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芹曾随[梦]其先祖寅织造之任】与《石头记》探佚学的三大流派

就《石头记》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脂本来说,是先有“曹雪芹”(无款非人)後有脂砚斋、畸笏叟;而就乾隆中期唯一带有後四十回狗尾续书的盗版脂本——梦稿本来说,则是先有脂砚斋、畸笏叟,後有所谓曹家“雪芹”(有变相落款,是人)。
《石头记》续书迥异于其他小说续书的最典型特征,就是它的续书是另类的“脂批”“畸记”,是以“脂批”“畸记”派生而成的画蛇添足的“正文”,是“转世投胎”的脂批畸记,因此,我们从後四十回正文中找不到哪怕一条脂批畸记或疑似混入正文的脂批畸记,它是“脱脂”的纯净版的正文。
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望文生义读解脂批、畸记,基于这种误读读解,就派生了80後正文,形成所谓梦稿本。梦稿本对前八十回原著文字在梦稿本上进行了海量的删改,梦觉主人敦诚“甲辰”本采用了其删改而形成“卷面整洁”的脱文,程高本以“甲辰”本为底本故是蜂窝煤式的脱文版本,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梦稿本-“甲辰”本-程高本亚里士多才80前删脱双因素分析三段论:
∑p1•q1/∑p0•q0=(∑p0•q1/∑p0•q0)×(∑p1•q1/∑p0•q1)
印本•脱文(程高本)/脂本•删改(梦稿本)=脂本•脱文(“甲辰”本)/脂本•删改(梦稿本)×印本•脱文(程高本)/脂本•脱文(“甲辰”本)
这个三段论中,(∑p0•q1/∑p0•q0)脂本•脱文(“甲辰”本)/脂本•删改(梦稿本)是乾隆中期发生的事情,(∑p1•q1/∑p0•q1)印本•脱文(程高本)/脂本•脱文(“甲辰”本)是乾隆晚期程甲本制作时直接发生的事情,(∑p1•q1/∑p0•q0)印本•脱文(程高本)/脂本•删改(梦稿本)是乾隆晚期程甲本间接发生而在程乙本则是直接发生的事情。程乙本有袭自梦稿本的“独有异文”,它是必然另行占有并直接使用过梦稿本的。
构建三段论思维模型有助于我们更简明地陈述问题,我们用一个双因素分析恒等式即可简练清晰地描述版本史,沉重打击以曲沐、欧阳健为代表不学无术的程前脂後脂伪论红外学乱党。
亚里士多才探佚双因素分析三段论:
∑p1•q1/∑p0•q0=(∑p1•q0/∑p0•q0)×(∑p1•q1/∑p1•q0)
80前•版本章回探佚/80後•原稿探佚=(80前•原稿探佚/80後•原稿探佚)×(80前•版本章回探佚/80前•原稿探佚)
这个三段论中,“80前•原稿探佚”是指《石头记》康熙时期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书【未成】,此由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丁亥夏补成于靖藏本并过录于丁亥春起抄的最後整理版的“甲戌”本。“80前•版本章回探佚”是指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三大预备版本(靖藏本、己卯本、庚辰本)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蟋蟀附近文字即所谓【“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靖藏本第二十八回、第二十九回两回【迷失】,第二十九回称【狱神庙回】(指张法官所在的清虚观,狱神是活人而非死人)脂批称作【狱神庙】。《石头记》中“茜雪”名出茜色牙雕工艺。畸记中的【“茜雪”红玉】是用雕刻艺术术语称谓小红这个角色,【“茜雪”红玉】就是红玉,“雪”指象牙(第五十二回正文中的“小牙刷”乃节节草,是古代清除牙雕污垢的材料)。【若“兰在射圃”】则是用典胡服骑射,意为若第二十六回贾兰骑射的第四十九回湘雲胡服,与【迷失】无关。畸记【“卫若兰”射《圃》文字】脂批【若“兰在射圃”】修辞格不同。
占有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理解不了脂批、畸记,也弄不清四大原版之间的内在关系,不明白最後整理版的“甲戌”本就是原稿、原版探佚的成功结果,故画蛇添足进行“80後•原稿探佚”,形成了自己的狗尾续书梦稿本,他本质上是80後原稿探佚学的开山鼻祖。
现今80後原稿探佚学分子批判现存後四十回续书,但是,他们并没有摆脱续书人思维的桎梏,他们不过是基于对脂批、畸记的更全面的误读误解派生80後而已。没有推陈,自然无法出新,他们仍生活在续书人续书的阴影之中,受到续书的强烈影响。
理性的科学的批判,即判定性批判,应该是对求解性思维的前提进行批判,即证伪其恒假预设——《石头记》所佚是80後原稿之佚。
一切80後都是探佚分子,无论是最早的版本化的探佚分子曹家“雪芹”还是当今80後。当今80後与他们的祖宗、最早的80後——“义重冒[名]”的曹家“雪芹”一样,有从《小蝌蚪找妈妈》到《皇帝的新装》——将所谓的80後探佚“成果”版本化的趋势,如吴雪松等玩的裸本何初本(又称癸酉本、吴祖本)即是。“何初本”案、四十三回《金玉缘》案和法文後28回案,就是80後探佚分子将探佚版本化而制造的三大浊臭“新闻”。
以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80後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亲笔制作狗尾续书梦稿本为发轫,整个红学传播史就是一部栩栩如生的童话片《小蝌蚪找妈妈》。传统红学本质上是一部天真幼稚的童话,毫无科学学术气息可言。所谓的“红学家”,自然也都是些乳臭未干的红外学家,治学水平和思维素质连三岁小孩都不如,他们是一群思维腐朽、人格堕落的“未成年”人。其轰轰烈烈的“红学”争鸣,本质上不过是红外学之争,思维的前提预设存在战略性失误。这些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没有踏进红学的门槛半步。
红学史上,探佚学有三大流派:
一是以乾隆中期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为主角的奉脂奉畸派(古典80後)即古典狗尾派。《石头记》的乾隆中期後四十回狗尾续书与其他名著的续书不一样的是,它是在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脂本的基础上续书的,演义了脂批、畸记的所谓“内容”,故是望文生义误读脂批、畸记而形成的一种派生“脂批”,即另类的脂批。其续书是奉“脂”矫诏狗尾续书,梦稿本脱脂并非删除脂批,而是消化吸收80前脂批,将其衍生为80後正文,即它吃的是原版脂批拉的是盗版狗尾正文,吃的是牛奶、血,挤出来的是草——狗尾巴草。因续书尽管取正文形式但却是由脂批派生的,故其文本价值与原版脂批远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其他作品的续书没有这种情况。狗尾续书人占有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其正式续书梦稿本就是探佚的结果。因此,他是红学史上最早的80後探佚派,开80後探佚之先河,没有比他更早的了。续书人搞懂了的脂批(只是也许),不会成为他探佚的依据;而他没搞懂的部分脂批,恰恰就成为其续书的“依据”。这就是“懂则不续,续则不懂”。
二是以前网络时代(2005年前)诸附骥名彰矫揉造作家为主角的奉脂奉畸派(现代80後)即现代狗尾派。《石头记》诸抄本在上世纪的陆续发现,使读者逐渐掌握了全面的数据资料。这些读者并不区分版本校书人畸记与原稿批书人狭义脂批,他们将畸记视为第二脂批,与脂批一起打包处理,因此,其探佚就是面向80後的连畸带脂“全方位”探佚。这种探佚,是针对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续书所谓的“不足”进行的,因此,他们比续书人更加不懂脂批,全面封闭了脂批的有效信息,并改变了脂批的“批评”性质,使其成为80後说明书。也就是说,乾隆中期狗尾续书人毕竟或许还搞懂了部分脂批(故在续书中不出现相应的所谓“应笔”),而现代读者则对脂批彻头彻尾地一窍不通,现代读者没人读通过脂批畸记的一词半句,其、低能,人神共愤。
三是网络时代以科学红学(坏鸟)为独角的倚畸探佚派(80前)即去狗尾派。科学红学将古今一切找妈妈的80後人称为小蝌蚪学派,自命为青蛙学派,首先建立“无人批书不批全部完璧”公理,将探佚铁血锁定于80前,并甄别了原版版本校书人畸记与原稿批书人狭义脂批,将畸记所谓【迷失】视为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二页第十七页页问题、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蟋蟀附近文字(庚辰本中,第645页是【“卫若兰”射《圃》文字】,第646页缺“唱毕,饮了门杯……快说底下的”一节151字。也就是说,狭义的【“卫若兰”射《圃》文字】并未迷失无稿,迷失无稿的是紧邻下页的内容)即版本问题(非原稿问题),故倚畸探佚是寻求迷失页的等差数列分布规律并由此对迷失的原因做出最常情最无古怪的解释。需要指出的是,乾隆中期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读不懂畸记,对畸记所提及的预备版本“问题”而在正式版本中已经解决了的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对80前的部分章回进行篡改(如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也就是说,他的续书不仅有80後四十回追加部分,还有80前的第六十七回整回和第二十二回下半回篡改部分。两回章回结尾套语中都留下了其狗尾续书特有的“未知”字样胎记。因此,科学红学倚畸探佚还需要对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内缺】两整回和第二十二回【未成】下半回的本来面目做出澄清。我们可以用典故鉴定法鉴定乾隆中期“甲辰”本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为代原版(其底本为康熙时期“甲戌”本)。第二十二回下半回可用乾隆中期蒙府本为代原版(其底本为康熙时期靖藏本)。
《石头记》“披阅十载”之披阅,不是传统读者所想象的说的是浏览自己已成的作品,而是指“獭祭鱼”无米粥之法海量化用各种前人作品。“增删五次”相应地才是加工形成自己的作品。因此,《石头记》文本读解的主流方法是百度检索或曰机器思考。人脑记忆力差,作品中的文本究竟化用的是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的哪段典故,我们(包括清代乾隆时期诸盗版抄手)做人脑思考实际上是不可能知道的或知道的概率为小概率故视同不可能(非,同小可)。电脑在此就发挥着人脑无法超越、不可替代的超强记忆作用。这也就意味着,《石头记》也只有在网络时代(2005年後)才能得到正确的解读,自脂畸之後,有清一代和民国及当代裸体阅读者都做的是红外学无用功,他们的裸读“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全部做归零处理,予以无视,无一例外。
典故是永不生锈的WD-40铁证,它们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鲜明的矢量性。因以曲沐-欧阳健为代表的程前脂後脂伪论的存在,我们需要利用网络数据挖掘技术面向网络数据库“大海捞针”检索关键性典故(如己卯本、庚辰本用典宋代陈造《定海县厅事落成致语口号》“翚飞华屋酒如池,宾主风流况一时”的第三十一回正文“况一时,进来归坐”和三脂本用典唐寅《对菊图》“天上秋风发,岩前菊蕊黄。主人持酒看,漫饮吸清香”的第一回正文“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漫饮”及己卯本、庚辰本用典《素问•汤液醪醴论》“馋石针艾治其外”的第五十七回正文“着(zháo)天风馋时气”,三个“坐”文将原版与盗版显著地区分了开来),利用盗版抄手过不了典故这个鬼门关的特点,当“机”立断,铁血甄别出原版与盗版。阿法狗大胜李世石,没有电脑平定不了的人脑。科学红学的这种版本甄别技术,称作“无典不经”公理。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作书人正文、批书人脂批、校书人畸记是三位一体的,脂批畸记是原著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三种文本都是我们所要阅读的原著,原著并非只有正文。
典故是区别于避讳、方言、混文的版本鉴定方法。避讳法和方言法捆绑作者,它无法实现版本对作者的独立;混文法或脱文法捆绑版本,它无法实现一个版本对另一个版本的独立。三种方法都不是科学的版本学治学方法。只有典故法才是甄别原版与盗版的高端、科学方法。“书法避讳玩的是书法几何美学,无重不避”“被前辈小说家使用过的方家之言是不分地舆邦国的”“脂批须是句子,不是句子就不是脂批”是科学红学证伪传统红学版本学三大幻方法的重要命题。而“典故是盗版抄手难以逾越的智力珠穆朗玛峰”,则有效地保证了科学红学典故甄别法的正确性。
科学红学利用电子技术对版本的典故主义甄别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科学版本学术语:版本数组。《石头记》十四大版本共分三大数组:原版脂本数组、盗版脂本数组和印本数组。三大数组之间在时间上前後相继。其中,原版脂本数组有靖藏本、己卯本、庚辰本三大预备版本和正式版本“甲戌”本,共四个版本。盗版脂本数组有预备续书蒙府本、正式续书梦稿本、变相续书“甲辰”本、列藏本、郑藏本、舒序本、戚序本,共七个版本。印本数组有程甲本、程乙本和东观阁白文本,共三个早期代表性版本。盗版脂本和一切印本都是盗版。盗版脂本成本于程高印本之前,直觉即知,不证自明,无须多言。所谓直觉即知,就是连外行也都明白的,不用翻阅即可先验地知道的,生而知之。电子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甄别出盗版脂本,找到程高印本的家。程高印本有了盗版脂本这个家(程高本脱文出自“甲辰”本脱文,“甲辰”本脱文源于梦稿本删改),程前脂後论就终生疲软,再也折腾不起来了。
人怕伤心,树怕剥皮。程高印本最重要的缺陷有三脱:脱典、删改性脱文和脱脂。其中,脱典电脑可知人脑不可知,若人脑可知也就不会有脱典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需要借重机器思考即电子检索,利用网智处理问题。删改性脱文人脑可知但因受前辈版本学家“梦稿本起抄自程乙本”权威谬论的禁锢而知者甚少,只有耿晓辉、曹立波等一二人(《杨本後四十回与程乙本的关系考辨》)。脱脂则是尽人皆知,不证自明。程高甲、乙系列印本统治红学史有一百多年,印本可名“航”。乾隆时期盗版脂本可曰航母,而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脂本则可曰航祖母(外婆)。盗版脂本中的程甲所用“甲辰”本、舒序本、蒙府本和程乙所用梦稿本是航嫡母,其他乃航庶母(列藏本、郑藏本)或航干妈(戚序本)。
脱典法只能甄别原版与盗版,原版在盗版之前成本,两者有康乾时代之别。脱文法则可进一步区分盗版成本先後顺序和原版成本先後顺序: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庚辰本窜行脱文自己卯本,己卯本窜行脱文自靖藏本,庚辰本的脱文量远多于己卯本故其顺序为靖藏本(戊寅本)-己卯本-庚辰本;乾隆时期盗版中,程高印本脱文沿袭盗版脂本中的“甲辰”本,“甲辰”本使用了梦稿本的删改,故曰梦稿本是程高本脱文之祖,“甲辰”本成本于梦稿本(至少前八十回)之後,程高本(无论甲乙)成本于梦稿本之後。脱脂法则基于“无人批书不批全部完璧”公理用于处决古今一切80後(无论是否版本化),将探佚学归结到版本学,取缔80後原稿探佚学,归真80前版本探佚学和80前原稿探佚学。总之,脱典、脱文、脱脂三脱法是处理版本问题的高端前沿方法,可科学有效处理《石头记》版本学战略性问题。科学红学实际研究中,脱脂法使用的最早,没涉足红楼2008年就开始了。脱典法2011年底启用,脱文法2015年底启用。脱典法迟滞使用是因为坏鸟试图以自己的人脑在电脑面前负隅顽抗直到油尽灯枯,脱文法迟滞使用是因为尽管在原则上确认程甲本、程乙本是版本学研究的必须对象但因瞧不起二本故实际上一直没将其纳入比较范围。
无论曲欧蚂蚱如何蹦跶,只要承载後四十回文字的梦稿本、程甲本、程乙本、东观阁白文本被典鉴为伪本,那後四十回文字就是伪文,它就不是原著中固有的东西。这叫以皮证毛,皮伪则毛假。只要程甲本的底本“甲辰”本和参本舒序本、蒙府本,程乙本的底本梦稿本被典鉴为伪本,那程高甲乙印本就是垃籍之垃籍,即二阶垃籍。由程高甲乙印本衍生的历史上所有的程甲系本、程乙系本,就是垃籍的N次方或垃籍集中营。传播过程中的这种不可逆律,叫做信息衰变律。一切垃籍都是没有读解价值的。
典故鉴定法是鉴定艺术品和古文献的网络时代特有的高科技方法。这种方法可吸纳海量的网络外行参与鉴定,令其一夜之间“立地成佛”“垂直飙升”速成为超级内行,睥睨以经验为方法的那些前网络时代所谓的内行,使鉴定工作平等、交流、共享。例如现存日本、叫价2000多万元的王羲之“妹至-大报”帖,我们可以典鉴其为唐代诗人兼画家刘商所摹,是由当时的日本遣唐僧戒明带回日本的。再如现存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的顾恺之《<女史箴>图》,我们可以典鉴其为後人对顾恺之原《<女史箴>图》的摹本,它并非像某人所说的是後人的盗名本。典故鉴定是人脑无力完成的,很显然,像“妹至-大报”帖、《<女史箴>图》这样的超级古董,人脑连从何处入手进行鉴定都是懵然无知的。王羲之因与《石头记》航祖母级原版本靖藏本第十五回脂批【堕泪笔】有瓜葛,顾恺之因“三绝”和《画雲台山记》“三分倨一以上”而与《石头记》脂批有全面战略裙带关系,两者都是红学的无尚贵宾且二人乃是书画史上重量级的人物,故科学红学顺带研究了与其相关的其他艺术品的鉴定。
思维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思维,电脑力量还得靠电脑力量来摧毁。正文中的一个字,诸本皆同,独某本不同,这种不同又无法用典故或熟语或典雅化表达等来说明而诸本皆同却可以典故或熟语等来说明,则该版本为盗版。此字是该版本为盗版的充分条件。这种版本鉴定技巧,称为“版本审醜”。无典故支撑的独有异文是一个版本的疮疤而非奖章,俗语云:鸡巴毛撑不起裤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不在异,有典则经——第六十回所谓“玫瑰露”事件中,“还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之“道”字,乃庚辰本独有文字,诸盗版皆为“当”字。很显然,盗版抄手不明白“玫瑰露”是五儿等人对西洋葡萄酒的称谓,不懂葡萄酒的用途出典于《本草纲目》,认为“胭脂一般的汁子”是玫瑰露、像葡萄酒,遂集体校改原版“道”字为“当”字。因此,这个“当”字就成了诸盗版的共同胎记。《石头记》中,玫瑰清露瓶高三寸(第三十四回中),西洋葡萄酒瓶高五寸(第六十回中),两者是有区别的。高五寸的西洋葡萄酒(葡萄红露酒)瓶第十七回脂批称为【西洋酒“令”】,其【令】通“瓴”,意为瓶。西洋是没有酒令的,酒令乃中国特有,将【西洋酒令】读解为【西洋之酒令】就会形成悖论。
科学红学的探佚策略是堵疏结合,截堵80後,疏浚80前,故与“外来物种入侵”的以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80後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为始作俑者的古今一切80後大异其趣。事实上,截止一切80後是红学科学化的奠基性工作。只要是80後,无一例外,清一色都是伪红学,其特点就是玄学+巫术。科学红学针锋相对,特点是科学+学术。
康熙时期“畸笏叟”张英(1637-1708)的80前探佚,所探对象为靖藏本、己卯本、庚辰本三大预备版本和原稿,目的是整理出最後整理版暨待曹寅刻印而因其故终未刻印的“甲戌”本。探佚工作早在康熙时期就已经成功完成,其成果就是“甲戌”本。後人继续探佚,那就是画蛇添足,纯属多余的了。
【未成】是个原稿问题,康熙时期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作成。【删去】是个版本问题,康熙时期靖藏本和“甲戌”本第四页正面开头部分和第五页正面开头部分进行了删繁就简的操作。【迷失】是个康熙时期原版版本问题,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2页正面、第17页背面呈等差数列的两页或因墨水泼撒而致废,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蟋蟀文字(【“卫若兰”射《圃》】)附近部分迷失。【内缺】是个康熙时期预备版本问题,己庚二本第六十四、第六十七回内缺,两回文字在第五回所谓香菱判词(实为判黛玉之词)中有“应副”。这些问题都是很明确的问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与80後完完全全风马牛不相及,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高士奇(1645-1703)、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都没有长後眼睛。
【删去】【迷失】对现代读者来说都已经不是问题,我们所要处理的真正问题是第二十二回下半回的【未成】和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两回的【内缺】,版本传播到现在,这两个康熙时期本已解决了的问题如今又重新成了问题。【未成】文字【内缺】文字都涉及林黛玉。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21:08 +0800 CST  
一、《石头记》三脂一靖四大原版成本于康熙时期的鉴定
靖藏本第一册封面贴条【卣臣,己卯年録】第十三回【棠村】落款、庚辰本第七十五回【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和“甲戌”本第一回【“其‘弟’”棠村序】是鉴定三脂一靖四大原版成本时间为康熙时期的显著标记。没有曹学姓骚扰,版本鉴定其实是很容易的,而曹学家磕着等身长头匍匐于作者中心主义,令红内的版本服从和服务于红外的曹学资料的需要,这就让版本学显得扑朔迷离、十分诡异了。
