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感悟

明天连班,停更一天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3 21:19:17 +0800 CST  
认栽吧

三藏就合掌诵起斋经,八戒早已吞了一碗。长老的几句经还未了,那呆子又吃彀三碗。行者道:“这个馕糠!好道汤着饿鬼了!”(原文)
汤。遇上,碰上。
斋经。僧尼吃斋前诵的经咒。按前面双叉岭在刘伯钦家三藏吃斋的情形来看,他念的依旧是“掲斋之咒”。三藏依旧在以他面前的食粮供养佛、法、僧,供养一切有情众生。
见斋饭摆上来了,三藏就合掌念起了斋经,以面前的食粮供养佛、法、僧及一切有情众生,让所有有情众生都能受用这些食粮、成果。
就在三藏准备念经的这个时候,八戒已经吃了一碗,八戒这情感的代表就已经在佛、法、僧和一切有情众生得到这些食粮成果之前,率先得到了这些食粮成果的支撑。这说明人情感的一个状态,就是只要有成果表现出来,他这情感中就最先感受到,而且就有了继续支撑前行的力量。
接着,在三藏念经的时候,在佛、法、僧和有情众生都得到食粮支撑的时候,这直来直去,不知道变通的情感就又得到了来自三界的食粮支撑;就是说这情感能够在所有众生都得到好处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来自三界的食粮支撑。这个食粮支撑是来自三界的。因为取经人在做某件事情、贯彻某种思想的时候,众生都从中得到好处了,他们想要这么去做的愿望就更强了,就产生一种愿意那么去做的力量,这种力量自然就为情感提供了支撑。
行者见了八戒吃斋的样子,说道:“你这个只能吃到食物粗糙部分,而不能真正得到其中精华的思想!这真是舍粥的人碰到了永远吃不饱的人了。”
行者在这里又指出了八戒的问题。就是经过无色界的修行之后,八戒这情感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长,他依旧无法感受到成果中的精华。同样这情感还是处于一种永远吃不饱的状态,他在受用某种成果的时候,永远都处于一种不会满足的饥饿状态,这会使他像色界那样在这种不断受用其中成果的时候走入坟墓。按理说取经人从色界走到无色界,八戒这些表现应该逝去了才是,可是却依旧在这里表现出来。所以行者说八戒现在这种状态是已经逝去,却还有所残留的鬼念头,虽然来到无色界中,八戒这种在享福的过程中走向陵墓的状态并没有完全改变。
那老王倒也知趣,见他吃的快,道:“这个长老,想着实饿了,快添饭来。”那呆子真个食肠大:看他不抬头,一连就持有十数碗。三藏、行者俱各吃不上两碗。呆子不住,便还吃哩。(原文)
知趣。谓识时务,知进退。
那老王倒也是个知进退的思想,他看到八戒不能领悟事物的精华,只知道在那里不停的吃,就知道他可以在八戒身上做文章了。他代表的是“无色界”的禅门思想,给三藏师徒提供的斋饭自然也是无色界的食粮成果。八戒不知饱食的一味的吃他这食粮成果,自然就会进入对为其提供食粮支撑的无色界这种思想境界的认可之中,他的情感也就更倾向于在无色界中修行下去。
你看这八戒,他也不抬头,在他吃无色界这些食物的时候,不再将自己这取经的真情突出的表现出来了,他只顾着吃。这一吃就吃了十几碗。十是个圆满,十几碗就是说他在无色界中达到圆满之后又过了,他这情感又过分的投入“无色界”这思想境界之中了。
再看三藏和行者,他们两个都吃了不到两碗。一碗多,两碗不到。是一个相对于真正佛法来说有些过头,却又还没有真正进入并非真正佛法的状态。就是说三藏和行者在他们在受用了无色界的成果之后,虽然已经谈不上真正佛法了,却也没有真正从佛法中偏离出来之前,控制住了自己。而八戒这情感方面却控制不住自己,依旧在不住的受用这“无色界”中的思想成果。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5 12:17:34 +0800 CST  
老王道:“仓卒无肴,不敢苦劝,请再进一箸(筋)。”
仓卒。匆忙急迫。非常事变。
肴。啖也。凡熟馈可啖之肉,折俎,豆食皆是——《说文》。
箸(筋)。以前最开始看的版本这里是“筋”字,现在看的则是“箸”字。“箸”是筷子的意思,就是再吃一筷子,再多吃点。取经人前面已经明白了“往西三十里有妖怪”的道理,而且都在自己吃了一碗多的时候停住了,不肯多吃,不肯因为过分食用这“无色界”的成果而落入二法之中。所以这里面老王叫三藏和行者“更进一箸”,再多吃一些,是明摆着叫三藏和行者破戒,与三藏走出东土大唐后所有的人的手、口、身心都是清净的这个境界不合。所以我认为这里面可能还是“筋”字更准确一些。
筋,指的应是面筋之类的食物。也是“筋斗”的“筋”。筋斗,比喻失去平衡而摔倒。这里面有“栽跟头”的意思。
六爻。八卦预测。一种算命的方法。
前面老者拿一个有窟窿无漆水的旧果桌,端两条破头折脚的凳子,让三藏等凉处坐下。就是说三藏师徒无论大小,都是有问题的。有着这些问题,又怎么能去西天取经呢。这一下就让取经人心凉了。还好在接下来的对话中,三藏师徒探明了老者的本性和来历,方才从中得到可以去西天取经的成果。得到这些食粮成果之后,八戒便不住嘴的吃,也不管什么礼节,连前面刚刚悟出的“西边三十里左右有妖怪”的道理也忘了,一下就吃过头了。这时老者就又表现出来,说了句“无肴”。按后面八戒说的:“说甚么五爻六爻”,就是说这“无肴”是跟命对应的。老者的意思是说:“我说你们师徒都有问题吧。你们都已经知道这里面的道理了,却还差点从真正佛法中偏离出去。尤其是那情感的代表,他在明知道道理的情况下已经不顾礼法,早就偏离出去很多了。这样的你们,怎么能够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呢?这就是命啊!我也不敢苦劝你们,你们就认栽了吧。”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5 12:18:06 +0800 CST  
不认命

三藏、行者俱道:“彀了。”八戒道:“老王滴答甚么,谁和你发课,说甚么五爻六爻!有饭只管添将来就是。”(原文)
滴答。形容水滴落下或钟表摆动的声音。这里应是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三藏师徒进入老者境界中之后,老者拿出一张有窟窿无漆水的旧果桌,两条破头折脚的凳子,暗指三藏和行者、八戒师徒三人都是有问题的,凭他们这有问题的思想是不能去西天取经的。此时三藏便开始探寻老者的本性。
老者说他姓王,这时行者又连说三个好字,说这是花甲重逢。就是说这老者曾经在以前出现过,现在转了一大圈又表现出来了。所以这老者是以前出现过的一种思想。
王,一般都说老虎的额头上有个“王”字图案,而老者从最开始说西天无经,要让三藏他们进入他认为“空”的那种无始无明的状态中;到支持他的各种思想将三藏师徒围住;到他拿出破桌椅;到他现在要三藏师徒认栽;都是要从各个方面令三藏师徒对继续去西天取经的事情感到恐惧,从而将三藏师徒去西天取经的念头吞噬掉。所以这个老者姓王,就是说他的本性就是那令人恐惧,要将取经人去西天取经的思想吞噬掉的老虎。
