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若水无间 2012-12-04 13:42:59
楼主对电影《一九四二》结合良知分析得很透彻,若能在解析传习录的同时,多一些故事或者当前的社会现象的分析,相信会更让人能有所收益。
-----------------------------
多谢建议,会根据大家的提议改进讲述方式,经史合参也是楼主想走的思路,但起先恐怕导致行文臃肿,较少举事例,而偏于讲理论,从惨淡的点击率来看,是有必要增加“讲故事”的比重。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4 14:03:23 +0800 CST  
139
【原文】
来书云:“元神、元气、元精①,必各有寄藏发生之处。又有真阴之精,真阳之气,”云云。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以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②,亦非有二也。苟吾良知之说明,即凡若此类,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则如来书所云三关③、七返、九还④之属,尚有无穷可疑者也。
①元神、元气、元精:参看第052节的注释一。
②阳根阴: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周子全书》卷一)中有“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③三关:各说不一。道教以头为天关,足为地关,手为人关。《淮南子.主术》认为耳目口为三关。
④七返、九还:均为道教修炼术语,有外丹派与内丹派之别。依内丹说:七是火的成数,心属火,降心火于丹田下,养涵肾中真气,复返于心田,即为七返之功。九为金之成数,情属金,摄情归性,使先天真性浑然贯通,即为九还之功。
【译文】
来信写道:“元神、元气、元精,必定各自有寄藏和发生的地方。又有所谓的‘真阴之精’、‘真阳之气’……” 等等。
良知只有一个。就它的妙用而言称为“神”,就它的流行而言称为“气”,就它的凝聚而言称为“精”。哪里能从具体形象、场所上来寻求呢?所说的真阴之精,也就是真阴之气之母。真阳之气,也就是真阴之精之父。阴植根于阳,阳植根于阴,阴阳本来也不可分割为二。如果理解了我的良知之说,诸如此类,都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如同你来信所述的三关、七返、九还之类,还会有无穷无尽的疑问之处。
【解析】
关于元神、元气、元精在上部的《陆澄录》中已经谈到过,可以参看第052节,这里阳明对其的解释和第052节一模一样。陆澄的本意是想让阳明先生对道教这些叫法做一个名词解释,阳明自然是三句话不离良知,就顺手牵羊把道家的叫法“招安”成了自己学说的小喽啰。接着又谈了些阴阳一体的话,从而得出结论,只要真懂了我的良知说,道教所有的名词都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要是不懂良知说,那么道教中有疑问的名词海了去了。
道教的修炼之法派生出五花八门的名称,但是阳明并没有被这些绚烂多姿的名称遮住望眼,而是直接抓住了根源,你无论怎么修炼,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养生,往更有追求的方向说,就是希望羽化成仙,总之都是为了自己身体这点事儿。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养健康,养护精神当然也可以纳认为是致良知范畴内的事儿,正因为阳明的良知说和道教的养生说有这么一个交界点,阳明自然可以找到一个契合点,然后把那些千奇百怪的名称纳入到自己的话语体系下,并贴上一个属于自己话语体系的标签。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4 21:36:02 +0800 CST  
@沙滩孤雁 2012-12-01 12:38:23
@nbrbZj 2012-12-01 11:01:20
楼主继续,讲得非常精彩。但我想,王道要彰显,霸术也不可少,如养稚儿,父母姥爷也要对小儿斗智斗??,方能养得少儿聪慧强健,更遑论单位社会间人的竞争争斗了。鄙人认为,霸术王道兼顾,符合辩证法。不知楼主任何看待这个观点,请指教!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王道作为一种.....
-----------------------------
@野翠 2012-12-04 17:06:23
我个人认为这种“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在最普遍的情况下是最要不得的,原因如下:
1:使用不择手段本身就已经不存在最高道德了
2:就当1不成立,请你告诉我最高道德由谁来告知,或者说怎么认清最高道德,要知道人不是神,总会犯错
3:由于人不是神会发生如下几个错误
a:对目标认识不清,......
-----------------------------
建议参看本帖上部对“上达”和“下学”解释的有关内容。所说的“不存在最高道德”,依然是站在现代学说的立场上,而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纯学术的观点,从良知说的内容看,人的每时每刻都有一个前如其分的“良知”可以致,四岁的孔融可以让梨,此时此刻他就是在完成此时此刻的最高道德,别指望四岁的孔融可以治国平天下才算是最高道德,良知是一个因时因地因人而随时变易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变易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不变的,这个不变的东西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人总有一个最优的选项存在,就看你本人是否能按照良知的指引去践行这个最优选项的。而从纯学术的观点泛泛而谈世上没有“最高道德”,正是阳明心学的大忌,这样正是后世空谈盛行的原因。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4 21:43:23 +0800 CST  
@苦艾飘香yy 2012-12-04 18:48:14
不知楼主把厚黑学和良知之学进行比较的话有什么看法?李宗吾自认为厚黑学可以和良知之学媲美,甚至把孔子归内为一个厚黑学高手,而阳明把孔子说是致良知的圣人,似乎两者都能自圆其说,而厚黑学好像更强调不择手段,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不管认不认得天理
-----------------------------
感谢你提了一个这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还真没有系统研读过《厚黑学》,只是略有涉猎,需要某日有时间,凝神静气才能写些关于厚黑学和良知说关系的内容。给俺点时间谋划一下,估计又需要敲不少字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4 21:47:20 +0800 CST  
@沙滩孤雁 2012-12-01 12:38:23
@nbrbZj 2012-12-01 11:01:20
楼主继续,讲得非常精彩。但我想,王道要彰显,霸术也不可少,如养稚儿,父母姥爷也要对小儿斗智斗??,方能养得少儿聪慧强健,更遑论单位社会间人的竞争争斗了。鄙人认为,霸术王道兼顾,符合辩证法。不知楼主任何看待这个观点,请指教!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王道作为一种.....
