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价值问题(全部)

《教育价值问题》一书是从生存的角度探讨教育价值,教育的价值在于生存,没有生存,什么价值都没有。生存的最高境界是人类生存,其次才是国家生存、民族生存、文化生存等等。在人类统一之前,有利人类生存唯一的教育价值除科学主义的人类观外,便是教育国民献身科学,探索和创造的思想道德意识。“献身科学,探索和创造的思想道德意识”是作为人最基本的人生道德。我们的国民在今天,有那么多吃喝玩乐棍、赌博棍、窝里斗棍、神灵迷信棍、黑钱棍、贪官棍等等,和我们过去的教育价值密切相关,是我们过去的教育造就出错误的人生观,错误的价值观,才致使那么多人的智慧使用方向错误。“献身科学”不仅对人类生存重要,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同样是至关重要。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1840年后的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在现代文明的起步之初,无论是统治集团的文化素质、国民的文化素质都十分接近。1840年前后的中国国民是百分之九十几的文盲率,1840年前后的日本国民也是百分之九十几的文盲率;1840年前后的中国统治者是儒家文化继承人,1840年前后的日本统治集团也是儒家文化继承人,因此统治集团的文化素质基本接近。为何不到50年我们甲午战败?不到100年我们被南京大屠杀?不到180年我们的社会公共道德在世界上的排名落后日本160位?以致我们在近现代对人类的科技贡献少得可怜。建国六十六年了,我们一个人口浩瀚的中华民族,未能在理工科领域、生理学领域摘取诺贝尔奖,而美国人口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却包揽了世界半数以上的诺贝尔奖,日本紧随其后,但日本的人口数量只有我们的十一分之一,这真是害羞、惭愧和尴尬,所以我们被西方社会攻击为垃圾人群,这是非常危险的攻击,90年前德国人将其他民族攻击为劣等民族,后来的结果人所共知。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2 08:34:00 +0800 CST  
@北雁南飞1234 2015-10-02 09:23:23
不到180年我们的社会公共道德在世界上的排名落后日本160位?
——————————————————————————
楼主能用“科学主义”解释这个事实吗?
-----------------------------
其实自1840年以来,日本和中国在今天的差异,关键就在于两国统治集团的最高领导人对“科学”二字认识上的微小差异造成。日本统治集团选择了西方科学技术,而我们却在那里争论“中为体,西为用”还是“西为体,中为用”就浪费了宝贵的发展时间。根据概率的因果关系,选择科学技术和不选择科学技术分别是两个不同的A1事件和A2事件,当主观能动系统选择科学技术的A1事件发生时,便会有一系列的B1-1、B1-2、B1-3……、B1-n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和1之间;当主观能动系统不选择科学技术的A2事件发生时,便会有一系列的B2-1、B2-2、B2-3……、B2-n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和1之间,这些B1-1、B1-2、B1-3……、B1-n,B2-1、B2-2、B2-3……、B2-n事件,又是一次选择过程,余类推。当初看似不经意的选择,其实是统治集团最高领导人的知识结构差异、神经系统网络结构差异等等综合因素导致了不同的选择,从而造就了两个民族在后来完全不同的命运现象。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2 09:47:28 +0800 CST  
说B1-1、B1-2、B1-3……、B1-n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和1之间和B2-1、B2-2、B2-3……、B2-n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和1之间是指的自然概率,但当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进来时,却可以使被选定的某个B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为1,即努力产生了结果,也有可能不为1,即努力未遂。人都有趋利避难倾向,在选择某个B事件发生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难度小的方向,而避开难度大的方向,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国家的改革会很困难、很缓慢的原因。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2 10:00:22 +0800 CST  
@三个咪 2015-10-02 13:02:37
深度好文!!!!!!!!!!!!1
-----------------------------
过奖了,谢谢!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2 13:10:18 +0800 CST  
前 言
《教育价值问题》是随着笔者对文化研究的一步步深入后,逐渐提出来,并且在胡枢老师的鼓励下,成为笔者迫切的研究内容和写作对象。特别是和一个研究生对赌博的讨论之后,触发了我一定要写《教育价值问题》一书的愿望。但由于准备的不充分,书中可能疏漏甚多,认识不足,敬请读者雅正和见谅。笔者并不是教育战线的工作人员,但人的文化行为和教育关系密切、和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笔者重点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文化行为,教育和人的文化行为关系紧密,因此教育和文化学的关系自然也就落入我的视线,并展开思考和研究。
