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光片羽摘录——带给我启发的只言片语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6 00:44:08 +0800 CST  
作者:佩子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440328/answer/1794287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朋友说:“大概是,每年几乎北大清华一个没有,浙大三本几乎绝迹,985都很少,211算很牛逼,二本算中上,真·三本是主流的程度。”

。。。

我沉默了,还是不甘心地追问:“可是他们都好努力啊!这样岂不是很不公平?!”

朋友望着窗外,半晌回过头,看着我,认真的一字一句地说:“如果到了高中,努力还是决定性因素的话,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而一个人,如果到了高中,还去问要多努力才叫努力的话,那么他对学习这件事情的认知根本没有入门,甚至关注的点都错了。”

朋友解释道:“拼努力是对的,但问题在于:绝大部分人的拼努力,都是在拼一种努力的表现。比如先前那个老板说的情况一样,每天熬夜一点、两点。但是这种表面的努力恰恰证明了一种懒惰,不去努力思考自己学习系统的现状、漏洞、潜力,麻木地跟随大多数人走上了一条自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道路。

比如,“高中么,就是要刷多少道题,要每天熬夜到几点,要有那么几次痛苦到崩溃边缘的经历,你没有做到,说明你没努力,你失败是活该。你做到了,那你就获得了一种鸡汤似的自我满足和陶醉,既感动了自己,又落下一个好名声,即便失败,别人也会说:那孩子没啥可说的,确实是尽力了,只是运气差了点&家庭环境差了点&脑子差了点。”

我深表赞同,确实如此。

朋友补充道:“学习是一个系统运作问题,一个大脑和信息的二元的系统,如何让这个系统高效运行,这个是关键的关键,而通常定义下的‘努力’,是以战术上的努力替代战略上的努力。这是很可悲的,当然也不可悲——毕竟中国是一个第三世界的国家,需要筛选掉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高考表面筛选的是知识能力,深层筛选的是认知和意识,你的认知和常人无异,凭什么你能上位?你不具备战略上的努力,也就必然走不远。
————————————————————————————————————
心酸而现实。有时想想为什么武侠小说里,悟道总需要隔绝人世?可能是只有在绝对孤独的环境中,一个人才能想清楚路在何方,该怎么走下去。只顾低头走路,如果方向错了,可能越走越偏。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6 03:11:31 +0800 CST  
楼主:TY萌鹿 时间:2017-04-25 18:52:52
怎样让他觉得这个女孩不好,他在老家的时候女孩一直想见面,他就不见,我觉得有一部分原因是女孩的目的性表现的太强了,就是觉得他不错,想和他恋爱结婚吧,现在有很多女孩给我咨询,在网上遇到不错的男孩子,我想这里可以给大家上一课。

网络上确实有不错的男孩子,需要你认真筛选,因为网络给人的虚幻感,同时需要你更加认真的经营好自己的形象!!!从这些方面看,这个女孩也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首先,优秀的男孩子是不缺少女伴的,他们也很精明,知道如果表达自己的财力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对于没有责任感的男孩,只要你漂亮跟你见面恋爱都可以,结婚他们才不着急呢,但是,有极少的有责任感又优秀的人,他们不想和你结婚就不会和你确定恋爱关系,而且明确的表达了自己不相亲不恋爱,就是想找人聊天而已,不是一个圈子才敢交浅言深,小帅哥一开始就是这样给楼主说的,这才深深的引起了我的注意,觉得这个人不错!!所以我现在才不大管他聊天。

他不想恋爱,我就更不想了。而且自我觉得他不错以后,就又减少了登录软件的频率,因为当时我就聊了他一个人,期间还把软件卸载了,从两三天登录一次到一周上一次,回复他给我的留言,我必须经营好我的女神人设。

这里要介绍下这个女神人设,你做不好更让人讨厌,那就是你这样的理由,女神很多追求者,才不会在网上热情呢,但是,我的说法是,需要在网上泡妞找妹子聊天的男人现实得多失败啊,所以我也不常上去,偶尔无聊了上去看看他们怎么装逼。。一方面我的女神人设包住了,另一方面表达了我有对人基本的防卫心理,我没那么好骗私生活也不乱,虽然和你在网络上认识但绝对不是乱交网友的人!
见到不错的人,就是少聊天,赶紧找机会见面!行不行聊不出来,见一次就知道,你们就从网友升级到了普通朋友,一切不再是虚拟的。要死要活就是一次,楼主倒是不怕见面,楼主有车有颜关键还有心机。。。大多都成了楼主观察这个世界的窗口,真满意的还就小帅哥一个。

