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格是怎样养成的?

中国人的人格,最突出的特征是君子。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21:42 +0800 CST  
本帖将全文发表本人的君子文化研究著作《君子文化与中国人格》(163千字)。
声明:书中有大量原创性、开创性的理论和观点,引用和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31:37 +0800 CST  

序言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段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历史,也经历了一场凤凰涅槃、脱胎换骨的思想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曾经一度把传统文化视作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对其进行了无以复加的批判,使得彻底否定和全盘西化的思想在中国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传统文化毕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也毕竟还是中国人,文化的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这主要表现在,中国人不仅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更善于斗争和自我斗争、革命和自我革命,这才使得中国人能够从近代暗无天日的悲惨境地走出来,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
事过境迁,沧海桑田。今日之中国,已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昂首阔步走在伟大的民族复兴道路上,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中流砥柱,成为促进全球繁荣发展的主要力量。这样的变化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出来,而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色,正是中国人人格特征的重要体现。
富强起来的中国人无比自信,也终于明白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中国远古先民的伟大实践,是人类社会最为优秀的高级文明,曾经服务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如今正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熠熠生辉,是超越社会制度的中国人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是中国人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深邃厚重,历久弥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滋养着中华民族。可以说,中国人的勤劳、勇敢、博爱、平等、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等人格特征,无不根源于中国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是一个人精神方面的仪容仪表。然而,人格却没有天生的,无不是由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宗教信仰、种族文化、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所共同决定的,由此也就产生了相应的人格文化。
人格文化是人类文化中与人格相关的部分,是人类在认识和塑改人性和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思想内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意识形态,例如基督徒人格文化、穆斯林人格文化、佛教徒人格文化、道士人格文化、绅士人格文化和君子人格文化,等等。
作为人类文化中一个独立的、专门的文化类型,人格文化有着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值得我们将其分列出来,深入研究和发掘。本书内容只是对中国人格文化中的君子文化,进行了一些粗浅地思考,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观点和看法,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的人格文化都值得认真对待。
人格文化是关于道德的文化,不同的人格文化产生于不同的道德体系。
所以,研究和发展人格文化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人性,二是文化。人性具有普遍性,是任何人格文化都必须面对的首要和根本的问题。文化具有独特性,是人格文化相互区别的主要特征。
君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型人格文化,也是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流人格文化。
君子文化是中华先祖在早期人类关于人性探索的过程中产出的人格文化结晶,它萌发于中国上古“三皇五帝”时期,后来经由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继承和发展而最终形成,迄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更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观和最显著的人文特征,数千年来一直影响和滋养着中华文明。
而且,君子文化还是中国特有的、非宗教性质的、社会理想型人格文化,它不仅具有崇高、美好的人格特性,还具有超越性别、阶级、宗教、国家、民族和社会制度等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继承和发展君子文化,不仅有利于中华文明,也将有利于世界文明。
继承和发展君子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对于历史文化典籍的解读和宣讲上,而应当从人类人格文化的高度和君子文化精神实质的深度出发,重新审视和充分挖掘君子文化的深刻内涵、意义和价值。
笔者正是遵循了上述原则,采用了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从君子文化的产生根源、时代演变、博大精深和永恒不朽这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的探究和论述,旨在跳出传统文化研究的思想窠臼,开拓君子文化研究新局面。

作者:柴淅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33:05 +0800 CST  
书名:君子文化与中国人格
作者:柴淅
目 录
第一章 君子文化之追根溯源
第一节 人性
1、人性本源论
2、人性中的善与恶
3、人是有欲望的
4、中国人的人性方案
第二节 人生
1、宗教人生观
2、“六美”人生观
3、儒家人生观
第三节 社会
1、社会的两面性
2、个人与社会
3、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第二章 君子文化之伟大时代
第一节 君子文化的起源和演化
1、君子称谓的由来
2、君子称谓的泛化
3、君子称谓的道德化
第二节 君子文化为什么出现在中国
1、上古先祖们的伟大实践
2、西周时期的宗法和礼乐制度
3、春秋战国时期的复古思潮
4、儒道乃同源,诸子本一家
第三节 君子文化之时代风尚
1、诸子百家之言必君子
2、君子“六艺”
3、君子“九思”
4、君子“五常”

第三章 君子文化之博大精深
第一节 修身
1、君子之心胸坦荡
2、君子之怀德仁爱
3、君子之言行有道
4、君子之中庸之道
5、君子之荣辱不耻
6、君子之仪容仪表
7、君子之交际朋友
8、君子之洁身自执
9、君子之有错就改
10、君子之勤奋好学
11、君子之富贵守道
第二节 齐家
1、君子之孝敬父母
2、君子之养育子女
3、君子之齐家之道
第三节 治国
1、君子之治国理政
2、君子之任贤用能
3、君子之廉洁自律
第四节 平天下

第四章 君子文化之永恒不朽
第一节 君子文化的精神实质
1、人格性特征
2、社会性特征
3、完美性特征
第二节 君子人格与宗教人格
1、道义根本相通
2、驱动迥然相异
第三节 君子人格与绅士人格
1、性别属性的区别
2、内在外在的区别
3、社会情怀的区别
第四节 君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继承传统
2、丰富内涵
3、人人皆可为君子
4、一言一行之君子
5、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6、君子教育,成就人一生的精神风貌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0:44 +0800 CST  

第一章 君子文化之追根溯源

君子的现代含义,是指人格高尚、 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围绕着君子概念而产生的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是民族伦理的基本要素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几千年来推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正能量和主旋律。
在中国历史上,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君子文化和君子教育,君子的道德属性也十分显著,只不过后来出现的君子称谓泛化现象,使得君子的道德属性大打折扣,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共同推崇下,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才最终固定下来,并由此形成了传承二千五百多年,中国特有的、全新的君子文化。
事实上,君子文化的本质是人格文化。
可以说,君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人格文化,它源远流长、体系完备、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在世界人格文化方面独树一帜,光彩夺目。
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君子文化不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影响十分深远,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特质,同时也是中国人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值得我们好好继承和发扬。
君子文化始于中国人在人类文明发展之初,所积累下来的对于人性、人生和人类社会的认知,其本源正是从人性、人生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探究人类的生存状态,确立相应的社会道德,进而指导人类更好地向前发展。
所以,在开始了解君子文化之前,有必要对人性、人生和人类社会进行一番追根溯源式的探讨,这关乎君子文化的本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2:29 +0800 CST  
第一节 人性

人作为地球上最为复杂和高级的生物,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是地球上任何其他生物所望尘莫及的,并最终成为了地球上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物种,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性的存在和发展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品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人性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
也就是说,广义的人性包含了先天人性和后天人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样能够使我们对于人性有一个更加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人类的成就是人类自身努力的结果,而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人类,最根本的原因是智慧。所以,后天发展起来的人性也就是狭义人性,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期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智慧。
正是因为有了智慧,人类开始意识到自我和自然的存在,并希望能够理解并改造自身和环境。人类改造自身是为了适应环境,谋求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论,由此产生了自觉的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分工协作意识、族群意识、种姓意识、关爱意识、团结意识、奉献意识等,这些区别于其它动物而专属于人类的属性。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还产生了自觉的杀戮意识、掠夺意识、仇恨意识、嫉妒意识、敌对意识、自私意识、欺压意识、逃避意识等,这些负面的、同样专属于人类的属性。
人性是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尽管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但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能,不断改变和提升着人类的生存状态,指引着人类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从一个文明迈向另一个更高级别的文明。
可以说,人性是复杂的,它的复杂程度往往超乎想象,但从整体上看,人性的发展却始终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这是最庆幸,也最令人欣慰之事。
关于人性的复杂性,古今中外一直都是人类思考和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外国古代虽然未见有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对人性善恶的见解也广泛见诸于宗教和哲学思想,以及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之中。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2:47 +0800 CST  

