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成子-正名白物》第二部

第一部近期已经完成校对,很快能出版。现在撰写的是第二部。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28:21 +0800 CST  
前言

本書內容屬于特定人群範圍之內的東西,並不適合所有人看。因为本书中所用的纹字思維跨度很大,一定要在對第一部有深度瞭解的情況下再看。並且不建議年紀太輕的人看,因為年輕人經歷世事比較少做事缺少穩重。在任何時代年輕人都得先學 時代當下的東西(什麼是時代當下的東西那就要靠自己斟酌了,每個時代是不同的,這類東西永遠不會在課本裏體現),因為年輕人為時代而生。如果這些年輕人不在社會上經歷些磨難他也看不懂我寫的內容更看不出一些深奧的東西。這就跟不能逼著小學生讀大學的東西一樣的道理,會適得其反。

這本書裏的內容涵蓋上中下三古人的紋化思維形態,這三古紋化思維形態之間是有巨大差异的。人們都希望博古通今,但是真博古通今的時候有的人還真受不了。因為他有的時候會分不清是該用古人思維邏輯分析事物還是該用今人思維邏輯分析事物,有的人更是不知道該用古人語言說話還是用今人語言說話。所以真博古通今時人得學會如意切換自己的思維邏輯形式以及語言表達形式,這就好比一臺電腦同時裝了三套運行程式,人的大腦處理器不夠敏捷的話反而會造成死機,所以這本書的內容屬于特定人群範圍之內的東西,並不適合所有人看。再看的過程中感覺自己駕馭的了就看,感覺自己駕馭不了就不要看。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29:02 +0800 CST  
第一章 三古論

華夏紋明無論其起源多麼久遠,人能追溯的基本只能追溯到初創紋字的那一刻。超出同一類紋字之外的就可以算作兩次不同紋明了。而我們這一次紋明就起源于置“口”為“己”的那個時代。其中“厶口”那一刻為“台”即“胎始”,“走己”那一刻為“起”。從圖紋推演來看,我們這一次紋明可以追溯到華胥氏時代,從華胥氏到舜帝時代大洪水之前屬于上古紋明,從大禹九州到秦始皇稱帝屬于中古紋明,從秦始皇稱帝至今屬于下古文明。這三古紋明以及紋字內涵是有很大差异的。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0:34 +0800 CST  
比如下古時代把“大禹治水”的“水”字解讀為治理河道,可是在那個時代人口稀少、土地廣袤,就算是發生過大洪水,真的就需要治水嗎?從甲骨紋“水”字推演,那個時代的“水”不僅指代河流,還指代部落。因為部落分佈需要自然水源,都是沿著河道建立村莊。所以一條河道兩邊的部落分佈圖畫出來就是甲骨紋“水”。大禹時代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劃分屬地給各氏族部落立足從而生息繁衍,劃分屬地時依水而建制,所以真正的大禹治水應該是依水系治理部落。雖說裏邊包含一部分治理河道的內容但是主體還是治理部落的分佈。就包括“治”字就起源於“氵臺”即“洛之臺、洛之始、洛之治”這裏的“洛”就是指部“落”,所謂的治理天下就源於這個“部洛之臺、部洛之始、部洛之治”。所以說大禹治水當初治理的主體本身是各氏族部洛的分佈問題。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0:49 +0800 CST  
