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翻晋书》连载

开篇说几句


历史大概是很趣的东西,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一是在央视科教频道名栏目《百家讲坛》上,大师们所讲的大多是历史;二是过去在城乡盛行的各类传统戏剧,不论真人表演的,还是木偶戏,演绎的也大多是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本人算不上历史谜,却也爱听历史故事爱读历史书,由于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因而似乎也可以当作历史有趣、为人喜欢的一个佐证。
我读历史书,自然也就是信手翻翻,没有熟读的耐心,更没有钻研的用心,不过就是聊以消遣而已。比如这套十卷本的《晋书》,三年前网购的,粗略翻过一遍后就摆到书柜里,想起来就随便抽出一本来,扔到床头,睡觉前读一篇两篇。有时一下子抽出三五本撂在那儿,这本读读那本看看,并不十分刻意弄清相关联的内容,总还是随心所欲。不过因为常常翻阅,对书中的人物故事渐渐熟悉了起来,也生出一些感想,有了写点什么的欲望。
两晋实在是个很奇特的时期。它和中国历史上的哪个王朝都不太一样。秦朝和隋朝,实打实就传了两代,一个立国十五年,一个长一些,也就三十八年,短命得干脆彻底;汉唐宋元明清,在寿命年限上算是比较正常(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短命些,入主中原之后也传了近百年),而且也大致遵循了王朝兴衰更替的生理规律,崛起于时局动荡混乱,而后长时间享受太平安逸的日子,(尽管期间时有战争、动乱发生,有时甚至还很严重,比如唐代的“安史之乱”,但太多限定在局部,影响也有限,没有动摇王朝的根本。)到了王朝末年,老朽了腐败了,于是寿终正寝,让位给新人。晋朝却不是这样的,它因为身体壮势力强,抢了别人的皇位,还没过几天滋润的日子,身子骨就挎了,却又死不了,半身不遂地苟延残喘了百来年。历朝历代,靠强势抢了别人政权的也有,比如曹魏,再比如南朝的宋齐梁陈,它们抢来的是半拉子的家当,没能力让这半拉子家当增殖,进而扩大成绩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事业。晋朝做到了他们不能做成的事,可是很快却又丢掉了更多,剩下的那部分,也很不牢靠,动不动就有强人来抢,而且每次的抢劫行动都接近于成功。
晋朝的特别之处,还不只这些,比如少数民族的事,比如人的奇怪想法和奇怪行为,等等。研究、分析、总结,那是专家学者们干的事,我呢,也就是讲讲故事吧,有些理解和感想,在讲故事中就随意来点发挥。给这系列故事起个总名目叫《信手翻晋书》,也是这么个意思。
从哪儿开始呢?晋朝是司马氏家族建立的,奠基人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爷仨。这三个人奠定了晋王朝,他们遗传给后代的人格品性和治国理政理念,不能说与王朝的兴衰治乱没有关系。而且,据说预示司马氏家族的崛起,是一个梦,这个梦的主人公便是这父子三人。
那么,就从这个梦开始我们的讲述吧。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1 11:37:06 +0800 CST  
第一部:“三马食槽”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梦:三只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
做梦的人如果是一位普通的牧民,这样的梦或许在醒来后就忘记了;如果是伯乐一类的相马师,可能预示着将有三匹千里马要横空出世,这样的梦境和它的预见一定让相马师激动不已、兴奋不已。
做梦的人却是曹操,大汉王朝的实际掌权人,已经依靠拼杀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创立了一份丰厚家产的曹氏家族的族长。
如果曹操不姓曹,这个梦可能也不会引起他的不适反应。他却偏偏姓曹,所以这个梦所呈现的意义便清晰了起来。
中国人向来极相信梦具有预示未来的功能的。专家考证,《周公解梦》这本书是后人假托周公的名义写的,不过我相信,不只周公,在周公之前的夏、商乃至三皇五帝时代,因梦占卜吉凶一定很有市场。
对梦的看重进而对梦进行探析、解说,不唯中国人,欧洲人弗洛伊德就写过很权威的专著《梦的解析》,他说:“梦是愿望的满足”。
曹操的这个梦,显然是一个不祥的梦,如果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什么愿望,那应该是反映了曹操对自己一手创立的曹魏基业能否天长地久的忧虑。这是正面理解,反面看,应该透露出曹操内心中其实产生了把天下当作了自己的家产的意识。
“三马食槽”的暗示意义就是:有三个姓马的人,将要抢夺曹家的事业。

曹操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这个梦的直接后果,就是他要找到可能向他发起挑战的、可能威胁到他的事业的、而且是姓马的人,并提前让这三个姓马的人以及他的势力从这个世界消失。
盘踞西北的实力军阀马腾和他骁勇善战的儿子马超、马超的弟弟马岱被对号入座,成为曹操必拔之而后快的眼中钉。
以曹操的实力和权谋,马腾的势力不久就被清除干净,马超、马岱逃到汉中依附张鲁,进而成为刘备的帐下大将,马腾和家族的其他成员成了曹操的刀下鬼。
剿灭以马腾、韩遂为首的西北军阀,曹操是一定要做的,他要统一北方然后南下和刘备、孙权决战,就必须清除后方的不与自己同一条心的势力,所以马腾算不上替死鬼。
清除了马腾,曹操仍然不放心。《三国演义》说曹操杀了马腾,消灭了马家的势力,却又一次梦到“三马食槽”,预示着“三马”另有其人,那么他们会是谁呢?
该司马懿父子上场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1 11:41:01 +0800 CST  
A、第一匹马:司马懿

