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海德格尔与后哲学的思想前景 前理论东西 理论化态度与生命体验 2

一、个体此在的实存论沉思/言说

在其思想的开端处,海德格尔就反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在他看来“不纯粹的”哲学,特别是20世纪初期在欧洲流行的世界观哲学和价值哲学。海德格尔自始就对“哲学”有自己的规定。

作为海德格尔思想开端的1919年战时补救学期讲座即以《哲学观念与世界观问题》为题,后收入《全集》第56/57卷(该卷被冠名为《论哲学之规定》)。在这个讲座中,海德格尔首先向我们揭示了作为世界观的哲学的内在矛盾。把哲学了解为“世界观”,这是从功能角度来看待哲学了,可以视为后基督教时代(虚无主义时代)人们对于宗教替代品的诉求。而另一方面,在康德之后,哲学已经把知识学(认识论)树为基本范式,一切价值体系都有了科学性的要求,世界观成了科学的世界观。

解读

海德格尔已明确察觉了现代社会【无神论】的倾向,察觉了以科学代替【神】的启示,一切思想论点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判,人类思想与【神】完全割裂关系,只有人本主义的科学是新的【神】。海德格尔也不敢呼唤【神】的名字。【神】的名字,在哲学界就意味着羞耻,低能,胡说八道。
------------------------------------------------------------------------------

因此,实际上在作为世界观的哲学的功能(要处理伦理、审美、信仰之类的价值问题)与世界观哲学的科学性(认识论)要求之间,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简而言之,世界观的价值指向与它的科学性之间的冲突表明哲学与世界观是不能统一的。[3]

解读

由于现在的哲学已拒绝了与【神】的交流,哲学就不可能回答人类的终极性的问题,不可能回答伦理上审美上的问题,哲学就失去了对人类的前途与苦难,以及人类的死亡与疾病提供治愈指导,哲学就不配做一个安慰者保护者的角色。

现代哲学的领域就没有了道德地位,现代哲学也就不存在康德黑格尔希望的存在的道德判断的功能。

现代哲学也不可能有柏拉图希望的公正的答案。现代社会的绝对公正的概念不存在,公正变成了一种平衡的数量计算。

现代哲学导致了现代社会【先是西方社会,后是东方社会,然后是全球】危机不断深化,首先是欧美的基督徒感觉到了危机,美国基督徒愤怒了,才有了特朗普的上台,而后是英国的,法国的的危机;而后是中东的阿拉伯世界的危机;以致危机发展到了韩国,日本,菲律宾。。。。。

现代哲学在奔向自己掘墓人的目标,哲学在一点一点的走向死亡。所以海德格尔不愿意用【哲学】二字,【哲学】二字已经与海德格尔想要表达的【神的启示】背道而驰了。

科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任何理论,第一要敢于怀疑,第二要能反复试验,第三科学是严密的数学计算。但是【神的启示】就要求服从,不能对【神】有怀疑。【神的旨意】也是不可实验,不能用数学模型表达的。

现代达尔文的进化论,就不能实验,不能计算,用进化论去否定【神的创造论】,本身就不符合哲学科学的要求。

在科学里面,没有对伦理、审美、信仰,道德,公正的反复的试验,严密的计算。对伦理、审美、信仰,道德,公正的理论你是不能提出怀疑的,怀疑意味着伦理、审美、信仰,道德,公正的理论的死亡。

在20世纪的社会实践中,每一种自称为【科学的哲学思想】是坚决反对他人的怀疑,【科学的哲学思想】用铁一样的手段,去杜绝怀疑的产生,对怀疑者予以消灭。【科学的哲学思想】在产生过程中需要现代社会的宽容,【无神论】的思想环境,一旦【科学的哲学思想】付诸社会实践,【科学的哲学思想】就变成了【神学】。他就要求取得【神】的地位。

-----------------------------------------------------------------
对于世界观哲学和价值哲学,胡塞尔会说它“不纯”,是因为他认为它们够不到纯粹的、先验的、形式的层次,它们是需要被奠基的,以胡塞尔的行话来讲,“持以为真”(wahrnehmen)才是“持以为有价值”(wertnehmen,“估价”)的基础。

解读

胡塞尔也认识到科学的哲学达不到【真】,也就是说科学的哲学不是源头性的基础性的,哲学的源头是纯粹的先验的形式的,这点胡塞尔与海德格尔是一致的。

高尔吉亚所提的3个问题,

无真理——对应的是整个古代哲学时期和经院哲学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路数是本体论。

有真理也不能被认识——对应的是整个近代哲学,这个时期的主要路数是认识论。

能认识也不能被传达——对应的是整个现代哲学。这个时期的主要路数是语言分析。

高尔吉亚三个预测都是建构于【无神论】的基础之上。在无神论的角度看来,无真理,真理不能认识,认识也不能传达是完全正确的。我要进一步逻辑延伸下去,那么人的思想就是无意义的,人的存在也是无意义的。