就單說這個“落”字,其中的三點水本是金紋“葉”字上邊那個三點。樹葉掉落下來就是分佈的樹葉,後人用它寓意分佈的部落村落。上古立一個部落需要給這個部落立“口”賜名,不“立口”哪里來的“部”之說呢?此部坐落在某地所以叫部落。就包括洛陽的“洛”字在上古也是指“部落之洛”即“洛莊、各莊”,比如今天地名的趙各莊、郎各莊、何各莊、邢各莊用那個時代的描述方式就是“趙”洛、“郎”洛、“何”洛、“邢”洛。一各就是一洛就是一落就是一部,“趙、郎、何、邢”這類氏族圖騰就是所立之口,有“立口”即可稱“部”,沒有“立口”的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哪的。大家看早期匈奴就是這部那部,那就是上古紋化形態。還有“河”是指“口丁”的分佈,我在第一部正名白物中說過,“丁”就是添丁打子,一個氏族不斷繁衍,他的後代就是所添之丁,其氏族所添之丁立口置名後去到一個新的地方建立新的部落就是“口丁”的分佈。所以河洛在上古都不是指代“水”。上古時代所立的“口”都是氏族群體的圖騰,基本不会单独给地名独立立图腾,所以河洛那裏的氏族群體不是因為水系叫河洛才叫河洛的,而是因為部落叫河洛才把水系也叫作河洛的。就今天的各地比較古老的地名,哪個不是這樣啊?我們當地叫淶水,“來”本是來人,是以“來”為圖騰的氏族來到了這裏后才叫成淶水的。這與今人的理解完全相反,這就是上古與中古的不同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1:02 +0800 CST  
中古時代出現過百家爭鳴,百家爭鳴以前的紋化偏重上古形態,百家爭鳴後的紋化偏重下古形態。並且孔子刪詩改易秦始皇焚書造成極大的纹化斷層,自此後人們都是從傳說中認知上古。比如三皇五帝都屬于上古紋明,百家爭鳴時人們已經說不清他們具體是個什麼狀態了。到漢朝時“尚”書都斷絕了,自此後人們從民間搜尋散落的“尚”書這才拼湊出來了一些上古紋化。但是因為解讀錯誤再加上有人故意篡書很多東西全都變异了,就比如今天的《詩經》都是被篡改過的,裏邊的紋字字義都是後人人為植入的,不是早期本意,真正的詩經早就被人故意毀掉了。所以華夏的三古紋明其紋字雖說是傳承關係,但是具體解讀卻不是一個體系。要解讀每個時代的紋化必須要代入當時代的紋字理念,不能用下古的意思解讀上古的,也不能用中古的認知下古的。類似這類的不同有很多,我在後纹的不斷解說過程中大家就會感覺出來。並且還有一個狀態要說明,那就是上古創立紋字初期,創造紋字的人是以通俗易懂為宗旨的。那個時代人們思維簡單,你弄複雜了根本不行,人家聽不懂,所以越是早期的紋字越是好解讀。而到中古時代人們總以為上古的人都是大神,往往從心態上把簡單的東西就搞複雜了。所以那些說华夏纹明複雜難懂的其實都是走錯思路了,真正的東西就是大道至简的。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1:17 +0800 CST  
第二章 大道衣狀紫徵扶桑

