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愚儒2015 2017-11-23 14:46:56
杀了一个蔡邕,会使士人心寒?太夸大其词了吧?士大夫一个都不能杀?
如果说杀了多个士大夫,或者把士大夫赶出领导集团,士大夫心寒,确实说得过去。
不错,蔡邕有才,还有个才为谁所用的问题;连曹操都想才要为我曹操所用,杨修就是不能完全为曹操所用,曹操才杀了他,王允也是同样考虑。
-----------------------------
@ty_阿铭850 2017-11-24 12:24:41
谢谢捧场。本来是不想继续和你辩论了,结果你提出个三国演义的真实性问题出来,以为你对三国演义有独到的见解,引起在下的好奇心和求教心,看了你的回复,大失所望,你不光不能理解三国志,也不能理解三国演义,甚至连什么是真实都不能理解。
一、真实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孙坚初平二年在阳人杀华雄,这时关羽还在平原做别部司马,怎么可能跑到千里之外去杀华雄?
二、关羽能够杀颜良和他能不能够杀华雄没有任何关......
-----------------------------
@愚儒2015 2017-11-24 19:07:26
九、三国演义里不是真实历史事件的事情很多,所以它不是历史,它是文学,----
我已经说了两个你认为的不是事实,你你驳斥吗?
-----------------------------
谢谢捧场。你说了岂止两个,不都给你指出来了吗?三国演义是评话小说,不是历史,这不是我说的,是公认,是常识,你要有接受教育的勇气和心态,回归到公认的常识中来,才会有进步。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7 15:07:49 +0800 CST  
@愚儒2015 2017-11-23 06:47:38
借东风;东风不能借,但诸葛亮知道天文,是诸葛亮利用迷信,安排逃离东吴妙计,千万不要认为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
-----------------------------
谢谢捧场,你太搞笑了,还知道迷信,就是不知道文学手法。在三国演义的语境里就一定要说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知道吗?这是为了神化诸葛亮。诸葛亮要借不来东风,还神化个啥啊?历史上周瑜从来没有想过要软禁诸葛亮,哪里需要逃离?赤壁之战时,周瑜率领东吴水军进驻江夏时,刘备驻扎在樊口,刘备去劳军时想打探消息,周瑜告诉他诸葛亮在后面,很快就到了,让刘备自己去问诸葛亮。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7 17:57:15 +0800 CST  
虽然平定了北方,但曹操当年的霉运还没到头。曹操九月到长安,十月,宛城守将侯音、卫开举兵造反,并准备联合荆州关羽里应外合。侯音等人进攻南阳郡太守府,想劫持太守东里衮,郡功曹应余独自一人保护太守,被杀身亡,东里衮被捉拿关押。另一功曹宗子卿劝说侯音说:“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的人没有不响应的,但是你抓拿关押太守并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把他放了呢?我和你一起努力守城,等到曹操大军赶来时,关羽的部队也来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侯音上了宗子卿的当,释放了东里衮。宗子卿夜晚偷跑出城,和刚跟随曹彰平定代郡有功,被曹操任命为南阳太守的田豫会合,一起带领人马和不愿造反的百姓攻围侯音。
第二年春,曹操命令驻防襄樊的行征南将军曹仁率立义将军庞德前来平叛的军队赶到,杀了侯音。曹仁残忍地屠城。然后回防襄樊,曹操正式任命曹仁为征南将军。
田豫接管南阳郡后,监狱中还关押有东里衮抓拿的五百多侯音党羽,都是死罪,田豫将他们都释放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7 17:59:42 +0800 CST  
与此同时,刘备率军出阳平关南渡沔水,在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十里)扎营。张郃屯住广石。(今陕西省勉县西)刘备将一万精锐分为十部,夜晚对张郃发动袭击。张郃率领亲兵奋力搏战,刘备不能攻克。
夏侯渊、张郃见刘备势大,合兵守护定军山走马谷,以形似鹿角的树木围在谷地周边形成防御阵地。夏侯渊守南边,张郃守东边。刘备先指挥部队猛攻张郃,引诱夏侯渊来救。眼看张郃抵挡不住了,夏侯渊赶紧分出一部分兵力支援张郃。刘备见夏侯渊上当,立即派兵火烧夏侯渊这边的鹿角。夏侯渊轻敌,只带了四百名轻装士兵赶来救火,修补鹿角。法正看见了对刘备说,可以总攻了。刘备发起总攻,预先埋伏在山上的讨虏将军黄忠所部突然跃起,战鼓齐鸣,呼啸而下,斩杀夏侯渊和曹操所表的益州刺史赵颙等人。夏侯渊军大败。刘备立升黄忠为征西将军。
夏侯渊的从妹是张飞的妻子。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夏侯渊从妹在家乡沛国樵县出来砍柴,被张飞部下掳掠。张飞看她是个良家女子,就娶为妻子。夏侯渊战死,张飞的妻子请求安葬了夏侯渊。
刘备最想的是杀掉张郃,因为和张郃相比,夏侯渊更容易对付。当他听说只是杀了夏侯渊,非但不高兴,还有些生气地说:“应当杀掉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夏侯渊确实不善用兵,前面说过曹操经常告诫他不要逞匹夫之勇。夏侯渊死后,曹操发布的命令中也说:“夏侯渊本来就不是能用兵之人,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作为督帅连亲自上战场厮杀的事情都要尽量避免,何况补鹿角这样的小事!”
