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到部队,39岁正团职回地方----纪念我那逝去的青春



消失很久了,以前的帖子承蒙各位厚爱。

开篇之前,先说说公务员的工资,真的很悲剧。
本人2011年底转业到中部经济不发达省份一个地级市,已经上班一月,工作单位是地方上传说中所谓前三甲的“好”单位。
已经领到了一个月的工资。享受的是正县非领导职务工资待遇,工资明细上显示:
职务工资:760
级别工资:658
规范津贴补贴:2182
岗位津贴:220
电话费: 260
应发金额:4080
公积金:327
实发金额:3753

本人到地方,降一职使用,下的副县职务命令,但工资享受正县级非领导职务待遇。
这工资,和部队一个三级士官的工资差不多。如果在下面县区,工资会更低,比如一个科员的工资,一月就一千多块钱。
与部队同职级人员工资相比,我现在的工资约打了4.8折。

有同学可能说公务员灰色收入那块,这个,咱也实话实说。到一定岗位或职位,灰色的东西肯定有,看你敢不敢拿了。
目前我没见过这东西,也不知道以后有木有?
但我的态度是:现在地方反腐厉害,我这里消费水平较低,三四千工资可以保障过个日子,象我全年工资加绩效考核奖励,年收入约有7万左右,这工资,已经超过当地好多家庭两口子的年收入了。而且老婆一年也有两三万工资,加起来约十万年收入,如果不瞎折腾,日子在这不发达地区过的还不算太差。因此就算有灰色的东西,我也不会拿。这绝不是冠冕堂皇的话,也不是本人有多高尚,主要考虑是,一旦出事,会为此搭进一辈子。
我奋斗了二十多年到这职位,论政治待遇和经济条件,真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人,要学会知足。
我深信:人的一生和飞机一样,不是要飞得有多高有多快,关键是落地时要平稳,不出事!

上班一月,目前正在熟悉工作阶段,说实话,事情并不多。军转干部一般都不会立即安排重要岗位。这个咱也理解,你新来的,人家在这单位,有的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凭啥给重要岗位你?


过去在大军区机关工作,走的地方多一点,见的人职务高一点,遇到的事难一点。关于部队,只要不涉秘的,可以全部写写!
好了,现在是上班时间,写帖子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闲时再扯!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09 11:52:12 +0800 CST  
6#回复 作者:夏女


======================

有句话说:辛辛苦苦干到营,回到地方等于零。正营转业回来,通常就是一普通科员罢了。
关于究竟是在部队干,还是转业回地方,下面我会谈到。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09 13:13:00 +0800 CST  
下午请了假,开完儿子的家长会刚回来。
四十岁的年纪了,此生还有三件事:
稳定地工作;
经营好家庭;
管教住孩子。

儿子读小学三年级,非常争气。一直以来成绩都很出色。转学到号   称这个城市最好的小学后,这次期末考试,语文考了满分100分,数学98   分,在全班83名同学中总成绩排名前三。

贴一下儿子的满分作文,小小得意一下。我将不改一个标点符号。



妈妈,谢谢你

我有许多人需要感谢,其中我第一个感谢的是妈妈,因为是妈妈生   下了我。没有她也就没有我,是她用甘甜的奶水让我长大。是她,让我   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饭菜。是她每天在学校门口接我......总之,我要   感谢妈妈的事太多了。比如说这几件。
有一天中午放学,外面正下着雪。我们班出校门的时候,我看妈妈   没来。就在外面等他,她来了。把我接回了家,回到家我发现妈妈的脚   肿了。我问:“妈妈,你的脚怎么了?” 妈妈说:“还不是接你的时候   滑倒了。”我又说:“滑倒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包啊?”妈妈说:“一   不小心在一层台阶上滑的。”我问:“妈妈,疼不疼啊?”妈妈说:   “不疼。”但是我看妈妈嘴(注,这个字写错了,儿子写了个字典中没有   的字)吧说不疼,可是。我发现妈妈眼睛里已经闪出泪花了。我很伤    心。 还有一次我还在上幼(此字写错了)儿园时,一不小心从滑滑梯上   掉下来了。妈妈第一个冲过来抱我起来去医院,她的眼泪都落下来了,   在医院的这一个晚上。妈妈一直在我旁边守着我,生怕我出事。
过了九年,我有一句话一直想对妈妈说,可是一直没说出口,那句   话就是:“妈妈,谢谢你。”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09 16:22:00 +0800 CST  
到地方上班一月,发现地方一大特色:
那就是对人员职务的称呼,都不叫副职。
副书记也叫书记,副局长也叫局长。

想起了部队一个团的一件事:
这单位有个团长姓付,有个副团长姓郑。八一建军节地方政府一大帮人 来团慰问,在会议室,主持的团政委介绍:
这位是我们团姓付的团长;
这位是我们团姓郑的副团长。


俺就想,如果换地方上,某单位有个姓付的局长和一个姓郑的付局长,既然都叫局长,难道这么叫:付局长,郑局长?