当行者说出“花甲重逢”四字的时候,三藏师徒已经把这老者看清楚了,而老者一次次的想要将三藏等人吓退,就是他本性流露的表现。
发课。起课。旧时卜卦,占算法之一。也是在谈命。
见老者要他们认栽,三藏和行者都说:“彀了”,就是说你不要再说了,我们一定要去西天取经,我们不会认栽的。
八戒道:“老王滴答甚么,谁和你发课,说甚么五爻六爻!有饭只管添将来就是。”
三藏和行者不肯认栽之后,八戒这取经的真情也发出他的声音,道:“你这个存在已久的通过令人感到恐惧的声音将人吞噬掉的思想,你在那里不断的将自己要吞噬人的本性流露出来是什么意思?谁和你们谈命!说甚么任命不认命的!你这里有食粮成果就赶紧拿出来就是了。”
从八戒的话中可以看出,八戒这真情虽然有很大的问题,也还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自己,可是这并没有对他去西天取经的愿望产生影响。要知道,八戒这情感上面有问题是正常的。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他也不会被贬下天庭,也就不用去西天取经了,就因为有问题,才要去西天取经的。
同样,八戒“谁和你发课,说甚么五爻六爻!”告诉我们,真正要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修行人是不认命,不能被命运束缚住的。如果认命,那陈光蕊被刘洪打落洪江就是命,殷温娇失身于贼就是命,江流儿随波逐流就是命,陈光蕊的母亲张氏落魄百花店是命,李世民将要在地狱中受无尽的苦难也是命。如果认命的话,这些都是命,也就不用去解救自己、解救众生了,也就不用去西天取经了。八戒的这番话就是告诉老者:“你不要和我们谈命,我们去西天取经,就是要突破命运的束缚,找到一条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路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6 09:37:16 +0800 CST  
呆子一顿,把他一家子饭都吃得罄尽,还只说才得半饱。(原文)
八戒这情感的代表,就是一个直来直去,不知道拐弯的呆子。他这一顿发作,把这情感中不认命,要去西天取经的声音突出的表现出来,使得老者那要将三藏等人去西天取经的念头吞噬掉,使三藏等人留在他这无色界中的念头、与之相对应的禅门思想,及由他所诞生的各种思想都没有了支撑。
按理说八戒把饭都吃了,老者一家没的吃了,八戒这去西天取经的真情应该得到了充足的供给才是,可是八戒才只吃了个半饱。就是说无色界的这些软弱的成果,是无法给人提供充足的能量的。
却才收了家火,在那门楼下,安排了竹床板铺睡下。(原文)
斋饭吃完了,把所有那些破桌子,破椅子撤下去,取经人重新清净下来之后,这才准备安睡,以度过即将到来的黑暗。不过他们并没有去到老者的屋中,没有真正进入老者的境界之内,而是在门楼处,一种看似进入其中,却又没有真正进入的边缘处休整的。此时八戒这取经的真情的爆发,说明取经人情感中的主导思想是支持三藏师徒这去西天取经的思想的,所以他们这一晚睡在竹床之上,是在情感的支撑下休整的。
前面高老庄三藏师徒收了八戒,帮高太公除了妖怪的时候,并没有接受高太公那二百两散碎金银和绵布褊衫,他们没有接受那种软弱的思想状态,所以当他们来到无色界的时候,他们这取经的主念、真心和真情其实并没有真正处于软弱状态,而是在经过权衡之后,为了去西天取经,特意走入这无色界中的。所以在这无色界中,三藏师徒这取经的主念、真心和真情看似进入无色界中,其实又没有真正进入,他们一直在这无色界和色界相交的边缘之处的。
三藏师徒呆的地方,色界和无色界相通的门户所在,这是一个门楼,“楼”字说明在这门户上面还有建筑。前面取经人在遇到乌巢禅师的时候,就已经来到浮屠山中。浮屠是塔的意思,是从下到上一层又一层的建筑。所以这个门楼应该是从无色界走入四梵天的门户所在。暗示着这种看似进入无色界中,其实却并没有真正进入无色界中的状态;三藏师徒的这种即在无色界中修行,又坚定的保持着自己取经的主念、真心、真情的这种状态,是真正走入天界的门户。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6 09:38:12 +0800 CST  
不走回头路

次日天晓,行者去背马,八戒去整担,老王又教妈妈整治些点心汤水管待,三众方致谢告行。老者道:“此去倘路间有甚不虞,是必还来茅舍。”行者道:“老儿,莫说哈话。我们出家人,不走回头路。”(原文)
不虞。意料不到。
哈话。傻话,丢人话。
回头路。比喻倒退的道理或已经走过的道路。
到第二天,取经人再次明白过来的时候,行者去取经人通过取经的真心去准备继续西行所采用的主导思想,依旧以取经的真情去承担取经的重担。此时的这匹马是行者所背,就是说他开始采用以取经的真心为主导的思想去西天取经。取经的真心,说到底,还是去西天取经的欲望,所以此时三藏师徒要从这老王家走出去,继续踏入去西天取经的路途的时候,他们采用的可能还是那种“以去西天取经的欲望为主导,禅门思想为其提供支撑和约束”的修行方式。
这个时候,老王又令那与他相配的无色界的禅门思想准备一些无色界的食粮成果和无色界的性情,以此管待三藏师徒,作为三藏师徒继续去西天取经的食粮支撑。取经人在与老者竞争的时候,明白的在取经的主念、真心和真情的坚定的状态下进入让所有神识都软弱下来的“空”的状态,乃是通往天界的门户所在。这便是他今天一早获得的食粮和性情方面的支撑。
三藏三众在老者这里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知道在留在这无色界是没有意义的了,这才对老者致谢告辞,继续去西天取经。就在三藏师徒要走的时候,老者发出他的声音道:“你们从此前去西天取经,倘若路途上有些什么意料不到的事情,一定还要回到我简陋的境界中来啊。”告诉三藏师徒要是遇到没有想到的灾难,就还回来。
行者听了这番话之后,说道:“你这个已经难以改变却还不能真正明礼的思想,不要说那傻话。我们这些不以固定境界为家的人,是不会退回来奉行已经过时的思想,走以前走过的道路的。”明确的告诉老者,他们今天既然走出去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只有战胜困难继续往前走,而不会退缩的。
如果一旦遇到困难就退缩的话,那也就不叫取经的真心了。
遂此策马西行。噫!这一去,果无好路朝西域,定有邪魔降大灾。(原文)
噫。表示悲痛或叹息。
域。泛指某种范围。
就这样三藏师徒表示绝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驾驭着以真心选定的主导思想继续向彼岸神识如水流顺的地方前行。令人悲痛和叹息啊!这一次从无色界中走出来,继续向西天前行,果然是像王姓老者说的“道中艰涩难行”那样,没有一条平坦的道路直通西方的境界所在,一定有那不正的,干扰人修行的思想降下非常大的灾难。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7 10:38:00 +0800 CST  
