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苦艾飘香yy 2210楼 2013-06-10 07:46:12
对于想要成功的人来说,可否这样理解,“成功就是践行心学,践行心学就是成功“

-----------------------------
“成功”如何只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不成功也罢,“成功”如果是为了致我心中之良知,想不成功也难。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0 09:12:13 +0800 CST  
255
【原文】
先生曰:“‘先天而天弗违①’,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也。”
①“先天”句:以及后边的“后天“句,皆出自《易经.乾卦.文言》,原文“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译文】
阳明先生说:“‘先天而天弗违’,天就是良知。‘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就是天。”
【解析】
先解释下“先天而天弗违”以及“后天而奉天时”这两句在《易经》中原本的意思。原文是“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其大意是:圣人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与日月的阴晴晦明相契合,与春夏秋冬四季运行的法则相契合,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就人没有参与进来的先天情形而言,天本身还不能违背其自身运行的规律,就人参与进来的后天的情形而言,必须遵循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先天尚且不能违背自身所遵循的规律,更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
这一段后人对其注解尤其纷纭,有赞同的,有质疑阳明先生这样说的。比如
之所以分歧不断,原因就在于这一句又是采用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相互掺杂的表达方式。引用“先天而天弗违”这一句时,其实是表述了在人没有参与进来的“纯客观”情形下的天道运行规律,但阳明紧跟着就是一句“天就是良知”,等于将纯客观的自然规律和人所遵循的法则之间搭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作用就是:纯客观的自然规律一旦涉及到人,映射到人心,它就会作为良知的形式而存在于人心,所以说“天即良知也”。
理解了前一句,后一句就不难懂了,作为后天而生的人,自然要遵循天地运行的规律,所以说“良知即天也”。后人对这段质疑不断,从另一方面看也表明了阳明心学在描述世界时,相对于唯物主义哲学体系而言,展现出了无法自圆其说的窘迫状。因为阳明心学的特长本来就不在于描述世界,“描述世界”更像是一种“上帝视角”的清谈姿态,所以阳明心学一直对这种姿态给予了鄙弃。阳明心学看重的是人的参与,人的执行,但是,一旦不得已要采用“上帝视角”来描述现实世界时,他又不得不客串进“唯物主义”的视角。这就造成了后人对他学说表述上自相矛盾的指责。但是,如果我们能透彻理解阳明心学的真义,是可以对先生这种表达形式上相互矛盾的地方给予谅解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0 09:27:36 +0800 CST  
256
【原文】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又曰:“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译文】
“良知只是个分辨是非的心,是非只是个喜好和厌恶。只要明白了喜好和厌恶也就明白了是非,只要明白了是非也就能把握万事万物的变化。”
阳明先生又说:“‘是非’这两个字是个大原则,而灵巧掌握则在于每个人的造化了。”
【解析】
“是非只是个好恶”这一句必须正确理解,王门后学者流派众多,一些步入歧途者,往往就是对“是非只是个好恶”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阳明先生说了,自己心中的好恶就是良知,所以一味听任自己的主观直觉,不做克己致知的实功,将放任沉溺于私欲误认为是遂我是非之心的洒脱。所以,尽管阳明先生说了“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但是我们更要明白,世上怕的并不是没有规矩,而是怕没有“必行”之规矩,因此,阳明先生又补充说“巧处则存乎其人”,没有能正确履行规矩的人,再大的规矩也只是一文不值的空文。
257
【原文】
“圣人之知如青天之日,贤人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明不同,其能辨黑白则一。虽昏黑夜里,亦影影见得黑白,就是日之余光未尽处。困学功夫,亦是从这点明处精察去耳。”
【译文】
“圣人的知就像青天上的太阳,贤人的知就像浮云中的太阳,愚笨者的知就像阴霾天气的太阳。虽然(这三种人的知)有光明与昏暗的区别,但是在都能辨别是非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即便是在昏黑的夜里,也能隐隐约约分辨出黑白,这就是太阳的余光没能完全泯灭的(明证)。‘困知勉行’和‘学知利行’的功夫,也是从这一点(余光的明处)精研体察而扩充下去的。”
【解析】
圣人、贤人、愚者三者所对应的功夫分别是“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这些内容在第006节就已经谈到,不过在那一节提到这三种功夫,强调的是不同的人所用的功夫不同,这里却强调的是这三种人在致知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准则——良知。圣人自不必说,贤人和愚人的为学功夫,同样是从具有辨别是非能力的良知上发轫扩充下去的。
258
【原文】
问:“知譬日,欲譬云。云虽能蔽日,亦是天之一气合有的,欲亦莫非人心合有否?”
先生曰:“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比如日光,亦不可指着方所。一隙通明,皆是日光所在。虽云雾四塞,太虚中色象可辨,亦是日光不灭处。不可以云能蔽日,教天不要生云。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但不可有所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然才有着时,良知亦自会觉。觉即蔽去,复其体矣。此处能勘得破,方是简易透彻功夫。”
【译文】
有人问:“将‘知’比喻为太阳,‘私欲’比喻为云。云虽然能遮蔽太阳,也是天气之运行过程中所当有的,私欲莫非也是人心(运行中)所当有的?”
阳明先生说:“喜、怒、哀、惧、爱、恶、欲,称之为七情,七情都是人心所当有的,但是一定要把捉明白良知。比如日光,也不能指定其(照耀的)方向。(哪怕只有)一丝通明,也都是日光所照耀之处。即便是云雾充塞,万物中的颜色形象可以辨认,也是日光没有完全泯灭的表现。不能因为云能遮蔽太阳,就让天不要生云。人的七情能顺应自然而生发,都是良知的作用,不能将其判断为善或恶,但是不能有所执着。七情发动处,有了执着,都称之为私欲,都是良知的障蔽。不过一有执着,良知也自然会觉察。觉察后能将障蔽克治去,就能恢复良知的本体了。能在这里看透,才算是简易透彻的功夫。”
【解析】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程颢先生说的这句话来注解这段再恰当不过,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情之中,凡是没有“过”,哪怕是怒、哀、惧、欲也都是良知之作用,一旦过了,产生了执着之心,哪怕是喜、爱之情也都是滑向了私欲。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0 11:31:07 +0800 CST  
@lorence2010 2220楼 2013-06-11 09:42:09
LZ是否可以从心学角度来分析一下厦门公交车爆炸案中陈水总的行为?是良知泯灭吗?
-----------------------------
人心在私欲支配下扭曲至此,更觉阐明良知之学的迫切与必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1 20:04:00 +0800 CST  
259
【原文】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
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困知勉行的却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
【译文】
有人问:“圣人能做到‘生知安行’是自然而然的,为何又有什么功夫之说呢?”