A-1曹操曹丕时代的司马懿

A-1-1有点另类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英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出售本事的人,这类人的理想,是找到一个能够欣赏自己、可以发挥自己才干和依托终身的主人,终极的目标是出将入相,最典型的代表是诸葛亮;另一类是做老大的人,他们的理想是谋划帝王事业,即使只是割据一方,但只要这一方由自己说了算,也成。
司马懿有点另类。
与那些依靠祖宗的老本或自已卖命拼杀换回来的产业成为一方老大的人相比,他虽然出生于官宦世家,祖上却没有给他留下多少遗产,不但与有着“四世三公”的辉煌家族背景的袁绍、袁术不同,就是和靠上一辈人或自已这一辈混水摸鱼盗取一方割据权的刘表、刘璋、张绣、公孙瓒相比,也差远了。但他身怀绝技,有着杰出的军事、政治才干,那就去找个好主子出售本事换官职、爵位和俸禄吧,却又不肯。如果说想当个隐士也就罢,看情况他又不想当隐士。他其实是想自个儿当老大的,但又没本钱,所以只能卖本事,却又不是主动卖,而被迫卖。谁逼他,只能是曹操。
汉献帝建安六年,也就是公元201年,地方政府要司马懿出来做官,担任向上传达文书之类的职务。因为社会上都在传这个年青人很有才,曹操就想把他调到中央来。但是司马懿不干,他看到汉朝苟延残喘不了多久,又不肯屈就在曹操手下做事,就推托说自己得了一种叫风痹的病,干不了事。前一年曹操刚打败了最强大的敌人袁绍,成为天底下最强大的人,曹操本人雄才伟略,求贤若渴,这样的主人不去投靠,司马懿的想法可能想见。
至少过了六年,当了丞相的曹操(曹操是建安十三年先罢了别人的丞相,过几天就自已当丞相的)又要招司马懿来中央做事,考虑到这匹“马”可能不听话,交代去招人的人说,要是不听招,就抓起来。没办法了,鸡蛋碰不过石头,胳膊扭不过大腿,司马懿到底还是到曹操身边来做事。
这里有个故事,说这次司马懿又患了“风痹”。刚才晴空万里的,一下子突然就下起了一阵雨。有一大摞的书正放在太阳底下晒呢!这个爱书的人一下子跳了起来,忙着收书。曹操的使者说,你这“病”原来是装的!
假面具被剥掉了,装不下去的司马懿到中央报到。先是被安排和曹操的继承人也就是世子曹丕做伴,不久又转了几个岗位,成为丞相府的主簿。这个职位管的是文书,很重要,一般是由主官十分亲近的人来担任,司马懿在中央没混多长就得了这样一个职位,一可见本事,二也可见这时的曹操还是很信任他的。当然曹操的主簿都是能人不假,但是不是受主子信任,不好说,有个叫杨修的主簿不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曹操给杀了吗?
曹操被封魏王,魏国建立,继承人曹丕成为太子,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成为太子的核心幕僚。没过多久,曹操就任命司马懿担任军司马。这是司马懿在曹操时代担任的最后一个官职,是大将军的属官,相当于后来的参谋长,俸禄不高,才一千石,位置却很关键,掌管将军府中事。作为军司马的司马懿已经参与了决策中枢的一些活动,在曹操征伐孙权、张鲁以及“关羽大意失荆州”之战前后都参与了决策层的讨论。
可见在曹操时代,司马懿的进步还是很快的,这至少可以说明,他还是有些本事,而且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曹操的赏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1 11:42:42 +0800 CST  
A-1-2五次献策

从建安十三年至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去世,司马懿在曹操身边工作了十一年左右。这十一年间,司马懿的表现说不上有多出色,可以拿得出手的事有这么几件。
第一件:得陇望蜀。
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年,曹操率军攻打盘踞汉中的军阀张鲁,打了胜仗,把汉中划归到自己的地盘后,准备班师回朝,司马懿不识时务地献了一条计策,说是可以乘机进攻蜀地,可成就大功,理由是刘备刚刚通过欺诈的手段从刘璋手中抢走了益州,民心不附,蜀地豪强肯定心怀不满,凭我军的军力军威,加上刚打完胜仗的锐气霸气,刘备刚巧取豪夺得来的益州,估计就要姓曹而不姓刘了。对这条建议,曹操不但没采纳,反而对司马懿冷嘲热讽了一番,说:世间的人最可恶的就是不知足,已经得到陇(汉中地区)这么一大块地盘了,现在又打起占有蜀(益州)的算盘。得陇望蜀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第二件:陈说天命。
建安二十四年荆州战役,孙权是实实在在地把刘备和蜀汉给得罪了。担心刘备报复,又害怕曹操乘机出兵偷袭,造成已方两面受敌,孙权决定讨好曹操。这年十月,孙权向曹操上表称臣,同时附了一些话,说到天命的事,也就是说汉朝的国运要衰亡这是必然的,是上天的旨意,代汉兴起的新朝代一定是曹操建立的魏国。这话估计是说到了曹操的心坎上,所以他没有表示愤怒,而是幽了一默: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大火炉上烤啊!虽然当时曹操“十分天下有其九”,关键是刘家的汉朝廷还是唯一的合法政权,惟其唯一,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孙权,都要打着他的旗号发言办事。虽然军阀们不以为然,英雄们也未必以为然,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人数有限的道德君子可能发挥的可怕作用,都让敢于冲击合法的神圣皇权的人成为全天下的众矢之的。这就是曹操这句话的含意。司马懿来凑热闹,也说天命有归,曹操要敬顺天命、取汉自代。对司马懿的建议,这次曹操没有反应。
第三件:建议屯兵。这条建议曹操采纳了,而且马上就见效益。
第四件:荆州战事。关羽大意失荆州是三国中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事,战争的结果,是原来有益州和荆州这两条腿的刘备集团剩下了一条腿,打破了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整个战略部署。战事前期,司马懿看出已方荆州地方守将中有两位问题很大,建议换将,结果曹操没采纳。这两名将领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果然当了可耻的叛徒。战事中期,已方形势极为不利,曹操准备迁都避敌锋芒,司马懿力劝不可,并分析魏蜀吴三方关系,提出与吴联手的计策,从而随着吴人出其不意袭杀关羽,形势逆转,蜀方完败。战争结束后,曹操计划把荆楚一带属已方地界的百姓北迁,司马懿再次力劝不可,使一方得以安定。
第五件:曹操丧事。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西征回师死在途中,这是一件很可能影响整个国家命运的大事,特别是在三国鼎立、豪杰争霸且京都许昌城中暗流涌动的时期,一旦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军司马司马懿的治丧工作做得很好,保障了国家的稳定。
有这五件事,照理来说司马懿的表现应该是很出色的,为什么说他表现平平呢?这是下一节要讨论的问题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2 10:17:06 +0800 CST  
A-1-3不死有理

