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民国一百零八将



白崇禧与马佩璋是一对患难37年的夫妻,不同于其他国共大员,白崇禧这一生只娶了马佩璋这一位妻子,在结婚三十周年纪念日那天,马夫人说他们是患难夫妻,白马二人当场落泪。1962年12月4日,马佩璋去世,白崇禧那天的眼泪就没有断过,而且每天都要到妻子墓前诵经。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29 11:50:46 +0800 CST  

在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青年军官的纵横捭阖下,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陆续消灭旧势力陆荣廷、沈鸿英,一统八桂之地,此后,他们就被奉为“新桂系三巨头”或“新桂系三杰”。广西虽然统一,结束了当时司令如牛毛的纷争割据状态,但螳螂捕蝉时,黄雀喜欢在后饱餐一顿。就在李、黄、白与沈鸿英酣战不已时,野心更为勃勃的唐继尧以建国滇军的名义,大分三路“假道”广西,入侵广东。这三路大军来路不小,第一路总指挥唐继虞,所部8个混成旅,3万人马,而号称5万,由贵州的榕江入侵广西,沿融江而下,进攻柳州;第二路总指挥龙云,率3万5千人,也号称5万,由云南的广南府进犯广西右江地区,经百色直捣南宁;第三路总指挥胡若愚,也沿第二路的进军路线行动。

唐继尧当时的名号更是不小,孙中山先生在3月12日去世后,他便以副元帅的身份代行大元帅职务(护法战争中是有副元帅这一称号,但根本就是投机行为),还在就职宣言中声称:“今不幸大元帅在京逝世,一切未竟之主张,皆吾辈应负之责任。……惟望同志袍泽,协力一心,匡我不逮,庶期贯彻主义,奠定邦基,以慰大元帅在天之灵。”俨然这位唐先生把自己妆扮成孙先生衣钵的接班人了。唐先生的计划也很不错,先由第一路、第二路攻取南宁、柳州,待第三路抵达南宁后,会师东下广东。其中,第二路行动最早,2月中旬就迫近南宁,随后第三路开始出动,第一路直到5月中旬才进入广西。

滇军大分三路逼近广西,李、黄、白自然接招,他们掂量着自己的实际兵力,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总方略,首先集中力量肃清沈鸿英残部;然后在龙云、唐继虞两路择一而击破之;最后把入侵广西的滇军全都驱逐出境。部署既定,李、黄、白也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得依靠广东方面的援助,于是发急电向他们求救,除了兵力支援外就是弹药补给。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现在己方是不能酣睡了,尽管已是连年征战,但在这大敌压境的情形下,都不敢放松懈怠。白崇禧还是一如既往,亲上前线视察地形,或干脆冒着炮火在阵地最前沿指挥。到1925年7月份,入侵广西的滇军全被赶出去。

广西统一之战正在进行时,广东革命阵营方面却在着手东征以及肃清内部敌对势力,到1926年1月,广西方面的俞作柏、胡宗铎两部随粤桂联军总指挥李济深参加了肃清广东南部的战役,并进一步占领海南岛。两广分别统一后,革命政府主席汪精卫率一行国民党大佬到广西来慰问,顺便洽谈两广统一之事;后来,广西方面还派白崇禧为全权代表赴粤,洽谈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合作事宜,理由是白是广西方面总参谋长,又毕业于保定军校,与粤方很多军事将领有旧谊。在财务、军政等方面统一后,到1926年5月5日,李宗仁在南宁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该军党代表为黄绍竑,参谋长为白崇禧,共计有21个团,约37500人。


桂系三雄,新桂系三巨头,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三人以30出头的年龄统一广西,旋即又将广西建设成为三民主义模范省,并加入国民革命阵营,促成北伐。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30 12:49:12 +0800 CST  

【总参北伐?威震华夏】
两广北伐是李宗仁一手策动起来的,但白崇禧在其间也发挥过不少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策动湖南唐生智方面功劳不小。早在广西统一后,湖南南部第4师师长唐生智就接见了广州国民政府派来的保定军校同学邹洪、古鼎华,这可是唐与国民政府的首次接触。唐生智是1914年毕业于保定军校第1期步兵科,这小子仗着校长蒋百里的器重,竟以保定系首脑自居,也是野心大得吓人,但他与省长赵恒惕产生了严重的矛盾,所以成为革命阵营策反的首要对象(湖南总共就4个师,唐生智其中的一个师长)。

