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老狼:《深度剖析中国历史及中华文明》系列连载

第一篇:探讨,为什么禅让制下能选出贤达的帝王

中华文明始于三皇五帝,司马迁五帝本纪记载,轩辕黄帝通过“尊王攘夷”最后被推举为天子,开启了五千年的炎黄文明。尊王攘夷在之后的乱世中经常被用到,黄帝的“尊王攘夷”和春秋或三国时代的“尊王攘夷”不同之处在于,黄帝不是通过主动施加武力胁迫诸侯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的,而是在“尊王攘夷”的战争中,战胜炎帝、蚩尤这两大诸侯势力后,经众诸侯一致推举,从而取代神农氏后人成为新的天子,好像看不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这里面广施德政起了很大的作用,天子、诸侯寡德而黄帝施德,自然人心所向。黄帝做了天子后的第一件事情是戡乱,统一各诸侯,看来“天下一统”的思想也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传统。黄帝给我印象:尊王攘夷,德威并举,天下一统,劳心劳力。黄帝去世后,是他二儿子的儿子颛顼继位,颛顼之后是黄帝大儿子的孙子帝喾继位,帝喾之后是他的大儿子帝挚继位,帝挚在位期间政治衰弱,后被二儿子帝尧取代,这几个时代天子继承没有“嫡长子为嗣”的规定,也没有说必须禅让给德才兼备的人,但有基本共同点是:天子之位基本是在黄帝嫡系子孙内传承。

帝尧开创了天子之位非嫡系子孙传承的先河,尧传舜时,舜是民间盲人的儿子,舜以孝闻名而得到大家的推荐,从而引起尧的注意。尧帝洞悉人性,有自己的主见但又不刚愎自用,以品德优先来考量继承人,甚至大义灭亲,曾有人举荐他的儿子都被他否决了。尧对继承人的考察是非常谨慎和全面的,品格只是第一关。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来观察舜的品德,在得到肯定后,就谨慎地让舜从事五常教化的工作,随后让舜广泛参与各方面的管理事务,接着又让舜在四方之门迎接来朝的诸侯君臣(也就相当于把舜正式介绍给各大诸侯,让舜与他们相互熟悉),最后又把舜派到山林川泽,以考验舜的危机处置能力、智力、毅力、勇气和吃苦耐劳的能力,最终各方面都得到肯定才把帝位传给舜,让舜代行天子事务,自己告老还乡。尧帝唯贤能者是用的思想,也许是吸收了他父亲把帝位传给他哥哥帝挚的失败教训,所以他提醒大臣们,不要把目光都放在贵族后人的身上,要多挖掘隐藏在民间的贤能之人。帝尧在自己还健在的时候就开始安排后事继位的事情,足见继位之事在他心目的分量,这样做可以是避免发生像自己哥哥继位那样的情况,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来考察和辅助继承人,让继承人有更多的锻炼。舜代行天子之事后,尧随即告老还乡,一方面是对舜的信任,有让舜放手大干的意思,同时也是一种完全的考察。尧帝对帝位的释然,充分说明他也不贪恋权力,在他心目中国家臣民为大,为后世帝王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型,我想这也是他能位列五帝的一个原因吧。帝尧这种唯贤能是用、民间取才、充分谨慎的考察继承人、国家人民为大、对权力的释然都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舜继位后因才施用,规范各种礼制和规则制度,国内一片繁荣之象。舜的后人都不堪胜任帝位,而禹因治水功劳卓着,所以舜提前举荐禹为继承人,禹德才出众,众望所归。
从皇帝到大禹,这几个帝王在仁、礼、德、能方面都非常出众,堪称表率。正是由于他们的贤能、优良的人才选拔机制和奖罚分明的制度,才能使下面的大臣人尽其才,各施其职,恪尽职守。帝不徇私、爱民而广纳贤才,励精图治,所以能在群臣诸侯中树立威信,帝威则群臣服,群臣服则人心齐,人心齐则国家兴。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1 23:20:11 +0800 CST  
第二篇: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为什么会是夏

之前有一个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无解,那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家天下的王朝是从大禹后代开始的,为什么不是在黄帝或者尧舜之后呢?再读夏王朝历史的时候,貌似有了答案。从大禹治水说起吧。

