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虑一得之奇想录

归纳来看

1)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计算:1982-(-210))=2192=8*274)

2)西汉末年农民起义 王匡、王凤 公元17年(天凤五年)
(扩大计算:1982-14=1968=8*248)

3)黄巾军起义张角184年(灵帝中平元年)2月 洛阳
(计算:1982-184=1798=8*224…..6)

4)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李特301年(惠帝永宁元年) 绵竹(今属四川)
(因为起义前已成流民,受灾年代前推)
(扩大计算:1982-294=1688=8*211)

5)东晋农民起义 孙恩399年(东晋安帝隆安三年) 海岛
(计算:1982-398=1584=8*198)

6)南北朝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义 破六韩拔陵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 沃野镇(今内蒙古五原东北)
(扩大计算:1982-523=459=8*57……3)

7)隋末农民起义王薄、翟让、李密、窦建德、杜伏威
611年(隋炀帝大业七年) 长白山(今山东章丘境内)
(扩大计算:1982-606=376=8*47)

8)王仙芝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 长垣(今属河南)
(计算:1982-875=107=8*13……4)

9)北宋农民起义
王小波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县南)
(计算:1982-993=989=8*123…..5)

10)宋江 1119年(宣和元年) 梁山泊(今山东梁山)
11)方腊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计算:1982-1118=864=8*108)

13)南宋农民起义 钟相、杨幺 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 湖南洞庭湖一带
(计算:1982-1130=852=8*106……4)

14)元末农民起义刘福通、韩山童、朱元璋
1351年(顺帝至正十一年)1月 颍州(今安徽阜阳)
(计算:1982-1350=632=8*79)

15)葛贤抗税起义
葛贤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6月初 苏州

(计算:1982-1601=381=8*47…..5)

16)明末农民起义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1628年(崇祯元年) 陕西 安塞 苏州
② 1628年陕西北部(安塞)农民起义
闯王来了不纳粮,应该有旱灾了
(扩大计算:1982-1622=360=8*45)

17)清朝苗民起义石柳邓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 贵州铜仁府(今贵州铜仁县) 1795年正月
(计算:1982-1795=187=8*23……3)

18)白莲教起义王聪儿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 湖北荆州 1796年正月
(计算:1982-1796=186=8*23……2)

19)天理教起义林清、李文全 1813年(嘉庆十八年) 河北大兴县、河南滑县
(计算:1982-1813=169=8*21……1)

20)小刀会起义 刘丽川1853年(咸丰三年)9月 上海 上海小刀会于1853年9月在刘丽川领导下起义
21)天地会起义 陈开、李文茂
1854年(咸丰四年)7月 广东佛山镇 1854年7月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率众在佛山起义
22)捻军起义 张乐行1855年(咸丰五年)8月 安徽蒙城雉河集
23)苗民起义 张秀眉、李文学、杜文秀、1855年(咸丰五年)
计算:1982-1854=128=8*16

24)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洪秀全1851年(咸丰元年)1月 金田村(今广西桂平境内)
计算:1982-1851=131=8*16……3


在这24次起义中
有14次起义的那一年应该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这个比例应该是很高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条线索
每8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中国局部大旱------颗粒无收------村民四处逃荒-----流民聚集------农民起义

也就是说
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就有了农民起义的可能性

那么

……
根据中国民政部提供的历史文献
1000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干旱事件有14例
其中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
有代表性的事例分别是:
公元989~991年(北宋);
1209~1211(南宋);
1370~1372年(元朝);
1483~1485年(明朝);
1585~1590(明朝);
1637~1643年(明朝);
1784~1787年(清朝)
1875~1877年(清朝)
……


在这些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年代里
有没有农民起义呢?

公元989~991年(北宋);-----9)北宋农民起义 王小波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县南)
1209~1211(南宋);
1370~1372年(元朝);
1483~1485年(明朝);
1585~1590(明朝);
1637~1643年(明朝);
1784~1787年(清朝)-------17)清朝苗民起义石柳邓1795年(乾隆六十年)2月 贵州铜仁府(今贵州铜仁县) 1795年正月
18)白莲教起义王聪儿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 湖北荆州 1796年正月
1875~1877年(清朝)

为何在这记载的14次大旱中
只发生了3次农民起义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7-06 16:43:05 +0800 CST  
9.1.12 厄尔尼诺事件的启示

中国民政部提供的历史文献
1000年来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干旱事件有14例
其中出现于宋、元、明、清等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冷暖气候背景下
在这记载的14次大旱中
发生了3次农民起义

