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世界.温骏轩(第一部分《谁在世界中心》已出版)



前  言1

开始以地缘的角度解析国际关系,最初只是来源于一时的灵感,觉得中印两国的地缘结构颇有些相似的味道,于是便有了〈印度与中国的地缘情况对比〉的主贴。只是写到后来很多朋友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于是便越写越多了。也许以后还要将视线从中国的周边扩散到其他地区,因此便请版主将名字改为了〈地缘看世界〉。
没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会完全一样的,因此主贴中将中印两国做这样一个类比也成为争议最多的话题。我承认一开始并非出于技术的角度开这个贴,只是做为一个有趣的话题罢了(因此用的是一个马甲发贴)。不过后面的内容的确是经过一番探究的。
我并不认为大家需要全盘接受我的观点,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方法,或者说一个思路。大家尽可以在这当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实用地缘的方法解析国际关系,很多高手都在做。我只不过是做些基础的分析,为部分需要的朋友答疑。就好像大家都知道1 1等于2,但也许有人会感兴趣为什么结果不会是3一样。
如果没有意外,我会每天上线,也会应大家的要求开展新的话题的。个人比较喜欢论坛上的互动氛围,基本都是在线写(包括做图),因此也很难系统的形成专题。请版主为每页的重点内容加上标题,也是为了便于大家检索自己喜欢的话题,所以并不会点击进去就看到所需要的内容。不过爬楼也是一种乐趣,何况里面有不少朋友也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前    言2

从09年7月开这个贴以来,也已经有半年多了。就“地缘看世界”这个话题而言,实际上还是从中国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或者说是主要探究与中国相关的地缘话题,包括中国在这个星球上的地缘定位、周边地区的地缘结构,以及他们与中国之间的地缘关系。这部分目前已经整理成书稿,如果幸运的话,当会有机会出现在书店的某一个角落。
在写完这部分之后,按照“地缘看世界”这个命题,应该将视线投向其他地区,比如欧洲、美国,以从地缘的角度更为全面的了解外面的世界。不过混迹于国观也有些年头了,深感大部分朋友都对国家兴亡抱以极大的兴趣,但有些时候也显得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对于激情,我向来是持肯定态度,否则一个国家将会了无生气。不过在激情的背后多了解些基础知识,想来不是件坏事。而在将视线投向更为波澜壮阔的国际舞台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中国本身的地缘结构。西方有句谚语叫“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也不是自古就形成现在的地缘结构的。

之前的部分,我们可以将之总结为第一部分,并暂命名为〈中国崛起之地缘路线图〉;而第二部分则以解读中国现有的地缘结构为方向,以地缘为角度,历史为脉络,沿着先人的足迹,渐进式的解读中国形成的过程。如果要为这部分取个名字,可以叫作〈中央之国的形成〉。以史为鉴,一则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自己的国家;二则可以从历史的兴衰,探究出国际政治的规律,以利于我们更清楚的睁眼看世界。当然,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也许这部分可以成为你读史的助手,里面的内容或许能够帮助你解读心里埋藏已久的疑惑。
帖子不会写得太快,因为按照我个人的习惯,还是要以图明事,在线作些地图以使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内容,但会尽量保证每天更新。对于这些地图,如果觉得还有些参考价值,尽可以拿去使用。由于在线写和做图,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硬伤,如果有看出的朋友,也请指出,在此先行谢过。另外对于史料的采信,尽量会采用已有定论的史实,不过周以前的历史以及地缘格局,更多的只能是一种推论,大家姑且当成一种参考。其实整个帖子的内容,都只是一家之言,望大家不要抱着听课的态度来看,我亦担不起这个责任。大家并不一定要将每个部分都看完,尽可以在目录中寻找自己感兴趣话题,并参与讨论,也可以短信交流。
关于之前的内容,以及新近发生的一些国际事件,与地缘相关的也会间或做一些解读,内容则会偏重于基础分析。至于预测和判断,在看过这些基础分析后,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看法。其实写些时评或慷慨激昂的文字,更新速度会快些,也会让很多朋友觉得更加过瘾。不过论坛上已经有很多方家在做这类事了,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还是做些基础的事情更有意义些吧。
正如“鄙视抢沙发”这个儿戏般的马甲一样,并非真的是在“鄙视”坐到沙发的朋友,更多的只是在表明一种态度,用一句话总结就是:“人上网多是因为无聊,但网上并非只能做无聊的事”。从我上网写这个帖子的本意来说,最初只是因为夜里要陪伴孕中的爱人,又想找些事做。后来发现也许能为即将出世的宝宝留下点东西,也就越写越多了。现在宝宝已经出世了,但帖子还会继续,只是由于要以他为主,所以晚上更新的速度有时不好掌控,先对大家说一声抱歉!



前   言3

时间过得真快,这个帖子本来是为未出世的宝宝写的,一晃宝宝也都一岁多了。感谢国观各位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没有意外的话,会一直写下去的。
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一开始写只是为了分享一点心得,一个角度。写的多了倒也可以集结成章,期间亦有不少编辑联系过,希望可以出版。不过经过一年多的操作,终因国际部分牵扯到的敏感话题过多,而告夭折。所以对很多希望能看到纸质书的朋友说声抱歉,特别是曾经答应过赠书的朋友(不过以后若有书出版,一定会补上)。
按照计划,目前已经结束了《中央之国的形成》中先秦部分的章节,并且在抽时间整理、修改。至于出版的事,不会很急,毕竟这是关于中国的事情,需要抱着一份感恩、敬畏的心情来做,在考虑商业性的同时,不能在细节方面出现硬伤。如果有编辑能够抱着同样的心情来看待这件事情,可以来共同完成这个心愿。对于希望看到地球其他角落的朋友,也不用急,待现在现在写的“秦汉第一帝国”部分完结了,会对欧洲的地缘结构、传承做详尽解读。写完之后,三国迷期待的三国故事就会展开了。
时事的背景解读,依然会是穿插期间。但不会每件事情都往地缘上面靠,除非这件事情,的确有地缘博弈的成份在里面。最后要感谢 QQ群友“湘—xiang”、“吉林—逍遥信徒”、“整理房间—深”帮助整理212页之后的目录,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支持。

关于时政解读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多写些时政,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写的素材丰富,感兴趣的人也多。其实这主要还是一个出发点的问题了,毕竟这个帖子只是从地缘的角度,谈些基础的、战略性的东西。而无论是地缘还是战略,都是一个稳定的概念,并不会随时变换的。如果有些时事有些强烈的地缘背景,也是会随时插播解读的。只不过可能只是一段话,一张图,看上去不如很多方家的时政贴内容丰富罢了。

当然,观察各种层面的时政要闻,并不一定都要从地缘视角来解读。也有朋友希望我从综合的角度,来周期性的解读时政。首先感谢这些朋友的信任,不过就我个人的想法来说,还是不愿意这样去做,即使能够吸引更多的眼球和点击率。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不愿陷入为了解读而解读的怪圈之中去。我曾经在回答一位长期跟贴的朋友问题时写到过:我之所以不愿意写时评,是因为现在的时评路子大多已经模式化了。先是按照冷战思维,一相情愿的把世界划成中、美两极。无论什么事情,包括一些纯粹的突发事件和刑事案件,都能和所谓的“中、美”博弈拉上关系。演变下去,就是“美国阴谋无处不在,中国高层深谋远虑”(地球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大棋局”的一部分)。当然,这种模式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国内主流论坛的地缘环境。如果在导向相左的网络环境中,在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读出“中国威胁无不在,美式民主力挽狂澜”的结论来。

在现实世界里,一个国家制定各项政策,做各种事情,首先都是基于自身利益、安全考虑的,而参与度也是与利益、安全关联度成正比的。大部分时候和大多数国家,在具体事务的处理时,只能是见招拆招,根据时事的变化,以务实的态度调整自己的政策。并非是每一件事情,都那么深谋远虑,决胜于庙堂之上的。所以如果以吸引眼球为目的,周期性的写时政的话,在思路上很容易演变“过度解读、上纲上线”;在方法上,则模式化为将石油、金融、宗教、党派、共济会、二分法的集团划分(中美)......等等时评必备要素,用万试万灵的‘阴谋论’将之串连起来的时政分析法,就不可避免的大行其道了。正因为如此,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做一些基础的分析。如果大家觉得这些分析有“渔”的成分在里面,那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了。


暗战时代

上述对时政解读的态度,除掉不愿意陷入为了解读而解读的“逻辑怪圈”之外,技术上对这个时代有自己的看法,也是重要原因。基于国际关系当中,博弈是永恒的主题。因此很多讨论,包括这个帖子的提问中,基于冷战思维,将世界简单的划分为中、美两大阵营,并凡事都和两国的战略意图拉上关系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其实是一个很偷懒的办法,因为就博弈的复杂程度来说,多角博弈的情况总是比两方对角要复杂的多。简单的两分法,更容易让大家找准辩论的焦点。只不过现实的情况下,切割世界的铁幕,早在1990年就被撕裂。新时代的政治博弈,也已经不是冷战中那种两极对抗明显的模式了。如果让我为这个时代贴上一个标签的话,那么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是一个“暗战时代”。

一个时代总是有不同于前代的诸多特点的,就象冷战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美、苏两大阵营,用军备竞赛这种战略博弈手段,来代替了那种动辄诉诸战争的大国博弈模式。能够实现这个“进步”,核武器这种毁灭性的战争武器诞生,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从军事博弈的角度来看,核武器的作用在于极大压缩对手的战略纵深,让大国们在一次攻击就丧失战争能力,甚至生存能力的风险下,考虑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毕竟在双方都拥有核打击能力的情况下,同归于尽的风险,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承担的。这看起来是一个悖论,一个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武器,居然成为了世界和平的保卫者。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前提是你不能让所有人都拥有这项可怕的武器。


