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与小农意识的超时空P K ——农业学大寨

一、革命胜利,不忘初心
正像毛泽东自己所说的那样,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漫长的中国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一切都艰险无比,每走一步都需要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根据当时的形势处境做出最合理的决策,不能犯一点错误。否则就会面临失败存亡的绝境。
随着全国的胜利,毛终于可以比较从容的做出自己的决策,把自己的治国理念和革命理想融入到治国方略之中。这个理念理想是什么呢?当然,我们现在应该看的很清楚了。首先是让中国站起来,成为强国,解决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第二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最终是建立一个公平理想的社会。从农民的角度来想,就是没有地主恶霸、贪官污吏,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大家能够诚实愉快劳动获得收获的社会;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讲,就是建立一个由品德高尚的人组成的一个高度发达的理想社会,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共产主义谁也没有见过,只是存在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最高形式的描述之中。但是,这个绝对完美的理想社会,对于处在遍地剥削压迫、自私贪婪、弱肉强食的丑恶社会中的革命者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他们为之奋斗牺牲、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精神支柱。
二、小试牛刀,初战告捷
由于建国初期面临的百废待兴、内忧外患的复杂环境,使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毛和中共都能够采取非常谨慎务实的策略来处理国内外的问题。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标志的三大改造完成的比较顺利,甚至是比较完美。完全避免了苏共在集体化过程中所犯的左倾错误,在农村集体化的过程中,粮食生产不但没受影响,由于发动充分,粮食产量连年增加,连续大丰收。工商业改造和手工业改造也实现了平稳过渡,国家快速发展。没想到最复杂的困难,解决的最为成功。社会主义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实现了。
更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广大农民、工人、干部、学生,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已经被鼓舞起来了,国家像一台上足发条的机器,向前猛冲。
此时,毛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冷静下来,好好消化一下胜利的成果,准备另一场战役;另一种是利用人民群众爆发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向前冲一冲。或许能冲出一个强国,另外直接冲进共产主义也未必不可能呢!至少可以试一下较大规模的农村合作模式,这就是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并不是毛泽东发明的,是个别地方农村尝到合作社的甜头后受共产主义理想的鼓舞,自发的组成几个村十几个村联合起来的人民公社。名字类似于马恩时代的巴黎公社。毛虽然是非常务实的实践家,但是面对如此接近理想的真事,他无法再保持冷静了。理想就在眼前难道你还要无动于衷吗?就像你发奋努力为了能将来娶到心目中的女神,有一天她突然来向你表白,你能做到对她说,等我奋斗成功了再来娶你吗?至少可以试试谈一下朋友嘛!
况且,乘胜追击夺取全胜是我党我军一贯的制胜法宝,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第三次反围剿,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无一不是利用一次大的局部战役的胜利迅速扩大战果,取得整个战役的胜利。
于是,毛终于下决心支持人民的革命热情,打一场全国一心众志成城的大决战。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变成了一场失去理智的疯狂运动。由于毛具有了像神一样的威望,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执行力达到了100%。这样一来,一旦决策有了失误,无人能够纠正。
我想问一下,当时全国有没有一个清醒的人呢?我想是没有了,因为经过了抗战胜利、解放战争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党内外已经没有人怀疑胜利了。胜利已经成了必然的事,毛ZX永不会错永不会败。
