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4.关于光速和不同射线速度的思考

4004.关于光速和不同射线速度的思考
2018.1.3
光速大家已经熟悉了,大约每秒30万千米。不同射线也有不同的运动速度,我不是十分清楚,就不介绍了。让我注意的是“太阳风”的“风速”,网上搜索有每秒200——800千米的不同说法,想来速度未必恒定,与某些射线只有光速十分之一的说法还是大相径庭的。
“太阳风”就是宇宙风,宇宙射线的局部表现形式,只不过来自太阳。我最初以为宇宙射线由基本粒子构成,后来才知道主要由“氢”、“氦”元素构成,比例为“氢”射线百分之八十九,“氦”射线百分之十,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不过百分之一。
太阳为什么会辐射“氢”、“氦”射线呢?本身就与万有引力定律相悖,想来与正反物质形态的相互排斥有关,而正反物质形态的相互排斥就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
还有一种可能:阳光在运动过程中也会发生聚变反应,生成正反“氢”、“氦”元素,也就是正反两种宇宙射线,各自受到不同物质星球的吸引和排斥,产生不同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以“射线”的形式存在。这也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可见万有引力只是局部表象,不是真理。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也叫“增温层”,厚达数千千米,温度高达数百到数千K。传统解释是紫外线作用,我认为是核裂变使然,其中隐藏着核聚变。宇宙射线既然是“氢”、“氦”射线,拥有很高的运动速度,与地球大气撞击必然发生裂变或聚变过程,地球大气不同于宇宙射线的成分主要是这样形成的。由于运动过程中宇宙射线的密度不同,速度不同,产生核裂变、核聚变的深度也必然不同,所以不同星球的大气成分也不尽相同。
我看过一本介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书籍,那是一项庞大工程,也是巨大的耗能工程,对于研究元素构成和基本粒子意义重大。对比太阳“风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核聚变未必需要光速,可能“风速”就行。光速只能击碎粒子,风速可能产生聚变。
联想到平时的各种风速和季风、洋流,我认为不仅与温度变化有关,可能与磁场变化和正负电荷的分布运动亦有关联。
物质有不同形态,光子也有不同形态。正反物质相互排斥才有不同宇宙射线相对独立的存在,偏正负电荷光子只有结合才能形成质子和中子,产生化学元素。所以,偏正负电荷光子不能简单的称为正反光子。
太空中的偏电荷光子可能具有趋向性,不同物质形态的生物对不同偏电荷光子可能有不同的感知程度,不同物质星球对不同偏电荷光子的吸引和排斥可能也不相同,都可能产生“黑洞”现象,未必是光子都不能“外泄”。单方面的摄取与系统的形成和物质、能量的交流状况不符,片面思维产生的物理学观念亟待破除!
在粒子加速器中采用不同的“风速”撞击不同的粒子和化学元素,可能有不尽相同的物理效果,未必非得光速,是我撰写本文想要说明的问题,仅供参考。

楼主 王东镇  发布于 2018-01-03 08:02:53 +0800 CST  

楼主:王东镇

字数:1119

发表时间:2018-01-03 16:02:5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1-04 02:53:50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