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饭的是谁--谈谈《坤舆万国全图》到底属于谁

先讲个寓言故事:
猪妈妈出门回来,午饭已经做熟了,猪妈妈问:做饭的是谁啊?
机灵的猪二说:是我做的!猪妈妈很高兴。猪大摆椅子,没说啥。
饭端上桌,猪妈妈一闻,说,饭焦了。猪二马上说:火是老大烧的。
猪妈妈在饭里吃出了沙粒,猪二马上说:米是老大淘的。
猪妈妈想了想对猪二说:那么,在老大淘米,在老大烧火的时候,你做了什么?

在“关于《坤舆万国全图》与奥斯曼的历史问题”贴子里,我对《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古今地名做了分析,根据中华周围标注的大量古名和今名,确认《坤舆万国全图》的绘制者是中国人,为中国而绘制,确定无疑。
而利玛窦一个人,没能力去做一个专业团队才能完成的世界地图信息收集和绘制工作。

而唱反调的说:“這是廢話 圖的中國部分當然是找中國學者合作完成的 利瑪竇在自序裡面講的”“利玛窦教堂墙上挂着世界全图”。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1-30 22:35:43 +0800 CST  
贴子通过了,就先来开胃菜:天下定向,中华居中。

把整幅《坤舆万国全图》中,跟方位有关的地名挑出来。
中华之北有北海,中华之南有南海。欧洲之北无北海,欧洲之南无南海。
中华西侧的印度洋,还有小西洋,西红海,西南海,这三个对欧洲来说不会出现的方位。
中华东侧的太平洋,还有小东洋,大东洋,东红海,东南海,这四个对欧洲来说不会出现的方位。

再加上一个大西洋,这些跟方位有关的地名,全都是中华起的名字,谁有疑问吗?
利玛窦抢不走这些地名,那这些地名就是中国的了。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1-30 22:44:15 +0800 CST  
再来定时刻,在世界地图的右方,有:

元史云曰:日出为昼,日入为夜,昼夜一周,共为百刻。以十二辰分之,每辰得八刻三分刻之一。
无间南北,所在皆同。昼短则夜长,夜短则昼长,此自然之理也。春秋二分,日当赤道出入,昼夜正等,各五十刻。自春分以及夏至,日入赤道内,去极浸近,夜短而昼长。自秋分以及冬至,日出赤道外,去极浸远,昼短而夜长。以地中揆之,长不过六十刻,短不过四十刻。
地中以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其长有不及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短有不止四十刻者。
地中以北,夏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近,其长有不止六十刻者;冬至去日出入之所为远,其短有不及四十刻者。
。。。。
这段文字是《元史》授时历中的《昼夜刻》原话,证据确凿,没有利玛窦这个外国人什么事。

PS1:一日夜,不是按照96刻来计时,而是按100刻来计时,这是元明两朝的天文计时特色。这个定时方式,也跟欧洲人利玛窦毫无关系了。
PS2:绘图的人,又增补一句话:此所去地中,盖指中国之中而言。然论昼夜长短,各处不同则其法因有据矣。缘自古测影无如元人之远者,故能发古人所未发耳。录此参考。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1-30 23:11:04 +0800 CST  

关于四海测影,在中华地图的上部,还有一句测影工作者留下来的话:
中国郡名不能详,只载曾测影者。

以下,是《元史》中记载的27处四海测影资料。


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海南岛海口),北尽铁勒。
测出了重点地区夏至的日影长度,昼夜时刻数,及各地的北极星出地角度。
这些实测数据,可用于确定大地从南到北的纬度数,进而计算回归年时间。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1-30 23:24:25 +0800 CST  
简单解释一下以上天文测量:
第一、立表测影:
圭表由两部分组成,垂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称为表,水平放置的测影尺称为圭,两者以直角相接。

室外立表,可得日影,日影的长度,可通过圭上的刻度读出。
在北回归线以北使用圭表,每日正午,太阳在正南,表影最短。通过表影最短时日影所在位置,可以快速确定南北子午线位置。一年中的冬至时,太阳照射地球位置最南,北回归线以北表影最长,一年中的夏至时,太阳照射地球位置最北,北回归线以北表影最短。
通过圭表来每日记录日影长度,通过多年累积的记录,便可确定冬至和夏至最可能出现的日期,进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日期。

圭表的最早实物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夏代或先夏时代的遗存,至迟到到西汉时候,一种建置于露天的常设圭表开始出现。这类仪具以青铜制成,表高八尺,圭长一丈三尺。到了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圭表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用圭表测影法测出黄河流域的白昼最短、日影最长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两个冬至日之间即为一回归年,把一年的时间再二十四等分,即得出了二十四节气。

通过每四年的冬至正午出现一次最长日影,中华古人已经推算出回归年长度是365又四分之一日。然而冬至点并非总发生在日中,它可能出现在一天之中的任何时刻,因此,为求得准确的冬至时刻,中华古人就必须对冬至日影进行连续不断的长期测算。

