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笔记|种子人生

认识种子店老板几年了?我想想哈,应该是阳台种菜那年,对,2013年。因年纪相近,大家每次见面都会聊上几句。
从去年开始,可能因租金压力大,他把铺面一半租给一个卖蛋品的年轻人,店面原本小小,这么一分,更显逼仄。
昨天,去买种子,客人少,于是,闲聊。
“您做一行多少年了?”
“几十年了,从80年开始。”
“80年?算起来,您应该09年退休啊。”
“我一直自己做,没有退休,老伴也没有。”
我一直觉得,他退休前应在种子公司或农资公司工作,对农时、播种和田间管理,不是一般得懂,问不倒,就像一本书。可没想到,他竟自己做了几十年。没有养老金,又到古稀年纪,不由为他担心。
“哎呀,那可有点累啊!”
他没接话,随手拎出一个竹管水烟,一手装烟丝,另一手去点烟。只听打火机啪地一声响,一团烟散开来。
我用手机拍了一张,看我还举着手机,他又摆了摆坐姿。
“我没吸过这个,有点好奇。”
“吸烟不好,我吸了几十年,从卖种子开始。”
“我也是个老枪,从68年开始吸,一直到97才戒掉,算算也有30年。”
他眼神一亮,感觉他喜欢这个话题。
“我下乡那个村,好多人家种土烟,就是用纸卷起来吸那种。也跟着人家卷,身上烟味重,蚊虫咬得差点。”
“对,吸烟有这个作用。”
“看你只吸了一点点。”
“我现在不想吸了,可戒不掉。”
“那就不要戒了,年纪大了,改变生活习惯反而不好。”
“对,闲了来两口,不多。”
我们正聊着,一个带斗笠的中年女人走进来。他们打招呼,称种子,讲海南话,显然是个老主顾。
“你们认识哈?”
“认识,府城的,好多年了,多远的路,也来找你买。”
“嗯,口碑比啥都好。”
“是啊,有的去广西了,还打电话让把种子邮过去”
“嗯,他信得过你,这个不容易。”
他笑了,又把水烟抄了起来。
“还有每年来过冬的北方人,一回来,就来问,现在能种点什么。下个月,他们就该回来了。”
“多吗?”
“多,阳台种菜,和你一样。”
“好啊,有这么多人想着你,这个店还得开啊,小了点,可也够了。”
“现在孩子都走了,够了。以前不行,我有4个孩子。”
我看着他,被他4个孩子吓到了。他向我伸出4个手指。
“那可不容易啊。”
“嗯,现在就剩我们两个,可干不动了。”
“够吃就好,其实领养老金和自己积蓄差不多。”
他呵呵两声,没接话。
“您海口人吧?”
“不是,我老家湛江。就是海那边。”
“嗯,好在湛江也讲海南话。”
“不,我们那里讲白话,湛江一带很多人讲海南话,但我们离湛江50公里,讲白话。”
“来海口好多年了吧?”
“是,54年来的。”
“54年?海南刚解放啊。”
“对,海南50年4月解放,老父亲54年就领我们来了。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方便。”
“是,不过火车轮渡也没几年。”
“2003年1月8号开始,一晃15年了。”
“坐过,慢,要一个多小时才能过海”
“慢?54年来海口,坐机帆船,更慢,当天过来就是快的。要是有风,就得住下等。”
“不会吧,机帆船有动力啊。”
“有动力,可那是柴油机,只有几十马力,所以还要挂个帆,这个你懂吧?”
“不懂,有动力还要帆做什么?”
“洋流啊,风向啊,没动力不行。”
“难,那时海上还有海盗吧?”
“以前有,解放后没了。”
“光说船了,还要坐解放汽车啊。那时从湛江到徐闻坐汽车要两天,很慢,烧木炭,蒸汽机,根本跑不起来。一路冒烟,经常抛锚。”
他说的烧木炭,跑起来冒烟的汽车,我在朝鲜旅游时见过,还见过车顶顶着一个大包包的天然气汽车。没想到这些古董解放初期广东也有,这老兄还有幸坐过。不过,这车肯定不是解放卡车,因为第一辆解放卡车1956年才下线。他坐过的木炭车,应该是广州从三十年代制造,一直用到五十年末那批车。
“这种车,当时海口也有吧?”
“有啊,海南那时候属于广东啊。”
“对,船到海口停秀英港,是吧?”
“不,是海口港,叫长堤码头,就是现在的海口新港。”
“哦,难道新港比秀英港历史长?”
“不是这样说,长堤码头是清朝光绪二年建的,新港是在长堤码头基础上扩建的,在文革期间。”
“那秀英港哪年建?”
“1934年,是广东军阀陈济棠为他夫人莫秀英建的,所以才叫秀英码头啊。”
这是一段我不知道的历史,我睁大眼睛看着他。他随手写下“陈济棠 莫秀英 水英村”。
“你知道吧,现在的秀英村,原来叫水英村,也跟着改成秀英村了。”
到海口十几年,一直没明白海口的港、炮台、海湾名、山名、村名等为什么用秀英这两个字,原来是个女人的名。
“我回去百度,查查这些资料。”
“你查吧,有,都是真的。”
我真的要去百度,因我不敢相信他说的一切都是真的,也可能是民间传说。我要加他微信,他说没有,不会用,就冲这个,真实度已打了折扣。对这位老人家,我最想知道的是,他如何掌握种子知识,是工作,是家传,还是自学。我踟蹰半天,可还是想聊聊这个话题。
“有孩子想学学种子吧?要是你不做了,失传就太可惜了。”
“冇。”他一急,竟说了海南话。“没有啦,他们都大学毕业,不学这个。”
“太可惜了,唉。”我先叹了口气。“我一直以为你以前在种子公司工作,可你说没有,那你对种子怎么这么熟悉呢?”
“下乡啊,我从1970年下乡,一直到1990年,20年啊。”
我再次睁大眼睛看着他,他竟然下乡20年。难怪他认种子,懂农事了。
“1970年,我和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起回了广东老家。我非常幸运地遇到一位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的,也下放那个村里,他教我很多知识。那时候,教授有60岁了,我是个年轻仔,他愿意教,我愿意学……唉,他要是活着,有一百多岁了。”老人说到这里,唏嘘不已。
“那时候,我们种的蔬菜要求标准很高,是出口香港的。从选种、育种到后期管理,我跟教授学了太多太多。后来,教授回广州了,78年高考改革,我想上大学,可因家庭成分不让考,当兵,也不行,一起下乡的同学陆续招工走了,我都快疯了。”
“我懂,我也是70年下乡,那时候,这方面看得很重。”
“唉,没上大学的命。怎么办?不是还有教授教的知识吗?我开始做种子生意,从1980年,做到90年,回海口,继续做这个。”
楼主 吴新立  发布于 2018-08-28 18:04:58 +0800 CST  

楼主:吴新立

字数:2385

发表时间:2018-08-29 02:04: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30 20:53:58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