-----------------------------
@野翠 2012-12-04 17:06:23
我个人认为这种“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在最普遍的情况下是最要不得的,原因如下:
1:使用不择手段本身就已经不存在最高道德了
2:就当1不成立,请你告诉我最高道德由谁来告知,或者说怎么认清最高道德,要知道人不是神,总会犯错
3:由于人不是神会发生如下几个错误
a:对目标认识不清,......
-----------------------------
@沙滩孤雁 2012-12-04 21:43:23
建议参看本帖上部对“上达”和“下学”解释的有关内容。所说的“不存在最高道德”,依然是站在现代学说的立场上,而发出的一种形而上的纯学术的观点,从良知说的内容看,人的每时每刻都有一个前如其分的“良知”可以致,四岁的孔融可以让梨,此时此刻他就是在完成此时此刻的最高道德,别指望四岁的孔融可以治国平天下才算是最高道德,良知是一个因时因地因人而随时变易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变易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不变的,这个不变的......
-----------------------------
更正:“前如其分”应该是“恰如其份”,孔融是七岁让梨,不是四岁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5 08:50:41 +0800 CST  
@苦艾飘香yy 2012-12-04 18:48:14
不知楼主把厚黑学和良知之学进行比较的话有什么看法?李宗吾自认为厚黑学可以和良知之学媲美,甚至把孔子归内为一个厚黑学高手,而阳明把孔子说是致良知的圣人,似乎两者都能自圆其说,而厚黑学好像更强调不择手段,只要是有利于自己的,不管认不认得天理
-----------------------------
谈厚黑学,其中的“厚”字,李宗吾先生认为,脸皮厚之谓也,其中的“黑”字,心黑之谓也,这么一种纯道德的断词,颇似村妇骂街之语。说“厚”字,他提到了刘备和韩信两个人,刘备“厚脸皮”的事多了,我们单说韩信,其中被李先生所津津乐道的“厚脸皮”之事是其所受的胯下之辱,并依此得出,韩信的成功大多得力于他的厚脸皮,韩信的成功,归根结底源自他优秀的军事才能,甘受胯下之辱,是源于一种不愿为没有价值的匹夫之怒损伤此身的卓越见地。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一个学生对他的教授说,“老师,我认为蜘蛛不是在用耳朵听声音,而是在用后面的两条腿听声音。”教授说:“那好吧,你做个实验证明你的说法,并提交一份实验报告。”第二天,学生将实验报告交了上来,上面写到:实验一,将一只蜘蛛放到桌子上,对它说“走”,蜘蛛开始爬行;实验二,将实验一中的蜘蛛去掉后面两条腿,放到桌子上,对它说“走”,蜘蛛保持不动。实验结论是,实验二中的蜘蛛之所以不动,是因为失去了具有听觉能力的后腿,所以说,蜘蛛是靠后腿在听声音。
李宗吾先生将脸厚心黑当做成大事的决定性条件,就和上面这个笑话中的学生认为蜘蛛是在靠两条后腿在听声音一样可笑。比如说一个人脸皮够厚,无缘无故在大庭广众之下扑通一声跪倒在一个亿万富翁面前认其为干爹,肯定会被人当做精神病哄出去;一个人心够黑,头上也不罩个袜子就冲进银行砍倒几个人,抢了钱就跑,不出几天,恢恢法网就将逼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所以,即便是用来作恶的脸厚心黑,也得“依理”而行。
尽管从通常的意义上,脸厚心黑应该是贬义词,但是李宗吾先生的本意认为厚黑学是中性词,坏人用之为恶,善人用之为善,并且在后面提了一套厚黑学救国匡民的方略,这就等于那个笑话中的学生,不但能论证蜘蛛是在用后腿听声音的,甚至可以论证大象也是用后腿听声音的一样。
那么,厚黑在一个人的成功中,应该给予一个什么样的评判呢?我认为苏东坡在他的史论文《留侯论》中说的比李宗吾说的好多了,“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其志也甚远也。”
苏东坡原文是评述张良的,但是用来评价韩信的胯下之辱的事也再恰当不过,坚韧、厚重,正是儒家所提倡的弘毅气象,和脸厚、心黑形似而神离。人在什么事情上该坚韧、该弘毅,在什么事情上该不坚韧、不弘毅。必须经过吾心之良知而对其做出判断,循良知而行的坚韧、弘毅,就既不是厚,也不是黑,而是致吾心中之良知。不循良知的鲜廉寡耻、凶残暴虐之行,乃是恂其私欲的缪做顽行,又哪里能认为是成大事所必备呢?李宗吾所言之谬,从上所述也就可见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5 11:02:52 +0800 CST  
@卖火柴的大胖子 2012-12-05 10:05:40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心若能尽天理之极,何须心外有理,天理不是理吗?怎么区分天理和理?另外,楼主认为岳飞应该叛变吗?