-------------------------------------------------------------------

而海德格尔主张哲学要抛弃世界观问题,认为世界观哲学和价值哲学是“不纯的”,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哲学无论就其目标来讲还是就其手段来看都是成问题的,都无以达到生命体验本身的原始维度。

解读

海德格尔否定了用哲学代替宗教,用科学改造哲学的观点。强调哲学就是要回到人的起点,回到【人--神】交流的生命状态,回到一种修行人的无我空性的状态,人不再被所有的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思想理念填充占有,人直接回到最初的纯真状态。所以佛教的无我理论,就是要你放弃并清除一切肉体的执念,一切思想理论法的执做,才能体验原始的空性,达到一切皆可能,容纳一切,又不执做一切的自由状态,要实现【人--神】自由的通畅的交流。

------------------------------------------------------------------------------
海德格尔尤其要反对其中所含的“理论化态度”。他曾经举过一例:我们面前有个讲台,如若采取“理论化态度”来看这个讲台,我们会怎么说?我们会说:“它是棕色的;棕色是一种颜色;颜色是真正的感觉材料;感觉材料是心理过程或者说心理学过程的结果;心理之物是原初的原因;这个原因,这个客观之物,是一定数量的以太波;以太核蜕变为简单的元素;在简单元素之间存在着单一的规律;元素是最终的东西;元素就是一般东西(etwas
überhaupt)”。[4]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种科学的途径就可以获得某种最根本的东西,即事物的“核心”或“本质”。棕色的讲台不再是它“显现”出来的那个样子了。

解读

“理论化态度”就是用人类文明的思想理论填充你的话语,而不是客观之物直接在你生命体验中,层现展示的影像。“理论化态度”就是我们相信,通过这样一种科学的途径就可以获得某种最根本的东西,即事物的“核心”或“本质”。
-----------------------------------------------------------------

海德格尔指出了在这种理论的分析还原过程中的一个谜,即:把某种东西推到小宇宙层次的亚原子关系中去。但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在此却忽略了在整个还原过程中无法抵达的那个“东西”(Etwas),这个到处存在的“东西”,海德格尔称之为某种“前世界的东西”(Vorweltliches)。[5]这个“东西”属于“生命体验”领域,通过科学和知识是达不到的。


解读

【把某种东西推到小宇宙层次的亚原子关系中去】,就是现代科学理论追求的核心。佛教在2500年前就明了,没有一个实体存在,一切都是缘起空性,没有一个独立存在与他因没有关系的亚原子的存在,今天的量子力学就发现了微观世界呈现一种概率化的模式,量子的状态与观察者人是在一个体系内,人的因确定了,量子状态才能确定。人作为观察者,是【心识】在接收世界某个物体某个人某种社会事件的信号,观察者在解读信号,观察者的解读就是【心识】运动的过程,佛教的唯识学对此有详细而有效的描述。

万法唯识,观察者由于他是完全独立的,每个观察者的阿赖耶识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前世状态不同】,阿赖耶识就给定了每个观察者的先验状态,这个先验状态就是观察者的原始生命。每个独立的观察者解读的信号都是有差别的,就不能判断出每个观察者都认可的实体存在,这就佛教强调无我与空性的理由。

每一个观察者的解读,就是他原始生命的运动过程,是一种体验生命经历生命,是一种活的生存状态证明。“理论化态度”就是一种死亡的生存状态,你用他人的理论替换了你的阿赖耶识,你没有在先验的生命中。你死了。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就是要每一个人,不要活在他人的思想理论中,要激活自己生命的先验状态,独立的解读世界。

-------------------------------------------------------
海德格尔生造了一个有趣的德文词Entlebung,把“理论化态度”规定为“脱离生活”或者“脱弃生命”(Entlebung)——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它译为“弃生”。在字面上,“弃生”(Entlebung)这个词恰好与“体验”(Erleben)构成一种对立(通过两个含义相反的前缀),因为Erleben的意思就是“经历生命、实行生命”。

海德格尔上述看法已经包含了他的一个基本区分:“前理论的东西”(das vortheoretische Etwas)与“理论的东西”(das theoretische Etwas)之间的区分。他所谓“前理论的东西”包括“前世界的东西”(vorweltl.
Etwas)与“世界性质的东西”(welthaftes Etwas);而所谓“理论的东西”则包括“对象性的形式逻辑的东西”(gegenst. formallogisches
Etwas)与“客体性质的东西”(objektartiges Etwas)。\