三杰统一广西后,赵恒惕也派黄、白的保定同学叶琪来说项,希望共同推行“联省自治”,李、黄、白已有心加入革命阵营,当然不会为其所动,白崇禧更是以同学关系说服叶琪为广东方面服务,加入到革命行列。赵恒惕本来想用离间计的,没想到到小诸葛这里来却反倒被弄成将计就计了。白去广州时,还刻意把叶琪一起带上,等叶琪到广州后,白崇禧又故意让广东方面通过报界透露唐生智已派代表与广东方面接洽,以便加大唐、赵之间的猜忌与间隙,后来,唐生智派保定军校毕业的刘文岛作为代表来广州洽谈。都是打“保定军校”牌,事情就好办多了,唐生智最后决定归附广州国民政府,并出兵驱逐赵恒惕,为北伐当先锋,不过,广东方面得予以积极的援助,广西方面的白崇禧也答应在必要时,派桂军钟祖培旅为前驱,率先援湘。

争取唐生智合作也是有很大阻力的,因为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后来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是赵恒惕的死敌,当年他在湖南就是赵赶下台的,而唐当时恰好又是赵的得力干将,所以谭主席也很透了唐师长;另外,第六军军长程潜在护法战争中吃到过唐生智的大亏。当国民政府派白崇禧、陈铭枢到长沙时,唐就在热烈欢迎中向白、陈提出3点:1、如果他加入革命行列,国民政府需要在军事上支持他抵抗叶开鑫(赵恒惕的师长,赵已被?“湘人治湘”运动赶下台);2、国民政府中的谭延闿、程潜都在湖南被他击败过,他若加入,谭、程及其所属第二、第六军会不会报复?北伐成功,是否继续保持他在湖南的既得地位;3、希望在北伐时,谭、程的第二、第六军东出江西,不要经过长沙。

有些难度,这是一场政治、军事上相当复杂的合作,搞不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白崇禧脑筋特灵活,就在唐生智把话讲完,他心中的回复就出来了:如果唐生智公开表明拥护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一定会支持他对抗叶开鑫及其背后的吴佩孚,湖南的军政往后也由唐生智负责;同为革命阵营同袍,谭延闿、程潜绝不会报复唐生智,如果第二、第六军作出不利于唐氏的行动,广西方面绝对支持唐氏。白、陈是国民政府的代表,他们作出那样的承诺,显然代表国民政府的意志,唐就与吴佩孚的湘系将领彻底决裂,很快就开打。然后,白崇禧等人受到长沙各个团体的热烈欢迎,白也没有少演讲他崇信的革命道理。