张郃就不一样了,有胆有识,进退有序。夏侯渊被杀,军中恐慌,士气低迷。夏侯渊的司马郭淮因病没能参加到夏侯渊和刘备的战斗中,此时带病而起,和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的杜袭收拢散卒,带领将士拥立张郃为临时统帅。张郃临危受命,立即带兵安定阵营,诸将都接受张郃指挥,军心才安定下来。
第二天,刘备想趁曹军无主将之时渡过汉水进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阻击刘备。郭淮说:“这是示弱,不足以挫败敌人,不是个好办法。不如远离水边为阵,引诱敌人来攻,等其渡河到一半而攻击,才能击败刘备。”张郃率军离开水边布阵,刘备也知道兵法所云半济而击的道理,不敢贸然渡河。张郃也不退兵,摆出坚守不退的架势。此时曹操已经率领援军抵达长安,得知前线情况后,紧急派人授予张郃假节的权力,使张郃名正言顺地统领各军,度过危机。
郭淮出身太原郡名门望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后来成为一代名将,多次阻击诸葛亮北伐。后面还会提到此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7 18:01:26 +0800 CST  
与此同时,刘备率军出阳平关南渡沔水,在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十里)扎营。张郃屯住广石。(今陕西省勉县西)刘备将一万精锐分为十部,夜晚对张郃发动袭击。张郃率领亲兵奋力搏战,刘备不能攻克。
夏侯渊、张郃见刘备势大,合兵守护定军山走马谷,以形似鹿角的树木围在谷地周边形成防御阵地。夏侯渊守南边,张郃守东边。刘备先指挥部队猛攻张郃,引诱夏侯渊来救。眼看张郃抵挡不住了,夏侯渊赶紧分出一部分兵力支援张郃。刘备见夏侯渊上当,立即派兵火烧夏侯渊这边的鹿角。夏侯渊轻敌,只带了四百名轻装士兵赶来救火,修补鹿角。法正看见了对刘备说,可以总攻了。刘备发起总攻,预先埋伏在山上的讨虏将军黄忠所部突然跃起,战鼓齐鸣,呼啸而下,斩杀夏侯渊和曹操所表的益州刺史赵颙等人。夏侯渊军大败。刘备立升黄忠为征西将军。
夏侯渊的从妹是张飞的妻子。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夏侯渊从妹在家乡沛国樵县出来砍柴,被张飞部下掳掠。张飞看她是个良家女子,就娶为妻子。夏侯渊战死,张飞的妻子请求安葬了夏侯渊。
刘备最想的是杀掉张郃,因为和张郃相比,夏侯渊更容易对付。当他听说只是杀了夏侯渊,非但不高兴,还有些生气地说:“应当杀掉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夏侯渊确实不善用兵,前面说过曹操经常告诫他不要逞匹夫之勇。夏侯渊死后,曹操发布的命令中也说:“夏侯渊本来就不是能用兵之人,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作为督帅连亲自上战场厮杀的事情都要尽量避免,何况补鹿角这样的小事!”
