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民国一百零八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5 23:57:13 +0800 CST  

或许牛人的名字或称谓都很多,老蒋也不例外,到后来,随着他担任职位的不同,被人称呼的也不尽相同。他当总司令时,军官们多称他为“总座”,当委员长后被称为“委座”,军统、中统人员称其为“大老板”,侍卫们称他为“先生”,到台湾后被称为老先生,还有人称他为“老头子”,对此他们还解释说蒋介石是国民党元老,因此被称“老”,他是国民政府主席,故称“头”,他又是炎黄子孙,便称“子”(这样解释也行,不知老蒋本人作何感想)。

再后来,蒋介石同宋美龄结婚后,常被夫人叫作“大令”(Darling:亲爱的)。西北军将领也就是后来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听说老蒋被夫人唤作“大令”,他自己不明就里,便问别人“大令”是什么意思,有人故意揶揄说是“最大的司令”的简称。没想到,孙殿英听到心里去了。有一次孙殿英去见蒋介石,敬了个军礼后便高呼:“大令好!”蒋介石一时没反应过来,先是怔了一下,后来又点点头,觉得是部下同他开玩笑,也没当回事。

可正好宋美龄也走过来了,孙殿英跑过去也敬了个军礼,喊了声:“大令好。”宋美龄听了很恼怒,就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竟然叫我大令,岂有此理。”孙殿英只得慌忙解释说自己不懂英语,以为大令就是最大的司令,结果这么一说弄得蒋宋二人啼笑皆非。关于名字和称谓的事就此打住,这几段算作有趣的插曲吧。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00:06:07 +0800 CST  
@xcgzyj 2015-01-26 08:29:58

-----------------------------
多谢,多谢你一直帮我顶贴^_^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17:29:28 +0800 CST  
@潇湘观渔 2015-01-26 15:35:31
顶起雄文,鼎力支持
-----------------------------
多谢,多谢潇湘兄支持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17:33:03 +0800 CST  
@再造文明 2014-12-05 22:45:23
二 嬴得生前身后名
“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这是蔡将军在《军国民篇》中写的,其匡世觉民之心不可谓不急切,在他的“流血救民吾辈事,千秋肝胆自轮菌”的诗歌中更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足以媲美范仲淹“先天下之,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使命感。蔡将军对三权分立、权力制衡非常推崇,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发之际,他还嫌扩大参议院立法权而......
-----------------------------
@吉日春雨 2015-01-26 15:37:55
支持!
-----------------------------
多谢春雨兄支持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17:46:19 +0800 CST  

姓蒋的这小子出生在富户望族,自幼就被祖父、父母骄宠溺爱着,不出意外,从小就养成了他那倔强顽皮的个性。当然,他也争强好胜,好勇斗狠,敢打敢拼,勇往直前,专横独断,各种品性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厉害的人物往往如此,能力突出,性格中的各种特征更是如此。

在4岁除夕那年,这小子见满桌子的菜,慌忙用稚嫩的小手比较笨拙地拿起筷子,众人都以为这家伙被一桌子的菜给吸引住了,忍不住要上前夹菜,谁知他却将筷子放进口里,好像在测量自己的喉咙有多深,或许是有表演杂技的天赋,但他的技术并不高明,差点就把喉咙捅破,呛得泪流满面,险些出了人命。本来大伙都兴高采烈地围在一起吃团年饭,喜气洋洋的,可让这小少爷这么一弄,一家人哪还有心情,火急火燎地在年三十的晚上去求大夫救这小子一命。

大夫也紧张啊,情急之下,用钳子帮他把卡在喉咙里的筷子给夹了出来的。折腾这一次,家里的年味消减不少,但清醒过来的瑞元却又大喊大叫地让爷爷带他去放鞭炮,好像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般。爷爷乐得美滋滋的,一是觉得孙子完全没事了,二是觉得这小子性格硬朗活泼,就把他带出去放鞭炮,尽享天伦之乐。

