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吴钩看不休——三野四大集群评弹兼及微言裁军(下)

若按华东战区的参军(野战军)参战资历考人,3兵团则不会行内只排三,由于3纵8师46年开年即参加山野,它那资格就可和1兵团相比,参战资深嘛,亦不过稍逊。因此,为便于战区和战事衔接,某以为将3兵团放于二讲位置将更为流畅、自然,这样分章节亦不想征求何人意见,文章如何成?首在作者行篇布局之谟算,心中无算,也不敢四处招人待见,于是就这么办。

如果说1、2兵团占定华东战场一西一东两大“藩镇”的话,3兵团这支就可命名为华东的中央军了。两个理由。一、华野各部中该兵团踞豫皖、战中原时日最长,按中原当可逐鹿的古话,陈唐后头的豫中、豫西攻略气势就是共军的中央突破那概念。二、南北战线的布局划分一直贯穿于整场华东战事,只是囿于一时之敌我情势,这个理念有隐有显。46年设定为华中、山东两野战军各自经营苏淮鲁;47年秋冬华野被迫分为内、外线两个集团施行异地作战;48年春更酝酿使粟军南渡,北地交由刘邓、许谭各管一摊的战略企划。不管几番“上命”(46年那次除外)分析得如何动听,但若实行之就是个拆解甚至“消停”华野全军的效果。此当口3兵团所处那豫鲁皖区位,作用就大狠了。今人察之,它完全起着一个维系和保证华野东西或者南北部队“团结一心”的历史作用(大陈不认同刘邓)。可以设想,在48年半那当口,若胶济段之许谭遭敌圈死围定,陈士榘必北上鲁南声援分敌。若粟裕跃进江南后失利履险,粟一再提醒中央注意的“渡江救援部队”,肯定亦非陈唐承担莫属。二野哪支,不说热情,仅及能力,你就莫太指望。

该兵团的定格成型也有个演变过程。分兵初建时辖3、8、10纵队,称陈唐兵团,任务是西扑津浦路,窥泰安、济宁;再相机折向鲁西南,会合渡河之刘邓。后头这段执行不顺,9月初陈粟带6纵南来会师,加上叶陶那支一并称作华野外线兵团。鲁西南胜败各一场后,外线兵团南下豫皖苏,在那儿辗转寻敌。48年初粟裕北归,留下的3、8、10、中11四个纵队才正式定制所谓3兵团。3兵团整体战役能力评估,我认为水平较之1、2兵团为高。1兵团是三打两晒,时常休整补训一期。2兵团的战果多半借助人和地利,屁股坐住胶东不动,拳头最多打到鲁南。就这3兵团,自47年7月后全是外线作战,几次游走中原,南奔北逐,指东打西,还多是摧城拔寨的重头戏。所以华野军中夸谁兵锋强悍,我看还就这支说得,老许那伙,至多可叫生猛凶悍。

3兵团还有一光彩事体可表,它乃二野各部战力评判的试金石。你看它这3、8二纵(10纵时常出差在外),中原夺鼎最凶时,兵力总共也就四师十六个团,但收拾起“国军”哪精锐来,常占那番号众多、共同行动的中野集群之上风头,不论听刘邓使唤也好,助陈谢激打亦罢,多见它冲前断后,发展突破,引领战局。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6-30 22:46:00 +0800 CST  
我很想了解一下。另外能不能讲讲32军的始末,谢谢。
——————————————————
讲不出太多来,好象初起时称什么胶东纵队,这下好,渤海纵队、鲁中纵队,凡新部队都不给数字番号。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01 22:34:49 +0800 CST  
“集团公司”这儿写多了,底下伙计简约些。3、8、10纵对应后来的22、26、28军,组创之日分别由鲁南、鲁中、渤海军区的野战机动师编成。3纵最初辖7、8、9三师,47年底随粟裕一进中原,建立豫皖苏战区时给地方上贡献了7师师直,随后的野战番号就只见8、9二师。8师属45年8月罗、黎组建的第一批山东反攻师,后头一直都沿用这编号。48年后手下属四个团(7师拨来一个),全是鲁南地区的老八路,所以实力、作风、经验各军旅指数超强,在兵团内的地位无与伦比。9师前身为滨海区的警备旅,46年春上合股编成。它这家乡地抗战间全由115师嫡系经营,45年9月1、2师去东北,主力团是悉数拉走,因此现有团队多是“关东军”开路时的“弃子”,心气不高,故后头再是战火锤炼亦没太冒头寸。3纵亏就亏在“支边”时把有些老底子的鲁南10师(即该纵7师)给外派了,当时只考虑两区山头平衡,没多想世间后生并非都能成就大器。但即便如此,靠实“老八”这一师(后叫65师),22军的战功、名头照样挤入了三野几大主力之阵列。