康熙时期成本的三脂一靖四大原版最显著的版本学特征是【“《十二钗》”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首尾皆或不分回或不分章。这个问题决定了《石头记》楔子中的吴玉峰、曹雪芹不可能是人,而只可能是吴带-曹衣体裁转换(第五回《红楼梦》判词判曲与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小说的纲-目体裁转换)的幽默人格化修辞形式或曰皮影道具。传统曹学因此而须被改造用于百二十回《红楼梦》之後四十回续书人研究。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对後四十回续书的著作权是难以动摇的,这也是七十三种反曹诸学远不及曹学之处,也就是说,传统曹学尽管是垃圾,但却是可回收再用的垃圾,而反曹诸学则是不可回收再用的纯粹的垃圾。续书与原著的章回结尾套语有别:前者为“未知......”,後者为“不知......”。
【“《十二钗》”书】(《石头记》後六十三回)首尾不分回或不分章,续书人曹家“雪芹”冒名不冒姓。对于“章回"和姓名,我们使用辩证论理指数双因素分析,就能顺利破解文本论之谜和作者论之谜。思维的维度不足,必致自己对文本和作者均一窍不通。科学的红学需要读者改进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一)康熙时期按三阶对角矩阵模式设计的三大预备版本(面向作者的后台版本)
1)靖藏本
第十三回
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甲戌眉批:[“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靖藏夹批,署名:棠村(梁清标,序书人))】(按:P272。《诗•小雅•常棣》中的“常”字,据注疏及《说文解字》、《本草纲目》等书,都注明即系“棠”字。)
2)靖藏本
第一册
【靖藏本第一册封面贴条(左下方撕缺):紫雪溟蒙楝花老,蛙鸣厅事多青草。庐江太守访故人,浔江(建康)并驾能倾倒。两家门第皆列戟,中年领郡稍迟早。文采风流政有馀,相逢甚欲抒怀抱。于时亦有不速客,合坐清炎斗炎熇。岂无炙鲤与寒鷃,不乏蒸梨兼瀹枣[蝓芫]。二簋用享古则然,宾酬主醉今诚少。亿首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马曹狗监共嘲难,而今触痛伤怀抱(枯槁)。交情独剩张公子,晚识施君通纻[红]缟。多闻直谅复奚疑,此乐不殊鱼在藻。始觉诗书是坦途,未妨车毂当行潦。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布袍(斑丝)廓落任安在(谁同在),说向(岑寂)名场尔许时。卣臣,己卯年録】
(按:夕葵书屋(吴鼒)在京期间收藏过靖藏本。石头记卷一、卷二等原题记,是康熙时期为预备制作“甲戌”本而题记,并非吴鼒亲笔。但吴鼒重抄校勘过故加冕“夕葵书屋”字样,靖藏本脂批的混乱当亦是此君“校勘”所为。脂批校乱了无法改变,但贴条校乱了可临摹重抄一份。他利用的是靖藏本的原纸——明代竹纸。没有“夕葵书屋”字样的贴条为原贴条,故“卷二”(针对第五回)无内容。原贴条上部分字【卣臣,己卯年録】撕半边的情况,与“甲戌”本凡例页撕角(【[察]是书题名,极至梦演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和第十三前总评页撕半页一样,当均为曹家“雪芹”或其妻所为,目的不过是为让原版和盗版都能卖个好价钱。这是附骥名彰的曹家店篡夺作品版权的罪证。
王羲之《妹至-大报帖》“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當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白耳”中,“可言”即是否定性夺词修辞,意为不可言状;而最早为日本僧人戒明收藏的《妹至-大报帖》摹作者唐代画家刘商《行营病中》“心许征南破虏归,可言羸病卧戎衣。迟迟不见怜弓箭,惆怅秋鸿敢近飞”则是用典《妹至-大报帖》,使“可言”进一步词汇化、“悖论”化了。夕葵书屋题记问题可参照《妹至-大报帖》的鉴定方案进行鉴定。
纳兰容若《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
籍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君不见,山龙补衮,昔时兰署。饮罢石头城下水,移来燕子矶边树。倩一茎、黄楝作三槐,趋庭处。延夕月,承朝露。看手泽,深馀慕。更凤毛才思,登高能赋。入梦凭将图绘写,留题合遣纱笼护。正绿阴,子青盼乌衣,来非暮。
此词未载入《饮水词》或《侧帽词》,而是在《楝亭图》上面书写的。康熙三十四年(1695)秋,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时,庐江郡守张纯修来访,曹寅又邀请当时的江宁知府施世纶(即《施公案》中的“施不全”),三人秉烛夜话于楝亭。张纯修即兴作《楝亭夜话图》,然後三人分咏。这年距离纳兰容若去世已经十年了。显然他们这次夜话的内容主要是怀念大家的好友纳兰容若。曹寅当时的诗即为《题楝亭夜话图》。)
《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四十七年戊子(1708年),三十七岁...九月...遣家人至京,赍送先公遗本,并廷玉谢恩奏折
《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
江宁织造曹寅奏奉到御书恳请勒碑折
康熙五十一年六月初三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家奴赍折回至江宁,伏瞻御书,敬设香案,望阙九叩讫。恭惟皇上万几清暇,俯念群隐,形之歌咏,远布遐荒,宸章宝翰,照耀尘寰,天语恩纶,深垂训诰。凡在臣民,自宜洗心涤虑,尽力致身,以不负皇上教养之隆恩,真旷代未有之殊典也。前邸报中伏见皇上御试翰林题,天下士人已经家弦户诵,今又蒙恩颁赐御书,传奉旨意,臣随传示素识人士,咸跪播敬诵,感戴无极。二三日间,阖城进士举人,乡绅士庶,皆已周知。臣恐其讹传远近,即先刊木板印行,以便流布。随有翰林马豫、丛澍等,率众士庶前来,群请瞻仰,无不欣忭鼓舞,交相劝勉,顶礼圣训,恳请勒碑,真是沦肌浃髓,普沾大化,昭垂万古,流福无穷。目下乡绅士庶,现在相度地形,遴选碑石,敬加磨勒,俟其事定,臣始发刊,并将舆情详细,再当奏闻。
臣在江宁少办织务,俟李煦下仪真时,即往扬州书局中料理,仍齎御书普示扬城绅衿,以广皇仁。
今将五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睿鉴。
朱批:朕安。知道了,不必勒石。
(按:曹寅生前最後一道奏折是关于“旷世名著”《石头记》的刻印问题的。
多浑虫——蚊子传播的疟疾,导致了曹寅的死亡。而曹寅之死,则导致了《石头记》版本的扭曲传播,使红学历史迷雾重重,几百年来无人能解,无一入门。而如今,也正是中国和它的复方蒿甲醚,才使疟原虫得到了成功的遏制。多浑虫改变了红学史,中国医学却又改变了疟原虫的种族历史。因此,版本学研究可以幽默简称为“多学”研究:多学-曹学=脂学。
原著中的“曹雪芹”是幽默,续书中的“曹雪芹”是幽默之幽默。曹家“雪芹”是续书人而非作书人。科学红学的“去杠杆化”战略总框架是:多学-曹学=脂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抄本中的盗版和续书是同一个时代的东西,这个时代就是姓氏曹学时代。当我们见人而见文,从诸版本中将属于姓氏曹学时代的版本以“奥卡姆剃刀”剃除後,就获得了干干净净的处子脂本了。脂学研究因此就进入了排除了姓骚扰的实验室研究状态。)
3)庚辰本
第二十三回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後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行囊,【庚辰侧批:一幅采芝图,非葬花图也。】(按:该侧批批的是花锄和行囊,不涉及花帚。采芝图指明代中期浙派大师吴伟《采芝仙》图轴,故下批中所谓【偶识一浙】之“浙”指浙派画风的传人)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庚辰侧批:如见如闻。】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庚辰侧批:好名色!新奇!葬花亭里埋花人。】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庚辰侧批:宁使香魂随土化。】岂不干净。”【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写黛玉又胜宝玉十倍痴情。】【庚辰眉批:此图欲画之心久矣,誓不过仙笔不写,恐袭我颦卿故也。己卯冬】(按:P523。脂批。眉批上一排字被剪头,“一剪眉”悖论。【袭】意为糟蹋。《汉书•蒯通传》:“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袭,飘至风起,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庚辰(靖藏)眉批:丁亥[1707年]春间,偶识一浙。省[xǐng]发其白描美人真神品物,甚合余意。奈彼因宦缘所缠无暇,且不能久留都下,未几南行矣。余至今耿耿,怅然之至。恨与阿颦结一笔墨缘之难若此,叹叹!——丁亥夏,笏叟[张英]】
(按:宋代朱熹《答何叔京书》:“熹近日因事,方有少省发处。”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钱勰为如皋县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绐群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乃檄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甫得檄,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未几,传旨都下,无不绝倒。”【省发】意为领会、品悟,【都下】雅指南宋都城杭州。
【一浙】指新罗山人华喦(1682-1762以後,一作1682-1756)。【白描美人】指华喦《白描仕女图》。【南行】说的是华喦从杭州回福建老家娶老婆,如八戒回高老庄。闽是华喦的伦理祖籍,【浙】是华喦的艺术祖籍。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畸记中的【浙】字承上文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高士奇(1645-1703)狭义脂批【采芝图】(指明代中期浙派大师吴伟《采芝仙》图轴)而来。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张英(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再次迎驾于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二月二十日)。《桐城耆舊傳卷八張文端公傳弟七十九》:“四十六年再迎駕清江浦,扈蹕江寧(今江苏南京市,三月初六)。逾年薨,年七十有二。”
玩【白描美人】(《白描仕女图》)的新罗山人华喦(1682-1762以後,一作1682-1756)是校书人畸笏叟同时代人。若【丁亥春】是指乾隆丁亥(1767年)春,则校书人畸笏叟见到的就是一个死人(1762-1767<0或1756-1767<0),故知丁亥春为康熙丁亥(1707年)春,此时新罗山人华喦25岁左右,正当年轻但尚未成名。很显然,丁亥春不可能是顺治丁亥年春,因为此时新罗山人华喦尚未出世。【白描美人】可准确敲定《石头记》的成书时间——康熙时期,故知正文、脂批、畸记中不可能有一星半点的涉雍涉乾内容。)
第七十五回
【庚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初七日[以己卯本为底本参考梦稿本补抄]对清[康熙庚辰(1700年)本後九回]。缺中秋诗,俟“雪芹”——
□□□开夜宴,发悲音。□□□赏中秋,得佳谶】
(按:P1831。庚辰本第七十八回“祥”字抄袭自己卯本,缺一笔。藏笔是一种书法艺术,并非避讳。庚辰本“祥”字缺笔现象证明:庚辰本第七十八回特别是其中的《芙蓉女儿诔》部分对己卯本的抄录因这部分文字比较繁难并没有采取听抄的方式,而是改用了视抄方式。前七十回部分,两本款式一致的为视抄,不一致的为听抄。
庚辰本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中,“隆”字是个异体字,它与庚辰本第七十八回正文中的异体“隆”字笔迹一致而与前七十回康熙时期庚辰本原版中的非异体“隆”字不一致,前七十回清一色地“玄”字等缺末笔而後九回清一色地“玄”字等不缺末笔,前七十回与後九回泾渭分明,故知所谓【对清】就是对清庚辰本後九回,是後九回重抄、补抄对清。康熙庚辰本十回一个【定本】,该版本传播到乾隆中期,最後一个定本可能遗失了故进行了重抄。【对清】与己卯本(脂批)、梦稿本(正文)相关。庚辰本第七十五回中的“专洑上水”作“专没上水”,与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亲笔的梦稿本一致。对清之时,梦稿本已经抄出了前八十回。
所缺中秋诗为“乘槎访帝孙。虚盈轮莫定”两句的一节文字。就像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书未成】是指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书未成一样,乾隆中期补抄的庚辰本後九回之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中的【缺中秋诗】也仅仅是指缺两句中秋诗,诸版本在此有异文或脱文。
解经以理,校字如仇。明代夏兆昌编纂,蒋源镌刻,天启四年(1624年)石印本《书史纪原》上钤“楝亭曹氏藏书”印章是曹寅藏书章,但卷末“雪芹校字”题记则是“日照丁氏绂臣京华所得”的丁麟年(1870-1930)之兄丁守存(1812—1883)手迹。“雪芹”因《红楼梦》小说中“後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增删”(被理解为“修改”)而来,意思是校字者或像曹雪芹一样的校字者,乃丁守存典雅语体马甲,并非曹家“雪芹”落款。《石头记》楔子中的曹雪芹与吴玉峰一样无款非人,梦稿本续书第一百二十回中的曹雪芹则是曹家“雪芹”冒名,而《书史纪原》卷末“雪芹校字”之“雪芹”,则是冒名之冒名。
“甲戌”本收藏者刘铨福的後人刘博琴先生处至今还收藏有一方“雪芹”印章,乃赝品。“甲戌”是辗转多人才到刘铨福手中的,“雪芹”也不过是续书人的一个续书性绰号而已。2009年,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于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了一部康熙四十五年曹寅在扬州使院刊刻的《法书考》,书中钤有“曹霑私印(白)”“芹圃(朱)”“时于此种後少佳趣(朱)”“楝亭藏书(朱)”“甲子丙寅韩德钧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白)”多方印章和收藏者的题识,乃赝品标记,“楝亭藏书(朱)”与“楝亭曹氏藏书”真钤不合。
from基于原书(【旧有“《风月宝鉴》”之书】即《石头记》前十六回)APPE追加内在续书(【[後文]“《十二钗》”之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曰 “後因曹雪芹”(楔子正文中的“雪芹”乃动宾短语意为昭传“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几个异样女子”,“曹”意为曹衣乃是与吴带相对而言的绘画术语,人格化的“吴玉峰”“曹雪芹”皆无款非人),此是康熙时期事;from基于原著(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APPE追加外在续书(百二十回《红楼梦》後四十回,梦稿本),曰“果然有个悼红轩曹雪芹先生”,此是乾隆中期事。康、乾因“因”、“果”而有天壤之别:原著中的“曹雪芹”有定性弱无定性强,外在续书中的“曹雪芹”有定性强无定性弱。
【乾隆二十一年】是雍乾时期成书胡说名副其实的死穴。第七十五回属于【庚辰秋月定本】。若庚辰是指乾隆庚辰1760年,则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初七日对清时,无论庚辰本是对清的对象还是对清的工具(甚或两者皆不是),作为记录的载体——庚辰本都还没有出世呢。故知:【庚辰秋月定本】之庚辰只可能是康熙庚辰1700年,而不可能是乾隆庚辰1760年。此可一步到位鉴定庚辰本成书且成本于康熙时期。因此,正文和脂批中不可能有一星半点的涉雍涉乾内容。
庚辰本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不仅将康、乾区别了开来,也将二者联系了起来。它既解决了版本成本时间问题,也解决了原版版本传播学问题。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在曹家作封闭传播。这个封闭传播期有四十多年,若超过六十年,我们须另寻其他办法来确定庚辰本的成本时间。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2:42 +0800 CST  
庚辰本第七十五回“五月初七日”如此细致的时间只能是现在时(与表将来的“俟”字搭配),不可能是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俟】字决定了【对清】是一般现在时,【对清】是一般现在时决定了【庚辰】本是康熙庚辰本。庚辰本後九回的重抄对清是乾隆年间(1756年附近)对康熙年间(1700年附近)版本进行修复的行为,故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是续书人续书起点时间标记,而非原著版本制作终点时间标记。
七十九回《石头记》中中药方剂名称全部出自康熙时期及之前。而续书中第八十三回则出现了只有徐大椿(1693~1771)《医略六书》才开始有的“(加减)黑逍遥(散)”(本方乃《局方》逍遥散加熟地或生地而成),此可证明《红楼梦》後四十回不可能作于康熙时期。续书并非是原著的一部分,两者不是“一个整体”。黑逍遥又见《四明医案》,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本书仅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篇》。《医宗己任篇》系集高鼓峰之《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吕用晦之《东庄医案》及董废翁之《西塘感证》四种而成。因此《医宗己任篇》必作于乾隆时期。
庚辰本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中的时间【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敏感时点。如果这个时间过迟,迟于乾隆庚辰1760年,我们就无法据此判定庚辰本(前七十回)成本于康熙时期(所谓庚辰乃康熙庚辰1700年)。如果这个时间过早,早于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赍书人“玉蓝坡”张廷玉(1672-1755)的卒年1755年,我们就无法据此判定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梦稿本狗尾续书人曹天佑(1715-1764)是欺世盗名者,顶多只能说他是一个幽默之幽默者。通过梦稿本前八十回拙劣的续书人改文,我们可以推知其卑劣的人格。“甲戌”本凡例页开头、第十三前总评页和靖藏本第一册封面下长方形字条上的落款当均为续书人曹家“雪芹”撕去,这些地方有钤印标示版权。
【乾隆二十一年】另一个用处是判定乾隆中期曹家店四大盗版的成本时间。三脂一靖四大原版成本于康熙时期。庚辰本後九回以己卯本为底本梦稿本为参本补抄对清于乾隆二十一年,故知曹家“雪芹”亲笔的梦稿本前八十回即抄袭删改自原著的部分必抄成于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之前。梦觉主人敦诚“甲辰”本以“甲戌”本为底本梦稿本为参本,梦稿本前八十回海量删改形成“甲辰”本海量脱文并为程高本所沿袭,故知“甲辰”本必成本于梦稿本前八十回抄成之後即1756年之後。以靖藏本为底本己卯本为参本的“立松轩”富察明义蒙府本没有使用过梦稿本,信息独立性强,更多地保留了原著文本的信息,抄成于1756年之前。以己卯本为底本靖藏本为参本的“罥烟主人”敦敏列藏本和梦觉主人敦诚“甲辰”本均或少或多地使用了梦稿本。“甲辰”本与诸盗版脂本相比唯一的出色之处,就是它在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采用了原著文本,两回可代原版。总体来讲,四大盗版的抄写时间都在1756年附近,时间差别不大。至曹家“雪芹”去世前一年的五年时间是其续书时间,乾隆中期後四十回续书的创作进度与康熙时期前七十九回原著的创作进度具有古典一致性)
二)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暨待曹寅(1658-1712)刻印而因其故终未刻印的“甲戌”本(面向读者的前台版本)
第一回
【甲戌眉批(甲辰夹批):雪芹[者]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按:乾隆中期梦觉主人敦诚的“甲辰”本中有此批。
