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不认真——天下到底几垓下(终极版)

中国人最不认真——天下到底几垓下(终极版)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的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但伟大领袖又说了,一万年太久。那么,中国的事老是这样挂着,也总不是个事。如果像菜九一样,不轻易认可现行说法,而想较个真,就可能发现事情并不像人们以前认定的那样。于是那些本可挂上万把年的事,或者也挂不下去了。垓下的认知已经挂了不止两千年了吧,菜九觉得不能这样再挂下去了,所以出手清理一下。

垓下之战名闻千古,也因为这一战,垓成了一个广为人知的字,《三国演义》里动辄被围在垓心,就脱胎于此,表示被对方的重兵团团围住,走脱不易。

尽管空前惨烈的楚汉决胜垓下流传千古家喻户晓,但菜九以为,此战及一连串的故事是否发生在垓下,或者也不能轻定。这个菜九又要惹祸了,难道连四面楚歌、垓下歌、霸王别姬这样举世闻名的场景都要否定吗。这不关否定的事,只是怀疑这些场景未必发生在垓下。因为通过细析史料,至少记录了项羽逃跑前后发生的种种场景的那个地方,可能真的不叫垓下。所以必须对垓下这个地方做点考据,如果不弄清垓下这个地点,垓下之战的种种记录可能就找不到附着点。

先看关于垓下史实,刘项二本纪的描写小有出入。《项羽本纪》只记楚军驻扎于垓下,项羽弃军逃跑于此,没有提垓下有战。《高祖本纪》记了垓下有战并项羽兵败后于此驻扎,然后弃军逃跑于此。历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都是以《高祖本纪》为准,但菜九要说这个为准的史实记录出了问题。因为纵然如《高祖本纪》所记垓下有战,但要说战败后又驻扎于此,则肯定是误记了。世界上哪有战于此败于此又驻扎于此的事?压倒优势一方怎么会容忍战败方就地安营扎寨?战败一方又岂能安心在强敌环伺下驻扎?
基于此理,菜九作《千古谁识战垓下》时以为垓下之战与陈下之战极可能是一战,从而直接否定了垓下单独有战。实际上菜九是在否认垓下那个地方能承载战于此败于此又驻扎于此这样的情况。但因此否定垓下有战,或者失之于武断,可以考虑存在垓下有战、只是项羽战败后没有驻扎垓下这样的可能性。换言之,项羽战败与逃跑分别是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只能有一个叫垓下,不可能两个都叫垓下。后人有以为垓是地形名,会有很多叫垓下的地方。菜九不认可这样的说法。如果那样的话,现实中会有很多叫垓下的地方,实际上并没有。除了垓下之战与垓下之逃,再也没有任何其他垓下留下历史记忆。所以,同名地点的可能性应该排除。那么,到底项羽是溃败的地方叫垓下呢,还是逃跑的地方叫垓下呢?这就需要分析垓下在什么地方了。
综合现在各种认识,垓下遗址被圈定为安徽的灵璧、泗县、固镇,及河南的鹿邑。安徽垓下虽为三处,实则是一个地方,只是历代地域行政区划的变化造成其是归属之不同,又因为牵涉到重要旅游资源造成争夺激烈、几个地方互不相让的情况,其合三为一应该没有问题,其中灵璧在争夺中有优势。河南、安徽两个垓下相距几百公里,无法混为一谈。现在的学者袁传璋等更明确指出“真正的垓下聚遗址当在濠城镇东北24里至28里,西北距灵璧县城40余里、东北距泗县县城40至45里的范围之内探寻,其地约在灵璧县毗邻泗县西界的单圩、后翟庄一带地势较高处”。菜九以为,虽然古代文献记载及现代认知多将垓下标注为安徽垓下,唯有《史记正义》将垓下标为河南垓下,但这个安徽的垓下明显是项羽逃跑处而非大战处。菜九作《千古谁识战垓下》以为垓下之战与陈下之战是一战,则其地应该与陈下接近,则河南鹿邑之垓下符合这个条件。 这也是菜九为什么放过多数派而选择了少数派观点的原因所在——实际发生的战场情况排斥安徽之垓下,而与鹿邑垓下兼容。
鹿邑即灌婴会师刘邦颐乡的苦县。灌婴按楚汉和约从淮北彭城西撤就在鹿邑驻扎,估计韩信按约西撤也会到这个地方,此地与楚汉决战之阳夏即今天的河南太康紧挨着,两个大军决战,波及此地也很正常,灌婴甚至不要挪动地方,就可以直接与楚军开战。所以因垓下之战与陈下之战地点过于接近,可以视之为一战。当然,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也可以分开来,是一个决战的两个阶段。正好《史记正义》的解释也符合战场条件: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项羽按和约规定向南退却,刘邦毁约追南撤的项羽楚军到达阳夏(陈下),即今天的河南太康这个位置时,刘邦率领的追击汉军,早先包抄到位的东部来的灌婴韩信军,西部来的吕泽部,楚军内部的变节者陈公利几与令尹灵常,全在这个点上爆发,造成了楚军的大败。但项羽很快收拢败兵,重新组织,退到了垓下这个地方,借这个奇特的地形优势,摆开阵势与汉军再战,就是有韩信指挥、刘邦押阵的那一场,但楚军还是遭到失败。这个地方就应该是鹿邑的垓下。如果真的有此战,则垓下之战是项羽最后的抵抗。与此前的陈下决战一样,项羽的楚军还是完全落下风,汉军取得全面胜利。但项羽并没有覆灭于战场,应该是突围出去了。只是突围后再度驻扎的地方,也被记为垓下了,黥布等各路人马全部集中到那个垓下,应该是那个四面楚歌的地方了,就是今天的灵璧一带。
还应该看到,项羽从包括垓下之战在内的围歼战突围后,本想继续和约规定的南下方案——去九江国,但听说了城父沦陷于来自九江方向的叛军,知道九江国去不成了,才折向东面。城父在现亳州东,与河南垓下邻近,正好在鹿邑垓下的东面,这样的地理条件是安徽垓下不具备的。
到了最后的驻地,项羽所部又被汉军团团围住,项羽最后弃军逃跑,残部八万人遭到汉军的屠杀,地点大概就是灵璧或固镇、泗县了。只是那个地方当时未必叫垓下。即使世界上真有两个叫垓下的地方,项羽败于一个垓下,又突围驻扎于另一个垓下,也未免太过于巧合了。真要有这样的两个同名地点,项羽肯定不会选择驻扎,太晦气了嘛。但如果后世的人们硬要认为这样不碍事,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垓下在鹿邑,与安徽没有关系。只是司马迁在这个事情上一垓到底了,后人照猫画虎,将安徽的古战场也冠以垓下之名。甚至于项羽最后逃跑的地点是否在灵璧或固镇、泗县,或者也不易确定。即使有大量遗迹证明,难保不是后人附会的,其实际说服力并不强。比如菜九老家巢县有个地方叫散兵,就是得名于项羽的兵到此落败,而项羽最后一战与巢县没有一点关系。据菜九所知,很多地方都有项羽最后一战的古迹,比如徐州西北郊的九里山,九里山前古战场也是名气不得了大,但项羽最后一战与那里一点关系也没有。安徽垓下的情况也非常类似。至多灵璧或固镇等地是项羽弃军逃跑处,与垓下之战没有任何关系。至于垓下歌,也是后人命名的,不代表那个地方就叫垓下。
探秘:为什么司马迁在垓下问题上一垓到底,全然不顾其中的不谐调。菜九以为是市面上汉固陵之败的传闻误导了司马迁。所以,为了保全张良计谋及其实施效果的史料,垓下之战、项羽之败就必须安排在固陵大败之后。汉固陵大败,张良设计,韩信、彭越赶到,楚汉再战,汉终于取胜,确实非常生动,但不是真的。因为陈下之战已经是决定性的了,张良设计的场面根本不会发生。汉败固陵的记录,菜九已经在《千古谁识战垓下》中将其批得体无完肤了。固陵就是陈下,就是阳夏,就是汉预先设伏、最终大胜楚的地方。楚汉的最后一战根本不是刘邦听从谋士的建议临时兴起的,而是经过长期周密的布局,精心选择了陈下这个地点,整个汉阵营按预定计划对撤退的楚军进行围歼。韩信、彭越不存在爽约,都是早已到位。从事件的过程可以看出,刘邦的设计得到完美的实现,一举击垮了楚军。受到重创的楚军根本没有可能大败汉军,所以汉军不需要重新集聚力量,再行组织战役。仍然基于司马迁安置张良计谋及其实施效果史料的原因,史料中城父陷落在垓下会战前的顺序或者有误。菜九的理由是,包括垓下之战在内的陈下决战已经结束,楚军从垓下突围后发现这个情况,就改变去九江的计划了。既然楚已经没有力量再行决战了,黥布等后续到达的部队,也就没有参战,只是加入了围困楚军之役。
依菜九的菜鸟见识,鹿邑之垓下是垓下名字的原始出处,而安徽的垓下无论其在灵璧或固镇或泗县都则是根据历史记载即《史记》而后定的名字。换言之,鹿邑之垓下是先于楚汉决战就存在的,安徽垓下之名则应该是后于《史记》产生的。