回到我们的“暗战时代”。每个时代都会有不同于前代的鲜明特点,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个已经开启了30年的暗战时代,和之前的冷战时代有什么不同:
一:多极博弈取代了两极博弈模式。单从大国博弈的角度来看,冷战或者二战当中,那种非敌即友的,划分阵营的方式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了。尽管美国的一超地位仍然存在,但在地缘潜力上,中国、俄国、欧盟,甚至印度,都已经作为地缘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出现在核心政治圈中了。也许有人会觉得,在美、欧战略联盟依旧存在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已经分化明显),中、俄在战略上也在背靠背。这似乎又在表明,世界又重回两极对抗的模式了(印度在中间游走)。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诸大国、板块之间并没有拉起新的铁幕。基于务实的态度,现在无论大小国家,都不会认为在某一层面的对手,就不能在另一层面进行合作。
二:经济取代军事,成为硬实力较量的主要指标。基于核武悖论的存在,大国们终于明白了,在你不可能毁灭世界的前提下,盲目的进行军备竞赛是多么的可笑。这并不是说拥有军事上的战略威慑力就没有必要,但这一切必须和自己的经济实力成正比。
三:合作取代对抗,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如果说在冷战及之前的一、二战时期,国家之前的相互合作、结盟,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对抗中彻底击垮对方。那么现在的国家竞争,则是为了在合作当中取得更大的支配权。这种变化的产生,在技术上利益于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并最终成就了现在这种“暗战时代”。就大国关系的处理上来说,这个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你能够在台面上听到的,总是关于“合作”的声音;即使是台下的博弈不可避免,表面和平的维护也是必要的。如果形势发展到有一天,大国们开始撕破脸,公开指责某一方是世界和平的破坏者,那么新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前 言4——地缘视角和“暗战时代”


写了这么久,早就想为这帖子和这个时代的特点做个总结了,只是一直在正常更新,没有动笔。这次正好借着做目录的机会,对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做个解答。以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地缘视角,关于时政解读,以及“暗战时代”。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反清復明”和“只为胜利来”两位网友,帮忙所做的目录整理工作!

地缘视角

很多初看帖子的朋友,会回帖表示这个帖子所表达的是“地理决定论”,或者认为这是一个普及地理知识的帖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地理也好,环境也罢,都只是“地缘”这个概念中的一个要素罢了。“人”才是地缘这个概念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地缘视角去审视一件事情时,不光要去考虑物理环境,更要考虑“人”在其中的作用。而地缘研究的终极目的,也是希望“人”在了解地缘规律的情况下,作出更事半功倍的决策。

与一般的历史、政治研究,习惯着眼的精英人物有所不同,地缘视角下的“人”指的是群体性的人。当我们把视角放大到用各种属性划分的人类群体身上时,那些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由于生存环境和相互博弈所衍生出来的各种属性,比如种族的划分,民族的认知;宗教、语言、文字等文化特征,就成为了“地缘”的一部分,并成为地缘研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也会研究、解读这些地缘要素产生的环境背景,但在大多数时候,这些要素会直接运用在地缘研究中去。

要想甑别哪些反映在群体身上的特性,能归入地缘的概念中,有个很简单的标准,那就是它有没有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按照这个标准,根植于绝大部分中国人心目中的,基于农耕文化所产生的,对“家”的眷恋感,就是研究中国地缘时所必须考虑的要素;而那些阶段性流行的所谓“日风韩流”,就不在考虑的范畴中了。


明确了地缘研究所需要考虑的要素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地缘视角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了。由于这些要素都是相对恒量,所以解读出来的观点,也就不可避免的偏向战略层面了。比如我们可以从地缘的视角来分析出,中国有哪些城市具备成为区域中心,或者“国际金融中心”的潜质,有可能直接辐射哪些区域,但具体要达到上述目标,就不是光做地缘研究能够做到的了。

前 言(5)
不知不觉,这个帖子已经写到第五个年头了,之前曾经说过最少要写十年,目前看并没有变数。唯一的变化在于,这些年一直有朋友提意见说“鄙视抢沙发的”这个马甲太过儿戏,与这个帖子略显严肃的文风不符。既然如此,就索性推出一个正式的,“文气”十足的笔名:温骏轩。日后若会出版,也当用此名。
在结束“汉匈之战”后,亚洲诸板块的地缘结构,我们也基本过了一遍。当然,由于是沿着历史线展开的,有些板块因为还没有进入历史视野,所以未能细写。不过以后也许会一直写到清朝,到时候有足够的时空,帮我们更加了解这片土地。
下一步将把视线投向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开启欧洲部分了。鉴于开启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在他们的高潮期控制了全世界,所以这个坑到最后,应该会把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包进去。至于要写多久,暂时无法预计,能够向大家保证的是:一定会写完。
另外由于是在线写,随写随发,并且没有回头检查的习惯,所以会有一些文字错误(甚至经常把方向写反了)。好在中国文字有纠错功能,如果快速阅读的话,不会有太大影响。只是会辛苦一些完美主义性格的朋友了,在此先说一声抱歉!看到有些朋友在持之以恒的进行整理工作(包括图片),在此也一并感谢了!同时也希望大家在整理、传播时,能够帮忙校对一下那些明显错漏。
2014/3/10

第一部分:中国崛起之地缘路线图

第一页:印度与中国的地缘情况对比
第二页:中国的海权突围所面临的地缘因素
第三页:中印陆地边界中的地缘因素
第四页:“新世界岛论”(中国挑战世界中心的路线图)
第五页:南海的地缘与法律问题(北纬12度线以北)
第六页:南海的地缘与法律问题(北纬12度线以南)
第八页:东亚地缘解析1——中央之国的形成
第九页:东亚地缘解析2——外东北
第十页:东亚地缘解析3——西伯利亚与东亚外岛(日本为主)
第十一页:东亚地缘解析4——琉球问题与“东亚核心圈”的形成
第十二页:东亚地缘解析5——日本最后的辉煌与俄国的东亚政策
第十三页:东亚地缘解析6——南〈东海〉地区初探
第十四页:东亚地缘解析7——台湾的地缘与人口结构
第十九页:大中亚地区——大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
第二十页:大中亚地区——伊朗高原的战略地位
第二十一页:大中亚地区——欧亚非大陆腹地与兴都库什山脉
第二十二页:大中亚地区——伊朗高原地缘结构
第二十四页:大中亚地区——伊朗高原行政划分原因解析(插播〈中印边境“楚玛尔”冲突探究〉)
第二十五页:大中亚地区——中亚五图地理位置
第二十六页:大中亚地区——新疆地缘结构及人口现状
第二十七页:大中亚地区——反分裂的技术手段
第二十八页:大中亚地区——中哈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二十九页:大中亚地区——怛罗斯之战
第三十三页:中南半岛——泰国与马来半岛的地缘关系
第三十四页:中南半岛——马来半岛的范围与宗教;中南半岛三级阶梯结构
第三十五页:杂论——领土取得的三个层面,游牧民族混血问题
第三十六页:中南半岛——横断山脉的地理结构
第三十七页:中南半岛——诸葛亮的南征与大理国的建立
杂论:格局决定结局——法国地缘落败于英国的原因
第三十八页:中南半岛——蒙古人的远征,以及明朝对云贵高原的经营
第三十九页:插播:北冰洋航线的地缘意义
第四十页:杂论:以色列的生存原因
第四十一页:中南半岛的地缘结构
第四十三页:中南半岛——缅甸的地缘结构
第四十四页:中南半岛——中缅边境与麦克马洪线
第四十六页:中南半岛——史迪威公路
第四十八页:杂论:亚洲伊斯兰地区地缘结构。北京的地缘位置
第四十九页:中南半岛——缅北与缅共三角区
第五十页:中南半岛——中印公路的战略意义
第五十一页:中南半岛—— 角
第五十二页:中南半岛——总结:中国在缅甸的地缘战略:
第五十三页:“殷地安”的“传说”与汉族的同化能力
第五十四页:中南半岛——越南的地缘扩张
第五十五页:中南半岛——占城与南海航线
第五十六页:中南半岛——红河三角洲
第五十七页:中南半岛——印度支那
第五十八页:中南半岛——第三次越南战争
第五十九页:杂论:大国之间的地缘平衡
第六十四页:南洋群岛——南洋群岛的地缘结构
第六十五页:南洋群岛——殖民帝国的影响
第六十六页:南洋群岛——巴厘岛与东帝汶
第六十七页:插播:普京来访所透露出的信息
第六十八页:铁路的重要作用
第六十九页:美国的军力与大国的地缘利益
第七十页:中国与各地缘政治区之间的关系
第七十一页:中国在非洲的利益
第七十二页:中国地缘结构图
第七十三页: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地缘战略
第七十四页:中国对“东亚共同体的态度”
##################################################################################
第二部分:中央之国的形成

