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谈《传习录》王阳明心学圣经独家趣解

@神采飞扬的靓尊 2012-11-08 15:33:51
晚年的王阳明为朱熹说了好话,请教楼主,这是为什么呢?
-----------------------------
阳明虽然在一些重大观点上和朱熹的说法相左,但是鉴于朱熹的影响力过大,他一直不愿意和朱熹就学说思想上彻底决裂,就苦心孤诣在朱熹的一些书信中找出一些和自己的学说产生朦胧交集的若干封来,名为《朱子晚年定论》,以弥合两家之说的分歧。在弊贴有关内容中,曾谈及这些,具体请参看帖子内容。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08 20:35:03 +0800 CST  
@神采飞扬的靓尊 2012-11-08 15:33:51
晚年的王阳明为朱熹说了好话,请教楼主,这是为什么呢?
-----------------------------
阳明先生的难处我是这样理解的,一家之言,就姑且说说,你也就姑且听听。他一方面要坚持真理,坚持自己学说的立场不能动摇,另一方面又不能让神坛上的朱熹太下不来台,在这种两难的情形之下,才有那本看起来像是拼凑的《朱子晚年定论》的出炉。中国文化的传统中一直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在这一点上,即便是王圣人,也不能免俗。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08 20:42:02 +0800 CST  
@苦艾飘香yy 2012-11-10 19:47:56
非常感谢楼主给发的上部,已经看完了,楼主确实讲的很细,很精彩,对儒家典籍也有深入的研究,我对一些典籍里面的词语看得是云里雾里,虽然有楼主的细心讲解,但还是不太明白,传习录好多都是引经据典,看懂真是不易,即便是看了那些典籍恐怕也不好理解,阳明的见解有的确实很独到,就像楼主说的经常使用和面的功夫,直指本质,让人耳目一新,不服不行,呵呵,楼主功底也是确实不凡,希望楼主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心学
-----------------------------
您的鼓励是我持续写下去的最大动力,谢谢!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0 21:36:54 +0800 CST  
@nbrbZj 2012-11-12 20:22:00
@沙滩孤雁 2012-11-07 09:03:12
截至此楼,已留邮箱的朋友已经发过去了,请查收
-----------------------------
鄙人7月5日晚23:40留言,讨要佳作整理版。现未收到,望再发我邮件[email protected]多谢!
......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4 08:38:26 +0800 CST  
@不要搞那么玄 2012-11-13 10:56:58
支持楼主,平时手机上看,楼主发给我一下 [email protected] ,谢谢!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4 09:06:12 +0800 CST  
126
【原文】
来书云:“杨墨①之为仁义,乡愿②之乱忠信,尧、舜、子之之禅让③,汤、武④、楚项⑤之放伐,周公⑥、莽、操⑦之摄辅,谩无印证,又焉适从?且于古今事变、礼乐名物,未尝考识,使国家欲兴明堂⑧,建辟雍⑨,制历律,草封禅⑩,又将何所致其用乎?故《论语》曰‘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11’。此则可谓定论矣。”
所喻杨墨、乡愿、尧舜、子之、汤武、楚项、周公、莽操之辨,与前舜武之论,大略可以类推。古今事变之疑,前于良知之说,已有规矩尺度之喻,当亦无俟多赘矣。至于明堂、辟雍诸事,似尚未容于无言者。然其说甚长,姑就吾子之言而取正焉,则吾子之惑将亦可少释矣。夫明堂、辟雍之制,始见于吕氏之《月令》○12,汉儒之训疏○13,六经、四书之中,未尝详及也。岂吕氏、汉儒之知乃贤于三代之贤圣乎?齐宣○14之时,明堂尚有未毁,则幽历○15之世,周之明堂皆无恙也。尧、舜茅茨土阶,明堂之制未必备,而不害其为治。幽、历之明堂,固犹文,武、成、康之旧,而无救于其乱。何邪?岂非以不忍人之心,而行不忍人之政○16,则虽茅茨土阶,固亦明堂也;以幽、历之心,而行幽、历之政,则虽明堂,亦暴政所自出之地邪?武帝肇讲于汉,而武后盛作于唐,○17其治乱何如邪?天子之学曰辟雍,诸候之学曰泮宫○18,皆象地形而为之名耳。然三代之学,其要皆所以明人伦,非以辟不辟、泮不泮为重轻也。孔子云:“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9”制礼作乐,必具中和之德,声为律而身为度者,然后可以语此。若夫器数之末,乐工之事,祝史○20之守。故曾子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也。○21”尧命羲和,饮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其重在于“敬授人时” ○22也。舜“在璇玑玉衡”,其重在于“以齐七政”○23也。是皆汲汲然以仁民之心而行其养民之政。治历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羲和历数之学,皋契○24未必能之也,禹稷未必能之也,尧舜之知,而不偏物,虽尧舜亦未必能之也。然至于今循羲和之法而世修之,虽曲知小慧之人,星术浅陋之士,亦能推步占候,而无所忒。则是后世曲知小慧之人,反贤于禹稷尧舜者邪?封禅之说尤为不经,是乃后世佞人谀士所以求媚于其上,倡为夸侈,以荡君心而靡国费。盖欺天罔人无耻之大者,君子之所不道,司马相如○25之所以见讥于天下后世。吾子乃以是为儒者所宜学,殆亦未之思邪?夫圣人之所以为圣者,以其生而知之也。而释《论语》者曰:“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夫礼乐名物之类,果有关于作圣之功也,而圣人亦必待学而后能知焉,则是圣人亦不可以谓之生知矣。谓圣人为生知者,专指义理而言,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礼乐名物之类无关于作圣之功矣。圣人之所以谓之生知者,专指义理而不以礼乐名物之类,则是学而知之者。亦惟当学知此义理而已。困而知之者,亦惟当困知此义理而已。今学者之学圣人,于圣人之所能知者,未能学而知之,而顾汲汲焉求知圣人之所不能知者以为学,无乃失其所以希圣之方欤?凡此皆就吾子之所惑者而稍为之分释,未及乎拔本塞源之论也。
①杨墨:战国时杨朱与墨翟的并称,杨朱主张为我,墨翟主张兼爱、非攻等。是战国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