相比之下,华野8纵的队伍就十分齐整。45年8月版的鲁中4师改叫22师后一直随军,同年11月版的鲁中9师改叫23师后亦一直随军。即使为“支边”豫皖苏,得遣散非主力的24师(鲁中警备旅改编),可师底下的老团均尽量截留(潜台词:地方上不主要是缺干部么?)。到了49年2月整编26军,追着撵着还把头年就划出去的71团召回来了,真是爱兵如子,骨血一点不能少!但世上的道道亦蛮怪异,对纵内精华这么个堵漏思维,却让8纵的内战水平没多大积蓄提升,别说与3纵比较差一截,就是与那常出常进,不大安心兵团建设的10纵年终桌面一评摆,几任领导似乎觉得它还不如后者有特色?真他妈鬼怪!按说疯子军长也请来一位……窍门在哪儿?得读易经。

10纵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只管着二师,前身都是山东第二批颁号的渤海师,一叫新7,一叫11,归入华野就改称28、29师。10纵参与华东野战时间甚晚,莱芜战役了才见到番号红旗,故它这部队的进攻意识先天不足。孟良崮之战摊上阻击任务,战后下来,宋司令就有了想法。咱这北大加黄埔的双学位怕直等于“国军”那陆军大学?它教案水准多在防御守备,恐怕咱这“习相近”者要学阻击才有前途。于是吩咐了王德贵、肖锋二将抓紧专攻阵地战,有心得了,去野指争取实战任务;又见进展了,就开练起村镇防守,小区保安,直至大纵深机动防御。到了48年半二进中原,那阻敌水平已提高到炉火见青,“国军”中攻击悍部,不论它属5师、8师、11师,哪个来截哪个,堵你,缠你,顶你,让你阵地前面踽踽难行。尤其出了名在豫东战场桃林岗,28师和那来犯的整5军200旅玩沉头抵角招,一对一凡五昼夜的你往我返,连见惯恶战的粟裕都沉静不了了,告诫宋:反击就不要搞了,多控制些时间即行。就这一战,10纵在“国军”各部眼里,竟然列入“华野头等部队”。是啊,想及带出200旅(师)的一代戴安澜,谁还不垂头悄声?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01 22:50:38 +0800 CST  
“集团公司”这儿写多了,底下伙计简约些。3、8、10纵对应后来的22、26、28军,组创之日分别由鲁南、鲁中、渤海军区的野战机动师编成。3纵最初辖7、8、9三师,47年底随粟裕一进中原,建立豫皖苏战区时给地方上贡献了7师师直,随后的野战番号就只见8、9二师。8师属45年8月罗、黎组建的第一批山东反攻师,后头一直都沿用这编号。48年后手下属四个团(7师拨来一个),全是鲁南地区的老八路,所以实力、作风、经验各军旅指数超强,在兵团内的地位无与伦比。9师前身为滨海区的警备旅,46年春上合股编成。它这家乡地抗战间全由115师嫡系经营,45年9月1、2师去东北,主力团是悉数拉走,因此现有团队多是“关东军”开路时的“弃子”,心气不高,故后头再是战火锤炼亦没太冒头寸。3纵亏就亏在“支边”时把有些老底子的鲁南10师(即该纵7师)给外派了,当时只考虑两区山头平衡,没多想世间后生并非都能成就大器。但即便如此,靠实“老八”这一师(后叫65师),22军的战功、名头照样挤入了三野几大主力之阵列。

相比之下,华野8纵的队伍就十分齐整。45年8月版的鲁中4师改叫22师后一直随军,同年11月版的鲁中9师改叫23师后亦一直随军。即使为“支边”豫皖苏,得遣散非主力的24师(鲁中警备旅改编),可师底下的老团均尽量截留(潜台词:地方上不主要是缺干部么?)。到了49年2月整编26军,追着撵着还把头年就划出去的71团召回来了,真是爱兵如子,骨血一点不能少!但世上的道道亦蛮怪异,对纵内精华这么个堵漏思维,却让8纵的内战水平没多大积蓄提升,别说与3纵比较差一截,就是与那常出常进,不大安心兵团建设的10纵年终桌面一评摆,几任领导似乎觉得它还不如后者有特色?真他妈鬼怪!按说疯子军长也请来一位……窍门在哪儿?得读易经。

10纵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只管着二师,前身都是山东第二批颁号的渤海师,一叫新7,一叫11,归入华野就改称28、29师。10纵参与华东野战时间甚晚,莱芜战役了才见到番号红旗,故它这部队的进攻意识先天不足。孟良崮之战摊上阻击任务,战后下来,宋司令就有了想法。咱这北大加黄埔的双学位怕直等于“国军”那陆军大学?它教案水准多在防御守备,恐怕咱这“习相近”者要学阻击才有前途。于是吩咐了王德贵、肖锋二将抓紧专攻阵地战,有心得了,去野指争取实战任务;又见进展了,就开练起村镇防守,小区保安,直至大纵深机动防御。到了48年半二进中原,那阻敌水平已提高到炉火见青,“国军”中攻击悍部,不论它属5师、8师、11师,哪个来截哪个,堵你,缠你,顶你,让你阵地前面踽踽难行。尤其出了名在豫东战场桃林岗,28师和那来犯的整5军200旅玩沉头抵角招,一对一凡五昼夜的你往我返,连见惯恶战的粟裕都沉静不了了,告诫宋:反击就不要搞了,多控制些时间即行。就这一战,10纵在“国军”各部眼里,竟然列入“华野头等部队”。是啊,想及带出200旅(师)的一代戴安澜,谁还不垂头悄声?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01 22:55:44 +0800 CST  
上]那边是完了吗?