请大家支支招!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09 16:58:00 +0800 CST  
今天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我很杯具。
一是八十多个家长,参加的基本是母亲,就五六个男的。感觉我生活在  母系社会了
二是俺这当爹的,明显比孩子同学父母年龄要大,那些父母,多数在35岁以下,而俺40了。也难怪,俺同学的小孩,基本都上初高中了,只有我儿子还在上小学。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09 20:18:00 +0800 CST  


战友情老乡谊

部队里,非常讲老乡观念。
我觉得,这绝非搞小团体,也更不是分亲疏,当兵后背井离乡,要异地见到老乡,自然格外亲切。讲老乡观念,完全可以理解。
在部队,对老乡的定义比地方上要广泛一些:通常是把同省的战友定义为老乡;甚至相邻两个省的,也当老乡一样待。比如在新疆,湖北、湖南兵非常少,如果在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单位里,这两个省的战友也基本是当老乡来处的。因为家乡地理位置靠近,生活习惯相同。
1995年7月,我从长春某军校毕业,分配到新疆某后勤分部。准备启程之际,突然本校另一个系、另一个队的一个老乡找到了我。
他是本科生,比我这大专生早上一年军校,从南方部队考过来,分配去了新疆,也正好和我分配在同一个后勤分部。
他对新疆完全不了解,充满未知和疑惑。
我和他相约:一路同行。
我是从新疆军区这个后勤分部考入这所军校的,正好分配回了原单位,一路上,我成了他的向导和解说员。相信,有我这老乡和战友同行,这令他对陌生的行程和未来安心了许多。
到后勤分部政治部干部科报到后,我被分到了一个综合仓库,他被分到了军械仓库,两个不同的团级单位。
所幸,这两座仓库,就处在同一条深山沟里,相距仅仅七八公里。
虽然,我在这仓库只呆了两三个月时间就调到了后勤分部机关政治部工作,但期间,我和他的来往却非常密切。我这单位没有一个湖北人,他的单位还有几个。每到星期天,只要没事,不是我请假去他那玩,就是他上我这来。我清楚地记得,每次去他那,都是步行前往,大约要花费一个多小时,在他那呆上两三个小时,吹会牛,聊会天,有时吃个饭,然后就赶快往回走。
那时,感觉这样来往非常有意思,在那个艰苦、荒凉、隔绝的仓库里,心理上居然极为满足。
我是年底前从那个仓库调走的。第二年春天,他也想方设法从军械仓库调到了离市区仅有二三十公里的分部农场。因为军械仓库太偏僻了,离当地县城七十多公里,离库尔勒市有近二百公里。他当了两年兵,上了四年军校,到了恋爱结婚的年龄,不得不为此考虑。
但悲剧的是,年底他又调到了新疆库车县另一所综合仓库,这个仓库,离库车县有五六十公里,离库尔勒市有三百公里。
他非常沮丧,着急地打电话我,问应该怎么办?
这时,我是政治部组织科的干事,对老乡的难处,我不能冷眼旁观。而且,我也具备这个“帮”的平台。
我找到了政治部主任,这是个很直爽也很讲义气的领导。我和盘托出了老乡的基本情况,请求领导在可能的情况下给帮帮忙。我的话说的非常委婉,没想到主任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过了一两月,老乡又调到了库尔勒市区某团级单位。
其后,他与库尔勒市一个姑娘恋爱、结婚。他老婆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店,做和田玉生意,现在已经开到第四家店了。他们生了个儿子,一家人过的很幸福。
2006年底,我早已在大军区机关工作,他打电话过来,说转业进了库尔勒市政府工作,正营职在地方任了个副主任科员。
去年我转业,他知道后,和我说:兄弟,你要找工作、买房子,花销很大,有困难没?和我说一声!
我大笑,调侃他:看来你找了个富婆啊,谢谢你的好意,我有困难会和你说!!!

如今,我转业回了湖北家乡工作,他在新疆也早已安家落户,彼此天遥地远,相见无期。偶尔想起他来,就想起了在新疆军区部队工作几年的一些人和事来,常常难已忘怀。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09 21:17:00 +0800 CST  
一个初中毕业的军旅作家


