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武技:武术行业系列《真武百年(小说体)》解读篇-武术知识分享

国术武技:武术行业系列《真武百年(小说体)》解读篇-武术知识分享
【真武-拳宗】系列小说,主打《真武百年》三部曲,为写实风格,晚清背景武术行业小说,
包含大量武术行相关的历史、典故、技法、理论、规范、隐情等等知识,通过小说形式呈现,
以使示例生动鲜活,读者可以抉微吸取,如行其间一般感受遥远时代的武术风貌。
小说创作,有长有短,长在描写,短在篇幅,因为要照顾全篇的情节节奏,便不好铺展章节,过分解读。使得学术内容穿插于情节之间,好似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九阳真经》藏于《楞伽经》中。
对于有武术师承的读者,这种直接以“示例(打斗情节)”呈现的武术讲解更为生动,
但对于武术基础一般的读者,阅读起来可以会增添烦恼。
因而作品就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层次的读者。
系列作品立意较高,展示深入,以至于平常读者并不容易快速理解,所以就小说体写实风格作品之外,
采取篇章解读的方式再次讲解,也是写作素材、真实知识的解释分享,也有一些作者武术教学中的经验分享,算是支撑“铁萼奇兰武术行业小说”的坚实根基。
铁萼奇兰自起点写“国术武技”小说进入职业写作,也被武术同行认可,因此本系列杂文,暂且定名《国术武技》,内容即是作者对于武术知识的心得感悟,所见所闻。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19:48:43 +0800 CST  
往后就随便写了,想到什么谈什么。因为很多文章是自其它平台(博客、公众号、头条号等等)转来,不同平台的朋友喜好不同,可能因为来不及改动一些针对性的段落,有“表情不对”的地方,还请理解。天涯社区编辑修改较为麻烦,如有不妥的地方,会通过“评论”解释,也欢迎朋友们探讨、提醒、批评、建议。

【第一篇】武术界,大家都是师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借着标题拜同道了:)


武无第二?第二哪去了?被第一打死了?
武术文化,是个人人都能说两句,人人都有些看法,人人又说不清楚的文化门类。而大多所谓武术文化专家人士,还在穷尽智力去挖掘去翻新包装那些早被传烂的事情。最多附会些查阅典籍、贯通它学而来的大观点,宗师、门派、纷争、境界、内情、修为、神技、委屈、来自战场、科技碰撞、时代环境、社会体制、踢场子、抢地盘、树立威望、称雄一方……有用么?
也许,一本正经地讲述历史,不如顺着大家都了解的故事下手。比如《黄飞鸿》系列。这是一篇特别的影评,原先的标题叫《严振东的江湖伴着雨》,严振东,一个晚清时期,往南方武林谋生路的北方拳师,也是个高手。借题发挥,由这个戏剧人物引领着,我们来体会一把晚清武术界的典型武林人物。
有句老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术界,大家都是师父。非要争个第一,将会出现无数个第二等着挑战你,然后不断循环,有暂时的第一,没有真正的第二。
“武无第二”,是武术界人士的一种做人态度,你可以与人方便,也可以打死第二。借用的影片《黄飞鸿》里,黄飞鸿采取的第一种,严振东采取的是第二种。严振东作为“第二”,来到“第一”的地盘挑战第一,他用了什么方式?这些方式是否合乎规矩?无名之辈如何迅速在武术界上位?我们跟着这位实战能力极强的“铁布衫”严振东来看一看。武术界的事,从来都不简单,从来也都不单纯。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19:56:00 +0800 CST  


一,江湖卖艺人
借展现武林的巨制电影《一代宗师》给出的观念,也是开篇背景——北拳南传,严振东不正是一个北拳南传的武师吗?只是他的功夫是原生态的,不是一袭长衫飘然若仙的。他也还没有发达,没有里子、面子同门帮场,也租不起奢靡豪华的金楼,更没有掏着耳朵拿腔调的雅兴,他出场时,还是个街头卖艺人的级别,还是非常焦躁的那种处境。莫说浪费一块饼不谈武术谈思想,就是连一口剩汤,他都买不起。这种更接地气的人情设定,我们把他暂且算作真实好不好?
但他一入戏便扭转了之前的欢快氛围,借着一位岳家刀当家人的斥责交代了他的身份与行为:他在人家岳家刀门前卖艺,赶他走他不走,还打伤了人家徒弟。随着怒斥,当被问及“怎么称呼”时,一个乡野拳师的形象出现在画面之中,他操着外乡口音很硬气地说:“严振东。”
这是有武行谋略的,他需要让人听清楚他的名字,在岳家门前卖艺,并不为了那几个小钱,等的就是岳当家出来。这本来是一个武林中人他乡落难而求助当地同道的一个流程。岳家在当地武林一定也是声威显赫的,可惜岳当家并不买这个帐,他选了另一种解决方式。
岳当家一定有察觉到严振东身上的杀气,但是他没有察觉到严振东的实力,他高估了自己。踢场子这种事情,往往是当地武术界考核外开拳师用的,一旦是外来拳师主动讨教,那么,要么他是个武痴,要么他就是真得有些拮据了。常理可证,当一个人的业务繁忙鼎盛的时候,他是无暇远方的同行的,自己的场子红红火火的,还至于去踢人家的场子么?这是饿极了硬抢食了。一方武林霸主的岳家当家,当然也不买他这个帐。单独一条的洛水狗,打了也就打了。
画面的出现,是同样落入了穷途末路的武痴梁宽,赶巧遇见了高手比武,然后也是带着梁宽的同情,回放了这位北方拳师的一段铺垫。梁宽见过这个严振东在街头卖艺,表演的就是喉断枪杆一类的杂耍,梁宽对此自然不以为然,他追求的是宝芝林黄飞鸿这样的名门大派。给梁宽留下印象的,是这位落魄拳师的不易,蹲在地上捡赏钱时的复杂眼神。
严振东是极有自尊的,这从他对自己名号的尊重上就能看出。江湖卖艺也是武术行当的一种,只是有尖腥之分。腥挂子即是专门打把式卖武杂耍的,打两个套路,耍几个手法,把人蒙住了逗乐了就好。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与手段,而且都带着开场白,有人没人都要画个圈子高声吆喝,说的是身处异乡,盘缠用尽,困于宝地,江湖救急之类,顺便还推销个大力丸什么的。
这一套原本也真是江湖救急的说辞,只是被卖艺人拿去用了,见天这么吆喝,就好像现在大街上的一些小店,喇叭里见天嚷嚷“最后三天,清仓处理”,一直嚷嚷到新同学都毕业了,他还是没换腔调。
尖挂子也是边挂子,即跟正统武行不挨着,他们跟腥挂子的区别不在性质,说的只是卖艺带着真功夫。曾在一家店外见到这样一幅对联,书法功力倒是一般,但写的工整认真,上联是:此地不知丝绸好;下联是:折价变卖回江东。话里透着讲究,与“清仓处理”就不是一个性质了。
专门卖艺的都带着江湖伎俩,有时吆喝的十分寒酸,好似自家天天出事。严振东话不多,他不想跟这些人一样。他并没有因为得了三瓜俩枣而欣喜,也没有把内心的孤傲显露于表,就是很平常地接受了。
这天落着雨,严振东蹲在地上捡钱,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衫,顺着额头往下淌。他的形态也是水般卑下的,不确定他是否会冷,他蹲下去,就地抬起头,仔细看了看画外捧场的人,没有感激,也没有幽怨,就是很仔细地看了看。
严振东这个人,行走江湖却不一定就是个江湖人。此处的“江湖”是狭义的,后来他教导弟子,口口声声江湖如何,但他却没有那骨子八面玲珑的江湖气,他武术上的阴险手段,是真实武林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自身即是一路受人暗算才走过来的。而他的那些谋略,也不过是一个武夫的市井式狡猾。
江湖于严振东,有着太多的不适宜,不然以他的武功也不会落魄到这般地步。所以现实里,他是想努力记下这位打赏人的。雨水顺着脸颊淌下,但苦涩却汇聚到了心里。梁宽替他咽了咽喉头。
也许他不常卖艺,真是英雄落难,也许他是一路卖艺而来,为的就是来到佛山这块武林盛地。所以他在岳家门前卖艺是埋伏着机巧的。面对岳家的欺压,他本不必出手伤人,也本不必应接岳家刀的挑战。他本就是低下之人,又何必为了一时之气而与人生死较量呢。这就是他的机巧之处,他是采取了一种柔和的手段,来踢“岳家刀”的场子了。
而“岳家刀”如何还招,则决定着下一步的势态发展。因为严振东自己是焦躁而混沌的,他算计不到太远,也只是按着老套路,走一步看一步。而第一步,他需要一场精彩的表演,招揽看客,传播名声,因为他需要“设馆收徒”这块买卖,而设馆收徒要发财,首先得是“在佛山打出名堂”。这都是他自己说的。
这是枭雄与好汉的区别。严振东自然不是英雄,也做不成枭雄,但是如何也算是一条好汉。仅凭着他只身而来,又遵守规矩就可以确定。这是他对武林的敬畏,对自身的高贵定位。
梁宽当时没有在意,但梁宽是非常同情他的,因为他同样遭受了别人的欺负。这一场戏落雨如泪,心境外宣恰如其分。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19:57:00 +0800 CST  