楼主就以做朋友的名义和他见面,一切的感情只能在真实的见面以后才能表达,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这样对两个人才是真实的,那个女孩就是和他聊太多了,会让人想他是不是也和其他男人聊那么多?而且没有见面就那么热情,就喜欢成那样,又是寄东西又是整天打电话的,小帅哥都说觉得她这样很奇怪。没见面能喜欢成这样?喜欢的是他什么呢?会让人觉得这个女孩有点不切实际,像聪明如小帅哥这样的人怎么会喜欢一个真有点蠢的女孩呢,他们喜欢真聪明但是会装蠢的,哈哈。
————————————————————————————————————
网络认识的人切忌交浅言深。现在很多人的交友途径都是交友软件,如何经营自己的网络人设是个很好的问题。我觉得:
1.视平台决定态度。比如探探、陌陌上认识的人要表现得更加冷淡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约炮软件,那么你就要展示你不是约炮的那种人。如果是兴趣爱好的软件就可以活泼点。
2.见面前保持冷静克制。人性都是不喜欢上赶着、跪舔冷若冰霜的。所以保持适当的礼貌和热情,把自己当作女神。如果对方态度冷淡就果断放弃,反正不过是网络里的虚幻。如果一开始就跪舔,以后的感情路会更加坎坷。
3.保持理智的态度,别贪心。网络上的面具太多,不要轻易相信高富帅、白富美的谎话。掂量自己轻重,理智选择。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6 10:22:42 +0800 CST  
因为我俩这分手也不是吵架,也不是因为冷淡感情没了或者出轨,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之前都不愿意提起,所以也彻底的分不了,这种问题只能等他下次回来见面谈。

我生气的是他虽然那么喜欢我,但是却没有反抗家里的决心,又舍不得离开我,我觉得这就是渣了,再好都是渣,知道不可能有未来就别耽误我青春。所以下次见面再聊聊,看看怎么样吧,如果他太懦弱了我可能也不会那样爱他了,不行就拜拜,再好楼主都跟他拜拜。

大家记住四个字“物极必反”。我们姐们中有感性的,有理性的,但是你不管是哪种做的太极端都不好,你都不会享受到美好,我所希望的大家也是,表现的感性一点没关系,但是你骨子里要拎的清,你表现的冷酷无情,好像看透红尘一样,就没有人愿意让你感受到温情,我知道大家都是渴望得到温情的,因为那种温暖失去以后很痛苦所以干脆就不要了。
楼主之前就知道,但是亲身体验到,才又了解了这个弱点的强大。

是正常人,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人,都会有基本的恻隐之心,会害怕自己伤害到别人,你越可怜,他就越心痛。

楼主就是这样,那天看到他的表现,真的是心疼,他已经激发出我的保护欲了,在相爱的两个人身上,这种感觉太致命了。

所以我觉得大家没必要表现的太强,你表现的弱一点,真的会得到更多,会哭的孩子才有糖吃,大家在做某一个要求的时候,用委屈去表达诉求,可能会更容易达到目的吧。

装可怜也不是得一直用,要关键的时候用,你平时坚强,才能凸显你的委屈更珍贵,打个比方,昨天有个妹子问楼主,说男朋友不经常回他微信,觉得他不关心自己,患得患失的。我觉得这种事你直接说你为啥不回我信息,你要多回复我,要不然我会乱想。。有点不合时宜,这样更适合感情再深一点的,如果你这么说了,他接着我行我素,你不是更难过了。所以我告诉他,下次见面的时候装委屈呗,问他说自己发的信息是不是打扰到他了,一脸无辜的像是真怕打扰他一样,他肯定说没有啊,那你就说没有你还不回复我,我每次都是好想你忍不住,但是你不回我就觉得打扰到你了,好难过,我都不敢再跟你聊天了。。。等等吧。。楼主又教大家怎么撩了。。。反正就是这样,举个例子是不是更好明白了呢?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6 10:23:30 +0800 CST  
楼主:TY萌鹿 时间:2017-05-09 09:55:05
上一层那个层主的截图说的简直不要太对!包括之前很多妹子和我咨询,说喜欢上一个比自己大不少的大叔,我都是劝他们小心一点,上面提到了冷血的男人,这个是和年龄有关系的,年龄越大,遇到的事情多了,看淡了很多事,自然就冷血了,这种冷不就是楼主一直在帖子里耳提面命的心态吗?你拼的就是谁比谁对得失看的更淡,谁比谁更冷。但是你的冷只需要偶尔表现一点,大多数时候你得热,这个分寸你要遥控好。

