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风采]去阿根廷相亲,去南极打豆豆

飞机上的过气球星与马球王子

‘土航把我们改到阿航赔了我们一人500欧。就像我跟我哥们儿说的,这次真是我的幸运之旅,我飞了这么多年,从没碰到左右俩邻座都是MM的,哈!’,左邻吸了吸哈喇子,用流利的中文毫不迟疑地表达了土耳其男性对女性的挚爱。土哥掏出手机秀完他漂亮四川女友的照片后俯到我耳边说,‘你知道吗?马拉多纳跟我们同机,当然他在上头。’ 他指了指把经济舱和头等舱隔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楼梯。马拉多纳在我们灰鸡上?!这可是本足球白痴与你们体育界此生最大的一次幸会了。显然老马也跟我一样,从迪拜转机飞阿根廷,我心想,并暗暗拨起了小算盘盘算怎么勾搭老马签个字画个押什么的供日后发到微博上显摆。。。

这种时刻我总是特别想念我的损友和猪头军师们,他们跟机器猫似的总能从兜里掏出一堆一方面让我吃不准他们是真心爱我还是整我另一方面又觉得也许正是杀手锏的奇招。。。。我都可以栩栩如生地想像他们将祭出的撑腰体:你是兰州烧饼,看到过气的球星你要去追,他不甩你,你就在他面前摔倒!你跟他进男厕所!你要讹他,损友们会挺你。。。我默默排练着。。。突然音乐戈然而止,我该叫老马什么名字啊?马拉多纳是他的姓吧? - 真的没有人好奇这个问题吗?
(后来飞毛信向一只猪头汇报和老马同机事宜,果不出所料,猪头批示我给老马签名。)

“我是世界顶级马球手,” 穿得跟嬉皮似的的大叔说,“我和英国王室私交甚好。。。我把马球引入中国,你们老大跟我很熟。。。小心,里面都是钱呢,” 马球老王子对帮他安置行李的空哥说,又扭头向我,“怎么?你的包里装了鸡吗?” 看我一头雾水,王子怒其不争地朝这个没有幽默感的中国人解释道,“唉,放松,这是一个阿根廷笑话啦。“ 空哥拿着黑色垃圾袋匆匆走过,王子朝他喊,”里面装了啥?喂,看一下我妈在不在里头?。。。噢,这是我律师,” 王子指着前排英国大伯向来往的乘客介绍。大伯哀怨地看了我一眼,无奈地摇摇头。。。显然,迪拜飞阿根廷这腿将不会是预料中的吃饭睡觉打豆豆那么太平了。

说到马球,显然,源自中国(sorry I mean韩国),随后由英人从印度带回英国,19世纪再由英人带入南美。当今世界的10级马球手中,绝大多数是阿根廷人。据说从40年代末开始阿根廷马球就从未被击败过。又有人说马球运动其实是最近十年间才真正在阿根廷火起来的,除了多年积累的传统,跟媒体洗脑也大有关系。当然,比索贬值,阿根廷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和设施较英美等成本低很多,也是马球在阿根廷胜出的原因。普通游客花个几百块就能到此一游地玩场马球 - 后来碰到的蒙古王子 (皆因此公戴的一顶毛帽子酷似射雕英雄而得此美名)就轻描淡写地在布宜诺斯打了一场。可以想见中国新兴富裕阶级对这项装逼利器的热捧会和兰州烧饼追过气球星有的一拼。

随着马球王子叫酒的间隔越来越短,兰州想在飞机上预习一下阿根廷风俗文化的小算盘变成了噩梦。不管提起关于阿根廷的什么,伟光正的王子总会扯到自己的豪宅,伟业,盛名。这位坐经济舱的王子邀请兰州去他开的饭店,去看他的演唱会,去他家看他妈妈。。。兰州心灰意冷埋头看阿根廷简史,王子就怒了,发誓下了飞机带我去经历活生生的阿根廷。。。我漠视他,王子就威胁要焚书坑儒。

唯一的办法是装睡,可也不能一气睡10几个小时。我按铃要水,空姐曰忙,待会儿给。不过这一会儿还真是天上时间,一分钟抵地上1小时呢。王子虽然高了,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拽起我说走我带你去他们办公室,遂不容分说拽着兰州窜至灰鸡屁股,屁股里散布着几个满脸倦色的空乘和带小孩的妈妈。吸着奶嘴的婴儿蚯蚓似的在地上乱爬,穿睡衣的美眉旁若无人地梳洗打扮,原来是换班的空姐,他们楼上有睡觉的地方。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2 19:11:43 +0800 CST  
回到座位,王子继续骂骂咧咧讨伐空姐们欺负东方人。空乘领班把我支到一边问我跟王子是否同行,得知我们并不认识,又问王子是否骚扰我。东方人和事佬的劣根性驱使我做了否定回答。看吧,损友和猪头们一不在身边,兰州就犯错。要是损友们在场,一定会一边掏锦囊一边吼我:烧饼!你就说你被骚扰了,你要换头等舱,他们不甩你,你就讹他们,你就躺地上装死,你跟他们进男厕所!。。。损友们挺你。。。

空乘领班把王子拽到屁股去谈了很久。具体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只见王子回到座位继续用电脑放音乐,缠着过往的空乘帮他选将挂在他画廊的画。。。

里约转机虽然是同一驾鸡但得出来等他们打扫完毕再跟里约的新乘客一起重上。一下飞机王子就飞奔去沽酒,我赶紧在候机室捡了个角落慌慌张张地躲了起来,心里惴惴等下重上飞机是否还按之前的座位坐。排在前面的巴西情侣旁若无人干柴烈火地热吻着,兰州嘴角漾着傻笑,确凿这下是到了南半球了,虽然身上还穿着北半球的老棉袄。

上了飞机坐了同样的座位,王子没有出现。王子的右邻小日本点评说这丫多半醉得人家不让他上飞机了。不过不消片刻,王子的宝座上就落座了一个新醉鬼,不停拿小日本开涮。下了飞机,小日本说,这个座位可能是被诅咒的吧。不过小日本倒是蛋疼的相信他去里约找王子王子会(在他的豪宅之一)接待他。哈!小日本,要不要我发两个损友给你?