②乡愿:指貌似谨厚,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论语.阳货》中有“乡愿,德之贼也。”的话。
③“尧、舜”句:尧让帝位给舜,舜让帝位给禹,即古代所说的禅让。子之(?—前314年),战国时燕王哙的相。前318年,哙让出国君位给子之。
④汤、武:汤原为商族首领,后通过积蓄力量,灭夏,流放夏桀,建立商朝。武指周武王姬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商末,纣王无道,武王兴兵灭商,建立周朝。
⑤楚项:指项羽(前232—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楚国贵族出身,秦末随叔父项梁举兵反秦,秦亡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⑥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武王死,成王继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
⑦莽、操:莽指王莽(前45—公元23年),汉元帝皇后侄。以外戚身份掌握政权,平帝时为大司马。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操指曹操(155—220年),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任丞相。
⑧名堂:先秦时帝王会见诸侯、进行祭祀等活动的场所,原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⑨辟雍:本为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壁环为名。
⑩封禅:帝王祭天地的典礼。封是祭天,禅是是祭地。
○11“生而”五句:出自朱熹《论语集注.述而》。
○12吕氏之《月令》:吕氏,指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曾命门客编著《吕氏春秋》。《月令》出自《吕氏春秋》,记述每年夏历十二个月的时令及其相关事物。
○13训疏:指郑玄(127—200年)等之训释。
○14齐宣:指齐宣王(?—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
○15幽历:指周幽王(?—前717年)和周厉王(?—前828年)。均为暴君。
○16“不忍人之心”句: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17“武帝”二句:据朱熹《通鉴纲目》所载:汉武帝(前140—前87年)建元元年(前140),赵绾请立名堂,荐其师申公,武帝使使者迎之,始议改历服色等事。垂拱四年(688年),武则天改乾元殿作明堂。
○18泮宫:西周诸侯所设大学。
○19“人而”四句:语出《论语.八佾》。
○20祝史:古代掌管祭祀的人。
○21“君子”三句:语出《论语.泰伯》,原文:“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22“尧命”四句:语出《尚书.尧典》,原文“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羲和,指羲氏和氏,相传都是重黎的后代,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意思是:尧命令羲氏和氏,谨慎遵循天道,推算日月星辰运行规律,制定历法,把天时节令告诉人民。
○23“舜在”二句:语出《舜典》,原文是“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意思是:舜观察北斗七星,然后列出七项政事。
○24皋契:皋陶和契的并称。传说皋陶是虞舜时刑官﹐契是虞舜时司徒。
○25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西汉辞赋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4 09:34:06 +0800 CST  
【译文】
来信说:“杨朱和墨子也行‘仁义’,乡愿之人也以忠信相标榜,尧、舜和子之的禅让,商汤王、周武王、楚霸王都流放和讨伐过敌人;周公、王莽及曹操都主过政,这些事情如果糊里糊涂没有印证,让人们又何所适从呢?此外,对于古今事变、礼乐名物都未曾考察识别,如果国家要修古制的明堂、建古制的辟雍(学校)、制定历律、准备封禅的预案,又将拿什么作为标准干这些事情呢?所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道:‘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也。’这个可以说是定论了。”
亲所讲的杨朱、墨子、乡愿、尧、舜、子之、商汤、武王、项羽、周公、王莽、曹操各自的区分,和前面说的舜不告而娶以及周武王不葬而兴师的情景大致相似,可以类推。对于古今事变的疑惑,前面在讲良知时,已经以规、矩、尺度作比喻而加以说明了,应当不用赘言了。至于说到明堂、辟雍等事情,似乎还不容不说。但说起来话也就长了,暂且就按亲所说的加以辨析,或许能消除一点亲的疑惑。明堂与辟雍建制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月令》,以及汉代学者郑玄的注疏中,但是六经与四书中,还未曾详细记载过这些。难道吕不韦和汉代学者们的知识,比夏商周三代的圣贤还要强吗?齐宣王时,明堂还有未毁掉的,由此可知,周幽王、周厉王时周朝的明堂全都完好无损。尧舜的时代,用茅草盖房屋、垒土作台阶,明堂制度未必齐备,但却不因此而妨害他们治理天下。周幽王、周厉王的明堂,虽然和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时的旧制相同,但却无补于周幽王和周厉王时的天下大乱。为什么呢?这不是表明:能用怜恤他人的仁德之心来实施怜恤他人的仁政,即便是茅屋土阶,也仿佛明堂;用周幽王、周厉王式的心来实施周幽王、周厉王式的暴政,即便有明堂,也是暴政实施的场所。汉代的汉武帝曾经重新探讨明堂之事;唐朝,武则天也大建明堂,他们治理国政的效果又如何呢?天子建的学校称为辟雍,诸侯建的学校称为泮宫,均是根据建造的地形而命名的。但是,夏商周三代的学问,其是以讲明人伦为核心,并不是把“辟”是否像玉璧,“泮”是否环水看得很重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制作礼乐,须有中和的品德。他的声音符合音律,他的举动符合法度的人,然后才能谈及礼乐。至于礼仪乐器的细节和技巧,则是乐工和祝史的工作。所以曾参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笾豆之事则有司存也(君子重视道有三个方面,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物的官吏来负责)。”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主要是为了“敬授民时”;舜“在璇玑玉衡”,主要是为了“以齐七政”。