1927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白崇禧被任命为行营参谋长,代理坐镇广州的李济深行使总参谋长职务,随总司令行动。白当时才33岁,遥想公瑾当年,火烧赤壁,名垂青史,也正是这个年纪。当时,白本身就是第七军参谋长,他也表示干不了,李宗仁也表示第七军离不开白,但蒋介石有些赖皮了,他说借用好了,几次三番,搞得李、白实在不好意思拒绝了。当时革命军中,年龄、资历、声望、战绩比白崇禧要胜出的人也不少,但老蒋为何选中他呢?张学继、徐凯峰的《白崇禧大传》对此就分析得很到位: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30 15:13:31 +0800 CST  
@迷惘o舞 2015-06-30 15:32:03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已出嫁。
-----------------------------
不要拘泥于形式,多注重情节、事迹和将军们的智慧、胸襟、风骨与精神,还有本文承载的内涵。我实在“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的基础上小小发挥了一下,如果全部照搬,显得没创意,如果真的照搬,我一般会引号注明~·~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30 15:59:11 +0800 CST  
@迷惘o舞 2015-06-30 15:32:03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已出嫁。
-----------------------------
@再造文明 2015-06-30 15:59:11
不要拘泥于形式,多注重情节、事迹和将军们的智慧、胸襟、风骨与精神,还有本文承载的内涵。我实在“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的基础上小小发挥了一下,如果全部照搬,显得没创意,如果真的照搬,我一般会引号注明~·~
-----------------------------
@见红就好 2015-06-30 16:10:34
你这么会回复,都可以当外交部发言人了,哈哈
-----------------------------
不敢不敢,我是凭良知说话,讲的是发自内心的话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30 16:19:13 +0800 CST  
@迷惘o舞 2015-06-30 16:16:51
不知所措了你让我
-----------------------------
实在不知所措,就当我开个玩笑吧,开心一下吧 O(∩_∩)O 欢迎常来(⊙o⊙)哦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30 16:20:22 +0800 CST  
@迷惘o舞 2015-06-30 16:23:17
你的内涵我懂,可生活是生活,顺其自然就好。最怕的就是被改造。 历史 终究是 历史 ,而非生活。
-----------------------------
嗯,你说得对,历史事实我一般不会改动(当然我也是查看的资料,尽量追求客观),其他的主观评价和行文有些我个人的创造,算是艺术创造高于生活吧,我想在尽量客观的基础上写得好看些,当然还希望你和各位高手多多提点。↖(^ω^)↗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30 16:35:49 +0800 CST  
@迷惘o舞 2015-06-30 16:24:17
你每一更新我都在看
-----------------------------
你能每一更新都看,真是感谢又感动,多谢多谢,你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6-30 16:36:50 +0800 CST  

首先,白崇禧是新桂系的首脑之一,新桂系第七军有3万多人,在参战的8个军中兵员最多,战斗力在统一广西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目共睹。蒋介石刚上位不久,与其他各军军中或其他军政要员存在矛盾,提拔白,便可是他能更有效地指挥第七军,也能加强与新桂系首脑的联系,争取新桂系对他的全力支持。

其次,参加北伐的各军中,不少高级、中级将领都是毕业于保定军校,与白崇禧有同窗、校友之谊。因而,由白出任总参谋长,可利用这种关系,加强同各军、各部的联系,对于统御和指挥各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白崇禧说服叶琪、唐生智等保定校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再次,老白的军事才干真是有口皆碑,在统一广西的诸役中,他就表现出了突出的指挥能力和丰富的谋略经验,“小诸葛”的名号绝非浪得虚名。而且,正是由于白的资望尚浅,破格提拔白,也会减少其他人对蒋的威胁。

最后,李济深的大力推荐也是重要原因。李济深和桂军相互支持、援引,早就形成了默契,让白当上行营参谋长,对自己也有莫大帮助;再者,李济深不想离开广州。

就这样,白崇禧跟随着蒋总司令和加仑顾问开启了他的北伐之路,当然,他绝对是运筹帷幄的核心人物之一。到8月30日晚,北伐军的追击部队就抵达武昌城下,把纵横民初战场上十年的吴佩孚都打得退回江北去,真到了所向披靡的程度。其实,不得不说,那会儿的吴玉帅虽没有当年无敌手的威风八面,但在汀泗桥、贺胜桥可没让那些后辈学弟少吃苦(北洋速成学堂是保定军校的前身)。汀泗桥是大硬战,北伐军损失很大,阵地几经易手都未能分出胜负,后来还是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偷渡袭取制高点,再全线猛攻,才取得成功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1 12:09:34 +0800 CST  

到贺胜桥战役,吴玉帅又是亲自督阵,除了利用地形构筑坚固的工事外,还组织大刀督战队和机枪督战队,玩死抵抗北伐军的进攻。这与汀泗桥一样,都是武汉的南大门,要是打不开,北伐就会遭遇严重的瓶颈危机,如果五省联帅孙传芳突然与吴玉帅联合起来,北伐军更是形势危殆。同样是经过几次猛攻,仍然没能凑效,而且伤亡巨大,消耗也很大,后方又不能及时补给,前方将领纷纷向总司令部打电话告急,要求迅速补充弹药。白崇禧再怎么“小诸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不过关键时刻他又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这样给别人答复:“缺乏子弹只有用刺刀赶快冲锋!革命军之补给只能靠前方,不能靠后方。打败敌人,敌人之装备,便是我们之补给。何况打下武汉,汉阳之兵工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学曹阿瞒望梅止渴了,他这次还真不说,在这紧要关头,北伐军士气为之一振,以一当十,奋勇冲杀,大获全胜。

