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与“楚长城”

朝秦暮楚与“楚长城”

朝秦暮楚的故事发生战国时期,说的是处于秦、楚交战区的民众,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儿倾向秦国,又时儿倾向楚国,这是朝秦暮楚一词出现的背景,也是其大意。后来人们将其比喻那些做人和做事没有立场和观点、反复无常的人。这个故事的发生地非常明了,但我在一次田野考古调查中听到另一版本的朝秦暮楚。当地人说:我们这里才是“朝秦暮楚”之地。这让人颇有些不解和意外,这个地方就是湖北的竹溪县蒋家堰镇。
蒋家堰处于湖北的西北角,与陕西的平利县相连,有一脚踏两省之誉。此处现在为两个县、两个省交界处,在古代还属于秦楚两国的界疆,古代虽然为两国,今天为两省之交界地,但今天生活在此的人们犹如相处于一个村组,山相依、水相连、村相邻,出门见面,进门闻声,完全没有县省国之别。
竹溪是湖北最西北的一个小县,位于秦巴山地,山高涧深,是一个常被人遗忘的地方。竹溪虽然偏僻却古老,在商周属于庸国,庸在商周时还有一定的影响,当年周武王灭商,它做出过贡献。数百年后,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将其并入楚,置上庸县。后多有变更,至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以境内竹溪河定名“竹溪县”。这片古老的区域,在武王灭商登上历史之巅后,再也没有演绎过何种波澜壮阔的故事。但凡到过竹溪蒋家堰的人都知道,朝秦暮楚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当地人无不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就是朝秦暮楚之地、朝秦暮楚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等等。这虽然让人感觉新奇,可并没有影响当地人对此之深信不疑,人们不禁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的成语都是有其历史背景、历史故事,我第一次听朝秦暮楚的故事发生于竹溪时有些茫然,怀疑是自己搞错了。于是去翻词典,找典籍,结论是这个故事与竹溪没有关系,而是发生在淮南的上窑镇。时间回到战国末年,楚国被秦国赶到了江淮,楚人在今天的安徽寿春草草筑起楚国最后一座城池,以示楚国还存在,最后一位国君在登基不足两年就成为亡国之鬼。此时楚国的灭亡和秦国统一再也没有人表示任何疑问。楚国从此结束了八百年的历史,当然楚国军民还在江淮作最后的抵抗,秦、楚两军就一城一地都要进行殊死争夺。由于上窑镇处于秦、楚军你争我夺的位置上,百姓极度不安,在秦兵楚将的滋扰中,智慧的劳动人民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即每家都做个门牌,将门牌的两面分别写成秦与楚,挂在自家门前。若秦军早晨过来,主人就将写有秦字的那面翻出来,以示自己是秦国的良民;假如晚上楚军过来了,人们又将另一面翻过来,露出“楚”字,以示自己是忠实于楚国的百姓,上窑的百姓以这种方式在秦楚之间求得生存,也留下朝秦暮楚这个成语。
尽管朝秦暮楚的故事与竹溪完全不粘边,但当地人言之凿凿,其中不会没有原因。我多次向当地的文化人讨教,希望从中找到答案,却未找到合理的解释。竹溪虽然是穷乡僻壤,但在战国时却是故事多发地,导演这些故事的人叫张仪。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鬼谷子学生,苏秦的师弟,是著名的纵横家,秦惠王时任相。据《战国策》记载,“上庸”六县为张仪的封邑。这里的“上庸”指的就是古庸国的大致区域,即今天的竹溪、竹山及陜西的平利一带。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时期,其政治开明,思想活跃,张仪是此时具有代表性的风云人物之一。他一生才华尽现,时而楚相,时而魏相,又时而秦相,服务多个国家,其师傅的鬼才在其身上得到充分的发扬和光大。当然这是说得好听的,如果用不好听的词,那就是奸诈。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各国政治情况不同,所以他的政治主张也只能为其主人服务,随其主人而变。在其为相期间,所处的政治立场只能服从于其所服务的国家。战国是一个极其讲究实际的时期,政治人物的一切行为皆要服务其政治理念,古老的君子之道,仁者之义,再也没有它的市场,有的只是利益。由于受到客观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张仪的政治主张也只能依附其主,故而其行为处事无信无义,朝三暮四。由于两竹地区曾是此人的封邑,这种无信无义之人的封邑,用“朝秦暮楚”来嘲弄其主人应该不为过,这是否为竹溪版“朝秦暮楚”的由来?不得而知。
