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封神演义》

第一章:“扯淡”的女娲
众所周知,《封神演义》这部小说是以商亡周兴这段历史作为它的故事背景的,至于商朝为什么会灭亡,周朝为什么会兴起,这还得从商纣王进女娲宫进香说起。
话说在纣王即位的第七年,朝歌突然接到战报,说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反了,于是太师闻仲便奉命出征平叛,而就是这次闻太师出征平叛成了引发商朝灭亡的导火索。本来按理来说,商朝这么大,有些地方偶有叛乱也是正常的,凭商朝的实力平定叛乱根本不在话下。可偏偏商朝派谁去平叛不好,偏派闻太师出去平叛,要知道闻太师这次出征一去就是好几年,短时间内根本回不来,如此一来就坏事了。因为这闻太师对于商朝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个人无论是品格还是能力,纵观整个商朝,无人能出其右,而且他还是先帝的托孤重臣,不光先帝对他信任有加,就连纣王对他也是敬畏三分,有他在,就能很好地约束好纣王,可当闻太师一走,纣王就开始乱来了,而且纵观整个朝野,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能像闻太师那样能有效约束纣王的人。所以说在《封神演义》这部小说的开头,闻太师出征平叛看上去好像只是个无关紧要的细节,但实则为今后纣王那些胡作非为从而最终导致商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就在闻太师奉命出征后不久,一次纣王带着文武百官们赴女娲宫进香,期间有幸亲眼目睹了女娲雕像的尊容,顿时是惊为天人,因此就开始寻思:“朕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纵有六院,三宫,并无有此艳色。”于是就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当即在女娲宫的粉壁上作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
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平心而论,纣王这首诗作的确实是文采飞扬,可内容确实是下流了点,尤其是这首诗还是作给女娲的,你这不是在亵渎神明吗,就不怕引来报复啊!因此旁边的首相商容在看见纣王作了这首诗后赶紧站出来劝谏,叫纣王赶紧把这首诗用水洗了,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当然如果这句话是闻太师说的,或许纣王还能接受意见,但纣王一看是商容说的,因此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反而还轻描淡写地向商容解释说,我作诗只不过是为了赞美女娲的容貌,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然而就是这个在纣王眼里无足轻重的行为却激怒了女娲,最终为他招来了亡国之祸,因为不管纣王到底对女娲有没有意思,反正等女娲回来看到纣王所提的诗后就是认为纣王有意思,所以一怒之下就想找到纣王问他有没有意思,结果却发现纣王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气数还未尽,因此只好返回宫中。不过以女娲的性格,她是不会对这件事善罢甘休的,因此就决定换个方式来惩罚纣王,让他为对女娲无礼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2-27 17:29:38 +0800 CST  
第一章:“扯淡”的女娲(续一)
为了惩罚纣王,女娲特地祭出招妖幡召来轩辕坟三妖,这三妖分别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以及玉石琵琶精。女娲见到她们,对她们说,总而言之据我观察,商朝气数已尽,西周将要兴起,所以我命你们化作人形,托身于纣王宫院,惑乱君心,但不可残害众生,待武王伐纣大功告成之后,你们可因功成正果。
听到女娲的吩咐,这轩辕坟的三妖于是领旨谢恩,当然在接到女娲交给她们的这件任务后,这三个妖精一时也犯起了迷糊,因为女娲一方面要叫她们迷惑纣王,另一方面却又叫她们不可残害众生,这看起来似乎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但仔细一想这不是扯淡吗?因为商朝的江山可谓是稳如磐石,你如果不叫纣王残害众生,激起民愤搞得天怒人怨的话,那你叫轩辕坟三妖如何完成女娲交给她们的灭亡商朝的任务?
当然轩辕坟三妖很快明白了女娲的真实意图,总而言之,领导人的话你不能光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因为领导毕竟要顾及面子,所以有些话不能直接说出口,得正话反说,否则领导人还叫你为人民服务呢,难道你还真敢把为人民服务摆在为领导服务之前啊?所以女娲的这一番话的重点就是要轩辕坟三妖迷惑纣王,以促成西周取代商朝,至于什么不要残害众生那是顺带提的,并不是重点,也就说如果能够既灭亡商朝又不残害众生那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两者不能兼顾的话,那也只能为“大局”考虑了,既然要为大局考虑,自然就只能牺牲个体了,也就是说为了达到灭亡商朝的目的,必要的时候不要残害众生的要求完全可以忽略。
反正不管女娲是不是这个意思,反正轩辕坟的三妖就是这么理解的,而且我相信女娲就是这个意思。可问题是等到后来轩辕坟三妖在成功完成了女娲交给她们的任务后,本来正打算请功呢,结果女娲一见到她们立马就翻脸不认人了,总而言之我是叫你们迷惑纣王,可没叫你们残害忠良,荼毒生灵啊,总而言之你们是罪有应得,还想叫我给你们奖赏?做梦去吧!