5岁的时候,这个大胆小子就到山边的河里去游泳,可不料,山洪将至,事先没有察觉的瑞元,险遭灭顶之灾,还是他游泳游得快,这才躲过一劫。到了冬天,见一个大水缸上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从不消停的瑞元同学,又发奇想,他尝试着用脚去探探冰块的厚度,可这会儿用力过猛,把冰块踩碎,差点就掉进水缸里,幸好他当时闪得快,真是命大啊。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18:18:05 +0800 CST  

按照蒋氏家族沿袭的奉化旧习,农历正月初一要到祠堂去祭拜祖先,全族人不管男女老幼都得去,很是隆重,待仪式完毕之后,参与者就可以分得几块芝麻饼之类的年货,算是博个好彩头,但这也要按照长幼有序的规定去领取,谁知瑞元这小子硬是不按套路办事,上前就去插队抢饼。破坏公共秩序,这怎么行,别人都去劝阻他,他还不干了,就耍赖,躺在湿地上打滚,弄得满身是泥,算是让大伙服了他。

瑞元这小子超喜欢舞枪弄棒,那会他是孩子王,带着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还自封元帅、大将军,指挥着别人打闹,他还觉得不过瘾,自个拿着木棍或是自己手工制作的木刀、木枪,在溪边的沙滩上对阵厮打,常常把别人打得头破血流,他的小伙伴们也常常惊呆了。别人父母去他家里告状,祖父、父亲当然要狠狠管教一下,打骂一顿在所难免,但事后这小子好像没这回事发生一样,又到外面惹是生非去。据他儿时的玩伴回忆:“瑞元,我们小时候常同他玩,不过他很强横,要占便宜,往往不欢而散。”

过了不久,这小子的祖父、父亲相继病故后,他也没有收敛,简直就一“混世魔王”转世,先前该怎么闹,在这之后依然这么闹,大有把天闹翻把地闹塌的劲头。俗话说“撩(惹)蜂射眼肿”,俗话又说“不逗伢汪(哭),不逗狗子咬”,但这小子就偏偏喜欢到处捅蜂窝、逗狗咬,这样惹得他妈经常用竹扫把赶着打他、责骂他,没办法,孤儿寡母,当母亲的更是望子成龙心切,可这小子愣是不知悔改,依然我行我素,大不了钻进床底不出来,或者干脆逃到外面搞几天离家出走。蒋母王彩玉对这顽劣儿童、叛逆少年的劣行气得往往捶胸顿足,伤心落泪,大叫“你这小子日后到底会不会有些出息啊,真是恨铁不成钢啊!”

对于幼年时期的劣性难改,这小子本人长大了之后也是承认的,他在《先妣王太夫人事略》中回忆道:“中正自幼多病,且常危笃,及愈则又嬉戏跳跃,凡水火刀棒之灾,遭害非一,以此倍增慈母之劳。及六岁就学,顽劣益甚,而先妣则训迪不倦,或夏楚频失,不稍姑息。”日后,他还在蒋母墓前自拟一副对联曰:
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
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糜涯。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19:07:55 +0800 CST  

【蒋门虎子】
俗话经常说“三岁看七十”,但云龙兄在《亮剑》中道出了一个真谛:越是调皮的小孩,长大了越会有出息。当然,凡事没有绝对。比如蒋瑞元这小子,也许是哪天他突然长大开窍了,变得成熟懂事些了,竟然还帮助辛苦伶仃的妈妈干一些如洗碟子、拖地板之类的家务活,这可能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他的爷爷、老爸相继病逝,疼他宠他的人都走了,他妈对他又很严,这小子才开始有些觉悟;另外,当地政府贪腐残暴,收粮租的时候竟在大庭广众之下欺负孤儿寡母,这就是他日后所说的“点燃我革命之火的第一颗火花”。

从6岁到到16岁这段读书启蒙的阶段,蒋瑞元先后读了《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之类的基本读物,其中《孟子》对他影响深远,他最喜欢的一副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多少就受到《孟子》里:“我善养吾浩然正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的影响。当然,自孟子而下,他也表示他最为崇敬的古人有两位儒门弟子王阳明(心学)和曾国藩(理学)。

