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述评

盘踞庐江郡的雷绪、陈兰、梅成等地方势力起兵反曹。曹军入巢湖,以威虏将军臧霸为先锋,攻破居巢。曹操命行中领军夏侯渊都督诸将进剿雷绪;虎威将军于禁、威虏将军臧霸等讨伐梅成;荡寇将军张辽督平狄将军张郃、朱盖(此人资料不详)等讨伐陈兰。
梅成假装投降于禁,于禁中计撤军。梅成趁机带领部众与陈兰会合,进入天柱山盘踞。(今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天柱山山高路险,易守难攻。张辽布置诸将进攻,诸将大多兵少路险,难以深入。张辽说:“这就是所谓的一对一,勇者胜啊!”(狭路相逢勇者胜)坚持带兵进攻,力斩陈兰、梅成,将其部众全部俘虏。曹操论功行赏时认为张辽功劳最高,为其增加封邑,并赋予假节的权力。
为防止孙权援救陈兰、梅成,曹操将臧霸派遣至皖城,攻击孙权的偏将军韩当,牵制孙权。韩当与臧霸在逢龙(今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关)激战。韩当另外派出一直部队穿插到夹石,(今安徽省桐城县北四十七里北峡关)希图夹击臧霸,结果两路人马都被臧霸打败。臧霸领军屯住舒县。孙权派数万人乘船屯住舒口,准备分兵援救陈兰、梅成,听说臧霸已经驻军舒县,立即撤退。臧霸连夜追赶到第二天,行军百余里,前后夹击。孙权军士兵来不及上船,很多人跳到水中逃走。臧霸对孙权援军的成功阻截,保障了张辽能够全力追剿陈兰、梅成,取得最后胜利。陈兰被张辽攻破,陈兰、梅成被斩杀。
雷绪也被夏侯渊击败,只得率领数万部曲逃往荆州投靠刘备。
到了年底,曹操仍未能取胜,自然就解不了曹仁之围,没办法,只好令曹仁撤军退守襄阳,自己也撤军回谯。留下臧霸与夏侯惇等屯兵居巢,使张辽与乐进、李典等率七千余人屯兵合肥。
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建安十四年底,曹仁奉命撤离江陵,全军退守襄樊。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5:12 +0800 CST  
在周瑜攻打江陵期间,刘备推举刘琦为荆州刺史,按照结盟协议替孙权收服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全都投降。刘备在赤壁之战的正面战场上并没有多大的建树,一是和周瑜的限制提防有关,二是刘备有保存实力的私心,但在收复武陵等四郡中却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四郡以前是忠实于刘表的,刘备以刘琦为荆州刺史,顺利地收复四郡。如果是孙权去收复,就没有这么容易了,两家是世仇,这些人与其投降孙权,不如保持投降曹操的现状。孙权要武力收复,又会面临恶战,江东主力都跟随周瑜在打江陵,没有实力两面作战。鲁肃联刘的策略此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孙权任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任命程普为裨将军,领江夏太守;(江夏为刘琦之地,此时已交孙权)黄盖为武陵太守;全柔为桂阳太守;分割长沙为汉昌郡并以鲁肃为太守。至此,荆州大部分地区为孙权所有。
刘琦身体不好,不久病逝。刘备手下推刘备为荆州牧。刘备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必须要说明的是,关羽是遥领,不是实领,而张飞则是实领。襄阳此时在曹仁手里,宜都郡是刘备在孙权处借荆州后,改临江郡而成,时间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刘备表孙权为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孙权论功行赏,文武官员都有升迁,弹冠相庆喜形于色。
赤壁之战至此结束。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5:34 +0800 CST  
盘点一下三方得失吧。
赤壁之战最大的赢家是刘备。刘备本来已成丧家之犬,慌忙出逃并不知该逃往何处,就按他的逃亡路线顺利到达夏口和刘琦、关羽会合,以二万左右的兵力能够抵抗后来曹操的追击吗?如果抵抗不了,下一步该逃往何处呢?难道真要远赴交州投奔吴巨?真这样的话,还会有后面的三国吗?幸好鲁肃前来相结,刘备大喜过望,抓住这根救命稻草,立即依附孙权,将战争的压力转移给了江东,自己反而退居其次。战争后期收服荆南四郡,虽然主权为孙权所有,但却得到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赋税的实利,并以此扩充实力。后又借得荆州,以荆州为根据地西取益州,成功地从曹操、孙权的夹缝中冲出,为鼎足而立打下基础。
一个行将老去的荆州客将,就这样因祸得福咸鱼翻身,最终成为(蜀)汉开国皇帝。这也是个异数。