两湖战场取得大胜,但北伐军中却暗潮涌动,狼子野心的唐生智加入革命行列不一定就是为了革命,他与蒋介石明争暗斗,趁机攻取长沙和武汉,将两湖军政大权尽收囊中,可谓取得不少渔翁之利(这也给后来的宁汉纷争种下了一定的因缘)。见北伐军那么快就将两湖攻取,孙传芳坐不住了,蒋介石也正急着转移阵地,扩大战果,便领兵东向。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地位,蒋介石急于表现自己,决定亲往江西开辟战场,在走之前,这位总司令还气恼的说了句:“我们到江西去,我们不要两湖了,最多不得了便回广东。”

在后来攻打南昌时,强攻几次都没有成功。在10月初的一次进攻中,北伐军遭遇到守城士兵的顽强抵抗,早就到了亟待援军支援的地步,可城内的敢死队从挖好的洞中冲杀出来。攻城的北伐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中,很快就被包围,几乎全军覆没。蒋介石所部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他急忙拉着白崇禧的手问:“怎么办?怎么办?”白崇禧早就料到求胜心切、一意孤行的蒋介石很难会成功,便从容指挥部队沿赣江南撤,从事先准备好的浮桥上渡河成功,算是保存了有生力量。

南昌久攻不下也是有原因的,截断南浔线需要配置重兵,白崇禧又重新拟定了作战计划,吃到苦果的蒋介石这会儿没有刚愎自用,便采纳了白的计划,兵分三路进攻南浔线附近据点。各线局势颇为乐观,马口墟守将郑俊彦率兵与北伐第七军激战4个小时,其人只身逃走,所部3个旅因桥梁被败兵挤断,无路可走,不得不派人请降。《三国演义》中的关二爷单刀赴会,民国的小诸葛真是只身前往敌营,与对方谈判受降事宜。孙传芳军的3个旅长见这小诸葛浑身是胆,暗暗称其。在谈判过程中,3位旅长很有意思,比较天真地提出:不要解除我们的武装,让我们率部退回江苏吧!打个仗容易吗,打个胜仗也不容易啊,白崇禧开出的条件是,只允许你们3人带着少数卫兵以及少数枪支回去,其他人等,全部缴械接受改编。此外,老白还劝他们要看清眼前形势,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李彦青等3人无奈,只好答应了。只身前往敌营的老白他成功了,缴获敌军大炮及迫击炮30余门、水冷机关枪数十挺、步枪10000多支,俘虏官兵20000多人。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1 14:33:47 +0800 CST  
@再造文明 2014-12-01 22:36:02
【盖世神童】
13岁的孩子能干嘛,懵懵懂懂,天真顽皮,大抵如此,然而蔡锷呢,居然就中了秀才,成为一名享誉湘西的天才神童。早在9岁时,蔡锷就以“神童”闻名于宝庆府。去中秋夜,知府李蟒牛见浓云遮月,心情颇为不悦,为了调节一下节日气氛,活跃一下当地文化,他当即撰写一联挂在府衙大门左侧,还广征下联,号召宝庆各地才俊前来献对。那一联如是写道:
中秋月不明,挂一盏灯,替乾坤增色。
知府都作号召了......
-----------------------------
@飞翔松鼠 2015-07-01 22:23:31
骑父的不是林则徐吗
-----------------------------
这个有几个版本,据说还有徐渭版的,哈哈,可能为了突出神童厉害,故事代代相传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2 18:37:13 +0800 CST  
@再造文明 2014-12-02 21:07:14

蔡锷将军(1882——1916),13岁中秀才,22岁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9岁领导云南辛亥革命,成为云南护国军政府都督,34岁完成反袁护国事业。清丽俊秀,坚韧内敛,自是儒将风采;沉稳机智,清廉务实,兼具雄才大略,近现代史上近乎完美的名将。
-----------------------------
@C_YNKM 2015-07-02 12:00:30
蔡鄂确实令人尊敬,现在昆明市正中心还有个护国桥,就是纪念他领导的护国运动。
-----------------------------
的确,既高瞻远瞩,又务实有才干,品行高洁,近乎完美。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2 18:38:27 +0800 CST  