史记说:禹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个湖泽,决导了九条河流,划定了九州方圆,使其各司其职贡奉物产,不失应有规范。国土开拓纵横五千里,一直到达了荒僻的遥远地带。其功劳可以归为三大类,而正是这三大功劳,注定了原始氏族社会的崩溃和夏王朝的产生,这三个功劳正是:治水、开田和定制。首先、治水的意义影响深远,1:疏通河道,引河入海使得人们可以到地势比较平缓的地方安居乐业,进行生产和生活,这对城市、国家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开辟山路治理了堰塞湖,使得全国河流融会贯通,这为以后水路交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从以前的被动躲水灾,到主动利用水,这些河流对以后的农业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也为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就是开田,在治理洪水之后,因地制宜地指导了农业生产,农业的繁荣势必这导致社会财富积累空前增长,同时也繁荣了畜牧业和手工业,社会发展的规律讲:分工导致交换,从而产生剩余产品,而剩余财富加剧了贫富分化,从而产生特权阶级思想和特权阶级。这可能是导致原始氏族社会崩塌根本原因。第三、定制。大禹根据每个地方的土地肥沃程度定了土地等级和赋税的等级,以及该进贡什么产品。最重要的一个制度就是分田制度,大禹把全国的土地以国都为中心划分为五类,即;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甸服即天子的专属经济区,以国都为中心,方圆500里之内为甸服;甸服之外500里内为侯服,侯服之外500里内为绥服,绥服之外500里内为要服,要服之外500里内为荒服。侯服之内靠近甸服100内为卿大夫专属经济区,100外-200里内是为天子服役的小国,200里外到300里内才是大的诸侯国,后三个服基本一个比一个蛮荒,天子的威严也越来越鞭长莫及,荒服基本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俗话说的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但是最精华最能有效控制的1000里内,天子就实际控制了600-700里,基本算是中央集权的雏形了,而且把大诸侯分到了最边缘的地方,他们与天子之间还有小国和卿大夫等的缓冲地带,这样一来加上各个诸侯大夫小国的进贡,天子的财富毫无疑问是NO1。

大禹制定这些政策的时候,舜还在位。不过从史记记载来看,大禹不仅是才能出众,而且非常有城府,在舜跟前聊天的时候,皋陶、伯夷是就事论事,谈得都是一些治理国家的方法策略,大禹总是恭维不多言,舜点名要他说的时候,他都是委婉地称述自己的功劳和治水的不易,以及现在已经治理的如何好了,而且还建议舜帝要任用有贤能的人。另外大禹的人际关系也不错,在关键的时候能得到有实力的朋友支持,比如皋陶。皋陶是舜时的司法官员,舜要广大帝德,皋陶就号召群臣以禹为榜样,向禹学习,使得禹在群臣和民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舜帝选继承人的时候,这个光辉高大的形象应该起了一定作用。有这层关系在,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禹登基之后就宣布将来的位置要传给皋陶,由于皋陶过世太早,只能选择益来继位,益辅佐禹时间不长,在群臣和民众中的影响力不够,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礼让变成真让的原因了。禹传位给益,益效法先前帝王先是谦虚地让禹的儿子继承,想的诸侯也会像先前帝王继位那样都来朝拜自己,结果弄巧成拙,诸侯都跑到启哪儿去了,这能怪谁呢?含泪往肚子里咽吧。从益这里可以得到两个启示:实力和时机,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启接禹位,家天下的时代就这样开始了。大禹在位时候对待先前帝王的后人还是比较尊敬的,从另一方面讲也说明这个时候他是不敢专有天下的。

