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易经逐象解读《推背图》

古人将《易经》奉为群经之首,今人说这是本算卦的书。开明之士料想《推背图》为预言奇书,古板之人断言此乃后世伪作。不懂中医的国人笃信人参能延年益寿,认准西医的洋人说那是种蔬菜。

其实,易经就是易经,推背图只是推背图,而人参也不过是人参。五百根两年生人参和一根千年人参相比,何者更具价值,乌龙不得而知。《易经》与《推背图》的关系,乌龙则心知肚明。两者就像火药跟炮仗,年纪轻些的推背图,比之易经,多穿了件衣裳而已。

如果命运不准乌龙有所作为,翻译古籍总可以吧?虽说未免小儿科,也不枉世上走一遭。已流传数千年的《易经》,迄今无人能解,至少那些留下研究著作的前辈,没有一人能看懂,乌龙又怎敢说凭一己之力,做到翻译准确无误?事要一样一样做,柿子要捡软的捏。

往多了说,《推背图》成书于唐朝,距今一千多年;往少了说,还有可能是去年的。但无论如何,推背图作者都是真正懂易经之人。然而,他或者她,抑或他们,为什么没有顺便将易经解读出来,那就不清楚了。或许是算准了,以后有个叫乌龙的小子,愿意干这件事,也就乐得清闲,谁知道呢。

之所以先解读推背图,然后解读易经,还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繁忙的现代人,即便愿意把易经译本拿在手中,看完了也不知道这有什么用。就好比,把火药倒在地上,有人碰巧见到,还以为是谁倒的脏土;而鞭炮声骤然响起,十步之内,但凡听力还可以,都要驻足观看,即便出于自身安全考虑;这样一来,连火药有什么用也晓得了。

另一方面,解读推背图,若是出现细微偏差,并不打紧;而解读易经,哪怕一个字译得不妥贴,乌龙算是造了孽了。虽然可能没人怪罪,但我这心里过意不去。先解《推背图》,大家还能帮着把把关,如果发现哪里考虑得不够周全,乌龙很乐意纠正。若是借此获得启发,又能进一步提升解读《易经》的准确率。

接下来,乌龙将依序放出《推背图》之解读,请朋友们斧正。欢迎诸位参与讨论,假使出现分歧,定要探究个明白。如此,进度可能稍慢,要是等不及,请到乌龙的微博那边先过目,ID与天涯相同。话不多说,就此登程。

第一象 甲子 ♂♂♂ ♂♂♂ 乾下乾上 乾

谶:
茫茫天地
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
周而复始

颂:
自从盘古迄希夷
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
试于唐后论元机

图:
环环相扣,两环当中各一字。

解谶:
天下纷争,不知几时休。
昼夜更替黎明来临,新的一天再度开启。

译颂:
自从盘古开天地到希夷境界,群雄争斗的情形总是变幻莫测。
参悟循环往复之奥妙所在,姑且从唐开国起始述说天机。

这里唯一需要解释的是“希夷”,据说出自《老子》,其中讲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那么,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推背图》作者有所指,抑或故弄玄虚?哪位要想知道,请自行研究,乌龙没这闲工夫。

看过本象谶、颂之解读,懂易经的,大概这会儿眼睛还在放光;另外那些朋友,估计都快睡着了。确实,文字之中并没蕴含太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内容。别着急,接下来的图之解读,才是重头戏,可能会有惊喜,甚至惊吓。

论图:
请问各位,说起带有“红”、“白”二字的成语,或者俗语,你能想到哪些?当然,最好能与图中连环有关联,我们要的并不是数量。

若能联想到“齿白唇红”,乌龙以为您是有学识的,至少与那些一边晃着脑袋顺时针画圆,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说什么“红者为日,白者为月”的文人相比,要强上万倍。不过很可惜,此图表达的并非“唇齿相依,唇亡齿寒”之道理。这也不妨事,我再提个词,看看能否有所启发。当然,或许您也曾考量过,那就是“红白喜事”,下面详细说明。