正文中的雪芹之“雪”为谓语动词,“雪芹”乃动宾短语意为昭传“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几个异样女子”。“曹”意为曹衣乃绘画术语,与“吴玉峰”之吴带相对。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无款非人的“吴玉峰”“曹雪芹”是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幽默人格化修辞形式或曰皮影道具,它们反映的是“总其全部”的第五回《红楼梦》判词判曲与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小说的纲-目体裁转换关系。
畸记中的【雪】字为非谓语动词,断取修辞格。【雪芹[者]】藏代修辞格指儒教作书人梅溪即所谓“东鲁孔”梅溪——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的长子张廷瓒(1655-1702)。
【旧有“《风月宝鉴》”之书】指《石头记》前十六回,与头部和尾部皆不分章或不分回的【“今书”】【今作】【[後文]“《十二钗》”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构成一对同因对偶辩证范畴。【旧有“《风月宝鉴》”之书】是原书,【今作“《十二钗》”之书】是内在续书,两者前後相继,合成七十九回《石头记》完璧原著。正文“因曹雪芹”之“因”乃续、沿袭意,第二十一回“作践《南华•庄子》因”之“因”与之同意。“因”字可充分证明【今作“《十二钗》”之书】是内在续书——也就是说,“内在续书”这个概念并非虚设的概念。
【其弟】之弟通“悌”[tì],“其弟”藏词修辞指僚友,用典《礼记•曲礼》“僚友称其弟也”。【棠村】即棠村相国梁清标(1620-1691)。
【仍因之】即虽不像预备版本己卯本、庚辰本中那样插入楔子,但仍保留棠村序言,于康熙丁亥春起抄的最後整理版暨待曹寅刻印而因其故终未刻印的“甲戌”本中将其纳入康熙皇帝玄烨御审後亲撰的凡例。【仍】字证明今传“甲戌”本是後起本。
梁清标《棠村词/又•题张卣臣所藏画册》:“万顷澄江翻石 。一叶渔舟,横吹中流笛。漠漠闲雲汀草碧。高岩飞练悬千尺。惊起眠鸥涛欲立。囗写沧洲,道是龙眠笔。梦到五湖三亩宅。晨钟唤醒金门客。”张廷瓒《上真定梁相国/其四》:“乐育群推大道尊,惭余两世荷春温。幸同苏轼依欧室,敢诧曾参在孔门。”序书人【棠村】梁清标与作书人【梅溪】张廷瓒(字卣臣)、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父子二人是有深交的。
今传“甲戌”本是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它以名副其实的“甲戌”本——靖藏本为底本,两者版本格式一致。“甲戌”本和靖藏本第一回比其他诸本多(12*18)*2=432字石变玉文,但靖藏本无棠村序两页。这说明棠村序两页是制作己卯本时开始追加的,这种追加造成的後果是己卯本、庚辰本石变玉文两页432字被删去,此增彼删。最後整理版的“甲戌”本则将棠村序言纳入康熙皇帝玄烨御审後亲撰的凡例,恢复了靖藏本石变玉文两页432字。)
【甲戌(靖藏)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何怅怅!】
(按:哭成此书即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作成此书。“解”为排解、【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与正文中意为理解、领会的“解”不同,故复修辞格。宋代苏舜钦《亡妻郑氏墓志铭》:“余时待尽于苫次,退而又哭于室中。”【待尽】意为居丧尽礼,这里是父亲为去世的长子居丧尽礼(守制三年)。“尽尽”故复修辞格,重不见重,特犯不犯。
【獭头和尚】指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高士奇(1645-1703)。《长短经》:“鹿头侧长,志气雄强。兔头蔑颉,意志下劣。獭头横阔,心意豁达。”荀子《成相篇》:“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书未成】特指第二十二回下半回即【此後‘破失’】文字(用典《三命通会》卷十玉井奥诀“若岁运上扶起恶陷之气,兼会煞局者,即为沉论丧败、悔吝破失之气类也。甚则死无葬身之地,须空亡并煞方断”指贾政悲谶语)未完成。此半回文字丁亥夏由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补作于靖藏本,丁亥春(1707年)起抄的最後整理版“甲戌”本予以过录。以靖藏本为底本的蒙府本保存了这半回文字。
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 (1655–1702)壬午年十月去世,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在此年除夕合家团圆夜曾哭芹。从原版落款分布情况看,壬午年到乙酉年间隔三年无题记,此为守制之期(父母为长子守制也是守制);壬午九月之後畸笏叟就再无题记,而“甲戌”本【泪笔】眉批提及【壬午除夕】这个团圆时间,那就说明作书人死于壬午九月之後壬午除夕之前。康熙时期,只有张廷瓒满足这个条件。
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字卣臣,号随斋,是清代名臣、文学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宰相)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的长子,与纳兰容若(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同龄且齐才。靖藏本中曹寅(1658-1712)诗後有其【卣臣,己卯年录】字样题记。我们百度“‘干涉政事’+康熙”,可一步到位得知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是高士奇(1645-1703)。原著作书人、原稿批书人、版本校书人皆为康熙南直书房大内国手级超级精英,《石头记》为弘扬封建主旋律的国家巨制,它天生就是按名著的规格打造的。)
【甲戌(靖藏紧接)眉批:今而後,惟愿造化主(v.)再出一芹,一“脂”(v.)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日泪笔】
(按:【余二人】指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自己和已经过世的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
【再出一芹】意为再出一最後整理版即期望中的此本“甲戌”本,“一芹”为指物谦语。【一脂】之“脂”为动词,意为附加脂批,且是朱批,包括眉批、侧批和双行夹批。诸版本中,有且只有“甲戌”本的眉侧夹是清一色的朱批,故所谓【一芹】乃是特指“甲戌”本。
【造化主(v.)】典出《三命通会卷十二络绎赋》:“参造化之无机,测五行之妙理,判人命之得失,决一世之荣枯。”“亦有源浊而流清,岂无松散而裔苦。(如水,生于土令,其源本法,运行西北,主化金,金化水,其流不亦清乎?若此者,先生凶,後主吉……)。”【主(v.)】在这里是个动词,为命理学术语。版本校书人希望汇靖藏本、己卯本、庚辰本三大预备版本之源浊,形成正式版本“甲戌”本之流清。康熙时期有且仅有三脂一靖四大原版,预备版本与正式版本之间是浊源与清流的关系。
【甲午八日】是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计划性落款时间,标示其计划性的正是“八”字,藏词修辞意为卦。甲午日即第三十一天,上承壬午除夕,故为癸未年正月末。
今传“甲戌”本是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它以名副其实的“甲戌”本——靖藏本为底本,两者版本格式一致。“甲戌”本和靖藏本第一回比其他诸本多(12*18)*2=432字石变玉文,但靖藏本无棠村序两页。这说明棠村序两页是制作己卯本时开始追加的,这种追加造成的後果是己卯本、庚辰本石变玉文两页432字被删去,此增彼删。最後整理版的“甲戌”本则将棠村序言纳入康熙皇帝玄烨御审後亲撰的凡例,恢复了靖藏本石变玉文两页432字。棠村序言恰好占有靖藏本版式的两整页,共(12*18)*2=432字。)
第一回
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按:砚通“研”。批评中仍用“《石头记》”指称作品。“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是正文,但却是版本校书人畸笏叟插入的正文。
逻辑上,“甲戌”在干支年中是第11位,这里的意思是第十一年,上承所谓“披阅十载”(意为截至第十载)。正文中的纪年不同于脂批和畸记,正文中的“甲戌”既非康熙甲戌年1694年也非乾隆甲戌年1754年。用“甲戌”表示第十一年,典出《推背图》“第十一象甲戌兑下坎上节卦”,金圣叹在世时已经应验到第三十三象,故【甲午八日】之【甲午】亦典出于此——【八】乃八卦,此为计划性术语,甲午日意思是以【壬午除夕】为第一日的第三十一日即癸未年正月末。
《石头记》成书于康熙丁丑1697年仲春,脂砚斋在原稿上开始作批就是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高士奇第二次在籍赋闲。康熙皇帝赐御制诗一首:“廿年载笔近螭头,心慕江湖难再留;忽忆当时论左国,依稀又是十三秋。”靖藏本、己卯本、庚辰本之戊寅(1698)、己卯(1699)、庚辰(1700)是连续的三年,以脂砚斋(情僧)为名分别评第一回至第三十回、第三十一回至四十回、第四十一回至七十九回三个递进的部分,批书人“脂砚斋”高士奇是在浙江余姚老家完成批书任务的。
脂砚斋(情僧)以松斋(空空道人)为名一阅,在【旧有“《风月宝鉴》”之书】即《石头记》前十六回中的第十三回题记两条。一阅三评,是为【凡四阅、评】。无论是阅还是评都是在原稿上进行的,脂砚斋(高士奇,1645-1703)不涉及版本的制作或组织制作。组织版本制作的是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
第一回
【甲戌侧批: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此。丁亥春】(按:p7-。【丁亥春】是今传所谓“甲戌”本的起抄时间,批语与正文字迹相同。
甲戌是第十一年,它是相对于“十载”(意为截至第十载)而言的。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起创《石头记》是1688年(以第十一回正文《弹词》《双官诰》为计量标志),终创是康熙丁丑年即1697年(以靖藏本第四十一回【丁丑仲春】畸记为标志),因此“十载”是实指而无修辞。“甲戌”(第十一年)是康熙戊寅年即1698年,与康熙己卯(1699)、康熙庚辰(1700)是连续的三年。
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暨待曹寅刻印而因其故终未刻印版的所谓“甲戌”本是在[康熙]丁亥春起抄,丁亥夏在抄,戊子孟夏抄成的。平均每个季度抄16回,每天抄6页。
张廷瓒 (1655–1702)墓有“大清康熙四十六年岁次丁亥季春月吉旦”字样。父母双亡三年後方可立碑。赵吉士(1628-1706)《寄园寄所寄/附忠贞轶纪》载有“是书辑予甲申岁当前(1704年)闻见,要属真核,且其言甚质,足为一时实录,爰抄其姓名,以备後人采焉……三月十九日自尽者,又有……生员张廷瓒妻刘氏”)
第四十二回
凤姐儿听了,自是欢喜,忙道谢。又笑道:“只保佑他应了你的话就好了。”【靖藏眉批:应了这‘话由’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後文字,不忍卒读。——辛卯(1711年)冬日】(按:
康熙皇帝题记或张廷玉题记。《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四十七年戊子(1708年),三十七岁...九月...遣家人至京,赍送先公遗本,并廷玉谢恩奏折。1711-1708=3,为张廷玉守制之期。
此批关键词是【应】【“话由”】,故是借凤姐的话反批刘姥姥。【此後文字】指的是平儿口中的“求亲靠友”。在应笔处论伏笔,谓【实“伏线”】——此“实”乃坐实之义,是“应”字的另类表达。第四十二回【实“伏”】与第二十八回【终“始”】及第七十九回正文“终‘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异曲而同工。而在伏笔处论应笔,则曰【伏】【伏线】【伏线千里】。【于“千里”】与第六回【真“千里”伏线】对应。
清初朱素臣昆曲《十五贯》第七场:“若是想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找人能逢,谋事能成,赌钱能赢,起个数,便知分晓。”第四十二回靖批【狱庙“相逢”】之“狱”乃刘姥姥批判王狗儿,断狗儿夫妻矛盾;“庙”乃刘姥姥庙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相逢”意为萍水相逢,祖上曾“‘连过宗’”,“略有些瓜葛”——藏代修辞格。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第四问》:“而圣人独禀全智,功高万古,神谟庙算,有非他人所能赞其万一者。
此批是落款时间最迟的一条批语。之所以要将此批断定为非畸记,是因为【狱庙】与【狱神庙】语词相似而概念不同。文学表达追求与众不同而与众相似,出现了似而不同的修辞现象,我们就须判定作批的是不同的人,尤其是其落款为边界时间且无署名时。畸记【“卫若兰”射《圃》】(靖藏本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蟋蟀)与狭义脂批【若“兰在射圃”】(若第二十六回贾兰射圃的第四十九回湘雲胡服)就是似而不同。但在【狱神庙】(第二十九回清虚观)问题上,脂(高士奇)畸(张英)相同。“玉蓝坡”张廷玉【狱庙】与脂畸【狱神庙】似而不同,这是很自然的。第五回判词中,“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意为刘妪偶因济狗儿嫡妻刘氏,巧得遇恩人凤姐儿(“凤姐儿”字样在作品中第一次出现是“刘姥姥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在此之前都是“凤姐”)。与之相应,“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说的则是第六回中王狗儿一家的经济窘况。
传统红学中所谓“最早的时间”甲戌在干支年中是第11位,意思是第十一年,楔子中上承所谓“披阅十载”(意为截至第十载)。《石头记》成书于康熙【丁丑(1697年)仲春】,脂砚斋在原稿上开始作批就是1698年。也就是说,甲戌是康熙戊寅1698年,而非康熙甲戌1694年,更非乾隆甲戌1754年。传统红学中所谓最迟的时间【甲午八日】是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计划性落款时间,标示其计划性的正是“八”字,藏词修辞意为卦。甲午日即第三十一天,上承壬午除夕,故为癸未年正月末。
在【甲午八日】、甲戌、【辛卯冬日】三个边界性时间问题上,读者须提高修辞警惕扩充思维,不要让这些与微积分中极限情况类似的时间锁死了自己的思维。否则,作者论的判定就会失去真正的准心,到嘴的作者论肥肉让它给飞了。
张廷玉《澄怀园语》卷之一:“文端公祁梦于吕仙洞,梦迁居新室、家人荷《砚》一担(dān),因以《砚斋》为号,并刻图章二,上则‘砚斋’。”“荷砚一担”用典白居易《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耀家邦,不当其身,而得于後;父析子荷,相去几何?”意为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周公解梦》有康熙时期版本。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担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张廷玉《澄怀园语》中的“担”字与屠龙《金瓶梅词话》“替古人担忧”之“担”同义。
张廷玉《澄怀园语》是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直接记录,被记录的关键词即此书的概念称谓既非“《石头记》”字样也非“《红楼梦》”字样而是“《砚》”“《砚斋》”字样。“甲戌”本凡例第一页上被撕去的右下角上原当有“砚斋”二字钤印。
第一回甲戌眉批原版版本校书人畸笏叟题记中,用典《三命通会卷十二络绎赋》“参造化之无机,测五行之妙理,判人命之得失,决一世之荣枯。”“亦有源浊而流清,岂无松散而裔苦。(如水,生于土令,其源本法,运行西北,主化金,金化水,其流不亦清乎?若此者,先生凶,後主吉……)”的【惟愿造化主(v.)再出一芹】之【一芹】是指物谦语,乃指丁亥春起抄的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的今传所谓“甲戌”本,为计划性概念。【一脂(v.)是书何本】则形成伏笔,其应笔正在张廷玉《澄怀园语》卷之一“荷《砚》一担(dān)”中,此处“担”不可读为dàn(量词)。也就是说,【一脂(v.)】和“一担(dān)”均为动词,前者为谓语动词後者为非谓语动词。在张廷玉《澄怀园语》记录中,“脂砚斋”被拆词修辞:【脂(v.)】成了伏笔关键词,“《砚》”或“《砚斋》”成了应笔关键词。
张廷玉所用铜质对章印蜕,一阴文:“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一阳文:“砚斋”。字体严谨规整,如其为人。印纽为坐狮,高3.1厘米,造型端庄,类帝陵前石兽,但身材偏狭。印章全高4.5厘米,印面3.8×3.7厘米。)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3:11 +0800 CST  
三)庚辰本的抄手讷尔库和“甲戌”本的抄手张若霈
第二十二回
贾政已知是荔枝,【庚辰夹批:的是贾母之谜。】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後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然後也念一个与贾母猜,念道: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打一用物。(按:张廷玉铭荷叶砚,砚铭曰:“体自浑朴,质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隶书,下署“癸未年菊月 澄怀主人 题”十字行书,另有“古希”及“松斋”连珠小印,字迹不同。
张廷玉著《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卷二:“(三年乙巳)八月十八日,天坛祈谷坛内、太宗、世祖、圣祖配享之神位修整礼成。廷玉奉命同大学士嵩祝扫青行礼。是月,上以三年服制期满,始举经筵,廷玉进讲“博厚所以载物也”一节,上称喜。阅日,从群臣请,驻跸于圆明园。以苑东戚畹旧园赐廷玉与大学士朱轼及南书房翰林吴士玉等居之。园在御苑之东,相去半里许,奇石如林,清流若带,曲榭长廊,凉台燠馆之属,无不备具。园未署名,因忆康熙癸巳(1713年)秋,扈从塞外,蒙圣祖御书“澄怀”二大字以赐,今所居之地,碧水涟漪,不染尘滓,于“澄怀”之义有会心焉,敬以二字名园,所以志两朝圣主之恩,示子孙于不忘耳。”
金圣叹 《序三》:“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张廷玉的号“澄怀主人”用典金圣叹 《序三》,早已有之。十年後1713年康熙皇帝赐书“澄怀”。1725年张廷玉以之命名澄怀园。)
第二十二回
三人果然都往宝玉屋里来。一进来,黛玉便笑道:“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庚辰(戚序、蒙府)夹批:拍案叫绝!大和尚来答此机讽,想亦不能答也。非颦儿,第二人无此灵心慧性也。】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愚钝,还参禅呢。”黛玉又道:“你那偈子末句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後。”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庚辰(戚序、蒙府)夹批:拍案叫绝!此又深一层也。亦如谚云:“去年贫,只立锥;今年贫,锥也无。”其理一也。】宝钗道:“实在这方悟彻。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庚辰眉批:用得妥当之极!】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按:宋•胡安国(1074一1138)撰三十卷《春秋传》传本较多,宋刊本今较罕见,明代有湖广两地刻本,崇道堂刻本,明正统十二年(1447)刊《六经》本,内府刊《六经》本等,清有《四库全书》本。南宋初刻本《春秋传》中,凡遇玄、弦、殷、弘、匡、胤、恒、祯、贞、惩、徵、让、桓、慎等字,皆缺末笔,以示避讳;而遇惇、敦等字则不缺末笔,不行避讳。玄、弦、殷、弘等字避的是赵宋祖及远祖嫌名讳;匡、胤、恒、祯、贞、惩、徵、让、桓等字避的是北宋已故诸皇帝的嫌名讳;慎字缺笔表明南宋第二皇帝赵眘的嫌名已行回避;而惇、敦等字不缺笔,说明南宋第三皇帝赵惇的嫌名不行回避。
《石头记》抄手阅读《春秋传》刻本,若不了解这些而视避讳为未避,就会形成自己如“弘”字一样的异体字写法,此与《石头记》三脂本成本于康熙时期还是乾隆时期没有任何关系。