张郃就不一样了,有胆有识,进退有序。夏侯渊被杀,军中恐慌,士气低迷。夏侯渊的司马郭淮因病没能参加到夏侯渊和刘备的战斗中,此时带病而起,和驸马都尉、留督汉中军事的杜袭收拢散卒,带领将士拥立张郃为临时统帅。张郃临危受命,立即带兵安定阵营,诸将都接受张郃指挥,军心才安定下来。
第二天,刘备想趁曹军无主将之时渡过汉水进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阻击刘备。郭淮说:“这是示弱,不足以挫败敌人,不是个好办法。不如远离水边为阵,引诱敌人来攻,等其渡河到一半而攻击,才能击败刘备。”张郃率军离开水边布阵,刘备也知道兵法所云半济而击的道理,不敢贸然渡河。张郃也不退兵,摆出坚守不退的架势。此时曹操已经率领援军抵达长安,得知前线情况后,紧急派人授予张郃假节的权力,使张郃名正言顺地统领各军,度过危机。
郭淮出身太原郡名门望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后来成为一代名将,多次阻击诸葛亮北伐。后面还会提到此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7 18:01:52 +0800 CST  
汉中告急,曹操于三月从长安率军来救,曹操以此时已为中领军的曹真为征蜀护军,率领徐晃在阳平打败刘备守将高详。由于徐晃早期成功地守住了马鸣道,曹操得以顺利进入汉中。刘备这次没有像以往那样见曹操就变成刘跑跑,而是胸有成竹地说:“曹操来了也不可能有所作为,我一定会占领汉中。”刘备的底气来自于汉中险要的地理形势。曹操抵达汉中后,刘备拒险不出,始终不和曹操决战。一个多月后,曹操仍然不能赶走刘备,部下士兵逃亡的也越来越多。到五月,曹操果然引军撤退。另派曹真带兵到武都接应曹洪,撤守陈仓。
汉中之战中,老将黄忠宝刀不老,立下大功。另一个表现不俗的是牙门将军赵云。有必要给各位看官介绍下赵云,因为民间传说中的赵云和真实的赵云有很大的差异。
赵云是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为人正直,严谨忠厚,勇猛刚毅,更难得的是见识不凡,全局观和前瞻性都远远超过一般将领。袁绍与公孙瓒相持期间,赵云带领本郡志愿跟随的将士投奔公孙瓒。公孙瓒当时正在担心当地人选择袁绍,看见赵云带兵来投,心里非常高兴,但公孙瓒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心里高兴,表面上却嘲讽赵云说:“听说你们这里的人都愿意跟随袁绍,你为何回心转意来投奔我呢,是迷途知返吗?”赵云回答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谁非,百姓有倒悬之苦,我州长官认为跟从仁政所在,并不是忽视袁绍,以私心投奔你。”赵云义正辞严的驳斥想来也会让公孙瓒无地自容吧。从这里可以看出赵云的正义感,他不因谁势力大就投奔谁,而是谁行仁政就投奔谁。当他后来看清公孙瓒的本来面目后,立即以兄丧为借口离开了公孙瓒。
刘备投奔袁绍后,赵云赶到邺城投奔刘备,实现自己离开公孙瓒时对刘备的许诺“绝不违背刘备恩德”。
也正因为赵云人品高尚,严谨忠厚,武艺高强,虑事周密的特点,刘备一直让他负责保卫自己和家人安全的内事工作。长坂坡时保卫甘夫人和刘禅的是赵云;孙权想趁刘备入蜀时接走妹妹,顺带将刘禅接走时,救回刘禅的也是赵云,加上张飞。刘备入蜀时任赵云为留营司马,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刘备家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7 18:03:41 +0800 CST  
刘备攻益州不下,调诸葛亮、张飞、赵云入蜀增援。到江州(今重庆市渝中区)后兵分三路,赵云率军沿长江而上进入岷江,这是赵云第一次单独领兵作战,没有详细的记载赵云指挥作战的战例,但从其能按期抵达成都与诸葛亮会师这点来看,应该是所战皆克,有一定领军能力。
益州平定后,赵云为翊军将军。这只是个普通的杂号将军,意味着赵云并没能进入刘备的高层核心圈子里。进入成都后,刘备本来是想将全城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全部收缴来赏赐文武官员的,赵云再次表现出他的正义感,劝谏刘备不要抢夺百姓的房屋和田产。虽然百姓家中的金银被刘备收缴了,但房屋和田产却因为赵云的劝谏而得以保全。
曹操救汉中时,运送了数千万袋粮食堆积在北山,黄忠认为可以去袭取,赵云的士兵跟随黄忠去取米。从这个记载看,赵云汉中之战时归黄忠管辖。
到约定回营的时间,黄忠还没有回来,赵云就带领几十个骑兵出去查看迎候。没想到刚好遇上曹操大军出击,赵云与曹操的前锋部队遭遇,发生激战。战斗正酣时,曹操后面大军逼近,赵云发起冲锋,冲散曹操前锋部队,然后且战且退。但曹军很快合拢,包围赵云。赵云突围而出,部将张著受伤,没能跟出,赵云又杀入重围,救出张著。