我对教育的研究,不研究教育的方法,只研究教育的方向。教育的方法已经被各国的教育学工作者研究的很透彻,教育的方向只为各国的政权生存服务、宗教信仰服务、传统文化服务。我的教育方向以人类生存服务为宗旨,以我在《文化问题探索》一书中提出的“智慧使用方向”为主线,宗旨和主线贯穿全书。提出:献身科学;探索自然、社会和历史(促进科学发展);将探索成果转移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转移为先进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尽职敬业;不追名逐利的思想意识教育,是人类生存最正确的智慧使用方向。在这段文字中,“探索自然、社会和历史”包含了艺术创造;也不要认为:“是人类生存最正确的智慧使用方向”是一种偏激的思想,笔者是为了重点强调“献身科学,探索和创造”的极其重要性。并简称为:献身科学,探索和创造,尽职敬业,不追名逐利的思想意识,并将这一思想意识上升为人的道德品质,而且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部分具备的道德品质,以此三个道德品质贯穿全书。即1.献身科学,探索自然、社会和历史(促进科学发展),尽职敬业,不追名逐利的道德思想意识;2.将探索成果转移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尽职敬业,不追名逐利的道德思想意识;3.将探索成果转移为先进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尽职敬业,不追名逐利的道德思想意识。书中重点讲这一道德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忽视其它道德的重要性,其它道德的重要性将在另一本书中阐述。
任何一个社会,只要每一个人拥有了这样的道德意识,这个社会一定是文明发达的社会。当然道德的范畴不止这些,但上述三个道德意识,应该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必备其一。拥有这类道德意识的人,不会去吃喝玩乐,他/她想的是奉献;不会去赌博,他/她舍不得将宝贵的时间用于赌博;不会去窝里斗,他/她不会把精力耗费在毫无意义的地方。
另外需要说明一下,笔者在本书中创造了一个新汉字的使用,之所以创造这个新汉字,是因为在汉字读音为:(tā)的使用中存在微小的不足。“他”代表男性、“她”代表女性,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时的“(tā)们”,有的用:“他们”,这样的用法忽视了女性的存在,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有的用:“他(她)们”和“他/她们”;此前,我用的是“他/她们”。这样的使用不方便,于是笔者新造了一个读音为:(tā)的“http://img3.laibafile.cn/p/m/229613708.jpg”字,用以表示既有女性又有男性场合的“ http://img3.laibafile.cn/p/m/229613733.jpg们”,以示对女性的尊重。笔者创造这个“http://img3.laibafile.cn/p/m/229613743.jpg”字,并非是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在和规范使用汉字作对,而是为了表达“(tā)们”复合含义时,使用上的方便,除此别无它意。
笔者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胡舒老师和李晏平老师对本书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深表诚谢!
杨国安
2015年2月16日星期一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3 06:41:30 +0800 CST  
为了使用上的方便,自创的那个(tā)字发不上去。截图发上去呢,只显示一串这个“http://img3.laibafile.cn/p/m/229613708.jpg”。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3 07:58:29 +0800 CST  
那个(tā)字是用来表示既有男性又有女性状态的用字。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3 08:00:48 +0800 CST  
@三个咪 2015-10-03 18:20:19
白种人曾经采集我国百姓的身体组织样本,如果用来研发生化武器,可能导致黄种人种族灭亡
-----------------------------
那是基因武器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3 20:21:18 +0800 CST  
序言一
这是一本相当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之书。2013年8月一天,杨国安到我家中小坐,杨国安是我教高中时的学生,我们谈到文化问题、社会现状等等。当谈到教育问题时,杨国安说:他有写一本《教育价值问题》之书的计划,并且给我看了他平时写在手机上的部分提纲内容。当时我既吃惊、也高兴,但当他说写这本书的计划是在多年之后时,又感到有些许遗憾。我是搞教育的,深知教育对国家、民族之重要,于是我鼓励杨国安尽早把《教育价值问题》一书写出来。没想到一年之后,杨国安果真把《教育价值问题》一书写了出来请我修改,足足有三十余万言。
杨国安是会理小县城乡医院的一个中医师,不是教育战线上的工作人员,谈论教育,他是编外之人。但杨国安自青春以来,一直喜好探索和创造,一直心系国家、民族之兴亡和安危。鉴于那个时代以来的经济条件,杨国安的探索以理论探索为主,没能踏上技术创造之路。
杨国安的《教育价值问题》一书,是从宏观角度探索教育价值的观念问题之书。全书中心思想是“献身科学;探索自然、社会和历史(促进科学发展);将探索成果转移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转移为先进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尽职敬业;不追名逐利的思想道德意识教育,是人类生存最正确的智慧使用方向。”杨国安的教育价值思想,同时兼顾道德思想意识教育,这便是杨国安教育价值的所在。
杨国安的思想,可概括为两个字“科学”。杨国安自初中以来就酷爱科学思考和科学探索,科学思想成了他终生的追求,因此他被同学们赋予善意的的戏称“杨科学”,因此才有他在《文化问题探索》一书中提出的:科学主义世界观、科学主义人生观、科学主义价值观、科学主义道德观、科学主义人类观、科学主义幸福观。他探索文化问题,站在科学的角度,探索潜意识思维,站在科学的角度、他探索教育价值,站在科学的角度。