结论:菜九作《千古谁识战垓下》,以为理清了楚汉最后一战的真真假假。因对垓下所在地认识不清,所以否定了垓下有战。但事实上垓下即使不是决战战场,也不代表没有发生战斗。垓下的具体位置在河南鹿邑,决战发生在那里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前面的陈下之战才是决定性战役。如果垓下有战,则为项羽徒劳无益的垂死挣扎,估计项羽当时见此战无法取得上风,就开始突围了。之所以认为垓下有战规模也不大,完全是因为项羽最后弃军逃跑后,留在当地的军队居然有八万之多。表明垓下有的那战,楚汉两军没有深度交织作战,否则项羽不可能保留如此之多的军队。 特在此补掉《千古谁识战垓下》的这个漏洞。
强调一下,之所以垓下问题形成如此纷扰,是后人没有觉察到司马迁在垓下问题上一垓到底的用心——安置固陵之败的不实史料,这些不实假史,真是害死人啊。

有关垓下,搜索网络有下链接将史上有过的文献及现代认知都集中了一下,可参。现撮其要点如下(不一一具名)
垓下之战地理位置之争:“垓下”即“陈下”?——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09-07/2516290.shtml

有关垓下的文献记载:《汉书·地理志》沛郡洨县下,班固自注云:“侯国。垓下,高祖破项羽。莽曰育成。”《后汉书·郡国志》沛国洨县下也有作者自注“有垓下聚”,刘昭补注曰“高祖破项羽也”《水经·淮水注》:“洨水又东南流迳洨县故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垓下聚,在县西南五十四里,汉高祖围项羽于垓下,大破之,即此地也。按:汉洨县属沛郡,垓下即洨县之聚落名也。”《太平寰宇记》卷十七:“濠城,在县西南七十八里,即汉洨县也。属沛郡。垓下,洨县之聚落名。……垓下,在县西五十里。汉兵围项王于垓下,大败之。有庙,在县西五十里。”《明一统志》卷七:“垓下,在虹县西五十里,汉兵围项羽垓下大败之,即此。” 《辞海》第六版(2009年版)“垓下”条把老版“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的释文改为“在今安徽固镇东北沱河南岸”。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垓下’一条,作者根据行政区划的变动、河道的变迁,同时结合考古发掘,认定这一遗址的主要部分在今固镇县境内。”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称:垓下,安徽府灵璧县东南有垓下聚,即高祖围项羽处。三家注又另外给出两个地方。◇集解 徐广曰:“在沛之洨县。洨,下交切。”骃案,应劭曰:“垓音该。”李奇曰:“沛洨县聚邑名也。”○索隐 张揖三苍注云:“垓,堤名,在沛郡。”□洨音户交反。经考察,洨县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固镇县,真源县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
千古谁识战垓下细目
1.从未得到认真解读的楚汉和约
2.和约的操作难度,就是刘邦阴谋的空间
3.刘邦从来没有打算遵守和约
4.汉军固陵大败或纯属子虚乌有
5.根本不能成立的张良计
6.楚汉最后的决战是在陈下而非垓下
7.还原楚汉最后一战
附:楚汉决战史料汇集
千古谁识战垓下【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1685502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05 22:57:13 +0800 CST  
垓下小考(修订稿)

菜九作《千古谁识战垓下》以为把垓下之战的事情讲清楚了。因为刘邦根本没有停战休兵的意思,并非临时受谋士鼓动才毁约,而是早早地就为项羽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项羽撤退进入陈下、阳夏即今天的河南太康这个地方,就会受到汉势力的全方位围攻。事实也正如刘邦安排,楚汉在陈下展开的决战,实则是汉对楚的围歼战,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菜九原以为经此一战,垓下无需再战,于是否定了垓下有战。现在看来未必。所以那个功课等于留下点小尾巴,这个尾巴还是处理一下才好。于是有必要对垓下这个地方做点考据,如果不弄清地点,垓下之战的事情就不可能讲清楚。

关于垓下,刘项二本纪的描写小有出入。《项羽本纪》只记楚军驻扎于垓下,项羽弃军逃跑于此,没有提垓下有战。《高祖本纪》记了垓下有战并项羽兵败后于此驻扎,然后弃军逃跑。菜九否定垓下有战的理由是,既然战败了,就不可能在战败处驻扎,世界上哪有这样的事啊?从而否定垓下有战。菜九此论或者偏激了,没有考虑到存在垓下有战但没有驻扎这样的可能性。