阳明先生说:“‘知行’两个字,就是功夫,但是有深浅难易的区别。良知原本是精精明明的,比如想要孝敬父母双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从自己的良知去尽孝而已;学知利行的人,只是时时省察觉悟,务必要依从自己的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的人,被私欲蒙蔽禁锢的已经很深了,即使要依从自己的良知去行孝道,又会被私欲所阻隔,所以不能,必须下别人所用的百倍之努力,才能依从自己的良知以尽自己的孝道。圣人虽然是生知安行,但是圣人的心不敢自以为是,(却)肯下困知勉行之人所下的功夫。困知勉行之人却想着去做生知安行之人所能做的事,怎么可能做成呢?
【解析】
请参看第006节,085节,119节等有关内容。
260
【原文】
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
先生曰:“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
【译文】
有人问:“和乐是心的本体,不知道遇到大的变故,在悲伤哭泣之时,这种和乐还在心中吗?”
阳明先生说:“必须大哭一场才能和乐,不哭就不能和乐。虽然在哭,只要能顺遂此心就是和乐。心的本体不曾有动。”
【解析】
这一节可以视为是第258节的补充,人的七情能顺应自然而生发,喜怒哀乐无非是鼓畅天机,并不能动摇此心的和乐本体。
261
【原文】
问:“良知一而已。文王作彖,周公系爻,孔子赞《易》,①何以各自看理不同?”
先生曰:“圣人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为说何害?且如一园竹,只要同此枝节,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节节,都要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汝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异处。汝辈若不肯用功,连笋也不曾抽得,何处去论枝节?”
①“文王”句:相传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六十四卦之卦辞,以解释每一卦的意义;周公作爻辞,以解释每卦六爻中每一爻的含义;孔子作《十翼》,以阐明《易》的本意。
【译文】
有人问:“良知只有一个而已。但是文王作彖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为何各自看到的理是不同的?”
阳明先生说:“圣人(的作为)如何能拘束得死板板的呢?只要他们的主要观点都是出于良知,在这个原则上是相同的,即便各自创建自己的学说又有何害呢?就好比一园的竹子,只要枝节相同,就是大同。若是死板地认定了枝枝节节,都要高低大小一样,那就不是大自然的妙手神工了。你们尽管去培养自己的良知,良知相同,就不妨(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有差异。你们若是不肯用功,连竹笋都没有抽芽出来,又到何处去讨论枝节呢?”
【解析】
此节没什么难解之处,不再多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2 18:20:26 +0800 CST  
262
【原文】
乡人有父子讼狱①,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
柴鸣治②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
先生说:“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叟③是世间大慈的父。”
鸣治愕然请问。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叟只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叟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叟亦做成个慈父。”
①父子讼狱:据《王阳明全集》中年谱所记载,正德五年(1510),阳明先生三十九岁,任江西庐陵县知府七个月。据载“为政不事威刑。……慎选里正(乡村基层小吏),…使之委曲劝谕,民胥悔胜气嚣讼,至有涕泣而归者。”即指此事。
②柴鸣治:不详。
③瞽叟:舜的父亲,性顽劣,对其子舜不满,数次和后妻以及后妻所生的儿子象相勾结,想杀死舜,舜几次侥幸脱逃后,仍然孝顺地侍奉瞽叟,后来瞽叟和后妻、象陷害舜的计划暴露,舜没生三人的气,反而对三人比以前更好,三人感动,从此再不怀陷害舜之心。
【译文】
乡下有父子二人相互告状,请先生断案。阳明先生的侍卫想要阻止他们,阳明先生接受了案子并听诉审案,先生调解这对父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其父子二人就互相抱头痛哭,然后离去了。
柴鸣治进来问道:“先生说了什么话,令他们这么快就感动悔悟?”
阳明先生说:“我说舜是世间最不孝的儿子,瞽叟是世间最慈爱的父亲。”
柴鸣治非常惊讶,问为什么。
阳明先生说:“舜常常自以为是最不孝的人,所以能够孝;瞽叟常常自以为是最慈爱的父亲,所以不能做到慈爱。瞽叟只认为舜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现在为什么他不能令我令我愉悦呢?不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被后妻所蛊惑,尚且称自己能慈爱,所以更加不能慈爱。舜只想着父亲拉扯我长大时何等疼爱我,现在不疼爱了,只是因为我不能尽孝。日日所思的都是自己所做的还不够孝顺的地方,所以更加能孝顺了。等到了瞽叟对舜感到愉悦满意时,又不过是恢复了此心原本就有的慈爱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难得的大孝子,瞽叟也成为了一个慈爱的父亲。”
【解析】
过去,我们喜欢将矛盾划分为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阳明先生没有明确提到过类似的分类方法,但是从先生实际带兵为政的行事来看,他心中自有一个依据良知对矛盾进行划分的标杆。在对待穷凶极恶,冥顽不灵的土匪时,先生该出手时就出手,在他眼中这应该就是敌我矛盾,必须雷厉风行,锄恶惩奸,解民困于倒悬。
但是面对父子二人相互告状这种民事纠纷,自然就可以断定为是人民内部矛盾了,人民内部矛盾重在调解、感化、教育。这段就是阳明先生如何成功调解好人民内部矛盾的生动一课。先生感化人的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那就是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初心,儿子刚生下来,父亲将其抚养长大,这个初心出自一种本然之理的慈爱。儿子被父亲养育,恩重如山,也应该还以孝道,以报养育之恩,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人之伦常。但是后天某些人事上的纠纷摩擦会让人忘记这个父慈子孝的初心。
阳明引用古人事例,就是让父子二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各自回到自己心灵的原点,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意气蒙蔽了为人父为人子的大义,勿因小怨而失大爱。这里,可以引用另一个类似的案例来解释这种“还原初心”以调节人事矛盾的例子。
汉武帝时,曾经喂养过武帝的一位乳母犯了罪,武帝一时异常恼怒,将要送她到有关部门按法令治罪。乳母向东方朔求救,东方朔说:“这不是靠口舌能争得来的事,你若希望有人能帮你,只可这样做,临走时,只可连连望着皇帝,千万不要说话,这样也许能有万一的希望呢?”乳母进来给武帝辞行之时,东方朔也陪侍在武帝身边,乳母就照东方朔所说的做,临走之时频频回顾武帝。东方朔就对她喊道:“你还犯傻啊,皇帝现在根本不用吃你的奶了,快点走吧!”就这一句话,一下子触动了武帝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恻隐之心油然而生,随即将乳母叫回来,赦免了她的罪过。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2 18:21:06 +0800 CST  
@不經心 2229楼 2013-06-13 22:16:37
我是个喜欢享乐和安逸的人,用心学的角度说就是私欲太重了,过去我做很多事的动力说到底就是,做成了可以有高收入,可以有安逸快乐的生活,但是这种动机是不可靠的,我做事常常半途而废。也许真的应该像楼主说的一样,为了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而学习工作生活,但是这个良知我尚不能全部认清,这里面应该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吧,有生儿育女的重担吧,总之还是模模糊糊,也许全部认清之后,很多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放弃了也说不定。......