杨国安的教育价值以“献身科学;……”为中心思想,解决我们社会人群因科学素养不足,因缺乏必要的科学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导致的赌博、吃喝玩乐、贪腐等等不良文化行为。明确提出:教育价值的方向是向被接受教育者的大脑根植良好的观念型文化种群落结构,从而支配被教育者的大脑选择、支配、控制大脑的概念型文化种群落结构。这个观念型文化种群落结构的主体观念型文化种就是:就是六大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尽职敬业观念等等。“文化种”、“文化种群落结构”是杨国安在《文化问题探索》、《文化分类学原理》等书中创造的概念,这些概念有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教育学意义。
胡枢
2015年6月17日于银杏阁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4 07:27:12 +0800 CST  
序言二
杨国安先生写的《教育价值问题》一书,其对中心教育思想——“献身科学;探索自然、社会和历史(促进科学发展);将探索成果转移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转移为先进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尽职敬业;不追名逐利的思想道德意识教育,是人类生存最正确的智慧使用方向。”以及“献身科学的,探索和创造的思想道德意识”的阐述,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是一本值得社会肯定和重视的教育价值之书,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读之书。
“素质”杨国安先生做了这样的定义。杨国安先生的教育理论对素质的定义,我个人认为比较全面,具有社会通用性和社会实践性,是解决我们社会不良文化行为现状极有价值的理论,他是从文化行为的角度、生存的角度进行的定义,他是研究文化行为的业余学者,科学是有效生存的武器。杨国安先生对素质的定义:“文化行为素质的定义(素质的定义):一个有完美文化行为素质的人,必须拥有六大科学主义观念,即,“1.科学主义世界观,2.科学主义价值观,3.科学主义人生观,4.科学主义道德观,5.科学主义人类观,6.科学主义幸福观,等六大科学主义思想观念;所有消费表达的文化行为(文化种)必须有利于人这个种群生存;拥有正确的智慧使用方向;拥有完美的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或是勤劳消费表达 人创造的科技成果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能力,以及丰富社会精神财富的能力。”
我们的素质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对素质的认识是不是出现了偏差?为什么新中国建国六十多年来,我们在生理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没能取得诺贝尔奖?而美国人口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却包揽了世界大部分的诺贝尔奖,我们的近现代对人类的科技贡献几乎为零。为什么我们教育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依然有那么多的赌博者、吃喝玩乐者、贪腐者……?为什么我们会被西方社会攻击为垃圾人群?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行为表现是:赌博者、吃喝玩乐者、贪腐者比例太高。杨国安先生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科学观价值”教育的不足所造成。教育,使人生价值观错了,一切皆错,既浪费自然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人脑资源,污染社会。
科学没有国界、没有阶级,科学是工具。科学是国家、民族生存最重要的工具。所有军事的强大、经济的、社会道德的、政治的、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杨国安先生在书中反复的举例了日本和中国在今天的文明差距,皆因于从1840年以来,两国对“科学”二字认识的偏差所造成。
杨国安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国家之大政方针,当尽快的转移为“全民献身科学,探索创造为本”,并将其提升到人生道德的高度去认识。“全民献身科学,探索创造为本”的思想,是杨国安先生在研究了我国几十年来社会大政方针发展变化的规律后,提出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思想。
杨国安先生进一步指出:我国教育“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政方针时代,提高了国民严防阶级敌人的思想意识,于是有了T62坦克案,对窦祥松的警觉;我国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时代,提高了国民发展经济的思想意识,消灭了短缺经济,但由于忽视了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敬职敬业观、社会公共道德意识教育,致使贪腐泛滥、物欲横流、吃喝玩乐成为最高追求,科学创造力丧失;大政方针转移为“全民献身科学,探索创造为本”的教育,既能吻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科教兴国”的战略,“建立创新型社会”的理想,更能提升国民的科学创造能力,促进国民尊重知识,有效治理物欲和拜金。
近几十年来,我们以分数教育为目的培养的学生,会考试,但不怎么会创造,或者说创造力极低,分数教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的第一因素。以“献身科学,探索创造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是分数教育,是科学创造力需要的想象力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