当然,轩辕坟三妖在听了女娲的这一番话后那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没错当初女娲确实叫她们在祸乱商朝的时候不要残害众生,可问题是你总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吧?当然像女娲这样的大神必须永远是高大上的,总而言之功劳永远是领导的,责任永远是下属的,下属在给领导办事时如果出了事那只能是因为下属没能领会上级所传达的精神,绝对不是领导的问题,不信你看领导人的讲话,你能挑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毛病吗?你看女娲娘娘的讲话,讲的多么简明扼要啊,总而言之,商朝必须是要灭亡的,再总而言之众生必须是不可残害的,你能说轩辕坟三妖干的那些坏事与女娲有关吗?不过我倒想问问,轩辕坟三妖在干那些坏事时女娲难道真的不知情,没有默许她们这么做吗?当然了,女娲作为领导人,可能平时工作比较忙,以至于忽略对这轩辕坟三妖的监视,当然,必须也一定是这个理由,否则女娲作为大地之母,怎么可能会干出残害众生这种事呢,那些恶意揣测领导人的必定是居心不良之徒,总而言之领导必须也永远是高大上的,再总而言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们这些恶意揣测的小人又怎么能体会他们广阔的境界与心胸呢?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2-27 19:54:12 +0800 CST  
@鼎湖听泉 2018-02-28 10:12:51
支持
-----------------------------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2-28 15:22:31 +0800 CST  
第一章:“扯淡”的女娲(续二)
轩辕坟三妖的遭遇倒是让我想起了春秋时期越国派往吴国的西施,因为她们和西施一样都是我方打入敌国内部的女间谍,而且工作性质也差不多,都是利用美色迷惑敌国君主,祸乱敌国朝政,从而达到灭亡敌国的目的。当然由于她们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她们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也不会太好,她们不光会被世人认为是导致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而且即使她们为我方灭亡敌国立下大功,我方人员也不会待见她们,甚至还会极力与她们撇清关系,必要时还会把她们当作替罪羊给扔出去。比如《封神演义》里的妲己,最后不就是因罪被姜子牙给斩首了吗?至于西施,虽然据民间传说,她在吴国灭亡后和范蠡私奔了,可这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个人认为历史上西施的最终结局极有可能是和《封神演义》里的妲己一样被当作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而给处死了。
咱们中国人在对待历史上国家兴亡的往事时通常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把国家灭亡的原因归结于某一个人身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而这里的“妖孽”通常指的就是红颜祸水,比如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北齐之冯小怜、南陈之张丽华,当然还有我前面所提到过的西施,这些女性往往都会被后人认为是导致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而且这种观点还非常流行,所以当隋朝灭亡南陈时,南陈后主的妃子张丽华被当作是导致南陈灭亡的罪魁祸首而被隋军处斩,反倒是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朝给留了下来。当然对于这些女性的遭遇,也有很多人为她们鸣不平,比如晚唐有一位诗人叫罗隐就曾经专门作诗来为她们申冤: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当然不管《封神演义》里的轩辕坟三妖遭受了世人这样的非议,也不管她们怂恿纣王作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但客观的说她们确实非常出色地完成女娲交待的任务,为商朝的灭亡、西周的兴起发挥了巨大作用,那么她们又是如何入宫迷惑纣王的呢,请看下章。

(第一章完)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2-28 16:35:37 +0800 CST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2018-02-28 17:38:24
过年归来,前来问候老友,
-----------------------------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1 08:32:33 +0800 CST  
我靠,有点坑啊,天涯说我发的内容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请确认后再提交,我就奇怪了,到底哪里违法违规了,请问大家是怎么回事,反正我是看不出来哪里有问题@东征提督李如松 @年昔逸尘 @鸟山居士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ufojingtao @鼎湖听泉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1 10:35:12 +0800 CST  
@史上最冤者赵括也 2018-03-01 17:36:50
元宵快乐
-----------------------------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1 19:31:17 +0800 CST  
第二章:妲己进宫
话说纣王自从那日赴女娲宫进香之后,被女娲的容貌迷得那是神魂颠倒,所以自从他回宫后每天是茶饭不思,尤其是在面对自己后宫的那些“庸脂俗粉”时,感觉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因此是郁郁不乐。因此就在这时,纣王在闻太师走后所宠幸的两个佞臣费仲与尤浑在了解了纣王的心事后,为了讨纣王的欢心,便向纣王提出不妨下旨命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以充王廷,如此何愁不得绝色美女?
