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荒诞皇帝

十岁的娃娃刘子勋,于景和元年冬起兵,不过江州离建康城还有好一段距离。大军还没有开到京城,时为湘东王的刘彧就平定了局势,登基即位了。刘彧晋封刘子勋为开府仪同三司、车骑将军。诏书到达了刘子勋军中,每个人的看法大不相同。刘子勋同学没有表态,估计他现在正穿着铠甲扔石子玩儿呢。众将军都非常开心,当然除了说了算的邓琬。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19:44:36 +0800 CST  
我前面讲过,古代的人那是相当迷信图谶之语的,虽说刘彧已经登基,但是支持刘子勋的刺史、太守也有很多,大家都认为皇帝当为皇第三子是天命所归。邓琬当即将诏书扔到了地上,然后投入到了积极的征兵工作当中。刘子勋当时在江左确实是很有号召力,大家要好好记住这些支持他的官员,这些人在刘子勋战败之后,有的因为吴喜将军的庇护,免了一死,更多的主将则通通被诛杀,其中的很多人还是很可惜的。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0:03:06 +0800 CST  
郢州刺史安陆王刘子绥、荆州刺史临海王刘子顼、会稽太守寻阳王刘子房、雍州刺史袁顗、梁州刺史柳元怙、益州刺史萧惠开、广州刺史袁昙远、徐州刺史薛安都、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湘州行事何慧文、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晋陵太守袁標、义兴太守刘延熙。当然了前面的几个皇子,基本上也和刘子勋的情形差不多,他们都是挂个名号而已,真正响应刘子勋的是他们的部下。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0:19:22 +0800 CST  
我们先来看一下叫的最响,扛起反抗大旗的邓琬同志的状况是如何的。别看他首倡大义,那檄书也是写的洋洋洒洒,起义之时,就属他喊口号喊得响。什么刘子勋是天命所归啦,不能辜负先帝的期望啊。这些话,你们听听也便罢了,正所谓哲学之中的一句话,我们要善于拨开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0:41:45 +0800 CST  
为何晋安之乱到了最后以失败收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邓琬领导不力。他根本就没有多么的在乎刘子勋的处境,他要的只是一个成就自己的机会,一个借口罢了。可是对于真的搞起事来,下一步该怎么做,有什么目标,具体策略是什么,他也没有明确的说法。而且由于动机不纯,几番战败之后,他就打算出卖小娃娃刘子勋。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1:03:05 +0800 CST  
刘子勋部下张悦,看出了邓琬的打算。邓琬当时已经是强弩之末,脑袋浑浑噩噩的。张悦在军营大帐之外埋伏了不少兵士,然后假意与邓琬商量大事。他告诫这些兵士,如果听到账内要酒的声音,就出手斩杀邓琬。“若闻索酒,便出。”邓琬前来赴约,张悦也没有跟他啰嗦,当即质问他:“卿首倡此谋,今事已急,计将安出。”他既然已经决定除掉邓琬,为何还要说这样的一番话呢。原因显而易见,其一,邓琬打算卖主求荣,很多有心人都看出来了,但是想是想,做是做。要让邓琬亲自承认他确实要抛弃刘子勋。其二,也是坚定那些预备行刺之人的决心。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1:20:48 +0800 CST  
邓琬这时完全忘记了刘子勋本来就是被他推举的,这个孩子什么时候说过自己想当皇帝,他理所应当的说:“正当斩晋安王,封府库,以谢罪耳。”你们看看,他这个人是有多么的无耻而无知,利用刘子勋不成,反倒倒打一耙。张悦气急败坏,指责邓琬:“今日宁可卖殿下求活邪。”他大呼暗号,一连喊了好几声,账外的将士居然都不敢动手。许是仍然惧怕邓琬的淫威。好在张悦的儿子还是条好汉,他大步踏进军帐,亲自操刀斩杀了邓琬。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1:33:57 +0800 CST  
张悦告知潘欣之,邓琬已经被他枭首,潘欣之就顺路抓了邓琬的儿女一并杀掉。同学们看了他们的所作所为,说不定还以为他们这是什么义举呢。但是这些投机者,有几个是真的想要有一番作为,有一根傲骨的。张悦为什么要砍了邓琬的头呢,他是带着这颗脑袋瓜子去投降建安王刘休仁的。其实战败归降也没什么少见多怪的,可是他不觉得自己投诚的时机有些晚了吗。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1:51:39 +0800 CST  
刘彧的部将蔡那和他的儿子蔡道渊分属两个阵营,蔡那帮助刘彧平定叛乱仗打得欢,蔡道渊倒是被当成乱党抓了起来。可是也许天不肯亡他,他居然自己逃脱了,可见当时局势的混乱。蔡道渊不仅是趁乱溜之大吉,而且还不忘给自己留条后路,他居然把刘子勋给囚禁了,这就给刘彧行了方便。沈攸之大军平定江州,斩首了刘子勋。他的那些个同党,虽然出卖他想给自己谋个生路,怎知即便是刘子勋都没有活路,又何尝是他们,哎,都被沈攸之一起送到地下陪着晋安王了。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2:08:25 +0800 CST  
晋安之乱还有一个闹腾的比较欢的就是时为雍州刺史的袁顗,这一位的战力还不如邓琬,他嘛,就是个书生,虽然坐拥一州,然而在起义之中,那是一点贡献都没有做出。可笑的是,不仅如此,他连一场仗都没有打过。这可不是我污蔑他,这都是他自己说的。他在投降军主薛伯珍时,曾经感慨的对他说:“我举八州以谋王室,未一战而散,岂非天也。”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2:24:59 +0800 CST  