《晋书》热衷天命、神秘之类的事,书中相关的记载很多。曹操是否做过“三马食槽”梦,无从得知,《三国志》就没有记载这件事。虽然记到《晋书》这样的正史里,在我看来应该属于小说家言。
据说曹操对继承人曹丕说过这样一句话:“(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又说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也就是头可以向后转180度看到背后发生了什么,亲自作了验证,发现果然是这么一回事,而且还察觉到司马懿有“雄豪志”。
如果正如《晋书》所说,可以断定曹操对司马懿已经产生戒心了。依曹操的性格,危险分子是一定要除掉的,比如西北的马腾家族。他为什么没杀司马懿呢?
可以这样推定:司马懿在身边工作的这些年里,敏感而又善于识人的曹操应该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司马懿的才干,也察觉到他的潜力和潜在的野心。不杀司马懿,一是这时的司马懿还没什么实力,也还未释放出大能量,野心未显著,也没犯下太错,所以不该杀;二是司马懿确实是个人才,曹操爱才,而且用才不拘一格,所以不忍杀;三是曹操向天下求贤,向天下人张扬自己是十分爱惜人才的,杀一人才就等于伸掌打自己的嘴,就等于失天下心,所以不敢杀。另外“三马”的另外两马,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到曹操去世那一年,一个才十二岁,另一个只有九岁,两小孩而已。
这样的分析是以曹操确实对司马懿产生了怀疑和戒备心理为前提的,然而分析的结果却很让人怀疑,曹操会把这父子三人认定为梦中的“三马”吗?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2 15:10:32 +0800 CST  

事实上,整个曹操时代,司马懿的表现确实一般。上一章说到的五件事,看似不得了,如果细分析,可能会得出另外的结果。
先说第一件。按理说,对于司马懿建议乘胜攻占益州,曹操至少是应该认真考虑的,怎么还会讥讽他“得陇望蜀”呢?难道曹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难道他不想得到益州?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以曹操的军事天赋和他手下那些人精般的谋臣的智力,难道看不到攻蜀的优势之处?我的推测是,曹操既看到有利之处,也一定考虑到不利的地方。不利在哪里?蜀道难,剑阁险,地理优势不在自己这边;汉中新得,民心未附,将士疲惫而骄傲,人和的优势不在自己这边;有这两项不利,即使占有天时,要战胜刘备,夺取益州谈何容易?
事实上,曹操打败张鲁夺取汉中并不容易,而且一度还想放弃、班师回朝。所以司马懿的这条建议不算高明。另据《三国志》,当时提出这条建议是曹操的另一个重臣刘晔,可能两人意见相同,都提过,换句话,如果是好意见,也不是他一人想到的,就他这一级干部,很可能还是个附合的。
第二件事,陈说天命。按《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魏氏春秋》的说法,“陈命说”没有司马懿的事,而是几位重臣如陈群、桓阶、夏侯惇劝曹操要敬顺天命、取汉自代。估计司马懿也曾说过这样的话。这么说,司马懿的建议就没有比别人高明,曹氏取代刘汉只是迟早的事,这个形势是傻子都会看得出来。曹操没这样做,是因为他曾向全天下表达过自己不会篡汉自代的意思,虽然汉帝是名符其实的傀儡,曹操也不能失信于天下,作为一个有远见、才能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点曹操是看得很清楚的。他估计是有这样的打算,但这个任务只能让他的后一代来完成,“若天命在我吾,吾其为周文王乎?”据说这是曹操说的话。曹操是否说过这话大可怀疑,不过,他的继承人曹丕是等不及了,曹操死后不到一年,曹丕就迫不急待地要汉献帝禅位了。曹丕的做法,坐实了对曹操心怀篡逆之心的指控。
第三件是建议屯兵。曹操实行屯兵制,早在建安元年就开始了,提建议的是枣祗、韩浩等人,这时的司马懿连地方政府里的小吏都不是。他后来或许提过相类的建议,但屯兵制绝非由他首创,这是一定的。
关于在荆州战事中的表现,综合《三国志》和《晋书》的记载,司马懿确实提过相关建议,但不是他一人,至少还有一个蒋济。至于曹操丧事的操办,《三国志•魏书》中多位曹操身边重要人物的传记中都讲到他们在这件事中的作用,而以司马懿的身份和地位,本来就不可能是他一个人在操办这场国丧,至少还有他的那位一生以曹魏纯臣自命、反对侄儿侄孙威逼杀害曹姓皇帝豪夺曹家江山的弟弟司马孚。
所以说,其实曹操时代的司马懿不太重要,和曹操当时的天才谋士荀或、荀攸、程昱、郭嘉、贾诩、董昭甚至刘晔等人相比,是个普通的角色。他所任的职务无论是主簿、太子中庶子、还是军司马,不是料理日常工作杂事,就是相当陪读教护的角色。《晋书》说他在曹操身边工作的十多年中,勤勉政事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且下基层时做到进村入户下田间地头,以这种踏实的工作和低调的作风,隐藏自己的锐气,是为了让曹操放心。在我看来,或许应该是:他的工作就是做事务性的,而不是做大谋划大策略或领军征战杀伐,他负责尽职,业务工作做得很有成效,所以得到曹操的信任。所以让他担任了虽然品级不算高但很亲近的官职。我们说在曹操时代他的最后一顶官帽是军司马,这个官级别估计是不高的,而且说重要很重要,说不重要也不太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一个人可以做个佐证,谁呢?于禁,曹操帐下虎将之一。于禁刚投靠曹操,曹操随手给他个军司马的职务,让他带兵冲锋陷阵,立了军功,才给个陷阵校尉,这个职务最多大不过现在的少校团长,换一句,先前的那个官,估计连个少校团长也不如。
所有的这些都在证明,曹操对司马懿没必要怀有所谓的戒心,而且对他还比较信任,所以不但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还一度让他和自己的继承人曹丕混在一起。曹操不可能想不到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当自己千秋以后,曹丕继位,他身边的人是一定要受重用的。说曹操猜忌,甚至劝诫曹丕说司马懿迟早要干预甚至抢夺曹家的产业,这话基本可以肯定不靠谱,无非是为了给司马懿贴金,暗示他本来就有足够的才智和天命要取代曹氏的政权。
所以,司马懿不因曹操的猜忌而被杀,符合历史真实。至于说为了让曹操宽心而低调做人,甚至因为曹丕的庇护而才免于被杀,也很让人怀疑情况是不是真的如此悲催。但曹丕信任他、重用他却是真的,正因为曹丕,才有了司马懿和司马家族后来的显赫,才有了后来的皇帝姓司马的晋朝。可怜的曹丕,自己的兄弟容不下,逼着亲兄弟曹植七步吟出“煮豆燃豆箕”的诗,却相信了一个外人,结果亲手给自己一手建立的大魏王朝培养了一个掘墓人。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2 15:19:21 +0800 CST  
A-1-4飞黄腾达