庚辰本的抄本抄手讷尔库是康熙时期人且是皇室成员,社会地位较高,故有机会见识到一张纸值一两黄金的各种宋刻本图书,并模仿其书法,形成疑似后期伦理避讳的敬缺末笔。而庚辰本後九回因是乾隆中期补抄,抄手是下里巴人,故其书法无“敬缺末笔”之嫌)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因自念一偈曰:‘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便将衣钵传他。【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出语录。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颦儿却聪慧灵智,非学力所致——皆绝世绝伦之人也。宝玉宁不愧杀!】今儿这偈语,亦同此意了。只是方才这句机锋,尚未完全了结,这便丢开手不成?”黛玉笑道:“彼时不能答,就算输了,这会子答上了也不为出奇。只是以後再不许谈禅了。连我们两个所知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能者。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庚辰眉批:前以庄子为引,故偶续之;又借颦儿诗一鄙驳,兼不写着落,以为瞒过看官矣。此回用若许曲折,仍用老庄引出一偈来,再续一《寄生草》,可为大觉大悟已。以之上承果位,“以後”无书可作矣。却又轻轻用代玉一问机锋、又续偈言二句,并用宝钗讲五祖六祖问答二实偈子,使宝玉无言可答——仍将一大善知识,始、终颂不出警幻幻榜中,作下回若干回书。真有机心游龙不则之势,安得不叫绝?且历来小说中,万写不到者。——己卯冬夜】
(按:P502。此眉剪顶,“颂”字认不清。一剪眉悖论。《列子•汤问》:“物之终始,初无极已。”“已”意为:以……结束。
警幻幻榜即原稿中即已存在的第二十一回至三十回分目录页。
与第四十三回中的“果位”的一样,第二十二回脂批中的【果位】是佛语,出自小乘佛教四沙门果。其中,阿罗汉果位通于大小二乘、入四圣法界,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印度世亲著、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谓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庚辰(戚序、蒙府)夹批:轻轻抹去也。“心静难”三字不谬。】
第五十一回
晴雯自在熏笼上,麝月便在暖阁外边。至三更以後,宝玉睡梦之中,便叫袭人。叫了两声,无人答应,自己醒了,方想起袭人不在家,自己也好笑起来。晴雯已醒,因笑唤麝月道:“连我都醒了,他守在旁边还不知道,真是个挺死尸的。”麝月翻身打个哈气笑道:“他叫袭人,与我什么相干!”因问作什么。宝玉要吃茶,麝月忙起来,单穿红绸小棉袄儿。宝玉道:“披上我的袄儿再去,仔细(按:梦稿本自此留下大片空白)冷着。”麝月听说,回手便把宝玉披着起夜的一件貂鼠下颏子披上,(按:P1192。庚辰本旁添“鼠下”,划去“襟暖袄”,象景“披”风nere•ku落款“讷尔库”。此乃康熙时期原添原改。《爱新觉罗宗谱》云:“讷尔特宜于康熙三十三年封奉国将军,五十六年五月十六日卒。子讷尔库因罪将本身黜宗室。”讷尔库就是红学研究者“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庚辰本的抄手。
“甲辰”本、列藏本、蒙府本、梦稿本乾隆中期曹家店四大盗版沿袭原版作“貂颏满襟暖袄”,意为貂皮作大领子的袄子。庚辰本抄手将“满”字误写为“子”字,而又未改“子”字,就口语化为“貂[鼠下]颏子”,语义与原文基本等值。“貂[鼠下]颏子”并非貂鼠下巴皮毛,袄子也不是披风、斗篷。陶洙不解“讷尔库”是抄手落款,误认为是旁改,故将其作为正文抄录于北师大本即庚辰本的副本。此是北师大本後于庚辰本的标志。张俊、曹立波、杨健《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概述》中对“讷尔库”备注【满语的意思是斗蓬】乃是望文生义想当然,它是三人对版本学一窍不通的标志。张俊、曹立波、杨健三人行之所以说【满语的意思是斗蓬】,是因为他们为後眼悖论的“乾隆二十一年”所迷糊,认定作品成书于乾隆年间,而“讷尔库”这个人却是康熙年间人,故“讷尔库”结合前後语境,就由人变成斗蓬了。文本中使用无意义的满语音译词是不得体的,且无任何文献证据证明满语的nere•ku(音,意为披风)曾经翻译或可以翻译为“讷尔库”字样。
庚辰本中经常出现旁改是康熙时期原改,但却并不是按照底本己卯本而校改的情况。庚辰本第四十五回“我我”窜行脱文,“我可”抄成了“我是”,旁添“礼的呢赖大家的笑道”,虽为原添不过是强求通顺而已。但缺“也不知道放赏,吃完了一走儿,可别笑话”。这种自求通顺的校改有落款的内在需求,第五十一回讷尔库实名相景落款就是这样形成的。落款显示改文出自抄手本人的主观意识而非遵照底本,也就是说,此时底本已经不在手上,抄完全部後又统一查看文本时发现有脱文就即兴旁改了。
大连图书馆《新刻清书全集》不分卷 ,满汉合璧,五册,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听松楼刻本。白口,四周双边,书名页镌满汉文“新刻清书全集”,“听松树楼藏本”,钤“听松楼”朱文方印和花草图案朱文圆印。其特殊在于第二、三、四、五册为两节版,中间以三条细栏线隔开。一部书两种版式,比较稀见。若在《新刻清书全集》中找不到“讷尔库”汉字字样,甚至在乾隆敕修《钦定清汉对音字式》中也找不到,则“讷尔库”不是落款的概率就极小,宜按“非,同小可”小概率反证法处理)下去向盆内洗手,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盂,宝玉漱了一口;然後才向茶格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涮了一涮,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与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一漱,吃了半碗。
第六十二回
湘雲等不得,早和宝玉“三”“五”乱叫,划起拳来。那边尤氏和鸳鸯隔着席也“七”“八”乱叫划起来。平儿袭人也作了一对划拳,叮叮当当,只听得腕上的镯子响。一时湘雲赢了宝玉,袭人赢了平儿,尤氏赢了鸳鸯,三个人限酒底酒面。湘雲便说:“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按:
《清稗类钞》时令类:“顺治甲申七月,礼部言钦天监改用新法,推注已成,请易名颁行。睿亲王曰:宜名时宪,藉昭朝廷宪天乂民至意。”
古文、旧诗、骨牌名、曲牌名、时宪书上的话,这些是并列的。时宪书是历书的典雅语体称谓且是泛称——不可冠以书名号,这种称谓始自顺治元年,由此可以推知《石头记》不可能是明末作品,它起码得是清初及其後作品。时宪历是与大统历相对的,重在授时;而时宪书则是与时宪盘相对的,重在择日。天星择日罗盘有两种:开禧盘和时宪盘。开禧盘为宋宁宗开禧三年丁卯即公元1207年鲍澣所测,角宿的度数起于辰宫8度半(地盘辰1度),即周天126度半。时宪盘为清初顺治1644年,汤若望根据明朝崇祯历书徐光启编的天历推算,角宿初度起于辰宫14度40分,即周天120度辰乙界线。李之铉(1622-1701,因避康熙皇帝玄烨讳而易名为子金,故知第二十四回所谓刘铉是康熙时期之前的人,“铉丹”作为人名不仅两字组合不伦不类,也不合避讳规矩)《历范•自序》(1688年三卷抄本):“予既读郑世子之疏,而又见时宪之学有《新法历书》八十馀卷刊布天下,如是则历之为历,可得而言矣。”时宪书就是时宪之学的教科书,此如《代数》《几何》《三角》是数学书一样。清初程省《测字秘牒》:“△寅字正月初八,一人指時憲書上月建之寅字,問曰:「聞得聖駕南巡否乎」「余曰:」宇宙一人之象,正是兆民仰問聖上之字也。上有離宮之形,下有甲胃之人衛之,財巡必矣。寅,陽木。下月水日到。「後到二月初七壬午日,駐蹕維揚。”
因时宪书是泛称,故清代《时宪历》明代《大统历》都是时宪书。乾隆时期为避弘历名讳而改称《时宪历》为《时宪书》,“时宪书”三字由此成为专称,因此《时宪书》也是时宪书,但《石头记》与此无关。
《石头记》庚辰本抄手讷尔库是康熙时期人且是皇室中人,“甲戌”本凡例乃康熙皇帝亲撰(兼容了棠村相国梁清标(1620-1691)的序言)。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高士奇(1645-1703)、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版本赍书人“玉蓝坡”张廷玉(1672-1755)都是康熙皇帝身边近臣。因此,乾隆元年《时宪历》易名为《时宪书》用以避讳“历”字,其创意当来自《石头记》,并非乾隆时期人原创。
第八回中,钱华因是买办而有钱开花之意。在这里,钱华就是钱开花的典雅语体幽默人格化修辞形式。同理,时宪书也是历书的典雅语体表达。《石头记》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是康熙皇帝身边近臣,使用典雅语体,且特地借湘雲之口称谓历书,实属平常:
史家有四兄弟,史湘雲父亲为长。史鼐为次,史鼎为老三。老四当名史鼒,乃第十一回中的中靖侯和第二十五回中的小史侯,中通“仲”,中靖侯意思是忠靖侯第二,史鼎和史鼒的爵位都是神职性爵位。“鼐,鼎之绝大者”,故知史湘雲父亲名叫史鼏(同“幂”)。
明代宋濂《温忠靖王庙碑》:“王名琼,字永清,温之平阳人。父民望,尝中明经甲科。年耄无嗣,与妻张道辉昼夜吁于上帝。一夕张梦巨神手擎火珠自天门飞下,谓曰:“吾乃大火之精,将降胎为人。”张觉赤光被体,中犹熹熹然,因有妊。
以唐长安二年五月五日午时生,其左腋有震篆二十四,右半之。七岁习禹步为罡,十四岁通五经、百氏,及老、释家言。二十六举进士不第,抚几叹曰:“吾生不能致君泽民,死当为泰山神,以除天下恶历耳。”复制三十六神符授人曰:“持此能主地上神鬼。”言毕,忽幻药叉象屹立而亡。
蜀叶天师後用其符,禜除沴气之为人灾者。仿佛见王衣赭袍,握宝剑,乘追风骏,下之劾召之家,遂皆祠王以祈灵响焉。
王初封翊灵昭武将军正祐侯。其曰“正福显应威烈忠靖王”,则宋季之累加也。”《石头记》中“忠靖侯”意思是巫师中相当于侯级爵位的巫师,如同现在的所谓“教授级高工”)
第六十一回
【己卯(庚辰):内缺六十四六十七回】(按:此两回的缺失,不属畸记所谓【迷失】所指范畴,但却与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成】有关系。
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的“内缺”是己卯本抄成後抽出而产生的内缺(庚辰本以己卯本为底本复制其内缺,也就是说庚辰本没抄这两回),这两回涉及的黛玉内容预备在第二十二回宝钗制谜中形成谶语。两回文字留在作书人手边,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及补成作书人就去世了,而两回文字并非归并己卯本,故我们可以认为它殉葬了作书人。第三回宝玉摔玉一节中,林黛玉的玉就曾被摔成了两半,一半殉葬贾敏,一半生者留存——可名代玉。
作书人“梅溪”张廷瓒壬午年十月去世,丁亥春立碑。按照死者亡後三年方可立碑且後辈须在父母双亡後方可立碑的丧俗可知,张廷瓒之妻当是最迟于甲申年八月即已去世。
三大预备版本中,靖藏本第二十八回、第二十九回【迷失】,己卯本庚辰本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均【内缺】,故须有一个最後整理版——丁亥春起抄的“甲戌”本,这就是“甲戌”本【惟愿造化主(v.)再出一芹,一脂(v.)是书何本】的原因。
“甲戌”本的抄手当为作书人“梅溪”张廷瓒次子张若霈,也就是说,“甲戌”本是在校书人“畸笏叟”张英指导下于桐城老家抄写完成的。
赵吉士(1628-1706)《寄园寄所寄/附忠贞轶纪》:“是书辑予甲申岁当前(1704年)闻见,要属真核,且其言甚质,足为一时实录,爰抄其姓名,以备後人采焉……三月十九日自尽者,又有生员黄化龙与其母金氏、祖母贾氏、伯母范氏共四口。生员王三祝妻陈氏并二女,共三口。生员王有信母张氏,嫂朱氏、刘氏、韩氏,妻包氏,弟妇丁氏,侄女大姐,共七口。生员李调元母杨氏。生员阎梅母李氏。生员张炯庶母徐氏。生员包羲易伯母柏氏,女三姐,侄女大姐。生员朱用卿父朱字义。生员洪士望弟洪士奇。生员夏时行妻李氏妹三人。生员冯介妻于氏、嫂陈氏、侄女柏姐。生员温良璞妻李氏,女大姐。生员张廷瓒妻刘氏。生员黄维泰妻董氏。陈时泰妻曹氏。李尊元妻□氏妹三姐、七姐。”
《桐城耆旧传》第八十四:“若霈,廷瓒次子。字雲举,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由内阁中书历任广西梧州知府。梧故多巨盗,立弓箭社,练乡勇,盗以稍息。擢苍梧道,整盐弊,创官消官运之法,以能政闻。卒祀‘名宦’。”)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3:25 +0800 CST  
二、乾隆中期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对80前的非法篡改和对脂批的一知半解
0)寄怀曹雪芹【霑】
扬州旧梦久已觉【雪芹曾随[梦]其先祖(按:已逝的祖父)寅织造之任】(按:用典杜牧《旅怀作》“往事只应随梦里,劳生何处是闲时”。敦诚之号“梦觉主人”因此而来,他制作了曹家店四大盗版之一的“甲辰”本(其他三本为被义重冒[名]的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充作预备续书的“立松轩”富察明义的蒙府本、曹家“雪芹”正式续书梦稿本和“罥烟主人”敦敏的列藏本)。因三脂一靖四大原版成本于康熙时期,故“甲辰”本序言中梦觉主人敦诚直陈不知作者是谁,以“甲辰”本为底本的程甲本序言沿袭了其不知。另外,程甲本也使用了参本舒序本,特别是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且着临邛犊鼻裈...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时余在喜峰口】……
按:此诗写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年)秋。据敦敏《敬亭小传》,敦诚于“丁丑二月,随先大人(敦敏、敦诚的父亲瑚玐)榷(管税务)山海,住喜峰口。”
1)80後小蝌蚪曹家“雪芹”对脂批(非对称双行夹批)的不解与青蛙妈妈的四条腿
第十八回
那时贾蔷带领十二个女戏,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只见一太监飞来说:“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列藏、甲辰)夹批:《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按:《豪宴》是《一捧雪》第五出。【贾家[豪宴]之败】在第七十一回中。)
第二出《乞巧》;【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列藏、甲辰)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按:《乞巧》是《长生殿》第二十二折《鹊桥密誓》,实际演出中分《鹊桥》《密誓》两出。【元妃[乞巧]之死】在第五十五回开头部分(“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元妃[乞巧]】则在第十八回末尾,为“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一语。
洪升代表作《长生殿》历经十年,三易其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问世。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长生殿》付刻,洪升的老友毛奇龄作序,序中说:“予敢序哉?虽然,在圣明固宥之矣。”明确指出康熙帝已不再追究这部剧本。
曹寅《读洪昉思稗畦行卷感贈一首兼寄赵秋谷赞善》,标题明显与赵秋谷相关,故“行卷”只可能是《长生殿》。也就是说,只有《长生殿》才是洪升与赵执信的“交集”。但1695年前《长生殿》是没有刻本的,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让洪升居上座,演出全部《长生殿》。此时的《长生殿》是有刻本的,故其所谓“行卷”并非洪升带去的作品,而是康熙帝不再追究、已经印行发布的《长生殿》刻本。康熙四十一年(1702)朱彝尊为《长生殿》作序,因此,《题洪上舍传奇》之“传奇”毫无疑问是指《长生殿》戏曲刻本。
《长生殿》自序中的落款“康熙‘己未’仲秋稗畦洪昇题于孤屿草堂”之“己未”用典宋代吴芾《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之赡其有无使从胡经仲学作诗勉之》“不问师道己未足,聚训青衿已十龄”,藏词修辞指“十龄”。从康熙己未(1679)到康熙己巳(1689),《长生殿》历十年而成名。这个典雅语体落款实际代表的时间是康熙己巳年。“孤屿草堂”用典唐代贾岛《永福湖和杨郑州》“客游随庶子,孤屿草萋萋”,藏词修辞意为客游之地,指北京。
《长生殿》是全部名,《乞巧》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此批与其他三批一样,有全部名有分部名或分部称谓。故知《乞巧》是指洪升《长生殿》中的一节,而非元•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的一出戏。《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简称《梧桐雨》,并无《长生殿》之名。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提及的康熙年间宫廷演出的昆剧中,就有《长生殿》,其中包括《鹊桥密誓》《疑谶》二折。)
第三出《仙缘》;【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列藏、甲辰)夹批:《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按:《仙缘》为《邯郸梦》第三十出《合仙》,舞台演出本改称《仙圆》,亦称《仙缘》、《八仙拜寿》。【甄宝玉[仙缘]送玉】意为甄宝玉仙缘送梦贾宝玉,第五十六回中。)
第四出《离魂》。【己卯夹批:伏“黛玉”死。《牡丹亭》中。
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按:《离魂》是《牡丹亭》第二十出《闹殇》,舞台本称《离魂》。第七十四回中。与第七十四回【庚辰夹批:音神之至!所谓“魂早离会”矣,将死之兆也。若俗笔必云十分妆饰,今云不自在,想无挂碍之心,更不入王夫人之眼也】对读。【“黛玉”】藏代修辞指晴雯。
续则不懂——一切续书都是不懂的结果:续书人没有理解四大伏笔的省略表达方式,故续书中出现了按字面意思而出现的四大情节)
【庚辰夹批:伏黛玉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牡丹亭》中,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按:庚辰本以己卯本为底本,抄录批语时出现了错乱,但其他三条批语正常。
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关于元春所点四出戏的脂批(双行夹批)其抄录形式是【《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这种非对称形式是一种省略与所批正文重复的语词的形式,我们可以读作【《一捧雪》中。伏贾家/[豪宴]之败】【《长生殿》中。伏元妃/[乞巧]之死】【《邯郸梦》中。伏甄宝玉/[仙缘]送玉】。而乾隆时期诸不脱脂盗版抄手不明白批语形式的省略意义,都抄成双行对称形式,因此,在盗版抄手的意识中作品必然是有80後的,这就是乾隆中期出现80後狗尾续书(曹家“雪芹”梦稿本)的“学术”舆论环境。)
2)对畸记的不解
第二十七回
凤姐听说,将眉一皱,把头一回,说道:“讨人嫌的很!【庚辰侧批:又一下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因说道:“既这么着肯跟,我还和他妈说,‘赖大家的如今事多,也不知这府里谁是谁,你替我好好的挑两个丫头我使’,他一般答应着。他饶不挑,倒把这女孩子送了别处去?难道跟我必定不好?”李氏笑道:“你可是又多心了。他进来在先,你说话在後,怎么怨的他妈!”凤姐道:“既这么着,【甲戌侧批:有悌弟之心。】明儿我和宝玉说,叫他再要人,叫这丫头跟我去。【甲戌(庚辰)侧批:总是追写红玉十分心事。】可不知本人愿意不愿意?”【庚辰眉批:奸邪婢,岂是怡红应答者?故即逐之。前良儿、後“篆儿”(按:P618。藏代修辞指第五十二回坠儿。客便的篆儿与坠儿一起在怡红院玩,虾须镯盗窃事件中,篆儿是犯罪嫌疑人,而坠儿才是真正的罪犯,故脂批在此使用了藏代修辞。)便是——却证作者又“不得可”也(按:即“无可如何”)。己卯冬夜】
红玉笑道:“愿意不愿意,【甲戌侧批:好答!可知两处俱是主见。】【庚辰:有话,好答。】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我们也学些眉眼高低,【庚辰侧批:千愿意万愿意之言。】【甲戌侧批:且系本心本意,狱神庙回内。】(按:指张法官所在的清虚观,狱神是活人而非死人。狱神庙回内的事情是:跟着凤姐,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见识大大小小的事。这在第二十九回中。续书人将【迷失】理解为己卯本和庚辰本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的【内缺】,将狱神庙理解为第六十八回都察院,故对两回进行了篡改,在第六十七回简文版中自作多才塞进了小红这个角色,删除了巧哥(称“巧”姐)这个角色,将承“如今园子里“而来的“如今”断取读解为“七月”并改写为“夏末秋初”形成前後回的时间悖论和当前回的答非所问悖论,章回结尾套语中则有“未知”字样胎记。这说明一个问题:己卯本和庚辰本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的【内缺】是先天内缺。同时也说明:1756年以己卯本重抄对清的仅仅是庚辰本後九回,不包括前七十回。前七十回与後九回的纸张规格原本不一样,後九回重抄用纸尺寸小于前七十回。庚辰本边缘後经过剪切(以致部分眉批字形缺头),尺寸上看起来好像前七十回与後九回是同时抄成的。若是同时抄成,尺寸应该是一致的,不会导致切去眉批的结果。清虚•观/狱神•庙=狱神•观/狱神•庙×清虚•观/狱神•观)出入上下,(按:典出《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大小的事也得见识见识。”【庚辰侧批:截得真好。】刚说着,只见王夫人的丫头来请,凤姐便辞了李宫裁去了。【庚辰侧批:好,接得更好。】【庚辰眉批:此系[靖藏本]未见抄後狱神庙诸事,故有是[二侧]批。丁亥夏,畸笏】(按:P618。未见即不见了的。狱神庙指张法官所在的清虚观,狱神是活人而非死人。藏代修辞格。