孙权是第二个赢家。战胜了强大的曹操,收服了有名的刘备,得到了荆州大部分土地。此等功绩已经超过了其父亲、兄长,孙权的个人威望陡然上涨,地位更加稳固,天下再也没有人能撼动其在江东的统治。
最亏的是曹操。重兵南下,本来做好了和刘表大战一场的准备,谁知先锋曹洪小试锋芒,大队人马还未完全拉开架势,刘琮竟然被吓得投降。兵不血刃地占领荆州,让曹操顿生骄矜之心。傲慢的拒见张松,使刘璋最终倒向刘备。轻率的致书孙权,使孙权经受不住大军压境的压力,奋起反抗,抢先发难。并无征讨江东计划的曹操猝然遇此变化,来不及调整部署就一败涂地。再加上当年漫长的严冬带来的疾疫导致军力严重下降,查建安十三年是闰十二月,冬季的长度和严寒的程度都过于常年,这大概是曹操没想到的。曹操选择在冬季进攻,本来就是想避免疾疫,谁知还是在劫难逃。还有个曹操没想到的因素,就是长江上变化无常的湖陆风。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并不是没有考虑到敌人火攻的行为,而是错误地认为当季只有西北风,不会出现东南风。
疾疫是曹操兵败的主要原因,曹军因此丧失了战斗力,在赤壁水上遭遇战和乌林火攻战中,曹操的兵力并没有遭到致命性的损失,但也只能撤军。反过来看留守江陵的士兵,因为没有随曹操东进,躲过了疾疫,其战斗力仍然凶猛异常,可以和周瑜的数万大军周旋一年。
疾疫确实会严重影响战斗力导致兵败,不光是不服南方水土的北方士兵,就是孙权的江东士兵也有此遭遇。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与张辽的合肥之战时,孙权大军也是被疾疫困扰战斗力下降,张辽才能在兵力远少于孙权的情况下以少胜多,也算是以牙还牙为曹操报了一箭之仇。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6:03 +0800 CST  
就个人来说,曹操南征荆州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书法家梁鹄。
梁鹄,字孟皇,(或作孟黄、孟星)安定乌氏(今甘肃省平凉市)人,从小喜欢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师宜官,以擅长书写八分书(隶书的一种)知名。因其为灵帝鸿都门学弟子,书法艺术又源自于灵帝的喜好和提倡,所以他也深得灵帝喜爱,曾出任凉州刺史,后入朝升为尚书。群雄割据之时,梁鹄避乱荆州。
曹操进入襄阳后,直接跑到多年好友的蔡瑁家里去打听梁鹄的下落,梁鹄知道躲不过了,就自缚前来见曹操。曹操大喜,待其为上宾,任为军假司马,工作就是不断地给曹操提供书法作品。
曹操是个狂热的书法爱好者,手下集聚了许多书法家,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钟繇、邯郸淳、韦诞等,而他最喜欢的却是梁鹄。曹操把梁鹄的书法作品一些悬挂在帐中,一些订在墙壁上,随时欣赏,越看越爱,认为梁鹄的书法已经超过其师傅师宜官。曹魏宫殿楹柱上的题字全是梁鹄所写。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6:24 +0800 CST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还发生了一些有历史影响的零星事件,择要简述一下,方便各位看官了解。
文姬归汉。蔡文姬名琰,字昭姬,因避司马昭讳改为文姬,是名士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诗文歌赋,尤其擅长音律。成年后远嫁河东卫家,丈夫卫仲道为太学名士,可惜身体不好,不到一年就咯血而死。卫家认为是她克死丈夫,十分嫌弃她。蔡文姬受不了卫家的歧视,不顾父亲反对,愤而回家。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李傕等人仍在祸乱长安。羌人、匈奴人乘机掳掠中原,蔡文姬与许多妇女一齐被掳掠到南匈奴。
此时蔡文姬二十三岁,嫁给匈奴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初,曹操远征乌桓回邺。曹操以前与蔡邕关系比较好,伤感于蔡邕没有后嗣,听说蔡文姬在匈奴,就派周近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赴匈奴赎回蔡文姬。
三月初一,离别家乡十二年的蔡文姬重返家园,曹操做主将其嫁给屯田都尉董祀。
婚后第二年,董祀犯法被判处死罪。时值严冬,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脚跑到曹操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济济一堂,听说蔡文姬求见,曹操对在座的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诸君都听说过她的风采,现在请大家亲眼见见。”蔡文姬跪在堂上,言辞清晰,语意哀酸的恳求曹操,在座宾客都诧异于蔡文姬的文辞,感叹不已。曹操也说:“你这确实值得同情,但公文已经下达,怎么办呢?”蔡文姬说:“明公有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必吝惜快马骑士,而不救一垂死人之性命?”曹操为其所感,立刻派人快马加鞭,救了董祀一命。
