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7.12.4、氮气的作用


氮主要用于合成氨
反应式为N2+3H2=2NH3( 条件为高压
高温、和催化剂
反应为可逆反应)还是合成纤维(锦纶、腈纶)
合成树脂
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
氮是一种营养元素还可以用来制作化肥
例如:碳酸氢铵NH4HCO3
氯化铵NH4Cl
硝酸铵NH4NO3等等

汽车轮胎
1.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4]
氮气几乎为惰性的双原子气体
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气体分子比氧分子大
不易热胀冷缩
变形幅度小
其渗透轮胎胎壁的速度比空气慢约30~40%
能保持稳定胎压
提高轮胎行驶的稳定性
保证驾驶的舒适性;氮气的音频传导性低
相当于普通空气的1/5
使用氮气能有效减少轮胎的噪音
提高行驶的宁静度

2.防止爆胎和缺气碾行
爆胎是公路交通事故中的头号杀手
据统计
在高速公路上有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
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事故总量的70%
汽车行驶时
轮胎温度会因与地面磨擦而升高
尤其在高速行驶及紧急刹车时
胎内气体温度会急速上升
胎压骤增
所以会有爆胎的可能
而高温导致轮胎橡胶老化
疲劳强度下降
胎面磨损剧烈
又是可能爆胎的重要因素
而与一般高压空气相比
高纯度氮气因为无氧且几乎不含水份不含油
其热膨胀系数低
热传导性低
升温慢
降低了轮胎聚热的速度
不可燃也不助燃等特性
所以可大大地减少爆胎的几率

3.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使用氮气后
胎压稳定体积变化小
大大降低了轮胎不规则磨擦的可能性
如冠磨、胎肩磨、偏磨
提高了轮胎的使用寿命;橡胶的老化是受空气中的氧分子氧化所致
老化后其强度及弹性下降
且会有龟裂现象
这时造成轮胎使用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
氮气分离装置能极大限度地排除空气中的氧气、硫、油、水和其它杂质
有效降低了轮胎内衬层的氧化程度和橡胶被腐蚀的现象
不会腐蚀金属轮辋
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也极大程度减少轮辋生锈的状况

4.减少油耗
保护环境
轮胎胎压的不足与受热后滚动阻力的增加
会造成汽车行驶时的油耗增加;而氮气除了可以维持稳定的胎压
延缓胎压降低之外
其干燥且不含油不含水
热传导性低
升温慢的特性
减低了轮胎行走时温度的升高
以及轮胎变形小抓地力提高等
降低了滚动阻力
从而达到减少油耗的目的





其他作用
由于氮的化学惰性
常用作保护气体
如:瓜果
食品
灯泡填充气
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所氧化
用氮气填充粮仓
可使粮食不霉烂、不发芽
长期保存
液氮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作为冷冻剂在医院做除斑,包,豆等的手术时常常也使用, 即将斑,包,豆等冻掉,但是容易出现疤痕,并不建议使用
高纯氮气用作色谱仪等仪器的载气
用作铜管的光亮退火保护气体
跟高纯氦气、高纯二氧化碳一起用作激光切割机的激光气体
氮气也作为食品保鲜保护气体的用途
在化工行业
氮气主要用作保护气体、置换气体、洗涤气体、安全保障气体
用作铝制品、铝型材加工
铝薄轧制等保护气体
用作回流焊和波峰焊配套的保护气体
提高焊接质量
用作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的保护气体
防锡槽氧化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2 19:48:48 +0800 CST  
7.12.5、制备方法
现场制氮/工业制氮
现场制氮是指氮气用户自购制氮设备制氮
工业规模制氮有三类:即深冷空分制氮、变压吸附制氮和膜分离制氮
利用各空气的沸点不同使用液态空气分离法
将氧气和氮气分离
将装氮气的瓶子漆成黑色
装氧气的漆成蓝色

实验室制法
制备少量氮气的基本原理是用适当的氧化剂将氨或铵盐氧化
最常用的是如下几种方法:
⑴加热亚硝酸铵的溶液: (343k)NH4NO2 ===== N2↑+ 2H2O
⑵亚硝酸钠与氯化铵的饱和溶液相互作用: NH4Cl + NaNO2 === NaCl + 2 H2O + N2↑
⑶将氨通过红热的氧化铜: 2 NH3+ 3 CuO === 3 Cu + 3 H2O + N2↑
⑷氨与溴水反应:8 NH3 + 3 Br2 (aq) === 6 NH4Br + N2↑
⑸重铬酸铵加热分解: (NH4)2Cr2O7===N2↑+Cr2O3+4H2O
{6}加热叠氮化钠
使其热分解
可得到很纯的氮气
深冷空分制氮
它是一种传统的空分技术
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
它的特点是产气量大
产品氮纯度高
无须再纯化便可直接应用于磁性材料
但它工艺流程复杂
占地面积大
基建费用高
需专门的维修力量
操作人员较多
产气慢(18~24h)
它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制氮
氮气成本在0.7元/m3左右

变压吸附制氮
变压吸附(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简称PSA)气体分离技术是非低温气体分离技术的重要分支
是人们长期来努力寻找比深冷法更简单的空分方法的结果
七十年代西德埃森矿业公司成功开发了碳分子筛
为PSA空分制氮工业化铺平了道路
三十年来该技术发展很快
技术日趋成熟
在中小型制氮领域已成为深冷空分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变压吸附制氮是以空气为原料
用碳分子筛作吸附剂
利用碳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氧和氮选择吸附的特性
运用变压吸附原理(加压吸附
减压解吸并使分子筛再生)而在常温使氧和氮分离制取氮气

变压吸附制氮与深冷空分制氮相比
具有显著的特点:吸附分离是在常温下进行
工艺简单
设备紧凑
占地面积小
开停方便
启动迅速
产气快(一般在30min左右)
能耗小
运行成本低
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维护方便
撬装方便
无须专门基础
产品氮纯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产氮量≤2000Nm3/h
但到目前为止
除美国空气用品公司用PSA制氮技术
无须后级纯化能工业化生产纯度≥99.999%的高纯氮外(进口价格很高)
国内外同行一般用PSA制氮技术只能制取氮气纯度为99.9%的普氮(即O2≤0.1%)
个别企业可制取99.99%的纯氮(O2≤0.01%)
纯度更高从PSA制氮技术上是可能的
但制作成本太高
用户也很难接受
所以用非低温制氮技术制取高纯氮还必须加后级纯化装置

膜分离空分制氮
膜分离空分制氮也是非低温制氮技术的新的分支
是80年代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制氮方法
在国内推广应用还是近几年的事

膜分离制氮是以空气为原料
在一定的压力下
利用氧和氮在中空纤维膜中的不同渗透速率来使氧、氮分离制取氮气
它与上述两种制氮方法相比
具有设备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无切换阀门、操作维护也更为简便、产气更快(3min以内)、增容更方便等特点
但中空纤维膜对压缩空气清洁度要求更严
膜易老化而失效
难以修复
需要换新膜
膜分离制氮比较适合氮气纯度要求在≤98%左右的中小型用户
此时具有最佳功能价格比;当要求氮气纯度高于98%时
它与同规格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相比
价格要高出30%左右
故由膜分离制氮和氮纯化装置相组合制取高纯氮时
普氮纯度一般为98%
因而会增加纯化装置的制作成本和运行成本

氮气纯化方法
加氢除氧法
在催化剂作用下
普氮中残余氧和加入的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
其反应式:2H2+O2=2H2O
再通过后级干燥除去水份
而获得下列主要成份的高纯氮:N2≥99.999 %
O2≤5×10-6
H2≤1500×10-6
H2 O≤10.7×10-6
制氮成本在0.5元/m3左右

加氢除氧、除氢法
此法分三级
第一级加氢除氧
第二级除氢
第三级除水
获得下列组成的高纯氮:N2≥99.999%
O2≤5×10-6
H2≤5×10-6
H2O≤10.7×10-6
制氮成本在0.6元/m3左右

碳脱氧法
在碳载型催化剂作用下(在一定温度下)
普氮中之残氧和催化剂本身提供的碳发生反应
生成CO2
反应式:C+O2=CO2
再经过后级除CO2和H2O获得下列组成的高纯氮气:N2≥99.999%
O2≤5×10-6
CO2≤5×10-6
H2O≤10.7×10-6
制氮成本在0.6元/m3左右