他曾经与我在一个团,早我三年兵。既是我的战友,也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大哥。
认识他,是1991年在后勤分部举办的一个新闻报道培训班上。这时,他在分部政治部宣传科负责新闻报道工作,已经是五年的老义务兵了,干着新闻干事--干部们干的活。
他在这个培训班担任老师,给我们这帮参训的业余报道员主讲新闻理论基本知识与新闻写作技巧。
虽然他是个初中没毕业的义务兵,但凭借其天份和勤奋,五年时间,已经在大军区和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一千多篇作品,并且摘得过“全国好新闻”奖,他的诗歌也获得过全国性奖项。
从他那,我得出的最大体会是:英雄莫问出处!
他来自甘肃一个极为贫穷的小山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甘肃一些农村的贫困状况,如果不亲眼所见是根本无法想像的。后来我才了解到,在他家乡能读到初中,已经算是很高的学历了。那里有许多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了。
五年服役期满,部队上要求他转志愿兵,驻地一家新闻媒体也邀请他去当记者。但他的梦想是在部队提干,主动要求再超期服役一年,如果没有提干希望,就退伍回地方发展。
次年,他如愿提了干。
我1995年从军校毕业,分配回原单位,与他同在政治部机关工作了两年,只不过是不同的科室。后来,他先我一步,调出了分部机关。
等到再见面时,已经是四年以后,他比我晚两年调进了同一个大院。
这时,他已很少再写新闻作品,转行写起了小说。
我曾经去过他办公室几次。每次去,都发现他趴在一堆故纸堆里,读些不知从哪找到的,县志之类的残破不堪的古书。
我问他干嘛,他漫不经心地说:找点下酒小菜。
我明白,他是在努力挖掘并还原那些淹没在浩瀚历史里的人和事。
2006年的一天,他突然电话我。电话中,他显得异常高兴,要请我吃饭。
我知道他过的比较清贫,因为他老婆和他来自同一个村庄,随军后一直没工作,仅靠他一点工资来养活一家三口。那时,军人的工资还相当微薄。
我问:你有啥喜事啊?
他笑呵呵地说:发了点财。
仔细一打听,原来他刊发在《中华传奇》上的一篇中篇小说,被一家电视剧制作公司相中,买断了版权,要求他改编成20集的电视剧本,公司为此支付版权和改编费16万元。
2006年,我和他所处的城市房价还很低,一些稍好的地段均价也不过2000多一平方。他拿着这笔钱付首付,买了套160平的房子。
这里,需要补充说一下他老婆和孩子。不知什么原因,他的老婆没有生育,他们在九十年代末抱养了一个小女孩。
写到这里,我想起天涯军版上曾经充斥的一些帖子。我想说:军人也是人,其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我这个哥们,对他老婆的不离不弃,是我们曾经一个圈子里的战友、哥们所真心称道的。
去年8月,我在湖北老家等待工作安置结果。他打电话来欣喜地告诉我:女儿考上军校了。
我非常理解一个四十多岁男人对女儿考上军校的心情,把一大堆祝福送给了他,彼此聊了很久的电话,分享着他的喜悦。
11月底我回部队办转业手续,邀请他参加我一个老乡设的饭局。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在这个院子工作了十几年,和一些战友、同事结下了非常深的感情,给我设宴的人非常多,在时间上根本安排不过来,我想借此向他辞行。没想到,他说我们是十多年的哥们,人一生没有几个十多年。既然请吃不了饭,也必须要表达一下心意,就送了我儿子一个2千块的红包。坚辞多次,也无法拂却他的盛情。
这位十多年的战友、老师和哥们,在这里我不用说他的名字,有心人就可以知道:
今年,中央电视台一套将要在黄金时间播出一部反映解放初期西部军人战斗生活的电视连续剧。
届时,片尾字幕中军方的那制片主任,就是他!






最后再说点与此无关的题外话:
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善待别人,才能换来别人的善待!!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0 13:36:00 +0800 CST  
Z政委



认识Z政委,是在一个2011年军转QQ群里。这个群,有近两百位转业待分配的同省籍战友。
说实话,多年在部队这个相对封闭里环境里,大家对地方各行各业都不是太熟悉,自然而然地对转业后的工作和生活存在许多迷茫,具体归纳为三个“什么”:
我转业了能干什么?
我回地方想干什么?
单位需要我干什么?
因此,这个军转群在2011年夏、秋、冬三季,是非常活跃的。
大家踊跃发言,互相咨询军转安置政策、交流复习备考内容、方法和经验,畅谈到地方工作后的打算等。
总之,大家感觉,这个军转群就象是自己的组织,或者是“娘家”一样,给广大军转干部某种心灵上慰藉感和归宿感。
我留意到Z政委,首先是他的名字引起了我的好奇:“超级奶爸”。
“超级奶爸”?
难道他老婆一胎生了三四个孩子?
或者他超生了,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部队处理转业???
......
我有种种臆测。
再引起我兴趣的,是“超级奶爸”在群中不多的发言。
我感觉,他的话中透着一种自信,一种平静,一种淡定。是成熟男人面对重新择业的一种良好心态。
后来,我了解到,他是某军事院校研究生队的政委,正团职,在政委岗位上工作了四年多时间后被确定转业。
他取这名字,原来是他四十不惑的年纪才得了个千金。
中年得子,真乃人生一大喜事,一大幸事矣。
“超级奶爸”的军旅阅历相当丰富:当过陆军特种作战大队的特战队员,搞过空军的地面勤务,转业前在第二炮兵一所院校任职。我感叹其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居然横跨了三个军兵种,这真的是比较少见的。
在群中,“超级奶爸”更多地扮演了一种老大哥的角色。引导一些年轻的军转同志正确面对重新择业。甚至经常在群中进行自我调侃,舒缓一下群中弥漫的一些浮躁、紧张、不安的情绪。
他职务高一点,经济状况好一些,就经常约同城的一些军转出来吃吃饭,叙一叙,彼此交流一下感情,也共同度过转业待分配这段难熬的时光。
他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和尊重。
我与他也成了网络上非常好的朋友。
去年7月,我去武汉天河机场接人。有幸见到了他。
“超级奶爸”是个非常帅气的男人。四十二三的年纪,透着中年男人的睿智和成熟。
短短两三个小时的见面,我们推杯把盏,相谈甚欢,很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前些时,我了解到,“超级奶爸”进了武汉市某委局,任正处级调研员,目前正带队在武汉郊县农村开展帮扶工作。
我真诚地祝愿,他到地方工作后有新成就、新进步、新发展!
我更祝愿,他一岁多的宝贝女儿能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1 13:15:00 +0800 CST  
顺境  逆境  困境