李晏平
2015年7月10日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5 06:27:08 +0800 CST  
第一章 教育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 教育起源应物种生存需要
教育起源于应物种生存需要,是原始生物学意义的。它应狭义学习需要而进化出现。首先没有狭义学习的存在,便没有教育存在。比如:老虎在幼年时,必须从它的母亲那里学会捕猎技巧,不然,当它的母亲把它养到一定年龄,便会毫不留情地把它从母亲身边赶走,令其自食其力。如果它没有从它母亲那里学会必须的捕猎知识,当它离开母亲后,由于没有能掌握有效的捕猎技巧,它会被饿死,从而加速了物种智力的向前进化、体力的向前进化——从学习能力到方方面面和智力相关能力的向前进化,如:经验总结创造能力。野生动物的教育是示范型教育。野生动物时代的学习,没有无用的学习和教育,只有人类社会才拥有无用教育和学习,人类无用教育来自错误的价值观选项。比如:已经是第二科学技术时代(关于第二科学技术文化系统的概念,请见《文化问题探索》一书),仍然在进行的、宗教迷信的价值观选项,传统糟粕文化的价值观选项,落后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观选项,这些价值观选项是被权力绑架的选项。当然这些价值观选项,在它的起源之初并不全是无用,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逐渐变成过时,最终变成无用。但由于某些人脑的神经元细胞网络结构问题,表现出文化的惯性性质(关于文化惯性性质【传承性质】的概念,请见《文化问题探索》一书),即使无用,也要固执死守。这是人这个物种大脑进化的阶段性缺陷,也是文化的悲哀。
无用教育不仅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生存无用,甚至有害。无用教育是在人类社会才进化出现的社会现象,教育内容、目的和对象,通过权力选定的价值观捆绑在一起,使人类社会的教育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教育的社会性是人类建立的人工文化系统(关于人工文化系统的概念,请见《文化问题探索》一书)。人工文化系统能将人变成文化的奴隶和奴才,极端民族主义者、极端宗教主义者,就是人工文化系统将人变成文化奴才的现象。任何文化一旦变为极端,这个文化也就走进了死胡同。无用教育来自文化的惯性性质;来自对过时无用文化的继续传承;其本质来自权利人群人脑的神经元细胞网络结构问题;也来自传统社会风气文化行为的暗示。
人工文化系统那些无用教育,其实质是为了某种目的的生存,比如:传统糟粕文化的生存、愚昧宗教信仰的生存、落后政治意识形态的生存。无用教育的权力推行者,一般不会意识到 他/她们选定的价值观的无用性和危害性。因此才有那么多的国家政权,权力推行无用的、有害的不良文化和极端不良文化教育,导致国家和民族的愚昧和落后,使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但文化血腥律的自然机制(关于文化血腥律的概念,请见《文化问题探索》一书),总会定期的对人类落后和极落后的文化行为,进行进化淘汰。淘汰的过程是极其血腥的过程;淘汰的时代是社会大动荡时代,包括世界大战的全球动荡。这些时代是对消费表达不良文化行为和极端不良文化行为人群的进化淘汰。社会不良文化行为和极端不良文化行为人群除去个性化喜好外,便和不良的、毫无用处的社会教育直接相关,所以不良教育害国、害民。
教育目的和权力的结合,使教育社会化。教育社会化是教育在人类的进化现象,这一进化现象,只有在人类这里才得以进化存在;教育的社会化使教育系统化,系统化的教育也只有在人类社会存在。教育社会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的分化。社会化教育在人类以外的任何野生动物那里,均没有观察到存在,且系统化的社会教育,在人类社会进化出现的历史也不是很长,也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千年时间。
系统化的社会教育应当是人类文字诞生之后的事件。人类的第一个理论创造,天、地、物神灵化创造出现后,对这一理论的传承教育,是长辈在闲暇之余的言传式教育。并且在言传式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入自己的创造元素,才使得天、地、物神灵化的原始理论创造,以及其它解释自然现象的理论创造,比如:解释天地(宇宙)起源的盘古假说;解释人类起源的女娲假说等等演化为神话。
文字诞生以后,教育迈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文字的传承和完善需要后续不断的继续创造,否则这一文字文化系统就会处于停滞发展状态。文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系统的社会教育。那些几千年来文字文化处于停滞状态的文明,就在于系统社会化教育的缺失,文字的最早掌握者是通天通神的巫师。通常在一个部落内部,通天通神的巫师只有一个, 权力至高无上,对巫师职业的传承是家族式传承。今天存在于中国西南的三个原始象形图画文字:1.纳西族东巴图画文字;2.尔苏藏族图画文字3.摩梭族达巴图画文字,都是掌握在神职人员手中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停滞,就在于缺失社会化的传承教育。文字的发展只有步入社会化传承,它才会走向发展的快车道;只有社会化传承教育,才能引入更多的智力资源,为文字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因此任何文化的传承,只有走社会化教育,这个文化才能快速发展。但已经是糟粕的文化,无论权力机制怎么社会化传承,也无济于事。古人有:“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的警示名言。传承无用的糟粕文化便是自作孽,“自作孽,不可逭。”是古人朴素的文化血腥律描述。文化血腥律是对人的文化行为进行矫正的自然机制,是对人的不良文化行为,极端不良文化行为进行进化淘汰的自然机制。那什么是不良文化行为?所有缺失探索自然、社会和历史;缺失将探索成果转移为社会生产力;转移为先进社会管理的价值观文化,均带有不良文化特征。即使这个文化非常纯善,也只是一个极其平庸的文化系统罢了,如果充满了邪恶,那就是流氓文化系统。流氓文化系统在进化上注定要淘汰,因此无用的社会教育,在教育的进化上也注定要淘汰。
