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7 16:57:29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7 19:39:21 +0800 CST  
(6)荡平六国(二)

俗话说:“柿子要挑软的捏。”

其实先灭韩国也不仅仅是这个原因。

韩国的地理位置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地图,它正好在秦国出函谷关东进的位置,咽喉之地,非常重要,历史上两国就经常互殴。

当然韩国一般处于被殴的一方,所以国家越来越小,越来越弱,直到最后臣服。

秦王嬴政十七年,也就是嬴政三十岁时,就先灭了韩国。

同年赵国发生了特大旱灾,这对已经被战争折磨的满身疮痍的赵国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秦王嬴政趁机第二年再次派大军进攻赵国。

但是李牧这位克星又跳出来了,秦军被他带领的赵军给牢牢阻挡着不能前进,军事上始终无法取得突破。

秦王嬴政这次真的有点着急上火了,前前后后和赵国已经打了快九年了,却始终无法解决这个绊脚石,难道要等到李牧这家伙老死了才行么?

李牧万一长命百岁怎么办?

还不被他给耗死啊!

当初的战略再好,战术执行不下去有个屁用!

所以和打仗一样,我们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一定要尽量考虑到战术本身的可行性,以便做应对之策,否则就会耽误事。

不过秦王嬴政仍然不愿意放弃,他用心让自己冷静下来,反复考量战场上的形势,认为军事行动无法尽快达到目的,不如另图他法。

这就反应出了秦王嬴政的智慧,会拐弯,不是一根筋。

一个人在顺境的时候很难看出来本领,只有在逆境中才方显英雄本色。

于是他听取了谋臣的建议,利用重金收买赵国的内奸,赵王的宠臣郭开,采用反间计让赵王换掉了手握兵权的李牧、司马尚等著名能征惯战的将领,改任赵葱、颜聚为赵军统帅。

换掉就换掉了吧,万一将来打仗还可以再重用么。

但是这个赵王也是昏庸透顶了,不但换掉了李牧,而且还杀掉了李牧,这不是自掘坟墓么?

记着,人都是自己作死的,赖不到旁人!

李牧死了,克星死了,秦王嬴政估计在宫里高兴的三天没睡觉,这不是天助我也么?

于是嬴政十九年派大将王翦再次来灭赵国。

赵国的三军统帅赵葱算哪棵葱啊,哪里是是老将王翦的对手,很快战败被杀掉。

赵王此时彻底崩溃,再后悔也来不及了,被内奸郭开任意摆布,竟然开城主动投降。

从此,建国二百五十多年的赫赫赵国灭亡。

接着,秦王嬴政就想马不停蹄地直接去灭楚国,但是秦楚之间隔着魏国。

好吧,那就把魏国这个倒霉蛋先干掉再说。

魏国的地理位置和韩国差不多,都处在秦国出函谷关东进的的咽喉之地。

因此,历史上秦国也经常狂殴魏国。

魏国打不过就割地赔款,时间久了也没什么地盘了,就剩下都城大梁周围一些城池。

嬴政二十二年秦国派大将王贲,也就是王翦的儿子做统帅带兵进攻大梁城,该城现在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位置。

大梁城那是都城,又是老城,常年维护打理,城墙非常坚固。

统帅王贲得老爸王翦真传,非常聪明,心想老子才不要强攻呢,损兵折将的划不来,不如采用水攻冲灌大梁城。

这样没有三个月,魏王假实在受不了,脑子估计都冲进水了,就出来投降。

王贲可能根本就没准备接受投降吧,马上把他杀掉了。

至此,魏国也灭亡了。(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10:47:35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13:08:33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15:14:33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16:46:22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18:06:26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19:53:03 +0800 CST  
下面就轮到了楚国。

楚国当时不一定是强国,但肯定是大国。

它地域宽广,包括现在的河南西部及东南部、山东南部、湖北、湖南两省、洞庭湖以东和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全部。

哈,你是不是在认真对照这个分布啊,看看自己是不是楚人?