夏朝从禹一直到孔甲帝前还算发展的凑合,从孔甲开始荒淫无道,政治逐渐走向衰落,诸侯众叛亲离,一直到夏桀达到了荒唐的极致,终招致商汤灭夏。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1 23:25:36 +0800 CST  
夏商,两个王朝中发生的那些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夏启建立夏王朝与成汤建立商王朝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因为他们遇到的问题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没有先例可循。夏启面临的最大困惑是:如何结束禅让制,并将王位在嫡系子孙内传下去,又能让大家接受这种王位世袭制。而成汤的最大困惑是:如何让大家接受另外一个姓氏的部落取代当今的夏王朝,怎么让大家承认自己的王位和权力。不过夏启的先天条件要比成汤优越的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启之所以能继位,是因为当时他父亲钦点的接班人资历太浅,不能服众,而朝内与他父亲大禹同时代的德高望重者基本都不在人世了,启本人也没什么让大家难以忍受的大毛病,又是有赫赫功劳的先帝大禹的嫡长子,爱屋及乌嘛,与其让自己不能信服的人当天子,不如相信先王的后代,大禹的余荫让启在天时、人和方面比其他人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而等到启被拥戴成天子后,他父亲打下来的江山已经是牢不可破了,应该是没有一个诸侯可以与他同日而语的,因为前一篇文章提到过:大禹创立的五服制度,已经使得社会有中央集权的意思了,启继承父亲的天位,又占尽了地利优势。所以启干这些事情要显得顺利的多,抑或这种格局就是大禹一手安排的,虽然没有史实的记载,但是有这方面的迹象,恐怕是大禹有这个心,没这个胆量,因为与他同时代辅佐舜帝的德高望重的人还很多,另外为什么历史说法都是三皇五帝而不是三皇六帝呢,大禹也辅佐过舜帝很长时间,算是同朝代的人啊,为什么司马迁偏把大禹归到夏本记里面呢,这些也许可以窥见一斑吧。总之启结束禅让阻力相对要小些。成汤就不一样了,第一、他的祖先没有一个当过天子,成汤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契,契是帝喾(五帝之三)次妃的儿子,历经尧舜禹三代,曾辅佐大禹治水,后做司徒。在论嫡系论血统的古代,没有这个就费劲的多了,尤其是成汤,还是开历史之先例。第二、他在诸侯在中还没有达到一言九鼎的威信,夏桀虽腐朽昏庸但长期积累下来的天子的威严还有一定感召力的,还是有一部分人拥护天子帝位的,换句话说人们对夏桀还没有伤心失望到极点。第三、他自己也是一个诸侯,位置不在王朝的中心地带。启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他都不具备,所以他得从长计议。

成汤灭夏除了个人的贤能和威信外,主要在三方面做了努力:1、养精蓄锐。在夏桀昏庸无道的时候,成汤就已开始招兵买马刻意壮大自己的实力了,算是蓄谋已久2、以戡乱的名义借机消灭了葛伯、昆吾等敢于叛乱的诸侯,算是清除了有能力并敢于公然和自己作对的人,为将来伐夏桀提前扫除大障碍3、战前动员,以天命之托淡化伐夏的个人功利色彩,把夏桀的罪状述说的罄竹难书,使得大家相信上天真的是允许他取代夏桀的,他是上天委派下来执行天命的人,在道义上不存在问题之后,剩下的就是威逼利诱,顺者昌逆者亡,因为成汤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举攻克夏都,推翻了夏王朝。商是第一个通过武力征伐产生王朝,开启了“王无道,民可取而代之”的先河。
在商王朝的贤臣中,伊尹不得不提,他不仅辅佐成汤有功,而且在成汤死后有伊尹放逐太甲帝的事情。太甲不行王道,伊尹让他到先祖的墓地附近面壁思过,自己代为打理朝政。三年后太甲醒悟,伊尹又把他接回来,从新将权力交给太甲。这件事情也包含的几个深远意义,首先,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臣逐君事件,也就是臣犯上的先河。其次,伊尹只是代为打理朝政,并未改朝换代。第三,君臣还能在和睦相处。不过这件事情对以后的帝王影响深刻,或许这就是后续的帝王们担心功高震主的源头,尤其是后续的开国皇帝或开国初期的皇帝身上表现的比较突出。

