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9万国军对15万日军:抗战中众寡悬殊的南京保卫战


本文作者为璿,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多少中国军人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7日,日军兵临南京城下,南京保卫战打响。很多年后,有一种说法,进攻日军只有几万人,而防御南京的国军则有20万。因国军太无能,导致占有绝对兵力优势,都没有守住南京?是不是这样呢?听璿来说一说吧。

多少中国军人参加了那场惨烈的保卫战?多少人为保卫当时的首都而牺牲?一直颇有争议。笔者对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参战人数,做个简要的考证。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损失过大,战力所剩无几。这样的部队,须在后方补充整训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战力。
要在日军具有绝对优势的军力下,守住无险可守的南京,是不可能的。但是南京又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不做任何抵抗就放弃南京,也无法对全国人民交代。在最初的计划中,只准备用十八个团,大约5个师左右兵力象征性防御。随着唐生智主动要求死守南京,蒋介石派给唐生智的部队越来越多,最后达到了近13个师加1个号称“御林军”的教导总队。
这些部队从番号上来说,国军足有15万人之多。
当然,这仅仅是从纸面上的番号而言,实际情况则是一番悲惨景象。

第一,精锐中的精锐教导总队,3万只剩1万
先说说这些部队里面,最为精锐的教导总队。这支部队中国军队的翘楚,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教导总队第二旅第三团团长李西开,在回忆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人数时,提到全总队记3万余人。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参战人数有3万多。
其实,教导总队在抗战爆发时,仅6个团和一些直属的特种部队。根据37年7月23日的一份教导总队档案显示,当时教导总队官兵总数为13125。
而在淞沪会战结束后,教导总队才被计划扩编为3个旅9个步兵团,外加三个特种兵直属团。由于时间仓促,实际三个特种兵直属团虽然是团的番号,实际还是原来的人数。而所谓的9个步兵团,有3个新兵团7、8、9在后方训练新兵,并未参加南京保卫战。
其次,教导总队在淞沪会战中损失很大,原来六个步兵团补充了些新兵,仍然缺额不少。根据当时教导总队参谋处第一课作战参谋刘庸诚回忆,“平均每个连约缺少编制定额的15%”。可见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教导总队,怎么也凑不出来着3万多人。第三团团长李西开回忆的3万多人,应该是指扩编后教导总队的编制数字而已。那仅仅是纸面上的数字!
实际教导总队参战人数,除去缺额和训练接收新兵人员,总数不过万余人。
教导总队人员补充后缺编15%,还算比较好的情况了。毕竟它是“御林军”,无论是士兵补充还是物资补给,都是优先优厚的。

第二,3个样板德械师,加在一起不到3万人
36师和87、88师就没这么幸运了。
由德国顾问亲自训练而成的样板师,经历过三个月的淞沪血战后,早已不复当时的状态。在淞沪会战中,这3个师先后补充4、5次,每次补充大约一千五至两千人。也就是说师里面的基层官兵,几乎换了个遍。淞沪会战结束,撤到南京修整的时候,各个步兵团实际人数还不到一千人。
也许是蒋介石为了安抚这三个师的高级将领,将36、87、88师三个师扩编为军,师长均被提升为军长。不过所在军编制下,仅自己原来的一个光杆师,编制上多出一个补充旅而已。直到12月初,南京保卫战爆发,各个部队人员情况仍然不乐观。
根据当时78军军长兼36师师长宋希濂回忆,“11月底率三千多的残兵到达南京,其后补充了两个团的兵力近四千多人。虽然有了七千多人的师,但是其中大多数都是新入伍的,有的连枪都没摸过,射击要领一点都不懂。“其实87,88师和36师情况相差不大。
估计这三个师加一起,最多也不到3万人,战力更不是淞沪抗战时可以比的。

第三,杂牌3个军,总兵力4万
以上这些部队兵力太少,显然不够用。
蒋介石先后抽调俞济时的74军、粤系83军和66军以及徐源泉的第2军团两个师,加上江防军刘兴的112和103两个师。
看起来多了近5个军的兵力,而实际这几个军可以说是残破不堪了。
如83,66军虽然没有参加淞沪会战,但一直担任掩护淞沪大军撤退的任务。特别是在南京附近句容、镇江、丹阳等地,他们与日军血战,损失很大。
加入南京保卫战时,他们已经兵力严重缺损。根据当时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处第一科科长谭道平将军,在战后编撰的《南京卫戍战史话》一书中提到,83,66两个军参加南京保卫战时总兵力仅一万三千余人。
而江防军刘兴部112师和103师,原本在江阴等地与日军13师团血战,勉强突围后撤至南京还未得补充。
加上宪兵团人数,这部分兵力仅六千余人,所剩不多的战力。
倒是徐源泉的第2军团两个师兵力较为充足,有近2万人。但该部是不入流的军阀部队,战斗力薄弱,装备也差。
总的来说,除去74军外,其它三个军加一起不过四万人左右。
这个在宋希濂的回忆录中也曾提到,正好和该书数字相互印证。

第四,抗日铁军第74军,参战1万7000
最后说说74军。
这支部队在无论在南京外围的阻击战和南京城下保卫战,乃至南京城撤退时的突围战中都可圈可点。这些闪光的战绩,自然是有代价的,也就是74军在南京保卫战中巨大的损失。
根据当时74军51师师长王耀武回忆,“该军在上海一带作战牺牲很重,缺额很多,军长俞济时希望撤至一个较安全的地方整训一个时期再行作战,但蒋介石并未批准,反而将该军加入南京保卫战。实际当时全军有官兵一万七千多人。”就这一万七千多人,先在淳化镇、牛首山附近与日军第六师团血战,其后又加入南京城守卫,负责水西门周边防御。在南京保卫战中,51师战死战伤官兵7800余人,其牺牲可见惨烈。

总结
上述各个部队的,另外还需加上城内一些部队直属特殊机构:南京保卫战的中国军队应该在十万左右。
而日军却集中了近六个师团的兵力,外加大量的炮兵和配属部队,保守估计也有15万人。仅仅从人数来说,中国军队就已经处于劣势。
如果加上士兵训练程度、火力支援、士气等因素,估计就是天壤之别了(缺乏炮兵的国军在防御中必须保持至少一倍的数量优势)。
就是这样,英勇的中国军队,仍然在南京城下依旧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殉国少将以上军官高达10多人。
保卫南京而殉国的官兵们,不但值得每个中国人纪念、尊重,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
参考资料:
1. 《南京保卫战(国民党将领亲历记)》
2. 《南京卫戍战史话》
3. 《抗日战史》第26册南京保卫战篇
4.台湾国史馆档案
“37年7月23日教导总队人事军械报告“典藏号002-080200-00485-081
“南京退出各师补充情形报告” 典藏号002-080102-00074-002
“唐生智报南京卫戍各部队得失”典藏号002-020300-00009-153
5.《51师南京卫戍战斗报告》中国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 编号787-7592
楼主 萨沙1912  发布于 2017-12-07 00:01:24 +0800 CST  

楼主:萨沙1912

字数:2692

发表时间:2017-12-07 08:01:2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18 06:01:22 +0800 CST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