1279年前后,元代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在河南登封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测景(影)台,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整个观星台相当于一个测量日影的圭表。


高耸的城楼式建筑相当于“表”,台下有一个类似长堤的构造,相当于测量日影长度的“圭”,也叫做“量天尺”。

城楼式建筑上有一个高9.46米的平台,上有两间小屋,一间放漏壶计时,一间放浑仪验天象,两间屋子之间还有一根横梁,高40尺。以横梁的日影作为立表的日影。地上的量天尺长31.19米,位于平台正北。每天正午,太阳光照在横梁上的影子投射在“量天尺”上。通过测量一年当中影子长度的变化,可以确定1年的长度。郭守敬把立表高度从传统的8尺高度提高到40尺高度,日影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大幅减少。

日影的长度也随之增加5倍,日影边缘的模糊虚化也增加了,难于确定日影的真正边缘。郭守敬发明了景符,将方铜片放置在圭面上,调整角度,使其与太阳光直射方向垂直,然后沿圭面滑动,寻找横梁投在圭面上影子,直至景符下出现一个明亮的小圆斑,且圆斑正中央有一根明显的细线。

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小孔成像”原理已经告诉我们,这个亮斑就是太阳的实像,而亮斑中心的横线就是横梁的影子。

景符的应用,不仅解决了日影发虚的问题,同时还捕捉到太阳中心光照在表上的影长,而传统的立表只能测到太阳边缘光的影长,如此一来,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自然成倍提升。

经过一年的观测,结合从全国收集来的数据,并参考以往的历法,郭守敬和他的同事们推理演算,最终将一年的时长定为365.2425日,也即365天5小时49分12秒。这个结果比今天计算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多25.92秒。而西方的《格里高利历》比郭守敬晚了300年才达到同样的精度。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1 06:52:29 +0800 CST  
我在这个帖子里大量使用《元史》中的《授时历》,就是想说明:《坤舆万国全图》中出现的天文地理知识,在1602年之前早已在中国典籍中出现。而且是从测量工具到大规模国土测量,从数据累积到推算过程,全套独立自主的出现。
《授时历》在1281年颁行时,欧洲尚处在蛮荒状态,而中国已经完成了高精度天文地理数据的推算。
1281年及以后的欧洲,哪有能力组织元代的大规模国土测量?哪有能力进行天文地理数据的高精度计算?
《授时历》中计算原始数据的完整,推算数据的精密,放到今天都令人动容。
在天文地理的应用上,中国是爷爷,欧洲是孙子!
明朝中国人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所使用的天文地理信息,自古流传,何须等到1602年的利玛窦来教?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1 08:27:39 +0800 CST  
关于夏至日昼长测量的天文意义,夏至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这一天的白昼时间最长,通过数据记录可辅助确定每一年的夏至日。

在这个帖子的二楼,已经贴出的昼夜刻,"今京师冬至日出辰初二刻,日入申正二刻,故昼刻三十八,夜刻六十二;夏至日出寅正二刻,日入戌初二刻,故昼刻六十二,夜刻三十八。"
细心人会发现规律:夏至日白昼时长等于冬至日夜长,反过来也是。
日照时间的对称对应日照角度的对称,蕴含了天体运行的对称道理。
看看这一页,大都的冬至夜长和夏季昼长写在了,反过来也是,中华古人对昼夜时长熟悉的跟吃饭喝水一样。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1 12:38:33 +0800 CST  
天文测量第三部分、测量北极星出地角度。
关于中华南方的昼夜时刻差距小,北方的昼夜时刻差距大。
在《授时历》中《昼夜刻》这样描述规律“盖地有南北,极有高下,日出入有早晏,所以不同耳。”
地球自转轴的北方延长线永远朝向北极星。从地球上各处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所有人在北方星空上找到了北极星,就可用来确定哪里是正北。

《授时历》中,记录了大都(今北京)北极星出地角度是四十度太强,而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几处提到了北京的纬度是40度,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如在《坤舆万国全图》卷首处:“又用纬线,以著各极出地几何。盖地离昼夜平线(注:指地球的赤道)度数与极出地度数相等,但在南方,则著南极出地之数,在北方则著北极出地之数也。故视京师隔中线以北四十度,则知京师北极高四十度也。”

为什么看北极星的出地角度等于当地的纬度?

