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自去年清明前夕父亲去世以来,我在悲痛之余,早就想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但几次提笔又不知如何写起,终不得动手,我时常为此而羞愧自责,痛恨自己没有能力把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写出来。转眼间一年过去,又到了清明时节。由于闰月的关系,父亲的祭日是在清明以后。 我终于又提起笔来,写下此文来告慰九泉之下的父亲。
父亲是在一年前因突发心力衰竭去世的。过后听母亲说,去年农历3月27日正是清明节的前一天。那天父母一起去晨练,和老伙伴们一直玩到中午。回到家后母亲有些累了,饭都没做就躺在了床上。而父亲没有休息,先是洗了母亲冬天戴的毛线帽,又煮了一锅面条,自己吃完后告诉她去蹓弯就下了楼。直到十几分钟后小区保安砸门:“楼下躺着个人,像是你家老头,你赶快去看看吧!”母亲慌不择路地跑下楼,看到在楼洞口一动不动躺着的父亲,她吓得扑通坐倒在地,把父亲揽在怀里,从他衣袋里取出速效救心丸,使出全身力气硬掰开他紧闭的嘴唇塞进去,哆嗦着不停地叫喊:“当家的,你醒醒啊,醒醒啊!”父亲终于在呼唤中慢慢睁开了眼,看了一眼母亲又合上了,从此就再也没有睁开。“你爸好像知道他要走了,给我洗了帽子,还做了顿饭,到了楼下才咽气,死也不死在闺女家里,不给闺女找麻烦。”我父母住的是妹妹的房子。
我是在下午五点多接到大哥电话的,他也在往家赶的路上。听到噩耗,我顿时感到天旋地转、难以自持,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总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父亲在七十岁时检查得了心肌病,医生很明确地说他还有五年的寿命,让我们早作准备。我由于远在距离家乡两千公里之遥的海南工作,又在海南结婚生子,回家探亲的次数很少,没有见到父亲知道诊断结果时的表情,但当我前年把父母接到海南过冬,二十多年来实实在在和父母生活了三四个月后,才真切地感受到疾病对父亲的侵蚀和损害。父亲确实衰老了!他在平地上走路总是慢吞吞地,稍微快一点就气喘吁吁,上楼必须坐电梯,三四级台阶都爬不上去。他带来的药品比衣服都多,每天除了散步吃饭睡觉外就是和母亲研究怎么服药,多年养成的抽烟喝酒的习惯早已见不到踪影。过了春节,父母就商量着回老家的事,终于商量好了,就在我陪他们下楼准备散步的时候,父亲突然感到喘不上气,瘫坐到台阶上。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个场面,怕得要命,立即打电话给120,把父亲送到医院。经过抢救,父亲终于转危为安,又在医院休养了半个月才出院。他再也不想在海南多待,我只得亲自乘火车将他们送回老家。没有想到一年过后,我再看到父亲已经是天人两隔。
我辗转赶回家中已是凌晨三点多钟,从院子外面就看到院内灯火通明,空气中飘着浓重的香火味。我推开家门,直看到客厅门敞开着,一张床坐北朝南停放在门口,上面用白布遮盖着一个人。我扑通跪倒在地,痛哭失声:“爸爸,我来晚啦!”大哥和本家的两个哥哥闻声从里间出来,陪我哭了一会后将我搀扶起来。我抽泣着想去揭开盖在父亲身上的白布,被本家哥哥拉住了,说是人死不能复生,能够回来就是尽孝了,我只能遵从老家的规矩,因此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父亲的面容。虽然父亲的单位已经打了招呼,丧事从简,但接下来的三天,前来吊唁者还是络绎不绝,有父亲的老同事、老部下、老朋友,有亲戚邻居,也有素不相识的人。作为家中的老三,我只能在大哥的带领下,按照礼节机械地迎客谢礼,也不知磕了多少头,鞠了多少躬,流了多少泪,直到父亲在老家的祖坟入土为安。
父亲生于一九四〇年,见过日本鬼子,见过解放军攻城,见过土改分地,虽然家里穷,但祖父还是坚持让他读完了高小,成为我们这个家族最有文化的人。父亲18岁时正赶上大炼钢铁,枣庄成立了个钢铁厂,到家乡来招工,高小毕业的父亲没有费多少力气就当上了工人,成为我们家世世代代第一个吃上公粮的人。父亲聪明好学,没多久就当上了厂子的电工。小时候我看到过他压在箱底的奖状,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据他说他还为工厂的锅炉安装了飘浮球,一下子就解决了锅炉水位控制的问题,被厂里树为了典型。到了1962年,大跃进宣告失败,父亲所在的钢铁厂被迫下马,一千多工人就此解散,最后只剩下二三十个人,我父亲不想再回农村种地也坚持留了下来,没料想坚持到最后的这二十多个人因看管工厂有功,全部提干并重新分配工作,父亲被安排到老家县人民银行工作,由此彻底跳出农门当上了国家干部。