这些都是勤勉地用仁爱百姓的心来施行养民的政策。制定历法,掌握时令的根本,正是在于此。羲氏与和氏在推算历法方面的学问,皋陶和契不一定有,禹和稷也不一定有。尧和舜虽然很有智慧,也不能知晓所有的事物,即使他们也不一定能从事羲氏与和氏的工作。但是,到了今日,依照羲氏与和氏的方法而世代相传的,哪怕是一知半解的具有小聪明的人,懂点占星术的浅陋之人,也能推算历法,占卜天像而不会有闪失。由此而言,难道后代那些一知半解具有小聪明的人反而比禹、稷、尧、舜更有才干吗?封禅的说法更荒诞不经。这是后代奸佞谄谀之人为了献媚于其主上,浮夸其词,以迷惑君主之心且浪费国家财力。可以称得上是欺天骗人中无耻之极的卑劣行径,君子是对其不齿的。司马相如被后人耻笑的原因也正因为如此。亲却认为这是儒生应学的,只怕还欠缺深思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因为他生而知之,而朱熹在解释《论语》时说:“生而知之者,义理耳。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行事之实。”礼乐名物之类如果真的与成圣的功夫相关,那么圣人也必须等学了之后才能知,这样的话,圣人也就不能说是生而知之了。说圣人生而知之,是专就义理而言的,而不是从礼乐名物方面说的,那么,礼乐名物之类也就和成为圣人的功夫没有关系了。之所以说圣人是生而知之,仅指义理,而不是指有关礼乐名物之类的知识,那么学而知之的人,也只能通过“学”来“知”义理罢了;
困而知之的人,也只能通过困知勉行的方法“知”这个义理罢了。现在学者向圣人学习,对于圣人所能知的,不去通过学习而知晓,反而迫切地求知于圣人所不能知道的而将其作为学问,这不是将向圣人学习的方向给迷失了吗?以上所述,都是就亲感到疑惑的地方稍作剖析,但是还没有涉及到拔本塞源这一根本论点。
【解析】
东桥同学继续咬住和上段提及的“节目事变”相类似的事物不放,这次他举的是“礼乐名物”之类的事,举了一大堆今人或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物事迹、名物制度。还引用了朱熹的话,佐证研习这些“礼乐名物”是十分必要的。
东桥同学这里提到的其他例子,阳明上段的论述已经可以解答,就一笔带过,重点就其中说到的“明堂”、“辟雍”进行了解答。随后又引用孔子的话,举乐律的例子,制历法的例子等,来说明礼乐名物在历史变迁的进程中到底曾经起到过何种作用。就原文来说,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弄懂了所引用内容的意思,那么阳明原话的意思理解起来就没有问题,其中没有过多奥义,我们就不再逐句剖析。总结阳明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事物的精神实质要远重于外在的表现形式。
论据充分了,阳明也就水到渠成地指出,顾东桥正是将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当做学习的对象,而遗弃了儒道的精神实质,这岂不是成了买椟还珠了吗?况且,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千变万化,不胜其繁的,圣人也难以全知全能,现在的俗儒们,不去虚心的学习那些圣人具备的东西,反而汲汲然去追求那些圣人也无法全部通晓的东西。接下来阳明就通过对朱熹话的反驳,说明所谓的“圣人生而知之”,是指知“义理”,而不是知“礼乐名物”。这里说的“义理”自然指的还是我们前面反复提及的“良知”,而圣人“知义理”,自然还是指他们能致其良知。所以,学习圣人,就是学习他们能致良知,而不是那些流于外在表现形式的“礼乐名物”。不过这里我需要补充一句,阳明的意思也不是说外在的礼乐名物不重要,而是说如果丢掉了“致良知”这个灵魂,礼乐名物就像泥塑的菩萨一样,只具备一具空壳而已,它只有被“致良知”的思想主导,才能焕发出其应有的价值。最后阳明说,我以上所说的都是就你所产生疑问的地方照病抓药,还没有涉及到“拔本塞源之论”,于是就引出了下一篇有关“拔本塞源”的宏论。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4 09:37:01 +0800 CST  
最近,收到了很多朋友热情洋溢的鼓励,楼主愈加惶恐,后续写作当更加以临深履薄之心待之,方不负众友之望,贴中错缪之处,也望一并提出,以为鞭策。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5 23:10:55 +0800 CST  
127
【原文】
夫拔本塞源之论不明于天下,则天下之学圣人者,将日繁日难,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犹自以为圣人之学。吾之说虽或暂明于一时,终将冻解于西而冰坚于东,雾释于前而云滃①于后,呶呶焉危困以死,而卒无救于天下之分毫也已。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圣人有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其教之大端,则尧、舜、禹之相授受,所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其节目,则舜之命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②”五者而已。唐、虞、三代之世,教者惟以此为教,而学者惟以此为学。当是之时,人无异见,家无异习,安此者谓之圣,勉此者谓之贤,而背此者,虽其启明如朱,亦谓之不肖。下至闾井田野,农、工、商、贾之贱,莫不皆有是学,而惟以成其德行为务。何者?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复其心体之同然。是盖性分之所固有,而非有假于外者,则人亦孰不能之乎?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于礼乐,长于政教,长于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其能于学校之中。迨夫举德而任,则使之终身居其职而不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当是之时,天下之人熙熙皞皞③,皆相视如一家之亲。其才质之下者,则安其农、工、商、贾之分,各勤其业,以相生相养,而无有乎希高慕外之心。其才能之异,若皋、夔稷、契者,则出而各效其能。若一家之务,或营其衣食,或通其有无,或备其器用,集谋并力,以求遂其仰事育之愿,惟恐当其事者之或怠而重己之累也。
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盖其心学纯明,而有以全其万物一体之仁。故其精神流贯,志气通达,而无有乎人己之分,物我之间。譬之一人之身,目视、耳听、手持、足行,以济一身之用。目不耻其无聪,而耳之所涉,目必营焉。足不耻其无执,而手之所探,足必前焉。盖其元气充周,血脉条畅,是以痒疴呼吸,感触神应,有不言而喻之妙。此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 ①云滃:云起之意。
