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162
【原文】
孟子辟杨、墨至于无父、无君①。二子亦当时之贤者,使与孟子并世而生,未必不以之为贤。墨子兼爱,行仁而过耳。杨子为我,行义而过耳。此其为说,亦岂灭理乱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则比于禽兽、夷狄,所谓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也。今世学术之弊,其谓之学仁而过者乎?谓之学义而过者乎?抑谓之学不仁、不义而过者乎?吾不知其于洪水、猛兽何如也。孟子云:“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②”
杨、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时,天下之尊信杨、墨,当不下于今日之崇尚朱说。而孟子独以一人呶呶于其间。噫,可哀矣!韩氏云:“佛、老之害,甚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坏之先,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 其亦不量其力, 且见其身之危, 莫之救以死也。③”
呜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于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某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虽不必尽出于晚年,固多出于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此学为重。平生于朱子之说,如神明蓍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④”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己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⑤”。而“小人之过也必文⑥”。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①“孟子”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原文“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②“予岂”二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下》。
③“佛、老”句:语出《韩昌黎全集》卷十八《与孟简尚书书》。
④“知我”二句: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⑤“君子”句:语出《论语.子张》。
⑥“小人”句:语出《论语.子张》。

【译文】
孟子批评杨朱、墨子,甚至于说他们是“无父无君”。其实,杨、墨也是当时的贤士。假若他们与孟子同时,孟子也未必不认为他们贤者。墨子提倡“兼爱”,是行仁过了头;杨朱提倡“为我”,是行义过了头。他们的学说,又哪里是十分灭天理乱纲常而足以迷惑天下的呢?但是,其所产生的流弊,孟子则将他们比喻为“禽兽夷狄”,原因就是杨墨家的学说就是所谓的用学术来灭杀天下后世。当今,学术上的弊端,能说是学仁过份了吗?能说是学义过分了吗?还是说学不仁、不义过分了呢?我不知道他们与洪水猛兽相比会怎样?孟子说:“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
杨墨的学说曾经大行于天下,在孟子的时代,天下的人们之崇信杨墨之学,不亚于今天的人推崇朱熹的学说,而孟子却以(在当时并不显达的)一己之身对杨墨之学抗辩不已。唉,太悲壮了!韩愈说:“佛、老之害,甚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坏之先,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
唉!像我这样的人,更是不自量力,的确认识到了自身面临的危险,至死也不能扭转这种局面了。众人还洋溢在幸福的嬉笑中时,我却独自流泪而哀叹;世人怡然自得地随世浮沉时,我却心忡忡疾首蹙额。此种情况,若非我精神错乱理智失常,就必定是有极大的痛苦潜藏在心中。若不是具有天下至仁之心的人,谁又能懂我的心呢?鄙人编订《朱子晚年定论》,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啊。其中,书中对(朱熹下此语时)年岁的早晚,的确有些未经考证,虽然书中的言论不一定都是出自朱熹的晚年,但大多数还是出自晚年的。我的大意在于婉转调停朱熹和陆象山的论争,重要的是讲明圣学。
我生平对于朱熹的学说奉若神明,一旦与他相杵逆,心里实在是不忍,所以,我也是不得已才这样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忍心与朱熹的学说相抵触,这是我的本心!不得已而与朱熹的学说相抵触,是因为道原本如此。不作直率地论说,道就不能显现啊!您认为我是执意要和朱熹唱反调,我敢自己欺骗自己的心吗?道,是天下的公共之道;学,是天下的公共之学,并不是朱熹可以个人私有的,也不是孔子可以个人私有的。对于天下公有的东西,只得秉公而论。所以,如果言论是对的,即便与自己的不同,也对自己有益;如果言论是错的,即便与自己的相同,也对自己有害。对自己有益的,一定会喜欢它;对自己有害的,一定会厌恶它。那么,我今天所讲的即使与朱熹不同,未必不是他所喜欢的。“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也必文”。鄙人虽然不才,但的确不敢用小人之心对待朱熹先生啊!