唐朝的时候,八成还没有“红白喜事”这样的词汇。但是,到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很多传统的东西并未改变。比方说,谁家办喜事,都会悬灯结彩,锣鼓喧天。不用说新人,就连前来道贺的宾朋,也会换上亮丽的服饰。放眼望去,尽是各种鲜艳的色彩,红颜色往往最为夺目。

对于人生终点这件事,也没什么好避讳的。某个同事家有老人无疾而终,去给人家帮帮忙,或者悼念一下,都是应该的。这时候,可没有打听详细地址的,知道个大概就行了,到地方自然能见到显眼的白色。

讲过了红白喜事的本义,再扩展开来,不仅仅是嫁娶,像做寿、添丁、乔迁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喜事,也就是红事。白事则不必多说,到什么时候,也只有丧事一个解释,对应图中“白”字。而帝王家的喜事,较之寻常百姓,必然多出不少,最为重要的当属“登基”,正对应图中“红”字。

改朝换代这回事,在位的皇帝很少有答应的,于是战争不可避免。当新君主即位,或者原君主保住帝位,对于他们来讲,自然可喜可贺,但是请别忘了,那是多少将士战死沙场换回来的。

和平夺取皇权也是有的。可禅位之后,旧君主往往面临抉择:白绫还是毒酒?假如能多活些时日,流放之路上,说不定突然跳出一帮草寇,此刻昔日君王会惊喜地发现:负责押送的官军都逃走了。但是,想留全尸则愈加困难。

按理说,天下太平之时,传位给指定继承人,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皇帝们大多反感做太上皇,更倾向于晏驾之后,留待后人处理。那么,为了同一个目标明争暗斗,乃至手足相残,继而铲除异己的故事,也就变得常见。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1 18:00:13 +0800 CST  

第二象 乙丑 ♀♂♂ ♂♂♂ 巽下乾上 姤

谶:
累累硕果
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
即新即故

颂:
万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
阴盛阳先竭

图:
盘中二十一枚果子。

解谶:
隋朝的天下,气数将尽未尽。
李渊率兵攻入长安并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新君即位而江山名义上依旧是杨家的。

作者以“硕果”喻“国家”,“果仁”自然指的是“一国之君”。

李渊迫于无奈反隋,于晋阳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攻入隋都长安后,李渊宣布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其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隋恭帝。恭帝则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

译颂:
各方势力均有如意算盘,李渊逼杨侑退位后自立为帝。
唐军扫除群雄一统天下,李渊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

“阴盛阳先竭”中的“阴阳”并非对应“男女”,天为阳则地为阴,君为阳则臣为阴,明为阳则暗为阴,君子为阳则小人为阴……

“二九”一十八,“十八”合在一起为“木”,“成实”有结实、结果、结子之意。“二九先成实”仅剩“先”字暂不解释,要领悟此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请结合前句“万物土中生”,往下看便知。

天下大乱,但凡掌握点兵权的角色,都想尝尝做皇帝的滋味,谁也别笑话谁痴心妄想。隋炀帝在江都被禁军将领兵变缢杀后,隋恭帝被迫退位,李渊即皇帝位,国号唐,建元武德,定都长安,在与各方势力的角逐中,显得名正言顺,占得先机。

唐朝建立之初,疆土只限于关中、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经过数年征战,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终于一统天下。李世民在帝都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李渊让出军政大权给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李渊下诏说:“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两个月后,李渊退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论图:
二十一枚果实,代表唐朝共历二十一帝。

盘中果子有数,谶曰莫明其数;前者为数目,后者指气数。读者可以数果子,但是误以为两个“数”是一回事,那只能自取其辱,一辈子别想看懂推背图。由此也奠定了作者的创作风格:戏弄自作聪明之人。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5 18:18:27 +0800 CST  