②“父子有亲”五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③熙熙皞皞:熙熙是和乐的样子,皞皞是指广大的样子。
【译文】
拔本塞源的观点不能显明于天下,那么,天下学习圣人的人就会日益感到繁杂,日益感到艰难,这些人即便沦为了禽兽夷狄,还自以为学到了圣人之学。(不知道拔本塞源的观点,)即使暂时明白了我的观点,但也会像西边解了冻,东边又结了冰;前面散了雾,而后面又升起了云,就算我喋喋不休因言生祸而死,也终归不能对救助世道有丝毫用处。圣人之心,视天地万物为一体,他看待天下的人,不分内外远近,凡是血肉之躯,皆看做是兄弟儿女般的亲人,然后都想让他们安定美满并教养他们,以实现自己视万物为一体的心愿。天下人的心,开始时并非和圣人之心有什么差别,只是被自我的私心所间隔,被物质欲望所蒙蔽,原本大公无私的心变成了只考虑自我的小心,原本通达的心变成了梗堵的心。人人各有私心,甚至于有将父子兄弟视作是仇人的。圣人为此而忧,所以推广他的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心来教化天下,想让人们都克去私心,剔除蒙蔽,以恢复人们本来就共同具有的心体。圣人之教的主要内容,就是尧、舜、禹之间所传承相授的“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而其具体的内容就是舜命令契教化天下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个方面而已。唐尧、虞舜和夏、商、周三代时,教的人只是教这些,学的人也只是学这些。当时,人人没有不同的看法,家家没有不同的习惯。能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些的谓之圣人,能经过努力做到这些的谓之贤人,而与此相违背的,即便是聪明如丹朱的,也被称之为“不肖”。在街巷田野之中从事于农工商等的下层人民,也没有不学于此的,其学此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德行。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并没有杂乱的见闻,繁琐的记诵,靡滥的词章和对功利的追逐,而只是让他们知道孝顺父母双亲,敬重兄长,取信朋友,以此来恢复他们心中的共同点。这些本来就是人性中所固有的,而不需要求借于外的,那么又有谁会做不到呢?学校之中,只以成就道德为目的。而每个人的才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在礼乐方面有特长,有的在政教方面有特长,有的在水土耕植方面有特长,那么就依据其各自的特长而成就各自的德行,从而使他们在学校之中可以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更加精益求精。等到依据每个人的才德而任其职,就可以让他们终身从事与其才德像称的工作而不变更。任用人的人,只知道让大家同心同德,以共同让天下的人民安居乐业,只看其才能和职位是否相称,而不以地位的崇高和卑贱而分轻重,不以职位的劳烦和安逸而分好坏。被任命的人也只知道同心同德为人民服务,如果才能和职位相匹配,即使终生从事烦剧的工作也不认为劳累,安于细微繁琐的工作而不认为卑贱。做到这些的时候,天下的人民都和美幸福,都视彼此像一家人一样亲。才能上较底下的人,就从事农业、工业、商业上的本分,各自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没有好高骛远,觊觎外求的念头。那些才能卓越的人,像皋陶、夔、稷、契等,就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就像一家人的事物,有的经营衣食,有的互通有无,有的营造器物用具,大家齐心协力,以实现赡养父母,抚育子女的心愿,唯恐自己从事的事业未能尽力,而增加了自己歉疚的心理。所以稷从事于农业,而不因为不懂教育而羞耻,将契的懂教育,视作就是自己的懂教育;夔主管他的音乐,而不以不懂礼而感到羞耻,而把伯夷对礼的通晓,视作是自己对礼的通晓。他们的心纯洁明澈,能够完全实现万物一体的“仁”,所以他们的精神顺畅,志气通达,没有你我的分别和物我的区分。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眼睛看、耳朵听、手抓持、脚行走,以实现整个人身的作用。眼睛不以自己不能听而为耻,而凡是耳朵所听到的,眼睛也会协助参与。脚不以自己不能抓持而为耻,而手想要够持某物,脚必定会向前走而协助之。这就是因为人身元气充沛,血脉畅通,所以或痒或痛或呼或吸,凡是有所感触,人的元神自然有反应,这其中有不言而喻之妙处。这就是圣人的学问之所以至简至易,易知易从的原因。容易学习,容易成才,正因为其要点在于恢复人心中共同具有的义理,而并非是侧重知识技能方面的事情。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6 11:32:30 +0800 CST  
【解析】
《传习录》中绝大多数内容,只是涉及到个人修养的探讨,这一段,阳明先生罕见地论述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他描绘的这一理想世界,大家看后应该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请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在学校时上的文史课。没错,马克思在描述未来实现共产主义后的大同世界之情形,也就疑似是这般光景。人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物质产品可以按需分配,所有的人都幸福美满地生活着,不会再发生某个电视台的记者拿个话筒在大街上逮住你问“你幸福吗?”这样的事情,因为不用问就知道大家都幸福。
但是,我不得不说,无论是王阳明,还是马克思,如此构想人类的生活世界都太过于罗曼蒂了,至少从有史以来的历史记载看,这样的社会形态极少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即便工业革命前各个国家历史上有所谓的盛世,也往往是昙花一现,在盛极而衰之后又很自然地走向了社会发展的下坡路。至于在当今世界,即便是被认为幸福感最高的国家,你去大街上随便拉十个人来采访,如果他们足够诚实的话,你得到的结果也不可能是这十个人都是幸福的。那是不是说这些圣人或伟人所描绘的理想国都是在忽悠我们呢?这样说也不对,下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下。
