朋友猴年大吉大利,阖家幸福安康如意!开年之后会加紧更新的,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多谢你们!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2-07 20:49:25 +0800 CST  
这会儿,于学忠回答道:“我有两个办法,第一是不放一枪一弹,不使地方受到丝毫糜烂,国家不受些许损失;第二,如果万一用兵,在娘子关方面,可以佯装进攻,另派劲旅直驱大同,山西指日可下,不过阎锡山这个人不用提了,山西父老不应再受到无辜的涂炭,我们也犯不上得罪很多人,可是我们取到山西,难免为蒋介石所忌。”张学良表示采取第一个办法,只派兵但不放枪弹,更多的是在政治、军心、士气方面起到作用。10月15日,阎锡山、冯玉祥便联名通电下野,中原大战以蒋介石胜利告终。

这会儿真可松一口气了,毕竟倒蒋联盟合起来的威力是不容小觑的,老蒋也对张学良的支持感激涕零,战争还未彻底结束之际,他就敦促张出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行营不得已从沈阳迁到北平,统辖黑、吉、辽、热、绥、察、冀、晋8省和平津青(岛)三市。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马上就要召开了,蒋介石又是盛邀张到南京,等张学良一行抵京时,蒋携宋美龄、何应钦、王宠惠、宋子文、邵力子、陈仪等文武官员八百多人前来欢迎,仪仗队、军乐队锣鼓声、礼炮声、欢呼声声声震天。蒋介石在会上特意介绍张学良加入中国国民党,还满怀感激地对他说:“人都说患难见真情,这话一点不错。此次中原大战,若非汉卿与我齐心协力、肝胆相照,也就没有我蒋某人的今天了!所以我想,华北和中原地区的善后就全权拜托给汉卿你了。”张学良受到如此礼遇和器重,有些诚惶诚恐,便连连推辞道:“学良资历尚浅,恐怕难孚众望……”还没等说完,蒋介石就说:“汉卿,你休要过谦!出掌华北,非你莫属,就这么定啦!”

每次打完大的内战,国民党中央就要召开一次大的会议,重新洗牌。不过,已经得到权位和胜利果实的张少帅就没那么在意这种会议了。他说他们开会无聊,不晓得是谁作了一首打油诗:一生猪狗熊,两眼财权势,三是吹拍骗,四为礼义廉。要是按照职位,张学良是要坐在前排的,可是老蒋要求按照岁数排,于是小张就坐在最后排,他便也写了一首打油诗:少活三十年,座位下三排;没前我不怕,屁味实难闻!就这一首他还觉得不爽,继续打油调侃:

大委员小委员,中委执委常委,委实无聊。
男干事女干事,男干事干女干事。
那时,老蒋经常强调三个词:死干、硬干、快干。小张就写:死干硬干快干,干得有趣。开会没事时,他们就写个纸条子,相互传阅。
会议一闭幕,蒋介石继续邀请张学良、于凤至夫妇等人,还让宋美龄请于凤至去上海拜望宋老夫人。这位老夫人深居简出,非常低调,可她对于凤至的感觉很好,很是投缘,当下就认于凤至为干女儿。于是乎,于凤至和宋美龄就成为姐妹,小张和老蒋便是连襟了,后来蒋张二人还结拜为兄弟,关系更为深厚。蒋张二人推心置腹,很是愉快地渡过了一段政治蜜月期,而且还达成一系列协议,加强合作:

一、阎、冯必须下野出国,否则东北军进攻陕西;中央军进攻陕南;
二、张学良对东北军进行整编,缩编为15万人,改称边防军;
三、张全权控制东北军政事务,党务工作也是如此;
四、张全权负责整编和重建黄河以北的军务工作;
五、东北的财政机构由南军政府管理,但中央要为东北军提供军费和偿还外债;
六、南京政府对东北负有外交责任;
七、南京政府对东北全面规划,特别是铁路、港口和工业发展方面要给予东北全力支持,等等。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2-15 11:57:57 +0800 CST  
小张觉得老蒋很够意思,作为报答,他将东北20多只军舰和一个炮兵旅都拱手送给老蒋,就连炮兵司令邹作华也陪送过去。黄河北部的半壁江山都在其手中,小六子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光辉的一刻。

