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穿天甲 2012-05-12 00:41:27
楼主,你们研究这个有现实或不现实的意义吗?

-----------------------------
现实的意义是:总有一些人可以从《传习录》中汲取或多或少的心灵滋养。
不现实的意义:如果希望每一个读过《传习录》的人都能放弃天长日久所形成的偏见和私欲,很明显是在做梦,世界就是这样。^-^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2 08:26:30 +0800 CST  
052
【原文】
问《律吕新书》①。
先生曰:“学者当务为急,算得此数熟,亦恐未有用。必须心中先具礼乐之本方可。且如其书说,多用管以候气②。然至冬至那一刻时,管灰之飞,或有先后须臾之间,焉知那管正值冬至之刻?须自心中先晓得冬至之刻始得。此便有不通处。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
①《律吕新书》,律吕有十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此书有二卷,作者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号西山,福建建阳人,朱熹视为老友。
②候气,用葭莩(jia fu芦苇秆内的薄膜)燃烧后的灰,放置到律管,冬至那天到子时(夜里23点至凌晨1点),冬至子时,为一年之中阴到极点之时,阴极阳生,待一阳复生,与律中的黄钟之宫(黄钟为十二律之一,声调最宏大响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黄钟相应,黄钟管之灰自然飞动。
【译文】
有人让阳明先生就《律吕新书》发表一下看法。
先生说:“学者应当注重当务之急,把律吕之数算得再烂熟,恐怕也没有用处。心中必须有礼乐的根本方可。比如,书上讲常用律管测量节气的变化。但到冬至那一时刻,某律管中的灰被吹掉也许会有一点前后的误差,又怎么知道哪个是冬至那一刻呢?首先在自己心中该有一个冬至时刻才行。此处就有个说不通的问题。所以,学者必须先从礼乐的根本上下功夫。”
【解析】
看过这段,是不是有点像看天书,不要灰心,我刚读这一段时也是这样,要是不查相关的资料,把“故事背景”搞清楚,我也不明白这里到底在说什么。
这段中,《律吕新书》中的那个“侯气”的程序充满了不可知的神秘色彩,我们现在需要知道的就是,书的作者就是想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方式来测量冬至的具体时刻就行了。在缺乏实证和严密逻辑推理的古代中国,能主动往这个方向用功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在这一点上我们首先要给予蔡元定先生以肯定。但是,可惜的是,我还是怀疑蔡先生是否亲自做过类似的实际实验并忠实的记录下实验报告。他的这套测量冬至时刻的程序,据我推测很可能还是坐在书斋里拍着脑袋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为前提想象出来的。鉴于蔡先生在律吕方面确实也做出过他人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不要在这里过多的难为先生了。下面我们回到阳明先生的回答上来。
阳明还是三句话不离本行,需要注意的是,阳明这里提出的一个观点,“学者当务为急”,这句话不能轻易的放过,很重要的一句话,当年,汉文帝在和朝臣议事时,曾说过这样的话“卑之,无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意思是对大臣说,别给我说那些大的、远的、虚的、玄的东西,谈一点眼前的、浅近的、实在的、可操作性好的、用力少效果好的东西,“令今可行也”就是说些现在就可以执行并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内容。这里插句话,汉文帝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古代帝王,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远在哪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以及什么一代天骄之上,原因只有一个,汉文帝时代的人民是幸福的人民,这是一个不需要以人民的牺牲来换取赫赫之功的时代的帝王。
汉文帝这样说能说他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吗?当然不是,这里王圣人说的“学者当务为急”和汉文帝说的意思是一样的。世界上缺乏什么,需要什么,圣人们就会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世界缺宏图大略吗?NO,世界缺高谈阔论吗?NO,世界缺意淫空想吗?NO,世界缺乏的是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弘毅耐久。如果你想修建万里长城,与其躺在床上空想将来长城的宏伟壮观,还不如下床拖拉着鞋往建造长城的工地上搬两块砖。阳明的意思就是眼下就是一切,黄金时代永远是现在的时代,生命从古至今的全部意义都永远汇集在当下的这一刻。与其探讨那些用管飞来“侯气”的不靠谱的事情,还不如把你脚下的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有意义。这种意思和孔子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一脉相承的。但是须要注意,注重眼下不是胸无大志,更不是碌碌无为,在以前的章节中,对这一点我做过辨析,敬请翻阅前文为是。
后面阳明说“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依然回到了他的以“良知”为本源的轨道上来,“礼乐”的本源就是人的“良知”。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2 09:00:57 +0800 CST  
053
【原文】
曰仁①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①曰仁,即徐爱,徐爱字曰仁。
【译文】
徐爱说:“心就像镜子。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以程朱为代表的那些格物之说,像是在以镜照物,在照的上面用功,却不知道镜本身昏暗,怎么能照呢?(阳明)先生的格物,像是磨镜而使之明,是在磨上用功,镜明后也不耽误照。”
【解析】
这一段是徐爱说的,虽然不是阳明先生的原话,但是其思想宗旨却也是阳明心学的正宗家传,所以也收录在此。徐爱是阳明先生最得意的门生,他曾经将徐爱比作是自己的“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阳明讲学时,四方慕名而来者云集于其门下,有时候阳明也没有精力一一接引,所以后人推测,这一段话很可能是徐爱代替阳明接待四方求学者时说的话。
以心比镜在前面的第024节已经提到过,这里徐爱稍有发挥的是将格物比作磨镜,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阳明说的格物是指将心中不正的念头扭转为正,这和朱熹所说的去格一个个外物是完全不同的。朱熹的方法看似博大,其实是缺乏要点,类似于扬汤止沸,用力多而收效微;阳明的方法却直捣黄龙,一语中的,类似于釜底抽薪,用力目的明确且能立竿见影。
阳明所说的格物过程看似是全在心上做功夫,不涉及到外,但是须要知道,阳明这里的心并不是内在的那一团血肉,心不是真空,而是处于一个“必有事焉”的行云流水永不居的状态,它一方面要求不执泥于我见和私意,另一方面又不会脱离世间的具体事物而孤零零的存在。所说的“磨镜”的功夫,就是去除我见和私意的功夫,这些东西像是蒙在镜上的灰尘,磨掉它们,心方能澈照万事万物。
这段的意思用语言来阐释,我也只能说到这个程度,建议大家还是在自己内心自我体验才是,陆游不是说过吗,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心学的我们,更要时时刻刻将这句话刻在心底。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3 15:16:27 +0800 CST  
054
【原文】
问道之精粗。
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得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解析】
这一段意思明了,不用翻译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所以不再翻译。整段的关键词是“道”字。在正统的教科书中,阳明心学都是作为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唯心主义而被提及的,在作为反面教材被提及时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陪衬唯物主义的正确和伟大。
但是这一段中的“道”字,却正是阳明思想和唯物主义产生交集而发生碰撞的一个例证。“道”字在这一段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和唯物论中对“物质”的定义类似,即强调“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因为阳明说了“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这里很明确的把“道”和“人之所见”分为两个不同的东西来谈,喜欢玩“综合法”的阳明终于给我们来了一个应用“分析法”的惊喜。
将“道”和“人之所见”分看谈,也就是承认了“道”的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撇开《传习录》的其他章节内容不谈,但就这一段来说,阳明同志俨然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论者。那是不是说在这里阳明被唯物主义思想“招安”了呢?马克思按捺不住心中激动的情绪,从坟墓中探出了头,用憧憬的目光盯着王阳明先生。