楚国虽然没有秦国强大,但那也不是夏大(吓大)地,还是南大(难打)地。

不过已经灭了三个国家了,此时秦王嬴政就有点骄傲自满情绪。

人往往如此,有点成绩可能会飘飘然,而也就是这个时候灾难在悄然而至,所以还是时刻准备着比较安全。

在灭楚国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大反复。

这里面有个故事非常精彩,也流传比较广,我也来讲讲。

我们都知道派兵打仗第一件事肯定是选将,就是派谁去做三军一把手,这个自古都是很有讲究的。

最著名的就是建国初期大家争议最多的朝鲜战争,除了彭德怀外,毛主席派谁可能更合适这个问题也一直引起很多人的纷争。

如果有机会写近代史,我会好好写写朝鲜战争,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之战,用拳头发出的宣言书,意义重大,这里就不废话了。

在对决强大楚国的战争中,当时选将问题也是首要问题。

秦王嬴政手里有两个比较合适的人选:

少壮派的李信和元老派的王翦。

两个人曾经战绩都比较辉煌,可以说各有所长。

一个是新秀,刚刚在对燕国战争中取得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风头正盛,年轻激进;

一个是老生,可以说是战火中摸打滚爬出来的,战绩无数,成熟持重。

选谁呢?

和现在选秀一样那是要PK一下的,要说说自己的打法。

当然题目肯定是由秦王嬴政这个老大来出。

题目很简单,就是这次打强楚需要多少兵力。

李信,年轻人么,容易冲动,一挺胸就出来了,说:

“大王,什么强楚啊,给臣二十万灭了它!”

秦王嬴政年龄也不大,听了很高兴,正合心意,就转过头问王翦:

“王老将军啊,你看呢?”

王翦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咳了咳,先清了一下嗓子,才毫无表情的回答:

“大王,少于六十万这仗没法打啊!”

秦王嬴政一听,脸都绿了,好像发生股灾一样,心想你要把我的家底全拿走啊,什么意思?想造反吗?就没好气的说:

“王老将军,你是真老了吧?怕死了么?要那么多人干嘛?哼,还是李将军神勇!”

这话说的就有点伤人了。

所以我们讲话,即便是领导也要注意,你真能保证自己一定是对的么?留点后路不好么?

于是王翦借病告老还乡,哼,我老人家不和你们这些青瓜蛋子玩了!(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20:00:34 +0800 CST  
李信则志得意满,携蒙恬带兵二十万出征伐楚。

开始还算顺利,蒙恬从一侧进攻,李信带主力正面进攻,没怎么打,两军就深入了楚国腹地并胜利会师

但楚国那也不是吃素的,泱泱大国,会看着你往东一直打下去吗?就派出其得意大将项燕带兵迎敌。

这项燕也比较著名,可能很多人知道。

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我说个人你肯定知道,就是西楚霸王项羽,这位项燕就是项羽的亲爷爷。

项燕不愧为名将,面对秦军的凌厉攻势,并没有急于出战迎敌,而是坚守不出,以逸待劳。

李信这小子年轻气盛,心浮气躁,耗不下去了,就长途转战。

项燕趁机出奇兵,突然进攻,尾随秦军三天三夜,追击秦军。

秦军大败,这次失败是秦军灭六国以来的第二次严重挫折,上次我们说过是赵国李牧抗秦的宜安、肥下之战。

统帅李信还差点被俘,险些小命不保。

秦王嬴政听说李信打败仗了,大发雷霆之怒,肠子都悔青了,后悔没有听老蒋王翦的话。

但是总要面对啊!

下面该怎么办。。。。(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23:03:10 +0800 CST  
《从秦朝开始说起,到清朝结束》之秦朝 (7)荡平六国(三)

秦王嬴政听说李信打败仗了,大发雷霆之怒,肠子都悔青了,后悔没有听老将王翦的话。

但是总要面对啊!

这就又到了考验秦王嬴政智慧的时候了。

他痛定思痛,认为用人用错了,但是灭除之心非但没有打消,相反更加坚定。

经过认真反思,决定重新启用老将王翦。

可是王翦已经借病回老家抱孙子养老去了,你说让来他就来啊。

打仗这事不好勉强的,那是事关国家存亡的大事,一定要心甘情愿才行。

所以当年林彪有畏难情绪,托病不愿意带兵入朝抗美,毛主席宁愿放弃也不强迫使用他,就是这个道理。

秦王嬴政绝非一般帝王,能屈能伸,心想王翦你不是躲了么,好的,那寡人移樽就教,亲自前往你老家请你出山总可以了吧,给足你面子。

所以三顾茅庐的把戏不只是那个爱哭鼻子的刘备会玩,这个性格强硬的秦王嬴政也一样会玩,其实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别看秦王嬴政年轻,但他却深知这个道理!