炎黄——春秋部分
第七十五页:新石器时代的地缘结构(5000——7000年前)
第七十六页:黄河与最初的地缘单元
第七十七页:炎黄之争
第七十八页:崤函通道
第七十九页:山西高原与涿鹿
第八十三页:黄河与大禹治水
第八十四页:夏商周三族的地缘关系
第八十五页:三代的地缘贡献
第八十六页:封神演义
第八十七页:牧野之战与箕子朝鲜
第八十八页:周人的封建
第一百零三页:姜子牙与周公
第一百零四页:西周主要封国地理位置
第一百零八页:补〈蒙古高原地缘结构分析〉
第一百零八页:江汉平原与楚人的兴起
第一百一十页:南阳盆地与“方城夏道”
第一百一十二页:大洪山.襄阳.随枣走廊
第一百三十三页:信阳通道.陇右
第一百三十四页:关陇古道与秦国的兴起
第一百三十五页:秦非子牧马地
第一百三十六页:烽火戏诸侯与王室的东迁
第一百三十九页:周人在山西高原的布局
第一百四十页:晋国初封地
第一百四十一页:曲沃代翼——晋国的统一战争
第一百四十三页:晋国的扩张——从临汾盆地到运城盆地
第一百四十四页:谁是真正的霸主——春秋诸强的地缘分布
第一百四十五页:形胜甲天下——洛阳盆地
第一百四十七页:东周王室与勤王四国的地缘关系
第一百四十八页:郑国的东迁
第一百四十九页:新“郑”的崛起
第一百五十页:“郑伯克段于鄢”的地缘背景
第一百五十一页:郑国的衰亡与地缘战略的关系
第一百五十三页:三监之乱与卫国的封建
第一百五十五页:周公在河济平原的再布局
第一百六十页:邢、卫与周边诸国的地缘关系分析
第一百六十一页:齐、鲁的地缘结构分析
第一百六十二页:泰沂山脉与胶东丘陵
第一百六十三页:胶莱运河、莱人与方士
第一百六十四页:春秋时期的十大地理单元
第一百六十五页:鲁之靠山——泰、鲁、沂、蒙、尼
第一百六十六页:鲁之背水——济水、荷水与泗水
第一百六十八页:鲁之环湖——大野泽、菏泽以及微山湖
第一百六十九页:尼蒙通道与费的变迁
第一百七十一页:公子小白的回国之路
第一百七十二页:长勺之战——齐鲁地缘平衡的形成
第一百七十三页:云梦泽、彭蠡泽、太湖与江东平原
第一百七十四页:吴国、吴语的地缘结构
第一百七十五页:伍子胥的逃亡路线
第一百七十六页:筑城与运河——阖闾的强吴之路
第一百七十七页:谁才是江淮的主人——吴楚争霸的地缘背景1
第一百七十八页:吴楚争霸的地缘背景2
第一百八十页:吴楚“柏举之战”与丹江通道的战略意义
第一百八十一页:长江“蛮夷”们的华夏之路
第一百八十二页:谁才是真正的龙门——解读大禹治水之迷
第一百八十三页:杭州湾与宁绍平原的地理结构
第一百八十四页:越国的地缘扩张路线
第一百八十五页:吴越争霸之“夫椒之战”
第一百八十六页:灭越攻齐——吴国的南北扩张之战
第一百八十七页:生如夏花——吴国霸业的地缘背景
第一百八十八页:内外越的地缘关系与越国的复兴
第一百九十页:越国的反击
第一百九十一页:二千多年前的海洋大国——越国称霸后的地缘布局
第一百九十二页:三十年河西——晋国对渭河平原的渗透
第一百九十三页:三十年河东——韩原之战
第一百九十四页:假途代虢
第一百九十五/六页:谁才是真正的霸主——泓水之战与城濮之战
第一百九十七页:“崤之战”的地缘背景
第二百零一页:秦霸西戎
第二百零三页:魏绛和戎
第二百零四页:中山国的建立——白狄的东迁路线
===================================================================================
战国部分
第二百零六页:三晋对“山西高原”的势力划分
第二百零七页:天下之脊——“上党高地”的地理结构
第二百零八页:晋之“南阳”与轵关陉、太行陉
第二百零九页:孟门陉与魏赵地缘关系(河北平原)
第二百一十页(上):赵都“中牟”——林州盆地与“羊肠坂道”
第二百一十页(下):滏口陉——赵都“邯郸”的生命线
第二百一十一页:赵——中山国地缘关系分析(南线)
第二百一十二页:大陆泽与井陉
第二百一十三页:山路崎岖——赵对中山国战略侵吞
第二百一十四页:燕赵地缘博弈线
第二百一十五页:燕齐均衡——燕南长城的兴建
第二百一十七页:齐国地缘结构(战国中后期)
第二百一十八页:又一个出局者——宋国
第二百一十九页:齐赵魏韩地缘关系分析——西河济平原争夺
第二百二十页:齐魏争雄之“桂陵之战”
第二百二十一页:马陵之后齐的中兴和衰退
第二百二十二页:枪打出头鸟之“合纵伐齐”
第二百二十三页:乐毅破齐及燕的北扩
第二百二十四页:剑指东北——燕国向辽东、朝鲜半岛渗透
第二百二十五页:辽东、朝鲜半岛地缘解读
第二百二十七页:马跃燕山之“辽西古道”
第二百二十八页:燕国之“塞上五郡”
第二百二十九页:三都五郡——燕国的基本地缘架构
第二百三十页:军都陉&上谷郡
第二百三十一页:燕赵在太行山以西的地缘博弈
第二百三十二页:赵北三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
第二百三十三页:鄂尔多斯高原(与前套、后套、西套平原,大同盆地,陇东、陕北高原关系)
第二百三十九页 :“中原”的双重定义,以及与周边板块的地缘关系
第二百四十页 :韩国在洛阳盆地的布局
第二百四十一页 :战国中期中原地区地缘结构(前350年)。
第二百四十三页 :“鸿沟”与魏国在中原的扩张
第二百四十四页 :秦、魏在河西的博弈情况
第二百四十五页 :秦国的崛起:秦魏少梁之战
第二百四十六页:霸业成空——魏国的战略东移
第二百四十七页:四川盆地地缘综述
第二百四十八页:巴山蜀水
第二百四十九页:都江堰——成都平原治水
第二百五十页:都江堰
第二百五十二页 :巴国的地缘结构
第二百五十三页 :巴国地缘特点与战略地位
第二百五十四页 :不走寻常路——巴国的地缘资本“盐”
第二百五十五页 :四川盆地的“三国演义”——蜀、苴、巴三国的地缘博弈
第二百五十六页 :引狼入室——秦国对汉中、四川盆地的征服
第二百五十七页:蜀道
第二百五十九页:秦巴谷地与庸国的地缘结构
第二百六十页:秦楚在秦巴谷地的争夺
第二百六十一页:秦楚博弈焦点——丹江通道与商於之地
第二百六十二页:接上页
第二百六十三页:丹江通道控制权的争夺——丹阳、蓝田之战
第二百六十四页:大战之后的平衡——秦楚地缘关系解读
第二百六十五页:被推到前线的韩国与秦国对洛阳盆地的渗透
第二百六十六页:越国的败亡与“三楚”的形成
第二百六十七页:秦国对南阳盆地的突破
第二百六十八页:秦楚博弈的新战场——武陵山区
第二百七十页:云贵高原的地理结构与楚国的战略构思
第二百七十一页:夜郎国、滇国,与庄硚远征
第二百七十二页:秦国的地缘优势(对楚)与战略分析
第二百七十三页:司马错的黔中之战;上庸、汉北入秦
第二百七十五页:“庄硚远征”之地缘战略解读
第二百七十六页:秦破郢都与楚国核心区的丧失
第二百七十七页:秦之战略飞地——陶邑,秦赵地缘关系(公元前270年左右)
第二百七十八页:秦赵“阏与之战”、华阳之战及上党高地分析
第二百七十九页:秦赵“阏与之战” 赵国的决断
第二百八十页 秦赵“阏与之战”战术细节
第二百八十一页:秦赵“阏与之战”对三晋的影响
第二百八十二页:长治盆地与 “南阳”之地
第二百八十三页:长平之战序幕:秦攻韩“南阳”“上党”
第二百八十五页:长平之战第一阶段的战局;晋城盆的地缘结构
第二百八十七页:长平之战第二阶段;廉颇的战术与防御重心“百里石长城”
第二百八十八页:长平之战第三阶段;秦军战术分析
第二百八十九页 :千古悲风:秦军围歼赵军
第二百九十页: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二百九十一页:魏国最后的辉煌——五国合纵击秦
第二百九十二页:郑国渠与都江堰
第二百九十三页:赵国的合纵与秦国的报复(蒙骜攻赵)
第二百九十四页:上党归秦——王翦的“阙与之战”
第二百九十五页:最后的希望——李牧大军的回援
第二百九十六页:李牧的两胜秦军与韩、赵的终结
第二百九十七页:荆柯刺秦王的地缘背景/魏国的终结
第二百九十八页:退无可退——楚国的抗秦形势分析
第二百九十九页 :秦灭楚之战
第三百页:接上页
第三百零一页 四海归一(先秦部分完结)
######################################################################################
第三部分:帝国时代之“秦汉第一帝国”

