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是怎么看涌进日本的中国人的?

日本人是怎么看涌进日本的中国人的?

@观察者网 12小时前

如今,无论是走在东京的新宿还是在北海道的小樽,作为游客的中国人想要问路都是件十分简单的事,因为保不齐,回答你的路人就是中国人。据日本法务省统计,截至去年 6 月末,在日中国人人数已达到 76 万 5844 人之多。因此,在日本的任何一个角落碰到中国人都不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但是,反过来日本人是如何看待大量中国人涌入的问题的呢?

留学生是救世主吗?

4 月 25 日,NHK 对在日留学生做了一个专题报道,报道的题目为“留学生是救世主?”

报道组首先访问了位于宫崎县的虾野市。这个小城市位于九州岛宫崎县的西南部,面积约为 283 平方公里,人口 22 万,比不上中国的一个县城。在这个小城市的某个私立高中入学仪式上,学校的校长用中文向学生致辞,而在唱国歌的环节,底下的大部分学生们齐唱中国国歌。

校方透露,今年 4 月入学的中国留学生总共有 167 人,而日本学生才只有 16 人,这也就是说全校 90% 的学生都是中国留学生。

据 NHK 了解,这所高中以前只有日本学生,但由于新生人口的快速减少,从 2015 年开始就难以招收新的学生了。宫崎县高中生的入学新生数量,在这 20 年间减少了约 35% 之多,学校几乎都快开不下去了。

“日本学生渐渐变少,如果把学校当做公司看的话,(学校)就是差不多快要倒闭的状态了。”该校校长马笼胜典说道。基于这样的情况,该校将目光投向外国留学生

该校在长春建立分校,打出了“ 2 年学日语,1 年上日本名牌大学”的广告语。而日本的本校中,老师们教授的知识完全是针对日本的大学考试,连续 7 年实现了 100% 升学率。正是因为这样,这所学校才能继续得到留学生的青睐并维持安稳的运营。甚至,各地许多招不到新生的学校都向这所学校取经。

“想招日本学生已经很难了。这样的话,作为离日本最近的国家的中国,如果他们的想上大学的留学生都能过来的话,学校就可以运营下去。”马笼胜典说。

据 NHK 统计,日本全国 80% 以上的地区都存在日本人持续减少的情况,但是 335 个地区的人口却在增加。个中原因,正是日本人减少,外国人却在增加。这种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北海道。

NHK 记者来到北海道中央部的东川町,这里有一所由地方政府亲自开办的日语学校,属全日本首例。这所学校里有来自泰国、越南以及亚洲各国的留学生,地方政府承担学生们一半的学费,学生宿舍的宿舍费也有补助,还给所有留学生每人发了个地方商业街的购物卡,每个月赠送 8000 日元。

“比起东京大阪,这里几乎不用花什么生活费,所以选了这里。”许多留学生这么说道。

可是事实上,之所以给留学生这么好福利,正是因为对于地方政府们来说,这样做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以东川町为例,大约 200 名留学生可以保证地方政府 4000 万日元的财政收入。有这样一比资金,地方政府才能够支撑起养老和育子的相关福利政策。“外国人住在这对地方来说有极大的好处。”东川町町长松冈市郞这么说道。

然而,日本地方涌入外国人这件事,虽然可以解决地方财政问题,却同样带来一些矛盾。最突出的就是升学就业问题。“不管是否是本国大学毕业,只要没在日本的大学或专门学校上过学,就没办法就职。”松冈市郎说。

因此,对地方政府来说,外国人始终只是过客,至今为止在东川町定居的外国人仅有 2 人而已,大部分都在日语学校毕业后离开了这里。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始终要烦恼于如何确保持续稳定的财政收入,每年都不能完全安心。

“解决人口减少问题刻不容缓的同时,如何对待充当地区发展支柱的外国人成为日本全国都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来临。”这是 NHK 的结语。