记不起是谁说的这话了:青年莫经历顺境;中年莫经历逆境;老年莫经历困境。
回想自己年轻时,不知是不是叫顺境?
那会二十多岁的年纪,为了前程,我真的过的很苦很累。
对于师级单位的组织科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党务干事兼党委秘书来说,每天上班、吃饭睡觉甚至是如厕,想的最多的不是家人或者女友,而是:材料!材料!!材料!!!
部队组织科的文字材料真是太多了!组织科的干事特别是党务干事更是伤不起!!!
那几年当干事,今天想来,真的过得很恐怖。没有哪个星期我没加过班,没有哪个月我没奋战过通宵。
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是有一年年底随分部政委去某山沟三个团级仓库检查工作。同行的,只有干部科科长和我。
临近年终,政委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在每个仓库只呆一天半时间。计划用一天时间和仓库党委班子、官兵谈话,并进行民主测评及各项工作检查,再用半天时间进行讲评。
政委只和党委班子成员谈话,干部科长负责民主测评和官兵的谈话,我则负责到仓库哨所、基层单位的检查。
白天忙完一天,到了晚上,讲评材料,就该我来写了。
那会,电脑还不普及,也是个非常稀有非常金贵的东西。比如,某单位买了台电脑,要建立专门的电脑室,地上铺上地毯,窗户上蒙上厚厚的窗帘,因为电脑要防尘。
我那时根本就不会电脑。因此,写材料那个苦啊。每晚,我铺开稿纸--那种一页五百个方格的纸,绞尽脑汁。一个讲评材料,要写上25-30页。等天快亮时,赶快敲开仓库打字室的门,要打字员替我打好,再请干部科长稍作修改后,等政委起床后呈给他看。
如此三个单位,我创造下了我这辈子连续三天三夜,总共72个小时没合眼的记录。
有付出,多少还是有回报的。当了四年干事,我提前两次晋升职务,每两年一提升--这在后勤单位算是非常快的了。通常情况下,营以下干部都是三年晋升一职。我花了四年时间,走完了别人最少要六年才能走完的路。

现在转业了,面对新环境,新工作,新领导,新同事,我也不知这叫不叫逆境?
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
平常心态,努力工作,真诚待人!
唯一欣慰的是:我和我家人身体都很健康,我10岁的儿子也很聪颖。想来,到我年老之时,应该不会经历困境!!!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1 21:44:00 +0800 CST  
86#回复 作者:我的小圈圈

--------

曾经的同行啊。
看过你的帖子。说九个字你懂的:
肯努力,会来事,有前途。

还有,别轻言转业,在地方没关系的话,单位安置会很差。不在发达地区的话,工资会低的你无法想象。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1 21:50:00 +0800 CST  
改变命运的一场车祸

1990年3月,我入伍到新疆军区某汽车团服役。
汽车团座落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南疆线一个小县城边上。
这里是《西游记》描述的楼兰古国,传说中的女儿国、子母河就在这里。
西域风情,与内地迥异。大漠戈壁的壮美、长河落日的瑰奇,千年不倒的胡扬,连绵逶迤的天山,都是我这十八岁少年不曾见过的美景。
新训完毕,我被分配到团油库站岗执勤。这是南疆线上部队一座重要的油库,南距库尔勒市约280公里,西距阿克苏市约300公里。南疆线上往来的军车,大多会选择在此加油。
因此,虽然油库独处一地,离汽车团营区有三公里,且只有十来个人,但我并没有地处偏僻、心情寂廖的感觉。
每天的日子,就是训练、执勤、学习、打扫卫生,如此周而复始。
有一天,我下哨后,油库来了一辆前苏联产的伏尔加牌进口小汽车,这是我们后勤分部首长的车。那时,部队团长政委们的座驾,普遍是北京Jeep2020,部队俗称为“二蛋”车。坐伏尔加、上海牌轿车的,必是师以上首长。
开这辆小车的司机,是我们油库加油员,一个四川籍老志愿兵的同县老乡,两人是同年兵,一个火车皮拉来的,彼此非常熟悉。
老志愿兵给小车加完油后,对他老乡说:把钥匙给我,我兜个几公里风,过过瘾。
汽车团的老兵,基本都学过车,也会开车。
老志愿兵坐上驾驶座,我也鬼使神差地上了他的车。
现在想来,我当初上他车的原因,主要是好奇。说实话,长到十八岁的年龄,我真的没坐过小汽车。
车出油库,不知是车速太快,还是方向盘打得太猛,或者是老志愿兵技术生疏,汽车要转弯拐上公路的时候,我突然感觉汽车悬空,老志愿兵也吼了句:糟了。
我的第一反应是:要翻车了。
出于本能,我紧急寻找车门把手,想开了车门跳出去。可能是太过于紧张和慌乱,我怎么也打不开车门。一瞬间,车翻下了路基。翻车的那一刻,我低头抱膝,在座位上紧紧缩成一团。
汽车翻下路基后,翻滚了360度。
我从已经变形的车里爬出来,赶紧跑得远远的――那会,国内正流行一些香港警匪片,我看了太多电影电视录像中翻车的镜头,担心车辆会油箱起火,发生爆炸。
老志愿兵也满脸鲜血地从车里爬出来。我赶快过去问:班长,你有没有事?
他满脸写着惊恐的神情,摇了摇头反问我:你呢?
这时我才想起检查一下自己,东拍拍西拍拍身上,没有任何不适。
我回答:没有问题。
后来一些老兵告诉我,当初翻车时我采取的姿势是最好的保护措施,如果我跳车成功,那么车辆正好从我身上翻过,我这辈子必挂了。这真的是万幸。
发生这事后,老志愿兵受到了团里严肃处理,被下放到连队当兵半年,不发工资,拿义务兵津贴。因为我是新兵,只是乘客,车祸与我关系不大,仅受到了油库领导的口头批评。
事后,我的屁股隐隐作疼了半个多月。
这场车祸,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以后的选择:
次年,新兵下来,我们这批第二年度兵全部可以去团司训队学习驾驶。但因这场车祸,我对开车产生了敬畏,了无兴趣。我找到油库领导,表明自己不想学车的愿望,决定继续在油库工作,并计划复习考军校。
也许,没有这场车祸,我极有可能学开车去了,即使后来能够考取军校,我选取的也将是解放军天津运输学院或者解放军安徽蚌埠汽车管理学院,而非赴长春就读。这样,我人生轨迹,与现时比必将发生很大的改变。
2007年,我在一个作战团当副团长,带了一个营、几十台车到野外驻训三个月。期间,营长给我说:副团长,你不会开车,我找两个老驾驶员专门教你,保你半个月就会。我微笑摇头:算了,安全第一。
这场车祸已经过去二十二年了。至今,我仍然不会开车。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2 12:49:00 +0800 CST  
楼上的朋友,可以发站内短消息我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2 18:12:00 +0800 CST  
楼上,非常抱歉,我很少玩QQ。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2 19:00:00 +0800 CST  
政治部李副主任