比如你有没有能力一接触就知道这个男人冷血到什么程度,看透人生到什么程度,年龄越大越可怕,你还要看透利弊得失的关系,而其实很多时候,你被骗是因为相信了承诺相信了他们夸大其词的炫耀,你什么都没得到呢,就先献身了,或者你就让自己变成了一只待宰的羔羊。
————————————————————————————
其实就是贪心了,企图获得自己能力范围外的东西。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6 10:30:12 +0800 CST  
楼主:TY萌鹿 时间:2017-05-18 17:06:42
先来说一个事吧。

小帅哥上周回来,给我说的一段话,

他说:我太了解你了,你一定会骑驴找马的,但我希望你过的好,如果你遇到比我更好的,就告诉我,那样离开你我不会难过的,如果你发现他不好,一定得回来找我,我还会要你的。

这话听着多感人啊,小帅哥超级聪明,情商超高的,我俩也算是势均力敌了,他虽然这样说了,我会那样做吗?我只会因为他这样而更加珍惜他给我的爱,而不去骑驴找马的,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他怎么可能这么伟大啊!!他怎么会想让我骑驴找马啊!!找了还能回去找他!!傻逼才信啊!!但是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说你不许找别人,而且跟我也不确定,这人情我得买了吧,聪明情商高就是这样,用最舒服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好还卖个人情。

他是套路我了,他愿意套路我而不是其他女生,而我也是,我套路他而不是其他人,他愿意用最好的方式让我感动,让我更爱他,这不就够了吗?我用心机套路他又怎样?神烦那些拿单纯当炫耀资本告诫别人简单点的人,呵呵,希望帖子里别见到了。
————————————————————
单纯记录下这招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6 10:32:56 +0800 CST  
作者:阿萨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697467/answer/1794309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不请自来,现在在四大做咨询。曾使用公司内部数据做了一个员工离职分析,研究为什么员工会离开公司以及怎么才能留住有价值的员工。分享一下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发现...

不仅仅是四大,一般公司都可以将人分为三类:a.杰出员工,b.一般员工,c. 差劲员工:

部分杰出员工会嚷嚷着要走,但其实只是想告诉老板:“我需要升职加薪了,今年的bonus不能少。”至于是否真的会走,不一定。但这一类员工,往往可以通过升职加薪而留下。这也是我们项目的主要研究对象。
大量一般员工只是以开玩笑的方式抱怨自己工作任务重,这在四大呈周期性(忙季)的发生。对于老板来说不用担心,因为这部分人不会走,而且这部分员工占大多数。换句话说,这个群体也很难找到比四大更好的跳槽机会。
少量表现差劲的员工常常也说自己要走,而这无异于自掘坟墓。在下一次“小黑会”或者公司策略性裁员的时候,这部分员工就会被谈话。
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找出第一类人和第三类人。对第一类人给“胡萝卜”,在你真的寻找下家前稳住你的心。对第三类人“上大棒”,可能分配不好的任务,或者给较低的评分,逼你离开。

至于比例最高的第二类人,基本上公司领导层是不关注的。因此你可以抱怨工作不开心,跟同事或者老板说你想跳槽,但请找准自己的定位。

结论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第二类人,甚至是第三类人,这个时候最佳的策略是“闷声发大财”。即使你是第一类人,如果升职加薪不能满足你的职业需求,也大可不必告诉别人你打算离职。因此唯一可以有效利用离职的人只有在公司内寻求晋升的杰出员工。

对于老板来说,最难防的其实那些从不抱怨的杰出员工,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跳槽的意思,而且他们也根本没打算给你挽留他们的机会。你只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收到一封辞职邮件。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0:12:58 +0800 CST  
题外话,我们的数据分析发现,四大员工最在乎的无外乎加薪频率,和年度的评分(毕竟和升职加薪挂钩)。于是我们一位天才的高级合伙人提出了一个计划把一年一加薪变为一年两次加薪机会,但控制总数额不变...

这让我想到了朝三暮四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人,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养猴的老人宁可减少他与家人的食物也要满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然后晚上四颗,够吗?”猴子们都站了起来并且十分恼怒。他又说:“给你们橡实,早上四个,晚上三个够了吧?”猴子都非常高兴然后一个个都趴在地上。
---百度百科

然而我们何尝又不是一群猴???