阳明用房间做比喻,得出的结论是房子依然是那间房,人对房间的认识有一个粗浅之分,但是令马克思伤心的是,阳明整个话看似都是在说房子的“能被意识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但是如果联系《传习录》中其他段落阳明先生一贯的主张,仔细揣摩其用意,他强调的重点还是在于“人之所见有精粗”的这种人的内心对外在世界的能动反映性上。这种情况犹如家长在批评自己那调皮捣蛋考试又没有及格的儿子,总喜欢说你看邻居阿猫阿狗怎么怎么听话,学习成绩怎么怎么好一样。听起来好像都是在表扬阿猫阿狗,但其实心里压根不是在关心阿猫阿狗,重点还是在于把自己的儿子调教好。
但马克思同志也不要过于伤心,您还是躺下吧,外面凉,请节哀顺变,因为您自己也说过那句至理名言:哲学家可以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但是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如何改造世界。(大意如此,不是原话)
这一段给我们的启示在于,阳明也懂得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但是他自己不欣赏这种看待世界的视角。在第85楼,我们曾经谈到过一个和现在所讲的这个“道”字的意义几乎完全一样的“天”字,当时我说过阳明给予了这个类似唯物主义定义的概念只是投去一瞥而已,连一点深情的成分都没有,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瞥。
在当代中国主流的思想指导领域,总是马克思同志的信徒占据着庙堂之上的高地,对戴着“唯心主义帽子”的阳明学说进行挤兑。举那个著名的“岩中花树”的例子,这个例子曾经作为批判唯心主义的样板出现在我们的政治教科书中。“岩中花树”的段落本来出现在《传习录》的后文,现在既然谈到,我们就摆出来分析一下。顺便为阳明先生平平反。
原文是: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其实,这一段那个友人的提问本身就有问题,他问的前提是“天下无心外之物”,那么我们须要知道,在阳明的思想体系里,“物”的定义是“意之所在便是物”.这个情况很像是一个人指着猴子问是不是猴子一样,那得到的回答肯定是猴子。按照阳明定义,阳明的”天下无心外之物”是绝对成立的,如果联系我们正在谈的这一段,我会这样问阳明:“先生,天下有心外之‘道’吗?”我相信我们得到的是另一种回答,将“山中花树”纳入“物”的范畴,那肯定是“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果将“花”纳入“道”的范畴呢?按照我们在谈的这一段的语气,我们可以模拟出这样一个回答:花无所谓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株花树,人初看到,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看得细了,便枝叶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细看,连花瓣上的细纹,一一都看得出来,然只是这一株花树。按照这种回答,才能完整的理解阳明的思想学说,阳明知道有一个“唯物论”的角度来看待山中的花树,但是他认为这种角度于人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其采取了一种“存而不论”的态度。但是他要在自己学说的范畴内来看待花树,说“心外无物”,我们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他说的是错的。
那些编写教科书的人,我质疑他们是否用心通读了《传习录》全文,他们只是断章取义,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乱给人扣帽子。太不公道了,阳明的思想是一个完整体系,那些站在唯物主义立场的编者们至少在这个例子上,犯了“没有能用全面的联系的”方式看待阳明思想的错误,而“联系的”和“全面的”方式正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反讽的是,宣扬唯物辩证法的人用一种违反了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的方式“驳倒”了阳明心学的学说,这本身就是很滑稽的。
将唯物论和阳明心学做一个比较,很像西洋画和中国传统画的比较,一个求形似,一个求神似。求形似的讲求“客观、中立,不掺杂一点人的主观意思。”求神似的讲求“万物皆备于我”,认为世界万物舍弃人的参与将毫无意义。求形似的特征是“科学、严密、却流于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求神似的特征是“贴骨贴肉,动关身心,一步一个坑,一掴一掌血,时时处处力量有处使,主意有处用,看似不严谨实则滴水不漏”,缺点是学说本身难于用语言文字明确描述,注重身心的实践,导致其传播困难。以上是我对这两种思想的比较,管窥之见,难免挂一漏万,但两种思想孰优孰劣,我并不妄下论断,需要大家自行取舍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4 12:11:44 +0800 CST  
@yuzbo 2012-05-14 19:15:12
楼主很不错,悄悄告诉我你选的是形似还是神似

-----------------------------
好吧,难得您这么用心读鄙贴,我就偷偷告诉你,你一个人知道就行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如果将人的大脑比作是一个计算机的话,我装的操作系统就是那个神似的,但是具体的应用程序,装上那些形似的也无所谓,好用就行,保密,一定保密,千万!!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4 20:33:13 +0800 CST  
055
【原文】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译文】
阳明先生说:“诸位近来相见时,很少提问,为什么呢?不用功的人,没有不自以为已经知道如何治学了的,认为只要遵循所知道的做就行了。却不知道私欲天天都在生长,就像地上的灰尘,一天不扫就又有一层。而实实在在用功,就会发现(持心之)道无穷无尽,愈探索愈深,必使此心精粹纯洁没有一丝夹杂的私欲才行。
【解析】
《传习录》中的内容,以别人提问,阳明作答的居绝大多数,这段却是阳明见诸生少疑问,主动“开示”,先生诲人不倦之情昭然纸上。
应该是这样一个场景,平时总被弟子们围着问这问那的阳明觉察最近几日没人向自己提问了。失落的阳明决定主动出击敲打一下这些“闷葫芦”们。
在反问过弟子们为何连问题都没有了后,没有等人回答,阳明就开始了训诫,“人不用功”这句中的“用功”当然是指的克制心中不正念头的克制之功。人没有在这上面用功,也只能生活在一种日久成习的习惯当中,此时所谓的循而行之,也只是行那些人最习惯知行,而不是依照良知而行。
源于人性固有的惰性,人很容易溺于旧习,犹如地上的尘土,一日不扫,便有一日的积累,日日不扫,月月不扫,成年累月下来,终归有一天你会懒得连笤帚也不想拿了。世界上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被荒弃了。但人若诚心诚意用功,就会觉得心学的大道,愈探愈深,一定要将功夫练到精纯方可。
南北朝时,慧能禅师和神秀禅师的一段公案,放在这里谈一下可以作为这段最好的注脚。当年,佛教禅宗主持弘忍大师打算从弟子中挑选一个继承衣钵的继承人。在其中两个徒弟才艺展示的PK中,慧能和神秀两个徒弟有两首相映成趣的禅诗流传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下获胜的一方慧能禅师的诗,请看大屏幕: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是一首超凡脱俗的禅诗,意境那是相当的高远,历来被文人骚客们所津津乐道,几乎成了禅诗的一个样板。再请看大屏幕,请导播将画面转到亚军神秀禅师的诗上: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通常的看法,都认为慧能的诗要比神秀的诗好,当年弘忍禅师也是这样认为,所以最终将衣钵传于慧能。但问题是,达到那种“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境界的,世间又有几人呢?在第006节,阳明曾经将人分为圣人、贤人、凡人三类,慧能的诗,适用的也只能是圣人这一类。至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修心过程,要适用于神秀禅师的诗了,而这首诗的意思,也正好和阳明这段表达的意思相吻合。
“身是菩提树”这句中的“菩提”是“烦恼”的意思,人有此身,即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心是明镜台”和阳明常挂在嘴边的那个人心似镜的比喻是完全一样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中的“拂拭”正是阳明说的“用功”,“尘埃”正是那些偏移了良知的私心杂念。
镜要勤勤拂拭,保持常明可以朗照。这就是神秀的境界,也是绝大多数修习心学的人应该效仿的修习方式。而慧能的境界更像是直接把镜放在了“真空无尘”的外太空去,超凡脱俗是肯定的了,但其境界非我等血肉凡夫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拿着抹布擦镜子吧。
所以,在我看来,这两首诗适用的对象不同,慧能说的更像是修心的一个目标,而神秀说的更像是修心的一个功夫。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4 23:06:31 +0800 CST  
@toad118 2012-05-15 11:09:19
请教楼主两个问题:
1、阳明的”天下无心外之物”,这里的心是个体的心,还是全体人的心?我理解是个体的心,否则如深山中的花,我不见,未必其他人不见,不投射于我心,也可投射于他心,就得不出这样的论断。但把这个心定位于单个个体的心,似乎和我们的常识感受不相符,就是无法理解,为啥活生生的一棵树,我看到了,你没看到,就要说心外无此树。
2、请教楼主天理是什么?在不知天理为何的初级阶段,怎么知道自.....