优劣评比
上述三种氮气纯化方法中
方法(1)因成品氮中H2量过高满足不了磁性材料的要求
故不采用;方法(2)成品氮纯度符合磁性材料用户的要求
但需氢源
而且氢气在运输、贮存、使用中都存在不安全因素;方法(3)成品氮的质量完全可满足磁性材料的用气要求
工艺中不使用H2
无加氢法带来的问题
氮中无H2且成品氮的质量不受普氮波动的影响
故和其他氮气纯法相比
氮气质量更加稳定
是最适合磁性材料行业中一种氮气纯化方法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3 18:27:44 +0800 CST  
7.13海卫一崔顿综述

卫一在国际上的名字是崔顿(Triton)
它是以希腊海神崔顿命名的
这个名字是1880年卡米伊?弗拉马利翁提出的
发现者拉塞尔本人似乎想不出应该怎样给这颗卫星命名
但是他给他后来的发现土卫七和天卫一、天卫二命名了
海卫一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它是海王星的卫星中最大的一颗它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之一
具有复杂的地质历史和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的表面
1846年10月10日威廉?拉塞尔(William Lassell)发现了海卫一
海卫一在国际上的名字是崔顿(Triton)
它是以希腊海神崔顿命名的
旅行者2号1989年08月24日摄于距离海卫一53万千米处海卫一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卫星

中文名 :海卫一
外文名 :triton
平均直径 :2706.8±1.8 km
表面面积 :23,018,000 km2
体 积 :10,384,000,000 km3
质 量 :2.147×1022 kg
逃逸速度 :1.455 km/s
发现日: 1846年10月10日
轨道特性
长轴 :354,800 km
偏心率: 0.0000
轨道周期: -5.877日(逆行)
倾角: 130.267°(相对于黄道)
157.340°(相对于海王星赤道)
130.063°(相对于海王星轨道)
含有空气:氮气:99% 其他气体为0.01%

7.13.1物理特性
海卫一的平均密度为2.05 g/cm³
在地质上估计含有25%固态冰
以及其他岩石物质
它拥有一层稀薄大气
其主要成份是氮
以及含有少量甲烷
整体大气压约为0.01毫巴
它的表面温度低于40K
但是至少为35.6K
这个最低温度的原因
在于在这个温度下固体氮的相态发生变化
从六角形的晶体相态变为立方体的晶体相态

估计的最高温度的来源
在于通过测量氮在海卫一大气中的蒸汽压
在这个蒸汽压下固态与气态平衡的温度低于40K
这说明海卫一的表面温度甚至低于冥王星的表面温度(44K)
虽然如此海卫一地质活跃
其表面非常年轻很少有撞击坑
旅行者2号观测到了多个冰火山或正在喷发的液氮、灰尘或甲烷混合物喷泉
这些喷泉可以达到8千米的高度
不象木卫一表面的火山
海卫一表面的火山活动可能不是潮汐作用造成的而是季节性的太阳照射所造成的
海卫一表面还有非常错综复杂的山脊和峡谷地形
它们可能是通过不断地融化和冻结所形成的
海卫一的表面面积为2300万平方公里,这相当于与地球表面面积的4.5%或者地球大陆面积的15.5%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4 22:43:12 +0800 CST  
7.13.2运行轨道
在所有太阳系的大卫星中海卫一的轨道特别
它有一个逆行轨道
(轨道公转方向与行星的自转方向相反)
虽然木星和土星的一些外部小卫星以及天王星最外部的三颗卫星也有逆行轨道
但是这些卫星中最大的土卫九的直径只有海卫一的8%
其质量只有海卫一的0.03%
逆行的卫星不可能与其行星同时在太阳星云中产生
它们是被行星捕获的海卫一可能是被海王星捕获的柯伊伯带天体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一系列海王星卫星系统不寻常的地方
比如为什么海王星最外部的海卫二的偏心率特别高
以及为什么相比于其它类木行星来说海王星的卫星特别少
(在海卫一被捕获的过程中有许多小卫星可能被甩出了海王星系统)
以及为什么海卫一内部明显分层(其轨道本一开始的偏心率非常大
所造成的潮汐作用产生的热量使得其内部很长时间里液态)海卫一的大小和组成类似冥王星
冥王星的偏心率使它的轨道与海王星交叉提供了很强的线索说明海卫一本来可能是一颗类似冥王星的天体
由于海卫一的轨道本来就离海王星非常近了
加上它的逆行轨道
它继续受潮汐作用的影响
估计在14到36亿年内它会达到洛希极限
之后它可能与海王星大气层相撞
或者分裂造成一个环

同样由于海卫一离海王星非常近
加上它自己的体积比较大
其潮汐作用使得它的轨道几乎完全是一个完美的圆其偏心率小于0.0000001

7.13.3季节变化
海卫一的轨道与海王星的自转轴之间的倾角达157°
与海王星的轨道之间的倾角达130°
因此它的极几乎可以直对太阳
随着海王星环绕太阳的公转
每82年海卫一的一个极正对太阳
这导致了海卫一表面极端的季节变化其季节变化的大周期每700年重复一次
下一次海卫一的盛夏将于2007年到达

从海卫一被发现以来它的南极对向太阳
旅行者2号飞跃海王星时发现它的南半球被一层冻结的氮和甲烷覆盖这些甲烷可能正在慢慢蒸发

这个蒸发和冻结的过程对海卫一的大气有影响
近年来通过掩星的观测证明
从1989年到1998年海卫一的气压加倍
这个气压的增高是由于极部的易挥发气体蒸发导致的
但也有认为这些蒸发了的气体会在赤道附近重新冻结起来
因此海卫一气压增高的原因还没有定论

7.13.4地质情况
海卫一是一个地质活跃的卫星
其表面年轻复杂海卫一的大小、密度和化学组成与冥王星差不多
由于冥王星的轨道与海王星相交
因此海卫一可能曾经是一颗类似冥王星的行星
被海王星捕获
因此海卫一与海王星可能不是在太阳系的同一地区形成的
它可能是在太阳系的外部形成的

虽然如此海卫一与太阳系的其它冻结卫星也有区别
海卫一的地形类似天卫一、土卫二、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
它还类似火星的极地

通过分析海卫一对旅行者2号轨道的影响可以确定海卫一有一层冰的地壳
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核(可能含有金属)这个核的质量占整个卫星质量的2/3
这样一来海卫一的核是继木卫一和木卫二后太阳系里第三大的
海卫一的平均密度为2.05g/cm³
它的25%是冰

海卫一的表面主要由冻结的氮组成
但它也含干冰(二氧化碳)、水冰、一氧化碳冰和甲烷
估计其表面还含有大量氨
海卫一的表面非常亮
60-95%的入射阳光被反射(相比而言月球只反射11%的入射阳光)

表面形态
海卫一的表面面积相当于地球大陆面积的15.5%或者地球表面面积的4.5%
海卫一的表面密度可能不均匀
从2.07至2.3g/cm³不等它的表面有岩石露头
也有深谷
部分地区被冻结的甲烷覆盖

海卫一的南极地区被冻结的氮和甲烷覆盖
偶尔有撞击坑和喷泉
这个地区的反光率非常高
它吸收的太阳能非常小
由于旅行者飞过时海卫一的北极地区已经在夜区里了
因此那里的情况不明
但估计那里也有一个极冠

海卫一表面的撞击坑很少
说明其表面活动剧烈
海卫一的赤道地区由长的、平行的、从内部延伸出来的山脊组成这些山脊与山谷交错
这个地形被称为沟
这些沟的东部是高原

南半球的平原周围有黑色的斑点
这些斑点似乎是冰升华后的遗留物
但是其组成和来源不明

海卫一表面大多数的坑是冰滑动或者倒塌导致的
而不象其它卫星上的撞击坑
旅行者发现的最大的撞击坑直径500千米
它一再被滑动的和倒塌的冰覆盖

7.13.5地形特点
“哈密瓜皮地形”是太阳系里最奇怪的一个地形之一
它的名称来自于它看上去象哈密瓜的瓜皮
其成因不明
但有可能它是由于固氮的一再升华和凝结、倒塌、冰火山的一再掩盖造成的
虽然这里只有少数撞击坑
但一般认为这里是海卫一表面上最老的地形
北半球有可能大部分被这样的地形覆盖