曹操又派人拿来衣服鞋袜给蔡文姬换上,问蔡文姬:“听说你家原来有许多典籍文章,还能记得不?”蔡文姬回答道:“以前家父曾给了我四千多卷书,可惜遗失了许多,现在只能记起其中的四百多篇。”曹操就想派十个书吏跟随蔡文姬誊写出来,蔡文姬则认为男女之别,授受不亲,不需要派人,自己独立完成。后来蔡文姬真的靠一己之力完成了四百多篇典籍文章,并且没有差错,这记忆力真可算得上是最强大脑。
蔡文姬还自己创作了《胡笳十八拍》、五言诗及骚体《悲愤诗》等文学作品,倾吐乱离之苦及归汉时母子别情,哀怨激愤,既是东汉末年战乱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珍贵史料。
蔡文姬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而司马师恰好就出生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6:50 +0800 CST  
司马懿出仕。摧垮魏国,东晋帝国的奠基人司马懿于此年被迫踏上仕途。
司马家族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的官宦世族。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故号称司马八达。
司马防是个很端庄严谨,不苟言笑的人,就算是参加休闲宴饮,也是服饰整齐,正襟危坐。其家教非常严格,儿子们弱冠成年后,仍然是不让进门就不敢进,不叫坐下就不敢坐,不问就不敢说话。也正是这样严格的家风,才把八个儿子都培养成了人才,没有一个纨绔儿子,这也确实了不起。
司马懿是司马防的次子,字仲达,从小聪明博学,深通儒教,有忧国忧民之心。南阳太守杨俊、尚书崔琰都看好司马懿,认为他将来能成大事。
司马懿少年时与同郡周生等人结怨,这些人将司马懿绑架到崤山渑池之间,准备加以谋害。司马懿的朋友著名隐士胡昭知道后立刻涉险寻找到周生一行,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开始不肯,胡昭痛哭流涕地恳求,周生被其所感,放了司马懿。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时任司空,听闻司马懿的名声,征召其到府中任职。司马懿不愿出仕,以身患风痹病为借口婉拒。曹操不信,派刺客晚上去刺杀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刺客把刀都放到司马懿胸口了,司马懿还是一动不动,瞒过了曹操。但装病期间,由于自身不慎重,司马懿也差点露陷。汉末书籍主要还是竹简卷册,最怕生潮发生霉变,每到夏天时就要拿到庭院里晒。司马懿这天正在晒书,夏天雷阵雨多,突然下起雨来,司马懿本能地起身收拾书卷,被一个婢女撞见了,眼看秘密有可能泄露,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毫不犹豫地亲手杀了这个婢女,自己到厨房做饭。司马懿由此对张春华高看一眼。张春华也是温县人,是粟邑(今陕西省白水县北)令张汪之女,为司马懿生下三子一女,即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和南阳公主。但晚年时司马懿宠爱柏夫人,冷落了张春华。有次司马懿生病,张春华去探望,司马懿不让她进来,说:“老东西真讨厌,谁要你来看啊!”张春华羞愤难当,要绝食自杀。几个儿子也绝食声援母亲,吓得司马懿赶紧给张春华赔礼道歉,张春华才停止绝食。事后司马懿说:“老东西死了不足惜,我是考虑到我的几个好儿郎受累啊。”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强行征召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告诉去征召司马懿的使者说:“如果他再像以前那样拒绝,就把他抓起来”。司马懿无奈之下,只得出仕。曹操让他辅佐曹丕。
要是曹操知道魏国江山最后会被司马家族篡夺,估计肠子都会悔青。有记载说曹操听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肩不动,头能完全后传。相传有此面相之人,皆是狼心狗肺,心术不正。又传有此面相之人,有帝王之志。据说袁世凯也有这个面相),就测试了一次,等司马懿在前面走时,突然叫喊他,司马懿本能地回头,果然有狼顾之相。曹操就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这恐怕是附会之言,以曹操多疑的个性,真正发现司马懿将来会威胁到曹氏家族的话,早就痛下杀手除掉司马懿了。即使不杀,也不会让司马懿辅佐接班人曹丕,给司马懿接近最高权力的机会。在曹丕、曹植夺嫡之争中,曹操就杀了不少影响王位继承政权稳固延续的人,连崔琰、杨修都难以逃脱,何况一个不甘于人下的人?会干预曹氏家族执政的人?