教育在今天进化为文化物种的生存,人类是最大的文化物种,民族是文化子物种,阶层是文化次子物种。对文化子物种或次子物种进行无用文化教育,非常有害文化子物种和次子物种生存。人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实体表现是一个个各自独立的文化种(关于文化种的概念,请见《文化问题探索》、《文化分类学原理》等书)。没有人的存在,文化不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永远是第一位。为了那些不值的、过时的不良文化种和极端不良文化种的继续存在,自己被文化血腥律进化淘汰,认真地想一想,的确不值。比如:今天存在于伊斯兰文化区的人体炸弹、恐怖袭击,比之人的生命,不良文化种的继续存在,算得了什么?某些人脑的神经元细胞网络结构,固执死守不良文化种和极端不良文化种的继续传承,是人类智慧进化的阶段性缺陷,特别是拥有这些缺陷的当权者危害更甚。也正是由于这种进化上的缺陷,文化血腥律的进化淘汰都是遗传灭绝型的淘汰,最典型的,比如:人体炸弹、改朝换代时对贪官和流氓智囊人群的杀戮。从文化血腥律的角度,相信伊斯兰文化区将是下一个高比例进化淘汰人群,中华汉唐民族从1840年~1949年这个黑色的109年,是高比例进化淘汰的民族,从我们今天整体的文化行为看,未来我们还将是高比例进化淘汰的民族,直到我们彻底醒悟为止。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6 05:23:25 +0800 CST  
一 学习能力和生存
学习概念有广义学习概念,有狭义学习概念。广义学习概念是指:神经元细胞对自然信息的接受能力;狭义学习概念是指:技能知识学习能力和读书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和生存关系密切。学习能力好,生存能力强,学习能力差,生存能力弱。这一点无论在野生动物世界,还是人类世界规律都是如此,但学习能力只是生存的一个因素,在人类社会,真正决定有效生存和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学习方向。学习方向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方向是所有可致人临时生存的能力,它包括所有负面的生存模式,比如:强盗生存、坑蒙拐骗生存等等,以及对传统糟粕文化的学习。这些生存不是永远的生存模式,所以称为临时生存模式,消费表达这一生存模式的社会人群,是高比例进化淘汰人群。狭义的学习方向是所有正当的社会职业学习,所有有利于人这个种群生存的理论知识学习,主要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传统优良文化学习。关于传统优良文化问题、糟粕文化问题,视角不同结论不同。它就像9,既可以是“9”,也可以是“6”;或是像5,既可以是“5”,也可以是“2”,但在特定条件下,只有一个正确,这个特定条件,便是人类生存,因此学习方向决定有效生存。
有一个现代例子很能说明问题,阿富汗原塔利班政权的高级领导人,他们都是本•拉登建立的伊斯兰宗教学校的高材生。他们很能读书学习;他们的学习方向是极端伊斯兰宗教主义;他们的学习方向是宗教政治控制的结果:他们的学习方向并没有给他们的民族带来福音,也没有给他们自己带来福音,反而带来高比例民族死亡现象。不要随便认为,这是美国人侵略的结果,侵略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除去气象、地质等自然灾难因素导致的侵略外,被侵略一方,一定犯下了生存上的严重错误。
最容易犯生存错误的是落后政治文化、传统糟粕文化。这些文化将人教育成文化的奴隶和奴才,也是这些不良文化坑害了那些读书学习能力强的人。他/她们是一群高智商人群,人类在进化上需要他/她们的基因遗传,但不良文化教育他/她们培养成一群国家低素质人群,推向文化血腥律的刀俎之肉环境,令他/她们这个民族失去部分宝贵的、聪明的基因遗传。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7 06:50:53 +0800 CST  
二 技能知识学习能力的进化
学习也在进化。学习的狭义概念包括:技能知识学习能力进化,读书能力进化。学习需要一定智力支持,比如: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手、眼、脑协调能力等等。技能知识,在人类这里的表现是文化种知识,在野生动物那里的表现是类文化种知识。比如:在野生动物那里,食肉动物的幼崽要是不能在父母辈本能规定的时间内,从母亲那里学会必要的捕猎技巧,当它们毕业后——被母亲赶走,由于没能掌握必要的捕猎技巧,它会被饿死。除非它非常聪明,能在失败的捕猎过程中,总结经验,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有效的捕猎技巧。食肉动物那些没能从母亲那里掌握捕猎技巧的个体种系,被饿死,当然也就不可能留下后代,属于技能知识学习能力的进化淘汰,因为它们不善于学习生存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那些能有效掌握母亲捕猎技巧的个体遗传种系,能生存下来,并且留下后代向前进化,因为它们善于学习,野生动物对技能知识的学习能力,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向前进化。
技能进化到人类这里,包括所有能使人生存的技能知识。技能知识是文化种形态知识,拥有技能知识,人,就能生存,包括讨口要饭也要技能,否则将难以为继。所以古人有:“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的经验总结,手艺就是生存技能。虽然说手艺没有贵贱之分,但有难学与易学之别,难学的手艺和易学的手艺,对人的生存效能不会相同。今天那些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人员,要么是孤寡老残,要么是没有工作的低学历者,或是没有一技之长者。造成 们低学历的因素,除,过去时代教育资源的匮乏、上一代父母不重视教育外,剩下的便是读书能力问题。没有一技之长者,要么是由于社会进步,使原有生存技能失效,要么是生存技能学习能力问题、眼高手低问题、城市优越心理的面子心问题。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低学历人员,有些是相对年轻的人员, 们没有谋生必须的技能,也不会有农民工的勤劳,因为 们认为 们是城市人等等, 们不愿吃苦。低保养育着这群懒汉、懒婆。在学习不力的进化条件下, 们被沦为社会边缘人群。在人类文化行为,智慧能力进化上,无论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一般来讲,在特殊的历史时代,主要是战争时代,边缘人群大多是遗传进化退出历史舞台人群。