先来看看垓下在什么地方。现在的较为流行的认识是垓下就在安徽灵璧。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称:垓下,安徽府灵璧县东南有垓下聚,即高祖围项羽处。这个解释出了三家注的范围,完全是另一个地方。不知泷川资言为什么不沿着三家注的内容加注?◇集解 徐广曰:“在沛之洨县。洨,下交切。”骃案,应劭曰:“垓音该。”李奇曰:“沛洨县聚邑名也。”○索隐 张揖三苍注云:“垓,堤名,在沛郡。”□正义 按:垓下是高冈绝岩,今犹高三四丈,其聚邑及堤在垓之侧,因取名焉。今在亳州真源县东十里,与老君庙相接。洨音户交反。经考察,洨县就是今天的安徽省固镇县,真源县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水经注•淮水》:洨水又东南流,迳洨县故城北。县有垓下聚,汉高祖破项羽所在也。郦道元晚于徐广,又早于司马贞与张守节。这一下出现了三个叫垓下的地方,相距好几百公里。怎么回事?固镇与灵璧为邻县,考虑到古今行政区域变迁,两地指认的垓下位置接近,可视为一地。网络查检,果然1965年固镇设县前,固镇垓下确实为灵璧所辖。那么至少有两个垓下。依菜九的菜鸟见识,三家注的鹿邑的垓下是垓下名字的原始出处,而固镇的垓下、灵璧的垓下则是根据历史记载即《史记》而后定的名字。换言之,鹿邑之垓下是先于楚汉决战的,灵璧与固镇的垓下之名则应该是后于《史记》的。这样一来,其中的猫腻就出来了。

三个或两个垓下,菜九倾向于鹿邑为真实的垓下所在地,鹿邑即灌婴会师刘邦颐乡的苦县。楚汉和约应该有东部汉军西撤的内容,灌婴从淮北彭城西撤就在鹿邑驻扎,估计韩信西撤也会到这个地方,此地与楚汉决战之阳夏紧挨着,两个大军决战,波及此地也很正常,灌婴甚至不要挪动地方,就可以直接与楚军开战。因垓下之战与陈下之战地点过于接近,可以视之为一战。当然,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也可以分开来,是一个决战的两个阶段。项羽南撤在陈下(阳夏太康)遭到汉军的伏击,被杀得大败。但项羽很快组织起残部,到了垓下这个地方,摆开阵势与汉军再战,就是史料中韩信指挥、刘邦押阵的那一场,但楚军还是遭到失败。这个地方就应该是鹿邑的垓下。如果真的有此战,则垓下之战是项羽最后的抵抗。与此前的陈下决战一样,项羽的楚军还是完全落下风,汉军取得全面胜利。但项羽并没有覆灭于战场,应该是突围出去了。只是突围后再度驻扎的地方,也被记为垓下了,黥布等各路人马全部集中到那个垓下,据说是今天的灵璧或固镇,应该是那个四面楚歌的地方了。只是那个地方当时未必叫垓下。换一个思路换一个角度,即使世界上真有两个叫垓下的地方,项羽败于一个垓下,又突围驻扎于另一个垓下,也未免太过于巧合了。真要有这样的两个同名地点,项羽肯定不会选择驻扎,太晦气了嘛。但如果菜九理由如此过硬,后世的人们还是硬要认为这样不碍事,菜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因为垓下与陈下挨得很近,这几处发生的大战可以视作同一个战役。项羽从围歼战突围后,本想继续原定南下方案——去九江国,但听说了城父沦陷于来自九江方向的叛军,知道九江国去不成了,才折向东面。城父现在亳州东,这样距最后的驻扎地灵璧或固镇就近多了。到了灵璧或固镇的最后驻地,项羽所部又被汉军团团围住,项羽最后弃军逃跑,残部八万人遭到汉军的屠杀,地点大概就是灵璧或固镇了。

闲话少说,垓下在鹿邑,与灵璧或固镇没有关系。只是司马迁在这个事情上一垓到底了,后人照猫画虎,将灵璧或固镇的古战场也冠以垓下之名。至于项羽最后逃跑的地点是否在灵璧或固镇,或者也不易确定。即使有大量遗迹证明,难保不是后人附会的,其实际说服力并不强。比如菜九老家巢县有个地方叫散兵,就是得名于项羽的兵到此落败,而项羽最后一战与巢县没有一点关系。据菜九所知,很多地方都有项羽最后一战的古迹,比如徐州西北郊的九里山,九里山前古战场也是名气不得了大,但项羽最后一战与那里一点关系也没有。灵璧或固镇的情况也非常类似。至多灵璧或固镇是项羽弃军逃跑处,与垓下之战没有任何关系。至于垓下歌,也是后人命名的,不代表那个地方就叫垓下。

结论:垓下的具体位置是在河南鹿邑,决战发生在那里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前面的陈下之战才是决定性战役。如果垓下有战,则为项羽徒劳无益的垂死挣扎,估计项羽发现此战无法取得上风,就开始突围了。之所以认为垓下有战规模也不大,完全是因为项羽最后弃军逃跑后,留在当地的军队居然有八万之多。是否垓下有的那战,楚汉两军没有深度交织作战,否则项羽不会保留如此之多的军队。

探秘:为什么司马迁在垓下问题上一垓到底,全然不顾其中的不谐调。菜九以为是市面上汉固陵之败的传闻误导了司马迁。所以,为了保全张良计谋及其实施效果的史料,垓下之战、项羽之败就必须安排在固陵大败之后。汉固陵大败,张良设计,韩信、彭越赶到,楚汉再战,汉终于取胜,确实非常生动,但不是真的。因为陈下之战已经是决定性的了,张良设计的场面根本不会发生。汉败固陵的记录,菜九已经在《千古谁识战垓下》中将其批得体无完肤了。固陵就是陈下,就是阳夏,就是汉预先设伏、最终大胜楚的地方。楚汉的最后一战根本不是刘邦听从谋士的建议临时兴起的,而是经过长期周密的布局,精心选择了陈下这个地点,整个汉阵营对撤退的楚军进行围歼。韩信、彭越不存在爽约,都是早已到位。从事件的过程可以看出,刘邦的设计得到完美的实现,一举击垮了楚军。受到重创的楚军根本没有可能大败汉军,所以汉军不需要重新集聚力量,再行组织战役。仍然基于安置张良计谋及其实施效果的原因,史料中城父陷落在垓下会战前的顺序或者有误。菜九的理由是,陈下的决定性战斗已经结束,楚军从垓下突围后发现这个情况,就改变去九江的计划了。既然楚已经没有力量再行决战了,黥布等后续到达的部队,也就没有参战,只是加入了围困楚军之役。

赘言:菜九写一个文字的过程中常常会跑题去写别的。其中最多的情况是在写作过程中发现一个更容易解决,或更亟需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这个新情况多半是包含在那个正在写作文字里面的。估计有半数情况确实会如菜九所料,很容易拿出一个小制作来,有时也会搞成一个体量上与前一制作不相上下的制作。如果不留神,这样的跑题跑远了,忘记返回来,就会造成一个烂尾工程。所以在浏览电脑时,每每会发现这样的烂尾,确实很可惜。写刘邦下棋的时候,发现为汉立了大功而没有嘉奖的周殷,就另开了段秦楚之际周氏群星闪耀文字,确实只一二天搞定;垓下这段文字也是刘邦下棋时发现垓下之战还需要把地点推敲一下。因为原来在《千古谁识战垓下》文字中基本否定垓下有战或者有误,准确的表达或者应该这样说,垓下可能确实有战,但项羽从垓下战败突围后,再次被包围的地点不在垓下,只是被误记为垓下了。这里可能是司马迁的笔法失误,造成了历史的误读。