这边是紧接着写的吗?
——————————————
那边没完,这边再不开始,尾巴拖得太长,不好对比。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06 23:06:10 +0800 CST  
3兵团首开的华东战事是46年8月上旬由8师担纲的泗县攻城。开战前华中军区张邓建议陈毅避开桂军,专一打蒋。延安那边亦有此意,无奈老陈前月底刚收了朝阳集,身边又有宋参将这个“双学位”,一时间心气正旺,哪管它中蒋桂差别,反正都是该死的国民党。战前,8师军头何以祥绕着泗县转一圈,心里犯嘀咕,这城是五河汇聚地,如今暴雨,更是一片汪洋,故向宋申请,等炮兵上来再打。宋虽学生出身,却不爱计较分寸,断然拒绝。只有打。8月7日夜8师会同淮北9纵扫外围,没等据点全部拿下就直接冲城。倒是十多分钟就进了北门,但未料及桂系战术与蒋军大不同,它不大死守城垣,而是待你上街后再施展伏击、反突击。大约对地形已参透,故有诱歼你有生力量的意思。8师此番的团营攻击还就是山野一贯的密集冲锋,设想在头一时间凭气势就可压倒敌人。不想这种队型上轮进攻守朝阳的陈系92旅很奏效,可这次碰到桂白的172师就倒血霉了。只见大街上你哪连、排才吆喝着冲出,那四房八院中的手榴弹雹子就象长了眼睛似的掼过来,轰隆以后,按一个排计,你能直起身来的亦就四、五个人。这种形势,你就再添人马,也不会有啥大进展。8日,桂军更组织几路反击,2纵堵住的西门失守,9纵负责的东门岌岌可危;8师22团伸入城内的三个营只好转攻为守,等待增援。这时节,老陈在电话里开骂了,宋参也靠前来观摩了,都是平日里不大细思量的人,还能得出抱佛脚的招?拖到9日上午,172师师部(城里仅它二团)派出外援,前指只得下令8师撤出。这首战结果:目的没成,8师伤亡达到二千七百人。一个仅属三团的单位,这“二千七百”一下分,要么哪团全完了,要么每团战损九百;如此,这8师的一线兵员还剩几何?所以,战后老陈多次找何、丁(秋生)说项交流,人家心头仍自不服,最后只好坐直了,背负荆条写小楷,向同志们认错、检讨、过关。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06 23:07:46 +0800 CST  
3兵团接下来于华东的再次贡献(上次是献身吧?)亦由3纵前身-8师认下,这就是46年底的宿北战役。如果如前比方,48年春上该兵团在中原所为对西、东两隅之1、2兵团是起了桥梁纽带那作用的话,那么此时的8师则是承担着山东与苏淮两个共军系统的战役“合同”责任,来看陈宋手里这支“山野”。1纵叶,2纵韦,7师谭,再算上9纵小张震,全是历史上的老号新四军。就咱这儿,能称为山东八路爷,而且是115师正宗血脉。这不,这会南进苏北,军区一伙鲁汉都不参与,就咱一家给胖帅撑起。

12月15日黄昏打响,1纵那首次穿插未遂后的撤出是打得聪明,可战场制高点-峰山却是8师拿下。此战8师一出手就上第一主力,115师留下的23团,攻了四次,天亮前由1营副教张明带第四拨突击队先上了山头(从此22军就窜红一名将张明)。“国军”亦识峰山乃战役关键局点,故从16日晨起,嶂山的预3旅(它丢的峰山)、罗庄的60旅各出一团反扑峰山。这场攻击延至当日深夜,吴奇伟估计69师很难得手,遂催11师加入战局,攻击晓店以南三台山的8师阵地。