第三象 丙寅 ♀♀♂ ♂♂♂ 艮下乾上 遯

谶:
日月当空
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
不文亦武

颂:
参遍空王色相空
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
喔喔晨鸡孰是雄

图:
一女子手持单刀。

解谶:
贞观年间天子圣明,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被唐太宗召入后宫并封为才人。
太子李治与庶母不期而会,并非错综复杂又是那武才人。

兔子贴着地面奔跑时,难辨雌雄。而当兔子被人提着耳朵悬在半空,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便容易辨认许多。“扑朔”指雄兔,“迷离”指雌兔,也就是一男一女。“扑朔迷离”合在一起,用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而“文”字的本义,正是纹理纵横交错。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十四岁的武氏仪容举止美,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 但武氏并未获得太宗宠爱,地位始终没提高,做了十二年的才人。李世民病重期间,太子李治遇到年长他四岁的庶母武氏,一段感情就此开始……

译颂:
太宗驾崩后武氏依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唐高宗李治孝服已满后武氏再度入宫。
李治借改立皇后契机打击元老大臣势力,年轻的高宗仅用十年便实现皇权集中。

空王:佛说世界一切皆空,故称“空王”。

唐太宗驾崩,武氏依后宫之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一起入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此后唯有终日参禅,描眉画鬓想都不必想了。太宗周年忌日,唐高宗李治入感业寺进香,又与武氏相遇,两人相认,互诉离别后的思念。转年,高宗的孝服已满,武氏便再度入宫。

武氏渐渐得宠,高宗下决心要“废王立武”,征求部分大臣的意见,遭到以褚遂良、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派坚决反对。数回合之后,高宗不再顾及元老派,果断下诏废王皇后,立武氏为后,皇后正式易人。不仅如此,长孙无忌、褚遂良又先后被贬官。褚遂良死于流放之地,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长孙无忌这棵大树一倒,许多元老派人物遭到株连。从此,高宗在政治上不再受人制约,终于重振皇权。

论图:
看服饰便知此女身份非凡,手握钢刀应的是一个“武”字。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5 20:22:04 +0800 CST  

第四象 丁卯 ♀♀♀ ♂♂♂ 坤下乾上 否

谶:
飞者不飞
走者自走
振羽高冈
乃克有后

颂:
威行青女实权奇
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
已倾大树仗扶持

图:
一只鹦鹉在上,五只猴子在下。

解谶:
皇太后武则天把持朝政,将继位不久的中宗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并贬出长安。
武后改唐为周自立为帝,李显结束流放回到洛阳后被武则天重新立为太子。

飞者对应图中“鹦鹉”,也就是武则天,“振羽”同样是飞的意思。

唐中宗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裴炎力谏,李显生气地说:”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皇太后武则天以此为借口,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并迁于房州,转而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数年后,李旦上表逊位,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称帝后,由谁来继承帝位,一直困扰着她,在立子还是立侄上犹豫不决。此时,狄仁杰进言,武则天终于定下主意。随后,她假托李显有病需到洛阳治疗,派遣徐彦伯秘密召回李显及家人。李显结束了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不久,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皇太子。

译颂:
李显力主将两个年少女儿嫁给武家人联姻确实谋略非凡,武则天听信谗言怒杀邵王李重润而李显并未因长子受到牵连。
朝中大臣张柬之等五人密谋发动政变拥立中宗,五功臣全部封王随后又遭贬官最终或病死或被杀害。

“十八”为木,比“李”要少一个“子”字。有句话叫做“树倒猢狲散”,那么猴儿们不知进退,偏要站在大树倾倒之方向上,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李显被重立为太子之后,很注意搞好与母亲武姓家人的关系,决定和武氏联姻。他的女儿永泰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幼女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位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如此,李显通过裙带关系稳固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后来,李显的长子邵王李重润和永泰公主夫妇少年气盛,对祖母宠信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深表不满,被张易之添油加醋报告给武则天,说他们诽谤朝廷,结果武则天大怒,杀李重润,永泰公主和丈夫武延基也未能幸免。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佯称二张谋反,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