二,武林自有规矩在
四面火光的烘托下的黑暗宽阔地,整个氛围杀机四伏。岳家刀当家人介绍自家七路刀法打遍十九省,尽地主之谊让严振东三招。这人也是懂江湖的,但也是狡诈的。让人三招,只守不攻,看似谦让,却可以引出别人的拳法来路。三招之后,自己不输即是赢了。所以,岳家刀当家人并没有过多去问严振东的来历。
这也注定了他的命运归宿。
严振东也是懂的,只不过他是韩非一类的人物,与李斯不同,想得到却做不到。严振东很简单地道:“承让了”。随后起了杀气惊渗的音效。他不会去真正感激岳当家,更不会心存感激去迎合着玩玩。
说这话的时候他是饿着肚子的,但江湖是残酷的,对方才不管你是不是背着负担。所以严振东也话不多说,只管珍惜这个机会。
武夫的命运是悲哀的,宗师所处时代,与现在后辈认识的风光完全不同。包括太极宗师杨露禅,传出拳法从容和缓,但一入王府时,却是身似猿猴。
身似猿猴是武学造诣,但在人情场面上却并不是个好词。现实中,一个有了身份的武者与人切磋,是会尽力表现出从容淡定的气度的,所以《一代宗师》里提及,太极宗师杨露禅,有一首鸟不飞绝技,非常文雅。但遇到绝顶高手搏命时,也自会被迫着显出十分的警觉,也就现了猴相。现了猴相,则说明这个拳师遇到了麻烦。
当没有对手逼着自己落到这一步时,他在表演中就自行展现了,那就是说,是有别的力量逼着他如此。比如生活。
杨露禅应接王府拳师的挑战,表现出来的是“绵里藏针”,传出杨露蝉“身似猿猴”之句的是帝师翁同龢,翁同龢在场观拳的场合,想必跟杨露禅自家的院落大不相同。猿猴之态,是卖艺人玩命表现,讨好于人的状态。
严振东这三招都非常态,可以明显看出用的就是北方拳场子的那种泥腿子把式。即是不顾形象连滚带翻,只要能置对方于死地就行。他显出的又何止是猿猴之态。
就地十八滚出自地趟双刀,严振东既然出外闯荡,武艺自然是够得出师资格的,精通地趟拳就必然精通地趟双刀。双刀都精通了,对于岳家这种著名刀法,不能说一目了然,也能料得个八九不离十。严振东不做表示,他这个人,是真正的世家传承,只带寸铁,不带明刀。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19:58:00 +0800 CST  


三,那时江湖
上手就管用,三招不到打得岳当家吐血拔刀,岳当家取了个极其低矮的防御刀势,结合了战阵刀法的雀地龙与绿林单刀的压刀式,显然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严振东显出了高傲气度,他说:“岳师傅,算了,再打下去怕是要出人命了。”这反应了他实战经验丰富,然后很不屑地转身而去。他已经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但岳师傅却不能让他轻易拿走“那个东西”,即是《一代宗师》宫二从马山身上要回来的那个东西。
岳当家丢了武林道义,冲着严的背身直冲上去,他也自有奇绝刀法。嗷嗷叫着冲到半途,却先扫起了地上燃烧的火炭,待严振东回身遮挡,他循着破绽就是一刀。
这一刀干净利落,自雀地龙的低伏近景,到最后这一纵劈接旋身换位,都显出了演员的功底与武打设计的经验。镜头运用也十分高明,拍摄中给替身以及道具更换留了下剪切点,而效果上,由岳当家的背身遮挡了严振东的身影,我们都十分期待结果如何。
按说这一刀下去就给人开膛了,但是片中夸张了硬气功的功效,只给严心口位置的衣服上留下了一个切口。岳当家却是真正的阴险,他放下承诺,以一连串的疯狂砍杀直逼严振东,招式的瞬间化解里,显出了狗急跳墙的紧张,在被严振东揪住发辫时,机会面前根本不顾生命之外的事物了,就着缠头裹脑的刀法割断了发辫,紧接着杀出一串劈斩……这一串动作,显出了岳家确实刀法不凡。
见着无效,岳当家又用了一气呵成的滚翻、侧翻,带着脚下刨沙的伎俩,争取了短暂的时机,保证了自己的周全。而此时他也做出了判断,很深沉地告诉了观众三个字——铁布衫。
这个讲述方式非常高明,而且极其贴合现实。严振东没有掏着耳朵慢条斯理地说:“我自北方而来,打算完成三件事情——”(武术电影《一代宗师》场景)
岳当家也没说,“岳家刀法,七路归一路,两个字:一横,一竖”。(武术电影《一代宗师》场景)
武打概念上,严振东展现的正经的的上了戚继光《拳经捷要》的腿法——山东李半天之腿。从这算来,严振东是有资格高傲的。所以他身上也带出了足够到有些不合时宜的江湖气。只是他的那个江湖,已经是过去的江湖了。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19:59:00 +0800 CST  