商王朝至从中丁以来,废除了嫡长子继位,而改为立诸弟兄和他们的儿子,使得诸弟兄和他们的儿子相互为争夺继位而厮杀,照成接连九世的混乱,诸侯不再来朝拜,这对后世帝王也许有不小的教育意义。直到盘庚迁都毫后商朝才又兴旺起来,而后几兴几衰,一直到纣,纣虽天资聪颖,有勇有智,但自视甚高,刚愎自用,成天迷恋于酒色,而且凶残成性,上不敬天祖,下不爱臣民,亲小人而远贤臣,使得诸侯们纷纷疏远了他,有比干死谏,却遭挖心,最终被周武王歼灭。
从夏王朝开始中国帝王史有这样的规律:能忍无能,不容无道。王无道,则朝不振、诸侯强,给了有野心而且实力强大的诸侯犯上的机会,实力强大的诸侯能把实力强敢于冒犯的异己者先灭掉,其他的自然就都归顺了,很少有弱的势力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事情。枪打出头鸟,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说就是这个,所以中国人的隐忍也是有传统的。另外一个规律就是王朝的没落都是先从内部腐化无道开始的,终因天理不容,自己葬送了自己。

天山老狼,关注人文历史,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坚持高标准原创干货,欢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2 11:40:42 +0800 CST  
第四篇:上古历史中政权更迭得到的一些思考

周能灭商稳定政权,除了周的先祖积累的仁威和实力外,武王居功至伟。第一,他选择了最佳的进攻时机,即:夏王朝的官、兵、民都对王丧失信心、无心护驾,人心思变之际。第二、在取得政权后,并没有即刻以王自居,而是非常清楚周德政权还不稳定,通过对商灭亡的反思,坚定了他推行仁政,争取民心,巩固周政权的信念。进攻时机的选择,使得周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最大成功,取得最大的民心。而取得政权后继续大施仁政使得周政权的基础得到稳固,周天子深入人心。周取代商,仍实行诸侯制。诸侯制的存续或许能说明这么一个一个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时代,从上到下,不论是王、诸侯、大臣还是百姓,仁义礼信深入人心,武力是成王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仁礼。明白这个后,很多事情就不难理解了,比如:为什么武王取得政权后,能放马南山;为什么周公替代幼小的成王执政七年后还能再将王权交给成王;为什么都城的百姓赶走周厉王后,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十四年,终还是辅佐周宣王继位。在夏商周时期的王制中,是非常注重仁道礼仪的,即便在王朝更迭后,后继者不会将前朝的人赶尽杀绝,只会把那些祸害朝政,最让人民仇恨的人杀死,没有株连九族的情况,大都会给这些前朝后人一个封地安享余年,而对前朝的忠义之士则优待。

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历史呈现的第一个规律是:一个王朝诞生一个强大的王后,此后几代的王都会比较平庸,继而等待另一个强大的王产生使得政治得以复兴,这是王制时代的规律。这样随着执政者的更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段时期的混乱和无道局面,而只要当政者能亲近贤臣,从谏如流,政权还是会得以维持的。比如召公就曾谏言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芮良夫也曾劝诫周厉王不要只顾贪图个人财利而失信于民,他的这段话阐明了一个王或者说一个国家政权存在的意义,大意是:王应该明白天下为公,不是你一个人或一个小团体的,所要做的就是将国家获取的利益普惠于民,而不是据为己有或某些人所有。周穆王要征伐犬戎,向它炫耀天子的武力,祭公谋父就劝诫周穆王:对外韬光养晦,没事时不找事,有事时不怕事;对内部百姓实施礼仪教化,维持政权和国家的存续和稳定。他说,平时的韬光养晦是为了战时的威慑作用,如果平时喜欢炫耀武力,别人习惯了就不会害怕你了,这可能是关于韬光养晦的最早版本了吧。他的一番话道出了政治的本质,即天道人心。