因为北极星距离地球远在434光年,测量中可以认为北极星是无限远的一点,我们在地球的各个位置看向北极星的方向,和地轴方向都是平行的。

因为一个位置的纬度,就是这个位置和地心连线,与同经度赤道位置和地心连线的夹角。而我们测量北极星的出地角度正好等于我们所在的纬度夹角。所以只要测出北极星的仰角,就是我们所在位置的纬度。


图 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天体仰角)=当地纬度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2 05:29:25 +0800 CST  
今天我们把地球的南北中分线称为赤道,而中华古人记录天文数据的赤道,指的是将天体南北中分的赤道。
在《授时历》中对赤道的描述有:
白道交周:
当二极南北之中,横络天体以纪宿度者,赤道也。出入赤道,为日行之轨者,黄道也。所谓白道,与黄道交贯,月行之所由也。古人随方立名,分为八行,与黄道而九,究而言之,其实一也。惟其随交迁徙,变动不居,故强以方色名之。
简仪:
…………其浑象之制,圜如弹丸,径六尺,纵横各画周天度分。赤道居中,去二极,各周天四之一。黄道出入赤道内外,各二十四度弱。月行白道,出入不常,用竹篾均分天度,考验黄道所交,随时迁徙。…………
周天列宿度:
…………天体浑圆,当二极南北之中,络以赤道,日月五星之行,常出入于比。天左旋,日月五星溯而右转,昔人历象日月星辰,谓此也。…………
日行盈说:
…………夫阴阳往来,驯积而变,冬至日行一度强,出赤道二十四度弱,自此日轨渐北,积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当春分前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适平…………

在《授时历》中,划分天体周天度数时使用365.2575度。
步日躔第三: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七十五秒。半周天,一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八十七秒半。象限,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四十三秒太。

这样,在四海测验中记录的27个地方的北极出地角度,是以天体周天角度91.3144度来记录的,如要换算成今天的当地地理纬度,需要除以1.0146。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2 06:02:37 +0800 CST  
分析完中华古人的天文测量记录,我们再来看看《坤舆万国全图》最下面这部分,左边是“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及使用方法,右边是“看北极法”,中间两根量天尺:

想了三天,终于想明白量天尺是怎样使用来测北极星出地角度的了,如下:

在平圆板上刻上水平线和竖直线将其分为四停,一停刻上九十度,每度再刻上六十分,
用吊环高挂圆板,用吊坠校正水平竖直。
图案中间的两根量天尺,以尺的中部凹槽处互嵌成十字形,量天尺钉在平圆板中心处可旋转。量天尺一端设耳,耳上穿孔,用于窥看瞄准北极星。尺的另一端斜切,在平圆板边缘处过尺的中心线,便于读角度数。
野外观察人员调整量天尺倾角,直至在孔中看到北极星,就可读出当地的北极星出地角度。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坤舆万国全图》中使用的角度已经是360度,每度60分。
跪舔西洋人的立马会说:这是利玛窦给带过来的!
拜托:利玛窦在1601-1602年,与中国学者的两年接触时间,还做不到发明一个野外用的看北极星工具,又画在《坤舆万国全图》上吧?
一个野外用看北极星工具上都刻有360度,每度60分,这说明中国民间早已普及了360度角度。

再来看看《授时历》怎么测量北极星出地角度:“正方案:……又测用之法,先测定所在北极出地度,即自案地平以上度,如其数下对南极入地度,以墨斜经中心界之,又横截中心斜界为十字,即天腹赤道斜势也。乃以案侧立,悬绳取正。凡置仪象,皆以此为准。”

就是准备一个方正稳定的观测台,画明东西南北,用木匠的墨线经观察台中心,斜置测量出地角,测出的北极星比案高多少度,就是南极的入地度数。墨线的倾斜角上做十字垂线,就是天体赤道面的倾斜角。

如何?现在你对中华古人测量天文数据的能力服不服?中国明朝人在《坤舆万国全图》中加入的天文地理知识,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何需等待1602年的利玛窦来教?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2 07:41:02 +0800 CST  
先发图,有空再解释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使用方法。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2 07:58:03 +0800 CST  

解释一下“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是什么,它就是一年365天太阳直射位置的纬度数表格。
春分之后,及秋分之后,这些正着写的字,按右排序的从上往下数第一到第十五天。例如橙色圈的春分之后第一天,及秋分之后第一天,公用数字:零度,二十四分。春分之后指的是北纬0°24',秋分之后指的是南纬0°24'。
夏至之后,及冬至之后,这些倒着写的字,按左排序的从下往上数第一到第十五天。例如红色圈对应的夏至之后第一天,及冬至之后第一天,公用数字:二十二度,三十分。夏至之后指的是北纬22°30',冬至之后指的是南纬22°30'。
满满得过了头了的中国风,把度给写在右一格,把分给写在左一格,度和分的数字都是从右往左念。这就是个中国人在制表,制给中国人看的。

在表格右边的使用方法中,举了个例子:测出小暑后第三天北京的日影角度,来计算北京的纬度。我把小暑后第三天的太阳直射纬度用蓝色圈圈出来:二十二度二十五分(北纬)。
我在10楼画了个计算纬度用的示意图。
通过立表测影长,计算阳光射线与立表的夹角。而表格右边使用方法中要求的是阳光射线与圭的夹角。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我觉得我画的示意图中的夹角,更好证明纬度角计算关系,也更好计算纬度数值。而使用方法中的阳光射线与圭的夹角(太阳出地角度),还需要用90度减一下,才能得出纬度最终结果。

