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真人文选《敬神篇》白话译文

分类: 道教文化

《易经》上说:“神这个东西,就是巧妙地创造万物而只使用他的语言文字的东西。”

上帝用神的道来设立大宗之教,因而神确确实实在掌管着人间的善恶。凡是既聪明又正直的善类,上帝都授予他以神的权力和能力。

那些天上的神灵,一般被称为天神,他们都按其职责指引着万物;那些地上的神灵,一般被称为地祇,他们都按其职责统领着万物。神灵的恩德如此地浩荡无边,而百姓每天都在领受这样的恩德却懵懂无知,我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努力使所有的人们去合乎天之道、地之道,这或者是行得通的。

那些在五岳四渎的祭坛上,在庵堂祠院之中,得以竖碑立像的神灵,无不是震动古代、显耀当世的伟大精神!庙宇崇高而宏大,圣灵显赫而光耀,去瞻仰他们的人没有不肃然起敬的!

可是,一个地方奉献给神灵的香火越旺盛,则在那里祈求获得福禄的人也越多,一个地方祷告的仪式越繁多,则希望通过这些仪式得到福禄的人也到来。神灵又岂会是可以被人们所愚弄的存在呢!

那些神灵们各有不同的来历,然而他们无不是禀受正气而来的。

《鲁语》中说:“古代圣王制定了这样的祭祀标准:生时他将善俗良法带给人民的,死后就祭祀他;生时因为他忠于职守而牺牲的,死后就祭祀他;生时他为安定国家而立下大功的,死后就祭祀他;生时他用能力抵御了大灾难的,死后就祭祀他;生时他用能力拯救了大祸患的,死后就祭祀他。”这些死而为神的神灵,还加上山川社稷之神,他们无不是对人民有大功德的神灵。

《鲁语》中所说的“生时他将善俗良法带给人民”而死后享受祭祀的神灵,他们并不期望人们的报答;所说的“生时因为他忠于职守而牺牲”而死后享受祭祀的神灵,他们并不希望人们去怀念;所说的“生时他为安定国家而立下大功”而死后享受祭祀的神灵,他们并不希望人们去感恩。所说的“生时他用能力抵御了大灾难”、与“生时用能力拯救了大祸患”的死后享受祭祀的神灵,他们也并不是要人们求他们才去做了。所有这些神灵,他们今天仍然广布功德于人间,而按照他们的本意,也并不需要等到听到人们祷告以后。(神灵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成为神灵的。)

(祭祀正是为了传承这样一种精神),因此,就算是在经文记载的每年的重要祭典上,以及在各种各样的圣诞法会上,进入庙宇的人们,也就应该只是去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君主和国家,而不要为自己求什么;也就应该只是去祈求神灵保佑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而不要为自己求什么;也就应该只是去祈求神灵将恩泽施予人民和物产,而不要为自己求什么;也就应该只是去祈求神灵超度不幸堕入地狱的亡魂和尚未往生的魂魄,而不要为自己求什么。

因而就是,只要你能端正自己的行为,只要你能清洁自己心中的念头,只要你能淡泊自己的种种欲求,只要你能洗干净自己的五脏六腑,用恭敬自己心念的方式去恭敬神灵,那你就会不求福禄而福禄自来。

由此看来,“对神灵一定要恭敬”这种说法,比不上自己首先就要对自己心念有恭敬的妙法。

所有人们的心念,都接近神灵;而神灵,也接近人们的心念。(神灵是与人们的心念相感应)。当你无愧于你的心念,你就会无愧于神灵,当你敢于面对神灵,你当然也就可以面对你的心念。我要强调的是,我所说的“心即神神即心”,并不是说心就是神,人心之外就没有神。

《诗经.大雅.抑》说:“看看你的屋子中,即使在阴暗的地方,也要光明磊落,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你不要以为别人看不见,神灵来看到你的心思,是你无法去测度的事情,难道你能够讨厌神灵,让神灵不来吗?”所以一定一定要看看你的心念中啊!(神灵很接近那个地方。)天上神灵就好比是住在太阳中,只要是太阳的光照所及的地方,有哪里不是明明白白的呢?接近人心念的神灵就好比是住在人的眼睛中,只要是人的目光所及的地方,又有什么不能被看见呢?人们就算是想办法去奉承去谄媚天神和地祇,以图洗净自身的各种罪业和污秽,难道那就可以真的能行得通吗?

