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一篇千古奇文,请你猜作者(其名,如雷贯耳,但。。。。。

译一篇千古奇文,请你猜作者(其名,如雷贯耳,但。。。。。)


梦中老农序:
如果人类社会存在奴隶社会,那么纣王统治下的商朝就是。
但是,与其同时代的周邦,文王奉行的是亲民之道。


【知识】


我们人类并非生而知之者,我们的知识从何而来?
自然、古人、实践,必然地具有当我们老师的资格:
其一,大自然造就生态平衡之德给我们人类以启示;
其二,我们学习古人和前辈的经验,并借鉴其教训;
其三,我们勤奋实践,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探索未知、归纳事物的发展规律。

三位老师---自然、古人,实践---启示我们:择其善者‘中庸-亲民-天下平’而从之,将不善者‘-人治-曲礼’而改革之。

学习,是习践致知,是格物致知,不仅是说教乎。
学而不思就虚妄,就会被无形的枷锁禁锢思想。
胡思乱想而不实践、不格物、不联系实际,则很危险,容易走上歧路。
工乎‘学而不思-思而不学’这两个异端,是有害的。

因此,我教诲你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所谓学习知识,就是去探索、去弄明白我们所不知道的诸多事物的原理;探索事物的原理,是获得新知识的途径。

知识的本质是探索未知;探索未知,是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探索未知,方能显示知识的无穷的力量。
我们学习古人的知识要学以致用,要从事探索未知的实践,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所以说:探索未知的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当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打开了一个未知的窗口,探索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就像看到了一个久久思念的、最忠实于自己的好朋友从遥远的未知世界里向我们风尘仆仆地走来;他意气风发、朝气勃勃;他亲热地拥抱我们,这是一件多么开心快乐的事情啊。
人类若‘无知-愚昧-麻木’到受欺辱、受压迫而不知愤怒,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正意义的‘人’吗?


【】【】【】【】【】【】【】
【梦中老农点评:
以上是一篇结构严谨完美、层次分明、说理痛快简捷的论说文。篇幅虽小,哲理极深。
一, 论题:学习知识,是习践至知

二,论据:
1, 如果不实践,就会工乎‘学而不思-思而不学’这两个异端,是有害的。
2, 知识的本质是探索未知;探索未知,方能显示知识的无穷的力量。---探索未知的途径是实践,而并非说教。
3, 探索未知的实践,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三结论:
1, 格物致知是引导人类走向文明的、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好朋友。
2, 无知则无人---只会逆来顺受、忍耐欺压而不知愤怒者,只能算是奴隶。而那些制造奴隶、剥夺他人人权者,也不是人。
【】【】【】【】【】【】【】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7-12-31 09:42:38 +0800 CST  
【梦中老农点评:
伪儒颠覆其精华,反其道而行---说什么:师道尊严---经常地温师说过的话,岂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1-02 04:06:44 +0800 CST  


有农夫问我:你好似圣者啊,为什么有这么多能耐呢?
我有能耐吗?我没有能耐也。
种庄稼,吾不如老农。管理菜园,吾不如老圃。
我两袖清风,空空如也,叩其两袖而竭焉。
我少年时很贫贱,所以我做了很多出苦力而不挣钱的活。
我做了太多的苦力活,虽然没有挣到钱,却练就了制简抄书的技艺。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1-04 02:42:45 +0800 CST  

文王有很多的能耐吗?也不多也。
乃是因为人民爱戴他,将他树为圣君。文王的爱民之德显示出巨大的能量。
他发奋图强的气势始终不变,他一心一意地学习济民之道而没有悖逆‘天下平’之过。
其心、其言行可以连续三月不违‘济民-爱民’之仁,其余岁月则可想而知矣。
他发奋图强的气势、锲而不舍的毅力,中华民族永远不会舍弃。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1-04 21:56:25 +0800 CST  

子禽问子贡:孔子每到一国,一定要打听这个国家的政令、政策,他是为了增长学问呢?还是为了给予建议呢?
子贡说:孔子每到一地,总是态度温和、恭敬,言语简练、风趣、谦让,所以老老少少都喜欢和他谈论。孔子追求什么呢?他的诸类追求及给予都和别人不同啊。
孔子说:吾‘必闻其政’,是为了了解君主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周礼-大礼’;了解百姓或富或贫的原因;了解社会是否安定;探索人民隐匿才智的原因。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1-05 18:23:53 +0800 CST  


