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佛道】活在当下到底要怎么活?(2)无住!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第七:
维摩诘生病了,文殊去看他,对话:
文殊:“欲度众生,当何所除?”
维摩诘:“欲度众生,除其烦恼。”
文殊:“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维摩诘:“当行正念。”
文殊:“云何行于正念?”
维摩诘:“当行不生不灭。”
文殊:“何法不生?何法不灭?”
维摩诘:“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文殊:“善不善,孰为本?”
维摩诘:“身为本。”
文殊:“身孰为本?”
维摩诘:“贪欲为本。”
文殊:“贪欲孰为本?”
维摩诘:“虚妄分别为本。”
文殊:“虚妄分别孰为本?”
维摩诘:“颠倒想为本。”
文殊:“颠倒想孰为本?”
维摩诘:“无住为本。”
文殊:“无住孰为本?”
维摩诘:“无住则无本。。。”

好个“无住则无本”!
真是一段精彩绝伦的对答!
恨不得打的去和他俩拥抱。
无住。
像一杯淡之又淡的名贵美酒,穿越时空,散发着幽幽的芳香。
两个字,说尽三藏十二部佛法。

活在当下到底要怎么活?
《金刚经》第四品:“应无所住”。
鸠摩罗什的翻译令人惊叹,拥抱。
我的微信头像背景就是虚云大师的手迹:“应无所住”。朴实无华。
刻于韶关曹溪,禅宗祖庭南华禅寺的一块黑色花岗岩墙上。
什么是无住?让我们开启追问模式。
楼主 行者慧圣  发布于 2018-04-10 16:29:20 +0800 CST  
无住是住的彼岸。
住,汉语辞典是停顿或静止。
那么无住,就是不停顿或动,运动。
什么是动,运动?
运动,就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没有时空就没有运动。
所以先抛开空间,无住,里面“似乎”同时包含着时间和运动的含义。
有迁延不定的意味。

先看看时间。
佛法中偶尔会提到“时间相”这个概念,凡是运动,都有时间相。
时间的现象,时间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和姿态呈现的?
在普通人脑海里时间相会想象为一条直线,不是吗?
时间像一条长河,过去现在未来嘛。
过去好办,科学家们能一直追问到奇点和宇宙大爆炸。
大爆炸之前呢?你猜。大家一起猜!叫做猜想。
未来麻烦一点,也可以猜。
不过“过去现在未来”反正/大概/差不多能串成一条直线。
直线,这是大部分人包括科学家脑海里的时间相。

时间相释迦牟尼怎么说:“无始”。
什么是无始?什么是无始以来?
很多人包括学佛者本能地掏出一把直尺,开始度量多少世多少劫。
释迦牟尼啪地一巴掌:“如环无端”。
像一个圆环,时间相就像圆环上的任意一个点,它是起点还是终点?
无始,没有开始!
哦,这样啊。我赶紧在纸上画一个圈圈琢磨,和爱因斯坦一样。
佛祖把我踹翻在地啪啪啪地打屁股。
这才把我彻底打醒了!

什么是时间?
时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时间是人类的发明概念。
由于星辰移动/日升月落/云驰月运/春去秋来/生老病死等等现象,
因为这些现象的推移变化,也就是无常,人类"发明了"时间这个概念。
并且把沙漏日冕这些度量工具不停地升级换代。
如果人类处在一个没有任何变化(包括运动)的所在,时间就不会被发明出来。

当然,还有(空间)运动。
运动是一种(空间)现象。运动现象为时间的发明补充了原始资料。
那么,什么叫动?我们动过吗?
《楞严经》上释迦牟尼弯曲和伸直手臂,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运动=变化,运动的本质就是变化。
变化就是无常。

