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之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明•杨慎

秦之后,有汉一朝。高祖起义,定都长安(今西安),是为西汉,又称前汉。王莽篡汉,立新一朝,有如白驹过隙。世祖复邦,以洛阳为都,在长安之东,史称东汉,又称后汉。
西汉历时二百一十年,在建立过程中及立国之后,武将谋士、奸佞宠臣、酷吏循官、儒林游侠纷纷粉墨登场,帝王心术、谋略奇计,跌宕起伏;勇者争锋、尔虞我诈,不可胜言。正所谓“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乌飞兔走疾如梭,眨眼风惊雨过。”
读史可以明智,述往可以知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每个人在他的前进路上,都会有困惑和迷茫,但是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历史中都早已有答案。
从今天起,本人将用“梅溪小童”的名称暂在几个网站同时发表长篇历史小说《汉之西》,讲述西汉两百多年的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正史,甚至是其中的一个动作都有其出处,只是有时会根据情境增加一些心理描写和分析评论,将史实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提高可读性。
文中一些地名、时间等目前还有争议的地方,我会选择我认为较为合理的说法,为了阅读流畅,不会在文中一一列举出处,如果我能写完,将在文末列出所有参考书目和文章。
《汉之西》为本人原创,本人享有其一切权利。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3 10:59:31 +0800 CST  
第一部 逆袭之路
第一章 游戏少年

战国时期的一天,楚国沛县丰邑(今江苏省徐州丰县)中阳里可谓双喜临门,两个孩子同时出生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 247年(一说为公元前 256年),丰邑相当于属于沛县的一个乡,“里”这个行政单位大概比现在的村或者社区小一点。
这两个小孩都是男孩,两个注定不平凡的男孩。
一个叫“刘邦”。
请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刘邦”是谁,那样我真的会非一般的不好意思。
因为,他真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传奇皇帝刘邦。
他生得鼻梁高而眉骨隆起,更为出奇的是,左边屁股上竟然有七十二颗黑痣。
另一个一生的荣辱起落都将系于这位刘邦先生,名字叫卢绾。
从此,两位发小形影不离,手足情深,一起上学,一起玩耍、一起长大,成为当地的一对好基友。
刘邦的家庭在当地算得上是中等人家,家境还算殷实。
他有兄弟四人,老大叫刘伯,但是很早就死了,老二刘仲,刘邦是老三,还有一个弟弟,叫刘交。
刘仲是个好孩子,听父母话,做事干活不偷懒,会过日子,刘邦老爸刘太公很喜欢他。
刘交喜欢读书,少年时和叫鲁穆生、白生、申公的几位同学一起在一个叫浮丘伯的儒生那里学习属于儒家五经(一说六艺)之一的《诗经》,虽然后来由于秦政府的焚书坑儒,他们不得不提前结束了美好的求学生涯而各奔东西,但是他们几个人的师生及同窗友谊持续了整整一生。
刘邦,字“季”,不喜欢干活,也不喜欢读书,他喜欢的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嫖赌逍遥,惹事生非,确实有点像地痞流氓,但他为人大方,仁厚爱人,心胸豁达,喜欢交结朋友,确也带着些许侠气。
这样的刘邦当然不会太讨父母喜欢,所以他的父亲经常教育他要向哥哥刘仲学习。
刘邦当然也想被父母高看一眼啊,但干活确实不是他的长项,读书不是他的爱好,并且他自己也知道他确实没有什么被人称道的优点,所以他当时是没有理由让他的父亲喜欢他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以后也没有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实力的资本。
最伟大的事业都是由不听话的孩子成就的,这是从古到今永远不变的一条真理。
一般游手好闲的人朋友都不会少,刘邦在沛县的朋友也很多。
这些朋友中,有一个叫萧何。
对,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萧何。
他通晓法律,为人谨慎宽厚,是沛县县令手下的属吏。
秦朝的御史到沛县督察工作时,萧何跟着他办事,经常把事情办得有条有理、工作完成得几乎完美,后来在公务考核中名列第一。御史打算入朝进言征调萧何,萧何一再辞谢,才没有被调走。正是他的坚决辞谢,才会和我们的刘邦先生一直走在一起,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而他自己以后所得到是这位御史绝对无法给予的。
对刘邦来说,这在当时真是个拿得上台面的朋友,萧何也确实多次利用手中的职权保护喜欢惹事生非的刘邦。
另外,刘邦还有两个“豪强”朋友,一个叫王陵,一个叫雍齿,他们家都是沛县的望族,刘邦还认王陵做了大哥。如果不是特别聪明,本身是“豪强”,又做了大哥的人是很难臣服于不如他的朋友的,更不用说叫自己曾经的小弟做大哥了,这点能很好地解释这两个人以后的所作所为。
遗憾的是,虽然有大哥,有朋友,刘邦却混得并不好,经常因为犯了事被官府追捕而东躲西藏,让他稍感欣慰的是,好基友卢绾也总是不离不弃地跟着他东奔西走。
刘邦为了躲避祸事,常常和他的伙伴们去他的大嫂家(刘伯的寡妻)蹭饭。一来二去,大嫂不高兴了,每次等刘邦和朋友来家时,她大嫂就假装锅里的羹已经吃完了,用勺子刮锅,并且刮出很大的响声,意思就是快走不送,刘邦的朋友们听到这刺耳又奇妙的刮锅声,每次都会知趣地离开。而刘邦过后去看锅里却还有羹食,这下他脸上当然挂不住了,男人吗,在自己朋友面前失了面子怎么说都是一件羞愧的事,他从此在心里怨恨他大嫂。而他大嫂也因为这一有创意的刮锅举动,导致他儿子在分享刘氏得到天下的胜利果实时受到了一个有创意的羞辱。
家人看不起,除了萧何,朋友也不怎么给力,刘邦明白自己这样混下去可能真的就一辈子都要碌碌无为,被人耻笑了。
刘邦不傻,更不甘于平庸,他不会让人耻笑一辈子的,他要闯出一番名堂。
他在心中思考着他未来的路,并且立即将想法付诸了行动——他要去做门客,出人头地。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3 13:46:45 +0800 CST  
第二章 失败的门客生涯

战国晚期,以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四公子为代表的豪门贵族都喜欢招纳门客,养贤蓄士。去做豪门的门客,是一介平民一夜之间跻身上流社会的捷径。
和门客相似的还有一类人,叫“游侠”,顾名思义,就是游荡的侠客了,他们没有正当职业,到处混吃混喝,打架生事,放在现在就是社会不稳定因素,是维稳的对象。但是他们也讲义气、知恩图报,忠于自己的国家和主人,用武侠小说的语言来说,就叫亦正亦邪。
游侠和门客一样,都不甘平庸,都想出人头地,所以这两类人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很多游侠都成为门客,很多门客也会沦为游侠,而有名有势的游侠自己也会豢养门客。
当时,各诸侯国特别是魏、齐、楚一带都大兴游侠之风。
刘邦的浪荡行为其实也是受了当时“游侠”风气的影响。
丰邑处在楚魏两国的边界,大名鼎鼎的信陵君就是魏国人,刘邦想去做门客时,信陵君已经死了,但是在魏国的外黄(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信陵君以前的门客张耳却学他以前的主人一样仍然在招纳门客,于是,刘邦就爬山涉水去拜会张耳。
张耳,魏国大梁(河南省开封市)人。信陵君死后,他的门客们都作鸟兽散,张耳也不例外,他逃亡到了外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他焕发了他人生的又一春。
外黄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很是美丽,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一典型的白富美,但却嫁了一个愚蠢平庸的丈夫。没有相当的实力是hold不住白富美的,所以得到白富美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强大到白富美主动来找你,一厢情愿的单恋是自取其辱。这个白富美没有像潘金莲一样等到西门庆来勾引,她自己就主动逃离了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亲旧时的一个宾客。碰巧她父亲的宾客了解张耳,并对张耳很是欣赏崇拜,于是他就帮他的偶像做了回红娘,先是对白富美吹嘘一番张耳的才华,再让白富美嫁给他。白富美投奔他自然会信任他,她果断同她丈夫离了婚,改嫁给了张耳,并且带给了张耳丰厚的钱财做嫁妆。
张耳就这样做到了男人们梦寐以求的人财两收,从逃亡的困窘中摆脱出来,然后就用他老婆给他的钱作为资本,学着信陵君广交宾客,加上他本来就有点名气,很多人都来投奔他,使得他的名声大振,后来还在魏国外黄做了县令。
张耳有一位知己,叫陈馀,是他的大梁老乡,爱好儒学,曾多次游历赵国,并且和张耳一样,也在那找到了一个有钱人的女儿做老婆。陈馀比张耳年轻,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张耳,两人建立了忘年的刎颈之交。
他们俩一生的交往经历,就像现在电视剧里兄弟恩爱情仇的经典剧情。
刘邦先生到了外黄后,张耳接纳了远道而来的他,张耳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在他看来和其他门客没有太多区别的刘邦以后会成为掌控他及他家族命运的人。张耳应该感到庆幸的是,刘邦应该觉得在他手下做门客的日子还不错,这从以后刘邦在一个关键时刻采取的有关张耳命运的一个关键措施可以看出来。
好景一般都是不长的,刘邦、张耳、陈馀他们这种惬意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前225年,秦灭魏国,几年后,秦政府听说张耳、陈馀两人是魏国的名士,就悬赏拘捕 ,悬赏一千斤金子抓张耳,五百斤金子抓陈馀。从金子数量来看,秦朝对的两人的看法倒是和他俩以后遇到的一些人一样。
于是,二人只好改姓换名,一起逃到了陈地(今河南省淮阳县),在这里,他们苦活脏活不愿做,重活累活做不来,最后总算找着了一份门卫的工作。有一次,里中一个小吏认为陈馀犯了过错,就用鞭子抽打他,陈馀心中愤慨,觉得对知识分子来说,这真是奇耻大辱,正想要起来反抗,张耳却暗中踩了踩陈余的脚,示意让他忍受。等小吏走后,张耳责备陈余说:“当初我是怎么对你说的呢?如今受了一点点的侮辱就想和一个小吏拼命吗?”陈余幡然醒悟。
成大事者,尤其是从微贱而成大事者,就要忍得一时之辱。从这件事中,张耳的老成、陈馀的不成熟可见一斑。
陈地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提供给了他们一份工作,还会提供给他们一个机会,一个足以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机会。
张耳、陈馀成了通缉犯,刘邦先生自然也不能再跟他们混了,他又只好打道回府,回到家乡沛县。
两年之后,秦灭楚国,并在楚地设置泗水郡。刘邦虽然国破了,但家没有亡。生活还得继续,他不想继续混日子了,总得找点事做。
凭着他还算可以的家庭和他的朋友们,他补了个公务员的缺,去做了沛县的泗水亭长(试为吏•《史记》)。亭长是秦政府的基层小官,管的区域范围是十里,大约五千米,大体相当于现在派出所的片警吧,不管怎样,这工作在当地应该还算体面,比混日子强。
刘邦先生当了亭长,依然不改其豁达豪爽本色,喜欢喝酒,好女色。不但仍然喜欢交结朋友,继续和他那帮兄弟嫖赌逍遥,而且不把官署中的官吏放在眼里,时时捉弄戏耍他们。
当然,有了亭长的身份,他交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了,不仅包括社会上的朋友,还有很多官府中的朋友。
一个叫曹参,他是沛县管理监狱的狱吏,在当地也是有些名望的官吏了。
另外,还有也在监狱当差的任敖,泗水卒史周昌和堂兄周苛,及在沛县掌管养马驾车的夏侯婴。
夏侯婴每次送客回来经过泗上亭,都会和刘邦聊天,并且每次都会聊很久,后来试用充任为县吏后,也一直和刘邦交好。
他们几人一生的命运将紧紧地和刘邦联系在一起。
刘邦有了新工作,交了新朋友,但是还好像缺了点什么。
他还少一个老婆。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4 08:36:48 +0800 CST  
第三章 相貌好还得有朋友

在离沛县不远的单父(今山东单县),有一个姓吕的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他为了躲避仇人,投奔到沛县县令这里来了,并且在沛县安了家。沛县的各路头面人物听说县令有贵客,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拍马屁的好机会,都纷纷前往祝贺,刘邦现在是亭长,又喜交游,在沛县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了,他就是不想拍马屁,也不会错过这个喝酒吹牛的热闹场合,于是他也去了。
萧何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他对那些送礼的宾客们说:“送礼不满千钱的,坐到堂下。”看来古时的人比现在的还现实,俗话说来者都是客,他这样说也不怕别人难为情。
刘邦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势利眼。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他一个子也没带。名帖递进去了,吕公见了不禁大为吃惊,不知道这是何等人物,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刘邦。吕公这个人还有一项本领,那就是会看相,他一看见刘邦的相貌,非常诧异,从相貌来看刘邦确实是大贵之象,于是就对他非常尊敬,并热情地把他领到堂上坐下。事实证明,吕公学到的相术是真本领。
对刘邦知根知底的萧何见了这一幕,也不怕刘邦生气,大声说道:“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刘邦听了既不害臊,也不生气,还干脆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
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吕公不停地向刘邦递眼色,意思是让他留下来,刘邦那么聪明的人自然领会了他的意思,酒席散后,他就留在后面不走。吕公找到他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给人看相,经我给相面的人多了,没有谁能比得上你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许给你做妻子。”为人谨慎的吕公虽然没有明说刘邦面相怎么样,但是既然连女儿都愿意给刘邦,刘邦自然知道自己相貌不一般了,然后就屁颠屁颠地走了。
客人都走了后,吕公的老婆不禁对吕公大为恼火,原来,沛县的县令也想娶吕公的女儿,她对吕公说:“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要把他许配给大贵之人。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吕公简单利索的回答再次体现了他的稳重,他只说了一句话:“这不是你女人家能理解的。”
最后,吕公也不怕得罪县令,终于把女儿嫁给刘邦了。刘邦就这样白吃一顿还白得了一老婆。
吕公的女儿叫吕雉,她后来和刘邦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叫刘盈,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刘邦当了亭长,有了老婆,并不代表他不会犯事了,也不是当了亭长就可以为所欲为,他和以前一样还是会因为惹事生非而常常被官府追捕。那时的公务员管理条例肯定比现在宽松的多,至少绝对没有规定有刑事犯罪记录的人就必须清除出公务员队伍的条款。所以,刘邦不管犯了多少时,亭长照做不误。而且,他的朋友多,并且大多数都很够意思,每次犯法惹事都能化险为夷。
刘邦当亭长时至少吃过两次官司:
一次连累了他老婆,多亏了他兄弟。有一次,刘邦因为逃避官吏追捕不在家,官吏就捉走了吕雉。现实中从事捕吏这一职业的人给很多人的印象似乎都不是什么好人,其实,历史上也一样。捕吏抓到女人后,接下来会做什么大家就应该猜到了:不是轻薄,就是调戏。但是,这个捕吏忘记了一件事,刘邦有一个叫任敖的好兄弟也在监狱当差,这事恰好被他看到了,他不禁大怒:这还得了,竟然敢当着爷爷我的面调戏我大嫂。他毫不犹豫地把那个心怀不轨的小吏打了一顿,并且下手不轻,把那倒霉蛋给打伤了。
另一次和他的好朋友夏侯婴有关。刘邦喜欢和人开玩笑,还动手动脚,并且有点不分轻重,一次和夏侯婴闹着玩伤了夏侯婴,于是有人告刘邦犯法。根据秦法,刘邦作为公务员,故意伤人,要加罪一等。但刘邦辩解说根本没有伤害夏侯婴,当事人夏侯婴也为他作证表示没有这样的事。后来这个案子搞来搞去,伤人的刘邦没有事,受伤的夏侯婴反而被关押了一年多,挨了几百板子。
这样的朋友真是没话说,这件事也表现了夏侯婴仁厚的人品,这种品德在后面多次展现了出来。
忠厚的人可能会吃眼前亏,但绝对不会吃长远的亏,阴险狠毒可能会取得一时的胜利,那最终敌不过宽厚的品德,因为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这就是所谓的“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用这些话来形容夏侯婴恰到好处。
这样有老婆、有孩子、有朋友,喝喝酒、聊聊天的日子大约过了两年后,天下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统一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这位仁兄建立秦朝之后,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自己肆意享乐,穷奢极欲,对人民却进行残暴统治,横征暴敛,焚书坑儒。他大兴土木,征徭役,修宫殿、建陵墓。秦始皇修建的规模最大的宫殿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房宫”。唐代文学家杜牧写了一首《阿房宫赋》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意思是秦灭六国后,为建造阿房宫,把蜀地山上的树木都砍尽了,山变得光秃秃的。同时,秦始皇还前后五次出巡,浩浩荡荡,劳民伤财,人民苦不堪言。
因为各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做苦力的役夫,根据秦朝规定,刘邦也要以官吏的身份到首都咸阳(今陕西咸阳)服徭役,他那些官员朋友们都去给他送行,每人随礼三百钱,唯独萧何送他五百钱。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候一个用心的小细节确实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萧何因为这个多送的两百钱,在多年后得到了刘邦额外的回报。
刘邦到咸阳去服徭役后,有一次看到了秦始皇出巡,他见了始皇帝出巡那盛大的排场,长叹一声说:“啊,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啊!(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听出他对秦始皇强烈的羡慕和向往之意。面对同样的情景,那位将成为他一生中最主要对手的年轻人也说了一句话,那句话和他说的这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将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展现无余。而在他们两个讲着话发着感叹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却已经采取了行动。
因为徭役,刘邦却被逼上了绝路。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5 10:24:39 +0800 CST  
第四章 起义之前先斩蛇

