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博通:经济模式——日本的堡垒法和中国的盘香法(转载)

堡垒法基本上是族权国家最普遍的一种经济模式,那么为什么叫堡垒法呢?
任何事物和任何变种都难以无法脱离他的根基,那么堡垒法也是同样如此,我之所以叫堡垒法因为他非常的形象和好理解,既然是族权国家,那经济模式也必然是带有族权的特点,这就是堡垒法的一个成立关键。
说起日本,人们最常想到的一个现象,就是他的老企业非常多,动不动就传承数百年,那么为什么他们可以传承的这么久呢?
因为堡垒法。
那好,什么是堡垒法,那就是他们可以控制某一个领域,形成一个堡垒,即阻挡外面的资本进入,又可以保护自己的资本稳定,这种思想就是堡垒法,比如一个地方有十个做炸豆腐的,他们之间自然会产生竞争,这是必然的,他们就会变成十个堡垒,都会去想要控制一定的区域,他们构成堡垒的核心是不同的,比如说有人给的多,靠价格生存,有人做豆腐的手艺好,靠技术生存,有人多宣传,靠传播生存,等等。
他们会有自己构成堡垒的办法,堡垒与堡垒之间相互竞争,那么很有可能有的家就做不下去了,就不做了,这样腾出来的空间会继续被堡垒占领,经过反复的淘汰,很有可能最后就剩下2-3家还在做豆腐了,这时候,这个地方的竞争不是变少了,而是可以竞争的空间减小了,所以他们就开始向堡垒内部发展。
日本的产品常以制作精细著称,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可以相互竞争的空间非常小了,堡垒与堡垒之间的争斗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僵持,那么请注意的,在做豆腐的这个领域里有堡垒,在别的区域内同样也是堡垒分明,也就是说,不同的行业,形成了不同的堡垒,当这种态势形成后,他的直接结果就是资本很难换行业。
比如一个做豆腐的,当壁垒形成僵持了以后,他能做的并不是去做面条,因为做面条对做豆腐的人来说是一个全新领域,又因为堡垒相互僵持的原因,导致的结果是他一来不想轻易放弃,自己苦心争夺下来的地盘,一来是他贸然的去别的,很容易被排挤出来,所以他还得做豆腐。
于是,做豆腐的人,当相互竞争稳定了以后,他需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提升堡垒本身,比如炸豆腐的时间再控制的好一些,豆子挑选的时候好些,因为他不能轻易的改变行业,只能美化和加强堡垒,那么结果就是他的堡垒越来越稳定。
而当他越来越稳定越精细的时候,在这个行业里他的堡垒地位会逐渐的上升,那么做面条的想要进入豆腐的领域,就变得非常困难,结局就是,他可以长期的存在,这就是日本百年老店多的秘密。
那么堡垒法,有什么缺点呢?
堡垒法的缺点当然也是有的。我们都知道在过去,日本的上班族大多都是终身雇佣制,这节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1:39:00 +0800 CST  
可以长期雇用的关键就是在于堡垒的稳定,这是可以实现终身制的前提,因为堡垒和堡垒在竞争的过程中总会走到僵持,毕竟在任何领域都有一个占有率的问题,所以经过发展必然结果就是100%的占有率被不同的几个企业瓜分,形成稳定的相持后,堡垒是需要不断继续经营的。
那么因为相互的稳定作用,使得企业也变的稳定下来,对他的员工来说,可以长期的在这个企业工作下去。这是一种很表象的东西,但是我要说的是更深层的东西。
那就是堡垒法会扩散到每一处。
还用作炸豆腐为例,他的竞争是相对稳定了,所以他的工人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炸豆腐,然后一辈子做炸豆腐,没错,确实他可以成为炸豆腐的大师,但问题是:
别的行业就没有大师么?
这正是堡垒法的最大深层问题,那就是人身份的固定,曾祖父是做豆腐的,祖父是做豆腐的,父亲是做豆腐的,儿子是做豆腐的。
他们虽然传承了几代,他们做豆腐的本事是很强了,但问题是,他们除了能做豆腐以外什么都不行,为什么讲什么都不行呢?因为他们在做豆腐的领域同样形成了堡垒,那么别的行业就没有堡垒么?