解读

海德格尔“前理论的东西”就是界定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前的世界,也就是【2.巫师】世界,具体的应该在【神--巫师--人】三元的立体关系世界,应该定义在【吠陀经】产生的世界,这是一个祭祀阶级在逐步消亡,中东地区出现【先知】的时代,印度大陆出现大量【修行人】的时代,那是【神--人】交流通畅的时代,【先知】与【修行人】的思想以及他们的表达,已经通过口授以及以后的文字流传了到现在,所以海德格尔才有“前世界的东西”(vorweltl.
Etwas)的描述。

在前世界时代,还存在对世界本源是如何的描述,就是【神】的世界与人的灵魂是一体的关系,是修行人在修行时的生命体验,举例子,就如同2500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证得世界本源是什么的的状态。佛陀证悟以后就开始有了2500年来佛学的宣讲,有了现在东亚大陆及东南亚地区文明的构架。

《吠陀经》,是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又译为“韦达”,“知识”、“启示”的意思。【神--巫师--人】的三元关系,就是因为【神】的旨意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感知解读领受的,人只有通过一个中介才能领受【神的旨意】,这个中介就是祭祀。【神】是奥秘,人不能用理性去理解,祭司在祭祀礼仪当中突然被【神】击杀,在旧约圣经中有许多祭祀中祭司被击杀的的记录,所以在犹太教神殿中只有祭司一个人可以进入至圣所,每个祭司脚上有一根与外界相连的绳子,以防祭司被【神】突然击杀后,可以把祭司的尸体拉出至圣所。祭司领受神的旨意以后,再向国王大臣民众予以传达。东亚大陆商朝的祭祀礼仪中,祭司通过烧龟骨,通过龟骨裂纹来解读神的旨意,以致后来东亚大陆有了【易学】以及后续的【道德经】【庄子】等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

所以海德格尔才提出“前世界的东西”,就是来源【神的启示】。

印度教传统认为:《吠陀经》是至尊主本人发出的,它是永恒的存在。吠陀知识先是由至尊主传授给这个宇宙中负责创造的梵天神,然后通过古代的先知毗湿奴将永恒的真理传递给世人,再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小心谨慎地留传下来。所以它是一种人类直接听闻上天启示的经验,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海德格尔提出“前世界的东西”,就是来源【神的启示】,可以推测印度大陆《吠陀经》的产生发展历程对他的思想有重大影响。“前世界的东西”是一种人类直接听闻上天启示的经验,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海德格尔前、后期对于传统哲学及其方法都是极为不满的,前期海德格尔(1930年前)至少还愿意使用“哲学”一词,而且企图重建“哲学”(“存在学”),而到了后期,他以“思想”区别于“哲学”,甚至公然宣告了“哲学的终结”,再不愿以“哲学”来标榜自己的思想了。海德格尔论证了在作为世界观的哲学的功能(要处理伦理、审美、信仰之类的价值问题)与世界观哲学的科学性(认识论)要求之间,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世界观的价值指向与它的科学性之间的冲突表明哲学与世界观是不能统一的。海德格尔主张哲学要抛弃世界观问题,认为世界观哲学和价值哲学是“不纯的”,海德格尔尤其要反对其中所含的“理论化态度”,没有到达“生命体验”领域,也就是没有实现【神--人】通畅交流,实现知晓神的旨意目的。

著作吠陀经的时代被称为印度的吠陀时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称为吠陀梵语。《吠陀经》原本是部极长的,为了使人们容易接受,在传承过程中渐渐被分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部,

《奥义书》是吠陀经的最后部分,启示出精神上极为深奥的真理。《奥义书》是古印度一类哲学文献的总称,《奥义书》的思想特征是遁世思想及苦修实践。它教导人们生命就是痛苦,要解脱就必须真正地弃绝凡俗尘世。要认识或了解自我的绝对本质,就要弃绝一切行为及后果。《奥义书》中的“奥义”是“梵
”和“我”以及二者合一(梵我合一)的道理。“梵我合一”——作为个人生命基处的atman和作为宇宙万有基础的Brahman其本质是相同的,永恒、无形相、不变灭、如虚空般弥纶一切,超越一切经验意识所能构想,“梵我合一”即人透过内在对真我的认识,触及超验普遍的终极真实(梵),并与其合一,而使个别的灵魂从经验世界中解脱出来,成为真实、光明、喜悦。奥义书最早集中精力讨论宇宙的终极真理。梵就是一切,也就是最高存在;人类的我(个体灵魂)来自宇宙的我,即梵(宇宙灵魂)。《奥义书》应该就是海德格尔关于“世界性质的东西”(welthaftes Etwas)。