千古谁识战垓下细目

1.从未得到认真解读的楚汉和约

2.和约的操作难度,就是刘邦阴谋的空间

3.刘邦从来没有打算遵守和约

4.汉军固陵大败或纯属子虚乌有

5.根本不能成立的张良计

6.楚汉最后的决战是在陈下而非垓下

7.还原楚汉最后一战

附:楚汉决战史料汇集

千古谁识战垓下 【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11685502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06 21:45:59 +0800 CST  
中国人最不认真——天下到底几垓下(终极版)-九百娱乐-九百龙新闻网 http://www.900long.com/post/31069.html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07 08:13:31 +0800 CST  
紧急通知:凡是前几天晒军装的同志,请于明天早上八点前,赶往九寨沟救灾!祖国需要你们的时刻到了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09 10:10:22 +0800 CST  
中国人最不认真--------刘项原来都读书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
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得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但伟大领袖又说了,一万年太久。那么,中国的事老是这样挂着,也总不是个事。如果像菜九一样,不轻易认可现行说法,而想较个真,就可能发现事情并不像人们以前认定的那样。于是那些本可挂上万把年的事,或者也挂不下去了。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唐人章碣一首诗,误导国人一千多年。菜九觉得应该适当出手清理一番。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诗人这首《焚书坑》的大行其道,是在当年批林批孔时。现在看来当时推出这首诗的用意相当复杂。一是据说黄永胜在挨批斗时念了这首诗,有表明自己不屈意志的意思,叫那些嚣张的笔杆子不要太得意。一是据说借此攻击林彪从来不看书不学习。当时局面复杂,这两个情况都不见得真实。
章诗人的用意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挡不住不读书的刘项推翻他的统治。重点是讥讽焚书坑儒不管用,但因牵扯到刘项两个大英雄,难免造成英雄人物是不需要学习的效果。其实真实情况是刘项原来都读书,只是不以读书见长,属于读书少的那种。不过因为二人都是过人的聪慧,即使只读一点点书,他们包括文字作品在内的成就也非常人可及。项羽的《垓下歌》与刘邦的《大风歌》都是后世难以企及的传世作品,显然即使以不读书著称,刘项也与寻常老粗绝缘。
少年时代,项羽学书学剑学兵法均浅尝辄止。项羽对书本承载的知识并不看重,在项羽眼里,“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就与几个大儒是幼时同学,刘邦的教育当然也不会太差。这方面只有与卢绾是同学的记载。
所以项羽、刘邦两人原来都是读书的,只不过不以学问见长。也正因为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所以才有可能在纷乱的局面中迅速崛起,率领群雄荡平天下。
刘项二人都被记录到有看不起知识分子的劣迹。项羽连张良、陈平、韩信都不放在眼里,刘邦则有遇儒生“辄解其冠,溲溺其中”的丑闻。两个人看起来都对知识有排斥,不过这也只是皮相之见。刘项二人在这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项羽是只看得起自己,旁人一概看不起,如果有尊重,也是做做样子糊弄人家。刘邦对有真本事的人,从来都是看得起的,张良、陈平、韩信在刘邦这里过得就很好。比如刘邦骂陆贾“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但陆贾一说“马上得之,不能马上治之”,刘邦一下子就听出名堂,立即就收敛起傲慢的态度,责成陆贾将前朝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所以只要你讲出些有道理的话,刘邦就会另眼相待。张良说刘邦殆天授,就是指刘邦有一种很敏锐地把握住他人提出来的有价值的意见的本事。
所以刘项不是不读书,而是对待知识的态度有所不同,而正是这个决定了他们的成败。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14 12:24:02 +0800 CST  
(清阳侯王吸)(纪信侯陈仓)以中涓从起丰。(煮枣侯赤)以越连敖从起丰,别以郎将入汉。(广平侯薛欧)(斥丘侯唐厉)(猗氏侯陈遬)以舍人从起丰。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15 08:38:57 +0800 CST  
戏说文明-撕破的灵魂-搜狐博客!!! http://blog.sohu.com/s/Mjg3NDY0ODk/121553024.html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17 15:20:52 +0800 CST  

薛欧、王吸出武关考_煮酒论史_明月刀论坛_明月刀社区 http://www.mkaier.com/post-no05-456321-1.shtml
完全是从天涯上复制的。
古史杂识之 皇帝的家谱_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view/b6b2d8f8eefdc8d377ee3261.html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21 09:27:09 +0800 CST  
:功臣表有纪录,汉八年去世的,其子汉九年继承侯位。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28 08:00:23 +0800 CST  
虚位与实名

闲置的棋子--楚怀王

陈胜的政治遗产名号法统 无形资产。吕臣

历史从彭城开始

放出亡秦的胜负手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8-29 22:34:46 +0800 CST  
中国人最不认真——萧何无须追韩信
原创 2017-08-31 菜九段 九段道场
中国人最不认真——萧何无须追韩信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的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但伟大领袖又说了,一万年太久。那么,中国的事老是这样挂着,也总不是个事。如果像菜九一样,不轻易认可现行说法,而想较个真,就可能发现事情并不像人们以前认定的那样。于是那些本可挂上万把年的事,或者也挂不下去了。萧何追韩信的传说之记载挂了已经不止两千年了吧,但经菜九详细考证得出韩信根本不会跑的结论,故而菜九觉得不能让这样的不实记载再挂下去了,所以出手清理一下。近年来菜九把韩信问题翻了个底朝天,否定了太多的记载,其中也包括萧何追韩信的记载,考证过程详见《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_煮酒论史_天涯论坛_天涯社区http://bbs.tianya.cn/post-no05-419926-1.shtml现将萧何根本不会追韩信的考证在中国人最不认真的题材下作一个小型化的尝试。