大型猫科动物捕猎时,咬住猎物颈下部的知识,来自正确的思维结果。首次出现这种思维结果的个体遗传种系,是大型猫科动物的“天才圣猫”,这类天才圣人猫容易生存下来,更容易留下后代。旁边容易习得这种捕猎技巧的个体遗传种系,同样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留下后代,学不会这一捕猎技巧的个体种系,在生存竞争进化上,只会进化淘汰。人类也是如此,读书不行,学习生存技能知识能力不行,迟早要进化淘汰,因为我们是从野生动物进化而来。
有的人学习正能量的生存技能不行,但对负能量歪门邪道能力的学习挺感兴趣,这些歪门邪道能力,是人类不良文化种和极端不良文化种。文化血腥律对个性化喜好消费表达不良文化种和极端不良文化种的个体种系,进化不支持。 们会在文化血腥律的人工机制和自然机制下被进化淘汰,自然机制是特殊的历史时代——战争时代。
学习能力的进化,使人类变得越来越优秀,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但人类在各方面的能力,差异实在太大,差异的存在,使人文化行为各不相同,命运结果也各不相同。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8 05:41:21 +0800 CST  
三 读书学习能力的进化
读书是文字诞生以后的学习能力,读书的学习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知识的学习。对理论知识的创造,只有人类才存在,野生动物不具有理论创造的智慧能力,人类第一个理论创造是天、地、物神灵化。在现代社会,一般来讲,大凡读书不行,学历低者,经济收入没有学历高者高。比如:2006年2月21日10:18青年时报讯:据省统计局对全省5984名城镇就业者的抽样调查,2005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就业者人均就业收入最高,为39894元,比上年增长14.5%;大专学历的就业者人均就业收入34099元,增长9.1%。而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就业者去年人均收入为23374元,增长10.2%;初中文化程度就业者为18524元,增长9.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则仅为14832元,增长5.9%。其中,最高学历组就业者的年收入与最低学历组就业者的年收入之比为2.69倍,比2004年的2.49倍有所扩大(以上加黑的文字和数据来自网络,这些数据是那个省的统计,不详。不过统计数据已经能够说明问题)。
今天的中国城市建设,离不开农民工的功劳和贡献,他/她们顶着四十几度高温的炎炎烈日,竖起一座座高楼大厦;忍受着零下几十度的寒冷刺骨,清洁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他/她们的收入,没有公务员高,没有高学历人群收入高,他/她们的工作又脏、又苦、又累等等,他/她们的平均学历都很低。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这个概念相当前卫。这个概念是道德治国的概念。孔子的仁、义、礼,其实质是治国理念。中国封建社会,考中举人者,则基本已入仕途。举人有当知县的资格,但不一定能当知县。在相对正常的封建时代——不是买官卖官的时代,“学而优则仕”者,能成为国家管理机器的一枚螺丝钉。国家管理的根本,其实质是一个如何选拔和使用国家管理人才的问题。一朝一代的封建朝廷(也包括现代世界各国的政府),其执政能力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素质的高低,而官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拔官员的方法,监督官员的方法。“学而优则仕”是封建时代的选官方法,孔子的这一选官方法,在今天依然适用。今天的中国社会,恐怕没有哪一个县级领导是文盲,是小学学历,或是初中学历。一般都通过进修培训,深造为大专或是本科学历了。
“学而优则仕”在促进中华汉唐民族读书能力的进化上,其贡献不能否定,历史上的一夫多妻时代,举人以上及第者,皆可为官,也皆有三妻四妾,两千多年(或几千年)读书能力的进化积累,能读书的个体遗传种系,能留下更多后代。这便是“学而优则仕”对读书能力的进化贡献,这也是为什么皇族姓氏在百家姓中是大姓的原因之一。皇族的第一任皇帝不一定有机会读书,但他一定极度聪明。
学习能力(包括读书能力)的进化促进,有人工文化因素,比如:“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教育,“天干三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教育;有自然因素,比如:战争。历史上早期蒙古族入侵时,将手艺人掳掠到漠北,为他/她们的技术文化建设服务,而其 人则被杀戮。一百多年前大量的中国人作为苦力,被人贩子骗卖到南洋和美洲,他/她们有的是掌握有技能者,有的没掌握技能。他/她们的命运非常苦难,是中华汉唐民族在那个黑色的109年中,移民国外中国人群的高比例死亡人群。究其原因是我们这个民族,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不力的原因,这个原因一方面来自以慈禧为首的一群高智商低素质的大清朝廷官员,另一方面来自传统儒文化中,科学技术文化元素的缺失以及天朝上国的过时思想。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9 07:31:40 +0800 CST  
@大欲宏观 2015-10-09 08:50:20
所谓“教育价值问题”实际上是“文化功能问题”。“教育”一词是皇统文化失活言论,“价值”一词是商业用语,而作为统观整合文化学识的学术批评用语,则必须要在文法结构上确立“文化议题”,适从“文明论述”,作出“法策结论”。
——楼主的“探索”,已处于华语学界前沿,但还没有达成“统观总论议题”的宏观高度。
——对所有学识进行统观总论的宏观高度,是审查语言应用功能的统观学研高度。在这个统观学研高......