楼主 树叶呢哝  发布于 2017-10-10 00:25:36 +0800 CST  
三、共产主义尝试失败,大饥荒
可是,虽然毛并没有失去理智,但是已经无法使干部群众保持清醒了。党的各级干部,对于运动中出现的浮夸、作假,没有意识到它的危害,甚至对于农民们把粮食家具农具都贡献出来给公家,地里的粮食也不去收。没有意识到明年没有粮食会有多么大的危险。毛也主观的认为,他的干部和群众会打理好明年的生产和生活,还有用不完的干劲干大事。实际上他的百姓和部下们已经疯了,他还以为他们只是干劲冲天而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一个人周边的人都疯狂了,这个清醒的人就会认为自己是疯子,而认为周围的疯子是正常人。
我党三十年来的不断胜利终于引来了一场没有制约的疯狂。由于疯狂的人们没有给自己留下明年吃的粮食,到了六零年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
楼主 树叶呢哝  发布于 2017-10-10 19:07:27 +0800 CST  
四、不同人的反思
首先是受害最深的农民的反思。他们本来对共产党无比崇拜和信服,当初党号召出人出粮支援解放军就是保卫自己,果然就是大家都分到了土地,吃饱了饭;党号召搞合作社,果然合作社以后大家干劲提高,产量增加,生活更好了,孩子上学了。逐渐的,他们不再小气了,不再贪图私利了,不再惦记着自己家里的那点东西了。但是,一场刻骨铭心的大饥荒,使他们又回归成了农民,小农意识重新占据了他们的灵魂。从而对农村合作社的思想基础产生了动摇。合作社的设想是,大家都有着较高的思想觉悟,都在为了集体利益努力干活。集体收成好了,大家共同分享。由于是齐心协力,分工合作,集体的力量比较大,生产效率高,所以比一家一户生产的成果要多得多,这样大家也就会更快的富裕起来。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能多劳多得,挫伤了干活能手的积极性。在分配均等的前提下,谁少干活就等于占便宜,谁多干活谁吃亏。更有甚者,记工分的权力掌握在个别人手中,使大家感到很不公平。还有就是获得的粮食国家收走一部分。所以,农民们变得不再下力干活,粮食产量下降。农民吃不饱饭,更加不愿干活。
而作为直接负责工农业生产的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来说,他们的反思则更加务实,来源于他们对农村农民的了解,以及来自他们在基层进行的细致入微的调查和开展的各种实验。他们把百姓的温饱挂在心上,知道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农业才有希望。当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田到户,最起码也要包产到户。大家为了自己吃饱,绝不会再不尽力了。
反思比较激烈的是彭德怀。他看到农民乡亲们所受的灾难真的无法平静了。用自己的方式对这种疯狂的运动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病,是不顾农民死活的瞎指挥。认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承担责任。
毛的看法显然不同。前面我曾说过毛可能是唯一一个还算清醒的人。因为他认为,这场运动是一个共产主义的尝试。虽然后面走偏了,过热了,但是前面走的还是很对的。比如农村合作社的初期明显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效果也非常突出。只要大家以后不要头脑过热,好好的按照生产规律去管理,仍然会取得很大的成就的。不要因为失败一次就否定了我党全部的社会主义实践成就。所以他不能接受彭德怀这种全盘否定的意见,而且必须要批判这种全面否定三面红旗的观点,才能把大家引导到他所倡导的总结教训继续前进的思路上来。
特别是对刘、邓提出的分田到户的做法,他认为是消极的接受教训。因为共产主义尝试没有成功就回到资本主义的老路上去,放弃了社会主义实践,等于放弃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理想。特别是当他听说有的农民又把分的土地卖掉重新给人家当雇工的时候,彻底触动了他的三观。这等于毁掉了整个中国革命的成果呀!这使得社会主义半途而废,更何谈什么共产主义理想呢!
为此,毛几乎同所有负责经济和生产工作的同志产生了分歧,而大家也觉得一向强调理论不能脱离实践的毛ZX,这回竟然严重不顾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推行已经被证明不可行的政策。
这就是所谓的两条路线的斗争。
现在看来,双方可能都有道理,在农村实行集体经济还是个体经济或许各有优势,发挥好了,都会有好成果。但是,最适合中国农村现实的是个体生产。
楼主 树叶呢哝  发布于 2017-10-10 19:08:36 +0800 CST  

楼主:树叶呢哝

字数:2889

发表时间:2017-10-10 08:25:3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20 08:13:36 +0800 CST

评论数:14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