-----------------------------
心外有理?阳明一直在说心外无理,理是天理在人心的映射,在不严格的意义说,天理就等于理。岳飞的事说来话多,随后再详谈。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5 11:36:45 +0800 CST  
@沙滩孤雁 2012-12-04 21:43:23
@沙滩孤雁 2012-12-01 12:38:23
@nbrbZj 2012-12-01 11:01:20
楼主继续,讲得非常精彩。但我想,王道要彰显,霸术也不可少,如养稚儿,父母姥爷也要对小儿斗智斗??,方能养得少儿聪慧强健,更遑论单位社会间人的竞争争斗了。鄙人认为,霸术王道兼顾,符合辩证法。不知楼主任何看待这个观点,请指教!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
@野翠 2012-12-05 13:35:57
错误,阳明心学后来会转向空谈的原因就是缺少对最高道德的认同,
孔融让梨不在这讨论之内,因为缺孔融这时还是处于被人照顾阶段,而且这种所谓的最高道德是有权威认同,但实际社会生活中所谓的最高道德是没有权威认同,没有标准的,尤其在社会的大方面,现在中国不太同意阳明心学就是因为阳明心学有不择手段这一方面,而所谓最高道德缺少权威(实际上也不会存在这样的权威),容易导致全民的下降,当然更容易导致统治者的下降
不.....
-----------------------------
再完美的程序也是也是人制定并执行的,如果探讨程序的正义性和公开性,我却再谈良知,就好像我在这里说操作程序的问题,你却在哪里说photoshop怎么用,探讨的对象根本就没在一个范畴。另外怯怯问一句,鹅湖堡会议指什么,楼主孤陋寡闻,百度上竟然都没有搜索到,竟然从未曾闻,汗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5 16:49:16 +0800 CST  
下面谈谈岳飞,至今,无论是杭州的岳飞庙,还是河南汤阴的岳飞庙,秦桧夫妇的下跪塑像依然树立在岳武穆的像前,人民用这种符号般的象征意义抒发了对奸贼的痛恨,对忠良的缅怀。当代,颇有一些好异喜奇的论调对岳飞之死发出一些怪论,甚至有些人认为岳飞死不足惜。这些人的论调是很无知的,甚至是很无耻的,岳飞是民族英雄,是一个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杰出将领,这个基本判断是经得起历史长河检验,至今依然不变的。
但是岳飞之死的原因却是可以探讨的,从中可以汲取一些历史教训。恰好在上面提到了韩信,韩信和岳飞二人正好有很多共同点,论军事能力,两个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可以说是当世无双。而两人同样都不得善终,韩信是被吕后设计骗去而被害的,岳飞是被秦桧害死于风波亭。韩、岳二人有相似的命运,同时也有相似的思想特点,一言以弊之,那就是在军事上强大,在政治上幼稚。韩信先不说,以后有空我想专门探讨他,这里只说岳飞。
开始,金国侵宋,俘虏宋徽宗、钦宗北去后,赵构(宋徽宗第九子,东京危机时宋钦宗任命赵构为兵马大元帅,负责组织援军救援东京)于五月初一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附近)即位登基,即宋高宗。高宗即位后,岳飞在抗金战争中提到的口号是“直捣黄龙,迎回二圣”,意思是杀到金国的老家,将俘虏的两位帝王接回来。这就有问题了,你把“二圣”迎回来了,现在的皇帝该如何安置?“二圣”现在已经是俘虏了,虽然是宋国的旧主,但毕竟是虚的,现在的皇帝宋高宗是你的上司,掌握着实权,而且对你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是实的。你提这个口号,表面上高宗面对天下臣民,不好说什么,但是从心底肯定恨死岳飞了。
所以,看似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千年以来,这个骂名也一直被秦桧背着,但是暗地里,秦桧的举动何尝是没有得到宋高宗的支持呢?个人认为,这也是宋高宗高明的地方,害死岳飞,骂名还让臣下但着。所以,岳飞你提口号,只提“直捣黄龙”就可以了,“迎回二圣”也就不要提了,能不能这样做,可以再商量,但是不要这样宣扬。用李宗吾的话说,是该“厚黑”的地方没有“厚黑”。大丈夫行事自然该光明磊落,但是岳飞在这件事上,与其说是光明磊落,不如说是暗于不能明察人心和事理。
我们再来看下王阳明是如何处理和皇帝的关系的,他平定宸濠之乱后,功满天下,而谤亦随之,这也是世事的常态,大的荣誉总是和大的毁谤如影随形,结伴而来。在活宝皇帝朱厚照周围,是有不少宵小之辈在不断进谗言的,当时,如何处理和皇帝以及他身边群小的关系,就成了阳明先生绕不开的一个课题。
阳明先生首先分析了形式,选定了皇帝身边一个叫张永的进行了拉拢,拉拢这个人的原因就是看到张永多少还有点正直。他拉拢张永的方式也是非常地艺术,我们来欣赏一下,张永作为皇帝派来的特使到阳明这里来视察,工作之余,阳明先生对他说,我家里收藏了一本非常罕见的古书,想请公公同去鉴赏,张永欣然同意,二人来到阳明先生住处,阳明对他说古书在房子顶棚上,二人顺着梯子爬了上去,爬上后,底下的人就把梯子给拿去了,此时,顶棚上只有王、张二人。张说书在何处,王阳明就拿出一大叠书信来,说这是我平乱过程中缴获的书信,请您过目。张永拿过来一一翻看,不看则已,一看脊梁骨都在冒冷汗,原来这些都是他和叛军朱宸濠之前通的书信,这些东西一旦到了皇帝那里,自己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阳明说,这些东西我知道都是对您不利的,不过朱宸濠现在已经被擒,之前的事情都是他的不对,我相信张公公您是一个清白的好人等等。好了,话说到这里,张永何等聪明的人,立即俯首就拜,说多谢先生,若不是您,张某这颗脑袋可能现在就不是自己的了云云。从此,张永成了阳明在朱厚照身边安插的一个最好的眼线。
朱厚照在南京时,江彬(群小中的代表人物)指示人在朱厚照面前说,王守仁不是忠臣啊!朱厚照问为什么,那人说,陛下在南京这么久,在江西一带的王守仁都不来朝见陛下,实在是目中没有陛下,陛下如果不信,可以召他来试试看。