大家先思考一下,人類的紋化本身是不是存在一個整體的“狀”態?初期那些創造紋化的人他們的目的也是想把人類的紋化打造成某種“狀”態。比如他們想讓天下人產生一個“根源”的認知該怎麼辦?很好說啊,那就借助樹根唄。所以他們立了一個扶桑木。他們把樹葉比喻成散落的部族,把樹上的果實種子的“子”圖騰作為各氏族的姓氏。那些氏族看到自己姓“子”他就會明白自己是從那棵樹那下來的,那棵樹的根系在哪哪就是他們的根源,這不“根源、艮原、木艮中原”這個紋化認知不就形成了嗎?這哪有什麼神秘的?中國人講樹立樹立,為什麼是“樹”立而不是“山”立呢?因為整個華夏置口賜名曰號封誥的名紋相物紋化就是從扶桑樹開始的,所以一直都是講“樹”立。那會人們叫建木,這個建木後來就說成建樹,今人說要有所建樹的“建樹”跟古人言要有所建木的“建木”是同一個意思。秦國曾有個官位叫作“大良造”,“大”就是大夫,“良”就是“艮”即图纹根源,“良知”即圖紋艮之知。“造”就是“運作辛口誥命”,“誥”不就是封誥賜名命名嗎?“封誥賜名命名”本身就是在“造”字,就是在用圖紋誥命為根治理國家,大家來說大良造是不是幹這個的?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1:34 +0800 CST  
再說“扶桑”,“桑”就是扶桑樹的圖騰,扶桑樹有九枝所以甲骨紋的“桑”是三三得九個枝丫。“扶”字的甲骨紋就是一個站立的人兩手扶著一棵有層層枝丫的樹木。“扶桑”本意就是扶正一棵樹木。扶正樹木的人叫作“扶子”,教育世人紋化本身也是在扶正一個人,所以負責扶正人的人就叫“夫子”。要想讓這個樹木好好成長就要扶正一下,要想讓人好好成長也需要扶正一下,這個幹扶正工作的不就是“夫子”嗎?再比如车夫不就是扶车的工作吗?古代的大王向天下證明自己是天下的管理者他就把那個扶桑木立起來,這個扶桑木就是華夏置口賜名曰號封誥姓氏名纹相物紋化大木體系的相徵。這個體系那會叫此系,中古時代將“此系”合字為“紫”,此系的相徵也就寫成了“紫徵”,那個扶桑木就是華夏紫徵。到下古時代不用扶桑木了改用“紫禁城”來作為此系的相徵也就是華夏的相徵。所以紫徵扶桑是整個華夏紋明的圖騰代表(上古用扶桑木、中古用庸都漢城、下古用紫禁城)。大家看三星堆出土的扶桑青銅神樹,那個時代不叫神樹,叫作“申”樹,用這棵樹來申明理念紋化不就是申明樹立紋化嗎?還有“禺”的金紋下邊就是這個扶桑木,上邊是田。以木为由立甲生思田就是“禺”。這個“木”就是人思维生成的原“由”,“共由”又合字为“黃”,所謂缔黃本意就是以扶桑木為共同根由來締造天下人之和(“和”自裏邊的“禾”本就是扶桑建木的簡易圖紋)。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1:50 +0800 CST  
再說這個“大道衣狀”,這裏的“大”可不是大小的大,而是大夫的大,大夫之道就是借助自然外物寓明事物申明道理,所以大夫在造字解讀紋化時必須得借用某種自然存在的事物作為“狀衣”。以前說過“衣”就是鑄造青銅器時打造的模子,模子打造出來的形狀就是“衣”,往“衣”裏邊灌滿銅水就能鑄造出有形的物品。同樣要想鑄造人的思維也需要這樣的模子“衣”。能鑄造人思的模子“衣”就是外物之形相狀態,依照外物自然存在的形相狀態勾勒出來的圖騰“名”就是思維的“狀衣”,古稱名狀。人的思維就是名(紋字)這個“狀衣”鑄造出來的“狀”,所以叫大道衣狀。還有春秋時代有個“緇衣”的說法,這個“緇衣”就是“玄腦之衣”,也是“衣”思維之狀的意思。上古時代緇衣是個官職,專門管理教化的,下古時代叫做司徒。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2:03 +0800 CST  
這個大道衣狀也可以說成是依物演繹,比如今人常說華夏紋化是哪哪傳來的,其實這種說法完全是錯誤的。華夏紋化是靠古人用日常的生活狀態以及血淚生命的消耗真實演繹出來的,是用多少代人實踐出來的,並不是誰誰傳來就能形成的。比如以前說過“行商”之說起源于古人的“行于商”,“商業”之說起源于“商地業城”,“叫好”之說起源于婦好時代人們唱王族圖騰“好”。類似這樣的“行商、商業、叫好”紋化如果沒有歷史真實的演繹能形成嗎?就算它形成了不是“行商、商業、叫好”這幾個字那還叫華夏紋化嗎?再比如“燒、繞”兩個字就是由“堯”時代的制陶產業衍生而來的,如果沒有繞圈製作陶坯燒陶的歷史實際經歷能形成“燒、繞”這兩字嗎?這就叫名不“虛”傳,那個“名”只要傳下來必然是有歷史事件對應的。所以紋化重在歷史演繹,靠歷史演繹出來的圖紋本身就是歷史真是的再現。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2:14 +0800 CST  
第四章 布目艮造论