1、人性本源论

人性是我国古代社会伦理和道德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最早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句话,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到了人性的存在,但却并没有明确说明人性是什么,也没有对人性善恶做出评判。
后来,孟子在继承孔子“仁政”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善论”,强调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
《孟子·告子》曰: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这两段话直译为:告子说:“人性,好比是柳树,行为方式好比是杯盘;使人性具有仁义,就好比是用柳树制成杯盘。”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呢?还是伤害它的本性来做成杯盘?假如说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做成杯盘,那么你也会伤害人的本性来使人具有仁义吗?带领天下人来祸害仁义的,必定是你这种言论。”
告子说:“人性就好比是水势急速的水流,在东边冲开缺口就向东流,在西边冲开缺口就向西流。所以人性没有善不善之分,就好比水没有流向东西方之分。”孟子说:“水流确实没有东流西流之分,但是没有上流下流之分吗?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好比水总是向下流淌一样。人的本性没有不善良的,水的本性没有不向下流淌的。如今的水,被击打就可以溅得很高,可以使它高过额头;堵塞水道使它倒行,就可以使它流上山岗。难道这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使它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不善良,其本性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孟子的“性善”学说,是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再后来,荀子对儒家思想又有了新的发展,在人性问题上针锋相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性恶篇》中,荀子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这段话直译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人的本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因循着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人一生下来就好忌妒仇恨的心理,因循着这种本性,于是就会发生残害忠厚善良的事情,这样忠诚信实就丧失了。人生来就有爱好声色的本能,喜好听好听的,喜欢看好看的,因循着这种本性,就会发生淫乱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既然这样,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就会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从而引起暴乱;所以,—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最终殊途同归,对后世人性学说同样产生着重大影响。
孟子和荀子开启了中国古代人性善恶辩论的序幕,成为了两千年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时,在性善和性恶之外还有告子的人性说,也代表了一种观点,后人据此提出了善恶两性论和性无善恶论等观点。
《孟子·告子》曰: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这段话直译为:公都子说:“告子认为:‘人性本没有善也没有不善。’有人说:‘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所以文王、武王兴起,人民就喜好善;幽王、厉王兴起,人民就喜好暴行。’还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当尧为君主时就有象这样的坏人;有瞽瞍这样坏的父亲时就有舜这样好的儿子;有纣王这样的兄长的儿子,而且做了君主,就会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好的人。’如今说‘人性本善’,那么他们说的都不对吗?”
公都子借助于告子的观点发表了上述关于人性善恶的言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于孟子的性善学说是普遍置疑的,只不过这样的置疑在公都子这里当即便遭到了孟子强而有力的反驳。
而事实上,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这四种情况都有一定的道理,不存在谁对谁错、孰是孰非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出于人性的本能欲望,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从而总是表现出社会道德评价下“善恶”两方面的行为。
比如,我们可以从人在幼儿时期最容易出现的护食现象来进行分析。
当一个幼儿在饥饿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若是要动他的食物,他会把食物保护起来,甚至哭闹、打骂对方,这里表现出自私、仇恨、暴力的一面;而当他吃饱了开始渴望与人交流的时候,又会主动把食物分享给别的小朋友,甚至亲自喂给对方,这里又会表现出无私、友善、温情的一面。
由此可见,善恶的行为只是人根据自身需要而做出的一种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被人类社会赋予了道德属性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社会运转需要秩序,而秩序的基础就是伦理道德,现实中我们所制定的法律,只不过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而已,一般只适用于比较极端的人类行为。
事实上,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造了复杂的人性。自然属性是指人的动物属性,是人和动物共通的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非动物属性,也可以叫超动物属性,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性总是呈现自然属性隐匿,社会属性突显的特点。可以说,正是人的社会属性,让我们必须对人的各种言行做出好恶评判,并宣扬那些对群体有利的行为,抑制那些对群体不利的举动。
道德便由此而来。
由于人性本身不具备善恶属性,又或者说人性本身就具备善恶双重性,再加上社会属性的加入,使得无论哪种人性学说都能被圆满论证,所以谁也不可能对人性的本源属性定下无可辩驳的结论。
尽管如此,对于人性本源的探讨还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人类能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3:14 +0800 CST  

2、人性中的善与恶

我们虽然无法说清楚人性本源的善恶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实社会中的人是具有善、恶两方面属性的,只不过各自的比重不同罢了。
也就是说,人是一个同时具备善、恶两性特征的矛盾共同体。

人性中“善”的部分有:
善良、仁爱、奉献、知足、诚实、守信、忠诚、正直、公平、勤劳、勇敢、真诚、热情、赞美、宽容、友善、和平、同情、温和、谦逊、乐于助人、舍生取义,等等。
人性中“恶”的部分有:
恶毒、凶残、自私、贪婪、虚伪、欺骗、背叛、奸诈、偏私、懒惰、懦弱、虚假、冷漠、嫉妒、狭隘、敌视、暴力、歧视、暴躁、傲慢、恃强凛弱、贪生怕死,等等。

人性中的善和恶向两个极端发展就会出现神性和兽性。任何一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所以人性中有神性的一面,也有兽性的一面。人性中的神性有多伟大,兽性就有多卑劣。
神性,指经过陶冶的人性。
神性是人性中的光明一面,往往表现为神圣、崇高、伟大的言行。
兽性,指非常野蛮、残暴的性情。
兽性是人性中的阴暗一面,往往表现出卑鄙、残忍,甚至禽兽不如的行径。
人性中的“恶”,是人类苦难的根源。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伤害、敌对、争斗和战争,无不是由“恶”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性中的“恶”是人类的宿命,是人类永远也挥之不去的梦魇。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悲观,因为人类的理智和良心总是高于一切,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是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
例如,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说:“我们因他人的自卑而骄傲,因他人的骄傲而感到屈辱。”这就是人性,也就是人类的宿命,但人类并没有完全遵行其道,而是表现出了“美德”和“恶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这是因为,“美德的本质就在于产生愉快感,而恶行会相应地带来苦痛感。”,所以,“美德与恶行必然是我们性格的一部分,如此它们才能刺激起骄傲与自卑的情感。”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人性中,天生具有“崇善嫉恶”的特性,这一点既是人性的选择,也是智慧的选择;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再例如,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就把自己的心学理论总结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人最初的心性是无善无恶的,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孩的赤子之心,而人的意念一经产生,善恶好坏也便随之而来。看到恶的现象会深恶痛绝;看到善的事物会满心欢喜,这是人性良知的基本体现。而主动做善事,主动去除不合理的私欲所产生的恶行,则是人性良知的终极目标。
所以,孙中山先生在《国民应以人格救国》写道:“古人所谓天人一体,依进化的道理推测起来,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成,既成人形,当从人形更进化而入于神圣。是故欲造成人格,必当消灭兽性,发生神性,那么才算是人类进步到了极点。”
孙中山先生的话表明,人既然已经成就人形,就应该明辨善恶,充分发扬“逐善驱恶”的特性,努力消灭自身的兽性,努力向着神圣进化,这才是人类进步的正确方向和终极目标。
事实上,对于人性中的“善”和“恶”,我们还可以通过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论”来加深了解。
“本我”是人格中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部分,属于人的生理本能,完全受欲望所支配,从不理会任何道德规范和社会取向,总是无所节制地追求自身满足而无视任何后果。“自我”是现实环境约束下的人格,代表着人的理智,其主要功能是了解和评价现实世界,使我们对自身所处的现实环境做出合理的反应。“超我”则是人格中超越现实的部分,代表着人的良知、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它不会考虑本我欲望和自我理智,只会追求人格上的高尚和完美。
由此可见,人性中的“善”和“恶”,其实不过是人在“本我”、“自我”和“超我”驱动下所做出的现实反应。现实的情况是,人的常态都是比较“自我”的,只会在病态情况下才表现出“本我”,也只会在不断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养的情况下才能展现出“超我”。
君子人格便是一种“超我”人格,是人性“真、善、美”的集中体现。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3:27 +0800 CST  