政变后,张柬之被封为汉阳王、敬晖被封为平阳王、桓彦范被封为扶阳王、袁恕己被封为南阳王、崔玄暐被封为博陵王,时称“五王”。 后来,张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韦后谮毁,全部被贬官。敬晖失掉权柄,受制于武三思后,每每捶床嗟叹惋惜,直至弹指出血,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杀害。接着,张柬之在新州忧愤病死,崔玄暐在岭南病死,桓、袁二人则被李显派遣的使者杀害。

论图:
鹦鹉指病榻中的武则天,五猴即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之五臣子。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6 08:25:39 +0800 CST  

第五象 戊辰 ♀♀♀ ♀♂♂ 坤下巽上 观

谶:
杨花飞
蜀道难
截断竹箫方见日
更无一吏乃平安

颂:
渔阳鼙鼓过潼关
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
定于此处葬金环

图:
古籍一部、马鞍一副,一女子横卧。

解谶:
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唐玄宗决定逃往四川避难。
玄宗断送多少忠臣良将后如梦方醒,再无人能平定安禄山叛乱。

“花飞”即凋零。“竹箫”以竹管编排而成,称为排箫,而古人又以竹喻君子。

叛军逼近,唐玄宗才意识到,当初听信谗言,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又连续派遣中使催哥舒翰出战,以致落得今日要兵无兵、要将无将的窘境。

译颂:
安禄山从渔阳边关领兵杀来已攻破潼关,玄宗一行途经马嵬坡众军士哗变。
杨国忠及夫人与儿子被愤怒的士兵杀死,玄宗为安抚将士下令缢死杨贵妃。

渔阳: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大本营在渔阳,于范阳起兵。
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和大鼓。
剑山:“刃树剑山” 用来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木易”为杨,指杨国忠。“山鬼”为嵬,指马嵬坡,又是山下做鬼。“金”有时用以形容皇帝之物。“环”本身就是玉器,指唐玄宗贵妃杨玉环。

安禄山的大军已突破潼关,长安即将陷落,玄宗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

玄宗一行到了马嵬驿,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天下大乱都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想杀掉他,于是就让东宫宦官李辅国转告太子李亨,李亨犹豫不决。

军士中有人趁乱用箭射击未中,杨国忠逃至马嵬驿西门内,被士兵追上杀死。然后,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被杀。御史大夫魏方进怒斥,也被士兵杀死。

众军士请命处死杨贵妃。玄宗迫不得已,命令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用绳子勒死了她。

论图:
马鞍指安禄山,横卧女子无疑是杨玉环。

古籍外包装上,有十八个点缀物,“十八”为“木”。

“经史子集”为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其中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

而图中古籍共十四册,对应一个“子”字。故而,这套古籍合起来为“木子李”,也就是此象不可或缺的主角:唐玄宗李隆基。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6 19:59:14 +0800 CST  

第六象 己巳 ♀♀♀ ♀♀♂ 坤下艮上 剥

谶:
非都是都
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
日月复光

颂:
大帜巍巍树两京
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
一二年来见太平

图:
仪仗开道,车辇入城。

解谶:
安禄山率领叛军占领东京后,僭越称帝定都洛阳建大燕国。
潼关失守玄宗逃亡西蜀避难,太子李亨灵武登基是为肃宗。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诈称奉玄宗旨意率领部队讨伐逆臣杨国忠,率领各族骑兵、步兵十五万,南下攻占东都洛阳。安禄山僭越称帝建国,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定都洛阳,以范阳为陪都。

玄宗晚年沉溺享乐,重用杨国忠等人,政治腐败,终于招致安禄山叛乱。哥舒翰奉命驻守都城最后防线潼关,玄宗与宰相杨国忠对其不放心,接连派宦官逼他出兵。结果,唐军在灵宝被叛军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长安陷落前,玄宗仓皇出逃西蜀避难。太子李亨在马嵬坡与玄宗分道,北上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李亨在灵武城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是为唐肃宗,改年号至德,推尊玄宗为太上皇。