作者:阿萨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697467/answer/1794309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哈哈哈哈哈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0:13:22 +0800 CST  
关于投行为什么把一个人当N个人狠命用,而不多招几个人的问题,我引述一个咨询界的朋友的观点大意,再糅合一些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1.多人协同分担的工作方式更适合那些分工细的工种,而投行人员的面对的工作内容相对于社会其他工种是更加非标准化的,也就是"变数"较大。这种情况下,如果更多的人参与就意味着项目内部需要以几何级数增加沟通,沟通成本骤增,导致管理成本也相应爬升,总体的效益/成本比反而更低(因为工作内容过于非标准化,沟通成本很高。而如果问题都在你自己脑子之中消化处理了,沟通成本是零)。所以投行的项目员工潜力全开的工作状态对组织是最有好处的。当然,这也要求从业人员够smart(潜力低,就是全开了也是战5渣啊),所幸而投行严格筛选进来的员工大多具备这种素质。
2.投行接触的很多项目信息相对机要,非常不适合让太多人成为知情人。
3.这个圈子里有精英文化传统,进了就得认。精英一方面体现在能处理高强度的项目——也就是至少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精力,时间管理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等软硬技能,否则根本做不过来。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财富上——人越少,每个人就分到的越多。

作者:marco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33153/answer/185560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1:44:16 +0800 CST  
作者:vasall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50913/answer/526088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想到哪里讲到哪里 不要觉得我没有条理,只是有碎片时间说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吧,可能穿插一些八卦,回答中不会涉及任何公司,就不要乱猜了1、junior的时候大家都拼命的加班,和大家看到的听到的一样,经常连续很多天,没有独立的房间,都是open space 只有带着睡袋到办公室,实在不行就眯一会,vp告诉我,你不能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休息,不要一个月就会奔溃。而且各家投行都把无休止的加班当做公司文化,这是很要命的,明明做好了,看着别人加班也不好意思走。2、Bloomberg这个工具 对于新来的童鞋来说,第一位的就是记住各种快捷键,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效率一下提高的不是一点两点。Instant Bloomberg 是大家互(cao)通(zong)有(shi)无(chang)最常用的工具啦,大家知道的各大行外汇交易员开盘前互相做LIBOR的报价,都是用这个咯。并且Bloomberg公司会根据某人长时间不登录Instant判断是否离职,以及截获聊天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得到有用信息进行出售。3、学校里学的大部分东西都是bullshit,都要重新开始学。4、会无休止的出差和各大机构以及家族信托、对冲基金的人会面,一般freshman 都可以头等出行,住Ritz 都是正常的。穿梭于世界各大城市会让新人自信满满,光圈褪去,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5、华尔街的企业文化以狼性著称,管理文化,至少在我待的几家都是简单粗暴,vp md对下属谩骂进行人身攻击都是正常不过的,在高压力、高收益(风险)情况下,任何人都没有好心情,开始我也被刺激的要死要活,觉得世界是灰暗的,被骂过后有时真的会丧失信心,刚去一家公司,要对一个模型处理,用到一种从来没见过的泛函,leader要下班之前要,我到了6点钟,还在研究那种算法,直接被骂成狗,在这里,不管你学的什么专业,学的如何,更看重的是你迅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投行以及对冲基金永远走在金融领域的前沿,所学的知识也是最新的,每个从业者都要时刻保持打鸡血状态才能走的越来越远。

