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黑话连环解(1—5)

1)脂批能解红楼谜

《石头记》的全名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为什么要把批书人写在书名中呢?说明书中的批语(习惯称为脂批)跟正文是不可分的。书的正文就像一把锁,它跟钥匙是一套,你不能光买锁不拿钥匙。因此删去脂批的本子就像丢了钥匙的锁一样。若干年来大众看到的印本大多是删掉脂批的一百二十回本,红楼之谜多年解不开,这也是原因之一。
一本小说,怎么比成一把锁呢?
写书的目的是给别人看。看的人越多越有成就感。要想得到读者的共鸣赞赏,就要把意思交代得清楚明白,多数人能看懂才行。《石头记》的作者却相反,故意把书写得晦涩难懂。开头就说: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梦幻就是创作构思。写小说构思故事,大脑活动跟做梦差不多。“真事隐去”不是没有写,而是隐藏了。藏在哪里,就像捉迷藏一样埋藏在假语村言闺阁故事后面。
作者故意把真相隐藏了,而且藏得很深,世人很难找到。二百多年了,不用说书中的隐喻了,就连书的主题,作者写书的意图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人能说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来。
作者为什么要把真实的东西隐去不说?原因也很简单,不能说不敢说。
《石头记》成书于乾隆年间。那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是厉害的年代。文人一旦陷入其中,就会大祸临头全家遭殃。甲戌本凡例“此书不敢干涉朝廷”,第一回反复声明“亦非伤时骂世之旨”,“其中大旨谈情”“毫不干涉时世”,批语是“要紧句”。这跟民国时文人们“只讲风月不谈国事”的表白一样,害怕文字惹祸。
真的是只谈风月,不关世事吗?这就要读脂批了。
庚辰本(己卯本同)第三十七回批:“宝钗诗全是自写身分讽刺时事”。全是,没有一首不是。
第四十三回又批:“惊魂夺魄只此一句。所以一部书全是老婆舌头,全是讽刺世事,反面春秋也。所谓痴子弟正照风月鉴,若单看了家常老婆舌头,岂非痴子弟乎?”
此条批语说不光是薛宝钗的诗,一部书全是讽刺世事。这就证明第一回中“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内容是“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大旨谈情”,“毫不干涉时世”,全是假话。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08 15:46:36 +0800 CST  
第一回
1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真事隐于梦中石上。
第一回开篇把故事内容写为“石上。”
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甲戌侧批:以下系石上所记之文】(第一回)
介绍甄士隐时,正文和批文连用三次“石上”,强调这两字的重要。“石上”即石之顶部或石之头,所以书名叫石头记。
那块石在第一回里自称“蠢物”,僧道和甄士隐也叫它“蠢物”,共用了七八个“蠢物”“粗蠢”“质蠢”字样。此后在书中多次出现。
石既为蠢物 ,石上(或石头)就是“蠢物”二字之上,即“蠢”字,“蠢”字拆开是“三人日二虫”,最上是“三人”。
所以,回目“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意为真事隐于“石上”,石上即“三人”,红楼故事主旨写三人。和尚说此三人都跟甄士隐有“一面之缘”。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4 08:43:39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4 08:44:32 +0800 CST  
“石头”“石上”写的主题是“三人”。这“三人”与“日”相连,日是喻皇上的。这三人就指三位清帝。
先来研究甄士隐这个人物。脂批说甄就是真,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