《道德经》上说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思是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阳明先生这里分析天下后世的人失却万物一体之初心的原因,其出发点和《道德经》中的思路是一样的,即都是从人拥有一个现实存在的血肉之躯这一最基本层次着手。人有血肉之躯,这是人存活于这个世界上的最基本前提,而世界上一切问题的根源,也恰好是从人人都有这个血肉之躯而来的,身体需要衣服,肚子需要食物,安歇需要房子,出行需要车子,成人后需要婚配等等。所有的需要,无非是为了满足人之一身的需求。个体的人所有社会活动最初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一身的需要,这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感叹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原因。而极端个人主义者的人生信条也不出于“人不为己,天珠地灭”这八个字。这种最原始的“为己”的思路,注定了人这个物种,不可能不产生私欲。
有了私欲,人人为我,就会产生争夺,斗争、流血、暴力、牺牲。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上升到国与国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就是战争、冲突。一旦发展至此,一个原本是“为我”的最初起意,经过人类的反思,发现其实导致了“害我”的结果。思想家、哲人、圣人开始对人性进行了痛定思痛的思考。中国古代的圣贤们,从最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出发,得出了天下之人,皆我同类的观念。而阳明先生思想的源头,正来之于此,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同为血肉之躯的我之族类,又怎能不是一体?
于是,从民胞物与的思想出发,中国文化中产生了伦理道德,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全是用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但是,大家也需要注意到这些规范都是从自己身边亲近的人开始的,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也是理之本然的表现形式,并不像墨家那样不分远近亲疏,等而视之的观点。伦理道德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终于将人从弱肉强食的动物界拉回了衣冠文物的人类世界。那是不是说伦理道德的产生是对“为我”观念的扼杀呢?非也,应该说是对“为我”观念的升华,如果说是对人类“私欲”的扼杀,倒还能说得过去,但是伦理道德从其实际作用看,是扩大了个人所获取“利益”的范围,因为人与人和谐的关系,保证了人可以可持续地、顺畅地、合理地获取可以供养满足自我血肉之躯的物质或者需求。所以,归根结底,依然是实现了“为我”的目的,只不过在实现这个目的的同时,考虑进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
所以,无论是王阳明,还是马克思,他们理想中的人类世界,应该是这样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形态,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在这样的世界中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人的个人价值在服务于人类整体的同时得到了最酣畅淋漓的实现。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固然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所勾勒出的和乐世界,大体上是相同的。这可能就是大家所常说的“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吧!两位大人物向人们指出这样一幕理想国,揣测他们的用心,应该出于取法其上,仅得其中这一原则,既然作为一种理想,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目标。其所展现给世人看的,就算展现出了一些略带浪漫主义的世外桃源般的画面,也是有情可原的。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6 11:39:42 +0800 CST  
@卖火柴的大胖子 2012-11-17 09:22:42
楼主坚持,我们每天都看,只是最近更新的有点慢了,是在看十八大么?
-----------------------------
速度一直都不快的,请理解,保证质量是第一考虑。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7 09:28:41 +0800 CST  
128
【原文】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已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既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世之儒者慨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亦欲以抚回以先王之道。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世之学者如入百戏之场,戏谑跳踉,聘奇斗巧,献笑争妍者,四面而竞出,前瞻后盼,应接不遑,而耳目眩瞀②,精神恍惑,日夜遨游淹息其间,如病狂丧心之人,莫自知其家业之所归。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间有觉其空疏谬妄,支离牵滞,而卓然自奋,欲以见诸行事之实者,极其所抵,亦不过为富强功利,五霸③之事业而止。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而仕也,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铨轴④,处郡县则思藩臬⑤之高,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僭号,未尝不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枘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呜呼!士生斯世,而尚何以求圣人之学乎?尚何以论圣人之学乎?士生斯世,而欲以为学者,不亦劳苦而繁难乎?不亦拘滞而险艰乎?呜呼,可悲也已!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于谁与望乎?