我们上文分析

可以看出这样一条线索
每8年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中国局部大旱------颗粒无收------村民四处逃荒-----流民聚集------农民起义

也就是说
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就有了农民起义的可能性
这是可以想通的事情

但是每8年一次的厄尔尼诺事件
并未造成每8年一次的农民起义
特别是在1000内共有14次严重的干旱
只有3次农民起义
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我们看看农民起义常用的口号
…….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

这个口号在农民起义中常常被提起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描述

大灾之年
颗粒无收
广大农民本身就忍饥挨饿
一无所有
此时最应该对他们进行“反哺”
以度过最艰难的灾年

如果此时
官府依然不管不问
按例收缴各项税款
逼的农民卖田卖家甚至卖儿卖女逼出人命
走投无路的人们也就剩下一条路可走了
那就是造反

如果在大灾之年
体恤民情
开仓放粮
人们感恩还来不及呢
又怎能造反呢

这或许就是在严重的大旱之年
官府开仓放粮
所以农民起义反而减少的原因

在一般旱情的时候
官府未了解灾情
或远未了解农民的收入情况
不减税、也不放粮
此时反而或造成农民起义


我们闭上眼睛
试想一下:

广漠浩瀚的宇宙中
有一个小小的星球
围绕着一颗普通的恒星在转动

每隔一定的时间
这颗星球就受到内轨道的另一颗星球的吸引
从而重心偏向太阳一小段时间
千万年来
从未间断过

这是多么普通的一幅宇宙旋转图啊
然而
就是这个星球(地球)这么简单的一点偏转
造成了几千年来
无数的争端与厮杀:
有邻里之间的打打杀杀;
有族与族之间的百年老仇;
有官与民之间的势不两立;
有国与国之间的生死存亡;
……
这是多么无奈、多么可笑的事情

原来
过去的人们是如此短视?
过去的人们是如此愚蠢?

今天的我们
能真正透过围绕在我们眼前的历史迷雾
看到引起厮杀的真正原因吗?
能够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避免历史轮回的再次重演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7-07 08:27:06 +0800 CST  
9.1.13 应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启示

假如每8年一次的厄尔尼诺事件真实存在
那么
其应对措施就很简单了
或许有成千上万的方法吧
满足以下基本的原则,应该就能解决吧
1)精神上。土地人人有份,可以保证很容易凝聚起有难同当、风雨同舟的向心力;
2)物质上。储备早早备好,可以保证很容易可进行开仓放粮、共渡难关的应急措施。
3)做好易发生旱情灾区(或困难地区)的人们自立、自持工作

厄尔尼诺事件虽然严重
但不可怕
应对措施正确的话
并无太多的伤害
即便在古代即便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
突然遭遇了严重的厄尔尼诺事件
只要官府稍微采取宽容的手段
也不会引起很严重的社会后果
就像以前那14-3=11次严重的厄尔尼诺事件
并未引发农民起义一样

但是
如果一直不明白厄尔尼诺事件的原因以及规律、特点
面对干旱
人们怎样去解决呢

我们想想我们的祖先们
他们在大灾之年都怎样苦苦挣扎呢?
或许他们会跑到寺庙里
苦苦哀求观音菩萨救度众生;
或许他们会请德高望重的高僧道士
登台念经做法祈雨;
甚至互相埋怨指责有人未沐浴更衣;
有人心不诚;
有人惹怒天老爷、龙王;
应该严惩害群之马等等

以现在的知识看来
古代的人们费尽心机、劳民伤财的瞎忙活一顿
不如提早准备下度荒的粮食、水
仅此一条就足够了
每8年就做好度1次灾年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则还用得着求神拜佛吗?

你拜还是不拜
厄尔尼诺事件都摆在那
8年就来一次
你所拜何为???