秦朝部分
第三百零六页: 帝国的行政划分——秦初三十六郡(陇西郡、北地郡、上郡、内史地、汉中郡、巴郡、蜀郡设立的地缘依据)
第三百零七页: 河东郡、南阳郡、南郡、长沙郡、太原郡、邯郸郡、巨鹿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的设立
第三百零八页 :薛郡、东郡、砀郡、泗水郡的设立
第三百零九页: 三川郡、颖川郡、九江郡、会稽郡、鄣郡的设立
第三百一十页 :帝国对边缘地区扩张计划的地缘背景
第三百一十一页 :帝国对河套地区的征服,以及修建“秦直道”的战略背景
第三百一十二页 :秦直道的走向及战略价值
三百一十三页:秦征瓯、闽越与闽中郡的设立
第三百一十四页:帝国的南扩——南越地缘结构解读
第三百一十五、六页:南扩路线的选择
第三百一十七页:帝国的南扩——灵渠与梅关
第三百一十八页:湘桂与赣粤运河的地缘意义
第三百一十九、二十页:秦征南越——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的设立
地缘背景——岭南
第三百二十一、二页:广西地缘详解之“平陆运河”、“南北运河”
第三百二十三页: 广东地缘结构
第三百二十四页:广州与古番禺的地缘继承及港澳之地缘结构
第三百二十五页:穗港澳之地缘定位
第三百二十六页:珠三角二级城市圈定位
第三百二十七页:潮汕地区的地缘结构
第三百二十八页:海陆丰地区、客家文化区的地缘结构
第三百二十九页:客家四州之梅州
第三百三十页:客家四州之汀州
第三百三十一页:客家祖地——石壁
第三百三十二页:客家四州之梅州
第三百三十三页:客家四州之惠州
第三百三十四、五页:客家文化的扩散
第三百三十八页: 粤西南地缘解读
====================================================================================

楚汉相争篇
第三百三十九页:大泽乡起义的地缘背景
第三百四十页:借尸还魂——张楚的建立与战国诸侯的复兴
第三百四十一页:帝国的反击——张楚的灭亡与东楚的崛起
第三百四十二页:项氏家族与东楚系的形成
第三百四十三页: 章邯灭魏与东阿之战
第三百四十四页: 定陶之战与巨鹿之战的爆发
第三百四十五页:破釜沉舟
第三百四十六页:章邯降楚(插评:高铁事故,南海纠纷)
第三百四十七页: 谁王关中——刘邦的西征
第三百四十八页: 谁王关中——刘邦入秦与一次东征
第三百四十九页: 谁王关中——秦朝的灭亡与项羽对天下的划分
第三百五十页: 项羽的衣锦还乡,以及对刘邦、义帝安排的地缘背景
第三百五十一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三百五十二页: 刘邦二入关中
第三百五十四页:刘邦的二次东征
第三百五十五页: 楚汉相争——睢水之战与黥布叛楚
第三百五十六页: 楚汉相争——荥阳之战,韩信平西魏
第三百五十七页:韩信破代
第四百五十九、六十页: 井径之战,韩信平赵降燕 彭越扰楚
第四百六十一页: 荥阳之战之楚汉相持
第四百六十二页: 韩信谋王齐地
第四百六十三页: 潍水之战,韩信平齐 鸿沟——楚河汉界
第四百六十四页: 垓下之战(上)——固陵之战,以及荥阳之战时刘邦的南线战略
第四百六十五页: 垓下之战(下)——四面楚歌与霸王乌江自刎
======================================================================================
汉朝部分(感谢“反清復明”对此部分目录之整理)
第四百六十六页: 汉朝建立
第四百六十七页: 狡兔死,走狗烹
第四百六十九页: 匈奴地缘结构图 /匈奴之起源地——色楞格河流域
第四百七十页: 匈奴的崛起与蒙古戈壁地缘结构
第四百七十二页: 东胡部族与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草原
第四百七十三页: 蒙古诸部地缘结构图
第四百七十四页: 匈奴的建制——单于与左右贤王
第四百七十五页: 唐奴乌梁海地缘结构
第四百七十七页: 李陵与匈奴右翼的渊源及大湖盆地地缘结构
第四百七十九页: 新疆牧场结构示意图
第四百八十页: 东、西干草原,阿勒泰地区
第四百八十一页: 畜牧与游牧的对比 匈奴在漠南的核心区——河套平原
第四百八十二页: 匈奴之“河南地”及其对西套平原的渗透
第四百八十三页: 匈奴对西域的渗透与河西走廊之月氏部族
第四百八十四页: 河西走廊的地缘价值
第四百八十六页: 韩王信迁封代地并叛汉
第四百八十七页: 汉高祖平代乱并与匈奴接触
第四百八十八页: 白登之围(上)——平城之战,白登之围爆发
第四百八十九页: 白登之围(下)——陈平秘计及汉匈和亲政策
第四百九十页: 汉初的分封 答疑:赤壁之战曹操走水路之原因
第四百九十一页: 汉初的集权以及“七国之乱”
第四百九十二页: 吴氏长沙国之吴氏家族
第四百九十三页: 吴氏长沙国对稳定南疆的作用
第四百九十四页: 南越国与汉朝的地缘关系
第四百九十六页: 汉征南越国及南越、夜郎归汉
第四百九十七页: 东越之地内部的博奕
第四百九十九、五百页: 东越之地归汉 白登之围后的汉匈平衡
======================================================================================
匈奴篇
第五百零三页: 匈奴占领河西走廊与大月氏西迁
第五百零四至六页: 西汉陇西地区地缘结构及其与周边板块的关系
第五百零七页: 河湟谷地(一)——“穆天子传说”以及华夏文明与湟水河谷的渊源
第五百零八页: 河湟谷地(二)——湟水河谷在青藏高原的地位以及古西海、古昆仑
第五百零九页: 沟通湟水河谷与河西走廊之路——大斗拔谷
第五百一十页: 丝绸之路之羌中道(青海道)与青海地缘结构图
第五百一十四、五页: 小月氏南迁,丝绸之路之“陇西——河西”段解读,张骞出使西域
第五百一十六页: 西汉在陇山两侧的建制,匈奴在河西的布局(浑邪、屠休二王)
第五百一十八、九页: 西汉取得河西走廊后的建制(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第五百二十页: 疏勒河流域之乌孙部族
===========================================================================
西域篇
第五百二十一页: 天山南北(西域)地缘结构
第五百二十二页: 西汉东疆地区地缘结构
第五百二十三页: 吐鲁番盆地在西域的战略地位,以及“柴窝堡——达坂城谷地”的地缘价值
第五百二十四页: 博格达山地缘圈
第五百二十五页: 哈密在地缘输给吐鲁番的原因,车师四国与山北诸国
第五百二十六、七页: 巴伊盆地与蒲类国
第五百二十八页: 巴里坤草原,“柴窝堡——达坂城谷地”之风
第五百二十九页: “匈奴——天山诸国”地缘关系图,三塘湖盆地之区位
第五百三十、三十一页: “阿尔泰——北塔山盆地”及中蒙在阿尔泰山一线的边界因素
第五百三十二页: 地缘背景参考——漠西蒙古
第五百三十三页: 伊犁河谷地缘结构
第五百三十四页: 外伊犁盆地地缘结构
第五百三十五页:地缘背景参考—— 清、俄在伊犁河谷的博弈及边界划分
第五百三十六页: 巴音布鲁克草原,大月氏西迁至伊犁河谷
第五百三十七页: 乌孙击败大月氏占据伊犁河谷
第五百三十八页: 伊犁河谷与准噶尔盆地的地缘关系,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
第五百四十页:地缘背景参考—— 清、俄在准噶尔盆地西部山地的博弈及边界划分
第五百四十一至三页: 匈、乌两国在准噶尔盆地及其西部山地的博弈
第五百四十四页: 汉、匈、乌三国在博格达山地缘圈的平衡
第五百四十五页: 特克斯河谷
第五百四十六、七页: 伊塞克湖盆地及其在清、俄博弈中的地缘因素
第五百四十八页:地缘背景参考—— 吉、哈两族的人种因素 阿克苏上游谷地及其在清、俄博弈中的地缘因素
第五百五十页: 纳伦河谷、费尔干纳盆地及大宛国,乌、宛两国的平衡
第五百五十一页: 楚河河谷
第五百五十二页:地缘背景参考——东干人之来历
第五百五十三、四页:地缘背景参考——吉尔吉斯斯坦地缘结构及南北地缘矛盾
第五百五十五页:地缘背景参考——吉尔吉斯斯坦南方民族矛盾
第五百五十六页: 塔拉斯河谷,康居国
第五百五十七页:地缘背景参考—— 哈萨克斯坦“三玉兹“部
第五百五十八页:地缘背景参考—— 哈萨克斯坦之迁都原因,哈萨克丘陵地区地缘结构
第五百五十九页: 图尔盖草原,萨雷苏河及其与楚河的地缘关系
第五百六十一页: 锡尔河下游与萨雷苏河、楚河的地缘关系
第五百六十三页: 西西伯利亚南部草原,东、西干草原的划分,以及南俄草原
第五百六十四、五页: 东欧平原地缘结构
第五百六十六页:地缘背景参考——哥萨克人之出身来历
第五百六十七页:地缘背景参考—— 哥萨克人之族群属性及能量
第五百六十八页: 大月氏向卡拉套山以南迁徙
第五百六十九页: 锡尔河流域地缘结构
第五百七十页: “大中亚”地区的农业核心区
第五百七十一页: “中亚——伊朗高原”地缘结构图
第五百七十二、三页:地缘背景参考——伊朗高原内部地缘结构
第五百七十四页:地缘背景参考——米底王国的崛起与波斯帝国的建立
第五百七十五页:地缘背景参考——亚力山大对波斯的征服;亚力山大帝国的分裂,以及安息王国的建立
第五百七十六页:地缘背景参考—— 安息王国重新统一伊朗高原
第五百七十七页:地缘背景参考——亚历山大帝国在中亚的征服以及遗产(巴克特里亚)
第五百七十八页:大夏之地(一)——“撒马尔罕、布哈拉”
第五百七十九页:大夏之地(二)——之“卡尔希草原” 答疑:德里之于印度的地缘过人之处
第五百八十页:大月氏西迁栗特地区
第五百八十一页:地缘背景参考——栗特地区与昭武九姓; 花剌子模地区
第五百八十二页:塞人败巴克特里亚建立大夏
第五百八十三页:大月氏入主大夏之地
第五百八十四页:吐火罗盆地(铁门关、杜尚别、泰尔梅兹)
第五百八十五页:地缘背景参考——亚历山大帝国地缘结构图
第五百八十六页:兴都库什山脉的枢纽位置, 吐火罗盆地(昆都士、巴尔赫等)
第五百八十七页:“中亚——南亚”地缘关系图 ;蓝氏城的地缘优势
第五百八十八页:捷詹河、马雷绿洲以及“卡拉库姆运河”
第五百八十九页:地缘背景参考——土库曼斯坦的地缘解读
第五百九十、十一页:波斯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的地缘关系(赫拉特、锡斯坦)
第五百九十二页:塔尔纳克河谷;地缘背景参考——俾路支斯坦
第五百九十三页:坎大哈及波伦山口
第五百九十四页:“塔尔纳克——加尼兹河谷”通道与喀布尔
第五百九十五页:兴都库什山脉通道之“希巴尔山口、萨朗山口、卡瓦克山口”
第五百九十六页:巴米扬河谷与希巴尔山口在古典时期的重要作用
第五百九十七页:卡瓦克山口,多拉山口,开泊尔山口,犍陀罗盆地,波特瓦尔高原
第五百九十八页:南亚次大陆(印度)的地缘结构及“季风线”的影响
第五百九十九页:印度河平原地缘结构
第六百页:地缘背景参考——旁遮普地区与印巴分治
第六百零二页:罗布泊洼地与楼兰古国
第六百零四、五页:塔里木河水系变化与楼兰绿洲兴衰之谜
第六百零六页:楼兰国南迁更名“鄯善”,楼兰绿洲的地缘价值
第六百零七页:尉犁、墨山地缘结构
第六百零八页:汉西域都护府选址问题与轮台灭国及汉允其遗民复立“乌垒国”
第六百零九、一十页:轮台地缘结构与龟兹地缘结构(一)
第六百一十一页:龟兹地缘结构(二)
第六百一十二页:乌孙古道
第六百一十三页:姑墨、温宿、尉头地缘结构
第六百一十四页:别迭里山口
第六百一十六页:阿克苏河流域的枢纽区位,天山南脉的地缘分割作用
第六百一十七页:“喀拉铁克——柯坪山盆地区”
第六百一十八页:图木舒克的地缘价值
第六百一十九页:疏勒地缘结构及吐尔尕特山口
第六百二十页:伊尔克什山口,衍敦谷(捐毒国)与鸟飞谷(阿赖谷、、休偱国)
第六百二十一页:阿赖谷,大宛——费尔干纳盆地的地缘关系;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发现
第六百二十三页:“塔吉克——帕米尔地区”地缘结构
第六百二十四页:东帕米尔地区(“塔格敦巴什帕米尔”)地缘结构
第六百二十五页:西帕米尔地区之“和什库珠克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小帕米尔”
第六百二十六页:西帕米尔地区之“萨雷兹帕米尔”
第六百二十七页:西帕米尔地区之“阿尔楚尔帕米尔”、“大帕米尔”、“瓦罕帕米尔”
第六百二十八页:瓦罕走廊、帕米尔高原的内外交通;地缘背景参考——十九世纪末英俄在帕米尔高原的博弈
第六百三十页:帕米尔与克什米尔的关系
关联板块解读——藏区
第六百三十一页:藏区内部地缘结构
第六百三十二页:“卫藏”地区的地缘结构
第六百三十三页:“卫藏”地区成为藏区地缘核心之原因
第六百三十四、五页: “公珠错”、“拉昂错”、“玛旁雍错”
第六百三十六页:阿里高原地区地缘结构及其历史辉煌
第六百三十七页:阿里地区之马泉河谷、孔雀河谷、象泉河谷的地缘结构
第六百三十八页: “班公错”及其所在大湖盆地带的地缘结构
第六百三十九页:拉达克地区地缘结构及其与阿里地区的关系
第六百四十页:拉达克的地缘分割——“列城”与“巴尔蒂斯坦”
第六百四十一页:巴尔蒂斯坦内部的六个亚板块
----------------------------------------------------------------------
第六百四十二页:锡亚琴冰川、克勒青河谷、“约翰逊线”
第六百四十三页:阿克赛钦、扩大版之“约翰逊线”、新藏公路
第六百四十四、五页:喀喇昆仑山口之战略重要性
第六百四十六页: “乌秅国”、中巴在克勒青河谷之边境线
第六百四十七页:卡基尔走廊地缘结构与“查谟——克什米尔”地缘政治标签的形成
第六百四十八页:拉达克属于克什米尔之原因
第六百四十九页:卡基尔分立于拉达克(列城)板块及印巴在其中的恩怨
第六百五十页: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行政区划及民族分布
第六百五十一页:“吉尔吉特”、“罕萨”板块地缘结构
第六百五十二页:由罕萨通往西域之路 部分克勒青河谷归属巴基斯坦之历史原因
第六百五十三页:瓦罕走廊
第六百五十四页:莎车、依耐、蒲犁、西夜、子合地缘结构
第六百五十六页:皮山、于阗地缘结构
第六百五十七页:于阗南向之路与扜弥国地缘结构
第六百五十八页:克里雅河南向之路与精绝国地缘结构
第六百五十九页:精绝绿洲消失之谜
第六百六十页:且末、鄯善、婼羌地缘结构
第六百六十一页:祁连山地区(南山)、“青海道”地缘结构
第六百六十二页:阳关对于丝绸之路南线的作用
第六百六十三页:汉罗布泊周边地缘结构图
第六百六十九页:地图:汉西域全图注解版西半部
第六百七十一页:从阳关到鄯善之路线(西域部分完)
==========================================================================