强极则辱,物极必反。张学良从南京飞往沈阳,但不得已又要到北平去,也就是他老爸当年作为陆海空军大元帅的大本营。不过,小六子的日子并不好过,日本人一再在东北挑衅,先是利用 侨民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强占民田,损坏水利,蓄意挑起中朝两国争端,使之相互仇视,结果引发 民众的排华事件。张学良不知如何处理,索性推给中央。蒋介石回复说务必抑制民众的抗日运动,不要被共党利用,而且签署九国公约的国际联盟会对日本的侵略扩张行为进行制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万宝山事件还未处理完,中村震太郎事件又爆发了。中村在大兴安岭地区进行军事侦察,刺探军情,为日后侵入东北作准备。屯垦区第3团第一营营长陆鸿勋发现了中村一行4人,对这类间谍立即进行逮捕。审查之后,发现这些人果真在侦察地形和兵力部署,团长关玉衡下令将中村4人秘密处决。可日本人还是通过各种调查,发现中村等人被中方军人秘密处死,于是煽动军部,扬言发动战争,攻占满蒙。

张学良从南京回来就得了一场重病,在北平协和医院住着,但一连串的事件让他顿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几次与日方沟通,也几次请蒋介石指示,还让关玉衡到宪兵部投案。蒋及中央希望提交国联处理,生怕张处理过激,一再令他谨慎沉稳地去周旋,避免抵抗,不能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张学良心弦紧绷,明知咄咄逼人的日军随时都有可能发起战争,但对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他还是较为不满,他对蒋说:“难道要我将东北拱手送给日本人吗?难道要我置3000万东北父老于不顾吗?你叫我怎么回答全国民众的诘难?”蒋却回复:“我是国府主席,不抵抗的责任由我来背负,罪名也由我来承担。”
在石家庄与蒋介石会谈后,张学良便将这不抵抗的指示向东北各军传达。9月18日晚上,本以为日军会就此消停的张学良和于凤至、赵四小姐到第一舞台看梅兰芳演出《宇宙锋》,这次活动本来是为辽北大水灾募捐,北平各国使节和各界名流云集。到10点半左右,行营副官处处长汤国祯神色十分紧张地走进包间告诉张学良,说沈阳打来电话,说情况甚为紧急。张学良预感大事不妙,立即回到协和医院,拿起电话询问一下情况后,才从边防公署参谋长荣臻那里得知: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还反诬是中国军队,板垣征四郎立即下令进攻东北军北大营。

张学良当时没有多作思索,只是指示部下:“不予理会,收缴军械,不得作报复行为,速向日本的林久治郎总领事接洽交涉。”不一会儿,张就接到蒋介石密电:日军此举不过是寻常的挑衅性质,绝对不准抵抗。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于是,张立即向黑、吉、辽三省督署发出特急密电:“奉密电令:我国遵守非战公约,不准衅自我开。特令遵照。”就这样,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随后在一周之内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东北30座城市,控制北宁、沈海等12条铁路线,使得辽、吉两省直接沦陷。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2-15 17:22:54 +0800 CST  
@大圣小爱 2016-02-10 21:17:47
新年加油,支持朋友,一起帮顶
-----------------------------
谢谢,谢谢帮顶,欢迎常来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2-15 17:23:49 +0800 CST  
@轩辕传奇棒棒糖 2016-02-10 21:28:12
再造文明,伟光正。。。
-----------------------------
这个可是专用词,表示永远都担当不起啊,O(∩_∩)O哈哈~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2-15 17:24:26 +0800 CST  

【Hold 不住的东北局势】
国土一天天沦陷,全国舆论大起,斥责骂喊声不断,北平街头贴满咒骂张学良的标语和漫画,上海的《时事新报》还发表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的《哀沈阳二首》,一时之间传诵至大江南北: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张学良不抵抗将军都头衔压在身上,倍感压力山大,不仅有很多人给他寄去女人的衣服,就连他尚读中学的弟弟张学思都被人在衬衣上写有“不抵抗将军之弟”的字样。北平更有不少学生游街高呼:“打倒张学良,打倒不抵抗将军!”张学良怕学生们出事,连忙对卫兵说:“我们不抵抗虽是奉命,但的确丧权辱国,学生们出于爱国热忱,让他们骂几句又何妨,我们要忍辱负重。”张学良副总司令的职务被解除,成了北平绥靖公署主任,也就是说他现在只是地方长官,不直接受命于中央,可以自主行事。当然,那个时候,蒋介石迫于全国舆论民情压力,请求辞去国府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等各职。