王翦看秦王嬴政来了,自有打算,并不买账,还是装病。

因为他知道秦王嬴政这个老大不好伺候,不把话说清楚,将来会有麻烦。

于是他就谢绝说:

“大王,您这次可能要白来了。老臣伤病缠身啊,无法成行,难以从命,你还是另谋良将吧。”

这话差点把秦王嬴政鼻子给气歪了,本想自己亲自来了,肯定没问题,可这老东西还给我装。

不过没办法,谁让自己过去那么伤老人家呢?

心想,好吧,你个老东西,明明好好的,非给我装,算你狠,不就是要条件,提要求么,就笑呵呵的说:

“王老将军啊,本王今天都亲自来了,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您老出山,寡人答应你就是了!”

王翦这个时候也不好再端着了,秦王嬴政是他看着长大的,那火爆脾气他比谁都清楚,无非就是要他的这句话而已,就不客气的说:

“大王,您现在迫不得已用老臣,但老臣可不是有意为难您啊,还是那句老话,灭楚国非六十万人不可啊!”

秦王嬴政没办法,咬咬牙只好满口答应。

这差不多把秦国的老本给了王翦,万一有个好歹就完了,他能不心疼么?

王翦对秦王嬴政的顾虑也是一清二楚的,跟随这个老大那么多年,老大最担心什么,他还是深知肚明的。

无非是怕他造反么!(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23:03:45 +0800 CST  
王翦带着大军出发时,秦王嬴政亲自送行到灞上,灞上现在位于陕西西安东边。

在灞上,王翦趁机提出个人需要,而且是狮子大张口,要求秦王嬴政给他最好的田园住宅,而且数量非常大。

秦王嬴政好奇的问:

“王老将军啊,您这么为国家出力,寡人还会亏待你?你还担心会受穷啊?”

王翦略微尴尬的说:

“大王,我实话实说,您别不爱听。为大王您带兵打仗啊,再有功劳也得不到封侯啊,所以我就趁着大王您还用得着老臣的时候,多要点土地田园留给后世子孙。”

秦王嬴政听了这个老顽童的话,乐的哈哈大笑,爽快答应。

王翦出函谷关之前的路上又先后五次派人向秦王嬴政要土地要田园,身边的人就有点为王翦担心,劝说:

“王老将军,您这样没完没了的向大王索要财物,不好啊,过分了!大王会不高兴的,小心给您秋后算账!”

王翦笑呵呵的说:“此言差矣啊!大王性情粗暴多疑,不肯轻信别人。现在大王把举国之精兵都给老夫带领了,他心理肯定惴惴不安啊。我现在多向他要点东西,他就知道我图的是财,而不是权,那么他就放心了,他放心了,我们就好安心打仗了。”

看看,怎么样?

“姜还是老的辣”吧!

秦王嬴政看到王翦的要求当然是照单全给,对王翦带兵也深信不疑,让王翦无后顾之忧。

楚王听说老将王翦亲自出马,还带了那么多人过来,知道非同小可,这是要以多打少,搞群殴啊。

于是仍然派出得意战将项燕,并也举全国之精兵前来迎战。

王翦毕竟是老将,见多识广,经验丰富。

他首先虚心汲取了李信失败的教训,避免长途跋涉,打到平舆一线后就安营扎寨,坚壁而守,不肯出战,并经常骚扰诱使楚军前来,以变被动为主动。

这次轮到项燕着急了。

本来项燕打算采用阻击李信的打法,以逸待劳,相机而动。

现在王翦来这么一套,稳扎稳打,他也一时无计可施,只好耐心耗着。

但是楚王不懂用兵,沉不住气了,他要拒秦军于国门之外,非要项燕搞什么进攻。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谁愿意在自己国家里打仗啊?

项燕被楚王逼的没办法,只好主动出兵进攻王翦的营地,两军对峙,天天骂阵。(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8 23:04:19 +0800 CST  
王翦才不要管呢,每天和将士们同吃同喝同住,唱唱歌,打打牌,做做游戏,快活的很。

过了很多天,王翦派人去军队基层查问:

“军兵们都在忙些什么?”