汉匈之战篇
第六百七十一页:马邑之围
第六百七十二页:马邑之围的结果
第六百七十三页:农牧斗争之本质问题与匈奴掠边之秋、春攻势
第六百七十四页:卫青龙城之战及战果
第六百七十五页:龙城之战后匈奴的报复与汉朝的反击 /“河南地”详解
第六百七十六页:卫青“河南之战”
第六百七十七页:汉朝对河套地区的经营以及出塞主要通道(“云中塞”、“白道”, “南道”, “石门障”、“稒阳道”)
第六百七十八页: “鸡鹿塞”、“高阙塞”/ 卫青漠南之战
第六百七十九页:漠南之战(第一阶段)与戈壁阿尔泰山的结构解读
第六百八十页:漠南之战(第二阶段)/霍去病初征
第六百八十一页:霍去病第一次河西之战
第六百八十二、三页:霍去病第二次河西之战/ 第一次漠北之战的爆发
第六百八十四、五页:卫青之“漠北之战”(西路军)
第六百八十六页:李广的结局 /对狼居胥山、姑衍山、瀚海的定位
第六百八十七页:霍去病之“漠北之战”(东路军)/汉灭南越、闽越及通西南夷
第六百八十八页:断匈奴左臂(乌桓/朝鲜);赵破奴没入匈奴
第六百八十九页:汉外长城(光禄塞、居延塞)
第六百九十页:李广利两征大宛/李广利天山之战/李陵浚稽山之战(一)之步兵出击
第六百九十一页:李陵浚稽山之战(二)之初战告捷
第六百九十二页:李陵浚稽山之战(三)之且战且退
第六百九十三页:李陵浚稽山之战(四)之箭尽降匈/第二次漠北之战(余吾水之战)爆发
第六百九十四页:余吾水之战/第三次漠北之战(李广利)
第六百九十五页:汉武帝之于汉匈战争的功过评论
第六百九十六页:后武帝时代(昭帝)的对匈战略,汉乌(孙)合击匈奴
第六百九十七页:汉匈争夺车师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第六百九十八页:匈奴“五单于争位”,呼韩邪单于附汉
第六百九十九页:郅支单于的 “西匈奴”梦
第七百页:陈汤康居之战
第七百零一页:康居之战后的汉匈恩怨(汉匈部分完)
##########################################################################