基于血统主义的民族观。

中东问题专家、同志社大学教授内藤正典,在论述欧洲伊斯兰和欧罗巴社会融合相关问题的书―《欧洲和伊斯兰:可以共生吗》中这么写道:日本人应该很能理解德国人(中略)…… 一方面说着“入乡随俗”,但却将说着流畅的日语脸型却不同的人们当做“外乡人”来对待,这种情况下很难把“外乡人”和日本人看做同一个社会的成员。站在在日外国人的立场上,日本社会的态度似乎就是想要将自己同化,结果,不认可同化的矛盾就显现出来。

在书中,内藤正典认为,基于血统主义的民族观根植于德国和日本的文化基因中,在对待外国人时,这样的一个观念会影响本国人的主观态度,挥之不去。

简单来说,中国人身体中没有流着大和民族的血,因此我们始终不能成为大和民族社会中的一份子。基于这种想法,日本人从未想要尝试去同化中国人,因为他们知道这从根源上来说就是不可能的。

但当中国人步入日本社会时,由于文化和规则的差异,日本人又要求中国人入乡随俗以期社会融合,这时中国人自认会认为对方是想同化自己。一旦中国人不想被同化,社会的矛盾就产生了。

事实上现实中确实是这样,日本人对一般中国人(不管是游客还是留学生)的印象有很大一部分被中国人的言行所左右,但判断这些言行的对与否,是基于日本社会的相关文化和规定的,因此一旦中国人做出不符合日本人预期的事,日本人就会对中国人产生坏的印象。

可以说,自中日建交以来,考虑到赴日人数的数量,不管言行本身的对与错,中国人做出不符合日本人预期的言行应该是相当之多。

反观中国人,不少中国人并不喜欢、也不适应日本的条条框框,同时中国人自身也拥有基于血统主义的民族观和很强的文化习惯与传统,这通常容易导致一个结果:中国人的聚居。

不考虑历史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或“中华街”现象,单就现在的日本来说,中国人很多时候只和中国人来往,亲密的朋友只有中国人,中国留学生成群结队 …… 这些现象非常常见,因为日本社会与中国人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社会融合的壁垒。

“想保住家乡,不得不讨厌起中国人”

前段时间,笔者的一个东京的日本朋友,在考入一所计算机专门学校后,发现学校里基本都是中国大陆和港台的学生。“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像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一样。”他跟我说,在他看来仿佛并不是其他中国学生来到他的学校留学,而像是他在中国留学似的。

一方面由于老龄化和新生儿减少,日本人口的持续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财政等方面对外国人的依赖逐渐增强。这件事本身并不是问题,由此产生的社会融合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无法融入社会,很容易导致社会认同问题的产生,由此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目前,受日本民族主义情绪威胁最严重的并不是中国人,而是 人。在日 人因为种种历史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社会地位一直不高,也一直得不到社会认同。

去年来,关于“免学费”的问题,日本政府将 学校排除在对象外,这引起了在日 人强烈的不满以及部分自由派人士对歧视性待遇的指责。然而事实上,整个日本社会弥漫着一股“理所当然”和“幸灾乐祸”的情绪,网络上对在日 人的“仇恨发言”也因此激增。

“他们抢走日本人的工作,在这里享受着我们纳税而带来的福利,还想要培养下一代在日 人来仇视日本,哪有这么好的事。”一位网友这么说,然后很快被推特删去,原因是“涉及仇恨发言”。

近年来,“社会共生”成为了日本的一个热门的专业,如何让在日外国人融入社会、和日本社会“共生”,成为了当下日本的一个重要命题。然而,大量外国人的涌入带给普通日本人的,比起不理解和排斥,更多的应该是恐惧,恐惧成为了民族主义情绪高燃的柴火。

楼主 霂月喑痕  发布于 2018-05-02 07:52:53 +0800 CST  

楼主:霂月喑痕

字数:2971

发表时间:2018-05-02 15:52:5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3 16:54:32 +0800 CST

评论数: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