至今为止这个地形只有在海卫一上被发现
在这个地形上还有直径30至50千米的洼地
这些洼地可能不是撞击坑因为它们的形状非常规则
弧度平滑
它们可能是由于粘的冰的爆发造成的

海卫一上的冰火山是以非洲神话里的精灵命名的
海卫一是太阳系内少数有火山活动的天体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5 21:14:59 +0800 CST  
7.13.6观察和探索
1820年威廉?拉塞尔开始自己磨制望远镜镜面
1846年9月23日他使用自己磨制的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
约翰?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获悉后给拉塞尔写信
让他注意一下海王星是否有卫星
拉塞尔在他开始寻找卫星后的第八天(他发现海王星后的第17天)于10月10日发现了海卫一
他还称发现了海王星的环
虽然后来证明海王星的确有环
但是它的环太暗了
不可能被拉塞尔的望远镜发现拉塞尔观察到的可能是幻觉

海卫一被发现100多年后天文学家才开始发现其细节
他们发现海卫一的公转方向与海王星的自转方向相反
而且其倾角非常大

在旅行者飞越海王星前曾有人怀疑海王星有液氮的海洋和氮/甲烷组成的大气
这个大气层可能达地球大气层密度的1/3但这些估计后来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

第一个试图测量海卫一直径的是杰拉德?柯伊伯
他1954年的测量数据为3800千米
此后不同测量获得的数据从2500千米到6000千米不等

但是一直到20世纪末旅行者飞越海王星时人类对海卫一才更加细致地有所了解
在最早的旅行者照片上海卫一呈粉红-黄色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抵达海王星时它的数据允许科学家正确地估算海卫一的直径
虽然海卫一会影响旅行者的轨道但人们还是决定让旅行者飞越海卫一
1990年代天文学家利用掩星继续观察海卫一
他们发现海卫一的大气比旅行者飞越时加厚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6年到2018年之间发射一颗飞往海王星和海卫一的探测器
它将于2035年到达海王星它可能携带两个可以在海卫一上着陆的探测器来研究海卫一的大气层和研究其喷泉的地质化学

7.13.7生命可能性
象土卫六一样海卫一的大气由氮和甲烷组成
氮气也是地球大气层的主要成分
在地球上甲烷主要是通过生物活动产生的
但象土卫六一样海卫一非常冷
因此其表面的甲烷不太可能是生命的迹象
此外海卫一的大气非常稀薄因此不可能支持任何我们今天已知的生命
从另一方面来看海卫一的地质活动和可能的内部热量有可能使得它内部有一个液态的水层
氨等抗冻剂的存在提高液态水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一个地下海洋中有可能可以有原始的生命存在
据国外媒体报道
科学家发现
海王星最大的卫星海卫一察东(Triton)
最有可能是一颗来自柯伊伯带的天体

表面冰冷的海卫一由于海王星潮汐力的作用可使得其拥有较为温暖的地下海洋
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
海卫一上仍然可能存在地下海洋
这颗海王星最大的卫星在1864年由英国天文学家威廉?拉塞尔(William Lassell)发现
但是至今这颗大型卫星依然是个迷

在1989年
旅行者2号行星际探测器飞掠海卫一时拍摄到这颗卫星的真实画面
发现其表面主要由水冰等物质构成当然也有氮气、甲烷以及二氧化碳等
但海卫一的密度特别大
使得科学家们怀疑其拥有一个较大的硅酸盐岩质核心结构
并由此推测
在海卫一硅酸盐核结构的外围与寒冷的表层壳体之间存在一个液态海洋
海卫一的轨道距离海王星较近
较强的潮汐作用加热了部分表层下的物质
科学家通过调查认为
如果这里是一片液态海洋的话那么现在还存在于海卫一的表层之下

海卫一具有一个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卫星不同的特性
即它的轨道是逆行的
根据行星形成理论
年轻恒星周围环绕的尘埃和气体结构以相同的方向旋转
此后该恒星周围演化出的行星系统的轨道应该与这个方向相同这样的轨道被称为顺行轨道
反之则为逆行轨道
其产生于行星捕获的流浪天体
这就意味着海卫一最初并不是围绕海王星运行的

早期的太阳系中有着比较混乱的空间环境
很多天体发生相互碰撞并改变了对方的轨道
科学家推测海卫一起源于柯伊伯带
这是一个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中空圆盘状宇宙空间
当巨大的天体进入海王星的引力范围之内时被其引力所捕获
在最初捕获海卫一时
其运行在一个高椭圆、偏心率的轨道上
较大的偏心率使得海卫一受到较强的行星潮汐力作用
该机制中会造成能量的损失

而这些损失的能量就转化为热量并作用于海卫一
可以融化海卫一内部一定深度的冰冷物质
形成位于表面冰封世界下的海洋
能量损失同时也会改变海卫一的轨道
使其偏心率降低
接近一个较为完美的圆轨道
除了行星潮汐作用对海卫一某个深度的冰物质进行加热外
科学家还发现其内部存在另一个加热源
即天体内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所释放出的能量
这个热源甚至可维持数十亿年之久
科学家通过计算发现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能量是潮汐作用加热机制的数倍
但该热量还不足以维持海卫一固态表面下的海洋保持45亿年的液态环境
行星潮汐力的效应位置处于海卫一冰层壳体的底部
由于早期海卫一的轨道具有较大的偏心率
因此潮汐作用比现在更强
由此得出的过去的某个时期
海卫一内环境的受热效应是较为强大的
科学家对海卫一建立了一个内环境模型
该卫星由70%至80%的岩质构成
其余物质为水冰等
在最外层就是甲烷和氮冰物质
这个情况与冥王星较为类似
当海卫一被海王星引力捕获之后
科学家调查了该天体的轨道是如何转变为几乎圆形的轨道
通过对轨道演化的时间计算
发现如果海卫一冰壳之下是液态海洋的话
那么至今这片海洋依然存在

最新的研究计算了海卫一表层冰壳厚度是如何影响潮汐耗散以及地下海洋的结晶化过程
结果显示假如海卫一的冰壳厚度较薄
那么潮汐力作用就很明显加热效应也会越强
反之冰壳较厚的话
海卫一就会更加坚固
潮汐力产生的热效应较弱
但即便是液体海洋也将会是富含氮的海洋
此外
海卫一的岩质核心的具体大小还是个未知数
这将决定内核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释放的热量
科学家认为海卫一的地下海洋可以作为外星生命的栖息地
虽然目前仍然有许多争论
比如木卫二就是外星生命栖息地的候选者之一
即便海卫一生命出现的概率远小于木卫二欧罗巴
但也不能将其排除
研究人员推测海卫一地下海洋或存在硅基生命
它们并不是以碳元素作为基础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揭示硅烷在特殊行星环境下的行为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6 17:51:34 +0800 CST  
7.13.8其他相关内容
海王星俘获
海卫一大小与冥王星相仿
围绕海王星旋转的方向和海王星自转的方向相反
所处的位置恰好在海王星的内层卫星和外层卫星轨道之间
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也有逆行卫星
但大小都比不上海卫一
轨道也没这么独特
因此
海卫一的来源成为一个谜

美国天文学家10日报告说
海卫一很可能原先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个双星系统的一部分
遇到海王星后被其俘获
这一观点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艾格诺和马里兰大学的汉密尔顿认为
海卫一原先所属的双星系统
类似于冥王星与其卫星冥卫一的关系
即双方质量相差不太大
无所谓谁围绕谁旋转
实际上是双星围绕它们的公共质心旋转
而这个公共质心又围绕太阳旋转

但是
当这个双星系统与海王星近距离相遇时
海王星的引力便破坏了双星体系
其中的一个星体被海王星俘获
由于双星系统的残余影响和海王星的引力共同作用
海卫一的轨道旋转方向就变成和海王星自转方向相反
研究人员指出
近年来天文学家在太阳系中发现了多个双星系统
特别是在太阳系外围盛产小行星的柯伊伯带有11%的小行星构成双星系统
地球附近的小行星也有16%属于双星系统
小行星双星系统遇到海王星这样的大质量行星的概率相当大