译颂:
广平王李豫率大军收复二京,玄宗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
肃宗去年号改元且大赦天下,史朝义自缢遂安史之乱平定。

肃宗派兵东讨叛军,以正副元帅广平王李豫、郭子仪为中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率朔方等军及回纥、西域之兵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从凤翔出发。官军进至长安西,于香积寺北大破叛军,叛将张通儒弃城逃走,官军一战收复长安。广平王李豫入城,镇守安抚三日后,率军向东进发。官军与回纥军再破叛军,叛将严庄与张通儒等人放弃陕郡逃跑。安庆绪得知前方败状,率部下逃跑,放弃洛阳。至此,唐军先后收复西京长安及东京洛阳。

叛军内讧,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部下不服,战斗力也随之削弱,形势急转直下。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居兴庆宫,称太上皇。

上元二年九月壬寅,肃宗下诏去原来的尊号,称皇帝,改元,以建子月为岁首,并且大赦天下。

一年多之后,叛军节节败退,田承嗣献莫州投降,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其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安史之乱结束。

论图:
图中所绘,正是唐玄宗李隆基从成都返回长安,入城门时的景象。

唐朝地图的方位,以“上南下北,左东右西”为主。《推背图》六十象之图,凡是可以理解成地图的,皆依照此规矩。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7 08:45:09 +0800 CST  

第七象 庚午 ♂♀♀ ♂♂♂ 震下乾上 无妄

谶:
旌节满我目
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
陡令中原哭

颂:
蝼蚁从来足溃堤
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
小草滋生土口啼

图:
一人立,口衔草。

解谶:
代宗平定安史之乱后增设节度使,藩镇拥兵自重难以调动其兵马。
吐蕃乘虚派兵侵入内地大举攻唐,守军力不能支多地为吐蕃所占。

安史之乱以史朝义自缢,其党羽纷纷投降唐朝而宣告结束。但朝廷已无力彻底消灭这些势力,便以赏功为名,授以节度使称号,由其分统原安史所占之地。计有李怀仙为卢龙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共四镇,名义上服从朝廷,实则独立。即便有江南等地藩镇服从朝廷指挥,山川阻隔,调动兵马也是不便。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调河西、陇右、西域等地军队的精锐东援。吐蕃乘虚而入,当地守军力不能支,河陇、西域之地先后为吐蕃所占。吐蕃经常长驱直入唐境,都城长安也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

译颂:
吐蕃占领唐都代宗仓皇逃往陕州,广武王李承宏被吐蕃立为帝旋遭废。
唐国分化瓦解吐蕃同盟战局逆转,吐蕃四面受敌此后再无力大举攻唐。

广德元年十月,吐蕃占领奉天,兵临长安城下,代宗逃到陕州避难。吐蕃兵占领长安,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关键时刻,代宗仓促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迎击吐蕃。郭子仪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广设疑兵,吓阻敌军。吐蕃不知虚实,全部撤离。陷落十五日的长安被唐军收复,代宗返回长安,废黜李承宏。

唐和吐蕃都很重视建立同盟抑制对方。起初是吐蕃联合回纥、南诏攻唐。后来,唐分化瓦解了吐蕃与回纥、南诏的同盟关系,并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吐蕃兵力大半驻在西域,抵御大食的东进。从此,吐蕃再也无力大举攻唐。

“小草滋生”为“蕃”,“土口”为吐,与“啼”合在一起为“吐蕃啼”。 与前三句相比,此句大煞风景,仅为简单拆字。作者并非没有能力,只是意图借此让读者松懈。谁要是以为,此后还有这般粗劣的拆字,只能被耍得团团转。

论图:
此人面向东方站立,从衣着来看,非是来自中原,口衔草没有吃掉之理,只能吐出。那么,可以确定指西面的吐蕃。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7 18:59:13 +0800 CST  