【解析】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可以很恰当传达出这里阳明先生想要表明的心意。在早先一些《传习录》的刊本中,《朱子晚年定论》是作为附录的形式和《传习录》捆绑在一起的,这样做的时代背景自然是由于朱熹学说影响过大,不得不尽力弥缝一下心学和朱学之间的一些分歧。
但经过数百年的大浪淘沙,阳明心学的光芒早已不在朱学之下了,其后刊刻的《传习录》,都没有再附上《朱子晚年定论》,在时间转轮的碾压下,王学早就不用看着朱学的脸色行世了,早就可以挺直腰杆“做人”了。但在阳明在世的时代,仍然不得不做大量的解释说明工作,以扯掳清自己学说和朱学的爱恨情仇。这段就是阳明向以罗整庵为代表的世人做出的一个非常正式而详尽的解释说明。
阳明在这里用语极其谦恭,并且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受尽委屈的灰姑娘。但是,忠实的朱粉(朱熹的粉丝)还是指责阳明对朱熹大不敬,原因在于,这里阳明拿杨朱之学和孟子之学相PK的史实,来类比朱熹之学和自己学说在当世的PK。在朱粉看来,阳明先生是在拐着弯骂朱熹是“禽兽夷狄”,因为孟子就是这样评论杨朱之学的。但是我认为,以阳明先生存心之醇厚,他根本没有辱及朱熹的意思,大家都在探讨真理而已,阳明和朱熹一样都是圣贤级别的人物,在这里是没有动气的,在这一点上,是朱粉们敏感过度了。
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另一种对阳明的挑剔之语,认为阳明先生这里表现得太“乡愿”了,比如清代的孙锵在评论这段时,就曾经说过,王学本来就是千古独有,又何必非要借助朱学才有底气呢?阳明在这里说“委曲调停”四字,还是有点“乡愿”之见。对孙锵的这个评论,也只能说是事后诸葛亮,站着说话不腰疼,孙锵所在的时代,已经距离阳明的时代比较久远了,此时,王学已经在时间长河的检验中证实了自己的成色。站在事外论人的角度,议论阳明先生有“乡愿”之瑕,也只是文艺青年之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17 11:48:16 +0800 CST  
163
【原文】
执事所以教,反复数百言,皆以未悉鄙人格物之说。若鄙说一明,则此数百言皆可以不待辨说而释然无滞,故今不敢缕缕以滋琐屑之渎。然鄙说非面陈口析,断亦未能了了于纸笔间也。嗟乎!执事所以开导启迪于我者,可谓恳到详切矣。人之爱我,宁有如执事者乎?仆虽甚愚下,宁不知所感刻佩服?然而不敢遽舍其中心之诚,然而姑以听受云者,正不敢有负于深爱,亦思有以报之耳。秋尽东还,必求一面,以卒所请,千万终教。
【译文】
您所用来教诲我的,不厌其详地谈了数百言,都是因为不理解鄙人的格物观点。如果
弄明白了鄙人的这个观点,那么,您所讲的数百言也都可以不辨而自明了,所以,现在我也不敢啰啰嗦嗦,以琐屑之言而亵渎尊听。但是,鄙人的学说若不当面陈述、现场剖析,断然不能用纸笔讲清楚。哎!您对我的开导启示,可以说非常恳切而又详尽了。爱我的人中,谁又能像您这样呢?我虽然很愚笨,但还不至于(笨到)不知道感激敬佩的地步?但是,我不敢立即舍弃心中的信念,而暂且去接受您的教诲,正是由于不敢辜负您对我的厚爱,同时也思考着又该如何解释给您(我的观点)。秋后东归时,必定和您见一面,以满足当面请教的心愿,万望不吝赐教。
【解析】
此段阳明是在用害怕踩死蚂蚁般委婉的口气反驳了罗整庵的观点,在充分照顾罗整庵自尊心的前提下,又坚定地捍卫了笃信自己学说的立场。
为了照顾到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也能理解阳明这里到底在说些什么,现在有请梁山好汉李逵转述一下阳明先生话的大意:洒家所说的都是对的,你说的那些都是扯淡,要是你这厮还不服,秋后洒家回到东边去,咱俩再面对面单挑。
至此,答《罗整庵少宰书》就完结了,另外说句后话,据罗整庵在他的《困知记》中所载,他写给阳明先生的信有两封,阳明这里《答罗整庵书》是答复罗整庵的前一封信,罗整庵得到这封信后,也不出阳明先生所料,有些东西在书面上是讲不清的,罗整庵明显仍不服气,又写了一封信和阳明辩论。但是恰逢阳明先生去世,来不及阅览第二封信。罗整庵深感遗憾,先生东归面谈之愿望也成了塞上长城空自许,同时也为后世流下了深深的遗憾。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17 17:24:29 +0800 CST  
@林教头的悲剧 1731楼
楼主,是否可以这样说,明白了心即理,也就明白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
“心即理”这三个字一定要善于正确理解才行,但即使明白了这三个字,距实现“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依然差很远,须下不间断的切身功夫才可体验到。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18 14:26:30 +0800 CST  
@酒量犹豪人渐枯 1733楼
追读,学习。
-----------------------------
感谢老师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0 08:48:47 +0800 CST  
@藤井树117 1743楼
睡前再来一顶 楼主 永远支持你
-----------------------------
感谢支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2 08:34:04 +0800 CST  
@飞吧鸵鸟 1744楼
先生久违了!世事纷扰人心易变,陷入其中几难自拔,好在终于学会放下,回来看先生还在,欣喜莫名!