此前曾有天文学家猜测
海卫一的奇特运行轨道可能是它和海王星的其他卫星碰撞所致
但艾格诺等人指出这种碰撞既要大到足以改变海卫一的轨道
又不能太大以致海卫一被撞毁
其发生概率很小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6 17:52:10 +0800 CST  
7.14.1泰坦卫星综述

土星
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则仅次于木星
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体(类木)巨星
土星有土星环
截止2012年已发现62颗卫星
古代中国亦称之镇星或填星

土卫六平均半径2575千米
质量1.345×10^23千克
平均密度1.880×10^3千克/米^3
土卫六环绕土星公转轨道半径长为1221850千米
偏心率0.0292
轨道平面与土星赤道面的交角为0.33°
公转周期15天22时41分24秒
土卫六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
这一点与月球类似
土卫六有浓密的大气
主要成分是氮
表面大气压力1.5×10^5帕斯卡
表面温度-178℃

土卫六是目前已知拥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
天文学家认为
土卫六上分布着众多由液态甲烷和乙烷构成的湖泊
这颗卫星的寒冷程度超过南极洲
科学家表示
虽然土卫六上更加寒冷
但是它上面的风、雨和构造过程
使它成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像的天体

参考资料
泰坦星就是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土卫六
英文名称“Titan”
约翰?赫歇耳在1847年出版的《在好望角天文观测的结果》一书中把这颗新卫星命名为泰坦
泰坦在神话中是克龙(即希腊神话中的萨坦-Saturn-土星)的妹妹

在天文学里
泰坦专指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土卫六
泰坦的直径为5150千米
比水星还要大
它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卫三的第二大卫星
泰坦大气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氮气
约占泰坦大气的 98%
还有少量的甲烷等
美国宇航局(NASA)证实
土卫六“泰坦”地表上存在着液体
其两极附近存在着大型湖泊
但目前尚无法证实“泰坦”上存在着巨大的海洋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他们已经在土星最大的卫星
土卫六泰坦上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某种未知生物正在呼吸着泰坦的大气
并以地表的燃料为食
科学家相信
40亿年后
地球就会被膨胀了的太阳吞没
而泰坦则会发展为适合地球生命生存的星球
成为第二个人类理想的家园

美国太空总署(NASA)公布土星最大卫星泰坦(Titan)的地形图
发现泰坦地势非常平坦
此结果有助研究星体的气候变化

NASA宇宙飞船「卡西尼号」(Cassini)过去10年飞越泰坦上空超过100次
并以雷达收集地表数据
绘制出3D地形图
发现泰坦地表最高点与最低点
相距只有2,500米
地势非常平坦
泰坦最高的山丘只高500米
对比地球的8,848米的珠穆朗玛峯及火星21,900米高的奥林帕斯山
可谓小巫见大巫

科学家一直希望解开泰坦地势之谜
因为地形与气候变化有莫大关系
地形图将大大有助推敲沙丘、液态甲烷及云层的移动方向

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日前宣称
最新证据表明
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存在生命迹象
科学家利用NASA土星探测船“卡西尼号”传回的数据
分析了土星泰坦表层的复杂化学物质
据了解
泰坦是目前所知的唯一拥有高密度大气层的土星卫星
数据显示
该卫星表层有群山、湖泊、河流
天文学家故而称其为太阳系中和地球最相似的“世界”
此外
科学家还坚信未来太阳将会膨胀
吞噬地球
但泰坦则会变得暖和而条件宜人
英国大学教授扎尼基则成:“我们相信泰坦有形成生命必需的化学物质
只要光和热足够
生命构造过程就会开始
40亿年之后
当太阳膨胀成一颗红色巨星
地球就会被膨胀了的太阳吞没
而泰坦则会发展为适合地球生命生存的星球
成为第二个人类理想的家园
泰坦就成为宇宙生命天堂”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7 18:14:47 +0800 CST  

7.14.2欧洲设计的太空探测器---惠更斯接近土星泰坦

【赛迪网讯】2004年12月27日路透消息
一部欧洲设计的太空探测器周五脱离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的飞船
奔向神秘的土星卫星泰坦
泰坦是太阳系中最令人疑惑的星体
研究人员希望这趟泰坦之旅将带回他们所渴望的答案

地面控制人员已经在美国西岸时间7:24 p.m收到信号
显示惠更斯号探测器已经与NASA的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分离
不过惠更斯将在未来三周处于休眠状态
在1月14日抵达泰坦的四小时前恢复运行

由欧洲太空署所控制的惠更斯探测器旨在探究这颗太阳系内唯一带有大气层的卫星
而科学家表示
泰坦的表面可能不是固态
其真面目几乎肯定会比科幻小说更离奇

泰坦一直是科幻小说中最常用的舞台
它比水星和冥王星还大
其大气层像地球一样大多是氮气
不过其表面温度只有摄氏零下180度
完全不适合居住
“在某种意义上
这是一次前往早期地球的旅程
”ESA科学计划总监绍斯伍德说
绍斯伍德及其同事认为
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弄清楚泰坦上是否存在任何液体
如充满液体沼气的湖泊等

而惠更斯探测器很有可能回答这个问题
惠更斯号附在卡西尼号尾部
已经一起在太空中飞行了7年
走过35亿公里的行程
一旦惠更斯降落在假设为固体的泰坦表面
它只能运行很短的时间
因为它的电池大约只能维持30分钟

“我们可以说对泰坦表面的状况知之甚少
”绍斯伍德说
“我们甚至不知道探测器会坠入液体中
还是坚硬的表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8 17:24:14 +0800 CST  

7.14.3土星泰坦的观测史

伽利略是第一位在1610年使用望远镜看见土星环的人
但是他未能辨认出是环
他在写给托斯卡纳大公的信上说到:“
土星不是单一的个体
它由三个部份组成
这些部分几乎都互相接触著
并且彼此间没有相对的运动
它们的连线并且是与黄道平行的
并且中央的部份(土星本体)大约是两侧[环的边缘]的三倍大

他也把土星说成是有“耳朵”的
在1612年
土星环以侧面朝向地球
因此看起来似乎是消失不见了
伽利略因此而感到困惑不解
"是土星吞掉了它的孩子?"(参见希腊神话
神祇为了防止他们的子孙造反夺权
会吃掉自己的孩子)
然后
在1613年他又再看见了环
这使伽利略更加困惑

在1655年被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观测到完整的土星环
他使用了一个比在伽利略时代能得到强大得多的望远镜
惠更斯观测土星并写道:
"土星,它被一个薄且平坦的环环绕着
什么地方都没有接触到
并且对黄道倾斜著"
但土星有环的说法直到1665年才被天文学家所接受

在1675年
乔凡尼?卡西尼确定土星环由许多较小的环组成
中间并且有缝存在着
其中最明显的环缝在不久之后被命名为卡西尼缝
卡西尼缝存在于A环和B环之间
宽度有4800 公里

在1787年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 认为这些环是由为数众多的固体小环组成的

在1859年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证明土星环不可能是固体的
若是固体将会因为不稳定而碎裂
他建议环是由为数众多的小颗粒组成的
每个都独立的环绕着土星
透过光谱学的研究
立克天文台的詹姆斯?基勒在1895年证实了马克士威的学说

使用现代的小望远镜或是品质精良的双筒望远镜就可以看见土星环
密集的主要环带从赤道上方7 000 公里延伸至80 000 公里
但估计它的厚度只有10米
并且99.9%都是冰
也许还参杂着少许的杂质
像是有机化合物托林或硅酸盐
主要环带中的颗粒大小范围从1厘米至10米都有

环中最大的缝隙
像是卡西尼缝和恩克环缝
都能从地球上看见
两艘航海家太空船都发现环实际上是由数以万计稀薄的小环和空隙构成的复杂结构体

有许多方法可以造成这些结构
来自土星众多卫星的引力拉扯也可以

有些缝隙是微小的卫星经过所清除的段落
像是潘
可能还有许多尚未发现的
也有些环被一些牧羊犬卫星的重力维系著(像是普罗米修斯和潘朵拉维护着的F-环)
其他的缝隙可能是与质量较大的卫星轨道周期产生共振造成的
米马斯维系著卡西尼缝的存在
还有更多的环状结构因为受到其他卫星周期性的扰动而产生螺旋状的波浪