-----------------------------
指教不敢当,只能就我所理解谈下,第一点,这里的心是个体的心,所以说“心外无物”,是针对个体的心来谈的,在帖子中,我已经再三强调了阳明心学概念中的“物”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物”是概念不同的,现代概念中所理解的“物”,更接近阳明所说的那个“道”字,阳明一旦提到物,如果不是特定文境,一般情况下是指的心物交融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事物”,所以用他所定义的“物”的概念来说“心外无物”,永远是无法驳倒的,这种不可驳倒性就像一个人的嘴永远咬不到自己的鼻子一样颠扑不破。
现代理解的“物”字,指能被人的意识所反应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在阳明心学中,可以和这个概念有得一比的是“道”字,如果拿阳明心学的“物”字和现代概念中的“物”字相比,就像拿一只鸡和鸭子对比,然后又抱怨鸡为何不会游泳一样。
第二点,“天理”就是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思想的三体融一,可见“天理”唯一不变的地方就是他的时时处处事事的恰好性,除此之外,天理没有任何共性,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环境,甚至不同的心体状态,只要做到他力所能及的恰好,就是切中天理。就想一个人拿着手电筒在黑夜走路,不要奢望一下子就可以看清所有的路程,只要能看清脚下的路,走一段,体认一段,只要一直走下去,终归可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天理”也是在背景环境的逐渐明朗下而逐渐显现的,所以人需要发愁的不是不能认识天理,而是手边已经知道的天理却不能实实在在去践行。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5 18:12:23 +0800 CST  
@蒲城旧民 2012-05-12 18:06:31
楼主的这个贴子,在藏龙卧虎的天涯也算是稀缺品了,天涯上通俗说史的帖子滥了去了,但是能讲解好经的比较少,讲经比起说史,門坎要高的多,而又能将经讲得清晰易懂,你是我见到的天涯第一人,希望能善始善终。

-----------------------------
“第一人”的称号,万不敢当!还是感谢您的鼓励和一直以来的关注,这给了楼主很大的信心,其实“经”和“史”是水乳交融的,“经”是从“史”中来,“史”又可以印证“经”,阳明就说过“六经皆史”的话,可见,能将“史”说好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天涯的帖子又一种娱乐化和“求异化”的倾向,人可以搞笑可也娱乐,但是如果为了搞笑而搞笑,为了娱乐而娱乐,却流于喧宾夺主。而“求异化”常常是好名之心在作怪,以挑出名人的刺儿为能事,其实背后全是一片浮躁的想出名的心,类似这样的帖子,文辞再华丽,但是里子其实已经烂了,楼主所不取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5 18:24:03 +0800 CST  
056
【原文】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工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译文】
有人问:“《大学》说‘知至而后意诚’。现在天理、人欲还没能尽知,如何用克己功夫呢?”
阳明先生回答说:“人若能坚持真正地下克己功夫,则对于此心天理的精深微妙,就会一天比一天清楚,对于心中私欲的细微之处,也会一天比一天更明了。如果不用克己功夫,那就是成天讲废话罢了,天理终归不会自我主动显现出来,私欲也终归不会自动察觉出来。像人走路一样,走了一段才认得一段,走到岔路口时,有了疑惑就问,问清楚了又接着走,才能逐渐走到想要去的地方。现在的人对于已经知道的天理不肯切己践行,已经知道的人的私欲不肯果断革除,却只在那里发愁对于天理人欲不能尽知,只管闲讲,有个毛用?只等到自己已经知晓的私欲克无可克,再来发愁不能尽知天理人欲,也并不迟。”
【解析】
此段文意晓畅易懂,阳明说的相当精细彻底,基本上让我觉得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说无可说,但为了不让大家认为我仅仅是把阳明的原话复制粘贴一下,以获取点击率为目的而欺骗大家的感情,还是得谈点什么。
这段话重点是强调人要“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后面全是谈“真实切己用功不已”的步骤程序,事实上是“克己”功夫的方法论。
这种方法论所表达的思想,在美国人写的一本畅销书中也曾经出现过,那本书就是卡耐基写的《人性的弱点》,卡耐基在书中是这样说的:“最重要的不是去看远方模糊的,而是动手去做手边清楚的事情。”卡耐基说这番话,本意是为那些对生活充满忧虑感的人开一剂心灵鸡汤般的药方。按照卡耐基的分析,人产生忧虑的根源就是对未发生事情的恐惧,以及对已发生事情的懊悔,他这句话是指示人们要活在当下,专注于当下。
“活在当下”这种思想,从某个方面来看也就是阳明讲的“致良知”的实现方式。有人说“活在当下”的思想其实是来自禅宗,实际上,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重视现实,重视当下,说是儒家的正宗家法也未尝不可。阳明也是为了让人克服忧虑而说这番话的,他的这番话是回答了怀有这种忧虑的一种人:我要克制私欲遵循天理,但天理和私欲还没能全部了解,如何克己?