可见
解决问题的方向错误
无论多么努力也解决不了问题
而方向正确
小小的物质储备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了解掌握了一件事情的规律、特点
同时也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就有了“从战略上藐视”的底气
这个世界就应该更加美好
我们应该看到
随着对自然界的了解掌握更深一步
人们应该比古代的人更好地解决生存问题
人们的生活应越来越好

然而
进入21世纪
世界依然阴云密布、战火不断

这说明什么呢?
是人为还是天灾?
是不是人们还如我们的祖先那样
解决厄尔尼诺事件的方向有误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7-08 21:54:09 +0800 CST  
9.2南北回归线

9.2.1百度:南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就是南纬和北纬纬度为23°26′的那条纬线
(北回归线:23°26'N 南回归线23°26'S)。

南回归线是太阳在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最远位置
大约在南纬23°26′
与纬度线平行
每年冬至日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达到最大
此时正是南半球的盛夏
此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并始终在南纬23°26′附近和北纬23°26′附近的两个纬度圈之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移动
因此
把这两个纬度圈分别称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热温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

回归线
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
地轴(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公转轨道平面)永远保持66°34′ 南北回归线的交角
也就是说
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在绕着太阳旋转
这样
地球有时是北半球倾向太阳
有时又是南半球倾向太阳
因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发生南北的移动
到夏至这一天
太阳光直射北纬23°26′的纬线上
过了夏至
太阳光逐渐南移
北半球受太阳照射的时间逐渐减少
北纬23°26′的纬线是太阳光在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北界限
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北回归线
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在南纬23°26′的纬线上
冬至过后
太阳光又开始逐渐北移
到夏至时
再次直射北回归线
南纬23°26′的纬线则是太阳光在南半球上直射点的最南界限
因此把这条纬线称为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标志塔南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北温带间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热带
这里太阳终年直射
获得的热量最多;
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南纬66°30′)之间的地区为南温带
温带地区太阳终年斜射
获得的热量适中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内
属于温带气候。
1985年以前
地球表面的回归线的唯一标志是我国台湾省嘉义县的“北回归线标”石碑
它表明北回归线从那里经过
1985年7月15日
我国在广东省从化县又建立了一座高达27.55米的北回归线标志塔
塔身呈火箭形
东、西、南、北各有拱门
塔底正中铺有大理石
以红色玛瑙嵌入中圆点
以示太阳直射位置
顶部是直径为120厘米的铜球
球中间通有圆孔
供太阳直射校验之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04 08:58:40 +0800 CST  
9.2.2南北回归线的计算


所谓的直射
就是太阳正处于人的正上方
人们“正立无影”
在地球上
人们正立的时候
一定与地平面垂直
这时,人体直立的方向一定指向球心

遥远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
可以近似看成平行光

根据两点成一线的公理
在所有的这些光线中
只有一束光照到地球中心
这束光与地球只有2个交点
而只有一个交点面向太阳

此时
只有站在这个交点的人
抬起头看太阳
才会有正立无影的的现象

这是从理论上来说
只有一个点才会产生正立无影的的现象
实际应该是一个范围很小的圆面

下面计算一下这个圆面的半径

地球半径为6378km
太阳半径为696000km
地球距离太阳1.5亿km
连接地球中心、太阳中心、太阳的北极
组成一个大三角形
在这个大三角形中
在地球中心与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的交点处
做一垂直向上的线
与大三角形的斜边相交
形成小三角线
根据相似三角形
X /696000=6378/(1.5*100000000)
可以得出:
X=29.6千米

也就是说
以该交点为圆心,半径为29.6千米的圆面内的所有的点
都可以有“正立无影”的现象
(因为这些点与地球中心的连线的延长线,与太阳能产生交点)
而这29.6千米对应的角度=90*29.6/(0.5*3.14*6378)=0.266度
可见
现实中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应该是在理论值的基础上
向外增加0.266度形成的

地球公转的倾斜角度66.34度
理论上计算
南北回归线=90-66.34=23.66度
再加上0.26
实际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应该是23.66+0.26=23.92



为什么计算值与现实不符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05 09:17:52 +0800 CST  
9.2.3南北回归线的本质

根据上文
我们可以看出
所谓的回归线
应该是由地球表面的一些点组成
这些点在某一时刻距离太阳最近
而非南北回归线内的点
任何时候也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点

不考虑地球的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等效于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旋转
因为地球倾斜66.34度
所以
在某一时刻
北半球上的某一点距离太阳最近
在另外一个时刻(相反的方位)
南半球上的某一点距离太阳最近

由于地球的自转
所以
在某一时刻
北半球的距离太阳最近
在另外一个时刻
南半球的距离太阳最近

这等效于太阳不动
地球不公转
只是地球在原地向太阳点头
点头的周期为1年

在每年的6月份
地球点头达到最大值
北半球距离太阳最近
在每年的12月份
地球仰头达到最大值
北半球距离太阳最远
而此时,南半球距离太阳最近

太阳就在这点头、仰头之际
在地球的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那么
与太阳距离最近的这些点
会有怎样的优势与特点呢?
这些点的不断变化又会对地球的造成怎样的重大影响呢?
应该对大气、海水有较大影响吧(以后再谈)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05 17:18:25 +0800 CST  
9.3近日点