作者:vasally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50913/answer/5260881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1:53:02 +0800 CST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50913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50913/answer/1233992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经历概述:
美东乡下20名左右大学EECS本科 -- 纽约投资银行IT -- 自营交易quant dev -- 对冲基金alpha researcher只能算是刚刚入伍吧毕业后到入职现在的岗位工花了3年,这一路算不上太顺。不太顺的核心原因是:需要转行平心而论,华尔街不是这几年北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佳选择,起码从报酬和劳动时间的性价比上来说不是。硅谷为代表的西部,才是真正活少钱多的地方。想起我父亲打小对我的期待,在西海岸做码农简直就是perfect fit啊——坐办公室,不辛苦,挣得多!然而,然而当时还是很固执地来了华尔街,有如下几方面原因:1. 那时候投行的工资尚未彻底被FLG玩爆(当时是entry level已经玩爆了,senior level大家都还有06年左右的美好回忆)
2. 自己掂量着自己的性格虽然也不太适合华尔街;但我更不是天生喜欢研究软件然后做黑客的人,我有能力写好程序,可我不会成天用业余时间去钻研最新技术.
3. 感觉华尔街被神化+妖魔化得很严重,网络和书本上的信息都明显比较浮夸,用自己career的开端去探索究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4. 以后可能回国发展,在对IT创业不是很有激情的前提下,在华尔街混几年貌似是个对回国不错的铺垫接着正式上班没过多久就迅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1. lower pay, but longer hours (compared to west coast)。咦,传说中的bonus呢?
2. 投行IT的同僚们的业务水平和格局大多实在难以恭维,中人之资的人群中,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难提升自己
3.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做到比同辈成功,最有效的途径是:办公室政治。我并没有鄙视用办公室政治的开拓职业路线的意思,一点也没有。只是觉得在这个白人是爷+天竺人抱团+华人内斗的大环境下,口语不好人不帅如我,要去逢场作戏杀出一条血路,以便在一个中人之资的人群中当一个中层干部,折腾了半天无非还是泯然众人,成为一个稍微体面点的北美猥琐男
4. 干的活很无聊,不够炫(喂,哪怕让我多学点以后很有前景的技术也好啊);说是在投行,对于这个行业如何盈利的细节所知了了。就算积累几年经验,回国发展除了吹吹水,毫无核心竞争力可言。我工作后几年,看着一茬又一茬小本/硕士/甚至博士,接受投行IT的offer,并且对着未来的精英生活无限期待的时候,我常会拿以上的现实情况来给他们泼冷水。然而他们大多还是会和当初固执的我一样,踏入这个坑。我不觉得自己多高明,自己也曾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只是惋惜罢当我认清这个尴尬的处境后,就必须要开始想对策了。我终究没能下定决心悬崖勒马而奔向FLG;而要继续留在华尔街的话,性价比最高的改变现状的方向是,离开投行,去buyside(主要是quant trading group)做front office quant dev。考虑如下:1. 需要的skillset基本都具备,只需稍做打磨;
2. slightly shorter hours but potentially much better pay
3. 同事的质量会高一些,可以和相对更优秀的人打交道;干的活也更能锻炼人一些,好歹了解量化交易系统或工具的开发也多少算门手艺。
4. 可以近一步了解一家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这里即是交易);如果运气好可以在接触和学习后成为核心团队的一员(参与交易)。转行之路是相当不顺的。久疏战阵如我甚至有时候连面试都拿不到。再加上说什么的猎头都有,一开始也很难去识别,凭空创造出很多诱惑G点,求职方向变得混乱,完全没有一个坚定的中短期目标,很大程度分散了准备的经历。再加上我开始求变的时候入职也就半年多,所以也没有特别急着去找,待满一年再说也没那么大不了。在一再碰壁之后,重新整理思路,才发现在精力有限而任务的难度不小的情况下,必须要集中火力才有胜算。这才逐步明确了之前说的要去quant trading group做front office quant dev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就算这样较为切合实际的目标也难度不小,因为每年涌入华尔街的junior talent太多了,而front office quant dev这样的opening也没有那么多,实在太难保证我在有限的竞聘机会中中成为hiring manager看得对眼的那个。所以凡是buyside的middle office dev我也都会去尝试。
————————————————————————————
判断思路和执行力值得学习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2:08:59 +0800 CST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350913/answer/12339924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里说的华尔街比较宽泛,我定义为在美帝境内的(非零售型)金融机构,主要是一些投行、一些hedge fund、prop trading firm,再加上mutual fund和乙方吧。在美帝,PE/VC接触的朋友很少,实在没有发言权,且都不提了鉴于大众看华尔街总是自带神秘光环;在生活中或是在网络/电视上,只要自称来自华尔街(或者纽约投行),就能被当作是精英来崇拜。有很多其他答案(甚至一些高票答案)也在炒人云亦云的八卦冷饭,并没有触及在华尔街打拼的有血有肉的经历。其实在华尔街这类公司工作的华人数以万计;这里先讲讲华尔街混迹的人群都大致分哪几类吧,一般都有华人参与:IT:
华人在华尔街的主力,人数众多,但差异很大。比较高端的IT基本是给HFT做low latency的程序员,有些非管理岗位也可以轻松到500k以上;其次还有些不那么核心的IT岗位,但是是给一些很客气的对冲基金干活,如Two Sigma之类的,工资可能比脸书和谷歌稍高吧,算上股票可能就不如了。当然还有一些是因为title混得高了工资水涨船高(投行IT的MD中位数500K+还是有的吧),但这也适用于其他所有的职业,这里就不谈了。不过刚刚提到的这几类岗位都属于华尔街金融IT的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大部分基本都属于一天到晚帮人修修数据库,修修脚本,修修界面,修修配置文件,接别人电话,催别人修修补补;如果能进到一个比较纯粹开发的组都是职业发展的极大推进。最后工资也就10w上下,碰到客气点的投行,或许再多发些bonus。如果最后升到了VP级别,运气好点,在客气点的投行能拿到不到250k,其实做个中产阶级还是挺舒服的(就是工作时间挺长)。大体上说,在华尔街做IT,远不如在硅谷做个纯码工来的舒服,甚至连收入也不如。在街上,除去个别精英的IT组(如hft等),很少能看到最优秀的CS院校的学生在这里长期发展的。更有甚者,越来越多非CS相关的人才也开始流向硅谷。可以参考如下答案:
金融人才流向互联网科技公司,真的存在这种趋势吗?为什么? - Jianchi Chen 的回答Risk:
算是mid-office,也是华人比较聚集的岗位,差异就不如IT那么大了。从事的工作重复性很强,一般1、2年就可以把该学的都学会了,我认识的risk的朋友并不多,但是大多数都抱怨比较无聊。Hour也不太好。可能buyside的risk会相对更有意思吧,这点有待考证。听到朋友们当初选择risk的原因是
1)离trading desk近,容易套近乎,说不定哪天当trader了呢;
2)工作没有sell side trading那么大压力,但是给钱(应该是)还不错吧?灰常适合女生可惜大多数过两年就都悔不当初了。IT、Risk以外的mid-office、back-office:
Finance(此处指财务,不是金融)/Operation/Compliance/HR等等等等。都不是投行或对冲基金的核心岗位,之前或许还好,2008年以后地位进一步降低。而且对金融市场的接触很有限,很可能对很多市场的常识都不甚了解。和大多数IT一样,除了通过强化办公室政治技巧来不断升职以外,工作本身钱景不是那么好。其中一个例子是,2011年参加非诚勿扰,自称华尔街精英的杨凯,其实只是某家投行的会计,属于财务部门,准入门槛很低(据说还只是实习生,最后没有return offer);非诚勿扰的很多自称来自华尔街/纽约投行的男嘉宾也都是非常后台的部门。倒是有个法国教育背景的在日本银行工作的交易员,不过人很低调,女嘉宾也就没太感冒。Quant (Strats):
华人在华尔街的另一大主力,录用标准、待遇地位,普遍比IT要高,但是同时Quant和Quant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很流行的一种分类方式是P Quant和Q Quant,以下是传送门:
P Quant 和 Q Quant 到底哪个是未来? - 金融其实更加现实的分法是:
1) alpha quant (P Quant),也属于buyside front office.
2) risk/modeling/desk quant
3) developer role named as quant我就不具体解释了。。。个人体会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有很多人(包括俺爹)告诉我,实在考不上前几名学校的金融/经济专业,那就学好数理,听说华尔街需要很多数理人才来设计模型做分析,需求很大,薪金很高。可惜等我本科毕业时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大部分接触到的Quant职位已经被IT化;时代已经变了。所以看到这个回答的学子家长们千万要谨慎对待所谓去华尔街做数量分析赚大钱的传闻。那么去华尔街做量化真的没有赚大钱的了么?肯定有的。两条路,去buyside做P Quant并且学会交易赚钱;
另外就是在其他类别的Quant岗位上搞定办公室政治,升官做中高层。每年大量顶尖大学的理工科PhD流入纽约/芝加哥,还要再加上各大被华人占据的MFE项目,以及少数超牛的本科生;其中80%~90%会去争夺Quant的岗位,又有多少能最终进入盈利能力不错的P Quant团队呢?Buyside front office(我只接触过二级市场的):
各种research analyst/quant trader然后会成长成portfolio manager甚至partner。也可以过几年再跳回sellside,进入办公室政治的斗争,走上高管道路。需要例子的话,可以参考 @Emily L 的回答。初步了解的话,Emily是equity research analyst,深入研究公司运营状况和前景,然后做投资决策。她的团队算是Asset Management,不知道和fundamental driven L/S equity fund的区别多大。这样本科一出来就能直接去buyside的核心部门的华人实属少数,在哈佛耶鲁普林之类的本科毕业生中或许不算鲜见,在20名左右的大学就是凤毛麟角了。Sellside front office:各种IBD/Structurer/Trader/Sales,以及Q Quant,然后会成长成VP/Director/MD/Partner。当然其中的很多人干了几年就赶紧跳槽(或经过读MBA)去buyside或者其他产业了。
————————————————————————————
很好的了解渠道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2:14:50 +0800 CST  
作者:Emily 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37844/answer/567540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比较简单的出彩方式是有新鲜的信息。最近Wells Fargo的分析师发表了一篇对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ean Foods的分析,他利用美国的联邦自由信息法案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获取了美国军方按照不同地区划分的08到15年每月牛奶购买价格,然后用这个数据估算Dean Foods分月和地区的盈利率。独特的信息渠道让人眼前一亮。(2)难度更大的是用大家都有的数据分析出新鲜的结论。最近JP Morgan的分析师深入研究了美国农业部的公开数据,得出了一些让人惊讶的结果。在鸡肉行业里,母鸡出生到母鸡生鸡蛋要花六个月,鸡蛋变成能杀掉吃肉的小鸡又要花三个月,但是刚出生的母鸡的数量增长以及鸡蛋的数量增长并不能预测几个月以后的鸡肉增长。反而,这三个数据的增长和衰落是同时发生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懒得写了,但是结论还是挺有意思的。(3)比起新鲜的信息和深度的信息挖掘,好的研报更重要的地方在于条理清晰、分析了所有重要问题、而且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一般来说,读完一份好的研报就应该了解关于公司的这些信息:industry landscape, 销售增长,利润率变化,EPS增长,自由现金流预测,是否是一个好公司(ROIC,市场份额,是否高度周期性,客户集中度等等),管理层能力和动机,估值(包括和市场、同类公司以及历史相比);最后,分析师是否推荐购买或者卖空股票,以及目标股价。(4)说到目标股价,一份研报最最重要的就是结论是否准确。说到底,写研报是一份不难学的手艺,但真正会预测股价就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听说索罗斯一生也只有55%的正确率哦。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2:18:58 +0800 CST  
刚进去IBD,就是junior analyst,从pitch book 到 analyst presentation 和 management presentation 到入档案,打印等等事情全都要干。基本上就是训练excel,ppt等功夫。很多时候在打印机房,一站就是1天…

