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更多的病人更持久地拥有家庭医师

如何让更多的病人更持久地拥有家庭医师

杨支柱

送医上门的事,以前看过不少报道,说实话我并不看好。一大队医师、护士携带大量医疗器械到偏远农村为农民体检或义诊,这样的好处农民不可能大范围或经常性地享受,因为成本高昂,也严重影响医院本部当天的工作,注定只能是运动式的,一年搞不了几次。

对经常与送医上门相提并论的家庭医师,我也不看好,觉得效率太低。假如一个医师在医院里半天门诊30个病人,送医上门他顶多能看5个,还得相距不太远。问题是水平越高的医师专业化程度越高,肝病专家不看肺病,同类病人又不可能扎堆居住。更大的问题是一个病人看病可能需要使用多种大型医疗器械,一个医疗团队用一辆大车拉着多种大型医疗器械去给一个病人送医上门,这得多高的成本?医院有那么多设备吗?

但是最近我父亲已经享受了一次临湘市人民医院病友服务中心家庭医师志愿者团队的送医上门服务,非常满意,明天将享受第二次。这改变了我的看法。

父亲已经86岁了,股骨头坏死30余年了(但到今年年初仍能跛行几百米),今年前列腺增生变得非常严重,考虑到他的年龄,医师不建议前列腺切除术,而是建议在小腹上打孔用导管导尿。手术后父亲不再去亲友家串门了,跛行能力也下降了。但是每隔20天他就得去医院换一次管子,继母身体也弱,只好由姐夫陪他去,帮他办手续,而且他住的地方打的要先走400多米上建新南路,很不方便。其实上车后顶多再有1公里就到人民医院了。上个月姐夫听说人民医院有个为高龄老人和残疾人服务家庭医师团队,可提供送医上门服务,就去医院填了个申请,接待他的何医师很热情,填完表病友服务中心的张主任(女)就与一位张医师(男)一起随我姐夫去了我父亲家,开的是他们自己的车。姐夫说两位医师都很和蔼,很有耐心,工作质量和医院里没有任何区别,还说下次换管只需要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而且收费仅比在医院换管多5元,只够油钱。今天姐夫又打了电话,何医师很爽快地答应明天派人去给我父亲再次换管。

显然我过去对家庭医师的服务成本估计过高,以为只有达官、巨富之人才能够享受。确诊后的服务不像诊断的专业性那么强,也无需携带大型医疗器械,病人离医院的距离也有远近之分,家庭医师的前景远没我假想的那么悲观。

不过家庭医师的效率仍然会比在医院里低得多,因为大部分时间注定在路上奔波。这种对医务人员人力资源的“浪费”对整个社会来说可能是合算的:在医务人员行医效率降低的同时,陪护家属的劳动力得到了解放,病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残疾人减少了往返医院和在医院排队的痛苦,甚至交通成本都减轻了——五个病人去医院的里程之和肯定远高于一位医师依次去五个病人家,因为显然不用每服务一个病人就返回医院一次。

不过光靠医护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从事家庭医师服务,受益人会非常有限。一线医护工作强度是很大的,病人脾气不好的又多,无论是从医护人员健康着眼还是为保证工作质量,都需要确保医护人员的休息时间。然而现实是医护人员需要加班的很普遍,越好的医院加班现象越严重,越好的医师和辅助他(她)的护士加班现象越严重。有多少医护人员能参加家庭医师志愿者服务,又能拿出多少休息时间?

所以我觉得医院应该招聘一批医务人员专门从事家庭医师服务,通过适当收费来弥补增加人手的支出,譬如护士上门服务一次收费30-50元(看远近),医师上门服务一次收费50-70元。假如一个医护人员一天服务10个病人,收入应该够发工资了。与病人都去医院看病相比,医院还可以节省部分场地。而病人家属的陪护误工和病人去医院的交通费用之和绝对不止此数,病人不避免了往返医院和排队等待的痛苦。

我忽然联想到网购相对于店铺的成本优势。也许,家庭医师将来可以成为医院最大的一个部门。只是不像送货上门的网购淘汰实体商店那样,家庭医师并不会淘汰医院本身,因为确诊以前病人还是要去医院的。



楼主 见微  发布于 2018-08-28 19:45:34 +0800 CST  

楼主:见微

字数:1549

发表时间:2018-08-29 03:45:34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8-31 19:42:05 +0800 CST

评论数: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