始皇帝的好大喜功,贪图享乐,对人民不顾死活的奴役压榨,导致天下骚动。据估计,秦朝可以统计的人口大约有二千万,而每年所征发去修建宫殿、陵墓、长城等规模浩大工程的徭役起码不下于三百万,服役的人数竟然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以上。秦朝的刑法严酷,犯罪不计其数,整个国家就像一个大监狱,而这些徭役也主要由刑徒和普通劳动人民组成。那时候,几乎全天下的人都在为秦始皇一个人服务,满足他那无穷无尽的欲望,人民的日子越来越苦,越来越难以忍受,一种不安继而不满的情绪慢慢在老百姓当中蔓延开来,秦皇朝建立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可以称为“秦朝末年”了。
刘邦除了自己要服徭役,作为亭长,还负有为秦朝押送徭役的义务。
那一天,丰邑西部,大泽中,有一亭,刘邦在亭中喝着闷酒,心中茫然无措,愁苦不已。此前,他负责送往骊山(西安市临潼区骊山)修建始皇陵墓的刑徒已经逃了大半,按照这种情况,到骊山后会一个不剩,而他也要受到严惩。
天渐渐黑了,他终于作了一个足以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索性把所有的人都放了,他自己也决定逃亡!
刘邦知道,做出了这个决定,他再也不能和以前一样干他的亭长工作,再也不能和自己的老婆孩子长相厮守,他将和很多逃亡的人一样,将走上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其实,当时的秦政府已经摇摇欲坠,即使他不逃,并且不受秦政府的惩罚,他的亭长也干不长久,因为历史前进的车轮不可阻挡,抛弃自己人民的政府注定灭亡,这个政府的公务员职业也绝对不是“铁饭碗”。
所以,他赌对了!
而在当时,他就得到了些许欣慰,在这些刑徒中竟然有十多个人愿意跟随他,虽然这些穷苦到家的人不知道跟着他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去处,不如过一天算一天了。
历史证明,穷人的眼光有时也是很准的。
刘邦带着他这十多个愿意跟随他的小弟继续在水泽中摸黑前行,还派了一个人往前探路。不一会,探路的回报:“前面有一条大蛇挡住了去路,我们还是回去吧”。
刘邦乘着醉意,又收了十多个小弟,正意气风发,大声说道:“勇士前行,有什么好怕的?” 他亲自走在前面,拔剑出鞘,将挡路的大蛇斩为两段,然后带着人继续前行,走了一段路后,刘邦和大多数喝酒的人一样,发了酒疯后就困了,在路边倒头便睡。
在他醒来时,一个从后面赶路的人追了上来,对刘邦他们一行人讲了一件奇怪的事:此人经过刘邦斩蛇之处时,见一位老妇在路旁哭泣。他询问原因,老妇人说:“有人杀了我的儿子。” 他问:“你的儿子被谁杀了?”老妇人说:“我的孩子是白帝的儿子,变成大蛇,挡着道路,被赤帝的儿子斩了,所以我在此哭泣。” 他认为这位老妇是信口胡言,正想为难她一下,一眨眼老妇却不见了踪影。刘邦听了,心中暗自高兴,他正需要这样的怪事来在小弟面前树立威信,而很快他就知道他需要的东西变成了现实,因为他那些跟着他的小弟听了这个说法后不由得更加敬畏他了,觉得他真是神秘莫测。
这就是有名的“斩蛇起义”事件。其实在当时刘邦只能算逃跑,不能算起义。
这里“赤帝子斩白帝子”是什么意思呢,史书中的这个故事自有他的深意。白帝是指我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少昊,是五方天帝中主管西方的神,按我国五行八卦理论,西方在五行中属金,而秦国从秦襄公开始就一直祭祀白帝。赤帝是指炎帝,炎帝是五方天帝中主管南方的神,五行属火。按五行理论,火克金,暗含了汉灭秦之意。
看了“斩蛇起义”,可能很多人认为老套了,不错,确实老套,又是神化帝王的那一套。关于刘邦,在“斩蛇起义”之前,堂而皇之记载于史书的神秘事件还有以下三件:
一、俗套的帝王母亲怀孕经历。在刘邦未出生之前,刘邦的母亲有一次在水泽边闭目小憩,梦到与天神不期而遇。当时正逢雷电交加,天色阴暗,刘邦的父亲太公到水边去接他母亲,只见一条蛟龙趴在刘母身上,至于那龙和刘邦她娘啪没啪、怎么啪的就不知道了。反正随之刘母就怀孕了,然后生下了刘邦。这种帝王他妈的异常怀孕桥段大家是不是都觉得似曾相识呢?从当时情况来看,这件事情发生应该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当事人刘母,一个是目击者刘太公,流传于世也应该是来自于他俩的口述。
二、出现得恰到好处的龙。和很多男人一样,刘邦的两项最主要的爱好是酒和色。他经常到两个妇人那喝酒,一个姓王,一个姓武,但和很多男人又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刘邦哥喝酒不给钱。更妙的是,老板娘心甘情愿不要他钱,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因为他和这两个妇人有一腿哦,和刘邦有一腿并且有一个私生子的大姐姓曹,不姓王也不姓武。她们不要他钱是因为一条龙。每次刘邦喝得烂醉如泥后,王、武两人都看见他身上有像龙一样的生物若隐若现,并且,刘邦每次在她们那赊酒痛饮,酒店生意就特别好,卖出的酒比平时多了好几倍。因此,这两位老板娘在年终结算酒账时,不但不催刘邦还钱,还将记着他酒帐的债据毁掉,以表示免收酒钱。毕竟,这事太怪了,万一以后刘邦真的成了大人物,她们也算是先卖了个人情在他处。
三、又是看相。结婚后,当亭长的刘邦同志也会常常告假回家看看居住在田舍中的老婆和两个孩子。有一次,刘邦回家后到邻居家串门去了,有一位过路老人向吕雉讨水喝,此时的吕雉似乎比以后的她慈悲多了,不仅给老人水喝,还留他吃了饭。毕竟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吃了人家的饭总得给人点回报,说来也巧,和吕雉他爸一样,这个老人也会看相。吃完后,老人帮吕雉看了个相,赞道:“夫人是天下贵人。”这个估计吕公以前也看出了,不然他不会执意把他女儿嫁给他认为有大贵之相的刘邦。吕雉又请老人给两个孩子看相,他看了看刘邦的儿子刘盈,对吕雉说:“夫人之所以能成为贵人,就是因为有这个儿子。”他又看了她女儿,说将来也是位贵人。老人走后,刘邦从邻居家归来,吕雉向他说了这件事,刘邦连忙问老人去哪了,吕雉告诉他还没有走远。刘邦好奇心大起,心道我老婆儿女都是贵人,想必我也不是凡人,于是转头便追,还好,被他追上了,然后就请老人给自己的看相。老人帮他看了后,说:“刚才说夫人及令郎等相貌大贵,都是由于您啊,您的貌相真是贵不可言!”刘邦大喜,心中暗道看来我老丈人所言不虚,连忙称谢道:“果真如老先生所说,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德。”事实再次证明,这位老人的相术也是真本领,只是等到刘邦真的成为最贵之人想要报答他时,却再也找不到他了。
在史书中,几乎所有朝代的开国帝王身上都会有类似神秘事件的记载,目的无非是证明某开国皇帝是天命所归,真龙天子,搞个人崇拜。大多数人看到这些记载都会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人为杜撰,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为封建君主服务而已。还有的人如果不将这些事件批判成“迷信”加以挖苦讽刺一番,似乎就不能证明自己有“科学”精神。就好像一些人不管说什么写什么,不分析土地所有制、不探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似乎就不足以证明自己热爱社会主义一样。
各位千万不要认为我要为这些事件翻案,其实本人对上述观点基本赞同,这些故事中的很多肯定是捏造的,但是个人又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对刘邦身上的这些事不能轻易断言完全是假的。
刘邦斩蛇用的是什么?是剑,除了野史小说,一本较为可信的史料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提到了“斩蛇剑”,说其与传国玉玺都为汉传世国宝,并对剑形有详细描述。(《西京杂记》)
另外,在西汉之前,对类似神化事件描写较少,而汉之后,这样的记述很多,不排除后世皇帝为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刻意模仿,在历史中故意留下类似记载。所以,不能因为西汉以后的很多记述站不住脚,就断言所有类似记载都是的假的。
因此,真假还是留与后人评说吧,历史本身,就是给人评说的。
刘邦斩蛇之后,他又将何去何从呢?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6 09:46:11 +0800 CST  
第五章 暴政下的逃亡

天涯亡命,落草为寇,不是到山上就是到水中,最好还是三不管地带。
这样的地方被刘邦找到了,他带着他那十多个伙伴去了楚地和魏地交界的芒砀山(今位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交界的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镇),游荡山泽之中,为了活命,自然合法不合法的事都会做一些,他们成了政府眼中的“强盗土匪”。好像很多历史知名人士早期都有着这样的共同经历。
芒砀山离他的家乡沛县不远,刘邦当然会悄悄和家里人联系,而他老婆吕雉和朋友们也没有抛弃他,经常会去山泽中找他,老婆找他倾诉衷肠,兄弟找他自然是喝酒吹牛。
奇怪的是,不管是老婆还是兄弟,在茫茫山泽中总是很容易找到他。刘邦也觉得很奇怪,就问吕雉原因。这里,神秘事件又来了。吕雉告诉他说:“你逗留的地方上面总有一团云气,按着有云气的地方去寻找,就可以找到你。” 刘邦听了又一次心中暗喜,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后来这件事竟然和秦始皇扯上关系了。秦始皇曾听人说:“东南方有天子气。” 而秦朝都城咸阳的东南自然就是指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一带了。于是,压制这种天子之气也成了始皇东巡的原因之一,但是始皇帝最终没有压制住这股神奇之气,反而最终在巡游的途中送了卿卿性命。
沛县中的人也有很多听说了这件奇事,再加上以前发生在刘邦身上的诸如母与龙交而受孕、酒后现龙、斩白蛇起义等奇怪之事,让刘邦名声大噪。人们都认为刘邦可能真的不是一般人,不管这些事是真是假,它们造成的心理效果在客观上确实帮了刘邦的大忙,很多人都想依附他,前来投奔他。毕竟,跟着一条龙混比跟着一个普通人混有希望得多。其中,包括了从沛县来的以宰狗为职业的老乡樊哙,他也是吕雉的妹妹吕媭的丈夫,他成了刘邦的亲信和得力助手,经常往返于芒砀山和沛县之间传递信息。
这样,刘邦拉起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就达到了几百人,这是一支被秦政府逼得走投无路的人迫不得已而背井离乡,并聚集在一起的队伍。他们走到这一步完全是秦政府的严刑酷法、残暴统治造成的,毕竟但凡能凑合着把日子混下去,谁愿意落草为寇呢?
在当时,秦朝各地像他们这样的队伍、像刘邦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上天不会让他们一直这样游荡下去,不会让他们永远地做“强盗”的,历史将赋予他们更大的使命!
他们就像一个烟花在等待一丝星火,一旦有人点着它的引线,他们将会爆发出耀眼绚丽的花朵。
他们在等待一个催化剂!
送给他们这个催化剂的人就是秦始皇,因为,他有个叫胡亥的儿子。
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又一次开始了他喜欢的出游活动,这是他即位以来第五次巡游,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游,小儿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内侍赵高等陪同前往,先后到达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地。
本来就体弱多病的秦始皇,因为纵欲过度,游加之旅途劳累,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南)就得了重病,这位到死都在追求长生不老的皇帝很厌恶别人说出一个“死”字,因此群臣中没有人敢提关于死的事,这就导致了对他的死没有任何准备。
等到他自己认识到这次可能真的要死了时,才写诏书给长子扶苏来参加处理自己的后事,但是诏书被赵高扣下了,并未送出。当他那浩大的巡游队伍走到沙丘平台(今河北巨鹿东南)时,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死了,结束了他那富有传奇色彩而又折腾的一生。
接下来发生的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胡亥、李斯、赵高秘不发丧,并伪造遗诏,命令扶苏自杀、处死蒙恬,由胡亥即位,史称“秦二世”。
胡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字:蠢。他似乎没有哪怕是基本的分辨和判断能力。
他即位后,宠信赵高,对他就算是傻子都能听出是忽悠的话都言听计从。
他问赵高:人生苦短,老子都已经统治天下,就要尽享我的耳朵喜闻、眼睛乐见的全部东西,享用我心中所喜欢的任何事物,直到我的寿命终结,你觉得怎么样?
赵高是这样忽悠他的,先来一句话颠倒黑白打好基础:这是贤能的君主能做并且应该做的事,昏庸残暴的君王是做不了这些事的。
再点出胡亥做不了贤能君主的原因:您不能享乐做贤君,因为您的兄弟和很多大臣都怀疑您的皇位来得不正当,可能会谋反,所以我们都可能会死,死了你就不能享乐,不能做贤君了。
接下来胡亥就问赵高他经常问别人的一句话:怎么办呢?
赵高就继续将人类最丑陋的事情说成最高尚的事情:您应该实行严厉的法律、残酷的刑罚,使有罪的人株连更多的人,然后把其他人不管有罪没罪都杀了,这样就可以把你的兄弟姐妹和大臣全部杀干净了,再提拔低贱的人来当官,他们将都会感谢您的恩德。这样,您就可以高枕无忧,纵情享乐了,就是真正的贤君了。
说完后再发出一句惊天动地的感叹:没有比这个更好的计策了!
胡亥一听,觉得这个计策妙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立马照办,并且不放心别人去办,所有这些事都叫赵高去办。
于是,秦朝十二位皇子在咸阳街市上被斩首示众,十名公主被分尸而死,受牵连被逮捕的人不计其数。而其余没死的皇子有的自杀,有的求赐死,秦始皇的儿子女儿们最后几乎一个不剩。
然后,胡亥下令重新修建还未完成的阿房宫,将他老爸的残暴事业进行到底。又征调五万名身强力壮的兵役去屯卫咸阳,让他们教习骑马射箭。
要养活这么多人和狗马禽兽,粮食是个大问题,单靠咸阳是供应不上的。胡亥便下令到各郡县中调拨,转运输送粮食。但是问题又来了,押运粮食的民夫也不少,他们也吃这个粮,那到咸阳的粮就少了,做苦力的人吃不饱,就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影响了进度,就会影响皇帝享乐,影响了享乐,就会影响做贤能的君主。于是,聪明的胡亥二世皇帝想了个好办法:所有押运粮食的民夫都自带口粮,同时,咸阳城三百里之内不准食用这些粮食。
胡亥残暴胜过他老爸,智商却远逊于他老爸。
社会到了爆发的临界点。
刘邦他们等的那个催化剂终于来了。
这个催化剂是一个人,名字叫“陈胜”!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7 12:33:44 +0800 CST  
第六章 大泽乡的锋火