三众前来,不上半日,果逢一座高山。说起来十分险峻。三藏马到临崖,斜挑宝(革凳)观看,果然那:(原文)
前来。到这里来,向这个方向来。
不上半日。没到中午的时候,没到那思想以炎热、猛烈的姿态表现出来的时候。
险峻。陡峭险恶的山势。
崖。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
斜挑。斜着向上看。
(革凳)。个人认为是通“镫”,指的是马镫。是一对挂在马鞍两边的脚踏,供骑马
人在上马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好像可以通过双腿的夹力使自己骑马或在马上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变得更稳。
三众朝着老者所说的往西三十里的地方前行,由于明白了“向西三十里”的道理,心中早有准备,还没等到那思想真的照的神识炎热,以凶猛的姿态表现出来的时候,他们就遇到了老者所说的在人身上突出表现出来的,极高,极难攀越的阻碍。说起来这这处人身上突出表现出来的阻碍非常的高,非常的难以攀越,也非常的陡峭,非常的危险。三藏驾驭着他的思想来到这险峻的高山的边上,不再向前,而是稳稳的控制这思想由下向上观看,观察这突出表现出来的境界的状态。果然那:
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陡的是崖,深的是壑;响的是泉,鲜的是花。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山前面,有骨都都白云,屹嶝嶝怪石。说不尽千丈万丈挟魂崖。崖后有弯曲曲藏龙洞,洞中有叮叮当当滴水岩。又见些丫丫叉叉带角鹿,泥泥痴痴看人獐;盘盘曲曲红鳞蟒,耍耍顽顽白面猿。至晚巴山寻穴虎,带晓翻波出水龙,凳的洞门唿喇喇响。草里飞禽,扑轳轳起;林中走兽,掬(口律)(口律)行。猛然一阵狼虫过,吓得人心圪蹬蹬惊。正是那当倒洞当当倒洞,洞当当倒洞当山。青岱染成千丈玉,碧纱笼罩万堆烟。(原文)
峻。山高而陡。
高的是山,峻的是岭。那从人身上突出表现出来的,高大的境界,是人难以逾越的阻
碍。那陡峭的,非常危险境界上面,却有着更高层次的道。
陡。坡度很大,近于垂直。
壑。山沟或大水坑。
陡的是崖,深的是壑。那上面虽然有着更高层次的道,却非常危险,紧邻悬崖,随时可能从上面掉落。那陡峭的山崖下边则是情感形成的洪波,掉下去就会被情感冲走,随波逐流,飘向更低的层次。
响。声音大。
鲜。鲜艳。
响的是泉,鲜的是花。那发出的声音乃是内在性情的流露;看起来鲜艳的、明丽的,乃是呈现出美好姿态的思想。
青霄。青天,高空。
那山高不高,顶上接青霄;这涧深不深,底中见地府。这境界高不高?它的上面与天界相接。这人身上性情形成的涧流深不深呢?在这情感的底部就能看到地府,如果顺着这情感随波逐流,会让你流落到地狱之中。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7 10:39:31 +0800 CST  
当与洞当

骨都都。腾涌貌。
屹。山峰高耸的样子。
屹嶝嶝。峻峭耸立貌。
怪。异也——《说文》。
山前面,有骨都都白云,屹嶝嶝怪石。这境界的前面,有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人广泛认可的,位于神识高处的思想。有高耸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坚定思想。
丈。古代很长的计量单位。一丈为十尺。
挟。挟持。控制,用威力使对方顺从。
魂。人内在的管理者。
说不尽千丈万丈挟魂崖。说不完的那大千世界、玩法之中控制着人的主导思想,使人的主导思想按照他们行事的高于一般思想的坚定而危险的思想。
弯曲。曲而不直。不能直着走过去,而是需要不断转变。
叮叮当当。感觉是连续的水滴声。
崖后有弯曲曲藏龙洞,洞中有叮叮当当滴水岩。那挟持人主导思想的坚定而危险的思想后面有着需要不断转变才能步入其中的藏有居于主导地位的强大想法的人身上的空的境界。在这境界中,性情不断的流露出来,发出它的声音。
丫丫叉叉。枝丫杂乱交叉的样子。
角。凸起的额骨。
泥泥痴痴。反应不灵敏,动作不利落。
看。观察并加以判断。
獐。又称土麝、香獐,是小型鹿科动物之一,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之一。暂且认为也是情感的一种表现,后面如果发现有问题,再做修改。
曲。不正。
耍。耍弄。
顽。不容易开导或制服,顽固。
又见些丫丫叉叉带角鹿,泥泥痴痴看人獐;盘盘曲曲红鳞蟒,耍耍顽顽白面猿。又见到一些思想杂乱的突出突出表现出来的,有着自己突出而坚定的思想的并不平静的情感;还有一些虽然没有思想突出表现出来,却一直在观察着主导思想的变化并随着主导思想的变化而变化的情感表现。有那盘踞在神识某个地方,虽然不正,却有着看起来美好而坚定的守护的强大想法;和那耍弄自己的本事的,不容易改变或被制服的为人广泛认可的想法。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8 10:49:26 +0800 CST  
巴山。个人感觉是爬到山顶上,爬到人思想的顶端。
穴。动物的窝。
登。同“蹬”。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
洞门。洞,指的是山洞。在山上是可以容纳各种动物栖身洞穴,在人身上是可以容纳各种思想居于其中的“空”的所在。在我理解,在人真正超凡入圣之前,他的各种“空”都是有问题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境界,他们都位于对应的“空”中。这些“空”都有对应的门户,都有对应的守护,这些守护便是洞门。
至晚巴山寻穴虎,带晓翻波出水龙,凳的洞门唿喇喇响。在神识黑暗不明的状态中爬到人的思想顶端,寻找能够在神识顶端安居的“空”的所在的,可以吞噬一切其他思想的凶猛念头;带有新的光明的,在性情中翻起巨大波涛的,从性情中突出表现出来的强大想法;这些凶猛的念头和强大的想法利用他们所行之道产生的强大力量不断的冲击着居住在不同境界中的人,想要突破这些境界,占据这些境界的主导地位,也使人无法真正平静下来。
个人看来,这些居住在洞中的人不但不能平静,甚至无法真正守住他们的境界。因为每个没有真正超凡入圣的人的“空”都是有自身的缺陷的,所以总会有与这个缺陷相对的思想表现出来,凳破这个洞门。所以人从第一次明心见性之后,就一直在苦难之中,必须要到佛地方,成就觉行圆满的境界之后,方才能够从苦难中真正的超脱出来。
扑。扑打,拍打。
轳。轱轳。用手动绞车牵引水桶自井中汲水的工具。这个工具的表现就是绳子带着水桶从井里上来后,上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水桶就停在那不能继续往上走了,绳子则从心进入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往复之中。
掬。指的是用两手捧水、泥等流性物质的动作。