因为当时的朱厚照不理国事,江彬经常以皇帝的名义矫诏行事,兼之与阳明有隙,久而久之,阳明也就对江彬以皇帝名义下达的一些旨意不当回事。所以,江彬认为,王阳明这次肯定不会来,如果不来,就可以以抗旨的罪名治他的罪。实在是用心非常险恶。但是结果让他失望了,没过多久,王阳明就穿戴整齐,赶到了芜湖,准备朝见圣驾。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是张永将这次圣旨的真伪情况事先通知了阳明先生。才让他避开了这次的阴谋陷害。
从阳明先生处理君臣关系的事例,可以看出,阳明先生在这里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甚至是用了不少手段。在历史上,往往是这样一种情况,奸贼诡计多端,忠臣赤胆忠心,却总是被奸贼所害。每每看到此处,总让人扼腕痛惜。但是阳明先生用行动告诉我们,做好人的最高境界不是非要以身死名留的方式留下一段让后人对天浩叹的悲剧。做好人的最高境界是好人比奸人更“奸”,做好人的最高境界是将小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而自身安然无恙。
还是引用之前我曾经引用的一段话,“天下国家之事,败于小人者十一,败于君子者十九,盖小人之骨柔,其气馁,其愿欲易售,其营垒亦易破;惟君子之才品自不同,而业己为众所推,其自负也常亢而不肯下,于是为深刻,为褊浅,为执拗,不能舍己从人,以佐国家之急。”
简单翻译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天下国家的大事,失败在小人手里的只有十分之一,失败在君子手里的却有十分之九,原因在于小人的骨气薄,胆气脆,他们意愿也容易满足,他们的操守也容易被攻破;只有君子总认为自己的才学和品德自然与众不同,并且往往已经得到了当世众人的推崇,他们的自负之气也常常高亢而不肯下就,于是就流于偏激刻薄,流于偏执浅陋,流于固守己见,不能放弃自己的主观成见而顺从别人的正确意见,以辅佐国家解决危难的事物。
拨开历史上重重的迷雾,我们静心观察,历史上那些死于小人之手的忠臣良将,其中很大一部分,究其实质,原因在于自己才学不够,不能洞明世事,明察人情,谋事不密,才给了小人以谋害自己的机会。大凡君子,总认为自己身正行端,往往将自己置身于正义化身的制高点,而产生偏执,自以为是等毛病,在这一点上,岳飞的表现就很能说明问题,他的失误,不但丢掉自己性命,也导致宋国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抗金名将,国土进一步沦陷,于国于己,竟是两误。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贤人君子,更需要学贯今古,明察人情,然后才能千手千眼,手段通天。一事不明,就一事不得其所,一物不明,就一物不得其用,所以,才学非常重要。而成就才学的前提是要有志,而立志在阳明看来,就是让此心常常循理而动,总是能循良知而行,如此,学才是真学,才也才是真才。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6 17:54:10 +0800 CST  
@沙滩孤雁 2012-12-06 17:54:10
下面谈谈岳飞,至今,无论是杭州的岳飞庙,还是河南汤阴的岳飞庙,秦桧夫妇的下跪塑像依然树立在岳武穆的像前,人民用这种符号般的象征意义抒发了对奸贼的痛恨,对忠良的缅怀。当代,颇有一些好异喜奇的论调对岳飞之死发出一些怪论,甚至有些人认为岳飞死不足惜。这些人的论调是很无知的,甚至是很无耻的,岳飞是民族英雄,是一个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杰出将领,这个基本判断是经得起历史长河检验,至今依然不变的。
但是...........
-----------------------------
@蒲城旧民 2012-12-06 21:05:06
本来以为楼主只是在心学上有一些造诣,但是看了这几篇论史的内容,竟然一篇比一篇发人深省,楼主功力之深,令人发指
-----------------------------
"令人发指"!这也行!汗~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6 22:38:58 +0800 CST  
140
此篇为“答陆原静”的又一封论学书信。
【原文】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之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译文】
来信写到:“良知是心的本体,也就是所说的性善,也就是所说的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具有廓然大公的特点,(既然这样),那为何常人都不能做到(致良知),而必须通过学才能做到呢?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既然都属于心的本体(所具有的属性),也就是说是良知(所具有的属性)了。现在求其效验于人之一心,知没有不良的,而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的意思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难道是说良知是超脱在本体功用之外的吗?”
性的本体是没有不善的,所以知也没有不良的,良知既然是未发的那个“中”,那也就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是人人都具有的,只是良知又不能不被外物和人的私欲所蒙蔽。所以才需要通过学来去掉这些蒙蔽。但是对于良知的本体,却不能有一丝的增加或者损减。知没有不良的,而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却不能在心中保全的原因,正是由于外物和私欲所产生的蒙蔽没有完全剔除,而存养得此心不够纯粹。本体依然是良知的本体,施用依然是良知的施用,又哪里会有超脱于本体功用之外的呢?