在当地并没有听到这种说法,这不过是我的一种联想,很牵强。当地人说蒋家堰与陕西的平利县紧邻,一脚踏二省,早入秦地,晚归楚境,于是有了朝秦暮楚之说。细细想来,其实这并不重要,故事是人编,出于何种说法都无所谓。不过,这蒋家堰有一堵城墙很值得人们去探讨,当地人称之为关垭,说它是楚国长城,于是将其与朝秦暮楚联系在一起。
我觉得“楚长城”与朝秦暮楚有些貌似神离,它是否又是一个找不到根据传说?但当地人确信,关垭是战国时楚国为了防御秦国而修建的长城之一部分,现在有人省去关垭,而直呼“楚长城”,今天当地政府为开发旅游,用钢筋水泥建起高大、巍峨、雄伟的、名符其实的“长城”,看上去丝毫不逊色于山海关的老龙头。此处真是楚长城吗, 它是否又是一处竹溪版的“朝秦暮楚”?
长城是中华民族标志,而楚长城是长城之父,所以楚长城在中国长城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的长城最有名的莫过于秦始皇修建的长城,学术界称为秦长城。它始建于秦朝,主要用于抗击西部少数民族的侵扰。在秦朝之前的战国时期,七雄中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如赵国有长城,齐国也有长城,而楚国的长城在诸雄之中最为著名。但这一切都只是在文字上的,考古学需要实物证据作支撑,于是全国各地都在寻找战国时期长城,尤其是楚国境内学者们更是苦苦搜寻,希望在今天的人迹罕至、崇山峻岭中找到楚国长城的实物证据,在无尽的茫然之后,这处关隘就成了他们的希望。
竹溪处于秦巴腹地,这一大片区域(包括鄂西北,陕南及豫东南)皆为群山林立,深沟峡谷纵横,而关隘正处于一条深长峡谷的咽喉,此处在古代应是秦楚的重要通道,是沟通南北的天险。竹溪素有“西控川陕,东屏荆襄”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关隘犹如长江三峡中的夔门,不仅雄奇壮观、气势磅礴,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尤其是两侧凸现出一赌数十米高的陡墙,起伏于连绵的山峦叠障中,蜿转盘旋在山脊之巅,宛若巨龙,凌驾于秦巴山地间,若以其形与势来断定,曰其为“长城”或是“楚长城”一点也不为过。问题是,它是什么时候的长城,它是不是楚国修建的长城。
我曾多次考察过这处“楚长城”,记得第一次是和群艺馆几位搞艺术的人员一起,当我们站在“楚长城”下的公路旁,深被它的雄伟所震撼,远远望去犹如一堵铜墙铁壁屹立于群山之巅。大家无不惊叹先人的智慧和修筑此物的艰辛。搞艺术之人与考古人是有所不同的,他们是用抽象的艺术目光来审视对象,而考古人是用历史的视角来对待客观事物。我虽然也被其所震撼,但理性告诉我,要确认其为“楚长城”必须要找到实物证据。于是我开始寻找与“楚”有关的实物为确立其为“楚长城”的依据。
关隘是夯土筑成的城墙,其建筑方式在鄂西北称之为“干打垒”,这种建筑方式至今还没有消失,某些偏僻的农村依然以此筑房建屋。关隘现在已看不到城门了,为了看个究竟,寻找到我所需要的东西,我要走近它,零距离感受它。于是我们爬到城墙脚下,认真的观察城墙的建筑方式时,发现这城墙里面夹有白色的粉末,陪同人员说是石灰。我并非不认识石灰,只是在内心问自己,这里面怎么有石灰?在两千多年前出现了石灰吗?此时的楚国已有石灰这种建筑材料吗?还有,即使东周时期已出现石灰,它与现在的石灰这样相似吗?我再仔细观察,城墙上的石灰完全可以确定,仅此我对楚长城开始怀疑。或许是受到这个暗示,使我进一步去寻找长城墙体内的包含物,进一步验明内心的怀疑。