他是1989年度兵,早我一年入伍。现在还是现役,在网络上不便说出他的名字,姑且称呼他的职务吧,希望不致引起大家的反感。
李副主任是江西人,个子不高,皮肤黝黑,性格耿直,不善言谈,甚至有些木讷,这是他留给我的印象。
那时,我和他同在一个政治部共事,我在组织科,他是宣传科干事,与我一样,中尉军衔,连职。
师级单位政治部,一般下辖组织、干部、宣传、保卫、秘书五个科室。这些年虽然历经几次整编,变化也并不大。
我不太谦虚地说,那时政治部综合能力排名靠前的主力干事,是我和他两人。因此,遇到一些大的材料,我俩有过多次合作机会,平常接触和交往,也就相对比政治部其他年轻的同事要多一些。
他和我性格迥异。我俩在性格上各有优劣:他比我成稳和内敛一点,我比他狡黠和世故一些。
这么说是有缘由的。
作为师级单位的组织和宣传干事,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所谓经常加班加点是常事,不加班加点就显得很不正常了。每每遇到工作非常忙,没白天没黑夜,承受压力大时,我会异常烦躁,甚至神经质地在办公室拍桌大叫。我用这种方式为自己减压,发泄完后,继续干活。而他呢,我问他太忙时发脾气不?他淡淡地说:干了这活,有啥办法?发牢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既然咱没个好爹,也没有关系,大树底下乘不了凉,那就埋头干工作呗!
他显得如此淡定,比我要成稳得多。
我比他世故,缘于有一次和他下工作组。临行前,他神秘兮兮地找到我,悄悄说:“领导给了我三千块钱,说是找仓库一个营职干部借的,要我帮着还给他。你说说,怎么领导还找下面仓库的干部借钱啊?我实在想不通。”
我非常惊讶,说老李你真不知道为啥?他一脸茫然:是啊!
我大笑:你真傻的可爱,哪个师职首长会找下属单位营职干部借钱呢?这肯定是那干部送的礼金,领导要你退回给他的。听我这么一讲,他恍然大悟:你说的有理,我一直纳闷这事,感觉太奇怪呢!
他就这么一个人,一直默默工作,疏于人情世故。到副营上尉时,就开始自嘲:我这人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要做好转业准备了。
但直到他调了正营,也没见到他转业。
2005年底,我已经离开那个单位6年,他打电话给我,说已经当了宣传科长(注:副团职)。我说你个狗日的,从副营开始,就成天听你吵嚷转业的事,到现在也没走,别给老子搞个师职干部出来了。他在电话中,只是嘿嘿地笑而不语。
2008年下半年,我想到他副团三年了,就打电话过去,问他这次调正团有没有戏?他叹气说:你不是不知道,我这调正团有多难,咱朝中无人,一个农村孩子干到副团已经知足,我在江西老家买了房子,这次真的准备向后转了。我劝他,你这是关键时期,也不能轻言放弃,该找的人还是要找找,该活动还是要活动的。
2009年5月的一天,他突然电话我,告诉我身在兰州。原来,他已经提升为政治部副主任,这次到兰州来,是军区政治部要举办一个反映军营生活的DV短片大赛,他带宣传科一个干事,出差来送参赛作品。
当晚,我设宴请款待他。席上我问:你这正团怎么调上的?找人了没?他赌咒发誓说,运气好,没找任何人。这几年没白干活,单位两个主官极力推荐我,这才谋了这个位置。不过,这真的是军旅最后一站了。
他这二十多年军旅生涯,一直从事政治工作,与文字打交道,替领导写了不少讲话材料,发了不少理论文章,也为单位总结了很多经验。他获得军级以上单位的表彰奖励,不下十次,集无数荣誉于一身。
从他身上,我也想到,虽然现在一些部队确实存在风气不正现象,但并不是每个没背景的人,都没有机会。因为任何一个单位,需要其他一些方面去支撑,也更需要靠成绩来出彩,如果用的都是无用之材,主官的位置也是根本坐不牢的。领导不是傻子。
说这些,大家懂的。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2 23:26:00 +0800 CST  
天才出于表扬 奴才源于批评