或曰:谁说那个没有父亲的仲尼明白祭礼呢?在大庙里,他什么事都问。
孔子说:(我已经问明白了---)此祭礼也,就像射箭没有目标一样,浪费了人力物力,却不通道理,这不过是古人迷信的做法。

或曰:夏-商之祭礼,前后有别吗?
孔子说:夏礼,我知道在杞国那里收藏的有,但不完整了;殷礼,我知道在宋国那里收藏的有,也不完整了。
如果文献完备,我就可以系统地批判它了。

或问:王者是如何祭奠其祖的呢?
孔子说:不知道。我只知道:如其宣传祭礼于天下,岂如揭示诸自然道理乎!王者用食物和酒祭奠已往的祖先,是王者自己的事,我不想去观看。祭礼如果灵验的话,祭祖就会如神仙般显灵,夏-商就不会灭亡了。(然而,祭礼并不灵验,所以---)我不相信它,祭或不祭,都一样,夏朝和商朝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1-10 17:05:45 +0800 CST  

王孙贾问曰:为什么有人说‘与其喜欢探索奥秘,宁可祈祷于灶王爷呢’?
孔子说:不然,如果违逆了自然规律,就会粮食歉收,祈祷灶王爷也没用。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1-26 17:21:49 +0800 CST  


青少年中有不优秀的。
青少年中的优秀者也有一事无成的。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有四十岁、五十岁而默默无闻的人,这样的人就不足敬畏了?就一定是无用之才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在严酷的环境中,方能显示出人的才能和品格。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14 18:48:58 +0800 CST  


【榜样:文王】


子贡曰:用‘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评价文王;何如?---文王被困羑里时不向纣王谄媚屈服;当周邦富强之时文王也不骄傲放纵自己。---这样评价如何?

孔子说:也行。未若说文王乃‘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文王被困时,依然乐观地规划‘天下平’之大计,周邦富强时,依然克己爱民信守大礼。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文王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句话,是说他在琢磨‘天下平’之心愿吗?

孔子说:
子贡啊,现在开始可与你谈论《诗》矣,《诗》告诉我们以往的历史,从而让我们知道从历史中走出来的人是谁。
读《诗》,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读《诗》,不担心读者不停止思考,只忧虑读者不知道《诗》中所记何人。
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文王的济民之道。
三十岁确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四十岁则毫不疑惑人类的终极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仁爱、自由平等、至善至美的社会---天下平。
五十岁前坚定了宣扬‘明明德-天下平’的历史使命,便著书《大学》《中庸》《论语》,歌颂文王的济民之道。
六十岁以后,待我的阅历丰富了、知识丰厚了,对自己的论说听了耳顺,便可以注释《周易》了。
七十岁以后,我就能从心所欲地讲解经世济民之道,而不违逆自然规律。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16 18:57:24 +0800 CST  


文王时代,不可不知也,一则为文王的‘明明德-天下平’以喜,一则为纣王的‘炮格之治’以惧。
文王言之不出‘大礼-周礼’;文王信守大礼,罕见他有违背‘大礼-周礼’的言行;文王耻于不实践自己的诺言。
文王事君的命运是:被纣王囚禁羑里之辱。
因为文王有爱民之德,所以当文王的生命临危之时,有‘大邦之子-归妹’的舍身相救,这也是必然的、情理之中的事情---‘朋友-归妹’给文王的命运是:令冻僵的文王血液疏通。
因此,文王发誓:要信守大礼,克己爱民,追求天下平。文王言出必行,奋勉实践天下平。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18 10:30:39 +0800 CST  


归妹令冻僵的文王起死回生---她是用什么方法恩赐文王生命的呢?
归妹用她的处女之身和性器令文王起死回生,她是文王的再造之母。救活了文王之后,归妹理所当然地成了文王的妻子。
归妹的这种舍身赐予的伟大精神,不是我们所能企及的。
当时的文王虽然被囚禁在羑里,但是他并没有罪。---邦有道,无罪人;邦无道,像文王这样的有德君子也难免於刑戮。
(公元前1095年冬天?)被冻僵了的文王,刚刚成为‘若人’,如果没有归妹的舍身相救,就没有文王;如果没有文王,历史就得改写,如何会有武王讨纣革命的成功呢?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19 09:14:20 +0800 CST  