以前提到過外物為陽人思為陰,人的思維是由外物運化引申形成的,所以外物運化為申之陽合字為“乾”。人思是外物運化申成的陰,即人思維中的思考邏輯謀略計畫,這些思考邏輯謀略計畫就是“士”,“士申”又合字為“坤”。以前也說過要想實現人對外物的深度認知需要借助圖紋紋字來進行操作,這些圖紋紋字就是“尚”,舉“尚”就可以立陰陽之申。“舉尚”在中古時代合字為“掌”,自此以後“舉尚立陰陽之申”就寫成了“掌立乾坤”。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2:33 +0800 CST  
以前說了人真正的知識是思維與外物的高度結合,即古人說的陰陽和合。以前也說了“智”是一種停留在字面的概念認知,不是真正的“矢口知”。這種不是真實“矢口知”的“字面智”在助人認知外物的同時,往往也會造成人的思維停留在字面,這就會造成人思與自然外物之間出現脫鉤背離,這種脫鉤背離的狀態就叫作“离”(一些在書面上描繪的很高大上的東西在實地考察時往往有巨大落差,這種感知落差就是“离”)。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2:44 +0800 CST  
在人思的邏輯結構與外物自然運化規律完全吻合的狀態下,沒有陰陽背離就少有日音(暗)物質震盪波動,會風調雨順。當“离”產生後人們的思維就會局限在各種概念裏形成臆想假想,他會幻想出很多假想高、假想大、假想上、假想友、假想敵、假想美、假想醜等(比如假想美,每個人認為的美是不一樣的,這就說明了每個人自認為的美其實都是自己假想出來的),從今以後他的生活就會陷落在這些假想裏糾纏不清。大家看如今人們談論事物,哪個不是在這些假想中糾纏,有幾個能真正切到實處的?我在跟這類人溝通時根本不想用他們的那些所謂概念定義說話,因為他們用的那些概念文字本身就不清晰很混亂,具體是在說什麼他自己都不知道。並且很多都是在說他自己腦子裏臆想的那點東西,那些東西只在它腦子裏並不在自然事物中,扯半天有什麼用啊?于事無益。這類的只是在倒他腦子裏那點髒水而已,徒增煩惱。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2:55 +0800 CST  
這些不能切入到實際自然事物中的停留在思維臆想裏的假想本身也是一種能量物質,這種能量物質與自然是完全背離的,巨大的人思與外物之間的能量物質背離狀態就會催生出各種“坎”坷碰撞從而造成災禍。當坎坷碰撞形成後還會造成日音(暗)物質的混亂波動,這種混亂波動彼此衝擊就是“震”。日音(暗)物質本身是一種平衡的能量,在混亂的波動狀態下它會形成共振讓混亂的波動震盪趨平,從而抹平堆合那些背離自然狀態的假想臆想就是“離”。這個抹平與堆合的過程對應的就是混亂動盪的人類社會狀態。在混亂動盪波動中人們就會面臨“選”擇,是選擇放棄臆想假想將思維合入自然還是選擇繼續在腦袋中臆想貧富貴賤美醜去做混亂的助燃劑,這個“選”擇形成了就是“巽”生成了。如果想避免社會上出現這類混亂與災禍那就要遵循人與自然的陰陽“堆合”,減少背離自然的臆想和行為,想辦法(相辛法)去“兌”合乾坤,用萬物的自然運行規律來輔導自己的思维思路。在“兌”合乾坤的過程中就需要布目之展即置“艮”。這個布目之展的工作就是置“口”立“尚”演“易”正“名”白“物”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3:06 +0800 CST  
“艮”最早是“目入”合字,也变体写作“貝”,后来改成了“曰衣”合字,目的也是强调以“目曰、名曰”为衣、以“目”为根以“曰”为根。它是人类纹化纹明的容器,打造图纹容器从而用来承载纹明纹化就是“艮造、良造”。還有“無良”之說其實就是“無艮”說成白話就是什麼道理都不懂,不知好歹。“艮造”后来也变写作“先”,隶书的“先”是一字代多字形成的。比如“艮造”之“先”或者说成“告、者、考、孝”之“先”是先生的“先”,本意他在氏族体系大木这个体系里靠前,其与宪法的“先”是两个字。宪法的“先”是“止人”合字,寓意人的行为举止,牢先就是制“宪”,本意管理匡定人的行为举止。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3:17 +0800 CST  
第五章 厶口系隹者始維、布厶隹者雄、田隹者思維