一个人受什么影响最大,可能同这个人的性情有很大关系,不然就算你看到某家再好的学说,但与自身性情相去甚远,不会喜欢也就不会钻研,更谈不上热爱了。可能蒋瑞元的性情中有孟子那种刚毅正直的一面,才会被吸引过去,若说他生性与世无争道骨仙风,说不定就学老庄去了。

14岁的蒋瑞元就订婚了,对象是毛福梅(他的这一生与姓毛的关系深重,除了这位惟一给他留下子嗣的原配夫人外,他的老师兼秘书为毛思诚,还有一个姓毛的老对手是举世皆知的了),对方比他大5岁。就是毛福梅这位大姐姐般的老婆给他殷勤的照顾,持家勤俭,孝敬婆婆,深受蒋母喜爱,被视为己出。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19:50:19 +0800 CST  

1903年,16岁的蒋瑞元到宁波读书时,老婆还在一边陪读。在此期间,二人朝夕相处,日久生情,倒也其乐融融,但二人的蜜月期不长,蒋同学就考进浙江武备学堂,后来因成绩优秀,又被派送到保定军校去学习。从此,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无法肯定的爱,左右摇摆,蒋同学放假回家对老婆很是冷淡,夫妻生活不协调,稍有不和就吵架,蒋氏脾气急躁火爆,还对毛氏拳打脚踢,搞得怀孕的她流产,也就是说小蒋从此少了一个儿子。

蒋母知道这人有严重的家暴行为后,哭着劝他不要再对老婆使用暴力,甚至还以死相逼,说是要投黄浦江(当时带着媳妇到上海探望蒋介石),蒋同学是大孝子,见状不妙,跪地给母亲道歉,还请好兄弟张静江、戴季陶出面担保,他发誓说再也不会干这种事了,这才将事情平息。后来,毛氏怀孕,精心调养后生下儿子蒋经国。幸好蒋母保护教训得有效,要不然,老蒋以后有没有亲生儿子都不好说,现在的蒋氏家族也不会这么人丁兴旺。

在学堂的蒋瑞元虽然学了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典籍,但这人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躁动劲,没有学会儒家温柔敦厚的那一面,反而将孟老夫子的“浩然正气”传承得有板有眼。后来在奉化县城凤麓学堂就读,学习是很刻苦,但性格孤僻,大有一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特立独行精神,而且这人非常倔强好胜,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虽万千人吾往矣”,与别人争论起来面红耳赤也不肯罢休,由于争论时常常把脸都绷红,因此,大伙给他取了个雅号——“红脸将军”。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0:21:56 +0800 CST  



蒋介石穿西服的照片不多,戴眼镜的照片更是罕见,留着长头发照片少之又少,不过这三项特征都包括了的照片仅此一张。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0:40:15 +0800 CST  

这“红脸将军”虽然把古文背的滚瓜烂熟,但总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那种学真本领、求真知识的目的,他们当中不少学生也都有这种见识和一腔热血,他们要求校方改变那种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以及以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压制为主的教学管理(这不是同现代的应试教育差不多嘛)。大伙儿凑在一块,商量一会儿,就拟定一个提纲,推举“红脸将军”为带头大哥,去与校董进行谈判。

蒋同学当仁不让地去见校董,不卑不亢,很是礼貌地鞠了一躬,然后挺直腰板,向校董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还列举上海的新式学堂怎样重视新学科,再陈述本校的各种弊端等等,然后提出他们拟定的改革大纲:
减少老八股课程,增设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减少上课时间,让学生有自学时间;
请外国留学生回来的人讲课,以广见闻;
放宽校规,不得束缚学生思想,让学生自由交往。

校董见蒋瑞元言辞激切,情绪高昂,起初还有些不适应,向来只有学校给学生讲大道理的,哪有学生给校方提要求和建议,这不是反了嘛。校董气得说不出话来,憋得脸红脖子粗,只是过了很久才大喊:“反了,反了!”第二天,校方就宣布将蒋瑞元开除,当然这一蛮横无理的做法激起了许多学生乃至教师的不满,他们纷纷以退出学校来表示抗议。校方迫于压力,便收回成命,保留蒋的学籍,让其继续就读。蒋瑞元在学校成名了,但他以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洒脱态度,在学期还没结束就带着妻子回家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1:00:13 +0800 CST  