每当一个朝代在行将灭亡之时,除了后宫有妖女狐媚君主外,朝中也会涌现出一批祸国殃民的奸臣,比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辽之萧奉先,宋之蔡京、童贯、贾似道,而在《封神演义》中导致商朝灭亡的奸臣主要就是费仲和尤浑了,小说中纣王干的很多坏事都是他们给纣王出的主意。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怂恿君王干坏事的奸臣,也有许多试图以一己之力匡正社稷,来挽救这个行将就木的腐朽王朝的忠臣,比如隋朝的张须陀,元朝的脱脱就是这样的忠臣,虽然他们为之服务的是一个黑暗腐朽的王朝,且他们的努力最终也是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却依旧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典型的《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就是如此,虽然小说中他是站在与西周对立的商朝阵营中,按理来说应该是个反派角色,可在小说中他给我们的印象却是一个非常正面的形象,虽然他可能有些愚忠,但同时他身上却带着一股浩然正气,因此他最后的兵败身死使得有很多人都为之而扼腕叹息,就连西周阵营一方的人也对他有着很高的评价。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1 19:33:55 +0800 CST  
第二章:妲己进宫(续一)
当然,除了闻太师外,像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也都是这样的忠臣,关于比干的故事咱们暂且放到后面再说,咱们先来说说首相商容,说起来纣王能够即位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商容,因为当初就是商容以及其他几位大臣上书要求立纣王为太子的,后来帝乙驾崩,任命闻太师为托孤大臣。但自从北海七十二路诸侯叛乱,闻太师奉命率军出征离开朝廷之后,辅佐纣王、匡扶社稷的重担便落到了商容身上,而商容也一直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地辅佐纣王,一旦纣王有什么过错,他也会及时站出来进谏。比如这次纣王听信了费仲、尤浑的谗言下旨要在民间广征美女以充实后宫时,商容就在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劝谏纣王,并且还向纣王非常清晰地阐明了叫纣王不要这么做的理由,说的是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就连纣王听了也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接受商容的谏言,放弃了之前的错误做法。当然,能让纣王也知错改过,这说明商容的话在当时朝中还是非常有份量的,就连纣王对此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要不然以纣王一向自负的性格他岂是那么容易就能劝谏得了的?当然这也是因为此时的纣王还不像后来的那样昏庸,所以对于臣下的正确谏言,他也还是能够接受的。而促使纣王由原来尚且还能容纳大臣进谏到后来完全听不进臣下的进谏,这个转变还得从妲己的进宫说起,正是因为这个妲己迷惑纣王,才使得纣王沉迷女色,做尽坏事,最终导致商朝的灭亡,那么妲己又是如何进的纣王的后宫呢,不用多说这还得问纣王手下的那两个佞臣费仲与尤浑了。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1 19:39:11 +0800 CST  
第二章:妲己进宫(续二)
话说纣王在位的第八年,天下四大诸侯率领着八百镇诸侯朝商,这四大诸侯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当时由于太师闻仲奉命远征不在都城,因此朝政便为纣王所宠信的两个佞臣费仲与尤浑所把持。所以当时的各路诸侯为了讨好他们,所以不得不向他们行贿,否则你要是敢不给他们送礼,得罪了他们,那可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可偏偏在当时的各路诸侯中,有一个叫冀州侯苏护的,此人向来性如烈火,刚正不阿,所以别人都向费仲、尤浑行贿,唯独他不肯行贿,因而招致了费仲、尤浑二人的怨恨,结果就惹祸上身了。所以说苏护这种宁折不弯的个性说起来确实值得人赞许,可这样做往往会害了自己,本来他给费仲、尤浑送点礼不就完事了吗,哪怕你送点冀州当地的土特产也行啊,咱们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不就讲究个人情往来吗?可苏护倒好,不但啥都不送,还老是摆出一副牛逼哄哄你能奈我何的样子,那人家不收拾你还收拾谁啊?你像西伯侯姬昌那么贤明的人,不也照样不得不给费仲、尤浑送礼吗,总而言之好汉不吃眼前亏,该低头时就低头,你苏护再牛还能牛得过姬昌吗?人家都送礼,就你不送礼,不好好收拾你一下的话,你还真以为没人能奈何得了你了?
因此费仲、尤浑在看到苏护拒绝向他们行贿时别提有多不爽了,因为其他诸侯们在朝商时一个个争相向费仲、尤浑拍马屁,唯独苏护装作跟没事人一样,你别告诉我你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连这点“规矩”都不懂?你不送礼事小,关键是你这是摆明了瞧不起我们俩啊,如果不给你苏护一个教训的话,你还真以为我们身为纣王的宠臣是浪得虚名的?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1 20:16:03 +0800 CST  
第二章:妲己进宫(续三)
话说费仲、尤浑因为苏护没有二人给他们送礼,因此便怀恨在心,于是就跑到纣王面前进献谗言说,大王啊,我听闻冀州侯苏护有一个女儿长得那是天姿国色,倾国倾城,我看正好可以让她进宫服侍大王。
纣王一听,心里也非常高兴,本来他还在因为后宫没有美女而发愁呢,于是便召见苏护,对他说,爱卿啊,我听说你有一个女儿,是温良贤淑,落落大方,所以我有意将她纳入后宫,不知道爱卿您意下如何啊?
然而苏护一听,当即就板起脸孔予以了回绝,总而言之,大王您后宫的妃子已经很多了,陛下您突然要纳我爱女为妃,我看一定是有小人向陛下进献了谗言,所以请陛下斩了进谗言的小人,以正视听。
纣王一看苏护拒绝了他的要求,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还是和颜悦色地对苏护说,爱卿啊,这就是你的不是了,如果您把女儿送入宫中,那今后您就是皇亲国戚了,这实乃天大的好事啊!
然而纣王不说这话还好,这么一说苏护立马就急了,于是便指责起了纣王,总而言之,陛下您身为一国之君,理应为天下臣民的表率,怎么能沉湎于女色中呢?不是我危言耸听啊,如果陛下还是执意要一意孤行的话,我担心成汤六百年的江山恐怕就要毁在陛下您手里了。
不得不说,苏护的这一番话也确实太目无君长了点,连成汤江山要颠覆在纣王手里也说得出口,这是一个臣下应当对君主说的话吗?本来纣王还不想与苏护过多计较,可一听苏护居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因此是勃然大怒,因为你苏护不肯把女儿嫁给我也就算了,怎么还反过来教训起我了,你以为你是我爹啊?好,既然你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可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
于是纣王便派人将苏护拿下,准备将他开刀问斩。然而就在这时,当初苏护得罪的两个大臣费仲与尤浑却站了出来为苏护求情,总而言之,陛下,你要是因为一个女人就把苏护杀了,恐怕会对大王的名声不利,依我看不如将他释放回国,这样或许他能感念大王的恩情而主动将女儿献给陛下。纣王一听,也觉得费仲、尤浑说的有道理,于是就赦免了苏护。
不过看到这里,我倒有一个疑问,按理来说纣王要杀苏护不正合了费仲、尤浑的意吗,怎么他们俩反倒还要替苏护求情呢?想来想去,我也只能这么解释,那就是费仲与尤浑二人之所以向纣王进献谗言并不是真的要致苏护于死地,而是为了借机敲打苏护,告诉他你别以为自己是一方诸侯我们就不敢拿你怎么样了,你敢得罪我们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当然我们能害你自然也能救你,看你以后还敢小瞧我们不?