我和同行一起在城墙中寻找,只要墙体里面的瓦片(说陶片太专业,还是用当地通俗易懂的词),希望能在墙体中找到一些陶片类的遗物来证明它的时代。他们几个并不是考古的,对这些不太理解,其道理并不复杂,即若要确立此建筑的时代,我们得要找到相应的实物。就拿关隘来说,假设关隘就是楚国长城,那么,关隘的墙体内或多或少留有楚国还没有被秦国所灭亡的遗物。若找到了这个时期楚国遗物,而且还没有晚于这介时期的楚国遗物,方可以断定为楚长城。若找到的是晚于这个时期的楚国遗物,它便不是楚长城。若是既有这个时期的楚国遗物,又有晚于这个时期的遗物,还是不能证实其为楚国长城。因为晚于这个时期的遗物,是不可能进入楚国存在之时所建筑的长城之中的。
这是考古学确立古代遗物和遗迹时代的基本理论,这种理论在考古学中称为地层学。其原理是,地层由早到晚一层层堆积起来,晚期的地层一定是覆盖在早期地层之上,越处于下面的地层时代越早,相反,处于上面的地层时代越晚。地层中往往会包含大量遗物和遗迹,考古学家就通过其中的遗物和遗迹来确立地层的时代。由于地层是相对稳固的,晚期地层的遗物不可能进入早期地层之中的。其道理非常简单,即早期的地层已经形成,而晚期的物品不可能破土而钻进早期的遗迹之中。关隘也是一种地层,只是它是一种特殊的地层,根据地层学的原理,关隘若是楚长城,其内应该有当时修筑长城时遗留于其中的楚国遗物,如果发现的确发现了楚国遗物,便可以断定当地的传说是正确的,若是相反则不是楚长城。大家知道,楚国是战国时期被秦国所灭,如果关隘是楚长城,那么它的时代只能处于秦灭楚之前,因为修筑长城一定是楚国尚未灭亡,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只有国家尚存,才能人来修筑长城;二是只有国家尚存,修筑长城才有意义。所以为了确立其是否是楚长城,最重要的是在墙体内寻找楚国遗物。
我们一行数人很认真地寻找着,不长时间就在城墙内发现了瓷片,我拿出了手铲想将瓷片挖出来,但墙体夯得很坚实,挖起来很艰难,好在瓷片很多,一会就挖出了一、二十片。当面对这些瓷片心情颇为失落,不曾想到这次意外的调查竟有如此之收获,但收获越大,失望的程度也越高。因为这些瓷片大部分是青花瓷,其余为釉陶,时代可以肯定,皆为明清时期。根据这些遗物可以准确断定,这处所谓的楚长城根本与楚国没有任何关系。
回馆后,我将这一情况向馆长作了详细的汇报,馆长虽肯定了我调查所得出的结果,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认为,这些遗物只能说明关隘的时代,而不能全面否定那片区域所存在的“楚长城”。这很客观,在鄂西北的群山中还有大量的此类遗迹,它们的性质和时代也得需要深入细致的工作之后才能下结论。时间到了二十世纪初,湖北省考古所组织,由考古学专家牵头和其它几个地市县的考古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对鄂西北楚长城进行了专项调查。通过两个多月的实地考察,共对十多处这类建筑进行了调查和考察,确认这些建筑遗迹皆非战国时期的楚长城,而是一个明清时期的防御工事。并且对其性质也做出了相对结论,认为这类建筑遗迹可能与明清时期的农民运动有关。在前年,湖北省文物局又组织了更为强大的力量,进行调查和科学的考古发掘,结论与前者大致吻合,与楚国无关,更不是楚国长城。
科学的考古结论虽然与当地的传说大相径庭,但当地人及一些人士依然确信:它就是楚长城。其原因何在?究其渊源,它出于《郧阳府志•竹溪地理卷》,其上有:“公元前十一世纪竹溪为古上庸后,为有利于与秦国对峙称雄,便以山脊为界,修筑庞大的长城防御工程,与天然屏障连接一体,作为争霸楚国的前沿阵地,史称‘楚长城’。如此看来始作俑者是这本书。之后,以讹传讹,时到今日,这处“楚长城”已成为“真实”,并被一部分人顽强地接受和宣传。
关隘非楚长城是不可怀疑的,但其是一处历史遗存也同样不可否认,它依然有其特定的历史价值,值得人们好好珍惜和保护。不过,它以前那古朴,厚重,充满历史沧桑神韵已完全消失,已往的夯土建筑被现代钢筋水泥所取代,一座崭新的“楚长城”屹立在世人眼前。
2009.11.30


楼主 秦风楚雨巴山月  发布于 2018-08-01 08:18:58 +0800 CST  

楼主:秦风楚雨巴山月

字数:4637

发表时间:2018-08-01 16:18:5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18 19:23:18 +0800 CST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