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刻符已是成熟汉字:))

哈佛大学所藏良渚黑陶上的汉语字符浅释(BSBQ115)

探索远古文字文化含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是一个成功率特别低的过程。目前关于众多远古文字符号的理解,多是属于似是而非的假设。唯有将那些奇怪的符号与汉字的基本构字原理无缝结合,类似一把小钥匙插入一把大铁锁,晃然一声脆响,锁头果然开了,大致才算接近那些文字的本相。而既然许多德高望重的前辈老师都愿意承担风险大胆推证,我又何须裹足于他们高大身影的背后。我沿着前人的足印继续往前走,正是对前人的一种尊重。

美国哈佛大学Sacklei博物馆的一件灰黑陶双耳壶圈足内壁上,刻有多个汉字符号。李学勤老师在1986年第6期《文博》期刊上发表《海外访古记二》,提到此件文物。饶宗颐老师在1990年第6期《浙江学刊》发表《哈佛大学所藏良渚黑陶上的刻符试释》,认为哈佛大学Sacklei博物馆列1984•159号陶器上的刻符是9个字,即“孑孓人土宅(厥)肱……育”,是关于上古“奇肱民”的记载。李学勤老师在1992年第5期《文物天地》上发表《海外访古续记(一)》,认为陶器上的刻符是6个字。钱玉趾老师于1997年第2期《四川文物》上发表《存于美国的良渚文化陶壶及其字符》,认为陶器上是12个字。

认真观察三位老师所录此件文物上的字符,可以发现笔画大体一致,饶宗颐老师所录字符更全。李学勤老师所录字符为6个字,饶宗颐老师所录字符为9个字,钱玉趾老师所录字符实为8个字,拆读为12个字。笔者现将自己对此件陶器文字内容的理解陈述如下,供各位老师参考。

第1字。子。与周代金文大篆的子字写法一样。
第2字。孙。大篆孙字从子从系,此处字符为子字变形。字形与第1字子字明显相关,却又略有区分。系字本意为绳结,此字变形含绳结之意。笔者理解为历史早期曾用的孙字简体。
第3字。人。与金文大篆人字写法完全一样。
第4字。祖。祖、且二字同源,象阳器。人呼小祖宗,即指此物。
第5字。宗。与金文大篆写法相近。
第6字。人。与金文大篆写法一样。
第7字。神。与金文大篆神字的通用写法一样。
第8字。仙。大篆仙字,从人从䙴。此处从人从山,山在人下,笔者理解为历史早期曾用的仙字简体,即历史早期本有从人从山的仙字写法。
第9字。佑。与金文大篆写法一样。

哈佛大学Sacklei博物馆收藏的这件良渚陶器圈足内壁刻文内容是:子孙人 祖宗人 神仙佑。文字内容显示,这件陶器在历史早期是作为礼器使用。

为何这件陶器刻文的字体如此成熟,与目前良渚文化同期其它刻文完全不一样?因为历史早期的汉字是图文并用、繁简并用、多体并用。图语萌生于上万年前的象形图画,沿袭使用到东周时期的巴蜀图语,在云贵高原部族地区甚至沿袭使用到东周以后。三星堆2号青铜树底座之上、树干之下有三个镂空的“壶”字,字体和大篆一样。巴蜀地区东周时期仍在用图语,夏商时期怎会有成熟的简字呢,正是因为图文并用、繁简并用、多体并用。

另外,余杭南湖出土的黑陶圈足罐刻纹、苏州吴县澄湖出土的黑陶罐刻纹等等,均包含着四五千年前的非常丰富的汉字文化信息。笔者也尝试在近日将自己的初步探索成果整理出来,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何连红2019年5月14日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4 15:18:11 +0800 CST  
谢谢李仁瑞2015提帖关注!本帖的重点是探索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刻符,是夏朝之前的事情。在《浅谈夏文化》一文当中,我认为夏的概念始于夏朝以前,夏族分布区域北起漠北、南到大海。。在兴隆洼遗址、良渚遗址、红山遗址、石家河遗址等处均发现夏蝉图腾玉器文物,证明在距今四千多年到六七千年之前长江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居民已经自称夏人并同属夏人支系。
————————————————

浅淡夏文化(BSBQ69)

l、夏的本义是什么?

