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世界文明之源——古华夏超级文明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一个文化项目由国家立项并支持,且有众多名牌大学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人员构成也是当今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是其它机构和个人所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夏、商在哪里?阳城在哪里?却仍然没有定论,其实并不奇怪,因为“现代考古学”根本就破解不了上古史!“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理清上古历史,还得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如阴阳、五行、《易经》等,这些和中国历史相生相伴数万年的文明精髓,才是解开上古之迷的关健所在。
河南所在的中原地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夏、商的所在地,也是当今考古重点关注的区域,《史记.封禅书》中也记载“昔三代之皆在河洛之间”,可问题是现在的河洛是《史记》中记载的河洛吗?是上古的河洛吗?中原地区确实是上古文明的核心区,但华夏文明的核心区有三处,中原地区只是其中之一,夏时的中心并不在这里。现在上古史的研究可以说正处于“混沌”时期,对上古缺乏最基本的正确认识,不知道古今地理的变迁,不明白古今词义的变化,不了解“先天”向“后天”的转变及其原因,所以即是有了周王室的藏书也无济于事!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4-07 08:01:52 +0800 CST  
一.华夏文明发展路线图
二.正确解读上古神话盘古开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三.华夏文明三大核心区
四.华夏、神州、中国、赤县的来历
五.三皇五帝
六.天山与昆仑
七.夏、商、阳城的位置
八.周人西来来自哪里
九.三天四极
十.河图洛书
……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4-07 20:02:05 +0800 CST  
在正式解读华夏文明发展路线之前,先了解一个词“大四季”。一年中有四季春夏秋冬,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一天内有四时朝昼夕夜, 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四时可称为“小四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在自转与公转的同时, 还在太阳带领下围绕着昴宿与银河系的中心公转,这种公转也有四季之分称为“大四季”。 所以地球上的冷暖、气候变化 ,不仅受“小四季”、“四季”的影响,还要受“大四季”的影响,它的原因是太阳围绕其公转到达某些区域时,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使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减少,或地球受到外力的影响而改变两级的位置,遭成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大四季”在地球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冰川期,当太阳公转到银河的冬季区域,便进入了冰川期, 地球上大时期的冷暖就是受银河与昴宿双重影响的结果,比如当太阳处于银河的冬季区域、昴宿的夏季区域时,它们之间会阴阳相抵,地球上是温暖的,这就是间冰期,当太阳运行到银河的冬季区域、昴宿的冬季区域时,地球便进入了真正的冰川期。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4-13 20:40:03 +0800 CST  
华夏文明的始生之地称为“原”,在千万年以前“大四季”的夏季时,华夏先祖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了。那时还处于古猿时期,生活在树上以果类为食,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草木繁茂、食物充足。后来进入了“大四季”的秋季(第四季冰川前期),“原”地气候开始慢慢变冷,一些树种由于适应不了气候变化而渐渐消亡,原先大片的森林逐渐变为被草地所分割的小块林地,当需要到其他林地寻找食物时,不得不下到地面上行走一段距离,危险也随之而来,很容易成为野兽攻击的目标,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所要去的林地,然后回到树上。直立可以开阔视野,更远、更早发现猛兽,直立行走从此开始,后肢也慢慢变得的发达,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气候依然在变冷,林地的面积在缩小,草地的面积在扩大,树木之间也变得稀疏,大型捕食动物游荡其间,猛禽在高空盘旋,尤其幼儿很容易成为其猎食对象,受鸟类筑巢的启示,先民们开始在树上搭建房屋,后人称之为有巢氏。这时树上的果实已经不能够满足需求,古人被迫下到地面上,拣食或采摘一些草本植物的果实来充饥,气候越来越冷,大量草本植物也由于适应不了寒冷气候而灭绝,所能采集到的果实越来越少,在饥饿的逼迫下开始捕捉一些鱼鳖蚌蛤等果腹,但到了冬季,水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人们又失去了食物来源,捕猎便成了唯一选择。《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少,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有巢氏时期,是人类所能追忆的最古老时期,也是华夏文明的开端。

华夏文明从古至今都是一脉相承,无论有巢氏还是燧人氏指的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时期,有巢氏在前,燧人氏在后,有巢氏主要指华夏文明的树居生食阶段,燧人氏指华夏文明的穴居熟食阶段。《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既然“蚌蛤腥臊恶臭,伤害腹胃,民多疾病”,为什么还要食用呢?这恰恰发应了当时食物的短缺,是无奈的选择。自然界中,有一些动物以腐肉为食,一点事儿没有,而人却不行,也反应了在燧人氏之前,人类食生肉的时间并不长,是气候、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礼记.礼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为什么要“衣其羽皮”?原因只有一个防寒保暖,这说明了远在燧人之前已经退去了大部分体毛,和现代人已没什么区别。虽然有羽皮在身,但无法和动物天然的毛皮相比,所以和动物相比人更怕冷。