【解析】
理解这段的意思,请参照第122节的阳明心学体系图。陆澄问的是,作为心的本体的良知,按照先生您的讲解,应该具有“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这三种特性。为什么普通人都做不到这三点而必须通过“学”才能做到呢?您说“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既然都属于心之本体的特性,又说良知就是心之本体,那么这三种特性也应该是良知所具有的了。但是现在验证于人之一心,良知倒是常有,而这三种特性却没有,难道说良知是处于超脱在体用之外的另一个层次上吗?
陆澄说的还是比较抽象,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他这里想要表达的意思。一位仁兄身材较胖,立下血书,对天发誓,要节食减肥。这个知见,毫无疑问是出于良知的判断,是性善的体现。依照阳明先生的说法,这种良知具有“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这三种特性。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位仁兄的实际表现,某日晚上,众哥们邀请去吃夜宵,此时,这位仁兄心中一下子蹦出两个小人,戴着红帽子的那个小人说,你忘了你立下的血书和发下的毒誓了吗?要节食,这种活动不要去好了,身体可是自己的,节食重要!节食重要!但是,另一个戴着黑帽子的小人以更逼人的气势跳了出来,这并不是说你嘴馋啊!那个啥,主要是这种情况下要是拒绝了众兄弟的盛情,岂不是影响彼此的感情,减肥事小,兄弟感情事大啊,我再强调一句啊,我不是因为听他们说今晚要去四宇街那个新开的火锅店后才动心的,主要是为了不冷了兄弟的一片心,血书和毒誓咋说?是这样,这次情况特殊,不算在违背血书和毒誓的范畴内。
结果大家应该可以猜到,这位仁兄和众兄弟High去了,减肥的事丢到天边了。类似的情况大家应该都深有切身之感,如果用尼采的话来说,立血书,发毒誓时的那个人和在火锅店与众人狂High的那个人,绝对不是同一个人。陆澄想问的就是,这位仁兄也有良知啊!血书、毒誓就是例证,但是“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廓然大公”在面对小小的诱惑时,一样也没有看到。是不是说“良知”和这三者不是一个系统的,他们一个是中石油的,一个是中石化的?
阳明先生依然是那种让人听后想用脑袋去撞墙的回答,性依然是善的,知依然是良的,“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主要就是人自己经受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所以学就是学的如何消除这些外物和私欲的蒙蔽。以恢复未发之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所以说这三者和良知还是一回事儿,他们是一家子。
从这里可以看出,心学的不是一种适合拿来在纸上探讨来探讨去的学问,而要在实践中去贴筋贴骨、贴血贴肉去实用的学问。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7 08:42:56 +0800 CST  
141
【原文】
来书云:“周子曰‘主静’,程子曰‘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曰‘定者,心之本体’,是静定也,决非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必常知、常存、常主于理之谓也。夫常知、常存、常主于理,明是动也,已发也,何以谓之静?何以谓之本体?岂是静定也,又有以贯乎心之动静者邪?”
理无动者也。常知、常存、常主于理,即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也。不睹不闻、无思无为,非槁木死灰之谓也。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尝有所睹闻思焉,即是动而未尝动也。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
【译文】
来信写道:“周敦颐先生说‘主静’,程颢先生主说‘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您说‘定者,心之本体’。也就是说静就是定,绝不是指不看不听、无思无为。它是指常知、常存、常主于理。但是,常知、常存、常主于理,明显是动的,是已发,又怎么称为静呢?又怎么称为本体呢?难道这个静定还能贯穿于心的动静吗?”
理是不动的。常知、常存、常主于理,就是指不看不听、无思无为。但不看不听、无思无为,并不是说如同槁木死灰一般,看、听、思、为全部一循于理,而未曾有其他的看、听、思、为,这也就是动而未曾动。所说的“动亦定,静亦定”,也就是指体用一源。
【解析】
理解这段的涵义,我们举《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说一个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由于技艺非常高超,受到了梁惠王的赞叹。事后厨师以自己从事解牛的职业生涯发表了一番从业感言,然后,梁惠王也道出了自己的访谈心得,说自己得到养生的真谛了。
后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教益是,只要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就能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在从业感言中,厨师丁说,好的宰牛厨师一年换一次刀,他们是在用刀隔断筋肉,一般的厨师就要一个月换一次刀,他们是用刀砍断骨头,我的这把刀呢,用了十九年了,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是刀的锋利程度依然像是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间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我才能做到用了这么久还保持锋利的刀刃。
牛的骨骼结构,筋络布局,可以比喻为阳明先生这段说的“理”,牛,无论你去解,或者你不去解,它就在那里,它的骨骼和筋络就是那样。即便这个外在的理可以被庖丁的心所所正确把握,内化为他心中的理,但是从这个理的起源考察,依然可以认为是静的,是定的。
现在庖丁开始解牛,他的手在动,他的心也在动,但是这个动的过程庖丁完全是按照心中那个能正确反映牛的骨骼与筋络布局的“理”在动,好的,现在我们将庖丁解牛的画面定格一下。
陆澄走到了庖丁解牛的画面前,指着这一场景对阳明先生说,可以看到,庖丁现在是动的,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他的刀在动,在解牛,但是周敦颐说“主静”,程颐说“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您也说定是心的本体,现在庖丁也知道“理”,他的心中也存养着“理”,他的行动也在遵循着“理”,但他明显是动的,无论从内在还是外在的动作来看,他都是在动的,您解释下为什么说他是静的吧?