答案是任何地方都有堡垒。所以虽然他们是可以做面条,但问题是,他们做面条达不到他们做豆腐的高度,而做面条里面的高手们会把他们挤死,这就是堡垒法的最大问题。
日本的自杀率非常高,其中有很多是因为失去工作的人自杀了,那么在中国人眼里换个工作算什么了不起的,为什么在日本就不行呢?其中有很多都是年富力强的中年男人自杀,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换个岗位呢?
因为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堡垒把他阻挡了。
对,没错,按照通常来说,就算做不了科长部长的,去别的单位做个小职员可以吧,但是问题来了,那就是堡垒制度会形成一套非常严密的关系。
也就是日本人常说的,20岁拿20岁的工资,30岁拿30岁的工资以此类推,当一个40岁的中年男人离开他本来的岗位的时候,他不能重新回到20岁,因为他的压力很大,家庭的,面子的,实际生活的。
为什么一个男人的最黄金年龄的人会活活被逼死呢?
他的能力,阅历,人脉明明达到了他的巅峰状态,为什么会最终被逼死呢?因为他在这个堡垒里是人尖子,在另一个堡垒里,他只是最低档的人,而一个40岁左右的男人,要重新与20岁左右的男人竞争,本来应该带有优势的,但问题是,想要在另一个堡垒里达到前一个堡垒的高度,就必须重走一遍,这就使得,他最终无路可退,只能选择极端。
那么,这个问题是这么简单么?
事实上是堡垒的危机还有更多的更深层次问题,这一节就要讨论产业链的问题。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1:39:43 +0800 CST  
做一块很普通的炸豆腐,最起码需要一个环节,那就是得买豆子,即便做炸豆腐的企业从研磨到加工成豆腐,然后再深加工成炸豆腐,那他也需要前面最重要的豆子。
而堡垒法的特点就是他们会逐渐提升自己精细程度,从一开始的普通黄豆,到好黄豆,再就纠结于产地,比如就要某一个县产的豆子,甚至会对制作豆子的水提出要求。
那么,可以说,确实堡垒法的好处就是精细,用最好的黄豆,最好的水,最好的师傅,制作出来的炸豆腐,自然好,这也是日本产品品质高的根本。
但,就没有问题么?
答案是,有的,甚至是最大的危机有两个,先讲第一个:
堡垒法本身存在着一个问题,这个深层的问题就是,堡垒法看起来很强大但事实上特别的脆弱。
做一个好炸豆腐,需要好水,好豆,好师傅,那么对这种好的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呢?
那就是控制力,对豆子的控制,对水的控制,对师傅的控制。所以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族权性所存在的排他性,排他性确实可以让自己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但优势往往就是最大的劣势。因为你排斥了别人,看起来很好,其实也等于把你自己给排斥了。
就是说,做炸豆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卖出去。
一切对于这个事物的追求就是为了卖出去,而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呢?这正是堡垒法最大的困局,那就是他需要一个极为稳定的空间,也就是说,人的饮食结构不能有改变,爱吃豆腐的,要一辈子吃豆腐,只有这个堡垒坚实无比,那么他所追求的究极炸豆腐才有意义。
如果人们不吃炸豆腐了,那会如何呢?
那他就完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他追求的堡垒精细是有前提的,恒久不变,只有这个地方所有人都一直吃炸豆腐,那么他才有生存的空间。
但问题是,竞争是永远存在的,即便这个炸豆腐在这个地方获得了绝对的控制,他就没有挑战者了么?
事实上,他只能控制这一个区域的人,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其他更多的堡垒,而那些堡垒如果延伸过来,他们就必须与其他堡垒作战,就算堡垒内的人都热衷于保护堡垒。看起来还是没问题。
但是,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那就是中国的盘香法,以后细谈。
堡垒法还存在另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堡垒法最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堡垒法会自己杀死自己。
堡垒是什么?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1:40:04 +0800 CST  
堡垒是用来阻挡别人的一种防御型工事,所以,他让别人进不来,那么他自己也难出去,这个出去指的是什么呢?