①管、商、苏、张:指春秋战国时的管仲、商鞅、苏秦、张仪。
②眩瞀:混乱不清。
③五霸:春秋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④铨轴:选拔官吏。
⑤藩臬:官名,藩司即布政使、臬司即按察使。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7 21:16:51 +0800 CST  
【译文】
夏商周三代以后,王道衰落而霸术昌盛。孔子、孟子过世之后,儒家的圣人之学衰微而邪说盛行,教授学问的人不再以圣人之学作为教学宗旨,而求学的人也不再将圣人之学当作学问。霸术的倡导者,窃取与先前时代的圣人之学近似的学说,施用于天下的事物上而借此实现一己之私欲,天下就跟风而上效仿他们,圣人之道因此更加衰落闭塞了。人们互相模仿借鉴,成天求索着所谓富国强兵的学说、尔虞我诈的谋略、攻占讨伐的计策,以及做些上违天良,下逆人情的事情,作为获取一时名利的手段。像管仲、商鞅、苏秦、张仪之流,多得数都数不清。霸术流行得久了,你攻我,我夺你,天下苍生不胜其祸,参与攻夺的各方也堕落到和非洲草原上的肉食动物一般,而霸术到此也就再也行不通了。
世上信奉儒学的人仰天长叹,感极而悲,搜求早先时代圣人之学的典章法制,在秦始皇焚书的火灰中扒拉出还没有烧尽的儒学的残章断简,拾掇修补一下。他们的用心,也在于挽回早先时代的圣人之道,但这时的圣人之学,已经成了遥远的传说,由于霸术的流传甚广,早已经扎根于人心,即便贤能的智者,犹然不能避免被其流毒所污染,他们所讲习并修正的,以求在当世能够光复圣人之学的,也不过是为霸术之学增加了一道篱障而已,而圣人之学的门楼城墙,却再也看不到了。
于是就有了训诂之学,通过传播对圣人之学的考证成果而获取名声;就有了记诵之学,通过谈论所记诵的东西而显示知识渊博;就有了词章之学,通过浮夸的词句来追求外在的华丽。诸如此类,纷纷扰扰,纷纭群起于天下而争奇斗艳的,不知道有多少家。千蹊万径,让人不知所从,世上求学的人,就像是进入了表演百种节目的大剧场,有说相声的,有演小品的,有跳骑马舞的,互相争奇斗巧,买笑争妍,从四面八方竞相而出,令求学的人前瞻后盼,目不暇接,直至耳聋眼花,精神恍惚,日夜遨游淹留在其间,就像精神失常的丧心之人,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而当世的君主们,也被这些花样繁多的学说弄得神魂颠倒,而终身从事那些没有用处的虚文,而对这些虚文的意义又不甚了解。
偶尔有觉得这些虚文空疏荒谬、支离破碎且文理难通,而想奋发图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但是其所作所为做到极致,也不过是富国强兵,追求名利,类似于春秋五霸的事业而已。圣人之学一天比一天远去,一天比一天暗淡,而追逐功利的习气越来越趋于下流。其间,虽然也曾流行过佛家、道家两家的学说,而佛、道两家的学说终归还是不能胜过其功利之心。虽然也曾折中过群儒之说,而群儒之说也终归不能破除其心中的功利之见。直到今天,功利之说的流毒深入人之心,骨之髓,习以成性,已经有几千年了。人们互相矜夸以显示自己的知识,互相倾轧以显示自己的权势,互相争胜以显示自己的技能,互相攀比以炫耀自己的名声。等到出去做官,管钱粮的又想着管军事和刑律,掌管礼乐的又想负责选拨官员之职,在县一级的又想着爬到省一级上去,职掌谏议的又觊觎着宰相的职位。按道理,不能胜任某些事的就不能任主管那些事儿的官职,不通晓某些学问的道道,就不能邀取那些领域的名誉。广博地记诵,恰好用来助长了他的骄傲;知识增多,正好被其用来去作恶;见闻广博,正好可以让他肆意诡辩;言词富丽,正好可以掩饰他的虚伪。
所以,皋陶、夔、稷、契都不能兼备的本事,如今一个初学的小生却想完全掌握这些学说,精通其中的技巧。他欺世盗名,而打的旗号却是:我想要干成天下的一件事业。而他真实的用意却认为不这样做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私欲。唉!以这样的恶习,以这样的心志,而又讲这样的学术,难怪他们听了我们的圣人之教,而视之为余肉赘行,从而与之格格不入。那么他认为良知为不足学,圣人之学没有用处,也就是理所当然了。唉,一个有追求的人之一生,却用这样的态度面对这个世界,又凭借什么求索圣人之学呢?又凭借什么来讲明圣人之学呢?有追求的人活在这种氛围的世道上,却想要追求圣人之学,岂不是也太累、太苦、太繁了吗?岂不是也太拘泥、太碍滞、太艰险了吗?唉,太可悲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天理自在人心,终究不能从人心中泯灭,而人心中良知所散发的光明,万古如一日,那么他们听了我的拔本塞源的论点,一定会独怆然而涕下,戚然而痛,愤然而起,像决堤的江河一样,一泻千里而势不可挡!要不是豪杰之士,不再等待而奋然而起,我又能寄予厚望给谁呢?