曹军追至赵云的军营,江阳县长张翼在赵云军营内守护,就想关门拒守,赵云不让,反而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眼看着赵云带兵进去了,此时里面却鸦雀无声,寂静得可怕,怀疑里面有埋伏,不敢攻打,引兵而退。赵云见曹军撤退,下令擂响战鼓,用戎弩射击曹操后军。一时间,锣鼓震天,矢下如雨,曹军一片惊恐,争相逃命,自相踩踏,许多士兵落入汉水而死。
刘备第二天一早亲自到赵云营中观看昨天的战斗之处,大为感叹,称赞赵云说:“子龙一身都是胆啊。”立即犒劳将士,作乐饮宴到黄昏,军中称赵云为虎威将军。刘备并不是称赞赵云武艺好,而是胆子大。确实,如果按照张翼的办法关门拒守的话,敌众我寡,很容易被曹军攻破,赵云大开营门就是在赌,靠胆量来赌,结果赌赢了。
刘备武将中为当时所公认的“万人敌”只有关羽、张飞二人。刘备也一直重用和依赖这二人。并不是说不重用赵云,让赵云保护自己和家人也是很大的重用,只是感觉用得不是地方,有点大材小用。刘备在后来的发展中也逐渐在纠正自己过多依赖关、张的不当行为,比如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可惜赵云没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夷陵之战时,又因反对刘备征吴被留在江州,没能一展身手。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7 18:05:51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7-11-28 06:23:35
继续支持
-----------------------------
谢谢兄台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8 09:47:26 +0800 CST  
@愚儒2015 2017-11-27 20:23:11
因为住院,没有及时回帖,
把三国演义说成文人文学,那是中国人“自毁长城”!
你谈到问题很多,我要都回答也会很长,这样问题越扯越多,既没有重点,又辨不请问题,网友也分不清,给你回帖主要是让网友看懂,为此我建议;
每人各提一个问题,要求地方直接回答,可否?
谢谢你不列我黑名单,如果网友以后看到,有关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某个说法,我不再发言,那我一定被拉黑了!
-----------------------------
真不知道你生病了,多有打扰,请谅。好好将息,早日康复。这个帖子一时半会也写不完,等你身体痊愈后,想什么时候来聊都行。现在就别想这些问题了,保重。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8 09:51:00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7-11-28 12:03:46
楼主高人
-----------------------------
谢谢捧场。好久没见您冒泡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8 14:47:25 +0800 CST  
@王者之风lll 2017-11-28 22:03:23
支持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3:35:09 +0800 CST  
@scufs83 2017-11-28 21:47:05
支持一下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3:35:39 +0800 CST  
@愚儒2015 2017-11-27 20:23:11
因为住院,没有及时回帖,
把三国演义说成文人文学,那是中国人“自毁长城”!
你谈到问题很多,我要都回答也会很长,这样问题越扯越多,既没有重点,又辨不请问题,网友也分不清,给你回帖主要是让网友看懂,为此我建议;
每人各提一个问题,要求地方直接回答,可否?
谢谢你不列我黑名单,如果网友以后看到,有关与三国演义不同的某个说法,我不再发言,那我一定被拉黑了!
-----------------------------
@ty_阿铭850 2017-11-28 09:51:00
真不知道你生病了,多有打扰,请谅。好好将息,早日康复。这个帖子一时半会也写不完,等你身体痊愈后,想什么时候来聊都行。现在就别想这些问题了,保重。
-----------------------------
@愚儒2015 2017-11-28 18:53:33
还是继续讨论。每个人只提一个问题,对方直接回答,如何?
我还是那句话;把三国演义说成文人文学,是中国人“自毁长城”!