司马懿的人生进入了飞黄腾达的阶段。好运的来临是因为曹操死了,曹丕继掌曹家事业。
尧禅舜,舜禅禹,是举贤让天下,被传为美谈。三代以前,时代邈远,文献不可考,基本靠传说,禅让之事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不过要说汉献帝刘协因为曹丕是天下第一贤人而把天子的位子让出来,那是扯淡。
三代禅让,真实性至迟在战国时就有人表示质疑。说来有意思,禅让制是儒家极力推崇的,也是儒家制造出来的一个政治美梦,第一个对它提出质疑的,却是战国末最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荀子说,尧舜禅让,是靠不住的大假话,漏洞百出。他的得意门生、也就是创立了法家学派的韩非则干脆把尧舜禹的帝位更替说是“臣弑君”的结果,是后一个逼前一个,和后来成汤武力讨伐夏桀、周武讨伐商纣没有半毛区别。
韩非想了想,又调侃地说,如果一定说有这事,也是因为那时生产力太落后,物质太匮乏,当天子吃穿用度没比臣民好,还要操心天下的大事,操心臣民的生计,的的确确是个苦差事,所以他们的禅让,其实是找个替罪羊。这话姑且当作一家之言,却也不无道理。他又说,放在现在,不用说天子,就是个县令,也有人争得头破血流,因为时代发展了,社会财富丰盛了,当个县令,自己一辈享尽荣华不说,还能荫及几代子孙安享富贵,前后相比,差远了。
韩非生活在战国争霸时代,到了汉魏交替时,社会财富的积累自然更丰厚。天下至富至尊的天子,怎肯凭白为一个让贤的虚名把位子让给别人?不用说列祖列宗在天之灵要气急败坏,就是自己也不至于如此白痴。所以只能是一个解释,位子保不住了。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4 10:34:52 +0800 CST  
其实天下就是一块大肥肉,人人都盯着,不断咽口水。可是都知道,自己是不敢伸手的,因为自己的手不是铁手,不够硬,一边有刀斧伺候呢。刀斧落下来,吃不着肉不说,手保不住不说,身家性命也很成问题。之前数十年的拼杀,白骨累累,血流成河,都是为了抢肉。抢,靠的是实力,那些实力差一点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
被消灭。
现在就剩下三个,一个曹操,一个孙权,一个刘备,三个里头,曹操实力最强,已经练就了铁手,边上的两只板斧,孙权和刘备,就算砍下来,伤不了。至于肉的原主人,已经虚弱得连伸手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曹操一死,当年曹丕就逼汉末帝刘协逊位,汉祚终结,曹魏建国,历史进入三国时代。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4 10:38:22 +0800 CST  
在曹操时代,作为曹丕陪玩、陪读可能还兼有教护任务的司马懿与主子之间建立了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曹丕一当上老大,马上就给了他一个爵位——亭侯,又任命一个非常重要且职位品级相当高的官衔——丞相长史。只要你想起诸葛亮死后他的长史蒋琬继任蜀汉政权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你就知道在三国时代长史是个多么重要的官。
就在这个时侯,出了一件小事,孙权帅兵经过襄阳一带地区,按照通常的经验,东吴兵肯定是烧杀劫掠一番的。这个地区刚刚经历过一场残酷的战争,也就是“关羽走麦城”这一战,因为孙权背弃孙刘联盟,偷袭占领荆州、杀害刘备可以同死生的兄弟关羽,所以一时之间不敢再与曹丕这边为敌。满朝文武只有司马懿看到这一点,所以当曹丕在大家的劝说下命令襄阳守军后撤至南阳后,司马懿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孙权绝对不会袭扰边界地区。结果证明司马懿是对的。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4 10:39:43 +0800 CST  
在曹丕在位的七年中,司马懿不断加官进爵,先是提为尚书,继而转任督军、御史中丞,晋爵为乡侯,再转抚军大将军,拥有假节的特殊权利——一定程度上可以行使天子的权力、拥有完全听自己发号施令的五千人军队、还加上给事中——常在皇帝身边甚至可以直通皇帝内宫奏事议事、录尚书事——总领尚书省的待遇。虽然深受曹丕信赖且位高权重,这七年间司马懿所作的大事却很有限。我们给他罗列一下:
第一件事劝进,也就是劝说曹丕顺应所谓的天命代汉自立。很多人都在劝,而且是天天劝,一群接着一群地劝。白痴也知道曹丕是怎么想的,司马懿是个聪明人,而且早就对天命有认识的人,所以他不可能不参与这一出又一出滑稽戏。
第二件事是监国,也就是皇帝出外征战的时候留守京城。历来监国这个角色是由皇帝的继承人也就是太子来承担的,可能是曹丕的太子曹睿太小了,不能胜任,所以就找个自己绝对信任的人来担任这个临时重任。可见曹丕对司马懿信任度有多高,他甚至对司马懿说,这不是给你荣耀,而是为了让你替我分忧啊!还说过:“我往东,西方的事就是你负责;我往西,东方的事就全部交待你。”还说过“我和你就是刘邦和萧何的关系,曹参虽有战功,但是萧何更重要。”所以说,曹丕对司马懿的信任与刘备对诸葛亮相比,有过之而不及。不过这时的司马懿没有辜负主子的信任,在曹丕外出征伐期间,管理朝政、安抚百姓、抓前线军事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都做得很好。
正因为受到充分的信任,所以当曹丕病重将告别人世时,司马懿成为曹丕托孤的三大顾命大臣中的一个(按《三国志》的说法,应该有四个,而司马懿是第四个,前三个分别是曹魏的宗亲曹真、曹休,还有一个是陈群)。
与曹丕所给予的信任和官帽爵位相比,司马懿做得实在太少了。按照《晋书》的逻辑,这是因为他不愿为姓曹的做贡献,所以一直保持低调。即使在劝曹丕夺了汉天子帝位时也是第二拨才站出来,对曹丕给予的官职强烈推却过,所做的大多是留守后方的事,并未出风头般地在前方冲锋陷阵、建功立业。唐太宗李世民评论他时说他早期忠诚,我有点儿怀疑,他更像是韬光养晦,因为正在上升期的曹魏政权的气势是很强的很旺的,不是他可以偷窥、谋划夺取的。
所以,司马懿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忠诚的人,我们说他在曹操、曹丕时代没有表现出特别的野心,并不等于说他没有野心。因为这是一个意志坚定、十分善于隐忍的人。这样的人,历来让人感到可怕。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4 10:42:51 +0800 CST  
A-2曹睿时代的司马懿
A—2—1:初露锋芒