完全了解了天理和私欲,也许只有圣人才可以做的到,心学的终极目的是将一个普通的人改造为一个圣人,现在说让你从现在开始到生命终止都要按照圣人的行为准则为人处事,肯定会吓坏你;那你就当一年的圣人吧!还是太难;当一个月的?还是没信心;当一天的吧?我尽量吧!阳明说,你不需要当一生的圣人,不需要当一年的圣人,不需要当一个月的圣人,甚至也不需要当一天的圣人,你只需要做好一分钟的圣人,只需要一分钟,只需要一分钟,你还在犹豫什么?快点投入到当下的这一分钟内去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阳明先生用电视购物中解说员一样的声调在激情四射地向我们推广他的心学思想的情景。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你只需要把自己当下这一刻的心拿捏好就行,没有人能一口吃成个胖子,也没有人能用一天的功夫就成为圣人。就在你当下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的你,先从“当一分钟圣人”这个最微不足道的一小步开始。时间永是流逝,人的心体却难保永久太平,但是你能坚持一分钟不弃天理,相信你也能坚持五分钟,然后再慢慢延长,当一天的圣人,当一周的圣人,一月的圣人,一年的圣人……,当你把自己“拿捏”的时间足够漫长,“拿捏”有一天会成为你的本能,那时,你的心学功力也就日趋成熟了。
如果只需要当一分钟的圣人,你就只要把现在已存的不正之念扭转为端正即可,相信对大多数人都不是太难的,别想太多,天理和人欲伴随着时间老人的脚步会一一登场。现在,你只需要照顾好心体上的这对天理和人欲即可。你不需要在眼下就洞彻一切,做你力所能及的最适宜的事情吧!做一个快乐轻松的心学践履者吧!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法门可以带你踏步在“致良知”之途。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6 09:00:09 +0800 CST  
@lsk287998149 2012-05-16 09:47:45
回复第240楼(作者:@沙滩孤雁 于 2012-05-10 23:15)   感谢天涯的编辑们推荐到主页,本来死寂的帖子一下子涌现这么多回复,楼主受宠若惊,再次给大家说明,这…… ==========我说瞬间就群情汹涌呢,呵呵。好事,楼主加油。

-----------------------------
呵呵,老朋友了,多谢一直以来的关注!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6 09:50:57 +0800 CST  
@登陆梁山 2012-05-16 14:27:42
太高深了,知行合一,一句话解读为----理论结合实际,积极行动才能达成理想。这么说是不是很幼稚,请楼主赐教。
[发送自@阳光宝盒论坛助手:不仅是只看楼主!]
-----------------------------
赐教不敢,知行合一,如果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不如理解为理论就是实际,但要从这个角度理解,理论不付诸实际,对人而言就是虚无,毫无意义,实际不按理论行,就是盲动,乱行。两者如影随行,不可分离。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6 20:14:18 +0800 CST  
@oasisking 2012-05-16 17:28:33
偶说的集中一句话:如何将心学学以致用,迅速提升自我的思想、才能。
-----------------------------
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是立志,诚意,至于实用性的谋略,意念精纯,自然触物有得,谋略之用,自然就在其中,如果急功欲速,这种心理本身已经有所偏失了,反而会求益反损。勿忘勿助才是王道,就是既要不抛弃不放弃,又不能好高骛远。看到过很多谈兵法或者谋略的帖子,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精纯的道德打底子,有些东西用不好反而会自伤。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6 20:25:31 +0800 CST  
057
【原文】
问:“道一①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②,不可执著。欲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①道一,语出《孟子.滕文公篇》中的“夫道,一而已矣”。
②方体,出自《易经.系辞上》,“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无方向,无形体,即无时空之限制。
【译文】
有人问:“道只有一个,但古人论道,往往各不相同,求道有什么要点吗?”阳明先生回答说:“道没有方向和形体,不能执为定见,如果滞泥在文字的意思上求道,离道就远了。像现在有人说天,其实何尝见过天?说日、月、风、雷就是天,不恰当;说人、物、草、木不是天,也不恰当。道就是天。如果懂得了这一点,还有什么不是道呢?人由于各自囿于自己的一隅之见,认定道只是如此这般,所以每个人看来都不相同。如果懂得向内里寻求,明白自己的心体,那就无时无处不是道。从古至今,无始无终,又有什么异同?心就是道,道就是天。了解了心也就了解了道、了解了天。”阳明先生又说:“诸君如果真要了解道,必须从自己心体上去体认,不必向外求索,这样才能真正得到道。”
【解析】
这里又是在探讨这个“道”字,很抽象,很麻烦却又很重要以至于无法绕开的一个字。在第054节,我们刚刚探讨过“道”字,不过这一段讲的这个“道”字,和第054节讲的那个“道”字又有差别了,这种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正是我们解读古代典籍的难点,很多人也就是在这些地方被搞晕了,以至于无法再读下去。我不能保证能解释的清清楚楚不让您犯晕,我只能说尽最大努力把它阐释清楚。
在第054节,阳明迫于说理的形势,不得已而采用了“道”的客观性这个特征来讲述。这里,他又很自然的回归到自己思想体系的这一亩三分地上来了,又呈现出了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学说风貌。
阳明说:“日、月、风、雷就是天,不恰当;说人、物、草、木不是天,也不恰当。”如何理解这句,我们先拿来我们比较熟悉的“白马非马”这个例子来,这个例子是中国古代的逻辑学家公孙龙提出的一个逻辑问题,“白马非马”成立的依据在于,“马”这个名称涵盖的是马的共性,在忽略具体的马的差异的前提下,对一种动物的命名,是一种统称。“白马”指的一种以马的毛色为区别特征的马中的一个种类。从这两个名称的定义不同处来看,“白马非马”从逻辑上可以说的通。
但是从语言的使用习惯上来说,我们说白马也是马(的一种),只是习惯上我们省略了括号中的话,直接说白马也是马,在不咬文嚼字的情况下,大家也不会说不对。但是公孙龙这里是非要较真的,那就说“白马非马”了,但是我们如果说“白马是马的种类中的一种”,这样滴水不漏,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阳明不是讲逻辑学的,他的话从严密的逻辑学角度来看,是破绽百出的,这些地方也往往成为别人对他的学说进行诘难的漏洞。现在我们来看下这些漏洞在哪里,顺便帮他打下补丁。
在说“日、月、风、雷就是天,不恰当。”这句时,不恰当的地方在于,这里是抱着“天”的共性和天的具体表现形式(日、月、风、雷只能作为天的表现形式之一种)做比较的,就像上面说的“白马”不能说是“马”一样。而在“说人、物、草、木不是天,也不恰当”这句中,阳明又回到了不咬文嚼字的习惯性语言上来说,这里他又采信了群众性的说法,将“人、物、草、木”这些本来也是天的表现形式的东西说成是天,就像我们老百姓平时说“白马也是马”大多情况不会被认为是错的一样。阳明他老人家前半句还用“专家”的口吻说话,后半句就变成了“不明真相的群众”的立场,也难免众多粉丝们被他绕得云里雾里抓不住头脑了。这一点我们要首先搞明白。
但是阳明还嫌您不够晕,下面他又加了一句“道就是天”,不过也无所谓了,九九归一本来就是阳明先生的一贯作风,我们也基本适应了。“人由于各自囿于自己的一隅之见,认定道只是如此这般,所以每个人看来都不相同。”这些话都没有什么问题,重点还是落在后面,“如果懂得向内里寻求,明白自己的心体,那就无时无处不是道”,这里又让人往内里寻求,其意思还是我们前面反复讲过的讲求内明,求内在的纤尘不染,物来能照,前面已经讲过许多,不再赘言。
接着又说“ 从古至今,无始无终,又有什么异同?”这里又在偏重于讲道的唯一性和恒定性,侧重落在了“道”的独立性上。点睛之句在最后这里“心就是道,道就是天。了解了心也就了解了道、了解了天。”前面还刚刚在说“道”的唯一性恒定性这些看似独立客观的方面,后面立即就又把“道”和“心”打为一体了,如何解释这种前后矛盾的表达呢?