-----------------------------
谢谢捧场,好好休息吧。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3:37:34 +0800 CST  
@明智吴 2017-11-28 21:36:35
每天都期待老师的更新帖子,虽然三国故事耳熟能详,但像先生这样层层剖析历史和人物事件的帖子实属不多,学习了。想请教一下先生怎么看法正这个人物,好多人对他的评价比较负面,难道他历史上真的就是一个纯粹小人形象吗?谢谢。
-----------------------------
谢谢捧场,好像以前也有位看官谈到法正的问题。法正是个有才无德的人。
说他无德,主要是指他对刘璋的背叛,良禽择木,贤才择主的理由不适用于法正。比如荀彧从袁绍那里投奔曹操,是光明正大的离开袁绍为曹操效力,没有损害袁绍的利益。法正不一样,法正是还在做刘璋臣子的时候就要刘备取益州,并且把益州的机密出卖给了刘备,这就是不忠不臣。另外多数人还会用一个理由来指责法正,就是法正为蜀郡太守后睚眦必报,其实这更多的是性格缺陷,当然和个人品德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主要的。
法正还有个无德的地方,就是怂恿鼓励刘备娶刘焉儿子刘瑁的妻子吴夫人。现代人不大容易理解这一点,古代是宗法社会,讲究宗亲关系,同姓之间不能通婚,也不能娶同姓遗孀,这样做是违背礼法的。法正找了个晋文公的特例来消除刘备的顾虑,是诡辩,不能因为有特例而否定礼法。不能因为别人耍流氓,你也可以耍流氓,那样的话,就都是流氓,还要什么礼法。
法正的才能主要体现在会用奇谋,是个奇才。取益州,特别是取汉中,法正都居功至伟。刘备集团中有奇才的就两人,法正和庞统,刘备入蜀期间,最信任的也是这两个人。庞统的功绩是劝刘备放弃残败的荆州入蜀。这两个人的军事才能优于诸葛亮,诸葛亮是正才,属萧何一类,法正、庞统属张良、陈平一类。刘备实力弱小,靠正才难以有所作为,只有靠奇才出奇制胜,这也是刘备入蜀带庞统而不带诸葛亮的原因。法正本来就是来迎接刘备入蜀的,这是还是刘璋的臣子。蜀汉第一次北伐时,如果主帅是法正或者庞统,就很有可能会采纳魏延出子午谷奇袭的建议。当然也不一定会成功,但这和是否采纳是两回事。
法正的奇才帮助刘备取得入蜀、占汉中的成功,深得刘备信赖,诸葛亮都不能与之争锋,最多也就是做点小手脚,让杨洪接替法正的蜀郡太守。刘备入蜀、做汉中王、做皇帝期间,死了不少功臣,包括关羽、张飞,但这些人死后都没得到朝廷追封的谥号,只有法正被追谥为翼侯。其他人的谥号都是刘禅多年后追封的。
法正无德,背叛刘璋,违反礼法,这是不容置疑的。是否还有其他的无德行为没有记载,不能妄说,但法正是三辅人,不是荆襄集团的人,和荆襄集团的人有矛盾,如和诸葛亮在用宽法还是严法问题上。估计到诸葛亮那里告法正的也主要是荆襄集团的官员。荆襄集团的人对法正的攻击是不是有言过其实的地方,还必须仔细斟酌。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4:42:59 +0800 CST  
这期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给各位看官闲聊一下。
一个是相持期间,刘备让义子副军中郎将刘封领兵在阵前挑衅曹军。曹操见了,大骂刘备说:“你这个卖草鞋的家伙,让你的假儿子来捣乱,等我叫我的亲儿子黄须儿来,你的假儿子就变为泥土。”曹彰长了一副黄胡须,所以曹操叫他为“黄须儿”。此时曹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带兵攻打叛乱的代郡乌桓。而曹操居然真的就派人去叫曹彰过来。曹彰昼夜兼道而行,无奈路途实在是太远,赶到长安时,曹操已经撤军在长安了。一场真假儿子大战的好戏没能上演,有点遗憾。
不过此事有些真假难辨。刘备采取的是坚守不出,派刘封挑战的可能性不大。而曹彰远在北方代郡,战事结束与否还不得而知,曹操不大可能凭一时之气而做出这种比较荒唐的举动。不过曹操确实有让曹彰过来的命令。后来离开长安时,留守长安的就是曹彰。
第二个是杨修破解曹操口令的故事。刘备坚守不出,曹操有力无处使,白白地消耗粮草,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曹操心生退意。有天中护军前来请示当日的军中口令,曹操随口说了个“鸡肋”。杨修听到后立即整理收拾行装,做好返程准备。有人觉得奇怪,就问杨修,杨修说:“鸡肋,吃起没有肉,丢了又可惜,曹公撤军的心思已经定了。”最初这些人还不信,后来果然很快就撤军了。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7:33:44 +0800 CST  