回来的人报告说:

“军兵们吃饱喝足,天天扔石头玩,比赛看谁扔的远。”

王翦听了后非常高兴,就说:

“好了,这些士兵可以出去打仗了!”

楚军经常在秦军营前挑战,秦军就是不出,便有点士气低落,项燕担心时间久了会生变,就主动后撤,便于后方供给。

王翦看机会终于到了,乘楚军撤退之际突然出击。

楚军顿时陷入大乱,兵败如山倒。

秦军一鼓作气追至郫县南边 楚军主将项燕战死沙场。

据说项燕死的时候很不服气,发出了一句咒语,就是著名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历史结果大家可能都已经知道了,果然应验了这句话。

而且在后来灭秦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中,项燕的孙子项羽打败并杀掉了王翦的孙子王离,算是报了此仇,当然这是后话。

嬴政二十四年楚国灭亡。

接着就开始收拾燕国残余了。

其实按照灭六国的最初战略,灭赵后就是灭燕。

所以在灭赵的第二年,也就是嬴政二十年的时候,就已经派王翦带兵攻打燕国了。

当时攻打燕国的理由也比较充分,就是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

这事家喻户晓,还拍成了电视剧,我就不重复了。

前面说到的李将军李信也就是在追击燕国太子丹时立了功才得到秦王嬴政赏识的。

反正是一个堂堂燕国被打的无反手之力,甚至把太子丹的人头都献给了秦王嬴政,但是仍然不能阻止秦军进攻的步伐。

秦军直到把燕王赶到辽东才算停下来,然后回过头集中兵力对楚作战。

现在楚国已经被灭了,燕国这点残部也该收拾了。

嬴政二十五年大将王贲灭了燕国。(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09:05:50 +0800 CST  
最后就剩下一个齐国了。

这个国家不打其实也废了。

这么多年,秦王嬴政一直派人贿赂齐国的上上下下,特别是相国后胜。

后胜这个家伙爱财如命,贪得无厌,一边领取齐国的高薪,一边收取秦国的巨额贿赂,相当于拿了双份工资。

这种人最可恨,任何时代都有,身居高位,却干着出卖国家民族的事,还美其名曰曲线救国,其实就是肥了自己,害了国家。

当然拿人钱财,就要替人消灾!

现在其他国家都已经灭亡了,后胜就苦劝齐王建尽快投降。

齐王建也不是个好东西,昏庸无能,长期执行绥靖政策。

在秦灭其他国家的时候,别国都来请求他救援,他死活不干,安享太平,吃喝玩乐。

结果还剩下自己一个国家,傻眼了。

朝野上下大部分已经被收买了,全无丝毫斗志,仗没法打。

嬴政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齐国不战而降。

降国之君历来没有好下场,齐王建享受了一辈子荣华富贵,结果被活活饿死了之。

至此,不到四十岁的秦王嬴政一举荡平六国,统一中原。

当然这对于年轻的秦王嬴政来说,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11:40:09 +0800 CST  
(8)推陈出新

秦王嬴政面对自己一手打下的江山,踌躇满志,妄想打造一个空前绝后的大秦帝国。

于是他首先发布了一个命令: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妥议帝号上闻。”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现在天下是寡人的了,老子要换个名号以显示自己震古烁今的文治武功与以往不同。

“领导一张嘴,属下跑断腿”,自古如此。

何况是秦王嬴政这个火爆性子的领导。

这令一下,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狱、廷尉李斯可忙坏了,迅速召集一帮有学问的人开了一天一夜的会议。

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快去向秦王嬴政这个领导汇报:

“故时五帝在位,地方不过千里,外列候服夷服等类,或朝或否,天子常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除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统一,自从上古以来,得未曾有,五帝何能及此?臣等与博士合议,统言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也就是人皇),泰皇最贵。今当恭上尊号,奉陛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伏乞陛下裁择施行。”

这一长篇大论又是什么意思呢?

最讨厌这样说话,之乎者也的,没一句人话!

知识分子最喜欢来这套,说的你看不懂为止。

以后没必要的时候坚决不引用了,我看了都烦,显得自己好像很有文化的样子,狗屁!