史书上记载有许多曹操要迫害司马懿的事情,大多是附会之言,目的都是想为司马家族篡魏正名,很无聊的。事实上曹操和曹丕都很信任司马懿,不然司马懿也不可能那么快就成为手握重兵的朝廷重臣。
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除了在司马懿出仕问题上小有波折以外,一直有合作关系,并深得曹氏信任和器重。曹操的第一个官职洛阳北部尉,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举荐的。曹操任魏王后,还专门把司马防召到邺城,请他吃饭。席间,曹操问司马防:“我现在还可以再做北部尉吗?”曹操此举有嘲讽司马防的意思,有点小人得志的心态。司马防不卑不亢地回答说:“我从前举荐您是,您只适合做北部尉。”曹操听了大笑不已。
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从曹操任司空时就追随曹操,历任成皋县(今河南省荥阳市区西北20公里汜水镇虎牢关村西北成皋城)令、堂阳县(今河北省新河县城)长、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令、丞相主簿、兖州刺史等职,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夏侯惇督二十六个军屯住居巢,威慑监视东吴时,司马朗也在军中。不幸的是,当年军中瘟疫流行,司马朗亲自视察,派送医药,被传染,致死,享年四十七岁。司马朗生前曾提出州郡领兵和恢复井田制两个军事、经济建议,井田制没有得到恢复,州郡领兵制被采纳。
司马懿本人深得曹丕的信任,为曹丕夺嫡立下大功,是曹丕的“四友”之一。曹丕也没想到最信任的人却篡了自己子孙的权。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虽然参与了司马懿的夺权行动,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一直到死,都以魏臣自居。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7:38 +0800 CST  
华佗之死。华佗,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的老乡,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医,医术高明,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其擅长外科,是中国的外科鼻祖。其发明的麻沸散开创了世界麻醉药物的先例,比美国牙医摩尔顿发明乙醚麻醉要早一千六百多年。另外他还善于健身养生,发明了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模仿这些动物的姿态,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效果十分良好。其徒弟吴普长期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时仍神清气爽,耳聪目明,腿脚利索。
华佗凭借高超的医术救活了不少人,但华佗是不是如现代教科书所说是一个医德高尚,心系苍生,不肯服侍权贵,专门为曹操一个人看病而遭到曹操所杀呢?
答案是:否。
华佗本来是士人,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儒家数部经典的读书人。长大后以医为业,深为懊悔。长期的失落和悔恨,使华佗变成了一个性格乖戾怪癖,难以相处的人。沛国相陈珪曾经荐举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辟他为掾属,但他都没去,主要是嫌官小。
曹操患上头风病,请华佗治疗。华佗以针灸治疗,效果明显。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他想让华佗留在身边,专门为他治疗。华佗说:“这个病短期内难以治愈,要长期治疗,才能延长寿命。”曹操的病果真那么严重吗?其实不然,曹操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后来说:“华佗能够治好我的病,但他故意不给我根治,就是想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份。”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曹操这话就是明言华佗在拿他的病要挟他。要挟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得到高官厚禄。
可惜曹操不是那么容易要挟的人,没有满足华佗的要求。华佗就以收到家书,需回家为借口,请假回家。到家后又托辞妻子有病,一直不回,摆明了是要和曹操叫板。
华佗回家后,曹操多次写信催他回来,还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华佗还是不回来,有点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样子。(不作死就不会死)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明确下令,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赐给四十斛小豆,并放宽期限;如果华佗说谎,就拘捕押送他回来。
华佗由此被抓进许县监狱,审讯后本人认罪。荀彧替华佗求情,曹操不理,依照汉律,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服罪伏诛。