-----------------------------
先理会了自己的方寸之心,再去揣度别人吧!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4 08:42:31 +0800 CST  
下面将将一位朋友的来信和楼主的回复贴到这来,以供大家批评指正,出于保护隐私考虑,特意将其名字隐去。
朋友来信写道:
孤雁老师,
您好,以下一段是您062的讲解,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因为本人学理工科,哲学基础非常差,悟性低,但是又很想学先生的心学,或许我提的问题会很不上路,有烦老师指教。
读了老师在062段的解释,是不是可以大概这么理解:首先,可观规律是存在的,我们要去认识事物的可观规律,然后把这些可观规律纳入我们的良知体系,然后“知行合一”用这些可观规律(因为纳入了我们的良知体系,也就良知)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或者说是我们的行为,围绕这可观规律发生?可是如果我这样理解的话,好像和朱熹的:格物,致知,然后正心,没什么区别了?
我说点我自己的理解,我知道我的想法很可能是错的,阳明和朱熹的区别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阳明先生的学说是,比如电脑可以发邮件是可观规律,电视可以放cctv也是可观规律,但是我现在专心于写邮件,那么电脑可以发邮件这个可观规律对此时此刻的我来说是有意义的,而电视可以放cctv这个可观规律对此时此刻的我来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但是当我要看电视,而不发邮件的时候,就反过来了。还有,朱熹的学说是:我们懂了一个可观规律,也可以算是一点进步,你至少知道了, 阳明先生的学说是:你知道了,还必须做,才算是有进步。好像阳明先生的学说更注重于实践。这样理解对吗?
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点。谢谢拉!
楼主回复:
XXX朋友:
您好,首先不敢以老师自居了,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探讨一下。
首先就您举的例子说一下朱熹学说和阳明学说的区别,来信说“朱熹的学说是:我们懂了一个客观规律,也可以算是一点进步,你至少知道了, 阳明先生的学说是:你知道了,还必须做,才算是有进步。好像阳明先生的学说更注重于实践。”这样理解大体也对,但是没有点透最关键的区别。
这个关键的区别是:此时决定你到底是看电视还是发邮件的那个知,才是良知,如果按照实际的道理,需要你发送邮件去解决实际问题,就发送邮件;如果按照实际道理,可以休闲一下,放松一下,就看电视。而具体的发送邮件的过程或者说看电视过程你所遵循的规律,可以解释为是“致良知”的具体展开。阳明一直说朱熹学说缺乏主脑,这个主脑正是那个对具体作为进行判断、筛选的“良知”,用现代的话来说,朱熹只注重了如何做的问题,而没有重视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而“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是“如何做”的问题的前提,用当代话语来表达大体可以说成“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良知确定好主体(即产生良知的本人)所该践行的方向后,将良知的判断笃实地落实下去,整个过程的完成就是“致良知”过程的完成。
“致良知”大略来说就是这样,当然,具体致良知的过程,就如一个人夜里拿着手电筒走路,灯光照一段,就把灯光照到的这一段可以认清楚的路走完,先不要去担心更远的路无法看清怎么办,先把你已经清楚的事情办好,办扎实,等你走了一段后,手电筒的灯光也自然会延伸到另一个可以看到的范围,你再走这段路就行了,如此不间断,按照明辨笃行的方法走下去,哪怕千百里的路,只要日日行,也终能到达目的地。
在良知选择好做什么后,在具体的致知过程中,阳明和朱熹所用的功夫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不外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程序。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4 08:55:32 +0800 CST  
孤雁老师:
收到您的邮件非常开心,深受启发,真的是获益匪浅,非常的感谢。
我还是觉得以老师称呼您比较合适。首先,我从您这里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3年前我就尝试过学心学了,买了很多书但是无从下手,直到遇到了您,看到了你的帖子,才受启发,其次,您的才华,是我一辈子也望尘莫及的,最后,我也比您小,我84的,所以我觉得还是称呼您为老师,我觉得心里会踏实点。我在学习心学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狠多的疑问,日后还会麻烦到您。只是希望不会给老师您带来太多的麻烦。
看了您的回信,深受启发。比如,我现在对心学还是有很多疑问,所以,我选择了又坐下来,给您发邮件,继续向您请教,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我虽然有疑问,良知告诉我要继续写邮件,但是我却坐下来看电视了。这个例子里,对与错(或者说是善与恶)是比较好判断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非对错并不是这么明显,在不明显的情况下,就犯难了。比方说,时间和精力在家庭和工作当中的分配,这样不是太明显的事情。就像我们这里有一句老话:救了蛤蟆饿了蛇。就是说看到一条蛇在吃一个蛤蟆,到底救不救蛤蟆呢?救了蛤蟆,蛇救得挨饿了,甚至也有可能饿死。
老师,我对心学中,最基本的几个定义,还不是太清楚,我写下来,希望老师能给予指教。
1:心既理。的理到底是什么?老师在论坛理有说过,理:马克思哲学理“真理,原理,规律”在人心的投射的时候,就是理,否则是道,那么,原理规律这些东西是怎么投射到人心的呢?是不是我们要先知道事物“真理,原理,规律”(以下简称:规律),它才能投射呢?比如电,因为我们学习过电,那么我们知道电分直流和交流,交流又有火线和地线,我们知道了火线是危险的,地线是不危险的,所以我们在接电路的时候,我们就会先区分好火线和地线,可是如果叫阳明先生来接电的话,他不知道电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火线和地线的区别,那就没法投射了阿。那么,如果,理(或许说道更合适,因为没投射时是道)是不会无缘无故跑道我们心里来的,是需要我们学习才能跑到我们心里来的,那么,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个过程的,比如之前的地心说,后来的日心说,现在就根本没找到宇宙的中心,那么同理,我们现在所学的知识,很多日后也会被证明是错的,尤其是我们现在在学校接受的愚化教育,比如说,阳明的心学是“唯心主义”不能学。还有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根本就没人教我们,必须我们自己去探索,比如,银根紧缩,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来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没人告诉我们一个具体情况,必须我们自己去判断,而凭我们个人去寻找这个规律,那么我们很难很难得到一个正确的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所认识的规律它本身就是错的,我们心中的理也就是不对的,这样从源头上就出现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还是说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总结经验教训,然后把自己的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存”到心中的理里面去,慢慢的一次一次的来修正,最后慢慢的接近规律?就像阳明讲那个房子一样,先看个大概,然后慢慢的细看?
2:知行合一的“知”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不能理解成“知识”,而更应该理解成“感知”,或者是心,发出的一种指令?就像上次邮件理说的:“知”应该是决定我发邮件还是看电视的那个东西,才是知,而不是发邮件要先开电脑,然后登陆,看电视要拿要控制开灯这样的具体知识?