那就需求的变化。
炸豆腐只是豆腐的一种加工形式,如果说豆腐是一种初加工的基础原材料,那么炸豆腐也只是一种中层次的产品,炸豆腐是不是最高端呢?答案是否定的,炸豆腐可以再次加工。
为什么要用豆腐做例子,因为豆腐急剧变化性,豆腐的多变化性就代表着商业中的变化性,点卤水的时候控制计量就可以成为豆花,可以成为豆腐,豆腐可以炸,可以发酵,可以烤,可以制作成各种类型,甚至炸豆腐可以再次卤制,可以做成各种豆制品。因为急剧变化所以非常容易理解。
相反变化就是堡垒法的天然敌人,看起来一切用最好制作出来的炸豆腐极有竞争力,但事实上,他极为脆弱。
道理太简单了,没有一个人能一辈子都只吃炸豆腐。所以,即便你用最好的办法制作出来的炸豆腐,一旦人不爱吃了,那么商业中的一个铁律就是,再好的商品卖不出,就是废物。
所以,堡垒法的根本在于,他难以调整。
而他在信息化越发达,调整越快,变化越快的地方越没有竞争力,举个例子,在村县里,也许只有卖炸豆腐的,但是在城镇里就有可能有人卖豆花,卖豆制品,到了大城市,那么就将包罗万象,卖什么的都有,虽然你的炸豆腐非常的好吃,但问题是,做豆制品的人也许在炸豆腐这个领域不如你,但如果他有自己的秘方,可以做成更好的豆制品,那么他的竞争力就会比你强。
越发达,越追求时尚和口味变化越快的地方,堡垒法越是无法生存,日本的经济问题就在于此,你在日本关起门来,吃炸豆腐是可以的,但是你一旦打开门出去竞争,你就会自己掐死你自己。
因为你自己太难以调整了,如果以炸豆腐作为一个基础来说,你在这个基础上确实具有无限的竞争力,但是一旦向上走去,走到了豆制品这个范围,那么如果你想要达到这个领域的高竞争力,就必须首先让自己的内部向上提升,而这就是最难的一点。
理由就在于,你已经形成了坚不可摧的堡垒体系,当你需要为变化而改变的时候就很有问题了,比如,有些豆制品吃的是卤香的味道,如果炸豆腐太好,会喧宾夺主,反而不行,吃不出卤香,那么这个豆制品就是一个失败的作品。
问题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你的员工只会炸豆腐,并不会卤制,所以虽然他们炸豆腐很厉害,但在卤制这个领域就是门外汉,那么你为了能达到卤制的高境界是需要时间的,而恰恰问题是变化极快,今天要卤制,明天要酱制,后天甚至要臭豆腐。而你对于控制力的追求,导致你自己捆绑着了自己,想要打开捆绑,非常难,越是大型企业,越是难以调整,因为单一个流水线就有可能牵扯上千人,而本身就不善于转变的堡垒,最终会固守成规,难以改变,即便跟上了转变的节奏,却突然发现流行的东西又便了,跟不上变化的节奏,最终被淘汰。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1:40:28 +0800 CST  
一方面,你的员工之间有堡垒,他们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的内部堡垒制度,如果有一天你说,炸豆腐要做次一点,卤制要好一点,那就会发生豆腐派和卤制派的争斗,这种争斗会大大降低竞争力,这也是族权本身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所以,日本经济的最大问题就是,当堡垒越大的时候,他越难以调整,而当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的时候,他因为无法转变,虽然他的产品极好,但他的变化极慢,最终会失去竞争力被其他堡垒攻破。
这就是堡垒法的问题。
所以,当分析完日本的堡垒法以后,就会发现,日本的经济存在严重的问题,族权的经济模式和族权的特点是一样的,那么最后的结局也是一样的。
强大时如日中天,衰落时难以改变。
对于旧势力来说,他们的形成是打垮了上一代以德川幕府为根基的势力,所形成的势力,随着日本的近代化,他们控制了日本经济的核心。
但是,当军国主义暴走的时候,他们走向了配角的地步,而战争的结束,重新让他们寻找到了新方向。他们没有崩溃和瓦解的前提是建立了亲美政策和美国对他们的保护。
那么是不是他们就高枕无忧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堡垒法难以调整自己的结构,所以能真正调整自己的机会只有在社会瓦解和大规模战争后,但问题是,虽然旧势力依旧把握着日本的核心,可随着产业调整的机会,一大批新生的企业开始出现,这就是新势力的出现。
旧势力和新势力相互之间一开始处于一种主从的关系,带有绝对控制力的旧势力在一开始控制着新势力,因为新势力想要兴起,需要资本,而卡住资本就等于卡住了新势力的兴起。
但问题是,这种由旧到新的变化一旦开始,那么就不会停止,只会不断的迈进,这是堡垒法造成的问题。
另外,堡垒法的问题还有很多,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出口型国家,一方面因为日本缺少资源,另一方面是因为族权经济需要外侵性,而出口商品赚外快自然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但堡垒法的反面就是排他性,贸易壁垒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贸易壁垒好不好呢?其实贸易壁垒是先伤人,后伤己。
因为资本是需要流动的,商品贸易同样是如此,只有相互之间的流动才可以创造更大的机会和更大的利益,如果双方都形成了壁垒,相互隔绝,那么资本只会在内部流转,这种方式就决定了,族权性的内斗模式会开始,这样资本只会在内斗中逐渐减少,而不是增多,并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族权模式。
那么为什么嘴上还要喊着自由经济呢?