阳明说,庖丁所知道的“理”,心中所存养的“理”,行动所遵循的“理”,这其中的“理”是不动的。庖丁的觉知、存养、行动都遵循着“理”,就是指他不看(“理”之外的东西),不听(“理”之外的东西),不作(遵循“理”之外的动作),但是这个过程不能说庖丁的心就如同槁木死灰一样,他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心中所思的,行动所遵循的全部是统一服从于“理”,而未尝有所看(“理”之外的东西)、听(“理”之外的东西)、思(“理”之外的东西),这样,就可以说他是看似在动而实际上没有动,也就可以说“动亦定,静亦定”,本体和运用是同一个来源啊!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07 11:08:18 +0800 CST  
@俊麒 2012-12-09 17:09:39
@沙滩孤雁 808楼
109
【原文】
刘观时①问:“未发之中是如何?”
先生曰:“汝但戒惧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
“立志成圣”是一种人生追求,作为天地精灵的人,不甘心于饱食终日般的醉生梦死,人来世上一遭不容易,对每个生命而言,生命就像是两个无穷黑暗之间的一道闪亮,“成圣”研究的就是如何在这一闪亮的瞬间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所以“成圣”就是一种目标,“诚意”是实现成圣的前提条件,一个自己都没有“成圣”的诚心,上帝也帮不到你,仅此而已,岂有他哉?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0 08:41:34 +0800 CST  
@我是你东东哥 2012-12-09 01:55:57
最近看楼主写的心学,有点感悟,一些是非比较分明的事,用良知,天理很容易判断,但是有些事情却不太好判断,而且一切归于良知,判断的时候,会感到很自己木讷,反应很慢。这是不是走错路了呢?感觉这样不太适合现在的社会,而那些圣人,处事的时候又达到什么境界呢?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假如自己的良知的判断都靠不住,您还能告诉我世界上有什么标准是靠得住的吗?法律?官员会徇私枉法。老师的教导?老师讲的都是他的人生经验,不是你的。电视的专家的话?专家身后大多都有自己的利益集团,他们的屁股决定了他们的脑袋。上学时的教科书?其中的思想教育大多是为了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愚民教育。所以,良知,才是你对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做出恰当判断的唯一标准,所说的“木讷”,正是自己“良知”被日久形成的积习所遮蔽,你可能是花了数十年才形成了这些积习,怎么可能希望一朝就将其刮磨干净呢?唯一正确之法,是不捐寸功,从小做起,逐渐恢复良知之用,先将自己良知判断为正确的事情做好,待已经知道是正确的事情能安排的服服帖帖,再去考虑那些让自己感到“木讷”的事情也不晚。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0 08:53:13 +0800 CST  
142
【原文】
来书云:“此心未发之体,其在已发之前乎?其在已发之中而为之主乎?其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之体者乎?今谓心之动静者,其主有事无事而言乎?其主寂然、感通而言乎?其主循理、从欲而言乎?若以循理为静,从欲为动,则于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而静,静
极而动’①者,不可通矣。若以有事而感通为动,无事而寂然为静,则于所谓‘动而无动,静而无静’②者,不可通矣。若谓未发在己发之先,静而生动,是至诚有息也,圣人有复也,又不可矣。若谓未发在已发之中,则不知未发、已发俱当主静乎?抑未发为静而已发为动乎?抑未发、已发俱无动无静乎?俱有动有静乎?幸教。”
未发之中,即良知也,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者也。有事、无事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有事、无事也。寂然、感通可以言动、静,而良知无分于寂然、感通也。动静者,所遇之时。心之本体,固无分于动静也。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何疑乎?有事而感通,固可以言动,然而寂然者未尝有增也;无事而寂然,固可以言静,然而感通者未尝有减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又何疑乎?无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则至诚有息之疑,不待解矣。未发在已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别有未发者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别有已发者存。是未尝无动、静,而不可以动、静分者也。
凡观古人言语,在以意逆志而得其大旨。若必拘滞于文义,则“靡有孑遗”者③,是周果无遗民也。周子“静极而动”之说,苟不善观,亦未免有病。盖其意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说来。太极生生之理,妙用无息,而常体不易。太极之生生,即阴阳之生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妙用无息者而谓之动,谓之阳之生,非谓动而后生阳也;就其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易者而谓之静,谓之阴之生,非谓静而后生阴也。若果静而后生阴,动而后生阳,则是阴阳、动静,截然各自为一物矣。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自元、会、运、世、④岁、月、日、时以至刻、杪、忽、微,莫不皆然。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若只牵文泥句,比拟仿像,则所谓心从《法华》⑤转,非是转《法华》矣。
①“动中”四句:语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
②“动而”二句:语出周敦颐《通书》。
③“若必”三句:出自《孟子.万章上》,原文“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④元、会、运、世:见上部第061节的注释二。
⑤《法华》:即《法华经》,全称《妙法莲花经》。佛经名。后秦鸠摩罗什译。《坛经》上说“心行转《法华》,不行《法华》转。心正转《法华》,心斜《法华》转。”
【译文】
来信写道:“此心未发之前的本体,具体是指在已发之前呢?还是在已发之中并主宰着已发呢?还是不分前后、内外而浑然一体呢?现在,所说的心的动静,主要是就有事无事说的,还是针对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说的?还是就循理、从欲来说的呢?如果认为循理是静、从欲是动,那么,所谓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极无静,静极无动’,也就说不通了。如果认为有事而感通是动,无事而寂然是静,那么,所谓的‘动而无动,静而无静’,就又说不通了。如果认为未发在已发之前,静而生动,那么,至诚就要停息,圣人也需要复归本性了。就又不对了。如果说未发在已发之中,那么,又不知道是未发已发都当主宰静呢?还是未发是静,而已发是动呢?还是未发已发均无动与静,或者均有动与静呢?以上疑惑,希望您赐教。”