最近几年国观上的印度帖子挺热的,各种分析文章都有,有从军事角度的,有从政治角度的,有从民族角度的。。。。坦白说印度我没去过,不过地图我是喜欢看的,历史也是喜欢研究的,所以今天不妨从地图的角度来谈谈印度的地缘状况,就当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认可的捧个人场,想骂的捧个砖场。为方便大家理解,特备草图两张,那可是我自己做的呀!
说到印度,国内国外都喜欢和中国比,的确可比的东西太多了,都是文明古国,人口都有十几亿,都被外国人欺负过,现在都在复兴阶段。。。。总之比下来无非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印度前景好,一种是认为中国后劲足。印度人认为他们前景好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他的地理条件好,两面靠洋(跟美国多像啊!),而中国很难冲出第一岛链。不过我却不这么看,从海权的角度来看,中国固然很然冲出去,但反过来说却也比较容易守住,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步步为营的传统思想,只要不想取代美国的位置,做个刘备还是可以的。反过来看印度,说的好听是随时可以打出去,但讲的难听就是人家也是想来就来,孟买那伙恐怖分子怎么进来的,想来大家都知道。最近各国打着灭索马里海盗的名义,把个印度洋当成自家后院更是把印度气得吐血。
地理条件在历史进程中其实是取着决定性作用的,由此而引出的地缘政治更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首要因素。纵观印度的近代史,我们会发现印度的地缘情况和中国的惊人相似,但目前的形势却比中国危险很多。说到这里我们要先说说中国的情况,坦很客观的说,目前中国的地缘情况是二千多年来最好的时候。现在就中国历史上到底哪个朝代最大,有很多种说法,但如果从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清朝无疑是最大的,但他对西藏的控制是相对较弱的,并无国防军常驻。当前的中国,大体是继承了清朝的地图结构,(外蒙古除外,一会另讲)。而且真正实现了中央集权。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直接控制区大体在长城以南,东北的“满州”(虽然我不喜欢这个词,但从国际政治的角度用比较贴切),北方的“蒙古草原”,西北的“西域”,西部“青藏高原”,一直是中央王朝不稳定的直接因素。中国强盛时,这些地方可以采用羁縻、朝贡的方式加以制约,一但衰弱,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现在这些地区都纳入了中国的直接管辖地,中国的国防线大大的推进了,核心地区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前面说过,外蒙是个例外,最终还是独立出去了。他的独立更多是出于大国之间的安全考虑,中俄之间的边防线太长了,需要一个有足够大的缓冲区。当然让人不爽的是,这个缓冲区为什么要让我们出。在解决了北方的安全区后,西北仍有太长的边境线,于是新疆(最起码是北疆)作为一个缓冲国是不二的人选,三区革命就是一次尝试,但人不人太贪心,毕竟想当大哥的人是不能总盯着小弟的口袋的,中国保住了自己的西北。不过俄国人也没有笑到最后,40年,终于还债了,这一次俄国人一次性拿出中亚五个国家做为安全区,肉疼,但是没有办法,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自此中国和俄国的安全都有了足够的保证,剩下那点边境线也就赶紧确定清楚了。
啰嗦了这么久,还没有说到正题上,没办法,我今天是要把印度和中国的地缘情况做对比,总得先把中国的情况先交待一下吧。好了,现在言归正传。现在把们谈印度,当年印度独立之前可不止现在这么大,简单点说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缅甸等几个邻国都归印度直接管理(其实就是东印度公司管了),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也是由东印度公司保护和管理的。也就是说整个南亚地区都是一体的。48年以后这些地区都份份独立了。如果把这个国家和印度的关系和中国来做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中国那些有可能独立的地区大部分被控制了,而印度则是基本上独立了。闲话不说上图,如果本贴审核通过了再接着分析。





-->本贴高清地图网盘下载地址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5:37:00 +0800 CST  

############

第四部分——中东((感谢“揽月星辰”朋友对388—456页部分目录的整理工作)
第三百五十七页:土耳其的地缘特点及其在中东的地缘定位
第三百五十八页:库尔德问题
第三百六十页:尼罗河流域、萨赫勒地带及达尔富尔问题
第三百五十九页:阿拉伯地区地缘结构解读
第三百六十一页:阿拉伯人在非洲的扩张与利比亚地缘结构
第三百六十二页:利比亚主要城市分布及杰法拉平原
第三百六十三页:利比亚的地缘劣势
第三百六十四页:中东的范围与阿拉伯半岛地缘结构
第三百六十五页:沙特阿拉伯、也门的地缘结构
第三百六十六页:也门的分裂与亚丁港
第三百六十七页:南、北也门的地缘博弈与塔利班的地缘空间
第三百六十八页:也门乱局延伸——美英在北印度洋的战略定位
第三百六十九页:也门乱局延伸——索科特拉岛与吉布提的战略位置
第三百七十页:新月沃地
第三百七十一页:中东主要高原与两河流域的地理关系
第三百七十二页:伊拉克的地理结构
第三百七十三页:伊拉克族群/宗教特点及其结构解析
第三百七十四、五页:伊拉克阿拉伯世界的地缘定位
第三百七十六页:美国的中东战略与两伊冲突
第三百七十七、七十八页:两伊地缘关系详解
第三百八十、八十一页:波斯湾地区石油资源分布与海湾战争的地缘背景
第三百八十二页:伊拉克战争后的内部再平衡与基尔库克的博弈
第三百八十三页:伊科博弈新焦点:布比延岛
第三百八十四、五页:伊朗地缘扩张战略方向与什叶派新月地带的形
第三百八十六页:叙利亚政治权力分配与宗教派系的平衡
第三百八十七页:叙利亚的政治结构与伊朗核问题
第三百八十八页:叙利亚地缘结构与伊朗的结盟
第三百八十九页: 新月沃地东、西两区的地缘竞争及叙利亚地缘利益
第三百九十页; 伊朗与巴林的恩怨
第三百九十一页:里海地缘博弈
第三百九十二页:伊朗领海权益解读
第三百九十三页:中东领海权益分析
第三百九十四页:东非大裂谷示意图 西亚裂谷地理结构图
第三百九十五页:西亚裂谷带地理结构
第三百九十六页::地理结构
第三百九十七页:生命的禁区--------死海/迦南之地的地缘结构
第三百九十八页: 外约旦形成原因
第三百九十九页:英国人在中东的地缘布局
第四百零一页:苏伊士运河的争夺
第四百零二页: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教义的渊源(一)
第四百零四页: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教义的渊源(二)
第四百零五页: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教义的渊源(三)
第四百零六页:犹太教、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教义的渊源(四)
第四百零七页:犹太人回归迦南之地
第四百零八页:犹太人改造迦南之地
第四百零九页: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渗透(一)---迦南之地
第四百一十页: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渗透(二)---非利是平原
第四百一十一页: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渗透(二)----环加利利湖地区
第四百一十二页:犹太与阿拉伯的恩怨
第四百一十四页:犹太与阿拉伯暴力之火点燃—1920年
第四百一十五页:犹太人复国梦-----二战形势
第四百一十六页:犹太人复国梦-------美国犹太财团和苏联的支持
第四百一十七页:巴以分治的地缘政治影响
第四百一十八页:巴以分治方案-----神一样的边界
第四百二十页: 第一次中东战争--------哈西姆家族的算盘
第四百二十一页:第二次中东战争-------埃以关系
第四百二十二页:第二次中东战争--------美欧博弈
第四百二十三页:第三次中东战争----------水资源之战(上)
第四百二十四页:波斯湾石油资源分布图 以色列及其周边地缘结构图
第四百二十五页:第三次中东战争-----------水资源之战(下)
第四百二十七页:阿拉伯国家地缘政治联盟兴衰
第四百二十七页:戈兰高地地缘结构(上)
第四百二十九页:红海跨海大桥的前景
第四百三十页:西奈半岛的非军事化
第四百三十页:约旦
第四百三十一页:巴勒斯坦难民的归宿
第四百三十一页:戈兰高地(下)
第四百三十五:土耳其地缘结构影响-----水资源
第四百三十六页:安条克和阿西河地缘政治结构
第四百三十八页:叙利亚局势分析
第四百三十九页:第四次中东战争
第四百四十五页:深度解读黎巴嫩地缘政治结构
第四百五十三页:巴解组织的派系之争
第四百五十五页:圣城-耶路撒冷地缘政治解读
第四百五十六页:阿克萨清真寺之纷争
---------中东部分完
##########################################################################


第五部分:欧洲

古希腊篇

第七百零五页:邻近希腊之中东最早农业文明的发展
第七百零六页:两河、尼罗河文明对希腊影响的比较
第七百零七页:今希腊境内文明先驱——克里特文明
第七百零八页:迈锡尼文明的背景与开端
第七百零九页:迈锡尼文明的发展与特洛伊战争
第七百一十页:多利安人的驻足希腊与发展
第七百一十二页:巴尔干-希腊半岛地缘结构概述
第七百一十三页:斯巴达和雅典的文明本质比较
第七百一十四页:(希波战争一)伊朗高原、波斯崛起再述
第七百一十五页:(希波战争二)小亚细亚地缘结构与吕底亚崛起
第七百一十六页:(希波战争三)米底对小亚细亚的渗透
第七百一十七页:(希波战争四)波斯接收米底遗土与攻灭吕底亚
第七百一十八页:(希波战争五)由巴比伦尼亚向安纳托利亚之路
第七百一十九页:(希波战争六)波斯对中亚的征服
第七百二十页:(希波战争七)波斯征服中东大河流域与迫近希腊
第七百二十一页:(希波战争八)马拉松之役
第七百二十二页:(希波战争九)阿提卡半岛以北之归降波斯
第七百二十三页:(希波战争十)温泉关海陆战场
第七百二十四页:(希波战争十一)希腊海军之荣光——萨拉米斯海战
第七百二十五页:(希波战争十二)普拉提亚战役与雅典之霸业
第七百二十六页:伯罗奔尼撒战争(上)
第七百二十七页:伯罗奔尼撒战争(下)

======================================================================================

亚历山大帝国篇

第七百二十八页:马其顿的军兵种构成
第七百二十九页:东征首战——格拉尼库斯河
第七百三十页:爱奥尼亚陷于马其顿
第七百三十一页:伊苏斯之战(上)
第七百三十二页:伊苏斯之战(下)、埃及、新月沃地
第七百三十三页:决胜高加米拉
第七百三十四页:亚历山大后的希腊化世界

======================================================================================

罗马共和国篇

第七百三十五页:罗马建城溯源
第七百三十六页:意大利半岛地理结构
第七百三十七页:罗马脱颖而出背后的地缘文化比较
第七百三十九页:皮洛士战争;马格里布地缘结构
第七百四十页:利比亚地缘结构;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
第七百四十一页:第一次布匿战争之米拉海战
第七百四十二页:第一次布匿战争之罗马登陆北非
第七百四十三页:第一次布匿战争之拉锯西西里
第七百四十五页: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与其余波
第七百四十六页:伊比利亚半岛地缘结构
第七百四十七页:罗马在波河平原、伊利里亚的扩张
第七百四十八页:迦太基拓展伊比利亚;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
第七百四十九页:汉尼拔抵达阿尔卑斯之路
第七百五十页:汉尼拔的翻越阿尔卑斯、攻占内高卢之路
第七百五十一页:特拉西梅诺湖、坎尼两战
第七百五十二页:大希腊地区面对汉尼拔的选择
第七百五十三页:汉尼拔在意大利的胶着和理论上的外援
第七百五十四页:大西庇阿攻取新迦太基
第七百五十五页:第二次布匿战争之终止
第七百六十一页:迦太基的毁灭;罗马战略东移 ############
时评与答疑部分