跟小日本交流了一下我研习了好久的行程,原来他除了相机里一张布宜诺斯地图,完全无攻略出行。兰州过去的暴走途中碰到不少日本年轻人,基本都是环游世界的主 - 可能自明治维新以来他们就有出走西方的传统。显然这位也是辞职周游的。不过他周游到东南亚列国就没米了, 于是用最后的钱买了张鸡票飞到澳洲摘香蕉。以前常听到老外背包客到以色列农场打工挣钱,倒是第一次听到去澳洲当大猩猩赚的钱可以环游世界。小日本说摘香蕉的大猩猩里很多你们中国人呐。问小日本觉得澳洲如何?答不喜,因为没有文化内涵。。。(澳洲人,你们看着办哦!)日本猩猩摘了几个月的香蕉就飞南美了,我以为澳洲飞南美是嗖的一下南半球到南半球,没想到却是先北上迪拜再南下里约转布宜诺斯。阿航这盘棋的确下得很大。听说他们的油也是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并不沾石油出产国太多便宜,看他们空乘一副副阿拉伯王子公主的嘴脸,应该工资也不低,所以不知道这么有竞争力的价格阿航是怎么吃下来的。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2 20:04:00 +0800 CST  
小日本和远走他乡的艺妓


阿根廷是什么?是足球,马球,探戈,牛肉,葡萄酒,马黛茶,巧克力饼干,军事政变和6000倍的通货膨胀。。。而兰州是个害怕甜腻食物,只喝白开水的体育白痴,蔬菜狂人,和平主义者以及家底儿(多数时候都超过500块)都存银行的小市民。如果你不知道阿根廷长什么样,你看看兰州再反一下就知道了。或者说兰州脑门上如果刻上‘反义词’三个字,那就等于阿根廷了。而如果阿根廷是个男人,兰州去跟他相亲,那安排这场盛会的媒婆就是世界上最渎职的人。而答应参加这场相亲的人呢,就是世界上最有好奇心的兰州!而且美丽,善良,勤劳,智慧,勇敢 —— 不干我事啊,后面这些形容词是损友们逼我说的,否则又得进男厕所 sad


兰州有行李丢失延误恐惧症,所以每次出门都尽量压缩到只有随身行李。这次三周跨夏冬两季的行头也一个40升的包浓缩了(浓缩到中国人出门不离不弃的方便面都忍痛割爱了)。而小日本周游世界也不过比我多了一个登山包。如果包有人格,这只包就是年老色衰的艺妓。她年轻欢畅的时候一定也曾在富士山下披满了落英,在北海道的雪里打过滚,在东京摩天大楼的玻璃墙里折射过美丽的侧影,而现在她心灰意冷,疲惫地远走他乡。还有人爱她朝圣者的灵魂,爱她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吗?

小日本把她拽下传送带的时候,绳子上勉强牵着一只肮脏破旧的皮靴,仿佛艺妓无力抚养而试图遗弃的私生子。令人伤心的是,它的另一半儿不见了。小日本讪笑说,算啦不要了。他正要把落单的鞋扔进垃圾桶,突然人群发出一阵尖叫:鞋!鞋!就见那只迷失传送带的皮靴气定神闲地缓缓旋转。。。小日本跑过去把它拎下来栓在包上,那神情,就差没揍它一顿了。“谁让你自个儿乱跑的!你能不能跟你哥学学!一个妈生的,你怎么就这么让人操心呢!”

小日本订了日本人开的客栈,只要10美刀。后来在乌斯怀亚碰到的日本人也住超便宜又干净的日本客栈。我巴巴地问我可以去住不,他们面露难色说外国人恐怕不行。小日本原计划从EZE(这是国际机场,另有国内机场AEP,小心别走错了)坐公共汽车到市区,我掏出锦囊,看在都是马球王子劫后余生的幸存者份上,向他指出公共汽车虽然只要区区2比索(比索一直在贬,当时对人民币应该是1.4左右,比美金0.2左右),但到市区得2小时,而坐MTL(Manuel Tienda Leon)巴士只用50分钟,不过得70比索(taxi大概得200比索以上)—— 这个巴士会先把乘客送到他们在圣马丁广场的办公室,然后散装进小车里送到各自旅馆。当时已快晚上8点了,小日本勉强决定跟我同行。(攻略党:MTL在B航站楼出发口那里坐;当然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是去机场的 i 拿地图;千万别在机场换钱,用信用卡在机场的ATM机上取比索也比机场银行合算很多,兰州损友一不在兰州就犯了一个大糊涂,在机场把钱全换了,损失惨重!让我去旁边哭会儿。。。)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2 20:05:00 +0800 CST  
Vos


机场到市区的路上多是丧气的水泥民居,别说没有半点’南美巴黎‘的菲林,这活脱就是中国城乡结合部的赶脚。光是想象半夜走在这样的地方就让人心生不安,勤劳勇敢的兰州对相亲对象的热情凉了一半。

到了MTL圣马丁广场的办公室,兰州和小日本挥手告别,除了email地址,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兰州在分装进的taxi里用西语告诉司机地址,讲到门牌号的时候生怕说错,用了电...池...没...电...的语速。司机师傅却说你说得棒极了。司机,你别装了,是咱损友派你来的,是不是!