(口律)。据《康熙字典》解释,这个字仍然读作“律”,意为“鸣”。
鸣。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
草里飞禽,扑轳轳起;林中走兽,掬(口律)(口律)行。念头中得到升华却并不真正合理的思想,扑打着他们的翅膀往上飞,可是当他们飞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卡在那里不能继续上行了,再次进入一个高层次的轮转往复之中,又在这个轮转往复中走不出来了。神识中的不合道理的思想,用双手捧着他们的性情前行。虽然他们小心翼翼,非常怕这性情流露出来,可是在他们前行的过程中,并不能真正约束住性情,那性情还是不住的在他们所行之道的过程中,从他们的空隙中流露出来,发出他们高亢的声音,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影响。
猛然。忽然,骤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一阵。表数量。用于成群、成批的人或鸟兽。
虫。个人感觉指的是大虫,就是老虎的意思。
屹蹬蹬。象声词,马蹄着地声。
猛然一阵狼虫过,吓得人心屹蹬蹬惊。在人无法意料的情况下很快的一群凶猛的道和可以吞噬一切思想的强大念头表现出来,就吓得人这心里头就像马儿在奔跑一般,念头久久不能平静,长时间不断的发出惊惧的声音。
当。主持。代表的应是当家人,也就是真正的主导思想。
倒。失败,败落。
洞。我们前面说人随着境界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空”,其“空”中有对应的思
想,代表某一处神识境界。
洞当。某一处神识境界中的主导思想。
山。大,巨大。
正是那当倒洞当当倒洞,洞当当倒洞当山。正是那去西天取经的主导思想败落于某一境界的主导思想之下,真正去西天取经的主导思想败落于固定的思想境界。所以这种某一境界的主导思想是应该倒下的,这种境界应该扩大,从其本身狭隘的思想状态变成更大的思想范畴才行。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8 10:51:06 +0800 CST  
泰山

岱。泰山。东岳泰山,古代有成绩的帝王很多都要去泰山封禅。
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传说。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该到泰山去祭过天地,才算寿命于天。
根据这些封禅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泰山是古人认为人间永远的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人永远的主导思想的代表,也就是三藏那“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思想。
染。以缯为色也——《说文》。
缯。丝织品的总称。
碧纱笼。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后被引用为所提受人赏识、重视。代表受人重视的思想。代表的应该是现在无色界中通过让各种思想都进入软弱的状态而达成神识如水流顺的无色界的这种思想。无色界这种思想因为受到了三藏的认可和拜伏,因此成了此时取经人现在的主导思想,所以他是这个“碧纱笼”,而三藏则是“青岱”。
罩。遮盖、扣住;套在外面。
烟。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气状物。代表的是在欲望的作用下在神识中翻起的尘埃。
青岱染成千丈玉,碧纱笼罩万堆烟。焕发着生机的,本源之处凸显出来的“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思想在这种不断从小的境界变到大的境界的过程中成就大千世界中具备圆满姿态的,无法用金钱衡量其价值的珍贵而纯洁的美好而坚定的姿态。而那万法还处在凡尘的状态之中,被无色界的主要思想盖在其中。
那师父缓促银骢,孙大圣停云慢步,猪悟能磨担徐行。(原文)
缓。延缓,推迟。
促。催,推动。
银骢。白马。
停云。使行云停止不动。
慢步。脚步缓慢,缓慢的脚步。
磨。消耗时间,拖延。
徐行。缓慢前行。
看到面前这山中景象之后,那在居于师父,居于主导地位的“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推迟了他催动他所驾驭的思想走入那山中。那好像婴儿一般在不断成长的与主念齐平的取经的真心也停止了快速升华的过程,慢慢的向前行进。那在感悟自己作用的有着突出欲望的真情开始在那里拖延,不愿意承担他取经的重担,将脚步放缓,不愿意走入那山中。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9 12:00:43 +0800 CST  
正看那山,忽闻一阵旋风大作。三藏在马上心惊,道:“悟空,起风了!”行者道:“风却怕他怎的!此乃天家四时之气,有何俱哉!”三藏道:“此风甚恶,比那天风不同。”行者道:“怎见得不比天风?”(原文)
闻。知声也——《说文》。
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简单的说,就是转着圈的风。
大作。大起。
四时之气。一年四季的气象。
怎见得。尤言怎么知道,怎么看得出。
看到山景,师徒们都推迟不前,不愿真正走入那山中。就在他们观看山景,延缓不前的时候,忽然从神识中所发出的声音感觉到一阵不断的在神识中盘旋的念头大大的发作起来。三藏坐在承载着他去西天取经的思想之上,心头害怕,道:“感悟什么是真正的空的真心啊,有念头升起来了。”
在取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道:“有个念头怕他做什么!这念头乃是天道之中事物发展各个阶段的能量的表现,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
取经人现在依旧走在无色界中,无色界的状态是所有的思想都是软弱的,没有突出表现出来的强大念头才是。而取经人现在从无色界中走出来要继续前行了,所以当三藏说有念头升起来的时候,行者就认为三藏说的是不应该有念头表现出来的,有念头突出表现出来就是有问题的状态,就对三藏说:“神识中有念头升起,这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是天道中事物发展各个阶段的能量的表现,你不该对此感到惧怕的!”三藏则说:“这个念头甚是可怕,跟天道转变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就是说三藏不是因为有念头表现出来而感到害怕,而是对这个念头本身感到害怕。行者就问了:“你怎么看出来这个念头跟天道中应时而生的念头是不一样的呢?”