现在,司马懿的非凡能量开始发挥了。
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农历五月十七,四十岁的曹丕去世,22岁的曹睿即位。八月,孙权乘魏国国丧的时机出兵,两路吴军一路由孙权亲自率领,进攻江夏,另一路进攻襄阳,主将是诸葛谨和张霸。
“礼不伐丧”的意思是说,一国出现国君、执政大臣等重要人物去世,其他国家不可以出兵攻打它。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条很重要的国际法,最初各国大多能遵守。有一次,晋国大夫士匄率军侵犯齐国,大军都开拔到两国边界了,齐国的国王偏偏就这时候挂了,士匄二话没说就把部队拉回来。天底下的道德君们把晋国大大表扬了一通。
不过,就像总有一些人不认法律只认实力一样,春秋时就有人不把国际法放在眼里。当时在中国南方,有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一个是楚国,另一个吴国。楚国是老大帝国,称霸一方很有些年头,多少还懂些规矩。有一年,楚共王亲率大军北伐,打算吞并陈国,恰好陈国国君死了,为了不让人听话,楚国人只好打道回府。过了几年,轮到楚国遇到国丧,谁挂了?楚共王本人。这时,东南边崛起一个新兴帝国,吴国,这个暴发户才不管“礼不伐丧”的规矩,倒把这视为一个可乘之机,出兵攻楚,捞足了好处。
孙权乘魏国国丧时举兵相向,是有些不地道,不过到了三国时代,还有几个人会想起有什么国际法?拳头大的,不管不顾,什么时候想打你就打你;拳头小一点,有一些实力,坐等挨打不甘心,一直矮着个头又不死心,所以就老想着找个有利时机,乘对方身衰体弱时挥起拳头把对方狠揍一顿,让对方受点伤损些元气,看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惜孙权的算盘很快就落空。魏国的江夏太守文聘是个硬角色,孙权没捞到什么便宜。攻打襄阳的诸葛瑾、张霸遇到的对手是谁?司马懿。魏军三下五除二就击败了吴军,而且斩杀了主将之一的张霸。
这应该算是司马懿军事指挥才能的第一次展示。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4 16:53:37 +0800 CST  
因为有多名重要将领参与这场战争,所以司马懿的表现还不让人感到太出色。而紧接着在魏太和元年也就是公元227年6月的一场战斗中,他终于发出了耀眼的锋芒。
事情还得从“关羽大意失荆州”说起。
荆州战役中,在关羽最吃紧的时候,驻守上庸的蜀军大将孟达和刘封拒绝出兵救援,结果关羽兵败被杀。孟达担心主子刘备问罪,背叛了蜀汉率军投靠曹操,被任命新城太守,还是原来的防区,只是比原来要扩大许多。孟达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丢了荆州等于丢了刘备的命根子,责任主要在关羽,孟达至少也是责任人之一,被问责是必然的;其次,关羽与刘备是什么关系?铁杆兄弟呢,关羽的死,孟达要负一定的责任。所以,再呆在刘备的军营里,孟达只有死路一条。看看刘封的下场就知道了,刘封是什么人?刘备的养子,还不是照样被干爸爸给咔嚓了?
当叛徒的人总是惶恐不安。投靠了曹魏集团的孟达,估计也是三天两头做恶梦,所以一直在谋划着保全身家性命的大计。他的如意算盘是:这边做着魏国的官,那边又做着回归自己的老东家蜀国的打算,同时还和三国的另一方吴国保持亲密接触,所谓狡兔三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司马懿看出了这个首鼠两端的家伙的用心,决心要铲除这个潜在的敌人。
这时的司马懿是曹魏政权中的方面军司令,驻军在宛(现在的南阳地区),同时统领荆州、豫州两大地区的军队,手握重兵,要消灭一个孟达,本来不算难事。问题是孟达的防区位置特殊,与蜀、吴两国相邻,距离司马懿的大本营一千二百里。如果司马懿要讨伐孟达,按规定要走几道程序,首先要快马跑八百里送申请报告上报魏国中央,中央批准了,才能动手,这么一个来回就是一千六百里。加上一千二百里,共计二千八百里的路程,以当时的交通条件,这么来回折腾,等到司马懿的军队到达孟达的防区新城,孟达的估算是至少要一个多月。有了这一个多月,孟达是有充足的时间来加固城池修建工事积极备战,外头又有蜀吴两国的支援,司马懿想拿下新城打败孟达就不太容易了。以孟达对司马懿的判断,打不赢的仗司马本人是不会来的,而如果派其他人来,就更不用担心了。
算盘打得精,却没想到司马懿不按常规出牌。他先是给孟达写了一封信,知心地分析了孟达如果再叛魏归蜀可能的下场,毕竟当初是背叛了蜀国使蜀国遭受巨大损失,蜀国人对他的痛恨几乎是达到了人人咬牙切齿的地步,那么回归蜀国的结果如何?司马懿精明啊,虽然他的目的是为了稳住孟达,为自己赢得时间,但是他的“知已”之言切中了要害,说到了孟达的心里去了。孟达果然犹豫了。写信的目的达到了,司马懿才不会墨守成规,向中央打报告等批准才出兵,而是率军夜以继日直扑新城,八天就兵临城下,打个孟达措手不及。杀了孟达,司马懿顺带着把另一个不听话的大将申仪也给处理了。
这场战斗的胜利,使司马懿在军中的威望提升了许多,这一点从孟达失败被擒杀后,各地守将纷纷前来庆贺可以看出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司马懿的不择手段和铲除异已的本色从这件事中露出了一些端倪。
首先,虽然诸葛亮泄露了孟达的叛变心思,毕竟孟达还没有采取行动;第二,尽管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条被认可的潜规则,但一般而言这句话的适用性在于临阵发挥,而不是在战前,甚至在战斗还处于潜在状态;第三,防区与孟达防区相邻的申仪只是存在不规矩的行为,当时不规矩的朝廷大员、地方郡守多了去了,为什么对申仪动手?因为申仪的防区属于司马懿督查的范围,却又不太听司马懿的话。
无论是讨伐孟达,还是战前不申请,或者是处理申仪,司马懿都把朝廷抛到了一边。只能说,因为诸葛亮的有意泄密,孟达的背叛事先闹得沸沸扬扬,魏国上下乐于看到司马懿的胜利,而忽视了其中值得质疑的地方吧。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4 16:59:18 +0800 CST  
A—2—2不敢张狂