兰州的前半段行程只会在布宜诺斯待一天,又刚关了30小时的空中监狱,所以第二天打算休息休息,只去Recoleta公墓。第一晚的住宿就定在了可以步行到公墓的Recoleta区。青旅就叫Recoleta Hostel, 14美刀一晚。兰州前段时间(前段 = 几年前)住的青旅虽然价格低廉,质量却基本良好,尤其是维也纳的王八(wombats)青旅,干净得令人发指,连枕套都是浆过的雪雪白,让人至今思项羽!而布宜诺斯在兰州的心目中多多少少是个发达的繁华都市,所以多多少少对青旅是有期待的。看到设施陈旧而稀少的宿舍,兰州疲惫的另一半心也凉了。

同宿舍的巴西姐妹英语基本不会,而虽说她们占了葡语跟西语相近的优势,西语也并没好到可以跟中国人无碍交流的地步!实际上,她们来布宜诺斯也就是为了学西语。两姐妹跟我打招呼用了‘vos',一时愣住,没反应过来。

vos 代替西班牙语的 tu ( 你 ) 是拉美西语不同于西班牙西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特征之一。可能不少拉美人都不知道,vos化现象除了古巴,波多黎各和多米尼加三国外,在其他讲西语的拉美国家全部存在,而又各不相同。而这不同就是他们有趣的地方。

vos代替 tu 当然是传自西班牙,但在西班牙本土被认为是一种不入流的语言而早已消失。但是它随着殖民者传入美洲后,命运就在这里分叉了。

在智利和秘鲁,vos主要在较底层人民中出现;中美vos很流行,但被认为比 tu“档次”低;其他西语拉美国家口语中普遍接受vos,但在学校以及书面语中使用 tu;只有在阿根廷,vos 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被接受。这大概是阿根廷独立过程中对宗主国的逆反心理导致被宗主国鄙视的vos在阿根廷有了一种不屈的象征意义;另外,阿根廷大量的非西语移民被’你’的三种称谓系统vos, tu, usted搞晕了也是vos流行的原因之一吧。

而vos后面的动词变位是否和 tu 同样呢?这个问题会让兰州发疯的。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2 20:19:00 +0800 CST  
洗完澡巴西姐妹问要不要跟她们出去吃东西,一看表,10点了,果然跟传说的一样半夜是西语国家的正常晚饭时间哇。不过巴西姐妹后来说她们平时也没这么晚。在路边小咖啡店坐下,看着菜单上一溜的chico/chica (西语:男孩/女孩),我疑惑地问,怎么阿根廷的菜还分男菜女菜?还是有的是推荐给男孩的,有的推荐给女孩??。。。巴西姐妹捂嘴狂笑,说那是小分量的意思,阳性的菜名后跟chico,阴性的菜名后跟chica罢了。唉,给祖国丢脸了。

巴西姐妹点了啤酒和蛋糕,我要了一个久闻大名的empanada - 有人翻的很喜感:阿根廷锅贴,其实就是像饺子的烧饼,里面有各种馅儿。我点了个玉米馅儿的...你们说这能好吃吗?!巴西姐妹问我为什么不喜欢,我说因为没有肉,姐妹目瞪口呆地齐声反问‘那你为什么不点肉馅的!!’我。。。我。。。我怎么跟她们解释损友不在,兰州就生活不能自理这茬?不过她们点的蛋糕也难吃得令人发指,其实就是一坨白糖。后来的日子里兰州屡屡折服于阿根廷人对白糖的执着,此是后话。我眼冒星星地问俩姐妹巴西的狂欢节怎么样,姐妹撇撇嘴说讨厌,那是政府作秀的东西。这可让兰州小小地吃了一惊,并且深刻反省自己对巴西的妖魔化。就像中国并不是人人会功夫,阿根廷并不是全民跳探戈,巴西人也不是个个醉生梦死。这姐妹俩,一个是科学老师,一个是护士,我们宿舍里还有一个天天闭关看书的巴西大姐。她们都跟兰州一样是勤劳勇敢,过日子的人。

一夜无梦。早起去厨房吃早饭,坐在露台上看下面街上的辣妹和帅哥调情,明晃晃的阳光透过树叶照下来。巴西姐妹跟我同去公墓。

[IMG]http://i995.photobucket.com/albums/af79/bigtourist109/Antarctica%20and%20Argentina/P1010823-2.jpg[/IMG]

[IMG]http://i995.photobucket.com/albums/af79/bigtourist109/Antarctica%20and%20Argentina/P1010827-2.jpg[/IMG]
兰州有些变态的嗜好,比方每次暴走回家累得半死当务之急是睡觉但兰州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打扫卫生;比方喜欢在小镇街头拍各式各样的门锁;比方喜欢逛公墓。在小雨纷飞的春日清晨,去芳草戚戚的坟茔间驻足,逗留,拂开墓碑上干枯的落叶和过期的鲜花,细细端详名字和日期。每块冰冷的石头下都曾是一个有温度的生命。。。他们曾经喜欢读书,也许写过世界名曲,有的发动过世界大战,有的在向日葵花田里举枪自杀。这是千千万万个未曾开口就已冷却成石的故事。你还能想出比一块公墓更充满生命的地点吗?

不像一般郊区公墓的青葱辽阔或是杂草丛生,Recoleta更像寸土寸金的香港或东京downtown里勉强隔出来的中产阶级小社区(Recoleta据说也的确是布宜诺斯最昂贵的地皮)。街头巷尾多数时候仅容一人通过,两边排列着大大小小的‘单身公寓’,有的铁栅栏门已布满蛛网,有的玻璃门现代如商场橱窗,有一家的门楣是一整块黑铁当中镂空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就像世间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和雪花,鳞次栉比的陵寝和守护它们的雕塑永远没有重样的。游客们俯身贴在门上窥视‘房间’里破碎的祭坛或锦缎和鲜花覆盖的棺材。而稍一抬头,活着的中产阶级公寓楼与逝者的居所合成了同一个天际线。建城之初布宜诺斯当然没料到自己会演变成容纳全国三分之一人口的大都市,18,19世纪的recoleta就是小城的边缘,而现在它是downtown的一角。