11师上来果然见效,17日中午时分,8师报告陈粟,三台山阵地遭南北夹击(北面为预3旅主力),准备撤退。陈毅了解8师水平,既然请撤,必已尽力,遂与粟商量,同意22团后撤。粟裕从未指挥过八路,心头嘀咕,三台山东北面是1纵穿插部队,8师撤了,叶飞背脊咋办?可他机智灵活,与大陈协商后,通知何、王(吉文)让24团从嶂山镇南下晓店子,加力1纵右翼。但这办法时间对应不及,因此造成了上篇1纵的突围险遇。然此时谁都没再想,战场结果往往由各种机缘合成。在8师主力集中晓店之前,“国军”预3旅已绕峰山窜入晓店。这样,如果何、王仍以22、23团(各缺1个营,留守峰山)发动进攻的话,势必要打成上月面对77军二个团那种仗,现24团这一加码就使共军有了胜数。因此17日傍晚总攻晓店开始,虽然还是打了五小时,显得吃力,可店子终究拿下,全歼预3旅。于是,陈粟即按己方的预案达成了战役的转折(若再战胜,则成战区的转折)。前一段(所谓第二段落前)两军的战场交混局象,就是从预3旅致歼时刻始走向明朗,若非意外,共军笃定赢盘。
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06 23:25:01 +0800 CST  
如果说宿北战役促动的华中和山野两军会合只具一种表征意义的话(华中仅予一粟,9纵早随陈),那么鲁南战役的发起能称得上是华中新四军真正融入山东共区的开始。来看后来形成所谓3兵团的这几支原非“山野”的山东军区参战部队。鲁南,10师、滨海警旅、军区特务团,鲁中,9师、4师10团,在各自小区首长的带领下来陈粟帐前投效任用。鲁南战役前,这几个部队基本上是自立一区,单独作战,很少配合。现在听说野战军要在山东境内歼灭“国军”主力,那会合参战、保家卫土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政府亦一样)。所以战前毛泽东的几封电文暗示,华东共军的依托在山东,战争的北移才能使陈粟得到发展。后来体会这段,不能不承认老毛目光如炬,山东确实是华野生存发展的靠山、福地。而当时纠集于苏淮前沿的那些拼命、搏杀基本没有大的意义。

军营兵队这么满员,战火当然好弄。接着的战役安排就轮到了陈粟的聪明才情,入乡敬主当为首要,故在战案中,顺势以鲁中王建安、鲁南傅秋涛为正副主将,组成战役右(北)路军,负责进击峄-苍(山)公路以北26师44旅占住的傅山口、青山、太子堂、尚岩、石龙山据点和169旅控制的向城镇。这个调拨鲁汉们愈发开心满意,因此当1月2日晚枪一响,这鲁军集团就齐头并肩,呐喊着全线压向公路。当时亦没管什么当用战术,就一股“北人骑马”,直叩敌前的气概。好在“国军”全在过节乐呵,所以到3日早晨时,北路发展相当顺利。带头大哥8师头一下冲锋就摧垮尚岩,拿了凤凰山,进抵公路;盯着它动作的右侧9师、4师10团卷入青山,猛砍44旅旅部;东翼滨海警备旅扑进向城,切断了44、169两旅的联系;西端鲁南10师和特务团兵分两路,一家夺了傅山口,一家进入四马寨。至此,前指战前提出的必须封住26师与枣庄51师,峄县52师互援“管道”的要求完全得到满足。

与此同时,公路西、南两个方向的十五团“南蛮子”也圈住了自己的目标。故当日入夜,8师乘黑又攻公路南侧马家庄的26师师部,9师紧靠身右冲进了太子堂。两侧端,滨旅全力配合8师夹击马家庄,10师则在西头,将太平庄、四马寨两条路线的阻击阵地做得有形有样。4日一天的漏汁湖烂泥巴地打“快纵”,更让山东汉子兴致高亢,溜坡踩滑正是这拨山区武装的特长,故都是撒开丫子拼命追人缴东西。忙到下午3时,虽说重炮,车子、坦克多半让南蛮截住弄走,可步骑枪、汤姆、手炮咱得的还是挺多,原先手头用了几年的“大盖子”现在一下都掉成新玩意儿。若一直呆北边,咋有这么个快速进展?所以干定野战军的心思特别强!
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10 22:40:41 +0800 CST  
9日,鲁军一伙又随8师去历练攻坚。扫清峄县外围后,10日各师先观摩炮战。只见王吉文领着将一溜新炮旧炮排列好,一小时内1500发炮弹全送进了城里。镜子里望望,“国军”的重家伙基本不再吭气了。尤其是榴炮连那炮手叫王隆福的吧?给大伙儿印象特深,五发破甲弹就将114旅门前的几架山炮打哑,够神威的!过去一问,人原是“国军”炮5团的。怪不得前次咱捡东西时8师头儿忙着审问人,哦,原来早在网罗人材哪!看来,老八多干了两年主力,是比咱见识老到。之后的攻门爆破,8师稍加示范几个就会了。这招不难,各师都有一些临城、枣庄矿工,清楚炸药的打包,护送、支放一干程序,要体会的主要是它那爆前火力和爆后突击的衔接时间和支援布置。黄昏后总攻开始,8师22团攻南关,4师10团攻北门,9师攻正东,滨旅攻东南,一准时全方位打响。午夜各师先后突入城内,巷战。城内守军系统杂、乱、散,属26、51、52三个师的都有。又因前几日受了进城败残兵的惊扰,故显得信心不足,抵抗不力。到11日拂晓,这七千余人马全部清剿完,元旦以来就滞留城内的马大帅亦俯首就擒。3兵团承担的鲁南战事各项任务,结了。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13 22:46:06 +0800 CST  
鲁南的胜利吸引住山东共区全体党政军民的眼球,所以战罢来投军认编的队伍创了历史记录。这当中,战前尚迟疑不决的鲁中4师主力来了,青州的渤海7、11师来了,即便那远在胶州湾的5师、6师也报了名。因此在全军高度统一的认识下,47年1月23日,华中、山东两野正式合并授旗,改称华东野战军。下编十个纵队(包括炮纵),稍后的2月份又成立了11、12纵队,加上两支直属师(广纵、“皮旅”)兵力达到廿七万余人,一下子就跃升为各战略大区中野战军的头一位。3兵团的三个纵队都在这次新颁番号,就是上面点出的3、8、10纵队。