不会追的前提是韩信根本没有跑。认为韩信没有跑、也根本不会跑,实在是石破天惊的提法。因为韩信这个跑很关键,关系到韩信拜将一事的真伪,韩信的跑与萧何的追应该是韩信拜将故事的核心。对韩信的跑产生疑问,当然是根据其入汉的简短过程作出判断的。韩信所谓的逃跑前的状态是什么,跑的理由又是什么,历史记载虽然是含而糊之,但大体上还是记清楚了。简言之,韩信在项羽那里感觉没有前途,故而亡楚归汉到刘邦阵营另寻出路。韩信从归汉到拜大将的时间不长,不会超过四个月,其间发生了韩信为连敖。坐法当斩。夏侯婴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诸事。注意,在萧何追韩信的时间,韩信是治粟都尉。韩信在楚为郎中,与入汉为连敖职务差不多。而治粟都尉则高得多了。连敖估计相当于连级干部至多副营级,比曹无伤那个左司马还要低得多。治粟都尉则绝对是高级干部,相当于师以上干部,与连级干部相比,真有天壤之别。陈平为项羽立下击降殷王这种大功劳,也就被拜为都尉。可见都尉一职确实是可以有很大担当的。韩信出任此职,应该是刘邦的钦点,表明刘邦对其才能的认可,韩信应该不会有什么不满。而且纵观整个历史,两千多年来治粟都尉只有韩信一个人,这完全是刘邦为韩信量身定制的。而那个时候,韩信还什么都没有做呢。这表明刘邦对韩信特别赏识,何以赏识,肯定是通过谈话。换言之,韩信从连敖到治粟都尉,是他与刘邦面谈的结果。刘邦通过谈话,一下子就认定韩信是个可用之才,预先就把高级职务给了寸功没有的韩信,这样的隆遇,任何人都不应该不满。
韩信入汉即受重用这一事实,本身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韩信在项羽处默默无闻,入汉不久就受到赏识,又怎么会逃跑呢。试想,寸功没有,仅通过主动进言,就受到刘邦赏识而重用的韩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逃跑,也太有损韩信的光辉形象啦。求仁得仁,又何跑焉。韩信的跑很关键,如果韩信不跑,就用不着萧何去追了。但问题在于韩信会跑吗。所以套用黄永胜针对林彪逃跑一事的感叹,韩信啊韩信,你跑什么跑。真是害死人拉。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韩信跑了,萧何怎么知道的。难道韩信派人送信了吗。大概是送信了。否则萧何怎么知道?难道听人说韩信不见了,萧何就认定韩信跑了吗?不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跟熟人喝酒去了,与人斗殴受伤了,都可以不见。不代表不见就是逃跑了。就算跑了,萧何应该往哪个方向追。四面八方,选择甚难。如果追错方向,就南辕北辙,无从追上,而萧何又追上了。显然韩信告诉了逃跑的方向。当时的汉中算是荒凉之地,而且相当闭塞,栈道又烧掉了,想跑出去还真不容易。得到韩信充分指点的萧何追韩信感觉怪怪的,韩信是真跑还是假跑啊?之所以不认可《淮阴侯列传》所载拜将台故事的真实性,是因为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太多了,要让人不起怀疑亦难矣哉。就像上述不合理的跑与不可理喻的追,不知列位看官有同感否。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9-01 10:57:03 +0800 CST  
中国人最不认真——韩信根本不会跑
实际上这个段子与《中国人最不认真——萧何无须追韩信》讲的是一件事情,只是做了一些切换。为什么已经完成的论证还要继续切换呢,这不是折腾耽误工夫嘛?原因有二,一是锻炼菜九用小制作完成大制作的技巧;一是根据中国人的特点,你不把一件事驳斥到体无完肤,他们就不认你的账,甚至你做到这一点他们仍然会不认账。不认账是他们的事,驳斥到体无完肤是菜九的事。所以菜九现在继续做自己的事,开头仍然用上那个著名的固定套话: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的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但伟大领袖又说了,一万年太久。那么,中国的事老是这样挂着,也总不是个事。如果像菜九一样,不轻易认可现行说法,而想较个真,就可能发现事情并不像人们以前认定的那样。于是那些本可挂上万把年的事,或者也挂不下去了。
萧何追韩信传说之记载挂了已经不止两千年了吧,但经菜九详细考证得出韩信根本不会跑的结论,故而菜九觉得不能让这样的不实记载再挂下去了。近年来菜九把韩信问题翻了个底朝天,否定了太多的记载,其中也包括萧何追韩信的记载,考证过程详见《千古谁识拜将台/千古谁识追韩信(升级版)》_煮酒论史_天涯论坛_天涯社区http://bbs.tianya.cn/post-no05-419926-1.shtml现将韩信根本不会跑的考证以中国人最不认真的形式作一个小型化的尝试。

现实情况是,韩信的跑与萧何的追已经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菜九认为韩信不仅没有跑、也根本不会跑,实在是石破天惊的提法。因为韩信这个跑很关键,没有韩信的跑就没有萧何的追,也没有后续韩信拜将的事,否定了韩信的跑,就否定了拜将的故事。其实并不需要多少智力水平,只要对韩信入汉的简短过程作简单分析,就一定会对韩信的跑产生疑问。韩信所谓的逃跑前的状态是什么,跑的理由又是什么,历史记载虽然是含而糊之,但大体上还是记清楚了。先来看看韩信逃跑前的状态。
简言之,韩信在项羽那里感觉没有前途,故而亡楚归汉到刘邦阵营另寻出路。韩信此举不是简单的妄动,与其对刘邦的好感有关,表明其对刘邦有所期待。对刘邦有好感在那个时代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而韩信因为先在项梁、后在项羽身边工作,有多次机会亲见刘邦,其好印象来源直接,而不是随大流式的盲从选择。关于刘邦的事迹及长处,韩信所知远比我们后人包括司马迁在内要多得多。根据自己的了解,韩信判断到刘邦处会有好的前途,所以才作出亡楚归汉之举。
史称,韩信到刘邦阵营又 “未得知名。为连敖”,汉功臣里以连敖职位在起义之初就加入者为数不少,感觉是个较低职阶。菜九以往的考证,根据樊郦滕灌曹周的晋升职阶中没有连敖一职,而将此职务归于吕泽部所特有。所以可以大致断定,韩信入汉之初加入的是吕泽部。韩信入汉,肯定想一下子就投靠到刘邦的主体内,但在入汉的洪流中,可能想一下子就找到刘邦也不容易,所以韩信就找了个方便的军队先加入了再说。因为不加入的话,连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这支军队是吕泽部,吕泽部也很大,算是刘邦的盟友,有自己的军功军衔体系,有别于刘邦本部。刘邦部实行的是秦制,吕泽是楚制,连敖即为吕泽部特有。但韩信这种没有来历的人,一上来就任此职,又像极了刘邦的做派———你原来是什么官衔,加入时仍然是什么官衔,大概连敖一职,与郎相当。果然如此的话,则吕泽的做派与刘邦相同。

韩信从归汉到拜大将的时间不长,不会超过四个月,为连敖之后,发生了韩信坐法当斩、夏侯婴言于上、上拜为治粟都尉诸事。这里面最要害的事是“上拜为治粟都尉”。我们来看看是怎么达到这一步的。
韩信犯死罪被监斩的夏侯婴救下一事,故事性太强,不像是真实发生的事。夏侯婴的传记没有提及此事,不代表没有发生,但此事过于离奇,可能是出于神话韩信才能而人为编造的。刘邦拜韩信为治粟都尉,应该是上述故事以后的事。上述故事有假,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逻辑关系应该如此,这提示刘邦肯定与韩信见面了,而且有好感,否则韩信一个新人,寸功没有,怎么可能呢?治粟都尉已是高级干部了,比曹无伤那个左司马还要高很多。需要特别提一下,都尉虽然没有大将威风,但这个职位确实不低,靳歙定三秦时也就是骑都尉,郦商也就是陇西都尉,所以这种职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陈平在项羽处受重用,其职务也就是都尉,击降殷王这种大功劳,也就被拜为都尉。可见都尉一职确实可以有很大担当的。韩信出任此职,应该是刘邦的钦点,而不是出于夏侯婴或萧何的举荐,表明刘邦对其才能的认可。如果这样的际遇韩信仍然有什么不满,他是什么人啊,刘邦看走眼了吗?
韩信与刘邦的面谈应该是韩信自己创造的机会。韩信离开项羽到刘邦处找机会,是有备而来,憋了一肚子话,他不可能坐等刘邦来发现自己,一定是主动沟通的。因为有个人追求的韩信如果真有什么高见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接找到刘邦面谈,而且刘邦并不难见到,估计还是欢迎此类面谈的,尤其像韩信这样在项羽身边待过的人,更是刘邦亟需晤谈的对象。虽然韩信起先加入的不是刘邦主体,但在汉中这个狭小的地方,韩信很容易就能找到刘邦。何况韩信既然可以数与萧何语,为何不能直接找刘邦,萧何可能要比刘邦忙得多啊。韩信有数次向项羽进言的记录,在迫切需要找出路的情况下,直接向刘邦进言,是个合理而行得通的举动。明显的例子有郦生、韩王信、陈平、娄敬,都是因为单独找刘邦进言而受到重用的。我估计,韩信那个治粟都尉,就是与刘邦会面的结果,也完全符合刘邦的一贯做法。而无论是夏侯婴还是萧何举荐,都比不了韩信迫切心情真实。所以韩信更可能是自己而不是通过萧何找到刘邦。所以韩信这段历史不妨略去处斩的情节,略去夏侯婴这个中间人,是从连敖岗位上向刘邦直接进言,受到重视而提升,也提示两个人一下子就很投缘。