3:良知,到底是什么东西?阳明说,良知是固有也,本来就有的,没办法去解释哪里来的。这个我很难理解。良知的知,是不是和知行合一的知,意思是一样的,而良知的良字,可以理解为:对的,正确的,善的意思呢?良知=对的感知(正确的感知,或者说是心发出的正确指令)可是阳明说良知这个东西是固有的,我很难理解,比方说,“红灯停绿灯行”,这个不是与生俱来的,小孩子是不知道这个事情,是要教他,他才会知道的。比如,古代,人口不多,没有大都市,随地吐痰,或者公共场合抽烟,并不被认为是不文明行为,那么那时候人的良知就不会把这些归到恶去,而现在的大都市里,如果还像这么做,良知就会把这个行为归到恶里去。在人类没有发现吸烟有害健康之前,吸烟这个事情,或许也不会被良知判为恶。那么良知到底是凭什么来判断”意之动“是善的还是恶的呢?是凭心中的理吗?那如果像我之前说的,我们心中的理,本来就是错的话,那良知的判断也就错了,那么我们的行也就错了阿?
或许我的问题,是心学理最最基础的问题了,或许我这样的求学者对老师您来说会很头疼,但是,我想一开始就把最最基础的东西搞的清清楚楚,不然的话,对最基础的概念就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以后就越学越糟糕了,缪之千里了,最后心学的真理没学到,却学了一个神马都不是的错误东西放心里,那就更糟糕了。
老师,有劳您了。


楼主回复:
你好,XXX朋友:
难得碰到您这么好学,我就简单回答一下所提的问题,但是有一个大前提需要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况且很多道理也很难用语言表达明白,需要在实践当中沉潜涵泳,假以时日后再来总结方有所得。
所举的救了蛤蟆饿了蛇的例子,在《传习录》的“薛侃录”中有一节谈到“侃除花间草”,意思与之类似,可以参考那一节阳明的亲口解答。
先说“心即理”,在谈《传习录》时,我主要采取了拿唯物主义和阳明心学进行对比的探讨方式,主要原因是我们现在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唯物主义,大家对这个范畴内的思想概念最为稔熟。而教育学上很有名的一句言论就是:通过已知去了解未知。在大多数人缺乏传统国学教育的背景下,必须借助一个参照物作为坐标,才可能更清楚地描述另一个哲学范畴内的思想内涵。
首先,作为初学者,不建议在“心即理”这三个字上过多纠结,因为“心即理”更像是对阳明心学进行描述性的一个概念表述,阳明心学中提到很多话头,比如“知行合一”比如“事上磨练”,比如“致良知”,从可操作性的层面看,都比“心即理”的“可抓挠性”好,我这里杜撰了一个“可抓挠性”的词儿。因为阳明心学的特色之处在于真切性、实践性,这是一门最厌弃清谈的学说,所以一切概念都以最能贴近人的身心之用为归依。
“心即理”如果从理解上产生了不通之处,建议反过来看也可以,那就是说“理即心”,天地万物所有的表现形式都可以纳入“理”之一字之上,但是这些“理”如果不能被人心所把握和利用,他对于“主体(暂且将这个主体称之为‘我’)”将不会产生任何意义。比如说离我们几百亿光年的星球上,可能存着高等的外星文明,但是由于遥远空间的阻隔,他们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所以那个星球上的“理”,我们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阳明心学的范畴内,那个星球的花开花落永远也成不了“理”,因为那些东西永远与我的心绝缘。
至于所说的“原理规律这些东西是怎么投射到人心的呢?”这个问题,自然还是要不停地用格物致知的功夫,可以参看帖子中的第178节,人在什么阶段,就完成他那个阶段所能完成事情,探讨“终极真理”不仅仅是很奢侈的事情, 而且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引用另一段话送给你:“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处再提这层意思,自有了断。或许终身照此行事,而终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别的境地。终身受制于此,而遂终身不行此道。”
关于“知行合一”,梁启超先生有一篇文章《知行合一之教》,写的非常好,作为附件发过去,细细研读,必能受益。
“良知”到底是什么?简单点说,饥了吃饭困了眠,就是良知,阳明说是“固有的”,用现代人的思维,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在生理功能健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人的大脑没有功能性的缺陷的情况下,人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是是非非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对或错的判断,能执行这个最基本的判断的功能的那个东西就是良知。良知的本身的定义可以如此简单,但是“致良知”的过程,确实充满曲折和艰辛,这些内容,梁启超先生的文章中都讲的很明白。老实说,对阳明心学的讲解中,我所看过的书中,从透彻性上来说没有超过梁先生这篇小文的。
最后,不指望我简单的一段文字就解答你心中的所有疑惑,因为我知道这不现实,但是最基本的一点还想强调一下,那就是“汝但去做”这四个字,就你目前良知所判断为是对的事情,坚忍不拔地做下去,就已经是行走在致良知的光明大道上了,很多道理都是亲身做过后才能懂得,只在口头书面探讨,一切都是虚的浮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4 08:56:25 +0800 CST  
263
【原文】
先生曰:“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①,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
①扣其两端:语出《论语.子罕》,原文“子曰:‘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
阳明先生说:“有粗鄙浅薄的人来向孔子请教,孔子也并不是预先就有了知识来回答他。他的心中也只是空空的,但是孔子能点拨来者自知的是与非两方面,并给他做一一剖析,粗鄙浅薄者的心就会清楚明白,粗鄙浅薄者自知的是与非,就是他本来就有的天生准则。即便圣人聪明,如何能对这种准则进行一丝一毫的增减呢?粗鄙浅薄者只是不自信,孔子给他做一一剖析,就已经将道理讲得洞明无碍了。如果孔子对粗鄙浅薄者讲话时,只是对他讲些外在的知识,就不能做到揭示粗鄙浅薄者本人的良知,道体也就被割裂为二了。”
【解析】
请参看第066节的解析部分。
264
【原文】
先生曰:“‘蒸蒸乂,不格奸’①,本注②说象已进进于义,不至大为奸恶。舜徵庸③后,象犹日以杀舜为事,何大奸恶如之?舜只是自进于乂,以乂薰蒸,不去正他奸恶。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经过来,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责人,所以致得克谐。此是舜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处④。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得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
①‘蒸蒸乂(yì),不格奸:语出《尚书.尧典》,原文:“瞽子父顽、母嚚、象傲,克谐以孝,蒸蒸乂,不格奸。”大意是:瞽叟的儿子(指舜)父亲愚顽、(后)母暴虐、(兄弟)象傲慢,舜都能尽孝悌以感化他们(令其良知自我发觉而改进),臻于家庭和谐,循序渐进地去熏陶感化他们,不以杵逆激化他们的方式待之,以避免其奸恶之行发作。
②本注:宋代学者蔡沉(1167—1230),在其著的《书集传》中,将“蒸蒸”注解为“进进以善”。另陈荣捷先生注解说,此处“进进于义”中的“义”即是“善”的意思。
③徵庸:语出《书经.舜典》,原文“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大意是舜三十岁被召来用事,在其职位上干了三十年。
④动心忍性,增益不能:语出《孟子.告子下》。
【译文】
阳明先生说:“《尚书》中说的‘蒸蒸乂,不格奸’这句,本注上说象已经逐渐向‘义‘靠拢,不至于再干出大奸大恶的事。舜被征召用事后,象犹然整天算计着杀死舜,还有什么大奸大恶的事比这个更恶劣的呢?舜只是注重自我修养,严于律己,用自律自制去感化象,而不去直接纠正象的奸恶之行。文过饰非,这是恶人一贯的姿态。若是舜去指责他的过错,反而激发他的恶性。舜开始时导致象要杀害自己,也是由于希望象变好的心太急切,这是舜的过失之处。经历过挫折之后,才知道功夫只要在自己身上下,不去责备他人,所以最后能够达到兄弟和睦。这是舜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地方。古人的言语,都是自己经历过后的(心得之言),所以说得亲切,流传给后世,仍然能委婉地合乎人情,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过,如何能体会到古人用心良苦之处呢?