这一点以后细说,日本得利于出口商品获得利益,但他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实际上也在进行贸易保护。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1:40:50 +0800 CST  
我们都听说过,日本会给亚非拉国家三流产品,给欧美二流产品,给自己人留一流产品,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贸易壁垒,当你作为一个日本人,挑选一样商品的时候,当性价比都差不多的几样产品让你为难的时候,带有这种日本人用一流商品的内部逻辑,就会让你认为,日本的商品是品质最好的。
所以,购买者会大大加强对日本商品的青睐。
但,壁垒挡住了别人就等于挡住了自己,只能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对自己产生好处,却会产生更多的隐患。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1:41:44 +0800 CST  
中国的盘香法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0:46 +0800 CST  
什么是盘香?
盘香是可燃香的一种,他是由螺旋状的结构制成的,可以用较小的面积增加更多的可燃香,并且通过螺旋上升的制作手段,让他只需要点燃一次就可以持续燃烧。
如果这还不够直观的话,那么家庭最常见的盘香就是蚊香,蚊香大多都是做成盘香状,但毕竟蚊香没有盘香听着美观,叫盘香法。
所以,从最简单的角度上说,盘香法存在三个特点:
第一点是盘香是一个螺旋状的形状,当他被支架或者悬吊起来的时候会自然的分出上下层次。
第二点是盘香是一种可以持续燃烧的可燃香或者焚香,随着燃烧的持续,最终会由下至上的燃烧。
第三点就是关键了,盘香是用来烧的。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1:15 +0800 CST  
你可能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其实只要你理解欧美的堡垒法,马上就可以明白为什么说盘香法是堡垒法的克星了,因为堡垒的坚固在于固化不变,而盘香的作用就是用来烧的,所以堡垒法要求中最关键的就是不变,而盘香法正好相反,那就是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不变才是堡垒法,而变化就会让堡垒内部的关系相互之间发生松动,导致整个堡垒的坍塌,而盘香法,就是追求变化。所以,堡垒法很怕盘香法。
但是,如果仅是这么简单的介绍的话,那么肯定会让人难以理解,这不需要着急,所需要解释的是,中国为什么会变成盘香法?
因为中国过去就是堡垒法。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1:57 +0800 CST  
而盘香法是堡垒法的进化型,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中国曾经也是封建制度的社会,所以是堡垒法天经地义,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堡垒法会变成盘香法呢?
中国的根本商业竞争形势发生了改变。
这就使得,原本是堡垒法的中国,逐渐进化到了盘香法,而想要理清这个观念,就需要了解整个变化过程。
想要弄明白盘香法的变化过程,就必须要明白一个根本的道理。
礼的作用。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2:27 +0800 CST  
这里的礼并不是礼物的意思,是礼法。
为什么一个国家要讲礼法,或者说讲礼貌?为什么我们见到了老师要叫老师,不能随便的叫老张,老王什么的。
因为礼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表达人的身份,所以,礼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他是族权思想的一种体现,不同的人要去使用不同的礼,你见了老师之所以叫老师,是因为按照礼法,你就需要叫他老师,他的身份是老师,所以如果你见到了老师不叫,那便是失礼和无礼。
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再回头看问题就简单了很多,中国过去自然是堡垒法,而伴随着堡垒法的就是他根本的社会制度。
封建制度。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2:46 +0800 CST  
封建制度恰恰是礼法最为昌盛的时段,在这个时段里,为什么那些贵族需要去练习礼乐,目的就在于,封建制度需要一套完整的社会制度和礼法制度来表达人的身份,这就是礼乐的根本目的所在。
一个贵族,他可能需要学习多重复杂的礼仪,而当他学会这些礼仪的时候,他自然是一个贵族,并且,不同的礼仪花费是不同的,越是地位高的,他的礼法对他的要求就越高,这是为了一个很简单的目的,那就是表示他的身份。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3:17 +0800 CST  
那么这与商业有什么关系?