韩信投靠刘邦,能与刘邦面谈并获得重用应该是他的终极追求,从他被拜为治粟都尉,表示这个过程完成了,这个追求实现了,韩信的个人价值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郎中或连敖估计只相当于连级干部至多副营级,比曹无伤那个左司马还要低得多。治粟都尉则绝对是高级干部,相当于师以上干部,与连级干部相比,真有天壤之别。须知,日后垓下决战韩信的部下蓼侯孔藂及费侯陈贺是追随刘邦在芒砀山起义的老弟兄,在那个时候也只是左司马,被刘邦处死的曹无伤有击杀秦泗川守之功,也不过是左司马,这些人都是长期追随刘邦出生入死、战功赫赫的,而韩信什么功劳都没有,一下子就超过他们很多,刘邦给他的待遇真的不薄啊。这个时候就要讨论韩信为什么要跑了。
根据记载,韩信的跑是因为有所不满。纵观整个历史,两千多年来治粟都尉只有韩信一个人,这完全是刘邦为韩信量身定制的。而那个时候,韩信还什么都没有做呢。这表明刘邦对韩信特别赏识。何以赏识,肯定是通过谈话。刘邦通过谈话,一下子就认定韩信是个可用之才,预先就安排寸功没有的韩信担任如此高级的职务,这样的隆遇,任何人都不应该不满。这么高的待遇还要不满,这是什么人啊?人们可能以为韩信还有很多高明的见解没有说,所以有所不满。遗憾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存在。前面讲过,韩信的治粟都尉就是与刘邦面谈的结果,韩信应该说的都说了,不会有什么保留。而且韩信担任那样高的职务,见刘邦只会更方便了,什么话不能讲,还要等萧何安排?简直是无稽之谈嘛。

韩信入汉即受重用却还要逃跑的记载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韩信在项羽处默默无闻,入汉不久就受到赏识,又怎么会逃跑呢?所以啊,寸功没有,仅通过主动进言,就受到刘邦赏识而重用的韩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逃跑,也太有损韩信的光辉形象啦。求仁得仁,又何跑焉。所以套用黄永胜针对林彪逃跑一事的感叹,韩信啊韩信,你跑什么跑。真是害死人拉。所以不能怪菜九不认可《淮阴侯列传》所载拜将台故事的真实性,确实是因为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太多了点,要让人不起怀疑亦难矣哉。就像上述分析,挖空心思将韩信的跑的不合理一一抠出,不知列位看官有同感否。
可能列位看官会说,如果不跑,怎么会拜大将。对不起,连跑都是假的,拜大将又如何真的起来。在以上链接中,整个拜大将都被驳斥得体无完肤了,此不赘。简单说一下,韩信的职务就是治粟都尉,是萧何的助手,是责任军需的。韩信的统帅角色是从击魏赵时开始的。定三秦与东征攻占彭城及彭城失败,都与韩信没有任何关系。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9-02 11:25:23 +0800 CST  

疯颠颠Crazy:
真实的事情谁又知道多少呢因为说不清,捋不顺。不如去接受已经有了的结局

回复我的主题:“中国人最不认真——萧何无须追韩信” > 刘邦吧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9-11 07:57:39 +0800 CST  
[灌水]千古谁识沛丰邑_词汇网 http://www.05935.com/86/223711/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9-12 21:34:44 +0800 CST  
【管理员】岂曰无衣 2017/9/16 17:20:10
我只知道,阁下写的帖子,没给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管理员】岂曰无衣 2017/9/16 13:32:38
就空口白牙的扯,还逻辑混乱【管理员】岂曰无衣
如果阁下要推翻这个历史,不好意思,还是用史料来说话吧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9-16 17:50:44 +0800 CST  
我:
干部与群众的区别就是特别能自律。王老难道是混进干部里的群众。
ywy老袁:
@牛哥周骋 :对年年说的,对你来说也同样适用。[坏笑]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9-22 09:08:25 +0800 CST  
无名_信徒
汉中绝策6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三十万人也就跟带一个人似的。张良什么心思不好说,韩信赶不到是肯定的。主要是为什么第二次使者到了韩信还在齐国。(说这段又是捏造的别跟我废话)
===========================================================
第“二”次使者到韩信确实在齐国。可第一次使者呢?为何彭越传中有,而韩信传中无?这段到没啥捏造,因为连捏造都懒得捏造了。
唯一能推出有第一次使者的就是【汉王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至固陵,【不会】】这一段记载,可这一段记载中【止军】隐去了刘邦阳夏之败,【越期】明摆着扯淡,【不会】根本来不及会。 一段中三处为尊者讳。