夏、商、周王朝的更迭还呈现这样一个规律:首先王无道,失信于民,中央对诸侯的控制日渐微弱,给诸侯以可乘之机。其次,出现了实力和仁威都强的诸侯,有能力取代王。第三、人心归向发生了转移,只要时机成熟诸侯便可取而代之。这是发生在农业社会的王时代的政治更迭规律。之所以在哪个时代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且能成功,除了上述的几个因素外,我认为还有几个因素比较关键,第一、当时的政治制度没有完全的中央集权,只是朝贡而已。诸侯有财政、外交和军事独立权,这就给了诸侯自我壮大的条件。第二、农业社会时期的武器装备便于制造和囤积,诸侯国完全独立可以完成。第三、通讯和侦听手段都原始,只要做的保密,一般不会出事,即便被发现也难以马上做出反应。第四、原始的战争主要是肉搏战,短兵相接,没有什么大规模或者高科技的杀伤性武器,所以只要兵多将勇、武器锋利、指挥得当便可取胜。武器不占主要因素,关键是兵和将,所以古代的政权更迭常识在当今社会行不通。在不发生战争和军事政变的情况下,即便有政治波动,我想比较稳妥可行的轨迹只有两种:1、中央对地方行政控制能力削弱后,地方大员贪赃枉法胡作非为,与民众形成激烈对抗,被地方民众推翻,事件在全国形成连锁反应,中央出兵镇压,致使事态恶化,倒逼中央从下而上逐步走实实在在的法制、民主的道路,放权于民,让法制和民主成为约束官员行为的利剑,从此社会摆脱恶性循环,步入正轨,社会从上到下、从政到商安全感得以重塑。2、出现能统领全局的强势的领袖,以个人魅力和威望,自上而下强力推行法制和民主,最终逐步放权于民。除此之外,国家和人民要付出的代价,都是惨重的,我们这个民族,再经不起大折腾了。

天山老狼,关注人文情怀,坚持高标准的原创干货,传播真善美,欢迎交流评论,转发请注明出处。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2 17:09:09 +0800 CST  
深度思考能学到很多东西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2 22:04:36 +0800 CST  
《失落的文明》系列第1篇:德,也许你只认识这个字,却未必能读懂它

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有一些最的东西,一旦深究起来,挺费劲的,要么无解,一旦有解就是“大发现”。比如:1+1=?,一般认为像这种简单到都不用开启智商,仅凭条件反射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提问都容易挨揍;但是深扒一下:为什么1+1=2?,是不是会顿感智商欠费啊。不光数理上有这个现象,我发现文字中也有这种“细思极恐”,蕴藏文明密码的字。


最近演艺圈缺德的事儿比较多,今天老狼就和大家一起深扒一下“德”这个字,常说“缺德”“道德败坏”,“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为什么它会成为我们的价值判定标准?这个寻起根来,恐怕要回到中华文明的奠基者、老祖宗-尧舜那个时代了。
据说,尧舜那个时代,中华大地上是“万邦林立”,你想想什么概念?密集恐惧症的朋友听到这个数字都会眩晕。邦国太多,但是像山川河流这些共用的资源没办法均分,所以邦与邦之间经常因利益而大动干戈,尧帝作为万邦共主,一个一个去协调的话,时间精力都不够。通过和群臣商议,他们想出了一个能有效协调矛盾的办法,归结起来就三个字:德、天、和,本篇单独讲德。德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由万邦共主制定的、与那些小邦主、小长老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丑陋行为等相对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取名“美德”,尧帝率先垂范,弘扬美德,那些小帮主、小首领们也跟着学,自上而下形成向往美德的浓厚氛围。

美德最初是针对邦国的那些不讲“德性”的诸侯或贵族阶层而设,所以可以理解为:统治者或管理者应当具备的素质,而后逐渐由上而下平民化。尧帝倡导的美德中,首德是“钦”,就是“敬”的意思,对人对事都要敬为先,只有做到这一点,矛盾冲突才会大为减少。第二德为“明”,即管理者要有大智慧,能看透看清邦与邦之间的关系以及矛盾问题的本质,这样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协调管理机制。第三德是“文”,即重视修礼、乐,培养贵族气质,让人们向贵族看齐,心向往之,人们都开始追求这个了,其他方面自然就想的少了。第四德是“思”,我的理解是分寸、尺度的把握,前三德或多或少都带有点强制的味道,第四德就是要提醒管理和统治者,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寸和尺度的把握。第五德“安安”,我的理解为宽厚仁慈之心。因为推广“美德”,主要是针对那些为人处世,经常不按美德套路出牌的主儿,对这些人是不是都要杀无赦呢?尧帝他老人家主张用仁爱之心去看待,通俗地讲,就是要给犯错者改正的机会。