碰到正在进行的一队送葬队伍:
[IMG]http://i995.photobucket.com/albums/af79/bigtourist109/Antarctica%20and%20Argentina/P1010851-1.jpg[/IMG]

[IMG]http://i995.photobucket.com/albums/af79/bigtourist109/Antarctica%20and%20Argentina/P1010880-1.jpg[/IMG]

[IMG]http://i995.photobucket.com/albums/af79/bigtourist109/Antarctica%20and%20Argentina/P1010854-2.jpg[/IMG]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2 20:20:00 +0800 CST  
阿根廷最著名的尸体

游客们来Recoleta公墓,只为一个女人: 88号:María Eva Duarte de Perón.
[IMG]http://i995.photobucket.com/albums/af79/bigtourist109/Antarctica%20and%20Argentina/P1010828-1.jpg[/IMG]

1952年7月26日8点25分是许多阿根廷人永生难忘的日子,正如那部臭名昭著的好莱坞音乐剧中的开篇场景一样。那个傍晚,被阿根廷赤贫阶级“无衫者”爱称为艾薇塔的贝隆夫人死于子宫癌,年仅33岁。前来瞻仰遗容的人群在总统府外各个方向排了30几个街区,一天之内首都的所有鲜花销售一空,踩踏死亡8人,医院接待踩踏伤者2千人以上。

尸体原定将保存在一座即将兴建的巨大的无衫者雕像底部。在雕像建造期间,尸体暂时停放在阿根廷总工会大楼。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解剖学教授Ara博士几乎每天都来这里处理尸体。技艺高超的Ara博士决心把艾薇塔做成他的毕生杰作。博士没有采用传统的掏空内脏的防腐处理,而是耐心的把所有血液抽干,再注入甘油和酒精。这样所有的内脏包括大脑都完整保留了。最后尸体上还浇注了一层完全透明的塑料。经过博士的精雕细琢,艾薇塔的尸体可以在25度以下的空气中永葆青春。

1955年贝隆被军事政变推翻后流亡国外。军方担心草民会利用艾薇塔的尸体借尸还魂召集大型群众运动(后来军政当局甚至禁止群众在家里悬挂贝隆和艾薇塔肖像,甚至提及他们名字),遂决定将这具著名的木乃伊‘处理’掉。他们试探地问Ara博士,如果尸体存放地发生意外状况,比如空调故障,尸体是否会腐烂。博士自豪的说,完全不会,我的木乃伊坚不可摧。新上台的总统Aramburu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问主教艾薇塔的尸体能否被火化掉,主教断然否决。于是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将尸体被失踪。

一天晚上,军情局上校Koenig带了几个人把艾薇塔尸体搬上一辆卡车。上校把尸体暂时停在陆战队的院子里去睡觉了。第二天醒来他发现卡车上放着鲜花和蜡烛。迷惑不解的上校继续开车试图把尸体停在另外的地点,每当他第二天起来查看时,车上总有蜡烛和鲜花。后来他索性把尸体放在他军情局办公室的阁楼上。一年后,当他带一个朋友去‘参观’时,这个朋友告诉了总统助理。于是军方以上校神经错乱为由将他开除。据Koenig说当年参与偷尸的人后来都遭到了不幸。Koenig对采访他的外国记者说‘那个女人,是我的。’

Aramburu觉得木乃伊留在国内始终是心头一患,于是他们找来一个神父,委托他将尸体运往意大利。作为掩护,他们弄了几个假棺材分别送往阿根廷在德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大使馆。神父找来一名意大利同僚将木乃伊以假名下葬在米兰的一个墓地并将联系方式写在信里寄给了总统Aramburu。Aramburu为免后患,将信未开封转给了自己的律师并叮嘱律师在他死后4周才能将信转交时任总统。艾薇塔的尸体就此失踪16年。精彩的还在后面。

Aramburu下台以后,城市游击队绑架了他,拷问他艾薇塔尸体所在。倒霉催的Armburu当初并未读过神父的信所以真不知道艾薇塔下葬的地址,他随口胡诌了一些信息后还是被游击队处决了。Aramburu既死,律师遵照诺言将信交给了时任总统Lanusse。Lanusse年轻时虽然坐过贝隆的牢,但他决心促进全国和解,于是安排军情处头子去意大利寻找艾薇塔的尸体。军情处头子一番乔装打扮进入意大利。信中提及的神父已经去世,他们只知道尸体葬在米兰。又废了一番周折总算找到了。

当天下午,装着阿根廷著名尸体的灵车悄悄驶出意大利,经过意法边境进入法西边境,最后停在马德里贝隆的居所。两天后,退休隐居马德里的Ara博士被召到贝隆家。博士和自己的传世杰作久别重逢,艾薇塔除了鼻子有些塌陷,额头有点伤痕,头发有些湿润和肮脏,发夹生锈断裂了,发丝依然平顺,博士甚至闻到了当年封棺时那‘甜美’的香味。贝隆第三任夫人伊莎贝尔轻轻梳理着艾薇塔的头发。

而军方当年对借尸还魂的担忧果然成了现实。1971年后贝隆主义逐渐复辟,艾薇塔为主题的海报和涂鸦满城都是。群众集会上人们大喊“我们感到了,我们感到了,艾薇塔就在这里!” (正如音乐剧中唱的:" 别为我哭泣,阿根廷,我永远不会离开你。")1973年贝隆带着伊莎贝尔和他的狗重返祖国,艾薇塔的尸体被留在西班牙。贝隆丝毫没有流露出要将尸体带回的意思,倒是伊莎贝尔时常在采访时提及她那备受爱戴的前任,有时甚至举着艾薇塔的画像引导群众的悼念。这个紧张,胆小,毫无口才,小学毕业的舞女在42岁的时候坐上当年艾薇塔含泪拒绝的副总统职位。(1951年8月,两百万群众聚集在五月广场,一遍又一遍呼喊着“现在!现在!” 逼迫艾薇塔立即答应接受副总统职位,艾薇塔含泪再三谢绝。此时她已病入膏肓。)第二年贝隆去世,伊莎贝尔继任总统,成为西方历史上第一位女首脑。