这“红脸将军”虽然把古文背的滚瓜烂熟,但总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那种学真本领、求真知识的目的,他们当中不少学生也都有这种见识和一腔热血,他们要求校方改变那种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以及以背诵为主的教学方法和以压制为主的教学管理(这不是同现代的应试教育差不多嘛)。大伙儿凑在一块,商量一会儿,就拟定一个提纲,推举“红脸将军”为带头大哥,去与校董进行谈判。

蒋同学当仁不让地去见校董,不卑不亢,很是礼貌地鞠了一躬,然后挺直腰板,向校董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还列举上海的新式学堂怎样重视新学科,再陈述本校的各种弊端等等,然后提出他们拟定的改革大纲:
减少老八股课程,增设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程;
减少上课时间,让学生有自学时间;
请外国留学生回来的人讲课,以广见闻;
放宽校规,不得束缚学生思想,让学生自由交往。

校董见蒋瑞元言辞激切,情绪高昂,起初还有些不适应,向来只有学校给学生讲大道理的,哪有学生给校方提要求和建议,这不是反了嘛。校董气得说不出话来,憋得脸红脖子粗,只是过了很久才大喊:“反了,反了!”第二天,校方就宣布将蒋瑞元开除,当然这一蛮横无理的做法激起了许多学生乃至教师的不满,他们纷纷以退出学校来表示抗议。校方迫于压力,便收回成命,保留蒋的学籍,让其继续就读。蒋瑞元在学校成名了,但他以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洒脱态度,在学期还没结束就带着妻子回家了。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1:00:50 +0800 CST  

18岁那年,蒋瑞元到奉化龙津学堂补习日语,他想到一衣带水的东瀛日本去学 浙一带很多有志青年都想学得一身救国富民的本领,因此纷纷赴日本留学成为当时当地的风气。但在学堂放学回家后,蒋瑞元碰到一件让他非常气愤和郁闷的事,那就是官府加派租税,逼迫蒋母多交田租,还威胁蒋母说:“再不交就拆你的屋。”

蒋母没办法,托人把蒋瑞元叫回来,希望这长大了的小子能够为家争一回公道。蒋瑞元哪里能够忍受母亲受这番鸟气,当即对县衙的人指着鼻子就一通大骂:“娘希匹,你们这些贪官污吏,专门搜刮民脂民膏,今天竟然欺负到我家门前来了,难道我蒋志清是这么好欺负的人吗?有种跟我到县衙评理去。”

“官官相护何时了,丑闻知多少?法庭昨夜又东风,赃款不堪回首明月中”,蒋瑞元不知道天下乌鸦一般黑,县衙当然是偏袒自己的人,竟然把这18岁的汉子以妨碍公事、抗拒纳税的罪名给关进大牢。妻子毛福梅不得已,只好到娘家去找父亲出面相助,也就是蒋的岳丈毛鼎和出面周全,补交了钱粮,花了不少冤枉钱才将血气方刚的顾家孝子蒋瑞元给救了出来。

官司虽然平息了,但蒋瑞元心中的革命之火却从此燃起来,而且一直对此耿耿于怀,满腔悲愤的他更是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从溪口回到学堂的蒋瑞元一气之下将拖了18年的辫子给剪了下来,以示与清政府决裂。当时,不光是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个个喊叫着:“蒋瑞元是不是发疯了,怎么剪了那样一个秃头?”“蒋瑞元怕是要做革命党吧?”“这家伙坐牢后发横心,怕是要加入革命党了?”他的外公也吃了一惊,还教训道:“真是无知,无知,当年曹操骑马践踏麦地才割发代首,阿元这样做不是要当乱臣贼子吗?”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1:30:53 +0800 CST  