四,一路走来,所向无敌
三招已过,严振东劝岳认输。但怎么可能,此时已经必须以性命来捍卫荣誉了。这里就得夸赞徐老爷的创新了,虽然影片剪辑的痕迹很重,武打设计也是舞蹈化的,但是节奏感却是贴合现实的。影片为了渲染二人的武功特色以及凶险程度,给岳当家用了两个杀招:一个是钻裆,一个是败中险胜的“回马枪”,显然岳当家是要搏命相斗了,既然输不起,就要豁出去身段,而以阴损招式捍卫尊严。这在视觉上产生了一种赌徒下大筹码而一翻较生死的对决快感,我们都等着开牌。
岳当家始终都是冷静的,他念叨道“一定有破绽”,加剧了气氛的紧张,也果真是针对着破绽下了狠手——眼睛、下阴、心口窝,先前利用的是眼睛,这回针对的是下阴。可惜还是不成,岳当家败北而逃,算计着步幅,预备上了险中求胜的最后必杀,奔逃中扬天喷出的一串血花,在四面火光的映衬下显得气氛紧张诡异,视觉效果也更加刺激。岳当家一瞬间由正气凛然变成了丧心病狂。
结果又是铁布衫,很自然地保护了严振东,岳当家舍命一搏的绝地反击再次落空,被严顺势扼断了咽喉,保持着最后绝招的高难度姿态,死了。按说岳当家的招式已经成功了,只是电影夸大了铁布衫的能力,严振东的灵敏身手对于罩门的防护之外,已经把心口练得刀枪不入了,这是超出岳当家预料的。当然电影中没有说明他是不是还动用了其他防护措施,比如护心镜。
二位演员及背后替身的功架都非常扎实,“严振东”当有短打武生的京剧功底,岳当家的武打节奏与美学调度,也跟京剧里的一些方法非常接近,其实他也是机巧招式为主,刀法运用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劈。
严振东表现的以旋子、滚翻为根基的硬实功夫,应该是糅杂串编的,但把风格往武术上套,是地趟、戳脚一类,再加上确定的铁布衫说法,他的出身当是山东的乡野拳场子。
地趟拳对山东拳法影响很深,无论梅花、燕青、螳螂、还有以地趟拳直接命名的拳法,都有最后一路绝技,即是地趟打法。地趟拳是在其他腿法的基础上而出奇运用的,训练难度极其高,但又并不是简单的滚翻锁腿、乌龙绞柱、腾空旋子、跌扑挂面,很多看似躺下施展的腿法,其实都不是躺下的,一般武者根本绷不住那个劲。
武打设计上,严振东这三招有着明显的翻扑武生的影子,但武打概念上,前两招分别可对应乡野拳法的兔子蹬鹰、懒驴打滚白虎提,这两招出自“小鬼倒金刚”;第三招是抓人发辫了,撕头发这事,现在看来往往是流氓打架用的,讲究起来叫“脑后摘盔”,抓辫子只是顺手的,主要心思是折颈。放在现实中最狠的,当是带着戳脚的白虎提了,此处配上了虎豹咆哮之音。岳当家的刁钻刀法也是出自同类,有个乡土气息很浓的名字叫“黑狗钻裆”,必杀是半个鹞子翻身。可见武术搏杀的原始形态大同小异,岳当家打急了眼,用的保命招式,反而是比严振东这种乡野路数更为阴毒。这是岳家刀打遍多少省武术高手的制胜秘宝,也是这位岳当家在拥有了一方地位之后,依然不敢懈怠,而要时时修炼的内容——他运用得天衣无缝。
影视中的武打设计就应该这样,再是宣扬实战,也不可能是真实的录像,还得是人为设置的经典场景的夸张再现。
严振东既然自信“严家武术所向无敌”,肯定会的远不止这三招了,至少老和尚撞钟、老太太端灯、三脚猫、四门斗、金鸡拿嗉、鹞子翻身……这些都是必须会的。与岳当家以奇招为保障不同,严振东的打法原本就是反常态的,随便一下子就能让沉醉在宗师风范里的武者震惊觉醒,他的最后一道保障,似乎是连想都不用去想的大巧之能——硬气功,这是以常人难忍之艰辛苦练而来的。
果然,借助刀锋锐利也不行,严振东的挂面脚跟金鸡拿嗉一并使上了……单刀落地,岳当家仰面栽倒,惊呆了在场围观的一群人。影片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严振东,这是一个铁打的高手。这个刺激的对比,给后来严振东上门挑战同样以灵活见长的黄飞鸿,给出了强劲悬念。
自家人七手八脚抬走了当家人的尸体,雨水落了下来,严振东站在雨中,看着地上遗落的单刀,雨水落在刀上,像极了一类人的命运。
武无第二,武人要比较个高下还是很直观的,确实是赢的站着,输的倒着。只是这个输赢,未必公道。如果倒下的是严振东,又说不清到底谁的武艺高了。打,可以痛快,但打过之后,又进入了”文无第一“的模式,很难说的清。
严振东身上散发着与黄飞鸿截然不同的江湖气息,但他只是个配角,他的出身来历片中并没交代,只给我们看到了一类江湖情形。他临时收下了梁宽做弟子,为了尽快扭转局面,仅喝了一碗剩汤,连夜去找黄飞鸿比武,用他的话说,是企图尽快打出名堂。
严振东这路拳法,真正实战起来得是踢得黄沙飞扬,人好似黄龙滚云一般在沙尘中穿行,当是在北方那广阔干旱的大地上施展的。而到了雨季的南方,地上泥泞湿滑,他再卧在地上翻滚,与所谓内家拳的问劲比起来,再猛也是落水狗。
虽然环境并不再适合他全力发挥,但是虎落平阳,也自不会与小犬诉苦。这个风雨独行的人,经历过生死场面,甚至说杀人不眨眼的人,并没有企图暗中结交黄飞鸿,然后商议如何虚设一个场面被托举着进入当地武术界,而后接了谁的班。他大步直入,开门见山地说:“俺是山东铁布衫严振东!专程到宝芝林,找黄飞鸿黄师傅切磋切磋——”
此时的他一脸严肃,黄飞鸿在他心中的地位显然高于岳当家。严振东自进门到入座都非常合乎规矩。“武术界盛传黄师傅以洪拳见长!又听闻黄师傅的无影脚跟十字拳很厉害,我严振东打算在佛山设馆收徒,今天来找你比武,就是想让各位乡亲父老知道,我严家武术所向无敌!”
老严是草莽作为,意识也非常低下,他并不知道,也没有调查,他认为的当地最有明堂的黄飞鸿,其实也身在困境。
影片的台词非常合乎严的性格,没有一丝书生气息,用了“很厉害”这样的白话,完全是乡野武夫的气质。旧日中国的表达上,是口语一套,文字一套,其实高雅一些的武者,说话也不是太书本化的。
此时的严振东,有了弟子在后边打着伞,虽然很讽刺地是只是一把破伞,但有了这个形式就已经足够了。从规矩上讲,一个徒弟也算是开张,严振东感觉自己有资格向黄飞鸿这种身份的直接挑战了。黄飞鸿很礼貌地请他喝茶,他竟然踢了桌子就开打,还说黄飞鸿“婆婆妈妈”,不像个练武之人……现在看来,层次十分不高,这种人怎么入得了人人都是一代宗师的武林?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20:00:00 +0800 CST  