广陵太守陈登的病逝,和华佗也有一定的关系。陈登患血吸虫病,华佗曾为其治疗,并告诉陈登此病三年后会复发,让陈登三年后派人到家里来拿药。三年后,果然复发,陈登派人去华佗家里拿药,华佗居然上山采药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陈登因无药治疗而死。陈登的父亲陈珪曾经举华佗为孝廉,按说是有恩于华佗,当初找华佗看病也说明他们之间存在来往关系。华佗既然亲口让陈登三年后来拿药,就应该等待陈登,就算要为其他的病人上山去采纳亟需的药物,也应该把给陈登的药留在家里,让家里人转交给陈登。不知道华佗为什么没有这样做,这件事至少可以说明华佗的医德还有所欠缺。
华佗著有一部医学著作《青囊经》,未能流传下来。对中医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现在只能从他的徒弟如吴普著的《吴普本草》,李当之著的《本草经》中发现一些线索。
不能因为华佗想当官就抹煞他的医学贡献,但也不能因为华佗是神医而隐瞒他痴迷于做官,不惜以有损医德的行为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不当行为。人性是多方面的,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华佗。从古至今都有才高八斗,却人品低下的著名人物,任何神化和隐瞒都是对历史的不公,对人性的失察。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8:11 +0800 CST  
曹冲夭折。曹冲,字仓舒,是曹操小妾环夫人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所生。十分聪慧,曹冲称象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曹操十分喜爱这个儿子,甚至有想把大位传给他的打算。此年曹冲身染重病,曹操亲自祈求上天保佑,但终因病重难治身亡。曹操大为悲痛,曹丕宽解安慰曹操,曹操却对曹丕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运啊。”言下之意就是曹丕因此有了成为继承人的机会。
曹操任司空时的掾属东阁祭酒邴原的女儿也在这时病死,曹操就想将曹冲与邴原的女儿合葬,被邴原婉拒。曹操就为曹冲聘甄氏已经死去的女儿合葬,追赠给他骑都尉的官印绶带。骑都尉是曹操征黄巾时所任的第一个武职,对曹操有着特殊的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曹操对曹冲的偏爱。因曹冲早死无后嗣,曹操另一个儿子宛侯曹据的儿子曹琮过继给曹冲传宗接代。
曹冲之死还连带了另一个神童周不疑之死。周不疑,字元直(一作文直),零陵重安人(今湖南省衡阳县),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也是个神童。曹操取荆州后,以刘先为尚书令,周不疑随其去许县,结识曹冲后,二人很快成为朋友,曹操很喜爱他们。曹冲夭折后,曹操每次看见周不疑就会想起曹冲,心跳不已,于是命人暗杀周不疑。曹丕还为其求情。曹操说:“这个人不是你可以驾驭的。”周不疑平白无故地丧生。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17:28:35 +0800 CST  
谢谢朋友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19 22:33:16 +0800 CST  
@年昔逸尘 2017-10-20 07:16:05
兄台早上好!
-----------------------------
谢谢兄台,周末愉快!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0 15:53:38 +0800 CST  
@夜清冰冻1 2017-10-20 14:01:46
周不疑死的冤枉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0 15:54:04 +0800 CST  
@老顽童1290 2017-10-20 15:01:42
真是涨知识,谢谢楼主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0 15:54:34 +0800 CST  
周瑜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提醒孙权注意提防刘备。周瑜病重时专门给孙权上疏说:“”当今天下还有很多事情是我日夜担忧的,希望至尊先考虑未来,然后康乐。现在既与曹操为敌,刘备又近在公安,离我们非常近,而当地百姓还没有心甘情愿地依附我们,应该寻找一位良将来镇抚这个地方。”
周瑜临死前一天还给孙权写了封信,信中仍然表达了对曹操,特别是对刘备近在咫尺的威胁的担忧,认为收留刘备就是养虎为患。同时推荐鲁肃接替自己死后的位子。
对刘备如果得到赖以生存的土地就有可能发展壮大的危险性,除了周瑜外,还有一个人认识得也很清楚,那就是曹操。曹操正在写作时,听到刘备借到荆州,震惊得手中的笔都掉落在地上了。
吕范也秘密上书孙权,建议软禁刘备。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0 17:16:39 +0800 CST  
@西楼看花v 2017-10-20 21:24:07
有时候感觉刘备很像宋江,虽然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是不管走到哪,那些诸侯都很欢迎,尤其是到了曹操那里,出入同车同席。可以看出刘备有着超人格魅力。
但凡有点本事的人,大家都会认为刘备是个人杰或英雄。刘备是真的不简单,城府应该比曹操深。搞得曹操、刘表和周瑜像防贼一样防着他,刘备也不容易。