还是我来总结一下:

其实大部分是拍马屁的话。

说老大您真厉害,过去三皇五帝也不如您。

您这么厉害就叫“泰皇”吧,泰皇最贵么;

您的想法就是制度;

您说的话就是诏书;

只有您才能自称朕。

好么,“朕”字本来是当时普通老百姓对自己的称呼,现在全收归中央交给秦王嬴政使用了,也真想的出来。

有专家推测说这是因为“朕”字与“政”字谐音,干脆不让老百姓用了,由秦王嬴政独家冠名,算是避讳吧。

究竟什么原因,有兴趣的你可以去考证一下。

反正就这样定了,我们这帮人都没意见,赶快施行吧。

按道理这帮大臣煞费苦心也够可以的了,但是秦王嬴政并不满意。

心想这有什么了不起,既然说我功高古人,那么厉害,干嘛还要套用古人的称号?

还泰皇最贵,贵个屁,不过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称呼,有什么稀奇。

正要发作痛骂这帮家伙,但又转念一想稍加改动也不错,于是不动声色地说:

“既然古人有三皇五帝,寡人又被你们说的那么厉害,那徽称就凑合着叫皇帝吧,其他叫法就按你们的来吧”。

王绾这帮家伙忙了一天一夜没合眼,一大把年纪了,早都困死了。

听秦王赢政这么一讲,赶快附和着说:

“陛下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就称皇帝,我们这帮人没文化,才疏学浅,还是陛下圣明。”

说完,一群人马上跪倒在地前仰后合,三呼陛下圣明。(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16:07:34 +0800 CST  
秦王嬴政心满意足的把这帮人打发走后就回了后宫。

过了一天,他又想出了一个注意,于是就又颁发了一条制度:

“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得议父,臣得议君,甚无谓也,朕所弗取,自今以后,除去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子孙,以次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岂不懿钦!"

这个比较简单,估计大家都看明白是什么制度了。

秦王嬴政想的够周全吧,生前考虑到了,死后的名声也想到了。

他认为,

老子活着的时候自然没人敢胡说八道评论我,但死后保不准,那干脆废掉谥法制度,不准臣子、儿子议论老子,省的你们这些家伙将来给老子一个乱七八糟的谥号。

那以后怎么办呢?

以后朕的后世子孙永远做皇帝。

朕是始皇帝,接着就是二世、三世直至千万世。

当然,这是秦王嬴政的一厢情愿了,历史怎么可能按照他的想法发展呢,太唯心主义了。

不过以后我们不好称他为秦王嬴政了,人家已经是秦始皇了!

以前有个齐国人叫邹衍,属于道家学派的人。

这个人有个学说叫五行学,就是研究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学问。

现在也很流行这个,取个名字,结个婚就会有人要按这个算一下。

邹衍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而且这五种物质相生相克。

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能克火。

这些东西呢,现在被称为迷信,科学也无法证明,属于道家玄学。

反正当时大家都深信不疑,秦始皇也不例外。(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19:05:26 +0800 CST  
按照这个学说周朝被认为是火德,那么秦朝就必须是水德。

万一周朝死灰复燃了怎么办?

所以秦始皇规定秦朝所有的东西都要按照水德的标准去做。

根据五行学这套理论,水德主黑色。

那么秦朝的主色调就定为了黑色,大家衣食住行什么的也都要崇尚用黑色系。

所以你看关于秦朝的电视剧,个个穿的黑不拉几的,画面也乌漆墨黑的,给人的感觉很压抑。

用现代人的审美观来看一点也不漂亮,黑色看久了说不定还很容易得抑郁症。

但是那个时候秦始皇不管这个,大秦基业才是最重要的。

老百姓没办法,只有服从,一夜之间全换成了黑色系,不知道还以为进入了"黑社会"。

你想想生活在这么个颜色世界里,老百姓的心情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还有,水德代表阴,阴又主杀气,象征刑法。