很多蕴含深意的传统文化,我们自己大多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很欣赏钱穆先生说过的一段话,原话记不大清楚了,大意是这样:“一个国家的国民,应当对本国的历史有所了解、心存敬意,这样自觉的国民多了,国家才会有希望。”我也深以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明,何以自诩“中国人”?中华文明中,从“尚德”开始,德为一切法的基础和根本,尧帝统一“美德”标准,为世俗社会正能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协调化解矛盾冲突提供了标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3 11:59:03 +0800 CST  
失落的文明》系列第2篇:它是流传了4000多年的信仰,不是迷信!


还是从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聊天”这个词说起吧,很少有人去对这样的词语刨根问底,不知道你想过没有,“聊天”这个词是怎么来?为什么不用“聊地”来代表沟通交流呢,非得用“聊天”?天是什么?

对于聊天的来历,有两个推测,第一个是这样的:在氏族部落那个时代,电是肯定没有的,与电相关的现代通讯工具无从谈起,白天采桑、种地、狩猎没时间,晚上酒足饭饱之后,总不能倒头就睡吧,年轻男女之间也需要有单独交流的时间。那只有晚上有大把时间,但是晚上除了星空明亮,其他一团漆黑,所以小年轻也只有相约一起去看看流星雨,数一数天上的星星,聊一聊星空里的故事了。久而久之聊天成了习惯。
另外一种推测是:在氏族部落早期那个时代,执掌天文和历法的基本都是首领级别的人物,向族人解释天文现象、宣教历法,不能说天天都要做,在生产生活中肯定是经常要做的,时间一长,这种聊天文历法的方式就约定俗成滴成了与人交流的代名词,那时候的人们见面的口头禅肯定不是“吃了没有”,也许打招呼用的就是“聊天了没有”。我个人更倾向于这个。

不过氏族部落社会的早期,还没有提出“天”的概念,那“天”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个也是尧帝他老人家提出的。上一篇讲到,尧帝用“德”统一了世俗世界的行为准则,那人们的精神世界怎么办呢?那个万邦林立的时代,每个部落族群都有自己信仰的神灵,而且神灵只护佑本部族,对他部族而言有可能形成伤害,信仰的问题不统一,华夏大地终将还是一盘散沙,迟早会乱。所以经过尧和大臣观察研究,提出了“天”的概念,首先,从礼法的角度赋予了天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天位于诸神之上,是诸神的统领,地之上,天最大,只有天下共主才有祭天的资格。其次,通过长期的观察天象,总结制定了新的历法,并以新的历法为基础制定了朔政和月令体系,使得人们的时间、生产、生活与天密切的联系在一起,而且这种联系和影响是理性,可触摸的,不是单纯的神话。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按这个时间去播种,就可能有个好收成,错过这个时令,要么减产,要么绝收,这就是“天”的权威,而且这种权威是理性可感知的。新的天文历法的准确性和广泛的适用范围,使得华夏族群共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形成,同时还拓展了族群的范围,这个的社会意义很大,这是共同文明的基础。通过这种准确、理性可触摸的联系,无疑更强化了对“天”至高无上权威性的认可,敬天、法天而行成为每一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获得上下一致的认可。这样,以“天”为中心的天道信仰就建立起来了,有了天,才会出现“天下”的概念,“天下”逐渐由地理概念演变为一种文明的概念,即以同一信仰为核心的共同生活秩序,简单滴讲就是由同一文化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人,比如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天下,就是中国文化能波及到范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是客观规律的总结,和迷信是两码事,不明白不能信口开河乱讲。把天道和人道剥离开,强调:人受命于天,人道必须无条件服从天道,赋予天道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后世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信仰的基础。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3 19:13:53 +0800 CST  