刘备终于占领汉中。然后令接替张飞为宜都太守的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今湖北省房县)杀了房陵太守诸葛亮的大姐夫蒯祺。然后孟达又准备进攻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东南)刘备心里对孟达有所防范,担心孟达独自攻取上庸后难以控制,就派刘封从汉中顺沔水而下去接管孟达的部队,和孟达在上庸会合。上庸太守申耽投降,将老婆孩子和宗族亲戚送到成都为人质。刘备升任申耽为征北将军,继续担任上庸太守和员乡侯。升申耽的弟弟申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今陕西省安康市汉江北岸中渡台)升刘封为副军将军。孟达居然没有升迁。
由于曹操已于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为魏王,第二年又可以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几乎就是一个准天子,眼看献帝就要完全消失。曹操此年又下求贤令,第三次重申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大肆招揽人才。刘备是以兴复汉室为政治口号的,为表示对汉朝的忠心,和曹操抗衡,刘备在沔阳(今四川省勉县)立坛,为汉中王,大司马。
周群、张裕两个术士似乎都没算准。周群还说中了一些,比如得其地而不得民。曹操离开汉中时留下杜袭都督汉中,杜袭动员汉中百姓迁移到洛阳、邺城,自动迁徙的百姓达八万多人。进攻武都的偏师将军吴兰、雷铜等人全部阵亡,应了周群的预测。由于周群曾提醒刘备小心谨慎,没有其他乱言,也确实说中了这些情况,刘备没有责怪他,反而举荐他为茂才。
张裕就倒霉了,竟然被刘备当众斩首。不过张裕并不是完全倒霉在这件事情上,而是倒霉在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上,典型的祸从口出。张裕曾私下对人说:“庚子年时,天下要换代,刘氏的运数到头了。刘备得了益州,会在九年之后的寅卯之间去世。”(曹丕禅汉在庚子年。刘备得益州九年后的癸卯去世)这人听了后就去给刘备告密,刘备就翻老账出来和新账一起算,特别指出预测汉中之事不准,将其关押。诸葛亮还上表为张裕求情,刘备回答说:“就算是芳草、兰花,挡住了大门,也不得不除。”就将张裕杀了。其实周群也没算准。
张裕还会看相,邓芝在没发达前曾去找他看过。张裕每次照镜子,看见自己就是一副受刑而死的面相,气得每次都摔镜子。既然会看相,怎么没看出刘备是个枭雄之君呢?还和刘备反唇相讥,落人口实。
在下不相信算命看相这些,从来是敬鬼神而远之,但并不反对或者指责别人相信,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嘛,只要不影响和强迫别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7:35:04 +0800 CST  
离开汉中返回成都前,刘备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预料的人事安排,任牙门将军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以重要将领守护汉中是大家的共识,关羽此时镇守荆州,马超是外来户,黄忠年龄太大,赵云的主要职责一直是护卫刘备及家人的侍从官员,几乎没有独立为将镇守一方的经历,因此大家认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连张飞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刘备此令一出,全军哗然。刘备为安定军心,特地召集群臣大会,当众考核魏延说:“如今委你以重任,你有什么抵抗曹操的策略?”魏延回答说:“如果曹操率领他的所有部队而来,我为您将其拒之门外;如果曹操以偏将率领十万人马而来,我就将其全歼。”刘备对此表示赞赏,群臣也为其豪言壮语所感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魏延此言不虚。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曹丕分南阳郡置义阳郡,郡治安昌。今湖北省枣阳县东南)魏延不是单身投奔刘备,而是率领了一支自有武装队伍跟随刘备入蜀,数有战功。刘备在识人用人方面很有眼光,看中并重用魏延。可惜后来诸葛亮既不能尽用魏延之才,又不能调解魏延和杨仪的矛盾,最终偏向小人杨仪,埋没并断送了一代名将魏延。更为可惜的是姜维自作聪明改变魏延的战略方针,导致蜀中失守。后面再讲。
安排布置妥当后,刘备率军返回成都,同时从成都至白水关沿线大兴土木,起馆舍,筑亭障,多达四百多处。
经过一番努力,刘备在益州、荆州的势力已经连接成片,离“隆中对”规划的“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越来越近,形势一片大好,前途似乎越来越光明。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7:36:52 +0800 CST  