艾薇塔的尸体依然远离祖国。城市游击队再次出手,这次又是倒霉催的Aramburu。为了向政府施压要回艾薇塔的尸体,游击队再次绑架了Aramburu,当然这回是他的尸体。1974年底阔别祖国19年的艾薇塔终于回到阿根廷。伊莎贝尔政府决定修建一座万神庙来存放艾薇塔和贝隆的灵柩。万神庙完工前灵柩暂时停放在总统府供大众瞻仰。不过跟上次一样,这一届政府还没等工程完成设计就又翘了辫子。新总统Videla拒绝和两具尸体分享总统府。1976年10月,艾薇塔的尸体被交给了她的家人。

艾薇塔被葬在家族陵寝的最下层。政府出资把这个陵寝造得坚不可摧,据说是按防原子弹标准建造。而陵寝的门上只有小小的铜牌刻着艾薇塔及其他去世家人的名字。Ara博士的传世杰作沉默地栖息于两层墓地之下,层与层之间由秘密的活动门相连,而这机关的唯一一把钥匙由艾薇塔的姐姐保管。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2 20:21:00 +0800 CST  
蓦然回首

公墓门口就是一溜餐馆,不过看上去就是宰游客的(其实回头想想,也还好,没到离谱的地步),大家决定回hostel附近去吃。Recoleta是布宜诺斯比较昂贵的区域之一,法式建筑居多。兰州东张西望地走着,突然一座跟别的公寓楼无甚异样的小楼抓住了兰州的眼睛。

兰州指着门牌尖叫一声Borges!。巴西姐妹说这谁阿。我说,这是南美洲最伟大的作家你们不知道吗?!姐妹耸了耸肩表示鄙视,并嘀咕了几个名字估计是别的什么作家,意思是博尔赫斯算老几啊。兰州对南美作家的确只知道几个国际上有名的,不过虽然博宅门牌有三个二字,博尔赫斯怎么着也还得算头号种子吧,他逻辑之精妙,哲学和数学功底之深厚,想象力之天马行空,实在让兰州深感这辈子怎么都不可能望其一根汗毛而每每掩卷痛哭。不信你去读读他的《分叉小径的花园》(此文据说是HTTP的鼻祖),《秘密的奇迹》,《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博闻强记的富内斯》。。。(都是短篇,google就能搜到一堆)要是你不击案叫绝,兰州放损友追你进男厕所!据说跟博尔赫斯能相提并论的是卡尔维诺,俩人的叙事都非常几何学,有人说博尔赫斯的叙事是欧几里得式的,而卡尔维诺是螺旋和让人眼花缭乱的拆散重组型。。。兰州惭愧,还没读过卡尔维诺,借此地顺便一说也是给自己提个醒有时间一定找来拜读。

(攻略党:博尔赫斯故居在Recoleta区的Quintana 222,沿着公墓朝南一直步行大概15分钟左右)

博尔赫斯反共产主义,反法西斯,正是贝隆的死对头(在某种意义上,贝隆主义兼有二者)。贝隆真是有幽默感,将博从图书馆馆长‘提拔’为‘布宜诺斯菜市场的家禽家畜检察员,以兹羞辱(很多简介提及博尔赫斯时说他曾被贝隆迫害,其实不过如此)。博尔赫斯愤然辞职。贝隆第一次倒台后,博被任命为国家图书馆馆长。在60年代的一次采访中,博说贝隆是个骗子,Evita是公共妓女。(所以在他死后的追悼会上,当政的贝隆主义正义党拒绝派代表出席。)博尔赫斯年近60的时候双目失明,之后一直凭记忆写作。

兰州行前作攻略谷歌的时候,死活谷不到博尔赫斯的故居地址,正好在布宜诺斯的时间也确实太短不可能面面俱到就放弃了。没想到真是应了’无心插柳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之类的。。。要是兰州在公墓附近的馆子吃饭而不是往青旅方向走,就跟博故居失之交臂了。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3 19:44:00 +0800 CST  
烂摊子教育系统

和巴西姐妹吃完午饭她们要去上课,我再回头朝公墓方向走去看那朵钢花。锦囊在这儿有所失误,其实要看花儿应该在日出或日落时,因为钢花在那时开闭,日落时可能更好,有灯光的映衬。花在布宜诺斯大学旁,


先路过一座粉红天桥,桥上都是激进左派大学生的涂鸦:‘无衫者’(Evita对无产阶级的昵称)万岁,Nestor 与贝隆同在,人民与Cristiana同在等等等等。





桥旁即是有近两百年历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切格瓦拉, 4位诺奖得主(两位医学,一位化学,一位和平奖)及15位总统的母校。其实既然全国三分之一人口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该地大学自然也是所有精英聚集地。布大的校园是分散的,即各个学院分布在不同地方。桥旁的这个是法学院,但兰州没有看到任何牌子所以并不知情,看到一排柱子和门窗下遍布的鸟粪/老鼠屎,还以为是人民大会堂之类的历史遗迹,遂跑到开着的地下一层去探个究竟。因为暑假,只有一间小侧门开着,门口抽烟的几个人看见兰州贼头贼脑的探个脑袋进来,遂笑了起来。兰州翻翻白眼,一脸严肃地撤了,这才看到门口有个招研究生的广告,这才明白这鸟粪老鼠屎遍地的就是布大的法学院。