未发之中就是良知,它不分前后内外,而是浑然一体。有事、无事可认为是动、静,但是良知不能分为有事和无事。就寂然、感通而言可以分静、动,但是良知不能分为寂然和感通。动和静是根据所遇到的时机而言的。心的本体,原本就是不分动静的。理是不动的,一旦动了就流于了私欲。只要遵循理,即使酬酢万变也不是动。从欲即使心如枯井,也不能认为是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种说法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怀疑的呢?遇事时感而遂通固然可以说是动,但是,其寂然不动的那个良知并没有增加什么;无事时寂然不动固然可以说是静,但是,其感而遂通的良知并没有减少什么。如此说来,“动而无动,静而无静”这种说法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怀疑的呢?良知是浑然一体的,它是没有前后内外之分的,那么,关于至诚有停息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未发在己发之中,而已发之中,未尝另有一个未发存在。已发在未发之中,而未发之中,未尝另有一个已发存在。这时未尝无动静,只是不能用动静来区别未发已发。
大凡观看古人的言语,关键是用心顺着话语的意思去溯源以求其主旨,要是一味拘泥于字面的意思,那么,“靡有孑遗”这句,岂不是要理解成周朝真的没有遗民了吗?周敦颐“静极而动”的说法,如果不善于做正确的理解,也就难免觉得他说的话有弊病。他的意思大约是从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来的。太极有生生不息之妙用,而它的常体又不会变易。太极的生生,也就是阴阳的生生。在生生之中,指其妙用不息的方面叫动,称之为阳的产生,
并不是说在动之后才产生阳;在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变的方面叫静,称之为阴的产生,并不是说在静之后才产生阴。如果真是静之后产生阴,动之后产生阳,那么,阴阳动静又截然不同,各为一物了。阴和阳本来是同一个气,因气的屈伸而产生阴阳。动和静本来是同一个理,因理的潜伏与显现而产生动静。春夏可以认为是阳、是动,但其中未尝没有阴和静;秋冬可以认为是阴、是静,但其中未尝没有阳和动。春夏也好,秋冬也好,从生生不息的角度看,都可以称为阳,都可以称为动。春夏也好,秋冬也好,从常体不易的角度,都可以称为阴,都可以称为静。从元、会、运、世、岁、月、日、时,以至于刻、杪、忽、微,无不如此。程颐所讲的“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它需要懂道的人心领神会,非言语所能表达。若只拘泥于文句,照猫画虎,那么,正是所谓的心随《法华》转,而不是心转《法华》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0 11:38:59 +0800 CST  
【解析】
这一段的涵义已经零零散散出现在之前的段落中,“动静者,所遇之时”出现在上部的第039节,阳明这里的论述思路,和之前是一脉相承,大家可以触类旁通。我们就不再从整体上分析这段的意思。仅仅挑出其中的两个闪光点谈下。
第一个闪光点,“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大家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有时候虽然看起来很忙,但是每一件事都忙得很有意义,处置得很有条理,这样一天下来,你也没有累的感觉,反而有一种非常满足的心旷神怡之感,古人云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我觉得还可以加上一句,忙中而当乐。但前提是你忙的要处处循理,不是瞎忙。阳明认为这样的忙,是“未尝动也”,原因就是这样的忙处处遵循本该如此的“理”,没有自己的主观私欲来扰乱,只要自己的私欲不动,就是“未尝动也”。
影视剧中一个比较狗血的桥段是,某男或某女为情所伤,看破红尘,男的要当和尚,女的要当尼姑。然后在就剃度出家,在寺院或者庵堂吃斋念佛。看起来他们是心如枯木槁灰,但是,这种情况能说他(她)们做到了“静”吗?没有,此时他(她)们的心其实在忙动不堪,在为逃避被情所伤的痛苦而奋力逃避。当和尚也好,做尼姑也好,都是外弃了人伦,他(她)们都是放弃了其他的社会责任,比如放弃了做儿子(做女儿)的责任,放弃了所承担的职业的责任,放弃了将来可能为人父母的责任。而陷溺于小我的私情之伤,这种情况与其说表现了人性的高洁,不如说是凸显了对私意的放纵。出家吃斋念佛,可以当作做心灵瑜伽在那里小住几天,看看佛经,吃吃素,清理清理肠胃,等时间稍微治愈了心灵的创伤后,出来该干嘛就干嘛行了,如果真的将下半辈子托给青灯古佛,那可真是陷在私欲的深渊中无法自拔了。
第二个闪光点,“春夏可以为阳为动,而未尝无阴与静也;秋冬可以为阴为静,而未尝无阳与动也。春夏此不息,秋冬此不息,皆可谓之阳、谓之动也。春夏此常体,秋冬此常体,皆可谓之阴、谓之静也。”
从常识而言,春夏归为阳,秋冬归为阴,但阳明就是从阳中看到了阴,从阴中看到了阳,因为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不息,从“阳”的“不息”的特性出发,得出了秋冬也有阳;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来了又去,去了由来,但是一直都是千篇一律,每年都是他们四个轮流登场,从没有新意,这格情况称之为“常体”,所以可以说属于阴,具有静的特性。类似的,世间的其他事物,都可以按照这个套路往上套,说出一个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道理来。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0 11:43:33 +0800 CST  
最近比较忙,网友的问题没法一一回复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3 17:34:16 +0800 CST  
请更新也迟滞,请大家谅解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3 17:37:22 +0800 CST  
@漫步狮子座 2012-12-14 01:00:58
性即是理= 理即是道 =心即是性 三者贯通一起,
根本就没有内与外之分,天与心都是融为一体
楼主所说的物质既指外物,心学是融汇贯通的,根本就没有内外之分。
心学只能够靠 悟 就算书本上的圣贤教导也不能够释义
心是一面镜子 不能够有一丝瑕疵 心体是通透无暇的, 不能够被物质蒙蔽 要时时擦拭。这样才能够心如明镜 看透一切 ,知行合一
-----------------------------
楼主只是摆出了两种看待世界的视角,一种视角是意是所在即是物,另一个视角即唯物论的观点,在本帖开篇就谈及了,请详细看过本帖后再发言,连阳明先生本人都无意间谈及过这个视角,参看他说的"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一节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4 08:44:05 +0800 CST  
143
【原文】
来书云:“尝试于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罔然消阻,或遏于初,或制于中,或悔于后。然则良知常若居优闲无事之地而为之主,于喜、怒、忧、惧若不与焉者,何欤?”