再来看孙权。
刘备撤兵后,孙权回到陆口,发动合肥大战,被张辽打得落花流水,差点命丧逍遥津。前面已讲,此不赘述。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曹操为魏王。接下来的两月里忙着接待来朝贺的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与其侯王,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及其名王。曹操将呼厨泉留在魏王国,让右贤王去卑监领南匈奴。这是控制游牧民族的一个惯例,实际上是扣留呼厨泉为人质。
十一月,曹操率军进入居巢,(今安徽省巢湖市)在居巢筑城与孙权的濡须城对峙。后来就将曹操所筑之城称为“西关”,孙权的濡须城称为“东关”。曹操行军途中还专门去看了张辽大战孙权的地方,感慨赞叹不已,对张辽更多了一份关爱。
第二年春,曹操大军进攻濡须,另派一支队伍从郝溪(今安徽省铜陵县)发起侧翼进攻。吕蒙在濡须城布置了一万张强弩压制曹操的进攻。偏将军董袭乘五楼船在濡须口接应,没料到半夜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大船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士兵纷纷爬上小船逃生。董袭亲兵劝董袭也赶快离船,董袭大怒,说:“我受孙将军的军令在此防备敌人,怎么能离开,再有叫我离开的一律杀头!”狂风巨浪中,五楼船迅速解体,董袭被淹死。
受到狂风巨浪影响的不止董袭一个,江东战船大多被吹到对岸。江东士卒不善步战,诸将都不敢下船,只有中郎将徐盛勇敢地带领所部人马上岸杀敌,还取得不小战果。
一直到天亮后,风才停止,江东诸将赶快返回。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7:38:11 +0800 CST  
折冲将军甘宁率领本部三千兵为前部,受孙权命令夜袭曹营。孙权特地赏赐美酒佳肴以壮行色。甘宁挑选了一百多名敢死队员,一起宴饮。
前面说过,甘宁是个崇尚奢华的人,这时也不例外,用银碗盛酒,自己先饮两碗,然后给都督倒了一碗,这个都督对夜袭曹营有些害怕,跪伏在地,不愿意接酒。甘宁拿把刀放在膝上,呵斥都督说:“你和我相比,孙将军更加看重谁?我尚且不惜一死,为什么唯独你怕死呢?”都督看见甘宁脸色严厉,赶忙起来接过酒碗一饮而尽。甘宁又给每个士兵倒了一碗酒,士兵们慷慨而饮。
二更时分,甘宁率敢死队悄悄摸到曹操军营外,拔开鹿角,跳过营垒,进入营中,斩杀数十名士兵。曹军不明底细,一片惊慌,大呼小叫,举起的火把像星星一样多。甘宁已抽身回营,进入吴军辖区后擂鼓鸣号而行,齐声高呼万岁。
甘宁连夜拜见孙权复命,孙权喜笑颜开地说:“你这样足以惊骇老子啊?(老头子之意,非占人便宜)我只是想看看你的胆量而已。”立即给甘宁增兵二千,赏赐千匹绢,百口刀。孙权见甘宁如此勇猛,兴奋地宣称说:“曹操有张辽,我有甘宁,足以相敌了。”看来张辽在孙权心里留下的阴影实在是太重,让孙权始终难忘。恕在下孤陋寡闻,这是在下在史籍中第一次看到一位诸侯以民间的“老子”自称。
甘宁彪猛好杀,但为人开朗,聪明多智,轻财敬士,舍得厚养壮士,这些壮士也愿意为他卖命。凌统与甘宁有杀父之仇,为父报仇在当时是很正当的,不会受到法律的追究,不报仇反而会被人瞧不起,因此甘宁时刻防备凌统,尽量不和他见面。凌统是个有血性的人,不能为父报仇,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结。他也确实因此被人嘲笑过。有次征讨山越期间,凌统与督将陈勤等人一起饮酒,由陈勤监酒,陈勤欺负一坐的人,胡乱罚酒。凌统讨厌他的行为,就坚决不喝罚酒。陈勤就怒骂凌统,并且伤及到凌统父亲凌操,把凌统气哭了,大家不欢而散。陈勤也是找死,在路上还不断地骂凌统,凌统终于忍不住了,拔出刀来把陈勤砍成重伤,几天后死。当时要攻打山越,凌统说:“不死不足以谢罪。”立下必死之心,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迅速攻上敌阵,后续部队跟着他乘胜攻击,打败山越。回军后,凌统叫人将自己绑起来到军正那里自首。孙权赞赏他的勇猛,将功赎罪,不予追究。
孙权也下令凌统不得为父报仇,但二人同为武将,难免会碰到一起。有一次吕蒙召集聚会,二人就避免不了相见。大家喝酒喝到兴头上时,凌统拔刀在手起舞逼近甘宁,甘宁说:“我可以跳双戟舞”,也拔戟在手。吕蒙赶紧起身说:“甘宁虽然会跳,但没有我跳得好。”一手持刀,一手持盾牌,隔在凌统与甘宁之间,阻止了二人之间有可能发生的仇杀。孙权见无法消除凌统的报仇之心,就让甘宁带兵到半州(寻阳县西九十里,县治约在今湖北黄梅蔡山附近的古城村)驻扎,避开凌统。
甘宁厨房里有个小伙夫犯了错误,跑去吕蒙家里求助。吕蒙恐担心甘宁会杀他,就没有立即遣还。后来甘宁带着礼物去看望吕蒙的母亲,吕蒙按礼节应该在甘宁来参拜其母时陪同。甘宁走时,吕蒙就将这个小伙夫交还,并告诫甘宁不要杀他。甘宁答应了。