3、人是有欲望的

欲望是人的本性,是驱使人采取行动的根本原因,也是人性善恶的根源。
人性中无论是“善”还是“恶”,最终无不归结于欲望。
事实上,欲望并非人类所特有,一切生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诸如生存欲、生长欲、繁殖欲等,这些最原始、最基本、最本能的欲望诉求,特别是动物,同人类一样也具有食欲、性欲、安全欲、自由欲、情感欲和归属欲等。
然而,人的欲望又因为人性的存在,具有更高层次的属性,与动物的欲望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七情六欲”的说话,其中的“六欲”便是对人的欲望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其中,有按照人的生理需求归纳出来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方面的欲望;又有从人性的角度总结出来的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和情欲。
六欲的提法对于认识人的特性有积极意义,但就欲望而言却有局限性。
我认为,人的欲望至少可以归纳为以下11大类:求生欲、求知欲、表现欲、舒适欲、社交欲、公平欲、成就欲、健康欲、领导欲、性欲、情欲。

求生欲:包括吃喝拉撒、睡眠、休息、躲避危险、逃避罪责等。
求知欲:好奇心驱使人努力获取未知信息。
表现欲:无论是言语或行动,都是为了获取参与感、存在感。
舒适欲:追求自由、舒畅、安逸、享受。
社交欲: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遵守规则,获得归属感、认同感。
公平欲:捍卫公平权利,渴望社会公正。
成就欲:追求财富、名誉和地位,获取荣誉感,渴望被尊重、被肯定。
健康欲:希望自身健康、漂亮,富有魅力。
领导欲:渴望力量,希望影响、支配他人。
性欲:在繁殖本能驱使下追求性满足。
情欲:渴望爱情、亲情、友情。

欲望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生存和发展。
也就是说,人的一切欲望都是在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这两种主观意识驱动下产生的。
而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实现之间,又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既一种意识的实现,可能同时实现另一种意识,也可能必须舍弃另一种意识。比如,我们在自我保护的意识驱使下,为了生存努力拼搏的时候,可能会因此取得一些成就,成为受人尊敬之人,从而达成自我实现。又比如,我们在自我保护的意识驱使下,又可能会因为某些危机问题,进而放弃自我实现,成为被人唾弃的苟活之人。
我们甚至可以说,欲望是生命的本质。
因为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都天然具备主动适应环境的能力,除非现实超出了它们的能力范围,否则它们总是会努力活下来,并不断繁衍生息的。
所以,人类社会一切的一切也都是由欲望产生的,比如科学、艺术、哲学、美学、体育、建筑、宗教、国家、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道德、法制、价值、慈善、犯罪、和平、战争、动乱、冲突、对抗、奴役、殖民,等等。
由此,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欲望。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困扰于同一个问题: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同样的,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了我许多年,后来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还算满意的答案:活着就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没错,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也就是说,要活着就要有欲望,就是要有追求,而所有的欲望和追求归纳起来,无不是为了活出更好的自己。
我也知道,这样的回答未免有些敷衍,甚至会被质疑过于浅陋或偏激,但它的现实意义却不仅在于给出了一个答案,更在于其中所蕴涵的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当然了,对于“更好”这个词的理解,每个人会每个人的看法,有时候完全相同、有时候有所不同、而有时候则可能截然相反。比如,有的人追求高官厚禄;有人追求家财万贯;有的人追求百世流芳;有的人追求及时行乐;有的人追求精神超脱;有的人追求平平淡淡,等等。
由此可见,“更好的”本身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不过,需要特别明确的是,“更好的”首先必须是符合现实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不然让欲望偏离了正道,人生便没有归路。
欲望产生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发性;一种是诱发性。
自发性,是指人的欲望由人自身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而产生。
诱发性,是指人的欲望由外部事物的刺激而产生。
人的欲望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事实上都只是人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并不适合用善恶、好坏进行区分,但人为了满足欲望而采取的行动,在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时,却是有善恶、好坏之别的。

欲望的建设性

⑴ 欲望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支柱。
首先,为了活着,我们必须获得呼吸、水、食物、睡眠、健康、安全等,这些是我们活着的基础,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欲望;然后,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开始追逐性、爱、自由、被尊重、被肯定等,这些是我们活着的质量。
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出质量,这是最基本的人权。
可以说,欲望是人存在的根本原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欲望体,几乎每时每刻都活在欲望里,活着并追求活着的质量,是我们永恒的目的。
世界上没有欲望的人是不存在的,那些声称已经做到心静如水、无欲无求的人,不是自欺欺人,就是自以为是,因为他们对这种状态的追求,本身就是欲望的表现。如果真的想要彻底逃避欲望的话,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条,然而同样有意思的是,就算是死又何尝不是一种欲望。
所以,没有欲望,社会将停止运转;没有欲望,人类将不复存在。

⑵ 欲望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欲望都是无止境的,每时每刻都在不断重复中向前推进。欲望是驱动人和社会的根本动力,如果没有这个动力的存在,人类和人类社会将停滞不前。
欲望推动着我们努力向前,我们想要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住的更好、用的更好,还有每天的心情也要更好,所有这些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全都是欲望。
一些正当的欲望,能激发人的无私、热情、真诚、正直、友善、仁爱等诸多美好本性,最终不仅能使自己收获幸福,也能给为他人和社会带来利益。
欲望不仅为我们带来一切,还使我们的一切越来越好。

⑶ 欲望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特征。
人类社会的存在本质上是欲望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本质上是欲望的发展。可以说,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欲望集合体。
当我们从高空俯瞰地球的时候,那一片片高楼林立的城市,那一条条车水马龙的道路,那一列列往来穿梭的火车,那一架架呼啸而过的飞机……试问,那一样不是欲望造就?
放眼整个宇宙,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欲望的影子,甚至就算是人类能力暂时还无法企及的地方,也都装在人类的欲望里。