部队编完就到莱芜战役,新军内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陌生、摩擦和配合不上在战役开始阶段很突出,其中8纵和1纵搭档不合在前说1兵团时已涉及,不再扯。只是感觉问题出现在粟指对新华野的认识不足,整编并不等于领导的权威就一并确立,下面对你的安排亦无二话。仅就此论事,莱芜战役的统筹水平要比鲁南战役差得多(那次的“点将术”多到位!)。这个问题在后一段的总攻和反突围中及时得以解决,彼时,王建安承担起了莱吐公路东侧三个纵队组成的右集团,有职、有权、有责地将战争指挥到最终胜利。8纵最后一场反突围和1纵分别负责了张家洼、高家洼两处的堵头扎口,打退了突围“国军”中最强两个师(46军188师,73军193师)的侧翼冲击,再没听说闹过什么山头意气。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13 22:47:58 +0800 CST  
又出差去也。奈何。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22 21:09:41 +0800 CST  
3兵团中对孟良崮战役贡献最大者仍是8纵。战役展开阶段,它是两支对74师施行远程穿插包围的部队之一;战役总攻阶段,它又承担攻击冲顶,并成为一举消灭74师的五把尖刀之一。那么是否说,经过鲁南大战的锻炼,8纵已一跃而起,变为兵团的头等主力了呢?恐怕还不能这样评判。8纵在孟良崮一战中能打到主力位置,多半还是所谓机遇的缘故。来看战前华野各纵的占位。陈粟总部扎于坦埠北面西王庄,这是战前“国军”的首取目标。护住此共军要害的是它南边的一溜儿纵队,从东往西点过去,2纵在沂水城南,8纵在沂水西岸黄山铺,跟着是9纵占住坦埠四周,再西就是驻东坪的4纵了。4纵背后由沿蒙(阴)莱(芜)公路东侧一字排开的原西进兵团三个纵队护卫,最下方1纵守大张庄,中间是鲁村的3纵,再上就是扎和庄的10纵了。

再看5月13日战役定打时各纵临战战势。正中位置的9纵已在11日与进攻坦埠的74师57、51二旅交火,战事正值全线胶着,亟需右邻4纵出兵支援。但4纵南下,其盯防的新泰11师则须由身后的1、3纵接手(1纵已选为战役的西路穿插部队)。而最东边的2纵,须与敌后的7纵紧密配合,时刻防范桂系从临沂上到河阳的那两个军。因此,此期唯一可挑出担任东路穿插的部队不为8纵还能谁?这就是8纵的历史机缘。8纵13日初夜开始的大迂回南插很迅猛,头一仗就在依汶庄将83师57团驱逐。接着过汶河,在仁寿又打掉敌一加强营;14日凌晨拿下了本战役最南端目标桃花山;然后向西转,奔芦山区“底线”老猫窝。14日夜继打垮57团占领老猫窝后,与西侧垛庄之6纵防线贯通。到15日拂晓再拿下芦山东南边际之万泉山,可以说,74师南撤大门只为8纵一家关闭。

从地图上看8纵这穿插路线,如果先前形容1纵的西路穿插仿一根蛇矛的话,那么8纵这东路穿插完全可说成是一把土耳其人手握的月亮弯刀。你看,从北向南这段,砍口不是?南弯向西面一段,象不象刀的钩刃?这么个比喻法,那此时8纵的战斗力不是比1纵还牛?非,尚有所不及了。因发现在它穿插的整个过程中,打到的“国军”番号都是那83师19旅57团。依汶庄处是,老猫窝处是,最后万泉山处仍然是(只仁寿和桃花山地面不详,可那数量小)。所以说它负责的东、南两线虽然漫长,但战事激烈程度并不大,敌军不坚强。瞅一眼它对面立着的83师就服了,孟良崮“国军”参战各部,不论攻方守方,贪生怕死、偷奸耍滑、损人利己行为之最恶劣者非它师长李天霞莫属!青驼寺以西至沂水,这么大的西线,11日“国军”1兵团进攻,李就只派了个57团冒充师主力去沂水以西虚应。8纵才逼近汶河,这57团就南逃。然后随着你的南下它更南下,转眼就蹦进老猫窝。你再一打,它又从老猫窝往临蒙公路窜。若非15日汤司令祭起军纪,它不敢再向南而被迫北折万泉山的话,你此战根本就灭不了57团番号。而集结于青驼寺一线的83师主力呢,又是“国军”救兵中表现最逡巡不前的一路,哪比得上西线25师那种拼命精神之万一。