简单证明: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的地点,太阳光射线可直接指向地心。在北半球立表上方的阳光射线,与指向地心的射线一定平行。
只要立表真正竖直,立表所在的线就穿过地心。
通过一条直线过两条平行线内角相等,证得:光射线与立表的夹角度数,等于测量点当地纬度数,与太阳直射位置纬度数之和。这样,就可通过“光射线与立表的夹角度数”,减去表格给出的太阳直射位置纬度数,得出测量点当地纬度数。

北京纬度例子的计算一:小暑是夏至后的一个节气,太阳直射位置还在北回归线附近,北京的太阳出地角度很大:72°25'。先减去蓝色圈圈出来的纬度值:22°25',得50度,还得再用90度减50度,得出北京纬度40度。

北京纬度例子的计算二:使用我画的太阳光射线与立表的夹角度数,计算为17°35',就应加上22°25',一次就得出北京纬度40度。

整理计算式:
若在春分到秋分期间某一天,太阳直射纬度已知,测量地点的纬度=90-(太阳出地角度-太阳直射纬度);
若在秋分到春分期间某一天,太阳直射纬度已知,测量地点的纬度=90-(太阳出地角度+太阳直射纬度)。

再进一步思考,一年365天的太阳直射纬度数值是怎样得到的:
春分到秋分期间的某一天,太阳直射纬度(北纬)=测量地点的纬度+太阳出地角度-90=北极星出地角度+太阳出地角度-90;
秋分到春分期间的某一天,太阳直射纬度(南纬)=90-测量地点的纬度-太阳出地角度=90-北极星出地角度-太阳出地角度。

看懂了吗?只要在一个固定的天文台,每天测量记录北极星出地角度和太阳出地角度两个数值,连续一年365天后,通过以上公式,就可计算得出一年365天每一天太阳直射位置的纬度了。
中华古人的天文测量数据,就这样整合完成了。
计算说明文字的最后,是“傲此”两个字,那个完成“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计算表格的人(无名)也非常骄傲啊!

可以说:把一年365天太阳直射地球的南北纬度数精确的计算出来,两两节气对称制表,这距离认清天球赤道平面也对应大地的中分平面,数据的累积已经足够,就差捅破一层窗户纸了。

还是要问一句:明朝中国人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所使用的天文地理数据信息,是不是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中国人是不是既能收集天文数据又能计算天文数据?
对1602年的利玛窦,他拿得出来一年365天某测量地点的北极星出地角度和太阳出地角度吗?他拿得出来一年365天太阳直射位置的纬度数表格吗?
明朝的中国人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所使用的天文地理信息,有利玛窦什么事?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2 19:18:37 +0800 CST  
上面还举了个北京“秋分后十三日”的计算例子,漏算了,补录如下:
“又如秋分后十三日正午时,在北京看日影四十四度五十一分之上,即查后图,本日太阳原躔赤道南五度九分,加上太阳躔数,仍在五十度上,亦如前算是四十度余。”

这里的“太阳躔数”,在《授时历》中为“日躔”:
“日之丽天,县象最著,大明一生,列宿俱熄。古人欲测躔度所在,必以昏旦夜半中星衡考其所距,从考其所当;然昏旦夜半时刻未易得真,时刻一差,则所距、所当,不容无舛。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纪元历》复以太白志其相距远近,于昏后明前验定星度,因得日躔。今用至元丁丑四月癸酉望月食既,推求得冬至日躔赤道箕宿十度,黄道九度有奇。”

上面说的是,太阳当空时,所有星宿都看不见了。而古人却想确认太阳行进到二十八宿的哪一宿的什么位置了,只好在半夜的时候用正南方的中星来推算太阳在哪儿。然而夜半的时刻有可能偏差,推算很容易出误差。
晋姜岌首以月食冲检,知日度所在;为什么他想到通过月食来确定太阳所在位置?这是知道了大地处在了月亮和太阳之间,三点一线,造成了月食。用这条线反推星宿位置,就可知道太阳所在位置。

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在将地球作为一个天体这一问题上,中国古代的先哲们,是把地球和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等同看待。认为“地体”与五大行星是同一类物质。

如《素问》就明确指出:“观五星之东转,则地体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是“太虚之中一物尔。”

《尚书•考灵曜》也指出:“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坐,舟行不自觉也。”地就象一条航行着的大船,人坐在船中,关着窗户,船在行驶,人却觉不出来。

