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和唯一,不是一回事 ---儒家的一元化和多元化之一

最好和唯一,不是一回事
---儒家的一元化和多元化之一

儒学是最好的学说,最重要的学问。儒学所成就的圣德是人世间最高道德,所追求的王道礼制是人世间最佳政治,所能建设的礼制是人世间最良好的政治制度,所能实现的大同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社会理想。所以东海早就指出,儒学是最好的道德学和政治学,或者说最好的人格主义、人道主义学说。

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斯道,就是孔孟之道,就是仁道、中道,包括圣道和王道。全面把握斯道的学说、学问,就是儒学包括内圣学和外王学的儒学。

儒学之所以最好最重要,是因为她全面而深入地抓住了“性与天道”,抓住了宇宙生命的根本。“性与天道”,异名同指,孔子称之为仁,以仁道统一天地人;阳明称之为良知,强调“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阳明说: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答欧阳崇一书》)

意思是说,良知并非由见闻产生,但见闻无非良知的作用。因此良知不局限于见闻,但也离不开见闻。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以外别无知。所以致良知是做学问的关键,是圣人教人的第一义。如今说只在见闻的枝末上寻求,那就失去了主宰,落在次要问题上了。

重视头脑并非否定四肢,因为儒学是道器不二、体用不二、本末合一的。大学八条目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都属于致良知的范畴,都归结于致良知。

同样道理,重视仁道和儒学,并非否定其它“道”和学说。中国文化,经史子集。儒家尊经重经,但也重视史学和诸子。对于诸子百家,非者非之,是者是之,对于西方文化和文明,同样主张去糟取精,有破有收。

有人认为,唯有学儒学,才算有学问,才可能有德行,将儒学之外其他的学问一概否定。这叫过犹不及。最好和唯一不是一回事。历代圣贤大儒,无不强调儒学最好,但从来没有儒者会“将儒学之外其他的学问一概否定”,就像以儒立国并非剥夺诸子百家的言论信仰自由一样。

在儒家,正确性宽广性,正义性和包容性,一元化和多元化,两者相辅相成。《中庸》这样赞美孔子的包容和伟大: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第三十章)

孔子继承尧舜的道统,效法文武为典范,上达天道变化的规律,下知地理风水变化的道理。就像天地没什么不能承载,没什么不能覆盖。就像四季交错运行,日月交替光明。万物一起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小德如河长流不息,大德敦厚默化万物。这就是天地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这里以天地、四时、日月等等来赞美孔子的伟大。孔子的德行,与天地比肩,与日月同辉。孔子的伟大就是尧舜文武和中庸之道的伟大。朱熹说:“天覆地载,万物并育于其间而不相害;四时日月,错行代明而不相悖。所以不害不悖者,小德之川流;所以并育并行者,大德之敦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体现了中庸之道的包容性和多元化,同时意味着,这是在中道“一元化领导”之下的包容性多元化,就像在“乾元”一统、乾纲独断之下才有宇宙的多元化和万物的有序自由一样。

可见在儒家,一元化和多元化圆满统一。乾元一元化,宇宙多元化;良知一元化,学问多元化;中道一元化,社会多元化。两者相反相成。

注意,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可见德有小大之别;道并行而不悖,并非道无高下之异。孔子虽然尊重老子,欣赏隐者,但对道家思想及其人生态度颇不以为然,在《论语》中多次予以批评,《中庸》对素隐行怪也有批评。中西某些诸子尤其是各宗教教主,就难免有素隐行怪之嫌。2018-7-20余东海
首发于儒家网
楼主 东海一枭2  发布于 2018-07-21 10:00:11 +0800 CST  

楼主:东海一枭2

字数:1562

发表时间:2018-07-21 18:00:11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2 17:27:11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