两千两百多年前大泽乡的那件事儿相信每个人都很熟悉了,但还是请允许我用笨拙的语言为大家再重温那历史性的一刻吧,以便再一次对那两位英雄致以他们应该享有的敬意。
秦始皇死后的第二年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二世征调“闾左”去渔阳(今天津市蓟县)戍边(守卫边疆)。“闾左”是什么意思呢?字面上是指居住在里巷左边的人,在秦朝,居住在里巷左边都是一些地主的依附农民,有点像地主的奴婢,甚至没有独立的户籍。一般情况下,政府是不会发“闾左”去服役的,因为某种意义上他们是属于地主的私有财产。现在,秦政府竟然将兵役摊派到“闾左”头上来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秦朝劳动力和兵源是多么的缺乏。
这次征发由两个将尉押送九百人去渔阳。九百人之中为首的人的叫“屯长”,至少有两个(史书中并未说只有两个)。
一个叫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人。他年轻的时候,和别人一起帮地主耕田,常常感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曾经对别人说:“如果以后我富贵了,不会忘了你们的。”(“苟富贵,无相忘”)。他的话却招来了朋友的嘲笑,听者笑了笑说道:“你为别人耕田混饭吃都成问题,哪里来的什么富贵哦。”陈涉听了对天长叹,然后说出了哪句著名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现在这句话仍然是很多被人看不起的人的座右铭。
任何时候都不要嘲笑胸怀大志的人,因为他有可能真的实现他的理想,从而给他机会嘲笑你有眼无珠。
另外一个叫吴广。
吴广,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
陈胜、吴广的家乡相隔不远,所以有幸一起被征发去守卫边境,从而合作完成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惊天壮举。
他们一行人走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大泽乡镇),遇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根据秦法,误期当斩。陈胜、吴广就在一起合计说:“如今逃走也是死,起来干一番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而死不是更好吗?”
不错,大丈夫死也要死得其所!
陈胜说:“天下人苦于暴秦统治已经很久了。我听说二世皇帝是少子,不应当继位,应当继位的是公子扶苏。扶苏以多次劝谏的缘故不能立为太子,始皇帝派他到外地领兵。如今有人听说他无罪,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都听说扶苏贤能,还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为楚国将军,多次立功,爱护士兵,楚国人都爱戴他。有的人以为他死了,有的人以为他在外逃躲起来了。现在如果我们假冒扶苏和项燕,振臂一呼,应该会有许多人响应。”
在有着电视、网络、微信等发达传播工具的今天,我们对最高层的人事变动内幕也不会知道得十分清楚,而秦朝的雇农陈胜竟然对秦政府的人事变动,故楚国将军的为人和经历了如指掌。而且对自己起事要用的名义十分明确,再联系其在耕田时对别人说的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说明了一件事:他胸怀大志,对这一天早有准备。
吴广一听老百姓不知道的事陈胜都知道,不禁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并不由得对陈胜崇拜起来。就像现在很多炒股的人崇拜知道股市内幕消息的人一样。
这也是同为屯长,陈胜却可以做吴广领导的原因。
准备干大事的人,一般都会在动手之前去卜一卦,他们遇到了一个聪明的卜卦人。这个卜卦人在听了他们的来意之后,立刻明白了他们心中在想什么,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们一个远超他专业范围的出色回答:“您想做的事都会成功,并且会建立大功勋。但您问过鬼神了吗?”
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同样会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找不到鬼神,大家又都相信鬼神,那就帮大家制造一个鬼神吧!
接下来陈胜他们做的事就俗套了。他们也和很多想成为帝王的人一样先去制造了两个神化自己的神秘事件,史书明确记载,这两件神奇事件的确是他们自己制造的。并且手法和两百年以后那位让人看不懂猜不透的著名人物有点相似,只是因为条件所限而略显粗糙。
第一件:他们用朱砂在帛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偷偷塞进人家捕获的鱼的肚子中,现在猜测应该是从鱼嘴里塞进去的,因为这样才不露痕迹。戍卒去买鱼吃,自然得到了鱼肚中的帛书,大家都感到很奇怪。
第二件:陈胜私下让吴广到驻地树丛的神祠中,在夜间点起一个火堆,并装作狐狸的声音呼喊道:“大楚兴,陈胜王。”这下戍卒们就已经从奇怪变成惊恐不安了。
次日早晨,戍卒中间到处谈论着这两件事,都指指点点看着陈胜。陈胜、吴广心里明白,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现在只差一个爆发的导火索,他们很快就找到了。
吴广为人宽厚,一向关心别人,在戍卒中很有威望,很多人都乐意听他使唤。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在他们面前多次扬言要逃跑,目的就是要激怒将尉,让他当众侮辱自己,以激怒众人。将尉听了果然上当,拿鞭子去抽打了吴广,还拨出了佩剑作势要砍,就在将尉拔剑之际,吴广奋起夺剑,杀死将尉。接着陈胜也赶紧过去协助,最后合力将两个将尉都杀死了。
然后,他们召集所有人说道:“各位在这里遇上大雨,已经误了期限,误期按规定要杀头。就算不被杀头,将来我们之中的十分之六七也肯定会在戍边时死去。再说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
接着陈胜举起右手,对所有人大声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现在仍然激励着无数奋斗中的热血青年!
他们真是动员群众的鼻祖。这段话向所有人指出了他们面临的两条路,一是继续往前走,结果是被杀头;二是跟他们俩干,结果是封王封侯。如果是你,你选哪条?
本来就已经在死亡边缘生存的闾左们听了,心里那仅存的最后一丝热血沸腾了,他娘的干了!
他们异口同声地呼应:“愿听两位差遣!”
于是他们所有人都露出右臂作为标志,号称“大楚”。然后又筑起高台,用将尉的头作祭品,宣誓会盟。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农民起义,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陈胜、吴广的名字都将永载史册。
他们“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从此,“揭竿而起”成了形容起义的专用名词。
起义军在陈胜、吴广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首先攻克大泽乡,接着又进攻蕲县,占领蕲县后,他们兵分两路:派符离人葛婴率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葛婴率领的义军一连攻克了河南、安徽一带的五个县城。而陈胜、吴广他们自己率军向蕲县以西的陈县(今河南淮阳)挺进,他们一面进军,一面收纳兵马,到达陈县的时候,已拥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步卒好几万人。
陈胜很快就攻下了陈县,占领陈县后,很多人慕名前来投奔他。
其中,有孔子的八世孙孔鲋和称为“房君”的上蔡人蔡赐等。
陈地提供给那两个早已在那做门卫工作的魏国名士、秦国通缉犯张耳、陈馀的机会也来了,他们立即投奔了陈胜,还向陈胜献了一条以后很多人都会献给自己领导的计策:立六国国君之后为王,为秦树敌,为自己结朋。在灭秦过程中,有不同阵营的多个谋士向多个领导提出了这一策略,有的付诸实施了,有的没有实施,那么这一策略到底好还是不好呢?我们以后再分析。
陈胜没有听他们的,他自立为王,称楚王(又称陈王),国号为“张楚”。
之所以用“楚”为号,一是想打故楚国名将项燕的旗号,二是秦灭楚没有多久,想利用楚人怨秦的民心,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陈县在当时是一个有影响的重要城市,陈胜在陈县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前来依附、投奔的人多不胜数。各地早已异常愤怒而又无处发泄的人们也迫不及待地杀掉当地秦官群起响应,一时群雄并起,很快形成了以陈为中心的一股巨大洪流。所谓“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也。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成功,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8 22:22:15 +0800 CST  
第七章 陈王的扩张

陈胜在占领陈县之前,就派了葛婴率兵向东发展,此时已经占领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在占领陈县之后,他再一次展现了他的领导和组织能力,又分别派了三路大军向西、北、南三面出击:
西路由义军主力向秦朝的统治中心咸阳(今陕西咸阳)挺进,又分为三路:任命吴广为代理楚王,督率众将领向西攻击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打开通往秦都咸阳的通道;命令宋留率军平定南阳,打通武关,开辟通往咸阳的另一通道;授给陈地人周文将军印信,命他领兵向西夺取关中,直捣咸阳。
“关中”是哪里呢?
很多人可能听过“关中”这两个字,楚怀王那句坑人的“先入关中者王之”更是广为人知。关中是哪里说法很多,但大体是相同的。在秦朝都城咸阳地区,西有陇关,东有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南有武关(在今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秦地居其中,故称“关中”,是秦朝的行政文化经济中心。
这几个关口又以“函谷关”最为知名。在河南和陕西交界处有一条绵延的山脉,叫肴山。肴山是秦岭的支脉,突入河南西部,纵贯南北,横亘在陕西和河南之间,是河南和陕西交通的必经之处。函谷关就位于肴山的山谷里之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想东出中原,西进关中,必须过函谷关,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秦国能战胜六国,六国却灭不了秦国,秦国能守住函谷关是关键原因。很多人说的关中其实就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而把函谷关以东广大地区称为“关东”, 函谷关是“关中”和“关东”交通的必经之路。
北路分为两路:一路由故魏国人周市带领,去攻夺原魏国的土地(河南一带),用当地人去打当地是陈胜喜欢使用的用人策略之一,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但他却没有考虑到他们打下自己家乡后会难以掌控;一路派武臣、张耳、陈馀渡过黄河向赵国旧地(山西、河北一带)进攻。
张耳、陈馀为什么能得到这次带兵的机会呢?这得益于他们两人忽悠功夫。
大凡读了点书的知识分子都会有点自命不凡,何况张耳、陈馀这两人还带了一些敢闯敢干的游侠作风,他们天生就不甘寂寞,不搞出点事来誓不罢休。他们提出的立六国之后的建议没有被陈胜采纳,于是又凭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向我们的陈王献上一计:大王您发动起义,是为了攻入秦朝的心脏关中啊,像赵国旧地这样的地方是不值得大王您操心的,您也没有时间去攻取这些不重要的地方。而我们熟悉赵国情况,有赵国人脉,您给我们一支队伍,这些事就让我们帮您去做吧。
先给陈胜戴个“大王做大事”的高帽,再表明自己要为大王分忧做点小事,忽悠艺术真可谓是登峰造极。
陈胜当时也确实是用人之际,需要人手,加上张耳、陈馀两人早已名声在外,陈胜心想他们说的应该有点道理,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但他知道知识分子心中的小九九太多,怕遭暗算,于是也留了一手:任命他赏识的陈地人武臣担任将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拨给士卒三千人,向北发展。
历史上很多白手起家的领导似乎都有点戒备读书人,事实证明,领导的眼光有时是很准的。
南路,陈胜命令汝阴人邓宗率军攻略九江郡(今江西一带)。
陈胜的这种分兵出击的策略到底正确与否呢?
在秦末,陈胜和其他农民起义军都无一例外地起义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等关东地区,并且初期都进展顺利快速,除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和人心向背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关东地区是秦朝统治相对薄弱的地区。
二是关东地区是原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故土,复国思想一直深埋在当地人民的脑海之中,只要打出“复国”大旗,就很容易号召和鼓动。
而关中才是秦朝的统治力量的汇集中心,也是秦国的老巢,其中蕴含的反扑力量不可小觑。
但陈胜却被初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轻敌。这从当时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来。
陈胜派出了周文的部队之后,因为秦王朝的行政混乱,初期节节胜利,陈胜便开始轻视秦朝了,认为秦这个庞然大物不过是纸老虎,自顾不暇,不可能会来进攻他们,竟然不再设置防备。
针对这种情况,孔鲋就规劝陈胜说:“我听兵法上说:‘不能依靠敌人不来攻我,而是仰仗我之不可以被攻破。’如今您认为敌人不会来进攻而不设防,而不是依靠自己有完备的防守而不怕敌人进攻,一旦遭遇什么变故而不能立即组织防守,那么后悔都来不及了。”孔圣人的后代就是不一样,除了礼义仁德,兵法也精通。
但是我们的陈胜先生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的军队,就不必烦劳先生您操心了。”
无语。
正是因为陈胜的轻敌,他才会认为秦朝不堪一击,不但没有集中兵力将自己发展壮大,发而将兵力分散,到处略地。并且,他可能认为天下唾手可得,留在陈县开始享乐了,比打下京城才开始贪图享乐的李自成还早得多。
陈胜在称王之后,那个他在耕田时被他承诺“苟富贵,无相忘”的老朋友果然够朋友,牢牢地记得他的叮嘱,知道陈胜有了富贵,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火急火燎地就赶到了陈县,敲着陈胜住的宫门大喊:“我要见陈涉。”守门的卫兵一听,心道他妈的这是熊心吃了豹子胆,简直就是视我为无物,于是二话不说就把那人捆了起来。经他一再解释后,才把那人放了,但仍不给他通报。等到陈胜出门时,老朋友就赶紧拦在路上,高喊“陈涉”的名字。陈胜听到喊声,果然没有忘记他,叫那人上了他的车,一起回宫。
进了陈胜的王宫,那人看到了殿堂房屋、帷幕帐帘,锦秀繁华不已。感叹说:“房子、东西真多啊!陈涉做了王,住着这样的深宫大宅,真是阔气啊!”
后来,这位陈胜的老朋友仗着和陈胜的交情,进出宫殿越来越不讲规矩,还到处谈论陈胜的往事。于是有人劝陈胜说:“你这个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言乱语,有损您的威严。”此话正中陈胜下怀,便趁机杀了那位老朋友。这件事后,所有来找陈胜的老熟人都自动离去了,从此再没有故人来亲近陈胜。
人和人在一起,共患难不容易,同样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同富贵。如果各位还不怎么富贵的朋友听到有人提醒“苟富贵,无相忘”时,笑笑就好,千万别往心里去。
陈胜还任用了两个分别叫“朱防”“胡武”的人做主管群臣功过赏罚事务的官员。这两个人以苛刻、严厉为名,凡是跟这两人关系不好的人,他俩就会找名目将人抓起来,然后不交有关官吏审问,而是亲自任意惩治。但陈胜却非常信任这两个人,所以他手下的很多将领也都不太亲附他。
轻敌、享乐、暂时地任用小人都不是致命的。
致命的是,分兵多路的策略使陈胜轻易地将他的军队指挥权交给了一些连他自己都不十分了解的人,而他自己掌握的也就是留在陈县的兵力却十分单薄。
所有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9 19:28:30 +0800 CST  
@万安街S 2018-03-19 10:37:13
板凳,加油,继续
-----------------------------
谢谢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19 19:30:34 +0800 CST  
第八章 秦朝的应对