第一百一十五页:杂论
第一百三十七页:也门地缘结构
第一百五十七、八、九页:欧洲的地缘结构分析
第一百六十七页:关于房价问题的讨论
第一百七十页:罗津港与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一百七十八页: 江南省的变迁
第一百八十九页:湘赣地缘结构简析
第二百零二页:陕、甘、宁三省划分的地缘背景
第二百一十六页:抗战前期的华北地理解读
二百二十六页:日俄相争背景下的东北地缘解读
第二百三十三页: 探秘 ——长白山、图们江正源,与“间岛”问题的形成
第二百三十四页:“间岛”问题与中、朝、日在东北亚的移民竞争
第二百三十五页 :“间岛”问题与日俄铁路争夺战的关系(俄中东铁路、日南满铁路)
第二百三十六页 :图们江正源
第二百三十七页 :长白山天池
第三百三十九页:北冰洋之争
第二百四十一页 :河内合作组织与“亚洲海洋轴心“
第二百五十一页 :雅鲁藏布江地缘结构分析
第三百五十二页:巢湖市的分割与长三角都市圈
第三百五十三页: 南京与合肥都市圈
第三百五十四页:淮海经济区
第二百五十六页 :朝鲜半岛时事分析
第二百八十四页:对地缘和历史关系的理解
第二百九十四页 :时事背景——北非地缘结构与欧洲的地缘利益
第二百九十五页:浙江的发展问题
第二百八十九页:时评“柏威夏寺”、“北方四岛”;
第三百零三页/三百零四页:南海的资源结构与战略划分
第二百九十九页:欧洲对利比亚问题的内部矛盾;
第三百二十六页:俄罗斯北冰洋战略
第三百三十六页:沈阳与女真政权崛起的地缘关系
第三百三十七页:萨尔浒之战解读
第三百七十九页:泰国与日本首都的选址问题
第四百二十四页:中俄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投反对票
第四百二十六页:美国TPP协议解读
第四百四十六页:浅谈中华文明性格
第四百五十页:南海争端之我见
第四百五十二页:日本大陆架延伸的事件分析
第四百九十三页:二战日本偷袭美国等问题
第四百九十五页:曹操成功因素/德国强而波兰弱等问题
第五百一十一至四页:时评 钓鱼岛
第五百一十七页: 时评“欧盟华沙会议”
第五百二十一页:三国时孙刘如何平分荆州
第五百七十八页:朝鲜核问题,印不关系问题等
第五百七十九页:德里之于印度的地缘位置
第五百九十八页:《台日渔业协议》分析
第六百一十六页: “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分析
第六百六十六页:对于“祖灵崇拜”的见解
第六百七十九页:东海防空识别区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5:53:21 +0800 CST  
不让楼主回贴,什么世道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6:31:07 +0800 CST  
不好意思,我是下载了一个白描的政区图,然后填色做的,没留意藏南的问题,罪过罪过!第一次发图,不知道能改过来吗?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7:07:06 +0800 CST  
我的后续分析一直发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难道是写了新 JIANG两个字???????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7:16:25 +0800 CST  
今天放的好快啊!好吧,那我接着说,以下所说的印度是指地理概念的“印度”也就是大印度,或说是南亚地区:
1、巴基斯坦——新JING。印度不能用民族分,只能用宗教分,没办法人种太多,人家也不承认多民族。和中国情况很像,主体是印度教徒(中国是汉族),西北部MSL都是不安定因素。中国还好坚决把这一矛盾变成人民内部矛盾,先胜一分。虽然经常有小乱,特别是这次,但看看印巴关系,我们还是幸运的。
2、孟家拉国——宁夏。和印度一样,中国的MSL也主要分部在两块地区。共同点是相对来说攻击性较小,较安全。不过宁夏是在中国,回族和汉族的共同点较多,就算有点冲突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当年把东巴分出去虽是印度的得意之作,但人家还是个国家,而且还把他的东北地区割开了,后患无穷啊。中国又胜一分。
3、尼泊尔、不丹——蒙古。中国的北方强邻是俄国,印度的北方强邻是中国。中间都有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内陆国作为缓冲国,使得边境大大缩小。令能不爽的是蒙古是从中国独立出去的,而尼、不两国当年的独立性要强些。唉!这局就算中国败了吧。
4、斯里兰卡——台湾。人口大多都是大陆移民过去的地区,同样位于帝国的东南角,战略位置显著。不过虽说两岸尚未统一,但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一个中国,统一只是时间和形势的问题。斯里兰卡划入印度,尚无人敢做。最近在打击猛虎组织这一问题上,中国又成功的介入。印度想介入台湾?想也别想。可惜目前两岸尚未统一,中国算是胜了半分。
5、缅甸——西藏是最晚纳入中国版土的,缅甸也是后来才划归印度的。如果中国没有西藏,印度就不用怕中国了,如果印度有缅甸,中国的大后方将从此不宁。不过结果还好,中国保住了西藏,印度丢了缅甸。我是印度我也怕,又让中国胜了一局。
6、印度的东北——中国的东北。我在地图里用了满州一词,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满。主要是为了明确他的对比位置,光写个东北会搞不清楚的。这是个历史名词,日本人是用过,但并不是他创造的,所以用用无妨。这两个地区两个大国都直接控制。但中国的形势明显要好很多,现在中国的东北以汉族为主,而印度在那个地区却多是黄种人。而且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中国的东北与内地血脉相通。而印度的东北就好像只有一根筋连着,战略形势十分险恶。不过鉴于双方目前都控制着上述地区,所以这一局算打平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7:23:25 +0800 CST  
作者:旅游骑士 回复日期:2009-07-12 16:58:35
楼主注意了,对您自绘地图,本人甚为赞赏。但有一个问题,请做修改,既藏南中国和印度的争议领土部分,既然不用中国红标出,也请不要用印度蓝,既然存有争议,请用其他颜色标明!万不可将83 743平方千米的大好山河,在这就拱手送人了
===================================================
我又仔细研究了一下,没有把藏南划出去。不过还是谢谢你

作者:察观涯天 回复日期:2009-07-12 17:30:57

缅甸明清时期是中国的藩属吧?