对于这位仁兄在战役之中的未曾放一枪一炮的这种光辉事迹,我也是深表同情。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不是个打仗的料,据说,他的那些计谋,连纸上谈兵都算不上,每每激励将士就在阵前喊些口号,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史书嘲笑他,说他每天在军营之中:“语不及战阵,唯赋诗谈义而已。”晋安之乱之中,刘子勋的部将中,刘胡还算是一名骁将,不过,他反倒是比袁顗膝盖跪的还快,老袁听说,刘胡这么个彪形大汉都已经投降,心中不免气愤。我都还没跑呢,你们腿脚倒是挺快的。于是他也急急忙忙的投降了军主薛伯珍。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8 22:36:29 +0800 CST  
军主是个什么级别,他们并不是一军统帅,就是专职打仗的,自然也没什么素质。薛伯珍砍了袁顗的脑袋,兴冲冲的找到了马军主俞湛之,马军主自然是军队中管马的,打算和他一起归义。俞湛之也觉得这袁顗的脑袋可是件好东西,邀功求赏的大本钱。为了求同存异,他斩杀了薛伯珍,把袁顗的脑袋据为己有,向朝廷领赏去也。所以说,当年看罗生门的时候,还觉得电影故事构建的很是精巧,充满讽刺。殊不知,这种杀人窃功的事情,只是在南朝都不知道发生过多少。乱世求存,大不易啊。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18:38:58 +0800 CST  
义兴太守刘延熙,战败同样伏诛。他本来是雍州刺史刘道产之子,但是这个身份没有帮上他什么忙。他反而是受了他哥哥刘延孙的荫萌才当了义兴太守。他的哥哥刘延孙,深受孝武帝器重。他们虽然都是姓刘的,但是严格说来并不是一家。大家知道,宋武帝刘裕正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他们都是世居在彭城的。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19:00:04 +0800 CST  
可是具体分别开来,还是有区别的。这彭城的刘氏又分为四个族群。刘裕一族住在绥舆里,左将军刘怀素的宗亲居在安上里。豫州刺史刘怀武住在业亭里。而刘延孙这一家就和他们的血缘关系相距很远,虽说是同样住在彭城,但是刘延孙这一部人家,似乎是说不清楚自己的种族,只知道是刘交的后代。所以呢,本来刘宋皇族也不是很重用刘延孙这一系的亲属。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19:17:33 +0800 CST  
可是情况到了孝武一世,有了很大的转变。当时司空刘诞正是徐州刺史,居于上流的核心地带,又熟悉军事,实力雄厚,刘骏十分忌惮刘诞。可是这个时候,刘诞也没有谋反,他也没有考虑好如何对付他。所以他想了一个法子监视刘诞,就是启用刘延孙。刘骏提拔刘延孙做了南徐州刺史,本来他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像徐州这样的重镇,不是宗亲都不能驻守的。不过,刘骏也有解决的办法。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19:34:05 +0800 CST  
他与刘延孙合族,让他也成为刘裕的族人,然后就把他打发到南徐州了。刘延孙为官有善政,他的弟弟刘延熙也就借着哥哥的名声,成为了义兴太守。不过,他刚做了几年的官,就参与了晋安之乱,战败伏诛。连带着刘延孙的儿子刘质也被免官,革除了封地。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19:49:04 +0800 CST  
刘彧深知斩草必须除根的道理,经过晋安之乱,凡是投降的将领,没有几个是落了好的,梁州刺史柳元怙,在北朝有亲戚,他这个亲戚可是不一般,正是北魏司徒崔浩,他们是儿女亲家。他等不到刘彧徇私报复,就一溜小跑奔北去也。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20:02:23 +0800 CST  
益州刺史萧惠开,他倒是没有遭遇刘彧的毒手,反倒是自己把自己气死了,也是位能人。这位的遭遇就更搞笑了,萧惠开既是益州刺史,非但没有为刘子勋尽忠,人家别人的仗都打的差不多了,只待恢复生产建设了。萧大人这里反倒是乱了起来。原来是益州当地的蜀人,早就看他不顺眼,纠集众人把他的城池给包围了。萧惠开的手中当时只有两三千人,还没有土人的力量强。眼瞅着就要被土人屠城,全赖刘彧援助才得以脱困。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20:20:55 +0800 CST  
虽说是在晋安之乱之中侥幸生还,战绩也不佳,不过,萧大人完全不被自己的不良记录所困扰。他的脾气那叫一个差,亲戚朋友没有一个处的好的。史称:“惠开与诸弟并不睦。”也就是说,兄弟之中,没有一个是和他关系好的。兄弟不睦好歹是家务事,我们不能妄加评论,可是同僚之中,萧大人也是任性妄为,不得不说他的情商极低。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20:37:34 +0800 CST  
他与时任会稽太守的蔡兴宗,本来资历差不多,几年下来,蔡兴宗在官场风生水起,把萧大人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这也怨不得蔡大人,都像萧大人一般处事,即便是想升官都难啊。萧惠开请假回家,蔡大人正要前往驻地。本来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偏就是遇上了。都说是无巧不成书,可现如今,这种巧事还是少发生一点比较好。萧惠开听说蔡兴宗的队伍也要路过此地,那个脾气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形成了八星八箭。人家蔡大人也没有挑衅,他就勒令部下,凡是遇上蔡兴宗的人,都不可和他们对话。
楼主 刘不其  发布于 2016-06-09 20:52:26 +0800 CST  

楼主:刘不其

字数:240989

发表时间:2016-03-16 02:5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20 14:22:21 +0800 CST

评论数:153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