《失落的文明》第三篇:能拯救这个世界的唯一的一把钥匙,就藏在中国

全球化大势所趋,在这种背景下搞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世界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每一方都应该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和处理眼下的问题,交往中摈弃零和游戏,秉持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个倡议提出后,之所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比较广泛的共识,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治理的标杆性理念,除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外,更多的还是它背后体现的人文价值,这种倡议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蕴藏着打开今天所有世界性难题的钥匙,今天就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大家聊聊它背后体现的中华文明的智慧。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中国人有胸怀天下的文明基因,这与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这个文化就是“和”,上下左右,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念早在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提出来了,可谓源远流长。
前面两篇主要深入解析了“德”和“天”的文化起源,尧帝和群臣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用“德”统一了世俗价值的行为体系,用“天”统一了精神信仰,为华夏文明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个核心的思想被确立为标杆以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证它们能有条不紊地被执行下去,这就得靠“和”的思想,君臣之间的和而不同、君王与诸侯之间的协和同样重要。
能不能把德、天理念执行好,关键看领导,领导起表率作用,上行下效嘛。所以历朝历代,帝王最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接班人”的问题,能不能选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事关政权的延续和稳固。在选接班人的问题上,尧帝做了很好的典范,建立了很完备的举荐、考察、试用、正式移交等一套循序渐进的制度,这中间处处彰显“和”的精神。其中举荐里面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位的帝王没有自己提名接班人的权利,但有否决别人举荐的候选人的权利”,这个很关键,没有这个,君臣之间就是命令和执行的关系,“和”无从谈起,当然不管举荐还是否决,都得提出让别人信服的理由。从候选人的广度可见尧帝“协和万邦”的理念,舜帝就是远方诸侯举荐的乡间百姓,后选者范围从尧帝的儿子到近臣,从亲近的王公贵族到远方诸侯,再到乡野村夫,都有被选举的资格,先后进行了两次公开选拔,除了舜之外,其他都被尧帝有理有据的否决了,首先否决的就是他自己的儿子,所以尧帝“大公无私、天下为公”的胸怀和理念至今为世人所称颂。尧在位期间,主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就是构建起了华夏共同体的雏形;第二就是选出了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舜接过尧的衣钵,继承“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理念,将“天,德”体系发扬光大。首先在君臣之间,通过“虚君共治”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水平。什么叫“虚君共治”?就是将各项实际权力分配给德才兼备的大臣,君王只起一个协调者的角色,也就是常说的:无为而治。管理上有句至理名言“财聚人散,人聚财散”,意思就是当领导要学会与肱股之臣分享自己的权力和财富,要不迟早会分崩离析,懂得分享就是“和”的精神。其次通过与邦国协商的方式,统一了祭祀制度、礼仪制度、历法及度量衡,进行了行政权力范围的有效划分与互认,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民间相互交往和渗透,“德天”体系得以有效的推广并形成共识,华夏共同体的基础更加牢固。
国家层面无小事,每一个制度的形成和确定,都是无数次“民主、协商”的结果,主导这一切的就是:“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圣贤理念,与独断专横相比,虽然降低了效率,但更持久可行,因为它兼顾了多方的利益和共识。和为贵,“家”和才能万事兴。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7 21:39:38 +0800 CST  
一本正经讲文明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08 21:59:00 +0800 CST  
了解自己的过去,展望自己的未来!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0 10:57:27 +0800 CST  
了解自己的过去,展望未来!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4 00:48:07 +0800 CST  
中国很多博大精深的文化就隐藏在平时的的生活中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4 09:49:04 +0800 CST  
深扒中华文明的精髓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4 15:17:26 +0800 CST  
让中华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5 00:11:04 +0800 CST  
祝大家:新年快乐!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5 23:19:54 +0800 CST  
祝大家:新年快乐!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5 23:20:08 +0800 CST  
祝各位狼友们在新的一年:阖家欢乐!万事如意!事业步步高升!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6 22:17:12 +0800 CST  
《失落的文明》系列第4篇:中国“司法”先祖,4000年前就提出了“民主宪政”思想