知此,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然谓良知常若居于优闲无事之地,语尚有病。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译文】
来信写道:“我曾经在心中体验,每当喜怒忧惧的情感产生了,即便这些情感到了极点,只要我心中的良知察觉了,心中的妄念就能缓解或消失,有时在开始时被遏止,有时在发作中被制止,有时在发作后才幡然有悔。但是,我感到良知往往在悠闲无事之处才能主宰着心体,在喜怒忧惧发作的同时似乎体现不出,这是怎么回事?”
明白了这些,也就明白了未发之中、寂然不动的本体中,具有发而中节之和,具有感而遂通之妙用。然而,你说良知往往在悠闲无事之处主宰着心体,这话还有毛病。良知虽然不凝滞在喜怒忧惧的情感上,但喜怒忧惧这些情感也不在良知之外。
【解析】
陆澄极具实验主义精神,他对心学的学习不是流于书面和口头,这一段的问题,就是以自己亲身体验为基础而发问的。喜、怒、忧、惧这些情绪产生时,陆澄说自己也能在其产生之前,或者产生之中,或者产生之后,察觉而消阻之。但是,总感到在喜、怒、忧、惧这些情绪产生的同时,良知无法与之同时发生作用,想让阳明解释下这是为什么?
先说一下,喜、怒、忧、惧这些情绪,并不是说人只要一产生这些情绪就是流于私欲,而是说过头了才流于私欲,由于古人行文简省,此等处后人需要用心体察。正如阳明前面曾经说过的,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有不及。狂喜、暴怒、深忧、大惧是世人常常陷入的情绪陷阱。晚明大儒吕坤在他的著作《呻吟语》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为什么将“深沉厚重”列为第一等资质?结合这里来分析,深沉厚重的人,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像喜、怒、忧、惧这些情绪,很少会过头,如此一来,心体对“理”的洞察就要比常人胜出一筹,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道理也源于此。因为无论再聪明的人,一旦心乱了,智商肯定会随之下降。
所以,心学看似没有谈论如何让人聪明,如何让人更有智慧,但是心学探讨的内容都是如何不阻塞那个可以让你聪明,可以让你更有智慧的源头。这才是世间终极智慧的根,将根培育好了,还愁枝叶不会繁茂吗?
阳明首先表扬了陆澄,说你小子都体验到这个程度了,那么“则知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而有发而中节之和、感而遂通之妙矣 。”先扬后抑,然后指出“然谓良知常若居于优闲无事之地,语尚有病。” 可惜的是,阳明对为什么陆澄说的话还有毛病的解释过于惜字如金,只是说了“盖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需要我们用心揣摩一下。
阳明先说了良知不会被喜、怒、忧、惧这些情绪所凝滞,也就是说,当人在喜、怒、忧、惧中,良知依然是全年无休,不知疲倦地监察着心体上的一举一动。并不像陆澄所说的那样只有在“悠闲无事之处”才发生作用,而陆澄之所以认为良知在“悠闲无事之处”才起作用,原因还在于他的心体修炼虽然已经有一定修为,但还没有臻于纯熟,在喜、怒、忧、惧产生的当下,即便良知能觉察心已经偏了,但是由于私欲积习的力量过于顽固,会对良知的判断视而不见,故此,陆澄才会有这样的错觉,良知没有和那些过了头的情绪风雨同舟。只是阳明这里没有说那么详细,但是根据阳明先生学说的学理脉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可靠的分析结论。
阳明又说了“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这半句看似和陆澄所问的问题关联不大,但阳明认为这半句和前半句作为一个整体,必须一起说出来才算完整。笼统的来说,喜、怒、忧、惧这些情绪产生之初,必定是你遇到当喜、当怒、当忧、当惧的事情。这种最基本的判断肯定也是良知做出的。只要这些情绪不过头,遵循良知的判断,可以将这些情绪规范到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使之不流入私意。那么,喜、怒、忧、惧也无非是鼓畅天机,比如成语“哀兵必胜”,中的“哀”字,“哀”如果过头,是伤神累身之举,但是,将“哀”限制在合理的程度,用之得当,却可以激励士气,将坏事变好事。同理,人的喜、怒、忧、惧,控制在合理的程度,同样可以做到“情尽其用”,从这种意义上谈喜、怒、忧、惧的作用才会“亦不外乎良知也”。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2-14 12:03:07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