-----------------------------
受宠若惊!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2 08:34:55 +0800 CST  
@景妲z 1746楼
lz有没有简单点的相关书籍推荐?

-----------------------------
这个帖子已经很简单了,如果还嫌难懂,就只能看小说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2 08:36:49 +0800 CST  
@林默TY 1747楼
继续继续

-----------------------------
莫急莫急,保证不会太监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2 08:38:27 +0800 CST  
@景妲z 1746楼
lz有没有简单点的相关书籍推荐?

-----------------------------
记得钱穆先生说过,西洋人离不开一个实验室和一些仪器,中国人则将整个世界都当作实验室,而唯一的实验仪器就是自己的这个心,(大意如此),所以,学习心学的的人,最好的参考书就在自己的方寸之心,独处时,就检验自己的心能否不散乱,事变万端时,就检验自己能否冷静应对,无论有事还是无事,此心常常都处于"理"的考验之中,能做到时时"中理",就是功夫的得力之处.比如刚才我在午睡时,刚有朦胧睡意,一个工作上的电话将我吵醒,心生愠怒,与电话那边的人谈话就显出不耐烦,而此时心中觉察,将此不耐烦的情绪克去,这就是心学的得力之处.阳明说过,天下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所谓的学问,并不是读多少书,知道多少知识就算有学问,而是知道如何在相应的情形下“觉察到”自己该如何做最恰当,然后用主动的"克制、约束"等功夫将觉察到的正确的思、言、行落实到实处,如此在事事物物上坚持下去,才是真学问。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2 14:09:48 +0800 CST  
@阳澄之岛 1755楼
有点道理,但这样看来,心学不是太简单了么
-----------------------------
只是仅仅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真做起来,可一点都不简单,当欲火怒水正沸腾时,明明知得,又明明犯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不可不深思,而想得到,做不来,看得破,忍不过,更是举世通病。再举另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想要学习好,如果不克服偷懒怕苦的私意固然不行,但是,埋头死学,每天不熬到午夜十二点后不敢睡觉,搞得形拘神疲,身心俱伤,同样也是私意作祟,这其中能做出恰如其分的抉择并笃行之,实属不易。同理,世上诸事的取舍因应,无不是看似简单成却艰,这些个过程,如果没有良知作为此心之舵,整个人也就犹如不系之舟,浑浑然而不知所往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4 10:10:50 +0800 CST  
@阳澄之岛 1757楼
这个倒是说得在理。
但,好像成了要提高定力和个人修养的问题。
难。
具体如何克服欲火怒水呢??致良知?
-----------------------------
贴中自有答案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4 12:19:29 +0800 CST  
@tewuopen 1770楼 2013-01-26 18:04:15
@沙滩孤雁
下面谈谈岳飞==做好人的最高境界是好人比奸人更“奸”,做好人的最高境界是将小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而自身安然无恙。
心学,我认为是儒学中吸取佛教最多的一种(理学也有)。以儒家出世的态度,应用性或对儒家口味一些。(说有应用性,其实贬低了道。本质上道是无所用的)
至于谈到心学的应用性方面。楼主所举例子还是有偏差。
学心学,可以看《金刚经》。
楼主的贴子也谈到了利益是有集团,有......