9.3.1百度:近日点

近日点
各个星体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
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
可近似为正圆
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
因此星体离太阳的距离
就有时会近一点
有时会远一点
离太阳最近的时候
这一点位置叫做近日点

9.3.1.1 地球近日点
中文名 近日点
外文名 perihelion
含 义: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
距 离 1.471亿㎞
出现时间 1月初
创立者 牛顿
爱因斯坦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
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
可近似为正圆
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
因此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就有时会近一点
有时会远一点

1月初地球离太阳距离最近
为1.471亿千米
这一点叫做近日点

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远
为1.52亿千米
这一点叫做远日点
事实上
当地球在近日点的时候
北半球为冬季
南半球为夏季
在远日点的时候
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为冬季
在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在远日点较慢

在近日点时
地球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更强(距离近)
地球整层大气平均温度在1月达到全年最高;
但最低的温度并不是在远日点
而是在10月(偶尔也会在9月)

事实表明(经过美国大气中心NCEP资料计算)
全球整层大气平均风能通常在8月最大,4月最小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06 19:50:13 +0800 CST  

9.3.1.2水星近日点

水星:近日点在它的轨道平面上移动
每100年向前移动(天文学上称为进动)5601"左右
比根据牛顿定律推算出来的值偏高43"
这个值被称为水星近日点反常进动
1859年
海王星的发现者——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Urbain Le Verrier)在发现海王星的启发下
大胆地提出这种现象是由于一颗未知的水内行星对水星的摄动引起的
同年便有人宣称发现了水内行星
并起名为“火神星”
一时间掀起了寻找火神星的热潮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
此梦一直未圆
于是人们设想各种因素来解释这种复杂的进动
但始终没有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

继牛顿之后
1915年
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巧妙地解释了水星的近日点进动现象:
行星在绕太阳一周之后
它在轨道上的近日点将向前进去
广义相对论揭开了水星近日点进动之谜
反过来
水星近日点进动又成为广义相对论最有力的三个天文学验证之一
另外两个是
日全食时星光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弯曲以及白矮星光谱线红移

1859年
天文学家勒威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观测值
比根据牛顿定律计算的理论值每百年快38角秒
1882年
纽康经过重新计算
得出水星近日点的多余进动值为每百年快43角秒!
他提出
有可能是水星因发出黄道光的弥散物质使水星的运动受到阻尼
1915年爱因斯坦在《用广义相对论解释水星近日点运动》计算了水星近日点的剩余进动

爱因斯坦1915年对水星的进动
提出公式
解出水星100年的进动为 43”
许多人以此作为支持爱因斯坦的理论的最重要证据之一!
爱因斯坦提出的公式为:Δω=24π^3*α^2/c^2T^2(1-e^2)
其中c为光速
T为轨道周期
α为半长径
e为偏心率
ω为交进动


9.3.1.3观点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值与观测值的分歧
1859年﹐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发现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观测值
比根据牛顿定律算得的理论值每世纪快38°
并猜测这可能是一个比水星更靠近太阳的水内行星吸引所致
可是经过多年的辛勤搜索
这颗猜测中的行星始终毫无踪影
纽康测定这个值为每世纪 43度
他提出
这可能是那些发出黄道光的弥漫物质的阻尼所造成的
但是
这种假设又不能解释其他几颗行星的运动
于是纽康就怀疑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平方反比规律有问题
为了能同时解释几颗内行星的实际运动
纽康求出了引力应与距离的2+1.574×10次方成反比
19世纪末
电磁理论发展的早期
韦伯﹑黎曼等人也都曾试图用电磁理论来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
但均未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依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计算所得的水星近日点进动理论值
与实际观测所得到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异
所产生的分歧问题
1859年
法国天文学家U.J.J.勒威耶根据多次观测发现
所得到的水星近日点进动值要比按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所得的理论值
每世纪快38秒
出现水星近日点反常进动
他的这一发现
引起了众多天文学家的注意
很多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修正
进一步测定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为每世纪43秒
于是有人怀疑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否普遍适用
但长期得不到完满的解释
直至1915年
爱因斯坦根据他创立的广义相对论原理
对水星近日点的进动
进行了计算
他的计算值与按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得到的值之差值为每世纪43″03
这个值与观测值十分接近
从而成功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反常进动