所以说,如果14日上午初困芦山的74师本有脱身机会的话,就是全军后转向南疾走;可惜碰上个牛逼烘烘的张灵甫,狂出个“诱敌来攻”的号召,得,机会丢了!如果15日午前74师还有一线生机的话,也是全军全力以赴往南突。可惜它又不知情,看到南面山形险恶犯怵(这下知道怕了?),故先是西打垛庄一下,不行;又朝西北公路碰撞,不中;最后就冲东北方的雕窝死突,可恰遇到共军中兵力最厚之9纵。唉,命不该人活,独独放过这南头。15日午后的救援,83师官兵就有点拼命形象了,那是老蒋的“杀无赦”口喻到了,可这时8纵的阵地已成纵深坚阻,谁也难打了。16日凌晨华野发动的最后猛攻,8纵就是从桃花山脚起步北上,虽属五个纵队中进展最慢者,可收取的那数字高地非其它坡面可比,那叫芦山主峰。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22 21:12:51 +0800 CST  
看到白长官到台湾后对国共两党PK的总结,称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是因其军事斗争的失败,而非政治上的垮台。感觉说得有些道理,与咱党八股里一贯宣传的国民党失败,首先是其政治黑暗,政府腐败,民心丧失所致的说教全然不同。窃以为,那些东西或许是它失败的根本原因,但却不是立马能敲它饭碗,使它垮台的直接原因(就象文革后期,什么都到崩溃的边缘了,但就不垮台)。那么直接原因为何?历朝历代,这个直接原因都是统治者军事上的失败,军事上败了,政权就丢了。因此,白长官关于国民党失败原因的评判基本是合乎历史,合乎事实的。国民党军事上的失败,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其军事领导或将帅的窳劣或不得其人。蒋某那层级我们不议,只提及带兵将帅。象孟良崮战役中李天霞这类将领,在双方殊死一搏中行为竟如此荒唐,手段竟如此卑劣,战后检讨,首先就应明正典刑,以儆效尤。怎可就一个庭问、免职而后收监候审来交代于同党(后还释放)?如当时立杀此类,完全可给士气已然萎顿,军将交相渎职的“国军”队伍当头一记棒喝,庶几还能遏止其军队品质继续下滑的趋势。杀谁并非目的,但当在可杀之机,才能收到如曹操那样借人头强军规的效果。否则到后头去了台湾,再杀多少李玉堂、余程万那样的逃将(你老蒋先逃吧?),都于事无补。反倒让人看来,觉得你这不过是在诿过于人或者铲除异己罢了。

与8纵的战场得意相比,3纵在孟良崮战役前后一段有些郁闷,已经有两场大战没打上主攻位置了。上次莱芜就让大陈拉着哄着支到郯城去干阻援,虽说咱不大想学那种死拼硬打仗,可还是叫它74师的进攻一时半会儿没辙。可好,一旦北边打响,本来说好共进退的2纵却抽调新泰,要参加什么助攻?不爽。这次孟良崮,前指又说我几个刚从西线返回,身体疲累,呆新泰、莱芜之间看住11师、5军即行,可怎么13日午后1纵就朝南移动?难道它新四军之间自有安排?这下更好,南面打响后,老蒋那两大主力,就全部移交给我和老十了,它阻莱南,我堵新泰,还不得不认真对付。那粟裕,莫不是还记着上次三台山撤退事儿吧?战壕里蹲着脑子里又有了意淫:和大陈去西边这遭还行,那72师吃老子打了个快活。再说和老宋的感情亦走近,撑它二轮攻城时,见咱上城墙那副身板,它10纵全军没谁不服的!算了,跟大陈说说,下次咱们分开干干。因此,“7月分兵”在华野中下层中并非毫无市场。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26 12:16:11 +0800 CST  
6月30日才决定分兵,7月1日陈士榘就行动。本来如果按军委指示,鲁西南这一路“还要准备于适当时机,以两个纵队经吐丝口攻占泰安……”但现在谁也不想等了,3、8、10纵(呵,倒都是115师的!)一并喊齐,越过临蒙路,向西扑击。三个集群中,如果说鲁中、鲁南这两股战事不顺的原因主要是轻敌的话,那么鲁西陈唐的毛病则更多是急躁造成。看它一路连下泰安、大汶口、肥城、平阴那速度,疾风暴雨似的!兵临汶上、济宁了,如果拿下,西出巨野、郓城将与刘邓全线会师。

7月16日3纵三面包围济宁,没仔细看城里“国军”属哪部,有多少人?就分派一个师抢一城门,开攻!倒是17日就把外城的东、南、北关都占了,可接着攻内城时麻烦就来了。突破口处的川军怎么越打越多?南门那边还接着发现中央军66、70师的团级番号,一天都不顺利,难缠!18日决定,集中8师突击内城东门。才扫清门边的地堡、鹿砦、铁丝网,爆破就失灵了,城头城墙上站满了对方兵将(战后得知“国军”城内有属三个师的近二万人),火力发扬得够酷够猛,突击队根本就靠近不了门面。下来歇一日,研究了努尔哈赤的攀城法,决定20日搭长梯先破城楼箭垛。不料这招老旧,平日里又多不练习,故用起来总是协调不起。不是梯子差点尺寸够不着,就是上面爬满人后自己折断,坠落一堆人。3纵真是头疼了没法。好容易夜里9师那东南角登城成功,哗啦啦扑上去七个连,可人刚落地,66师的炮子就炸开了,不光断你前程,而且认准腚后。这种间接射击是美国人教的,叫做炮火拦截。可惜了这七连勇士,到21日上午都没能退下来,全部战死城垣。大陈叫停声中,直骂特纵那炮兵咋没跟着西来。这下何以祥、王建安几个都懂了,咱军里以后得自留支炮兵团、营。