梵本身是没有任何属性的精神实体,但是一般俗人从下智去看它,给它附上了种种属性,如全知、全能等等。这样就变成一个是上梵,即无属性、无差别、无制限;另一个是下梵,即有限止的、有差别的并为属性所限的。上梵是非经验的或非现象的,下梵则是经验的或现象的,是主观化了的上梵。下梵或受无明所限制的梵即神、个体灵魂和世界。

世界是梵用魔力——摩耶(Mejaz)创造出来的,摩耶是转变为现象界名色(精神和物质)的根源,是现象界的种子。摩耶是一种无明(无知)或虚妄认识。梵转变为世界是一种幻现的转变。从本体论或最高的存在的意义上看,世界和一切现象都是摩耶,它们好似梦、魔术中的幻象。

世界来自于【神--梵】,梵就是那个不可言说的最高存在,梵幻化出了现在我们所理解感知到能描述的世界,也就是海德格尔的“理论的东西”(das theoretische Etwas)。

理论的东西,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的思想理论,延续到现在的西方文明思想和东方文明思想,就是基督教思想体系与儒教文明体系。所谓“理论的东西”则包括“对象性的形式逻辑的东西”(gegenst.
formallogisches Etwas),就是西方的理性逻辑系统,东方的天道与伦理道德体系。“客体性质的东西”(objektartiges Etwas),就是指东西方文明自认为永恒的一些理念与思想,比如耶稣基督,天子,公正,道统,民主,民心。

-------------------------------------------------------

以简化方式来解说,这里“前世界的东西”乃是一般生命的基本要素,是最玄秘的部分,“世界性质的东西”是指特定体验领域的基本要素,即真正的体验世界;“对象性的形式逻辑的东西”显然指向形式科学的领域,“客体性质的东西”则是指自然科学的对象性领域。[6]

解读


“前世界的东西”乃是一般生命的基本要素,是指在【神--巫师--人】的时期,【神--人】交流通畅,是【梵--人】之间“梵我合一”,道教的【天人合一】的状态。人在“前世界”的人,是处在与神对话,一种修炼修行的状态中。

“世界性质的东西”是指人一种修行中,得到了【神】的旨意,表达出【神】是如何的。商羯罗在《真我的知识》(Atma bodha) 就有对【梵--神】的表达;

56. 它是绝对的存在、知识和喜乐,是非二元的、无限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并且它充满四方,上面、下面和中间都充满着它——要知道,这就是梵。

59. 梵遍及一切对象,因为梵,所有的活动都是可能的。梵渗透一切事物,就如黄油渗入牛奶。

60. 它既不是精微的也不是粗糙的,既不是短的也不是长的,他没有出生,没有变化,也没有形式、属性和色彩——要知道,这就是梵。

63. 梵不同于宇宙。除了梵,什么也不存在。如果似乎有不同于梵的东西存在,那么它是不真实的,就像海市蜃楼一样。

所谓“理论的东西”是指人类在特点的领域,比如在人类社会运动中,在自然科学实践中,有了一种能分辨出社会客体的,能确定研究对象的,能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获得的东西,这个东西主要是知识性的,有实用性的功能的知识性理性的逻辑的思想理论,比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马克思等等的思想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进化论,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等等。“对象性的形式逻辑的东西”显然指向形式科学的领域,比如哲学,数学等等;“客体性质的东西”则是指自然科学的对象性领域,比如物理学,化学,医学,心理学等等。

-----------------------------------------------------------------
“理论化态度”涉及“理论的东西”,它之所以是一种“脱弃生命”,是因为它遗忘了“前理论的东西”这个原始基础,这个奠基动因(Motiv)。“理论的东西”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以生命及其体验世界为起因的,是从中得到发动的。海德格尔的这样一种区分的意图是显赫的,就是要寻求为“理论的东西”奠基的“前理论的东西”——这当然是与胡塞尔的想法完全背道的。



解读

海德格尔区分“前理论的东西”(das vortheoretische Etwas)与“理论的东西”(das theoretische
Etwas)之间的区分,就是他是完整的看待现在人类的发展史,他的时间跨度是在史前10000年到今天,有了史前10000年--3000年前的【前理论时期】,有了3000年前--今天的成熟文字发明以后的,【轴心时代】开始的【理论时代】。【理论时代】是从【前理论时期】自然延续过来的,但【理论】的发展到欧洲启蒙时期东亚的秦汉时期,就脱离了生命体验,脱离了【神--人】交流这个基础因,到20世纪世界全面【无神化】。


海德格尔与后哲学的思想前景 前理论的东西 ,理论化态度与生命体验 之一 读后感

楼主 爵士猫大懒虫  发布于 2018-05-04 07:27:15 +0800 CST  

楼主:爵士猫大懒虫

字数:7752

发表时间:2018-05-04 15:27:1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5 07:56:12 +0800 CST

评论数: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