【解析】
可以从个三个方面来理解这段。
其一,秉承上一节,开导人,做人的思想工作,关键不是施加外力去纠正他,用外力强行去纠正别人,往往适得其反,欲益反损。关键是激活他内心本来就有的良知,让他发自内心地主动去认识事理。
其二,依旧是“春秋责备贤者”的传统思想,象的行为恶劣至此,阳明却没有提一句象该怎么怎么办,完全是拎着舜说事儿,说“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这些话如果拿到现代这个讲求人人平等的时代来说,完全是无稽之谈,你处心积虑想要杀我害我,最后还落得个我的不是了,天下岂有此理?但是圣贤之心和佛门说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有异曲同工之处,一切问题到我这里为止,我力所能及的责任,绝不推给别人,“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语出《孟子》!”这里强调的就是圣贤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绝对不能把自己混同为不明真相的普通大众。
其三,“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句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我们的教科书中曾经节选过《孟子》中的一节,命名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上学那会儿,好像是出现在初中的语文教材上。人的才能在是内心最受煎熬的时候增长的最快,当然前提是你的所行是合于“义”。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4 11:36:34 +0800 CST  
265
【原文】
先生曰:“古乐不作久矣,今之戏子,尚与古乐意思相近。”
未达①,请问。
先生曰:“‘韶’之九成②,便是舜的一本戏子。‘武’之九变,便是武王的一本戏子。圣人一生实事,俱播在乐中,所以有德者闻之,便知他尽善③尽美与尽美未尽善处。若后世作乐,只是做些词调,于民俗风化绝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今要民俗反朴还淳,取今之戏子,将妖淫词调俱去了,只取忠臣、孝子故事,使愚俗百姓人人易晓,无意中感激他良知起来,却与风化有益。然后古乐渐次可复矣。”
曰:“洪要求元声④不可得,恐于古乐亦难复。”
先生曰:“你说元声在何处求?”
对曰:“古人制管候气⑤,恐是求元声之法。”
先生曰:“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元声,却如水底捞月,如何可得?元声只在你心上求。”
曰:“心如何求?”
先生曰:“古人为治,先养得人心和平,然后作乐。比如在此歌诗,你的心气和平, 只此便是元声之始。《书》云:‘诗言志’,志便是乐的本;‘歌永言’,歌便是作乐的本;‘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和声,和声便是制律的本。何尝求之于外?”
曰:“古人制候气法,是意何取?”
先生曰:“古人具中和之体以作乐。我的中和原与天地之气相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去验我的气果和否。此是成律已后事,非必待此以成律也。今要候灰管,必须定至日。然至日子时,恐又不准,又何处取得准来?”
①未达:这一节为钱德洪所问,指钱德洪未达。
②九成:乐每一段终结称为一成,九成指九乐章。下文“九变”亦指九成。“韶”为舜的乐,“武”为武王的乐。
③尽善:《论语.八佾》中有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④元声:古代律制,以黄钟管发出的音为十二律所依据的基准音。故称元声。
⑤制管候气:参看053节注解二。
【译文】
阳明先生说:“古代的乐教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现在唱戏的还称得上和古代乐教的意思相近。”
钱德洪不明白,请阳明先生进一步解释。
阳明先生说:“《韶》乐的九章,就是舜的一本戏曲;《武》乐的九章,就是武王的一本戏曲。圣人一生的实事,都浓缩在乐中,所以有德的人听了,就知道他的尽善尽美之处或者尽美而没有尽善之处。像后世作乐,只是作一些词儿和曲调,与民俗风化没有一点儿关联,怎么能教化人民、敦厚风俗呢?现在要民俗返朴还淳,就把现在的戏曲拿来,将其中妖淫的词调全部去掉,只挑选忠臣、孝子的故事,使得愚昧无知的大众人人易懂,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化起他们的良知,这对风化有益处。然后古代的乐教才可以逐渐恢复。
钱德洪说:“我寻找元声却找不到,恐怕古乐很难恢复。”
阳明先生说:“你说说你寻找元声是从何处寻的?”
钱德洪回答说:“古人制造律管来侯气,恐怕就是寻找元声的办法。”
阳明先生说:“如果要用芦灰米粒来寻找元声,就如同水底捞月,怎么能找得到呢?元声只能在你心中来求。”
钱德洪问:“心中如何求?”
阳明先生说:“古人治理天下,先把人心培养得平和,然后才能作乐。比如在这里咏唱诗歌,你的心气平和,听众自然感到愉快而有兴趣,仅此一点就是元声的开端。《尚书》中说‘诗言志’,“志”就是乐的根本;说“歌永言”,歌就是作乐的根本;说“声依永,律和声’,律只要求和声,和声就是制律的根本,又何曾到外面去寻求呢?”
钱德洪问:“古人制管侯气的方法,是依据什么而来的呢?”
阳明先生说:“古人在心中具备中和的本体后才作乐。我的中和原本就和天地之气相对应,候天地之气,协凤凰之音,不过是去验证我的气是否真的中和,这是制成音律以后的事,并不是依靠此来制成音律,现在要用灰管来侯气,必须先选定冬至日,但冬至日的子时,恐怕又选定不准,如此又到哪里去选定标准呢?”