五,天下事当如是观
冷雨夜里,严振东在街上为有一口饭吃而披雨游荡,跟随而来的梁宽就地恳请拜师求庇护。俩人蹲在妓院门旁避雨,俩老爷们共喝一碗剩汤,受到了老鸨的恶语。
严振东视这些常人如同草芥,没有跟他们过不去,他选择了一条更为凶险的道路,直接去挑战同一专业下业务最精的人——黄飞鸿。他对待武行的理解非常落后,他问梁宽“省城里最能打的是谁”,他天真地以为,让人知道自己能打就能扭转局面。
严振东与黄飞鸿的雨夜之战干净利落,动作、气氛十分到位。世上最完善的形态莫过于水,最高尚的品格也莫过于水的了,经过雨水的洗礼,严振东反而变得洁净了;而有当地第一高手陪同,严振东是快慰的。人生的归宿终归是安卧于方寸之地,马革裹尸是英雄的死法。在他的眼里,也只有武技与胜负,他口口声声的江湖,他自己都看不见。
就像很多天真的学子一样,认为学业达到一定高度就梦想就会自然实现。学业只一项条件而已,现实与梦想之间,隔着一个雷电交加的庭院。
黄飞鸿是庭院里的障碍,他身上背负着更为沉重的负担,这让他也根本无心纠缠于武林之事。黄飞鸿本来也不是武行中人,他是一个开医馆的,他的地位更是靠着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获得来的。
严振东用的还是那三招,招招凶险,直奔要害,但都被黄飞鸿一一化解了。黄飞鸿是真正让了他三招,完全采取的守势。最后严振东趁黄飞鸿分神,偷空踹上一脚,他毫不在乎环境的变化,而是连续进攻,直到把黄飞鸿踹出圈外,以比武常规定义为黄飞鸿已经败了这才停手。而后一个漂亮的飞纵,拆了宝芝林的牌匾。
严振东的眼里只有武术跟武术界,他甚至不去关注又是什么左右着武术界,甚至左右着整个中国的命运。黄飞鸿与岳家的气度完全不同,他并没有招牌被拆而恼怒,反而非常同情这个天真的武夫。
严振东说,这次赢的太容易,明天大街上重新比。这就欺负人了,这是抱着必胜的把握,逼着人家当众认输。这也是他不会办事。
过去武行谋生确实残酷,踢场子是当地人考研外来拳师的手段,目的是保证本地武术的正统。如果是岳家刀砍死了严振东,签了生死状的话砍死白砍。但是严振东反客为主,这就不通情理了,也就是黄飞鸿,换了旁人,也许就要动用阴险手段了。
黄飞鸿置之不理,成全了他。
这一场打依然能看出传统舞台的打功与调度,可以说这一部戏才是真正的继承了传统武打戏剧的精髓。传统里的许多文化,其实都藏在了戏班子里。
场面上有走边、有起霸、有开打、有亮相、有过场、有马童相随、有锣鼓点儿、有走位、有帮腔、有道具、有踢花枪甚至俩人是在一个四四方方带着二门出入的院落里闪展腾挪的……这是正经按着出将入相来的;像梁宽、猪肉荣,不正是给师父打旗的吗?
而运用的打功,各类腿法带着旋子的身法,你来我往,利用了对方身形架起的桥梁;身手上更是长靠、短打都具备了,虽然没有髯口、雉鸡翎,但是二人头顶雨水,骤然一抖,都是这里边的功夫;乃至探海、亮相、摸黑夜战的许多短打武戏的手法都有运用,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二人背贴背地搜寻了数次。严振东也屡次运用了偏身抢打与鸳鸯腿,也就是那个非常阴损的后蹶蝎子腿,表现出了他的急躁与阴狠。
打斗力度十足,运用了当时来说极为新式的镜头轴线与剪辑手法,但是打法却是地道的传统风格,很多边勾、挂面、鸳鸯、旋风、摆莲、二起这些腿法的直接运用,以舞台手法串联之后美感十足。
舞台用枪跟实战用枪是两个路数,所以踢木桩跟踢花枪一样,也只是神来之笔,而非至关成败的关键。
传统戏剧有非常精准的符号化表现,比如搭几张桌椅,也许就是城墙、山坡;而脸谱更能说明,什么脾气什么面色、什么纹路,什么典故对应什么标志,随着不同的戏还可能换;比如黑髯口上的一绺白,也许就是面部伤口流下的脓血。演员做打里,也要把每个人性格、心态给表现出来。这场戏的武打,黄飞鸿表现的长靠的大将,一拉懒扎衣就有那个气度;严振东虽然哇哇的像是铜锤花脸,但玩的却是下了血本的满地翻扑,二者一比,高下立判。
再说实战武术,严振东玩的这套原本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所以功力极高,而招法又刁钻诡异;越是刁钻诡异的拳术就越不能时常表现在正大光明的场合,至少打法上是要逗引着对方来的。严振东却不是这个性格。这套拳术放在梁宽那种思维活跃的人身上倒是最适用不过了。严振东身上有着太多的负担,而这负担又正是“武者”二字赋予他的。
严家武术的核心观念,即是横在地上不一定就是落败,这是换个更好的角度去更为容易地破开对方防御。兵行诡道,不正是古典兵法的重要理念吗?所以说,严振东继承严家武学,不过是继承了末技皮毛,他真懂得了换位攻击,也就不会是这种一根筋的性情了。
从这看,严振东还没出门就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而从后来梁宽身处弱势却以狼狈之相勒死了杀师仇人,可以说梁宽继承下了严家武学的精髓。
这一场戏,打出了两类人的生存状态,也打出了注定他们归宿的原因。戏是美感的串演,又是高度浓缩的人生展现。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指导真是好指导,演员也真是好演员。正所谓: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20:01:00 +0800 CST  