主要是英国入侵以后改变的

==================================================
所以说缅甸被英国占的晚,划成印度的一个省也晚。印度人没什么战略眼光,要是中国打死也不放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7:37:42 +0800 CST  
作者:鐑掉它 回复日期:2009-07-12 17:37:08
只要能把孟加拉和缅甸中间的那块肉给吃了,就能直面浩瀚的印度洋了。。。。。
==================================================
当年日本研究中国算是研究透了,知道欲得中国,必先得东北。今天印度的情况也是一样。中国要想进攻印度,也是从那块肥肉入手。不过估计中国没那野心,不象小日本,地少人多。人是被逼出来的呀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7:45:02 +0800 CST  
地缘政治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前面的图和贴的意思是在100年前,或者说在60多年前,中印两国的地缘情况是差不多的。但现在中国抓住了大部分的边缘地区,而在同样情况下,印度则放弃了大部分的变数地区,这些地区都成为印度边上的炸弹和定时炸弹。所以说从地缘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各自纵向比,还是横向比,中国的地缘状况都要好于印度。
另外回答上面有一位朋友问的问题,为什么日本要占中国,先取东北呢?实际上完整的是先取满蒙。这是因为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研究的很透,中国历史上外族入侵而得天下者,都是从北部蒙古高原和东北部的森林地带进入中国腹地的。中国历史上北方那么多民族,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民族,可比之为狼族;一类是满族、高句丽族为代表的森林民族,可比之为虎族。可以说中国历史上90%的战争都是由这两族入侵引起的。所以日本人当时一北一南占领了朝鲜、台湾两个战略要点,但最终还是选择从东北入手。虽然他的海军明显强于陆军。
我说陆地历史说的多一些,下一步我会分析海权,当然最好配图。所以要慢一点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9:38:40 +0800 CST  
我一直认为地理影响历史、政治,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不过中国的史家太注重人的因素了,没办法,谁叫老祖宗留下这么多史书呢。所以在这里我会多谈地缘,现在只是就行政区划的地理谈些观点,其实真正要看的是地理地图,看了后才会明白很多事情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19:44:43 +0800 CST  
下面谈谈海权的演变
与东方的历史不同,西方的历史是围绕着海权的争夺而展开的。受制于航海能力,最初的争夺是围绕着地中海而展开的,罗马和迦太基人的战争就是那时的最强者对话。其结果就是造就了罗马帝国在欧洲一千多年的影响。
其实欧洲人和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是一样局限的,所不同的欧洲人最开始认为地中海就是地球的中心,而中国人认为两河流域是中心。于是一个重海权,一个重陆权。不过通往未知大陆的道路只能是海陆,因此欧洲终于走在了中国的前面。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来,古典时期的强者雅典、罗马都变成了三流之地。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开始轮番登场了。东方国家在被炮舰打开门户后,也开始明白得海洋者得天下,是谁醒得最早呢,是日本。为什么是日本呢?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20:08:09 +0800 CST  
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这些都是曾经的强者,有些现在仍是强者。研究一样他们的共同点就会发现:
1、都有很长的海岸线(相对于共全部边境线),这样的国家海洋基础好。
2、陆上邻国最多不超过两个,有的甚至没有,象日本。这样边境纠纷可以最小化。
3、都在北半球温带地区。温带甚至寒带的民族要更有活力,而历史上这些地区都是文明的中心。我曾经半开玩笑的和朋友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是空调。你可以想象总是处在30几度的高温下,生产力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符合上述条件的国家基本的都曾经雄霸一时。而中国虽然符合第一条和第三条,但不符合第二条,14个邻国,我没仔细算过,应该是最多的吧。这些陆上国家够中国头疼很长一段时间了。不过我前面说过了,中国的地缘情况是几千年来最好的时候,缓冲地段基本者占了。来自北方的压力大大减轻了。现在陆地边境没有签约的了只剩下印度了,但已无关大局了,毕竟战略优势在我方。
解决了陆上的问题,下面该面对海洋了,事实上现在也是这样做的,看看最近海军的受重视程度和东海、南海的问题爆炒就清楚了。但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第一岛链的存在,由于这条岛链的存在,使得中国所面对的是类似地中海的“海”,而不是洋。突破这条岛链不是没有办法,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不能丢台湾了。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20:55:24 +0800 CST  
看了上面这张图大家就清楚了吧!中国沿海可以分为三个区域——日本海——东海——南海,也就是说要想杀出去成为全球性大国就必须从这三个区域中找条路出去。日本海是没指望了,先不说日本本岛和库叶岛封得死死的,最重要的的日本海看着离我们近,其实根本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没有出海口,俄国为了保持对朝鲜的影响切断了我们的入海希望。
南海是一个希望,但客观的说希望也不大,南海的岛屿就算全占过来,在和平时期保家卫国是够了,要是想用作进攻的基地是无论如何比不上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地缘优势的。
突破点在哪呢?就在东海。东海用来封锁中国的就琉球群岛(也就是冲绳)和台湾,日本已经消化了琉球,中国在法理上占有台湾,在两者中间还有个钓鱼岛做为争议地带。当然在台湾问题解决之前,钓鱼岛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闹还是要闹,不然就让日本消化了。相对于解决南海问题,台湾问题的解决性要大上许多倍。解决南海问题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资源和自身的安全,而解决台湾问题是为了拥有进攻能力。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21:11:38 +0800 CST  
作者:不很忙 回复日期:2009-07-12 20:58:30
=======================================================
写这个贴就准备收砖盖房了,不过也麻烦你看完我的贴再开骂。换而言之,如果我在中国地图上写上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那叫脑残,但我在南亚的地图上标上这些,只是想说明印度曾经有机会让自己的地缘变得更好,现在没有什么机会了。
我欢迎任何意见,但不喜欢没有逻辑性的批评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21:17:21 +0800 CST  
作者:看了杂谈二十年 回复日期:2009-07-12 21:32:34
楼主你的图只剩下一半了……
=================================================
呵呵,我贴的就是一半的,另一半是印度的,还没做好。做好了再写帖子一起发。不然中间被打断了就连不上了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2 21:46:18 +0800 CST  
唉!说到地缘情况,当年中国的情况可以说是万分险恶。苏联从陆地上,美国从海上封锁中国。中国只剩下三个可以拉拢的盟友:缅甸——朝鲜——巴基斯坦。以前老喜欢说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其实国与国之间有的只是利益。朝鲜要咱帮他对付韩国;小巴要我们牵制印度;缅甸则是要我们帮他维持军政府。反正这三个国家都有求于中国,美国看在眼里恨在心里,你们不是无赖国家谁是无赖国家。
说到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你还别不信。当年越南倒也是我们的铁杆盟友,不过打下南越赶走美国后,中国也就只剩下威协了,翻脸是在所难免。所以从利益的角度说,现在三个盟友中朝鲜是最不可靠的,这种喂不熟的白眼狼要么咬你一口,要么被韩国吞了,总之现状维持不了多久,一旦改变就是翻脸之时;
缅甸有点象非洲的那些小国,老天保佑不要发现石油,这样美国算算成本犯不着跟中国撕破脸皮。
巴基斯坦被称做中国最忠实的盟友,这倒不是虚的。原因只有一个,印巴的矛盾百年难调。说句笑话一个以吃牛羊肉为主的民族,和一个把牛当圣物的民族怎么共处?
不过现在中国的地缘形势是好多了,苏联分裂了,西北的压力一下没有了,老毛子后院起火也顾不上拉拢印度越南了;小越被打怕了,最起码在陆地上做不了小动作了;台湾也被美国承认属于中国的一部分了。再加上中国实力越来越强,中美之间越捆越紧,已经没有必要象以前那样封锁中国了(当然防还是会防的,只是不会明着来)。
现在的战略重点倒成了印度了,倒不是我们怕印度来威协我们的国土安全(毕竟战略优势在中国),而是他档了中国的财路。你想想中国的战略是哪些地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非拉,拉美主要是用来牵制美国的,可西亚和非洲却是有我们所需的重要资源啊!去这两个地方都需要从印度洋过,印度可是想把印度洋当成自家的水池,如果中国不插上一杠子,中国对印度的战略优势便很容易被逆转。该怎么办好呢?下回分享。先上张当年美苏封锁中国的形势图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3 00:31:51 +0800 CST  
怪事!我的图发不上来,我放在像册里了,不知道看贴的朋友有没有办法帮我贴上来。算了,先把中国算计印度的事写了,写完收工,明天有事,要写估计要晚上了。
刚才说了中国现在周边拌脚石主要就是印度了,你不算计他,他也会算计里,毕竟人家也想称一小霸。印度周边,一东一西我们已经搞定好小巴和缅甸,中间的尼泊尔居然也有赤化的危险,就算不是中国暗中支持的,也没人信,共产党就共产党还加个毛主义,正所谓黄泥掉在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不过这三个点就算连成一线,最多也就是于国防有利,但对于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作用还是不够。因为印度是在倒三角形,也就是说你要绕着他走,如果不想被他控制,还必须在倒三角的顶上找个点。三点一连就是个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即包围了印度又保卫了海上生命线。
这个点是哪个呢?地图上标着明明白白,就是斯里兰卡。坦白说印度当年还在大英帝国时,最失策的就是没有把斯纳入国土范围。这个点不管被谁占了都将打破印度的大国梦。感谢英国,感谢甘地,不然我们只有在马尔代夫找机会了。
本来中国的机会也不算大,毕竟印度跟斯的关系及历史要近很多。印度虽说现在占不了,但让他不添乱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关键时候跳出一只猛虎帮了中国一把,按说印度如果诚心帮着灭虎,早就灭了。但印度的小心眼也无非是让他们互相牵制,好从中取利。但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没想到斯里兰卡的忍耐终有限度,你不帮我我就换老大,以至中国趁机插入,将了印度一军,大三角战略最终完成。
当然中国要想在斯达到美国对台湾那种影响还是很有难度的,印度的影响毕竟太深,现在也醒过来了,赶紧安抚小弟。但中国即已介入就没那么容易退出了,何况我们也不求全面控制,只要有个战略基地就可以了。而对于斯里兰卡这们的小国来说,能够在两个大国中玩平衡会生存的更好。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3 00:56:56 +0800 CST  
上图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3 01:09:30 +0800 CST  
马上要出去了,今天不会回公司,最后补一贴。先对宇宙无敌的韩国说声对不起,我在做“封锁中国”的图的时候居然忘记标韩国,真是罪过。
另外楼上有些朋友一直说印度的情况跟中国不一样,由于民族关系,很多地方不可以统一进来,而且一直在分裂等等。。。。
其实从西方的角度来看中国,中国目前保有西藏、新疆、内蒙、甚至台湾东北何尝不是有运气成分呢?又何尝与内陆核心区完全统一呢?所以从西方人看来,中国人运气太好了,事实上我来承认,有很多人在网上写文章,认为如果中国在明代与世界接轨会更好,多从经济角度,但有一个问题始终没人接触到,那就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提前300年,中国是否会是现在的格局。这个问题不能深究,否则又会招来无数板砖。总之古代的中国人,或者说汉族,真的是一个很和平的民族,只求有地种,对于不能种地的地方是没多大兴趣的。
古印度人也是很和平的,如果他没有称霸的野心最起码自己会觉得很快乐的。不过现代大家的视野都全球化了,差异越来越小。所以当印度也想拓展他的空间时会发现当初太没有野心了,说到底缺少一个强力人物吧。要是有个彼得大帝似的人物。。。。。不过说也白说,民族性,甚至可以说纬度影响的东西太多了。
好了历史就说到这些了,以后还是专心说在现有框架下的事情,毕竟国际秩序已经建立,小国也有生存的权利了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3 08:28:11 +0800 CST  
天涯发贴没我那么发的辛苦的,边写还要边做图,不过上图就是王道。晚上想写篇〈克什米尔之三国演义〉,只是手边没有合适的底图,关键是要地理地形图,不然看不清问题。
写贴就是准备挨砖的,〈鄙视抢沙发的〉这个ID原来只是个用来轻松发言的马甲罢了。不过天涯上了很久,看见炒架的多,转载的多,所以希望发点原创的东东跟大家分享一下。可能不会入一些朋友的法眼,该骂还是骂,如果人生攻击能让您更爽的话,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反正骂的是我的马甲,我也不吃亏哈哈!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楼主 鄙视抢沙发的  发布于 2009-07-13 17:28:19 +0800 CST  

楼主:鄙视抢沙发的

字数:5565396

发表时间:2009-07-12 23: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1-29 07:25:20 +0800 CST

评论数:11408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