阿根廷的公立大学都是免费的(甚至对外国人,跟公立医院一样),不过仍然有并不便宜的其他费用(食宿交通,教材,等),而大学缺乏完善广泛的奖学金制度,再加上初等教育存在的巨大贫富悬殊,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并非易事。2001年经济危机造成阿根廷60%人口跌到贫困线以下,之后虽然经济复苏,贫困人口仍有至少12%(2009年官方数字,很多人相信实际数字更高)。即便是所谓中产阶级,其’中产‘的水平也今非昔比。很多学生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在学期间即全职工作,这也造成了为数不少的辍学者。本科以后的教育则是收费的。

说到初等教育,就像这个国家的很多其他系统一样,容我刻薄一下,三个字可以概括:烂摊子。由于阿根廷人口相对年轻(需教育人口多),政府又对教育投入不够,公立学校教师工资低,时常要罢工争取更好的权益,教师和教育水平令人失望 (师范专业在阿根廷为大专,很多教师打多份工,中小学的固定教师大概只有60%,其他为临时工),许多学生上完初中就索性辍学。这导致大学招不到足够的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不得不降低水平或采取折衷措施(布宜诺斯大学就对新生提供一年类似预科的学习)。中产阶级将孩子从小送往质量较好的私立学校。用中国人的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教育的差距更促成了贫富和阶级分化。

阿根廷在19世纪80年代左右曾经有过重视教育和公共福利的文艺复兴式总统。19世纪后半期的两位总统Mitre和Sarmiento都是文能写诗武能打仗的全才。Mitre年轻时流亡国外,写过大部头史学著作,诗歌和小说,退休后翻译过但丁的神曲。Sarmiento出身贫寒,然天资聪颖,饱读诗书。年轻时也流亡国外。做过士兵,教师,记者,诗人,店员,煤矿监工。。。可叹的是两位背景如此相似的奇才却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后来Mitre起兵反抗Sarmiento支持的总统候选人,败北后差点被判死刑。

Sarmiento亲美,认为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尤其是波士顿)是‘现代共和国的摇篮,整个美洲的学校“。 在他上任之前阿根廷几乎没有有效的教育计划。Sarmiento鼓励欧洲教育者移民阿根廷,在全国大举兴办学校和图书馆,他在任期间,阿根廷的入学率提高了一倍。阿根廷的教师节(9月11日)即是纪念Sarmiento的忌日。

后来在阿根廷约见一位爱好历史的手机基站工程师Eduardo,问他谁是迄今为止阿根廷最好的首脑,他就说Sarmiento。并说现在这个烂摊子教育系统只要政府投入资金并下决心整治,在短短10年内即会有效。“而对政府来说,10年太长,“ Eduardo 出离愤怒的说,”因为政府离下次换届只有两年时间。“ (阿根廷参议院的三分之一和众议院的二分之一成员每两年换届一次。)Eduardo受教育是在70年代,那时候,他说,我们都上公立学校,教育质量很高。。。父母也都很重视教育。。。而现在的(穷人)父母,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扔给学校。。。那时候我们走在大街上也不会像今天一样担心安全问题。。。我临离开阿根廷前和Eduardo畅谈了一个上午,信息量巨大。以后再表。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3 19:45:00 +0800 CST  
抱得泡面归

钢花西边街区槠红色的建筑是国家美术馆(Meseo Nancional del Bellas Artes),内有大量馆藏或临时展出的戈雅,伦勃朗,梵高,康定斯基,埃尔格列柯等的画作。兰州对高雅艺术虽是叶公好龙的附庸风雅,却也看得出这些都是一流画家的二,三流作品。就和这个烂摊子国家的许多东西一样,总让你忍不住长太息以掩涕兮:could be better, could be better...而且此时兰州一个冬天没穿过的人字拖已经把我的一二脚趾磨得痛苦不堪恨不得在美术馆内赤脚,一个又一个展厅愈发显得子子孙孙无穷尽。但是兰州崩溃之前一定要去看看罗丹的“吻” (这当然是罗丹自己复制的,第一个’吻‘原件在法国吧?)。兰州对艺术只有恶趣味,这么执着只为确认坊间一个传说,即“吻”的姿势因为正好遮住了私处所以罗丹偷懒并未雕出你知道的那啥。。。这个故事好笑的地方在于后来有一个美国同志订购该雕塑复制品时,特意要求罗丹必须雕出’细部‘。。。

美术馆的最后一厅是美洲本地作家的一些长篇史诗画作,个人愚见这个才有看头。可惜这时不知是烈日下暴走一天的疲惫还是时差发作,兰州已经困得快昏死过去了。遂撤出坐在门厅里假装看地图实则打了个盹。(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 但凡在不当场所,比方课堂上工作中教堂里或博物馆里睡死过去的人,当时都会幻觉自己是睁着眼睛打盹的别人不会发现?)

兰州忍着脚疼迤逦拽回青旅,决定去超市买包方便面犒劳一下。问青旅前台附近有无超市,前台说有个中国超市,又解释到,不是中国特色超市,只是中国人开的,不过这儿所有的超市都是中国人开的。。。他当然用了泛指的修辞手法。可是中国移民在阿根廷开小超市的确已经像印度人在英国开街角店一样成了当地社会的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了。中国大陆(主要是福建)移民在90年代大量进入阿根廷 (二战后的阿根廷移民浪潮先后经历了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三拨),目前大约有12万,大部分在做这种街角店生意(其次才是中餐馆),据说这种中国店占阿根廷超市市场的35%份额。事实上,这种街角店的外号就叫chino -西语的’中国的‘,’中国人’。

跟其他国家的中国移民一样,中国人并不能地很好融入当地社会。而和其他国家的中国移民不同,阿根廷的多为第一代移民,连语言也堪称问题。2006年的一次阿根廷卡车司机工会抵制中国超市据说就源自一次语言误会。当时一家街角店的中国店主和送货的卡车司机在交流中发生误解,中国店主开枪射杀卡车司机。经多方斡旋,司机工会的抵制只持续了6天,后来和中国店主联合会达成的和解协议之一包括所有的中国店都必须配备一名说西班牙语的店员。