版本校书人畸笏叟眉批中的“抄”字针对的是原稿批书人脂砚斋侧批中的“接”字,二者都是建筑学术语,这是用建筑艺术术语批评文学艺术作品。宋代斗栱出一跳华栱称为“一抄”,或“出一卷头”。出二跳华栱称为两抄,或出两卷头。故知这个“抄”指当前回第二十七回,“抄後”指第二十八回、第二十九回,两回皆提及了清虚观。
【後“篆儿”】【抄後】——庚辰本上【後】字的行书写法,可参看陆柬之、欧阳询、李世民、王羲之四家,王羲之是原创者,诸公书法习自王羲之。)红玉回怡红院去,不在话下。
3)对正文的不解
a.打千儿请安问题
第八回
可巧银库房的总领名唤吴新登【甲戌侧批(甲辰夹批):妙!盖云无星戥也。】与仓上的头目名戴良,【甲戌侧批(甲辰夹批):妙!盖云大量也。】还有几个管事的头目,共有七个人,从帐房里出来,一见了宝玉,赶来都一齐垂手站住。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甲戌夹批(甲辰夹批:亦钱开花之意。)随事生情,因情得文。】(按:从正文“独有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到脂批“亦钱开花之意”是缺省型谐音幽默三段论推理,而非谐音判断。缺大前提“买办是钱开花之意”;但小前提“钱华是买办【者】”偷换了概念,故脂此推理是幽默推理。作书人完成小前提,批书人完成结论,读书人完成大前提:作-批-读书人三位一体,共同完成三段论游戏。三段论不缺省是个小概率事件,而缺省则是个大概率事件。逻辑学中三段论推理在实战运用中多使用省略大前提的表达,故从小前提和结论反演推出大前提,就是索隐。大前提都是常识,人所共知。语文学中三段论推理在实战运用中多使用省略超前文的表达,故从当前文和後文反演推出超前文,就是索隐。超前文不是典故就是熟语,雅俗共赏。《金瓶梅》中的好事之徒车淡(扯淡)、游守(游手)、郝贤(好闲)就是这种命名,因此,《姑妄言》并不取道于尚未传世的《石头记》——更非《石头记》取道于《姑妄言》,而是取道于早已传世的《金瓶梅》。)【靖藏眉批:沾光、善骗人、无星戥,皆随事生情,调侃世人。余亦受过此骗,阅此一笑。三十年前作此语之人,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使彼亦细听此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甲戌(靖藏紧接)眉批: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按:靖批语义连贯。转换为“甲戌”本批语後,夹批、侧批各各对点。故“甲戌”本眉批是批侧批和夹批的。此眉批当是康熙皇帝之批,“皓首驼腰”者为批书人脂砚斋高士奇。作批时间为1703年康熙庆寿期间。
高士奇《蓬山密记》:
二十九日,上命内待传旨云:“朕所书《千字文》,曾赐大学士张玉书、吏部尚书陈廷敬,尚来赐尔,连日书经,今日少暇,正在临池,先说尔知之。”
三十日,上命内侍以御制《千字文》跋稿赐观。跋曰:“米芾书,原无千字文,朕自幼临摹,深知沉着痛快处,令人起敬,所以集成两部。此一部,乃悬小字,其中无字者,朕书补之。虽不能彷佛古人用笔,亦知朕好书之意也。癸来春,南巡,礼部侍郎高土奇,终养在籍,以色笑孝母,莱衣自欢。当年讲筵时,精神少壮,留心翰墨。尝进《春秋讲义》,夜分不寐。今见齿落发白。三十年间,光阴之速,以至如此。朕甚怜之。故舟中书《莱衣昼锦》匾额并《千字文》赐之,以记不忘旧臣云耳。”
四月初一日,赐下《千字文》一卷,即书前跋于後,又织成夔龙边綾匾,御书“莱衣昼锦”四大字。臣士奇奏云:“本书生,遭逢圣主,年来请养闲居,尺寸未效。蒙皇上垂念微劳,至亲洒宸翰,眷属殷隆,惟有感恸,泪不能止。”因九叩谢恩,赋诗八章。
初九日,申刻,上步至直庐。与臣士奇谈书法许久。因云:“凡事贵乎有恒,即一技一能,亦必须久而後成其名。朕于作字留心非一日,今觉稍稍有进。”臣土奇曰:“皇上聪明天授,于学问又复用功,臣昔侍讲幄,深知皇上精一纯粹,好学无倦。愧才力短薄,不能效涓埃也。”因命内侍引臣登舟至清溪书屋,观树上樱桃,即令摘而食之。周历宛後亭榭而出。)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儿请安,宝玉忙含笑携他起来。(按:《石头记》中,所有的“打千儿”均为下人对主子,没有晚辈主子对长辈主子的。
《金瓶梅》第三十五回:“那小厮打了个佥(同“签”)儿,慢慢低垂粉颈,呷了一口。余下半钟残酒,用手擎着,与伯爵吃了。方才转过身来,递谢希大酒,又唱了个曲儿。”《石头记》中“打千儿”化用了《金瓶梅》“打佥儿”,其意为代表众小厮或众门客。千同“仟”, 仟佰,谓千人百人之长也。请安是一种礼节,但打千儿并非是什么礼节)
第九回
贾政因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按:大汉即众小厮的头领。大汉是被众小厮抬着的神楼中的神,神也能向贾政请安,此乃幽默表达)打千儿(按:打千儿即代表众小厮。千同“仟”。仟佰,谓千人百人之长也。)请安。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按:
《曲江池》中李亚仙为郑元和的一段分辨:
(卜儿云)你只看他穿着那一套衣服。
(正里唱)可显他身贫志不贫。
(卜儿云)他紧靠定那棺函儿哩。
(正里唱)他正是倚官(棺)挟势的郎君。
(卜儿云)他一人摇铃儿哩。
(正里唱)他摇铃子当世当权。
(卜儿云)他与人家唱挽歌儿哩。
(正里唱)唱挽歌也是他一遭一运(韵)。
(卜儿云)他举着影神楼儿哩。
(正里唱)他面前称大汉,只待背後立高门。送殡呵须是仵作风流种,唱挽呵也则歌吟诗赋人。
抬神楼(闯神楼、耍神楼)是借祭神、祈雨、还愿等形式开展的百姓喜闻乐见的特有民间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神楼”,实际是安放神象的木龛,有大、小两种,大的“法王楼”,楼内敬以法王神象,又称为文神楼;小的“黑虎”、“灵官”称为武神楼。抬神楼,因其又称耍爷架,故而它在舞蹈时,始终贯穿以耍而乐的情绪。
石君宝《李亚仙花酒曲江池》有《元曲选》等刊本,写妓女李亚仙与郑元和相爱,元和金尽被逐,沦落街头以为人送殡唱挽歌谋生。其父认为有辱家门,痛加杖责。李亚仙救他脱离危难,助他奋志读书上进。杂剧取材于唐白行简传奇小说《李娃传》 ,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比原作有所提高,对後世演出的《绣襦记》有着直接影响。
石君宝,元代戏曲作家。姓石,名德玉,字君宝,女真族。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逝世,享年85岁。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以写家庭、爱情剧见长。著有杂剧10种,现仅存3种:《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雲亭》,另7种皆佚。《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罗浮梅雪"。)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账!”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呜,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掌不住笑了。(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鲁迅先生的《社戏》“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即化用了此处的意境。)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李贵忙答应“是”,见贾政无话,方退出去。
第十四回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甲戌侧批(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接得好!】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按:昭儿是众小厮的头领,代表众小厮向凤姐请安故曰打千儿请安。“昭儿”名出《礼记•祭法》“瘗埋于泰折,祭地也”。《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按:这是《石头记》中第一次用“二爷”字样指称贾琏。贾珠未死前,宝玉自然是[宝]二爷;贾珠死後,宝玉仍然是二爷,毕竟李纨、贾兰还在。贾政委贾琏、凤姐以家务,站在贾母的角度称谓,贾琏序齿在贾珠之後,自然为二爷;若站在宁荣二府始祖的角度称谓,贾琏序齿在贾珍之後,一为琏二爷一为珍大爷。
自扬州至都中须一月工夫,故知可卿与林如海几乎是同时去世的)【甲戌(庚辰)眉批:颦儿方可长居荣府之文。】二爷带了林姑娘【庚辰侧批:暗写黛玉。】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请安,讨老太太示下,还瞧瞧奶奶家里好,叫把大毛服带几件去。”凤姐道:“你见过别人了没有?”昭儿道:“都见过了。”说毕,连忙退去。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庚辰侧批:此系无意中之有意,妙!】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呢!”说着,蹙眉长叹。
第五十二回
正说话时,顶头果见赖大进来。宝玉忙笼住马,意欲下来。赖大忙上来抱住腿。宝玉便在镫上站起来,笑携他的手,说了几句话。接着又见一个小厮带着二三十个拿扫帚簸箕的人进来,见了宝玉,都顺墙垂手立住,独那为首的小厮打千儿请了一个安。宝玉不识名姓,只微笑点了点头儿。马已过去,【庚辰夹批:总为後文伏线。】那人方带人去了。于是出了角门,门外又有李贵等六人的小厮并几个马夫,早预备下十来匹马专候。一出了角门,李贵等都各上了马,前引傍围的一阵烟去了,不在话下。(按:此处“後文”是超短线後文。前文是宝玉之马,後文是李贵等六人的小厮并几个马夫的马:“前引傍围”是关键词)
第六十二回
忽见迎春房里小丫头莲花儿走来【己卯(庚辰)夹批:总是写春景将残。】(按:P1429。五代齐己《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诗之二:“社莲渐与幕莲同,岳寺萧条俭府雄。”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儿是狗头参谋,正文中的时间行将进入六月)说:“司棋姐姐说了,要碗鸡蛋,炖的嫩嫩的。”柳家的道:“就是这样尊贵。不知怎的,今年这鸡蛋短的很。十个‘钱’,一个还找不出来;(按:这里的“钱”指以钱华领头的买办。买办行中出门的只有十分之九的人能买着鸡蛋。
《金瓶梅》第三十五回:“那小厮打了个佥(同“签”)儿,慢慢低垂粉颈,呷了一口。余下半钟残酒,用手擎着,与伯爵吃了。方才转过身来,递谢希大酒,又唱了个曲儿。”《石头记》中“打千儿”化用了《金瓶梅》“打佥儿”,其意为代表众小厮或众门客。千同“仟”, 仟佰,谓千人百人之长也。请安是一种礼节,但打千儿并非是什么礼节。第八回中,钱华是买办行的领导人,代表买办行全体工作人员向宝玉请安,故称打千儿请安。
第八回中钱华段落是伏笔,第六十一回十个“钱”段落是应笔。伏笔处“钱”有定性强,特指钱华本人;应笔处“钱”无定性强,泛指以钱华为代表的买办行子们。三段论中,中项在大前提中处于主词的地位,有定性强;在小前提中处于宾词的地位,无定性强。
章法是宏观逻辑,逻辑是微观章法。第十七回妙玉出场回为妙玉伏笔,谈的是妙玉本人。第四十一回妙玉二次出场回为妙玉应笔,“妙玉”二字无定性增强有定性削弱,谈的是成窑盅子。第五回所谓“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意为金玉之质的成窑盅子落入泥巴腿子刘姥姥之手,这是借成窑盅子描述妙玉天生洁癖的古怪性格,并非是说妙玉的80後命运。妙玉的这种性格原型,历史上只有倪雲林才有。第二回中,已经交代了倪雲林此人)昨儿上头给亲戚家送粥米去,四五个买办出去,好容易才凑了二千个来。(按:已婚女子分娩,第五天或第七天娘家备米、面、鸡蛋等食品和一块衣料前往抚慰,称“送粥米”,或作送祝米,又称送米、送汤米、送糖米、送米糖、下汤、送乳汁米、看欢喜、吃面、吃大面、做日子)等我那里找去?你说给他,改日吃罢。”
第六十四回
仍欲往下说时,只见有人回道:“琏二爷回来了。適才外间传说往东府里去了好一会了,想必就回来的。”宝玉听了,连忙起身迎至大门以内等待,恰好贾琏自外下马进来。于是宝玉先迎着贾琏跪下(按:程乙本为“跪下打千儿”,袭自梦稿本的旁改旁添。其他版本均无“打千儿”。
第六十七回简文版有“旺儿又打着千儿回道”这样的表达,这就明确地将“千儿”理解为一个词了,也就是说,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梦稿本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将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打千儿请安(代表众属向主子请安,特指奴才中的头领向主子请安的行为)之“打千儿”视作了一种跪拜礼,不请安也打千儿。),口中给贾母王夫人等请了安,又给贾琏请了安。(按:此时贾母王夫人等离场而不在场,故贾琏是代表贾母王夫人等接受跪拜请安礼)二人携手走了进来。只见李纨、凤姐、宝钗、黛玉、迎探惜等早在中堂等候,一一相见已毕。因听贾琏说道:“老太太明日一早到家,一路身体甚好。今日先打发了我来回家看视,明日五更仍要出城迎接。”说毕,众人又问了些路途的景况。因贾琏是远归,遂大家别过,让贾琏回房歇息。一宿晚景不必细述。
b.夏末秋初悖论
第六十七回
袭人说:“如今园子里这些果品有好些种儿,倒是哪样先熟的快些?”老祝婆子说:“如今方入七月的门,果子都红上来了;要是好吃,还得月尽头儿才熟透了呢。姑娘不信,我给姑娘摘一个,姑娘尝尝。”
(按:“如今”指如今园子里。果子一入秋都开始泛红,八月底熟透。本月是八月。
由乾隆时期“义重冒名”的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制作的百二十回《红楼梦》续书梦稿本此回与第二十二回一样,使用了其不同于原著“不知”字样的章回结尾套语“未知”,这是续书人曹家“雪芹”对康熙时期原著文字进行文化犯罪的核心证据,但他并未直接涂鸦原版。
续书人断章取义,将“如今”理解为七月初,此以其自作聪明的第六十七回简文版中“夏末秋初”字样为标志。其中“立松轩”富察明义所抄的蒙府本此回属後期补抄,沿袭了梦稿本,有窜行脱文。
乾隆时期梦觉主人敦诚所抄的“甲辰”本因以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甲戌”本为底本,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保真了“甲戌”本的文字,故两回文字须用“甲辰”本。由“罥烟主人”敦敏组织抄写的列藏本这两回文字为他人分抄,校改甚多,虽为繁文版,但不可采用)袭人正色说道:“这哪里使得!不但没熟吃不得,就是熟了,一则没有供鲜,(按:成熟供鲜)二则主子们尚然未吃,咱们如何先吃得呢?你是这府里的陈人,难道连这个规矩也不知道么?”老婆子笑道:“姑娘说的有理。我因为姑娘问我,我才这样说。”心内暗说道:“够了!我方才幸亏是在这里赶蚂蜂,若是顺手儿摘一个尝尝,叫他们看见还了得!”袭人说:“我方才告诉你要口袋的话,你就回一回二奶奶,叫管事的快作去罢。”言毕,遂一直的出了园子的门,就到凤姐这边来了。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3:59 +0800 CST  
4)对谶语的不解
第二十二回
猴子身轻站树梢。【庚辰(戚序、蒙府)夹批: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打一果名。【戚序(蒙府)夹批:的是贾母之谜。】(按:白居易《种荔枝》: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贾政已知是荔枝,【庚辰夹批:的是贾母之谜。】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後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然後也念一个与贾母猜,念道: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庚辰(戚序、蒙府)夹批: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打一用物。(按:张廷玉铭荷叶砚,砚铭曰:“体自浑朴,质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隶书,下署“癸未年菊月 澄怀主人 题”十字行书,另有“古希”及“松斋”连珠小印,字迹不同。
张廷玉著《澄怀主人自订年谱》卷二:“(三年乙巳)八月十八日,天坛祈谷坛内、太宗、世祖、圣祖配享之神位修整礼成。廷玉奉命同大学士嵩祝扫青行礼。是月,上以三年服制期满,始举经筵,廷玉进讲“博厚所以载物也”一节,上称喜。阅日,从群臣请,驻跸于圆明园。以苑东戚畹旧园赐廷玉与大学士朱轼及南书房翰林吴士玉等居之。园在御苑之东,相去半里许,奇石如林,清流若带,曲榭长廊,凉台燠馆之属,无不备具。园未署名,因忆康熙癸巳(1713年)秋,扈从塞外,蒙圣祖御书“澄怀”二大字以赐,今所居之地,碧水涟漪,不染尘滓,于“澄怀”之义有会心焉,敬以二字名园,所以志两朝圣主之恩,示子孙于不忘耳。”
金圣叹 《序三》:“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张廷玉的号“澄怀主人”用典金圣叹 《序三》,早已有之。十年後1713年康熙皇帝赐书“澄怀”。1725年张廷玉以之命名澄怀园。)
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庚辰侧批:太君身份。】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回头说:“快把贺彩送上来。”地下妇女答应一声,大盘小盘一齐捧上。贾母逐件看去,都是灯节下所用所顽新巧之物,甚喜,遂命:“给你老爷斟酒。”宝玉执壶,迎春送酒。贾母因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做的,再猜一猜我听。”贾政答应,起身走至屏前,只见头一个写道是: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庚辰(戚序、蒙府、甲辰)夹批: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按:是元春之谜,不是元春之谶。用典宋代郑思肖《餐菊花歌》“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指省亲时间,所谓“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与娇杏同列,且“侥幸”表达结构均为‘惊-喜’结构。)
贾政道:“这是炮竹嗄。”宝玉答道:“是。”贾政又看道: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庚辰(戚序、蒙府、甲辰)夹批:此迎春一生遭际,惜不得其夫何!】
贾政道:“是算盘。”迎春笑道:“是。”又往下看是: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庚辰(戚序、蒙府)夹批(甲辰夹批:此探春远適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按:《诗经•大雅》:“天位殷適。”《注》殷適,殷之嫡嗣也。《礼记•檀弓》:“扶適子,南面而立。”【远適】指第五十五回“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那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等事。
第六十六回李纨、探春、宝钗三个“镇山太岁”下台,王熙凤这个“巡海夜叉”重新执政後,即是第十三回所谓“三春去後”。探春【远去】是其中一春去後。“远远”故复修辞格。
孔融临终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第二十二回【事败】藏词修辞意为“谗邪”“谗言”,指後九回中邢夫人、王善保家的进谗。“王善保”典出杜甫《哀王孙》“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王粲 《赠蔡子笃》:“风流雲散,一别如雨。”《康熙字典》:“孙,又遁也。【春秋•庄元年】三月,夫人孙于齐。【闵二年】九月,夫人姜氏孙于邾。”【事败诸子】指第七十七回晴雯、蕙香(即四儿)、耶律雄奴三人)
贾政道:“这是风筝。”探春笑道:“是。”又看道是: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庚辰(戚序、蒙府)夹批: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金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一披法服,已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卢文弨注:“僧衣缁,故谓世人为白衣。”比丘为了滋养色身,而向人乞食。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一般意译为“乞士”,俗称“和尚”。第七十四末文字中,“大和尚”。【为尼】即“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并非是说惜春“结局”是後来做了尼姑)
【庚辰眉批:此後“破失”俟再补】(按:P506。《三命通会》卷十“玉井奥诀”:若岁运上扶起恶陷之气,兼会煞局者,即为沉论丧败、悔吝破失之气类也。甚则死无葬身之地,须空亡并煞方断。“破失”指贾政悲谶语。
庚辰本十回一装,第二十二回并非在端点,何言破损?)