陈胜派出的这几路部队四处占地盘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葛婴攻下东城后,因为不知道陈胜已经立为“楚王”,犯了目无领导、不请示汇报的错误,他擅自立一个叫“襄强”的为楚王,犯了领导的大忌。后来闻悉陈胜已立为楚王,就亡羊补牢,杀了襄强返回陈县报告,可惜为时已晚,陈胜仍然将葛婴杀了。
吴广一路杀到荥阳城下,秦朝丞相李斯之子李由为三川郡守,负责防守荥阳,他坚守不出,一时和吴广形成僵持局面,使吴广西进受阻。
周文一路开始发展得不错,势如破竹,横扫淮河、黄河流域,突破函谷关,直指咸阳,沿途归附者不计其数,短短几十天,已经发展为战车千辆,士卒几十万的庞大的军队,他们前进到戏亭(今陕西临潼东北)驻扎了下来,准备进攻咸阳。
宋留率领的队伍顺利平定南阳,向武关进发。
周市向北进军到狄县(今山东高青县)时,狄县原来的齐国王族田儋和他从弟田荣、田横已经杀死狄县令,在齐地起兵,自立为齐王。见周市带兵来了,反过来进攻周市。周市被他们打败,退回到魏地,继续在故魏地发展。
武臣、张耳、陈馀领兵渡过黄河到达赵地后,沿途各县人们纷纷来投,队伍一下就发展到了几万人,武臣号称为“武信君”。大军接连攻下故赵国的十几个城市。
当他们快打到范阳县(今河北省定兴县)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叫蒯通的范阳人,蒯通原名蒯彻,因为和西汉汉武帝重名,要避讳。史书上便都将他的名字改为蒯通。
早在战国时期,有一类靠嘴巴吃饭的游说之士,可以他们叫“说客”或者“说士”,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混得风生水起,持“合纵”“连横”之说的苏秦、张仪就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当然,能做说客的都是聪明人。
蒯通就是一个说客,虽然没有生在战国时代,但他在楚汉之际找到了他的用武之地。
他趁武臣他们攻取赵地的机会,第一次施展了他的游说功夫。
蒯通找到了范阳县令徐公,先自我介绍,故弄玄虚:“我是您治下的一个普通百姓,名叫蒯通,我可怜您就要死了,所以向您表示哀悼。但是,我又要祝贺您因为见到我而获得生路。”
徐公看到起义军兵临城下,心里正七上八下,六神无主呢,见来了个敢说这样大话的人,一下被唬住了,问道:“我为什么就要死了呢?”
蒯通接着吓他一下,攻破他的心理防线,以便自己掌握主动权:“您做县令已十多年了,杀了多少人?害了多少人?受您害的人太多了,想杀您的人也太多了,之所以你还没有被杀死,是因为那些想找你报仇的人害怕秦朝的法律。现在天下大乱,秦朝的政令得不到贯彻执行,那些恨你的人马上就会争先恐后地把刀刺到您的身上报仇雪恨,所以你死定了。”
徐公一听不错,庆幸蒯通还说了下半句,连忙问:“那您又为什么祝贺我得到先生您就获得生路呢?”
蒯通不仅不慢地说出了他的计策:“本人不才,武信君已经派人来找我做他的顾问了,我现在要去会见他,如果我这样劝说他:‘您要战胜敌人才能取得土地,攻破城池然后才占领它,不仅代价很大,而且很危险。如果采用我的策略,将不战而取得土地,不攻而占有城池,送个信就能够平定千里土地,你要听吗?’他一定会问:‘你的策略是什么?’我就趁机回答说:‘范阳县令本应整顿他的军队,守卫城池,奋起抵抗,但因怯懦怕死,贪婪而喜欢富贵,所以想向您投降。如果您不给首先向您投降的人恩惠,那么其他的地方将互相传说:范阳县令首先投降却被杀,我们可千万不能投降。他们一定会据城坚守,您将难以攻取。我为您打算,不如用车子迎接范阳县令,让他在燕、赵一带驰骋炫耀。那么,其他的地方将互相传说:范阳县令先投降而获得富贵。他们一定会竞相投降,这就是我所说的送个信就能平定千里的策略。”
徐公一听,真是投降有门,富贵有望,连连拜谢,然后准备车马送蒯通前去见武臣。蒯通就用这些话劝说武臣,武臣一听同样大喜,然后就用一百辆车,二百名骑兵,以侯印迎接徐公。正如蒯通所料,燕、赵一带听说了此事后,有三十多座城投降武臣。
游说之士,一是要聪明,可以抓住人心中最在意、最重要的根本利益,在敌对阵营之间两边讨好,从而获得自己的利益。二是要有不怕死的勇气,不怕一言不当人头落地。
他们的话,有可能比千军万马更管用,可以置人于死地,也可以让人在困境中寻得生路、贫困中求得富贵。从这个角度来说,蒯通以后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个合格的说客。
而武臣的胜利果实,陈胜同志一个子也得不到,因为武臣身边,还有两个号称名士的张耳、陈馀。
那南路率军攻略九江郡的邓宗后来怎么样了?不知道,因为他在史书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说陈胜派他去攻略九江郡,从此再也找不到关于他和他的军队的任何信息。几乎可以肯定是战死或者逃亡了,如果发展壮大了,不可能会没有关于他的记载。
陈胜在弄出这么大动静,怎么秦政府好像没有反应一样呢?其实,准确的说,不是没有反应,而是不让有发应,谁不让?
秦二世胡亥。
在陈胜起义之后不久,很多郡县的百姓就都苦于秦法的残酷苛刻,争相诛杀当地秦朝长官,响应陈胜。那时就有秦朝中央政府的内庭官员(谒者)从东方归来,把各地反叛的情况奏报给胡亥。
胡亥不但蠢,还很浑,他听了不但没有引起警觉,反而勃然大怒,将谒者交给司法官吏审问治罪,说他妖言惑众。
从这以后,从各地回来的官员,胡亥向他们询问情况,他们便回答说各地的盗贼不过是鼠窃狗偷之辈,郡守、郡尉正在追捕他们,并且已经全部抓获,不要担忧这个了,皇上您该干嘛干嘛吧。胡亥听了正合心意,每次都会心情很好,那些汇报的官员自然得表扬了。
如果你觉得秦二世胡亥的行为很可笑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的三观应该还算很正。但也提醒你,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去嘲笑他,因为胡亥这样的领导我们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而我们自己也许就是上面这个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要么一根筋说直话挨骂受罚,要么说领导喜欢的话受表扬,要么你就是那个领导。
对这样的领导,如果你要说真话,那么你可能会成为青史留名的忠臣,但会像上面第一个谒者一样除了会死得快,还会死得冤,而且你的正直诚实在当时不但不会得到承认,还会变为很多人嘲讽的对象。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当那位领导对包括你在内的所有人都变得毫无价值时,你的正直才会为包括那个领导在内的人们所知。你可以选择说真话这条路,也可以选择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收起自己的正义和良心,奉承领导,从而得到自己个人利益的这条路。两条路没有对错之分,选哪条在于自己的价值取向。
而一些有抱负的人为了出人头地,有时也不得不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选择随波逐流,阿谀奉承这条路,就像下面这位叔孙通先生一样。
叔孙通,薛县(在今山东滕州市)人。秦朝时为待诏博士,所谓“博士”就是精通《诗》、《书》《礼》《乐》等经学的读书人。待诏,意思是等待诏命,是官名。
陈胜起兵时,叔孙通还是一个普通儒生。秦二世召博士和各儒生问话:“楚地的戊卒攻下蕲县并进入了陈县,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三十多个博士和儒生都发扬先秦儒家的风骨,一根筋地说真话:这是谋反,罪在不赦,请陛下赶快发兵攻打叛军。胡亥听了大怒,正要发火。叔孙通向前一步,说道:“他们说的都不对。今天下为秦朝一家,我们拆毁了城池,销毁了兵器,向天下表明不再使用,就肯定不会要打仗了。况且有贤明的君主在上,法律政令推行于下,官吏人人尽职,人们都爱着我们朝廷,怎么会有造发叛乱的人呢!这些人不过是偷鸡摸狗的盗贼罢了,何足挂齿,郡守、尉现正在捕杀他们,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秦二世听了很高兴,觉得真是找到了知音。
然后胡亥逐一问每一个儒生,命令将说造反是造反的人记下来,罢免官职,并交给法官审讯受罚。而赏赐给说造反不是造反的叔孙通二十匹帛,衣服一套,拜他为博士。
叔孙通出来后和其他儒生返回学馆,其他的儒生们问他:“你为什么要说那样阿谀逢迎的话呢?”不错,这确实和先秦儒家的为实现儒家理想而无所畏惧的风骨不合。
叔孙通是怎么解释的呢,他回答说:“你们是不知道啊,我不这样做,就也要受罚,也不能脱离虎口啊。”接着他逃回了家乡薛县,薛县这时已归降“张楚”了。
在这件事中,叔孙通见风使舵、灵活多变的行事风格令人印象深刻!以后我们还将在他身上多次见到这种风格。
当周文的大军兵临咸阳城下时,胡亥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那些臣子口中的偷鸡摸狗之徒怎么突然变为几十万大军出现在他面前,他没有任何准备,甚至不能派出军队出去抵挡一阵,因为无兵可派。当然,面对这种局面,他不会检讨自己哪做错了,而是又向别人问了一个他经常问的问题:怎么办?
还好,他周围也不全是饭桶,少府章邯献上了一计:“盗贼已兵临城下,人多势强,现在征调附近的军队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如果赦免在骊山服徭役的役夫,把他们武装起来,倒是可以组织起来去迎击叛军。”“少府”这个官职本来是掌管收税的,章邯少府看来对收人也有一套。
胡亥一听,心想有人出主意就不错了,暂且死马当作活马医吧,于是下令大赦天下,派章邯去赦免骊山的刑徒,并将他们组织成军队,去攻打楚军。
周文毕竟军事才能有限,并且临时编成的几十万人的管理确实不容易,他被章邯带领的刑徒打败了,周文只好向东撤退。
对陈胜来说,周文的失败是一个转折点,对其他几路军队的影响很大。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其他部队的士气,导致都开始走下坡路。而更要命的是,有的见陈胜自己已经没有了多少军事实力,就不再听他号令了,开始另立山头。
不管干什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似乎都没有好下场!
幸运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有人要倒下去,自然有人会站起来。
现在,轮到我们的刘邦同志出场了。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20 09:16:11 +0800 CST  

第九章 沛公起沛

大泽乡的一声炮响,给刘邦送来了造反主义。
陈胜就是点燃刘邦这个烟花的星星之火!他成功地将刘邦从“强盗”催化成农民起义军,让刘邦的行为披上了正义的外衣。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见各地纷纷杀掉秦官响应陈县的陈胜起义,沛县的县令害怕自身不保,于是也想赶时髦凑个起义的热闹,反正只要有官做就行,管他是秦国的官还是张楚的官。他想在沛县起事,响应陈胜。就找来他的幕僚萧何、曹参来商议。
萧何、曹参在当地都可以算是头面人物,又和刘邦相熟,对周边的局势了如指掌。他们向沛令进言说:“你身为秦朝官吏,现在想背叛秦朝,率领沛中子弟起义,大家恐怕不会相信您。如果你招纳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可以得数百人,靠这些人的力量来号召有顾虑的沛中子弟,沛县人民就一定会听您的。”
沛令心想要成大事,首先要展现我广纳忠言的胸怀,就听从了他们的意见,这个曾经想要刘邦的老婆做老婆的沛令再一次在恰当时刻做了刘邦人生中的重要引路人。他找到了樊哙,派樊哙去邀请刘邦前来。
听了樊哙的意思,一直想出人头地的刘邦心中燃起憋屈已久的斗志。
他立马和樊哙率着他的队伍来到沛县城下,沛令见到这一大伙人时,却反悔了,刘邦已经夺了他的妻,他怕他再夺了他的权。
沛令感觉上当了,就下令关闭城门固守,还迁怒萧何、曹参,想杀了他们。萧何、曹参知道惹祸了,就偷偷越过城墙去投靠刘邦。
在这种情况下,依刘邦的性格,当然不会打道回府。他写了一封帛书射到城上。刘邦的告沛县父老同胞书是这样写的:“普天之下都痛恨暴秦。今日各位父老为沛令守城,等到各地义军一到,攻城时沛县就会血流成河,生灵涂炭。要是各位能现在诛杀沛令,推举众望所归的人为首领,以响应起义,大家就可以保证家室安全。否则,你们全家老幼都会被屠杀,全家都要遭殃。”
和陈胜一样,领袖都是做群众工作的高手:开门迎我,可活;闭门拒我,必死。谁不想活呢?
这里的“活”和陈胜的“王侯将相”在当时看来其实都是空头支票,用自己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去送给别人,但是人就是都好这口,因为这符合每个人的心理预期,而且使用这一招的效果每次都出奇的好,这一策略我们在以后还会多次看到。
沛县的父老乡亲完全忠实地执行了刘邦的《告沛县父老同胞书》,杀死沛令,大开城门迎接刘邦,并要推举刘邦做沛县县令。
推举刘邦做头,有萧何,曹参他们深恐举事不成,被秦朝灭族,所以要预先找个替罪羊的私心,也有刘邦通过在沛县中广为流传的以前有关他的几件神奇事件树立的威望因素,当然最主要的是站在刘邦身后那支几百人的队伍,任何时候,实力都是最终决定力量。
然后上演刘邦推辞,其他人固请,再辞,再请,如此多次,最后迫不得已同意的老套剧情,并且他们也照例搞了个牲血祭旗的仪式,因为刘邦挥剑斩蛇是“赤帝子”,所以他们用的旗帜都是赤红色。
刘邦成为了“沛公”。
此后,他带着萧何、曹参、樊哙等人大力招募沛县子弟,很多人慕名前来,其中有新伙伴,也有老朋友。陆续加入刘邦阵营的有:哥哥刘仲、弟弟刘交、卢绾、周勃、夏侯婴、周緤、周昌、周苛、任敖、雍齿、王吸、召欧等人。
不到一年时间,队伍就扩充到了三千人。
从此,刘邦真正拉起了自己的山头,他的部队成为很多起义军中的一支。
这一年,刘邦39岁。
此时,张耳、陈馀已经抵达邯郸,听到周文撤退的消息,又听说为陈胜攻城掠地后回到陈地的众将领大多因谗言陷害而获罪,遭到诛杀,便劝说武臣,让他自己称王。于是武臣就自立为赵王,任命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并派人报知陈胜。陈胜大怒,想要尽灭武臣等人的家族,发兵攻打赵王。但房君蔡赐规劝他要少树敌,承认既成事实,封武臣为赵王,并令他火速率军向西边的秦国进攻。陈胜迫于形势,采纳了他的计策,但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迁移到宫中软禁起来,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派使者前去祝贺赵王即位,催促他赶快发兵向西入函谷关。
但是陈胜的的对手不是武臣,而是张耳、陈馀。他们继续挑拨武臣,说楚王陈胜祝贺他称王,不过是个权宜之计。一旦楚灭掉了秦,必定要发兵攻打赵国。因此叫武臣不要向西出兵,而是领兵往北攻占旧燕地、代地,向南收取河内,以此扩大自己的地盘。这样一来,楚即便战胜了秦国,也肯定打不赢赵国,而楚如果不能胜秦,赵国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进一步则可以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了。武臣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对他俩言听计从。不但不向西进军,反而派韩广领兵夺取燕国故土,李良攻取常山,张黡(yǎn)取上党。
而韩广到了燕国后,又听从他人的建议,不顾自己还在赵国的母亲可能会受到危险,自立为燕王。
武臣、张耳、陈馀这时终于尝到了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滋味,而且他们也不得不像陈胜一样忍声吞气,过了几个月,赵国乖乖地护送燕王的母亲和家属回到燕国。
陈胜立武臣为赵王、武臣立韩广为燕王和刘邦以后在一个足以影响历史发展的转折点立那位天才将军为王情形几乎如出一撤,但效果却大相径庭。历史的魅力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在相似事件背后探究各自不同的成因。
此后,在赵、燕之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赵王武臣在一次外出时,被燕军俘获。燕国将他囚禁起来,想借此要求赵国割让土地给燕国。赵国的使者赴燕请求放人,都被燕国杀了。
这时,赵军有一个地位很低的小卒跑到燕军的营地,进见囚禁武臣的燕将说:“您知道陈耳、陈馀想要什么吗?”
燕将答道:“只是想要得到他们的国王罢了。”赵军小卒笑着说:“您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所要的是什么啊。张耳、陈馀,持马鞭,唾手攻克故赵国的数十城,张、陈二人也是各自想要南面称王,哪里会甘心一辈子做将相啊!不过是因为大势未定,不敢自立为王,暂且按年龄的长幼,先立武臣为王,以此安定赵国的民心。现在赵地已经平定了,这两人其实早已想分赵国土地而称王了,只是时机尚未成熟罢了。而今您正好囚禁了赵王,此二人名为求释赵王,实则想让燕国将赵王杀掉,以使他们俩分赵国而自立。现在一个赵国尚且不把燕国放在眼里,到他们两都自立为王后,两个贤能的国君相互帮助,一起借口为赵王报仇而来攻打燕国,那时很容易就会灭掉燕国!”
燕军将领一听大悟,于是便归还赵王,由那位小卒驾车送他返回了赵国。
这个小卒不知道叫什么,史书中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在这件事以后也没有再出现过,但他对张耳、陈馀两人的看法却洞若观火,分析得恰到好处。总有一些这样聪明的小人物淹没在茫茫史海。
陈胜派往魏地的周市被自立为齐王的田儋打败后,退回到故魏国土地,平定了魏地。然后他的复国思想发挥作用了,他打算立原魏王后裔魏咎为魏王。当时魏咎在陈胜那里,不能到魏地去,陈胜其实是不愿意立魏王的,周市就派人先后五次往返于陈与魏之间,请立魏王,最后迫不得已陈胜才答应立魏咎为魏王,并遣送他回魏国,周市做了魏国的丞相。
别人都称王了,刘邦却还刚刚成为“沛公”,他的军队只是很多起义军中很小的一支。
他当然不会甘心做一个小小的县令,一年之后,他采取了行动,开始了他的扩张计划。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21 15:29:01 +0800 CST  
第十章 朋友的背叛