【解析】
这一节谈乐教,思想主旨和014节相同,请参看那一节的解析部分。谈“制管候气”,在第053节曾经涉及到,请参看那里的解析部分。
266
【原文】
先生曰:“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孔子气魄极大,凡帝王事业,无不一一理会,也只从那心上来。譬如大树,有多少枝叶,也只是根本上用得培养功夫,故自然能如此,非是从枝叶上用功做得根本也。学者学孔子,不在心上用功,汲汲然去学那气魄,却倒做了。”
【译文】
阳明先生说:“学问也需要他人的点化,但是不如自家得到的感悟理解,这样才是一了百当。要不然,别人的点化也没有多大效果。”
“孔子的气魄极大,凡是帝王的事业,他都无不一一领会,也只是从他的心中得来的。
比如大树,有许多枝叶,但也都是从树根这个本源上下培养功夫,所以才能长出如此多枝叶,并不是从枝叶上下功夫去培养树根。学者向孔子学习,不在心上用功,却迫不及待地去学习他的气魄,是把功夫做颠倒了。
【解析】
学贵自悟,学贵有本源,这些都是《传习录》前文不厌其烦讲过的了,不再赘述。强调学者学习孔子要心上用功,而不要去追求其“气魄”,其意思和第085节的“精金”论相同,可以参看之。
267
【原文】
“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①,其流必归于文过。”
“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琴瑟简编②,学者不可无,盖有业以居之,心就不放。”
先生叹曰:“世间知学的人,只有这些病痛打不破,就不是善与人同③。”
崇一曰:“这病痛只是个好高不能忘己尔。”
①补甑(zēng):甑,瓦罐。补甑意即补已破的瓦罐。
②简编:书籍。
③善与人同:语出《孟子.公孙丑》。
【译文】
“人有了过错,大多只在过错本身上下功夫,就是补破罐子,其流弊必然归于文过饰非。”
“现在有人在吃饭的时候,虽然只有吃饭这一件事在眼前,他的心却常常惴惴不安,只是因为他的心忙惯了,所以想收敛此心也收敛不住。”
“琴瑟和书籍,学者不能缺少,大抵上常常有事情可以做,此心就不会放逸。”
阳明先生感叹地说:“世间将外在的知解当做学问的人,只是因为这些毛病革除不去,就是做不到‘善与人同’。”
欧阳崇一说:“这个毛病只是个好高骛远,不能忘记一己之私而已。”
【解析】
这节有四层意思组成,都是阳明先生平日间谈话的只鳞片羽,第一句说人有了过错,不要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否则会将问题的根源掩盖,日久成习,还会产生讳疾忌医,文过饰非的弊病,终究没有个进步。
第二句描述那些“忙惯了”的人之表现,物理学上有一个惯性定律,所谓的惯性就是指“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人的心体也有类似的属性,无论是在过于宁静的环境呆久了,或者是过于热闹的环境待久了,心体都会对其产生一种依懒性。而一旦出现了此心“收摄不住”的情况,良知必然会察觉,此时只有用克治功夫将心体进行校正,使之归于切中当前之事理的状态,才是功夫的真正得力之处。
第三句是讲养心的方法,用现代话说,就是人要有健康的休闲方式,以积极向上的消遣方式抗拒私欲的引诱。真正的考验,也许并不在于此心忙于应事接物之时,而在于闲暇无事之时。从人性方面来说,人往往是“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一时意气感发,人可以奋不顾身,视死如归,这从革命战争年代中英雄人物辈出的史实可以得知,但是,在战争年代可以视死如归的英雄,到了和平年代,往往会倒在糖衣炮弹的炮火之下。将这种人性的规律用之于我们修身养性,就需要我们特别警惕生活中安逸无事的时刻,因为真正的危险往往在此时潜藏滋长。阳明举的“琴瑟简编”只是一种闲暇时光涵养此心的一种象征符号,本质上是说,此心还是需要时时“集义”,尤其在独处闲暇之时,此心也绝不能有丝毫的荒腔走板,否则,就是功夫间断了。
第四句和第五句是一层意思,也是老调重弹,强调真正的学问并不是向外去追求广博的知识上的见闻知解,凡是一味向外用功,都不外乎是好高骛远,不能忘记一己之私这些毛病在作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6 17:16:08 +0800 CST  
楼主自己建立了一个阳明心学躬行群:43236363。真心求学的朋友可以进来,切磋交流,共倡此学。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7 17:57:44 +0800 CST  
@人帅何必拽文 2244楼 2013-06-19 20:36:17
阳明说,致个念头在良知上,心存天理了,生活中各类事情循天理而为,顺良知而行就可以了,到现在社会是个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上生存需要有一技之长,也就是需要精钻细研一门技术,需要比别人强才能站的住脚,这是不是就遁入私欲了,违了天理了呢
-----------------------------
贴中有关章节谈到过这个问题。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19 22:09:11 +0800 CST  
268
【原文】
问:“良知原是中和的,如何却有过、不及?”
先生曰:“知得过、不及处,就是中和。”
“‘所恶于上①’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①所恶于上:连同后面的“毋以使下”皆语出《大学》,原文:“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大意是:厌恶上级对待我(的方式),就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对待下属;厌恶下属对待我(的方式),就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上级。
【译文】
有人问:“良知原本是中和的,为何又有‘过’和‘不及’的区分?”
阳明先生说:“能觉知‘过’和‘不及’之处,就是中和。”
“(《大学》中说的)‘所恶于上’就是指良知,‘毋以使下’指的就是致知。”
【解析】
依然是探讨“良知”和“致(良)知”这两个核心概念,‘良知’的职能是判断是非善恶,“致(良)知”的功能是将‘良知’判断后的是非善恶做如下处理:正确的执行落实下去,错误的克治遏止下去。
269
【原文】
先生曰:“苏秦①、张仪②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①苏秦:(?—前317),战国时洛阳人,起初游说秦惠王,未被采用,后来游说燕、赵,联合六国以合纵之势抗秦,后来合纵之势被张仪所破。
②张仪:(?—前309),战国时卫国人,辅佐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以分化瓦解六国的合纵之约。
【译文】
阳明先生说:“苏秦、张仪的智慧,也具备圣人的资质。后世人的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士,也只是学到了张仪、苏秦的老智慧。张仪、苏秦的学术善于揣摩人情,没有一丝不触动人的要害,所以他的学说难以穷尽。张仪、苏秦也是窥探到了良知的妙用之处,只是用到了不善的地方罢了。”
【解析】
苏秦、张仪在传统儒家的眼中,一直都是被鄙弃的角色,原因很简单,苏张二人立身行事,纯粹以一己之功名富贵为归依,这与儒家所一贯倡导的民胞物与之胸怀格格不入。二人以合纵联横之术游说当时列国,走的是极端注重现实的霸道的路子,这与儒家一贯提倡的王道之治又背道而驰。
二人这种追求过把瘾就死的处世方式,虽然一直不被正统儒家所肯定,且二人后来的下场都不太好,更留给后人以“阴谋之术不足学”的口实。但是就战国末期的实际政治效果看,当时列国虽然被这两位同门师兄弟(相传二人都是鬼谷子的学生)玩弄于股掌之间,却维持了难得的近二十年的和平,这在那个尔虞我诈,战事连绵的时代颇为难得,从拯救无数生灵于刀兵之下的实际效果来看,二人之功德也不容抹杀。
阳明正是看到了二人在功业上的实效,进而总结苏张之学的特点,“善揣摩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跳出来传统儒家对二人一棒子打死的窠臼式评价。将做人和做事分开探讨,这在阳明一贯的言论中颇为少见,以至于后人有人怀疑这一节不是阳明先生的言论,是别人说的话混在了《传习录》中。但是从阳明先生一生行事的轨迹来看,先生身上也可见纵横家“善揣摩人情”之遗风,这只不过先生之心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是出于为国为民之公心,这就和苏张二人之境界有了天壤之别。先生既然有“揣摩人情”之切身体验,自然可以判断出此心用至于正,就是“圣人之资”,用至于邪,虽然令人惋惜,却也仍然是“良知之妙用”。
后人对阳明先生的垢病之处,我认为就是出于了“良知”的“良”字上,苏秦张仪的用心,明明是不良,为什么能将他们的智慧说成是“良知之妙用”呢?关于这点疑问,请大家参看在003节解析部分关于“至善”的解释内容。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0 10:43:11 +0800 CST  
@ublox_dx 2248楼 2013-06-20 14:18:43
宋明理学与清代儒(奴)学完全是两个概念,儒学在清代彻底走向没落,成为奴才儒学,在伦理上强调绝对温顺绝对服从不能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天道上为了维护统治采取愚民政策(焚毁并封禁天工开物等,西方科学严格限制在皇帝的小圈子等),儒(奴)学彻底僵化与退化,成为近代中国全面落后的根源。清代儒(奴)学荼毒至今,让人们对真正的儒学面目越来越模糊,不过由于楼主沙滩孤雁等人的努力,圣学会越来越昌明
学习......