刘邦叫彭越到固陵可以理解。彭越已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并给刘邦送粮。已与刘邦连成一片。只要刘邦稍微等等,所有诸侯中,唯一能赶到的就是彭越。而短时间叫韩信会固陵本身就难以理解,他自己就是打仗行军的,难道不知道韩信有多远,不知道韩信与自己之间还有项羽的势力,韩信得一路打过来?再加上所谓的第一次使者,彭越有而韩信无记载。岂不是更说不通。举报|6楼2013-03-14 08:20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09-25 14:51:04 +0800 CST  
魔法传递的是勤奋与过人的洞察力
跋白科新《全国医学博士入学英语考试高分魔法书》
菜九段文
算起来考研攻读英语已经是三十年多前的事了,不碰英语也有二十大几年了。虽然英语差不多忘记光了,但三十年多前为征服英语难关而颠三倒四欲哭无泪的折磨却是永生难忘的。屡战屡败之余,隐约觉得自己可能没有找到良好的方法。 但在那个教育手段有限、教育资源匮乏的时代,要攻克英语这只拦路虎,只有硬啃一条路。资质有限加上方法不灵,一路啃过去,真是艰辛备尝,苦不堪言。即使最终过了英语关,叩开了读研的大门,只有自己清楚其中侥幸的成分占了多数。回望一眼,门外也不知倒下多少因同样不得法而啃到筋疲力尽的同道。在为同类惋叹的同时,也为自己在这样稀里糊涂笨拙的胡啃过程中消耗掉了太多的生命精华而痛心不已。
当年拼了老命积攒的英语功力已丧失殆尽,但遗下的伤痛则终身难愈。所以,当今天看到小白老师拿出的这本《全国医学博士入学英语考试高分魔法书》的时候,顿时心头为之一震,一下子就认出这不正是解决了当年无处求索的快速长功力的法门吗,不由得感叹早生了几十年。虽说当年入学考试远没有医学博士英语那样高大上,而其中蕴含的手筋应该是一样一样的。
小白老师很年轻,从事医学博士英语教学的时间倒不短,俨然已是这个领域的巨擘。这一定位可以从她因造福广大考生而受到普遍的推崇爱戴,以及其教学思想结晶被大量盗用得到证实。如今小白老师要把医学博士英语入学考试的教学思想结晶结集出版,对她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这一来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固化成知识板块;二来可以对其中的精华宣示主权,未来有贼心的人在下手之前就会掂量掂量,止步不前了。
小白老师说这是她的第一本书,让编辑非常吃惊。因为书稿框架的成熟稳固,行文之流畅,语言之活泼生动,非老手不能为。作为应试书,本书绝没有传统应试书的俗套,丝毫没有教学上的匠气,又很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考生将会遇到的所有难题。书稿的大局观与细部都非常出彩,每一个构成都有其实用功能,在让考生突破学习的瓶颈、树立应考的信心方面,都是卓有成效的。即使是开篇交代国家考试大纲,亦绝非多余,旨在定调,让考生先有方向感。要求考生一进入备考就先做真题,实则是测量实际差距的过程;而让考生重复做已做过的试卷,则可以温故知新,强化印象,提高效率。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本书告诉考生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如何摆脱困境;又如何在写作时用上一些特殊词汇,就会立即给人高大上的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了基本的功底,用本书提供的方法应考,差不多可以面对任何难题。因为英语基本上丢掉了,书稿中的妙处,编辑无法一一道来。但编辑确信,考生的英语现状经过小白老师的魔杖点化,必将抢分能力陡增。所以书名定义为魔法,确实是名下无虚。
编辑一度有这样的困惑,怎么年纪轻轻的小白老师居然会有如此高的功力。起初,将答案放在小白老师有超人的聪慧上,故尔能够见人所不能见、言人所不能言。转念又想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人可谓多矣,超人聪慧者及绝对水平达到甚至超过小白老师应大有人在,但能像小白老师那样拿出一个能如此有效指导考生作品的,估计就凤毛麟角了。因为要做出这样一本书,聪慧、专注、用心与勤奋缺一不可。后来的接触,又强化了编辑的这一体会——其着魔般地投入,使得专注、用心与勤奋融为一体,分无可分。
其实,小白老师只要把她平时的教学文案拿出来,估计就要超出同类书许多,编辑见到的第一稿就是这样的感觉。但她不作此想,而是精益求精,不断打磨,整齐形制,增添精髓,正如其夫君描述的那样,基本上不分昼夜全副心思扑在上面,很快就出来了二稿三稿。编辑在她的微信公众号里也不断看到稿件中没有纳入的内容,估计在正式付印前稿件的质量还会有很大提升。像小白老师那样把题材的方方面面做到极致,正是编辑一向主张的,并将其归纳为树立行业标杆,不给他人留路。愚以为,小白老师此作,已经将为医学英语博士考试书标出一个高度,成为后来者争相效仿赶超的对象。当然,他人要超越小白老师也不是做不到,但前提是必须把她经过的路先走到烂熟再说其他。
像小白老师将一个题材尽其所有做到极致,这样的笨功夫,正是中国最高智慧里的大智若愚,看似多花了一些无谓的时间与精力,实则是在进步的阶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我看到过很多聪明过人的人,出手的东西实在不能恭维,问题看似出在虎头蛇尾,实质是满足于有一个过人之处或者有一个亮点便不肯再深挖下去。一个好的东西好头不如好尾,就像人生一样,只有精彩的开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尾收不好,前面的精彩等于零。也正因为没有贯穿始终的精彩,那些确实有过的亮点也就被大量的平庸埋没掉了。
说这样的题外话,也是受到小白老师的启发。编辑一向认为,一个好作品的特质在于其因有太多的独家感悟,能给人多方面的教益。小白老师的书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质。书里提供的内容,实际上已经超出专业范围,精当的学习套路对人生的思考、工作的把握,也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相互借鉴的。小白老师年纪轻、天分高、悟性好、有活力又舍得下死力气,只要在这条路上一以贯之,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10-10 09:31:52 +0800 CST  
国疾尚待圣手医
————读潘朝曦教授《感时》叠韵诗十首
菜九段撰稿