进动值的分歧问题
成为天文学对广义相对论的最有力的验证之一
影响水星近日点进动的因素很多
任何微小的变动都会影响到对广义相对论的验证
因此
这个问题尚需要继续研究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08 08:59:10 +0800 CST  
9.5.1.2概述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
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
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气压下降
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
东部底层海水上翻
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
当沃克环流变弱时
海水吹不到西部
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
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
就产生拉尼娜现象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
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1988年-1989年
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
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
有的科学家认为
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
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2011年拉尼娜现象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开始加强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
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
拉尼娜的到来
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
总体说来
拉尼娜的性情并非十分温和
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
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
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17 20:17:22 +0800 CST  
9.5.1.2概述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
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
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
西部海水温度增高
气压下降
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
东部底层海水上翻
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
当沃克环流变弱时
海水吹不到西部
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
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
就产生拉尼娜现象
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
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
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
1988年-1989年
1998年-2001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
1995年-1996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较弱
有的科学家认为
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
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2011年拉尼娜现象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开始加强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性格相反
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
拉尼娜的到来
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
总体说来
拉尼娜的性情并非十分温和
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
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
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17 20:18:16 +0800 CST  

9.5.1.3形成原因
那么拉尼娜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
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
因此
实际上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
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
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
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
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
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
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
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
有利于信风加强
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
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信风是指低气中从热带地区刮向赤道地区的行风
在北半球被称为“东北信风”
南半球被称为“东南信风”
住在南美洲的西班牙人
利用这恒定的偏东风航行到东南亚开展商务活动
因此
信风又名贸易风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17 20:18:50 +0800 CST  

9.5.1.4表现
一次拉尼娜现象出现在一次的西南干旱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通常交替出现
对气候的影响大致相反
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改变大气环流而影响气候的变化
从近50年的监测资料看
厄尔尼诺出现频率多于拉尼娜
强度也大于拉尼娜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
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实例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
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
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
1997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中国附近海洋变冷)
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中国附近海水变暖)
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拉尼娜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
1998年6月至7月
江南、华南降雨频繁
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
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
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
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
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
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说的形势是:
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
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
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
一般来说
由拉尼娜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
遭遇北方冷空气
冷暖交换
形成降雨量增多
但到六月后
夏季到来
雨带北移
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
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
南方空气变冷下沉
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
事实上
副热带高压在7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
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
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
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
出现干旱
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
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
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但将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18 21:19:38 +0800 CST  

9.5.1.5影响
上半年气候变化
1999年上半年中国气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气候专家经过研究分析
初步认为拉尼娜现象是影响中国上半年气候的主要原因

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认为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
东亚经向环流异常
造成入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
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
于是
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
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
气温也居高不下

据统计
今春北方地区风沙天气频繁
3到4月一共出现了12次大范围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
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
5月份西北地区又出现了3次区域或局部地区沙尘暴天气
其频率之高、范围之广
为近50年同期所罕见
气候专家陈峪说
西北地区近50年来沙尘事件频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历史对照
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陆均天说
从公元300年以来
中国一共出现过5个沙尘事件频发期
每个周期持续90年左右
沙尘事件又呈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

谈到沙尘暴出现的原因
陈峪认为
沙尘暴的形成及其规模取决于环境、气候两大因素
从环境上讲
日益严重的荒漠化问题不容忽视
但“无风不起浪”
从气候上讲
北方地区自2月份开始
气温回升较快
偏高幅度达2至3℃
造成土壤解冻时间提前
干土层大量出现
这时
雨季尚未来临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
土借风势
沙尘暴随即形成

北方高温少雨
北方的高温少雨
也是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
3到5月
全国平均气温创下1961年以来的同期最高
特别是北方地区气温持续偏高
从2月开始
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
连续4个月总降水量不足100毫米
华北、西北地区不足50毫米
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
特别是2到4月
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仅23毫米
为建国以来最少
高温再加上少雨
使北方地区土壤墒情快速下降
形成了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春旱

赵振国说
1992年以来
除1998年外
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
土壤底层墒情已经很差
这时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
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
再加上冷暖空气配合不利
此消彼长
一直没能在北方地区形成理想的降雨条件
由此出现了持续少雨干旱的天气