写下这标题,我眼前浮现出一位领导的面容来,这标题,是我原封不动引用他的话。
说实话,人的一生,遇到一个好长辈,一个好老师,一个好领导,一个好圈子,非常重要。
他就是这样一位好长者,好领导。
那时,我那单位风气很不好:上级给下级穿小鞋的,下级匿名告上级状的,同事之间你阴我、我黑你的,甚嚣其上。
每次民主测评,这单位必在军区司、政、联、装四大部机关各二级部中排名最后。
军区首长甚为头疼,对这单位党委班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他走马上任了。
上任伊始,他在部党委会、全体干部大会上,逢会必讲这么几句话:没有哪个下属不想和处长处理好关系,处里不团结,是处长的问题;没有哪个处长不想和分管副部长处理好关系,处长和副部长不团结,是副部长的问题;没有哪个副部长不想和部长处理好关系,部里不团结,是部长的问题。
对下属的工作,他要求非常严格,但也十分注重方法。做得好的,他逢会就表扬,表扬得你都不好意思,私下心想一定要做得更好;做得不好的,他的批评也多以鼓励为主。
记得有一次我呈给他一个起草好的文件,他看后对我说:你非常辛苦,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有一些行文之处你考虑的还不够全。然后,给我指出了一二三需要改进之处。
他常讲:天才出于表扬,奴才源于批评。作为一个领导,要对下属的工作多关心,多指导,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这样,下属干工作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如果一味批评下级,否定下级,只会让下级要么灰心伤心,要么对领导唯唯诺诺,结果适得其反。
他对部属要求很严,但也有很人性化的一面。我这单位业务量大,年轻干部出差机会非常多,在基层部队呆上半月一月的情况经常发生。他要求:凡是年轻干部出差超过半个月的,处长要带人上门慰问一下家属和老人。不用花费多少,买上百十块的水果或牛奶,给家属、老人解释一下,请他们多谅解,多支持工作。
就这样一个小小举动,弄得我们这帮下级军官心里热呼呼的。
每到春节,他必在干部大会上申明:严禁春节期间上他家去拜年,谁去了春节过完立即开会进行点名批评。
大年初一这天上午,他在任的几年,固定的节目是:带着几个副部长和几个处长,挨家挨户到普通干部家拜年,看一看,问声好。
我从不曾上他家拜过年,不是我不想,而是他是个说话掷地有声的人,我不敢去。
2001年底,他带一个组到某师检查年终工作,这是个司、政、联、装的联合工作组,我也随行。
工作间隙,他带我去某疗养院看望军区一个退下来的中将副司令员。出门时,副司令员赠送了我这领导一瓶马爹利。上车后,领导把这瓶酒给了我,说:小子,这是瓶好酒,没几千块下不来。你好好收着,别贪嘴自己喝了,万一将来要办什么事时,也用得上。
十一年过去了,我还珍藏着这瓶酒。我很惭愧,领导送了我东西,而我从没回馈过领导。
这位领导,花了三年时间,把我们这单位从军区机关倒数第一带到了顺数第一的位置,他的威望和呼声在军区机关非常高。
2003年,他到了退休的年纪,军区党委努力想解决他的副军职务,但适逢全军性的精简整编,没有合适的职位可提供给他。
他退休时,军区李乾元司令员、刘冬冬政委特别批示了一辆车,用于保障他退休后的生活,这相当于享受某些副军职待遇了。因为在军区机关,正师职干部退休后,是没有车辆保障的。
他,真的令我难忘。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3 14:19:00 +0800 CST  
临近春节,有些人情往来上的应酬,因此昨天没更新,正在写,一会贴上来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5 15:23:00 +0800 CST  
张副师长二三事