济宁攻坚是陈唐兵团西进打得最惨一仗,主力3纵伤亡三千二百人,多于泗县的二千七百。不过这回分摊面大,倒不挺难看。最可惜的是8师23团景团长战殁,这是王麓水死后该师的第二次重大损失。战后退到嘉祥、巨野那方去休息,呆几日,就到了接应鲁南1、4纵突围西来的月底。8月1日见了面才知道:咱这儿其实不算啥,瞧那新四军,两个纵队,减了两万人,光景更惨!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26 12:22:23 +0800 CST  
姑苏对几个野战军的攻城术评点还是很到位的,再整点阻击术特点更好。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27 22:09:57 +0800 CST  
47年8月整月都不好过,大家身上都有伤,地形也没吃透,想停脚下来集中集中,研究研究。可军委那头批,中野那里告(指王、张11纵上诉),全一个意思,盯着你再去拼消耗(大陈对刘邓的怨尤正是此期形成:你自个儿省省吧,脑壳昏昏,能使人昭昭?)。9月5日陈粟率6、10纵过河会师后,西兵团的混乱局面开始绥定。从此时算起一直到48年1月,重组的大号西兵团(或称粟兵团)一共打了五场重要战役或战斗。分别是发生于鲁西南地区的沙土集战役,土山集战斗;发生于平汉线上(史称进军豫皖苏)的许昌,金刚寺和确山三场攻城攻坚战。这五场战事共一个特点,就是3纵于其中都唱主角。在华野各军均处于低迷状态的这段困难时期,打仗基本不靠连理关系的3纵,显现了遏沧海止于横流那样的英雄气质。

头一战是会师后9月7日打响的沙土集战役。战前部署是:以7月分兵以来内、外线兵团中受创较轻的3、6、8三个纵队承担攻击任务,消灭6日晚宿营沙土集的“国军”57师。其它1、4、10纵,王张11纵,6纵17师作为阻援部队,截堵主要犯敌邱疯子的整5军。7日晚3纵两师攻占马庄,8日白天占精良寺,扫清外线,晚8时半总攻沙土集北门。8师此次为突击队,二个团一个突刺就破门进村,与敌展开巷战。同时,8纵从南、东南两向,6纵从西北方向也突破进村。仗打得干净利落,仅到9日晨2时,57师上下各级九千人全歼。这仗若仅较数量,与年初苏、鲁那批相比就不算啥,可因打出了一个久败终胜的战局转折点,所以连一贯好大喜功的毛泽东获悉后亦非常高兴,致电称之:郓城、沙土集歼灭57师全部的大胜利。可见逆风行船比之顺水推舟,做成后更让舵手喜悦释怀。