长江以南
在北方抗旱的时候
长江以南局部地区却是暴雨频繁
对此
陆均天指出
南方的暴雨天气是局部强对流天气的结果
从大范围流域性来讲
降水量尚属正常

陆均天在谈到中国整体气候特征和发展趋势时说
从全球气候的走势看
普遍表现出多样化趋势
这主要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交替作用的结果
在这种环境中
中国不可能成为风平浪静的“世外桃源”
他说
国家气象部门正密切关注今后的大气气候变化
及时预报
尽可能减少灾害性气候带来的损失

2008年
我们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
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
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
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
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
它使得我们会有一个冷冬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冷的冬季就出现了

拉尼娜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形成大雪的原因如下:
进入2008年以来
亚洲高压非常活跃
不断形成冷气团南下影响中国
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但是由于南方的暖气团也很活跃
大量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频频光顾南方地区
当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强大冷气团迅速南下至南方地区
并与暖湿气团相遇后
这一冷、一暖两个正好结合在一起
受这两个气流共同影响
所以一段时间
特别是在长江流域雨雪天气比较多
而且长时间维持着低温天气
如果只有强大的冷气团
而没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
南方只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如果只有暖湿气团提供的大量水汽
而没有冷气团光临
则根本没有什么灾害性天气
而两者齐备的时候
灾害就降临了

同时
在中国遭受雪灾的严重打击时
美国中部出现20℃的剧烈降温
暴风雪不时出没(2008.01);
百年未雪的中亚地区突降10mm大雪
刷新了巴格达100年未雪的历史(2007.12);
西欧07夏季水患严重
英法损失巨大(2007夏)
入冬以来
俄罗斯北部边缘地区温度连创新低
一度达到-50℃……拉尼娜仍未结束
事态依旧很严重……
(1) 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岸的影响:
东岸更干旱
西岸更湿
易引发洪涝
(2)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造成气候异常
(3)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与厄尔尼诺的影响相对

受赤道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和欧亚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2008年1月10日以来
中国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
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预测
这次拉尼娜事件会持续到2008年夏季前
将会给中国带来春夏季干旱及森林火险等级偏高、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偏多、夏季出现区域性洪涝几率增加等气象灾害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19 21:19:56 +0800 CST  

记者从国家气候中心获悉
历史上
1954年至1955年
1956年至1957年
1963年至1964年
1968年至1969年的冬季
中国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低温雨雪异常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综合分析了这些年份的气候变化后认为
这个调皮的“小女孩”将对春、夏气候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对农业
2008年华南地区(两广及福建大部)在2月中旬至3月份的早稻播种期天气
华南南部较常年同期偏差;
华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好
仅在3月中旬前期有2至4天的低温阴雨天气
对早稻播种影响不大
江南地区春播气候条件偏差

对天气
2008年春季
中国北方沙尘多发区沙尘天气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少
但与2007年同期相比将有明显增加;出现强沙尘暴的可能性较大
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沙尘天气日数偏多的可能性较大

灾害影响
2008年春中国东部地区以少雨干旱为主
东部大部地区可能出现春旱
其中吉林和辽宁大部、内蒙古东部、华北南部、黄淮、粤桂北部春旱可能较为严重
须加强抗旱工作;夏季
全国少雨范围比多雨范围大
整体形势旱重于涝
长江下游至江南北部可能出现高温干旱
此外
春季黑龙江北部、吉辽大部、湘赣南部、粤桂北部气温偏高
降水偏少
上述林区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2008年夏季
主要多雨带位于广西大部、云贵高原、重庆、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河北北部、京津地区、吉辽大部
这些区域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

拉尼娜年
由于热带太平洋海温西暖东冷的结构
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区对流活跃
容易造成夏季台风活动偏多
初夏生成台风和汛期影响中国的台风可能较为活跃
并有利于北上台风的活动

拉尼娜预警
关注拉尼娜发展
警惕2000年严重旱灾重演!
世界气象组织2011年1月25日说
与澳大利亚大规模洪水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极端天气存在关联的拉尼娜现象
可能还将持续数月

本次拉尼娜现象始于2010年6月
伴随厄尔尼诺现象消失而增强
按这一联合国下属机构说法
就对大气的影响程度而言
这是“过去一个世纪最强的拉尼娜现象之一”

2010年9月的“拉尼娜”现象在5月进入中性状态后
在8月份强度又再次加大
气象组织警告人们为此做好必要准备

然而
它将比10年9月至5月在世界各地造成洪水和干旱的中强度“拉尼娜”要弱许多

至少持续2至4个月
在25日发布的拉尼娜现象更新信息中
世界气象组织说
“明显的拉尼娜现象”继续存在于赤道太平洋地区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
拉尼娜现象不会在第一季度结束
可能持续至4、5个月
“几乎所有气象模型均预测
现阶段的拉尼娜现象会至少在今后2个月至4个月内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公布数据显示
本次拉尼娜现象出现以来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较正常温度平均低1.5摄氏度