潘朝曦教授是菜九的中医药同道及兄长。认识潘教授也有七八年了,他一直像大哥一样罩着菜九,对此,我一直引以为荣。近日,潘兄将他在今年3月15日作的《感时》叠韵诗十首及诗界同道的评论及唱和寄我,索求一评。怎奈菜九不通旧体诗词,既不能与潘兄唱和,也未必能读出其中的妙处,真要让菜九评价,可能说不到点子上去。但基于潘兄对菜九的厚爱,拜读及评价,菜九又岂能后人?所以,菜九试图从对潘教授的了解,及对潘教授忧国忧民心态之把握入手,看看是否可以解读出若干常人难以道出的微妙之处。作品附后,读者自己可以欣赏,并可据以评判菜九所论当否。
《感时》何诗,典型的时评感言;潘兄何人,当代大医国医杏林圣手。人们可能以为议政乃庙堂之事,一个医家是否能窥其堂奥,尚属可疑,从而对潘教授的时政感慨不以为意。殊不知,医人与医国,在传统中国恰恰是毫无隔膜的。古语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说得就是搞修齐治平的学人,在欲治世而不可得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以医人为职志。而真正的医者,即使行医行到只能勉强糊口,也从来不会忘记他们的治世初衷,更遑论潘教授这样的大医。比如潘教授曾有一言志诗《入编〈大陆名医大典〉感怀》就道出了他的济世情怀。诗曰:
少小即怀天下心,
岂期纸上载医名,
一朝觅得匡时术,
要向人间治不平。
则医人医国,从来不是两途,其中自有道可通焉,医国亦医者份内事矣。
医家治病,遣方用药;医家医国,同样也是对症下药。《感时》十首叠韵诗,是否可以视之为潘教授对当前时局下的若干处方,还需要菜九细细体味潘兄之匠心。
今年3月15日是什么日子,2 012年两会结束之时;今年两会有什么有别往年之处,大概就是王丽君护士长事件引发的政界公关危机。王护士长事件的形式出乎意料,但其爆发则是迟早的事,其根源是有人想利用运动式的唱红打黑,为自己在政界取得上升的阶梯,并一度搞得全国思想混乱。其实所谓的唱红而搞到大张旗鼓,本身就是个很的行为,执政者从来提倡唱红,怎奈所谓红歌的艺术内涵实在太差,当年一个连护士长也不是的小小邓丽君轻启朱唇,就让唱了几十年的红歌的人大部分皈依了。在这种过程中邓丽君没花一分钱,就将阵容强大的红歌打得溃不成军(驱逐到爪洼国了)。即使今天邓丽君已辞世多年,如果让人们在红歌与邓丽君之间做选择,结局也绝不会有两样。那么,没来由地拈出这种毫无鉴赏价值的歌曲大唱特唱,消耗了无数的民脂民膏,意欲何为,应该是司马昭之心不言自明了。何况在所谓的唱红氛围中,大搞言出法随,一手遮天,舆论一律,打压异己,随手兴狱,又彰示了一种可怖的前景。菜九在去年(2011)七月七日就在凯迪发帖,呼吁坚决制止利用唱红消耗民脂民膏。菜九虽然没有就此事与潘兄探讨过,但潘兄对国运的关注远胜我,菜九都看出来的问题,潘兄肯定更是了然于胸,洞见症结。想当年,是潘兄第一个把斗争矛头直指正在得势的四人帮,掀起了四五运动的狂潮,今天有人如此这般装神弄鬼,又岂能逃过潘教授法眼。此运动式的唱红,也只是到了今年的三月十四日,即潘教授叠韵诗写作前一天,才宣告终结。于是,潘兄在会议结束的次日,一口气写了十道叠韵诗,足见其此前之郁闷、此时宽慰。此前的时局确实令潘兄焦心,他连用奇冷、雾锁江山(其一),倒春寒(其二),污浊(其三),逆波(其四)等词语,已隐现了他胸中浓郁的焦灼之情。所幸最终局势走势如潘兄所愿,悬着良久的心,一朝得宽畅,其喜若何,非十道叠韵连出而不能尽其态矣。所以今喜雷鸣风雨急(其一),大浪淘沙终入海(其六),雾去云开成定式(其七),喜登绝顶揽高寒(其九),曲折江河终入海(其十),逆波平息后,一切归于常道,天道常需作久观(其二),风雨变幻等闲观(其三)。诗作洋溢出的喜悦之情,颇有老杜喜闻官军收河北,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态。潘兄是见过大阵仗的人,逆波之荡平竟一喜若斯,足徵形势之严峻,战胜之不易啊。如果体味到此等局面,读者也当若潘教授那样一喜再喜矣。
旧体诗的长处之一就是含蓄,作者自己不说,旁人的种种说项都是猜谜。因此,几十个字,就能做出无数解读,此为旧体诗所独有,这也说明了旧体诗的包容量极大。潘兄的欣喜之情何在,单从字面上得不出明确答案。他说到王护士长了吗,没有吧。那他的作品肯定不关王护士长的事吗,似乎更不能这样认定,否则喜从何来。
菜九注意到,因为潘教授作品中押了“观”字做韵脚,并且有等闲观、冷眼观,好放观的自况,似乎会让人将作者误读为一个旁观者。但潘兄对时局从来是不做看客的。居江湖之远而心忧天下,可能是潘兄家国情怀的最好写照。潘兄多次规劝菜九少看点古书古人,多切入现实,为改善民生之疾苦做点事,只可惜菜九愚鲁,因力有不逮,一时间无法做到。当然,菜九保持与时局的松散距离,也是苦于胸无良策而采取的藏拙伎俩,此等姿态当然为潘兄所不齿。据菜九所知,每当有重大舆情时,潘教授都会有相应作品问世,而针砭时弊,亦为潘兄作品不可或缺之元素。针砭二字,本来就是中医药所独有、又为时评界长期据用的词汇,由医家兼诗家的潘教授下一针砭,或者较之于其他人更能切中要害。但在这个十叠韵诗中,我们看不出针砭的锋芒。起先菜九也开始怀疑,这不太像以天下为心的潘兄的文字嘛。潘兄临症是何等果断明快,大症顽疾,运筹帷幄,发药攻疾,或峻或补,每每救膏肓之疾,续游丝之命。怎么到了要为国家开方时,堂堂潘教授竟作引而不发、踌躇不前状呢。菜九揣摩良久,忽有所得,大概医家亦有守字诀,即在病状出现向好转机时,或促进其转,或静待其转。让我们来看看国家当前有什么病,说来可怕,国运蒸蒸日上之际,又有不少虚证夹杂其间;莺歌燕舞声中,时时透出痛苦挣扎之音;弘扬正气的舞台上,上演着徇私舞弊的连续剧;政治走向清明,还有不少逆流暗自涌动。诚可谓虚中夹杂实,阴中还有阳;病灶很明显,投鼠还忌器;真是攻之虑其虚,补之畏其实,药之虑其嫌苦,针之恐其护痛。当然,这种让菜九之流庸医束手的病症,未必能难得住国手潘教授。只是因为有太多的信息不对称,潘兄高明的望闻问切难以全力施为,因此病机的转机何在就难得其解了。当此之际,妄下针砭亦为医者之忌。潘教授乃一代大医,肯定知道其间的关窍,他采取无为而治亦或不失为治法之一种矣。此处无方胜有方,不下针砭,不仅是潘兄的不治之治,亦是其对当政者的体恤、宽容与信任。潘兄以不治之治处之,自有其道理——大邪已清,正气匡复,一切开始向好,可以乐观其成矣。正如黎笙先生的评价,潘兄对当政者的信任,来自于“对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发展的坚定态度和信心”。国家兴衰千载事,自有正道伏其间。潘教授是压不倒摧不垮的乐天派,他始终坚信,不论中国的政局出现多少曲折,沛然莫御的世界潮流终将主导中国的未来走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作品从头至尾都透出的不屈信念与澹定乐观,也可以看作是给主持庙堂的健康力量的一帖定心丸。
附:
潘朝曦《感时》叠韵诗十首
一:岁来奇冷帝都寒,雾锁江山碍远观, 今喜雷鸣风雨急,一潭死水起波澜。
二:暖阳当胜倒春寒,天道常需作久观, 待得风狂暴雨后,且看大地卷洪澜。
三:胸有朝阳不畏寒,风雨变幻等闲观, 洪涛若许荡污浊,但愿连天卷巨澜。
四:身居高处可知寒?浅薄偏违发展观, 唯愿逆波平息后,中南海内少惊澜。
五:高处休云不胜寒,此言似少是非观, 国家千载兴衰事,无不此间先起澜。
六:丈夫当不畏奇寒,雷电风云冷眼观, 大浪淘沙终入海,且看激浊涌狂澜。
七:久经风雨不知寒,时变何须异样观,
雾去云开成定式,心潮当不动微澜。
八:已惯人间六月寒,万般时变等闲观, 高怀当效东流水,纵有迂回不起澜。
九:喜登绝顶揽高寒,云海苍茫特壮观, 万壑千峰来眼底,如涛奔涌谷波澜。
十:登高莫畏九天寒,眼底江山好放观, 曲折江河终入海,奔腾且看接天澜。

.
{原文链接:http://www.55188.com/thread-4658495-1-1.html}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10-12 20:32:28 +0800 CST  
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完全没有问题。
楼主 菜九段001  发布于 2017-11-16 21:03:34 +0800 CST  

楼主:菜九段001

字数:27829

发表时间:2017-08-06 06:57: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17 22:33:06 +0800 CST

评论数:4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