六,鹰之宿命
严振东是记得梁宽的,在街头蹲身去收那几个稀稀拉拉的赏钱时,他抬头那一眼,却看到了一个比赏钱更为重要的东西,即是路人梁宽的惊愕眼神。
对习武人来说,拥有一柄趁手的兵刃是极为难得的。兵刃即是凶器,又是金木之器,需要呵护保养,因而练武人的兵刃,是轻易不让人碰的,而且存放讲究,供奉一般。
卖艺之人为了招揽生意,也为了表演方便,将廉价兵器随意堆放在地上,这叫撂地,对正经武行出身的来说,这是个十分丢脸的事情。严振东把自己定义为武者,所以他守着武者的行为规范,没有去偷去抢,却甘愿应聘入了黑帮为教头。他信守的还是宁结交绿林,不结交官府的信条。但此时绿林,也早没有了道义。
沙河帮的拜师大会上,帮主根本就没有在意他的武功实质,知道“连黄飞鸿都不够打的”就足够了,留下一匣子银元就去做他更重要的事情了。帮众们却好奇是什么样的功夫能打败黄飞鸿,他们恳请师父“耍两招见识见识”。
被众人拥趸着的严振东就耍了。他很欢畅地答应:“好好好!两招!就两招啊!”马步开拳,接着就是扫堂腿、旋风脚、乌龙绞柱、千斤坠……合着货仓里吊秤铁器的碰撞之声。严振东由地而起,由倒而立,踩着架着铁砣的木台一同落下,也是铁砣一般沉稳威猛。
喝彩声中,严振东兴致全无,睥睨回望了一眼,他跟这些人是有距离的。但将打得岳当家吐血的绝技展现出来,这不是显摆,也不是缺心眼,而是他做为教师的职业道德。
象形取义是中国人探究学问的古典方式,而民间武学里,多有模仿动物掠食、争斗、攻防的武技。猫蹿、狗闪、兔滚、鹰翻,是四门非常实用的搏斗方式,严振东这一套,体现了其中特点。
大生产时期,田间打闹是个很好的放松手段了。有一位嫁入某村的新媳妇,是带着娘家的功夫来的,她爹、她爷在旧社会是开设武帐子的,村里小伙子听说后就时常找着她试两手。那时候的攻防意识还是传统的,比武状态还真是高低起伏的。但乡邻玩耍多是摔跌,打翻了就算。这些小伙子却打不过她,往往贴上就被撂倒了。
许多小伙子都不服气,总想着找个机会捉弄她一次。有次有个就趁她蹲在田间捡麦穗,悄悄走过去,猛然一搬她的肩膀,企图将人掀个四脚朝天。小媳妇就着后倒一靠一翻,两腿上冲,直接蹬上了偷袭者的天灵盖;翻身一个绞腿把人扫翻在地,自己也就势一个旋子翻起来了——夸张起来,正是严振东耍的这两招。
这是兔子蹬鹰的一种。如果就地起不来了,或者下了狠心,还有更歹毒的招式,就是“小鬼倒金刚”里的小鬼缠身,对方越是下盘根基好就越容易受挫,膝、胯关节必得坏掉一个。这是严振东用的第二招。但为了舞台表现,片中用了单纯的滚翻与撕扯,外加上了鸳鸯腿;这一串放在民间武备里,都是败里取胜的招式,串起来的讲究是“小鬼倒金刚;蝎子背蜈蚣”,听着就不是善茬。按说实战用来没有影视剧中这么漂亮,但其阴损程度却更为强烈,因为这本来就不是正面交锋用的。
严振东专为黄飞鸿立起的擂台上,挂的对联自称是“关东严家”,关东与山东本是两个地方,不过闯关东的又多是山东人,这里的出入不好确定。但有个山东地趟拳加铁布衫的故事,倒是能对应上不少内容。说清末时间有一日,祖孙二人在村头的场院用连枷打豆子,突然跑来一位疲惫不堪的囚犯,恳请二人救他一命。他嘱咐了二人一个方法,即是自己趴在藤蔓堆里,让爷爷抡圆了连枷使劲地打,待官兵来问,就指引一个逃跑的去向。很快真追来一队衙役,见老头打得这般起劲,就没有仔细搜查而追下去了。
这是位江湖侠士,为了感恩,也是暂且躲避养伤,就藏在这户人家传授孙子武艺。他有两手绝技:一是地趟拳,再就是铁布衫。传艺三年对孩子说,地趟拳你已尽数学去了,但因为你年纪还小,还不能练硬气功,功法教给你,你往后要刻苦练功。徒弟舍不得老师,就一再挽留,侠士说,这样吧,你找绳子把我捆起来,能捆住我我就不走了。徒弟真就把老师捆在了树上,但侠士很轻松就脱开了。
侠士说这个不能再传了,免得孩子得了手艺肆无忌惮,走上了师父的老路。地趟拳刁钻凶残,用以保命绰绰有余,往后千万不要持武凌弱。遇见同道同门更要虚心求教。
老师走后,这位少先生却跃跃欲试,他不欺负弱小,却专门挑战成名的拳师。因为腿法奇绝,短时间内踢了不少场子。后来一次造访,因为时间过晚被人留宿,那家人非常客气,安排了一个小徒弟侍奉他休息,进了房间才发现,梁上吊着几根绳索,绳索上挂着铜圈。小徒弟问先生怎么睡,先生说床上躺着睡。先生问你怎么睡?小徒弟说先生你看——纵步上墙,回身一蹿,抓着绳索翻上去了,胳膊腿儿往圈里一插,说先生我就这么睡。这是侠士嘱咐的山外有山,少先生羞愧难当,半夜潜去了。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20:02:00 +0800 CST  
严振东而后展示的部分,即是跑墙板带空翻,而后利用库房的绳索玩了轻身法,通过剪辑之后,其效果相当精彩。严振东自绳索翻下,就势将绳索缠在了身上,表演了崩断绳索的绝技。这一段是夸张了的,麻绳是有韧性的,真要破开得用缩骨功而不是硬气功。
影片表现里,严振东为表演摆脱绳索,可不比打黄飞鸿轻松,非常吃力才完成了表演,身子都因为运气发力而摇摇欲坠。这个细节非常好。严振东置身其中忘乎所以,自跑板、吊绳、绷断绳索,不惜消耗体力,他也不单是给那些徒弟看的,表演里满是愤怒,不过是他借着成人之美来宣泄一番胸中积郁。
这惹得梁宽看不下去了,打翻了钱匣子,维护了老师的尊严,而严振东却一脸茫然,他再次回到了现实。梁宽却惹了众怒。严振东虽然斥责梁宽,却也明白他的好意。他把梁宽拉到一旁说“在江湖上,什么事不差强人意?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他天真的劝慰梁宽:“现在最重要的是在佛山打出名堂,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站出来为天下人主持正义。”
他忘记了,他是个外来人,他以为武术的盛地佛山就与经过的地方有所不同了。他本应该多问问梁宽这个当地向导的。他那套江湖规范,早过时了。
后来师徒反目,二人黄鹰捉雀的一段追逃十分精彩,开打的第一个场景,二人各自从狭小的窗户里钻出来,则有对江湖侠士“缩身技能”的一个展示,而后简直就是轻功表演了。这说明了严振东在三招之外,传承着一个完善的武学体系。
黄飞鸿赶来后,二人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半空竹梯打斗,明里暗里的演员、工作人员都下足了心思与功夫。给我们展现了一段武打片的经典之战。具体打斗也不必细说了,黄飞鸿破解了严振东的所有手段。而严振东一心念着个人荣辱,缠着黄飞鸿非要论个高低的不通情理,还有难成大器的小性子也显露无疑。
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是急躁的严振东施展“腾空无影脚”的时候,被冷静的黄飞鸿一脚踹下,他在挨踹的脸上抹了一把,原本就脏的脸皮就更脏了。他似乎忘记了,他的拳法一动就浑身是泥了。放在文人雅士居多的“上层武林”,他就是真打过了黄飞鸿,恐怕也招不到太多学员。
严振东的世界伴着雨,最后一场雨是致他死地的枪林弹雨,说出一番道理之后,完成了导演给予他的舞台使命。跟民间传说的许多侠士一样,这个来历不明的人,也如流星一般,带着一身的谜团永远地成为了一个过客。还好,在最后的时刻,他表露了内心,他与黄飞鸿成了同路之人。
电影不是围绕这个悲剧人物来的,以他的性情,也承载不住偌大的主题思想。但他的寓意与形象却是令人难忘的。如果他是主角,此处当再给他一个镜头,就给他挺身运气,然后崩断枪杆的那一个吧。
这一部电影,不计较人名的话,其实可以当做真事来看。今天重新翻来,我们还能看出这么多的内容。江湖中,有些人的归宿像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会悄然隐遁,莫知所踪,这归宿是好的,就像那位离去的侠士;有些人的归宿则像极了鹰,他会背负青天,升翔至高,而后一头坠下,犹如烈士之绚烂。迟暮在床上挣扎,不是英雄的归宿。严振东最后栽倒在黄飞鸿的怀里,突然婉转了语调,说了一番与过去相比好像很明白事理的话,这是他认同了自己的归宿。来的时候就知道的,所以他迁怒于梁宽的“不争气”,所以他始终是心事重重,作为一个单纯的武者,也只有在武斗之中才能抛开一切,感受到真实的自己,那个可以骄傲的自己。严振东,在一个不恰当却又无所谓是否恰当的时代,他的世界伴着雨。
其实,这是武术界大多“第二”的归宿。
电影的语言无疑又是夸张的,戏还得当戏来看。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结语:
武术界的内容非常多,武术界的水也非常深,而因为直接的打斗,呈现出来一种野性的霸气,不屈的精神,如此神秘而给力,给人无限向往。而武术界的故事也从来都不单纯,身为第一,黄飞鸿称呼严振东为严师傅,作为最强挑战者,严振东称呼黄飞鸿为黄师傅,如果他们心中真的把对方当做值得学习且同业同德的师傅,往后各自的事业进展也许会更乐观一些。
影片里,黄飞鸿表现的更有风范,也难得他在师父堆里又是公认的”第一“,而严振东非要取而代之,且毫不含糊,不领人情,即是他不会做事,又是他做人认真的体现。但是我们看武术界看什么?感受、吸取武术界,从中感受吸取什么?
相比较,”武无第二“的后一种解读更像”武术界“应有的特性——文章难比,武术却是容易比较的,打打试试就完了。只是,这个打讲不讲规矩?规矩有没有偏向?评论胜负的立场又向着哪边?这就有隐情与延展了。许多许多的第二,都有着精彩的人生故事,但是在观众的眼中,却多被第一的光辉填满,日子一久,第二就被淡忘了,因为“第二”太多了。
不错,看武术界的故事,看的正是”武无第二“的痛快与争议,还有那众多的悲情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感。由此开篇,我会陆续为大家详细入微的点评武术界的各种”第一“与”第二“的故事,传统的,现代的,民间的,擂台的,事件内的,事件外的……但凡值得流传的,咱都深入谈谈。
开贴第一篇,诚意问候各位朋友与喷友,大家都是师父。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3 20:03:00 +0800 CST  
【第二篇-传承-敬前辈】
归隐:一个关于武术传承的伤感故事