来自卡西尼太空船的资料显示土星环有自己的大气层
与行星本身无关而独立存在
大气中有氧分子(O2)
这是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与环中的冰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水分子之间的链结受到紫外线的刺激产生化学作用释放出并抛出了气体
尤其是O2
根据这些大气的模型
也有H2
O2和H2的大气层是很稀薄的
但莫名其妙的被凝聚在环的周围
它的厚度只是一个原子
环中也有稀疏的OH(氧化氢)气体
如同O2一样
这些气体也是水分子的崩解导致的
经由轰击将水分子崩解的高能量离子是由恩塞拉都斯抛射出来的
这些大气层尽管是非常的稀薄
还是被在地球上空的哈柏太空望远镜检测出来

在1980年
航海家1号飞越土星时显示F-环是由三条细环像编辫子一样的纠结在一起
而呈现出复杂的结构;现在知道是在外面的二个环有突起的瘤
造成编织和纠结成团的幻觉
比较不亮的第三个环则在它们的内侧


艺术家在2007年描绘的土星环影像
冰冷的微粒聚集成环的固体部份
细长的丛集不断的形成和分散
最大的颗粒也只有几米的直径

土星环可能非常古老
日期可以追溯至土星本身的形成
有两种主要的土星环形成理论

一种理论是在19世纪提出的起源于洛希极限
认为环原本是土星的一颗卫星
因为轨道的衰减而落入洛希极限的范围内
因不够紧密而被潮汐力扯碎掉(参见洛希极限)
这种理论又演变出卫星被小行星或彗星撞击而瓦解的学说[16]
从这种理论延伸的变化是卫星被一颗大的彗星或小行星碰撞而瓦解

第二种理论认为环从未曾是卫星的一部分
而是从形成土星的原星云中直接形成的


冰屑的亮度和纯净被援引为土星环比土星年轻许多的证据
可能相差了一亿年
因为下降的尘土会导致环的亮度降低
但是新的研究显示B环所拥有的质量足以稀释下落的物质
因此可以避免因为太阳系的年龄造成实质上的光度变暗
环内的物质也许在碰撞中被瓦解后还能够回收再利用
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有些环中的物质明显的仍然处在很年轻的状态

由拉瑞?艾斯波席托( Larry Esposito)领导的卡西尼UVIS团队
利用掩蔽恒星的技术在F环内发现了13个直径从27米至10公里的天体
它们都是半透明的
因此认为它们是由直径数米的冰砾暂时聚集起来的
艾斯波席托相信这是土星环的基本结构体
微粒聚集在一起
然后又因撞击而炸开来


航海家2号1981年的影像
在B环上有黑暗的轮辐

在1980年之前
土星环的结构完全都是使用万有引力来解释的
直到航海家的影像呈现出B环上有被称为轮辐的辐射状特征
而这是不可能如此来解释的
因为它们持续的时间和自转周期与依照轨道力学的环不一致
这些轮辐在背景散射光下呈现黑暗
而在前景散射光下显得明亮
主导的理论认为它们是微小的尘埃颗粒
受到主环上的静电排斥而悬浮在圆环平面上
因此它们的转动是与土星的磁气层同步
但是
造成轮辐的确实机制仍然不清楚
虽然有人建议这些电子干扰可能来自土星大气层中释放的闪电或微流星体对土星环的冲击

直到25年后轮辐才再度由卡西尼号太空船观测
当卡西尼号在2004年初抵达土星时
轮辐并未被看到
有些科学家根据他们试图描述轮辐形成的模型推测要到2007年才会看到轮辐
然而卡西尼号的影像小组在保留的土星环影像中搜寻
在2005年9月5日就看见了轮辐

轮辐的出现似乎有季节性的变化现象
在土星的仲冬或仲夏时消失不见
当土星接近分点时又再度出现
建议轮辐也许是一种季节性的作用
随着29.7年的土星轨道变化
这也支持在卡西尼后几年的任务中
轮辐会渐渐的增加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8 17:24:54 +0800 CST  
7.15海底人综述
有一种观点认为
“海底人”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
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
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另一种种观点认为
“海底人”不是人类的另一分支
很可能是栖身于水下的特异外星人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9 18:26:27 +0800 CST  
7.15.1基本信息
在神秘莫测的大西洋底
生活着一种奇特的人类
他们修建了金碧辉煌的海底城市
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无忧无虑地和海底的生物一起生活着
忽然某天
有些海底人感到孤独时
便好奇地浮出海面
混入陆上的人类之中
于是
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读过科幻小说《大西洋底来的人》的读者对这些故事都不会陌生
也许许多读者都会问:大洋底下真的生活着另一种人类吗?
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尚无法给予明确回答
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巨大的星球上
而人类目前的认识水平还极有限
还有许许多多我们尚未认识的事物
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海底生活着某种人类
但是
有关海底有人生活的传闻却不断
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
令人惊讶无比

1958年
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在大西洋3英里深的海底
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的奇妙足迹

1963年
在波多黎各东面的海里
美国海军在进行潜艇作战演习时发现了一个“怪物”
它既不是鱼
也不是兽
而是一条带螺旋桨的“船”
在水深300米的海底游动
时速达280千米
其速度之快是人类现代科技所望尘莫及的

1968年
美国迈阿密城的水下摄影师穆尼在海底看到一个奇异的动物:脸像猴子
脖子比人长4倍
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
当那动物看清摄影师后
就飞快地用腿部的“推进器”游开了

1973年初
一个名叫丹?德尔莫尼的船长
在大西洋斯特里海湾发现水下有一条形似雪茄烟的“船”
全长40~50米
以60~70海里的时速航行
船长怕与他相撞
千方百计地躲着它航行
而它却很“大方”
直奔该船而来
船长惊魂未定
他却悄然而过

时隔半年
北约和挪威的数十只军舰
在感恩克斯纳歧湾发现了一个被称为“幽灵潜水艇”的水下怪物
用多种武器攻击
全无效应
当它浮出水面时
这么多舰上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和声纳全都失灵
它消失时才又恢复正常

在西班牙沿岩采海带的工人反映
他们在海底见过一个庞大的透明圆顶建筑物
而在美洲大陆边缘的渔民和海员也说见过类似的东西
美国专家认为它不像是某种国防设施
那么
这又是谁的杰作呢?
联想起美国海军上校亨利在百慕大三角区水下360米处发现的金字塔
以及美国探险家特罗纳在巴哈马群岛海域发现的“比密里水下建筑”
有人认为这是海底人用于净化海水的设备
甚至还有人猜测
这是海底人用来发电的电磁网络
看来
地球上真的有另外一种人存在?种种离奇的发现
不禁使人回想起发生在1938年的一件事:在爱沙尼亚的半明达海滩上
出现了一个“蛤蟆人”:鸡胸扁嘴、圆脑袋……当它发觉有人跟踪时
便一溜烟跳进波罗的海里
速度之快
使人几乎看不见它的双脚

时隔半个世纪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比维尔市郊沼泽地区
多次出现一种半人半兽的“蜥蜴人”:身高达2米
有一对红眼睛
全身披满厚厚的绿色鳞甲
每只手仅3根手指
直立行走
力气过人能轻易地掀翻汽车
跑起来比汽车还快
目击者说
它是上岸的海底人

面对这些稀有的水下智能动物
美国科学家认为
它们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活
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活
是古人类的另一分支
其理由是:人类起源于大海

这是对达尔文得出的“人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结论提出挑战了么?是的
法国著名医生米高尔?奥登进一步强调
他根据自己多年来对水与人类的关系的研究认为
人类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水中的某种灵长类而不是猿猴
作为这一论点的根据
奥登列举了人与猿猴之间的许多不同点
这些不同点大部分与水有关
例如
猿猴厌恶水
而人类婴儿几乎一出生就能游泳
猿猴不会流泪
而海豚哺乳动物(比如儒艮
即“美人鱼”)有眼泪