欲望的破坏性

⑴欲望是人类误入歧途,甚至走向毁灭的根本原因。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它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给我们增添了无尽的烦恼。要问现在最令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头疼的电子产品是什么,恐怕非手机莫属了。
现在的手机已经不单单只能用来打电话了,还能用来办公和娱乐,功能越来越强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已经成为了对孩子们最具吸引力的玩具。孩子的自制力一般都很差,他们会千方百计把手机搞到手,而手机一到手玩起来就没完没了,不仅损害了视力,而且还扰乱了心智,耽误了学习,如果放任持续下去,得不到有效管控的话,势必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
事实上,欲望不仅可以轻易掌控未成年人,而且就算是成年人,想要逃脱它的魔爪也绝非易事。
生活中,在欲望的驱使下,一些人不惜损人利己、甘当小人;一些人则铤而走险、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贪污、受贿、卖淫、嫖娼、吸毒、贩毒、杀人、抢劫、绑架、强奸、猥亵、敲诈、勒索、诈骗、偷盗等等。所有这些极端的不良行为,无不是在欲望的驱使下进行的,可以说没有欲望就没有这些犯罪。
因为欲望,某些人道德沦丧、无恶不作;因为欲望,某些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因为欲望,某些人身败名裂、锒铛入狱;因为欲望,某些人走上不归之路,直至毁灭。
所以,欲望就像发动机,它推动人们在生活中采取行动,如若不能正确地把握好行进方向,人们便有可能深陷泥潭,甚至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⑵欲望也是造成人类社会不安定、世界动荡的根本原因。
欲望是对能给以愉快或满足的事物或经验的有意识的愿望。
通常情况下,欲望与现实之间会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人们采取一些行动来跨越,而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不良的手段,就会对现实世界带来危害。
欲望能激发人的自私、贪婪、嫉妒、虚伪、歧视、敌对、仇恨、残忍、暴力等诸多丑陋本性,这些丑陋本性无不具有破坏性,有时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有时甚至导致暴乱或战争。
战争是一种人类集体、集团、组织、民族、派别、国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击、杀戮等行为,使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
战争是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也是矛盾斗争中破坏力最强的形式,往往带来大量的人口伤亡、财产损失和文明损毁,而矛盾斗争产生的根源正是欲望,可以说,世界历史上所有的战争,无不是欲望的产物。
另外,当今世界,欲望还使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越来越危险,越来越紧迫地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战争威胁、疾病蔓延、生态破坏、灾害连连等等,这些关乎全人类前途和命运的重大而严峻的挑战。
欲望的破坏性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它是有可能最终导致人类灭亡的。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3:54 +0800 CST  

4、中国人的人性方案

欲望是人性的根本驱动,它既有建设性,又有破坏性。所以,对于人类而言,我们既不可能没有欲望,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因此,中国人对于人性最为古老的解决方案是“礼”。
“礼”萌发于中华文明初期,到了西周时期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并且对后世中华文明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礼”呢?
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说,“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这里的“礼”是指永恒、普世的天道,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自然法”的概念。
事实上,“礼”是一个非常笼统和宽泛的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产生着影响,很难给出一个完整的、直截了当的定义。
不过,尽管“礼”的内涵十分丰富和深刻,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礼”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政治制度,如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宗族制度,以及现代社会的国家体制和法律法规等。其次,“礼”是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包涵伦理和道德等。最后,“礼”是人际交往中的各种行为规范,如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礼仪礼节等。

《荀子·礼论篇》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直译: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就会有所索求,如果索求无度,没有标准,就会发生争斗。有争斗就会产生混乱,混乱就会导致穷困。古代的圣王厌恶混乱,就制定礼仪,划分等级,节制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会因为物资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而物资也不会因为满足人们的欲望而消耗殆尽,为了物资和欲望两者相互制约,保持长久的协调发展,这就是礼的起源。

《荀子·礼论篇》还曰:“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直译:所以礼,就是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肉类和粮食,五味调和,这是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各种香木、香料,是用来满足人门的嗅觉需要的;精美的器物和华丽的服装,是满足人们视觉的需要的;各种乐器奏出动听的音乐,是满足人们听觉的需要的;各式各样的房屋,这是满足人们身体的需要的。所以,礼是用来满足人们的欲望的。

诚如荀子所言,“礼”的前提在于承认人性的欲望;“礼”的形式是各种社会制度和规范;而“礼”的本质则是平衡欲望与现实的关系。
中国人对于人性的认识是基于理性而非宗教,所以中国人才能提供出这套非宗教性,且永恒、普世的人性解决方案。
正是因为中国人讲“礼”、遵“礼”、崇“礼”、守“礼”,所以才会有“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也”这样的认识;才会有“不学礼,无以立”这样的观念;才会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的觉悟。
《荀子·礼论篇》又曰:“故君子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厉鹜不外是矣。是君子之坛宇宫廷也。”
这段话直译为:所以君子隆重大礼,简省小礼,中等的礼适中。不论是行走、疾飞还是奔跑,君子的一切行动都不应超出礼的范围。(礼)就是君子的坛宇宫廷。
由此可见,“礼”也是君子之道的根本所在。
事实上,“礼”既是人性解决方案,也是社会治理方案,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正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所以,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平民百姓,无不重视对于“礼”的宣扬和遵行,“礼”的观念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里,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里,乃至今日,“礼”依然是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发展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的思想。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4:24 +0800 CST  


第二节 人生

什么是人生呢?
简单来说,人生就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
那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就很复杂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人生阅历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看法,它们有时候大同小异,有时候却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相反。
比如,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通过不断的积累来提升自己,从而成就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又有人说:人生意义在本质上其实就是自己想要什么而已,反过来说就是只有当你想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的人生才真正变得具有意义。
也有人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上,白昼做梦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贪图享乐,沉迷声色不思进取,这也是你这一生的意义;当然你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你所获得的一切就都是你人生的意义。
还有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虽然每个人的存在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十分渺小,但没有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也就没有人类的存在,所以只有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而这些贡献也是自己存在过的最佳证明。
另有人却说: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而已,有什么意义可言?一个人与一只鸟、一只昆虫相比,无非是组织精细一些、智力发达一些,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更有人甚至说:地球也不过是浩瀚宇宙的一粒尘埃,对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而言,人生毫无意义。
上述对人生的看法,有相似的,也有相左的,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面对这个哲学问题,因为每个人的人生不同,其人生的意义由此也会不同,很难给出标准、统一的答案。所以,我们对此抱执开放的态度,支持一切积极、乐观和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
事实上,要想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人的自我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也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即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地认识和领悟人生。到了一定年龄,无论自觉与否,人都会形成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实际体验密切相关的关于人生的根本看法、价值判断和生活态度,这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
无论对于个人而言,还是对于国家、社会,甚至整个宇宙而言,关于人生的意义,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差不多已经到了没什么好说了的地步。然而,每当有新的生命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时候,这个问题又会重新成为一个问题,人们只有亲自思想过,并找到一个自己还算满意的答案后,他们的人生才正式开启。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4:50 +0800 CST  

1、宗教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呢?
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问题,历史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它的思考,并且还以宗教的形式产生了许多颇具影响力的观点,比如佛教的“苦海观”、基督教的“孽海观”,以及伊斯兰教的“两世观”,等等。

苦海观
佛教有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轮回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通过修行悟道,才能获得涅槃,脱离苦海。
佛教的基本观点认为,尘世的本质是苦难的,因为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而不断变化的,而且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所得也必然会导致因奢望或失去而带来的苦果。
而且,关于苦海,佛教还有“八苦”之说,通俗地讲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其实,所谓的苦海,就是我们脑子里每天产生的,跟功名利禄、富贵荣华有关的各种妄想纷扰。穷人有穷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当官的有当官的烦恼,什么时候你头脑里断了那些妄想纷飞,那么不管你是穷是富,内心都会获得平静。你的内心获得平静了,才会感到幸福和满足,这便是渡过苦海,回头上岸了。只不过,这样的心境,一般人很难达到。
所以,佛教认为,人活一世,不管你抱定生死有命,还是坚持人定胜天,都需要修行。人生就是一场靠修行走出来的渡劫,岁月里所有的顺境或者逆境,风雨或者晴好,都是为了成就你的荣辱不惊、从容自若。
这些就是我们此生修行的正果,所有此生修行的福德、修炼的智慧,全部深深镌刻在你的骨子里、烙印在你的灵魂上、根植在你的内心里、渗透在你的气质上,让你此生可以过上从容不迫、无惧无忧、超然物外、气定神闲的生活。