在第034节,我们在讲“心”这个字时,曾经这样说过:天地万物公共之理从现在的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看,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请注意,这种所谓的“客观存在”是谁定义的?是山中的猴子还是森林中的大象,当然不是,仍然是人定的,当人用自己的心来描述和定义外在的“理”时,你本身必然已经不可避免的参与进来,在这个意义上说,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完全独立于心的“客观”。
你说世界上有“客观”,但是当你说“客观”这两个字时,却已经是你的主观的心在发出指令了,客观的东西一旦关涉到人,都会转换为主观的“物”,那么世界上的“道”自然也逃不脱人心的牢笼,看起来像是一个诡辩,却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其永远成立。须要注意的是,阳明这里说的“了解了心也就了解了道”,他说的心当然不是我们医学意义上说的“一团血肉之心”,他这里说的心是人的主体直觉,涵盖对内在和外在的感应,心的内容是感应,他所感应的不是真空,而是“客观”的“道”的投射。也就是说构成“心”的内容的东西是“道”,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能将“心、道、理、性、天”等等这些让人犯晕的名称统统称之为一个东西。关于这里的玄奥之处,后面还会反复涉及。这里也就点到为止。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6 20:47:31 +0800 CST  
058
【原文]】
问:“名物度数①,亦须先讲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②,自然无施不可。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③。”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④之种,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⑤皆是‘不器’⑥。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①名物度数,“名物”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等书,是指上古时代某些事类物品的名称。“名物”词的语义特征包括:一、它与事类相关;二、它表明一种特定的具体事物;三、所指必须具有类属的区别特征。“度数”也称之为“制度”, 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举例,鸟兽草木之物皆有名,可以称为名物,仪式礼节刑政等规范制度可以称之为度数。
②中和,《中庸》中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③知所先后,则近道。出自《大学》,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④夔、稷, 夔是古代音乐家,生活在荒僻边缘的地方,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后受到舜的赏识提拔为乐官,主理乐舞之事。稷即后稷,周的始祖, 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经被尧举为“农师”。
⑤素富贵四句,出自《礼记.中庸》里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⑥不器,器作为一物,可以在某一方面适用,但不能通用,不器就是不偏于一用的意思。
【译文】
有人问:“名物度数,也需要先学习掌握吗?”
阳明先生回答说:“人只要修养好自家的心体,用也就在其中了。如果养好了心体,真的有一个未发在心中,自然就可以发而符合于中节之和,自然就可以无所不可为。但如果没有这种程度的修养心体,就算预先熟稔了世上众多的名物制度,也与自己没有切身的关系,只是临时装点一下,自己却做不来。但也不是说将名物制度全然不理会,只是要‘知所先后,则近道’。”阳明又说:“人要根据自己的天赋来造就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像夔对音乐,稷对于种植,都是由于天生的资质和兴趣爱好与所从之业相吻合而造就了他们,成就了他们的,也是在于他们的心体纯乎天理。具体的运用也都是在顺应天理处而得来的,然后被称之为‘才’。达到纯乎天理之处,也就能做到‘不器’。如果让夔和稷互换一下职业,他们应该也能同样做到很出色。”阳明又说:“像‘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都是‘不器’的表现。这只有那些能把心体养得正的人方能做到。”
【解析】
“名物度数”在古代已经很繁琐了,在现代这个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名物度数”更是日益繁滋,各种稀奇古怪的行当也雨后春笋般的逐渐涌现。看一下大学中学科设置之精细,也就知道现代的人们对知识的研究是多么日细又细了。
不同的行业差异是很大的,俗话有“隔行如隔山”之说。对于世界上浩如烟海的专业知识,阳明是这样看的,“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他强调在自家心体上用功,说来说去还是欲求物来能照首先需要镜子明那套东西,并没有什么新意,无非是换了一个探讨的角度。
要注意的是,“自家心体”和“讲求名物度数”在这里是被作为一个东西来认识的。但是阳明又说“知所先后,则近道”,仿佛又是把“自家心体”放置到“讲求名物度数”之前,那岂不是又将其分为了两个东西了。这里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很容易遭到现代人攻击的学术“漏洞”,讲明这个东西也确实很让我挠头。
现在我们用砍柴刀和柴来做比喻,用砍柴刀比喻为心体,“名物度数”比喻为柴,“讲求名物度数”也就是砍柴。当我们说到刀时,我们不说他是钢,是铁。而说是刀,“刀”这个名称命名的依据是根据它有“砍”的这个特性而来的,而“砍”的功能必须是有赖于其有“砍”的对象而存在的,现在我们简化一下,假如世界上没有可以用“刀”砍的东西——这里我们将其简化为“柴”,那么自然就没有“刀”这个名称。也就是说,当我们叫出“刀”这个名称时,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出刀所适用的对象“柴”,但是我们知道世界上必定有“柴”。这里再将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简化为砍柴,那么“修养好自家心体”就是磨刀的功夫,但是磨刀不是为了磨刀而磨刀,是为了砍柴而磨刀,为了更好的砍柴,先要把刀磨好,也就是说,磨刀的功夫应该在砍柴之前,也就是阳明说的“知所先后”,但是磨刀虽然在砍柴之前,但是,刀的真正价值的实现却并不能在磨刀上实现,而是在“砍柴”时实现。所以阳明说“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全然不理会柴,刀又有何用?