夏是蝉。殷墟甲骨文有一字形,头上有角,身上有翼,身下有足。民国时期叶玉森《殷墟书契前编集释》∶“矮首翼足,与蝉逼肖,疑卜辞假蝉为夏,蝉乃最著之夏虫,闻其声即知夏也”。

夏是中国。《说文解字》∶“夏。中国之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两手。夂,两足也”。《说文解字》认为夏是中国人的头、手、足。更准确地说,夏是早期中国人的族号,蝉是早期夏族的一种图腾,夏字是蝉的头、翼、足。

2、中国人以夏人自称是始于夏朝吗?中国是文献大国,几千年的大事基本都有沿袭文献记载,地球之上仅此一家。经过当代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完成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让夏朝世系发展线索已经比较清晰。

早期华夏部族核心聚居地在不同时期曾有四海分区、五山分区、九州分区、十二州分区、八索九丘分区等等。《海外东经》记载的大夏,反映夏朝之前华夏核心区的地理信息。在《山海考》及《三星堆青铜面具正是华夏部族图腾》当中,笔者将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大禹世系称为后夏,将公元前26世纪到公元前21世纪的黄帝世系称为中夏,将公元前26世纪之前的炎帝世系称为前夏、大夏。

3、5000年前的中国是万国时代吗?

2018年5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可喜确认在五千年前中国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却遗憾地错误地将五千年前的中国描述为万国万邦的时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赵辉∶“这种诸多地方文明并立现象与传说中所描述的天下万国、天下万邦的情景相吻合,所以我们借用这个意境,把这个时代称为古国时代”。

远古中国并非一步就跨入文化大一统的时代,肯定经历过一个漫长的万国时代,但是那是在更加久远的时候,不是在五千年前的时候。在兴隆洼遗址、良渚遗址、红山遗址、石家河遗址等处均发现夏蝉图腾玉器文物,证明在距今四千多年到六七千年之前长江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居民已经自称夏人并同属夏人支系。蝉、太阳作为大自然当中存在的物质,除了夏族崇尚,别族也有巧合地喜欢的可能。大自然当中并不存在的龙、凤、玉猪龙等图腾文化,却是早期夏族独有的文化标志,只可能通过分封迁徏的途径传播到长江黄河全流域及周边广大地区。龙图腾是父系氏族社会初期华夏部族蛇图腾与鸟图腾的组合图腾,玉猪龙图腾是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华夏部族龙图腾与炎帝朱襄氏支系原有的猪图腾的组合图腾,均是原创性极强的夏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尤其是鸟、鼠合一的夏族土地神图腾,又称鼠王、梁父,典出《山海经》当中鸟鼠山。鸟鼠合一的夏族土地神造型文物遍布长江黄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早期文化遗址当中,在浙江良渚遗址、湖北石家河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黄河中下游龙山遗址等等古文化遗址当中都可以找到鸟鼠合一的土地神图腾符号,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到六七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早期部族文化的高度同源性和高度一体性,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到六七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及周边地区已经通过分封迁徏的形式实现了大区域大一统的管理。

(关于江河各地遗址当中土地神图腾符号的思考详见笔者《梁父考二稿》、《涪陵鸟形尊实为华夏社神图腾》)

何连红

2018.6.25.