1
家中有过一方银盾,是叔父当年挣下的,标志着政府对于习武者的认可。因为自己较为用功,叔父没有交给儿子,却交给了自己。
经过一段时期的动乱与艰辛,伴随着拳谱与一些个屈辱,几次搬家之后,也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后来县里搞博物馆,有文化局的同志还到家里问过,略有委屈,倍感荣耀,因为没有找出来,荣耀也就转瞬丢失了。
孩子要成家,没提数目,只是说,爷爷,我有办法的。亲家很开明,可是世风使然,不能委屈了孩子,更不能丢了风范。如果找出来,作为文物,会不会换上一些钱?古董是做不成了,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也许能派上用场。
找合租的小孙问了问,练武的都不知道它的价值,画画的就更不知道了。还去古董市场问问么?罢了,怕又要被倒腾兵器的老王缠上了,他是给不出大价钱的。
这一天思绪不是很好,喂了狗,提上剑,去少年宫小广场草草的带着学生打了几趟拳。稀稀拉拉的,远不及少年宫里徒弟带班的少儿打的齐整。那块银盾一直在心头忽闪忽闪的,就是想不起来放在哪里了。是不是被老二一同带到台湾去了?别找了吧。
中午喝了一盅白干,睡不着,还是去市场转了转,问老王自己那柄剑卖给了什么人,可懂剑么?怕是没几个人能掂量出比重的微妙来吧?要不要银盾?
老王说,你还藏着掖着呢?
回答说打算捐了,不教拳了,留着也没啥用。
老王说,留给你孙子吧,亏得你没交给博物馆,春秋战国的青铜剑都被倒腾出去卖了呢!
想想真是傻,有一柄青铜剑还是盖老房子时挖地基挖出来的呢!因为耍起来不顺手,就交上去了。倒腾出去?卖了?
唉?回去申请翻新房子再挖挖,会不会再挖出一条?
老王问,怎么不教拳了?不是挺好么?
年纪大了,留着老伴一个人在家,不放心。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09:13:00 +0800 CST  
2
溜达回住处略作休息,同租一院的小孙说,那个妇女徒弟送来了一块烧肉,一瓶白干。
说,好。心里有点感动,要不再教半年?或者单独带带她?
再教半个月吧,也许一些徒弟是忘了,一把年纪了,怎么提呢?发挥余热传传拳,巴不得有个人继承下来,不管吃不管住,还月月催着收学费?
应该收点,有求着学的。可浪荡着学的都不给,有心学的反而要?合适么?
时代不同了。想当初,是富学生养穷学生,这年头,自己的孙子都不学了,这话怎么说呢?
逗着小狗玩了一会儿,想到了责任俩字,一辈子不善于总结文辞,老了老了怎么想起写点什么来了?叔父说的对呀,记性不好就多练拳,多抄书,练着、抄着就开悟了,不明白的就明白了,想不开的也就想开了。
一些个事儿,也就算了。
小孙儿,给我两张宣纸,再借毛笔我使使。对了,你现在一张画心能卖多少钱?
从哪写呢?武备之道,有大有小?七星之妙,在乎闪折?此拳出自侠盗秘传?听说台湾收藏的很好,虽然改了名目,但是内容条理,动作清晰,可为典范。还是从拳上说吧,教了一辈子,还是招式名称最上口。
拳有秘法:摔手,地趟,出手闪电,拳脚连环。
不对呀!上月走了的那个,不是因为挨了自己一腿才走的吧?是,也不是。他之前总是问这个拳道那个拳道的,会不会是一早就看不上这些套路了?不是挨了一脚犯了脾气,是感觉这一脚分量轻了吧?
教了一辈子,竟然拿捏不好分量了。
这拳谱还留不留?留下用法?把功法一起传了?
还是逗会狗吧。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09:16:00 +0800 CST  
3
这狗胆子小,抱它的时候太小,几个大人撵着捉,给吓出毛病来了。见了小高他们都躲着走,出于责任给养活大了,怜爱多于喜欢,真没想到,遇着生人还真能扑上去叫,是错怪它了。这性子,还得往骨子里看呢,有几个学生,其实可以。
狗有个毛病,总是盯着敌人最靠前的部位咬,这是拿喉的延续,但也往往容易被人所乘,利用身外余物引开致命攻击,然后施加杀手。飞贼懂得这个法子,乞丐也懂得这个法子。拳勇往来,许多的手法便是这类的遮拦与破解,若能参破内理,套路便很容易上手了。
现在人都向往直接、捷径,动点歹毒心思,就很容易看破套路中的黑手,一旦传授了一个,就好比拥有了一把钥匙,顺势就把另外的陆续解开了。
真到了这步,拼比的就是功力了。所以,在还存有新奇、追求心的时候,能够舍弃机巧专心练功,将来必然会有大回报。拳法虽然歹毒,但人天性歹毒的少,所以大多习武者还得靠着身手周旋,周全自身。
这个道理,是直说呢,还是看看再说?再教半个月吧,说到告别,好赖都是些孩子。
猫能上房,狗有地趟,鹅有扇翅,鸡擅撕刨……螳螂为小虫,却有大智慧,马步双刀,蛇雀敢敌,即有速成,又能长功,此般趣味,不落入书法、水墨真可惜了。
小孙儿,你看我这个字儿怎么样?
点划落处,没写成拳谱,没写成心得,画了一枝老梅。不合章法,却有意趣,笔锋辗转处,显出了长剑行迹。
落款没能提好,道浪费了一张好纸。
小孙说,爷爷,我帮你裱起来吧?
不敢当,不敢当。该去场地看看了。
爷爷,你带着也教教我啊?
嗨,好好练笔吧,你不是练拳的料。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09:18:00 +0800 CST  
4
孙子要来了,准备了一桌子饭菜,这边没什么人,邀请小孙参加。孩子是捡来的,儿子不认,捡到了就得管,管就要管到底。不容易呢。
新买的狗链子,小孙儿,搭把手,帮忙把狗拴起来。孩子来电话了,一再嘱咐,对象害怕这个,小时候被吓着了。
这么个小狗也害怕?
大小都是狗,是狗就可能咬人……哎呀!
练了一辈子拳,没吃过亏,还能让自己养的狗咬了。老了,老了。总不拴,乍生一拴还不让了。
俩孩子真不错,媳妇很漂亮,又懂事,欣慰。狗也很懂事,知道是自家主人,瑟瑟缩缩,不敢近前,恢复了懦夫气质。
给了孩子一个红包,媳妇当做孙女待,红包很新,凑合着吧,这是最近的收入了。不会种地,没上几天班儿,也没啥积累,退休金,惭愧呢,惭愧,该着是要被淘汰的人了。