父亲上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是一个普通的山东农民大家庭。按说他不是长子,又在外地工作,生活的压力应该小一些,奈何大伯因积劳成疾不到五十就过早离世,留下裹着小脚不能下田劳动的大伯母和三个孩子,大姑也因姑父去世带着正上小学的表哥回了娘家,一家十几口人的生活重担从此压在了父亲的肩上。当时父亲的工资只有三十多块钱,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我记事了他的工资也只有四十来块。就是凭借这每月的三四十块钱工资父亲硬是把全家的生活支撑了二十多年,把大伯家的三个孩子、大姑家的一个孩子和自己的四个孩子抚养成人、成家立业。据他回忆,1960年全国大饥荒,父亲全家也陷入饥饿之中,时刻都有饿死的危险。在枣庄工作的父亲闻讯后用所有的钱买了一板车地瓜干,他拉着这一车地瓜干徒步走了一百多公里赶回来救了全家的命,但后来奶奶还是没有熬过饥荒撒手人寰了。
我的母亲家在城郊,从小跟着外祖父在县城里卖面食,和父亲结婚后本来可以在县城生活,可是没多久“文化大革命”爆发,父亲很快成了斗争对象,被下放到偏远的黄河岸边乡镇工作,母亲只得带着刚刚出生的大哥回到了父亲的老家农村,后来又生下了二哥、我和妹妹。我记事的时候文革已经结束,但农村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我的家乡。记得一次我陪母亲去生产队领分配的小麦,全家七八口人只分到了一小簸箕,还不够一家人吃一天的。小时候我只在过年时吃过白面做的“扁食”(水饺),主食基本上是窝头和棒子面贴饼。我还吃过榆钱、槐花、知了猴(现在叫“金蝉”,价格昂贵)、蚂蚱和一切可以下咽的东西,好在那时父亲还有几十块钱的工资,这比头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生活还好一些。每到周末,父亲总会骑着破自行车从单位回来,放下包马上就变成了农民。他多才多艺,不但地里的农活样样精通,还会开拖拉机,会用水泥制作粮缸。农村包产到户后粮食多了需要储存,他经常被人请去作缸,为乡亲们做了不少好事。还因为他是干部,见多识广,在村里算是体面人,经常被村里请去议事,由此我们家也在村里受到尊重和照顾,我的童年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很快乐和自由。
整个八十年代应该是我们家的黄金年代。父亲在八十年代初落实了政策,重新调回县城银行,先是担任科长后又提拔为副行长,还给我们家分配了住房。在我小学毕业后我们举家迁回县城,当我走进两层小楼还有一个小院子的新家时,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我转学到县城读初中时,我都不敢与女同学同桌,引起大家的耻笑。当老师介绍说这是某银行副行长的儿子时,同学们又给我抱以羡慕的目光,使我既受宠若惊又自惭形悔。
父亲虽然当了领导,对子女的教育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宽容和传统。我们兄妹也继承了他的优点,为人朴实低调,喜欢文学和书法,喜欢结交朋友,所以也很快脱颖而出。大哥在复读了一年后,励精图治考上了名牌大学;二哥初中毕业即早早参加了工作,没有多少文化的他却凭借聪明好学很快当上了业务骨干;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并没有让父母操过多少心;妹妹也健康成长,全家在幸福和快乐中生活,和在农村时简直是天壤之别。