然而
持另一观点的人却认为
海底类人生物可能是另一支人类
因这些智能动物的科技水平已远远超过了陆上的人类
它们很可能是栖息于深水之中的特异外星人
因为在与我们接触过的四种类型的外星人中
最常见的是“类人怪物”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19 18:26:59 +0800 CST  
7.15.2科学假说
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海底人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
理由是:人类起源于海洋
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痕迹
例如喜食盐、会游泳、爱吃鱼等
这些特征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不具备的

俄罗斯学者鲁德尼茨基认为
这个大胆的假设很有道理
假如我们能把海洋神秘闪光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记录下来
也许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能把“海底人”以闪光信号的方式向我们大陆人类发出的信息破译出来

然而
也有少数科学家支持“外星人说”
理由是这些生物的智慧和科技水平远远超过了人类
但是这种假设太离奇
没有得到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越来越多的海底怪物让人疑惑
这些怪物是人类从海洋里爬上来后还有一个支脉留在海洋深处?还是来自外星的文明?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0 22:12:08 +0800 CST  
7.15.3发现史
1902年
最早发现不明潜水物
报道说
英国货轮伏特?苏尔瑞贝利号在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海湾航行时
船员发现了一个半沉半浮在水中的巨大怪物
在探照灯的照射下
船员清楚地看到那个怪物由稍带圆形的金属构成
中央部分宽约30米
长约200米
外形很像今天的航天飞机
它在灯光中不声不响地潜入水中而无影无踪

20世纪50年代末期
又传说阿根廷和美国沿海也出现了“幽灵潜艇”

据说在阿根廷奴埃保海峡
有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雪茄形金属物体正在水下航行
两个星期后
阿根廷海军探测到这艘幽灵船的不明潜水物并用鱼雷进行攻击
但攻击结果未明
在海湾被封锁后
这艘不明潜水艇便销声匿迹了

1963年
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东南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时
发现了一艘不明潜水艇
它只有一只螺旋桨
却能以280千米/小时的高速在深达9千米的海底航行
美国军舰和潜艇尽力追赶它
却无法赶上
这艘幽灵潜艇的性能令人咋舌
因为即使目前人类最先进的潜水器也只能下潜到水下一万米左右
在水中的时速不会超过95千米

20世纪70年代
传闻幽灵潜艇又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海域不断出现
它潜入挪威、瑞典等国家的一些军港
开始时
北约集团认为是前苏联的侦察潜艇
后经美国情报分析人员认真研究
否认了这种说法
报纸报道说
1973年幽灵潜艇在挪威的感恩克斯纳湾露面
当时北约和挪威等国海军在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
对这艘胆大妄为的潜艇
联合舰队极为恼火
决定发动攻击
数十艘舰艇同时向不明潜水艇开火
但它在枪林弹雨中出入
如入无人之境
就连海军发射的三枚极先进的“杀手鱼雷”也无一击中目标
当这艘幽灵潜艇突然浮出海面时
所有舰艇上的电子装置竟同时发生故障
通讯中断
雷达、声纳系统也全部失灵
等十分钟后不明潜水艇潜下水时
舰队的无线电通讯才恢复正常

不明潜水物的踪迹遍布全球各地海域
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甚至有人认为
不明潜水物便是海底人的舰船
而更耸人听闻的是
许多人都说他们在海中发现了各式各样的神秘建筑物




7.15.4种族
蛤蟆人
1938年
在东欧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朱明达海滩上
一群赶海的人发现一个从没见过的奇异动物:它嘴部很像鸭嘴
胸部却像鸡胸
圆形头部有点像蛤蟆
当这“蛤蟆人”发现有人跟踪它时
便一溜烟跳进波罗的海
速度极快
几乎看不到它的双脚
但却在沙滩上留下硕大的蛤蟆掌印

无独有偶
最近美国两名职业捕鲨高手在加勒比海海域捕到11条鲨鱼
其中有一条虎鲨长18.3米
当渔民解剖这条虎鲨时
在它的胃里发现了一副异常奇怪的骸骨
骸骨上身三分之一像成年人的骨骼
但从骨盆开始却是一条大鱼的骨骼
当时渔民将之转交警方
经过验尸官检验
结果证实是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

1958年
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使用水下照相机
在大西洋4000多米深的海底
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但却不是人的足迹

神秘人
1959年2月
在波兰的格丁尼亚港发生了一件怪事
在这里执行任务的一些人
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个人
他疲惫不堪
拖着沉重的步履在沙滩上挪动
人们立即把他送格丁尼亚大学的医院内
他穿着一件制服般的东西
脸部和头发好像被火燎过
医生把他单独安排在一个病房内
进行检查
人们立即发现很难解开此病人的衣服
因为他不是用一般呢子、棉布之类东西缝制的
而是用金属做的
衣服上没有开口处
非得用特殊工具
使大劲才能切开
体检的结果
使医生大吃一惊:此人的手指和脚趾都与众不同
此外
他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器官也极不平常
正当人们要作进一步研究时
他忽然神秘的失踪了
在此前
他一直活在那个医院里

半人半鱼
1988年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比维市郊的沼泽地里
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半人半鱼的生物
有的会长出鳃
这不禁使我们思考:人类会长鳃吗?基因学者认为
人类是从有鳃动物进化而来的
在了解了人类基因组和鱼类基因组的基础上,让人长出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蜥蜴人
“蜥蜴人”身高2米左右
有一对很大的红眼睛
全身披满绿色的鳞甲
每只手仅有3根手指
直立行走
奔跑起来比汽车还快
能在沼泽里行走自如
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希望捉住它
但都没能如愿
随着科技的进步
世界各地常有这样类似“海底人”的目击报告

小人鱼
英国的《太阳报》曾报道
1962年曾发生过一起科学家活捉小人鱼的事件
前苏联列宁科学院维诺葛雷德博士讲述了经过:当时
一艘载有科学家和军事专家的探测船
在古巴外海捕获了一个能讲人语的小人鱼
皮肤呈鳞状
有鳃
头似人
尾似鱼
小人鱼称自己来自亚特兰蒂斯市
还告诉研究人员在几百万年前
亚特兰蒂斯大陆横跨非洲和南美
后来沉入海底……后来小人鱼被送往黑海一处秘密研究机构
供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对于这副奇特的骸骨
警方又请专家进一步研究
并将资料输入电脑
根据骨骼形状绘制出了美人鱼
参加这项工作的埃毁斯度博士说
从他们所掌握的证据来看
美人鱼并不是传说或虚构出来的生物
而是世界上确实存在的一种生物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0 22:12:43 +0800 CST  
@腐败衰老入定丶 173楼 2014-02-20 22:59:46
楼主大大,请见谅,软件不怎么会用,在此回复13楼,只若使物体表面平均反射波保持到380~790之间的话,是指只能达到在人类眼中与普通监视器面前的"隐身"是吧? 意思表达不清楚,凑合着看吧

-----------------------------
380~790之间应该是可见的
低于380是不可见的

这种不可见
应该是人类眼中的不可见
仪器应该可以侦测到

这些只是个人猜测
还没有公论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1 20:51:14 +0800 CST  
7.15.5幽灵潜艇
幽灵潜艇是神出鬼没的USO
与UFO相比
它们显得更加神秘
更加令人难以捉摸
它们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
不明潜水物经常出没在地球辽阔的海洋中
而在这些不明潜水物中
最经常出现的是潜水艇
并且它们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让美国、前苏联等几个超级大国为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军力
进行劳而无功的追踪、搜索

在整个19世纪
有许多关于幽灵潜艇的报道
在这些报道中
对不明潜水物的描述都是圆形的;都能垂直不动地悬浮在空中
然后突然跌进水中并消失在深处;它们悬浮在空中和潜入水里时
几乎都是悄无声息的
没有听到类似于人类所制造的动力系统的轰鸣声
不同之处在于
有的不明潜水物落到水面时
会溅起巨大的浪花;有的却犹如鸿毛一样
落水时轻飘飘地一点水花也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
19世纪离人类制造出潜水艇尚有好长的一段时间
而且这些不明潜水物与潜水艇的模样也相去甚远