-----------------------------
看了您的回复,楼主汗湿中衣,一草野白丁,开贴胡言,哪里敢和一代名臣相提并论,万勿如此抬杀,万勿!
回贴中说“孔子的克己复礼中的‘礼’,应该是指天理之节文”,楼主深以为然,“礼”其实就通“理”,反而是我们现代对“礼”的理解过于狭隘,局限于礼节仪式方面的理解,失其本意远矣!“非礼”在儒家看来一切异端之事皆可以称之为“非礼”,以“怪力乱神”解释“非礼”好像还不能完全涵盖“非礼”的意义范围。
朱学和王学的区别本来已经谈过很多了,这里再说下,就他们两家的共同点来说,都强调通过心来格物,但是对“物”字理解的不同使得两家主旨大异其趣,朱熹眼中的“物”就是世界上一个个外物,却忽略了一个最前提的问题,去格世界上一个个的外物,是以什么标准来进行的呢?总不能随便拿一个物就来格吧,假如你随便拿甲物来格,那为什么不去格乙物呢?阳明将“物”定义为“意之所在即是物”,“格物”就是将心中不正的念头扭转为正,匝一看,这也太唯心了吧,但是“意之所在”其所在的自然不会是虚空,依然是以世界上一个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所在”的内容的,不过是强调了人心对世界上之事物的判断性、鉴别性。如此一来,人通过不断校正“意”的方式来“格物”,形式上是不断的和我内心的私欲做斗争,但是所谓的私欲其实正是影响我们“准确、客观对万物之理进行正确把握和实践”的障碍。
至于将良知区分为:一指客观规律的知识总和,二指做人的良知。我觉得阳明本来的意思是这样的,比如忠、孝、悌以及恻隐之心可以认为您所说的“做人的良知”,但是阳明认为“做人的良知”也是“本然如此的天理”之一部分,我们拿其中的“忠”来举例子,在阳明的时代,这个字常常被解释为对皇帝的“忠君”。我们知道,阳明心学是直承孟子的学说的,孟子说过“君之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的话,可见,在做人的良知方面,也是以是否循理为最高准则,阳明在这些方面自然不会和孟子相违背。最后一段的论述就很精当,儒家理想中的社会气象不外乎此。
书难尽言,言难尽意,挂一漏万,疏漏之处难免。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0 18:09:05 +0800 CST  
@智慧缘2012 2256楼 2013-06-21 15:05:47
拜谢,如有更新即来拜读
-----------------------------
感谢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1 16:21:48 +0800 CST  
=============
@沙滩孤雁 2250楼 2013-06-20 18:09:05
看了您的回复,楼主汗湿中衣,一草野白丁,开贴胡言,哪里敢和一代名臣相提并论,万勿如此抬杀,万勿!
回贴中说“孔子的克己复礼中的‘礼’,应该是指天理之节文”,楼主深以为然,“礼”其实就通“理”,反而是我们现代对“礼”的理解过于狭隘,局限于礼节仪式方面的理解,失其本意远矣!“非礼”在儒家看来一切异端之事皆可以称之为“非礼”,以“怪力乱神”解释“非礼”好像还不能完全涵盖“非礼”的意义范围。
朱学和......
-----------------------------
@ublox_dx 2251楼 2013-06-20 22:49:34
感谢楼主的回复与探讨。
关于克己复礼中的'礼' 的观点(我与楼主感同身受),明代人已经讲得非常清楚就是天理(天道伦理或者良知),并且关于孔子这段话张居正有详细的注解, 论证与辨析,悲哀的是我们现代人以为古人就是这么理解(局限于礼节仪式方面的理解)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极端厌恶清代儒(奴)学,弟子规之类的原因,清代的儒(奴)学荼毒至今, 让圣学失去本来的面目,越来越模糊, 越来越迂腐与落后......
-----------------------------
回复中说"另外一点, 好像心学与唯物主义也不冲突啊, 已知的客观规律需要人去学习运用,未知的客观规律需要人去发现探索。"
能认识到这一层,楼主一定要握手拥抱一下了。我在贴中曾经说,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的方式,就仿佛一个和别人玩捉迷藏的小孩,他自己用手将自己的眼睛捂了起来,然后就对大家说,你们都看不到我了。
所以,每当我看到唯物主义在定义物质这个定义的时候,就颇觉得好笑,他对物质的定义是: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世界上任何东西,只有能和人产生联系和作用,自然就进入你的意识了,你明明已经意识到它了,还非要假装他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任何客观的东西,涉及到了人,必定会成为主观的一部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任何唯物主义的的观点,都可以纳入“唯心主义(我们姑且这么叫吧,尽管阳明先生会严重抗议)”的旗下。
唯物主义最大问题是:明明是人提出来的一个理论体系来认知和践行于这个世界,却偏偏要假装是用上帝的视角——即可以完全超然于世外的姿态——来解释这个世界和人的关系。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1 16:48:47 +0800 CST  
@沙滩孤雁 153楼 2012-04-25 09:18:20
040(上)
【原文】
澄问《学》、《庸》同异。先生曰 :“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
问 :“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 ’。此意如何?”先生曰 :“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 ?岂人情天理 ?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
-----------------------------
@智慧缘2012 2013-06-21 18:02:03
小儿心中有何愧?但很多小孩都怕鬼,这是何道理?主要是对未知的恐惧
-----------------------------
@智慧缘2012 2260楼 2013-06-21 18:04:54
不好意思,走错楼了,我是对上层楼的回复,莫怪莫怪
-----------------------------
?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2 12:04:36 +0800 CST  
270
【原文】
或问未发已发①。
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思得之。若说有个已发未发,听者依旧落在后儒见解。若真见得无未发已发,说个有未发已发,原不妨,原有个未发已发在。”
问曰:“未发未尝不和,已发未尝不中。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既扣不可谓有。毕竟有个扣与不扣,何如?”