然后3年左右,顺利的话成为Associate。基本上就是看着Junior工作,不满意的,自己做。还是那些东西,但是加上要陪客人。陪IPO太子,千金买东西,做marketing,做presentation…

再过2-3年,可以成了VP… 这就不一样了,很多人7年都还是associate,因为VP就要建立人脉,能带来客户等东西了。当然要求还是不是很高,不需要带太多客户,让你boss觉得你有initiative还有就是technically competent。

从VP以上就是Director / Associate Director, Executive Director,最后Managing Director, 然后就是CEO,进board之类的,嗯……. 那个时候估计也是50岁左右了。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2:27:40 +0800 CST  
作者:Hang L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388/answer/291635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q quant来自于q measure,也就是风险中性测度。资产定价理论中最基本的原理,就是风险中性测度对应着无套利,无套利对应着可以完美对冲各种风险。所以q quant主要是协助structuring desk和exotic trading desk来做衍生品定价。银行卖那些复杂的衍生品是为了赚手续费(1%左右),并不是与客户对赌。在q quant的协助下,银行把衍生品卖出去,对冲掉所有风险,收客户一笔手续费,这才是sell-side最本职的工作。而p quant来自于physical prob measure,也就是“预测未来走势”,常见于买方和卖方的自营交易部。所谓预测未来走势,无非就是寻找under-priced risks/over-priced risks(不好意思不会翻译),也就是所谓的“找alpha”,因此p quant也叫alpha quant。所以,q quant做的是“如何不承担风险”。p quant做的是“承担哪些风险”。这两类quant的界限其实可以很不明显。举个例子,volatility trading做的就是对冲掉股票价格风险(q measure),预测未来波动率走势(p measure)。哪类quant更有前途,要的是经济周期。所谓“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那些奇奇怪怪的衍生品,由于收益率高,在市场流动性过剩的时候会很受欢迎,所以前段时间银行们招了不少structured product pricing quant。而p quant的表现,通过量化投资的对冲基金的收益率就可以看出来(去年不太好)。不过,q quant是cost centre,p quant是profit centre,这也就意味着两者的待遇必然不同。当然,发财得有前瞻性。。。。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2:33:19 +0800 CST  
作者:董可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20388/answer/291502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两者对比可以看出,Q重模型而轻数据,P则重数据而轻模型。当然两者也都要即有模型也有数据,但从应用上来讲,Q者是模型固定,用数据来精化模型的参数(calibration);而P者则可以有若干备选模型,由数据的计算结果来选择最佳的模型(estimation)。这个区别也造成在业界的划分。Q可以让你在缺少数据的情况得出一些结论,从而可以凭空制造一些东西出来,所以卖方(投行)用来做衍生品定价,业务模式是开发新的衍生品出来卖出去。P则喜欢大数据量,这天然就是买方(Hedge Fund类)所需要的技术,因为他们本来就需要针对大量证券做出筛选和投资决策,业务是数据驱动的。理清两者的区别后,就可以看出发展方向上的不同。本质上说,Q宗是一种制造业,大家比的就是造出更多更好的衍生品来卖,但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显然生意就做不下去。而P宗其实属于服务业,那些数据技术不会给你创造出什么新产品,而是通过对本来就存在的业务(比如投资决策)进行精细加工,来达到优化的目的(特别值得强调的是,量化的核心价值始终在于优化,绝非单纯追求所谓alpha者之超额收益。事实上,若你真能堪破此间真谛,牢牢把握住优化求精的思想,即使不关心alpha也足以让你在乱世中安身立命)。但如果大家都在既定条件下优化到了极限,显然也就不会再继续投入。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2:34:56 +0800 CST  