他的年龄,比我还小一岁。按地方上职务套,是个39岁的厅官。而且,已经履职3年。
他27岁当营长,32岁当团长,36岁当副师长。
和平年代,这经历,让人产生他是否是个“官二代”或“富二代”的疑虑。因为与同职级人员相比,他明显太年轻了。部队普遍的情况是:三十一二岁当营长,三十七八当团长,四十三四当副师长。
但他绝不是依靠父辈提携,或者仰仗祖上余荫。人肉遍他所有的家族和社会关系,找不到任何一个大富大贵之人。
认识他,是在军区礼堂举办的“全区优秀大学生干部”事迹报告会上。这时,他已经是营长了,作为英模代表上台发言。
他农村出身,上学较早。因为家里贫穷,他一直以来幻想靠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异常勤奋和刻苦,学习成绩也与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成正比。高考时,考虑到家庭经济能力无法支撑他上地方大学,选择报考了军校,21岁从长沙国防科技大学毕业。需要说明的是,这所军校的文化成绩录取线在全军军校是最高的,通常超过地方重点一本线60分以上。
他学计算机专业,却被分到作战部队当了排长。基层作战部队对军事素质要求非常高,军事素质不行,在作战部队很难有大的作为。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为了补上弱项,除了正常操课外,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这上面,他讲,跑五公里曾经累得吐过血,练冲锋枪据枪瞄准,胳膊肿过半个多月。
不到半年,师里进行年终考核,他的分队指挥考核成绩:优秀!五公里武装越野考核成绩:优秀!!冲锋枪射击三练习考核成绩:优秀!!!
在全团同批新分下来的二十多个年轻大学生干部中,如果他说自己是第二,就没人敢说是第一。
不到两年,他就当了连长。连长任上,他把连队带成了全集团军的训练标兵连队,拿了集团军军事训练考核的好几个单项第一,连队荣立集体三等功,他个人也荣立了二等功。
干了两年连长,他成了团作训股的股长。当股长期间,他潜心钻研,充分运用计算机专长,结合部队实际,搞出了网上射击模拟训练、班排进攻模拟训练等两项训练革新成果,在全集团军范围内进行推广,较大地增强了部队训练效能。
集团军军长、政委,都清楚地记住了他这下级军官的名字。
他的一路晋升,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有一年,我随军区工作组去他那个团检查工作,这时,他已经是这个团的参谋长。在团里,我向陪同的分管后勤的副团长问起他来。
副团长说:他不在,请了几天假回家办理离婚手续去了。
我莫名惊诧。
一打听,原来,他妻子是一家省级电视台的出镜记者,现在是一个比较火的节目主持人。他当连长时,曾经采访过他。一个英雄,一个美女,惺惺相惜,两人心生情愫,经过几年时间走到了一起。但最终因为他对事业的过于狂热,对家庭的疏于照顾,妻子难忍这样的生活,不到一年,提出了和平分手。
我内心暗叹,生活有时象一个圆,我们从起点到终点,最终又回到起点。生活还象一条交叉线,我们曾经在一个点上交集过,但结果还是渐行渐远。
对他的私生活,我并不了解,无意妄加评说。我只是想,一个职业军人,既要干好事业,又要经营好家庭,这其实是非常难的事,需要双方共同付出努力。
如果,他和妻子多交流一点,多关爱一点;妻子对他多理解一点,多体恤一点。甚至,他们双方的事业,按照中国流行的男强女弱型搭配,互补性合理一些,结果会不会发生另外的改变?
又过了两年,听说他在团长任上,娶了一个外企白领,生了一个白胖小子。有了孩子后,妻子辞去工作,一门心思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他的家庭生活,自此波澜不惊,平静详和。
写到这,感慨良多,却又感觉无从说起,就此打住,任由围观的各位网友自由评说!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5 16:11:00 +0800 CST  
144#回复 作者:铁河一人 回复日期:2012-1-15 17:26:00
看来提问时间又到了,我就提问了。
1、有人说,中国士兵来源,80年代是初中生,90年代是高中生,2000年后是三流大学生,因为部队的“生长干部”的出身80年代多是普通高中生,90年代多是高考落榜生,2000年后多是二流三流之间的大学生。这个数据的变化原因是高校扩招,实际上这些人在同龄青年中都是同一位置的人群,即中等偏上的,只不过这个人群在90年代高考落榜而在2000年后能上二流三流大学。这个判断你是否认同?
2、有人说,你的论述中反映出“三重三轻”的态度,即“重处事,轻技术;重官场,轻市场;重眼力,轻学历”,你是否认可? 又有人说,处事、技术、官场、市场、眼力、学历并不矛盾,那么你为什么在你的很多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中将其对立起来呢。

------------------------------


今天我正好有空,就来回答下您的问题。网络是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千人千面,我只承述观点,不想把观点强加于您,请您也别期望能影响到我。

我简单地回答一下吧!