孽海观
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违背与上帝的约定,吃了分辨善恶树的果子,这种悖逆带来了罪,也带来了罪恶感和羞耻感。
而且这种原罪,还是人思想与行为上犯罪的根源,是各种罪恶滋生的根,会把人引向罪恶的深渊,又是使人难以自拔的原因。
原罪思想后来还发展出了具体的“七宗罪”之说,其罪行按严重程度,从重到轻依次为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和色欲。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七宗罪,天主教还列出了“七美德”,它们分别为:谦虚、宽容、耐心、勤勉、慷慨、节制和贞洁。这一点极具建设性和指导性,对信众有积极、深远的教化意义。
原罪还可以理解为本源的、原始的、祖先留下的罪恶,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性恶论。而从基督教的发展史来看,人们更愿意接受是祖先所受到的诱惑而产生了罪恶,于是作为子孙需要赎罪的因果关系。
那么,如何赎罪呢?
简单地说就是,先要爱神,然后爱人如己。
也就是说,先要认耶稣为主,信奉他、敬仰他,这样你的罪会因信基督而被神赦免,然后就是要多读经,多祷告,凡事感恩,凡事忍耐,凡事赞美,爱别人如同爱自己。
归纳起来就是,人生乃孽海,唯有忏悔和赎罪才有出路。


两世观
伊斯兰教正统学者依据《古兰经》和圣训,将今世的现实生活视为人的旅途,将后世视为人的归宿。
伊斯兰教认为人在现世生活之后,还有来世的生活,即末日或审判之日。此日人被复活,按生前善恶受审判,善者进入天园,永享幸福;恶者堕入火狱,备受痛苦。
穆罕默德传教时,以“报喜者和警告者”的身份,从正面宣讲信教的善果,也从反面警告不信教的恶果,内容涉及人在生前的信仰、行为与死后复生、末日审判的种种过程,构成了系统的两世论。
两世观的主要观点有:今世是短暂的、虚幻的,后世才是归宿;今世与后世是互为因果的,今世的所作所为,都要在后世得到应有的报尝;末日审判是必然的;不信后世的人将受惩罚。
伊斯兰教的两世观是以前定为基础的。它是在笃信真主的前提下,信死后复活,信末日审判,信天园火狱之说。它以人的生前行为为根据,以善恶观为准绳,把今世的信教与否、今世所行宗教功修、宗教义务乃至社会行为联系在一起来衡量,作为进入天园或堕入火狱的依据,构成教义的一部分,对穆斯林的人生观有深刻的影响。
所以,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兼顾,号召穆斯林要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两者相辅相成。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5:15 +0800 CST  

2、“六美”人生观

如上所述,人生如果真的只有苦和短,真的只有赎不完的罪,真的只能期待末日审判,那我们活着就真的没什么意思了。
事实上,除去宗教对于人生的思考之外,人生还有许多美好和精彩令人迷恋和眷慕,而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此。
在我看来,人生虽然苦短却有“六美”相伴,即:美人、美事、美景、美物、美食、美感。

美人:亲人、师长、同学、战友、朋友、恋人、恩人、名人、偶像……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人,他(她)们赐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知识、传授我们技能、陪伴我们成长、传递我们力量、成就我们爱恋、给予我们恩惠、激发我们斗志、慰藉我们心灵……
一路走来,这些美好的人使我们收获了亲情、爱情、友情、同情等,他(她)们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事实上,生活中除了这些跟我们有着某种直接联系的人,会表现出十分美好的一面外,甚至一些与我们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毫不相干的路人,也都有着许多美好的一面。
他(她)们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淡淡的微笑、一次礼貌的谦让,一声友好的提示……看起来似乎十分廉价、不值一提,却能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体验,让我们如饮甘露、如沐春风。
所以,他(她)们也是美好的人。
推而广之,所有为他人和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默默奉献、努力工作的人,都是美好的人,他(她)们不一定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但我们却是因为他(她)们才生活得更加美好。
人的一生,有美人相伴,真好!

美事:成长、恋爱、结婚、生子、升职、加薪、成功、胜利、收获、团聚……

人生是一个过程,但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由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组合而成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特定的属性,都代表着人生的一次圆满,使我们的人生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古人也曾经总结出一个人生四大喜事的说法: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实,人生的喜事又岂止这区区的四件,简直是太多了。尤其是对于一个乐观的人来说,几乎每天都能遇上一些可喜之事。
比如:考试成绩超出了预期;下周就要春游了;原来他(她)也喜欢我;萌宠今天又出糗了;阳台上的花开了;女儿今天会走路了;儿子明天就要去领奖了;停滞的项目有进展了;领导表扬了;马上就要过年了;网购的东西到货了;马路对面的小店重新开张了;朋友要来看我了;战友的姑娘要出嫁了;超市大减价了;今天没堵车;明天将会是个好天气,等等。
生活中的美事无处不在,只要我们降低欲望、放平心态、友好待人、乐观处事,每天都能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

美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田园景观……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有高山、大海、河流、湖泊、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众多自然风貌,为我们呈现了数不胜数的自然景观,令我们惊叹和神驰。
比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非洲维多利亚瀑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美国肯塔基州地下洞穴猛犸洞、阿拉斯加的冰河湾、俄罗斯贝加尔湖、美国黄石公园、巴西亚马逊、越南下龙湾、阿根廷伊瓜苏大瀑布、韩国济州岛、印度尼西亚国家公园科莫多、菲律宾地下河国家公园和南非桌山,等等。
这些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的自然景观,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就算我们不能走近它们,亲自感受它们的壮美和震撼,也是可以通过影像和文字等,领略到它们的风采。
除了这些自然景观之外,人类在这个星球上,也用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多伟大的人文景观,同样令我们惊诧和神往。
比如:中国万里长城、埃及金字塔、约旦佩特拉古城、秘鲁马丘比丘印加遗址、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英国史前巨石阵、智利复活节岛巨像、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吴哥窟、希腊雅典卫城、土耳其圣索非亚大教堂、捷克布拉格、法国埃菲尔铁塔、美国自由女神像、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等等。
事实上,生活中除了上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更多的美景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热爱生活的心,我们便能一直置身于美景之中。
比如:灯红酒红的城市夜景、熙熙攘攘的商贸中心、光影斑驳的绿荫大道、人满为患的海滩浴场、晨跑的公园、夜游的美食街、河边的风、湖边的浪、山上的茶园、山下的稻田、外婆家的院子、姑姑家的椰林、溪水里的螃蟹、池塘里的鲤鱼、搬家的蚂蚁、迁徙的候鸟、楼顶上的星空、大桥下的渔船、迎面走过来的俊男靓女、飞驰呼啸而过的飞机高铁,等等。
美景无处不在,不经意的便会闯入你的眼帘、映在你的心头。

美物: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文学、舞蹈、建筑、影视、摄影、卡通、游戏、文物、艺术品、纪念品、动物、植物……

现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十分丰富的时代,除了有买不完的东西外,还有参加不完的音乐会、画展、图书展、雕塑展、摄影展、电影节、文物展,等等,美好的事物层出不穷,不断地充实在我们的生活里,满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需求。
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它们有的属于我们,有的不属于我们;有的求之不得,有的唾手可得;有的举世无双,有的稀疏平常;有的价值连城,有的却值不了几个钱……它们有的是以美感和价值进入到我们的情感世界,而有的则是以情感和回忆而进入到美好事物之列。
也就是说,事物之所以美好,除了事物本身的美感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它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某种情感上的寄托。
比如:一间咖啡屋、一种味道、一件瓷器、一张贺卡、一枚发卡、一块手表、一幅手绘、一条丝巾、一支口红、一串项链、一片阳光、一场大雪、一朵玫瑰、一个奖杯、一处地方、一本书、一首歌、一棵树、一座桥,等等。
正是因为有情感因素的存在,所以才会有同样一个物件,在有的人看来几乎没什么价值,而有些人却将其视若珍宝的情况。
这是因为,人们在生活中的许多情感体验,都会映射到一些日常事物身上,使这些日常事物在我们眼中不再普通物件,而是成为我们情感的一种寄托,为我们带来一些持续而美好的感受,温暖着我们的人生。