爹爹以平白之身得了武艺,得了师爷认可接掌拳房,换了身份,也挨了批斗,自己一下子就成了黑五类分子。困苦半生,潦倒半生,耕作半生,一事无成,唯记得英气之年,蒋校长把手称赞,虎父无犬子,嘱咐中华复兴,武人当踊跃向前,文化保存,艺人该委曲求全。
问及孙儿志向,道有大叔,有弟弟,自己不必用功了。
少时学的拳脚还记得么?
偶尔也比划两下,招比套路熟。
也行,还有就行,别全丢了。
哎,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可以给你呢?当今社会,大枪、弓马已经不能够助你封妻荫子了。早知道那年有意大利后学祭祖认亲,就把暗藏的功法一并教了。给了几块稀奇套路,套路毕竟只是套路,丢爹爹的脸了。
家里还有一栋老房子,一个老来结伴的老婆子,亏待你们了。房子给你吧。
得知擅弄拳术,曾为名家之后,孙儿媳妇心生好奇,拍手鼓舞,渴求一睹高手风范。
心头一热,放下身段,高起低落打了一路,很是卖力,广场上不曾见过,大眼望去,略显华而不实,鼓掌声中,自感惭愧,不停摆手,道是不中了,不中了。
一杯酒饮尽,想起了几个游戏手法,桌面上点了又点,还是作罢。曾几何时,自己开始注重漂亮、美观了?
商量道,我有些书要给你,保存下去吧。还有一枚银盾,是个不错的纪念品,待我回去找找。
孙子道,我守不住,给叔叔,弟弟吧。
就给你!
就给你,以后也许用得着。
我写论文,倒是用得着,不过已经够了,给弟弟吧,有用到时,我去找他要。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09:24:00 +0800 CST  
5
半个月后,日升月沉,时光一切照旧,难得一日破例,多饮了两杯酒,黯然神伤,听说在协会任会长的师弟去世了。后辈邀请,不出席了,师弟桃李繁茂,并不寂寞。吵了一辈子了,见面说什么呢?
小孙啊,我要回老家了。
啊!?我还没跟着学拳呢!
你知道的不少了,聊着聊着,就聊给你了。
我还一个套路都不全呢!你一句话就拒绝我了!
嘿,如果你真是练武的料,有练武的心,我不教你,你也可以去呀!我是个老人了。
爷爷,我帮你收拾一下东西吧。
不用,我慢慢收拾吧,他们过会就过来了。这是刀,这是剑,这是暗器,这是匕首……
怎么这么短?
一寸短,一寸险,寸铁杀人死不知呀。
枪,棍,木料不错,都锯了吧,当做短棍,给徒弟分了。
太可惜了吧?
可惜?轻便结实,截了也能用,太长坐车也不方便。
这次回去,就不回来了。
爷爷,徒弟们会一起过来送别吧?
该来的不来,该走的不走,哪有什么徒弟,打发寂寞罢了。
爷爷,本来我还想着,没能参加学习,至少参加个聚会呢。
嗨,不走形式了。也还有不知道的,也还有被骂走的,谁知道都谁来呢。闲时还早,自己练练罢。
身手还好,当着外行,反而比当着学生更卖力,老了老了还在乎虚名?在乎虚名就还不老啊。
唉?狗呢?虎妞?虎妞?
哎哎,都来了,来了,来就来吧,搬吧,就是这些。
小孙啊,我得走了,虎妞什么时候跑出去了?等它回来,你帮我照顾它啊,我还想着让它生窝小狗呢,这些天就放出去了,这下怕是要麻烦你了。
爷爷你什么时候回来?
……你放心,我还会经常来城里串门,别慢待了它,它胆儿小,重义气,但是胆儿小……我走了啊!别送了。
小孙啊,我可能得在我儿子家留几天,有些武术上的事儿,还是得嘱咐嘱咐他。虎妞胆儿小,害怕就容易拉尿,这几天跟着我也不合适……它要回来了,你替我照顾照顾,别让它再出去丢了,我回来接它。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09:27:00 +0800 CST  
6
喂?爷爷吗,哎,虎妞回来了,很好。
哦,小孙啊,谢谢你,我下楼梯摔伤了,哎,人老了不中用了,在老家养伤了,近期怕是过不来了,你替我照顾虎妞啊。
哦,好,有几个人来找过你,是你的学生吧?一个大高个儿,一个挺壮实的,好像是少年宫的教练……
不管他,告诉他们了,以后不要说我是他们师父。小孙儿啊!替我照顾虎妞啊……它通人性,但是不聪明,跟小孩子似的,得照顾……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11:27:00 +0800 CST  
7
一段故事的结束,又是一段故事的开始。
大概两个月,虎妞产下了四个崽儿。一下生就死了两个。虎妞把它们摆的整整齐齐的,不吃不喝,只是看着。
它通人性,但是不聪明,跟小孩子似的。
把饭放在它的嘴边,开始还会咬上几口,但是后来如何也不吃了。也不再怕人,不再逃跑,只是趴着,看着,想着什么。
因为虚弱,没有奶水,又几天,另外两只小狗也死掉了。
不知道如何跟爷爷说,那个时节,没有专门的宠物医生,找房东大哥帮忙,想了好些个土办法,没有用。
又几天,几天?虎妞也死掉了,留下一团小小的毛茸茸的身子,蜷缩着,好似一个,一个人在迟暮年岁里浓缩凝固的寂寞。
拨了电话号码,嘟嘟了几声,又挂掉了。
虽然虎妞不常叫唤,但它的脚印却踩满了整个院落,埋掉了虎妞,空余的部分,突然就被一种莫名的空虚填满了。总感觉有什么事情急着做,却如何也想不起是什么事情,活像是一个记性衰退的老人了。
胡乱比划了一套拳,震地有声,略微的驱走了一些冷清。拳,竟然有这个作用。回味起来,竟然意趣渐生,百般遗憾。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11:48:00 +0800 CST  
8
故事完全地结束了。直到小孙搬离,老人一直没有再来,也没有电话打来。虎妞似乎是被忘记了吧。
五年后,没忍住,托人打听了一下,想必五年的时间,可以让这个老人接受虎妞的离去吧。
得来的却是另外一个消息,老人在雪地跌了一跤,不久后去世了。印象里他一直是中年状态,并不显老,虽然实际年岁很不小了。
没问是哪一年的事儿,没问具体是楼梯还是雪地。
没见着他的儿子,孙子,也就不知道那银盾,到底找到了没有。
9
这算是一个什么故事呢?是否是……阳光洒满的院落里,那来自虚空的一丝忧郁,一声叹息。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13:13:00 +0800 CST  
民间武备01 :武林是个啥玩意?三个时期,三种状态。