甘宁回到船上后,叫人把这伙夫绑在岸边桑树上,亲自挽弓将他射杀。完事后叫人增加缆绳,把船靠得更加牢实,然后脱衣在船上睡觉。吕蒙听说后大怒,击鼓召集士兵,准备去攻打甘宁的船。甘宁听到了也不理,在船上装睡。吕蒙母亲光着脚跑出来劝吕蒙说:“至尊(指孙权)对待你像亲骨肉一样,把大事嘱托给你,怎么能因为个人的愤怒去攻打甘宁?你把甘宁打死了,就算至尊不过问,你作为臣子,这样做也是非法。”吕蒙素来孝顺,听母亲这样说也明白过来,就亲自到甘宁船上去,笑着招呼甘宁说:“兴霸,老母亲等你吃饭,快点起来走!”甘宁自知理亏,没想到吕蒙如此大器,也流泪不已地说:“是我对不起你。”和吕蒙一起回去拜见吕蒙母亲,欢宴了一天。
其实看到这里在下心里很不是滋味,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那个小伙夫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甘宁岂不是无法无天草菅人命?但那个时候就是这样,下人百姓的生命就如同草芥任人宰割。
甘宁为孙权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蹊跷的是,生前死后都没有封侯,其他跟随孙权的将领生前没封侯,死后也会追封,并由儿子继承。还有一个没有封侯的功臣是董袭,但董袭无后,甘宁却有两个儿子:甘瑰和甘述。所以有史家评价孙权对待甘宁不公。同样的事情曹操阵营里也有,就是典韦,生前死后都没封侯。有喜感的是甘宁、典韦都是救过主子一命的将领。
甘宁死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墓葬在今湖北省阳新县富池镇半壁山。另外在家乡有个衣冠冢,在今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青龙瀑布旁边。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29 17:41:23 +0800 CST  
好像说得太细了,回到曹操与孙权的争斗中来。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一个诡异的现象在此时出现。
曹操二月进攻,还没怎么开打,三月,留伏波将军夏侯惇督二十六军,(一军士兵人数有多有少,以带军将军的官阶、名望、受重用程度决定,多的不超过六千人,少的不低于三千人,平均约为五千人)与曹仁、张辽等屯驻居巢,自己则率其余部队回去了。
才为魏王,大费周章大张旗鼓地南征孙权立威,才一交接,并未受到大的损失,反而是孙权水军遭狂风巨浪袭击损失惨重,曹操怎么就匆匆而返呢?这岂不是又失威风,又损物力?讲求实利的曹操怎么会做出如此自损颜面、劳民伤财的蠢事呢?
一定是事出有因。
仔细检阅史籍,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孙权投降了。
孙权让都尉徐详到曹操这里请降,曹操同意,双方盟誓,并决定联姻。
这条记载只在《三国志·吴主传》里才有,其他地方都见不到。《三国志·武帝纪》里对此更是只字未提,如此重大的事情照说应该大书一笔的啊!还有更奇怪的事情,孙权派去请降的徐详按历代研究三国的学者考证判断应该是在《三国志》中有传的,偏偏在流传过程中丢失了,使得“请降”这件事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综合了多方零星史料,简单介绍下徐详。
徐详,字子明,吴郡乌程人。孙权在京口时,徐详与胡综、是仪一起掌管机要事务,是文职官员。此时孙权任其为都尉,让他全权办理投降一事。徐详拜见曹操时,曹操对他说:“我一直希望跨越长江,与孙将军畅游姑苏,会猎长洲,如能这样就心满意足了。”言下之意就是要收服孙权。徐详也不示弱,回答道:“大王想奉天子以合诸侯,如果要越横江而游姑苏的话,是重走亡秦和吴王夫差的老路,恐怕会失去天下。”曹操哈哈大笑,说:“徐先生想要吓诈我吗?”从徐详的表现看,倒是一个优秀的外交人才。
孙刘夷陵之战时,孙权让徐详领解烦左部督。在东吴军制中,以敢死、解烦、无难、马闲等命名的部队,都是精锐冲锋队,一般分左右两部,以左部督和右部督领兵。
曹丕建立魏朝,拜孙权为吴王时,徐详受封为亭侯、侍中偏将军。孙权最早设立节度官掌管军粮时,徐详是第一任节度官。徐详死后由诸葛恪接替。
孙权登基建立吴国后,晋封徐详为乡侯,仍然与胡综一起为左右领军。徐详先于胡综而死,胡综死于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
史载徐详多次出使,应该是个长于外交的人物。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1-30 17:23:40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