美食:地域菜、家乡菜、特色菜、异域菜、肉类、蛋类、奶类、鱼类、豆类、菌类、海鲜类、蔬菜类、主食类、零食类、瓜果类……

美食,顾名思义就是美味的食物,贵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边小吃。
事实上,美食是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食材、不分贵贱、不分烹饪方法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称之为美食。
比如:中国的饺子、汤圆、馄饨、包子、油条、豆浆、春卷、爆肚、梅花糕、煎饼果子、藕粉圆子、芝麻糊、豆腐脑、胡辣汤、烩面、拉面、刀削面、羊肉泡馍、肉夹馍、凉皮、凉面、瓦罐汤、炒花饭、手抓饭、八宝饭、海鲜、烧烤、火锅、麻辣烫,等等;外国的汉堡、比萨、薯条、三明治、沙拉、雪糕、热狗、牛排、猪排、烤肉、炸鸡、意面、通粉、面包、点心、黄油、番茄汁、咖啡、可乐、咖喱饭、生鱼片、寿司、泡菜,等等。
人类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所创造出来的美食更是不胜枚举,上面所列只不过是极少的一部分。
美食在吃前有期待、吃中有满足、吃后有回味,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需要和味觉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慰藉。
一般来说,人类的味觉比较容易接受香甜,可偏偏有一些酸、辣、苦、麻、咸,甚至是臭的各种异味,同样能够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还堂堂正正地加入到美食的行列,足见美食的魅力。
比如:柠檬、山楂、沙果、酸菜、辣椒、花椒、生姜、大蒜、八角、茴香、香菜、苦瓜、苦丁茶、咖啡、白酒、可乐、香椿、薄荷、鱼腥草、豆汁、辣条、臭豆腐、芥末、榴莲、鲱鱼罐头,等等。
另外,除了这些有特别味道的食物,会引起一部分人的食用欲望外,还有一些饱含了情感和记忆的食物,更是具有普遍的、特殊意义的美食。
比如:祖国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奶奶的味道、外婆的味道、爸爸的味道、妈妈的味道、老婆的味道、朋友的味道,等等。
在特别的食物里,蕴藏着对祖国、家乡、亲人和朋友们的情感和回忆,这是美食所特有的能力,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诱惑和感动,更是能让人在体味过程中,慢慢领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谛。
可见,美食的魅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美感:温暖、快乐、舒适、爱慕、尊重、认可、敬佩、夸赞、安全、信任、支持、关怀、团结、鼓舞……

这里的美感是美好感受的意思。
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只要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便会产生情感上的需求,这种需求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随着我们,直到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贯穿了我们人生之旅的整个过程。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美感,则正是情感中对外界刺激肯定的那部分心理反应,给我们带来的是美好的心理感受,是我们产生幸福感的前提。
前面所讲到的美人、美事、美景、美物和美食,之所以会冠以美字,都是因为它们都能使人产生美好感受的原因。
所以,美感是一切事物美好与否的最终评判,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倾向。
追求美感是人的天性,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灾害连年、命运多舛、穷困潦倒、痛苦绝望的情况下,人们只要不放弃对美感的渴望,就还有拨云见日、时来运转、重获新生的机会。
事实上,人类产生欲望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获得美感。
前面我已经归纳出了人的11类欲望:求生欲、求知欲、表现欲、舒适欲、社交欲、公平欲、成就欲、健康欲、领导欲、性欲、情欲,它们中的任何一项,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时,都会产生美好的感受。
比如:一次绝地逢生、一场大病初愈、一种技能的获得、一堂受益匪浅的课、一幕精彩的演出、一个展示的机会、一个公平的结果、一顿丰盛的大餐、一杯醇正的红酒、一段美妙的音乐、一轮故乡的明月、一句真挚的问候、一声暖心的鼓励、一份成绩的取得、一位难得的知己、一群患难的队友、一束美丽的鲜花、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等等。
我们不仅追求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关怀、爱情的甜美、同情的慰藉,还追求生活的舒适、人身的安全、成功的喜悦、收获的快乐、社会的认可、别人的尊重、团队的信任、同伴的鼓励,等等。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讲,人是为美感而活着的动物,而人生的真实意义,其实就蕴藏在这些美好的感受之中。

综上所述,人生既是苦海,也是孽海,后世的归宿亦不可期,然而人生又有着太多的美好事物,是我们在遭遇挫折、痛苦、恐怖、黑暗、绝望的时候,却依然能够坚强地活下来的根本原因。
活着本身有时候或许很艰难,事实上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危机重重,然而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更具有意义。虽然没有比活着更艰辛的事了,但是却也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因为我们的人生有六美相伴。
人生六美,美不胜收;人生六美,行稳致远;人生六美,相伴一生。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5:34 +0800 CST  

3、儒家人生观

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那时候天下诸侯割据争霸,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一大批有识之士针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纷纷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试图改变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进而在学术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旷世奇观。
后来,儒家思想在这场波澜激荡的大思潮中脱颖而出,站在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文化,影响遍及世界。
儒家思想讲究积极入世、追求自身修养和实现社会价值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后来也成为了中国人普遍接受和世代推崇的思想观念,已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并且将继续影响下去。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篇》)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众所周知,“知天命”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儒家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君子”也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代表着儒家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儒家正是把“知天命,做君子”当作了自己的人生信条,穷其一生,孜孜不倦。
“知天命”的说法似乎使儒家思想蒙上一层宿命论的色彩,但需要强调的是,儒家所谓“知天命”并非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探究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做违背事物规律,逆天而为之事。
所以,只要深入思考后就会发现,“知天命”不失为一种科学的、务实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礼记·中庸》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
由此可见,儒家的“知天命”思想尽管带有宿命论色彩,但却并不是消极厌世、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和无所作为,而是更为强调在顺应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入世、努力奋斗、锐意进取和有所作为。
《礼记·中庸》中又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这段话直译过来是说: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很明显,这里强调的正是个人主观能动性,而非听天由命。
又如诸葛亮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在说,只要自己已经尽力而为了,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诚然,天命不可测,天命不可违,但儒家对此并不悲观,而是秉持了“知天命,尽人事”的思想,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事情,尤其是把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当作毕生所求。
所以,《礼记·大学》有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儒家思想认为,格物、知至、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功课,而且还要努力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唯此才是一个君子所应当树立的正确的人生态度。
上世纪初,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辜鸿铭曾断言,孔子的全部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君子之道”。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5:51 +0800 CST  

