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本主义(微言)

关于仁本主义(微言)

【仁本】朱子说太极即理,东海曰太极即仁,天理即仁。太极、天理、仁性等,异名同指,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分而言之,于宇宙称太极、天理,于生命称仁性、良知。合而言之,都可以称仁。太极生生不息、至诚无息,仁也。儒家的世界观、生命观、人性观、价值观都是以仁为本的。

【仁本】老子不识仁,故说天地不仁。因为老子不识天地生生之大德,不识乾元之大本。道可一分为三:天道、地道、人道。古圣人立天道曰阴与阳,立地道曰柔与刚,立人道曰仁与义。(《易经•说卦》)道家只通地道,不通天道,不明乾阳比坤元更根本,故亦不明人道,不明仁性是生命的源头活水。

【仁本】或问:未有人类之时,仁是否存在?答:有仁才有人类,人类是仁的产物。极而言之,天性即仁性,天道即仁道,天地万物都是仁生生不息的产物。就本质而言,仁是永恒不易的。天地万物包括生命、生命之肉体和意识都属于现象。生命有生老病死,天地有成住坏空,但太极依然,仁性依然。

【仁本】王道三通,通天道,通传统,通民心;圣德三通,通天道,通地道,通人道。天道者,乾元也;地道者,坤元也,统而言之,太极也。人道者,天性也,良知也。三道统而言之,仁道也。天地人无不通达,这是儒家最大的特色。诸子百家各有所蔽,道家蔽于坤而不知乾,蔽于天而不知人。唯孔子无蔽。

【三教】或说:“天地有规律,人了解规律,掌握方法,可以种地、计算、造工具、救灾、治国,而不是依赖天的保佑。老子说天地不仁,是要人自立。”似乎儒家说天地大仁,是要人放弃自己去依赖老天。主张三教合一的杂家无不擅于强拉横扯,为佛道的非中正言论曲辩。这就是一例。

【三教】过犹不及,中道最妙。儒家中道是真正能够“允执厥中”的中道。妙于孔子便非妙,高过中庸必不高。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能够真正执得大象的,非儒家圣人莫属;能够真正近悦远来、天下归往的,非儒家王道不可。

【仁本】太极即理这个理,不能理解为一般规律、义理、道理等。这个理是天理,指道体而言,具有生天生地、神天神地的大能。这个理,在宇宙称为天道、天命、天理,在生命称为天性、仁性,就主宰而言称为本心、良知心。程颐说:“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

【仁本】或谓:“太极纯是理,自是道体,仁则兼体用”云。其实仁门不二,体用、道器、本末、本质现象、形上形下皆不二。太极是乾元坤元的统一,宇宙万物包括生命都是太极的作用、现象和形而下。朱子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仁本】了解全息理论,大有助于理解朱子之言。“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也就是人人有仁性,物物有仁性。不同在于,人之仁性是显性的,物之仁性是隐性的。原因在于人之肌体特别精美发达,六根俱全,非任何生物所能及。故《孝经》言“天地之性人为贵”。方便而言,唯人类有仁性。

【仁本】道家源出《易经》,但不能代表《易经》;诸子百家都源于六经,但不能代表六经,就像墨家法家都学过儒但不能代表儒家一样。诸子百家纵有得于道,也是鸡零狗碎的,何况出儒反儒、逆天悖道者。只有儒家才能执之大象之全体,统六经为一家,全方位代表中华文化。

【仁本】儒家居宪位与儒者居君位并非一回事。儒家居宪位,意味着儒家文化成为主体文化和主导思想,这是儒家王朝的必然,也是王道政治的必须。至于儒者,能居君位当然上上大吉,若不能居君位,则不妨为师为臣为宰为辅。注意,尧舜禹夏商周,虽无儒家之名却有儒家之实,也属于儒家王朝。

【美西】以美西为夷狄,是严重的误判。美西现代文明是人本主义思想突破神本主义宗教铁幕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称为人本主义文明。与王道中国的仁本主义文明相比,固然大大逊色,但并不野蛮,应该给予一定尊重。政教分离之后,耶教的文明度也有所提升,不妨有所批判,不必过于敌视。

【美西】仁本主义最重视伦理道德建设,五伦最善;物本主义最为反常,反文化、政治、道德、伦理之常,五伦尽废。人本主义社会介乎两者之间,文明程度远逊于仁本主义社会,远高于物本主义社会。其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关系,说好不够好,毛病多多;说坏不太坏,颇有底线。

【答客】或问:仁本主义上应自然之道,下合万民之心,何以千国百代难以久行之?答:自尧舜至明清,绝大多数王朝为儒家王朝,实行的就是仁本主义,何尝不久?历代王朝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尊儒而兴,立儒而强,离儒而衰,悖儒(害儒)而亡。另外,所有非儒家政权都是短命鬼。

【仁本】仁本主义有三本:政治民本,世界人本,归结于道德仁本。中华文明即仁本主义文明,政为仁政,治为德治,制为礼制,刑为祥刑,人伦最善。现代西方文明则是人本主义文明,以人为本,强调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故有底线颇文明。然蔽于人而不知仁,故文明高度有限,五伦难以美善。

【答客】或问:于格致修齐之间如何体认修证仁本主义?答:仁本主义即仁学、儒学、良知学。大学八条目就是体认修证仁本主义的方法路径,先内后外,内外合一,归结于修身,就是归结于成仁,抓住仁本,践履仁道,成德成圣,成就仁性光明。成圣就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体用】邵雍说:“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备矣。”(《皇极经世•观物内篇》)这句话并不准确。“体无定用,惟变是用。”非常对。但用有定体,太极就是宇宙生命之体。“化”只是太极的功能。于宇宙而言为太极,于生命而言为人极,即仁性、明德、道心、良知心。

【体用】有人说“仁无定用”,非常正确,但理解为“人最不靠谱”,则差之千里了。仁无定用,是因为仁性之作用广大周遍,没有限度。极而言之,宇宙生命都是仁性的化现,人类的一切,包括肉体、精神、道德、智慧、文化和文明,无非仁性之用。仁性之用大矣哉。2018-3-21余东海于南宁




楼主 东海一枭2  发布于 2018-03-21 16:35:38 +0800 CST  
【答客】或问:先生倡导中道,只立仁性,其不执其一端?答:儒家中道,是时中、中常、中和之中。仁道就是中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的合一,全体大用,体大用全。抓住了仁和中道,就是抓住了一以贯之的“一”,抓住了宇宙本体和生命本质,就是真正的“执大象”。
楼主 东海一枭2  发布于 2018-03-21 16:47:41 +0800 CST  

楼主:东海一枭2

字数:2481

发表时间:2018-03-22 00:35:3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24 09:45:26 +0800 CST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