记得我和我老公婚礼前一天,,他突然问我,我是不是就为了给孩子找个合适的父亲才答应了他的,问的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我这么多年来,算是阅人无数,什么牛鬼蛇神都见过,行业内都形容我,没有我拿不下的单子,没有我答不上的问题,其实夸张了...但是我对着即将嫁与的男人,一时语塞,不想拿出对付客户那一套虚与委蛇回答他。只是默默抱着他,说我会努力对你好,这辈子咱俩就一起过了吧。
事实上我对他的感情应该越来越好了,毕竟这一年的陪伴,也算日久生情了。会期待看到他。会在想起两任前男友的时候心有愧疚。会在发这个帖子的时候,感到对不起他。
我决定好好收心,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提升自己,也提升老公,阶层是个心魔,做好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贵族。更重要的是,我要为孩子提供好的环境,不希望ta像我一样为了生计奔波劳碌。
我因为计划怀孕,目前无法在前线工作,转到中后台。我老大也支持我,等我生了孩子重新带队伍。
——————————————————————————
知福、惜福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3:21:28 +0800 CST  
作者:qqbeibei 时间:2017-03-27 18:35:21
lz爱虚荣不可怕,看不清自己才可怕。“至今还怀念那个200平米的房子,景观很棒,感觉国贸三期触手可及,记得Y的床单都是很高级很高级的多少支多少支的埃及棉,Y用6000多块钱的吹风机。”这和你完全没有关系啊,你不过是借住几天,人家随时可以赶你走。就像中南海的门卫也不能把中南海当成自己家一样。稍有阅历的人就知道他根本不可能娶你,玩玩而已,你也并非不清楚这点,收人家礼物、花人家钱的时候也并不手软。只是你还有点妄想,希望能奉子成婚,但是对方不傻,他知道你只是爱他的钱,对方父母那就更不傻了。
“我觉得我多少有点不甘心。我又不算深爱他,又无法通过他进入更高的阶层。”醒醒吧,你指望通过另一半进入更高的阶层,那另一半为什么要找你降低自己的阶层呢?你如果真是个奋斗型,跟富二代在一起就应该换取他的资源,把他们当成踏脚石,而不是像包法利夫人一样留恋那些根本和你没关系的物质享受。你现在的老公和你是般配的,只是你还误以为自己下嫁,你的不甘心要是任其坐大,可能你连这段婚姻也保不住呢。
——————————————————————————————
旁观指点容易,身处其中要抽身不去想才难。看到过的想说不稀罕很难。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3:22:09 +0800 CST  
看到虎扑直男对高圆圆的评价,抛开她的个人问题。
评价: 高圆圆美得很真实。许多女人的美,美得有时候让人不敢接近,而且很虚幻。但高圆圆的美,对于男人来说,美就美在,虽然圆圆贵为女神,但是如果你娶了她,她还会给你煮饭做家务。她就是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接地气但是不被世俗的烟火所影响,知道社会黑暗但心底又彻底的相信美好!
——————————————————————————————
中国直男一直追求的其实都是能为他们洗手作羹汤、还不嫌弃老黄牛和茅草屋的织女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3:24:05 +0800 CST  
作者:及你冷环 时间:2017-03-27 23:31:49
楼主很棒了,经历也很励志了。你的1、2、3的生活我都没有经历过,我向往平淡幸福的婚姻生活,对物质要求也没有很高,只谈过一次恋爱,谈了十年,最后嫁给了他。嫁给他之后,才发现,谈恋爱期间,他跟一个一直喜欢他的女孩上过床。我也快30岁了,为了他放弃了家乡稳定的工作,追求所谓的爱情,爱情也崩塌了。他为我们的家在这里买了房,买了车,朋友家人都以为我很幸福,所谓的幸福,比不过渴了的一杯水,饿了的一碗饭。啰嗦了,见笑了。夜深了,不要太冷静,睡啦
————————————————————————————————
没有完美的幸福。事实都是冷暖自知,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已是难得。
楼主 糖果盒子装音乐  发布于 2017-06-07 06:08:35 +0800 CST  

楼主:糖果盒子装音乐

字数:1129741

发表时间:2017-03-29 10: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04 20:01:18 +0800 CST

评论数:19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