【解析】
在后人赋予王阳明的诸多称呼中,有一个称号是文学家,这一段王先生所展现出来的文采,不逊色于唐宋八大家中的任何一位。当然,还原阳明先生的本心,他可并不希望后人只是对他这里的文采进行鉴赏赞叹。他更期望于后人的,是他这一段所要传达的义理能沁人心脾,感化后学。
此段是紧密承接上一段的,只是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我们将其拆为两节,上节主要论述了“万物一体”,这节主要论述人失却“万物一体”之初心后,人类社会所产生的流毒。此段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王道”,一个是“霸术”,“霸术”说成“霸道”也未尝不可,但阳明认为它配不上“道”这个字,因此将它归类为“术”,我们也就尊重阳明先生的本意,称其为“霸术”。
阳明高屋建瓴,立意超尘脱俗,大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味,在说明“霸术”的贻害时,所举的例子中提到了管仲、商鞅、苏秦、张仪,从我们今天的观点看,管仲是杰出的政治家,辅佐齐桓公,富国强民,成就桓公的春秋第一霸主之大业;商鞅更不得了,其主导的商鞅变法,让秦国从战国群雄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当世无双的超级强国,最终兼并六国,一统海内;苏秦、张仪二人也是当时之英杰,以纵横之术主导天下大势近二十年。
但是这些人在阳明先生眼里,全成了玩弄“霸术”的不入流之辈,先生气象之高远,让我辈难以望其项背,对于后起群儒的学说,先生同样投以了不屑的目光,认为他们的学说,也都不外乎是打着圣人之学旗号的功利之学。正因整个的世道人心都被功利之学的“霸术”思想所污染,以至于真正的圣人之学反而遭到了世人的遗弃,所以阳明才要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希望能警醒良知未泯的世之君子,能将圣人之学发扬光大,共赴“王道”。最后,阳明先生用少有的满怀诗人激情的语气大声疾呼,呼吁当今的豪杰之士发扬阐明人人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先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江河日下的世道人心。
“王道”和“霸道(霸术)”,历来就是中国历代政治精英、文化精英们所辩论不休的话题。但阳明这里所说的“王道”之世,实质上是指理论上的一种社会风貌,这种社会风貌下各个阶层的人士,都能普遍遵循阳明所倡导的“致良知”学说,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整个世界和谐美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上者垂拱而治,在下者各乐其业。这和上节提到和乐世界情形相同,可以认为是一种令人产生无限憧憬的美好愿景。虽然现实世界泥泞纵横、沼泽遍地,但是总要有某个人,在某个时刻,去抬头仰望一下那纯洁无染的星空,而这一刻,阳明先生就是暂时化身为了那个仰望星空的哲人。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7 21:18:10 +0800 CST  
@alexzou_nj 2012-11-18 23:13:59
能否传份给我!谢谢[email protected]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19 12:25:02 +0800 CST  
@天使之左眼 2012-11-22 03:12:03
[email protected],谢谢!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22 08:40:23 +0800 CST  
启问道通①书
129
【原文】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②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矣。临别以此册致道通意,请书数语。荒愦无可言者,辄以道通来书中所问数节,略下转语③。奉酬草草,殊不详细。两生当亦自能口悉也。
来信云:“日用工夫只是立志,近来于先生诲言,时时体验,愈益明白。然于朋友不能一时相离。若得朋友讲习,则此志才精健阔大,才有生意。若三五日不得朋友相讲,便觉微弱,遇事便会困,亦时会忘。乃今无朋友相讲之日,还只静坐,或看书,或游衍经行。凡寓目措身,悉取以培养此志,颇觉意思和适。然终不如朋友讲聚,精神流动,生意更多也。离群索居之人,当更有何法以处之?”
此段足验道通日用工夫所得。工夫大略亦只是如此用,只要无间断,到得纯熟后,意思又自不同矣。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今好色之人,未尝病于困忘,只是一真切耳。自家痛痒,自家须会知得,自家须会搔摩得。既自知得痛痒,自家须不能不搔摩得。佛家谓之“方便法门”,须是自家调停斟酌,他人总难与力,亦更无别法可设也。
①道通:姓周,名衡,号静庵,江苏省常州宜兴人。曾从学于王阳明,后又从学湛若水,其学合会王、湛两家。曾历任知县。
②忧病:嘉靖元年二月,阳明之父王华去世,阳明写此信时是嘉靖三年,尚在丁忧守丧期间。
③转语:解释、说明。
【译文】
吴氏、曾氏二位后生到来,详细谈了你恳切追求道义的意愿,甚感欣慰,并且十分想念你。像你这般真可称得上笃信好学的人了。只是现在我正为父守丧,未曾和他们二人细谈。然而,他们两人也极有志向,肯用功的人,每次见面,都能感到他们的进步。就鄙人方面来说,也做不到不辜负两位后生远来(求学)之意,就两位后生方面而言,大致也能做到不负于其远来(求学)之意。两后生将要告别之际,我抻开这几张信纸,(原本是想)写几句问候你的话,(两位后生)请求多写几句(关于求学方面的)话,我荒疏昏聩,也没什么可说的,就以你来信中所问的几个问题,略做下解答。草草成书,很不详细,所幸两位后生可以当面口头解释给你。
来信说:“日常的工夫只在立志上做,近来对于先生这般的教诲,时时体验,更加明了了,但是和朋友不能有一时的相离。若是有朋友互相切磋践习,那么心中向学之志才精健阔大,才有升级盎然之意。若是有个三五日不和朋友相互切磋践习,便觉得向学之志变弱,遇到事情就会产生困惑,也时时会忘记向学之志。现在没有朋友相互切磋的日子,我就只是静坐,或者看看书,或者散散步。凡是看在眼,触于身的,全用来培养向学之志,也颇觉得洽协自己的心意。但终究不如朋友聚汇切磋时那般精神活泼、生机勃勃,离群索居的人,应该用什么办法来培养向学之志呢?”