本文附件《人类文化的三种类型》略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4 19:20:49 +0800 CST  
百越属夏,是远古华夏的重要组成部份。几千年前就有龙、凤、玉猪龙、土地神等图腾文化的地区,定是属夏。事实上汉字在同一时期在长江黄河流域各地应该都有,但考古发现需要缘份。这个帖子仅就考古发现的良渚字符进行观察,认为已是成熟汉字。其它贾湖、半坡、屈家岭、二里头、石家河等遗址均有刻符,限于资料限于水平,这个帖子暂未涉及。当然许多遗址当中刻符,应在精准破译识读基础上才能确认是否文字符号。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5 17:34:28 +0800 CST  
文献记忆也有片面性。周代之后关于早期华夏历史记忆,包括孟子包括春秋史记,都有一定片面性。起码无法解释良渚、三里堆等等遗址当中鲜明的华夏图腾文化甚至鲜明的汉字文化等等。我另外在国观发了《三星堆青铜面具正是华夏部族图腾》一帖。在本帖将陆续介绍几处良渚字府为汉字符号的初步思考。欢迎各位老师指导。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6 22:54:40 +0800 CST  
这是余杭南湖出土的黑陶罐上的刻符,到底是一张网呢?还是一片田呢?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8:58:18 +0800 CST  
余杭南湖黑陶罐刻符,一条猎犬?一条逃跑的野兽?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01:40 +0800 CST  
一口大锅?一块石头?织布机?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03:30 +0800 CST  
一束鲜花?一棵稻穗?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05:10 +0800 CST  
一条鱼?一支箭?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07:10 +0800 CST  
一面旗帜?一块鱼肉?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08:13 +0800 CST  
带子吊着布?还是什么?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10:41 +0800 CST  
余杭南湖黑陶罐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13:03 +0800 CST  
陶罐外壁有多个刻符,这些刻符到底是图画呢?还是文字呢?如果是文字,内容是什么?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14:29 +0800 CST  
余杭南湖遗址黑陶罐良渚字符浅释(BSBQ116)

浙江余杭南湖1987年出土的黑陶罐,编号是87C3-658。陶罐外壁有多个刻符,这些刻符到底是图画呢?还是文字呢?如果是文字,内容是什么?只有准确地说出这些刻符定向表意的内容才能证明它们是文字,否则只能猜测它们是具有一定记事功能的图画符号。一只野兽在大地上奔跑,旁边似乎有一张网,还有一些石头,人们于是认为这或许正是一次古人狩猎的场景吧。

早期汉字同时并用两种基本字体:图语与字符。一字多体,图文并用,以图为贵,以文为便,这是早期汉字的总体特征。华夏图语也是一种字符,不是一种绘画。华夏图语是一种产生于历史更早期、笔画形状更为繁复、象形字特征更为鲜明的文字符号。图语有繁简之别,存在大量一字多体现象。华夏图语萌生于上万年乃至数万年前,大致成型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图语相当于后世的繁体字,字符相当于后世的简体字,图语相当于后世的正楷字,字符相当于后世的行草字,图语相当于西方字母文字的大写,字符相当于西方字母文字的小写。由于图语诞生于远古神圣图腾文化时候,夏商时期的人们对图语怀着一种虔诚的文化敬重,所以印章国玺往往采用图语。但是由于图语太繁复,学习交流成本更大,在后来的时代变迁中就渐渐消失了。相对简便的字符,则因为文化传承的需要而流传了下来,成为汉字文字文化的主流。

余杭南湖黑陶罐上面的刻符也是早期汉字图语,与后世的甲骨文、金文、大篆一样,每一个字符都有固定的构字思路和定向的表意对象,不是随机的画图指事。虽然也是画图,但是只能这样画,不能别样画。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别样画,没有遵循固定的思路,即使想要表达某个意思,当时的人或后来的人都很难明白。下面細看这8个字符。

第1字。米。和金文、大篆写法一样。和楷书写法一样。
第2字。肉。通月。在历史早期,大致月是猪肉的象形,肉是鱼肉的象形。而猪肉月和月亮月写法差不多,不容易区别,所以猪肉月作为单字被淘汰,但仍保留了大量作为部首的猪肉月。
第3字。布。从又举杖为父。以带系帛为巾。《说文解字》:“布,从巾,父声”。此处图形上部若举杖,下部苦吊巾,合解为布字。
第4字。羹。大篆通用字型为鬻,鬲为炊具,其中为羊,其旁双弓为水汽。此处图形为锅中烹物,旁有水汽,合解为羹字。
第5字。耕。《说文》:“犂也。从耒井聲”。此处图形实为犁在井田之中。
第6字。猎。大篆猎字,左为犬,右为长毛野兽。右上为长毛,右下为兽足。此处图形为早期刻符常见型,为猎兽原型。
第7字。织。此字古有二体,織是形声字,只是象形字。只,原本是织机的象形。此处图形为织机状。
第8字。渔。鱼形,通渔。

余杭南湖黑陶罐八个字符内容:米肉布羹,耕猎织渔。这应该是古人常用的两个成语。耕而得米,猎而得肉,织而得布,渔而得羹,这是古人质朴的生活信仰,也是后人识读这八个字的一种文化秘码。