到12月21日,日军开始发动锦州之战,张学良试图挽回形象,痛击日军,便令黑龙江省警备司令兼第3旅旅长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长兼军事总指挥,将吉林军队以及炮兵、屯垦兵等划拨给马,令马率3万多人开抵齐齐哈尔抗击日军。起先,马军还有胜仗,江桥一役歼灭日伪军1500多人,可是随着日军不断加派人马,马军弱势逐渐暴露出来。不过,在锦州之役中,张学良将他的堂弟张学成给大义灭亲处决了。张学成是张作霖二哥张作孚的儿子,而张作孚在1909年的一次剿匪战争中牺牲,是张作霖照顾着他的那几个儿子,接到帅府悉心培养,视同己出,尤其是张学成同张学良共读私塾,还被送到国外留学,归国后成为张作霖卫队营长,可这小子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日军扶持的伪东三省自卫军总司令。在黑山活动以响应锦州战役的张学成被辽宁警务处长黄显声抓住,就请示张学良怎么办,张少帅回复是:“执行处决,绝不手软。”张的这一举动,才开始让国人对他有所改观。要知道,当时大名鼎鼎的北大教授胡适就说他无能力也没品性处理好东北问题。

1932年1月,锦州失守,日军开始将侵略的毒手伸向热河。热河省主席是汤六爷汤二虎汤玉麟(都是一个人),这位大爷飞扬跋扈,又独霸一方,即便扬(杨宇霆)长(常槐荫)而去,他还是不改握着枪骑虎的秉性,生怕张学良趁机夺权,但也不担任日本人给予的伪职,于是就称:“张雨亭是我的拜把兄弟,你们害死他,我可没有那么混蛋去做你们的官。”不过,在2月18日,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正式建立,汤还派代表前去在“独立宣言”上签字,意思是承认伪满政权。那时候,已经上了日本人贼船的张景惠去拉拢汤,是张学良急忙从中斡旋,给汤部派发军饷,才完全稳住汤及其部下。热河形势十分紧张,此地处在东北和河北、平津之间,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老蒋也动员张学良抵抗一阵子,还拍电报称:“倭寇北犯侵热,为期不远,此间自中回京后,已积极筹备增援,期共存亡;并已密备6个师,随时可运输北援粮秣弹药,中到沪亦备办。”




个人认为张学良当个营长、团长带带兵打打仗或许还可以,处理错综复杂的东北局势真是力有不逮,而东北就像多骨诺米牌中的一张牌,对整个中国局势都有一定影响。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2-18 17:14:16 +0800 CST  
张学良一直活在不抵抗将军的阴影之下,日子很难熬,心里也很苦,所以总是想法为自己洗刷罪名和耻辱。现如今,日寇尽快了侵略热河的步伐,张学良也就跃跃欲试,他除了联名北方将领如阎锡山、傅作义、商震、宋哲元发电总结九一八事件的经验教训外,更是向世人表明抗战的决心和勇气,表达自己拳拳爱国之心和报仇雪耻的意图:“学良等待罪行间,尤具决心,现已遵照中央确定方针,简率师旅,积极进行,只求有利党国……诚以时急事迫,至此已极,舍奋斗无以求生存,舍牺牲无以救死,但有一兵一卒,亦必再接再厉,幸而成,固可复我河山,雪莫大之耻。倘不幸而不成,亦可振我军誉,扬民族之精神。”

中央见张学良有抗战的诚意,便派宋子文、何应钦、罗文干等人去北平,帮助张学良商议热河的防务事项。聚集在北平的众军政要员几经磋商,终于制定了《确保冀热,巩固平津》的作战计划,即将华北各军及其增援部队编为华北集团军,小张任总司令,统辖两个方面军。此外,爱国人士黄炎培、张伯苓以及朱庆澜、熊希龄、杜重远、王化一等一起筹组东北热河后援会,由张伯苓任主席,号召全国团结,动员一致抗日。在各界鼓舞下,小张以为只要全国支持,这场仗就一定能够打胜,至少撑他三个月没问题。可是,问题偏偏就来了。

张学良任张作相为总司令,协同汤玉麟搞好热河防务。谁知这汤六爷敲竹杠不成,借口没有钱、军饷和弹械,哪里肯出力打仗,只顾着运载自家的财物逃命去了。日本4个师团10多万人的主力,而热河只有十七八万人,而且匆匆应战,没能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外加上不只是真没军饷、器械还是怎滴,要饷不成的守军毫无斗志。13天内,热河全部沦陷。张学良后来借外国记者的媒介向国人解释热河战事,说我的一些士兵有3、4天没合眼的本人有16辆坦克在沈阳就被小日本夺走了,空军又没发挥多大作用,团长白玉麟与我是莫逆之交,在喜峰口殉国;现在北平还有伤兵三四千,说我东北军完全没抵抗那是绝对不可信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6-02-19 17:29:49 +0800 CST  

楼主:再造文明

字数:1422

发表时间:2014-11-27 0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21:32:22 +0800 CST

评论数:42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