甄士隐就是第一回自称“余”的那个批书人。甲戌本正文介绍甄士隐“姓甄名费”处,脂批指出“甄”就是“真”,“费”就是“废”。提醒看官,甄士隐这个人物是个真人,而且是个废人。
在元妃省亲回中,有这样一则批语:
批书人领过此教,故批至此竟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庚辰本侧批)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4 08:45:09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4 08:46:11 +0800 CST  
这位自称“余”的批书人,说自己成了“废人”,可见他就是第一回的甄士隐。“先姊”真正是指先帝,即康熙。
因此第一回的甄士隐,其“原型”就是作者曹頫,跟写批语的老人是同一个人。他自称“废人”,暗合曹頫罹罪后的遭遇,政治生命完结了,过着不会亲人不通庆吊的隐居生活,社会上好像没有他这个人一样。
甄士隐梦中是在什么地方结识了“蠢物”呢?太虚幻境。
第一回甄士隐梦入太虚幻境,批语是“四字可思”,对这四个字要仔细研究。
太者大也。虚清义近,后文有个清虚观,清字虚字一样看,太虚即大清。太虚幻境就是“大清换境”,大清皇宫换了个地方和名称,幻化在故事里,或者说石头记里的太虚幻境,其“原型”即(取材于)大清朝廷。
甄士隐梦中太虚幻境跟“蠢物”有“一面之缘”,暗写作者在大清朝堂跟“三人”都有一面之缘。那此三人就是三位清帝。即康熙雍正乾隆。
总之。甄士隐梦幻识通灵——真事隐于梦中石上。石为蠢物,石上(或石头)就是“蠢物”二字之上,即“蠢”字,“蠢”字拆开是“三人日二虫”。红楼主旨写三人。此三人都跟甄士隐有“一面之缘”。 “一日二虫”是对三人的评价:康熙像个君主的样子,称为一日,雍乾二位是虫。
因之,甄士隐不可能是曹霑,因为康熙时代,曹霑还没有出生,雍正时还是个小娃娃。所以甄士隐只能是曹頫,曹頫跟三位清帝都有一面之缘。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4 08:46:51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4 08:47:28 +0800 CST  
2 大背景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荒唐也】无稽崖【无稽也】炼成高经十二丈【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合周天之数】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甲戌侧批: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6 17:32:11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6 17:32:49 +0800 CST  
讲故事要先说时代背景,石头记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就是天塌以后。天是因为什么坍塌了呢?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6 17:33:21 +0800 CST  
古人认为天是芸芸众生的主宰。人的头上有两重天:自然界的天和社会的“天”。社会的“天”即掌控人们命运的朝廷。
自然界的天渺渺茫茫神秘难测,老天爷谁都没有见过,社会的“天”最高统治者却实实在在,人们都要跟它打交道。
天塌不过是神话传说,但社会的“天塌”在历史上时有发生,就是亡国,而且都是有人“争为帝”的结果。
天塌比喻明亡。明末先是李自成起义,李自成是很想当皇帝的一个人。接着是清兵入关,清人入关并非帮助明朝,而是要取而代之。接着又有吴三桂诸藩之乱,朱明的后人们也在南方多地建立南明政权。就是在这些人“争为帝”的过程中,把明朝的天给弄塌了。
天塌是书的大背景,补天喻反清复明,炼石比喻培养力量,女娲氏暗指领路人。批语“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就是人们常说的驱逐胡虏拯救百姓的意思。
批语写的“荒唐”“无稽”看似说女娲补天,其实是说天塌得荒唐,小鬼子占领大中华有点荒唐。批语“合周天之数”,是说补天是合乎天理运数顺应民心的正义事业。
“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落堕情根”即“落堕清根”,就是祖辈多年来投入皇室怀抱当汉奸,因此没有资格参与补天大业。经女娲氏煅炼,即经过爱国人氏的教育熏陶有了觉悟,但因为是几辈子当汉奸的家庭出身,还是不能参加打鬼子的队伍,因而感到惭愧。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6 17:34:49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6 17:35:09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6 17:35:50 +0800 CST  
3 幻形入世


甲戌本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
“补地之坑陷”意思就是混入敌人阵营,现在叫搞地下工作,书中写为幻形入世。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说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况见二师仙形道体,定非凡品,必有补天济世之材,利物济人之德。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9 06:50:29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9 06:51:41 +0800 CST  
此段文字跟前面的情节似有脱节。
煅炼过的石头没有用来补天,它“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读到这里,读者觉得这一定是比喻一个胸有大志怀才不遇的人。可是听到一僧一道讲红尘中荣华富贵,就要到温柔乡“受享”,一下子变成一个贪图享受的庸人。
故事中的男主角,同一群贵族少女混在一起,成天无所事事,只是看戏观景,下棋打牌,吃饭喝酒,聊天泡妞,跟第一回补天构成极大反差。作者说了,“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只能写这些家庭琐事“老婆舌头”。不过这样写就违背了人物性格发展规律。现实中一个有志之士也会堕落,甚至变成坏人,但要有个原因和过程,唐僧不会一下子变成猪八戒。石头因为无才补天而怨恨惭愧,听了两位神仙的话立马变成一个羡慕享受的庸人,实在不合情理。
石头记背景是明亡之后,内容是是抗清活动。以今例古,甲申之变等同于九一八事变。石头记也是一部抗战题材的戏,只不过日寇换成水寇,小鬼子换成金鬼子了。
《红灯记》是写抗日战争的。李玉和当着鬼子汉奸的面,用了很多隐语。如“留心门户防野狗”“等候喜鹊唱枝头”,用“那笔账目未完”代指密电码。石头记是在金鬼子治下写的,当然不能用明白语言,那是会被杀头的。只能用隐语来表达。
所以用现代抗战戏来解读石头记,那就很容易了。
比如甲戌本批语“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落堕情根”可释为“投入大清皇家怀抱”,祖宗几代当汉奸,因而没资格参加打金鬼子的队伍。后面情节就按这个思路来解读。