何连红2019.5.17.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09:17:26 +0800 CST  
《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尧典》一说原典,一说补记。这段话原意是观察天相、制定历法,却可以粗线条地反映夏前到周代华夏两大支系的封地分布情况。在《略论三星堆青铜面具正是华夏部族图腾》第一部份第3小节提到:“七八千年前。蛇图腾与鳖图腾时代。太昊与少典时代。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初期……蛇图腾的伏羲就是蜀文化记忆中的蚕虫,鳖图腾的河伯就是蜀文化记忆中的川主鱼父,后来又衍生了鱼凫等等写法”。牛图腾的神农氏、猪图腾的朱襄氏、马图腾的轩辕氏皆以有熊氏为远祖。有易氏、有虞氏则追伏羲氏为远祖。
《尧典》提到的和叔、和仲相当于《穆天子传》当中河伯、河宗,封地分布在长江上游、黄河流域、及北到外兴安岭一带,即后世汉语北方语系方言区。为何《元典章》规定以伏羲、神农、黄帝作为先祖进行公祭,因为蒙古人或女真人均是龙凤图腾的华夏分支。
《尧典》提到的義叔、義仲应指虞舜本族封地及其弟象的封地,大致包括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及中南半岛地区,即周秦时期的百越地区。《越南摭怪》记载文郎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至狐狲精国”,这是对舜弟象之国的另一种文化记忆。交阯、日南、九真三郡并非都挤在半岛东海岸一角,后世在这一带更容易找到衍生地名而已,毕竟只有这一带北属直到近代。笔者推测是在东周前期佛教文化才在中南半岛覆盖龙、凤、伏羲图腾文化。
————以上摘自拙文《相城地名早期历史文化浅操》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7 11:31:33 +0800 CST  
良渚古城应即太昊之城(BSBQ117)

今天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的核心地区,实即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这一地区的早期历史文化是华族部族早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文献记忆中的良渚文化发展线索大致如下。

1、七八千年前,环太湖地区属于广义的太昊盘古伏義族裔。

2、五六千年前,环太湖地区属于东夷部族重要支系。炎帝晚期,已有吴族之号。《海内经》记载了炎帝之孙伯陵与吴权部族的冲突。吴,即虞,即蜈图腾,意与蚩同。权,即权柄,意与尤近。吴权即吴族之长,蚩尤为东夷之长,吴权实即蚩尤。吴权的典故,除了反映炎帝时代晚期的部族冲突,同时也反映东夷的重心在吴,即在于夷地区,也即环太湖地区。

3、四千多年前,黄帝世系时期,环太湖地区属于少昊部旅支系。少昊为这个时期的东夷首领,而东夷泛指由大兴安岭到东南沿海的多个部族。一般资料认为这个时期东夷部族的重心是在后来的青州一带,但是这个时期也正是良渚文化的繁盛时期。

4、唐尧时代,环太湖地区属于義仲部族。
《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嵎夷何指?一般认为泛指东夷,笔者认为专指于夷。而于夷部族分布可以北达青州南境,所以《禹贡》青州地理涉及于夷。
旸谷何指?一般认为在青州地区,笔者认为即指太湖。
義仲何指?应即有虞氏,太湖周边常州、常熟、藏书地名与之有关。一般认为藏书地名与汉代朱买臣有关,其实可能是附会。
《尧典》提到的和叔、和仲相当于《穆天子传》当中河伯、河宗,封地分布在长江上游、黄河流域、及北到外兴安岭一带,即后世汉语北方语系方言区。为何《元典章》规定以伏羲、神农、黄帝作为先祖进行公祭,因为蒙古人或女真人均是龙凤图腾的华夏分支。《尧典》提到的義叔、義仲应指虞舜本族封地及其弟象的封地,大致包括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及中南半岛地区,即周秦时期的百越地区。《越南摭怪》记载文郎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至狐狲精国”,这是对舜弟象之国的另一种文化记忆。