没有参照物就没有运动现象,对吗?
我们中学物理都学过。没有参照物你即使在动也不自知。
但有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不是这样。我在电梯空间里,电梯的四壁算是参照物,我没有感觉我在上升啊,可我实际上在运动啊。
那是你在楼层和电梯四壁之间,选择了错误的(空间)参照物。
物理告诉我们:参照物之间得发生变化才能感知运动。
参照物之间没有相对变化,我们叫做静止,或者不动。
楼主 行者慧圣  发布于 2018-04-10 17:50:03 +0800 CST  
继续问!什么叫静止?什么叫不动?
牛顿和爱因斯坦发生了冲突。
即使你相对于地球上所有的参照物而言都没动
那是你忘记了星体也可以作为参照物,而且还忽略了时间因素。
不动,不过是动的一种状态,一种动的变态变形而已。
不动,是无常=变化的一种错觉。
就像《楞严经》上的无声,无声是有声的一种错觉状态。

时间不存在。
时间相既不是直线也不是一个圈圈。
时间相会不会像《阿甘正传》里那片羽毛?
时间相没有维度,维度是直线对吗?

无住,语言传达上有动感。
其实反而是要你粉碎时间相
从时间/运动/变化/无常的牢笼里挣脱出来。

既然没有参照物就没有时间
那么什么是参照物?
我们一定要把疑问进行到底!
参照物就是相对条件。
有条件就是二元,二元就要打破
时间和变化互为依存,就是互为条件才能存在

佛法的核心是什么?缘起!
有条件才能存在的,即是空。
时间既然是有条件才能存在的东西,那就是幻觉。
楼主 行者慧圣  发布于 2018-04-10 17:52:55 +0800 CST  
对无住的理解,我们心里首先应该摒弃和回避的就是迁延感。
好了,关于无住与时间/运动/变化/无常的关系的探讨告一段落。
宜将剩勇追穷寇,我们不妨继续深挖猛追下去。
紧紧抓住“缘起”这个释迦牟尼思想的核心。
我们讨论了无住与时间和动感的缘起
现在我们继续往人生探索
佛法是说给人听的对吧。

我们就活在相对的世界里,不是吗?
不仅仅是外界处于一种运动/变化/无常的相对状态里,我们内心也无时无刻不处在相对的泥潭中。为什么?
因为你内心有东西。
什么东西?参照物啊!

来看看这些参照物吧,剖析一下他们的结构。
他们是由我们的知识/经验/观念/思想/主义/生活态度等等组成的,不是吗?
这些参照物怎么形成的?就是你从牙牙学语开始慢慢形成的对吧。
这些,我们能否暂时统称为:已知,或者就叫参照物。

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瞬间,你立刻以上述参照物/已知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最终,总体得出贪爱和厌恶两类反应。
你发现30岁的贪爱和厌恶与40岁不一样,它变了。“你现在变了。”
什么变了?那些参照物/已知变了。
但是他一直都在!

现在要紧叩缘起,撕开一个口子
内心的参照物/已知存在,我们每刹那升起的任何一切感受就是有条件而存在的。同意吗?
佛法认为:有条件存在的东西就是空的,就是虚幻。
就是龙树说的:空假中!
这时候我们急转弯掉头倒过来看,终于看清楚了:
参照物就是无明!
已知就是无明,的一部分吧。

老子你怎么看,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天下都认为那就是美那就是善,是多么愚蠢而不负责任的观念啊。
为什么?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全都是相对而有参照物的。
而作为圣贤,他们是怎么干的?
孔子:“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有参照物吗?没有。我心里空哒。
老子呢:“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又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儒释道,拜托不要再比来比去啦,比就是相对,该打屁股啦。
我很喜欢憨山法师,但我不完全赞同他对孔子和老子的评价:“孔子,人乘之圣;老子,天乘之圣;佛,能圣能凡、能人能天之圣”。
若老子也如佛陀那样苦口婆心讲法四十九年,结果孰知?
最终,还是赞叹释迦牟尼的谦逊和诚实,《金刚经》云: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楼主 行者慧圣  发布于 2018-04-10 19:18:15 +0800 CST  
好了,参照物/已知的形成我们探讨过了。那么,参照物/的源头从哪里来?有起点吗?
前世的前世的前世?直线还是圈圈?
佛还是说:无始。
基督插嘴说:从亚当夏娃吃了一个苹果开始。