《列子•天瑞》则说:“运转靡已,大地密移,畴觉之哉!”地球是不断地旋转着,只是人的感官不能觉察。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2 21:14:01 +0800 CST  
《革象新书》(卷三):“日月对望为地所隔,犹能受日之光者,盖隂阳精气隔碍潜通,如吸铁之石感霜之钟,理不难晓。”
———这一段描述了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关系。”
“【案月体较小于地体,而皆小于日。三者于太虚之间,如三丸。”
———这一段点明了太阳,月亮,地球的相对大小,以及均为球体的概念。
“然月入闇虚而亏食,闇虚当日之冲乃地景也,故测此闇虚及北极髙下可以知。”
———这句点明了月食上暗面是地球的阴影造成的。
“地体周径里数,必日月相望近黄道白道之交,乃遇闇虚。因测其交之浅深,以知月食分数。逺于交则虽日月相望而或南或北,地不得而揜之。此慿胷臆附防殊疎】”
——这里提出一种测地球周长的方法?

对于黄道和赤道的交角的测定。
赤道是指天球的赤道。地球悬空在天球之内,设想地球赤道面向周围伸展出去,和天球边缘相割,割成一个大圆圈,这圆圈就是天球赤道。
黄道就是地球绕太阳作公转的轨道平面延伸出去,和天球相交所得的大圆。天球上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就是地球赤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这是一个天文学基本常数。这个数值从汉朝以来一直认定是24°,1000多年来始终没有人怀疑过。
实际上这个交角年年在不断缩减,只是每年缩减的数值很小,只有半秒,短期间不觉得,可是变化虽小,积累了1000多年也会显出影响来。
黄、赤道交角数值的精确与否,对其他天文计算结果的准确与否有很大关系。郭守敬首先对这沿用了千年的数据进行检查。经他实际测定,当时的黄、赤道交角只有23°90′。这个是用古代角度制算出的数目。换成现代通用的360°制,那就是23°33′23″.3。根据现代天文学理论推算,当时的这个交角实际应该是23°31′58″.0。郭守敬测量的角度实际还有1′25″.3的误差。不过这样的观测,在郭守敬当年的时代来讲,已是难能可贵的精确了。

在1602年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中,使用的黄赤交角是22°30′。
而今天的黄赤交角是22°26′,地球的倾斜度是越来越小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距离收窄了。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2 21:27:55 +0800 CST  
在“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的正左方角落,有篇科技短文。如果“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怎样使用你看懂了,那这篇科技短文与“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说的是同一件事:不同节气的太阳直射纬度。

这篇科技短文内容如下:
右图乃周天黄赤二道错行,中气之界限也,凡算太阳出入皆准。

此其法以中横线为地平,直线为天顶,中小圈为地,体外六圈为周天,以周天分三百六十度。

假如右图在京师地方,北极出地平线上四十度,则赤道离天顶南亦四十度矣。然后自赤道数起南北各以二十三度半为界。最南为东至,最北为夏至。凡太阳所行不出此界之外。

既定冬夏至界,即可求十二宫之中气。先从冬夏二至界相望画一线次于线中十字处为心,尽边各作一小圈名黄道圈,圈上均分二十四分,两两相对,作虚线各识于周天圈上,在赤道上者即春秋分,次北曰谷雨处暑曰小满大暑(注:以上四节气文字顺序正确,图的标注顺序错了)曰夏至,次南曰霜降雨水曰小雪大寒曰冬至。因图小,止载中气其节气,仿是就中,再均分一倍即得之矣。而其日影之射于地者则取周天所识,上下相对透地心,斜画之。太阳所离赤道纬度所以随节气分远近者。

此可略见凡作日晷带节气者皆以此为提纲。

欧罗巴人名为曷捺攞焉云。
*********
短文看到最后,大家注意了!有个不要脸的欧罗巴人署名抢著作权了!吊起来打!
一、这个欧罗巴人会用文言文写科技短文?
二、这个欧罗巴人会用毛笔从右上往左下写小楷文?
三、这个欧罗巴人熟识二十四节气和中气怎么回事,哪个在先哪个在后?也懂周天黄赤二道相交?
四、这个欧罗巴人指导中国人怎样造日晷?怎样造带节气的日晷?
五、《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华第一张世界地图,是份重要而机密的文件,会允许一个欧罗巴人争取个版块发表科技论文并署名?
六、1602年的欧洲,连个值得一提的国家名都拿不出来,不敢说自己是哪国人,用大洲名来充数,真丢人啊!

日晷是中华特色,用每天日影方位来表示时间。欧洲那高纬度地带,在1602年有日晷可用吗?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欧洲人,能指导中国人制造日晷?还是能表示一年二十四节气的特殊日晷?能在《坤舆万国全图》上之乎者也地发文?

这分明是看这二十四节气文章写的好,打个文字补丁就来抢著作权的(补丁的字体还短文大了一个字号)。

打个文字补丁强抢二十四节气文章著作权的欧罗巴人,卑鄙无耻不要脸!