第三节 社会

社会是由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
它是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不容易改变的结构。
不同物种的社会观念和社会进化程度不同。例如,狮子、老虎、豹子等动物的社会性,多体现在为了领地、食物及异性的竞争;大象、猩猩、猴子等动物的社会性,多体现在由雄性或雌性所率领的群落;狼群、鬣狗、鲸鱼、海豚等动物的社会性,多体现在集体捕食时的相互配合;而蜜蜂、蚂蚁等动物的社会性,则不仅等级分明,而且分工明确,各成员安分守己,本能地执行着各自的使命。
由此不难发现,个体生存能力越弱的动物,其社会化程度越高,像蜜蜂和蚂蚁这类个体生存能力极差的动物,就是完全依赖于社会整体而生存的。
人类很清楚自身的个体生存能力,我们没有毛皮、鳞甲、毒刺、尖牙、利爪、体型和速度等,在自然界中不具备任何独立生存的优势,所以我们选择了高度社会化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社会就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娱乐、教育、科研、体育、艺术、政治、军事等,都属于社会活动的范畴。
社会也不仅仅只是人类群居,更是人群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关系,并且按照一定的社会制度而运转。社会制度按性质和作用范围可分为: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科学制度、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人类社会的演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等级到有等级的过程,而等到等级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个体会更加追求自由和平等,于是等级社会便会最终衰落,进而形成更加进步的高级社会。
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和各种各样的组织所构成的,而人是有欲望的,组织也是有目的的,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讲,社会就是一个由欲望驱动的,复杂的人类共同体。欲望既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支柱、根本动力、根本特征,又是人类社会矛盾不断、危机重重、动荡不安的根本原因。
所以,由于欲望的存在,人类社会总是呈现正反两面性的特点。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6:21 +0800 CST  

1、社会的两面性

社会的两面性主要表现在阳光和阴暗这两个方面。
社会的阳光面有:
友善、帮助、关爱、分享、尊重、真诚、文明、礼貌、勤俭、谦让、体谅、廉洁、奉公、守法、公平、公正、责任、担当、团结、协作、鼓励、支援、奉献、恩情、团结、秩序、和睦、和平,等等。
社会的阴暗面有:
敌对、欺压、侮辱、霸道、歧视、虚伪、败坏、傲慢、行贿、受贿、贪污、腐败、偷盗、强奸、贩毒、诈骗、绑架、勒索、恐吓、杀人、放火、抢劫、掠夺、仇恨、毁灭、混乱、对抗、战争,等等。
我们认识既要看到社会阳光的一面,也不可忽视阴暗的一面,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两个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方面,才是客观、完整、全面的社会认知。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尽管社会有阳光和阴暗两个方面,但这两者的却是有主次之分的,阳光永远是社会的主要方面,阴暗永远处于社会的次要层面,而且越是在最黑暗的年代,人们心中就越是渴望阳光。
这也正是人类社会生存并发展至今的根本原因。
同时,社会的阴暗面虽然处于次要地位,却总是客观存在的,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无论是谁的成长,遭遇社会阴暗面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只不过有的人会因此而意志消沉、怀疑、退缩、恐惧、依附、堕落,最终彻底丧失自我;而有的人却能够保持冷静、坚定、勇敢、自立、自强,最终成为具备独立人格之人。
因此,而如何看待社会的阴暗面,是会在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当一个人认识到、甚至是遭遇到社会的阴暗面后,却还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和改变,那就说明他是一个智慧的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
这样的差距存在一些先天的因素,但却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加以改善的,所以社会阴暗教育虽然处于次要层面,却也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而言,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家长和学校教育正确与否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事实上,社会究竟是光明还是黑暗,客观存在是一个方面,主观评价才是更为重要的另一个方面。
一个心里充满阳光,向往光明的人,即使在黑暗如晦的年代,也能从无边的暗夜中看到黎明的曙光,并为了追求光明驱散黑暗而努力奋斗;而一个内心阴暗的人,因为习惯于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所以即使是在阳光明媚的正午,他们看到的也是灰暗的了无生气的世界。
所以,我们在实际教育中,还是要以阳光教育为主,尽量让孩子们生活在阳光下,但也不必刻意回避社会阴暗教育,特别是在当社会的阴暗挡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更是要教育孩子们不要逃避,要正确看待和勇敢面对。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6:45 +0800 CST  

2、个人与社会

人的群居构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又改变着人的群居状态,人与社会是动态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首先,人的群居是如何构成人类社会的?
从局部看,“社会”有“同伴”内涵,为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人与人的联盟。从整体上,社会是由长期合作的个体,通过组织形成的团体,一般指在人类社会中,发展形成的小到机构、大到国家等组织形式。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首先得有人,各种肤色、各种信仰、各种民族、各种文化、各种言语、各种各样的人,这是社会本质属性的决定因素;然后就是组织,各种各样的组织,例如政府、机构、社区、团体、科研院所、学校、医院、企业、家庭,等等,它们不仅是社会的细胞、基本单元,更是社会的基础。
社会由群体构成但却并不等同于群体,它是通过相互有机的联系而互相合作形成的群体,而不仅仅只是孤立的一个静态集合。
人类社会与人群的区别在于:社会具有较为复杂的组织结构;社会各成员之间联系是必然的、紧密的;具有相对集中统一的价值取向、文化特征并得到全体成员的基本认同;社会中有比较健全的生存和生产的职能和分工,具有对环境的适存度。
综上所述,人类通过文化和制度聚居在一起,形成各种团体和组织,展开各种分工协作,从而构成人类社会。

那么,社会又是如何改变人的群居状态的?
前面已经了解了,社会是由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这种集合并不是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命运共同体,而这个命运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它有一整套被绝大多数个体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即社会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社会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是个体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个体的思想和行为,也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状态。
社会价值观的内涵非常丰富,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性、精神性和综合性。社会个体都是在社会价值观的指引下,形成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确立各自不同的价值观,追求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
社会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使社会个体的行为也带有稳定的倾向性,是社会个体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等的一种习惯性思维,也是社会个体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势必会不断地受到新的价值观的挑战。
社会价值观是人类群居状态的集中体现,是形成社会制度和文化的根本原因,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社会价值观正是通过社会制度和文化,在一定层面上对人们的言行进行指导和约束,进而改变着人类的群居状态。

最后,先秦时期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
先秦时期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直到秦朝建立之前的时代,前后大概五六千年的历史。
起初,从原始人类开始到出现部落氏族,再到区域间部落联盟,一直实行的是“禅让制”社会组织形式和公有制经济制度。等到了夏、商、周时期,“禅让制”改为“世袭制”,公有制改为私有制,天下共主,诸侯国分封,贡赋制建立。
相传虞、夏时就有了贡赋,《史记·夏本纪》说:“自虞夏时,贡赋备矣。”但有关虞的贡赋内容,连传说都没有流传下来。夏代的贡赋,《孟子·滕文公》说是“夏后氏五十而贡”。即分给每家土地五十亩,不问年岁的丰歉,按历年收获的平均数献纳十分之一。后来又出现了“籍田制”《礼记·王制》说:“古者公田藉而不税。”这就是把“公田”的收获献给王、侯、大夫,私田不再缴税。再到后来,进行了“履亩而税”的改革,确认土地私有制后,发展出了地租和赋税这两种形式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
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实行平均分配制度,没有阶级,没有私有财产。后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最终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根据史书记载,禹死后帝位由子启继承,从而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同时,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也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 ,由此社会开始分化,阶级开始确立,封建制度开始萌发。
经历过夏、商两个朝代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封邦建国,以藩屏周”的政策,把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起到拱卫周王室的作用,然后加强和巩固宗法制度,创制礼乐制度,以宗法治国,以礼乐理政,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法律上在《禹刑》和《汤刑》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进一步加强和完备了封建社会治理体系。
在没有阶级的社会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比较简单,人们甚至感觉不到社会的存在。但到了阶级社会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生存首先就需要在个人身份、地位、财富、权利等方面建立自我认同,一切遵照社会等级规范行事才行。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自身条件可能会有分工的不同,但大家都是部落成员,彼此平等,相亲相爱。而到了后来的阶级社会里,人们有了王、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等区分,彼此之间有了等级差别,权利和地位也各不相同,要想改变个人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了,要想让人们全都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基本上也是不可能,人性的道理告诉我们,只要有机会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往更高阶层奋斗,掠夺更多的社会资源,维持更好的个人生存,这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人又不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还必须有相应的社会等级制度、道德规范和政令法规等进行约束,维持社会发展实现动态平衡。
一般来说,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价值观,个人命运的改变只有在社会价值观允许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7:01 +0800 CST  