然而费仲、尤浑二人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打错了,因为苏护绝不是个欺软怕硬的人,如果换作是其他人,可能在吃过这番苦头后从此就夹起尾巴做人了。可苏护不同,费仲、尤浑这次陷害他反倒激起了他的反抗之心,因此苏护在离开朝歌回国前愤而作下了一首反诗,诗曰:
君坏臣纲
有败五常
冀州苏护
永不朝商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2 12:36:58 +0800 CST  
第二章:妲己进宫(续四)
话说纣王在得知苏护题了反诗后是勃然大怒,因为本来我看在费仲、尤浑的面子上放了你一马,可你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还公然题写反诗要造反,因此纣王终于是忍无可忍了,于是决定要御驾亲征讨伐苏护。还好苏护在朝中的人缘还算不错,这时有个叫鲁雄的大臣站出来劝纣王说,苏护得罪陛下,自然是罪不可赦,但谅一小小的苏护,何至于要陛下兴师动众御驾亲征这么麻烦?依我看,陛下不如趁眼下四大诸侯还在都城尚未归国之际,命其中一两路诸侯率军讨伐,又何必要陛下御驾亲征这么劳心费力呢?
纣王一听,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问这四路诸侯中可派谁前去征伐?这是纣王手下的宠臣费仲立马站了出来推荐北伯侯崇侯虎前去讨伐,理由是苏护所在的冀州正好是北伯侯崇侯虎属下,所以派他去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旁边的鲁雄听了,他知道崇侯虎为人向来是凶狠残暴,如果让他去讨伐冀州,那恐怕冀州的百姓要遭殃了。反倒是西伯侯姬昌,他一向贤德爱民,仁义布于四海,所以就有心保举他前往冀州平叛。于是便上奏纣王说,光让崇侯虎一路前去征伐恐怕还不够保险,不如让西伯侯姬昌一同前去,这样才比较稳妥。
于是纣王便批准了鲁雄的请求,下旨命姬昌与崇侯虎前往冀州平叛。不过姬昌与崇侯虎在接到纣王的要求平叛的圣旨时,他们的反应却是大不相同,北伯侯崇侯虎那是四大诸侯中对纣王最忠心的,纣王让他干什么事,不管是好事坏事,只要能讨好纣王,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去执行,也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会如何。因此当纣王派人宣旨后,崇侯虎那自然是二话不说,当即领旨谢恩。可相比之下,西伯侯姬昌就比较为难了,因为他还是比较在乎自己的名声的,他知道苏护此人在朝中素有忠义之名,自己要是为了讨好纣王而去攻打苏护,那不是在助纣为虐吗?他要是真敢这样,纣王倒是满意了,可自己经营多年的贤良的名声可就要毁于一旦了。可另一方面纣王的圣旨他又不敢不遵从,否则一旦开罪于纣王,那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因此这对于姬昌来说这可谓是个两难的选择,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又不能得罪纣王,最后姬昌琢磨来琢磨去,干脆就来了个缓兵之计,一方面他接下了纣王的圣旨,另一方面却找崇侯虎商量说,总而言之,我现在家里有点事,所以暂时不能和你一同前往,我看不如这样吧,你呢领兵先行,我呢先回到西岐的家中,然后再领兵协助你平叛。
对于姬昌的这个提议,单纯的崇侯虎居然还相信了姬昌的这套说辞,于是领兵先行,让姬昌随后前往。当然如果崇侯虎知道后来姬昌有这么坑的话,打死也不会答应姬昌的这个要求。当然崇侯虎之所以能同意姬昌的请求,或许也是有自己的打算的,那就是他想独吞平定苏护的功劳,反正谅一小小的冀州,还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来?既然你姬昌不来,也省的有人来抢我的功劳,到时候大王的奖赏可全归我了。然而不久之后,崇侯虎就会知道他的这个想法有多错误了,因为最后他累死累活替纣王平叛,不但没能独吞功劳,反倒让在后面冷眼旁观的姬昌给捡了个现成的便宜。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2 16:46:41 +0800 CST  
第二章:妲己进宫(续五)