有人反问了,你说来说去,好像还是将刀和砍柴分为两个东西谈哦?那不就还是“自家心体”和“讲求名物度数”一分为二吗?问的好,这里正是最大的玄奥所在,也正是心学中最大的难点所在。还用“刀”和“柴”来说明,一把刀静静的躺在这里,很锋利的一把刀。它现在躺在那里不动,如果永远不砍柴,我们可以说它是铁,因为它从来没有体现出过一个刀的存在价值,从“知行合一”的变体“名实合一”的角度看,刀在它的价值没有体现的时候并不能称其为“刀”,叫它什么呢?可以叫它是具有刀的特性的铁。但是,当这个刀在砍柴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刀就等同于“砍柴”,“刀”是名词,“砍柴”是动词,让人们相信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相等,确实有很大难度。只能这样理解,只有当刀在砍柴时,它才可以被称为是一把真正的刀,在砍柴这个动作没有反生时,“刀”其实不是刀,而是铁,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认为,“刀”这个东西和“砍柴”这个动作是共生共灭的,如影随形,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这样一来,就可以说刀就等同于砍柴,砍柴也就等同于刀。也就像是说心体也就等同于“讲求名物度数”一样。
明白了这层意思,就可以理解阳明说的“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的道理,如果两个人的刀(心体都纯然于天理)都很锋利,虽然开始时一个人砍的是松木,一个人砍的是槐木,但是两个人换一下来砍,依然没有问题的,也就是“良刀不择木”的道理,也就是“不器”的道理。至于说什么“患难,富贵”,也无非是把柴的对象换了一下,刀够好,都能一一应付。这里化用一个老套的广告词来作为结语:刀好,砍柴就好,砍啥啥开,心体倍棒,您看这个,阳明砍柴录!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7 10:49:28 +0800 CST  
@在这里变得轻松 2012-05-17 13:30:53
看到058,为了砍柴而磨刀,此说有待商榷。
磨刀便是磨刀,没有柴砍,也只管是磨刀。固能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拨,潜龙也。
-----------------------------
为砍柴而磨刀,此喻和阳明所说为照而磨镜的意思类同.所说的藏锋待时的意思,好像讨论的问题还不是同一个层面,“藏锋”本身应该认为是“刀”之用,并不是“刀”之藏,因为“藏锋”是此心在有意的“藏”另一种在份量上更重的用,而不是藏此“心”,不知道这样讲是否合适,不当之处,敬请明示!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7 14:22:23 +0800 CST  
059
【原文】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旁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译文】
“与其成为数倾没有水源的池塘中的水,不如成为几尺见方的有源头的井水,因为井水有勃勃无尽的活生生情的趣。”说这些话时先生在池塘坐着,恰好旁边也有口井,所以用他们来比喻治学。
【解析】
塘水虽多,却是死水,井水看似没有塘水广大,却常取常有,因为它有源头,阳明用这个比喻,说明人的心体如果没有主宰,就像池塘中的水一样,了无生意。
“数尺有源之井水”其中的“有源”正应了古人常挂在嘴边的“为学须有本源”的话头。“本源”指的是归依、宗旨。阳明指的本源自然还是“良知”,这里无非是又把“良知”比作了常取常有,生生不息的井水,将井水和塘水并举而谈,是要讲明人的为学不是只要向外求广博就行了,关键还是要依照“良知”准绳立身处世。
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个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名校高材生,却因为一些琐事而走上杀人的犯罪道路,从大众的观点看,这些受了几十年教育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可谓不广博。但是知识并没有教会他如何做人。
有人说了,这只是极个别的例子,没有广泛的代表性,那我们再来说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大学生就业。大学苦读四年,却连工作都找不到,就算找到了工作,也会发现辛辛苦苦学习了十几年,拿的待遇还抵不过农民工。
就业难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我们只从教育的角度来谈下就业难。大学生们到底从学校中学到了什么?他们学到了知识,很厚的书本知识,可惜都是塘水。虽然多,却没有用。
现代中国的教育沿袭自西方,却并未获得真正的西方教育的精髓。反而连传统教育中重视对人的塑造的传统也丧失殆尽,整个教育处于一个四不像的境地。造成的后果是,在学术领域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其最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大陆学人至今无一人获得过自然科学领域内的诺贝尔奖,反而是海外华人屡有斩获,而海外华人从人群的数量上与大陆华人相比,显然是一个少数群体。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精神的丧失又导致了人的道德水准的低下。官方企图以来自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培养新的道德信仰,可惜这种尝试在中国又遭遇了水土不服。以至于整个社会弥漫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颓风靡气。
水土不服的原因是因为老马的理论只是一个“技术流”理论体系,而不是“思想流”的体系,如果将整个国家民众比喻为一台计算机,那么指导思想应该就是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能担当这个操作系统重任的,只能是“思想流”的体系,而“技术流”的体系只能作为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来用一下。“思想流”的体系有什么特点呢?特点就是就是必然有一个“普世”的道德概念总领其纲,阳明心学中,这个纲就是“良知”,那么西方的民主社会,他们的纲就是“上帝”,为什么要强调这个“纲”的至上性呢?因为人,作为有血肉之躯的人,脆弱性决定了这种生物必须以一种“善”的观念作为族群的共同精神信仰,这种“善”的观念是用来稀释人的自私的兽性而存在的(这种兽性在阳明先生这里被描述为私欲),反之,失去了这种“善”性的指引,人这个族群和那些弱肉强食的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
再回到教育的问题上,从教育的角度看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育者将教育看作了是纯粹的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能正确运用自身力量的人。大学成了一个个灌装知识的生产线,无论你本人的具体情况如何,来到这里都会按照大学的那套标准的流程化生产线把你切割包装一下,至于你是否成才了,大学不管,学费收到,将生产线的流程演示完,他们也就万事大吉。如果阳明站在现在的某所大学毕业典礼的会场上,他所看到的不是那黑压压的一片的即将走向社会的人,而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池塘中的水。
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说一个地方的人处于石器时代的蛮荒状态,一个外来者闯入了这里,发现这里的人的后脑勺上都上了一把锁,虽然钥匙放在一个人人皆知的地方,但是根据古老的族规,因为害怕人打开这把锁后会干坏事,所以不能打开,外来者冲破族规限制,将这里的人脑袋后面的那把锁全部打开,于是,这里的人智力如飞猛进,短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石器时代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我们教育的问题,依然是肯不肯打开我们脑袋后面的那把锁的问题。不打开,就一直“塘水”下去,打开就切换到了“井水”的状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7 16:26:33 +0800 CST  
060
【原文】
问:“世道日降,太古①时气象如何复见得?” 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②。人平旦③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④时游一般。”
①太古,指神话中伏羲以前的时代。
②一元,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指代天地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据北宋邵雍《皇极经世》:天地的历史,以元、会、远、世计算。一世为三十年,一运为十二世,一会为三十运,一元为十二会。
③平旦,天刚明之时,语出《孟子》。
④伏羲,古代神话中三皇之一。伏羲画八卦,教人畜牧。伏羲氏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地位十分显赫。
【译文】
有人问:“世道日下,太古时的好气象如何才能重现呢?”阳明先生回答说:“一天就好像是一个天地轮回的过程一样。人清晨刚苏醒起床时,还没有和事物接触,自己心中的清明景象,就犹如在伏羲的时代畅游一般。
【解析】
“滴水藏海”,这段话阳明所要表达的意思这四个字即可概括。提问者问的“世道日降”这个现象,也是古今人们主观体验的通病,君不见,一些稍有点年纪的人碰到看不惯的现象往往会愤愤不平的说“世道日下,人心不古”之类的话。从这段几百年前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人心不古”不是一天两天了,从几百年前的明朝开始,人心已经开始“日降”了。那些坐在夕阳下怀念过去“好日子”的“遗老”们,所想象的“好日子”其实并不存在,因为他们所念想那个时代的人们也是在恨恨地骂着“世道日下”中过日子。
不过不用灰心,阳明先生天才的提出了“一日便是一元”的这个创造性论断。给予了那些企图穿越到过去美好时代的人们以无限的希冀,他们现在不用冒着头被电视机屏幕撞破的风险(某个小品中就是通过撞烂电视机屏幕的方式穿越时空的)玩穿越了,阳明告诉他们,一日就是一元,一天的时光就好似一个天地从生成到毁灭的轮回一样。现在请告诉我您打算生活在哪个年代吧,我都可以在24小时内为您找到对应的时间段,帮您圆了梦想。
到底是天才的创造还是诡辩,当年阳明的学生中有没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不知道,但是现在的我们看到《传习录》上的这段话后,产生疑问的人肯定是大有人在。因为自明朝以后,世道已经“日降”好几百年,如果以一座100层高的楼房举例,明朝时代的人们已经坐着电梯从第100层降到了50层,那我们现在的世道肯定已经在地下室了。人心早已经变得很不纯洁了,想轻易的弄个说法说服他们,难度很大。
楼主搬出了显微镜,拿出了解剖刀,下面我开始解剖阳明的这些话并观察之。阳明这句话,闪烁着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思维套路,阳明早年是钻研过佛家思想的,所以在《传习录》中,总能嗅到某些佛门禅宗的气息,这毫不奇怪。
将一日的时间说成了一元,用《格言联璧》中的一句话来注解一下:莫轻视此身,三才在此六尺;莫轻视此生,千古在此一日。请特别注意后半句中的“千古在此一日”俨然就是阳明这句话的翻版,无非换了一种更简洁明快的表达形式。
一日说成是一元,阳明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浓缩的总是精华”这个道理。还是在强调心学的“即时性、当下性”,前面的段落我们已经反复谈到过,妨碍人心把握天理良知的最大障碍往往是两种,一种是过去,一种是未来,无论是深陷在过往岁月之美好回忆的不能自拔,还是沉浸在幻想着天堂盛世般的不远将来,都会让你的心智偏离于对真实当下的确切把握。这对于心学的修习者来说,不是一个小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大问题,大问题。
阳明煞费苦心,将一日描述成一元,从学理上,可以讲通,就像前面说的“滴水藏海”一样,大海虽然广袤无边,但是每一滴水从微观的角度观察,它就是一个大海。宇宙同样无边无际,但是每一个人身,都是一个个独立运作的小宇宙,那么阳明说一日就是一元又会有什么问题呢?