经过一年的整顿修养,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也就是刘邦成为沛公的第二年,十月,刘邦采取了他的第一个军事行动,他率军去攻打沛县周边的胡陵(今沛县最北部的龙固镇)和方与(今山东省西南部鱼台县西)并取得胜利。返回时他没有回沛县,而是回到了他的家乡丰邑。
秦灭楚之后,在淮北设立泗川郡(又泗水郡),辖区就包括了沛县,秦朝的泗川郡监(官名,主管督察)得到刘邦到丰的消息,就领兵包围了丰。毕竟对他来讲,活捉沛公也是大功一件。两天之后,刘邦出城带兵与战,轻而易举就打败了秦军。
十一月,刘邦派雍齿守丰。自己领兵到薛地(山东滕州市),兵锋直指在那里的秦泗川郡守,郡守被击败,逃到戚(江苏东海县),被刘邦的左司马杀死。然后刘邦就经过亢父(山东济宁市微山县),到达方与,准备回到丰邑。
最初的小试牛刀,非常顺利。
就在此时,陈胜的张楚政权内部却发生了巨大的变故:
攻打咸阳的楚国将领周文率军退出函谷关后被秦将章邯追杀,逃到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时,兵败自杀。
周文失败的信息传到吴广那时,他正在围困荥阳,他手下一个叫田臧的部将假传陈王的命令杀了吴广,然后再把吴广的头献给陈胜。面对这个昔日最亲密的战友,陈胜竟然将他的头颅照单全收,然后还派使者任命田臧为上将军,代替吴广。田臧后来派部将李归等驻守在荣阳城外,自己带领精兵西进,最后被秦军打败,田臧、李归又全部战死。
这时,秦二世胡亥又增派了长史司马欣、董翳(yì)来帮助章邯攻打起义军。这个司马欣是栎阳(位于今西安)管理监狱的官员,他官不大,但却是个热心肠,他曾经帮一个人逃避追捕。他将因为这一次帮忙使自己得到大富贵,却也因为这次帮忙最终使自己身首异处。
章邯他们一连打败了在郯地的楚将邓说、伍逢后,领兵直杀张楚政权的中心陈县。这时陈胜终于尝到了他分兵给别人的恶果,陈县军队极少,他派出去的几路大军,要么失败、要么早已自立为王、要么太远,总之无人回援。最后秦军杀掉了房君蔡赐和陈地西侧的楚将张贺。
十二月,陈胜逃往汝阴(今安徽阜阳),返回时到达下城父(今安徽涡阳县),死于他的车夫庄贾之手,然后庄贾投降了秦军。
一代英豪,就此殒落!
陈胜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
第一,过早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打下陈县之后,陈胜的地位并不稳固,也没有自己的亲信班底,这时他应该做的是亲自攻城略地,扩大战果,在进一步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发展中壮大自己的实力,培养亲信势力。但他做的正好相反,自己留在陈地享乐,将兵权拱手相让给他人。
第二,用人不当。要想在乱世立足,最关键的是要招揽人才、笼络人心。但陈胜在内用“朱防”“胡武”等小人去残害战将,搞得人人心寒;在外用了大部分对自己并不忠诚的诸如张耳、陈馀、周市等投机分子,他们不但没有帮陈胜增强实力,反而到处立王,为他树立了大量对手。
第三,骄傲自满,薄情寡义。他不听在当时的文化界有着崇高声望的孔子的八世孙、并且还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冒着生命危险将儒家典籍保存下来的孔鲋的正确意见,还用轻蔑的语气说“不劳您费心了!”;将少时答应过“苟富贵,无相忘”的佣耕伙伴杀死;封杀死自己最早战友吴广的凶手为官。这些对朋友无情的做法让人不敢亲近,不尊重人才的态度也对他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导致很多能人都不想来投靠他,他手下的人也不亲附他。所以他招纳不到人才。
在群雄并起的当时,大部分人都承认陈胜为名义上的共主,其他王的设立都要得到陈胜名义上的承认才有合法性,不管这种承认是否勉强。陈胜称的是“王”或者说是作为盟主的楚“王”,并非是称位于王之上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这和元末明初时朱元璋“缓称王”的策略不可同日而语。废除诸侯国的秦朝建立并不久,当时很多人都有复国情结,并不排斥天下有多个诸侯王。此外,他称王也并未导致秦军特别针对他的主动进攻。因此,很多人认为是陈胜失败主因的“早称王”并非是陈胜失败的主要原因。
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他们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出反抗统治者大旗的领导人物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
他们死了,但他们给秦朝大地带来的起义火种不但没有熄灭,反而燃起了熊熊大火,并最终烧毁了秦帝国这座大厦。几乎所有在陈胜起义之后起义的秦末起义军都打着响应陈王的旗号。
后来陈胜原来的内侍吕臣带领他组织起来的苍头军进攻陈地,收复陈地后杀了庄贾,重又以陈地为楚都。可耻的叛徒得到了可耻的下场。
吕臣后来将陈胜葬在刘邦曾经流亡过的砀县(芒砀山),谥号为“隐王”。
秦军再次进攻陈县,吕臣军又被打败逃走了。
被陈胜派去打南阳,攻武关的宋留本来已经攻占了南阳,听到陈王死了,南阳又丢了。后来宋留投降了秦军,秦二世将他车裂(五马分尸)示众。
而自立为王的始作俑者赵国的武臣、张耳、陈馀再一次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他们外派的李良已经平定了常山,赵王又派他去夺取太原。李良在太原受阻,并收到了秦将伪造的秦二世的招降书信。李良并没有相信秦军,他率军返回邯郸,请求增援兵力。在途中遇赵王武臣的姐姐外出饮宴归来,他向武臣的姐姐行礼后,醉酒的赵王姐姐没有向他回礼,他感到受了莫大的侮辱,进而勃然大怒,因为已经得到秦朝的书信,认为已有退路,竟派人追上去杀掉了武臣的姐姐,并趁势率军袭击邯郸。邯郸守兵毫无察觉,李良最终杀掉了赵王武臣和左丞相邵骚。张耳、陈馀在赵国根基深厚,耳目众多,他们及时获得了李良反水的消息,因此得以脱逃。
张耳、陈馀逃跑后收集散卒,又得到了数万人,随即回头去攻打李良。李良兵败而逃,归降了秦将章邯。
赵王死了,张耳、陈馀却并不敢称王,他们又找到了一个叫赵歇的原赵国之后立为赵王,驻居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县)。
陈胜死后,魏国的周市已经无所顾忌,他没有继续去攻打秦朝,反而一心想扩大地盘,将矛头对准了其他起义军。首先他看中的就是沛县和丰邑,找上的就是刘邦。
他派人对守卫丰邑的雍齿说:“丰曾是魏的临时都城,今日魏地已收复了数十城。雍将军如能归顺于魏,魏就封你为侯,继续镇守丰地;若不归顺,我们就将丰邑屠城。”
雍齿本来就有点看不起刘邦,不愿居于刘邦之下,以前不如他的人突然成了他的领导,他怎么想都不舒服。并且他又想起了他和刘邦共同的朋友王陵,他就没有依附刘邦,哪怕像雍齿那样像征性的服从都没有。此时,王陵也已经在南阳(河南南阳)聚集了党羽几千人,另立山头。
因为这些原因,魏国周市招降时,雍齿就顺势归顺了魏,接受魏国的封赏,反过来为魏国守卫丰邑了。
等刘邦到达丰时,他的家乡已经不属于他了,他的朋友也已经不再是他的朋友了,甚至连丰邑的城门都进不了。他一怒之下就攻打丰邑,想要将属于他的家乡夺回来,但他失败了,没有将丰攻下来。
他只好带领人马回到沛县。
这件事对刘邦的影响非常大,人生最痛苦的事之一莫过于朋友的背叛。从此以后,刘邦一辈子都对雍齿与丰县子弟的背叛耿耿于怀。
一个月之后的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正月,一个消息传到了刘邦这里:早在陈胜占领陈县不久就在淮北举事的秦嘉和东阳人宁君等人闻听陈胜兵败,便拥立一个叫“景驹”的人为楚王,领兵前往方与,打算在定陶攻击秦军,驻扎在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的微山湖)。 刘邦听说了这个消息,正愁陈胜一死就找不到领导,魏国周市胡作非为也没人管了,就赶紧带领人马去投奔景驹。
这一去,刘邦得到的却不仅仅是一个领导。
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叫张良。
就是那个汉初传奇人物张良。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22 17:07:29 +0800 CST  
第十一章 张良

张良,字子房,原韩国(河南一带)人。
与其说他是汉初最聪明的人,还不如说他更像一个无与伦比的智者。
同时,他还是一个讲义气、有理想的勇者。
就反秦这点来说,张良是所有人的前辈。
他的家族从他的父亲以上五代都做过韩国的国相,是韩国的世家望族,如果秦始皇没有灭韩国,他可能一辈子都会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当然,那样的话,今天我们很可能不会了解到这个神秘的传奇人物了。秦始皇让他家破人亡,刘邦却又造就了他青史留名。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依”,人如果失去一些东西,必定会得到另外一些东西,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事物都会向其对立面转化”规律,放之四海皆准。
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那时张良还很年轻,并未在韩做官。韩国灭亡后,张良仍然家底丰厚,单单家奴就有三百人。但他为了表明反秦的态度,他的弟弟死了,他不为弟弟办丧事,而表示要以全部家财寻求刺客刺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聪明的张良“弟死不葬”并不仅仅是表明他反秦复国的态度,更多的是他要用这件事做一个广告,一个悬赏广告:要以巨大的家财寻找一位敢杀秦王的勇士。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个广告的效果立竿见影,他很快就找到了,找到的是一个真正的勇士。
张良在淮阳(河南东南)以东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力气大到能把六十公斤重的铁球当标枪投,并且,他非常愿意帮张良完成刺秦王的心愿。
当刘邦和另外一位他同时代的风云人物看着秦始皇的巡游队伍发出评论、抒发感慨时,张良却采取了实际行动。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抵达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的博浪沙时,张良带着他的大力士伏击秦始皇,大力士手持一百二十斤的铁锤投向始皇的车队,可惜棋差一着,偏了点方向,没有打到秦始皇,却误中旁边的副车。
始皇当时大惊失色,为了抓住刺客,下令全国进行十天的大搜捕。
成了通缉犯,家乡肯定是不能呆了。张良于是改名换姓,走上了逃亡之路,他逃到了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
对于一心想实现为国报仇理想的他来说,逃亡下邳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比他散尽家财以求得大力士的收获还要有用得多。
他的收获主要有两个,一个对他自己威信的树立很重要,一个以后对刘邦的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先说第一个。
在下邳时,公子哥张良过着散散步、赏赏花的绿色健康生活。
一次,他悠闲地在下邳桥上漫步时,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粗布衣的老人,当他走到张良面前时,做了一个奇怪举动:他故意把鞋脱掉,转身丢到桥下。然后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帮我把鞋拾上来!”张良不禁愕然,这事换谁也不会鸟老头,张良也是觉得是老头是故意消遣他,不由心中火起,差点就要动手打他。但他看到人家都那么老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张良便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替他下去拾鞋。
把鞋取上来后,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老人竟然把脚跷起来,命张良把鞋给他穿上。
此时聪明张良反而不怒了,为什么不怒了?因为他想到了一个基本的道理:一个老人敢对一个年轻人这样无理取闹,肆意羞辱,要么是想挨揍;要么有恃无恐;要么想考验他的人品和诚意,但无故考验一个人的结果往往是想给这个人一个好处或者一个任务。
毕竟,有挨揍癖好的人是很少的,而如果是后两个原因,张良只有表现出良好的人品和诚意才对他有利无害。
于是,张良屈膝跪在老人的前面,恭敬地帮老人穿好鞋。那老人非但没有道谢谢,反而哈哈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吃惊的张良在原地呆视良久,实在想不出老人是个什么意思。
只见那老翁走出里许后,又返回桥上,他对张良赞叹道:“真是儒子可教啊,五天以后天亮时,在这里等我。”张良更加觉得奇怪了,他只有静观其变,于是跪着向老人行礼后答应道:“行。”
五天后天亮时,张良如约去了桥上。不料老人早已先到了,他怒斥张良道:“和老人家相约,为什么要后到?回去吧,五天后再早点来。”
又一个五天后,鸡刚打鸣时张良就去了,谁知到桥上时老头又先到了,他又怒斥说:“又晚到,怎么回事啊?回去吧,五天后再早来。”
就这样张良连续两次被强扣“放鸽子”的帽子后,他吸取了教训。再一个五天后,张良半夜就去了桥上。还好,这次老人还没有来,他等了一会儿,老头来了,他笑着对张良说:“就是应该这样。”
然后发生的事很像武侠小说里面的情节。
老人拿出一本书,对张良说:“你读了这本书便能当帝王的老师,十年后将会发迹,十三年后,你来见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离开不见了。
张良天亮后才看清那本书,和武侠小说里不同的是老人给的那本书不是《葵花宝典》之类的武功秘籍,而是叫《太公兵法》。张良于是不用自宫,并且可以在惊奇之余,日夜研习这本兵法,丝毫无损于他的男性功能。
因为老人说他一块黄石,所以民间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为“黄石公”。
毫无疑问,这个故事能满足很多人的猎奇心理从而很吸引人。
同时,也有很多人从多角度分析过这个故事的真假。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无论真假,对张良来说,都只是更加证明了他的聪明睿智。
这个故事是真的话,除了增加张良本人的神秘性,还证明了他的谋略是上天所授,当然会增加张良个人魅力。如果这个故事是假的,这个故事的当事人只有张良和黄石公,而史书记载黄石公给张良赠书之后便无踪迹,那么别人是怎么知道这件事并被《史记》等史书记载了下来的?答案只有一个:张良说的。就算故事是假的,除了张良,又有谁能说它是假的呢?因为在世界上,只有张良一个知情人,他不说这个故事是假的,它就是真的,他就能获得这个故事带给他的所有收益。
我宁愿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如果说这个故事是假的,那么张良就真的太可怕了,因为他为了证明这个故事是真的还留了两个后着,这两个后着无可辩驳,无人敢敌。
第二件事是张良遇到一个人,一个影响历史走向的人。
这个人叫项伯。
张良也受到当时复国思潮和游侠风气的影响,他住在下邳时,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所以他也会有很多江湖上的朋友,而江湖上的朋友往往就是犯了事的朋友。项伯就是这样一个朋友,他虽然没有像张良一样去杀秦始皇,但他杀了其他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杀人犯。他逃到了下邳,躲到了张良那里,在张良收留他的日子里,他们的友谊建立得那是相当的深厚,深到可以让项伯背判主人救他的命。
“射阳(项伯)不与留侯(张良)旧,楚汉兴亡未可知”——南宋·徐钧
正如黄石公所预料的一样,十年后的公元前209年,陈胜起义,张良也起而响应,拉起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
他知道凭自己的力量远不足以推翻秦王朝,所以他要找一个能帮助自己完成复国大业的靠山、一个英明的领导。而此时陈胜已死,他和刘邦一样,想到了秦嘉拥立的楚王景驹,也想去投靠他们。
此时,赵国有赵王赵歇、魏国有魏王魏咎、齐国有齐王田儋、燕国有燕王韩广,为什么刘邦、张良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楚王景驹呢?除了他们离留县较近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陈胜首立为楚王,在当时,楚王代表了正统和合法。
就这样,刘邦、张良两个都要去留县找领导的人带着各自的队伍在路上相遇了,于是结伴而行。在路上,张良多次向刘邦讲起《太公兵法》,刘邦听了很高兴,对他说的话很欣赏,并常常什么事都要听他的意见。而张良向别人说《太公兵法》时,却都听不懂。张良于是说:“沛公是天授之人。”(“沛公殆天授”·《史记》)从此,他便跟随刘邦,刘邦拜他为“厩将”(掌管马匹),成为刘邦成就帝业最重要的帮手之一。
大家从上面这件事看出什么玄机没有呢?如果黄石公的故事为假,那么这就是张良的第一个后着。他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说这些话是一位神秘的老人在《太公兵法》里传授给他的,并且老人说他读了这书十年后也就是现在他可以做帝王的老师,然后他说这些话只有刘邦能听懂,别人都听不懂,最后得出结论:刘邦是上天指定的帝王。
这不正是刘邦所需要的神化自己的效果吗?不管他是不是真的听得懂,他不但绝对不会反驳张良说自己听不懂,而且还会为此沾沾自喜,更会对张良的帮忙神化心存感激。其他人谁又敢怀疑他们的老大刘邦听不懂,那不就是说他不是帝王吗?或者说那不就是找死?再说,如果刘邦不是天授贵人,那他们跟着他还有什么用呢?
从此,有一件事就将刘邦和张良紧紧地绑在一起并将他俩和其他所有人区别开来:世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懂《太公兵法》。
还有一个后着,要等到三年之后,他要找到那块黄石头,他真的找到了。
如果这个故事真的是张良说谎,那他这个线布得太长了,心事缜密得可怕。
所以,我宁愿相信黄石公的故事是真的。
刘邦带着张良他们到留地见了楚王景驹,请景驹派兵攻打丰邑。但此时景驹和秦嘉、宁君他们面临着另外一个迫在眉睫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秦将章邯派出司马夷的正领兵北定楚地,并将相县(今安徽淮北市西北)屠城,一直打到了刘邦曾经流亡的砀县,和留县很近。于是,他们做出部署,由东阳宁君与刘邦引兵向西抵挡司马夷,他们与司马夷战于肃县(今安徽省宿州市)之西,但没有打赢,就收兵回到了留县。二月,刘邦再次攻打砀县,这次只用三天就攻破砀县,并收编砀县的队伍,得到六千人。与刘邦原来的三千人合起来,一共有九千人了。三月,又攻取了下邑县(今安徽砀山县)。
刘邦在下邑回师之后就去攻打丰邑,他这次还是没有把丰攻下来。他只好又准备回去找景驹领导了。但就在这时,传来一个消息:景驹、秦嘉被人杀死了。
杀他们的人叫项梁,他有一个侄子,叫项羽。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27 22:11:22 +0800 CST  
第十二章 项羽