而中国店主持枪源于2001年的经济危机中很多中国店遭到抢劫 - 跟任何移民国家一样,本国经济一衰落,移民就成替罪羊。阿根廷人说中国移民在占阿根廷的便宜,说中国人只想赚钱带回国,而非真心融入并为社会做贡献;他们说中国店之所以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是因为他们晚上把冰箱关掉省电(所以很多人去中国超市不买奶制品和其他需冷冻的产品),不交税,雇佣黑工等等。经济危机中中国店被抢得束手无策,警察睁只眼闭只眼,说抢劫是中国黑手党干的。而由于犯罪者和受害者往往都拿不出清白的身份文件,中国人对这种指责无力自证。

2010年阿根廷政府宣布了为期5年的对中国廉价商品的反倾销税,而中国是巴西之后阿根廷最大的贸易国,阿根廷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大豆大部分出口中国。中国对阿根廷的投资在2008年到2011年的三年达到了150亿美元。飞速发展的中阿贸易将如何影响中国移民和当地人的关系?

(顺便说一句,在大部中国人还不知道阿根廷为何物的时候,福建人就不但知道了那边有商机,而且已经安营扎寨20年,不讨论漂洋过海的手段,不得不说福建人的网络,先知先觉,和闯劲还是很叹为观止的。可是,唉,同样的闯劲和孤注一掷如果用在天朝就真的不能获取同样的经济成果吗?)

兰州带着这些问题,一瘸一拐地来到中国街角店寻找。。。不是答案,是方便面!在天朝会用半个超市面积来陈列的方便面在这儿却难觅仙踪。兰州心想这也忒夸张了吧,中国人开的店不卖方便面?!那你还不如回家卖红薯!绕了三圈打算放弃,却在最后一分钟在最高架子的最灰暗角落看到一包日本泡面!阿,委屈你了,泡面-san,差点在这逼仄阴暗的角落了此残生,他们真是有眼无珠阿!结帐时正尴尬应该对中国店员说hola还是你好,小伙子却开口道,“来多久了?” 显然他猜我也是移民了。我答 ‘一天‘,同时似乎感到了小伙子一丝失望。阿根廷的中国移民多是男性,他们显然不太会找阿根廷人女友,而中国女性少之又少,婚姻问题如何解决?

兰州抱得泡面归,万分欣喜地回青旅泡了,还搞了两个桃子,五脏六腑都熨平了。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这个倒霉催的烂摊子去我心中的旅游圣地,阿根廷的北方了。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4 19:45:00 +0800 CST  
有人说布宜诺斯是欧洲,冷峻而人烟稀少的南部——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像斯堪的纳维亚,而阿根廷的西北才是正宗的南美。而兰州一门心思想去西北源于有次在网上乱点点到了一个叫14彩山(又有说17彩山的,33彩山的)Hornocal的照片。

(以下照片来自google)






就像兰州去阿拉斯加就源于书店里随手翻到的一段说阿拉斯加有美国最后的招手即停小火车(后来嫌贵根本没坐)。。。就像兰州选择坐一夜的灰狗从悉尼到墨尔本源于网上一篇游记里一句‘那漫天的繁星啊!’(结果兰州不但没看到星星,还累得第二天在环城电车上惨叫一声‘坑爹’后昏死过去绕了墨尔本一圈又一圈)。。。这叫什么,知道吗?猿粪!

一下飞机,兰州嘴角立马漾起一丝傻笑,在布宜诺斯感到的逼仄,紧张,疲惫一扫而光。Salta的蓝天,白云,绿草地,像水洗过一样鲜亮鲜亮的。
(机场)


看来这个外号叫‘美人’(la Linda)的北部小城果然靠谱。虽然按锦囊还得马不停蹄转两趟长途巴士在日落前赶到这一天的目的地Purmamarca(Salta‘美人’留到回程时再享用),但兰州身心却已彻底放松,遂决心乘公共汽车慢慢晃到长途车站。锦囊虽然提到Salta机场往外走几百米就有公车站,但东南西北哪边的外?遂踱到机场小卖部打听公共汽车站的准确位置。

此时兰州那句问路的 “Sabe donde esta...?“ 还没练到后来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先问小卖部MM会不会英语。MM点头说 si, si,却只顾埋头玩电脑,半天没搭理兰州。兰州咬牙切齿地想,擦,又被歧视了,厚着脸皮再问,MM抬起一根手指示意我稍安勿躁。正想愤而出走,MM却把电脑屏幕翻转朝我。。。兰州顿时内牛满面!原来MM不太会英语,刚才埋头玩电脑是在用谷歌翻译帮我把去公共汽车站的攻略都翻成英语!兰州噙着热泪说了谢谢欲走,MM却一把拉住兰州说,等等,你有硬币吗?又生怕兰州听不懂,遂拿出两比索硬币塞在兰州手里解释阿根廷的公共汽车不收纸币。 —— 姐妹们,如果你们知道硬币在阿根廷有多珍贵,你们也会内牛的!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4 20:22:00 +0800 CST  
这么说吧,在阿根廷的任何商店里,你最好不要一不小心暴露了自己拥有硬币这个惊天大秘密。兰州虽然行前对阿根廷缺零钱有所耳闻,但并没太往心里去,所以刚开始结帐时,总是大大咧咧地钱包里掏出一把纸币硬币乱翻。店家一看你有货,总会想着法地把你的硬币换过去,或者想着法的不找硬币 —— 比方应该找你1比索(1比索只有硬币),店家会说哎呀没有1块钱,能不能你再给我1比,我找你2比呢(2比索是纸币)(—— 刚开始的几天,兰州总会戆戆地回答,好啊好啊!)当然还有超市用糖果代替找零,药店用阿司匹林代替找零等等(动物园会不会用企鹅代替找零呢?)。。。

(说到超市找零,顺便说个让兰州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找零用加法。或者说电脑用减法,收银员给顾客零钱时用加法验算。如果你用100块钱买30块的东西,收银员找零时不会说“70”,而会数:80...100。兰州一开始搞不清状况,还以为自己神经错乱。据说口算的时候加法比减法准确率更高,是这样吗?)