-----------------------------回复@大欲宏观 2015-10-09 08:50:20
【所谓“教育价值问题”实际上是“文化功能问题”。】,教育价值体现的是教育文化的功能。“文化功能问题”的范畴很宽,“教育文化的功能”的范畴很窄。
【“教育”一词是皇统文化失活言论,“价值”一词是商业用语,】。“教育”一词虽出自皇统文化,如果不用“教育”一词来表述“指导学习”的文化行为,也必有一词来对等代替“教育”一词;“价值”虽一词是商业用语,但我认为,前人对“价值”一词含义的外延引申应用,是一次了不起的汉语言词汇“发明创造”,否则便不会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考古价值”、“收藏价值”、“人生价值”等词汇存在。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9 14:07:30 +0800 CST  
@she372743916 2015-10-09 16:21:10
我个人觉得,中国改革的核心应该放在教育上。毕竟,只有教育强大,咱们中国未来才会强大,人类未来才会强大。
-----------------------------
我个人认为,当前中国改革的核心是一方面巩固反腐成果,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我国大政方针转移。我国自1949年以来,已经经历了两个大政方针时代,第一个大正方正时代是毛泽东和华国锋“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政方针时代,这个时代包括1949年至1958年反敌特恢复生产的代;第二个大政方针时代是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时代;第三个大政方针时代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有所意识,那就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2012年提出的建立创新型社会。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第三个大政方针应该是明确的提出:“全民献身科学,探索创造为本”,即目前我国改革的重心是将我国的大政方针转移为“全民献身科学,探索创造为本”,这也是我在《教育价值问题》一书中的重要内容,以及对国民进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尽职敬业教育,进行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教育等等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9 16:58:15 +0800 CST  
@she372743916 2015-10-09 16:21:10
我个人觉得,中国改革的核心应该放在教育上。毕竟,只有教育强大,咱们中国未来才会强大,人类未来才会强大。
-----------------------------
@探索者yga 2015-10-09 16:58:15
我个人认为,当前中国改革的核心是一方面巩固反腐成果,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我国大政方针转移。我国自1949年以来,已经经历了两个大政方针时代,第一个大正方正时代是毛泽东和华国锋“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政方针时代,这个时代包括1949年至1958年反敌特恢复生产的代;第二个大政方针时代是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时代;第三个大政方针时代国家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有所意识,那就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
-----------------------------
@三个咪 2015-10-09 18:06:57
教育是皇统文化?就如我这个初中毕业、开工厂商铺的中产阶层,声称说要找知名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作为妻子是同个道理,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人,更呼吁国家推广教育,尤其是提高女性的文化水平。教育,是统治阶层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并不是在标榜文凭的政治地位。
-----------------------------
说教育是皇统文化,已经是过去式,教育面向全民是今天和未来的发展模式,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是皇统教育。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09 19:52:55 +0800 CST  
第三节 传统文化教育
一 孔子
(一)孔子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在动乱的春秋末期,这是一个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中华天下已经开始走向动乱的历史时代。周礼是一部有类似于今天《宪法》的内容,周天子式微,已经不能有效管理诸侯、号令天下。天下诸侯开始弱肉强食,因此才有春秋五霸。弱肉强食的诸侯时代,杀人如麻,面对强大的诸侯敌国,弱小诸侯国人的生命犹如草芥。孔子就生活在这样的动乱时代,目睹着周礼的崩塌。周礼,是约束天下诸侯行为准则的道德体系,是周王朝的典章制度;周礼,具有典章制度的性质,典章制度包括有法律体系,因此说周礼有类似于今天的国家宪法;周礼,除去其它概念的礼(比如:祭祀之礼等等)之外,具有极高的法律地位。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各诸侯国不遵纪守法——不遵守周礼的时代。