项羽其实叫项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
项家以前世代都是楚国的将军,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羽的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连陈胜起义时都想用他的名号的楚国名将项燕。
所以,和张良一样,项羽的家族也是故六国贵族。
故六国贵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故国怀着深深的眷恋,想复兴自己的国家。
项羽年少时,和大多数想自己孩子出人头地的人一样,他父母让他读书,但他不是那块料,书认识他他不认识书,天天落后,年年后进。学文不成,家里就让他学习剑术,他也一样没有什么兴趣,同样三天打鱼,两天撒网,剑认识他他不认识剑。当然从他以后的表现来看,他比其他学成了剑术的人厉害得多了去了。
他的叔父项梁见他这样不好学,很生他的气。项羽却说:“识字不过可以记个姓名罢了。剑术也只是对抗一个人,更不值一学。我要学就学能抵挡上万人的本事(“学万人敌”·《史记》)。”
一般来讲,不一般的人小时候说的话一般都不一般。但我想说的是,这种不一般的大话很多一般人年少时都说过。与很多一般人不同的是,项羽的家世不一般,他说了之后有一个不一般的好家庭可以帮他实现这个不一般的梦想。
项梁听了他的话,很是欣赏项羽远大的志向,因为他自己也有着远大的抱负。他便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学了兵法后,非常喜欢,觉得正对他的胃口。但是他略微知道了一点兵法后,和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又不肯继续学了。
楚国灭亡之后,项家虽然失去了贵族身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上项梁、项羽等胆大敢为、喜欢惹是生非的性格,仍不失为当地一霸。
他们的行事风格是不是和刘邦有点像?是的,成大事的人年轻时都是不安份的。
下面二件事可以从一个侧面发映出项梁、项羽叔侄在他家乡一带的名望、能力和关系。
一、项梁曾因为犯事被栎阳(位于今西安)官吏追捕,然后他请到了蕲县的监狱官员曹咎写信给栎阳监狱的官员司马欣,把事情了结。就是那个跟着章邯一起镇压起义军的司马欣。
二、项梁曾杀了人,和项羽到吴中(江苏苏州)避仇。吴中当地的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有什么事都要去和项梁商量。每当吴中有大徭役和丧事,都会请项梁主办。项梁就利用这些机会暗地用兵法组织、分派宾客和办事人员,借此了解他们的才能。
项羽身高八尺二寸(约190cm左右),力气大到能举起鼎,才能和胆气过人,吴中子弟都畏惧项羽。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但项梁、项羽硬是把吴中地头蛇给压下去了,可以看出项梁、项羽这两条龙有多强。
在秦始皇东游路过浙江、会稽(长江下游江南一带,今苏州)时,项梁和项籍曾去观看巡游队伍。项籍看着秦始皇的庞大的巡游队伍,说道:“我可以将他取而代之!” (“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梁连忙捂住他的嘴,说:“别胡说,被人听到了会灭族啊!”从此,项梁更认为项羽有奇志。
“彼可取而代也”这话真是简单粗暴!从这话里,可以看出项羽的自信、豪气及远大的志向。
还记得刘邦看到同样的情形说的那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史记》)吗?
刘邦、项羽两个人说的话都含有想改变现状,取得天下从而享受无尚荣光之意。
刘邦出自草根,充满羡慕和向往的话语表明了他平和的性格、希望成为大人物从而获得别人尊重的欲望,他后来一直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并做到了能屈能伸。同时,他深深地了解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赞美对一个人尤其是草根出身的人是多么的重要。在中国,权力崇拜的思想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要想让一个人获得尊重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官做,从古到今,莫不如此。刘邦在他自己夺取江山的过程中频繁地抓住并利用了人特别是有才能的人的这一心理,让“人人都可出彩”,从而让自己获得巨大的成功。
而项羽豪气干云的话显示了他的自信和魄力,这是一个心高气傲的性情中人才说得出来的话,说明了他为人豪爽直接,不会委屈求全。他的话语之中也夹杂着一丝粗暴和仇恨,项羽出身于楚官贵族,身负国耻家仇,复国思想一直存在于他的灵魂深处,所以,他对灭亡楚国的秦始皇怀着深深的恨意。
这两句话表明了刘邦和项羽性格迥异,这些性格特征在他们以后对事对人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展露无遗,不同的性格,注定他们会做出不同的事,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所谓“性格决定成败”。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也就是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之后的两个月后,消息传到会稽,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多半是怕别人跟风起义也会把他杀了,心中不免打鼓,他一向认为地头蛇项梁贤能,就召他去讨论这件事。
一个计划在项梁心中谋划形成了。
项梁对郡守说:“大江以西的地方都反了,这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先下手就能制服别人,后动就会被别人制服(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喜欢用的“先发制人”这一战略名称实源于此。
殷通听后叹了口气,说道:“听说先生是楚将世家之后,举大事只有靠足下了!”
项梁说:“吴地有一个奇士叫桓楚,逃亡在湖泽之中,人们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说完后,项梁就走到外面,嘱咐项羽拿着剑在外面等候,如此这般,见机行事。
项梁再次进屋,对郡守说:“请召见项籍,让他去召唤桓楚。”
殷通不知是计,就把项羽叫进来了,项梁向项羽使了个眼色,大喝一声:“动手!”只见项羽飞快地将剑拔出,手起刀落,一下就砍掉了郡守的头。可怜殷通稀里糊涂就做了刀下之鬼。
项梁为起义将视他为朋友的郡守毫不犹豫地杀了,并且杀的过程干脆利落,没有任何顾虑。
郡守左右随从见状,都惊慌失措,项羽一不做,二不休,乘势继续砍杀了百十来人,无人能挡。结果满衙门的人都吓得趴在地上发抖,没有谁敢站起来。
这是项羽第一次展现他高超的武力,数百人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
项梁手提着殷通的头,腰挂着郡守的印。召集以前熟悉的所有官吏,照例又是一番动员讲话,讲明这样做是要起大事,前景光明,少不了开出“王侯将相”的空头支票,自然无人敢唱反调。
于是项梁、项羽派人征集下属各县壮丁,得到愿意跟随他们的精兵八千。这八千人是项梁、项羽的最初班底,也是他们最铁的班底,更是他们感情最深的班底,称“江东八千子弟”。
此时,项伯也已经从下邳来到会稽跟随项梁、项羽起义。为什么项伯会找到他们呢?因为他也是项羽的叔父,同为是项氏家族成员。
接下来项梁自任为会稽将军,项籍担任他的副将。再任命吴中的一些人担任校尉、军候、司马等职位。有一个人未被任用,自己去跟项梁讨要说法。这时项梁以前的地下考察工作发挥作用了,对他说:“前些时候某某死了,让你去办某件事,没能办成,因此不任用你。”众人听了都暗暗佩服项梁的明察秋毫,更加服从他们叔侄俩了。这件事可见项梁心思之细密,为起义准备时间之久。
项梁的残忍、果断、老成,项羽超群的武艺在他们的起义之初就已经展露锋芒。
剑锋已出,无人可挡!
这一年,项羽仅仅24岁。
这一年,刘邦、项羽这两个秦末的历史主角都崭露头角,他们将在历史舞台上碰撞出缤纷多彩而又令人荡气回肠的精彩火花。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28 22:16:20 +0800 CST  
第十三章 项氏的发展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陈胜运用他喜欢的当地人打当地人的策略,曾经派广陵人召平攻打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结果广陵没有打下来,召平就得到了陈胜败逃,秦将章邯马上就会打过来的消息。
一个人没有了领导,心里就会没底。幸运的是,他又得到了另外一个消息:楚将项燕之后项梁已在长江之东的会稽起兵,势力还不小。他为自保,就想了个办法:渡过长江,假托陈王的命令,封项梁为楚上柱国。然后他对项梁说:“江东已经平定,你迅速带兵向西攻打秦军。”
项梁被楚王陈胜封了官,从某种意义上就得到了合法性。他于是带领他那八千人的队伍渡过长江,向西挺进。
做大领导真好,只要给别人一个封号、一个名义,别人就会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而领导手上多的就是官位和封号。
这时,项梁听说一个叫“陈婴”的人已经起兵占领了不远的东阳(今浙江省东阳市)。于是他派人去和陈婴联系,要求跟他联合,合兵一处,一起西进。毕竟,人多力量大。
陈婴,原是东阳令史(官名,县令属官),在当地素来诚实谨慎,人们尊敬他为长者。东阳的一些青年人杀死了县令,聚集了几千人造反,想推举一个首领,一时找不到适宜的人。陈婴口碑好,又是当地的一个小官,也算是头面人物了,他们就想请陈婴作领导。陈婴不同意,以没才能为借口来推辞,但是造反的人们迫切需要领导的强大要求是无人可以拒绝的,就像武昌起义后革命党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一样,陈婴被强立为起义领导。当时,跟随他的有两万多人。
陈婴做了首领后,大家又想拥立他称王,因为老大做“王”了,那手下的人都可以做相做将了,列列统升,皆大欢喜。他们还用青巾裹头,以和其他军队相区别(异军苍头特起•《史记》)。成语“异军突起”即源于此。
听到别人要拥立陈婴为王的消息,陈婴的母亲对他说了一番话:“自从我作陈家的媳妇以来,没有听说你家祖先有显贵的人物。现在你突然获得大名,不是好兆头。你不如归属别人,事情成功了还能封侯,就算事情失败了,因为你不是为头的人,名声不大,所有容易躲避祸害。”
中国有句俗话叫“出头的柿子容易烂”,还有一句叫“枪打出头鸟”,这些耳熟能详的话中其实真正蕴含着大智慧,人在一个团体、一个群体中要善于隐藏自己。毫无疑问,这位母亲深深明白其中的道理,以后的历史发展和这位伟大母亲预测的丝毫不差。
陈婴是个听话的孩子,他没有称王,那么他要找谁来做他的出头鸟呢?他也想到了不远的项梁,正好此时接到了项梁要求跟他合兵的信息,他就对部下说:“项家世世代代都是将门,在楚国很有名望。现在我们要想办大事,就要找这种人做主帅才行。我们依仗名家大族,肯定能灭亡秦朝。”然后就带着他的人马归顺了项梁。
项梁合并了陈婴的队伍,渡过淮河后,他又得到了两员大将。
一个叫英布。
英布,六县(今安徽六安市)人,因为他受过黥刑,也叫黥布。
英布是个什么人呢?
他是一个武艺高强的战将。在秦末汉初,如果论武力项羽第一毫无争议的话,那英布第二也是实至名归。
他年轻的时候,和刘邦一样,也有人给他看了相,对他说:“你应该会在受刑之后称王。”看来秦末时会看相的人真多,并且个个都身手不凡。
等他到了壮年,果真犯了法,并被判处黥刑。黥刑是秦朝时的一种肉刑,就是在犯罪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了。黥布受刑后,他愉快地笑着说:“有人给我看了相,说我当在受刑之后称王,现在,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了吧。”
他说的这句话表现了他豁达的心态,也可以听出一丝无奈又悲凉的自我安慰。但是,不会有人理解他的,别人听到他这么说后,给予的不是同情,而是嘲笑。
和绝大多数刑徒一样,英布定罪后不久就被押送去服劳役,英布去的地方和我们的刘邦先生原本押送徭役要去的地方一样:骊山。骊山刑徒有几十万人,英布天生就有领袖的气质,他专门喜欢和罪犯的头目、豪雄来往,也就是谁拽他找谁,因为他自己更拽。凭着他的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当然肯定还有那足以傲视群雄的武力,他终于带着一伙人逃了出来,后来聚集了几千人,到长江之中做了强盗。
当陈胜起兵的消息传来,黥布觉得机会来了,他带着他的几千人马去会见番县(今江西鄱阳县)县令吴芮,要他起兵。吴芮比沛县县令明智,他看到英布的大队人马没有试图送死,而是立刻答应了他,并且为了拉近关系,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吴芮因为选择了反秦的正确道路,以后被封为汉初八大异姓王之一,并且他的诸侯国成为八国中存在最久的一国。
接着黥布领兵向北,向着革命的中心陈县进发,估计是想去找陈胜领导。但此时陈胜已死,他在路上和为陈胜报仇后被秦军打败的吕臣军队相遇,两人于是合兵一处,又回过头去进攻秦军,并在青波(今河南省新蔡县西南)打败秦军,领兵前进,再度收复陈县为楚都。
后来英布听说项梁平定了会稽,就和吕臣向西渡过淮河,带着部队投奔项梁。
还有一个叫蒲将军。
蒲将军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在史书中,他突然从这里出现,又突然从一个时间消失,没有痕迹。我尝试去考证他是谁,但是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显示他是其他某一个人的名字之误。但他是项羽前期的心腹大将之一这一点毫无疑问。
其实,除了英布、蒲将军,还有一个天才少年前来投奔项梁,只是当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仅仅是项梁手下数万士兵中的普通一员。但是,他在以后将会掀起惊涛骇浪,所有人都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项梁、项羽一下得到了陈婴、英布、吕臣、蒲将军四员大将,加上他们带来的人马,总共六七万人,驻军下邳。
这时,秦嘉已拥立景驹为楚王,驻军彭城(今江苏徐州)东面,想阻止项梁西进。
秦嘉这样做应该是还不知道项梁叔侄的厉害,因为这相当于自寻死路。
项梁对其他人说:“陈王首先起事,作战不利,目前都还不知道下落。现在秦嘉背叛陈王而拥立景驹为楚王,是大逆不道。”
吕臣、英布都在,怎么会不知道陈王的下落?但做什么都得师出有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才能服众,项梁是个聪明人。
他们进兵攻打秦嘉,秦嘉当然不是对手,他的军队很快败逃。但在这一仗中,英布第一次在所有人面前展现了他的勇敢:他永远冲在最前面,他是天生的先锋(“布常冠军”•《史记》)。项梁一路追击秦嘉到胡陵,一天之后,秦嘉被杀,他的军队投降。景驹逃到梁地后也被杀了。
项梁又兼并了秦嘉的军队,驻军胡陵(位于沛县),正要领兵西进,秦将章邯的军队已经到达西边的栗县(今河南夏邑县)。项梁于是就派原来和秦嘉一起的朱鸡石、余樊君迎战秦将章邯。余樊君战死,朱鸡石的军队溃败,逃往胡陵,项梁以败军之名杀了朱鸡石。
好一个借刀杀人,借的刀不快,干脆自己代劳。
然后,项梁就率领军队进入薛县(山东滕州市),而这时,听闻自己领导已死的刘邦就赶往薛县去见项梁,当然,他可不傻,他不是去为“景驹”领导报仇,而是去认项梁做新领导。
管他谁是领导,有奶便是娘。
其实,在他心里没有领导,他自己才是领导。
于是,在薛县,刘邦、项羽第一次见面了。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3-30 15:43:02 +0800 CST  
第十四章 找到新领导