这一段足以验证你平日用功的收获。功夫大致也就是如此下,只要不间断,等到纯熟以后,心中所得又自然不同了。大体上说,我辈求学,最吃紧的关键点,只是立志。所谓的“困”病和“忘”病,也只是志向欠真切。现今好色的人,未尝因为困惑或者遗忘而导致不好色,只是因为“好”得真切啊!自己身上的痛痒,自己必定晓得,自己也必定可以抓挠抚摸到,既然知道自己的痛痒,自己也一定不会不能抓挠抚摸到。佛家对此的说法称之为“方便法门”,(所以)还必须自己调整斟酌,他人总难以使上力的,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解析】
开头先简略谈了一下写这封信的缘由,毋须多言,下一段就切入正题,解答道通的问题。
道通的问题归结为一句,那就是:离群索居的人,该如何践行阳明先生的学说。在这个宅男宅女日益增多的时代,相信许多人也想向阳明先生问同样的问题。
但阳明先生的回答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基本上还是《传习录》前面曾经提及过的一贯说词,该说词的特点是:正统、平实、严谨,让你听后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折服理本如此。但阳明心学本来就不负责给我们以惊喜的,那是喜剧演员的事,它的主要功能是指给我们心所应该遵循的正确道路,然后,践行它,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妄言。
但是这段值得注意的还有这样一点,那就是朋友间互相切磋砥砺的助益,离群索居的用功之法固然也就是阳明这段所讲的那样,但是,我们要知道阳明这里说话的对象——道通,肯定不是一个初学者,而是一个在心学上有一定造诣和感悟的人,所以才跟他讲这些话。对于普通的学习者,我建议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汇聚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研讨交流,是一个共同进步的重要途径。道通这里所说的,其实有意无意间也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对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自制力不强,很容易受周围同辈人的影响,往往是随大流,这也就是当年孟母三迁的原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在人生的某些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当你还对自己独立用功没有信心的时候,结交良友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不失为一个务实的好办法。
有些人会抱怨在自己周围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而现代互联网上在线交流的便捷,却是道通所处时代的人们所艳羡却不可得的,今人应珍惜并善用之。可以利用网络结交一些良师益友,其实你做出这个选择并躬行之,本身就已经是在致良知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22 21:54:00 +0800 CST  
@卖火柴的大胖子 2012-11-23 10:31:44
困惑至极,到底怎样才算是中,只说凭良知,对于我等愚钝之人等于没说,怎么办/
-----------------------------
自己的饭还要自己吃,自己的"中"还要自己找,这个即便是圣人在世,也无法替你来做,阳明无非是给我们一些点化和建议,所有一切都要靠自己.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23 17:19:19 +0800 CST  
@苦艾飘香yy 2012-11-24 12:03:16
楼主,阳明说“意的本体就是知",所以知就是意,意就是一个念头,所以"知行合一","致良知",其实就是有了好的念头(善)就去做,有了坏的念头(恶),就应该去除,善念扩充,恶念克制,而判别善恶的就是良知。善念扩充,恶念克制就是致良知。
不知我理解的是否有误?
-----------------------------
握手,完全无误,楼主眼泪哗哗的,总算遇到理解上过硬的同志了!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24 12:10:43 +0800 CST  
@沙滩孤雁 1209楼
握手,完全无误,楼主眼泪哗哗的,总算遇到理解上过硬的同志了!
-----------------------------
@苦艾飘香yy 2012-11-24 16:07:27
我也是看了楼主的帖子后反复思考才有所领悟的,尤其是那两张图,还有对于行=行之始+行之成的解说,还是得感谢楼主呢
-----------------------------
知音啊,那两张图确实让我花了不少心血,但是谈到了那里,感觉只有画图才能更清晰表达出意思,所以尽管在作图方面楼主的手笨的像脚一样,但还是勉为其难画了出来。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24 19:22:26 +0800 CST  
@行y6 2012-11-25 00:14:11
一直追看,收益颇多,请楼主发一份给我,谢谢。 [email protected]
-----------------------------
已发送,请查收.
楼主 沙滩孤雁  发布于 2012-11-26 08:40:57 +0800 CST  

楼主:沙滩孤雁

字数:3267

发表时间:2012-03-03 02: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06 09:14:52 +0800 CST

评论数:293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