《三国演义》有这么两出戏,角色两个,一个司马懿,一个曹真。
先说第一出。司马懿和曹真俩一起带兵攻打蜀国,诸葛亮使了一招术,装假逃跑。诸葛亮的这一招骗过曹真,却没骗过司马懿。于是就诸葛亮是真逃跑假逃跑,两人打起了赌。要是曹真输了,就把皇帝赏赐的玉带送给司马懿,司马懿输了则要扮女人。
结果当然是曹真输了。十天后,诸葛亮领着蜀军杀了个回马枪,魏军被打个措手不及。
第二出。发生在曹真临死之前。在传奇演义一类的故事书里,皇帝历来是不管事的,当家人是宰相、内阁首辅、大将军、大都督。当时曹真是曹魏的大将军,帝国的军政大权就握在他手中。他要死了,对皇帝来说,最急的事莫过于快点找个新人补位,不然叫自己事事亲躬岂不要累死?谁可以胜任?司马懿当然是最佳人选。既然皇帝选定了人,下个命令叫曹真把大都督的印把子交出来,再送到司马懿手中就可以吧,偏偏司马懿这个人多事,他要让曹真心甘情愿的、放心的、真诚的把印章交给自己,上曹真府门演了一出猫哭耗子的把戏,结果真就把曹真给蒙住了。
两个故事中,曹真草包,司马懿精明狡猾。历来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就是以曹真的草包来衬托司马懿的智慧。
故事可以肯定是无稽之谈,但无稽中其实暗藏玄机。
曹真是否草包的问题下文再说,先说这两个故事中的司马懿。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赌约,曹真的赌注是皇帝恩赐的玉带,不说无价,至少也是价值连城。司马懿的赌注是什么?扮女人。曹真的豪奢有本钱,司马懿就算没曹真有钱,也不至于一毛不拔,而以自己的尊严当赌注。显然这里藏着讽刺,在还没能力掌控曹魏政权命运之前,司马懿的隐忍是不惜以牺牲尊严为代价的。而这一点,大概符合历史的真实。
在第二个故事中,司马懿是多此一举吗?不是,故事透露出的信息是,即使曹真去世,司马懿接替了他的位子,曹魏宗亲的势力仍然强大,不能取得他们的支持,估计是施展不开手脚,自身命运无法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必须让曹真心服口服地把印把子交出来,曹真服了,曹魏的宗亲们也就服了。所以这出戏,他必须演,而且一定要演好。
他还得如履薄冰。眼下还不是他得意张狂的时候。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5 10:09:50 +0800 CST  
回头总结一下司马懿这些年的奋斗历程,你就觉得他有多么不容易。
曹操时代,司马懿充其量只是幕僚,手上没兵。曹操手上能征善战的名将太多了,带兵打仗没有司马懿的份。而且,不是说曹操始终对司马懿怀有戒心吗?怎么可能把带兵权交给自己警惕的人呢?
但是到了曹丕时代,情况就不一样了,曹丕篡位的第一年,就给了司马懿一个军职,叫督军。汉魏时代,督军这个官位最先的职责是监督军队,也就是监军,后来权力扩大,逐渐转化为领军的大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表明,司马懿已经开始实质性地涉及兵权了。
过了几年,曹丕又任命为司马懿为抚军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在军队里,抚军的军衔或称军阶很高,往上一级没几个人,而且,这时的司马懿有了归属自己统领的军队,也就是他拥有了兵权。
然后就进入了曹睿朝代。226年打败孙权后,司马懿晋升为骠骑将军,这是最高一个层次的军职;第二年,他又被任命为方面大员,驻守南阳,督领荆州、豫州两大战区的军队,因为有了这样的军权,也才有千里行军擒孟达的杰出表现。
当然,司马懿手中的兵权还是有限兵权,与曹魏政权后期绝对掌控帝国军队的完全兵权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虽然也是顾命大臣,但和宗室的曹真、曹休相比,地位和实权都要差不少,只能屈居下位。更重要的是,曹真虽然只是曹操的养子,本姓秦还是姓曹都闹不清楚,却深得曹操曹丕父子的信任。能够得到雄才大略的曹操的信任,至少说明曹真绝对不像《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那样窝囊。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5 10:12:29 +0800 CST  
事实上,曹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名将,一生打仗胜多败少,诸葛亮攻魏最失败的一次,曹军的主将就是曹真。结果蜀军街亭战败,一代奇才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28年春天,也就是魏明帝太元二年,司马懿参与了这场战役,应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三国演义》说主要是司马懿的功劳,完全是小说家为了体现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斗智斗勇搞出来的谎言,魏军真正指挥官是曹真,没司马懿什么事,所以在《晋书》中,连这样一场大战也不见记载。
有了曹真在自己的头上,司马懿还得装孙子。虽然这个时期,《晋书》中未曾记载相应的故事,也没有相应的语言描述,但估计司马懿在曹真主政时代还是保持着低调的作风。理由有三:
第一,纵观司马懿的一生,装孙子是他的拿手好戏,曹操当老大时要他到中央作官他装病,当了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曹丕当老大时要任命他当抚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他一而再再而三推辞;曹爽主政时,为了麻痹对方、打败对方、夺取军政大权,他又装病;打不过诸葛亮,被对方比作小女子,受这样的侮辱,他还装。就这几件事,可见装孙子对于司马懿来说太了。
第二,魏明帝太元四年,曹真出兵伐蜀,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出征,结果是劳命伤财无功而返。当时很多大臣们都表示反对,而司马懿没说过一句话,而且随同曹真出征蜀国,本节开头写到两人打赌的故事,背景即这一次出征。以司马懿的时局判断力和军事洞察力,他绝对应该看到这次出征是不适宜的,为什么要附合呢?《三国演义》据此演义出一段司马懿借机除曹真、夺军权的故事虽然不太可能发生,但至少可以说明,司马懿是以附从曹真来保护自己的。
第三,或许正是无原则的附从,司马懿赢得了曹真的信任,《三国演义》说曹真病重后,要把军权交给司马懿,这是演义的说法,真实的历史是曹真死后,魏帝国领军打仗之事基本是司马懿的事,这或许主要是因为这时曹魏政权中能打胜仗的将领不多,但曹真是否临死时力荐司马懿呢?这个可能应该是存在的。至于是不是司马懿那一出猫哭耗子的演出产生的结果,笑一笑就算了。
曹真一死,养尊处优的曹姓宗亲已没有人能奈何得了司马懿。作为皇帝的魏明帝曹睿倒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而且由于即位时已经成年,加上几年来的历练,精明着呢!而且不是还有陈群等人吗?所以中央政务的事,应该基本没司马懿什么事,除了修建了两项水利工程,挖了成国渠筑了临晋陂,解决了数千顷农田的灌溉问题,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即使这农田水利工程,也是在自己任方面大员的地盘里做成的,是不是他首创并主创还说不准。至于在军事上,曹家人已经找不出还有谁能承担统帅三军征战东西保家卫国的重任了,于是这之后大魏帝国但凡有大军事活动,几乎都离不了司马懿,尽管全军统率权还掌控在曹睿手中,但可以相信离归司马懿的那一天已经不远了。
这时魏国的军事活动,主要是针对西南边的蜀汉。原因倒不是蜀汉力量在三国中最弱,魏国想先吃掉它,而是对方不断地发起挑衅。
于是便有了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诸葛亮与司马懿龙争虎斗的传奇历史。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5 10:17:55 +0800 CST  
@旧时艳阳 2018-03-04 16:58:27
我也正在写西晋史,向楼主多学习。
-----------------------------
请多指教。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5 10:18:31 +0800 CST  
A—2—3一输孔明