-----------------------------
抱歉,楼主悟性太差,看您打了这么多字,楞是没看懂您想要表达的意思,想要讨论,也就无从说起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6 19:00:15 +0800 CST  
@tewuopen 1776楼 2013-01-27 11:26:55
再他细看了那一段,可能由于楼主的本意,确实需要我把我对岳飞的一些观点说一下。
岳飞被杀,是与宋时兵权的防范为根源的。岳飞提出立皇太子,犯的大忌远甚或于“迎回二帝”(因为我看了此种滥大街的观点后,有点不想说了)。
当时的主和势力,不是一个二个人。有史载,绍兴议成,江淮的老百姓煮粥给路人免费吃,秋天还有枣。当韩侂胄挑事后,就没有了(老百姓穷了)。
当然,(我认为)战祸不一定就是 韩侂胄挑......
-----------------------------
观点是否滥大街并不重要,关键是否能反映实情,好异喜奇,是毛头书生的通病,楼主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现在绚烂过后,感觉平实中理才最真。当然,百花皆开方是春,对于您坚持自己的观点我也表示尊重,但并不代表我认同你的说法。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7 15:18:27 +0800 CST  
@恋恋金鱼草 1779楼 2013-01-27 19:29:52
此生难得今已得,心学难闻今已闻.此心不于事上磨,更于何处磨此心?
求解
-----------------------------
多谢支持,简单解释下这四句,这四句是从一首佛家的诗化用而来的,原诗句是:此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现已闻,此身不于今生度,更于何处度此身?
从佛家的观点看,生命是有生生死死的轮回的,但是在这无穷无尽的轮回中,并不是每次都能以人身的生命形式存在,也许下辈子会轮回成牛马,也许上辈子是只蚂蚁,所以,现在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着来之不易的一次生命,人得此身已经很难了,但是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生之中,能够闻听到无上妙品的否佛,同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假如有缘闻知了佛法,就该看破生死名利,一心向佛,以度化此身,这就是佛家这首诗的大意.
但是儒家对幽远之事是存而不论的,他不说生命有轮回,但也不去否认,只是实事求是认定现在的这个生命本身是很难得的,千古在此一身,万载在此一时,此时此地此人此心,生命存在的全部意义都要仰赖无数个当下的良知之指引方能实现,事情来了,此心顺理去应对,能做到恰恰好就是致良知,假如无法实现时时事事此心依理而行,砥砺之法莫贵于在事情发生的当下实时学习,我们当初学走路时,总是在哪里跌倒就是在哪里爬起来,那么修心之法也不外乎此,在处事接物时感觉到自己行动、思想、言语有偏差的当下,立即给予克服。人的真正进步,除了这一途径,别无更好之法,这就是心学中讲的“事上磨”,只有经过“事上磨”的心体,才有可能是获得了真知的心体,道听途说,纸上谈兵所获得的知识,总是犹如浮云一般,唯有此身此心亲自履历,方知事事物物的真味道。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1-27 20:43:21 +0800 CST  
@沙滩孤雁 154楼 2012-04-25 09:35:43
040(下)
好了,卫国这档子事儿就算说完了,就今天要讨论的内容而言,讲到这里就够了,大家也看到了这其中是够乱的,现在我们回到明朝。
陆澄问的是如果上面通告了周天子,下面告诉了方伯(管理某一个地带地方诸侯的长官),废除辄,拥立郢符合孔子讲的正名吗?这里附带说下,当时孔子也正在卫国的政坛掺和。
阳明的回答是这样恐怕不行,然后用站着孔子的角度来论述,怎么能一个人对我敬重尽礼,......
-----------------------------
@bestask 1808楼 2013-02-06 10:06:47
看你的理解,你是不了解权谋的。心学不是认死理,王阳明打仗可是会耍很多阴谋诡计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宋国打仗的时候认死理结果惨败。你这样读心学可不行,最后就会成为一个迂腐的老头了。
-----------------------------
多谢指点,风霜雨露,皆是天恩,称是道非,无非箴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2-06 12:23:02 +0800 CST  
@rmuyu 1815楼 2013-02-07 19:42:22
楼主好近不见,忙着过年吧?
最近有空研习你的心得,有问题探讨如下:
心即理
理是天理,不动于欲,不蔽于私的心,就是良知,此时良知就是天理,良知在属性上能对事物进行理解和领悟,在功能上能进行判断,判断的依据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依据是天赋的、生来就有的,是先验的,每个人都有,所以天理在每个人得心中。那么儒家所谓的天理就是这四端?如果是,则心学主要讲的是伦理,一......