三藏道:“你看这风:
微微荡荡飒飘飘,渺渺茫茫出碧霄。过岭只闻千树吼,入林但见万竿摇。
岸边摆柳连根动,园内吹花带叶飘。收网渔舟皆紧缆,落篷客艇尽抛锚。
途半征夫迷失路,山中樵子担难挑。仙果林间猴子散,奇花丛内鹿儿逃。
崖前桧柏颗颗倒,涧下松篁叶叶凋。播土扬尘沙迸迸,翻江倒海浪涛涛。”
飒。表示清凉的样子,也可以形容风声。
飘飘。风吹貌。
碧霄。指青天,天空。
微微荡荡飒飘飘,渺渺茫茫出碧霄。微小而不断摇摆的念头开始在神识中造成影响,这念头以一种模糊不清,让人看不出他的真实状态的姿态在神识高处表现出来。
过。经过。
吼。发怒或情绪激动时大声叫喊。
竿。这里没有特指竹林,竹竿,应该是形容神识中的思想法门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长,却呈现出长而细的状态,并不坚定,非常容易为念头所影响。
过岭只闻千树吼,入林但见万竿摇。这个念头经过那神识中突出表现出来的可以走向高处的境界的时候,只见那大千世界所有的思想都被这念头所影响,并在这念头的影响下发出高亢的声音。他进入神识之中,使得那已经呈现出大圆满姿态的有了很高成就的思想法门都摇摆不定,表现出他们脆弱的方面。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19 12:01:49 +0800 CST  
抓风

渔舟。是在水面上捕鱼的船。代表的应是漂浮于性情之上,清除性情中杂念的思想、念头。这种念头虽然能够漂浮于性情之上,却并未真正摆脱性情的影响,有可能在性情
大作的状态下落入性情之中,流落其中。
缆。拴船用的铁索或许多股拧成的粗绳。
篷。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
客艇。渡船。能够承载人,将人从性情的一边渡到另一边能够漂浮于对应性情之上的人和其所对应的境界。
抛锚。投锚于水中,使船或其他水上浮动的工具泊定。
收网渔舟皆紧缆,落蓬客艇尽抛锚。这念头使得那原本漂流于性情之上,清除性情中杂念的思想不再清除性情中的杂念,而是收紧缆绳让他所主导的境界更加稳定,免得因这念头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坠落于性情之中。那性情之上的渡者也开始为抵御这念头的影响,将自己的境界固定住,而不能继续将人从境界的一边渡送到另一边。
征夫。古指出征的战士,也指离家远行的人。
途半征夫迷失路,山中樵子担难挑。走在半途之上的离家远行的人因为这个念头迷失了路径;在人身上寻找干枯和有问题的神识枝丫,并将其清除掉的人也因为这念头难以承担他的重担。
按理说樵夫砍柴,一般不好说砍的是好枝还是已经枯死的枝干,不过前面在第一回的时候,形容美猴王所遇的樵夫时说:“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所以我认为西游记中的樵夫并不是什么树都砍的,他们砍的是已经死掉却还挂在上面的,或者是又问题的神识枝干。
散。丧失,失去。
仙果林间猴子散,奇花丛内鹿儿逃。这个念头使得那神识中升华的成果虽然还在,可是在神识中摘取这些升华的成果的想法却没有了;那有着不同于一般的美好思想中,寻找这些呈现出不一样的美好姿态,散发着不一样的美好气息的思想的情感,也因为惧怕这个念头而逃离了这有着美好姿态的思想所在。
崖前桧柏棵棵倒,涧下松篁叶叶凋。那已经达到很高层次,却又非常危险的境界的前面所表现出来的要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和思想都在这个念头的作用下倒掉了,依旧或多或少的在性情的影响下的取经的真心和真情也因这个念头而凋零。
播土扬尘。谓尘土飞扬。
迸。爆发,往外溅散。
播土扬尘沙迸迸,翻江倒海浪涛涛。这念头使尘埃飞荡在神识之中,使得那虽然小却十分坚定的思想都处在一种爆发的状态,激烈而突出的表现出来。这念头使得人的心性和情感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人的性情中产生极大的波涛。
八戒上前,一把扯住行者道:“师兄,十分风大!我们且躲一躲儿干净。”(原文)
听三藏描述这个念头的凶猛可怕之后,取经人的情感突出的表现出来,这情感一下扯住行者这取经的真心,发出他的声音道:“师兄,这是极其凶猛的念头!我们这真心、真情不要表现出来,要避一避风头,不要与这念头正面冲撞。”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0 10:12:19 +0800 CST  
行者笑道:“兄弟不济!风大时就躲,倘或亲面撞见妖精,怎的是好?”(原文)
不济。不好,不顶用。
见八戒要因为这个念头过于凶猛而躲避,行者嘲笑八戒道:“你这取经的真情虽然跟我同门,同样在‘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下修行成长,可是你这情感的表现却忒不顶用了!碰到强大的念头你就要躲避,而不敢真正面对他,那要是真正撞见发出日月光明的使天不平的思想,又该怎么办呢?”行者这其实也是在教导
八戒,你八戒连一个念头都不敢面对,怎么去正视取经路上的妖精呢?