三国,那是个风云人物井喷的时代。让老百姓记得最牢靠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也就是手摇一把大羽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孔明先生;另一个是司马懿。
要我说,这两个人,一个是伟人,另一个是强人。
伟人的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伟大,伟大的东西主要是两样,一是功业,二是人格。在功业上,诸葛亮比司马懿似乎略高一筹,但还不太好比。他们俩人之间的差距,在我看来,主要在人格上。
近年来读到某些奇文,质疑诸葛亮怀有二心,甚至把他说成是大奸巨滑。想想这些年有多少人热衷妖魔化伟人名人以炒作自己,也就心平气和了。因为,实在不值得反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一生奋斗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其次,战争有时固然需要耍诈,那叫策略,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诸葛亮从来不玩阴招。他是个大公无私的政治家,也是个心胸坦荡荡的君子。
再看司马懿,给人的感觉就是,时时刻刻都在算计,最终把曹魏的天下算计到司马家族头上。
所以,他只能算是个强人。强人,有时用来指称强盗,有时用来表示某人很强势,有时也赞赏某人精明强干,这个词用在司马懿身上,三方面含义都兼备了。
这一通闲话权当作引子,因为接下来,将是司马懿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段,精彩,是因为他遇到诸葛亮。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6 14:01:27 +0800 CST  
司马懿擒杀孟达之后,针对叛乱地区百姓的安置与吴蜀两国先灭谁的问题,和魏明帝曹睿有过一次对话。
对于前者,他认为蜀汉严刑峻法,所以百姓不安,建议宽刑养民,其中含有对诸葛亮主政下蜀汉政策的不认可。诸葛亮确实采取了严刑峻法的治国手段,但说百姓不安,不是事实,因为诸葛亮本身执法公正,蜀国的社会还是比较稳定,诸葛亮也是很受国人拥戴的。
关于后一个问题,司马懿的建议是先取吴后伐蜀,这个战略就当时而言,是否正确不好说。因为吴国还是孙权当老大,蜀国有诸葛亮主政,魏国想要拿下哪一个都不容易。
诸葛亮一生的理想就是替刘备完成统一中国、复兴汉朝。他当然明白蜀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方,所以在规划统一路线图时,是先联合吴国消灭魏国,然后再对吴国动手,或者不战而使吴屈服,毕竟汉朝的正统性在当时还并没有完全失去。岁月流得太快了,诸葛亮深深感到老之将至而壮志未酬的急切与悲壮,担心自己哪一天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深知蜀国实力的不足,却一次一次向魏国发起进攻,就是由于这一焦躁心情的驱使。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6 14:03:43 +0800 CST  
三国中最强大的魏国,能够统帅三军与诸葛亮抗衡的,只有司马懿。这一点,魏明帝曹睿也是看得很清楚的。所以在太元五年也就是公元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国时,曹睿命令司马懿统军御敌时对他说:“西面有战事,非你不能对付。”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人们印象中的蜀魏战争好像都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在斗智斗狠的事。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诸葛亮一生总共六次出兵北伐,其中一次还不是亲征,而只派出偏师。而且前几次魏军的主帅主要是曹真,有一次还只是地方守将也就是雍州刺史郭淮。真正属于司马懿与诸葛亮较量,只有后来那两次。虽然《晋书》百般抵赖、甚至玩起偷梁换柱的勾当,但事实是,从战斗的结果上看,司马懿确实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而且在智力和实际本领上差的还不是一尺一寸,根本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不服气,那么我们来看看正史都是这么讲叙这两场战争的。
先说第一场。
公元231年蜀魏这场大战战局一拉开时,魏军大将张郃就向主帅司马懿提出了建议:分兵做好战、守工作,前军后军紧密配合、互为背后支撑力和保障力量,结果被司马懿否决了。
张郃是什么人?三国时一等一的名将,曹操帐下爱将中硕果仅存的一位,不但勇冠三军,而且懂战略战术,是一个敢打又能打的角色,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是魏明帝亲点对付蜀军的人物,而蜀军正是败在他的手下,正是他指挥了街亭之战。
但是司马懿轻易就否决了他的意见,理由是分兵后任何哪一支军队都无力独自对抗蜀军,还举出楚汉争霸时英布逐一击败老主人项羽手下大将的战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就当时双方的实力与各自的优势,张郃的意见应该不错,因为:
一,蜀军挟当年街亭兵败之仇和三年的养精蓄锐,第一波的攻击力一定是很凌厉的,魏军采取攻、守结合的战术,有利于挫敌税气;
二,《三国志》引郭冲五条事说当时魏军的总兵力三十万,不说是否真如他所说,就司马懿所率中央军加上归他统帅的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地方大员手中的地方兵力,只会比蜀军多,要知道诸葛亮数次北伐中,最多一次也就带了十万将士,蜀国的地盘太小了,真的征不了多少兵。魏军以优势兵力对锐气之师,分兵一部实施骚扰战、疲劳战,另一部严守阵地,源源不断为前方输送力量支持,是可取的战术;
三,魏军属主场作战,熟悉地理,拥有主场优势,蜀军叫作悬军远征,深入敌国的战区,属客场作战,所以魏军采取攻防结合战术应该是很合适的;
四,蜀军粮少,利在快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以守为攻,能攻则攻、不能攻则守,这也是魏军应该采取攻防结合战术的理由。
司马懿否决了张郃的攻守结合的战术,把部队集中到一处,却又不敢和诸葛亮正面决战,一路像个尾巴一样跟着,一边又大言不惭,说诸葛亮好对付。弄得手下的将领们很郁闷,纷纷撂起袖子请战,要和蜀军干一仗。这跟踪而又不敢打的结果,是多次被诸葛亮瞅空打了几刷子,最后终于干上一仗大的,魏军大败,一代名将张郃呜呼哀哉,蜀军完胜。
胜利后的蜀军转移、退却是一种战术,最后的撤退是因为吃光了军粮,《晋书》的说法是在司马懿的追击下,诸葛亮一直败退,最后是不但赶走了敌人,而且追击俘虏斩杀了以万计的蜀军,得到了魏明帝的奖赏。这要不是谎报军功,就是《晋书》胡说八道。其中有一两场小战事魏军取得一定的胜利或许是有的,比如说派牛金出战的那一战,估计是取得了小胜。《晋书》确实有这样的重大毛病,要表扬一个人,常常把别人的好事安在这个人的头上,像这样把大失败忽略不说,其中或许有的一些小成功放大到足够瞒天过海的程度,书中此类表现比比皆是。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第一次较量,收获的主要是失败,而且还不是小失败。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6 14:11:00 +0800 CST  
A—2—4再输孔明