这恰恰是堡垒法和封建制度所最推崇的地方所在,王族有王族的使用商品,贵族有贵族的商品,士大夫有士大夫的商品,以此类推,直至没有身份的野人和奴隶贱人。
不同的阶级之间使用不同的商品,以此划分出严格不可逾越的鸿沟,让他们之间的身份难以相互转变,这就是礼法的目的。
所以,堡垒法制度下的商业会跟随这种模式进行,而当阶级和身份被锁住了以后,商品的方式就会变成堡垒法,因为他们只需要去严格的按照礼法所规定的模式去制作便好,不同的阶级之间的品味是无法相互转化的。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4:44 +0800 CST  
那么分出不同的堡垒来,商人只需要霸占这一领域的话,他不愁自己的销路,越做越精,而当他越做越精的时候,他的对手便很难与他竞争。
简单说,一个制作上等丝绸的商人,他不用关心别人的眼光是什么,他只要用好丝绸,好织机,好裁缝,和好工人就好,他一切的追求就是以最好为标准,当用最好的东西,制作出来的上乘产品出现后,所能购买他的人群的人也就只有贵族。
对于这个堡垒里面的商人来说,他们所需要竞争的就只有同领域的对手,而他们会不断的在手艺和原料上下功夫,理由就在于他们只要不断的提高产品的品质,就会有销路。堡垒越做就越坚固。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5:37 +0800 CST  
而制作棉麻的商人,他们所要面对的就是中下层阶级,他们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价格上竞争,在手艺上下功夫。但不论他们做的东西再怎么好,贵族也不会用,所以他们只能控制这个
所以,由于层层堡垒的分化,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商人们只能去着眼于如何使得自己这个堡垒变得更加的坚固,而并不能去轻易的占领别人的地盘,因为堡垒林立,难以逾越。
这也就是堡垒法,之所以可以存在的根本。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5:56 +0800 CST  
但问题是,中国的礼乐崩坏了。
新的出制度出现了。封建制度被王朝制度所替代。
那么堡垒法为什么逐渐被盘香法替换了呢?
因为堡垒法在多重力量的作用下崩塌了,所以堡垒法被盘香法替代了,这里就先讲其中的一个原因,然后逐个原因进行梳理:
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支撑身份的根本不再是礼法了,是行为论,也就是你的地位的合法性并不是由你的控制力决定了,而是由行为论决定了。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6:31 +0800 CST  
那么有什么改变呢?
过去的贵族,他只要会贵族的礼法,穿戴贵族的衣服,使用贵族的商品,那么他就自然是贵族,只要他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控制力,那么他的地位就会非常稳固。
可是新的制度决定了,控制力不但不能为自己加分,相反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问题:
这就是仇富仇贵现象开始大规模出现的原因。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7:12 +0800 CST  
吃点饭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2:07:43 +0800 CST  
是否说,中国人对富贵着一种天然的仇恨,答案是相反的,那就是中国人对富贵有一种执着,那么为什么想要成为富贵却又仇视富贵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支撑的核心出现了变化,拥有财富和权利不但不能成为富贵人家的保护符,相反成为了对富贵人士的约束,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富贵人士,他必须去按照行为论的要求作一个“好富贵人士”。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9:53:00 +0800 CST  
什么叫“好”富贵人士?
当富贵了以后,所做的事情,必须一切与“好”相关,一旦做出了与“好”相悖的事情那么马上就成了“坏”富贵人士。
而触犯了行为论以后,他的地位马上就松动了,地位一旦松动,仇富贵人士现象就自然生成。
也就是说,人们只尊重“好”富贵人士,而对“坏”富贵人士就有着一种天然的仇恨,这种仇恨的根源是从行为论中出现的。
楼主 看不见雪的熊  发布于 2015-03-23 19:53:23 +0800 CST  

楼主:看不见雪的熊

字数:180420

发表时间:2015-03-23 19:3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30 11:22:47 +0800 CST

评论数:8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