贾政道:“这是佛前海灯嗄。”惜春笑答道:“是海灯。”
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按:唐代高骈《风筝》“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
只见後面写着七言律诗一首,却是宝钗所作,随念道:【庚辰附批:暂记宝钗制谜云: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甲辰夹批:此黛玉一生愁绪之意。】(按:“甲辰”本抄手梦觉主人敦诚抄袭了其底本康熙时期“甲戌”本的批语,但因不理解为何宝钗所制的谜语内容却谶及黛玉,故将此谜归为黛玉所制,对前後段落进行了篡改。蒙府本保留了所有的下半回正文,却因同样不理解批语而将批语删去。故第二十二回下半回应萃取蒙府本的正文和“甲辰”本的批语。
第五回香菱判词实为黛玉被判词,它与宝钗制谜一样,指向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内缺】与【未成】虽不是同一回事,但二者是有联系的,那就是都以黛玉为枢纽。)
【庚辰: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按:“甲戌”本第一回【书未成】即是【此回未成】,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完成。芹即芹溪,指作书人“梅溪”——张英(1637-1708)长子张廷瓒(1655-1702)。
第二十二回下半回由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丁亥夏直接补充完成于靖藏本。靖藏本和“甲戌”本【“今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中,第二十二回有结尾文字,这是以靖藏本为底本的蒙府本有可代原版结尾文字的原因。根据庚辰本预留空间,此结尾文字有600字左右。“甲辰”本文字总量不足,梦稿本文字总量有馀,故二者均非原笔,且“甲辰”本文字是由梦稿本文字删改而成。梦稿本中“未知次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中“未知”字样章回结尾套语胎记证明:梦稿本前八十回也是广义续书。郑藏本使用了梦稿本,程甲本使用了郑藏本,故程甲本同梦稿本。
“壬午除夕”字样作补语,则可确定作者死于壬午除夕当日(【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于壬午除夕】)。“壬午除夕”字样作状语,则只可推出壬午除夕及其後所有年月日作者都处于死亡状态。同样地,“丁亥夏”时作者也处于死亡状态。)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5:48 +0800 CST  
三、科学的探佚是老鼠来月经——B大点事
【未成】是个原稿问题,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作成。【删去】是个版本问题,靖藏本和“甲戌”本第四页正面开头部分和第五页正面开头部分进行了删繁就简的操作。【迷失】是个版本问题,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2页正面、第17页背面呈等差数列的两页或因墨水泼撒而致废,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蟋蟀附近部分迷失。【内缺】是个预备版本问题,己庚二本第六十四、第六十七回或因殉葬作书人而先天内缺。这些问题都是很明确的问题,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与80後风马牛不相及。
对当代读者而言,【删去】【迷失】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有问题的只是【未成】【内缺】。处理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成】问题,我们须萃取盗版脂本中的蒙府本(或戚序本),它在此处保留了原版文本;处理己庚二本第六十四、第六十七回【内缺】问题,我们须萃取盗版脂本中的“甲辰”本,它在此处保留了原版文本。诸版本传播到现在,其传播情况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糟,我们其实可以用简单的萃取法获得最逼真的原著,犯不着汇校。
科学的探佚正因是老鼠来月经——B大点事,所以探佚学没有必要独立为一学,它可以归入版本学,作为版本学的一个专题来处理。
【未成】【删去】【迷失】【内缺】都是康熙时期事,【对清】却是乾隆时期事。前者需要後者来证明。
乾隆时期成书胡说的庚辰本【对清】後眼悖论及其消歧解悖是作者论体系科学化建设的福音,但对版本学来说却是一种悲哀,因为这意味着庚辰本前七十回是康熙时期原版而後九回却是乾隆中期盗版,也就是说目前所有版本的後九回都是盗版,我们只能使用梦稿本的底文作为代原版,参以蒙府本。列藏本、“甲辰”本、庚辰本的後九回都或多或少使用了梦稿本的改文,不可信任。对版本学研究而言,後九回是难点。
庚辰本前七十回成本于康熙时期(每一个定本(十回)都至少有一例典故鉴定其为原版),後九回补抄对清于乾隆中期(乾隆二十一年,即乾隆丙子年),因此,庚辰本的标准称谓应该是庚辰-丙子本(康熙庚辰-乾隆丙子本)。传统红学家苦苦求索的所谓“丙子本”,其实就内孕于庚辰本中,他们犯了骑马找马的逻辑错误。
1)【迷失】
第二十回
【庚辰(蒙府)侧批:好极,妙极,毕肖极!】【庚辰眉批: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昌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按:P440。【狱神庙】指张法官所在的清虚观,狱神是活人而非死人。第二十七回特设“四月二十六日”为饯花日,正是为第二十九回“遮天(遮卫天子)大王圣诞”之论做铺垫的。
《淮南子•要略》:“《人间》者,所以观祸福之变,察利害之反,钻脉得失之迹,标举终始之坛也。分别百事之微,敷陈存亡之机,使人知祸之为福,亡之为得,成之为败,利之为害也。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惬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昌花”袭人】用典宋代刘克庄《赵昌花》“要识洛阳姚魏面,赵昌着色亦名家。可怜俗眼无真赏,不宝丹青宝墨花”,意为被袭黑李嬷嬷喷粪的袭人 。宋代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近时名画:李成、巨然山水,包鼎虎,赵昌花果。成官至尚书郎,其山水寒林,往往人家有之。巨然之笔,惟学士院玉堂北壁独存,人间不复见也。包氏,宣州人,世以画虎名家,而鼎最为妙,今子孙独以画虎为业,而曾不得其仿佛也。昌花写生逼真,而笔法软俗,殊无古人格致,然时亦未有其比。”这是历史上“昌花”一词首次成词。
茜雪与小红相映衬,这种映衬在第二十九回中。
庚辰本第二十回畸记【狱神庙“[劝]慰宝玉”】,指靖藏本(戊寅本)第二十九回第十七页。茜雪至狱神庙所呈【[红玉]正文】则在第二页。
第2页(背面)、第17页(正面),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的迷失两页之间具有等差数列分布特征。可以推知:靖藏本抄写时用的竹纸是未分切原纸(8×3或16×3),形同一幅画轴,连同【“卫若兰”射《圃》文字】(第二十八回中,冯紫英蟋蟀文字),三页为六稿。第二十九回这二页的迷失是因右上方的墨水不慎泼到已誊有文字的纸上第二列或不慎撕了第二列造成。
【稿】同“稾”,《韵会》:“禾茎为稾,去皮为秸。古有罪者席稾飮水。”【稿】字意味着作此题记时靖藏本虽是按版本规制制作但尚是未分切状态(这种未分切状态与原稿的不分切状态不同,故一个叫版本一个叫原稿),究其所指等于半“页”。
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与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是父子关系。父子是一家人,故批书人使用资料,畸记称作【“借”阅】。【“借”阅者】不是别人,正是原稿批书人“松斋-脂砚斋”高士奇(1645-1702)。三人因康熙南直书房即南斋、直庐而形成工作联系,都是“国务院办公厅”的秘书,乃大内国手级的超级知识精英。)
第二十六回
【庚辰墨眉批: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庚辰墨眉批: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甲戌眉批: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按:P586。狱神庙指张法官所在的清虚观,狱神是活人而非死人。
“甲戌”本丁亥春起抄,丁亥夏尚在抄。“甲戌”本是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最後整理版中出现校书题记,这就意味着它还是一个待刻印版。若是终结版,就不应该出现校书题记,终结版中保留校书题记是不得体的。
庚辰本此二批有落款且天头字被切,故是原版固有的批语。
所谓“茜色”,就是在素白的象牙工艺品上添加彩色。由于象牙很容易吸收色彩,染上色後会渗入内里,染错了很难擦去,弄巧反拙,故加色需凭经验,极为小心谨慎。染牙真正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应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的牙雕,是先雕刻後染色,刻有缠枝宝相花纹,红色花纹是用矿物颜料涂成。《石头记》中“茜雪”名出茜色牙雕工艺。畸记中的【“茜雪”红玉】是用雕刻艺术术语称谓小红这个角色,【“茜雪”红玉】就是红玉,“雪”指象牙。第二十二回中,狭义脂批则称茜色牙雕制品为【茜牙】。第五十二回正文中的“小牙刷”乃节节草,是古代清除牙雕污垢的材料;第四十回象牙镶金的筷子第六十三回象牙花名签子都是牙雕制品,晴雯所用小牙刷是清洗象牙花名签子用的。
顾张思《土风录》为其在吴门授徒之暇所撰,嘉庆三年(1798年)刊行。卷首有乾降六十年(公元1795年)钱大昕序,嘉庆三年朱珪序各一。《土风录》卷二“打醮考”:“黄老之学,本于清净自然,地狱天堂,何尝言及。黄冠辈见僧获利,从而效之,送魂登天,代天肆赤欠,谓之练度,可笑甚多,如罗天大醮、平安大醮,名目不胜记述,即今之打醮也。”
元代王哲《西江月》:“悟彻儿孙伟貌,夺衣白夺餐肴。笑欣悲怨类咆哮。正是豺狼虎豹。不与同居打闹,回头便载青包。恁随雲步访三茅。同话清虚道教。”“清虚观”也就是道观,是道观的典雅语体说法,出自元春口中,它不是特指而是泛指。凤姐口中称观为庙。特指第二十九回中的清虚观,脂批畸记用的是【狱神庙】字样,意指张法官所在的清虚观,狱神是活人而非死人)
第二十六回
【甲戌:前回倪二,[此回]紫英,[後回]湘莲、玉菡,四样侠文,皆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按:晋代崔豹《古今注•鱼虫》:“蟋蟀,一名吟蛩。一名蛩。秋初生,得寒则鸣。”宋代周密《西塍废圃》:“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第二十八回中,冯紫英出题“蟋蟀”可基于宋代周密《西塍废圃》“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典故射“《圃》”字。这一段文字被版本校书人畸笏叟称为【“卫若兰”射《圃》文字】。其中,【“卫若兰”】基于《百家姓》“冯陈褚卫”典藏代修辞指冯紫英。【射】字乃“射覆”之射,第六十二回中有描述。
庚辰本中,第645页是【“卫若兰”射《圃》文字】,第646页缺“唱毕,饮了门杯……快说底下的”一节151字。也就是说,狭义的【“卫若兰”射《圃》文字】并未迷失无稿,迷失无稿的是紧邻下页的内容。
庚辰本以己卯本为底本,己卯本以靖藏本为底本,故知三大预备版本皆先天缺少这节文本。康熙时期制作最後整理版“甲戌”本时,这节文字就必须动用原稿。原稿是画轴形态的,不便翻阅,且未必在手边。
批书人第三十一回脂批【若“兰在射圃”】是针对“若兰”一词拆词修辞,校书人第二十六回畸记则更上层楼,是针对“射圃”一词拆词修辞。之所以会出现【“卫若兰”射《圃》文字】这种复杂表达,是因为第六十二回射覆游戏的游戏规则是原创特设的,并非古人的那种经典玩法,给校书人的印象较深;另外,卫若兰在後文再也没有出现过故成了冯紫英的陪笔性角色,校书人就对“卫若兰”进行了藏代修辞。
丁亥春起抄的最後整理版的“甲戌”本上本应去掉却依然存在的第二十六回【红玉“茜雪”】眉批和【“卫若兰”射《圃》文字】回後总评,证明抄手在抄此回时,第二十八回和第二十九回原稿(带脂批)还未在手边,预期不定,故保留题记以方便交接)
第三十一回
【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後数十回——若“[贾]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按:顾名、拆词修辞格。
第三十一末总评中所提及的“[贾]兰在射圃”在第二十六回上下半回过渡段落中,而“若‘兰在射圃’”则在第四十九回中。所谓【若“兰在射圃”】,意思是若第二十六回贾兰骑射的第四十九回湘雲胡服,它用典“胡服骑射”代指第四十九回。
麒麟应笔所在回第四十九回和麒麟伏笔所在回第三十一回分别是《石头记》完璧全部七十九回的顺、逆两个黄金分割点,故有“31+49=80”之金麒麟恒等式。)
2)【未成】
第一回
【甲戌(靖藏)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獭头和尚,何怅怅!】
(按:哭成此书即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作成此书。“解”为排解、【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与正文中意为理解、领会的“解”不同,故复修辞格。宋代苏舜钦《亡妻郑氏墓志铭》:“余时待尽于苫次,退而又哭于室中。”【待尽】意为居丧尽礼,这里是父亲为去世的长子居丧尽礼(守制三年)。“尽尽”故复修辞格,重不见重,特犯不犯。
【獭头和尚】指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高士奇(1645-1703)。《长短经》:“鹿头侧长,志气雄强。兔头蔑颉,意志下劣。獭头横阔,心意豁达。”荀子《成相篇》:“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书未成】特指第二十二回下半回即【此後‘破失’】文字(用典《三命通会》卷十玉井奥诀“若岁运上扶起恶陷之气,兼会煞局者,即为沉论丧败、悔吝破失之气类也。甚则死无葬身之地,须空亡并煞方断”指贾政悲谶语)未完成。此半回文字丁亥夏由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补作于靖藏本,丁亥春(1707年)起抄的最後整理版“甲戌”本予以过录。以靖藏本为底本的蒙府本保存了这半回文字。
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 (1655–1702)壬午年十月去世,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在此年除夕合家团圆夜曾哭芹。从原版落款分布情况看,壬午年到乙酉年间隔三年无题记,此为守制之期(父母为长子守制也是守制);壬午九月之後畸笏叟就再无题记,而“甲戌”本【泪笔】眉批提及【壬午除夕】这个团圆时间,那就说明作书人死于壬午九月之後壬午除夕之前。康熙时期,只有张廷瓒满足这个条件。
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字卣臣,号随斋,是清代名臣、文学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老宰相)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的长子,与纳兰容若(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同龄且齐才。靖藏本中曹寅(1658-1712)诗後有其【卣臣,己卯年录】字样题记。我们百度“‘干涉政事’+康熙”,可一步到位得知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是高士奇(1645-1703)。原著作书人、原稿批书人、版本校书人皆为康熙南直书房大内国手级超级精英,《石头记》为弘扬封建主旋律的国家巨制,它天生就是按名著的规格打造的。)
【甲戌(靖藏紧接)眉批:今而後,惟愿造化主(v.)再出一芹,一“脂”(v.)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日泪笔】
(按:【余二人】指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自己和已经过世的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
【再出一芹】意为再出一最後整理版即期望中的此本“甲戌”本,“一芹”为指物谦语。【一脂】之“脂”为动词,意为附加脂批,且是朱批,包括眉批、侧批和双行夹批。诸版本中,有且只有“甲戌”本的眉侧夹是清一色的朱批,故所谓【一芹】乃是特指“甲戌”本。
【造化主(v.)】典出《三命通会卷十二络绎赋》:“参造化之无机,测五行之妙理,判人命之得失,决一世之荣枯。”“亦有源浊而流清,岂无松散而裔苦。(如水,生于土令,其源本法,运行西北,主化金,金化水,其流不亦清乎?若此者,先生凶,後主吉……)。”【主(v.)】在这里是个动词,为命理学术语。版本校书人希望汇靖藏本、己卯本、庚辰本三大预备版本之源浊,形成正式版本“甲戌”本之流清。康熙时期有且仅有三脂一靖四大原版,预备版本与正式版本之间是浊源与清流的关系。
【甲午八日】是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计划性落款时间,标示其计划性的正是“八”字,藏词修辞意为卦。甲午日即第三十一天,上承壬午除夕,故为癸未年正月末。
今传“甲戌”本是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它以名副其实的“甲戌”本——靖藏本为底本,两者版本格式一致。“甲戌”本和靖藏本第一回比其他诸本多(12*18)*2=432字石变玉文,但靖藏本无棠村序两页。这说明棠村序两页是制作己卯本时开始追加的,这种追加造成的後果是己卯本、庚辰本石变玉文两页432字被删去,此增彼删。最後整理版的“甲戌”本则将棠村序言纳入康熙皇帝玄烨御审後亲撰的凡例,恢复了靖藏本石变玉文两页432字。棠村序言恰好占有靖藏本版式的两整页,共(12*18)*2=432字。)
第二十二回
【庚辰附批:暂记宝钗制谜云: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甲辰夹批:此黛玉一生愁绪之意。】【甲辰夹批:此黛玉一生愁绪之意。】(按:“甲辰”本抄手梦觉主人敦诚抄袭了其底本康熙时期“甲戌”本的批语,但因不理解为何宝钗所制的谜语内容却谶及黛玉,故将此谜归为黛玉所制,对前後段落进行了篡改。蒙府本保留了所有的下半回正文,却因同样不理解批语而将批语删去。故第二十二回下半回应萃取蒙府本的正文和“甲辰”本的批语。
第五回香菱判词实为黛玉被判词,它与宝钗制谜一样,指向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内缺】与【未成】虽不是同一回事,但二者是有联系的,那就是都以黛玉为枢纽。)
【庚辰: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按:“甲戌”本第一回【书未成】即是【此回未成】,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完成。芹即芹溪,指作书人“梅溪”——张英(1637-1708)长子张廷瓒(1655-1702)。
第二十二回下半回由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丁亥夏直接补充完成于靖藏本。靖藏本和“甲戌”本【“今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中,第二十二回有结尾文字,这是以靖藏本为底本的蒙府本有可代原版结尾文字的原因。根据庚辰本预留空间,此结尾文字有600字左右。“甲辰”本文字总量不足,梦稿本文字总量有馀,故二者均非原笔,且“甲辰”本文字是由梦稿本文字删改而成。梦稿本中“未知次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中“未知”字样章回结尾套语胎记证明:梦稿本前八十回也是广义续书。郑藏本使用了梦稿本,程甲本使用了郑藏本,故程甲本同梦稿本。
“壬午除夕”字样作补语,则可确定作者死于壬午除夕当日(【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于壬午除夕】)。“壬午除夕”字样作状语,则只可推出壬午除夕及其後所有年月日作者都处于死亡状态。同样地,“丁亥夏”时作者也处于死亡状态。)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6:19 +0800 CST  
3)【删去】
第十三回
【靖藏: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淫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後恣意——足为世家之戒。
“秦‘可卿’淫丧[sāng]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可卿]魂托凤姐贾家後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宝玉]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却[第]四、五页也。】
(按:唐代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淫丧[sāng]天香楼】即正文“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它仅仅只是上半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中的一小节,不是指整个上半回。【淫丧[sāng]】即非“礼丧”,“淫”乃奢意,指秦‘可卿’的丧礼不合礼制、越规逾节。《礼记•曲礼》:“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左传•定公十五年》:“邹隐公来朝。子贡观焉。郑子执玉高,其容仰;公受玉卑,其容俯。子贡曰:以礼观之, 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