蒋母害怕蒋瑞元因为剪头发而被认为是革命党人,那样就麻烦了,是要被通缉的,她便索性凑钱送儿子到日本留学,以完成他的心愿。此时的蒋瑞元早已不是“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年纪,什么样的欢愉,什么样的哭泣,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那种心境,他要干出一番事业来,目标和许多血性青年一样,他想学习军事,但只有清政府派出去的学生才会被日本军校招收,蒋不甘心空手而归,便又在东京清华学校补习了半年日语,后来回到故乡,听说新兴保定军校明年招生,便喜出望外,跃跃欲试。

1907年,那个保定军事学校在每省招收40名学生,但浙江省就有26名武备学堂的学生被保送,也就是说只有14个名额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去。好家伙啊,蒋志清(已经开始改用这个学名)就从成百上千的考生中过独木桥,硬是杀出重围,被保定军校招收了。他在军校选择了炮兵科,这点倒是跟科西嘉小子拿破仑一样,他后来也有中国拿破仑之誉。

保定军校可不是一般牛啊,到底有多牛呢,我们就先看看它培养了多少人才吧:蒋介石、白崇禧、黄绍竑、蒋百里(校长)、孙传芳、邓演达、陈铭枢、蒋光鼐、张治中、李济深、胡宗铎、叶挺、陈诚、刘峙、顾祝同、何键、周至柔、罗卓英、傅作义、刘文辉、钱大钧、李品仙、上官云相、唐生智、商震、黄琪翔、吴佩孚、段祺瑞(校长)……简直就是一时多少豪杰,军界的中流砥柱有很多都在列了,保定军校在近现代中国的分量,就可以通过这些著名将领在重大历史时期的表现可以展现出来。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1:59:03 +0800 CST  








保定军校,创办于1902年,先后被称为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民国后正式改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3年停办。国共对垒期间,不少黄埔军校同学各为其主义而发生内战,其实北伐期间,保定军校的同学就已经开始内斗了,如吴佩孚、陈嘉谟、孙传芳、蒋百里与蒋介石、白崇禧、唐生智、陈诚、陈铭枢就同是出自保定军校的。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2:29:40 +0800 CST  

在保定军校里,蒋介石继续发扬他那“红脸将军”的优秀作风,竟然同日籍教官顶牛。日本教官拿着一堆泥说:“中国虽然有四万万人口,但就像四万万个微生细菌一样寄生在这个泥球上。”听到这种话,学生们当然觉得受到了羞辱,难道我大中华民族四万万同胞只是寄生虫和微生物吗,不少学生握紧拳头,咬紧牙关,愤愤不平,脸都涨红了,但更为直接的是蒋介石,他走上前去,一把夺走教官的泥团,然后掰成8块,拿起其中一块说:“你们日本5千万人才都像微生物寄托在这泥团上呢?”

日本教官趾高气昂惯了,这回被人顶嘴,气得胡子直翘,但无言可辩,只是怒气冲冲地骂道:“你剪了辫子的干活,你是革命党的干活。”其实那个风雨飘摇的晚清对地方的控制力都不是很强了,哪有闲情管辫子的事啊。但这个蛮不讲理的日本教官非要学校给他讨个说法,恶人先告状,硬是要校方惩罚蒋介石。

校长赵理泰碍于外人面子,只是假意当面将蒋介石训斥一顿了事。事后,蒋介石在军校名声大噪,校长也对他有了好感。到后来他当校长的时候,不知对于学生的“挑刺”,又会做怎样的反应呢。

蒋介石正气凛然不是一天两天才形成的,这固然与他的性格有关,但怎能忽视影响他深远的孟老夫子、王阳明和曾国藩诸人呢。受孟子的影响不再赘述,王阳明(老蒋到台湾后有几处地点都以“阳明”命名)的文韬武略让蒋介石折服,但他最为敬重的人物之一还有曾国藩。在金箭学堂时,一位叫顾清廉的老先生精通理学,而且还将《曾文正公集》、《孙子兵法》向蒋介石等学生作了详细讲解。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3:02:49 +0800 CST  