-----------------------------
谢谢捧场。刘备青年时期就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极深。从一个卖草鞋的人成为一方诸侯,自然是很不容易的。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1 01:33:50 +0800 CST  
@西楼看花v 2017-10-20 21:24:07
有时候感觉刘备很像宋江,虽然颠沛流离,寄人篱下,但是不管走到哪,那些诸侯都很欢迎,尤其是到了曹操那里,出入同车同席。可以看出刘备有着超人格魅力。
但凡有点本事的人,大家都会认为刘备是个人杰或英雄。刘备是真的不简单,城府应该比曹操深。搞得曹操、刘表和周瑜像防贼一样防着他,刘备也不容易。
-----------------------------
@ty_阿铭850 2017-10-21 01:33:50
谢谢捧场。刘备青年时期就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城府极深。从一个卖草鞋的人成为一方诸侯,自然是很不容易的。
-----------------------------
宋江和刘备没法比。真实的宋江只是个小草寇,没成啥气候。小说中的宋江只是个一门心思想接受招安做大官的人,想都不敢想做皇帝的事情。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1 01:38:58 +0800 CST  
@西楼看花v 2017-10-20 20:28:05
子敬就是比周瑜和陆逊要高明,呵呵。看来喜欢鲁肃是正确的
-----------------------------
你喜欢得没错。这三人都是人杰,各有特色。周瑜有些激进,特别是赤壁之战后觉得可以和曹操一拼了,所以极力主张除刘备,取益州,联马超,直接与曹操对抗。陆逊则有些保守,安于江东,一生都以守西陵为主。鲁肃介于二者之间,始终坚持要孙权称帝,利用刘备与曹操对抗,积蓄力量,一统九州。也能够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战略,看到刘备在荆州做大,也接受吕蒙的意见,着手收回荆州,可惜死得太早,无从知晓他的计划。如果鲁肃在,也许不会同意吕蒙偷袭荆州的方式。收回是一定的,但方式方法应该不一样。从第一次荆州危机时,鲁肃最后时刻都不惜冒着危险和关羽单刀会的行为也可以看得出来。这和他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就是江东打不过曹操,必须与刘备联盟。破坏了这个联盟,就会把江东置于危险的境地。偷袭荆州后,孙权也只能投降曹操就是最好的说明。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2 21:39:44 +0800 CST  
@u_113626812 2017-10-21 09:47:02
精彩
-----------------------------
谢谢老朋友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2 21:43:31 +0800 CST  
@北境守护者 2017-10-21 10:12:52
楼主辛苦,很精彩,继续
-----------------------------
谢谢捧场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2 21:44:31 +0800 CST  
@西楼看花v 2017-10-21 20:17:31
看楼主的帖子已上瘾,无法自拔。哈哈
-----------------------------
谢谢捧场,深感荣幸。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2 21:45:20 +0800 CST  
@面具的爹 2017-10-21 23:21:21
郡县制与人口还是有莫大关系,先秦时期,人口是远不足3000万的。大家围绕着井田耕种,互帮互助,与邻国较远,联系较少,摩擦也少,诸侯自给自足,给中央缴纳一定税费,自己留下绝大部分,王与诸侯形成一个大的共同体抵御外敌,或调节偶尔的纠纷。
而春秋末期至战国人口密度增加,井田制浪费大量土地,不能适应和满足人口增加带来的土地供应,到处开发私田,还无法收税,各诸侯国只能承认私田,而土地大量开发,又进一步......
-----------------------------
谢谢捧场,承教。郡县制集权和分封制自治是根据文明传统、文化观念、时势变化、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下的选择,和人口关系不大,中国是先封建后集权,欧洲和日本是先集权后封建,走的路不一样。法国是个奇葩的国家,封建得好好的,要去追求理想,激情彭拜地赶走国王建立共和,结果弄出个拿破仑当皇帝。人海大军四处侵略。德意志、意大利这些分封诸侯小国无法抵抗,就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口号,普鲁士统一德国、萨丁国王统一意大利,与拿破仑抗衡。在此之前的德意志、意大利都是几十个小封国。
楼主 ty_阿铭850  发布于 2017-10-22 22:07:00 +0800 CST  

楼主:ty_阿铭850

字数:690748

发表时间:2017-07-12 01:27:2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3 20:09:29 +0800 CST

评论数:300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