八戒道:“哥啊,你不曾闻得‘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哩!我们躲一躲,也不亏人。”(原文)
亏人。丢人、丢脸、丢人现眼。
八戒这情感中继续发出他的声音道:“哥啊,你没有听说过‘躲避突出表现出来的思想就像躲避仇家一样,躲避念头的影响就好像躲避弓箭一样’啊!我们就躲一躲这强大的念头,也没有什么丢人的。”
八戒说他的做法没什么丢人的,就是说这段时间以来他看到的人都这么做,整个无色界的众多思想都这么做,所以他的这句话应是来自无色界的修行,人一被念头影响,这个念头就会突出的在人的神识中突出表现出来,成为干扰人神识流顺的阻碍,这是取经人在无色界中修行得到的成果。所以那念头就是自己的仇人,就是那突出表现出来的,能够将你射死的某种思想所发出的光芒。一定要避开这种影响,才能保持神识如水流顺的状态,而不是被其干扰。可是这种情感上的表现是有问题的,假如人人面对某个念头都要回避,那么这个念头就会大行其道,他自己就会搅得神识不得安宁。这就是无色界的问题所在,一味的为了追求神识流顺状态而不敢面对之,反倒是其神识流顺的状态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行者道:“且莫言语,等我把这风抓一把来闻一闻看。”
行者道:“你暂且不要将你这情感中的观点表现出来,等我这取经的真心将这个凶猛的念头抓过来一部分,通过它所散发出来的气息来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念头,再做打算。”
八戒笑道:“师兄又扯空头谎了,风又好抓得过来闻!就是抓的一来,便也渍出去了。”
扯。漫无边际的闲谈。
空头。没根据,无来由。
渍。染,沾染。
见行者说要抓念头,八戒笑行者道:“师兄,你又在这里扯那没有根据的不真实的话了,念头也是可以抓得过来从它所散发的气息来判断的!就是你真的将这个念头的某一部分抓来了,也会为你的法门所影响,令这念头就好像从你的法门中流走了一般,让你无法真正感受到它的气息的。”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0 10:13:14 +0800 CST  
“赤诚”的妖怪

行者道:“兄弟,你不知道老孙有个‘抓风’之法。”好大圣,让过风头,把那风尾抓过来闻了一闻,有些腥气,道:“果然不是好风!这风的味道,不是虎风,定是怪风,断乎有些蹊跷。”(原文)
腥气。是肉、鱼类等散发的难闻气息。
蹊跷。奇怪,可疑。
行者道:“兄弟,你不知道我这虽然存在已久却还像婴儿一般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有一个抓住念头的方法。”好一个与主念齐平的代表真心的想法,他没有与这念头正面冲撞,而是让这念头突出的表现出来,然后在这念头风头快过去的时候,在这念头的后面部位取得了这念头的一部分表现,去看这部分念头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发现这念头里有些动物或鱼类身上的不好的气息,发出他的声音道:“这果然不是好念头!通过这个念头所发出的气息来看,不是一个凶猛强大的,可以吞噬一切的念头,就是一个作怪的念头,这个念头中一定有些问题。”
八戒说行者能抓到念头的说法是在扯空头谎,即使是能抓到也会被行者这代表真心的想法给沾染,使得这法门无法真正的留在手中的;因为行者本身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这种想法会对那被他抓在手中的念头产生影响。而此时行者却用他的手,用他的力量抓住了这个凶猛的念头的一部分,而且没有使其受到沾染。这应该是源自于取经人无色界那种住于老这家门楼的那种存而不显的修行方式,以其取经的真心进入那五蕴皆空的神识清净的状态;在这种神识清净的状态中,用取经的真心去探寻念头过后所残留的气息,感受这种思想、念头的真实状态。取经人在无色界中的修行发挥了他的作用。
说不了,只见那山坡下,剪尾跑蹄,跳出一只斑斓猛虎,慌得那三藏坐不稳雕鞍,翻跟头跌白马,斜倚在路旁,真个是魂飞魄散。(原文)
说不了。话还没说完。
剪尾。依旧取前面第十四回的解释,冲着三藏的问题而来。
跑。足跑地也——《广韵》。
魂魄。这里取的是:在古人眼里,魂是负责主管人的精神灵魂,而魄负责主管人的肉体生理。
剪尾跑蹄。这念头在表现出来的时候,脚踏在土上,泛起尘埃,针对三藏的问题而来。
行者虽然长了本事,能够感受到念头的真实状态,却由于八戒的原因,他只是去抓了一把风尾,没有真正的去挡住这个念头。因此就在取经人的心和情感还在那里发出自己的声音,相互交流的时候,这个念头开始在取经人身上突出表现出来。
这个念头是出现在山坡下的,说明这个念头本来是位于取经人现在所在这个境界之下的,是取经人已经走过的地方,本来不该成为三藏等人西行的阻碍的。可是这个念头是针对三藏的缺陷,并且以其道在神识中泛起尘埃,使得取经人的神识不得清净,这就使它能够突然表现出来,对本来处于更高境界的三藏造成影响。三藏这“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支撑都在这源自以前走过境界的凶猛、可怕的念头下飞散了
这是一个好坏参半的、凶猛的、可以吞噬一切其他念头和思想的可怕的念头,它忽然在神识中表现出来,使得三藏非常恐惧,无法继续端坐于主导思想之上,他在这个以前曾经出现过的,凶猛而可以吞噬一切的念头上栽了跟头,无法继续驾驭他的主导思想继续前行。恐惧和惊慌,使得三藏这“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发生了倾斜,虽然还没有真正倒下,却已经开始偏离道外。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1 19:12:38 +0800 CST  
八戒丢了行李,掣钉耙,不让行者走上前,大喝一声道:“孽畜!那里走!”赶将去劈头就筑。那只虎直挺挺站将起来,把那前左爪轮起,抠住自家的胸膛,往下一抓,滑刺的一声,把个皮剥将下来,站在道旁。你看他怎生恶相!(原文)
直。径直。
挺。坚挺。
左爪。对应的是左胸,心脏的部位。
眼看三藏不能端坐马上,跌了跟头,发生倾斜,八戒这取经的真情不再继续肩负取经的重担前行,而是将真情表现出来,来战这猛虎。他不让行者上前,就是不让取经的真心表现出来,而是以取经的真情单独面对;就是告诉那猛虎,我这情感方面的强大力量都在支撑三藏那“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的,他这情感发出宛若雷音般振聋发聩的声音道:“你这造孽的不合道理的思想,做了严重坏事的思想!我看你能跑到哪去!”接着他就赶上前,用他那可以在神识各处造成深刻影响的真情,对着这凶猛而可怕的、可以吞噬一切的念头的思想部分打了下去。