话说崇侯虎在接到纣王圣旨后二话不说就点起兵马前往冀州平叛。本来对于此次出征崇侯虎是信心十足的。因为自己怎么说也是统领二百镇诸侯的大诸侯,而苏护不过是冀州这一弹丸之地的小诸侯,从账面实力上看崇侯虎对苏护应该是稳操胜券的吧。然而没想到的是等到崇侯虎与苏护真正开打之后才发现苏护的冀州兵马实在是太厉害了,尤其是苏护的儿子苏全忠那更是勇冠三军,势不可挡,那崇侯虎被苏全忠杀得是丢盔弃甲,损兵折将,别提有多狼狈了。然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因为苏全忠再厉害也不过是凡人,后来崇侯虎在弟弟崇黑虎的帮助下总算是反败为胜,并一举擒获了苏全忠。可哪成想,刚抓住了个苏全忠,苏护那边又派来个郑伦,这郑伦比之苏全忠还要厉害许多,因为他曾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会了能吸人魂魄的法术,因此崇侯虎那边是无人能敌啊,就连也同样会法术的崇黑虎也不是郑伦的对手,还被郑伦给活捉了,这下崇侯虎还真拿苏护没办法了。
然而更加可恨的还是姬昌,当初姬昌满口答应会在崇侯虎出兵后随后领兵前往,哪成想却被姬昌给放了鸽子,崇侯虎这边在拼死拼活地与苏护交战,可姬昌那边却按兵不动,在旁边看戏,就跟没事人似的,着实令人可恨。当然崇侯虎从某种程度上也是错怪了姬昌,虽说姬昌在崇侯虎与苏护交战的时候没能及时出兵相助,但也绝非真的完全就是在袖手旁观,坐观成败。只不过人家是在等待时机,时机一到,他再出手。这不,等到崇侯虎与苏护两拨人打得差不多了,姬昌就马上派出了大夫散宜生来给他们解围来了,他让散宜生带了一封书信交给了苏护劝苏护投降,说苏护老弟啊,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是把你女儿送到宫中,你可别以为我这是在害你,我这完全是为了你和你的全家以及冀州的百姓们着想,你不妨想想看,凭你冀州这一隅之地能对抗得过商朝吗?你如果执意要对抗下去,就算能打败崇侯虎,到时候大王再派几路人马前来,你认为凭一区区的冀州能抵挡得住吗?到时候不光你的全家将要面临灭顶之灾,整个冀州也会因你而生灵涂炭,你说你真的忍心看到冀州的老百姓因你个人的冲动而受苦吗?所以,听老哥一句劝,一切要以大局为重,千万不可因小而失大啊!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3 12:08:38 +0800 CST  
第二章:妲己进宫(续六)
苏护在看了姬昌的来信后也是考虑了很久,加上散宜生在一旁游说,最终终于同意了送女儿妲己入宫。因为他虽然暂时是打败了崇侯虎,但一来由于自己的儿子苏全忠还在敌人的手里,二来以冀州一隅之地反抗商朝很显然是看不到出路的,所以听从姬昌的建议向纣王赔罪投降才是最好的出路。
就这样,姬昌不费一兵一卒就摆平了苏护,当然姬昌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说服苏护投降,一来是因为他素有贤良的美名,所以由他出面来劝降苏护,苏护也比较容易能接受;二来也是因为姬昌劝降的时机把握的非常好,否则如果他一开始就劝降苏护的话,苏护未必能被他说服,因此姬昌就等到苏护与崇侯虎打得两败俱伤之际,再出来劝降苏护,此时苏护也已经知道凭他冀州一弹丸之地反抗商朝是没有希望的,因此也只好顺着这个台阶向纣王投降。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崇侯虎就替姬昌充当了冤大头,因为他累死累活替纣王平叛,到头来损兵折将不说,还让姬昌给捡了个现成的便宜,因为没有他之前与苏护交战,给苏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俘虏了他的儿子,苏护哪能这么容易被姬昌说服投降吗?因此不得不说,姬昌这出空手套白狼实在是太妙了,啥损失没有,还夺得了平叛的功劳,而且好人还全让姬昌给做了,恶名则由崇侯虎来承担,那可真是无本万利的买卖啊!
对崇侯虎来说这还不算什么,更惨的是,此战过后,由于自己在这场平叛中拙劣的表现,惹得自己的弟弟崇黑虎也对自己翻脸了,为自己的哥哥是崇侯虎而引以为耻,因为你崇侯虎好歹也是堂堂一方诸侯,可你非但没干能让我们侯家长脸的事,反而还助纣为虐,充当天子的佞臣,惹下了无数骂名。你再看看人家西伯侯,你用五万兵马都没搞定的事,人家一封信就搞定了,怎么你和西伯侯同样是坐镇一方的大诸侯,差距咱就这么大呢?所以从今以后,你别再说我是你弟弟呢,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
骂完崇侯虎后,崇黑虎随即释放了苏护的儿子苏全忠,然后带着自己的人马头也不回地离开。只剩下崇侯虎呆呆地站在那里,不知说什么才好,最后也只能收拾人马回国,然后上表向纣王请罪。因为此次他率兵出征平叛表现得实在太差劲了,如此兴师动众,结果愣是拿不下一个小小的苏护,最后还是靠西伯侯帮忙解的围。人家纣王之所以对你委以重任不光是看中你的忠心,更是看中你的能力,连这么点小事你都办不好,你叫纣王以后还怎么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你做呢?