孔子是中华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文化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者、古籍文献整理者,比如:对五经的整理和注释。孔子在世之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孔子的学说在汉•武帝时代,由儒学传承人董仲舒,于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思想便成为国家价值正统。不过这个时候的儒学,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已经是海纳百川的糅杂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诸多学术思想的、与时俱进的儒学了。自此之后孔子便逐渐的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在今天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历史,一直起着官方不可撼动的支配地位,同时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华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也有着深远影响。孔子的核心道德观思想,在今天仍然余力未退,依然在继续影响着中华儿女的道德行为;孔子的中庸思想,使中华汉唐民族的行事风格不走极端,看一看今天的伊斯兰文化区,历史上的耶稣基督文化区,便能知晓。可以说两千多年来,中庸思想使我们受益匪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孔子思想,越来越受到西方学术界重视。
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恢复周朝的法律秩序,并构建自己心目中的道德体系——仁、义、礼。但社会发展自有它特殊的历史规律,一个行将就殁的政权,非人力能够挽救。孔子历尽艰辛,周游列国,游说天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春秋末年的周•姬王朝,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即将步向天下分裂。因此孔子的政治主张,很难得到采纳,晚年的孔子,转向教育活动,孔子的教育活动很成功,培养了大量的儒学思想接班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这是一种至善、至高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思想并非广义的有教无类,是狭义的对儒文化理论的有教无类。在生产力落后的历史时代,社会没有多余的生存剩余资源养闲人,因此每一个社会人都或高或低的习得一门生存技能。“有教无类”这一教育理念,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理想,在封建君王时代,贫苦百姓不可能享受有教无类待遇,这一教育理念也只有在普及教育的现代社会才能做到。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10 06:16:44 +0800 CST  
(二)孔子的道德思想
孔子道德思想的产生和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孔子最早提出的是:“仁、义、礼”。“仁”,即仁爱,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亲爱,即具友爱之心、互助之心、同情之心等等,具体的来讲就是:做事要通情达理,为人要性格温顺,做人要为别人着想。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仁,是孔子道德思想的一级道德概念。
“义”,是对“仁”的实践和操作。《礼记》:“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义者”之义,有两层含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比如:正义、仗义、义不容辞等等;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行为,比如:义举、义务、见义勇为等等。“艺之分”之艺是艺术的“艺”,这个艺是对仁的实践和操作的水平。“仁之节”的“节”是不同标准的意思。这个节要求我们在具体实行“仁”,实践“义”的时候,依其不同情况,根据不同标准,不同程度来实现“仁”。比如:对于邪恶之人实行的“仁”,和对于善良之人实行的“仁”,标准不同,对邪恶之人的规劝和改造便是“仁”,对善良之人的同情和帮助便是“仁”。孔子的道德观仁义体系,并不是不讲原则,没有善恶之分的道德体系。义,是孔子道德思想的二级道德概念。
“礼”,礼的含义很广,很难对“礼”作一个确切的定义,正如有的学者说:礼,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礼就是礼。礼,包含有典章制度概念,具有法制含义。孔子的“礼”是综合性的礼,除“礼”的其它所有含义外,孔子之礼,最重要的含义是:法制。孔子的仁、义、礼,“仁之节”便连接着“礼”——法制,其含义是人人都要尊礼、守礼。尊礼、守礼便是“仁”,对邪恶之人施行礼——法制,便是“仁”。因此孔子的道德思想,并不是泛泛的仁爱,而是具有法制基础的仁爱。
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是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的时代,是周朝宪法被各诸侯国践踏的时代。孔子创制仁、义、礼,是想从源头综合治理周朝国家动乱问题,因此孔子仁、义、礼的创造出现和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面对弱肉强食的诸侯时代,杀人如麻,弱小诸侯国人的生命犹如草芥,孔子欲从本质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在人类社会,道德理论的大规模社会实践,必须要借助国家权力支持,否则就只能是高挂的理论。但对道德理论的创造,是对道德理论社会实践重要的第一步,没有道德理论创造,就没有对道德理论的社会实践。道德,是历史上的圣人和伟人,将他们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上升为理论,通过权力机制强加到每一个人头上形成的文化体系。没有权力机制运作,道德理论只能停留在文化基素阶段(关于文化基素的概念,请见笔者所著的《文化问题探索》一书),永远也不能发育成道德的相关文化种。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11 07:37:26 +0800 CST  
@三个咪 2015-10-11 17:00:12
试问,如果经验不等于学校里的科学知识,那还能创造财富吗?
-----------------------------
经验知识也是知识,经验知识一样的能创造社会财富,人类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之上。
楼主 探索者yga  发布于 2015-10-11 20:13:55 +0800 CST  

楼主:探索者yga

字数:255380

发表时间:2015-10-02 16: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3-01 09:34:41 +0800 CST

评论数:68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