【贾家後事二件】指祖茔和家塾两件家计长策大事。【“安富尊荣”(第七十一回中)“坐享”(第六十三回中)人】指被警幻的贾宝玉。【赦之】即详改略,故有【删,却是未删之笔】之论。【遗簪】是成语“遗簪堕履”的缩成语,二字格成语。【遗簪“[宝玉]更衣”诸文】意为旧有诸文中宝玉“要衣服换了”之後两页文字,用典宋代卫宗武《和玉峰春吟》“料得宫花仍似旧,庆无堕珥与遗簪”。
畸记用【遗簪】字样,是特指【旧有“《风月宝鉴》”之书】即《石头记》前十六回(即原书)。也就是说,就像【[後文]“《十二钗》”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即内在续书)另有概念称谓【今作】【“今书”】一样,其对偶概念【旧有“《风月宝鉴》”之书】即《石头记》前十六回(即原书)也有概念称谓【遗簪】。【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今作“《十二钗》”之书】=《石头记》,16+63=79。
【今作】【“今书”】【[後文]“《十二钗》”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内在续书)都是原稿批书人“松斋(空空道人)-脂砚斋(情僧)”高士奇(1645-1703)狭义脂批中的概念,【遗簪】【旧有“《风月宝鉴》”之书】(即《石头记》前十六回,原书)都是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畸记中的概念。显而易见,版本校书人畸笏叟是针对原稿批书人脂砚斋的概念,完形其对偶概念而有【遗簪】【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之谓。同样地,畸笏叟针对原著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的“曹雪芹”(曹衣出水的幽默人格化形式),在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的“甲戌”本楔子中也插入了“吴玉峰”(吴带当风的幽默人格化形式)。“‘芹’溪”是对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的谦式尊称,藏代修辞格。
[第]四、五页是按“甲戌”版式计的,“甲戌”本的版式协同最早的誊清本靖藏本的版式,故靖藏本有此批。【删却是未删之笔】在第五页,【补天香楼未删之文】在第六页。“甲戌”本第十三回共十一页,畸记所言显然不包括回前总评。【遗簪“更衣”诸文】意思是宝玉“要衣服换了”之後文字,这种表达与第二十六回畸记【“卫若兰”射《圃》文字】是指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蟋蟀文字之後文字道理相同。康熙时期靖藏本(戊寅本)、己卯本、庚辰本三大预备版本第二十八回均有151字的空白,康熙丁亥春起抄的最後整理版的正式版本“甲戌”本已以原稿补齐。
第十三回正文标题中的“可卿”,本意是指警幻之妹,这里藏代修辞,指秦氏。这个修辞意思是秦氏有警幻之妹的兼美之美。第七回标题中的“周瑞”,也是藏代修辞指周瑞家的。第十五回标题中的“铁槛寺”藏代修辞指馒头庵。标题中的藏代修辞,为我们理解藏代修辞格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安富尊荣”(第七十一回中)“坐享”(第六十三回中)都属于庚辰秋月所评的内容,而该批在靖藏本中先在,若作书人七十九回完璧全部成书时间是庚辰年当年,则无版本誊抄时间,故成书时间必在庚辰年(1700)之前,四大原版中最早的落款——靖藏本中的【丁丑(1697)仲春】可作为成书时间。
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恒产琐言》《聪训斋语》分别展现了【“[可卿]魂托凤姐贾家後事二件”】之家计长策。这是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是张英(1637-1708)的重要证据之一。《恒产琐言》:“吾友陆子名遇霖字洵若,浙江人,今为归德别驾,其人通晓事务,以经济自许,在京师日,常与之过从,一日从容谈及谋生,毕竟以何者为胜。陆子思之良久曰:予阅世故多矣,典质贸易权子母,断无久而不弊之理,始虽乍获丰利,终必化为子虚。惟田产房屋,二者可持以久远,以二者较之,房舍又不如田产,何以言之,房产乃向人索租钱,每至岁暮,必有干仆,盛衣帽著靴,喧哗叫号以取之,不偿则愬(su)于官长,每至争讼雀角,甚有以奋鬬(dou)窘迫,而别生祸殃者。稍懦焉,则又不可得矣。至田租则不然,子孙虽为齋(zhai)民,极单寒懦弱,其仆不过青鞵(xie)布衣,手持雨伞,诣仙人之门,而人不敢藐视之,秋谷登场,必先完田主之租,而后分给私债,取其所本有,而非索取所本无,与者受者,皆可不劳,且力田皆愿民,与市尘商贾狡健者不同,以此思之,房产殆不如也。余至今有味乎陆子之言。”《聪训斋语》:“读书固所以取科名、继家声,然亦使人敬重。今见贫贱之士,果胸中淹博,笔下氤氲,则自然进退安雅,言谈有味。即使迂腐不通方,亦可以教学授徒,为人师表。至举业乃朝廷取士之具,三年开场大比,专视此为优劣。人若举业,高华秀美,则人不敢轻视。每见仕宦显赫之家,其老者或退或故,而其家索然者,其后无读书之人也;其家郁然者,其后有读书之人也。山有猛兽,则藜藿为之不采;家有子弟,则强暴为之改容。岂止掇青紫、荣宗祊而已哉?予尝有言曰:“读书者不贱”,不专为场屋进退而言也。”
《河南通志》:“归徳府,粮捕通判,陆遇霖【江南常州人监生康熈二十一年任】祖承祚【正蓝旗人监生康熈四十二年任】。”陆遇霖1682年至1702年二十年来一直为归德别驾。张英1681年乞假回乡重新安葬父亲,回乡安葬父亲后,又在家乡龙眠山构筑房屋,居住数载,1686年返朝,因此“在京师日”当是指1681年之前。作书人张廷瓒1679年考中己未科二甲二名进士,随父张英聆听陆子之言当是1679年至1681年之间,而张英1681年至1685年这段时间实际上是在实践陆子之言,置办房地产。
1690年六月,张英奉旨兼管詹事府外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七月,张英调任礼部尚书,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担任礼部尚书三个月后,康熙斥一等公佟国纲所写的祭文为"极为悖谬",张英则因未能详审祭文而被免去了礼部尚书职务。后来,张英因教习庶吉士不严有曾被连降三级。1692年十月,康熙恢复了张英礼部尚书的职务,命其仍兼管翰林院、詹事府。1699年,康熙将张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石头记》序书人“棠村”梁清标(1620-1691)卒于1691年,其所序旧有“《风月宝鉴》”之书即所谓【遗簪[堕履]】乃《石头记》前十六回,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命删【淫丧[sāng]天香楼】即正文“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文本细节,正因1691年佟国纲事件而发,属面向康熙皇帝的思想政治表态,故用“赦”字。命删和删繁就简的行为早已于1691年即已发生,题记则是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于【丁丑仲春】完成之后。
第五回狭义脂批中的“干涉政事”和第十三回畸记中的“赦”都是面向康熙皇帝作思想政治表态的特征关键词,具有极强的时事性。由此可充分证明原稿批书人“松斋-脂砚斋”是高士奇(1645-1703),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是张英(1637-1708),他们各自因自己曾经的政治上的伤痛而批、记)
第十三回
闲言少叙,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凄,也不和人顽耍,【甲戌侧批(己卯、庚辰、戚序、蒙府夹批)(甲辰:与凤姐反对。)淡淡写来,方是二人自幼气味相投,可知後文皆非实然文字。】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甲戌侧批: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按:《本草纲目》:“有阳乘阴者,血热妄行;阴乘阳者,血不归经。血行清道出于鼻;血行浊道出于口。”)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搊[chōu](校者注:蒙古王府本此处作“搂”)扶,(按:《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昨日我和爹搊扶着娘进来, 秋菊抱娘的铺盖来。”《醒世姻缘传》第四回:“ 珍哥此时腹胀更觉好了许多,下面觉得似小解光景。搊扶起来,坐在净桶上面,夹尿夹血下了有四五升。”康熙二十年(1681)苏州初刻的周在浚所著的《醒世姻缘传》(《恶姻缘》)後期刻本弁语有环碧主人李秉绶(1783-1842)“辛丑(1841)清和望後午夜醉中书”或“戊子(1828)清和望後午夜醉中书”,这是该书道光年间在同一书坊相隔十三年的两个刻本。周在浚致颜光敏信札:“闻台驾有真州及句曲之行,故未敢走候,此时想已归矣。天气渐爽,稍迟尚期作郊外之游也。《恶姻缘》小说,前呈五册,想已阅毕,幸付来价。因吴门近已梓完,来借一对,欲寄往耳。诸容面教不一,修翁老先生。晚在浚顿首”。康熙十八年(1679年),蒲松龄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周在浚《醒世姻缘传》(《恶姻缘》)蒲松龄《聊斋志异》几乎是同年产生的作品,两部作品作者并非同一人)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庚辰侧批:又淡淡抹去。】这是急火攻心,【甲戌侧批:如何自己说出来了?】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按:靖批所谓【[宝玉]更衣】段落。此处在“甲戌”本的第四页正面。所删文字为第四页正面开头和第五页正面开头两段文字,是由详改略,故曰【删,却是未删之笔】。),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
第十三回
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并尤氏的几个眷属【甲戌侧批(己卯、庚辰、戚序、蒙府、甲辰夹批):伏後文。】尤氏姊妹也都来了。贾珍便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推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後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甲戌侧批(靖藏眉批):删,却是未删之笔。】(按:略写。详写的越礼而丧(sāng)的文字被删去。这一节处在“甲戌”本的第五页正面开头部分。删繁就简)【靖藏眉批:何必定用“西”字?读之令人酸鼻!(按:“天香楼”,靖藏本作“西帆楼”。)】(按:用典明代万民英《三命通会/卷七论小儿》“又一说,一时分方向:如木命,向东方者受生气,向西方者受克生;贵贱寿夭,以是别之” 。西帆楼改为天香楼,是因为二者同出一典:宋代贺铸《楼下柳•天香》“满马京□,装怀春思,翩然笑度江南。白鹭芳洲,青蟾雕舰,胜游三月初三。舞裙溅水,浴兰佩、绿染纤纤。归路要同步障,迎风会卷珠帘。离觞未容半酣。恨乌樯、已张轻帆。秋鬓重来淮上,几换新蟾。楼下会看细柳,正摇落清霜拂画檐。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梅隐王 诗词”和“楼天香 诗词”都是倒序检索法所用关键词,此记)。後文“樯木”段落亦因此诗衍生而来)……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後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有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按:[好事终]指的是第十三回“对坛按七作好事”。《水浒传》第二回:"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箓,禳救灾病。"
水陆法会全称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汉传佛教中,仪式最隆重、功德最殊胜的法会,依水陆仪轨进行七天方可圆满。启建一堂水陆法会,需七昼夜才能功德圆满。分内坛、外坛等七个坛口,外坛共分大坛、诸经坛、法华坛、净土坛、楞严坛、华严坛。
水陆之缘起:乃梁武帝梦一高僧告之六道四生受苦无量,宜建大斋以普济之。志公禅师劝武帝广寻经教,随即从天竹遣迎大藏经于法云殿。耗三载披览群经,一众大德费心历血编写水陆仪轨。首于金山寺启建,由梁武帝当请法斋主。因此早期之水陆法会乃由朝廷启建,时至今天。由一般信徒共同发心集资修设者,称为众姓水陆;如果财力雄厚,发大心独资营办,称为独姓水陆。独姓水陆于内外坛外特别加设大型密坛。
贾珍于天香楼为秦“可卿”特别加设大型密坛,由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此段情节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校书人畸笏叟畸记称之为【“秦‘可卿’淫丧[sāng]天香楼”】。“丧”字读平声,名词活用为非谓语动词。《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疏:“淫,谓过奢侈。”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即典出《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八项规定是现代版的齐八政,齐八政是古典版的八项规定。)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黔(按:三脂一列为“黔”字。蒙府本、梦稿本为“约”,“甲辰”本及程甲本、程乙本为“钤”qián。舒序本作“黔”,参考梦稿本旁改为“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甲戌眉批:旧族後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三十年前”事见书于“三十年後”,今余想恸血泪盈。】(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霍去病的家观念。同理,胸怀大志的康熙皇帝南直书方大内精英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批书人“松斋-脂砚斋”高士奇(1645-1703)、版本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自然也是以爱新觉罗家为家。体现这种家观念的,就是《石头记》文本中独特的艺术性“复姓”—— 姬子(庄周)、【赵香梗先生】(苏轼)。
我们在《百家姓》中所见到的复姓是词汇词,但在《石头记》中所见识到的复姓却是短语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称庄周为姬庄周,称苏轼为赵苏东坡。显而易见,作、批、校书人都以巧妙的方式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康熙皇帝和大清皇室的忠诚。其中,高士奇【吾家】【余家】表述最为直白,故康熙皇帝与高士奇感情最深。
脂批经常玩【余家】【吾家】的游戏,给人的印象好像是说自家私事,须红外检索批书人家事,其实不然。这个东西指的就是皇家,是通过推理指皇家,而不是独立判断指皇家。
三段论:
苏轼是苏家人,苏家人是大宋赵家人,故苏轼是赵家人;
庄子是庄家人,庄家人是周代姬家人,故庄子是姬家人。
才子都是“复姓”,先姓国姓,後姓家姓,所以正文和畸记中会有“姬子”(庄子。第五十六回中)和【赵香梗先生】(苏轼,藏代修辞指作书人梅溪。第二十一回中)这样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表达。
《石头记》中,作书人“梅溪”张廷瓒(1655-1702)在第十六回用“咱们家大小姐”【文“忠公之嬷”】字样并在第五十六回中用“姬子”指称庄子(用“背道而驰”典故),批书人“松斋-脂砚斋”高士奇(1645-1703)频频用【吾家】【余家】指称爱新觉罗皇帝家,校书人“畸笏叟”张英(1637-1708)用【赵香梗先生】指称苏轼——这些表达,都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康熙皇帝和大清皇室的忠诚。张英家族和高士奇家族在康熙一朝甚至其後均受到器重,成为有清一代最煊赫的家族,这就进一步印证了科学红学“《石头记》是康熙时期成本成书的一部封建社会世家大族青春礼教官方思品高僧幽默还泪搞笑长篇章回玄烨钦审枢密定本小说,是弘扬封建主旋律、传递礼教正能量的国家巨制,是修身养性齐家用的文学《资治通鉴》”的判断。後人之所以读不懂、读不通《石头记》,是因为我们难以体会作、批、校书人康熙时期南直书房三大大学士的良苦用心。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逻辑修养不够,思维缺乏三段论推理性结构。须知,没有三段论推理的思维,就必然是庸俗不堪的,是毫无雅致可言的。)
【靖藏眉批:旧族後辈受此五病者颇多,余家更甚。卅年间事见知于卅年後,令余悲痛血泪盈面。】【庚辰眉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按:P284。用典宋代邵雍 《三十年吟》“比三十年前,今日为艰难。比三十年後,今日为安闲。治久人思乱,乱久人思安。安得千年鹤,乘去游仙山”。 《说文解字》:“革,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属皆从革;古文革从三十,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也。”《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何施而得斯于民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石头记》“黔束”一语由“不食嗟来之食”原创而来。“恸血泪盈”用典宋代王令《哭诗六章》“朝歌忧思多,暮歌无奈何。偶叹气亦绝,未恸血先沱。泪落入口少,不如出眼多。安得常病躯,不为瘠且瘥”,藏词修辞指王令《哭诗六章》。所谓的“庚寅本”作【血泪盈腮】,这是其为盗版的胎记)——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不知凤姐如何处治,且听下回分解。【甲戌眉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设坛]天香楼一节,少却 [第]四、五页也。(按:甲戌版式计,删的是两页正面的开头部分,详改略。删与不写之写不同,後者直接就是略写或侧写)】
正是:【戚序(蒙府)夹批:五件事若能如法整理得当,岂独家庭,国家天下治之不难。】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甲戌:“秦可卿淫丧(sāng)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可卿]魂托凤姐贾家後事二件(按:祖茔、家塾)”——嫡是“安富尊荣”(按:第七十一回中,宝玉口头禅)“坐享”(按:第六十三回中,宝玉口头禅)人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按:《礼记•曲礼》“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芹’溪”是对作书人梅溪的谦式尊称,藏代修辞格。
《康熙字典》:“嫡,通作適,别作的。”此处嫡字即的字。第二十二回【远適】即远嫡,乃指第五十五回中“镇山太岁”之一的探春认王子腾为舅,而不认赵国基为舅)
【庚辰: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按:如何死得风光,指另设一坛于天香楼)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叹叹!壬午春】(按:寿终正寝死去,丧礼热闹是得体的。像可卿这样年纪轻轻就死去,丧礼过于隆重就极不得体了,故称淫丧(sāng)。《礼记•曲礼》“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6:42 +0800 CST  
4)【内缺】
第五回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按:图是英莲图,下词却是判黛玉之词)後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甲戌(戚序、蒙府)夹批:却是咏菱妙句。】
平生遭际实堪伤。(按:第六十四回中。林黛玉私祭的是六月荷花神西施)
自从两地生孤木,【甲戌夹批:折(zhé)字法。】(按:姜夔《越九歌》的後面,既有《古今谱法》,又有《折字法》,云:“篪、笛有折字。假如上折字、下无字,即其声比无字微高;馀皆以下字为准。金石弦匏无折字,取同声代之。”所谓折字法,就是两个相同的单音词或双音词在一起,後词省写为 “ケ”或“ケケ”,姜夔所举例说明的是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妈妈”读为mā mɑ。脂批所谓【折(zhé)字法】针对的正文是“木”字,木乃八音之一,即柷敔,奏乐开始时击柷,终止时敲敔。【折(zhé)字法】意思是转折性的“[起承]转合”,第三句是开始,第四句是终止。脂批所谓“折(zhé)字法”双关命理,木克土,孤木难成林)
致使香魂返故乡。(按:第六十七回中,馈土物颦卿念故里)
第六十一回至七十回
【己卯(庚辰):内缺六十四六十七回】(按:此两回的缺失,不属畸记所谓【迷失】所指范畴,但却与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成】有关系。
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的“内缺”是己卯本抄成後抽出而产生的内缺(庚辰本以己卯本为底本复制其内缺,也就是说庚辰本没抄这两回),这两回涉及的黛玉内容预备在第二十二回宝钗制谜中形成谶语。两回文字留在作书人手边,第二十二回下半回未及补成作书人就去世了,而两回文字并非归并己卯本,故我们可以认为它殉葬了作书人。第三回宝玉摔玉一节中,林黛玉的玉就曾被摔成了两半,一半殉葬贾敏,一半生者留存——可名代玉。