把前面引文——石在大荒山遇见一僧一道的引文,把隐语黑话翻译成抗战剧的现代语言:
有一天,石头正在那里发闷,忽然来了两个人,相貌出众气度不凡,两人先讲的是抗敌救国的大道理,后来又说到鬼子后方去做地下抗敌斗争的事。这些话全被石头听见了,心里直痒。他对那两人说:“听二位讲打鬼子的事,弟子十分羡慕。我虽是汉奸出身,现在已经知道了爱国救国的大道理,跟鬼子划清界限了。从您二位的举动和谈论看,一定不是普通老百姓,肯定有驱逐鬼子的本事和解救民众的胸怀。我没资格参加抗敌大部队,就派我到敌人后方去工作也行。如能满足我的愿望,我会感激一辈子,死而无憾。那两人说:“很好很好,爱国不分先后,任何人只要打鬼子我们都欢迎。不过地下抗敌是很危险的,不小心就会丢了性命。像你这样家庭出身的人,恐怕吃不了苦,还是不去为好。”谁知石头听不进劝,再三再四苦求。两人知道他的心情,说:“你这是孤独寂寞久了,想干点事发泄发泄。那好吧,就派你到鬼子大本营去当卧底,到时候如果遇到麻烦,不要后悔。”石头说:“那是那是,一定不后悔。”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9 06:52:47 +0800 CST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9 06:53:59 +0800 CST  

第一回甄士隐梦里一僧一道有一段对话:
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9 18:11:51 +0800 CST  
和尚为什么对道士说“你放心”呢?
在《诉肺腑》一回中,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放心”,人们都知道是“我决不会背叛你”的表白。但多数人认为是爱情专一矢志不移,那就是误读。因为虽然能解释《诉肺腑》回,但对第一回和尚说的“你放心”无法解释。
其实贾宝玉是抗战队伍派到敌后的卧底,林黛玉在考验贾宝玉。贾宝玉表白:“你放心”,就是表态要忠于抗敌阵线,决不会作对不起人民的事。
把石头记理解为抗战戏,一僧一道的对话意思是这样:
道人说,“你派一个汉奸出身的人到沦陷区工作,靠得住吗?”和尚说:“你放心!不是让他一个人去,同时去的有好多人。不会出问题的。”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19 18:12:31 +0800 CST  
作者通过批语已经说明白了,“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大荒山无稽崖就指北京城,被千里之外的小鬼子占了,是大的荒唐无稽。情根即清根。堕落清根就是祖宗三代都给鬼子当汉奸。这样的家庭历史,当然没资格参加抗战队伍了。

经女娲煅炼比喻经过爱国人士的教育,跟金鬼子划清了界限。原来当汉奸是“误吞丹药移真骨”(第五十回),吃了鬼子的迷魂药,连自己的亲娘舅都不认了。经过煅炼后“偷下瑶池脱旧胎”转变立场,跟中原儿女站在一起了。
批语说的”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换成现代语言,就是到敌人内部当卧底,剌探情报搞策反等等。石头幻形入世的意思,就是乔装改扮,假扮成鬼子中的一员。甲戌本第八回眉批:“按警幻情讲,宝玉系情不情。”警幻仙姑指示他要“情不情”,对敌人要假装出亲热的样子。
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有维持会长,一般由地方上的头面人物担任。石头记中的贾宝玉,就是一个汉奸出身的人。一僧一道派他到敌占区,类似抗日战争中的维持会长。两大阵营的人对他并不完全“放心”。金鬼子的司令就是王熙凤,花袭人和薛宝钗则是司令的耳目。抗金队伍也要监视贾宝玉的表现,充当这个角色的是林黛玉。
维持会会长的内心是很痛苦的。白天要应付鬼子,晚上要应付抗敌组织和游击队。而且双方都不很信任他。惹恼了皇军,脑袋就得搬家。但得罪了抗敌一方和中国人,一样不会有好果子吃。这种人两大阵营的信息都能掌握,他知道得多看得远,悲哀也比别人多。所以鲁迅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化妆成鬼子模样,混入鬼子阵营当卧底,风险是很大的。一不小心就有性命危险。有时还会被当成真鬼子而误伤。比如第二十五回,赵姨娘和马道婆用魇魔法,本来是要害王熙凤的,误以为贾宝玉跟王熙凤是一伙的,多亏一僧一道来救才保住性命。甲戌本批:“僧因凤姐,道因宝玉,一丝不乱。”道士为什么救宝玉?因为他对蠢物不放心。和尚救凤姐,是因为道人说北军亡于三劫后,还没到九十年,凤姐怎么能死呢?
可知石头的幻形入世,并不是到温柔富贵乡享受去了,也不是宣扬佛家的一切皆空。而是跟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将功补过打妖精去了。

楼主 微尘土  发布于 2020-06-20 06:40:12 +0800 CST  

楼主:微尘土

字数:78406

发表时间:2020-06-08 23:46:36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0-02 09:52:01 +0800 CST

评论数:26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