刘邦到达薛地,见到了项梁、项羽。此时的项梁和项羽凭借着“楚国名将项燕之后”的光环,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四方来投,手下人才济济,人马众多,家大业大。而刘邦不过是很多来归附他们的起义军中的一支,甚至是很小的一支,项羽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人将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对手。
刘邦见了项梁,认了他做领导后,自然又是大吐一番苦水,说些革命尚未成功,自己队伍却出了叛徒之类的话。
项梁也够意思,安慰刘邦一番之后,再说些既然你来投我,就是我的人,不会让你吃亏,跟着大哥有肉吃之类的话。然后大手一挥,为刘邦增兵五千,并派给他十员小将,领兵去收复家乡。刘邦这下声势大振,领兵攻丰,并将丰县一举收复,暂时解了心头之恨。
他的老朋友兼叛徒雍齿没被他打死,而是逃到魏地,去找他的魏王去了。
项梁在给刘邦增兵的同时,又派项羽去攻打襄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襄城官兵坚守,不愿意投降,项羽攻了很久才攻下来。在打下襄城之后,项羽第一次展现了他残暴的一面,他将守城军民全部活埋,然后回到薛地报告项梁。
起义军之所以得到人民的响应和拥护,最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让人们活不下去,他们让人们看到了翻身的希望,如果义军变得和统治者一样残暴,那在人民心中就失去了他们代表正义的合法性。
这一年,项羽才25岁,年轻的冲动会让人失去理智,从而犯下错误,这是包括项羽在内的所有年轻人都会经历的事情。
犯错不可怕,一直犯错才可怕!
项羽回到薛地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六月,项梁宣布,他听说陈王确实死了。面对群龙无首的局面,必须要给所有人找个领导,他义不容辞地担当了召集人,召回所有将领到薛县来商量大计。刘邦名义上已经从属项梁,也赶回来参加了会议。
这个会议很重要,对整个楚汉历史影响深远。
因为,这次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人——范增。
范增,居鄛(今安徽巢湖市)人,七十岁了,他在当地很出名,以善出“奇计”出名。他虽然年纪很大了,但雄心不改,他听闻项梁他们在薛地商议大事,就赶往那里,因为他又要发挥他的特长,去出一个“奇计”。
他到薛地后,前去游说项梁说:“陈胜失败是必然的。秦朝灭亡六国,楚国最为无辜,自从怀王到秦国一去不返,楚国人到如今都怀念他,因此楚南公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还必定是楚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首先起事,不拥立楚王的后代而自立为王,所以他的势力不能久长。现在您在江东起兵,楚地蜂拥而起的将领都争着追随您的原因,是由于您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能够重新拥立楚王的后代。”
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
一、关于楚怀王。战国时期的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之后,秦昭襄王以结盟为借口约楚怀王芈熊槐在武关会面。怀王不听大臣劝告,前往武关,结果被秦国扣留并带回秦国。然后秦王逼迫他割地,被楚怀王拒绝。秦国就一直囚禁着楚怀王。而楚怀王被扣留期间,楚国立楚太子为楚王,新楚王却并不想救回楚怀王。到了公元前297年,楚怀王悄悄逃到赵国,赵国新立的国君不敢收留他,怀王又想逃往魏国,但被秦国追兵抓回。到公元前296年,楚怀王被扣三年之后,忧郁成疾,在秦国病逝。秦国后来把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哀怜楚怀王,看到他死了就像自己的父母兄弟死了一样悲痛。(“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史记》)从此,秦楚两国结下世仇,楚国人对秦国极其痛恨。这也是秦末农民起义都喜欢打出为楚复国旗帜的原因。
2017年12月19日,台湾三位新党青年军被民进党当局在凌晨突然抓捕,在之后的记者会和电视节目上,新党发言人多次使用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词表达对当局的愤恨。只是不知道那些以“去中国化”为荣的台独人士是否明白他在讲什么?
二、范增认为陈胜失败的原因是没有立楚王的后代而自立为王,所以项梁起兵也要立楚王之后为王才能成功。
这个话和陈胜打下陈县之后张耳、陈馀讲的话如出一辙,这个计策真的有那么好吗?真的是一条“奇计”吗?
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十足的烂主意。
如果项梁找到的楚国之后是一个白痴或傻瓜那还可以掌控,但如果所找到的人并不和项梁同心同德,那么无疑于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自己找一个桎梏。并且,范增也知道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项家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将领,连陈胜起义时都要借用“项燕”的名号,所以,项梁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完全可以自立为“楚王”,没有必要再给自己找个绊脚石。
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着臭棋,它不但让项氏处处受制,而且让他们在以后的楚汉战争中背上千古骂名,间接导致了项氏的灭亡。
四年之后,又有一个儒士对刘邦提出了这一计策,幸运的是,他的身边有一个真正充满智慧的谋士,他才没有上当。
范增是一个著名谋士,被项羽称为“亚父”,到现在还有很多粉丝,但他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场并不精彩,甚至可以称为他最大的败笔。
项梁听从了范增的建议。带着刘邦在内的所有将领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子芈心,他正在替人家放羊呢,接着就拥立他作楚怀王,这样芈心从一个放羊人一跃成为了楚王。芈心如果甘心做傀儡享受荣华富贵倒还好,偏偏他可能放的羊很多,所以想的也太多,但成大事的能力却不足,以致于他的结局还不如一辈子放他的羊。
项梁接着让陈婴担任楚国上柱国,赐封五个县,跟怀王建都盱眙(今江苏盱眙县)。项梁自称为武信君,立英布为当阳君。
项羽未立,先立英布,可见项梁对英布的重视。
这时,跟着刘邦的张良也找到了项梁,为完成他的复国大业,也学着范增给项梁献上一策:“您已立了楚的后代,韩公子横阳君韩成贤能,可以立为王,为自己多树党羽。”于是项梁再次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并派张良去找到韩成,立为韩王。
下属对领导的欣赏程度决定了他帮领导出的主意的水平高低程度。张良以后对他的另外一位领导却提出了截然相反的建议。
项梁同时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和韩王一起率一千多人向西攻占韩地,他们攻占了好几个城,但又都被秦军收复了,只好在颖川(位于今河南省)地区往来打游击。
项梁自己带着项羽、刘邦他们率军去攻打亢父(山东济宁市微山县),这两个未来最大的对手现在却在并肩作战。
项梁、项羽、刘邦他们都有了楚怀王这个新领导,并以他为中心,留守的留守,出征的出征,形式似乎一片大好。
此时,起义军主要有以下几支:楚地有楚怀王、项梁;魏地有魏王魏咎;赵地有赵王赵歇;燕地有燕王韩广;齐地有齐王田儋;韩地有韩王韩成。此外,还有其他几支相对小的未称王的武装。
但是,这时候,起义军的老朋友、秦朝的章邯打败陈胜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这次,他进攻的是魏国。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4-03 20:48:17 +0800 CST  
第十五章 项梁之死

秦将章邯打败了陈胜之后,继续进兵临济攻打魏王魏咎。魏咎自知抵挡不住,就自己留守临济,派周市潜出临济城,向齐、楚两国求援。
当时,虽然各地义军都心怀鬼胎、相互算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叫秦朝。所以他们在某些情况之下是会达成统一战线的,其中可以看到战国时期苏秦主张的合纵之策的一些影子。
接到周市求救的消息后,齐王田儋自己率军随周市赶往临济去援救魏国,楚国也派楚将项它率军前往。
章邯得到齐、楚出兵的消息,便率军在夜间预先埋伏在两军必经之路上,为了防止出声,让士兵口中衔着一种叫“枚”的器具,发动夜袭(夜衔枚击•《汉书》),在临济城下大败齐、楚的军队,并且杀了齐王田儋和周市。进而将临济包围,魏咎看救援无望,发扬战国时士大夫遗风,为了让魏地的百姓免遭屠杀,和章邯订约投降,自己甘愿受死,让他放过城中百姓,谈判成功后,随即自焚而亡。
在战国时期,忠、勇、信等道德被全社会视为一种美德,在贵族、门客、游侠中尤为流行,是他们的一种信仰。为忠、为义而死的人比比皆是,这也是先秦诸子百家(含儒家)和后世儒家的典型区别之一。也就是说,那时候很多人为了保持自己的骨气是不怕死的。所以,请不要一说到古代中国就说什么奴隶、封建社会,人们多么多么愚昧,在某些方面,我们在他们面前没有资格产生优越感。
魏咎自杀,就是发扬了这种战国遗风,毕竟,这时距离战国时期仅仅过去了十多年。这种风骨,我们还将在汉初另外一个王的门客身上看到。
魏咎死后,他的弟弟魏豹逃奔楚国,楚怀王给了魏豹数千人,又重新夺取魏国的领地,后来楚怀王就封魏豹为魏王。
齐王田儋的弟弟田荣收集田儋的余部,向东撤退到东阿(山东东阿县)。章邯随后率军追击,包围了东阿。
齐国人这时听说田儋已死,他们似乎一刻也不能没有王,立即又拥立以前的已故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任相国,田角的弟弟田閒为将军。
到了七月,前208年的秋季,大雨连绵不止。
正率军攻打亢父的项梁闻悉东阿田荣危急,就与时任司马的将领龙且掉头领兵到东阿相救,并在东阿城下击败了章邯的军队,章邯向西逃跑。
项梁救田荣的一片好心,换来的是他对项梁的冷漠和几年后对项氏的首先背叛。
田荣在项梁解围之后,率军往东返回齐国。到齐国后得知齐国已经立田假为王后,非常气愤,他可不管现在的王姓不姓田,只知道他哥田儋死了,他们却在这里立王,二话不说,率军打败了齐王田假。田假逃往了楚国,丞相田角逃到赵国,田角的弟弟田閒在此之前到赵国请求援兵,因此留在赵国不敢回来。于是田荣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田荣辅佐他,田横做将军,平定了齐国。
项梁解东阿之围后,独自引兵追击败逃的秦军。派项羽、刘邦从另一路攻打城阳,攻下阳城后,他们屠灭了全城。然后进军濮阳、定陶,在两地受阻后,他们倒好,这打不下就打那,总之柿子挑软的捏,便又调头再往西攻占地盘。到雍丘(河南省杞县)后,再次大败秦军,秦丞相李斯之子李由被曹参斩杀。然后再回军攻打外黄。
项梁打垮了东阿的秦军,带兵追击秦军之时。几次派使者催促齐军一起西进。已平定齐地的田荣却对使者说:“要是楚国杀掉田假,赵国杀掉田角和田闲,我们才出兵西进。”而项梁回复说:“田假是盟国之王,走投无路来投奔我,不忍心杀他。”赵国也不肯杀死田角和田閒去跟齐国做交易,所以齐国一直不肯出兵帮助楚军。
项梁后来也到达了定陶,并在那里大败秦军。他又获报项羽、刘邦等人已经杀死了李由,便犯了一个和陈胜一样的错误:轻敌,他认为秦军简直是不堪一击。人一轻敌,就会骄傲,一骄傲,就会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他手下有一个人叫宋义,看到这种情况,就劝谏项梁道:“打了胜仗,如果将领骄傲、士兵怠惰就会失败。现在士兵有些怠惰了,秦兵又一天天增加,我替您担心。”骄傲的项梁没有理睬宋义,而是派他出使齐国。说话不好听的人走得越远越好,眼不见为净。
宋义在出使齐国的路上遇到齐国来楚国的使者高陵君显,就问他道:“您将要见武信君吧?”回答说:“是的。”宋义说:“我认定武信君的军队一定会失败。您慢慢走可能就会免去一死,走得太快了可能就会遭殃。”高陵君听了他的话,心想为了活命,信比不信好。就放慢了前进速度。
宋义提醒别人不要骄傲,自己以后却也死于骄傲。
一个人得意之时,很难不忘形,谁都一样,包括刘邦。
果然,秦朝组织军队增援章邯反扑项梁,章邯故伎重施,命令军队夜衔枚击,在定陶大败楚军,项梁战死。
这个燕国名将之后,处心积累拉起一支队伍,却因为一个做为一员老将不应该犯的错误而死。
这时刘邦、项羽见外黄难以打下,已经撤离外黄,转而进攻陈留,陈留军民坚守,也没能攻下,在那里却收到了项梁已死的消息。
听到消息的项羽悲愤之情无处发泄,心中不禁怨恨不愿意出兵救项梁的田荣。但目前也无可奈何,他忍住悲痛和刘邦商量后,认为项梁的死让军队士气受到严重打击,不如回去盱眙再从长计议。就和吕臣的部队一起向东撤退。
回到盱眙后,他们将楚怀王自盱眙迁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吕臣驻军彭城东面,项羽驻军彭城西面,沛公驻军砀县。
在砀县,刘邦得到了以前在睢阳县贩卖丝织品的商人灌婴,成为他麾下的又一员大将。
而章邯却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他很快就找到了下一个目标。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4-04 16:07:32 +0800 CST  
第十六章 大战前夕风云起