-----------------------------
你好,请参看第055节的"问道之精粗"一节.另外补充说一下,"伦理"这个词也是近代从西方传来的,中国古代说到了"理",是不做"伦理"和"物理"之区分的,因为人伦之间的"理"归根结底也是"物"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阳明心学中的"理"强调了"理"只有被人心所正确反映并能用来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才产生了意义,从这个角度,他的"心即理"的命题就绝对正确,你所说的"物理"是非先验的,四端之心是先验的,仍然是用现代哲学的系统观察心学,但是心学的特点是其探讨的对象就是"人和世界的接口",将这个"接口"的问题处理好了,还用得着担心会遗漏了对"物理"探讨吗?四端之心中的"是非之心"说白了,其实就是现代科学中提到的尊重事实,相信科学,只不过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古人没有从这个"是非之心"中挖掘出近代西方科技发轫的枝芽,反而在处理人际关的伦理方面引申甚多,但是,从心学的初始框架考察,他从来都没有遗漏"物理"而只谈人伦.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2-07 21:52:23 +0800 CST  
@林教头的悲剧 1821楼 2013-02-09 19:35:51
楼主新春快乐
-----------------------------
新春快乐!也祝所有关注此贴的朋友新春快乐!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2-09 21:46:00 +0800 CST  
@lorence2010 1841楼 2013-02-22 12:29:16
向LZ请教个问题:
心学中提到“去人欲,存天理”。人的好奇心是不是属于“欲”?
如果是的话,去除好奇之心,那么就会影响人对未知世界与新的科学技术的探求;这是不是就是心学的弊端呢?
如果不是的话,好奇之心在心学中当如何理解?
-----------------------------
“去人欲”是朱熹的说法,阳明说过“去私欲”,但没有说过“去人欲”,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需要仔细体会,人的好奇心属于天性,可以归为“理”,良知之用又怎么会让人去除属于“理”的好奇心呢?阳明也曾强调,他的学说不是培养道学先生,而是要塑造出和天地生气同理的活泼泼的人,后文阳明先生会谈到关于教育的内容,到时候我们再详谈。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2-23 11:12:20 +0800 CST  
答聂文蔚①
164
【原文]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惓,此情何可当也?已期二三同志,更处静地,扳留②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③之益。而公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虽然,仆亦何敢不自鞭勉,而徒以感愧辞让为乎哉?其谓思、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不见是而无闷④”之心。岂世之谫谫⑤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乃仆之情,则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而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
①聂文蔚:(公元1487—1563年),即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傅。1545年,被捕入狱。出狱即居家十年,后被起用为平阳知府,修兵练卒,整顿地方军务,颇有政绩。其学主张“归寂”之说,并在入狱后三年,著成《困辨录》一书,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归寂”说,表现出不同于王学的思想特色。但他对王阳明却极为崇拜,王阳明在浙江时曾与之相见,王去世后,聂设位北面再拜,始称门生。
②扳留:即挽留。
③切劘(mó):切磋。
④不见是而无闷:语出《易.乾.文言》。大意是不因为世人对自己的不了解而心生郁怨。
⑤谫谫(jiǎn):浅薄。
【译文】
春季,有劳您自远方绕道光临,又承蒙您诚恳地问辩求证,如此诚挚的情意,我哪里能当得起啊?本来,我已经约好了两三位同道中人,再找一个安静之所,逗留上十天半月,稍微阐释一下我的愚见,以便在彼此切磋中互有增益。然而,您因公务在身,势在必行,与您分别后,我怏怏不乐,若有所失。忽然之间收到您的来信,前后数千言,拜读之后甚感欣慰。信中对我推许太过了,我揣测也是出于您对我的鼓励提携之盛情。信中中的规劝砥砺十分恳切,是想促进我跻身于圣贤之列。另外,又拜托崇一,请他转达您的殷切关怀,若不是交情深,,笃爱厚,又怎能如此?我既感激又惭愧,并且害怕有负您对我的期许关爱之情。即便如此,我又哪里敢不鞭策勉励自己,而只在那里感激、惭愧、谦让呢?您说子思、孟子、周敦颐和二程,他们并没有设想过在千年之后遇到知己,与其让天下人都泛泛地相信,还不如让一个人真正地相信。道本来就在那里,学也本来就在那里,全天下人都泛泛去信奉它不为多,一个人去真正地信奉它也不为少。”这就是君子的“不见是而无闷”之心啊,这哪里又是世上浅薄鄙陋之人的智力所能理解的呢?而说到我的志向情怀,其中有许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地方,而并不是去计较世上的人信与不信。
【解析】
此节是《答聂文蔚书》的首段,交代了写这封书信的原因,见其信如见其人,开头数语,阳明先生的一个深自谦抑的君子形象就跃然纸上。但是,我们知道,阳明先生并不总是如此谦抑可人的,在前文,他在教训孟源同学(见《陆澄录》)和萧惠同学(见《薛侃录》)时可是声色俱厉,以魔鬼教师面目示人的。通过前后对比,我们可以解读出,阳明先生通过言传身教向我们阐明了什么是“君子不器”,该声色俱厉的时候,绝对不能谦抑可人,该谦抑可人的时候,也绝对不能声色俱厉。他在对应的情形之下,总能拿出正确的身心姿态面对世界,这就是“君子不器”的最好示范。本来这是无比浅显的道理,但是,回顾我们自己的人生,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们真的能时时处处遵守而不逾矩吗?