在小诸葛单刀赴敌营以及义释敌将之后,还有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白将自己与敌将谈判的结果电告蒋介石,蒋却回电表示嘉奖,但认为白放走孙传芳3个旅长是资敌的表现,他还要求将此3人逮捕,送押到汉口北伐军总政治部。白知道蒋那样做不好,但他不那样做蒋那边就不好做了,只好遵令照办。很巧的是,不久之后,北伐军总司令部派往南京从事谍报活动的金佛庄被孙传芳杀害。金可是蒋校长颇为喜爱的黄埔门生,蒋一怒之下,电令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在被俘的孙军旅长中,挑2个出来枪毙,以此来报复孙。

随后,蒋介石打电话给孙传芳说:“我已枪毙你的两个旅长,你要是再残酷对待我的工作人员,你还有数万军队在我手中。”此事很快就传到白崇禧那里去,白立即去找蒋,证实此消息后,他就劝道:“革命军以收揽人心为主要目的,务必使敌军感恩怀德。孙传芳杀金佛庄,因为他是谍报人员,我们如果杀孙的俘虏,难免不受到‘白起坑卒’的批评。所以,请总司令务必收回成命。”蒋就很不以为然了,搪塞白说:“命令已由电报发出去了。”

蒋与白也不是通力合作,二人共事虽能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其间的间隙却总是存在,关系不那么融洽。蒋总是认为白偏袒第7军,白反而认为蒋偏袒他的第1军,对于这一点,机要科科长陈立夫就说过在军需补给方面,白总是喜欢以行营参谋长的名义多发给李宗仁第7军军需补给。当时在蒋身边担任副官长的张治中曾对蒋说:“健生这个人很硬,也很能干,我希望总司令对他特别看待,结以感情,并且使他安心才好。”蒋连忙点头回答:“当然,当然,我一定对他好。”说是这么说,其实结缔总是在二者之间生根发芽,难怪两支同舟共济的军队在全国统一后,会有同室操戈的举动。

孙传芳与张作霖冰释前嫌了,这位五省联帅放下了昔日顾盼自雄、不可一世的姿态,准备寻求更多的力量来对抗来势汹汹的北伐军。北伐军这边拿下江西后,即将兵锋指向东南江浙富庶之区。蒋介石觊觎江浙已久,便令何应钦迅速拿下福建,再合攻江浙。孙军仗着人多势众,再加上优势兵器,很快就对浙西进行三面合围,以致前线的北伐军吃紧。浙西战事不利,不仅影响江西大本营,还使得江右军受到威胁,因此蒋介石希望东路军(第1、14、17、19、20军)有个强有力的人去负责指挥。白知道蒋的意思就说:“总司令是全军统帅,岂可往局部去指挥,如果总司令不以我才能浅薄,我愿前往东路服务。”蒋听了很高兴,便任命白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调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张定璠为白的参谋长,总部机要秘书潘宜之为政治部主任,此次张、潘成了白的得力助手,白与总指挥何应钦开始了合作,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互提携帮助。

(感谢的话说的太多了,心里还是感激各位,有时候家里没网络,相关的书籍不好找或是有别的事忙,谋生嘛,我现在还没条件成为职业写手,哎呀,理由太多了会引起反感,可这些都是大实话,望谅解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2 18:49:35 +0800 CST  