由一个简单场景开篇探讨
民国十九年,一场可能引发小规模枪队火拼的民间比武正在进行,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一边的是某地在某军阀部下任职教习的某拳拳师,另一边是同一地面某军阀旗下另外一部的某拳种教习的师兄。

曾经在校场之上,先一位教习以本门手法打败了后一位的任职师弟,那位拳师踊跃三次而不能胜人,自觉受辱,引来师兄出面。某师兄以武林形式,邀请先一位拳家以武林身份比武。先一位也自知此行凶险,若是不去,便是怯了,自此地位不保。若是去了,无疑是一场有可能武艺尽废、甚至有去无回的鸿门宴。

要不要也把师门搬出来?这事大了。

后来先一位拳家豁出去了,单刀赴会,但在队的兄弟不干了,赶紧召集徒弟们,抄着家伙保驾护航,把宴席场所变成了校场,以观摩学习为由,替师傅荷枪实弹的压阵。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但是麻烦的是,对方早有准备,这几个弟子不够使唤的。怎么办?这就要下场伸手了。

故事说到这,算不算是一场武林事件?可能不算。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17:07:00 +0800 CST  
说起武术相关,朋友们首先想到的应该会是“武林”,而细数武林人物,又跟拳术门派人物是一回事。普通爱好者,可能想到的是武侠小说,对历史实情关注度高一些的朋友,可能会想到,武林的实质或者关系,是不是跟武术的门派、流派一回事?

不去探讨词汇的出处,只追求词汇的含义,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武林就是武行加绿林?一些个用武的行当或者群体(比如镖局、拳房)之中,或者参与其中而武艺一般,或者出自其中而不参与事务的人,但凡与用武的社会领域有所关联,我们都可以称呼他们为武林中人呢?

我们先保留这个话题,把概念挪移到实质的“武”上,这个就好理解了,通俗点说,武就是搏斗、搏杀,武术就是搏斗的技术、搏杀的技术。当这类技术归拢到“规矩”之下,“机构”之下,有了传承与管理,无论是刻意的还是潜在形成的,我们都可以说,它形成了一个行当体制,于是也就有了“行业”或者“组织”概念了。

这些组织的行为特点,有与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较为贴切甚至统一的,也有貌似或者实质与主流观念是偏离甚至背离的,顺着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于是又分出了两个相互关联但有所对立的系统,这应该就是“武行”跟“绿林”的原始区分。这是概念性的说明。

能形成行业组织,是要有经济作为的,如果没有正经的经济活动,或者正经途径的经济收入不足够支持组织存在时,可能就要动用一些超常规的手段来填补了。当然也有直接以此为业的,也有以应付这类行业求活计的,这是直白地说明武术行业中的黑白两道。

这些人在进入行业之前,自然也有来路,将来也有退路,或者不退。没有全身参与其中,又与之有一定联系的群体或者个体,但凡参与过某一统一活动,也都算是参与过武林活动。

注意的是:“武行”一词对应“行当”,原本都是源自戏剧人物的角色分类。本文指意“武术行业”略写,含“镖行”、“戏剧武行”(因其身份复杂)等。

不管创造“武林”这一词汇的前辈本意如何,我们借此分解,也就有了实质的“武林”概念了。放在对应时期,其实“武术界”这个词更能代表这一领域的实质属性。
但是“武林”所指范畴可能更为广阔,如果以“武术界”命名,大概一些市井无赖、江湖艺士乃至行业之中的文人要员就要被排除之外了。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17:13:00 +0800 CST  
武林离着我们已有些遥远,似乎那是武侠小说里的事情,再近也是旧社会,或者说老时年间的事情。现在我们谈到武林,也似乎只是其中一些故事、技术、风气或者风格的遗留了。物以稀为贵,而对于已经失去的事物,我们可能更会感到可惜与怀念,因为已经少有参照了,我们又会因为一些主观向往,赋予给它许多美好的特质。

这是一个与庙堂、江湖、帮会等等中华文化元素有着相仿吸引力与神秘性且有所关联的一个文化体系。

后来我们充满遗憾,感叹武术落寞,武林已逝,但若追究起来,我们会发现,武林似乎是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年时,才貌似兴盛起来,也只兴盛了这么一次。

细数武林宗师,有所研习的朋友,可能会想起这么几个名字,比如杨露蝉、董海川、戴二闾、李洛能、郭云深、李大忠、李云标、刘玉春、黄四海、李书文、李存义、张占魁、程廷华、孙禄堂、杜心武、刘百川、杨澄浦、尚云祥、郭长生、张策、马凤图、李尧臣、李景林、马良、杨鸿修、丁子成、李昆山、林景山、杨杰、宝显廷等等等等,会想到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通臂拳、查拳、螳螂拳种种,我们且不管,是传说还是宣传让我们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我们只管按着时间分析一下宗师门的武行性质——我们会发现,他们大概分为三个时期,三种状态。

三个时期:清朝最后阶段的早期,清朝晚期,民国时期。

三种状态:在朝(庙堂、军队)、在市(武行、街面)、在野(绿林、江湖)。

所谓武林,似乎是跟江湖、武行沾染更多的这一种状态,而习武出身,又不在武行的,被我们所知,也是因为他们常行走于街面、绿林之中。
楼主 铁萼奇兰  发布于 2016-05-04 17:16:00 +0800 CST  

楼主:铁萼奇兰

字数:49495

发表时间:2016-05-04 03:48:4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28 03:30:51 +0800 CST

评论数: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