而苏护那边,在崇黑虎释放苏护回来后,也不得不忍痛割爱把女儿妲己送往朝歌向纣王赔罪去了,想起这,苏护不禁为当时自己冲动的行为而深深地懊悔,都怪自己当时一时冲动,以至于把女儿给害了。当然苏护不会知道的是他这次不光害了女儿,还把女儿的命也给搭了进去,原来就在苏护护送女儿妲己前往朝歌的途中,妲己就被女娲娘娘手下的那只千年狐狸精给盯上了,结果她趁苏护不注意把妲己的魂魄给摄取了,然后附在了妲己的身上。因此真正的妲己已经死了,那个被苏护送入纣王宫中的妲己实际上是狐狸精。当然纣王是不会知道这个妲己实际上就是女娲娘娘专门派来祸害他的,本来纣王是要把苏护给就地正法的,不过当他在看到妲己时,那立马是被迷得是神魂颠倒,因此就赦免了苏护,然而让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叫妲己的看似柔弱的女人今后将要在纣王宫中掀起一场场腥风血雨……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3 17:08:04 +0800 CST  
第三章:云中子进剑
话说纣王自从得了妲己之后,那是朝朝宴乐,夜夜欢娱,总而言之用白居易的两句诗来形容,那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以至于把朝政都给荒废了。因此上大夫梅柏、首相商容以及亚相比干等人对此都十分着急,于是便率领文武大臣鸣钟击鼓奏请纣王上殿。纣王一看推脱不开,只好暂时撇下妲己出去上朝会见群臣,于是商容、比干二位丞相便趁机向纣王进谏,说现在国家尚不太平,所以希望纣王能以国事为重,要勤于政事,抚恤爱民,不要老待在深宫之中荒废国事了。
然而纣王听了这两位大臣的劝谏却颇不以为意,因此对商容、比干回答说,爱卿的话有道理,只是现如今四海安康,天下太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只有北海地区有叛乱,但这对于诺大的商朝来说不过是疥廯之疾,而且已经有闻太师前去平叛了,所以这个不必担忧。至于朝廷之事已经有二位丞相替朕代劳了,我就是天天上朝,也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又有多大意义?所以从今以后,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事,你们就不必禀报我了,你们自己就看着办吧,少拿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来烦我。
正当纣王与大臣们商议国事的时候,突然有人启奏,说有一个自称来自终南山叫云中子的道士有事要求见陛下,那么这个叫云中子的道士究竟有何事要求见纣王呢?原来这个云中子在上山采药的途中偶然间发现东南方有一股妖气弥漫,定睛一瞧,原来这股妖气来自朝歌的皇宫中,掐指一算,原来是有只千年狐狸精假托人形潜入了朝歌的皇宫中,于是云中子当即决定要去朝歌除掉这只狐狸精,以免它为害人间。随后云中子命手下的金霞童子取来一根老枯松树枝,并削成木剑前往朝歌除妖。
恰巧云中子在求见纣王的时候正赶上纣王与大臣们商议国事,这时纣王听有道士来求见,正好他当时因为与大臣们谈论国事而被搞得焦头烂额,正愁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脱身呢,正好这时云中子前来觐见,于是便立马宣云中子进来与之面谈,省的让那些大臣以国事为由来烦他。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4 10:18:16 +0800 CST  
第三章:云中子进剑(续一)
然而当云中子在拜见纣王时只是稽首并不下拜,这就让纣王有点不高兴,因为他贵为天子,占有四海,虽说云中子是方外之人,却也在纣王的版图之内,怎么见到纣王还不下拜?本来纣王想要治云中子慢君之罪的,但又怕这样做会被大臣说自己不能容物,于是便决定问他几句话看他如何回答,因为这年头招摇撞骗的各种江湖“大师”实在太多了,所以纣王有意试探他一下,看他是真有本事还是徒有虚名。
结果纣王这一试探不要紧,试探过后才发现这云中子还真不只是一般的江湖术士而已,那还真是有道行的,因此当即转怒为喜,命左右赐坐。云中子也不谦让,于是坐下与纣王交谈,纣王在与云中子的交谈中也是感觉如沐春风,心情格外爽快,比起和那些大臣们商议国事要轻松愉快多了,因此纣王非常地高兴,于是就问云中子来自何方,因何事而来?
云中子对此回答,贫道来自终南山玉柱洞,道号云中子,因为闲来无事,便于山中采药,偶然间发现朝歌上方有一股妖气,而且这股妖气恰好就来自于大王宫中,所以特地前来降妖。纣王一听是哈哈大笑,说朕的皇宫是戒备森严,防范甚密,又非尘世山林,又哪来的什么妖怪啊?