对于为什么缺硬币,这个问题恐怕说不清楚。有说是因为黑市上有人囤积居奇,包括硬币的大东家,巴士公司,把硬币拿到黑市(尤其是中国店chinos) 去卖(据说利润高达8%以上),而不是存银行。有次警察突击检查某运输公司,发现他们囤积了上百桶硬币价值高达几百万比索。问题是,如果不是短缺在先,怎么会有硬币黑市存在呢?

又有说阿根廷通胀太厉害,制造硬币的金属价值已经超过了硬币面值,所以硬币被黑市回收融化成金属卖了。而中央银行否认这种说法。还有说罪魁祸首是硬币铸造被国家垄断,而国企效率低下导致硬币产量不足。各种说法不一而足,而精明的Chinos不仅想出了对策,还一石多鸟:中国店联合会推出了自己的银票,零钱不足的时候他们发这种票给顾客,下次消费有10%的奖励。当然,阿根廷政府也终于推出了代替硬币的交通卡。这次兰州看到排队买一个叫sube卡的人在烈日下绕总统府前的5月广场排了一圈又一圈,还以为是总统大选。青旅同宿舍的一个人也看见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说起这事,他以为是发放社会福利。其实,就是巴巴的一张交通卡啊!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4 20:23:00 +0800 CST  
[size=5][b]Sarmiento的高乔 vs Hermandez的高乔[/b]


到了唬唬伊车站已过午饭时间了,想买点吃的,无奈只有饼干和三明治一类,连Salta盛名在外的锅贴都没有。三天不吃中国菜要死星来的兰州真是宁愿饿死也吃不下去。Jack见我什么也没买,大概以为我省钱,遂掏出一块能量棒送给我。那我也只能笑纳了。排队买票时跟几个背包姑娘聊了会儿,她们(当然)也是来自布宜诺斯要在这串蚂蚱上暴走的。听说我是不吃中国菜要死星人,听说我是一个人在这串蚂蚱上折腾,她们都竖起大拇指说你好勇敢。


乡村闷罐车在半路抛锚了!没搞清天气状况还穿着长裤长袖的兰州差点惨叫一声坑爹后倒地身亡。还好司机终于放弃,让大家通通下车路边凉快去。




这戴帽子抱小孩的就是传说中的南美牛仔高乔了—— 或者至少身上的时装是。传统的高乔行头包括斗篷(poncho),长刀(facon),皮鞭(rebenque),灯笼裤(bombacha)等。图上这位应该算改良过的现代版了。高乔(gaucho)这个名字的来源有几种说法,比较可信的是来自印第安语的一枝Quechua,原意为 ‘孤儿’ ‘流浪者’。(对啦,你没看错,这个Quechua就是迪卡侬里被很多人嘲笑的那个牌子"咔嚓“。其实人家咔嚓现在还是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官方语言之一)。

要学西语的:(图中未标出阿根廷的另一标志,就是高乔手捧嘴叼的马黛茶 yerba mate)



请把你的斗篷借给美女:



在现代人心目中,高乔是弹着吉他唱着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骑着马儿在潘帕斯草原游荡的英雄汉。而历史书描绘的高乔通常是西班牙殖民者和印第安原住民的混血后裔,也许从小被父亲抛弃或不被父亲的家族承认,但却以(唐吉柯德似的?)西班牙传统骑士风范(比方:偷窃是可耻的,但杀人不是)为傲。

18世纪中期,当欧洲商人在布宜诺斯周边从事利润很大的皮革走私生意时,高乔们开始捕猎逃散的大群牛马。过去,这些牛马无人叨扰,在肥沃的潘帕斯草原上疯狂繁殖。它们数量如此庞大,猎杀它们如此容易,以至高乔们来不及处理它们的肉,收割完牛皮后就把成堆的尸体留在大草原上任它们腐烂或被大自然消耗掉。

18世纪末期,私有牧场发展起来(到19世纪后期,潘帕斯草原已经被圈成了许多大庄园),土地的集约使用代替了旧式的畜牧经济,纯种牲畜代替了杂群放牧,并以苜蓿作为饲料。过去自由自在的高乔变成了农场雇工。他们通常成群结队在牧场打工。在赶牛,烙牛,阉牛与宰牛之间,他们的确弹着吉他唱着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嬉笑格斗,像自由的风一样在草原上游走。问题就在这风儿 —— 牧场主跟我们21世纪的老板一样,需要的是勤勤恳恳干活儿的苦力,而高乔们不但随心所欲动不动自己给自己放假,并且压根不把老板们放在眼里,公然嘲笑和侮辱他们。高乔们风一样的生活也注定他们没有稳定的家庭,不可能做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伴侣和父亲。

所以直到19世纪后期以前,人们对高乔的印象还是粗鲁懒散没文化的loser。前面说过的那位文能写诗武能打仗的总统Sarmiento就曾在其被称为拉美文化界典范之作的《法昆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文明与野蛮》里将高乔写成野蛮和落后的象征。Samiento写道,”。。。游荡在茫茫原野上的高乔人,过着原始的牧民生活,勇猛凶悍,崇尚蛮力,拒绝进步和法理。。。“ Sarmiento在书中呐喊:” 难道我们应当把美洲最优良的土地丢给野蛮去荒废,任由千百条河流给水鸟静静划过而不通航开船吗?“

而高乔是怎样完成从没文化的懒汉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从loser到winner的华丽转身呢?
楼主 stranger2ureyes  发布于 2012-03-18 20:36:00 +0800 CST  

楼主:stranger2ureyes

字数:14491

发表时间:2012-03-13 03:11:4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3 23:14:06 +0800 CST

评论数: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