按理说这八戒用真情对猛虎发动了攻击,那猛虎该或打或逃才对。可是面对八戒的钉耙,这猛虎却直接以异常坚挺的状态突出的表现出来,接着它以其左手,作用在其心脏之处,将它那虎皮一下就给抓剥了下来,突出的表现在道的旁边。你看他是怎么样一个凶恶的形象。
咦,那模样:
血津津的赤剥身躯,红媸媸的弯环腿足。火焰焰的两鬓蓬松,硬搠搠的双眉的竖。白森森的四个钢牙,光耀耀的一双金眼。气昂昂的努力大啸,雄赳赳的厉声高喊。
血。人和动物体内红色的液体,代表的是其内部美好的性情。
津津。水流动貌;液汁渗出貌。
赤剥。剥光弄净。
红。看起来非常美好的色彩。
媸。痴也——《集韵》。
弯。不直。与“直”相对。直。引申为正直;公正;不偏私。所以“弯”在这里应该是“不正”的意思。
环。圆圈形的东西。
腿。支撑身躯的部分。个人认为可以引申为“支撑”的意思。
足。道。
血津津的赤剥身躯,红媸媸的弯环腿足。这个强大而凶猛的,可以吞噬一切的念头,直接剥去自己的外表,将自己的内在思想部分赤裸裸的表现出来。看起来美好的性情不断的从这种思想的内部表露出来,成了这个念头的行为表现。它所行的是一种看起来非常美好,却又非常痴迷的,不正的,不断的在一个地方绕圈子的道,并作为这个念头的支撑。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1 19:13:48 +0800 CST  
明天有事,停更一天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1 19:14:36 +0800 CST  
认得的妖精

焰焰。火焰炽烈貌。明亮貌;鲜明貌。
两鬓。指两边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两个耳朵,指的是它的思想在神识中的延伸,两鬓指的是他的思想在神识左右两个方向的细微的突出表现。
蓬松。指东西松散杂乱。
硬。坚固、结实。
搠。执,持。
眉。眼上方的弓或嵴,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眼睛,我理解为观点的显露;眉
毛,我则理解为念头在神识中突出表现出来的观点。
竖。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竖立。
火焰焰的两鬓蓬松,硬搠搠的双眉的竖。它那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欲望炽烈而鲜明的在其思想向神识左右两个方向延伸的过程中乱糟糟的表现出来。它的观点非常的坚定而突出的表现出来。
牙。个人理解为欲望中的坚定部分。
森森。战栗貌。
四.四处神识。
耀耀。明亮的样子。
一双。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
白森森的四个钢牙,光耀耀的一双金眼。他的欲望在四处神识中形成了为四处神识广泛认可的坚定的思想表现,可这为人广泛认可的坚定思想又令人感到战栗,觉得非常的可怕。他的观点发出代表神识真意的耀眼的光芒,可是这耀眼的光芒反倒让人眼花,使人难以真正看清这思想的真实状态,乃是并非真正佛法的真意表现出来的观点。
气昂昂。形容精神振作,气度不凡。
努力。尽量的使出自己的力气来做某事。
大啸。泛指发出长而尖利的声音。
雄赳赳。英勇,无所畏惧的气质与状态。比喻人的气势很强大。
厉声。严厉的声音。
气昂昂的努力大啸,雄赳赳的厉声高喊。这念头在非常振奋的状态下用尽自己的力气来将自己的声音高声的表现出来。以无所畏惧的严厉姿态,高亢的发出它的声音。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3 09:05:39 +0800 CST  
喊道:“慢来!慢来!吾党不是别人,乃是黄风大王部下的前路先锋。今奉大王严命,在山巡逻,要拿几个凡夫去做案酒。你是那里来的和尚,敢擅动兵器伤我?”(原文)
慢来。停一下。
吾党。犹吾辈,无俦。
别人。另外的人。
黄风。黄是金子的眼色,在我对《西游记》的理解中,一般都将其理解
为“真”字。“黄风”便是代表神识真意的各种思想、念头。
巡逻。行走查看警戒。
凡夫。人世间的俗人。
案酒。下酒的菜肴。
面对来自钉耙的打击,这可以吞噬一切的凶猛、可怕的念头并没有恐惧,而是直接扯去自己的外表,以赤诚的姿态将自己这念头坚定的表现出来,并呈现出无所畏惧的状态,努力的发出他的声音道:“停一下!你先不要攻击我!我们这些人不是另外的人,乃是代表神识真意的念头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念头之下的念头,我是在这代表神识真意的念头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念头之前表现出来的念头。今天受其严格命令,在这个境界中行走查看警戒。要抓几个世间的俗人去做他受用他的境界的性情的菜肴。你是那里来的佛门中的修行人,敢擅自拿出你所倚仗的武器来伤害我?”
虎先锋的这番话透露出这么几个信息:
首先,他说“吾党不是别人”就是说他跟要打他的八戒是一样的,八戒是取经的真情,而他也是神识真意的一种表现。他们一样都是神识真意中的主导思想之下的思想和念头。
其次,他说“今奉大王严命,在山巡逻,要拿几个凡夫去做案酒”,就是说他是在神识真意的主导思想下在此巡视的,其目的是不让凡夫过去。而超乎凡夫这个境界的思想、念头,他是不会去抓的。
最后,他是要抓凡夫,而且他是在山坡下表现出来,往上走来抓三藏的。就是说三藏原本跨越了凡夫这个境界,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却又跌落到了“凡夫”这个境界之中。而造成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可能,就是三藏看到山景之后,“那师父缓促银骢,孙大圣停云慢步,猪悟能磨担徐行”的这种状态。在看到这山景的可怕后,他们都不是那么努力的前行了。就是这种状态将原本他们已经走过去的地方的妖魔又引了出来。
八戒骂道:“我把你这个孽畜!你是认不得我!我等不是那过路的凡夫,乃东土大唐御弟三藏之弟子,奉旨上西方拜佛求经者。你早早的远避他方,让开大路,休惊了我师父,饶你性命;若似前猖獗,钯举处,却不留情!”(原文)
猖獗。凶猛而放肆。
八戒这取经的真情斥责这虎先锋道:“我把你这个作孽的畜生!你是不认得我么!我们师徒不是那从此过路的凡尘中的思想,乃是本源之中、欲海之内,位于主导思想之下并代表主导思想的经、律、论的制定者的弟子,是遵循其修行、成长的思想神识。我们是遵从本源之中、欲海之内的主导思想的旨意,去西天拜见觉行圆满的思想,求取解救自己、解救众生的真正经典的思想。你早早的躲到别的地方去,把大道让开,不要阻碍我们沿着大道前行,不要令我师父那‘为解救自己、解救众生而去西天取经’的坚定念头受到惊吓影响的话,我就饶了你的性命,让你继续在神识中存在下去。如果你还像以前那样凶猛而放肆的话,我这真情表现出来之后,却是不会给你留情面的。”