有人根本就不相信幽灵潜艇的存在
认为所见到的那些物体其实只不过是一些体形非常巨大的鱼类
也有人认为
这些幽灵潜艇其实是来自外太空
而有人则认为这些智慧生物可能从古至今就一直生活在海底中
它们同我们人类一样
是地球人的一支
持这种观点的人强调说
人类起源于海洋
当人类进化时
很可能一部分上了岸
一部分则仍留在水中
并且发展出了比陆地上的同类更先进的文明
还有人认为
USO只是大气折射产生的幻影

幽灵潜艇到底是什么?海底人类到底存不存在?这些谜团可能还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困扰着我们
但我们相信
随着科学的发展
这些神秘的幽灵潜艇一定会现出它们的“真相”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1 20:52:56 +0800 CST  
7.15.6海底城市
1969年
美国两位作家罗伯特?费罗和米歇尔?格兰门里为体验生活
来到巴哈巴群岛的比密里参国海底探险活动
他们在比密里岛北岸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片由石头像摆成的几何图形
这些石头呈矩形排列
全长约250米
同年7月
另一个考古探险家特罗纳和潜水员又在该岛以西的海中发现了一组大石柱
这些石柱有的横卧海底
有的直立在水中
后来据推测
这些城市遗址建筑在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
它说明这儿曾经存在一座先进的城市

这次发现引起了世界轰动
也促使许多人开始了寻找传说中的海底城市的行动
其后又传出了几个发现海底建筑的传闻

据报道
1985年
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驾驶一个小型深潜器
携带一部水下摄影机对大西洋底进行考察
当他潜到约4000米深处时
眼前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异的奇妙景象:面前是一个海底庄园
那是一座金碧辉煌的西班牙式水晶城堡
连道路也全部采用类似大理石的水晶块铺设而成
在圆形建筑物顶上
安装着类似雷达的天线
但城市中看不到一个人影
罗坦博士连忙用水下摄影机抢拍镜头
但突然涌来一股不明海底湍流
把他和深潜器推离了这个美丽的海底城市
此后
罗坦博士再也找不到这座海底“水晶宫”了
更遗憾的是
他抢拍下来的镜头也模糊不清
只能隐隐约约看到水下城堡的影子

1992年夏天
据说一群西班牙采海带的工人
在只有几十米深的海中看到一个庞大的透明圆顶建筑物
1993年7月
英美一些学者又声称在大西洋百慕大约1000米的海底发现了两座巨型“金字塔”
据他们说
发现的金字塔是用水晶玻璃建造的
宽约100米
高约200米
然而
当人们闻讯而再次返回这些地点时
这些传说的海底建筑都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1 20:53:25 +0800 CST  
7.15.7失踪2500年的城市重现海底
沉船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在浩瀚的海洋上
人类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但是如果一个城市都沉没于海底
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20世纪末
一个由世界顶尖级考古学家组成的考古队宣布
经过长达十几年的努力
在埃及北部的亚历山大港海岸发现了“法老城”的可能所在地!
2000年6月3日
这个考古队在亚历山大港宣布:失踪了2500年的埃及“法老城”终于被发现
专家们在海底发现了2000多具古代雕像和石材
其中有托勒密王朝二世时期制作的狮身人面像的头部
重达5吨

除此之外
考古队还发现了狮身人面像的底座
其侧面刻有托勒密王朝二世的称号
同样的称号在狮身人面像的胸部也有发现
这次在海底发现的狮身人面像共有12座之多
但真正令所有的考古学家惊奇的是
他们在海底还发现了不少早于托勒密王朝二世的文物
如重达5吨、两面均刻有法老塞提一世像的巨大石材
从塞提一世在位年代(公元前1318年~公元前1304年)来看
该石材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比亚历山大城的法罗斯灯塔要早1000多年

那么
“法老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有些研究者认为
可能是在2500年前的某一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发生在“法老城”的中心地带
随着一阵惊天动地的震颤
整个城市迅速毁灭
城中生活的居民及其庙宇、宫殿、无数巨石雕像和珍宝一起沉入了海底

现在
科学家正在对“法老城”和打捞上岸的狮身人面像、伊西斯神像进行最后的鉴定
希望能够弄清这座水下之城的真正建造者和它的建造年代
以及它毁灭的年代和原因
当然
还有一点是人们极其关注的
那就是“法老城”中尚未打捞出的珍宝到底还有多少


7.15.8失落的亚特兰蒂斯大陆
传说中
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
在一个小岛上
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
波塞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
于是波塞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
分别让给十个儿子来统治
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
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
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
有献给波塞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
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
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
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
码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
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
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
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
各自实行不同的国家组织
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
每隔五到六年
便在波塞冬神殿齐聚一堂
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
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养于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
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
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
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
不幸的是
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
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
引发地震和洪水
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关于亚特兰蒂斯这个失落的文明
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相关著作当中
人们也在一直探寻着这个文明的真实性
英国一名航空工程师伯尼?班福德使用谷歌地球时
竟然在大西洋发现了一个疑似消失古国亚特兰蒂斯的神秘区域

这一神秘区域位于距离非洲西岸960公里的大西洋海底
呈长方形
面积与英国威尔士地区差不多大
这个“遗址”有整齐的边界
里面有纵横交错的刻线
像一个大都市的地图
该遗址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极为相似
地点也似乎和上述神秘区域相若

不过
最后谷歌声明称
这个图像只不过是海床数据采集船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划过的声呐线而已
但是
由此人们可以看出
在欧美国家中人们至今对这个伟大文明依然念念不忘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2 07:52:14 +0800 CST  
7.15.9海底宝藏多得没法数
海底除了矿藏以及各种能源外
还有实实在在的金银财宝

在幽深的海底
为什么会有比人们想象还要多的财宝呢?这是因为
在历史上
每隔29个小时就有一艘船只葬身大海
在16世纪
每100艘从美洲殖民地运往西班牙去的金银船只中
就有45艘被海盗和风暴击沉到了海底
直到19世纪初
被海盗和风暴击沉的货船仍达30%~40%
每一艘沉船几乎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笔财宝

历史上有名的一艘沉船是1643年沉没在圣多明各北面的大型船舶“康塞普西翁的圣母玛丽亚”号
这艘沉船吸引着好几代探险家
至今据说它仍沉睡在圣多明各的普拉塔港东北163海里和特克斯群岛东北98海里之间的海底

海底沉宝最多的地方据说是在拉丁美洲北部的加勒比海
自1498年哥伦布第三次横渡大西洋时到达这里以来
被风暴和海盗击沉的各种满载金银珠宝的船只少说也数以千计
除加勒比海外
南非的好望角海底里也沉睡着数百艘各种沉船
其中大多数都是当年荷兰人运载财宝的船舶
黄海、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智利、秘鲁、委内瑞拉和巴西的沿海
以及西班牙、英国和美国南部的沿岸
也都是沉船较集中的海域

相对于国外的沉船满载金银而言
中国的沉船则装载着更多瓷器
2007年
在广东曾经进行了一次世纪沉船打捞
“出水”了大批的明代瓷器
据专家研究
南海附近的沉船绝不仅限于一个朝代几条船
根据相关水下考古专家的估计
南海附近的沉船绝对不少于2000艘

相对于国外的沉船
中国沉船的价值更大
同体积的黄金和瓷器相比
显然是瓷器的价值更大
加上中国自古便有着极高的造船工艺
其装载量也是让国外的船只望尘莫及
因此
中国的南海底下实实在在的是一处海底宝藏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3 18:57:23 +0800 CST  

7.15.10大海底坟墓海底曾现“3.5米高巨人骸骨”
每年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会去墓地祭扫
寄托对亲人朋友的哀思
而那些位于海底无法前往的墓地呢?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海底
去看看那些长眠于大海中的人类恐怖遗骸吧

海王星纪念礁
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比斯坎岛大约5公里的海底
有一处名为“ 海王星纪念礁”的海底墓园
全部浸在大约14米深的海水中
自2007年开始运营以来
已成为潜水者的乐园

这一海底墓园一共占地6公顷左右
全部建成后可埋葬12.5万逝者的骨灰
这对于那些想把骨灰葬在海里的人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尸体对于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能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