作书人“梅溪”张廷瓒壬午年十月去世,丁亥春立碑。按照死者亡後三年方可立碑且後辈须在父母双亡後方可立碑的丧俗可知,张廷瓒之妻当是最迟于甲申年八月即已去世。
三大预备版本中,靖藏本第二十八回、第二十九回【迷失】,己卯本庚辰本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均【内缺】,故须有一个最後整理版——丁亥春起抄的“甲戌”本,这就是“甲戌”本【惟愿造化主(v.)再出一芹,一脂(v.)是书何本】的原因。
“甲戌”本的抄手当为作书人“梅溪”张廷瓒次子张若霈,也就是说,“甲戌”本是在校书人“畸笏叟”张英指导下于桐城老家抄写完成的。
赵吉士(1628-1706)《寄园寄所寄/附忠贞轶纪》:“是书辑予甲申岁当前(1704年)闻见,要属真核,且其言甚质,足为一时实录,爰抄其姓名,以备後人采焉……三月十九日自尽者,又有生员黄化龙与其母金氏、祖母贾氏、伯母范氏共四口。生员王三祝妻陈氏并二女,共三口。生员王有信母张氏,嫂朱氏、刘氏、韩氏,妻包氏,弟妇丁氏,侄女大姐,共七口。生员李调元母杨氏。生员阎梅母李氏。生员张炯庶母徐氏。生员包羲易伯母柏氏,女三姐,侄女大姐。生员朱用卿父朱字义。生员洪士望弟洪士奇。生员夏时行妻李氏妹三人。生员冯介妻于氏、嫂陈氏、侄女柏姐。生员温良璞妻李氏,女大姐。生员张廷瓒妻刘氏。生员黄维泰妻董氏。陈时泰妻曹氏。李尊元妻□氏妹三姐、七姐。”
《桐城耆旧传》第八十四:“若霈,廷瓒次子。字雲举,康熙四十七年(1708)举人,由内阁中书历任广西梧州知府。梧故多巨盗,立弓箭社,练乡勇,盗以稍息。擢苍梧道,整盐弊,创官消官运之法,以能政闻。卒祀‘名宦’。”)
第六十四回
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道:“宝兄弟要看什么?”宝玉因未见上面是何言词,又不知黛玉心中如何,未敢造次回答,却望着黛玉笑。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一面笑说道:“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後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可巧探丫头来会我瞧凤姐姐去,我也身上懒懒的没同他去。適才将做了五首,一时困倦起来、撂在那里,不想二爷来了就瞧见了。其实给他看也倒没有什么,但只我慊(qiàn)他是不是写了给人看去。”(按:《礼记•坊记》:“贵不慊于上。”注:“慊,恨、不满之貌也。”
“甲辰”本因以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最後整理版“甲戌”本为底本,此回严格复制,为“慊”字。列藏本、梦稿本、蒙府本、戚序本为“嫌”字,皆为妄改。)宝玉忙道:“我多早晚给人看来呢?昨日那把扇子,原是我爱那几首白海棠的诗,所以我自己用小楷写了,不过为的是拿在手中看看便易。(按:第四十八回中事。“昨日”即去年。宝兄在温柔乡、富贵场度年如日)我岂不知闺阁中诗词字样是轻易往外传送不得的?自从你说了,我总没拿出园子去。”宝钗道:“林妹妹这虑的也是。你既写在扇子上,偶然忘记了,拿在书房里去被相公们看见了,岂有不问是谁做的呢?倘或传扬开去,反为不美。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女工次之,其馀诗词之类,不过阁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要这些‘才华’的名誉。”因又笑向黛玉道:“拿出来给我看看无妨,只不叫宝兄弟拿出去就是了。”黛玉笑道:“既如此说,连你也可以不必看了。”又指着宝玉笑道:“他早已抢了去了。”
第六十七回
凤姐道:“珍大爷也是做官的人,别的律例不知道也罢了,连个‘服中娶妾、停妻再娶,使不得’的规矩也不知道不成?你替他想一想,他干的这件事,是疼兄弟还是害兄弟呢?!”平儿说:“只眼前叫兄弟喜欢,也不管日後轻重干系。”凤姐冷笑道:“这是什么‘叫兄弟喜欢’?这是给他毒药吃呢。若论亲,叔伯弟兄中他年纪又大,他又居长,不知道教兄弟学好,反引诱兄弟学不长进,担罪名儿。日後闹出事,他在一边站缸沿看热闹?真真我要骂不出口来。再者,他那边府里的醜事坏名儿已经叫人听不上了,必定也叫兄弟学他一样,才好显不出他的醜事。这什么作哥哥的道理?倒不如撒泡尿浸死了,替大老爷死了倒罢咧,(按:“罢咧”相当于别说、别提、甭提、别扯,“咧(liě)”为动词)活着作什么呢!?瞧东府大老爷那样厚德,每日吃斋念佛行善,怎么得了这样一个儿子、孙子?大概好风水都是他老人家一个人拔尽了。”平儿说:“想来不错。若不然,怎么这样差着隔儿呢?”凤姐说:“这件事,幸而老太太、老爷、太太不知道,倘或吹到耳朵里去,不但咱们那没出息二爷受打受骂,就是珍大爷和珍大奶奶也保不住,吃不了要兜着走呢!”连说代詈,直闹了半天,连晚饭没吃,推头疼。也没过贾母王夫人那边去。(按:《石头记》中,活人只吃早饭和晚饭,只有死人才吃午饭,故论及活人处凡有“午饭”字样者皆为盗版。有且只有“甲辰”本是代原版。
据《史学研究》载:宋代普通百姓大概一人一天吃1.5升粮食,搭配食用的副食品大约是粮食的40%。这些食物被做成两顿饭——早饭和晚饭。宋人不吃午饭,中午一般吃一点点心。购买1.5升粮食和所需副食品大约要花20文钱。算上婚丧嫁娶、年节应酬、穿衣住房,维持简单再生产平均每人每天需要生活费100文钱,基尼系数0.2,生活水平还不错。不过绝大多数百姓每天一个人也就赚100文钱,都是“月光族”。
《石头记》正文中多写的是宋人的生活,如第二十八回“神秘”的茜香国女国王——中国历史上最後一位女皇帝耶律普速完和第六十三回“诡异”的所谓耶律雄奴即是。宋代皇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他是“不用武备”的)
【己卯:石头记第六十七回终。按:乾隆年间抄本,武裕庵补抄】(按:己卯本补抄的结尾文字是“未知凤如何办理,且听下回分解”。章回结尾中的“未知”字样是续书胎记,原著标记乃是“不知”。
崇彝,蒙古族,姓巴鲁特,字泉孙,号巽庵、梅隖,六十後号裕庵,别署梅隖散人、选学斋主人。清末官户部文选司郎中。崇彝出生世家,好收藏书画,精鉴赏。武裕庵当是崇彝的随身武官。)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6:59 +0800 CST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过个好年 @弹指123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12 10:38:19 +0800 CST  
5)【对清】
第七十五回
【庚辰: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初七日[以己卯本为底本参考梦稿本重抄]对清[後九回]。缺中秋诗,俟“雪芹”——
□□□开夜宴,发悲音。□□□赏中秋,得佳谶】
(按:P1831。庚辰本第七十八回“祥”字抄袭自己卯本,缺一笔。藏笔是一种书法艺术,并非避讳。庚辰本“祥”字缺笔现象证明:庚辰本第七十八回特别是其中的《芙蓉女儿诔》部分对己卯本的抄录因这部分文字比较繁难并没有采取听抄的方式,而是改用了视抄方式。前七十回部分,两本款式一致的为视抄,不一致的为听抄。
庚辰本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中,“隆”字是个异体字,它与庚辰本第七十八回正文中的异体“隆”字笔迹一致而与前七十回康熙时期庚辰本原版中的非异体“隆”字不一致,前七十回清一色地“玄”字等缺末笔而後九回清一色地“玄”字等不缺末笔,前七十回与後九回泾渭分明,故知所谓【对清】就是对清庚辰本後九回,是後九回重抄、补抄对清。康熙庚辰本十回一个【定本】,该版本传播到乾隆中期,最後一个定本可能遗失了故进行了重抄。【对清】与己卯本(脂批)、梦稿本(正文)相关。庚辰本第七十五回中的“专洑上水”作“专没上水”,与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狗尾续书人曹家“雪芹”亲笔的梦稿本一致。对清之时,梦稿本已经抄出了前八十回。
所缺中秋诗为“乘槎访帝孙。虚盈轮莫定”两句的一节文字。就像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书未成】是指原稿第二十二回下半回书未成一样,乾隆中期补抄的庚辰本後九回之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中的【缺中秋诗】也仅仅是指缺两句中秋诗,诸版本在此有异文或脱文。
解经以理,校字如仇。明代夏兆昌编纂,蒋源镌刻,天启四年(1624年)石印本《书史纪原》上钤“楝亭曹氏藏书”印章是曹寅藏书章,但卷末“雪芹校字”题记则是“日照丁氏绂臣京华所得”的丁麟年(1870-1930)之兄丁守存(1812—1883)手迹。“雪芹”因《红楼梦》小说中“後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之“增删”(被理解为“修改”)而来,意思是校字者或像曹雪芹一样的校字者,乃丁守存典雅语体马甲,并非曹家“雪芹”落款。《石头记》楔子中的曹雪芹与吴玉峰一样无款非人,梦稿本续书第一百二十回中的曹雪芹则是曹家“雪芹”冒名,而《书史纪原》卷末“雪芹校字”之“雪芹”,则是冒名之冒名。
“甲戌”本收藏者刘铨福的後人刘博琴先生处至今还收藏有一方“雪芹”印章,乃赝品。“甲戌”是辗转多人才到刘铨福手中的,“雪芹”也不过是续书人的一个续书性绰号而已。2009年,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于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拍卖了一部康熙四十五年曹寅在扬州使院刊刻的《法书考》,书中钤有“曹霑私印(白)”“芹圃(朱)”“时于此种後少佳趣(朱)”“楝亭藏书(朱)”“甲子丙寅韩德钧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白)”多方印章和收藏者的题识,乃赝品标记,“楝亭藏书(朱)”与“楝亭曹氏藏书”真钤不合。
from基于原书(【旧有“《风月宝鉴》”之书】即《石头记》前十六回)APPE追加内在续书(【[後文]“《十二钗》”之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曰 “後因曹雪芹”(楔子正文中的“雪芹”乃动宾短语意为昭传“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几个异样女子”,“曹”意为曹衣乃是与吴带相对而言的绘画术语,人格化的“吴玉峰”“曹雪芹”皆无款非人),此是康熙时期事;from基于原著(七十九回完璧全部《石头记》)APPE追加外在续书(百二十回《红楼梦》後四十回,梦稿本),曰“果然有个悼红轩曹雪芹先生”,此是乾隆中期事。康、乾因“因”、“果”而有天壤之别:原著中的“曹雪芹”有定性弱无定性强,外在续书中的“曹雪芹”有定性强无定性弱。
【乾隆二十一年】是雍乾时期成书胡说名副其实的死穴。第七十五回属于【庚辰秋月定本】。若庚辰是指乾隆庚辰1760年,则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初七日对清时,无论庚辰本是对清的对象还是对清的工具(甚或两者皆不是),作为记录的载体——庚辰本都还没有出世呢。故知:【庚辰秋月定本】之庚辰只可能是康熙庚辰1700年,而不可能是乾隆庚辰1760年。此可一步到位鉴定庚辰本成书且成本于康熙时期。因此,正文和脂批中不可能有一星半点的涉雍涉乾内容。
庚辰本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不仅将康、乾区别了开来,也将二者联系了起来。它既解决了版本成本时间问题,也解决了原版版本传播学问题。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在曹家作封闭传播。这个封闭传播期有四十多年,若超过六十年,我们须另寻其他办法来确定庚辰本的成本时间。
庚辰本第七十五回“五月初七日”如此细致的时间只能是现在时(与表将来的“俟”字搭配),不可能是过去时或过去完成时。【俟】字决定了【对清】是一般现在时,【对清】是一般现在时决定了【庚辰】本是康熙庚辰本。庚辰本後九回的重抄对清是乾隆年间(1756年附近)对康熙年间(1700年附近)版本进行修复的行为,故曰【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是续书人续书起点时间标记,而非原著版本制作终点时间标记。
七十九回《石头记》中中药方剂名称全部出自康熙时期及之前。而续书中第八十三回则出现了只有徐大椿(1693~1771)《医略六书》才开始有的“(加减)黑逍遥(散)”(本方乃《局方》逍遥散加熟地或生地而成),此可证明《红楼梦》後四十回不可能作于康熙时期。续书并非是原著的一部分,两者不是“一个整体”。黑逍遥又见《四明医案》,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本书仅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篇》。《医宗己任篇》系集高鼓峰之《四明心法》、《四明医案》、吕用晦之《东庄医案》及董废翁之《西塘感证》四种而成。因此《医宗己任篇》必作于乾隆时期。
庚辰本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中的时间【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敏感时点。如果这个时间过迟,迟于乾隆庚辰1760年,我们就无法据此判定庚辰本(前七十回)成本于康熙时期(所谓庚辰乃康熙庚辰1700年)。如果这个时间过早,早于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的版本赍书人“玉蓝坡”张廷玉(1672-1755)的卒年1755年,我们就无法据此判定乾隆中期“义重冒[名]”的梦稿本狗尾续书人曹天佑(1715-1764)是欺世盗名者,顶多只能说他是一个幽默之幽默者。通过梦稿本前八十回拙劣的续书人改文,我们可以推知其卑劣的人格。“甲戌”本凡例页开头、第十三前总评页和靖藏本第一册封面下长方形字条上的落款当均为续书人曹家“雪芹”撕去,这些地方有钤印标示版权。
【乾隆二十一年】另一个用处是判定乾隆中期曹家店四大盗版的成本时间。三脂一靖四大原版成本于康熙时期。庚辰本後九回以己卯本为底本梦稿本为参本补抄对清于乾隆二十一年,故知曹家“雪芹”亲笔的梦稿本前八十回即抄袭删改自原著的部分必抄成于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之前。梦觉主人敦诚“甲辰”本以“甲戌”本为底本梦稿本为参本,梦稿本前八十回海量删改形成“甲辰”本海量脱文并为程高本所沿袭,故知“甲辰”本必成本于梦稿本前八十回抄成之後即1756年之後。以靖藏本为底本己卯本为参本的“立松轩”富察明义蒙府本没有使用过梦稿本,信息独立性强,更多地保留了原著文本的信息,抄成于1756年之前。以己卯本为底本靖藏本为参本的“罥烟主人”敦敏列藏本和梦觉主人敦诚“甲辰”本均或少或多地使用了梦稿本。“甲辰”本与诸盗版脂本相比唯一的出色之处,就是它在第六十四回第六十七回采用了原著文本,两回可代原版。总体来讲,四大盗版的抄写时间都在1756年附近,时间差别不大。至曹家“雪芹”去世前一年的五年时间是其续书时间,乾隆中期後四十回续书的创作进度与康熙时期前七十九回原著的创作进度具有古典一致性)
第七十六回
湘雲也望月点首,联道:
[乘槎访帝孙。虚盈轮莫定,(按:程甲本程乙本“槎”为提手旁,使用了舒序本)
黛玉笑道:“又用比兴了。”(按:梦稿本划掉“又用比兴了”五字,旁改为“对句不好合掌。下句推开一步,倒还是急脉缓受法”。蒙府本第六十四回有源出其底本靖藏本的【急脉缓受法】字样回前总评)。
因联道:](按:庚辰本、梦觉主人敦诚“甲辰”本脱此段。“罥烟主人”敦敏列藏本、“立松轩”富察明义制作或组织制作的被曹家雪芹充作预备续书的蒙府本、曹家“雪芹”正式续书梦稿本有此段。
这段文字梦稿本处在修改状态,但仍未定型。庚辰本、“甲辰”本脱此段回避了这个问题。乾隆二十一年重抄对清的庚辰本後九回在第七十五前单页题记中的【缺中秋诗,俟雪芹】当是指这两句中秋诗。“甲辰”本在妙玉续作诗歌部分抄袭了梦稿本的旁改部分。)
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按:“甲辰”本作“犹”,乃盗改。程甲本程乙本为“将”, 使用了舒序本)
湘雲方欲联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雲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象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湘雲笑道:“可是又见鬼了。我是不怕鬼的,等我打他一下。”因弯腰拾了一块小石片向那池中打去,只听打得水响,一个大圆圈将月影荡散复聚者几次。【庚辰(列藏)夹批:写得出。试思若非亲历其妙境者,如何模写得如此?】(按:模通“摹”)只听那黑影里嘎然一声,却飞起一个大白鹤来,【庚辰夹批:写得出。】直往藕香榭去了。黛玉笑道:“原来是他,猛然想不到,反吓了一跳。”湘雲笑道:“这个鹤有趣,倒助了我了。”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21 17:13:31 +0800 CST  
四、探佚学(古、今一切80後)的学术教训
只要有一条脂批不懂,你就有可能堕落为80後;而只有弄懂了所有脂批,你才能明白脂砚斋是不会长後眼睛的,从而死了80後这条心。读解的风险如此之高,这就决定了我们应该寻找一条80後判定公理,以在对脂批一窍不通的情况下能一步到位判定80後为莫须有。“无人批书不批全部完璧”就是这样一条公理。而事实上,科学红学正是在直觉地坚持这个基本常识的基础上读懂读通各条修辞繁缛的脂批并发现章法二进制的,也就是说,科学红学在面临脂学困难时,从来就没往80後想过。公理化思维大大提高了科学红学的治学效率。
就像数学史上建立判别式思想极大地提高了方程求解的效率,推动了数学的进步一样,红学研究中,也需要引进数学判别式思想和高斯代数基本定理。例如,我们用康熙时期三脂一靖四大原版中的己卯本、庚辰本第十七回中的【去秦可卿有七】(去即故去),就可以建立判词判曲读解的“去秦可卿”判别式:正十二钗中,有且只有秦可卿是死去了的,其他十一钗无一人死去,都活得好好的。因此,凤姐判曲《聪明累》并非说凤姐死了,凤姐判曲并非凤姐被判曲,而是著名的“红楼二尤”被判曲。其他诸钗也一样:某钗判词(判曲)并非某钗被判词(判曲)。红外学在判词判曲的读解上存在论题错误,故无一词一曲是读懂了的,十二岁作媳妇——什么都不懂。
无人批书不批全部完璧,这是探佚问题上的唯物论。有内在续书(【“《十二钗》”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就不需要外在续书(80後),这是探佚问题上的辩证法。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我们才能科学而简练地界定【迷失】问题乃特指靖藏本第二十九回第二页、第十七页的迷失即它是80前问题且是80前版本学问题,从而明白:对现代读者来说,这其实是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探佚学可划入版本学研究,不值得单列成一门沸反盈天的红学分支。一切80後探佚者都做的是80前穿凿(证)、80後附会(考)的低能游戏,这就跟红外索隐学干的是红内穿凿(证)、红外附会(考)的游戏一样,毫无学术价值。
80後玩的是“上帝存在”的周星驰无厘头游戏。一切80後都需要带脂残页作为代表证据,否则,根据“非,同小可”小概率反证法,科学红学只能判定80後不存在。
初涉红门的人,最初接触到的概念是抄本与印本。检索关于程高印本的帖子,会发现其中提到“混入正文的脂批”这一说法。《红楼梦》百二十回续书在前八十回部分,无论是印本中的程甲本、程乙本,还是抄本中的梦稿本,都有混入正文的脂批。如果读者在後四十回中能够找到混入正文的脂批,则《红楼梦》百二十回一个整体论就可以成立,否则作品就只能划分为原著与续书,两者不是一个整体。80後原稿探佚学的问题与之有所不同,就是你必须提供带脂残页作为代表性证据,须知:画饼是不能充饥的,充饥起码也得是残羹冷炙才行。总之,一切80後都须在80後带有脂批作为文证,且须提供纸质书页作物证——80後不是你“物为心役”的地方。
原著有自己的内在续书(《石头记》後六十三回)。从统计指标的角度看,内在续书有指标名称【“《十二钗》”书】(或【今作】【今书】),有计量单位“回”,有指标数值“六十三”,有时间“十载”,有空间“首尾皆或不分回或不分章”,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统计指标。而80後特别是其中周星驰无厘头的80後原稿探佚学,则是无法统计的玄学梦呓,徒增笑饵。
无带脂残页和无混入正文的脂批,分别是80後原稿探佚学和百二十回一个整体论这两股80後流氓恶势力的先天逻辑软肋。
任何学科中都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物理学、数学等学科莫不如此,红学也不例外。折中主义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杂交品种,其本质仍是唯心主义;诡辩法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杂交品种,其本质仍是形而上学。80後四十回续书中有部分原稿论就是折中主义的东西,我们用“无混入正文的脂批”统一证伪。“真事隐,假语存”就是诡辩法的东西,科学红学创立反切双因素分析法对这种对联文化的双因素悖论予以证伪,并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定为单因素悖论,用形式逻辑方法予以证伪。在辩证法问题上,中国哲学是双因素悖论或多因素悖论,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所推崇的东西)是单因素悖论,只有马克思哲学(《资本论》中的哲学)才是解悖的哲学。因此,要玩转哲学,仍与玩转红学一样,应精读原著,不要精读二道贩子的东西。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21 17:13:49 +0800 CST  
无人批书不批全部完璧,这是探佚问题上的唯物论。有内在续书(【“《十二钗》”书】,即<石头记>後六十三回)),就不需要外在续书(80後),这是探佚问题上的辩证法。
楼主 batsbird2008  发布于 2018-02-22 09:44:55 +0800 CST  

楼主:batsbird2008

字数:63810

发表时间:2018-02-12 18:21:0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2-23 08:20:51 +0800 CST

评论数: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