八戒的这番话也透露这么两个信息:
首先,他不承认自己这些人是一般凡夫,他们是取经人,他认为他们跟一般凡夫不一样。所以他说那虎先锋是作孽的不明道理的畜生。
其次,他的“你不认得我”和“若似前猖獗,钯举处,却不留情”,说明他认得这妖精,而且这妖精在以前曾经“猖獗”过。这个虎先锋,是以前曾经出现过的妖精,而且他与八戒曾经见过。甚至跟八戒有些交情,所以才会有“留情”之说。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3 09:06:29 +0800 CST  
金蝉脱壳

那妖精那容分说,急近步,丢一个架子,望八戒劈脸来抓。这八戒忙闪过,轮钯就筑。那怪手无兵器,下头就走,八戒随后赶来。那怪到了山坡下,乱石丛中,取出两口赤铜刀,急轮起,转身来迎。两个在这坡前,一往一来,一冲一撞的赌斗。(原文)
分说。分辨。
架子。姿势。
冲撞。冲击碰撞。
那使天不平的发出日月般精华的思想哪里容得八戒分辨,急急的冲到八戒面前,摆出一个姿势,朝着八戒的思想部分抓了过去。这妖怪容不得八戒分辨,就是说他认定了三藏是个凡夫,就是他们黄风大王的下酒菜。不管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身份,或者曾经到过什么境界,只要达不到那个境界,或者是从那境界落到凡尘中来,就是凡夫,他就要抓去给黄风大王下酒。而八戒因为身份的原因,就说三藏不是凡夫,八戒的这种思想表现是有问题的,所以八戒的脸成了这妖怪攻击的目标。
八戒见状,躲过了这妖怪的攻击,并且动用来自真情的力量朝着这妖怪打了过去。这个作怪你的念头由于来自较低的境界之中,所以在这个境界没有兵器可以招架八戒,就朝着神识出现的地方那较低的境界逃去,八戒执掌真情也追着他朝那较低的境界中跑去。就这样,八戒这取经的真情也被带到了一个较低的境界之中。他们两个来到了这虎妖刚才出现的地方,来到了属于这虎妖的境界。
这个境界中是一堆乱石,是很多杂乱没有规则的坚定思想和念头所构成的境界。来到这里,这妖怪就有了他的武器,乃是并非真正佛法的看起来非常美好的,看似神识真意却并非神识真意的道。
这妖怪有了武器之后,就赶紧将这道施展开来,转过身来战八戒。就这样,他两个在那里你来我往,一会儿你占上风,一会儿我占上风的以激烈对撞的方式打了起来。
那里孙行者搀起唐僧道:“师父,你莫害怕。且坐住,等老孙去助助八戒,打倒那怪好走。”三藏才坐将起来,战兢兢的,口里念着《多心经》不题。
住。表示牢固或稳当。
在取经的真情与那妖怪激烈对撞的过程中,行者这以婴儿的姿态在取经路上不断成长的取经的真心发挥作用,将这来自南赡部洲,东土大唐的取经人搀扶起来,重新确立了去西天取经的念头,他对这来自本源之中,欲海之内的佛门的修行人道:“师父,你不要害怕,你且坚定的端坐于此,等我这取经的真心去帮助真情,把那作怪的思想打倒了好离开这里,继续去西天取经。”就这样,在取经的真心的扶持下,三藏方才重新坐在这个境界中,可是他依旧非常的害怕。为了缓解这种害怕,使自己重新平静下来,他开始不断念诵《多心经》。我们暂且不去说他。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4 13:44:40 +0800 CST  
那行者掣了铁棒,喝声道:“拿了!”此时八戒抖擞精神,那怪败下阵去。行者道:“莫饶他!务要赶上!”他两个抡钉耙,举铁棒,赶下山来。那怪慌了手脚,使个“金蝉脱壳计”,打个滚,现了原身,依然是一只猛虎。行者与八戒那里肯舍,赶着那虎,定要除根。那怪见他至近,却又抠着胸膛,剥下皮来,苫盖在那卧虎石上,脱真身,化一阵狂风,径回路口。路口上那师父正念《多心经》,被他一把拿住,驾长风摄将去了。(原文)
抖擞。振作,奋发。
精神。表现出来的活力。
慌。恐惧、不安。
金蝉脱壳。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察觉。
苫盖。遮盖。
卧。趴
卧虎石。凶猛的念头居于其上的坚定念头。
长。两点之间距离大。
长风。个人认为是在两方面表现截然不同,跨度非常大,却都属于同一个念头的念头。
摄。控制。捕捉。
路口。是指路的一端,或指道路汇合的地方。
行者来帮八戒,他将真心表现出来,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道:“把这个妖怪给我拿下!”性情相连,当取经的真心表现出来的时候,八戒这取经的真情所表现出来的活力振作起来,摆脱了无色界那种过于软弱的状态。当取经的真情振作起来之后,这妖怪便无法跟八邪硬碰硬的冲撞了,败下阵去。
眼看这虎妖败阵而逃,取经人心中却不肯放过它,发出他的声音道:“不要饶了这个妖怪,一定要赶上拿下!”就这样在行者和八戒的作用下,取经人那取经的真心和真情同时表现出来,到更低的境界中去追那虎妖。
眼见真心和真情同时行动起来,要来抓他,这作怪的思想感到非常的恐惧,不能再继续应用他的法门,行使他的道。慌忙之下,他开始在行者和八戒无法察觉的状态下利用假象来逃脱。就见他主动开始转变,依旧以一个凶猛的可以吞噬一切的念头表现出来。
行者和八戒不肯舍弃,发力来追这猛虎,一定要将其跟除掉。那作怪的虎妖看那取经的真心和真情快要追上她了,又依前面那样,抠着胸膛,将自己的虎皮剥了下来,将这虎皮遮盖在那有凶猛的念头居于其上的坚定念头之上,而他的真实思想却就此逃脱,化作一个猛烈的念头,直接回到路口。路口上的三藏此时正在那里念《多心经》呢,按理说三藏念的是佛经,是使他神识中各种思想进入普遍清净的状态,让他神识归于清净的佛经,理应克制这虎妖,令这虎妖也软弱下来才对。可是面对这虎妖,三藏却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甚至连躲都没躲一下,一把就被这两种表现跨度非常大的念头给摄了过去。
“摄”有控制和捕捉两层意思,就是说三藏的这个被捉住,是因为他被这个思想给控制住了。外表看起来还是他,可实际上已经不是他了,他的思想已经为另一种思想,也就是这虎妖给控制住了。
路口。是指路的一端,或指道路汇合的地方。前面三藏路遇猛虎的时候,没有说明其是在路口,是在道路汇合的地方;而三藏一直走在这条路上,更谈不上路的一端。那这个路口是哪来的呢?还记得前面唐僧取经第七难“双叉岭上”那个双岔路口吧。现在就在三藏脚下,就是一个岔道口,或者是往前走,或者是回去。而要明白这里面的道理,我们还要把这虎先锋的本相找出来再说。
楼主 炉中人  发布于 2018-12-24 13:46:22 +0800 CST  

楼主:炉中人

字数:1688629

发表时间:2018-03-02 06:53: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8-24 12:40:46 +0800 CST

评论数:156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