尽管预测拉尼娜现象将持续一段时间
但世界气象组织说
拉尼娜现象有望在今后4个月内逐步减弱

洪水干旱多与它有关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
拉尼娜现象是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洪灾等异常天气的“罪魁祸首”

“我们看到(拉尼娜现象)最重要的影响是澳大利亚所遭受破坏性洪灾
”世界气象组织官员鲁帕?库马尔?科利说
去年年底开始
澳大利亚东部遭遇大规模洪水
拉尼娜现象不仅与洪灾有关
同时与世界部分地区的干旱存在关联
尤其是在南美洲
世界气象组织说
拉尼娜现象致使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非洲南部的降雨量超过平均水平

不仅如此
世界气象组织官员认为
中国“南冻北旱”可能也与拉尼娜现象存在联系

虽将减弱
仍需谨慎
科利警告
虽然拉尼娜现象会逐渐减弱
但各国政府应继续保持谨慎
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
“尽管我们预计拉尼娜现象将在今后几个月内减弱
但它所造成影响可能持续”

世界气象组织认为
拉尼娜现象所造成影响可能与以往不同
科利举例说
巴西和斯里兰卡遭遇持续强降雨部分由拉尼娜现象所致
现阶段缺乏足够信息以预测拉尼娜现象的长期发展趋势
“我们有100多年的数据
”他说
“但并未显示这类现象变得更加频繁和剧烈”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19 21:20:39 +0800 CST  
@lhjhitman 339楼 2014-08-20 00:29:04
楼主水平很高啊~这些真的太高精专了,
我有几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楼主帮着解答一下啊
1,地球南北极磁场反转是怎么回事
2,我种觉得时间法则是错的,比如一个苹果,一个星期时间就变质了,苹果变质的原因不是时间,而是物理化学反应,是不可逆的,人今天死了,如果改变时间到明天,他能活过来吗?
3,中东那一片长长的沙漠带是怎么形成的?感觉好像是大星体划过的痕迹
-----------------------------
谢谢
欢迎讨论
本人水平一般
仅就常识讨论

1、关于南北磁场反转
个人感觉:
因为地球也是不倒翁型天体
在形成今天的状态前
其重心应该反复偏转
(受月亮等影响吧)
直至现在定型

2、关于时间
个人认为:
时间在大尺度空间是均衡的
在不同的系统中可能感觉不同
但是
系统外来看
时间一如既往的正常
所有已发生的事情都不可逆
与运行速度无关
无论多快的速度追赶
只可能看到事件向外传播的“影像”
不是事件本身

3、沙漠的形成
个人认为:
早期在温暖地带
人类人口大增
过度砍伐造成

草原被牛羊啃光
树木被砍光生火、做饭、取暖

最终
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荒原
这也造成该地区无蒸发量
降雨也减少
最终沙漠化

以上观点
仅仅个人感觉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20 18:14:09 +0800 CST  

9.5.1.6现状
美国观点
2000年9月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称
在过去的3年中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引起天气异常

它们将不再影响热带地区
但其它地区还将受其影响
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的气温和水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太平洋中部的海水水位比正常值高14~32厘米
而白令海和阿拉斯加湾的水位却低于正常值5~13厘米
该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海洋学家威廉?帕策尔特说
这种平静状况始于3个月前的拉尼娜的消逝

正在衰退
以下内容均在2007年发表
但事实已经推翻这个理论
从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可以看出
拉尼娜仍未消失
———2008.01
法美两国“海神”卫星发回的最新海洋观测数据表明
过去两年里影响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已经明显减弱
世界第一大洋将恢复往日的“宁静”


“ 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女孩”
它指的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变化的一种现象
“拉尼娜”是由“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庞大冷水区域在东太平洋浮出水面后形成的
因其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的征兆是飓风、暴雨和严寒
它与“厄尔尼诺”现象均会使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

据法国专家介绍
“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之后
通常情况下
两种现象各持续一年左右
然而1998年开始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却持续了两年
直到2000年6月才开始逐渐减弱
他们表示
的研究还无法解释此次“拉尼娜”现象和在其之前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会异常强烈
也不能解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拉尼娜”现象持续时间比以往延长了一年