三年后,公元234年,诸葛亮卷土重来。魏军的主帅仍然是司马懿。
蜀军驻渭水南岸,司马懿引大军渡过渭水,背对渭水扎下营地,修筑了坚实的堡垒。看样子像是要背水一战,却又像要凭借坚固的工事固守。
司马懿对众将领说:诸葛亮不发兵从武功出发向东进攻,却把部队拉到五丈原上,没戏了,大家可以高高垫着枕头睡大觉。
真的吗?有人不同意他的看法。谁?雍州刺史郭淮。他说,看诸葛亮的意思,一定会绕过我们抢渡渭水控制渭水北岸平原,要是那样,我们的后路就被抄了,危险!
谁的建议谁落实,司马懿直接就派郭淮留守北岸平原。他大概是觉得自己确实没看到诸葛亮的这一步棋,所以接受意见还是比较痛快。
估计是事先通过气,诸葛亮在西线发动进攻,孙权的大军在东边开辟了新战场。魏国毕竟体量庞大,实力强过吴蜀不少,两边作战也不是太吃力。魏国的皇帝曹睿亲征东南,很快就结束了东线战场的战斗,孙吴的部队被击退了。
看来,孙权更像是做做样子,以示对盟国的支持。
郭淮是对的。当他带着本部人马赶到渭北,还没把军营建好,蜀军就扑了过来。还好,郭淮也不是个草包将军,尽管部队立足未稳,在他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挡住了蜀军的进攻。
现在的局面是,两军僵在那儿。
司马懿却又不敢和诸葛亮决战了,任蜀军怎么挑战,魏军就是坚闭不出。
诸葛亮想了一招,叫人给司马懿送去妇人的头巾,嘲笑他像个女人一样。当年和曹真打赌,司马懿的赌注是,如果输了,就扮小女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诸将受不住了,喊打连天,司马懿忍得住。对众将说:不能打就是不能打。
为了镇住诸将,也为了给自己挂一张遮羞布,司马懿搞出一个“辛毗杖节守军门”的把戏。
据说,坚守不出,只等蜀军吃光了军粮,泄了士气只行撤退,是魏明帝曹睿事先的战略部署。
于是派来了一个叫辛毗的人,带着皇帝的命令,喝斥众将:听话,忍着,不准拼命。
辛毗,官职是卫尉。卫尉是什么官?禁卫军长官。这是个重要岗位,皇帝是一定要用自己最信得过的人。
见手下将领个个摩拳擦掌,义愤填膺,一定要和蜀军火拼一场,说是司马懿也忍不住了,派人向皇帝送请战书。这才有了辛毗领着皇帝的圣旨守着营门不准将士出战蜀军的故事。
那么司马懿也是要打的吗?不是。诸葛亮就看穿了司马懿的把戏。他说:“他本来就没有打的意思,之所以向朝廷请求批准出战,不过是为了做秀给他的手下将领们看而已。如果能战胜我,难道还会千里请战吗?司马懿这个人,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理解得太深透了。”
只要我们想想当年司马懿是怎么对付孟达的,就明白诸葛亮对司马懿看得有多透澈。
楼主 魏风晋雨  发布于 2018-03-06 14:18:48 +0800 CST  

楼主:魏风晋雨

字数:81447

发表时间:2018-03-01 19:37:0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9 22:29:02 +0800 CST

评论数:6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