皋陶,先不说他是谁了,有没有不查度娘,就能一口读出它的正确拼音的?不关注中国历史的,我估计多半不知道它的正确读音。他叫“gāo yáo”,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司法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4000年前舜帝钦命的司法官,也是舜帝最核心的幕僚之一,正是这位先祖,开创了一系列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法理思想。
通过前两篇的简述,大家知道舜帝承接尧帝的衣钵,主要的使命就是通过“和”的方式推广“德”“天”思想,强化尧帝建立的华夏共同体。当然推广“德道、天道”,对于万邦来讲都是利大于弊的,也是通过大多数邦国协商一致形成的强制性规章制度,但是推广过程中难免遇到不接受或公然反抗的,这就需要构建“强制执行机制”,即:建立司法。皋陶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司法领域最伟大的思想家,为华夏共同体制定了诸多先进的法度。
首先,关于刑律的制定和执行,他提出两个核心理念,即:“以刑弼教”和“刑期于无刑”,这两个理念,至今都在延用。通俗的讲,就是:刑罚的目的不是惩治,而是辅助教育,刑和教是相辅相成的,刑的最终目的和教是一样的,天下人人都遵守礼义廉耻,最终没有可刑之人,刑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他强调掌握强力机构的君王或管理者,不能迷恋于刑,而荒之于教,应当尊重和发挥各种伦理规范的作用,引导和实现民众的自主治理,尽量少用刑,教为主,刑只是辅助,在基层应该更加重视“人伦五常”的教化,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只有在社会最小单元-家庭成员之间达到和谐相处,整个大社会才可能达到和谐共荣。刑是相对于不守教化者而立,旨在通过反面向民众揭示什么才是对的,短期内不易实现无刑,但司法者和治国者应当有这样的意识。关于这个理念阐述,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记载:“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不犯于有司。”
第二、他提出“道德”和“权力”应该相匹配的法度,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厚德载物”,上至万邦共主,下到普通百姓,你执掌的权力必须与你的道德匹配才符合天意,有多大的德行配多大的权力,否则就是逆天行事。他把德概括为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具备三德有资格做大夫,六德可成诸侯,王必须拥有九德。“德”与“位”相匹配,它的意义在于,让人事治理变得更简单、客观,一个人合不合适胜任这个职位,首先看他的德行够不够,德行不够就pass,没有回旋的余地,这样你拥有的荣誉、权力和地位,是通过你的德行换来的,不是拿钱买来的,也不是君王恩赐的,它们不依附任何外力,除非你的德行不够了,否则没有人能剥夺你拥有的这些,这和封建有着质的区别。
第三、他提出了“天工人代”的天道治理理念,通俗的讲,就是为了使得天下治理有效公正,就必须依照天意设立几种必要的官职,这些官职君王没有兴废的权利。“德位相匹配”和“依照天意设官”是“虚君共治”理念的核心支柱,为防止君主独裁而立。治理国家需要的官职是客观的,能胜任官职的人也是客观的,不因君王的意志和喜好而随意变化,君王的作用只是辅助实现这些对应关系。
第四、提出“天叙有典,人法天道”理念,他讲人世间的一切秩序都是依据上天的安排而客观设立和存在的,这些客观规则高于任何人,人是受命于天,效法天道而行,能代表普遍人性的诉求就是天道,万民为天之耳目。这一提法也有多重的宪政意义,首先、强调客观规则高于任何人;其次、强调客观规则合乎天道,具有正当性,那些依据个人喜好或激情而设立的规则不具有正当性;第三、赋予人民监督的权力,君王或管理者必须接受万民的监察,强调普遍的人性诉求能反映天道,君王或管理者推行的制度合不合天道,具不具备执政的正当性,观察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拥戴接受,还是反对便知。
先祖皋陶,以其卓越的法理思辨,为探索华夏共同体的有效治理殚精竭虑,他所强调的优良治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包括王在内的任何人,都必须虔敬地尊重和遵守客观规则”,至今读起来都闪耀着人性和宪政的光辉。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7 14:32:14 +0800 CST  
向皋陶先祖致敬!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7 22:19:05 +0800 CST  
@李春霆2014 2018-02-17 22:43:48
难得一见的好文章。有深度,有见地。赞。
-----------------------------
谢谢鼓励,欢迎关注公号,再接再厉!
楼主 天山老狼_  发布于 2018-02-19 16:15:41 +0800 CST  

楼主:天山老狼_

字数:22402

发表时间:2018-02-02 07:20: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01 23:53:41 +0800 CST

评论数:7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