九十年代初我中专毕业后分配了工作,而我并不想在县城庸庸碌碌过一辈子,于是选择了闯海南这条路。在冬季一个小雪纷飞的日子,我告别了亲人,告别了朋友,告别了家乡,来到远隔两千多公里的海南,而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来,由于工作紧张忙碌,我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屈指可数,甚至时间一长我对家人和家乡的记忆都变得有些遥远和模糊。记得刚到海南的第二年父亲趁到广东出差的机会来看我,我当时正承担一项紧急任务,都没有陪他到市里逛过一次。还有一年我到乡下担负一项重要项目,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后来当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哽咽的声音时,我才发现已有半年没有和家里联系了。我结婚时单位没有分配住房,只能租房子住,父母来参加婚礼只能住在宾馆里,没过几天就回去了。妻子怀孕后我咬紧牙关买了套旧房子,儿子出世后虽然请了保姆,父亲知道我工作繁忙,还是坚持过来帮我带孩子。这时年过六十的父亲已经退休,身板还算硬朗,每天买菜做饭照顾儿子常常累得腰酸背疼。而不善言词、情商低下的我,却从来没有表达过对父亲的感谢,也没有给过父亲一分钱花销。通情达理的妻子几次想给父亲钱,他却总是笑着说:“我有退休工资呢,你们日子过得紧张,不用管我!”儿子上学后,父亲又断断续续来过几次,整天忙于工作的我却很少陪他聊天,哪怕是柴米油盐,而父亲也没有表露过什么。我想,他内心肯定是希望我和他多交流的,而我却什么也没有做到。
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在家乡工作的二哥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6岁。得知噩耗后我赶回家中,发现痛失爱子的父母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白发人送黑发人”,母亲终日以泪洗面,父亲没有流泪,只是默默地处理二哥的后事。到了晚上,我被一阵哭泣声惊醒,那是独自睡在一楼房间的父亲在哭,边哭边自言自语:“老二啊,你怎么就走了呢?你走了我们还能靠谁啊?”听得出还是故意压低了声音,也许是怕被睡在二楼的母亲听到。我躺在床上泪如雨下,一方面为家中遭此不幸而伤心,一方面又为自己不能在家尽孝而自责。我和大哥都在外地工作,照顾老人全靠二哥,现在二哥不在了,二老失去了依靠,我这当小儿子的却无能为力,我真是不孝啊!
二哥去世后的十几年,父母一直随妹妹一家生活,妹妹妹夫很孝顺,为让我安心在海南工作,他们为父母付出了很多。父母住的老房子没有暖气,冬天一直烧煤供暖。妹妹买了套带地暖的房子,自己没有住一天,就坚持让父母搬了进去。我在海南住七楼,房子没有电梯,年迈的父母已经爬不上去了。为了实现接父母来海南过冬的夙愿,我咬牙买了一套带电梯的房子,但为时已晚,父亲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天南海北地折腾了,前年来海南住了几个月,没有任何征兆就犯了病,好在抢救及时才脱离危险。他们回到老家又过了一年,到了冬天我动员二老再来海南过冬,父亲出于身体的考虑没有答应,没想到过了春节没多久就永远离开了我们!
又是一年清明节。这几天电视上关于清时节的消息特别多,尤其是如何恪守孝道,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莫让爱太迟,尽孝要趁早。”有些东西,得到时如果不懂得珍惜,失去了就永远回不来了。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奔波,更需要父母的呵护,不能在奔波的路上忽视了孝敬父母。再过几天,就是父亲的祭日,我一定要回去,长跪在他的坟前向他忏悔。
父亲,愿您在九泉之下安息!
楼主 洒家云龙散人  发布于 2018-04-07 16:48:34 +0800 CST  
@Doctor刘2018 2018-04-09 10:48:29
有幸拜读你的文章,写的非常感人。热泪盈眶!
-----------------------------
谢谢您的夸奖!
楼主 洒家云龙散人  发布于 2018-04-10 22:51:13 +0800 CST  

楼主:洒家云龙散人

字数:4364

发表时间:2018-04-08 00:48:3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6 09:35:04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