从这里对话的具体内容看,当他的学生提问问题,劈头就说“世道日降”时,阳明已经敏锐地察觉,这个学生的心已经开始向别处跑了,说“世道日降”这些话题,固然是寒暄聊天时的优良谈资,但是,有志于心学修养的人脑海中填满这些东西,确实没有多大意义,只能表明你的心已经跑远了。心学的特点是务实但绝不是功利,是谨严但绝不是拘谨,是精微但绝不是琐碎。这其中的境界,非当事者自身体悟不能得,非语言所能尽述。
如果将一日当作一元来度过,这里又和西方某著作中说的“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的论述异曲同工了,他们二者共同的用意是告诫人要用恭敬端正的态度对待今天,对待当下。每一天都是一个天地轮回的过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上苍恩赐,那么又有哪一天是可以玩忽度过,可以得过且过的呢?
这里通过对时空的压缩来凸显生命存在的庄严性,其良苦用心还在于儒家所惇惇教诲的“诚”和“敬”这两个字上。西方人的恭敬思想来自于宗教,不过宗教终归还是人的宗教,不是猪马牛羊的宗教,虽然自己贴了一个神秘化的“来自于上帝的启示”的标签,但上帝也毕竟是人的上帝。中国人不谈上帝,不谈宗教,提倡恭敬端庄永远不脱离人心,不标榜宗教其实已经囊括了宗教的宗旨,比起西方的表述其实更为直捷明快。化用一句歌词作为这段的归结,“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和当下的良知热情相拥……”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7 20:55:51 +0800 CST  
061
【原文】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①清穆,六卿②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③,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若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①端拱,端坐拱手。
②六卿,明时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个部都设有尚书,称之为六卿。
③五官,耳目鼻口心。另外还有两种说法,一是两手及口耳目;一是视、听、嗅、味、触的五种功能官器。
【译文】
有人问:“心要追求外物,该怎么办?”
阳明先生回答说:“君主端身拱手,清静肃穆,六卿各司其职,天下才能大治。心统摄五官,也应该这样。如果眼睛要看东西,心就追求美色;耳朵要听时,心就追求美声。这将像是君主要选拔官员时,就自己去坐在吏部的位置上;要调动军队时,就自己去坐到兵部的位置上。这样的话,岂只是失却了君主的体统,连六卿也都不能顺利行使各自的职能。
【解析】
首先要理解“逐物”这两个字,心不能“逐物”,心只能以天理为主,而天理是寂然不动的。这个该如何理解,人的视听言动,坐止起息,无时无刻不是在动啊!心要守着一个静的东西来应付变动不居的世界,该怎么解释呢?
举例子吧,大家常见的门,我指的是那种围绕一个轴为中心开合的门,门在起作用时,也就是在开开合合时,门是要动的,但是有一个地方几乎可以认为是不动的,而这个不动的地方,却是这个门动的时候所围绕的中心,不用说大家也想到了我说的是什么地方了,是门轴。再也没有比这个例子能更形象地解释心的不动和应付变动不休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的了。门在开合时,越是靠近中心点的地方,越是静止不动。而门的其他部分还必须以这个不动的点为中心运动才行。
门的开合原理给予人的启示就是,“天理”这个东西,无论你是否是在顺应它,它都是静静的待在那里的。这种表述是不是有点耳熟,是的,唯物主义的特征就是客观规律无论人承认与否,它都是客观存在的。阳明只是在这里稍微加了一点东西,他认为客观存在的天理成为人心的主宰时,天理才发散出了璀璨夺目且生机勃勃的光辉,否则那一片客观存在的死寂于人而言没有任何意义。这稍微加的一点东西,竟然成了一个亘古争论不休的两大哲学流派的分野,真悲催啊,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
人身五官和心的关系,就像门和门轴的关系,如果说一个门的开合要依靠门轴的移动才能实现。那只能说这个门已经坏了,因为他的轴心已经不牢固了。人心通过指挥五官和世界产生交流和联系,这个主次关系就是心为君,五官为臣,而心的主宰是天理,只有在顺应天理时才是在致良知。如果人弄颠倒了这次序,昭昭之天罚不在眼前,就在将来,终归是逃不掉的。这不是在讲因果报应的迷信,而是道理本就如此。偏移了天理之处,迟早是要还的,请记住这句话。
曾经看了某个知名的女演员被丈夫所杀的新闻,丈夫在杀死他后,也自尽而亡。而他们夫妻二人刚结婚一年左右的时间,丈夫大妻子十岁,是个有钱的主儿,要是有人在网上说他们二位当初结婚完全是因为纯洁的爱情而结的,估计会被网友们唾沫星子喷淹致死。我也并不是在用恶意去揣测人心,但是像这种情况的结合,在很多情况下只能用六个字概括:女图财,男图色。也许我这样说太刻薄了,但是现实世界中的情况往往不允许人们用幼稚的善意去推测。
没有爱情基础的结合,都是被自己的五官主宰了心体,作为大臣的“五官”起义,占据了作为心体的君主宝座,然后就是一个被物欲蒙蔽,一个为色欲遮眼。这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终归是建立在沙滩之上的大厦,坍塌是早晚的事情,只是我们还是不原意看到以这种人间惨剧的方式坍塌。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8 18:09:05 +0800 CST  
@riye 2012-05-18 13:01:28
@夏姬之夜 2012-05-17 16:37:17
不知心悟极致是何境界
-----------------------------
呵呵,同问同向往。
-----------------------------
现在就想心悟极致,只要一分钟就可体验到,将你脚下的香蕉皮扔到垃圾桶里,这一瞬间的所思所行就是心悟极致的境界^-^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8 18:13:16 +0800 CST  
062
【原文】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译文】
善念在心中萌发,觉察到它,就扩充这种善念;恶念在心中萌发,觉察到它,就遏制这种恶念。知道、扩充、遏制,是人的心智的(作用表现),是上天赋予的聪察明觉的能力!圣人只拥有这一点,而求学的人也只应该存养这一点。
【解析】
将“天聪明”这句翻译为“是上天赋予的聪察明觉的能力”,我并不满意,感觉这样只是表达了“知”的意思,却没有很好的表达“充”和“遏”的意思。但是以我目前的能力只能翻译到这个程度,这里姑且写下来,以待高人斧正。当然在截至到现在我所接触到的其他人的翻译中,还没有看到能把这句翻译到让我觉得十分满意的。这也是古文翻译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许多文义一旦转换为现代文,不但其神韵尽失,有时候连完整的意思也很难表达到位。