仁远乎哉?文王欲仁,斯仁至矣。
文王,忘我忧民也。没听说文王有何过错,若有过错,人必知之。
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文王啊,可惜我没有出生在文王时代。
文王心系民众,胸怀若海坦荡荡,小民百姓长久的亲近他、爱戴他。
文王温和待民,而刻意磨砺自己---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文王有崇高的威信而不严厉。
文王信守大礼,奉行‘明明德-天下平’而令周邦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20 11:16:31 +0800 CST  


文王忠诚于民,信守大礼。
文王饭疏食,饮水不饮酒,弯曲胳臂枕之而睡。文王实践天下平,生活虽然艰苦,乐在其中矣。
或有人问曰:怨乎?
文王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文王不信奉‘极-权统治扰乱民众’。
文王所说的高雅言语,可见于《诗》、《书》、《大礼》。
文王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21 22:28:28 +0800 CST  


文王替人民说话,动听而至善。
文王身在民间,必使民众批评建议之,而后和衷共济之。
文王深信:奢侈腐化必然绝后亡国;勤俭朴素则能凝聚民心稳固天下。与其奢侈绝后也,宁可俭朴而稳固天下。
文王不把自己当圣人,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文王罕言利与命与仁。
文王克己爱民为之不厌;文王信守大礼,以身作则诲人不倦。
文王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则可谓胜过了用言语教导我们。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24 17:54:46 +0800 CST  


伟若泰山北斗的西伯-文王,其德可谓至善至美矣!
文王‘顺其自然、克己中庸、爱民至善’为人民谋利。人民得到自由而称赞他。

纣王奉行极-权而不受大礼制约则导致腐败。
纣王用炮格之法禁戒人民的自由,而令民众恐惧。
纣王勇猛力大为所欲为,而导致社会紊乱。
纣王执掌极-权之柄而为非作歹,那是在绞杀商朝。
纣王用炮格毁伤人民的肢体,开启我们的手足。
正如《诗经-小雅-小旻》(旻min:伤痛)所描述的:
纣王残暴统治下的人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2-25 19:02:30 +0800 CST  


纣王囚禁文王,文王被冻僵获救之后,决心积聚力量征讨纣王。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文王誓言:
积聚力量,讨伐纣王,解放奴隶,实践‘明明德-天下平’。
文王所崇尚的道德有三点:
变动社会之容貌,令人类社会顺其自然,远离残暴傲慢的极-权统治。
竖立正确的信仰-天下平,信守大礼行中庸之道。
出浩荡之气讨伐纣王,令劳苦大众远离‘倍受鄙视’而感受仁爱也。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1 18:36:09 +0800 CST  


文王信守大礼实践‘亲民-天下平’,则周邦的民众兴起相互仁爱之风气。
所以,如果文王倡导的‘明明德-天下平-大礼-周礼’不被遗弃的话,则民众就有志向、有信仰,不苟且偷安。
工业、农业、商业等有关国民经济的大事,就有人掌管,就会经济繁荣、粮食有库存。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2 18:50:24 +0800 CST  


文王不耻下问,善于向民众请教、虚心听取民众的建议和批评。
文王临‘天下平’之大节而志不可夺也。
文王与普通人有区别吗?文王是人民的一员。
文王肩负‘天下平’之重任,不可以没有弘大的毅力。
文王任重而道远。
文王克己爱民,以实践‘天下平’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4 00:26:58 +0800 CST  


巍巍乎!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与禹,故舜禹之有天下也;尧舜不传位子孙也。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
唯民众利益为大,唯尧则之。
然而,由于没有文字记录,尧的其他爱民事迹已经荡然无存了。
巍巍乎!尧的爱民精神有成就也!
尧的爱民精神焕发光大---尧的爱民精神由文王彰显!
周文王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4 12:28:45 +0800 CST  

文王为政,以爱民之德治理周邦,他心系民众,与民同甘苦,人民都爱戴他,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自然,思想天下平。
治理国家若放弃信仰而仅靠政令和刑法,可令人为谋利而无耻。比如:嫁祸于人、作假、行贿、舞弊、贪污、化公为私、出卖国家机密,等等。
文王治理周邦,‘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周邦的民众‘有耻且格’。

楼主 梦中老农  发布于 2018-03-05 07:45:06 +0800 CST  

楼主:梦中老农

字数:4762

发表时间:2017-12-31 17:42: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7 20:22:10 +0800 CST

评论数:2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