二十四节气是属于中国人的农业历法,对指导中国农时一等一的重要。明朝有专业的天文官员发布每年历法。什么时候轮到欧罗巴人来指手画脚了?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6 22:54:28 +0800 CST  
《坤舆万国全图》的右下角是天地仪及其介绍内容。
这个介绍内容,倒是没有欧罗巴人署名强抢,但是利玛窦在《坤舆万国全图》的序言中,仍然引用天地仪的介绍内容,说的好像天球纬度划分是来自欧罗巴似的。

对天地仪的介绍内容,熟悉浑天仪的读者,就知道天地仪是从浑天仪演化而来。对坤图中的“太阳出入赤道纬度”表格及分析短文看明白了的读者,就知道天地仪中节气与太阳位置的关系,一以贯之,三篇文章是在谈一个内容:一年四季的天时测算。
天地仪介绍内容如下:
天地仪以现日月运行寒暑大意,精铜为之。
外一环名子午环,取准南北二向,两头各用一枢者,南者借作南极,在北者借作北极。均分三百六十度,随地而移,如北极出地则南极入地一度也,中横环名曰赤道,日行至此,则昼夜平矣,稍南北二十三度半各一环,为日行离赤道南北最远南北最远之限,此三环当用一关机贯于南北二极之中,俾其运转者。最中一小球乃地海全形也。
自赤道下北方诸国观之,日行北道则昼长夜短,至夏至而极,极则返而南。日行南道则夜长昼短,至冬至而极,极则返而北。其赤道以南诸国则反是焉,俱详注大图之旁。
此仪之外尚当作一地平环,而以仪寞于其中,上下各半,以分出地入地之界。另有铜式,不能具于图中。
************
在天地仪图中,有黑白相间的黄道环,用于表示各个节气的太阳直射位置变化,及出入十二宫情况,冬至到夏至的日行北道,太阳向北移动,夏至到冬至的日行南道,太阳向南移动。有一定立体想象能力的读者,就可把“黄道环”看成一整年的太阳环绕轨道(实为地球绕日轨道)。
中横环“赤道昼夜平线”,与“黄道环”的两个交点处,为春分秋分。“黄道环”右上方,与“昼长线”相交,即“夏至”节气。“黄道环”左下方,与“昼短线”相交,即“冬至”节气。昼长线与昼短线对应的纬度“二十三度半”,在天地仪介绍内容中有说明,这就是今天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了。

如细琢磨天地仪的“最中一小球乃地海全形”的“顶”至“下”偏角,可知这是个以中华为观察中心确定的低纬度观察的天顶。

天地仪图中显示的黄道十二宫,这也是中华唐宋时代一直流传下来,大家要是感兴趣,百度就好。

天地仪图中的南极线、北极线两条纬度线,既是天文计算出来的,也是靠立表测影观测出来的。见后续分析。



表述天体运行的“浑仪”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07 00:12:00 +0800 CST  
关于中华的纬度计算的“自古以来”,再分析一个证据:
在6楼贴出的《授时历》步中星第五部分,除了冬至和夏至的昼夜时长,还有冬季去极度数,和夏季去极度数。

在步中星第五这里,记录的冬至去极115度21分73秒,及夏至去极67度41分13秒。计算标准是:周天度数是365.2572度,一度一百分,一分一百秒。
即:冬至去极115.2173度,夏至去极67.4113度。
二者求和115.2173度+67.4113度=182.6286度,乘以2对应的就是周天度数365.2572度。
二者求差115.2173度-67.4113度=47.806度,除以2就是在周天度数365.2572度下的黄赤交角23.903度。如果改用今天的360度角度体系来表述就是23°33'32"。

这就是中华纬度计算的“自古以来”。
因此,明朝人沿用《授时历》,通过观测北极出地角度,就可以计算得出昼长线和昼短线的纬度数值。
跪舔一族假想明朝人求助的西方给出纬度,可是那又有何用?

《授时历》步中星第五部分,还记录了大都(今北京)冬至昼长及夏至夜长3815.92分,及夏至昼长及冬至夜长6184.08分。
这里是将一昼夜给划分为100刻,一万分,一百万秒的计时方式。
二者求和6184.08分+3815.92分=10000分,
二者求差6184.08分-3815.92分=2368.16分。
在1280年法发布使用的《授时历》,已经能够高度精确的计时了。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27 09:52:01 +0800 CST  
在元朝的《四海测验》记录中,共记录了27处的北极星出地角度、从南到北共7处的夏至日影长度及朝向,还有夏至时的昼夜时长。
再来看《坤舆万国全图》这张世界地图的左右两侧,记录了天下立表测影的一年四季日影方向,及各个纬度对应的昼夜时长。在北极圈以北及南极圈以南,还有长昼长夜的时长。




整理昼夜时长记录数据如下:



这些记录数据,与《四海测验》一脉相承,工作量更大更细致。尤其是记录了北极圈内各个纬度长昼长夜的时长,可想而知测量人员需要深入北极圈直至北极点,测量大半年时间才能带回这些昼夜时长数据。
跪舔欧洲利玛窦一族看到昼夜测量记录重要了,肯定就想伸手抢夺,可是仍然是抢不走的,原因如下:
一、 天下立表测影是中华自古传下来的天文测量技术,欧洲却无此传承。
二、 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昼夜时长,是《坤舆万国全图》独有的记录,欧洲各个地图没有这个昼夜时长记录。
三、 《坤舆万国全图》的昼夜时长,是按100刻来计时,不是按照96刻来计时,这是元明两朝的天文计时特色。这个计时方式不会是欧洲人利玛窦带过来的,各个纬度的昼夜时长记录更不会是利玛窦带过来的。
四、 《坤舆万国全图》的长昼长夜,从北纬七十度、七十五度、八十度、八十五度,直到北纬九十度,给出了五组数据。而西方人到达北极点,是1906年美国极地探险家皮尔里完成的。这说明在绘制《坤舆万国全图》前,已经有测量人员深入北冰洋,直达北极点了!而且测量人员还要在北极连续测量超过半年时间,才能给出北纬九十度(北极点)的昼夜时长。
五、 北极昼夜测量数据代表的北极测量如此重要,无耻的欧洲人必然会再编造一个XX神秘人深入北极测啊测的神话故事。一次性做到念头通达:《坤舆万国全图》在北极点的昼夜测量数据它不准确!要是长昼长夜的时间都是一百八十七日二十六刻的话,一年昼夜时间长度就是三百七十二点五二日了!这是测量人员大半年的实测中,给测长了,而抄写人员未作修正就给抄到《坤舆万国全图》上了。
六、 南方大陆墨瓦蜡尼加,标示了存在,但没有准确测量位置。这说明绘制《坤舆万国全图》时,还没有测量人员向南极出发。在南极圈内各纬度的长昼长夜时长,与北极圈一一对应。而特例出现在南极点上:长昼长夜一百七十七日八十九刻,求和是三百五十五点七八日,与上面得出得三百七十二点五二日求平均值,可得三百六十五点一五日。这说明南极点的昼夜时长,是根据北极点的昼夜时长测量数据,计算得出。
因此我才会说“天地仪图中的南极、北极两条纬度线,既是天文计算出来的,也是靠立表测影观测出来的。”
中华测量人员,在1602年之前,测量了北极,了解了世界。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29 07:48:33 +0800 CST  
把上面文字发到群里,几位大佬认为北极长昼长夜的时长是计算所得,重新整理19楼内容:

在元朝的《四海测验》记录中,共记录了27处的北极星出地角度、从南到北共7处的夏至日影长度及朝向,还有夏至时的昼夜时长。
再来看《坤舆万国全图》这张世界地图的左右两侧,记录了天下立表测影的一年四季日影方向,及各个纬度对应的昼夜时长。在北极圈以北及南极圈以南,还有长昼长夜的时长。

各个纬度的昼夜时长记录数据如下:


这些记录数据,与《四海测验》一脉相承,工作量更大更细致。更特别的是北极圈内及南极圈内的五组长昼长夜的时长。说明明朝人知道北极圈内极昼极夜的存在,而且计算长昼长夜的时长可以精确到刻(0.01日)。
跪舔欧洲利玛窦一族看到昼夜时长记录数据重要了,肯定就想伸手抢夺,可是仍然是抢不走的,原因如下:
一、 天下立表测影是中华自古传下来的天文测量技术,欧洲却无此传承。
二、 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昼夜时长,是《坤舆万国全图》独有的记录,欧洲各个地图没有这个昼夜时长记录。
三、《坤舆万国全图》的昼夜时长,是按100刻来计时,不是按照96刻来计时,这是元明两朝的天文计时特色。这个计时方式不会是欧洲人利玛窦带过来的,各个纬度的昼夜时长记录更不会是利玛窦带过来的。
四、 《坤舆万国全图》的长昼长夜,从北纬七十度、七十五度、八十度、八十五度,直到北纬九十度,给出了五组时长数据。而西方人到达北极点,是1906年美国极地探险家皮尔里完成的。这说明《坤舆万国全图》的昼夜时长数据不是欧洲人给的,而是明朝人根据日躔纬度计算得出。

17楼中,天地仪图中的北极线、南极线两条纬度线,靠天下立表测影,“每昼间日影长到”得到天文观测意义。通过日躔纬度冬至最南和夏至最北的日照半球,可以计算其纬度值。

中华周详的天文观测记录,有助于详细计算大地信息。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30 02:08:17 +0800 CST  
考虑大佬们的说法,《坤舆万国全图》上的长昼和长夜长度,就有可能是计算出来的。而要计算长昼长夜时间,就需要知道大地是圆球。
用下图来解释长昼和长夜:



如日光直射纬度在赤道以南的南纬20度时,在南半球的南纬70度以内有长昼现象,太阳终日不落;在北半球的北纬70度以内有长夜现象,太阳不见升起。
如日光直射位置在南纬20度与南回归线之间,北纬70度位置处于长夜;日光直射位置到达南纬20度以北时,北纬70度位置开始见到太阳,长夜结束。

如要正确计算长昼时间,先要把《授时历》中的日行盈缩给看明白了:
“日月之行,有冬有夏,言日月行度,冬夏各不同也。人徒知日行一度,一岁一周天,曾不知盈缩损益,四序有不同者。北齐张子信积候合蚀加时,觉日行有入气差,然损益未得其正。赵道严复准晷景长短,定日行进退,更造盈缩以求亏食。至刘焯立躔度,与四序升降,虽损益不同,后代祖述用之。
夫阴阳往来,驯积而变,冬至日行一度强,出赤道二十四度弱,自此日轨渐北,积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当春分前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适平。自后其盈日损,复行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夏至之日,入赤道内二十四度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日行一度弱,向之盈分尽损而无余。自此日轨渐南,积九十三日七十一分,当秋分后三日,交在赤道,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而复平。自后其缩日损,行八十八日九十一分,出赤道外二十四度弱,实行九十一度三十一分,复当冬至,向之缩分尽损而无余。盈缩均有损益,初为益,末为损。自冬至以及春分,春分以及夏至,日躔自北陆转而西,西而南,于盈为益,益极而损,损至于无余而缩。自夏至以及秋分,秋分以及冬至,日躔自南陆转而东,东而北,于缩为益,益极而损,损至于无余而复盈。……”

把文中的数字提炼出来:
1、冬至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88.91日到赤道(春分前三日),走一个象限;
2、又走93.71日,夏至到北回归线,又一个象限;
3、再走93.71日到赤道(秋分后三日),再一个象限;
4、最后88.91日,到南回归线,最后一个象限。
赤道以南:88.91日+88.91日=177.82日;
赤道以北:93.71日+93.71日=187.42日。
赤道南北日期求和:365.24日。
太阳在赤道以南移动偏快,赤道南回归线赤道的移动用了177.82日;
太阳在赤道以北移动偏慢,赤道北回归线赤道的移动用了187.42日。

天文解释是:在1280年的冬至,地球处在绕日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造成太阳在赤道以南移动时间减少;
与之对应,1280年的夏至,地球处在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造成太阳在赤道以南移动时间增加。
地球公转速度的偏差对北半球来说,就是长夜可以早一点结束,长昼可以多一些时间。对南半球正相反,长昼早早结束,长夜比长昼更长。
我们再来看《坤舆万国全图》右上角的“长昼长一百八十七日二十六刻”(北极点极昼187.26日),与《授时历》中的两个93.71日等于187.42日做比对,可知长昼时间由来。
《坤舆万国全图》右下角的“长昼长一百七十七日八十九刻”(南极点极昼177.89日),与《授时历》中的两个88.91日等于177.82日做比对,可知长昼时间由来。
通过中华周详的天文观测记录,1602年明朝人可以完成长昼时长的正确计算。
相对的,《坤舆万国全图》对长夜的理解还不够,在北极点写下了“长夜长一百八十七日二十六刻”,在南极点写下了“长夜长一百七十七日八十九刻”,这说明1602年的明朝人对长昼长夜的理解还不深入,才会搞出北极点和南极点的长昼与长夜等长的错误。

说明1:地球到达近日点的时间,每过57年延后一天,相对1280年,2020年已经延后到冬至后13天。
说明2:1280年发布的《授时历》中记录的黄赤交角,23.903度。使用今天的360度角度体系来表述就是23°33'32"。比1602年的《坤舆万国全图》中的黄赤交角23°30'大3’32”,比今天的黄赤交角23°26’大7’32”。这决定了1280年的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纬度比今天大7’32”,南极圈和北极圈的纬度也比今天大7’32”。
天文计算要计算个清楚明白,必须靠“自古以来”的数据积累。绝不是一个洋和尚利玛窦说啊说,就可以往《坤舆万国全图》写啊写的。
《坤舆万国全图》两边按纬度记录的昼夜时长,到底有什么用处?想来想去,也没什么用处。对世界地理知识,对航海的帮助不大,最多就是说明赤道南北日照时间是对称的。
中华古人不厌其烦的做数据积累,就是想几百年后的后人,能从积累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发现天地运行的道理。这就是中华千年传承。
楼主 叮当风云town  发布于 2020-12-31 06:35:31 +0800 CST  

楼主:叮当风云town

字数:27408

发表时间:2020-12-01 06:35:4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09 08:27:26 +0800 CST

评论数: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