研究人员曾于1999年1月和6月两次观测到“拉尼娜”现象出现减弱征兆
但后来的结果证明
这些不过是假象
在稍稍喘息后
“拉尼娜”再次卷土重来
法国专家强调说
此次卫星发回的最新数据显示
“拉尼娜”现象确实已明显减弱
“小女孩”这回是真的老了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20 18:16:26 +0800 CST  
9.5.1.7趋势
1.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地区的气温和水位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海洋学家威廉?帕策尔特说
这种平静状况始于3个月前的拉尼娜的消逝
认为全球气候系统已恢复到2010年前的状态

2.1988年-1989年
1998年-2001年
2007年-2008年都发生了强烈的拉尼娜现象
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
1995年-1996年
2006年年头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则较弱
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
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20 18:16:55 +0800 CST  

9.5.2 猜测:拉尼娜现象的周期

9.5.2.1拉尼娜现象的原因和周期

……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
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
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
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上文我们分析
地球外侧的木星对地球的影响力比较大
当木星与地球相遇时
地球的重心会偏向外侧的木星

在近日点附近相遇
南半球偏向木星
则北半球更靠近太阳
过多的太阳辐射能量照射在北半球大陆上
只会把北半球的土壤略微升高一点

在远日点附近相遇
南半球偏向木星
则南半球更远离太阳
太阳对南半球海水的辐射能量将大大减少
总体来说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将减少
这也造成了“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了1至2℃”

或许
木星对地球的偏转影响足以造成“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
也就是引发了拉尼娜事件的原因

如果这就是引发了拉尼娜事件的原因
那么
它的周期是多少呢

一般的拉尼娜事件周期的影响因素:
1)木星、地球、太阳三点一线
2)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也就是每年7月左右

木星的公转周期11.86年,即4331天
地球的公转周期365.2天

经过计算
它们相遇的周期(木星、地球、太阳三点一线)为399天

这与厄尔尼诺事件的周期无任何比例关系
再看看周围天体
只有木星距离地球最近
(金星对地球的影响很小)

可见
仅仅木星的影响
远远达不到“而在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年后随之就是拉尼娜年”这一现象

可以肯定
我们一定还有重大的因素未考虑进去
那么
什么因素被忽略了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21 09:55:33 +0800 CST  
@lhjhitman 343楼 2014-08-21 01:22:31
我总觉得绕着银河系旅行太危险了,,途中可能会遇到有毒气体,液体,大片小行星群,暗物质,地球太脆弱了
-----------------------------
春去秋来
花开花落

当我们断断续续看到角落中的苔藓时
我们知道
它是应时而生

环境一旦干旱
苔藓将不复存在

再推广一下
大多植物也是如此

再推广一下
动物也同样如此

那么
人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21 10:01:22 +0800 CST  
9.5.2.2太阳系行星对地球的万有引力
……
假设地球质量为1
则太阳为33万;月球为1/81;水星为1/20;金星为4/5;火星为1/10;木星为318;土星为87;天王星为14.5;海王星为17.5
假设太阳--地球的平均距离为1
则木--地距离在4~6之间变化;
土--地距离在9~11间变化吧;
金--地距离在0.28~1.7之间变化吧;
火--地最近距离约0.4

那么根据万有引力公式粗算
太阳对地球的平均引力是33万个单位;
月球--地球平均是1890;
水星近地时对地球的引力很小影响可以忽略
金--地引力在0.28~10.2之间变化
所以金近地时影响不可忽视
火--地引力最大为0.7
木--地引力在8.8~19.9之间变化;
土--地引力在0.72~1.07之间变化;
天王星和海王星对地球的引力很小可以忽略


从各大天体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可以看出
地球外侧的天体中
对地球影响最大的就是木星
木星离地球最近时
且金星与水星远离地球时
木星对地球的干扰最大
也就是
此时地球会最大幅度的偏向木星
结果是南半球更远离太阳
而北半球则会更靠近太阳

当我们只考虑行星时
很容易得出上述结论
但是,除了行星
地球还有一个卫星---月亮
它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为1890
远远大于内侧的金星、外侧的木星

那么
月亮对地球的巨大影响力与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楼主 半卷素书看天下  发布于 2014-08-22 21:23:15 +0800 CST  

楼主:半卷素书看天下

字数:1038503

发表时间:2013-11-01 04:1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09 14:33:12 +0800 CST

评论数:93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