3、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精神,其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既与行孝尽忠、民族气节、爱国主义、乡土意识、天下为公等传统文化有重要联系,又是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超越。

① 维护统一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的根本意识。

中国人的国家意识、统一思想源于夏、商、周三代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在周朝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等社会改革,社会结构逐渐从松散的部落联盟转向紧密的世袭分封,使得国家一统的观念得以固化,深入人心,光耀千秋。
中国人天下一统的思想最先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由于周王室衰微,致使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礼崩乐坏,民不聊生,社会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各学派也出现了热烈争辩,相互攻讦的局面。
例如,墨子在《公孟》篇中指出:“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而孟子则在《滕文公下》中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在这里,墨子攻击儒家“四政丧天下”,而孟子则直指墨家是“禽兽”思想,其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然而,尽管诸子百家在思想和政治主张上有很多分歧,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大一统”。几乎所有的学派无不呼吁赶快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无不认为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这会让人心神不宁,必然导致天下混乱,战争连绵,民不聊生。
例如,孟子征引孔子的说法:“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孟子·万章上》)另外,《孟子·梁惠王上》上记载,孟子去见梁襄王,梁襄王突然问道:“天下恶乎定?”(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孟子对曰:“定于一。”也就是说,天下安定唯一的途径就是天下一统。
墨子的政治梦想是“兼爱非攻”和“尚贤尚同”等,却也同样主张建立一个绝对君主专制的大一统国家。《墨子·尚同》上说:“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
老子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统一会解决一切问题。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老子·第三十九章》)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提倡以法治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它不是纯粹的理论家,而是积极入世的行动派,它的思想也是着眼于法律的实际效用。法家是对中国大一统政治制度贡献最多的一个思想流派,主张“缘法而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而且,韩非子还认为“一栖两雄”“一家二贵”“夫妻持政”(《韩非子·扬权》)是国家祸乱的原因。

② 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终极理想。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
可以说,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家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天下之大需要有国有家才算圆满,才会幸福。
从《礼记》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屈原的以身殉国,到范中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陆游的“家祭无忘告乃翁”,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一脉相承、绵延不绝,而且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而是直抵人心的精神归属。
中国人普遍认为“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国家好,民族好,才有大家好”。所以,中国人总是遵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是习惯于思考个人的生活实践,对于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人普遍接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而这种责任和担当正是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当我们专注于亲情眷念、个人奋斗、自我圆满时,也不会忘记民生之疾苦同样关乎自我之荣辱,而且坚信只有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能真正达成圆满。
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最突出的民族特质,并最终成就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统一思想深入骨髓,这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饱受痛苦和煎熬的奋斗中,不断吸取失败经验和教训而总结和确认的,也是中华民族无论面对任何困难,总是走向统一、富强的根本原因。
在中国人眼里,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人家国情怀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上从来都是倍受推崇的精神底色,它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以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始终认为“有国才有家”,而这种强烈的家国观念早就已经超越现实意义上的家和国,而是已经成为构建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精神家园。

综上所述,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人的人格中必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而社会也必然会对人的善恶有所表现。人与社会是紧密相联的命运共同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套相对适宜的、独特的文化状态。
中国的历史文化源于“百国之和”,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整个先秦历史最大的主题就是大融合。在这段历史时期,不同文明、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启发,相互融合,使得家庭观念、国家意识和天下思维逐渐成为共同的、主流的社会价值观。
而对于个体来说,考虑到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也必然会将这种共同的、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做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家国情怀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国君子文化的基石。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7:17 +0800 CST  


第二章 君子文化之伟大时代

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个人与他人、社会(群落)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先面临的问题,道德和人格都是在人的社会性实践中产生的。
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原本与动物没什么区别,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都像动物一样生存在地球上,直到有一天智慧唤醒了自我意识,人类历史才翻开崭新的一页。
自我意识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伴随而来的是发展意识和群落意识,这就给人类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性的、人生的和社会的重大问题,需要人类运用智慧的大脑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来予以解答。
从远古走来的人类,最终经受住了漫长而残酷的历史考验,自我意识、发展意识和群落意识对应着人性、人生和社会,一切都是全新的,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文明在蛮荒中缓慢孕育,任何实践和探索都有意义,每一点进步都堪称伟大。
在中国,君子作为理想人格概念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既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智慧的选择。要知道,君子作为一个称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从特指到泛化再到特指的过程,最终的回归并非简单的原路返回,而是一次跨越式的华丽蜕变。
君子文化诞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道、法、墨等,他们各自著书立传、游说讲学、互相攻击、争论不休,呈现出一个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在那个看似纷繁芜杂的时代,诸子百家虽然思想观点各有不同,政治主张千差万别,但忧国忧民之心却是共通的,而且在对于君子的理解和评价上也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可以说,那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伟大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思想;同时又是一个言必称君子的伟大时代,诸子百家无一例外。这其中,最为推崇君子的当属儒家学派,尤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更是直接把君子确认为仅次于圣人的完美型人格的化身。
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思想,最终成就了君子文化之伟大时代。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7:47 +0800 CST  

第一节 君子文化的起源和演化


1、君子称谓的由来

“君子”一词最早起源于何时,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我们只知道它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并广泛见之于《诗经》、《尚书》等众多先秦典籍。
例如,《周易·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尚书·虞书·大禹谟》:“君子在野,小人在位。”等等。
先秦早期,“君子”一词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其主要意思在于“君”字,“子”乃是取地支之首之义。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特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俗称君主。而后,君子也曾特指国君之子,再后来又演变为专指社会上居高位的人,成为对王侯贵族、卿大夫们的称号。
另据古代宗法制度,正妻所生的孩子叫嫡子,妾生的孩子叫庶子,而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叫嫡长子,在家庭中享有至尊无上的地位。由嫡长子形成的家庭体系叫大宗,大宗的长子方可叫君,才具有发号施令,治理整个家族的权力。所以,诸侯之君叫国君,大夫之君叫家君。如果是天之子就叫天子,公之子就是公子,君之子就是君子。所以,大宗里的男性就简称君子。其余由诸如次子和庶子组成的家庭体系为小宗,小宗里的男性统称小人。
例如,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篇》)
这句话里的小人就是指小宗里的人,他们和大宗同属一个大家庭,虽然分了大宗和小宗,但必竟还是一家人,所以处理与小宗之人的关系就很难,和他们亲近,他们就会有非分之想要获得和大宗之人一样的待遇,疏远他们又会抱怨不把他们当一家人看。
又例如,《周易》:“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好遯,君子吉,小人否。”“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再例如,《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孔颖达《诗经正义》曰:“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引其道,小人则供其役。”《春秋左传·襄公九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
可见,君子和小人原本只着眼于地位而非道德品质,君子称谓曾经只是对贵族在位者的专称,只是对大宗里男性的尊称,下层庶民纵有高风亮节,也不配称为君子,因为小人才是他们的专称。
楼主 柴淅  发布于 2020-09-19 10:48:25 +0800 CST  

楼主:柴淅

字数:66057

发表时间:2020-09-19 18:21:4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22 18:27:13 +0800 CST

评论数:3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