这颗苹果在《圣经》里是什么隐喻?知善恶。
知善恶就是相对的开始,就是参照物/已知的开始。
吃了苹果,就有罪。
参照物=已知=相对=二元=有罪。
参照物=有罪=无明。
伊甸园是什么?在哪儿?苹果在哪棵树上?多少劫之前?直线还是圈圈?
没有什么开始,都是虚幻的时间相。
你一定要问从哪里开始,你到底是什么居心?
看,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点小差别

佛喊你活在当下!怎么喊的?
无住!无住!无住!
不要有参照物,更不要有动感。
当你以知识/经验/观念/思想/主义/生活态度面对生活的每一个事件时
就是拿起!就是执着!就是住!
楼主 行者慧圣  发布于 2018-04-10 22:29:07 +0800 CST  
我们吃瓜,还是一脸蒙圈儿不会啊。
继续挖,我们内心这些参照物/已知的背后
那个潜伏在黑暗里呼之欲出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自我。
你说,哦,那好吧,我把参照物、我把自我都抛开都放下。
那个没有参照物的是个什么状态?

老子说:上善若水。
释迦牟尼说:虚空。

可悲的是,
上善若水被许多国人解读为明哲保身圆滑世故和稀泥样式的处世哲学。
老子那么无聊吗?
看看老子是怎么形容水的: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真的是一个低洼肮脏之去处,我在这污浊的去处和世间
啊,还按老子原话:“和其光,同其尘”打成一片?
众人之所恶是什么?
中国人最好什么?
面子。面子是什么?
面子就是当你内心以任何高大上的参照物/已知面对外界时的倒映。
就是你自我的一个echo!
没有面子就没有自我,太可恶了
没有自我!这才是“众人之所恶”。
没有自我和参照物,才能“几于道”。
(几:接近,趋于,类似)

别忘了在老子这句话之前,还有一句: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争?你以为是抢啊!
不争就是没有参照物
不争就是我们自我
不争就是无住
水,没有自我形态。
随圆就方。无我而无住。

我相信释迦牟尼会表示赞同。
上善若虚空。
虚空善利万物而不争。
虚空没有自我,随圆就方。
虚空没有参照物。
虚空无住。
楼主 行者慧圣  发布于 2018-04-10 22:30:35 +0800 CST  
哦,我好像懂一点了。
不!再继续挖,再挖深一点。
无住而活在当下,我们来稍微端详一下会是什么样子?
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然后:“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貌似越来越呆瓜。
最后:“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独顽且鄙。
啊?!不一定吧。
禅宗:“劈柴搬水”,干点体力活儿
然后:“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和猪似的
最后:“终日凝然万虑亡…只缘无事可思量”。
释迦牟尼大喊:无住!

活在当下要怎么活?
你必须粉碎时间的桎梏
你必须炒掉已知这个家伙
已知就是个布袋和尚的包袱,
已知不能删除,
你只是不让这个程序启动罢了

时间也是已知,不是吗?
时间除了时间相,还有生灭相
生灭的东西就是虚幻
如果这是佛陀的本意,那么对三世因果那些庸俗的解读很可能是个错误
你觉得呢?

唉,结果《金刚经》在后面第十品加了几个字: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要是我和释迦牟尼喝酒,我一定搂着他的肩膀说
兄弟,无住俩字,多好。
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
你说他会不会对我莞尔一笑:
来,干啦!
楼主 行者慧圣  发布于 2018-04-10 22:31:52 +0800 CST  

楼主:行者慧圣

字数:3890

发表时间:2018-04-11 00:29:2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4-28 21:54:09 +0800 CST

评论数:1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