章邯击垮了项梁的部队之后,认为楚地的已经基本平定,起义军翻不起大的风浪了。就带着队伍渡过黄河,准备向北攻打赵地。
这时,赵国判将李良也举兵进攻赵地,赵国派陈馀迎战,李良再次被陈馀打败,他又逃到秦将章邯那儿,再次反过来和章邯一起进攻赵国邯郸,并在邯郸大败赵军,张耳与赵王歇逃入了钜鹿城(今河北省巨鹿县)。
这时,一件事让风头正劲的章邯更加强悍,他迎来了他的援军:王离。
王离是秦国名将王翦之孙,他的军队是秦朝从长城调过来平叛的正规军,是秦朝的最精锐部队,约二十万人。加上章邯率领的由刑徒组成的队伍约二十万人,在钜鹿的秦军已达四十万人,是整个秦朝的主力。
王离一到钜鹿,就和将领涉閒领兵将钜鹿城团团围住。
此时,陈馀因为去抵抗李良,并未和赵歇、张耳在一起,也没有进入钜鹿城,他向北收集常山的散兵,又收集了几万人,驻扎在钜鹿城的北面,章邯的秦军驻军在钜鹿南面的棘原。
在王离围城时,章邯在河上筑起了一条甬道,为围城的军队运送军粮。所谓甬道,就是为了防止别人攻击,两边筑有围墙的通道。他的军队和围城的王离军互为犄角,相互照应。
王离的军队得到章邯军的后勤补给,粮食充足,斗志旺盛,不停地攻击钜鹿,而钜鹿城中军民的粮食越来越少,几个月后,几乎没有什么粮了,这样下去,赵军只会活活困死。
张耳多次派人潜出城外,到城北要陈馀出兵解围,陈馀却认为自己兵力太少,不能和秦兵抗衡,一直不敢发兵。被围几个月后,张耳大怒,心中怨恨陈馀,又派张黡、陈释去责备陈余。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导致兄弟反目的对话:
张黡、陈释对陈馀转达张耳的话说:“当初我与你是生死之交的朋友,现在赵王和我性命难保,你拥兵数万,却不肯救助我们,这是为什么呢?是兄弟就冲向秦军,和我们一起就死啊!只有拼死解围,才有一线生还的希望。”
“我之所以不想和你们一起死,是想留条命替赵王和张君报仇啊。现在如果都去送死,等于是把肉送到虎口中去,有用吗?”说实话,陈馀找的借口真的不怎么样。
“现在情况紧急,只能以兄弟同生共死的精神来拼命一搏,哪还管得了以后的什么事?”
“我死了没关系,但有对事情毫无益处。”
最后,陈馀迫不得已,要死叫别人先死,派了五千人给张餍、陈释去攻打秦军,美名其曰试试秦军虚实,结果是全军覆没,张餍、陈释自然也一起死了。
看到这种情况,陈馀当然继续按兵不动。
朋友的命再重要,也没有自己的命重要!
被围在钜鹿城中的赵歇和张耳无法,只得派人几次向楚国等国请求救援。
而此时的楚国,却是暗流涌动。以前,项梁是楚国实际的领导者,所有人都唯项梁马首是瞻,现在项梁死了,而项羽这时还没有项梁那样的威望,不足以让所有人臣服。于是,实际上楚国暂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在这个时候,楚怀王是名义上的领导者,但是,这个牧羊人偏偏又是个有想法的人,他不甘心做永久的傀儡,他要做实际的领导人,项梁的死让他觉得机会来了。
在当时,楚国的兵力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项羽率领的项家军,主要包括江东子弟和英布、蒲将军的人马;一是吕臣的军队,士兵主要来源于他的苍头军和陈胜的旧部;一是刘邦的的人马,骨干主要是他的沛县老乡。
在楚怀王心里,要想避免被操纵的命运,就必须一步步削弱原来操纵他的的项家的势力,把军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同时,扶持他认为可靠的势力。按照这个想法,他采取了行动,这个行动分为两步:
第一步,夺军权。
九月,楚怀王命令将吕臣、项羽二人的军队合并,由自己统率,任命刘邦为砀郡长,统领砀郡兵马。
同时,封刘邦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号称鲁公;任命吕臣为司徒,他的父亲吕青为令尹。
楚怀王还真不愧是王族的后人,这招明升实降,表面上给你升官,实际上剥夺了项羽和陈胜旧部的吕臣的军权,而扶持了和项家关系不大的刘邦。并且,刘邦驻扎在砀县,和彭城相对较远,而彭城的军队都在楚怀王掌控之中。
楚怀王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并且从表面上来看,他似乎收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但是,他忽略了致命的一点: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马,他手下的兵,没有一个是他亲手拉来的。以前项梁可以看作是他的人,现在,他亲手把项羽推到了对立面。
他是项梁所立,项梁之所以想立他就可以立他是因为项家身后那支强大的军队。所以,楚怀王的命运从来都没有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而是掌握在有实力的人手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句智慧的结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楚怀王这样操之过急,只能让人窥见他的心机。
第二步:下套套。
楚怀王还给项羽下了一个套。他与各路将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在关中称王”(先入关中者王之·《史记》)。那时候,秦军还很强大,所以楚将中没有一个人认为先入关是有利的,唯独项羽怨恨秦军杀了项梁,激愤不已,请求同刘邦一起西进入关。
楚怀王却对将领们说:“项羽这个人,迅捷勇猛、狡诈凶残,曾经在攻破襄城时,将城中军民一个不留地统统活埋了。凡是他经过之处,无不遭到残杀毁灭。况且以前陈胜、项梁率领楚军几次向西进攻都失败了,因此不如改派敦厚老成的长者,以仁义为号召,率军向西进发,对秦国的父老兄弟们讲明道理。秦国的老百姓为他们君主的暴政所苦累已经很久了,如若现在有位宽厚的长者前往,不施侵夺暴虐,关中应当是可以攻下的。项羽不可派遣,只有刘邦向来宽宏大量,有长者气度,可以派遣。”
楚怀王根据以上理由没有答应项羽的请求,而是派刘邦西进夺取土地,并在进军路上收容陈胜、项梁的散兵游勇,发展壮大队伍,以攻击秦军。
屠城固然不好,但在当时也并非是只有项羽所为,很多人都做过。如果说在阳城的屠城行为是刘邦在项羽的的带领下所为,那么刘邦在之后的颍川等地的屠城行为则完全是刘邦的自主行为。
再者,如果怕项羽屠城,就是不派他西进,他到其他地方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陈胜、项梁的失败也并不能断定项羽一定失败、刘邦一定成功。
所以,楚怀王的不让项羽西进的本意绝对不是因为项羽残暴、刘邦仁慈,更不是因为怕项羽失败,认为刘邦会成功。他美名其曰“先入关中者王之”,却又不准项羽向西入关,目的只有一个:不让项羽封王。
楚怀王能成为楚王,完全是项梁之力,不明白楚怀王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从这两步行动的结果来看,最大的获益者是刘邦,甚至可以说这是他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项羽、刘邦就从这里分开了,到他们再次见面时,人虽是,物已非。
刘邦带着萧何、曹参、樊哙等沛县班底领命西进之后,一路招兵买马,不断发展壮大,连破多地,收获多名战将谋士,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反秦力量。
对项羽来说,项梁的死让他失去一个爱护他的亲人,在他悲痛之际,却还有人要给他羞辱,而这个人还是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人,确实够悲催的。但是,他不会束手就擒。
在接到赵国多次的求救请求之后,楚怀王准备派兵救援,但刘邦已经西进,他又不想把兵权交给项羽、吕臣等人,苦于没有合适的带兵人选。这时,那个在宋义出使齐国路上所遇到的齐国使者高陵君也见到了楚怀王,他听从宋义的话大难不死,就对宋义报之以李,对楚怀王推荐了宋义,说他能预见项梁失败,就是懂兵法,可以授以重任。
于是楚怀王召见宋义,和他谈话之后,非常喜欢他。宋义立刻平步青云,被楚怀王任命为上将军,同时让项羽担任次将,范增担任末将,领兵救赵,各部将领都隶属于宋义,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救赵的楚军约五到六万人,是楚国的主力。
楚怀王仅凭宋义一语就对其委以重任,他应该是羊放多了,没有读过什么书,甚至不知道不久前战国时期赵括纸上谈兵的往事。
就这样,毫无实战经验的宋义被同样没有实战经验的楚怀王推上了军队主帅的地位,而项羽、吕臣、英布、蒲江军、陈婴等一大批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却居于宋义之下,这个布局是多么的不合理。
但楚怀王和宋义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别人的能力。这是打仗,不是儿戏,况且,楚军中人才济济,还有个人中之龙项羽,岂会任由楚怀王和宋义胡来?
楚军主力部队直奔钜鹿,秦军严阵以待,大战一触即发!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4-09 23:42:48 +0800 CST  
第十七章 安内攘外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冬季,宋义带领楚国军队北上援救赵国,到达和赵国钜鹿一河之隔的安阳(今山东省曹县),在那停留了四十六天,并未进攻秦军。
钜鹿在黄河西北,安阳在黄河东南,中间隔着黄河。
项羽就对宋义献计道:“现在秦军把赵国围困在钜鹿,如果我们迅速率领部队渡过黄河,攻打他们的外围,赵军在内响应,向外突围,内外夹击秦军,胜利唾手可得。”
宋义说:“不对。要拍打叮咬牛的大虻虫,就不可以消灭牛毛中的小虱(意为秦朝为大虻虫,章邯、王离为小虱)。现在秦军攻赵,打胜了,军队就会疲惫,我们即可乘秦军疲惫之机发起进攻;打不胜,我们就乘势率军擂鼓攻击,这样便必定能够击败秦军了。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我们按兵不动。”
多读书是个好事,但如果变成书呆子,那还不如少读点。兵法是前人对用兵的总结,是普遍性原理,普遍性原理不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成了教条主义。宋义和赵括一样,都属于纸上谈兵派的用兵派。但他又不如赵括,因为他不听别人意见也就罢了,他还要对提意见的人羞辱一番:
他继续对项羽说:“身披铠甲、手持锐利的武器冲锋陷阵(披坚执锐),我不如您;但运筹帷幄、制定策略,您却不如我。”
宋义错了,他披坚执锐不如项羽,运筹帷幄也不如项羽。
宋义接着在军中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凡是猛如虎,固执如羊,贪如狼,不服从指挥的人,一律处斩!”
说的就是项羽,还对他充满歧视,不是狼就是虎的,反正就不说是人。
宋义下了这道命令之后,紧接着做了一件事,一件和当前战争毫无关系的事:他派他的儿子宋襄去齐国做国相,并亲自把他送到无盐县,在那里大摆宴席,饮酒作乐,招待宾客。
当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大雨不停,楚军远行作战,粮食短缺,士兵饥寒交迫。宋义想的却是他儿子的荣华富贵、自己的肆意享乐,对士兵毫不关心。
项羽是什么人,他当然不会在这样一个庸才手下甘心受辱,更不会看着自己一手拉起来的队伍就这样断送在宋义手里。一个计划在他脑中成形了,他一向敢作敢为,决定采取行动。
不知自己斤两的小人总是把别人的尊重当软弱,不让他头破血流,就不知道尊重为何物!
项羽并不笨,他在行动之前先进行了舆论造势。
他在开始军中散布如下言论:“我们本当合力攻秦军,现在却长久地滞留不前。而且今年收成不好,百姓贫困,士兵吃的是蔬菜拌杂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主帅却还要大摆酒宴招待宾客,不领兵渡河,取用赵地的粮食作军粮,与赵军合力击秦,却说什么‘乘秦军疲惫之机发动进攻’。以秦的强盛攻打新建立的赵,势必战胜。如果赵被攻占,秦军便将更加强大,哪里还会有疲惫的机会可乘?况且我军新近刚刚吃了败仗,楚王不安,集中全国的兵力交付给宋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他不体恤士兵,而只顾一己私利,这不是以国家为重的忠臣啊!”
谁说项羽有勇无谋?上面这段话对局势的分析不知道比宋义高了几个层次。当时围赵的秦军已经达到四十万,赵国区区几万人怎么可能打赢秦国,他们打得赢的话被围困了几个月怎么还没有打赢?打得赢还要四处求援干什么?秦一旦灭赵,将声势更盛,更不容易对付。
同时,这段话也为他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做了近乎完美的舆论宣传,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可惜,像这样的政治手腕,以后很难再在项羽身上看到。
到了十一月,天气更加寒冷。一天早晨,项羽去晋见上将军宋义,当他从营帐中出来时,手中却提着宋义的头,他斩了宋义!
出帐之后,他集合部队,高举宋义的头,对军中发布号令说:“宋义与齐合谋反楚,我接到楚王密令,已经杀了他!”然后环目四顾,众将领看到他那威锐的眼光,自忖无人可以打过项羽,个个畏惧,没有人敢发出异议,毕竟,谁都不想死。等他们回过神来,马上一致对项羽拍马屁:“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您家族的人,如今又是您铲除了乱臣贼子。”
他们共同推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项羽自然当仁不让。
随后,项羽斩草陈根,派人去追赶宋义的儿子宋襄,一直追至齐地将他杀了。
接着,派遣将领桓楚回楚国向怀王报告情况。楚怀王接报之后,估计吓得够呛,马上任命项羽接替宋义,担任上将军。
政治中没有什么道理可讲,谁狠谁就是胜者。
对项羽来说,内部障碍已经扫除,他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外部敌人,一展他的军事才能了。
此时,齐将田都不听相国田荣不准救赵的指令,领兵助楚救赵。
故齐国国君田建的孙子田安攻下济水以北的地区后,也来跟随项羽援救赵国。
燕军接到赵国求救信息,也来到了赵地。
张耳之子张敖到北面收集代地的士兵,得到一万多人来到钜鹿城外。
但是看到庞大的秦军,他们都不敢进攻,只是在陈馀军队的旁边安营所扎寨,观望局势。
项羽已经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此时他在楚军中的地位已经和可以和以前的项梁媲美,是楚军中公认的领袖。
十二月,面对强大的秦军,项羽在摸清了他们的部署后,开始了行动。
他先派英布和蒲将军领兵两万渡过黄河,试探性地向秦军进攻。凭着英布和蒲将军的勇武,他们多次取得了小范围的局部胜利。然后,他们领兵直攻章邯修筑的给围城的王离军队送粮的甬道,并最终将其截断。王离没有了补给,军中的粮食不足了。
陈馀见状,再次派人请求项羽增援兵力。
项羽于是率全部楚军渡过黄河,向西北进军。渡河之后,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命令部队凿沉所有渡河的船只,砸毁煮饭的锅、甑(一种蒸饭的瓦器),烧掉营舍,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口粮,以此表示军队将和秦军决一死战,绝不后退之意。这就历史上有名的“破釜沉舟”。
楚军看着被凿沉的船、砸碎的锅,每个人都知道此去自己只能向前,退无可退。他们的命运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战死,要么战胜。绝对不可能逃命。
“置之死地而后生”必须是在有战胜敌人可能性的情况下主动为之,才能真正激发军队的士气,一往无前。而被逼入绝地的军队只有绝望之将,丧气之师,这个死就是真死,不可能会生。这就是有人用这一策略成功、有人用这一策略失败的原因。
项羽率领楚军主力直杀到钜鹿城外,对王离来了一个反包围。他命令楚军全力向秦军冲锋,与秦军接战,项羽有如天神下凡,在数万秦军之中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楚军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喊杀声惊天动地,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而齐、赵、燕等其他几路援救钜鹿的的军队在他们设在战场旁边的十多座营垒中看到这一幕,人人惊恐不已,却无一人敢发兵出击,将领们只敢远远地站在在营垒上观战(作壁上观)。
经过九次这样的冲锋,楚军终于大败秦军。在外围的章邯也赶紧领兵撤退,逃往棘原。
各国的援兵这时看到秦军已败,也全部出来收获胜利果实,纷纷攻向秦军。
在混战中秦将苏角被杀,王离被俘,涉閒不肯投降,自焚而死。
至此,几个月的钜鹿之围被解。
在这场大战之中,楚军的战斗力冠绝群雄,威压众军。其他几路诸侯军见识了楚军的这种气势之后,对其无不敬畏。战后,项羽召见各路诸侯军的将领,这些将领们进入项羽的辕门时,个个都跪着前行,无人敢仰视项羽。
从此,项羽在所有起义军中树立了无人可比的威信,成为各诸侯军的实际领导者,各路义军都归他统帅了。
接下来,项羽要找的就是起义军的老朋友章邯了。

楼主 梅溪小童  发布于 2018-04-12 11:49:35 +0800 CST  

楼主:梅溪小童

字数:47110

发表时间:2018-03-13 18:59:3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3 10:32:00 +0800 CST

评论数:2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