在燧人氏生活的附近区域有火山分布,正处于喷发期。在燧人氏之前,人和动物一样都怕火,对火“敬而远之”,随着气候的持续变冷,特别是冬日的夜晚气温极低,在严寒的驱使下,先民们开始向火山靠近,尽管畏火,但此时他们每向火山走近一步,便能感觉到一步的温暖,也是由于畏火,而始终都能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就这样慢慢地对火有了新的认识,不再像以前那么怕火。后来火山喷发的强度开始慢慢减弱,为了取嗳古人也随之向火山口一点点靠近,直到后来火山完全停止了喷发,火山里的岩浆已不再外溢,而且稍稍低于火山口,火山口周围的岩浆也早已凝固为石,这时的火山就像是一个大火炉,人们来到了火山口周围,毕竞火山资源是有限的,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还有很多人仍忍受着严寒的煎熬,直到有一天,一只大鸟嘴里衔着一根筑巢用的树枝,从火山口上方经过,当其飞临火山口上方时,受到了来自火山热气流的惊扰,而丢弃了嘴里所衔之木,向远方飞走了,树枝坚直向下落入了火山口,随即腾起了一股火焰燃烧起来。燧人氏目睹了整个过程,受到启发,于是折来树枝伸入火山口,树枝很快燃烧起来,从此以后就有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堆篝火。燧即隧,洞也,指火山口,钻燧即把木伸入火山口内,取火即引火,钻燧和钻木之意相同。火树指喷发时的火山,“有鸟啄树,粲然火出",指鸟把树枝丢进火山口而燃烧起来,所以燧明国指的是有火山的地方。钻燧取火使华夏先民渡过了极寒的冰川时期,火的来源也从火山取火到在山洞中保存火种,到后来的摩擦生热取火。《尸子》“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三坟》“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实际上远在几十万年以前的燧人时期,在天文、数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几千年以前。火的运用如熟食、照明、取暖等使人类和动物彻底区分开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人类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燧人氏居功至伟 ,气候越来越冷,后来“原”地完全被冰雪所覆盖,虽然先民对寒冷有了一定的抵御能力,但这里缺少了食物链中最基本的一环“植被”,没有了植被也就意味着没有了食物来源,于是开始向低纬度地区迁徒,最后来到了“始”地,首先到达的地方就是衡山(古衡山)。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5-06 20:16:14 +0800 CST  
以古衡山为中心的燧人时期,各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掌握了金属治炼技术,可以“铸金作刃。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5-12 17:01:44 +0800 CST  
燧人氏把中心从衡山(古衡山)移到了天山(古天山)始称盘古氏,历史进入了盘古开天前的“先天五太”之太易时期,太易就是“大四季”深冬时的极寒时期,即第四季冰川时的最冷时期,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前,那时天山处在冰川的边缘,冰原和苔原的交接处,气候和现在的两极相当,有极夜观象,人们生活在背风向阳的谷地中。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5-12 17:03:35 +0800 CST  

盘古开天一直都被当做创世神话,其实不然,它并非创世神话,而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一天中有四时,一年中有四季,四时与四季的往复,都属于气候小周期内的循环变化,另外气候还有大周期的循环变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冰川期和间冰期,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说得就是气候大周期的循环变化。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5-12 17:05:07 +0800 CST  

《列子.天瑞》“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太易者,未见气也”,什么“气”?阳气!何为阳气?《管子.形式解》云:“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阳气盛则散而为雨,阴气盛则凝而为霜雪”。可见阳气就是暖气,生长之气!“气未始”指气候尚未转暖。太易是道家学说中从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的第一阶段,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何为“虚无”?冰者为虚,不见为无,也就是《道德经》中所说的“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虚无"就是一望无际白茫茫,山川大地都被冰雪所覆盖的状态。实际上太易就是新的“气候大周期循环”的开始,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前,当"夏至"过后天气又会慢慢变冷而“复归于无物”。“太初者,始见气也”,太初阶段气候开始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看不到山川大地的轮廓及本质,“炁”上无下水,指开始融化的冰川。“太始者,形之始也”,“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太始阶段背风向阳、低洼谷地中的冰雪已经融化,山的轮廓已经显现,但山的本质仍看不到。“太素者,质之始也”,《万法通论》“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太素阶段除了天山山顶和背阴处有冰雪外,其它冰雪全部融化,土、沙、石已可见。“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浑沦即混沌先天五太中的太极阶段,开天辟地前阴阳未分的宇宙状态。
楼主 有稻无名  发布于 2018-05-12 17:06:31 +0800 CST  

楼主:有稻无名

字数:2274

发表时间:2018-04-07 16:01:5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2 17:39:15 +0800 CST

评论数:1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