此段的大部分是礼节上的客套话,当然,客套话中表明的是人的真情实意,将话说到这个程度,也可以认为是情理交融的极佳范本。阳明先生的学说,在他所在的时代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通过上面刚刚讲过的有关章节大家已经了解到了。聂文蔚应该是在写给阳明先生的信中,提到了阳明心学在社会上推广所遇到的一些阻力问题。对于这些阻力,王圣人真的做到了完全的不挂于心吗?当然,阳明先生这里的回答是“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仿佛先生很看得开,将世界上那些“谫谫屑屑者”的议论“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而事实上,阳明先生对世人能否接受自己的学说是十分在意的,要不然,他也不用煞费苦心去编撰什么《朱子晚年定论》了,也不用如此苦口婆心到处宣讲自己的学说了。在随后的内容中,我们还会看到,面对那些对自己学说误解很深的“老顽固们”,阳明先生的纠结之情是直接写在脸上的。那才是阳明先生真实心境的写照。
这里,阳明与其说是在表明自己的真实心迹,倒不如说是在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有人问,圣人也会愤懑吗?答案是会。圣人的喜怒哀乐没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只不过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喜怒哀乐罢了。世上那么多人都不信我的学说,所以,我不在乎大多数人的泛泛而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大多数人的不理解时,相信很多人也都会如此为自己辩解,以求自我释怀。此时,阳明先生那愠怒的可爱状,犹如被剥夺了所有的玩具后而只能自己叠纸飞机来玩的稚龄小儿,你们夺走了我的所有,至少我还能将自己的梦想放飞到这唯一的纸飞机上。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2-24 12:15:45 +0800 CST  
165
【原文】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古之人所以能见善不啻①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入,视民之饥溺,犹己之饥溺,而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诸沟中者。非故为是而以蕲②天下之信己也,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
①不啻(chì):如同。
②蕲(qí):求。
【译文】
人是天地之心。天地万物与我原本是一体的。百姓遭受的困苦荼毒,哪一件不是我的切肤之痛?不知道自身的疼痛,是没有是非之心的人。是非之心,不须思虑就能知道,不须学习就能具备,这就是所谓的“良知”。良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圣人和愚人(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古今天下都是一样的。世上的君子,只在致良知上用力,就自然能公正地辨别是非,具有和公众相同的好恶。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对待国家就像对待家庭,从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做到这些,即便想让国家治理不好也难。古人看到善行就像自己做了好事,看到恶行就像自己做了坏事,将人民的饥饿困苦看成是自己的饥饿困苦,只要有一个人没有安顿好,就好像是自己把他推进了沟壑一样。这样做,并不是想以此来求取天下人的信任,而是务必要致自己的良知,力求此心没有亏欠而已。尧、舜、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这些圣人,他们所说的话人民没有不信任的,是因为他们所说的是源自于致良知的话;他们所做的人民没有不喜欢的,是因为他们所做的是源自于致良知的行。因此,他们治下的人民和谐美满,(犯了死罪的人)即便被处死(人民)也没有怨恨之心,人民获得了利益,圣人也不引以为自己的功劳。把这些教化施政推广到蛮夷地区,凡是有血气的人无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因为人的良知是相同的。唉!圣人治理天下,是何等简单而容易的事啊!
【解析】
这节的主旨依然“万物一体”,有关内容请参看第127节的解析部分,不再赘言。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3-02-26 11:48:10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