我要告诫你们:对神灵表示恭敬的方法只有大道和小道两种,那些下流的方式,谄媚神灵亵渎了神灵并不在其中。

一、《道德经》中所说的“上士”。他们存心正大,用实际行动来立功积德,其思想悠远而又意志坚定,即便是在行走坐卧的时候,都恐怕有神灵鉴察,在获得福禄获得喜庆的时候,总是归结为这是神灵的恩典。这样的一种人,就算是他们并没有焚香秉烛,也没有到庙宇中去,他们已经得到了我所说的敬神的大道。

二、《道德经》中所说的“中士”。他们小心翼翼地谨遵戒条,一当说到“上帝”说到“上天”就产生出更多的戒惧,因此而生出向善的念头,一旦得到神灵的鼓励,他就勇于去行功积德,他的心念也得到神灵的庇佑而常有正念。这样的一种人,或者平时勤于斋戒沐浴,或者平时勤于参礼神像,那他们就可以说是得到了我所说敬神的小道。

至于说那些假装着小心谨慎,心中却隐匿着不可告人目的,上窜下跳,朔日也祭祀谷日也祭祀,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的人,神灵将会对他们这样说:“你来了啊,我正在找你!不要谄媚我,不要亵渎我!你敬给我以香烛,我要给你戴上枷锁!如果你能回去洗心革面,我就饶了你这回!”


原文:

“神也者,妙万物而爲言者也。”

上帝以神道设教,故神实司乎善恶。凡聦明正直者,皆以神之权授之。

夫天神爲神,主引万物;地神爲祇,主提万物。此神德之荡荡者,百姓日受而不知,亦惟尽乎人以合乎天地焉可也。

若夫岳渎郊坛,庵堂祠院,其间之竖碑立像者,无非振古之精神,寺宇崇宏,圣灵赫曜,瞻望者莫不肃然起敬也。

然而香火盛则祈福之人多,祷告繁则邀福之人至,神岂爲人所愚哉!

夫神之出处不一,要皆从正气中来。

《鲁语》曰:“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加之山川社稷,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夫曰:“法施于民”,原不期人之报也;“以死勤事”,原不冀人之感也;“以劳定国”,原不望人之恩也;“御大灾”、“捍大患”,原不待人之求也;广功德于人间,原不俟人之祝也。

卽或春秋典重,斋诞频临,入庙者亦止祈神灵以保我君国,而于己无与也;亦止祈神灵以保我父母,而于己无与也;亦止祈神灵以泽我民物,而于己无与也;亦止祈神灵以超度沉魂滞魄,而于己无与也。

而且肃吾身,洁吾念,澹吾虑,濯吾肺肝,敬其心以敬神焉,则不求福而自获福也。

是则“敬神”者,不如自敬其心之爲妙也。

凡人心,卽神;神,卽心。无愧心,始无愧神;可对神,仍可对心。抑非心之外遂无神也。

“相在尔室”,相在尔心焉耳!有如天之神栖乎日,日光所照,何处不明?人心之神栖乎目,目光所到,何物不见?人顾欲谄媚神祇,以图消其罪垢,岂可得哉!

戒之曰:敬神之道有二,下流之谄渎不与焉。

上士存心正大,立功行而至意遥深,居处之间,恐神鉴察,有福有庆,仍归神恩,斯人也,虽未焚香秉烛,恭叩庙门,而已得敬神之大道也。

中士存心谨恪,言帝天而身益震慑,善念之生,因神鼓励,有功有德,心荷神庥,斯人也,抑或斋戒沐浴,参礼菩萨,亦可谓敬神之小道也。

至于外饰小心,中藏大慝,纷纷往来,朔日谷日,神将曰:“尔来乎,吾正索尔!勿谄我,勿渎我!尔敬我香,我加尔锁!归去革心,庶乎其可!”
楼主 伍蜀昆  发布于 2018-04-09 15:23:05 +0800 CST  
@幸福童音 2018-04-10 11:11:37
如此说来,老子的道实质是神之道!
-----------------------------
是的
楼主 伍蜀昆  发布于 2018-04-11 10:34:22 +0800 CST  

楼主:伍蜀昆

字数:2906

发表时间:2018-04-09 23:23:05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11 10:35:39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