关于您的第一个问题:
一、部队官兵文化层次结构情况基本如您所说一样,我不知您强调这个是什么意思?我只想说,目前部队士兵的待遇与国外相比,特别是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去当兵。而且,年轻人现在不当兵,出去打工,一月总也能挣个一千两千块钱吧,比部队要挣的多。但就是这样,部队中士兵大学生的比例(包括一、二、三、四流大学),已经占到了20%左右,远远超过了地方。这个判断我是根据估算来的,因为如果地方上能够达到这比例,那么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应该超过2亿了,我想这不可能。
二、关于您所说的“三重三轻”问题,我不知这是谁总结出来的。
先来说“重处事、轻技术”。关于重处事,毫无疑问,人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不会与人交流沟通,不懂得人际协调,不重视上下级、同事、朋友亲人的亲情和友谊,请问,您如何融入社会?关于轻技术,我哪里轻这个了?请您找出一字半句来。我在师级机关政治部当干事时,没日没夜地写公文,被人称为政治部“第一支笔”。调到另一个部门后,我的业务能力在这个领域,在全军来说,我谦虚点,排名前十,不谦虚点,排名前三。今年过元旦的时候,我的领导还打电话来说:你走了,少了一个得力的人,以前你弄好一些计划和方案,我看一眼就签发,现在,我要天天趴桌上替他们修改去了。我也是吃技术饭的,难道我自己看不起自己?这里,请您注意,起草文件、领导讲话、业务理论文章,包括撰写一些经验总结之类,绝对是个技术活。看来,您对技术情有独钟,对处事很不屑,那您就“重技术,轻处事”好吧?
关于“重官场,轻市场”。您这说法令我啼笑皆非。我当初是个职业军人,心中想的是干好本职,个人也尽量得到晋升。我不重这个,我重什么?请您明示!至于市场,很抱歉,部队是个武装集团,不搞实业,不准经商,与我本职工作业务相去甚远,我不是象您所说的那样是“轻”,而是,压根就没兴趣。如果您非要这么说,您是在地方工作的吧,那我说您“重地方,轻部队”,您觉得有理不?
关于“重眼力,轻学历”。说实话,什么叫“重眼力”?我真没弄明白。就说说学历这事吧。对于学历,我觉得,要辩证地看。学历不代表能力,我一直坚持这观点。我第一学历为大专,第二学历通过国家成人自学考试考了个本科。但我这本科生,在一些方面的能力,我觉得真的不如我这个帖子前面说到的那个初中生,那个今年即将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电视剧中的那个制片主任。非常惭愧的是,我这样的学历,曾经也当过研究生、博士生的实习指导老师,我要明确地说:这些研究生、博士生的文化水平和层次非常高,但实践动手能力真的非常差。他们不缺其他,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这需要今后许多年的积累。还有,因为是本专业,他们的毕业论文,我也不客气地提出了我的意见,还好,他们没说我是外行指导内行,听取了我的意见,作了修改。我还要小小得意一下:我主持编撰过本专业的两本书,都出版了,不过,限于军内发行。



我没事在这写写自己对过去的一些回忆,我分析,我的读者多数是国防生、军校学员、小年轻干部,包括一些军嫂和恋军女孩。对于现下的年轻干部,我知道他们文化水平较高,素质也不低,真正缺乏的,是在部队,或者在地方如何安身立命,发展事业,需要具备的一些“社会”的知识,比如,怎样适应环境,少些牢骚;怎样干出成绩,树立威信;怎样与上级、同事、下级保持良好关系,怎么与他们进行协调沟通,等等。
难道,您觉得一个人,会处事,肯努力,勤学习,懂业务,在本职岗位上,工作越干越好,职务越升越高,这样不好吗?
如上,不知您还满意不?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5 19:14:00 +0800 CST  

一名自杀的女大校


快到过年的光景,本不想说这硌碜事。但因为最近落老婆儿子户口,需要独生子女证明,不由就想起她来。
女大校是我那单位管计划生育的干事,行政正团干了一段时间后,改套了技术级,调了高级职称。
我家和她住一个门洞,我在三楼,她住一楼。
但说实话,直到她出事,我都不认识她,因为我记忆中,上下班时,从未与她遇见过。这也反映出在大城市、大机关,人情世故的某些冷漠之处。
她去世后,我听人讲,她是离异的,四十五六岁。有个女儿跟着她,高中毕业后在外地读军校。
她前夫从事什么职业我没打听过,只是听说她自从离婚后,突然间变得很内向,不愿说话,不愿与人交流,好象得了抑郁症。她离婚一段时间后,又交了个男友,是个警察,在另一个城市工作,和她相距一百多公里。两人相长的时间也不短了,但彼此之间好象不是太合拍,吵吵闹闹,分分合合。
她究竟为何选择这条路,谁也说不清楚。但众人私下一致的意见是,她似乎为情所困。
出事之前,她专门请假去军校看望了女儿,象交待后事一样,嘱咐女儿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回来之后,临出事的前一天晚上,她发了个短信给女儿,告诉女儿她几张银行卡的密码,上面有多少钱。并再一次叮嘱女儿发保重。
另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么超常的举动,居然没引起她任何一丝一毫的警觉。
她走了,在自家卫生间里上吊自杀。走之前,她精心地打扮了自己,化了淡妆,穿了新衣。
这是2009年下半年的事,其时,我儿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他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关于这件事,还能从儿子日记中看到,他那时会写的汉字很少,只能用拼音记录下来。
她住的一楼,带有一个小院子。她走后很久,她养的一只猫还没有离开。有时,我从三楼窗户往下看,看到那只孤独的猫,就躲在院子的一隅,静静而坐,偶尔发出一两声低低的哀鸣。
我就想,感情,真是个令人捉摸不透的东西。
但愿她在天堂,从此有个幸福的生活!!!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6 10:17:00 +0800 CST  
今晚酒多,不更新鸟
楼主 大尉90  发布于 2012-01-17 21:26:00 +0800 CST  

楼主:大尉90

字数:216858

发表时间:2012-01-09 19:52:1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04 15:40:33 +0800 CST

评论数:45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