这句话又是心学肯綮处的又一角度展示。这个角度我认为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修学者最容易找到抓挠的手柄处,可行性非常好。“天聪明”这三个字,阳明的本意是指“觉知、扩充、遏制”这三种能力,可以认为是上天赋予人心的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构成了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分工不同,各司其职,“觉知”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并做出定性的判断。分类后然后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善念的进入“扩充”的处理程序,恶念的进入“遏制”的处理程序。阳明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如附图所示,搞编程工作的人看到这个图应该很有亲切感。

首先,“知觉”是这三者的基础,“扩充”和“遏制”都是在“知觉”先行处理过后才进行的环节,“知觉”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对事物的感知,内心肯定是有感觉的,关键在于对其善恶的判断上,被蒙蔽过久的心体,会产生误判,联想到在战场上,美军有时候还会误伤英军,那么知觉对善恶的误判也就不奇怪了。许多死刑犯临死之时都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在执行死刑的那一刻依然认为自己是站在真理这一边,这就是被私欲蒙蔽过重的表现。在港剧《大时代》里,其中的反面角色丁蟹,也是这种蒙蔽过重患者的一个好样本,他口口声声说忠孝仁义,说对爱人忠心不二,又孝敬老人,又疼爱孩子,在电视剧里,他也确实是一个孝子。但是他的行为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方家的人,以至于最后将自己心爱的女人也逼到了死路。丁蟹这个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他表现了世界上人这种动物的复杂性,人有时候不能简单的分为好人和坏人,因为在大众视角下的坏人,往往站在自己的道德观的立场,至死都不会承认自己错了。
再比如欧洲在审判德国纳粹在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的罪行时,许多纳粹份子就是在法庭上理直气壮的说,他们仅仅是在执行国家的命令,而他们又是军人,服从命令又是军人的天职,何罪之有?一时问得法官也搭不上话来,最后只好判了一个反人类罪的罪名。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说,阳明心学的良知说的前提——对善恶的判断,确实也遭遇了重大的考验。那些纳粹军人在实施屠杀时其实被置于了两难的困境,不屠杀犹太人,他们违反了军纪,屠杀犹太人,犯了反人类罪,这种情况下,良知又该如何取舍呢,在“觉知”这个判断的程序里,到底应该把这个命令的执行划分到“善”去扩充呢?还是划分到“恶”去遏制呢?
我们不要纸上谈兵,要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处于那个境地,我们的心又会作何取舍?我可以比较肯定的告诉你,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也会选择服从军令。谈反人类,谈博爱,对当时的德军是多么疏阔,而不执行军令,你的上司马上就可以把你拉出去毙了,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才是真实的人的选择。而人的渺小和无力感在这种情形下表现得多么淋漓尽致,也难怪很多文艺作品都热衷于描述人在这种上下两难境地中所展现出人性煎熬的情形,这里确实也是大有“看点”。至此,看似阳明心学的善恶观已经被现实的利害关系击打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事理就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在两个同样看起来都“合理”且互相冲突的抉择面前,总有一个大的“理”可以压过小的“理”,在人类生命的生存权都要被剥夺的情况下,囿于一国私利的军法也只是“小理”,它不能凌驾在“大理”之上。在屠杀犹太人这个罪行上,负主要责任的当然是那些命令的发布者,但是执行者在这件事上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在“大理”和“小理”面前你选择了“小理”,你说你是被逼无奈的,我们用最善意的心揣测你的,我们理解你,但是,你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思考能力的人,在“大理”和“小理”面前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责任还是要承担的,就是说从法理上来说不能赦免你。况且实际的情况下,在具体执行命令时那些执行者是否真的就是只有机械执行命令这一条道路,这里也要打一个问号。
“觉知”这两个字就要面临如此大的考验,可能会吓倒很大一部分人,其实,在“知”对善与恶的判断上,绝大多数情况是不用如此纠结的,上面举的例子都是在极端情况下的例子。而且对善与恶的判断还有一个认识的层次的问题,对于修习者,最初只要把自己已知的善与恶处理好,就已经是踏在自我完善的康庄大道上了。关于这一点的具体谈论参看第056节。
在“扩充善”和“遏制恶”这两个不同的处理环节,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执行力的问题,在“觉知”进行了正确的判断之后,“善”扔到那里不去扩充,“恶”包庇在那里不去遏制,使得“觉知”的正确判断也变得毫无价值,这就是活在自己旧有的壳子里,不肯日新又新,积极向上做一个大写的“人”,其病在一个“懦”字,疗此病的药方是一个“勇”字。
第二,是一个过犹不及的问题,记得在《传习录》中的后面还有这样一个搞笑的情节,大概是阳明在讲学时,天气很热,结果在下面一个听课的学生汗流浃背,却不肯用扇子,阳明就笑着对他说,我的学说不是让你这么拘谨的,意思是,热了你就扇扇子,渴了你就大口喝水。大概情节是这样。我估计这位同学肯定是天天听阳明讲去人欲,存天理听得有点走火入魔了。如果这样学习心学,无疑是邯郸学步,最后搞得自己连路都走不好了。
还有一次,我在一个心学讨论的QQ群里,看到一个朋友这样的发言,说他看过阳明心学后,把电脑中的电影就全部给删了,我看后哑然失笑。当然了,如果这位朋友删的是爱情动作片,我表示同意,如果不是,那就没有必要了。致良知不是这样的,他是活泼泼的,不是要把人搞得形拘神苦,而是在顺应天理时,人的精神和身体在与天理融洽为一时的怡然自得。当然,说“怡然自得”也应该加上一个功夫纯熟时的限制语。在心兵相战的时刻还没能到这个境界。但是请记住,求理太心切本身就是违背了天理,举例,一个人犯了错误,痛下决心要改正,这是符合良知的好事,但是,如果又沉浸在懊恼之中自怨自艾,那就是又滑向了“恶”的一边去了。同样的道理,大家可以从身边的事情上自己去求索体认。
这段后面说“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圣人心体纯熟,当然可以说是“有”此,学者当“存”,这个“存”字就就表明了还是有许多克制私欲的功夫在此,没有圣人那般轻松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05-19 16:39:36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