海底鲸鱼埋骨地
通过研究海底鲸鱼的尸骨
你会发现每一具巨大的骨架其实都是一个深海生态系统
为很多动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
鲸鱼的肉首先对于那些食腐动物无疑是一顿美食
比如盲鳗
它的骨骼也会成为一种被称为“僵尸蠕虫”的生物的食物
最后蚌还会附在鲸鱼的残骸上
经过一系列变化
骨骼会重新变成“泥土”而渐渐消失
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循环

另外
人们还曾在墨西哥尤卡坦水下洞穴中发现了生活在1万零500年前的人类骷髅
在水里发现人类骷髅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情
介于世界上被水体覆盖的面积
在水里找到人类遗骸就好比在大海里捞针


抹香鲸的骨骼
这张照片成为2009年全球水下探险类照片中的获奖作品
其展示的是
潜水员海宁?梅在德国最大的水族馆Ozeaneum中的场景
这具骨骼是一条抹香鲸的
它在北海搁浅
后来死去并腐烂


海底的骷髅
我们曾想象着在海底看到各种海洋动物骷髅的场景
左边的这幅照片是一具海龟的骷髅
它被发现于马来西亚Sipadan岛附近的“海龟墓地”中
右上图是一条狼鳗的尸骨
而右下图则是不知名的动物尸骨的一部分


亚特兰蒂斯遗址和“巨人的骷髅”?
尽管可能是一个玩笑
但“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发现了原古巨人骷髅”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它像野火燎原一般很快席卷了互联网
因为人们愿意相信这是真实的
人们还相信亚特兰蒂斯是存在的
很多人甚至倾尽毕生精力去寻找它
上图就是亚特兰蒂斯的想象图
唐?克拉克相信亚特兰蒂斯是存在的
他的理由之一就是下图这具“身高3.5米巨人的骷髅”被发现

娜塔莉?赫洛威的遗骸?
恐怖的海底人类骷髅
左上图中这个恐怖的骷髅头是海底考古学家在墨西哥附近海域
发现的被玛雅人当做祭品处死的人类遗骸
与它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另外18具人类骸骨

左下角这张图片中
一具几乎完整的人类尸骨被发现躺在一艘沉船船头附近的锚上
这艘船是La Belle号
于1686年在得克萨斯州附近海域沉没

右下角是一具在墨西哥海底洞穴中发现的女性骷髅
她生活在距今1.36万年前
是在美洲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人类尸骨

新石器时代的妇女以及婴儿
上图是在地中海中被挖掘出的距今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妇女和婴儿遗骸
通过研究
科学家发现死者曾患肺结核
这让他们成为已知最早并被证实的肺结核患者
发现他们的地点距离以色列海岸非常近
那里曾存在一个叫做Atlit-Yam的古代村庄

沉没的山雾丸
潜水爱好者以及摄影家彼得?莫斯利认为
在密克罗尼西亚的特鲁克泻湖一次潜水之旅是其一生中最让人难忘的经历
在那里他发现了日本山雾丸号沉船遗骸
并找到了多具船员的骸骨
在动力室中
他发现了一个嵌在机器上的骷髅头
还有一个骷髅头则落在了暗礁上

水下考古学家发现的洞穴
上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潜水员在墨西哥所发现的水下洞穴的入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洞里发现的人工制品以及人类生活的痕迹都看做是保护的对象
该洞穴往往在海水上涨时被淹没

潜水员在墨西哥一处水下洞穴中

在这个名为Tux kapaxa cave的墨西哥水下洞穴中
考古学家发现了人类生活的遗迹以及大量动物的遗骸

左图是一名潜水员手捧着在墨西哥某水下洞穴中发现的骷髅头

右图是一名潜水员游过一堆人类的骸骨

这张图是考古学家在墨西哥一处水下洞穴中发现的女性骷髅头
其生活时代可追溯到公元前1万年
(来源:国际在线)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4 17:47:55 +0800 CST  

7.15.11神秘的异域文明:“海底人”是否真的存在
近100多年来
世界各国商船和军舰在海上不断遭遇一些怪事:
海洋深处会莫名其妙地发射出奇特的强光
或者出现神秘莫测的物体
至今
这些奇怪的现象仍令许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美国科学家根据多年的研究
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些怪现象背后可能藏着某种来自异域的文明!
神秘闪光是文明信号?
有一种观点认为
“海底人”既能在“空气的海洋”里生存
又能在“海洋的空气”里生存
是史前人类的另一分支
理由是:人类起源于海洋
现代人类的许多习惯及器官明显地保留着这方面的痕迹
例如喜食盐、会游泳、爱吃鱼等
这些特征是陆上其他哺乳动物不具备的

人们据此假设:人类进化时
可能分成水中、陆上两支
爬上岸来的称为人类
沉在水中的称为“海底人”

俄罗斯学者鲁德尼茨基认为
这个大胆的假设很有道理假如我们能把海洋神秘闪光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记录下来
也许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能把“海底人”以闪光信号的方式向我们大陆人类发出的信息破译出来

第二种观点认为
“海底人”不是人类的另一分支
很可能是栖身于水下的特异外星人
理由是这些生物的智慧和科技水平远远超过了人类
竟然能在海中生存!不过
这种假设太离奇
没有得到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海底人”是何方神圣
实际上
人们对“海底人”的假想
也有现实中的依据
那就是全球各地
曾多次出现水怪的报道

1938年
在东欧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朱明达海滩上
一群赶海的人发现一个从没见过的奇异动物:它嘴部很像鸭嘴
胸部却像鸡胸
圆形头部有点像蛤蟆
当这个“蛤蟆人”发现有人跟踪它时
便迅速跳进波罗的海
速度极快
几乎看不到它的双脚
但却在沙滩上留下硕大的蛤蟆掌印

1958年
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博士使用水下照相机
在大西洋4000多米深的海底
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但却不是人的“足迹”

1988年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比维市郊区的沼泽地里
人们又发现了一种半人半兽的“蜥蜴人”
“蜥蜴人”身高2米左右
有一对很大的红眼睛
全身披满绿色的鳞甲
每只手仅有3根手指
直立行走
奔跑起来比汽车还快
能在沼泽里行走自如
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希望捉住它
但都没能如愿

美国科学家桑德逊几乎把一生时间都倾注于海底世界“反常现象”的研究
撰写了很多极具学术价值的文章
有一次
桑德逊乘坐一艘破冰船在北大西洋上航行时
亲眼目睹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观:一个弹丸形的银白色怪物突然从冰封的大海中冒出来
“咔嚓”一声撞碎了1米多厚的冰层
随后一下子消失了
桑德逊据此确信:地球上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海底文明

随着科技的进步
世界各地不断冒出类似“海底人”的目击报告
这些“怪物”到底是当地人的“恶搞”
还是真有其事
让人真假莫辨


文明遗迹还是自然杰作?
与“海底人”相对应的
还有人们在各地发现的海下神秘建筑
这些建筑
被一些人认为是海底文明留下的印记

1992年夏
一群西班牙的采海带工人在海底见到一个庞大的透明圆顶建筑物

1993年7月
美英科学家在大西洋大约1000米深的海底发现了两座大型金字塔
很像水晶玻璃建造的
边长约为100米
高约200米
之后这两座金字塔又神秘消失
人们再也没有找到

另据报道
美军上校亨利
也曾在百慕大三角区水下360米处发现了“金字塔”
这些和埃及金字塔外形类似的海底神秘建筑
被人们认为是“海底人”用来采集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工厂
还有人怀疑这些建筑是“海底人”用于净化和淡化海水的设备
甚至有人猜想这是“海底人”发电用的电磁网络


海底电磁场这一说法
也暗合了一些科学家解答“百慕大魔鬼三角”的成因:在百慕大区域
之所以频发沉船和坠机事件
与这一区域的电磁异常有关
而电磁的异常
则与海底“金字塔”存在联系

不过
也有些地质学家指出:前面发现的海底“建筑”
应该是较为特别的天然结构
并非人工筑成
还有科学家指出
即便这些“金字塔”不是自然产物
由于其发现地点距离玛雅人的故乡尤卡坦半岛不远
由此也可以推测
这些建筑可能是史前玛雅人的古建筑
因地壳变动而沉入海下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2-25 18:18:40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