此仗还有一亮点,就是3兵团中那10纵亦捎带来了回小翻身。10纵这次是附17师在郓城南边的王老虎、八里河一带堵整5师,算是和这支“国军”大主力第三次交锋。头次是在孟良崮北面的莱芜以南阻击5军,仗没打大,双方多是磕绊拉扯。二回就是上月在梁山城北与84师对峙时,突遭5军调头逆袭。这次险,丢了六千人马(内民工四千,骡马五百)不提,还差点过不了黄河。所以这第三遭,若有血性必打成雪耻之战。好个宋时轮,笨仗反显真汉子,就在这八里河简易工事中顶了老邱一整天。反复进攻反复击退,最多时打退了对方一次三个团的集群冲击,直到沙土集全拿下方休。战后,10纵这个“小翻身”亦总结得好,开始出版自己的作战特长。从此后,华野攻坚“选美”每次中标可以轮流,可若搞阻击秀,嘿嘿,哪家也拼不过它那“排炮不动”。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30 22:18:37 +0800 CST  
第二战粟裕又盯住11师。胡琏在鲁中那边打出名气,故这鲁西南刚见着粟裕行踪,老蒋就使他从胶济路周村站上火车,转道津浦、陇海路到商丘下来,从这儿北援曹县去斗粟。9月21日,11师先头18旅进了土山集。此期粟郎思谋过度,苏淮情结似乎已转成“胡琏情结”。看它一旅前伸,又受前仗速战速决的鼓舞,算好它后队和前锋间有两日间隔后,即决定打个“短平快”,吃了这个覃道善。又选3纵主力、8纵二师为主攻,3纵一师陪同4纵去防大义集(这里118旅斥候刚进驻)。22日夜开始攻击,3纵8师22团领着7、9师各一团,8纵22、23师合计三团从三个方向一起冲锋。22团在东面首先打开一个口子,1营进了村集,与18旅各施正、反突击。但西、南两面8纵派的攻击“刀刃”均不锋利,前锋后续间也没协调好,打了一夜无进展。覃悍将知道战机转来,遂集中兵力从三个方向压向村东22团,并组织炮队拦截8师后队。这种压前断后战法很有效果,8师各营招架不住,纷纷退出突破口,这仗眼看只能这么结。23日白天,11师11旅又赶到大义集,出村遂行战役反击,形势已生不利,粟裕只好下令撤兵。这仗咋说呢?不能怪下头没使力,也不好说指挥咋不中(跟打57师套路全同),问题只在择敌不当。东边南麻那仗没全弄懂,西边土山这下总该透彻了吧?一句话,当时华野已不具拿下整11师的实力了。甭管你再逞强,能计算,只要对方不出错,实力就决定胜败。这事儿有点象三国中曹营张郃那穷叫阵,不管咋夸口,咋放胆,一到跟赵云照上面,十场打斗九场输。道理在哪儿?实力不行。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7-30 22:25:47 +0800 CST  
共军鲁西南先胜后败,“国军”两大主力压迫甚紧,只好弃了这弹丸之地,跨陇海路南下。此二仗前的9月3日老毛就曾指示陈粟:你们全军一切将士都应迅速建立无后方作战的思想,准备在连续作战之后缩编部队,准备打得三、四千人一个旅;不要怕后方被敌切断,勇敢地向淮河以北、平汉以东进军。只是那时大伙儿认为尚不到刘邓8月那地步,且战且走未尝不可(若要执行了,就是八百里跃进桐柏山了)。此番南下华野战史称作进军豫皖苏,亦见诸毛泽东选集,就是评西北大捷及新式整军运动那篇提及的几大野战军的战略进攻。记得文革期间学毛选,不想听讲颂,专爱翻注释看。当年对共军部队那阵容就来电,秀一下:“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七个纵队……强渡黄河,向大别山进军;陈毅、粟裕等同志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八个纵队……挺进鲁西南,进军豫皖苏边区;晋冀鲁豫区陈赓、谢富治等同志领导的太岳兵团二个纵队和一个军……由晋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如今来看华野这“八个纵队”是咋编派豫皖苏的。9月27日,西兵团一分为三开始行动。左路陈粟率3、4、6纵斜跨陇海路向皖西开进,右路陈唐率1、8及李先念12纵直插陇海路进入豫东,10纵,王张11纵仍留鲁西南滞敌,掩护主力南下。这来问题了,看这八个纵队是拉用了晋冀鲁豫的二支才够数目,那么,刘邓的“七个纵队”又咋凑足呢?它8月南下大别山实际只有1、2、3、6四个纵队,为宣传计,毛选加上了后续的10、11、12纵三支(11纵是直到淮海了才归建),本无妨。问题是这11、12两家先已计入华野,刘邓处再加,那不成重复计算?或有说,华野那头若加特纵(其时留渤海)即可匀出番号,但总还差一家,咋解决?因此,为宣传气势,共方一、两个军的番号都能多报,那它公布的歼敌数字呢?也可疑。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8-01 21:48:42 +0800 CST  
进军豫皖苏没实际战果,不过是毁了一段铁路,灭了数县土顽。远道不能持久,所以赶忙转向西边,破击平汉线来弄收获。这次西兵团重新编组,粟、陈(士榘,陈毅已去邯郸筹粮)决定1、3、4纵队为1兵团,直开郑州-许昌段;6、8纵为2兵团,呆睢县、柘城抗击尾随南下之5军。12月13日到了许昌城,何以祥就想打,不料这次前指反而慎重。初进中原,首攻重镇,前头教训,都有影响。但何就看中这“打眼”,再请战,只好同意。3纵这番攻城亦持重,第一攻击波把主力团全排上,8师22、23团,7师21团分攻南、西、北门,7师20团,8师24团开西门外做二梯队。如此组织,守城“国军”又不强(人倒不少,达一万),所以14日夜总攻开始,23团3营头轮攻就入了门,预备队24团跟着亦撵进门,续起街头战。3纵首长调度很好,把僵持南门的22团,助攻北门的21团都喊齐,大伙儿全往西门灌。这种冲击强度有点象后来四野打天津,因此15日中午全城就拿下,歼敌六千五。俘虏多不说,这许昌还是刘峙郑州绥署的粮物集散地,军用物资堆积如山,这下特解决整支华野的各式短缺。大陈搬不完,致电粟裕,故野直、1纵,6纵都来分享。5军本来城破前想施急救,但在太康以北为6纵拦阻,好不容易破它后来到通许,就见北面10纵从兰封漫过铁路,款款南来,妈的个逼,这魏延实在难缠!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8-01 21:51:32 +0800 CST  
davey_y兄诸多日子没露面了。。。。
楼主 本老夫子  发布于 2008-08-04 21:26:34 +0800 CST  

楼主:本老夫子

字数:72230

发表时间:2008-07-01 06:4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6 23:16:59 +0800 CST

评论数:14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