蒋介石、何应钦和白崇禧,北伐与抗战都有较好的合作,期间的间隙矛盾虽未能解除,至少最后都打了胜仗,戡乱时期就不同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2 19:39:19 +0800 CST  
@zhaolei72 2015-07-05 17:15:25
赞一个。看了都说好。就是更新不规律。影响人气。
-----------------------------
谢谢你,现在更新的确有些吃力,但我会努力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8 18:49:33 +0800 CST  
@虎贲大将军2013 2015-07-06 12:03:18
为满足各位看官的需要,楼主大大还是尽心尽力多更新些啊/(ㄒoㄒ)/~~
-----------------------------
知道了,谢谢你一致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8 18:50:22 +0800 CST  
@zhaolei72 2015-07-06 21:19:59
不错,几个将领写得挺有性格。有意识。
-----------------------------
多谢,喜欢就常来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8 18:56:05 +0800 CST  
@设使国家木有孤 2015-07-07 20:38:55
顶,纪念全面抗战爆发78周年!
-----------------------------
嗯,对,坚守和平,不忘国耻!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8 18:58:34 +0800 CST  

◆底定沪杭◆
“小诸葛”声名在外,在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后,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八军军长唐生智以及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等重要将领在南昌为白崇禧饯行。白向来不饮酒,可是架不住当晚众人的热情招待,受氛围感染,他居然饮了一瓶白兰地,以致于众人称奇。白生平不饮酒也是有原因的,他严格信奉回教;另外他八岁在私塾读书时,孔子圣诞,同学们饮酒庆祝,他喝得酩酊大醉,一晚竟没任何知觉,把他家里人都吓着了。事后,白母严厉告诫训斥,从此他便滴酒不沾。这次南昌饯行喝了那么多酒算是破了戒。

前敌总指挥部成立,各部位人马到齐后,到第四天他们就出发。在白崇禧一行人出发前,他得悉内子马佩璋夫人将由武昌动身前来南昌,可前线形势危急,他没敢久等。等到第五天他的眷属抵达南昌时,他已在途中。就为此事,老蒋还打电报给他:“兄出发之次日,嫂夫人即前来。夫妇不及相见,此中正之过也。”白崇禧因急赴前方,所以才顾不了眷属,这让人想到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进去之典故。

白崇禧由南昌出发经上饶、玉山,到浙江常山。白的脑子里时时刻刻都装着计谋,在没到常山时,他就知道前方败军已有部分散兵退抵常山,他为了虚张声势,竟沿途拍电报到常山,以示他所率的大军不日即可到达,还下令常山县政府准备两万人的船只以作军用。白抵达常山时,县长亲自出外准备船只没回,县府秘书千秋鉴(这姓名太不同寻常了,可惜这哥们好像在史上籍籍无名啊)殷勤招待。千秘书告诉白此行一定打胜仗,白便问何以见得。千说,前一夜扶乩得诗一首云:
百万雄兵胸中罗,大纛东来喜气多。
天意也知归党国,皇图一片白山河。

当时连日下雪,大地一片白茫茫的,白山河可以作此解释;但白总指挥姓白,白山河也可以指他。所以千秋鉴等人有如得了神谕般,白部一定能打胜仗。当时浙江一带的民间还有一个谣言,说是杭州西湖镇压白娘子的雷峰塔倒了,白蛇(白崇禧属蛇)出现了,一定能带来喜气。白崇禧固然不会这么迷信,然而这些谣言未尝不可作为鼓舞士气之用。

正当白崇禧率部踌躇满志向沪杭进军时,何应钦拍来电报说老兄啊,你还是悠着点,等我们的东路军主力将福建境内的残敌肃清后,再与你们会师进攻浙江各地,免得被骄横的孙传芳军各个击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白是个很有主见很有能力担当方面指挥的帅才,他认为南方军队宜攻不宜守,得一鼓作气势如虎地打过去啊,一停下来必定导致士气低落,曹刿论战可是《左传》名篇,里面所述道理,想必自幼熟读古籍的白崇禧是知晓的,所以他接到何的电报后,立即命令已到浙西的部队向龙游、衢州进军,从江西开赴浙江的第4、第21师向常山附近集结,此外,他还电请何率福建各部迅速展开军事行动。没多久,老蒋又打来电报:“衢州为战略要点,战守由兄自决,中不遥制。”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08 21:18:51 +0800 CST  
@zhaolei72 2015-07-10 17:39:16
喜欢小诸葛。写得好。
-----------------------------
多谢,欢迎常来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7-10 21:51:18 +0800 CST  

楼主:再造文明

字数:1422

发表时间:2014-11-27 0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21:32:22 +0800 CST

评论数:42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