5、夏代。环太湖地区属于《禹贡》记载的扬州核心地区。扬州之名,对应阳山、阳谷。

6、夏代之后吴越并立的过程文献记载并不清晰。大致夏代夏后氏封其子嗣于先,重心在钱塘江一带。商代商王又封吴泰伯于太湖北岸一带。

小结。《史记》记载少昊的情形,类似于泰伯的实际经历。大致泰伯协助商王打败夏后氏余部受封,少昊协助炎帝打败蚩尤受封。经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合作,良渚古城遗址古城墙断代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间,这与史学界关于少昊的断代刚好吻合。因此笔者认为良渚古城就是少昊之城,是黄帝嫡子玄嚣及其后裔在其封地的一座最重要的王城。

何连红2019.5.18.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8 09:21:50 +0800 CST  
良渚古城应即少昊之城(BSBQ117)

今天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的核心地区,实即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这一地区的早期历史文化是华族部族早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文献记忆中的良渚文化发展线索大致如下。

1、七八千年前,环太湖地区属于广义的太昊盘古伏義族裔。

2、五六千年前,环太湖地区属于东夷部族重要支系。炎帝晚期,已有吴族之号。《海内经》记载了炎帝之孙伯陵与吴权部族的冲突。吴,即虞,即蜈图腾,意与蚩同。权,即权柄,意与尤近。吴权即吴族之长,蚩尤为东夷之长,吴权实即蚩尤。吴权的典故,除了反映炎帝时代晚期的部族冲突,同时也反映东夷的重心在吴,即在于夷地区,也即环太湖地区。

3、四千多年前,黄帝世系时期,环太湖地区属于少昊部旅支系。少昊为这个时期的东夷首领,而东夷泛指由大兴安岭到东南沿海的多个部族。一般资料认为这个时期东夷部族的重心是在后来的青州一带,但是这个时期也正是良渚文化的繁盛时期。

4、唐尧时代,环太湖地区属于義仲部族。
《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申命羲叔,宅南极,曰交阯……`分命和仲,宅西土,曰昧谷……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嵎夷何指?一般认为泛指东夷,笔者认为专指于夷。而于夷部族分布可以北达青州南境,所以《禹贡》青州地理涉及于夷。
旸谷何指?一般认为在青州地区,笔者认为即指太湖。
義仲何指?应即有虞氏,太湖周边常州、常熟、藏书地名与之有关。一般认为藏书地名与汉代朱买臣有关,其实可能是附会。
《尧典》提到的和叔、和仲相当于《穆天子传》当中河伯、河宗,封地分布在长江上游、黄河流域、及北到外兴安岭一带,即后世汉语北方语系方言区。为何《元典章》规定以伏羲、神农、黄帝作为先祖进行公祭,因为蒙古人或女真人均是龙凤图腾的华夏分支。《尧典》提到的義叔、義仲应指虞舜本族封地及其弟象的封地,大致包括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及中南半岛地区,即周秦时期的百越地区。《越南摭怪》记载文郎国“东夹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湖,南至狐狲精国”,这是对舜弟象之国的另一种文化记忆。

5、夏代。环太湖地区属于《禹贡》记载的扬州核心地区。扬州之名,对应阳山、阳谷。

6、夏代之后吴越并立的过程文献记载并不清晰。大致夏代夏后氏封其子嗣于先,重心在钱塘江一带。商代商王又封吴泰伯于太湖北岸一带。

小结。《史记》记载少昊的情形,类似于泰伯的实际经历。大致泰伯协助商王打败夏后氏余部受封,少昊协助炎帝打败蚩尤受封。经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合作,良渚古城遗址古城墙断代在距今4300年至4500年之间,这与史学界关于少昊的断代刚好吻合。因此笔者认为良渚古城就是少昊之城,是黄帝嫡子玄嚣及其后裔在其封地的一座最重要的王城。

何连红2019.5.18.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8 09:28:52 +0800 CST  
吴县澄湖遗址黑陶罐良渚字符浅释(BSBQ118)

1976年苏州吴县澄湖遗址出土了一个鱼篓形黑陶罐(74WchJ127:1),其腹部有4个并列的刻符,是目前仅有的几件良渚文化连文刻符之一,众多学者曾作试读,笔者在此也略陈浅见,仅供感兴趣的师友们参考。

右起第1字。鱼。吴县澄湖遗址陶罐上的这个字,就是余杭南湖遗址陶罐第8字的简化,即鱼形的简化。

右起第2字。鬲。一种炊具,器身有交叉纹路。《说文解字》:“鬲。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鬲的标准器型,腹部有交叉纹路,始于何时?为何要刻上交叉纹路?均已无从考证。好在汉代许慎还记得,这个汉字的写法正是这种炊具器身交叉纹路的象形。