所以呢,秦始皇更加严刑峻法,不准讲仁义道德,这样显得更水更阴呗。

自然牢狱之灾也就难免司空见惯了,老百姓生活在法网恢恢之中,估计天天被水呛的要命。

这还不算完,水德不是代表冬天么?那么就改变周年计算顺序,每年以冬十月为第一个月。

另外,水德的幸运数字为六,那么计算什么东西最好都以六为节奏,比如灭六国、六尺为一步,帽子高六寸等等,反正“六六大顺”。

总之吧,秦朝的老百姓从此生活在了水深但火不热之中。

当然,这些制度的出台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技术落后导致迷信而形成,也无可厚非,我们也没必要过于嘲笑。

其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也做了很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是伟大事情,比如进行了度量衡、货币、文字和车轨的四大统一,我就不多说了,初高中历史课本中讲的非常详细。

关于车轨的统一估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我就啰嗦一句。

所谓车轨就是车子两个轮子间的宽度。

车轨统一后,无论马车还是牛车,只要是车,都统一为六尺宽,这样就将对应的全国道路系统也进行了统一规划,意义非常重大。

天下不管怎么样就这样已经被秦始皇从某种程度上给统一了。(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19:06:07 +0800 CST  
江山是大家帮秦始皇打下来的,按以前的老规矩也理应分封大家一点。

于是丞相王绾就率领一帮大臣来向秦始皇请愿。

这帮老家伙也知道秦始皇是个不好对付的主,就忽悠说:

“陛下,现在天下刚刚平定,还不安生,特别是燕、齐、楚这些边远地区,人广地稀,没有封王的话不好管理,不如分给您的儿子做王去打理一下。”

秦始皇多聪明啊,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要分朕的江山啊,变相要封王封侯!

但也不好公开拒绝,毕竟他们说的也是祖宗老规矩,又加上这帮家伙为了自己的江山也没少出力,手里还握着各式各样的权力,要从长计议才比较妥当。

于是推脱让大家再商量商量,达成共识之后再说,很显然目的是要缓冲一下。

秦始皇的成功肯定离不开列祖列宗的不断积累,但也与秦始皇个人的能力有非常大的关系。

他表面性情急躁易怒,但在大事面前总是异常冷静,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不是直线的简单化机械性思维。(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21:50:50 +0800 CST  
既然让大家再商议一下,那么大臣中肯定有洞穿秦始皇真实想法的。

李斯就是其中一位,这小子是个人精,未来的秦朝左丞相,把秦始皇的心思揣摩的很明白。

另外,李斯这个人对古人的分封制度向来也嗤之以鼻

于是他就带了另外一帮人出来公开反对王绾等人的提议。

在朝上,李斯义正言辞地说:

“你们这些人的提议就是误国,误民,蒙蔽圣上!当年周朝就是采用这套办法,结果如何?开始还可以,后来呢?各国之间互相攻打,周天子也管不住了,最后导致周朝灭亡!现在天下刚刚被圣上费劲心血平定统一,老百姓刚刚过上太平日子,你们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又想玩这套,难道要秦朝重蹈覆辙吗?"

这席话说到了秦始皇心坎上,他频频点头称是。

王绾这帮人看到秦始皇这般态度,面面相觑,不敢直面反驳。

李斯见好就收,话锋一转,语气平和的接着说:

"不如大家都吃国家的俸禄,别再要什么分封建国的虚名了。我建议以后由朝廷统一管理,这样国家太平,人心安定!”

秦始皇一听,李斯这小子真心不错,深知朕意。

不但把王绾这帮老家伙的建议替朕给否了,还帮朕出了以后怎么办的主意。

人才难得啊,以后必须重用!

于是装模作样的说:

“李斯说的有道理啊!天下百姓常年被战祸侵扰,正是因为诸侯国互相争斗引起啊!朕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为天下苍生谋得了太平,怎么好再按周朝的陈规弊制进行呢?难道又想陷百姓于水火么?必须改革!"

然后又指着李斯说:

"李斯,你说的好啊,就按你说的办!“

王绾这帮老家伙被搞得灰猫土脸,无话可说,扫兴而归。

秦始皇这时候才不会再考虑他们的感受呢,早都看不惯这帮老家伙了。

然后,秦始皇马上命李斯按照他的想法提个方案。。。。(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22:37:37 +0800 CST  

楼主 历史不是僵尸  发布于 2016-08-29 23:08:23 +0800 CST  

楼主:历史不是僵尸

字数:105795

发表时间:2016-08-24 02: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02 20:06:48 +0800 CST

评论数:213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