第八象 辛未 ♀♀♀ ♂♀♂ 坤下离上 晋

谶:
欃枪血中土
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
帝曰迁大吉

颂:
天子蒙尘马首东
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
内外能收手臂功

图:
三武将站立。

解谶:
成德李惟岳联同另三镇节度使举兵谋反,王武俊及朱滔平乱后不满足封赏反叛。
李纳等四镇节度使称王后李希烈亦称王,泾原士卒兵变攻陷长安德宗逃往奉天。

欃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是凶星,主不吉。喻邪恶势力。

唐德宗建中二年,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要求德宗任他为新任成德节度使,继承父亲,但被拒绝。李惟岳于是联同魏博节度使田悦、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及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一同举兵谋反。

德宗命幽州留守朱滔、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平乱。李正己谋反后不久病故,其子李纳续领淄青军,但被围困;梁崇义被李希烈打败自杀;李惟岳部下王武俊叛变,杀掉李惟岳请降。四镇中只有魏博的田悦仍在顽抗,但已孤掌难鸣。朝廷封赏厚此薄彼。其中,朱滔要求拥有深州被拒,王武俊没能得到节度使的职位与赵定二州,均心中不满。此时,处于下锋的田悦把握机会,成功劝服两人倒戈反唐。

建中三年,朝廷任命李希烈为检校司空,兼淄青节度使,新罗、渤海两蕃使,让他讨伐李纳。李希烈假言讨伐,其实暗中与之私通。朱滔、田悦、王武俊、李纳称王后,派使者到李希烈那里去。李希烈也自称建兴王、天下都元帅。

建中四年,李希烈率两万兵马围攻河南襄城,德宗派援兵解襄城之围。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五千抵长安,士卒因未获赏赐叛乱,占据长安。德宗仓皇出逃,向西由咸阳到奉天。朱泚进入宣政殿自立为帝,国号大秦,年号应天。

译颂:
德宗于奉天遭朱泚围攻待援军赶到解围,李怀光步李希烈和朱泚后尘反叛唐廷。
李晟孤军攻叛贼精锐朱泚兵败逃离长安,李晟兼任边塞三镇节度使为朝廷膀臂。

关中:指“四关”之内,即东面潼关(函谷关)、西面大散关(大震关)、南面武关(蓝田关)、北面萧关(金锁关)。其中,潼关与函谷关,分别位于今陕西、河南境内。此处的“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

朱泚派出三千精兵,名为迎接德宗,实则去攻打奉天。此时浑瑊坚守奉天。德宗向魏县行营告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来救,神策军行营节度使李晟后来也赶到奉天救援,奉天城于是转危为安。朱泚围攻奉天一月有余,未果,退回长安固守。

李怀光因解救奉天而不得面见德宗,极为不满,于是屯兵咸阳两个多月按兵不动,同时暗中与朱泚通谋。李晟、杨惠元等诸将每欲进取长安,攻打朱泚,李怀光均阻挠其谋。李晟企图劫持德宗。德宗获悉此事,逃奔梁州。李怀光便公开与朱泚连兵,反抗朝廷,声势颇盛。而李希烈攻下汴州,僭越称帝,国号楚,年号武成。

李晟领兵攻打长安,两破敌军,乘胜进入光泰门。次日,李晟未等西边的部队到来,把全军召集到光泰门,不给叛军喘息机会,乘胜攻打其精锐部队。朱泚溃败,逃离长安。李晟荡平叛贼,驻军含元殿前,秋毫无犯,市场摊铺没有移散,宗庙没有惊动,长安居民未受惊扰。

收复长安后,李晟考虑到泾州临近边界,且为军事重镇,然此地治理不善,多次发生兵祸。为此,他主动奏请前往泾州。德宗命李晟兼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行营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进驻泾州。

论图:
图中三人对应“关中三杰”,分别为李希烈、朱泚和李怀光。
楼主 乌龙无尨  发布于 2018-01-18 08:18:47 +0800 CST  

楼主:乌龙无尨

字数:8539

发表时间:2018-01-12 02:00: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18 11:11:58 +0800 CST

评论数: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