云中子对此回答,陛下,你如果能认清妖怪,那妖怪自然不敢来,就怕大王肉眼凡胎不识那妖怪,所以陛下应及早铲除那妖怪,以绝后患。
纣王一听,也觉得云中子说的有道理,于是就问云中子有什么降妖的办法。云中子于是取出那柄由松枝削好的木剑,叫纣王挂在分宫楼,不出三日,便有分晓,于是纣王便派人照做了。除此之外,纣王见云中子道行颇深,因此就想把云中子留在朝中为官辅佐他,不过云中子对此拒绝了。纣王见挽留云中子不住,也只得作罢,随后命人取金银各一盘,以作酬谢。不过云中子也没有接受,而是留下一首诗飘然而去了。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4 13:42:36 +0800 CST  
第三章:云中子进剑(续二)
很快云中子献给纣王的那柄降妖的木剑便起了作用,妲己因为云中子的这柄木剑顿时是染病不起,生命垂危,如果妲己真的就此而亡的话,那么或许商朝还有救,那么也可能就没有后来武王伐纣的故事了。可惜即使有云中子相助,纣王仍然是执迷不悟,居然还没有看出来这个妲己其实是妖怪变的,反倒受妲己的蛊惑把云中子进献的木剑给烧掉了,如此一来,商朝终于是不可救药了。
而云中子在得知纣王焚了他的木剑后也不禁摇头叹息,本来他还是向帮助商朝延续寿命的,可如今看来商朝真的气数已尽,周室当兴,天命不可违,云中子也只好离开朝歌回终南山去了。
话说自从纣王焚了云中子进献的木剑后是愈加荒淫,最后竟然听信了妲己的谗言杀害了直言进谏的大臣杜元铣,当然妲己怂恿纣王杀害杜元铣的行为很显然是违背了当初女娲娘娘告诉她的不可残害忠良的要求,可问题是你不叫纣王残害忠良,那还怎么灭亡商朝啊?所以妲己教唆纣王残害忠良的行为很显然是得到女娲娘娘的默许的,否则在此期间女娲娘娘为什么不站出来反对,别告诉我女娲娘娘对此不知情。总而言之,为了完成灭商兴周的大业,牺牲个把人也是难免的,从这一角度来说妲己实乃灭亡商朝的大功臣,只是妲己的名声实在太臭,所以她的这种功劳是不会得到西周方的承认的,就连女娲娘娘在关键时刻也不得不把她当作替罪羊给扔出去。
当然纣王在听信妲己谗言杀害太师杜元铣的行为毫无疑问会引起满朝正义人士的义愤填膺,因此有个叫梅伯的大夫就站出来为杜元铣鸣不平了,但结果不但没能救回杜元铣,而且还被纣王给一同论罪了。当然,为了杀一儆百,纣王便听从了妲己的建议命人打造了炮烙之刑,而梅伯也由此成为这一酷刑之下的第一个牺牲品。当然纣王这么做的效果看上去似乎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有炮烙之刑的震慑,所以满朝文武迫于纣王的淫威对纣王是敢怒不敢言,所以朝中反对纣王的声音顿时少了许多,这可让纣王的耳根子可着实清静了不少。然而纣王的这种高压统治看上去好像很威风,但很显然这是饮鸠止渴的行为,因此在纣王造了炮烙之刑后,首相商容顿时也对朝政是心灰意冷,于是便主动向纣王辞职离开了朝廷,而商容的离开只是纣王众叛亲离的开始……

(第三章完)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4 16:10:16 +0800 CST  
第四章:计废姜皇后
就在纣王在朝堂上掀起一阵阵腥风血雨的同时,纣王的后宫也上演了一出后妃争斗的戏码,当时纣王后宫的皇后是姜皇后,此人乃商朝四大诸侯之一东伯侯姜桓楚之女,所以很显然纣王与姜皇后的这场婚姻是典型的政治联姻,并无多少感情基础。不过虽然纣王对姜皇后并无什么爱情可言,但好歹两人也做了夫妻多年,姜皇后有为纣王生下了殷郊、殷洪两个儿子,其中殷郊还被纣王立为了东宫太子,所以纣王平日里对于姜皇后这个原配一向是比较尊敬的。
然而纣王本以为他对姜皇后尊重,也能换来姜皇后对他的尊重,可事实却不是如此。当然原本纣王与姜皇后夫妻二人虽然说不上伉俪情深,但也算是相敬如宾,可自从妲己进宫以来,整个纣王突然就变了个人似的,整天是沉迷酒色,专宠妲己一人,还受妲己的迷惑残害忠良,纣王在妲己那边是夜夜笙歌,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姜皇后这边却是清灰冷灶的,这无疑令姜皇后非常的不满。因此在一次与纣王的宴会上,期间妲己为纣王与姜皇后献上一支舞,对此纣王自然是看的非常高兴,可姜皇后却正眼也不瞧一下,于是纣王就问姜皇后为什么不看。结果纣王这一问,姜皇后立马就指责起纣王了,说的还是那老一套,总而言之纣王不应该荒淫酒色,而是应该以国事为重,反正纣王从他手下大臣那里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早就听腻了,所以一听这套说辞就非常的反感。更重要的是姜皇后这还是当着纣王所宠爱的妲己的面指责纣王的,这就让纣王感到非常没有面子,再加上妲己在旁边煽风点火,因此纣王一怒之下就想废了姜皇后,立妲己为后。
不过虽然纣王嘴上说要废了姜皇后,但这也只是他一时的气话,所以并没有马上付诸行动,毕竟姜皇后稳居后位多年,在朝中是有口皆碑,况且又没犯什么重大的过失,纣王有什么理由废了她?更重要的是姜皇后背后有着一股庞大的娘家势力,而且她的儿子殷郊还是当朝太子,所以纣王想要废除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只要姜皇后没犯什么重大的过失,纣王也是不好废了她的。
而就在姜皇后当面指责纣王过后,一日,后宫的各宫嫔妃前来朝贺皇后,当时西宫黄飞虎的妹妹黄贵妃、馨庆宫的杨贵妃都来了,而妲己也依例前来拜见姜皇后,哪成想却被姜皇后在众人面前给当场奚落了一番。因此妲己在回宫之后是越想越气,于是决定要对姜皇后展开报复,至此纣王后宫的一场后妃大战就打响了。不过如果从双方的账面实力上来看明显是姜皇后比较占优,一来姜皇后身份是皇后,而妲己不过是一介嫔妃,且姜皇后稳居后位多年,而妲己只不过是初来乍到,所以姜皇后在朝中的根基远比妲己要深厚;二来姜皇后的后台乃是东伯侯姜桓楚,姜桓楚乃商朝四大诸侯之首,实力雄厚,而相比之下妲己的后台只不过是区区的冀州候苏护,况且苏护为人向来刚直,要是他知道妲己迷惑纣王,唆使纣王残害忠良的事,恐怕也是不会站在妲己这边的。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5 09:10:26 +0800 CST  