顾老先生爱国心切,只是作为一位老先生,他要用自己的方式来作报国之举动,那就是为这个国家育才——培育栋梁之才(在那个年代,想必这是所有稍微有些师德和使命感的教书先生都会有这种想法)。顾老先生反复对学生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啊,当今天下混乱纷纷,一部兵法治天下,你们千万不可忽视……”、“欲强国,必先强兵,欲强兵,则《孙子兵法》必读、必通、必用……”(但后来证明蒋介石这部兵书没有读好、用好,不少人都认为此人学这部书远不如他的老对手老毛。)

蒋这个人一心想要出人头地,读书还算很用功,顾老先生也发现了这匹千里马,对其也是寄予厚望,还将自己圈点批注过的一部《曾文正公集》赠给这位高足(多半是私底下赠送的,以在下多年的学生生涯可以想见,如果在课堂上赠送,那要惹得多少同窗眼红啊)。老先生还对蒋说:“近三百年,吾独服曾国藩!”(无独有偶,这样类似的话有一位姓毛的也说过。)

蒋介石把恩师的话听进去了,的确,曾国藩本人将读书、做人、做官、处世、带兵、打仗等都结合得相当漂亮,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做到了儒家理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蒋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当然一拍即合。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3:39:04 +0800 CST  

在黄埔军校当校长时,蒋就亲手编成《增补曾胡治兵语录》,也就是在蔡锷将军编修的《曾胡治兵语录》基础上作了增补,在发给黄埔师生时他还说这是“治兵之至宝”。并且还说:“治心即为治兵之本……只要带兵官长,对待士兵像对待子弟一样,全力奉行,就可以吧所带的并放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叫他东就东,叫他西就西,叫他生就生,叫他死就死。”其实带兵带心,带兵要仁慈,要爱兵如子这样的话蔡将军早就说过,但没有说叫他怎样就怎样,这岂不是把人当工具使用了。

顾清廉老先生赠给蒋介石的《曾文正公集》,蒋介石当上委员长或是国府主席、总统后都经常翻阅这本书,1949年春,在国民党政权日薄西山之时,老蒋总统府桌子上还放着这部书。老蒋还经常对儿子或亲近下属说:“曾文正公的书,你要终生研究。”此外,他还说过“曾公乃国人精神质典范!”以此来鼓励人们多学学曾老师这位大哲人,自己推崇的当然希望介绍给亲近的人或期望很高的人,蒋介石是这样的心理,这也可以看出他对曾国藩之敬服。

顾老先生知道蒋介石有志于学军事,便当下就鼓励他:“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由弱变强始于军事。而今青年欲成大器,首推军事,留学日本,正当其时。”蒋介石本来生性勇武好胜,学军事又是他的梦想,得到恩师的鼓励,便下定决心,再次东渡求学。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6 23:59:49 +0800 CST  
@虎贲大将军2013 2015-01-26 23:44:12
越看越有意思了,顶一个睡觉去了。
-----------------------------
多谢大将军,睡个好觉。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7 00:38:25 +0800 CST  
特别郁闷 2014-11-30 05:56:01
钱学森邓稼轩跟民国有关系吗?
-----------------------------
@虎贲大将军2013 2014-11-30 18:43:17
人家是在民国时期成长成才的好不好,再说你纠结这个干什么,跟这部书有关么
-----------------------------
特别郁闷 2014-11-30 19:59:42
钱、邓只是上个大学就出国啦,回来已是共和国。与民国有什么关系?
真要按你这说法,那梁启超、张勋、段祺瑞哪个不是晚清培养的,与民国又没关系。像梁启超、严复更是民国没几年就死了。你到底顾哪头?
-----------------------------
@虎贲大将军2013 2014-11-30 22:27:08
有的在民国成长,有的在民国成事,有的甚至是缔造民国的,你就别纠结了,好好坐等看书吧
-----------------------------
@特别郁闷 2014-11-30 23:19:35
问题是像钱、邓不管是民国成长、成事都算不上。
-----------------------------
@谦谦资源 2015-01-26 21:27:37
做个记号,有时间再看
-----------------------------
多谢支持,有空常来啊^_^
楼主 再造文明  发布于 2015-01-27 11:13:21 +0800 CST  

楼主:再造文明

字数:1422

发表时间:2014-11-27 07:5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30 21:32:22 +0800 CST

评论数:421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