先生曰:“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寂天寞地。”
①未发已发:参看030节注解一。
【译文】
有人请教“未发”和“已发”的问题。
阳明先生说:“只因为后世的儒者将‘未发’和‘已发’分开来谈了,我只能上来说个没有‘未发已发’,让人自己思考去获得确切的解释。如果说有‘已发’、‘未发’,听到的人依旧落在后世儒者的解释上。如果认清了的确没有‘已发’、‘未发’,再说个有‘未发已发’,就没有什么妨害,因为原本就有个‘未发已发’在。”
问:“‘未发’未尝不知,‘已发’未尝不中。譬如钟声,没有敲的时候不能说无,已经敲了也不能说有。但毕竟有个敲与不敲(的区别),这该怎么解释呢?”
阳明先生说:“没敲的时候原本就是惊天动地,已经敲的时候也只是寂静无声。
【解析】
此段是阳明先生施展“太极和面功”的又一生动场景再现。提问者用钟声打比方,将没有敲的时候比喻为“未发”,将已经敲的时候比喻为“已发”,按照阳明先生的思路,没有敲的时候不能说没有钟声,敲的时候也不能说有钟声,但是,就人的常识来判断,只要不是聋子,都能明确指出钟声响起时和没有响起时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所以提问者请阳明解释一下。
阳明先生依然采用了用鸭子的语言回答鸡的提问的方式。提问者抓住的是钟响起时和未响起时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来说的,这自然可以认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也是普通人易于以感性方式理解和区分的两种状态。
但是阳明先生就是想玩一下抽象派,他说“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寂天寞地。”我们用现代式的语言修正一下这句话中逻辑上的矛盾后,可以翻译成这样:钟没有被敲的时刻,就具备着随时随地可以被敲出惊天动地之声响的内在潜质;钟被敲响的时刻,也具备着随时随地归于寂静无声的内涵。
阳明之所以如此偏执地非要将两种不同的状态往一起拧巴,还是根源于“体用一源”这个大原则,只有讲明了体用一源了,才能讲通心物一源,知行一源,整个儒家理论的概念体系才能“一以贯之”,所以,先生才煞费苦心,将所有被别人掰成两半的东西拼命往一块儿捏合。
271
【原文】
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若执定一边,便不是了。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荀子性恶之说①,是从流弊上说来,也未可尽说他不是。只是见得未精耳。众人则失了心之本体。”
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澈。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末流上救正,费力了。” 先生曰:“然。”
①荀子性恶之说:荀子(前313—前238)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提倡性恶说,在其著述《荀子.性恶》中有关于性恶论的详细阐述。
【译文】
有人问:“古人对‘性’的议论,各有异同,谁说的才是定论呢?”
阳明先生说:“性没有固定的体例,(不同人对其)议论也就没有固定的体例。有从本体上来说的,有从生发运用上来说的,有从源头上来说的,有从流弊处来说的。总而言之,只有一个性,只是人们所见有浅有深。若是执定于一点,就不对了。性的本体,原本是无善无恶的,在生发运用上也原本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但是其中的流弊就是执定为善和执定为恶。比如眼睛,有喜悦时的眼,有发怒时的眼,直视的时候就是正视的眼神,微视的时候就是眯着的眼神。总而言之,都是这一个眼(在看)。如果看到发怒的眼时,就说不曾有喜悦时的眼;看到直视时的眼时,就说不曾有眯着看的眼。都是执定一端,就知道这种认识是不对了。孟子说性,是从源头上来说的,也只是说个大概如此。荀子的‘性恶’说,是从流弊上来说的,也不能完全说他讲的不对。只是他的见地不不够精当。普通人则是失去了心的本体。”
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做功夫以追求源头上的明澈;荀子从流弊方面说性,做功夫只在末流上去补救,就比较费力了。”先生说:“对。”
【解析】
探讨“性”字,请参看第037节的解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阳明提到了荀子的“性恶”说,后一句拿孟子和荀子就“性”的不同阶段做功夫做了比较,得出荀子“只在末流上救正。便费力了。”的结论。
有意思的是,孟子和荀子正好是先秦时期“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代表人物,将二者放在一起探讨一直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不枝蔓过多的情况下,我们就结合本段的内容管窥一下二者的皮里春秋。
先引用一段《资治通鉴》中的话: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事情没有不是从细微的兆头开始而逐渐变得显著的,圣人的思虑深远,所以能在细微的兆头开始之时就治理,普通人的见识浅陋,所以必须等到事情变得显著了然后再去补救,在兆头刚开始的时候去治理就会用力少而功效大,在事情变得显著的时候往往竭尽全力也不能补救过来。
孟子做功夫的方法,用阳明的良知说来解释,就是在良知的萌发之时(源头上)就做功夫,做什么功夫呢?自然是善念扩充,恶念遏制的功夫。荀子虽然主张性恶,但是他也强调约束人性的恶,使之归于善,与孟子不同的是,他的去恶为善的功夫是在恶已经发酵了之后才加以实施。这就好像是在救火,孟子在星星之火的状态下只要浇上一小杯水就可以扑灭,荀子却要在大火已经燎原的情况下再开着救火车赶来,二者哪个费力哪个省力也就一目了然了。
如此看来,同样作为救火队员,孟子比荀子要高明得多。但是,实际情况是用孟子功夫的人比用荀子功夫的人要少得多,原因就在于“圣人之虑远”而“众人之识近”,本来良知是人人具有的,“众人”和“圣人”就其自带的“操作系统”而言,原本是没有差异的,后来这个“虑远”和“识近”的距离又是如何拉开的呢?我们再看下面一则小故事。
和阳明先生同时代的学者王廷相,曾经讲了一次乘轿的见闻,一次他乘轿进城遇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择地而行,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由此便“不复顾惜”了。
普通人的心理和这个轿夫类似,一旦被“私欲”所“折节”之后,往往就会破罐子破摔,不再用力致我心中之良知,甘愿让良知之明镜日益锈垢蒙尘,且美其名曰“与世同浮”。所以,阳明先生在第248节谈到做克治私欲的功夫时说“更有大本事人,过了十数年,亦还用得着。”更何况私欲环绕的普通人呢?但是普通人并不是不做克治功夫,只是他们做克治的功夫,往往要等到私欲带来了切身体会的痛楚之后,才知道回头自省,更多时候,是需要灾难或者法律帮他们去自省,也就是这段说的“只在末流上去补救。”
其实这段说的“用功在源头上明澈”和“只在末流上救正”可以从很多方面加以发挥,比如我们现在讲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就是分别对应的“用功在源头上明澈”和“只在末流上救正”,而隐藏在这些国策背后的思想正是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为了不牵扯过广,我们不再详谈。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2 16:26:16 +0800 CST  
惊闻近日国内著名高等学府——同挤大学,在争睹某西欧岛国的某过气内衣男模特的芳容时,发生了踩踏事故,在此谨代表广大国学爱好者向伤者表示深切慰问!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6-22 16:34:57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