第四章:计废姜皇后(续一)
如此一来,妲己对阵姜皇后的唯一优势也就是纣王对她的宠爱了,可问题是这还不足以令纣王废了姜皇后而立妲己为后,毕竟怎么说纣王与姜皇后夫妻一场,姜皇后又为纣王生下了殷郊、殷洪两个儿子,就算纣王对姜皇后没什么爱情,亲情总还是有的吧,况且姜皇后又没犯什么过失,所以不管纣王再怎么宠爱妲己他也不会轻易废了姜皇后而立妲己为后的。
既然如此,那么妲己想要让纣王废了姜皇后确实得废一番脑筋了。不过毕竟妲己进宫的时间还不长,所以对于宫斗这一套还不熟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妲己身边有个叫鲧捐的宫女便主动站出来为妲己废除姜皇后而出谋划策了。
鲧捐是这么给妲己分析的,那就是想要让纣王废除姜皇后光靠妲己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废立皇后这种事不单单只是纣王的家事而已,更是国事,一旦做得不好,很容易引起朝中众多大臣反对,到时候他们群起而攻之,即使是纣王也是顶不住这股压力的。在历史上唐高宗废王立武的时候也是在取得了宰相李勣的支持后才得以成行的,所以妲己想要让纣王废除姜皇后就必须得像武则天找李勣那样也找一个朝中重要的大臣一同计议才行。
因此鲧捐便向妲己推荐了大臣费仲,之所以选他帮忙妲己密谋废除姜皇后,一是因为他乃纣王最信任的宠臣,纣王一向对他是言听计从;二是因为当初也是他向纣王举荐妲己入宫的,且为人贪财好利,所以是个可以拉拢的对象,否则像比干这样的正直的大臣绝不是你用利益可以拉拢得了的。
于是妲己便依计而行派鲧捐出宫给费仲带了一封密旨,费仲回家打开一看,是妲己娘娘要求他帮忙设计陷害姜皇后的。不过费仲在读完妲己来信后一时之间却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虽然妲己承诺他事成之后会对他论功行赏,但问题是费仲也不得不考虑帮助妲己废除姜皇后所可能有的风险啊。你想想看,那姜皇后是什么来头,人家的爹乃东伯侯姜桓楚,麾下有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姜皇后的大哥姜文焕那更是勇冠三军,这哪里是费仲能惹得起的啊?一旦稍有差池,不但废除不了姜皇后,还会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所以费仲帮助妲己废除姜皇后后位固然可能获利很大,但风险那也是相当大的啊!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5 10:04:09 +0800 CST  
第四章:计废姜皇后(续二)
可问题是如果费仲不答应帮助妲己废除姜皇后的话,那势必会得罪妲己,到时候妲己在纣王面前说几句费仲的坏话,那费仲恐怕同样要死无葬身之地的啊。所以这对于费仲来说无疑是个两难的选择,而正当费仲为这件事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正好撞见了一个叫姜环的人,而且这个姜环刚好就来自于姜皇后父亲东伯侯姜桓楚所在的东鲁,他到费仲府上已经有五年了。费仲一看,这个姜环正好和姜皇后是同乡,又是同姓,于是便计上心来,于是便伙同姜环炮制了一个商朝版的“梃击案”,因此陷害姜皇后。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就是姜环假扮姜皇后派来的刺客行刺纣王,然后嫁祸姜皇后。不得不说,这个姜皇后真是财迷心窍,难道他不知道他敢假扮刺客行刺纣王,不管纣王知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他都难逃一死,当然这世上如姜环这样的利益熏心甚至为此连命都可以不要的也不算罕见。
当姜环假扮刺杀纣王的刺客被抓住后,费仲主动站出来帮助纣王审讯,当然费仲审讯的结果自然是这个刺客是姜皇后派来行刺纣王的,此人姓姜名环,乃姜皇后父亲东伯侯姜桓楚家将,姜皇后之所以派他刺杀纣王就是为了想替他父亲夺了纣王的天子之位。
很显然费仲的这个说法是非常牵强的,因为姜皇后一向贤良淑德,在朝中有着很好的口碑,所以当费仲的这个调查结果出来后,朝中的很多大臣对此是不相信的。况且姜皇后也缺乏行刺纣王的足够的动机,因为她现在也就是商朝的皇后了,等到她的儿子殷郊继位,那她就是太后,如果让她的父亲姜桓楚成为天子,那她顶多就是公主,而且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父亲成为天子而能令女儿配享太庙的,她有必要放着好好的皇后不当去当公主吗?
当然此时的纣王在妲己的迷惑之下已经分不清什么是非曲直了,所以他在得知费仲的调查结果之后是勃然大怒,也不细加思考就派西宫的黄贵妃前去审问姜皇后。当然黄贵妃审问的结果自然是姜皇后不承认有派人行刺纣王。你这不是废话吗,本来就不存在的事你叫她如何承认?因此黄贵妃带给纣王的审问结果自然是查无此事,同时还为姜皇后申冤。纣王一听,也觉得关于姜皇后派刺客刺杀自己的事确实是事有蹊跷,所以这其中恐怕有什么内情。
楼主 二十九桥明月夜  发布于 2018-03-05 10:36:47 +0800 CST  

楼主:二十九桥明月夜

字数:45849

发表时间:2018-02-28 01:29: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2 17:43:58 +0800 CST

评论数:4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