“系隹”合字為“維”,“布厶隹”合字為“雄”。以前說過佈置圖紋叫做大雅雅言,這個“雅”言實際就是“布厶隹”即“布雄”出來的圖紋。最早有“雄紋幾卷”的說法,這個“雄”本意就是指佈置圖紋雅言。再比如“雄壯”本意是用佈置圖紋的方式來辛田生狀從而宰天下之相。“牢布厶”又合字為“宏”即宏大、“弓厶”又合字为“弘”即弘揚,本意就是弘揚紋化。(“弘揚”本為“弓易、穹易、厶弓易、玄穹易、畫蒼穹結構圖”,最早畫蒼穹結構圖的氏族叫做弓長氏族即今天的張姓。俗稱玉皇大帝姓張、還有道家人多姓張,這就源于他們祖先是專門研究畫蒼穹結構圖的,所以他們後來的職業都與蒼穹結構有關。上古畫圖紋叫做“曰”,蒼穹結構是“天”,畫蒼穹結構圖就是“曰天”即“昊”。伏羲演易本身就是在“曰天”所以他是太昊。大家想想創立圖紋易纹化从而厶弓易玄蒼穹圖還不叫“牢厶、宏大”嗎?還不叫“弘揚”嗎?還不叫“曰天”太昊嗎?古人講“談天說地”,這個“談天”就源于太昊厶口系隹置大雅布田隹思維。)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3:31 +0800 CST  
再有“英”是“央生生”合字,草字頭在隸書前叫做“雙生字頭”跟“草”是沒有任何關係的。“英雄”本意是以“雄”為中央生天下,也就是以佈置雄紋圖騰雅言的方式為央心從而辛狀天下。這跟百家爭鳴後的英雄概念完全是兩碼事,百家後的爭武鬥狠英雄那不叫英雄,那叫莽撞莽夫。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3:46 +0800 CST  
“雄”就是通过圖紋的逻辑过程来堆維人的思田,“雌”也是指佈置圖紋堆維(雄雌維本意是“佈置圖紋建立紋化從而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布者為“雄”、所布之纹化体系為“雌”),“雌雄維”這就是同一個邏輯體系的圖紋,所謂的“雌雄”既不是高下的意思也不是公母的意思。高下與公母的解讀都是漢體字出現以來所謂文人的誤讀。當然這些誤讀都已經上千年,相當于他們又創造了一個說法,這個說法已經成為歷史史實,也就沒必要再针對它爭對錯。以前不是說過嗎?虛構出來的圖紋被長時間使用後也就具備一定真實意義了,它的錯誤本身對應的就是一段真實的歷史,你把它抹除反而會丟失歷史。我在解讀华夏纹明的過程中,試過用現代語言的概念定義解讀,結果完全是驢唇不對馬嘴。然後換用百家時代的紋字理念解讀,結果百家時代的紋字紋章也邏輯不通把我帶进了各種坑。一直到我直接用“相”的方式或者說看照片說話的方式解讀甲骨紋金紋才實現了古今相通前後相承邏輯貫通。所以用百家時代的紋章解讀華夏紋明只有掉進坑中一個結果,也許那個時代的紋字可以拿來用,但是很多紋章的論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個人認為百家時代的歷史史實具備價值,而誰誰的論斷纹章往往會越看越糊塗。其原因就是他們把紋字的內涵搞錯了,后人也就看不懂了。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3:56 +0800 CST  
比如“雌雄唯雅維”這類一看就知道是一類字,肯定是同一個思維邏輯體系內的。而用春秋時代百家理念以及現代概念定義理念解读“雌雄唯雅維”就是彼此不挨邊的,这就说明到这个彼此不挨邊的时代纹化本有的贯通的逻辑理念格局被打乱篡改了,试问用被打乱篡改后的纹字内涵去解读歷史能得到真相嗎?難道不是只有掉進坑裏一個結果?當用甲骨紋金紋解讀時他就是邏輯貫通的,比如“厶口”就是設置圖騰標己,一個圖騰標記在對應一個事物的同時也對應著人的一個固定的思狀,將多個圖騰多個“厶口”思狀在大腦裏“進”行邏輯“堆維”,這個邏輯“堆維”本身就是思“維”的過程,在邏輯“堆維”的時候要借助具備物相的名紋“雅”言,從而形成人眾多思狀的衍生演化運行規律。當人的思狀衍生演化運行規律與天道自然事物的衍生演化運行規律同步時就是入維。如果人的思入不到自然事物上就是其思沒有入“維”,沒有入“維”的思維就是臆想瞎想。就包括如今的所謂“唯心唯物”的“唯”本意不也是以什麼什麼為基礎邏輯堆積從而形成思維嗎?大家說“雌雄唯雅維”是不是古今邏輯貫通的?大家再看“邏”這個字本身不就是“進行堆維”的意思嗎?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4:08 +0800 CST  
古人用甲骨紋金紋理念表達事物的過程叫作“由木生厶口、厶口生立甲、立甲生辛田、辛田生厶隹、厶隹生布雄、布雄生立維、立維生申明、申明生牢車等”。這就是“艮”的生成運行過程,也是大良造的工作內容。不懂這個還真就別想幹大良造,也別想幹丞相宰相。不懂“布雄”何來“雄”才?不懂辛“田各”何來大“略”?不懂“大雅”何以立“維”?不懂“立甲”何以成“思”?不懂“系木共由”何以締“黃”?不懂“厶口”何以“始治”?不懂“厶易”何以弘揚?不懂“曰天”何知“太昊”?不懂“牢車”何以“運行”?
楼主 元成子  发布于 2021-04-01 07:34:21 +0800 CST  

楼主:元成子

字数:8830

发表时间:2021-04-01 15:28:2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7 13:06:09 +0800 CST

评论数:5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