右起第3字。肉。鱼骨上挂着鱼肉。在历史早期,大致月是猪肉的象形,肉是鱼肉的象形。而猪肉月和月亮月写法差不多,不容易区别,所以猪肉月作为单字被淘汰,但仍保留了大量作为部首的猪肉月。吴县澄湖陶罐上这个鱼骨挂肉的肉字,是余杭南湖陶罐第2字的简化。汉字是通用的表意符号文字,有共同的构字原理,不是随机即兴的画图表意。

右起第4字。鼎。《说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查甲骨文、金文当中鼎字的写法,由三足简写到二足,都是几何对称造型。其中,京都99(甲)、京都99合11350、续5.16.4(甲)这些甲骨文鼎字写法,和吴县澄湖陶罐上这鼎字写法已经比较接近。

苏州吴县澄湖遗址出土的鱼篓形黑陶罐4字符内容合为:鱼鬲肉鼎。这四个字也应该是当时的一个固定词组,即汉语成语,反映远古先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

图文并用、繁简并用、多体并用,是早期汉字的基本存在形态。余杭南湖陶罐8个字符是汉字图语,吴县澄湖陶罐4个字符、哈佛大学博物馆所藏陶罐9个字符则是汉字简字。早期汉字图语、早期汉字简字,与甲骨文、金文、大篆的构字原理是一样的,否则后世就无从精准识读。良渚字符本身的成熟度及良渚字府的精准识读,充分证明良渚字符已是成熟汉字,充分证明四五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成熟的汉字文化系统。除了良渚字符文字本身的成熟度,现在识读出“鱼鬲肉鼎”、“米肉布羹”、“耕猎织渔”等成语的出现运用,也可以反映当时汉语文化已有很高成熟度,老早就已经不是咿咿哇哇打手势的时代了。

另外顺便记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昨晚我在观察者网看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许宏研究员《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一文,新标题《易中天说中华史只有3700年,能这么砍吗?》。内容有:“如果说狭义地看,作为政治实体的中国只能上溯到3700年那个时候”。“在二里头之前没有哪一个政治实体可以称为中国“”。“对于我们熟悉的广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版图,我更愿意把它用地理的概念称作‘’东亚大陆‘’,因为在我所阐述的3000到5000年前是没有一个庞大的‘’国家‘’的”。“早期的中国是土生土长的吗?我们的回答是,早期的中国既不是土生土长的,也不是完全外来的,而是建立在海纳百川吸收外来因素,到了当地又经过本土化吸纳、创造的基础之上的”。“甚至甲骨文等等,我们还都没有找到源于中原的本土基础”。“甚至像二里头这样管控、驾驭大范围人类群团的政治模式,究竟是我们从无到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明,还是受到了外边的影响和刺激才形成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比如说兵马俑,古代中国人的解剖学常识是非常差的,兵马俑那样的非常逼真的东西是纯本土的吗?甚至我们现在也有同仁在研究,像秦汉帝国这样大的帝国统治方式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发明。要知道,在它二三百年之前,波斯帝国已经形成了,非常有意思”。我不是十分明白,即然上述观点现在由于不符事实已经不能成立,那么许教授为何还要同意授权观察者网此刻转载发布这篇文章呢?是否许教授本人此刻的真实意愿呢?

何连红2019.5.19.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9 09:09:41 +0800 CST  
右起第1字。鱼。吴县澄湖遗址陶罐上的这个字,就是余杭南湖遗址陶罐第8字的简化,即鱼形的简化。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9 11:54:57 +0800 CST  
右起第2字。鬲。一种炊具,器身有交叉纹路。《说文解字》:“鬲。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鬲的标准器型,腹部有交叉纹路,始于何时?为何要刻上交叉纹路?均已无从考证。好在汉代许慎还记得,这个汉字的写法正是这种炊具器身交叉纹路的象形。







楼主 沙滩老鳖001  发布于 2019-05-19 11:57:02 +0800 CST  

楼主:沙滩老鳖001

字数:45203

发表时间:2019-05-14 23:18: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6-10 17:11:11 +0800 CST

评论数:12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